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9 天中記-明-陳耀文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天中記巻十
            明 陳耀文 撰
  洛
繹耀洛出熊耳山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春/秋
説題/辭
隂精之官洛水地理隂精之官帝王明聖龜書出文天
以與命地以授瑞接河合際居中護羣王道和洽吐圖
[010-1b]
佐神逆名亂教摘亡弔存故聖人觀河洛也河/圖
龍見帝王始興將起河洛龍見皆察其首黒者人正白
者地正赤者天正易乾/鑿度
吐符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
龜書感王者沈禮焉説題/辭
鳳柙黄帝服齋于中宫坐𤣥扈洛水上與大司馬容光
左右輔周昌等百二十人臨觀鳳凰銜圖至帝前圖以
黄玉為柙黄帝/録
[010-2a]
軒遊黄帝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
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
視萌篇是也帝王/世紀
青鯉黄帝遊於洛見鯉魚長三丈青身無鱗赤文成字
河/圖
赤光起尚書中候曰堯率羣臣東沈璧於洛退候至於
下稷赤光起𤣥龜負書出赤文成字宋均注曰稷讀曰

[010-2b]
龍出虞舜時黄龍從洛水出詣舜鱗甲成字舜即位與
三公臨觀黄龍五采負圖出舜前顧野王/符瑞圖
天符𤣥龜洛書者天符也王者徳至淵泉則洛出龜書
禹受舜禪洛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謂洛出書
者也宋/書
黒玉天乙在亳諸鄰國襁負歸徳東觀於洛習禮堯壇
降三分沈璧退立榮光不起黄魚雙躍出濟于壇黒鳥
以雄隨魚亦止化為黒玉赤勒曰𤣥精天乙受神福伐
[010-3a]
桀克三年天下悉合尚書/中候
龜符周公攝政與成王觀於洛沈璧禮畢𤣥龜青龍蒼
龍止于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
書成文消龜墮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於秦漢盛衰之
宋/書
二水鬭周靈王時榖洛鬭將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晉
諌曰不可夫水聚於髙歸於下今吾執政無乃實有所
避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於争明以妨王宫王而飾之
[010-3b]
無乃不可乎王卒壅之王室大亂國/語
洛絶晉定公二十年洛絶于周魏襄王九洛入城周山
水大出竹書/紀年
洛伯洛伯用與河馮夷鬭盖洛水之神也竹/書昔者河伯
筮與洛伯戰而枚占昆吾占云不吉歸/蔵
黒頭公秦始皇祀洛水有黒頭公從河中出呼始皇曰
来受天之寶乃與羣臣作歌云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
祭大澤倐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古今/樂録
[010-4a]
玉鷄昭靈后名含始遊洛池有玉鷄銜赤珠刻曰玉英
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漢祖劉季帝王/世紀
雒水造城沛國陳宣建武十年雒水出造天津城門或
欲築塞之宣諌曰昔王尊人臣正身金堤水退況聖主
天所挺授邪言未絶而水去謝承/書
激洛水徳陽殿周遊容萬人自偃師去宫四十五里激
洛水於殿下漢官/典職
洛雒字洛字或作雒初漢火行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
[010-4b]
魏為土行土水之母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去佳
加水魚豢/典畧
洛神後魏虎賁洛子淵者洛陽人戌在彭城其同營人
樊元寳假歸附書令達其家云宅在靈臺南近洛河元
寶至忽見一老翁云是吾兒書引入屋宇顯敞坐命婢
取酒須臾見婢抱一死小兒而過俄而酒至色甚紅香
美異常兼設珍羞海陸具備飲訖送元寶出但見髙岸
對水緑波東傾唯見一童子可年十五新溺死鼻中出
[010-5a]
血方知所飲酒是其血也及還彭城子淵已失矣方知
