KR3k0049 天中記-明-陳耀文 (master)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天中記卷四十二
            明 陳耀文 撰
  禮
本於太一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隂陽
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禮/運
承天治人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
[042-1b]
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
逹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
家可得而正也上/
君之大柄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
制度別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上/
决嫌疑夫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
禮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
[042-2a]
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祀祭祀供
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樽節退讓以明
曲/禮
人之大端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眭而
固人肌膚之㑹筋骸之束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
大端也所以逹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故唯聖人為知
禮之不可以巳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故禮
之於人也猶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禮/運
[042-2b]
禁亂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
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
酒之禮所以明長㓜之序也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
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
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
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
形使人日徙善逺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經/解
有本有文禮器是故大備大備盛德也禮釋回増美質
[042-3a]
措則正施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栢之
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也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
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禮/器
大禮哀公問於孔子曰大禮何如君子之言禮何其尊
也孔子曰吾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
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㓜之位也非禮
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君子以
[042-3b]
此之為尊敬然哀公/問
領惡全好子張子貢言游侍縱言至於禮子貢曰敢問
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
而不中禮謂之逆子貢曰敢問將何以謂此中者也子
曰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和言游曰敢問禮也者領惡
而全好者與子曰然仲尼/燕居
章疑別微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
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坊/記
[042-4a]
天地同氣禮之動搖也與天地同氣四時合信隂陽為
符日月為明上下和洽則物獸如其性命禮稽/命徴
設容禮者所以設容明天地之體也春秋說/題辭
治之粉澤太公對文王曰禮者治之粉澤也六/韜
縁情禮者因人之情縁義之理為之節文者也管/子
從俗禮從俗政從上使從君國有貴賤之體無賢不肖
之禮有長㓜之禮無勇怯之禮有親疎之禮無愛惡之
禮也慎/子
[042-4b]
制義人生有欲欲則求求則争争則亂亂則窮先王惡
其亂也故制禮義以養之禮者養也稻粱五味所以養
口也椒蘭芬芳所以飬鼻也雕琢刻鏤黼黻文章所以
飬目也疏房越席牀第几筵所以飬體也荀/子
大隆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
師者治之本也貴本之為文親用之為理兩者合而成
文以歸太一夫是之謂大隆上/
人道之極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
[042-5a]
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上/
國之幹天王使召武公内史過賜晉侯命受至惰過歸
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賜之命而過於受瑞先自棄
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
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左僖/十一
禮順天道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討其來朝也
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吾則無禮而討於有禮者曰
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已則反天而又以討
[042-5b]
人難以免矣在周頌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不畏于天
將何能保以亂取國奉禮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
能在矣左文/十五
人之幹晉侯使郤錡來乞師將事不敬孟獻子曰郤氏
其亡乎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墓也郤子無墓且先君之
嗣卿也受命以求師將社稷是衞而惰棄君命也不亡
何為成十/二
政之輿曹武伯來朝㑹於商任齊侯衞侯不敬叔向曰
[042-6a]
二君者必不免㑹朝禮之經也禮政之輿也政身之守
也怠禮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亂也襄二/十一
人之幹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茍能
禮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無禮
無以立吾聞將有逹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我若獲沒
必屬説南/容與何忌仲/孫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
昭/七
天經地義鄭子太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
[042-6b]
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
聞諸先大夫子産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
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簡子曰甚哉禮之大也對曰
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
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大不亦宜
上二/十五
禮之善物齊景公曰善哉吾今而後知禮之可以為國
也對曰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恭父
[042-7a]
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聴禮也君令臣不
違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
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聴而婉禮之善物
二十/六
嘉事不體邾隠公來朝子貢觀焉邾子執玉髙其容仰
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者皆有死亡
焉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於是
乎取之朝祀喪戎於是乎觀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
[042-7b]
心已亡矣嘉事不體何以能久髙仰驕也卑俯替也驕
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定十/五
御民齊景公登射晏子修禮而待公曰選射之禮寡人
厭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對曰君子無
禮是庻人也庻人無禮是禽獸也夫禮者所以御民也
轡者所以御馬也無禮而能治國家者嬰未之聞也景
公曰善乃飭射更席以為上客終日問禮説/苑
禮中有禮晏子聘魯下堂則趣授玉則跪子貢怪之問
[042-8a]
孔子孔子問晏子晏子對曰夫上堂之禮君行一臣行
二也今君之授幣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禮中又
有禮焉韓詩/外傳
長禮景公縱酒醉而解衣冠鼓琴以自樂顧左右曰仁
人亦樂此乎左右曰仁人耳目猶人何為不樂乎景公
曰駕車以迎晏子晏子聞之朝服而至景公曰今者寡
人此樂願與大夫同之晏子曰君言過矣自齊國五尺
已上力皆能勝嬰與君所以不敢者畏禮也故自天子
[042-8b]
無禮則無以守社稷諸侯無禮則無以守其國為人上
無禮則無以使其下為人下無禮則無以事其上大夫
無禮則無以治其家兄弟無禮則不同居人而無禮不
若遄死景公色媿離席而謝曰寡人不仁無良左右淫
湎寡人以至於此請殺左右以補其過晏子曰左右無
過君好禮則有禮者至無禮者去君惡禮則無禮者至
有禮者去左右何罪乎景公曰善哉乃更衣而坐觴酒
三行晏子辭景公拜送上/
[042-9a]
&KR0008樹下孔子過宋與弟子習禮於大樹下宋司馬桓
魋使㧞其樹去適鄭典/畧
緜蕞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猶命叔孫通制禮儀以
正君臣之位髙祖説而歎曰吾乃今日知為天子之貴
也以通為奉常遂定儀法前/志通與弟子百餘人為緜蕞
野外習之本/𫝊
述舊禮宣帝時諫議大夫王吉上疏願與大臣延及儒
生述舊禮明王制驅一代之人躋之仁壽之域漢/書
[042-9b]
聚訟曹褒上疏具陳禮樂之本制改之意詔班固問改
定禮制之宜固曰宜廣招集議得失帝曰諺言作舍道
邊三年不成㑹禮之家名為聚訟帝令黄門持班固所
上叔孫通漢儀十二篇敇褒曰此制散畧多不合經宜
依禮條正使可施行褒乃撰次天子至庻人冠婚吉凶
制度以為一世大典帝以衆論難一故但納之後/漢
防本理者天所為也文者人所為也人所為謂之禮禮
者因人情以為節文以救其亂夫隄者水之防也禮者
[042-10a]
人之防也刑防其末禮防其本也董生/書
百事之㑹夫禮者隂陽之際也百事之㑹也所以尊天
地賓鬼神序上下之道也白虎/通
義同名異禮者履也律也義同而名異五禮者吉凶賓
軍嘉也物理/論
縁情為度禮者縁人情而為節度者也嚴父愛親之情
也尊親敬長之義也袁淮/正書
順時施宜王者必因前王之禮而順時施宜有所損益
[042-10b]
節人之心稍稍制作漢/書
張翼張六星星明則王者行五禮得天之中翼二十度
星天之樂府俳倡星明大禮樂興晉/志
  祭祀
祭重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
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者也心怵而奉之
以禮是故惟賢者能盡祭之義祭/統
祭至周傳曰祭之為言察也察者至也至者人事也人
[042-11a]
事至然後祭祭者薦也薦之為言在也在也者在其道
尚書/蔡𫝊
數祭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
則忘祭/義説命曰黷于祭祀時為弗欽書/
報功修先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曰報功二曰修先報功
以勉力修先以崇恩也論/衡
報徳崇恩古者尊祭重神祭宗廟追養也祭天地報徳
楊泉物/理論
[042-11b]
享味宫室不設不可以祭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
其義也非享味也糓梁/傳
祭名春祭曰祠夏祭曰杓秋祭曰嘗冬祭曰蒸祭天曰
燔柴祭地曰瘞薶祭山曰&KR0146縣祭川曰浮沈祭星曰布
祭風曰傑是禷是禡師祭也既伯既儔馬祭也禘大祭
也繹又祭也周曰繹商曰肜夏曰復胙爾/雅除惡之祭為
祓㑹福之祭曰襝告事永福曰禱道上之祭為禓潔意
以享為禋以類祭神為禷祭司命為䃾祭豕先為䄚月
[042-12a]
祭為祽説/文
四祭古者嵗四祭因四時所生熟而祭先祖父母也春
曰祠祠者以正月始食韮也夏曰禴禴者以四月煮糜
餅也秋曰嘗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冬曰烝烝者以十
月進初稻也春秋/繁露
祭等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嵗徧諸侯方
祀祭山川祭五祀嵗徧大夫祭五祀嵗徧士祭其先凢
祭有舉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非其所祭而
[042-12b]
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凡
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鬛豚曰腯肥羊曰
柔毛鷄曰翰音犬曰羔獻雉曰疎趾兔曰明視脯曰尹
祭脩脆曰商祭鮮魚曰脡祭水曰清滌酒曰清酌黍曰
薌合粱曰薌箕稷曰明黍稻曰嘉蔬韭曰豐本鹽曰醎
醝玊曰嘉玉幣曰量幣曲/禮
國之大節海鳥曰爰居臧文仲使國人祭展禽曰越哉
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
[042-13a]
慎制祀以為國典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夫聖王
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
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扞大患則祀之非是否
也不在祀典凡禘郊宗祖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加之
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前哲令徳之
久所以為明質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
五行所以生殖也氏九州名山川澤所以出財用也非
是不在祀典國/語
[042-13b]
奉功成人聖王之法追祭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萬物皆
古之人也能紀天地五行氣奉其功以成人者也故其
奉祀皆以人事之禮食之所食也非祭食與土地金木
水火石也又祭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氏皆古帝王凡
八十一姓漢舊/儀
國典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
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屬之子木
曰不然其祭典有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
[042-14a]
豚犬之奠庻人有魚炙之薦不羞珍異不陳庻侈夫子
不以其私欲干國之典遂不用楚/語
備物子期祀平王祭以牛爼於王王問於觀射父曰祀
牲何及對曰祀加于舉天子舉以太牢祀以㑹諸侯舉
以特牛祀以太牢卿舉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舉以特
牲祀以少牢士食魚炙祀以特牲庻人食菜祀以魚上
下有序民則不慢王曰其小大何如對曰郊禘不過蠒
栗烝嘗不過把握王曰何其小也對曰夫神以精明臨
[042-14b]
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
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
以致之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畡數以奉之明
徳以昭之和聲以聴之以告徧至則無不受休王曰祀
不可以已乎對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撫國家定百姓也
不可以已天子徧祀羣神品物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
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禮士庻人不過其祖上所以教
民䖍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親春禘郊之盛王后親
[042-15a]
繰其服自公以下至於庻人其誰敢不齋肅㳟敬致力
于神民所以攝固者也若之何其舍之也上/
祭祀招禍昔楚靈王驕逸輕下簡賢務鬼信巫祝之道
齋戒潔鮮以祀上帝禮羣神躬執羽紱起舞壇前吳人
來攻其國人告急而靈王鼓舞自若顧應之曰寡人方
祭上帝樂明神當蒙福祐焉不敢赴救而吳兵遂至俘
獲其太子及后姫以下甚可傷桓子/新論
祠子胥夫差師諸羣臣出國東祠子胥江水濱諸臣並
[042-15b]
在夫差乃言曰寡人蒙先王之遺恩為千乘之主昔不
聴相國之言乃用䜛佞之辭至令相國逺投江海自亡
以來濛濛惑惑如霧蔽日莫誰與言泣下沾襟悲不自
勝左右羣僚莫不傷悲吳越/春秋
祀江湖越王既往平吳春祀三江秋祀五湖因以其時
為之立祠埀之來世傳之萬載隣邦樂徳皆來取之越/紀
將祭亡牲魯公索氏將祭而亡其牲孔子聞之曰公索
氏不及二年將亡後一年而亡門人問曰昔公索氏亡
[042-16a]
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過期而亡夫子何
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盡於其親將祭
而亡其牲則其餘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
家/語
將祭叱富齊有貧者命其狗為富命其子為樂方將祭
入於室叱之曰富出祝曰不祥家果有禍長子死守之
曰樂乎而不自悲也尸/子
祀魏公子髙祖微時聞魏公子賢及即位每過大梁常
[042-16b]
祀公子髙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冡嵗四
時奉祀公子矣漢/書
祀黄石張子房從髙帝過濟北果得穀城山下黄石取
而寶祠之及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冡伏臘祠黄石上
相鄉立祠初朱邑且死囑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嗇夫其
吏民愛我必葬桐鄉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
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共立祠嵗時祠祭至今
不絶郊祀/志
[042-17a]
鄉里為榮桓譚字君山沛人章帝元和中行廵狩至沛
令使者祠譚冡鄉里以為榮東觀/漢記
祠蕭霍永平中詔京兆右扶風以中牢祠蕭何霍光出
郡錢穀給蕭何子孫在三百里内悉令侍祠上/
祀孔子元和一年春帝東廵狩還過魯幸闕里以太牢
祀孔子及七十弟子作八代之樂大㑹孔子男子二十
以上者六十人孔叢/子
卿士立祠元始四年詔書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蜀
[042-17b]
闕/
[042-18a]


[042-19a]


[042-20a]
 
 
 
 
雨尊從鹵薄車或發蓋百官霑濡還不至郊使有司行
禮迎氣北郊上/
漢制漢制天地以下羣臣所祭凡千五百四十新益為
萬五千四十漢法三嵗一祭天為雲陽宫甘泉壇以冬
[042-20b]
至日祭天天神下三嵗一祭地於河東汾隂后土宫以
夏至日祭地地神出五帝祭於雍五時漢舊/儀
汾葵祭地河東汾隂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澤中
方澤也禮儀如祭天名曰汾葵一曰葵癸也上/
殊號實一晉太始二年詔羣臣儀五帝即天也天氣時
異故殊其號雖名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郊宜除五帝
之坐五郊改五精之號皆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坐而
禮/志
[042-21a]
二至祀合晉太始二年十一月有司又議古者社郊不
異宜并圓丘方丘於南北郊更修治壇兆其二至之祠
合於二郊帝又從之如宣帝所用王肅議也是月庚寅
冬至帝親祀圓丘於天自是後圓丘方澤不別立宋/志
合祭古者祭天於圓丘在國之南祭地於澤中之方丘
在國之北所以順隂陽因髙下而事天地以其類也其
方位既別而其燎壇瘞坎樂舞變數亦皆不同而後世
有合祭之文則天萬嵗元年親饗南郊始合祭天地
[042-21b]
祭地北郊睿宗即位有事於南郊實曽議曰三輔故事
祭於圓丘上帝后土位皆南面則漢嘗合祭矣禇無量
郭山惲等皆以曽言為然是時睿宗將祭地於北郊故
曽之議寢闕/
 
貴徳廣孝祭宗廟所以禘祫何尊人君貴功徳廣孝道
位尊徳盛所及彌逺白虎/通
祫禘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以衣服想見其容色三日齋
[042-22a]
思親志意相見所好意喜然後入廟禮稽/命曜
合食王者諸侯所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何三年一閏
天道小備故三年一祫祫者皆取未遷廟主合食太祖
廟中五嵗再閠天道大備故五嵗一禘禘者諦也取已
遷廟主食合太祖廟中五經/通義
日祭月薦古春秋左氏説古者先王日祭於祖考月薦
於曽髙時享及二桃嵗禱於壇及郊宗萬室五經/異義劉歆
曰春秋傳曰日祭月祀時望嵗貢終王祖禰則日祭曽
[042-22b]
髙則月祀二祧則時享壇壝則嵗貢大禘則終王彌逺
彌尊故禘為重矣
筮而不卜今春秋公羊説祀宗廟筮而不卜傳曰禘祫
不卜五經/異義
並夏孟冬建武二十六日詔問張純禘祫之禮純奏三
年一祫五年一禘禘昭穆尊卑之義以夏四月陽氣在
上隂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祫以冬十月五穀成熟故
骨肉合聚飲食續漢書/祭祀志
[042-23a]
神主出廟凡禘祫大祭則神主悉出廟堂為昭穆以安
坐不復停室也宋禮/志
王制先後王儉議按禮記王制天子先祫後時祭諸侯
先時祭後祫春秋魯禧二年祫明年春禘自此以後五
年再殷齊禮/志
祭不欲數元和中太常上言按禮祭不欲數太廟禘祫
祭禮重於時饗與禘祫同月即其月但行禘祫祭不行
時饗蓋不欲煩是禮先重者今時饗重於朔望薦食稽
[042-23b]
求禮情叅酌輕重請每時至及臘但行饗禮其月朔望
薦食請停如告廟日與朔望薦食日同請先行告禮然
後薦食唐/書
  六宗
六宗舜典曰禋于六宗鄭注曰六宗謂星辰司中司命
風雨師也
天地四時萬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載非春不動非夏不
長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故書曰禋於六宗此之謂也尚書/大傳
[042-24a]