是洛水之神也伽藍/記
作頌神龜出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常景為洛汭
頌其辭曰浩浩大川泱泱清洛導源熊耳控流巨壑納
榖吐伊貫周淹亳近達河宗逺朝海若伽藍/記
詠詩髙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官侍郎儀獨持國
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詠詩云脉脉廣川
流驅馬歴長洲鵲飛山月曉蟬噪野風秋音韻清亮羣
[010-5b]
公望之猶神仙焉隋唐/嘉話
永昌水垂拱五年四月魏王武承嗣偽造瑞石文云聖
母臨人永昌帝業今雍州人唐國泰表稱獲之洛水則
天大悅號其石為寶圖七月改寶圖曰天授聖圖洛水
曰永昌封其神為顯聖侯禁漁釣祭享齊於四瀆所出
處號曰聖圖泉於泉側置永昌縣十二月則天親拜洛
水受天授聖圖為壇于洛水之北中橋之左皇太子皆
從内外文武百寮蠻夷酋長各依方位而立珍禽竒獸
[010-6a]
並列於壇前禮畢還宫父老勒碑于拜洛壇前號曰天
授聖圖之表開元五年左補闕盧履冰奏毁之舊紀/志
作防李適之為河南尹𤣥宗患榖洛嵗暴耗徭力詔適
之以禁錢作三大防曰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
唐/書
五色帝徳盛之應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變為五色
𤣥黄六/帖
礜石洛水底有礜石故上無冰述征/記
[010-6b]
宓妃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漢書/音義
八流八流亦出名山渭出鳥鼠漢出蟠冡洛出熊耳涇
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涪尾沔出月台汶出太山博物/志
三川八水涇與渭洛為闗中三川涇渭灞滻澇潏灃滈
為闗中八水闗中/記秦漢都西京灞滻灃澇涇渭之水皆
不在大川之列以近咸陽盡得比大川之祠也漢/書天寶
九載詔曰五材並用特表上靈八水分流實稱善利京
師奥壤秦甸王畿灞滻通于涇渭澇潏匯于灃滈蓄洩
[010-7a]
雲雨滋育稼穡宜令備禮致祭務陳蠲潔冊/府
  湖
大陂廣雅云湖池也説文云湖大陂也風俗通曰湖都
也流瀆四面所隈都也
浮玉堂湖是仙人浮玉北堂太湖/記
太湖太湖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謂之三山湖又謂之洞
庭湖楊脩五湖賦云頭首無錫足蹄松江負烏程于背
上懐太呉以當胷岝□崔巍穹隆紆曲大雷小雷湍波
[010-7b]
相逐用言湖之苞極也水經/注
五湖周禮揚州其浸五湖浸者所仰灌溉者也五湖一
名具區其派有五故曰五湖一名震澤一名笠澤張勃
呉録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三萬六千
頃故以五湖名虞翻云太湖有五道陸龜蒙云太湖上
稟咸池之氣一水而五名
捐珠舜棄黄金於嶄巖之山捐珠玉於五湖之泉以塞
邪淫之路陸賈/新語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淮南/子
[010-8a]
辟湖夏人之王鑿五湖管/子禹治天下南為江漢淮汝東
流注之五湖墨/子禹通三江五湖決伊闕溝迴陸注之東
海因水之力也吕/覽禹之時天下大水禹身執虆臿以為
民先剔河而導九岐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東海
淮/南河間獻王曰禹鑿江通於九派釃五湖而定東海説/苑
彭蠡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徳義不脩禹滅之史/記
亭即彭蠡澤也謂之彭澤湖一名匯澤荆州/記
扁舟伍子胥諌吳王與我争五湖之利非越乎及越滅
[010-8b]
吳范蠡乃乘扁舟游五湖國/語句踐滅吳謂范蠡曰吾將
與子分國而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浮海
以行終不返史/記
練瀆吳王遊五湖經練瀆曰此水潔白如練影之涵空
也故名練瀆僧文鑒/洞庭記
五渚戰國䇿曰秦與荆戰大破之取洞庭五渚史記曰
秦乘流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裴駿注五渚在洞庭湖
城陷由拳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童謡曰城門當有