天宗地宗古尚書説六宗者天地屬神之尊者謂天宗
三地宗三天宗日月北辰也地宗岱山河海也日月為
隂陽宗北辰為星宗岱為山宗河為水宗海為澤宗也
祀天則天文從祀地則地理從也五經/異義
乾坤六子明帝問王肅六宗竟幾對曰坎為水離為火
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兊為澤此乾坤六子也魏/書
  社稷
土主地主社土地之主也土地濶不可盡敬故封土為
[042-24b]
社以報功也稷五谷之長也穀衆不可徧祭故立稷神
以祭之孝/經
土神穀神社者五土之神也稷者百穀之神也天子為
天下之人立社曰太社壇方五丈諸侯為境内之民立
社曰國社地之勢有禮生物各隨所宜九州之人各居
其土食其利者各報祭之籍田之後則告五穀既豋又
報功也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
社地廣穀多不可偏祭故立國城之内立壇祭之親之
[042-25a]
也日用甲尊之也唯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而已禮外/傳
為稷為社厲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
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神共工氏之霸九州
也其子曰勾龍為后土能平九州故祀為社禮/孔子曰
古之平水土及播植百穀者衆矣然唯勾龍兼食於社
而棄為稷歴代奉之無敢易者明不可與等也家/語禹勞
天下死而為社周棄作穡死而為稷淮/南
示尊封土立社示有所尊稷五穀之長故封稷而祭之
[042-25b]
稷者得隂陽中和之氣而為用又多故為長也嵗再祭
白虎/通
王者自祭王者自親祭社稷何社者土地之神也土生
萬物天下之所主也尊重之故自祭也上/
路樹成社邴原避地遼東多虎原之邑落獨無虎患嘗
行而得遺錢拾遺繫樹枝此錢既不見取而繫錢者愈
多原問其故答者謂之神樹原惡其由已而成淫祀乃
辯之於是里中遂歛其錢以為社供里老為之誦曰邴
[042-26a]
君行仁落邑無虎邴君行亷路樹成社別/傳
社神所責庾邈與女子郭凝道請社約不二心俱不婚
聘經二年凝忽暴亡邈出見凝云前北村還遇強梁抽
刀見逼懼死從之不能守節為社神所責心痛而絶人
鬼異路因下泣沾襟也述異/記
二社一稷晉元帝建武元年又依洛京立二社一稷其
太社之祝曰地徳普施惠存無彊乃建太社保佑萬邦
悠悠四海咸頼嘉祥其社之祝曰坤徳厚載王畿是保
[042-26b]
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來造禮左宗廟右
社稷歴代尊之故洛京社稷在廟之右而江左又然也
宋書/禮志
升為大祀天寶中升社稷五星為大祀詔曰祭之為典
以陳主敬名或不正是將奪倫况社稷孚祐百代蒙其
福日月照臨五星叶其紀兆庶允殖下土式瞻既超言
象之外須極尊嚴之禮列為中祀頗紊大猷自今已後
社稷及日月五星並升為大祀仍以四時致祭唐/書
[042-27a]
上戌致祭仲春上戊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焉祭大稷以
后稷氏配焉六/典
誡社王者諸侯必有誡社何示存亡也明為善者得之
為惡者失之春秋公羊傳曰亡國之社奄其上柴其下
郊特牲曰喪國之社屋之亦與天地絶也白虎/通亡國之
社屋其上柴其下者示絶於天地夫春秋薄社周以為
戒夫經藝書傳人當鑒之猶社當通氣於天地也故人
不通覽者薄社之類論/衡
[042-27b]
授茅土天子太社以五色土為壇封其侯者取其方面
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方色以立社於其國故
謂之授茅士漢舊/事
  宗廟
宗廟廟者貌也其以貌言之也尚書/大傳宗尊也廟貌也先
祖形貌所在也寢所寢息也釋/名廟所以尊祖也孝經援/神契
宗廟致敬不忘親也孝/經
家生之居禮聖王所制宗廟何曰生死殊路故敬鬼神
[042-28a]
而逺之所以有室何所以象生之居白虎/通
追繼養王者立宗廟何縁生以事死敬亡若事存欲立
宗廟而祭之此孝子之心所以追繼養也上/
尊主四夏曰世室世世祭祀之也殷曰重屋夏曰霤周
曰宗廟尊其生存之貌示不死之故致之於室也古今/通論
禹立廟禹生於石紐禹母吞珠孕禹圻疈而生禹於塗
山娶妻生子名啓於今塗山有禹廟亦為其母立廟蜀/王
本/紀會稽有禹廟始皇配食王朗為太守而黜之吳/録
[042-28b]
存人自立梅福上書諫曰武王克殷未下車存五帝之
後封殷於宋紹夏於祀明著三統示不獨有也是以姫
姓半天下遷廟之制流出於户所謂存人以自立者也
漢/書
甘棠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也甚矣思其人猶
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道也家/語
帝廟髙祖廟曰原廟文帝廟曰顧城廟景帝廟曰徳陽
武帝廟曰龍淵昭帝廟曰徘徊宣帝廟曰樂遊元帝廟
[042-29a]
曰長壽成帝廟曰成陽漢/書
薄后配祭中元元年十月甲申使司空馮魴告祠髙祖
廟吕太后不宜配食以薄太后配遷吕太后於園四時
上祭東觀/漢記
高廟天子自雒陽遷都長安初長安遭赤眉亂宫室焚
盡唯有髙廟遂居之
告祠賜金宣帝立孝武廟於河東告祠日見一人騎馬
馬異於常馬持尺一札賜將作函文曰汝續克成賜汝
[042-29b]
金一斤因忽不見劄乃變為金一斤漢武/故事
設壇望祀王浚字彭祖為幽州刺史尋洛陽破後承制
建行臺以宗廟焚毁設壇望祀七室及配臣配食晉諸/公讃
請立七廟侯景篡王偉請立七廟景曰何謂七廟偉曰
天子豋七世祖考故置七廟并請七世諱敇太常具祭
祀之禮景曰前世吾不復憶唯阿爺名標且在朔州伊
郍得來噉是衆聞咸笑之南/史
神主人君既葬之後日中虞祭即作木主以存神廟主
[042-30a]
用木木者本落歸本有終始之義天子廟主長尺二寸
諸侯一尺四向孔穴午逹相通葬後孝子心目無所覩
故用以主其神也禮記/外傳廟者所以藏主列昭穆漢舊/事
廟之木主名曰柘説/文言神無所依據孝子以主繼心白/虎
通/論語曰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答夏后氏以松夏人
都河東河東宜松也殷人以栢殷人都亳亳宜栢也周
人以栗周人都豐鎬豐鎬宜栗也五經/異義主者神象也凡
虞主用桑桑猶喪也喪禮取其名練主用栗栗者敬也
[042-30b]
祭禮取其恭五經/要義所以虞而立主何孝子既葬日中反
虞念親已沒棺柩已去悵然失望徬徨哀痛故設桑主
以虞所以慰孝子之心虞安其神所以用桑者始與神
相接三王俱以桑白虎/通柘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廟石室
一曰大夫以石為主從示從石石亦聲也説/文廟中藏木
主石室也増/韻凢廟之主藏於户外西牖之下有石函故
名宗柘决疑/要注
不遷之主祔順宗于廟遷中宗神主于夾室有司以中
[042-31a]
宗為中興之君當百代不遷宰臣君史官蔣武問之武
對曰中宗以𢎞道元年於髙宗柩前即位時春秋已壯
矣及母后篡奪神器潜移其後頼張柬之等同謀國祚
再復此蓋同於反正恐不得號為中興之君凢非我失
之自我復之謂之中興漢光武晉元帝是也自我失之
因人復之晉孝惠孝安是也今中宗興惠安二帝事同
即不可為不遷之主矣唐/書
  明堂
[042-31b]
明天道明堂者明天道之堂也黄/圖明堂猶堂堂髙顯貌
釋/名
告朔告朔行正謂之明堂五經/釋例
太室明堂之制東西九筵筵長九尺也明堂東西八十
一尺南北六十三尺故謂之太室孝經援/神契
水火之際明堂在辰巳者言在水火之際辰木也巳火
也木生數三火成數七故在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合成/圖
布政之宫明堂古者天子布政之言在國南十里之内
[042-32a]
七里之外黄帝享百神於朝廷是也唐虞為五府夏為
大廟為世室殷人為路寢為重屋周人為五府為明堂
夏后氏一堂之上為五室南面三階五室者象載於五
行也五行生於四時故每室四逹一室八牕周人有圓
屋九月大亨五帝於明堂心為天子明堂或以明堂獨
以一室耳禮記/外傳
通神明堂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崇有徳
章有道也禮含/文嘉
[042-32b]
異名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總章殷人曰陽館周人曰
明堂此皆所以名休其善也尸/子
古制自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潤濕弗能及也上之霧露
弗能入也所以饗上帝禮鬼神示人知節也淮/南
立朝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乃立明堂之朝行明
堂之政以調隂陽之氣以和四時之節以辟疾病之菑
上/
五室案禮及孝經援神契並云明堂有五室天子每月
[042-33a]
聴朔布教祭五帝之神配以功徳之君大戴禮曰明堂
者所以明諸侯尊卑也許慎五經異義曰布政之宫故
稱明堂明堂盛貌也周官匠人職稱明堂有五官鄭𤣥
云周人明堂五室帝一室也齊禮/志
法則天地孝武帝議立明堂於長安城南許令褒等議
曰按五經禮樂傳記曰聖人之教制作之象所以法則
天地比類隂陽以之宫室本之太古以昭令徳茅屋采
椽土階素輿越席皮弁蓋興於黄帝堯舜之世是以三
[042-33b]
代修之也三輔/黄圖
善惡之狀孔子觀乎明堂覩四門墉有堯舜之容桀紂
之象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焉又有周公相成王
抱之負斧扆南面以朝諸侯之圖焉孔子徘徊而望之
謂從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家/語
蒿宫或以為明堂者文王廟周時德澤和洽蒿茂大以
為宫柱名曰蒿宫禮/論
上明堂圖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址古時有明堂處處
[042-34a]
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髙旁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王
帶上黄帝時明堂圖明堂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
通水水圜宫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昆侖天
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
如帶圖漢郊/祀志
萬象神宫垂拱二年毁乾元殿就其地創造明堂凡髙
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廣三百尺凡有三層下層
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棒
[042-34b]
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
刻木為瓦紵漆之明堂之下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
為萬象神宫唐/書
通天宫證聖元年正月明堂後復室大延燒明堂三年
又令重造如明堂髙廣如舊制上制寶鳯號為通天宫
上/
  辟雍
辟雍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宫禮王/制
[042-35a]
行禮宣化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禮樂宣徳化也辟
者何象璧以法天相雍者何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白/虎
通/
象四海辟雍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三輔/决録
承天地王者作圓池如璧形實水其中以圜壅之故曰
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轉王道周而復始桓/譚
新/論
鄉飲處辟雍天子鄉飲之處説/苑
[042-35b]
修禮樂王朗云辟雍所以修禮樂大學所以集儒林魏/志
 白虎通曰辟廱外圓内方明徳當圓行當方蔡邕明
 堂論曰辟廱外圓内方擬王者動作法天地水環四
 周譬徳廣四海也不知泮水象諸侯行不當方徳不
 當廣乎其釋辟廱雖明而於泮水則礙蘭叢/識遺
 莊子言歴代樂名黄帝堯舜禹湯武王有咸池大章
 韶夏濩武中曰文王有辟廱是以辟廱為天子學亦
 非也詩言於論皷鐘於樂辟廱又云鎬京辟雍無思
[042-36a]
 不服亦無養才之意莊子去古未逺必有傳授鼠/璞
  釋奠
祀孔顔配昔武王入殷而封先代之後蓋追思其徳也
孔子大聖終於陪臣未有封爵至漢元帝時孔霸以帝
師號褒成侯奉孔子後魏黄初二年以議郎孔羡為宗
聖侯奉孔子祀魏齊王正始二年始太常釋奠以太牢
祀孔子於辟雍以顔回配晉禮/志
太學尚書符太常曰按洛陽圖宫南自有太學國子辟
[042-36b]
雍不相預也捨辟雍以太學辟雍便為無事虚談漢魏
舊事皆言釋奠祠先聖於辟雍未有言太學者又咸和
中成皇帝釋奠於中堂之前臺中故事亦曰辟雍是為