[010-9a]
血城陷没為湖有老嫗聞之憂懼朝朝往窺城門門侍
欲縛之嫗言其故嫗去後門侍殺犬以血塗門嫗又往
見血走去不敢顧忽有大水長欲没縣主簿令幹入白
令令曰何忽作魚幹又曰明府亦作魚遂淪陷為湖神/異
傳/淮南子曰夫歴陽之都一夕反而為湖注歴陽淮南
國名昔有老嫗常行仁義有兩書生過之謂曰此國當
没為湖視東城門閫有血便走上山勿反顧也自爾此
嫗數往視門閫吏問之姥對如其言暮門吏殺鷄以血
[010-9b]
塗門明日嫗早往視門血便走上山國沒為湖
龍目龍目湖秦王東遊觀地勢云此有天子氣使赭衣
徒鑿湖中長岡使斷因改名為丹徒今水北注江也京/口
記/潤州遏陂有湖名龍目湖京口出好酒人習戰故桓
温云京口土瘠人窶無可戀唯酒可飲兵可用耳郡國/志
生彫胡㑹稽人顧翺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彫胡飯
常帥子女躬自採擷還家導水鑿川自種供養每有贏
儲家亦近太湖湖中後自生彫胡無復餘草蟲不敢至
[010-10a]
焉遂得以為養郡縣表其閭舎西京/雜記
鏡湖漢順帝永和五年㑹稽太守馬臻創立鏡湖在㑹
稽山隂兩縣界築塘蓄水髙丈餘田又髙海丈餘若水
少則洩湖灌田水多則出湖決田中水入海所以無㓙
年堤塘周迴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十頃創海之始多淹
塜宅有千餘人訴於臺臻遂被刑於市焉及臺中遣使
按鞫總不見人驗籍皆是先死亡之人名㑹稽/記山隂南
湖縈帶效郭白水翠巖互相映發有若圖畫輿地/記
[010-10b]
湖開吳之未亡也吳郡臨平湖一旦自開湖邉得石函
中有小青石刻作皇帝字舊言臨平湖塞天下亂開則
天下太平吳人以為美祥俄而吳滅後元帝興於江左
宋/書桓𤣥之難湖水色赤熒熒如丹錢塘/記
太平陳訓少學天文孫皓時錢塘湖開或言天下當太
平青盖入洛皓以問訓對曰臣能望氣不達湖開塞退
告友曰青盖入洛將有舁櫬銜璧之事非吉祥也晉/書
巴丘湖都督荆州江漢懐徳號曰杜父舊水道惟沔漢
[010-11a]
達江陵千數百里無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㑹表裏山
川實為險固荆蠻之所恃也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達巴
陵千餘里内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
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晉/書華容縣東南有
雲夢澤一名巴丘湖荆之藪也劉澄之/荆州記
曲阿謝萬經曲阿後湖問左右此是何水荅曰曲阿湖
謝曰故當淵注渟著納而不流世/説曲阿本名雲陽秦始
皇以有王氣鑿北阬山以敗其勢截其直道使其阿曲
[010-11b]
故曰曲阿也吳還為雲陽今復名曲阿太康/地記丹徒有髙
驪山𫝊云昔髙驪國女来此東海神乘船致酒禮聘之
女不肯海神撥船覆酒流入曲阿湖故曲阿酒美也輿
地志云曲阿出名酒皆云後湖水所釀故醇冽也今按
湖水上承丹徒髙驪覆船山馬林溪水水色白味甘寰/宇
記/
擲湖褚公遊曲阿後湖狂風忽起船傾褚公已醉乃曰
此舫人皆無可以招天譴者唯有孫與公多塵滓正當
[010-12a]
以厭天欲耳便欲捉孫擲水中孫懼無計唯大呼曰季
野卿念我語/林
 御覽分注云褚公褚彦回也季野彦回字也按晉書
 褚裒字季野南齊書褚淵字彦回相去百二三十年
 矣乃以裒字為淵字之字何耶
立塘武昌南湖通江夏有水冬則涸于時靡所産植陶
大尉立塘以遏水於此常自不竭因取瑯琊郡隔湖魚
菱以著湖内菱甚甘美異於他故所産鮒魚乃長三尺
[010-12b]
武昌/記又名五丈湖志/
求湖㑹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而為謝靈運所輕東郭
有迴踵湖靈運求決以為田太祖令州郡履行此湖去
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顗堅執不與靈運既不得回
踵又求始寧岯崲湖為田顗又固執靈運謂顗非存利
民正慮決湖多害生命言論毁傷之與顗遂構讎隙宋/書
青林湖宋明帝遣沈攸之西伐子勛伐柵青山覩一童
子甚麗曰下旬當平伐此何為忽不見故謂之青林湖
[010-13a]
湖有鯽魚食之肥美避寒暑水經/注
髙沙湖髙沙湖在枚迴洲上翠澤平皛水陸彌曠芰荷
殷生鱗羽滋阜湖南林野清曠可以栖託故徵士宗炳
昔常家焉北有小水自湖通江謂之曽口是也荆南/志
篁墩湖歙縣篁墩湖其中有蜃常與吕湖蜃鬭程靈銑
好勇而善射夢蜃化為人告之曰吾為吕湖蜃所厄君
能助吾必厚報束白練者吾也明日靈銑彎弧助之正
中後蜃不知所之後人名其處為蜃灘時有一道人詣
[010-13b]
靈銑母求食食訖曰勞母設食今當為求善墓地使母
隨行上山以白石識其地曰葬此可以暴貴矣靈銑因
移父葬其所侯景亂靈銑率郡鄉萬餘衆保新安因隨
陳武帝有竒功及陳武受梁禪靈銑以佐命功臣與周
文育侯安都為三傑圖/經一名蛟湖方輿/勝覽
西苑五湖隋煬帝起西苑十六院又鑿五湖每湖方四
十里東曰翠光湖西曰金光湖北曰潔水湖南曰迎陽
湖中曰廣明湖湖中積土石為山上構庭殿曲屈環繞
[010-14a]
澄澄皆碧窮極人間華麗述樓/記
剡川賀知章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
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宫湖數頃
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唐/書
丹陽湖李白嘗游丹陽湖酷愛其景乃張帆載酒縱意
往来有詩云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雲
間片帆起金陵/志
郎官湖故人尚書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
[010-14b]
宰王公觴於江城之南湖方夜水月如練清光可掇張
公殊有勝槩四顧超然乃顧白曰此湖古来賢豪遊者
非一而枉踐佳景寂寞無聞夫子可為我標之以嘉名
白因舉酒酌水號之曰郎官湖亦鄭圃之有僕射陂也
李白/集
甘棠湖江州潯陽南有甘棠湖長慶二年刺史李渤築
立斗門以蓄洩水勢唐/志
飲馬唐莊宗滅梁楚馬殷遣其子希範脩貢京師上梁
[010-15a]
所授都統印莊宗問洞庭廣狹希範對曰車駕南巡纔
堪飲馬爾莊宗嘉之五代/史
後湖金陵北有湖周迴數十里幕府雞籠二山環其西
鍾阜蔣山諸峯聳其左名山大川掩映如畫六朝舊迹
多出其間每嵗菱藕網罟之利不下數十百千一日諸
閣老待漏朝堂語及林泉之事坐間馮謐舉𤣥宗賜賀
監三百里鏡湖信為盛事又曰余非敢望此但賜得後
湖亦暢得平生徐鉉怡聲而對曰主上尊賢下士常若
[010-15b]
不及豈惜一後湖所乏者知章耳馮大有慚色南唐/近事
湖亦名𤣥武湖蔣陵湖秣陵湖練湖金陵/志吳孫皓寶鼎
元年開城北渠引後湖水巡繞殿堂窮極伎巧晉元帝
大興三年創北湖長堤以遏北山之水東自覆舟山西
至宣武城建康/實録湖本桑泊元帝創為此湖宋以肄舟師
徐爰/什問宋元嘉二十三年築北堤𤣥武湖於樂遊苑北紀/
上欲於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何尚之固諌乃
本/傳元嘉二十五年黒龍兩見𤣥武湖志/明帝大時七
[010-16a]
年於𤣥武大閲水師紀/又於湖側作大竇通水入華林
園天淵池引殿内諸溝經太極殿由東西掖門注城南
墅故臺中諸溝水常縈迴不息輿地/志從北望鍾山似宫
亭湖望廬岳齊武帝理水軍於此中號曰昆明池故沈
約鍾山應教詩云南瞻儲胥館西望昆明池即此爾京/都
記/
 御覽云永嘉末有龍見於湖内故改𤣥武湖圖經云
 湖中有三神山世紀因之誤
[010-16b]
洞庭湖巴陵南有青草湖周迴百里日月出没其中湖
南有青草山故因以為名青草湖一名洞庭湖洞庭亦
謂之太湖荆州/記洞庭湖西岸有沙洲堆阜隆起即青草
廟下一湖之内中有此洲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謂重
湖也南遷/録湘江北流至岳陽達蜀江夏潦後蜀江漲勢
髙遏住湘波讓而退溢為洞庭湖凡闊數百里而君山
宛在水中秋水歸壑此山復居于陸唯一條湘川而已
有都押衙蔡姓者戲題詩吟與僧齊己曰可憐洞庭湖
[010-17a]
恰到三冬無髭鬚以其不成湖也諸僧大笑之北夢/瑣言
庭湖西秋夏水泛與洞庭為一涸時惟見赤沙舊記云
洞庭南連青草西亘赤沙七八百里又謂之三湖地/志
水又東與赤沙湖㑹湖水北通江而南注灃謂之決口
水經/注
宫亭湖宫亭湖廟神甚有靈驗塗旅經過無不祈禱能
使湖中分風而帆南北荆州/記後漢時廬山廟有神於帳
中與人言語飲酒投杯能令宫亭湖中分風船行者舉
[010-17b]
帆相逢欒巴遷豫章太守未到十數日廟中神不復作
神仙/傳彭蠡湖心有大孤山按郡國志彭蠡湖周迴四
百五十里内有石髙數十丈大禹刻其石以記功焉又
有乞烏隨船行舟人擲摶飯接之髙下不失一粒九江/記
迴艫乗派水舉棹逐分風劉刪/詩分風為二擘流成兩曹/毗
西湖杭州西湖源出於武林泉山川秀發景物華麗自
唐以来為東南遊賞勝處志/白居易長慶二年為杭州
刺史始築隄捍錢塘湖鍾洩其水溉田千頃本/傳放水溉
[010-18a]