漢魏之世初自兩立至釋奠便在辟雍猶存今廢辟雍
而立二學中興以來相違太常王彪之答魏帝齊王使
有司釋奠於辟雍此是魏之大事非晉書舊典大始元
康釋奠太學不在辟雍大始五年元康五年二行嚮禮
皆於辟雍不在太學是則釋奠於太學行嚮於辟雍有
[042-37a]
留已行之准也中朝有辟雍猶在太學况無辟雍唯有
太學更當不在太學乎宰相從太常晉尚書/大傳
丁戊仲春上丁釋奠于孔宣父以顔回配焉其七十二
弟子及先儒並從祠仲秋之月亦如之仲春上戊釋奠
于齊太公以留侯張良配焉仲秋之月亦如之凡州縣
皆治孔宣父廟以顔回配仲春上丁州縣官行釋奠之
禮仲秋上丁亦如之唐/典
不及公旦晉范堅書問馮懐曰漢氏以來釋奠先師唯
[042-37b]
享仲尼不及公旦何也馮答曰若如來談亦當憲章堯
舜文武豈唯周旦乎
先聖先師貞觀二十一年詔以孔子為先聖更添左邱
明等二十二人與顔子俱配宣父於太學並為先師永
徽中制令改周公為先聖黜夫子為先師顔回左邱明
從祀開元八年勅改顔生等十哲為坐像悉應從祀曽
參大孝徳冠同列特為塐像坐於十哲之次二十七年
制夫子追贈謚為文宣故昔縁周公南面夫子西坐自
[042-38a]
今以後夫子南面而坐内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之十
哲等東西列侍顔子優秩兖國公通/典
舍菜凡學春官釋奠于先師秋冬亦如之釋奠即舍菜
舍菜即祭菜然則國子入學以蘋蘩告誠祀其師以示
敬道也菜芹之屬禮/記
 吕氏春秋仲春上丁命樂正入舞舍采注命樂官正
 率卿大夫之子入學宫習舞也舍猶置也初入學宫
 必禮先師置采帛於前以贄神也周禮春入學舍采
[042-38b]
 舍舞秋訟學舍聲以六樂之㑹正舞位此之謂也此
 云習舞釋菜鄭云將舞必釋菜於先師以禮之夫臨
 祭豈方習舞釋奠豈獨用菜乎
  耤田
教養耕耤所以教諸侯之養也祭/義
耤千畆帝耤千畆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説/文耤者借也
天子耕千畆但三推發未正岱而止借民力治之所耕
之穀藏於神倉以供事天地宗廟神祗人鬼之用也天
[042-39a]
子以身先天下以建寅之日而郊郊而後耕郊用辛日
而耕用亥日享先農而後耤田禮外/傳
親耕天子升壇公卿耕訖嗇夫下種耤田千畆亦曰帝
耤亦曰親耕亦曰王耤漢官/儀
致孝天子耤田千畆孟冬啓蟄既郊之後率公卿大夫
而親耕焉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五經/要義
土象人立春東耕為土象人男女各二執耒鉏錢或列
土牛象人土牛未畢而耕也從氣應時示帥下也論/衡
[042-39b]
  冠
貫髪冠貫也所以貫韜髪也釋/名
作冠上古穴居野處衣毛而冐皮後代聖人易以絲麻
觀暈翟之文迺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以為服見鳥獸
有冠角&KR0971胡之制遂作冠冕纓緌輿服/志
禮始故曰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
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
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冠/義
[042-40a]
著代適子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
彌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郊特/牲
三王冠異孟懿子曰始冠必加緇布之冠何也孔子曰
示不忘古太古冠布齋則緇之其緌也吾未之聞今則
冠而幣之可也懿子曰三王之冠其異何也孔子曰周
弁殷哻夏収一也三王共皮弁素緌委貌周道也章甫
殷道也毌追夏后氏之道也家/語
周公之制天子冠者武王崩成王年十有三而嗣立周
[042-40b]
公居冡宰攝政以治天下明年夏六月既葬冠成王而
朝于祖以見諸侯亦有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頌曰祝王
逹而未㓜祝雍辭曰使王近於民遠於年嗇於時惠於
財親賢而任能其頌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㓜
志服衮職欽若昊命六合是式率爾祖考永永無極此
周公之制也上/
成人趙文子冠見韓獻子獻子曰戒之此謂成人成人
在始與善始與善善進善不善蔑由至矣始與不善不
[042-41a]
善進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產也各以其物人
之有冠猶宫室之有牆屋也糞除而已何又加焉見張
老而語之張老曰物備之志在子是先生覆露子也晉/語
假鐘磬晉侯以公宴于河上問公年季武子對曰㑹于
沙隨之嵗寡君以生晉侯曰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
終也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君可以冠矣大
夫盍為冠具武子對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
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
[042-41b]
請及兄弟之國而假備焉晉侯曰諾公還及衞冠于成
公之廟假鐘磬焉禮也襄/九
諸侯冠邾隠公既即位將冠使大夫因孟懿子問禮于
孔子子曰其禮如世子之冠懿子曰天子未冠即位長
亦冠也孔子曰古者王世子雖㓜其即位則尊為人君
人君治成人之事者何冠之有懿子曰然則諸侯之冠
異天子與孔子曰君薨而世子主喪是亦冠也已人君
無所殊也懿子曰今邾君之冠非禮也孔子曰諸侯之
[042-42a]
有冠禮也夏之未造有自來矣今無譏焉家/語
章甫哀公問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某少居
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儒/行郊持牲云章甫
殷道也蓋緇布冠殷世則名章甫章明也所以表明求
夫故謂之章甫耳
裂苞楯為冠楚漢會於鴻門項籍圖危髙祖樊噲聞急
乃裂苞楯以為冠排入羽營周廷輿/服雜事
冠辭孝昭帝冠辭曰陛下摛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
[042-42b]
之嘉禄欽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郊域秉率百福
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逺冲孺之㓜志藴積文武
之就徳肅勤髙祖之清廟六合之内靡不蒙徳永永與
天無極博物/志
惠文冠漢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加金璫附蟬
為文貂尾為飾侍中服則左貂常侍服右貂金取堅剛
百鍊不耗蟬取居髙食潔貂取外勁悍而内温潤此本
趙武靈王胡服之制秦破之得其冠以賜侍中庾杲之
[042-43a]
為蟬冕所映彌有華采職/林
自蒞冠馬防子鉅為常從小六年正月齋宫中上欲冠
鉅夜拜為黄門郎御章臺下殿陳鼎爼自蒞冠之東觀/漢記
金石宿設江左諸帝將冠金石宿設百僚陪位豫于殿
上鋪大床御府令奉冕幘簪導衮服以授侍中常侍太
尉加幘太保加冕太尉跪念祝文曰令月吉日始加元
服皇帝穆穆思𢎞衮職欽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尊祖考
永永無極眉壽惟祺介兹景福晉禮/志
[042-43b]
人倫之始阮孝緒字士宗年十三徧通五經十五冠而
見其父彥之彥之誡曰三加彌尊人倫之始宜思自朂
以庇爾躬答曰願迹松子於瀛海追許由於穹谷庻保
促生以免塵累南/史
冠儀晉王堪冠禮儀云宗人申誡之曰以嵗之正以月
之令兄弟具來咸加爾服棄爾㓜志順爾成徳敬慎威
儀惟人之則壽考惟祺永受景福冠者髙跪而冠通/典
無定時王彪之以為禮冠自卜日不必以三元也又禮
[042-44a]
夏冠用葛履冬冠用皮履明無定時也禮/論
太子冠邢文偉歴太子典膳丞時孝敬罕見宫臣文偉
即减膳上書曰古者太子既冠則有司過之史虧膳之
宰死不書過死之宰不徹膳死之新/唐
大經冠婚之義禮之大經上/
  婚姻
婚姻婚姻者何謂昏時行禮故曰婚婦人因夫而成故
曰姻白虎/通妻父曰婚壻父曰姻上/
[042-44b]
萬物始生嫁娶必以春何春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隂陽
交接之時也詩曰士如歸妻迨氷未泮夏小正曰二月
冠子娶婦之時也夫有惡行妻不得去地無去天之義
夫雖有惡猶不可去也故郊特牲記曰一與之醮終身
不改悖逆人倫殺妻父母廢弛綱紀亂之大者也義絶
乃得去耳天子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國廣繼嗣也適
九何地有九州承天之施無所不生一娶九女亦足以
承君施九而無子百亦無益也白虎/通
[042-45a]
兄弟之義古者謂婚姻為兄弟因成兄弟之義也壻曰
婿以婚時往婦曰姻又壻之父曰姻婦之父曰婚婿者
陽也婦者隂也日往而隂氣至也禮外/傳
世世行義子孫娶妻嫁女必擇孝弟世世有行義者是
則其子孫慈悌孝愛不敢淫暴黨無不善三族輔之故
鳯凰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戾之心嗚呼戒
之哉無養乳虎將傷天下大戴禮/逸禮
法地禮曰女子十五許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
[042-45b]
鴈為贄納徴用𤣥纁故不用鴈也納徴𤣥纁束帛離皮
𤣥三法天纁二法地也陽竒隂隅明陽道之大也離皮
者兩皮也以為庭實實庭偶也白虎/通
逺別或曰同姓不相娶何也曰逺別也曰今之人外内
相婚禮歟曰中外之親近於同姓同姓且猶不可而以
中外之親乎古人以為無疑故不制也今以古之不言
固謂之可婚不知禮者也或曰國語云同徳則同姓同
姓雖逺男女不相及異徳則異姓異姓雖近男女相及
[042-46a]
也斯言何故也曰司空季子有為而言也文公將求秦
以反國不敢逆秦故也魏袁淮/正論
芝草無根長子容當為求婦其父如此誰肯嫁之者造
求小姓足使生子天其福人不在舊族楊雄之才非出
孔氏芝草無根醴泉無源帝舜受襌父嚚母頑虞家世
法出癡子虞翻與/弟書
別禽獸夏殷五世之後則通婚姻周公制禮百世不通
所以別禽獸也禮外/傳
[042-46b]
劉范劉氏范氏世為婚姻哀/上劉氏周卿士范氏晉大夫
世與王家鄭崇字子游本髙宻大族世與王家相嫁娶
漢/書
姓同源異司空東萊王基當世大儒豈不逹禮而納司
空王忱女以姓同源異故也魏氏/春秋
與婚不許王粲父謙名公之胄何進為長史欲與為婚
見二子使擇焉謙不許魏/志
竒表陶謙字恭祖丹陽人同縣甘公出遇之塗見其容
[042-47a]
貌異而呼之住車與語甚悦之因許妻以女甘夫人怒
曰聞陶家兒游戯無度如何以女許之甘公曰彼有竒
表後必大成遂與之後為徐州牧吳/書
入錢不得阮脩字宣子居貧四十未有室王敦等歛錢
為婚皆名士也時慕之者求入錢而不得晉/書
立志守義江湛字徹淵濟陽考城人也為義康司徒主
簿司空檀道濟為子求湛妹婚不許義康有命又不從
時人重其立志守義者也宋/書
[042-47b]
非偶不承桓閎字叔道太祖輔改使禇淵致意為子晃
求女婚閎不敢聞命曰辭霍不婚常所嘉楫齊大非偶
所以不敢承殊眷太祖雖嘉其退讓而心不能懽也吳/均
齊春/秋
正潔不肯王秀之字伯奮臨汘人吏部尚書禇淵見秀
之正潔欲與結婚秀之不肯以此頓為府分兵參軍齊/書
抗禮不答江蒨方雅有風格僕射徐勉權重唯蒨及王
規與抗禮不為之屈勉因蒨門客翟景為子繇求婚于
[042-48a]
蒨蒨不答景再言之乃杖景四十由此與勉忤梁/書
天子娶婦漢成帝欲與近臣遊張安世𤣥孫放以公主
子且開敏得幸放娶后弟許嘉女上為放供張賜甲第
充以服飾號為天子娶婦皇后嫁女又唐中宗時蕭至
忠以女妻韋后舅崔從禮子帝主蕭后主崔時謂天子
嫁女皇后娶婦又宋英宗於仁宗為從子宣仁后於光
獻為甥自㓜同鞠禁中㑹温成有寵英宗遂還宫邸宣
仁亦歸其家洎温成薨仁宗覺無子一日謂光獻曰吾
[042-48b]
夫婦老無子舊養十三滔滔各已長立朕為十三后為
滔滔主婚使相嫁娶十三英宗行第滔滔宣仁小字也
時宫中謂天子娶婦皇后嫁女邵氏聞/見録
乘龍孫雋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
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壻如龍也楚國先/賢傳
不為亂倫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結吳人請婚陸太尉太
尉曰培塿無松栢薫蕕不同器玩雖不才義不為亂倫
之始也世/説
[042-49a]
嫁以秋冬聖經論曰嫁娶古人皆以秋冬毛詩曰東門
之楊其葉牂牂毛萇傳曰男女失時不逮秋冬也
九子墨鄭衆言婚禮有合歡鈴取音聲和諧九子墨取
生長子孫通/典
潘楊楊綏清才㒞荗盛徳日新既藉三葉世親之恩而
子之姑余之伉儷焉潘安仁/誄潘楊之睦有自來矣上/
羊鄧諸葛恢兒娶鄧攸女于時謝尚書裒求其小女婚
恢乃云羊鄧是世婚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我不能
[042-49b]
復謝裒兒婚世/説
王滿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氏源雖人品庸陋預五
通徹而托姻結惟利是求王滿連姻實駭物聴潘楊之
睦有異於此豈有六卿之胄納女管庫之家宋子河魴
同穴於輿臺之鬼蔑祖辱親於事為甚沈約/彈文
姻不失親王元規字正範八嵗而孤兄弟三人隨母依
舅氏往臨海郡時年十二郡土豪劉瑱者資財巨萬欲
妻以女母以其兄弟㓜弱欲結強援元規泣請曰姻不
[042-50a]
失親古人所重豈得茍安異壌輒昏非類母感其言而止
朱陳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
氲一村惟兩姓世世為婚姻白虎/通
陶李陶李為婚深駭物聴
雙石婚禮有九子蒲未葦雙石蒲葦取其心可屈伸雙
義在兩固
當梁年俗以子午卯酉年謂之當梁年娶婦舅姑不相
見唐禁之上/
[042-50b]
賣馬娶婦以賣馬錢娶婦多惡病夫妻離別龍魚/圖
  媒
中間孔子之郊遭程子於塗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
先生子路屑然對曰由聞之士不中間見女嫁無媒君
子不以交禮也家/語
蹇修吾令豐隆椉雲兮求虙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
兮吾令蹇修以為理屈原/離騷
不因而親宋王因其友以見於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
[042-51a]
異宋玉讓其友其友曰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婦人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子之事王未耳何怨於我
國/策
逺恥防淫男娶女嫁何隂卑不能自專就陽而成之故
傳曰陽唱隂和男行女隨男不專娶女不專嫁必由父
母須媒妁何逺恥防淫佚也白虎/通
為陽語隂孝亷令狐策夢立氷上與氷下人語索紞曰
氷上為陽氷下為隂隂陽事也士如歸妻迨氷未泮婚
[042-51b]
姻事也君在氷上與氷下人語為陽語隂媒介事也君當
為人作媒氷泮而婚成策曰老夫耄矣不為媒也㑹太
守田豹因策為子求鄉人張公徴女仲春而成婚焉晉/書
媒先宿婦鳥孫國嫁娶賣馬聘先令媒者與婦宿徐乃
婿迎闞騦十/二州志
  樂
樂書正義曰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嵗有萬物
成熟國有聖賢宫觀周域官僚人有言語衣服體貌端
[042-52a]
修咸謂之樂史樂/書
移風易俗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孝/經
古樂伏羲樂名扶來亦曰立本神農樂名扶持亦曰下
孝經/緯伊耆有葦籥之音伏羲有網罟之詠葛天八闋
神農五絃事與功偕其來尚矣隋/志女媧命娥陵氏制都
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聖氏為班管合日月星辰名曰
充樂既成天下無不得理帝系/譜鉤命決伏羲樂曰立基
神農樂曰下謀祝融樂曰屬績少昊樂曰九淵孝經/緯
[042-52b]
農改女皇之太樂神鑿/度注
咸池黄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帝嚳作五英堯作大章
舜作招禹作夏湯作濩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勺
先祖之道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濩言救民也夏大承二
帝也招繼堯也大章章之也五英英華茂也六莖及根
莖也咸池備矣漢禮/樂記有虞氏之祀其樂咸池承雲九韶
夏后氏其樂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殷樂大濩晨露
周樂大武三象棘下淮南齊/俗訓列子奏承雲注黄/帝樂大庭有
[042-53a]
皷籥之器黄帝有雲門之樂詩正/義顓頊令飛龍作效八
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吕氏/春秋耳聴九韶六瑩注
六瑩顓頊樂也淮/南
大章莊子堯有大章白虎通堯曰大章大明天地人之
道也公羊注堯時民樂其道章明也周禮缺文或作大

韶季札觀樂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大矣如天之無不
幬地之無不載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左/傳李斯書
[042-53b]
昭虞象武注樂動聲儀曰舜樂曰簫韶一云大韶漢志
堯作大章舜作招招繼堯也 孔子曰簫韶者舜之遺
音也温潤以和似南風之至其為音如寒暑風雨之動
物如物之動人雷動獸禽風雨動魚龍仁義動君子財
色動小人是以聖人務其本樂動/聲儀虞傳曰維元祀廵狩
四嶽八伯壇四奥沉四海封十有二山兆十有二州樂
正定樂名元祀代㤗山貢兩伯之樂焉東嶽陽伯之樂
舞株離其歌聲比余謡名曰晢陽儀伯樂舞鼚哉其歌
[042-54a]
聲比大謡名曰南陽中祀大交霍山貢兩伯之樂焉夏
伯之樂舞謾或其歌聲比中謡名曰初慮羲伯之樂舞
將陽其歌聲比大謡名曰朱千秋祀柳穀華山貢兩伯
之樂焉秋伯之樂舞蔡俶其歌聲比小謡名曰苓落和
伯之樂舞𤣥鶴其歌聲比中謡名曰歸來幽都𢎞山祀
貢兩伯之樂焉冬伯之舞齊落歌曰縵縵并論八音四
㑹歸假於禰祖用特五載一廵狩羣后德讓貢正聲而
九族奏/具成尚書/大傳魏公卿奏曰簫韶九奏親於虞帝之
[042-54b]
宋/志
大夏子家駒曰朱干玉戚以舞大夏注夏樂也公羊/傳
札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徳非禹其孰能修之左/傳
大夏言禹能順二聖之道而行之白虎/通公羊傳夏時民
樂大其三聖相承也
大濩季札見舞韶濩者聖人之𢎞也而猶有慙徳聖人
之難也左/傳程繁問樂墨子曰湯立為王事成功立因先
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護又循九招墨子三/辯篇湯作護聞
[042-55a]
其宫聲使人温良而寛大商聲使人方亷而好義角聲
使人側隠而愛仁徴聲使人樂養而好施羽聲使人恭
敬而好禮韓詩/外傳湯樂曰大䕶言能䕶民之急也白虎/通
羊注殷時民樂大其䕶已也 周穆王奏承雲六瑩九
韶晨露以樂之注九韶舜樂晨露湯樂列/子
辟雍文王有辟雍之樂莊/子詩云於論鐘皷於樂辟雍蔡
邕志周頌雅樂辟雍饗射用之 文王作武象之樂増
琴二弦曰少宫少商帝王/世紀文王時民樂其興師征伐故
[042-55b]
曰武元命/包
四家王者不空作樂樂者和盈於内動發於外應其發
時制禮作樂以成之是故作樂者必反天下之始樂於
己為本舜之時民樂其紹堯業故韶者紹也禹之時民
大樂其駢二聖相繼故夏者大也湯之時民大樂其救
於患害故護者救也文王之時民樂其興師征伐故武
者伐也四者天下之所同樂者一也其所同樂之端不
可一也上/
[042-56a]
象武文王樂名巨業武王樂名象武樂/苑武王因先王之
樂又自作樂命曰象武成王因先王之樂命曰騶虞墨/子
三辯/篇武王即位以六師伐殷六師未至以銳兵克之於
牧野乃薦俘馘于京師室乃命周公為作大武成王立
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商人服象為患于東夷周公
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乃為三象以嘉其徳故樂之所
由來者尚矣吕/覽武王作象樂繼文以奉天春秋/繁露周人其
樂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淮/南李斯書云韶虞武象注
[042-56b]
樂勤聲儀曰周樂伐時曰武象宋均曰象伐時用干戈
勺周公作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漢/志虞氏之樂莫盛於
韶於周莫盛於勺武帝策/賢良周公輔成王作勺樂以奉天
春秋/繁露周公歌雍詠勺六服承徳子華/子周樂曰大武象周
公之樂曰酌白虎/通
遂八風伶州鳩對周景王曰琴瑟尚宫鐘尚羽石尚角
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細不過羽故樂器重者從細輕者
從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宫匏竹尚徴革木一
[042-57a]
聲吕以和樂律以平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詩以
道之歌以詠之匏以宣之瓦以賛之革木以節之物得
其常曰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相保曰和細大不踰
曰平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越之匏竹節之
鼓而行之以遂八風國/語
六代之樂周用六代之禮樂故有雲門咸池大韶大䕶
大夏大武也魯受四代之禮樂故不舞雲門咸池示有
降殺也頴谷春/秋釋例
[042-57b]
説新聲平公説新聲師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明兆
於衰矣夫樂以開山川之風以耀徳於廣逺也風徳以
廣之風山川以逺之風物以聴之修詩以詠之修禮以
節之夫德廣逺而有時節是以逺服而邇不遷國/語
四時之聲師涓者出於衞靈公之世能寫列代之樂善
造新曲以代古聲故有四時之樂春有離鴻去鴈應蘋
之歌夏有明晨焦泉之華流金之調秋有商飈白雲落
葉吹蓬之曲冬有凝河流隂沉雲之操此四時之聲奏
[042-58a]
於靈公公情湎心惑志於政事蘧伯玉諫曰此雖以發
揚氣律終為沉湎靡曼之音無合於風雅非下臣宜薦
於君也靈公乃去新聲而親政務故衞人美其化焉師
涓悔其違於雅頌失為臣之道乃退而隱迹伯玉焚其
樂器於九逵之衢恐後世傳造焉其歌曲湮滅世代迹
逺唯紀其篇目之大意也拾遺/記
自正正人孔子至齊郭門之外遇一嬰兒挈其壺相與
俱行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謂御曰趣驅之趣驅
[042-58b]
之韶樂方作孔子至彼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故樂非獨
以自樂也又以樂人非獨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説/爾
瀟湘之樂洞庭之山浮於水上其下金堂數百間帝女
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音徹於山頂楚懷王之時與
羣才賦詩於水湄故云瀟湘洞庭之樂聴者令人難老
雖咸池蕭韶不能比焉每四仲之節王嘗繞山以遊宴
各舉四仲之氣以為樂章惟仲春律中夾鐘乃作輕流
水之詩宴於山南時中蕤賓乃作皓露秋霜之曲拾遺/記
[042-59a]
感天通神夫樂者聖人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成
性類者也故聴者無不虚已竦神悦而承流是以海内
徧知上德被服其風光輝日新化上遷善而不知所以
然至於萬物不夭天地順而嘉應降故詩曰磬管鏘鏘
降福穰穰漢/書
秦漢樂沈約宋書曰秦樂曰五行始皇/所改漢樂曰文始髙/祖
改韶舞/為之武徳髙祖造舞人執干戚以象/天下樂已行武以除亂安世舊曰房中/秦改為壽
人孝惠改/為安世昭容髙祖造生/於武徳禮容髙祖造生於/文始五行嘉至叔孫/通造
[042-59b]
以迎/神四時文帝/所造昭徳孝武帝造薦/之太宗廟盛徳孝宣造薦/之太宗廟雲翹
育命並漢樂以/祀天地巴渝漢初巴渝助漢/有功作此舞魏樂曰昭武改漢/巴渝
正世改漢安世又/為享神歌迎靈改漢/嘉至武頌改漢/武徳昭業改漢/昭容鳯翔
改漢/雲翔靈應改漢/育命大韶改漢/文始大武改漢/五行
采菱陽阿奏雅樂者始如陽阿采菱淮/南夫歌采菱發陽
阿鄙人聴之不若此延路陽局上/邯鄲師有出新曲者
託之李竒諸人皆争學之後復知其非也而皆棄其曲
此未始知音者也上/注楚樂之名也楚辭曰陳鐘案皷
[042-60a]
造新歌涉江採菱發陽阿
濟南新調濟南公姚邕字子和興之弟也尤喜音樂皆
能度其盈虚増改曲調世咸傳之號濟南新調十六國/春秋
知音候氣北齊神武霸府田曹參軍信都芳代號知音
能以管候氣觀雲色嘗與人對語即指天曰孟春之氣
至矣人往騐管而飛灰已應每月所候言皆無爽又為
輪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測二十四氣每一氣感則一扇
往並與管灰相應若合符契焉古今/樂録
[042-60b]
嗣真察音髙宗時章懐太子作寳慶曲閲于太清觀李
嗣真謂道人劉槩曰宫不召商君臣乖也角與徴戾父
子疑也死聲多且哀若國家無事太子任其咎俄而太
子廢嗣真常曰隋樂府有堂堂曲明唐再受命此日有
側堂堂撓堂堂之謠側不正也撓危也皇帝病日侵事
皆決中宫持權與人收之不易宗室雖衆居中制外勢
且不敵諸王殆為后所蹂踐吾見難作不乆矣后皆驗
唐/舊
[042-61a]
裴知古神龍元年正月享西京太廟樂作大樂令裴知
古宻語萬年令元行冲曰金石諧婉將有大慶其在唐
室子孫乎是月唐中宗復位復國為唐上/
播遷之禍明皇時凉州獻新曲帝召諸王觀之寧王進