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頃可無凶嵗白西/湖記白居易為刺
史方是時西湖溉田千餘頃及錢氏置撈湖兵士千人
日夜開浚東坡/狀湖上春来似畫圖亂峯圍繞水平鋪松
摇山面千重翠月㸃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
羅裠帶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詩
孫何帥錢塘栁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内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之句此詞流播金主亮聞之矙然起投鞭渡
江之想命畫工潜入臨安圖西湖掲軟屛間貌己像䇿
[010-18b]
馬吳山之巔題其上曰萬里車書盍㑹同江南豈有别
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峯謝處厚詩云
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
牽動長江萬古愁紹興淳熈間君相縱逸耽樂湖山無
復新亭之淚是以論者以西湖為尤物比之西施之破
吳也張志道詩云荷花桂子不勝悲江界年華憶昔時
天目山来孤鳳歇海門潮去六龍移賈充誤世終無䇿
庾信哀時尚有詞莫向中原誇絶景古今遺恨是西施
[010-19a]
太湖東鄉太湖吳時於此有一軍士五百人將破堰先
以酒肉祈神約令水涸夜夢人云塘水速竭若見巨鱗
慎勿殺也又有銅釜並不可發明往決水翕然而盡得
白魚形狀非常小人貪利剖而治之見昨所祭餘食充
溢腸内須臾復得釜又取發水便暴出五百人一時沒
溺唯督監得存具説事狀于今猶名此湖為五百陂異/苑
燕雀湖昭明太子有一琉璃盌紫玉杯皆武帝所賜也
既薨詔置梓宫後更葬開墳為閹人攜入大航乃有燕
[010-19b]
雀數萬擊之因為有司所縳乃獲二寶帝聞而驚異詔
以賜太孫封墳之際復有燕雀數萬銜土以増其上墳
側今有湖後人因名燕雀湖窮神/秘苑
半湯湖句容縣吳瀆塘有半湯湖湖水半冷半熱熱可
以瀹雞皆有魚交入輒死酉/陽
花墅湖慈谿有花墅湖唐刺史任同勸民脩築中有小
墅春花明媚因以名之圖/經
  洲
[010-20a]
水中髙土昔尭遭洪水民居水中髙土故曰九州詩曰
在河之州作洲非説/文
洲淤方言曰水可居者為洲三輔謂之淤郭璞注曰上
林賦云行於洲淤之浦
滄浪洲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江中有滄浪洲禹貢稱漢
水東流為滄浪洲水疑此洲是也荆州/圖經漢水經琵琶谷
至滄浪洲洲即漁父棹歌處庾仲雍記云謂之千齡洲
隨圖/經
[010-20b]
鵲洲鵲洲在縣北左傳曰昭公五年楚以諸侯伐吳吳
敗之於鵲岸按鵲頭與鵲尾相去八十里杜預注云吳
地也廬江舒縣東南有鵲尾渚潯陽/記今居巢江南水有
鵲尾渚者是也西京/記
鸚鵡洲鸚鵡洲在縣北按後漢書曰黄祖為江夏太守
時黄祖太子射賓客大㑹有獻鸚鵡於此洲故以為名
江夏/記
蔡洲後漢蔡瑁字徳珪襄陽人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
[010-21a]
四牆皆以青石結角婢妾數百人别業四五十處漢末
諸蔡最盛永嘉末其家猶富宗族甚強共保於洲上為
草賊張如所敗一宗都盡襄陽/耆舊長水校尉蔡瑁居之故
名蔡洲洲大岸西有洄湖停水數十畝長數里廣減百
步水色常緑楊儀居上洄楊顒居下洄與蔡洲相對水/經
魚梁洲沔水中有魚梁洲龐徳公所居士元居漢之隂
在南白沙故世謂是地為白沙曲矣司馬徳操宅洲之
陽望衡對宇懽情自接泛舟蹇裳率爾休暢豈待還桂
[010-21b]
柁於千里貢深心於永思哉上/
亶洲孫權遣衛温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
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
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
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㑹稽貨布㑹稽東
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絶逺卒不可
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吳/志