曰此曲雖加臣有聞焉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
徴羽莫不根抵槖籥於宫商也斯曲也宫離而少徴商
亂而加暴臣聞宫君也商臣也宫不勝則君勢卑商有
餘則臣事僣卑則逼下僣則犯上發于㣲忽形于聲音
[042-61b]
播之詠歌見於人事臣恐一旦有播遷之禍帝黙然果
安史亂方知寧王審音之妙云開天傳/信記
流寓入破天寶後調人多為流寓之思及寄興于江湖
僧寺而樂曲亦多以邉地為名至其曲遍繁聲謂之入
破蓋破碎云唐五/行志
考鐘得徴宋沈善音律太常久亡徴調沈考鐘律得之
國史/補
不舉樂鄭從讜在汴時以兄處誨常為鎮師歿于是郡
[042-62a]
訖臨政受代不於公署舉樂唐/書
宫聲尅羽後唐清㤗初王仁裕從事梁苑范延光師之
春正月郊野尚寒引諸臣寮餞朝客於柳柳亭樂作於
羽而響獨有宫聲意不諧王獨訝之私謂李巨唐獻曰
今日必有譸張之事蓋樂音不和今舉羽而有宫聲且
羽為水宫為土水土相尅得無憂乎少時筵散范引賓
客約鷹犬大獵於王婆店此為奔馬所墜不救於彼自
辰巳至午後絶而復蘇玉堂/閑話
[042-62b]
聴樂知争王仁裕性曉音律高祖初定雅樂宴羣臣於
承福殿奏黄鐘仁裕聞之曰音不純肅而元和聲當有
争者起於禁中已而兩軍校鬭昇龍門外聲聞於内人
以為神五代/史
變黎庻樂所以上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史/記
五音別名爾雅什樂云宫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
祉謂之迭羽謂之柳郭璞注言皆五音之別名其義未
聞也劉歆云宫者中也君也為四音之綱其聲重厚如
[042-63a]
君之徳而為重商者章也臣者其聲敏疾如臣之節而
為敏角者觸也民也其聲圓長經貫清濁如民之象而
為經徴者祉也事也其聲抑揚逓續其音如事之續而
為迭羽者宇也物也其聲低平掩映自下而高五音借
成如物之聚而為柳也徐京安/樂書
音樂重大劉韶鐘律書曰春官秋律百卉必凋秋宫春
律萬物必榮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發聲
夫音樂至重所感者大故曰知禮樂之情者能作知禮
[042-63b]
樂之文者能述風俗/通
聞聲聞宫聲無不温雅而和也五經/通義聞商音無不割㫁
而亡事也邯鄲綽五/經折疑聞角音無不惻隠而慈者上/聞徴
音無不善養而好施者也通/義
八音凡樂音有八鼓謂之革鐘謂之金磬謂之石琴瑟
謂之絲簫鼓謂之竹塤謂之土柷敔謂之木笙謂之匏
是謂八音五經/要義
三肆周禮鐘磬皆編懸之二八十六而在一&KR1607謂之堵
[042-64a]
磬一堵謂之肆春秋傳曰歌鐘二肆此之謂也上/
夷樂舞四夷之樂明徳澤廣被四表也東夷之樂曰抹
離南夷之樂曰任西夷之樂曰禁北夷之樂曰昧五經/通義
  琴
反天真伏羲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琴/操
削桐伏羲削桐為琴面圓法天底平象地龍池八寸通
八風鳯池四寸象四氣蔡邕/論琴
樂之統琴者樂之統也君子所常御不離於身非若鐘
[042-64b]
鼓陳於宗廟列於&KR1607懸也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音和大
聲不諠譁而流漫小聲不湮滅而不聞適足以和人意
氣感發善心也風俗/通
正人心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白虎/通
君臣琴長三尺六寸六分廣六寸文上曰池下曰濱前
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
絃為君小絃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琴/操
文王加一武王加一今稱二絃為文武絃釋智匠/樂録
[042-65a]
 唐時有安涗者世稱善琴且知音楊收問五絃外其
 二云何涚曰世謂周文武二王所加者收曰能為文
 王操乎涚即以黄鐘為宫而奏之以少商應大絃收
 曰止如子之言少商武絃也且文世安得武聲乎涗
 大驚唐/書
象六合伏羲作琴廣六十象六合琴/操蔡邕琴操曰伏羲
氏作琴絃有五象五行演連/珠記農瑟羲琴逹靈成性象物
昭功晉/志伏羲絃琴農皇制瑟後魏/樂志伏羲氏琴長七尺二
[042-65b]
寸上有五絃廣/雅伏羲樂曰立基造琴瑟以律吕樂/書
削桐昔者至人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察法
於地逺取諸物近取諸身始畫八卦削桐為琴琴/書
神農琴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説/文
神農始作五絃之琴以具宫商角徴羽之音歴九代至
文王復増其二絃曰少宫少商帝王/世紀神農始削桐為琴
繩絲為絃以通神明之徳合天地之和今琴四尺五寸
法四時五行又曰神農氏為琴七絃足以通萬物而考
[042-66a]
理亂也桓譚/新論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有五絃曰宫商角
徴羽文王増二弦曰少宫少商廣/雅神農初作瑟以歸神
反望及其天心也淮/南
朱襄琴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萬
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逹作為五絃琴吕/氏
黄帝琴古琴名有清角黄帝之琴梁元帝/纂要黄帝作清角
合鬼神於㤗山之上韓非/子
堯琴堯使無句作琴五絃通禮/纂神人暢堯帝所作堯彈
[042-66b]
琴感神人現故制此弄也謝希逸/琴論
歌南風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南風之
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
驩心故天下治史樂/書理重華之遺操選琴/賦琴道曰舜操
者舜聖徳𤣥逺遂升天子喟然念親巍巍上帝之位不
足保援琴作操注/舜彈五絃天下化堯彈二絃以合君
臣之恩楊雄琴/清英舜遊歴山見烏飛思親作思親操古今/樂録
上㑹稽禹上會稽者禹之所作也決江河上會稽山自
[042-67a]
是之後百姓降邱黎庶乂安彈琴以自歎大周/正樂
練絃朱絃古者帝王升歌清廟大琴練絃逹越大琴朱
絃逹越以韋為鼓謂之搏拊尚書/大傳
周公琴越裳操者周公之所作也周公輔相成王天下
太平萬國和㑹江黄納貢越裳重九譯而來獻周公援
琴而歌大周/樂正
頌琴初穆姜死使擇美檟自以為櫬與頌琴左/傳
南音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其族曰伶人也與之琴
[042-67b]
操南音公曰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本風不
忘舊也上/
鞭師初衞侯有嬖妾使師曹誨之琴師曹鞭之公怒鞭
師曹三百左/
清徴清角昔者衞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税車而放
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説之使人問左右
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
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聴而寫之師涓曰諾因
[042-68a]
静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之矣而未習也
請復一宿習之靈公曰諾因復留宿明日而習之遂去
之晉晉公觴之于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公曰有新聲
願請以示平公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傍援琴
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
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
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至於濮水而自投故聞此聲
者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其國必削不可遂平公
[042-68b]
曰寡人所好者音子其使遂之師涓鼓究之平公問師
曠曰此所謂何聲也師曠曰此所謂清商也公曰清商
固最悲乎師曠曰不如清徴公曰清徴可得面聞乎師
曠曰不可古之聴清徴者皆有德義之君也今吾君徳
薄不足以聴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願試聴之師
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𤣥鶴二八道從/也南方來
集於即門之垝棟端/也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
翼而舞音中宫商之聲聲聞於天平公大説坐者皆喜
[042-69a]
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反坐而問曰音莫悲於清徴
乎師曠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聞乎師曠曰
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於㤗山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
神/名並鎋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
在後螣蛇伏地鳯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今主君
徳薄不足聴之聴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
者音也願遂聴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𤣥雲
從西方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幙破俎豆隳
[042-69b]
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之間晉國大旱赤
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瘙病故曰不務聴治而好五音不
已則窮身之事也韓子/本過師曠鼓琴通於神明玉羊白鵲
陞枝翾翔瑞應/圖晉平公出言而不當師曠舉琴而撞之
跌任宫壁左右欲塗之平公曰舍之以此為寡人失孔
子曰平公非不痛其體也欲來諫者也韓子聞之曰羣
臣失禮而弗誅是縱過也有以夫平公之不霸也淮南/齊俗
昔者師曠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風雨暴至平
[042-70a]
公癃病晉國赤地上覽/冥訓
文王操孔子學琴於師襄子襄子曰吾雖以擊磬為官
然能於琴今子於琴已習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
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
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
也有間曰孔子有所謬然思焉有所睪然髙望而逺眺
曰丘迨得其為人矣近黮而黒頎然長曠如望羊奄有
四方非文王其孰能為此師襄子避席葉拱而對曰吾
[042-70b]
子聖人也其傳曰文王操家/語
可與聴音孔子晝息於室而鼓琴焉閔子自外聞之以
告曽子曰嚮也夫子之音清徹以和淪入至道今也更
為幽沉之聲幽則利欲之所為發沉則貪得之所為施
夫子何所之感若是乎吾從子入而問焉曽子曰諾二
子入問夫子夫子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見猫方取
鼠欲其得之故為之音也女二人者欲識諸曽子對曰
閔子夫子曰可與聴音矣孔叢/子
[042-71a]
使絃切切閔子騫三年喪畢見於孔子與之琴使之絃
切切而悲孔子曰君子也哀未盡能㫁之以禮家/語
聞彈悲樂夫榮啓期一彈而孔子三日樂感於和鄒忌
一徽而威王終夕悲感於憂動諸琴瑟形諸音聲而能
使人為之哀樂縣法設賞而不能移風易俗者其誠心
弗施也淮主/訓
撫心髙蹈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鄭師文聞之棄家從
師襄遊三年不成章師襄曰子可以歸矣師文舍其琴
[042-71b]
歎曰且小假之以觀其後無幾何復見師襄曰得之矣
於是當春而叩商絃以召南吕凉風忽至草木成實及
秋而叩角絃以激夾鐘温風徐迴草木發榮當夏而叩