汎洲龍陽縣汎洲吳丹陽太守李衡植甘橘於其上臨
[010-22a]
死𠡠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頭不匱汝衣食嵗絹千
襄陽/記或曰昭潭無底橘洲浮橘洲每大水諸洲悉没
而橘洲獨存焉湘中/記益陽有昭潭其下無底湘水最深
處也或謂周昭王南征不復沒於此潭因以為名上/
烈洲輿地志曰江寧烈洲吳舊津所也内有小水堪泊
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風故以名焉王濬伐吳宿於此簡
文為相時㑹桓𤣥之所也亦曰溧洲洲上有山山形似
栗伏滔北征賦謂之烈洲丹陽/記
[010-22b]
羅公洲始興城西百餘步有棲霞樓臨川王營置清暑
遊焉羅君章居之名為羅公洲樓下洲上有果竹交映
長楊傍映髙梧前竦雖即城隍趣同丘壑始興/記
加子洲三十國春秋曰晉咸和二年温嶠與陶侃起義
兵伐蘇峻帥師四萬直指石頭侃泊加子洲夏月堪泊
船冬月淺涸自永昌之初其洲忽一朝崩陷數里隨其
形曲折凡作九灣行者所依東西浩然矣丹陽/記
不滿百枝江縣西至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
[010-23a]
楚諺曰洲不滿百故不出王者桓𤣥有問鼎之志乃増
一為兩以先百數僣號旬時身屠宗滅及其傾覆淵亦
消毁至宋文帝在藩忽生一洲果龍飛江表元兇之禍
此洲還没荆州/記
水中有岸殷仲堪游於江濱見流棺接而葬焉旬日間
門前之溝忽起為岸其夕有人通仲堪自稱徐伯𤣥云
感君之恵無以報也仲堪因問門前之岸是何祥乎對
曰水中有岸其名為洲君將為州言終而沒至是果臨
[010-23b]
荆州晉/書
門前生洲張興世居臨沔水自襄陽以下至于江二千
里先無洲嶼興世初生當其門前水中一旦忽生洲年
年漸大及興世為方伯而洲上遂十餘頃南/史
市橋生洲宋泰始中益州市橋忽生小洲道士邵碩見
之曰當有貴王臨州宋滅後有王勝憙来作此州齊永
明初不復用諸將為益州始以始興王鑑為益州刺史
督益寧二州軍事加鼓吹一部勝憙反語為始興碩言
[010-24a]
於此乃驗上/
長命洲潤洲長命洲梁武放生處後魏使李諧来聘武
帝問曰彼國亦放生否諧曰不取亦不放帝大慙郡國/志
洲生忽沒髙繼沖時李景威云舊傳江陵諸處九十九
洲滿百則王者興自武信王之初江心深浪中忽生一
洲昨此洲忽漂没若可憂也繼沖遂以納款九國/志
朱崖洲朱崖在大海中遥望朱崖洲大如茵舉帆一日
一夜至洲周迴二千里徑度七八百里可十萬家女多
[010-24b]
姣好長髪美鬢王隠/晉書
郁洲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郁洲山海經所謂郁山在
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蒼梧徙此云山上猶有南方草木
故崔季珪之叙述初賦言郁洲者故蒼梧之山也心悦
而怪之聞其上有仙士石室也乃往觀之見一道人獨
處休休然不談不笑顧非己及也水/經
十洲漢武帝既聞王母説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
𤣥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有此十
[010-25a]
洲乃人跡所稀絶處又知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
親問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書記之十洲/記
  谿
谿谷宋均曰無水曰谷有水曰谿
前溪前溪烏程縣東南流入太湖謂之風渚夾溪悉生
箭箬後溪在市北餘不亭晉車騎將軍沈充家於前溪
樂府有前溪曲則充之所製其詞云當曙與未曙百鳥
啼忩忩後宋少帝續為七曲其一曲曰憂思出門户逢
[010-25b]
郎前溪渡莫作流水心引新都捨故寰宇/記
五雲溪歐冶子鑄劍處下有孤潭深而青有孤石聳出
潭上有大櫟樹客兒與弟恵連作詩聨句刻於樹上唐
吏部侍郎徐浩遊之云曽子不居勝母之閭吾豈遊若
耶之溪遂改為五雲溪郡國/志
任公溪歙縣有昉村俗説任昉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
此愛其雲溪緣源尋幽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為昉
溪溪旁村為昉村村旁有山近故北野縣每山上石墜
[010-26a]
則不利縣官縣廢後其事亦止大中十年刺史盧藩改
曰任公村任公溪寰宇/記
好溪處州東十里有惡溪多水怪宣宗時刺史段成式
有善政水怪潜去民謂之好溪地理/志
温涼二谿山隂縣西四十里有二谿東谿廣一丈九尺
冬暖夏冷西谿廣三丈五尺冬冷夏暖二谿北出行三
里至徐村合成一谿廣五丈餘而温涼不雜水經/注
百管谿百管谿周迴丈餘水極沸涌如猛火煎油聲裴/氏
[010-26b]
廣州/記
武谿武溪水源出武山東南流注于沅故為歌曰武溪
深復深飛鳥不能渡遊獸不能臨善歌/録
康王谷廬山有康王谷昔秦始皇并吞六國楚康王隠
避於此故名内有水簾洞宋王禹偁序畧云康王谷為
天下第一水簾髙三百五十丈計程且一月矣其味不
敗取茶煮之浮雲散雪之狀與井泉殊絶陸羽留題有
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之句統/志康王谷巔有一城號
[010-27a]
為釗城天每欲雨輒聞山上鼓角簫笳之聲聲漸至城
而風雨晦合村人以為常候傳云此周康王之城康王
愛竒好異巡歴名山不逺而至城中每得古器大鼎及
弓弩金玉之屬知非常人之所處也而山有康王之號
城又以釗為稱斯言將有徵述異/記
 按楚康王在周靈王時始皇所虜乃負芻也志大誤
金谷梓澤在王城西北三十里與金谷相近輿地/志梓澤
即金谷也有金水出焉故謂之金谷晉石季倫别墅在
[010-27b]
郡國/志余有别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或髙或下有
清泉茂林衆果竹柏藥草之屬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
池土窟其為娯目歡心之物備矣時征西大將軍祭酒
王詡當還長安余與衆賢共送往㵎中晝夜遊宴屢遷
其坐或登髙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筑合載車中
道路並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叙中懐或
不能者罰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
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又寫詩著後後之好事者其覽
[010-28a]
之哉凡三十人石崇金/谷詩叙謝公云金谷中蘇紹最勝紹是
石崇姊夫蘇則孫愉子也世/説
大谷鞏縣東五里有大谷張衡東京賦曰孟津達其後
大谷通其前陳思王洛神賦曰經通大谷潘岳閑居賦
曰張公大谷之梨皆謂此也十道/志
幽棲谷韋嗣立營别第驪山鸚鵡谷帝臨幸命從官賦
詩製序冠篇况優備因封嗣立逍遥公賜名所名曰清
虚原幽棲谷翰林/志
[010-28b]
郎君谷王龜侍父至河中廬中條山朔望一歸省州人
號郎君谷唐/書
王官谷司空圖居中條山王官谷時寇盜所過殘暴獨
不入王官谷上/
  津
九津禹東至摶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鳥谷青邱
之鄉南至沸水漂漂九陽之山西至飲露吸氣之民積
金之山北至夏海之窮衡山之上積水積石之山不有
[010-29a]
懈墮吕/覽
三津勾踐入吳吳王赦之歸國范蠡執御至三津之上
仰天長歎淚下沾襟曰嗟乎紹之屯厄誰念復生渡此
津也吳越/春秋
竇津漢武㣲行栢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
返玉階厚賞賚焉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者是也
故潘岳西征賦酬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謬官水經/注
君子津雲中定襄之間有津曰君子濟漢桓帝十三年
[010-29b]
西幸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齎金貨隨帝後行夜迷
失道往投津長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
其子尋求父喪發塚舉尸資費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
與之津長不受事聞於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為君子
水經/注
白馬津舊東郡白馬縣神馬亭有神馬寺去白馬津可
二十里許東南去白馬縣故城可五十里開山圖所謂
白馬山也山上常有白馬羣行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