羽絃以召黄鐘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徴絃以
激蕤賓陽光熾烈堅氷立散將終命官而揔四絃則景
風翔慶雲浮甘露降澧泉涌師襄乃撫心高蹈曰微矣
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列/子
蓬萊移情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成連曰吾師云春在
[042-72a]
海中能移人意乃與遊蓬萊山留伯牙曰子居習之我
將迎子師刺船而去伯牙迎過但見海水&KR1043洞山林冥
杳鳥獸悲號歎曰吾師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終成理
至遂為天下妙為連仙樂府/解題
絶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聴伯牙鼓琴志在豋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
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列/子鍾子期
死伯牙破琴絶絃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
[042-72b]
琴者吕/氏
霖雨奔山伯牙游於泰山之隂卒逢暴雨土於巖下心
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
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歎曰善哉善哉子
之聴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列/子
仰秣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聴伯牙鼓琴而六馬仰
荀勸/學西京賦曰天子駕彫軫六駁駁又曰六𤣥蚪之
奕奕齊騰驤而沛艾仰首而秣聴其聲也注/瓠巴鼓瑟
[042-73a]
而淫魚出聴伯牙鼓琴駟馬仰秣淮南/説山淫魚喜音仰秣
仰頭欠吐謂馬笑也注/
懸壁周師經鼓琴魏文侯起舞賦曰使我言而無見違
師經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潰之文侯謂左右曰為
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當烹提師經下堂
一等師經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師經曰昔堯
舜之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違桀紂之為君也唯恐言
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釋之是寡人
[042-73b]
之過也懸琴於城門以為寡人符不補旒以為寡人戒
説苑十二/國史同
治國弭人騶忌子以鼓琴見威王威王説而舍之右室
須臾王鼓琴騶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説
去琴按劒曰夫子見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騶忌子曰
夫大絃濁以春温者君也小絃亷折以清者相也攫之
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
害者四時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語音騶忌子曰
[042-74a]
何獨語音夫治國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
説曰若夫語五音之紀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國
家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騶忌子曰夫大絃濁
以春温者君也小絃亷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醳之
愉者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
時也夫復而不亂者所以治昌也連而徑者所以存亡
也故曰琴音調而天下治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
乎五音者王曰善騶忌子見三月而受相印史/記大絃者
[042-74b]
君也寛和而温小絃者臣也清亷而不亂琴/操
張急調下應侯與賈午子坐聞其鼓琴之聲應侯曰今
日之琴一何悲也賈午子曰夫張急調下故使之悲耳
急張者良材也調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
能無悲乎應侯曰善哉説/苑
鼓琴令悲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先生鼓琴亦能令文
悲乎對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貴而後賤昔富而今貧
擯壓窮巷不交四鄰不若身材高妙懷質抱真逢䜛罹
[042-75a]
謗結怨而不得信不若交歡而結愛無怨而生離逺赴
絶國無相見期不若㓜無父母壯無妻兒出以野澤為
隣入用掘冗為家困於朝夕無所借貸若此人者但聞
飛烏之號秋風鳴條則傷心矣臣一為之援琴而長不
息未有不悽惻而涕泣者也今若足下居則廣厦高堂
連闥洞房下羅帷來清風倡優在前謟諛侍側揚激楚
舞鄭妾流聲以娛耳練色以淫目水戯則舫龍舟建羽
旗鼓鉤乎不測之淵野游則登平原馳廣囿強弩下高
[042-75b]
鳥勇士格猛獸置酒娛樂沉醉忘歸方此之時視天地
曽不若一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足下也孟嘗君曰固
然雍門周曰臣竊為足下有所常悲夫角帝而困秦者
君也連五國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嘗無事不從即
衡從成則楚王衡成則秦帝夫以秦楚之強而報弱薛
猶磨蕭斧而伐朝道也有識之士莫不為足下寒心天
道不常寒暑更進退千秋萬嵗之後宗廟必不血食高
臺既以傾曲池又已平墳墓生荆棘狐狸穴其中游兒
[042-76a]
牧豎躑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孟嘗君之尊貴亦猶若是
乎於是孟嘗君喟然太息涕淚交睫而未下雍門周引
琴而鼓之徐動宫徴叩角羽終而成曲孟嘗君遂歔欷
而就之曰先生鼓琴令文立若亡國之人也桓譚/新論
璵璠樂秦咸陽宫有琴長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
用七寶飾之銘曰璵璠之樂西京/雜記
琴心司馬相如素與臨卭令王吉相善臨卭富人卓王
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謬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
[042-76b]
之相如之臨卭車騎雍容閑雜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
君竊從户窺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當也史/記其詩曰鳯
兮鳯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艶女在此堂室
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也又曰鳯兮鳯兮從
皇栖得托子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
有誰索/隠
散操雅琴之意事皆出龍徳諸琴雜事中趙氏者渤海
人趙定也宣帝元康神爵間丞相奏能鼓琴者渤海趙
[042-77a]
定梁國龍徳皆召入見温室使鼓琴時閑燕為散操多
為之涕泣者劉向/別録
單鵠寡鳬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鳬之弄聴
者皆悲不能自攝西京/雜記
鳯凰趙后有寶琴曰鳯凰皆以金玉隠起為龍鳯螭鸞
古賢列女之象亦善為歸鳯送逺之操焉
雙鳯離鸞慶安世年十五為成帝侍郎善鼓琴能為雙
鳯離鸞之曲趙后悦之白上得出入御内絶見幸常着
[042-77b]
輕絲履招風扇紫綈裘與后同居處欲有子而終無𦙍
上/
令譚失次上嘗問宋𢎞通博之士𢎞薦桓譚譚善鼓琴
喜鄭聲上數聴悦之𢎞聞坐府上遣吏召譚責問之𢎞
叩頭良久乃遣後二令譚鼓琴譚為之失次上問之𢎞
言其故故不復令譚給辨東觀/漢記
楚琴傷心漢桓帝聞楚琴悽愴傷心倚房而悲慷慨長
息曰善哉為聲若此而足矣昔季流子向風而鼓琴聴
[042-78a]
之者淚下阮籍/樂論
焦尾蔡邕亡命江海逺跡吳會在吳吳人有燒桐以爨
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
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漢張隲文士傳曰
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會稽髙遷亭見屋椽竹東間第
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伏滔長笛賦序云柯亭
之觀以竹為椽邕取為笛竒聲獨絶也
五曲蔡邕性沉審志好琴道以嘉平元年入清溪訪鬼
[042-78b]
谷先生其所居山五曲曲有幽居靈跡毎一曲制一弄
三年曲成出呈馬融王允董卓之軰皆異之琴/纂
象九星琴本五絃宫商角徴羽也加二絃文武也後漢
蔡邕又加二絃象九星琴/書
識㫁絃蔡琰字文姫蔡邕之女聰惠秀異年六嵗邕夜
鼓琴絃絶琰曰第二絃邕故㫁一絃問之琰曰第四絃
邕曰偶得之耳琰曰吳札觀化知興亡之國師曠吹律
識南風不競由此言之何云不知也琰別/𫝊
[042-79a]
鼓琴與名顧雍少從蔡伯喈學鼓琴伯喈貴異之謂曰
卿必有成故以名與卿雍伯喈同名由此江表/傳
琴經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製琴之始及七絃之音十
三徽所象之意中興/書目
廣陵散稽康字叔夜譙國人少嘗晝寢夢人身長丈餘
自稱黄帝伶人骸骨在公舍東三里林中為人發露若
為葬埋當厚相報康至其處果有白骨脛長三尺遂収
葬之其夜復夢長人來授以廣陵散曲及覺撫琴而作
[042-79b]
其聲甚妙都不遺忘高貴鄉公時康為中散大夫後為
鍾㑹所䜛司馬文王誅之異/苑稽康燈下彈琴忽有一人
長丈餘著黒單衣革帶康熟視之乃吹火滅之曰恥與
魑魅爭光嘗行長路數十里有亭名月華投此亭由來
殺人中散心神蕭散了無懼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諸弄
雅聲逸奏空中稱善中散撫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
身是故人幽沒於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
聴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毁不宜接見君子然愛
[042-80a]
君之琴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中散復
為撫琴擊節曰夜已久何不來也形骸之間復何足計
乃手挈其頭曰聞君奏琴不覺心開神悟恍若蹔生遂
與共論音聲之趣辭甚清辯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
乃彈廣陵散便從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
與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語中散相與雖一遇於今夕
可以逺同千載於此長絶能不悵然靈鬼/志稽康嘗宿王
伯通館忽有八人云吾有兄弟為樂人不勝羇旅今傳
[042-80b]
君廣陵散甚妙今代莫傳大周/正樂吕安罹事稽康詣獄以
明之鍾㑹庭論康文王於是録康閉獄臨死而兄弟親
族咸與共别康顔色不變問其兄曰向以琴來不邪兄
曰以來康取調之為太平引曲成歎曰太平引於今絶
文士/傳稽康臨死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袁孝尼嘗從
吾學廣陵散吾惜故不與廣陵於是絶矣竹村十/賢𫝊稽康
援琴而鼓既而歎曰雅音於是絶矣魏氏/春秋杜䕫妙於廣
陵散稽中散就其子猛求得此聲劉潜/琴議
[042-81a]
 韓皋生知音律嘗聞鼓琴至止息歎曰妙哉稽生之
 為是曲也其當晉魏之際乎其音商商主金晉乘金
 運此所以知魏之季而晉將代也王陵母邱儉文欽
 諸葛誕相繼為揚州督都咸有匡復之謀皆為司馬
 懿父子所殺康以揚州故廣陵地故其曲曰廣陵散
 言魏室散亡自廣陵始止息者晉雖暴興終止息於
 此也其音哀傷潜迫脇永嘉之亂其應乎叔夜撰此
 將貽後代之知音者且避晉魏之禍所以託之神鬼
[042-81b]
 也新舊/唐書
 應𤾉與劉劭孔才書云聴廣陵之清散傅𤣥琴賦云
 馬融譚思于止息稽康琴賦云次其曲引所宜則廣
 陵止息東武太山
 夫徳璉季長俱在康前而康賦有廣陵止息之語故
 知琴曲之名其來舊矣可云稽所撰曲耶太平引廣
 陵散雅音之説互有不同伯通館月華亭畫夢之言
 各家並載又豈可謂散自廣陵託之鬼神耶皋詭辭
[042-82a]
 以欺人而史氏載之于傳豈聆音察理者耶
稽中散夜彈琴忽有一鬼械而長歎舉其手𬒮曰為君
一絃一調中散與琴彈之聲清泠遙問不對疑是蔡邕
邕死之日身著桎梏語/林
㑹稽賀思令善彈琴嘗夜在月中坐臨風鳴絃忽有一
人形狀甚偉著械有慚色至其中庭稱善與之相語自
云是稽中散謂賀云卿下手極快但於古法未備因授
以廣陵散賀遂傳之于今不絶幽明/録
[042-82b]
一絃琴孫登字公和不知何許人散髪至地行吟樂于
居白鹿蘇門二山彈一絃琴善嘯毎感風雷稽康師事
之三年不言晉/記
嘯琴音諧孫豋清浄無為好讀易彈琴頺然自得覩其
風神若遊六合之外者當魏末居北山中石窟為宇編
草自覆阮嗣宗見豋披髪端坐巖下逍遙鼓琴嗣宗自
下趨進莫得與言嗣宗乃長嘯與琴音諧會豋因嘯和
之妙響動于林壑别/傳
[042-83a]
撫琴不受齊王冏輔政稽紹為侍中詣冏諮事遇冏讌
㑹董艾葛旟等白冏稽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左
右進琴紹推却不受冏曰今日共為歡興何却耶紹曰
公恊輔皇室令作事可法紹雖官卑職備常伯操絲比
蓋樂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業今逼高命
不敢茍辭當釋冠冕襲私服此紹之心也旟等不自得
而退世/説
鼓琴無忤阮瞻字千里咸之子也善彈琴人聞其能多
[042-83b]
往求聴不問貴賤長㓜皆為彈之神氣冲和内兄潘岳
毎令鼓琴終日逹夜曽無忤色識者歎其恬淡不可榮
辱也晉/書
哭彦先顧榮彦先平日好琴及喪家人常以琴置靈座
上張季膺往哭之不勝其慟遂徑上床鼓琴作數曲竟
撫琴曰顧彦先頗復賞此不又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
上/
破琴戴逵字安道少有文藝善鼓琴太宰武陵王晞聞
[042-84a]
其能琴使人召焉逵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
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亦能樂聞命忻然操琴而
往逵不樂當世以琴書為娛不逺千里晉中/興書
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
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
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
彈絃既不調擲地云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絶良久月餘
亦卒世/説
[042-84b]
援琴歌棗趙正字文業渭水人情度敏逹性好譏諫符
堅末年寵惑鮮卑惰於治政正因援琴歌曰昔聞孟津
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誰攪令濁堅動容曰是
朕也又歌曰北園有棗樹布葉垂重隂外雖饒棘刺内
實有赤心堅笑曰將非趙文業耶其調戯機捷皆此類
前秦/録
鬼舞庭中㑹稽有防風鬼屢見城邑常䟦雷門上脚乗
至地晉横陽令賀韜鼔琴防風聞琴聲在賀中庭舞世/説
[042-85a]
賀韜吳人也常夜彈琴感鬼神已舞數曲斯亦妙之至
大周/正樂
彈琴爛柯晉中朝時有王質者嘗入山伐木至石室見
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因留鐵斧柯而聴之童子以一
物與質狀若棗質取而含之更不復饑遂復少留亦謂
俄頃童子曰汝來已久何不遽去質承命視所坐斧柯
爛盡既歸計離家已數十年矣舊宅遷移室宇靡存遂
號痛而絶鄭緝之/東陽記
[042-85b]
望月鼓琴晉王恭伯字子升㑹稽人美姿容善鼓琴為
東宫舍人求假休吳到閶門郵亭望月鼓琴俄有一女
子從一女謂恭伯曰妾平生愛琴願共撫之其姿質甚
麗恭伯留之宿向曉而别以錦褥香囊為訣恭伯以玉
簮贈行俄而天曉聞鄰船有吳縣令劉惠基亡女靈前
失錦褥及香囊斯須有官吏遍搜鄰船至恭伯船獲之
恭伯懼因述其言我亦贈其玉簮惠基令檢果於亡女
頭上獲之惠基乃慟哭因呼共伯以子壻之禮其女名
[042-86a]
稚華年十六而卒邢子才山/河别記女郎名妙容字稚華大婢
名春條年二十許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彈箜篌妙
宛轉歌相繼俱卒其詞有云願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
又曰願為煙與霧氛氲對容姿續齊/諧記
琴中趣陶潜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毎朋
酒之㑹則撫而和之云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本傳/通考
作陶/隠居
松石意蕭思話嘗從太祖登鍾山北嶺中道有盤古清
[042-86b]
泉上使于石止彈琴因賜銀鐘酒謂曰相賞有松石間
宋/書
衆山皆響宗少文好山水愛逺遊有疾還江陵歎曰老
疾俱至名山恐難徧覩惟澄懷觀道卧以遊之凡所遊
履皆圖之於室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衆山皆響古有
金石弄為諸桓氏取重桓氏亡其聲遂絶惟少文傳焉
文帝遣樂師楊歡就受之宋/書
造新弄戴顒字仲若父逹善琴書顒及兄勃並受琴於
[042-87a]
父父沒所傳之聲不忍復奏各造新弄勃制五部顒制
十五部顒又制長弄一部並傳於世中書令王綏嘗攜
客造之勃等方進豆粥綏曰聞卿善琴試欲一聴不答
綏恨而去南/史
清曠衡陽王義季鎮京口長史張邵與戴顒姻通迎來
止黄鵠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澗甚美顒憩於此澗義
季亟從之遊顒服其野服不改常度為義季鼓琴並新
聲變曲其三調遊絃廣陵止息之流皆與世異文帝毎
[042-87b]
欲見之嘗謂黄門侍郎張敷曰吾東巡之日當宴戴公
山下也以其好音長給正聲伎一部顒合何嘗白鵠之
聲以為一調號為清曠南/史
犯徽劉琨之為竟陵王誕司空主簿誕有寶琴左右犯
其徽誕罰焉琨之諫以為非是誕曰此余寶也琨之曰
前哲以善人為寶不以珠玉為寶故王孫圉稱觀父為
楚國之寶未聞以琴瑟為寶誕忸然不悦宋/書
妙絶王仲雄善彈琴瑟時妙絶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
[042-88a]
主衣庫上敕五日一給仲雄蕭子顯/齊書
風韻柳世隆少立功名晚專以談義自業善彈琴世稱
公雙𤨏為士品第一常自云馬舞第一清談第二彈琴
第三在朝不干世務垂簾鼓琴風韻清逺甚獲世譽南/史
稽心羊體柳惲字文暢世隆次子也初宋時有稽元榮
羊蓋者並善琴云傳戴安道法惲從之學特窮其妙齊
竟陵王子良雅賞狎之子良常置酒後園有晉太傅謝
安鳴琴在側援以授惲惲彈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稽
[042-88b]
心妙臻羊體良質美乎信在今夜豈止當世稱竒亦可
追踪古烈初父世隆彈琴為士流第一惲人世隆彈琴
為士流第一惲毎奏其父曲常感思復變體備寫古曲
嘗賦詩未就以筆捶琴坐客過以筯扣之惲驚其哀韻
乃製為雅音後傳擊琴自於此惲常以今聲轉棄古法
乃著清調論具有條流上/
有道之器禇彥回嘗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風月甚美彦
回援琴奏别鵠之曲宫商既調風神諧暢王彧謝莊併
[042-89a]
在坐撫節而歎曰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暫離
不可得已上/
柳令流亞齊江夏王鋒字宣頴性好琴書嘗覲武帝賜
以寶裝琴仍於御前鼓之大見賞帝謂鄱陽王鏗曰闍
黎琴亦是柳令之流亞其既事事有意吾欲試以臨人
鏗曰昔鄒忌鼓琴威王委以國政乃出為南徐州刺史
江祐嘗謂王宴曰江夏王有才行亦善能匿迹以琴道
授羊景之景之著名而江夏掩能扵世非止七絃而已百
[042-89b]
氏亦復如之鋒聞歎曰江祐遂復為混沌書眉欲益反
弊耳寡人聲酒是躭狗馬是好豈復一豪於平生哉當
時以為話言上/
龍吟鄭述祖字恭文開封人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云
嘗夢異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絶妙北/齊
臨岳顔黄門曰琴首更絃者為臨岳絲綽云回風臨岳
修飾流離成公綏云臨岳則齊州之丹林琴必以堅木
藉絃
[042-90a]
吳聲蜀聲趙師子邪利天水人也在隋為知音至唐真
觀初獨步上京遽入琴苑傳之稽氏累代居曹遂令曹
郡琴者所修五弄具列於曹妙傳濮州司馬氏琴道不
墜於地也師云吳聲清宛若長江廣流綿綿徐逝有國
士之風蜀聲躁急若繫浪奔雷亦一時俊決也周書/樂志
寶琴司馬承禎睿宗引入中掖廷問其術帝曰廣成之
言也錫寶琴霞紋被還之本/傳
斵製斵製之妙蜀稱雷霄郭諒吳稱沈鐐張越霄諒清
[042-90b]
雅而沈細鐐越並鳴而響亮唐明皇反蜀召雷儼待詔
襄陽馮昭亦善攻斵鬻之不售節使盧公鈞聞之見重
受一張仍贈之詩自是馮氏門其屨滿矣陳氏/樂書
百衲唐&KR0648公李勉好雅琴嘗取桐梓之精者雜綴為之
百衲琴用蝸殻為之其間三面尤絶異通謂之響泉韻
聲絃一上可十年不㫁尚書/故實
撰琴譜汧公鎮宣武戎事之隙以琴書為娛自造琴聚
新舊桐材扣之合律者則裁而膠綴不中者棄之故所
[042-91a]
蓄二琴殊絶所謂響泉韻磬者也性不善俗間音聲唯
二寵妓曰秀奴七七皆聰惠善琴兼篳輿歌時令奏之
自撰琴譜因話/録
自寶汧公雅好琴常斵桐又取漆筩為之多至數百張
求者與之有絶代者一名響泉一名韻磬自寶於家京
師又以樊氏路氏為第一路氏有房太尉石枕損之不
理蜀氏斵桐琴常自品第一上者以玉次者以琴瑟又
次以金徽螺蚌國史/補
[042-91b]
汎聲張相𢎞静夜㑹名家觀鄭宥彈琴宥調二絃至切
各置一榻動宫則宫應動角則角應稍不切乃不應宥
師董庭蘭尤善汎聲祝聲上/
大小忽雷韓晉公奉使入蜀至洛谷山椒巨樹聳茂可
愛烏鳥之聲皆異下馬以探弓射其巔杪柯墜於下響
震山谷有金石之韻使還戒縣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幹
載以歸召良匠㫁之亦不知其名堅緻如紫石復金色
綫交結其間匠曰為胡琴槽他木不可並遂為二琴名
[042-92a]
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因便殿徳皇言樂遂獻
大忽雷及禁中所有小忽雷在親仁里南部/新書
授子不操衞次公子字從周善鼓琴為渭南尉京兆尹
李齊運使其子交歡欲次公授之琴次公拒之由是終
身未嘗操絃舊/唐
筝聲琵琶聲于頔嘗令客彈琴其嫂知音聴於簾下歎
曰三分之中一分筝聲二分琵琶聲絶無琴韻國史/補
心驅神遇趙璧彈五絃琴人問其術璧曰吾之五絃也
[042-92b]
始則心驅之中則神遇之終則天隨之方吾浩然眼如
耳如鼻不知五絃之為璧璧之為五絃也語/林
靈開渠裴説寛之姪孫佐西川韋皋幕善鼓琴時稱妙
絶靈開山有美桐取而製以新様遂謂之靈開渠南部/新書
琴有氣琴有氣曽識一道者相琴知吉凶酉陽/雜爼
拊琴去𤓰處士求嬰性高古善拊琴去其𤓰作肉聲有
公子不善之嬰作色曰如樂其聲何不&KR0008鼓聞者莫不
大笑葆光/録
[042-93a]
五聲叢鳴越客沈蚪子劉琴絃素絲七條其上備指一
弄五聲叢鳴鳴中有靈峯横空烏泉出雲鳯龍騰上/
哀烏啼松吟風悲舒元輿/斵琴記
洗凡清絶錢忠懿王能琴遣使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
宿山寺聞瀑布聲止在簷外晨起視之瀑布下淙石處
正對一屋柱而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即良琴在是
矣削之果桐也即賂寺僧易之取陽面二琴材以聞乞
俟一年斵之既成獻忠懿一曰洗凢二曰清絶遂為曠
[042-93b]
代之寶琴/書
挾琴牧羊勝之逸人也常挾琴牧羊巨澤漢王知其賢
將聘焉委以國政勝之曰王廢牧羊之任而委四海之
務是錯亂天下顛倒人倫竟赴於隂山之中大周/正樂
魚躍潜聴瓠巴六國時人也工琴好古因夏日俯於池
亭鼓之感魚躍潜藻而聴焉上/
清風頴揚李氏處女年十五天寶中遘疾七日不食魂
飛𠖇𠖇如升上景在雲霧中於女仙人蘆藕苖間受美
[042-94a]
清風等五十曲琴/書
暢操凡琴曲和樂而作命之曰暢暢者言其道之美暢
猶不敢自安也憂愁而作命之曰操操者言困阨危廹
猶不失其操也風俗/通
古琴清角黄帝之琴號鐘齊桓公琴繞梁楚莊王琴緑
綺司馬相如琴焦尾蔡邕琴鳯凰趙飛鸞琴上/
 
 
[042-94b]
 
 
 
 
 
 
 
 天中記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