[010-30a]
上/河過黎陽縣南為白馬津石勒號為靈昌津上/
  灣
清灣清灣在縣東南七里隋開皇中太守梁文謙涖官
清潔取此灣水以自供後人思其徳號為清灣鄱陽/記
百家灣徐温嘗自迎鑾還至百家灣暴風起舟人相顧
失色温乃袒裼以帛繫璟首顧謂妾御曰吾善遊儻溺
不暇相救幸保此子言訖風浪漸息九國/志
白璧灣沅水東歴臨沅縣西為明月池白璧灣灣狀半
[010-30b]
月清潭鏡澈上則風籟空傳下則泉響不斷行者莫不
擁檝嬉遊徘徊愛玩沅水又東歴三石㵎鼎足均峙秀
若削成其側茂竹便娟致可翫也水經/注
三原灣樂城縣三原亭去郡百二十里溪水清如鏡曩
昔有得一死鮎者䰇大五六圍一鬐輒得數十斛鮓此
灣無所不容有人能食者常自譬腹如三原灣無所不
永嘉/郡記
  浦
[010-31a]
南浦南浦在江夏縣南三里離騷曰送美人兮南浦其
源出京首山流入大江春冬涸竭秋夏泛漲商旅往来
皆於浦停泊以其在郭之南故稱南浦江夏/記送君南浦
傷如之何别/賦
水際上虞縣有石駞步水際謂之步也𤓰步在吳中吳
人賣𤓰於江畔因以名也江中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
妃步按吳楚間謂浦為步盖語訛耳述異/記
  沙
[010-31b]
流沙流沙在玉門闗外南北二千里東西數百里有三
斷名曰三隴廣/志
沙城曹操征馬超隔渭水婁子伯説曰今天寒可起沙
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曹瞒/傳
沙長吳富春縣有江沙漲武烈為郡吏赴府鄉人餞之
㑹於沙上父老曰此沙狹而長君後當為長沙太守後
果然因名孫洲吳録地/理志
沙米袁州有水春交則上白沙如米於兩岸九十餘里
[010-32a]
呼為米沙若一岸徧米其方豐熟王孚/記
沙堆新昌水有一沙堆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形狀如覆
船鮮浄特異每年豐稔其沙即堆積如舊若砂移向岸
其年儉古来相傳以為常驗鄱陽/記
玉女沙緱氏有八風溪溪水南流合三交水岸有沙細
潤可以澡濯隋代常進後宫雜以香藥以當豆屑號曰
玉女沙寰宇/記
沙鳴沙州天氣晴朗即沙鳴聞於城内又云人遊沙山
[010-32b]
結侣少或未曽遊即生怖懼莫敢前其沙或隨人足自
頓下經宿却自還山上河西/舊事鳴沙山一名神沙山其山
積沙為之峯巒危峭踰于山石四面皆為沙壠背有如
刀刃人登之即鳴隨足墮落經宿風吹落輒復如舊地/理
志/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綿歴古今沙填不滿水極甘美
上/
沙角山河西有沙角山峯崿危峻逾於石山其沙粒粗
色黄有如乾糒又山之陽有一泉云是沙井綿歴今古
[010-33a]
沙不填之人欲登峯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音震動
人足三秦/記
  泉
異名水本曰源源曰泉正直上出曰檻泉從上溜下曰
下泉湧出曰濆泉側出曰氿泉泉所出同所歸異曰肥
泉異出同流曰瀵泉爾雅/詩注
醴泉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王者循理則出符瑞/志
農脩徳作耒耜地應以醴泉禮含/文嘉黄帝之時以醴泉為
[010-33b]
漿徐整/正厯醴甘也取名醴酒尭祇徳匪懈醴泉出文命盛
徳俊義在官醴泉出山尚書/中候成康之隆醴泉湧出春秋/命厯
序/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其上有醴泉瑶池史/記太山之東
有醴泉其形如井本體石也欲取飲者皆洗心跪而挹
之則泉出如流多少足用若汗慢則泉縮焉盖神明之
異常者也法苑/珠林
太公泉汲縣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
側髙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云太公之故居也城西北
[010-34a]
有石夾水飛湍迅急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常釣於此
也太公避紂之亂屠隠市朝遁釣魚水何必渭濱然後
磻溪茍愜神心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水經/注
盜泉孔子至于勝母縣暮矣而不宿過于盜泉渴矣而
不飲惡其名也尸/子水名盜泉仲尼不飲里名勝母曽子
斂襟論語撰/考䜟盜泉在泗水縣源出髙徑山之隂元和/志
温泉驪山湯舊説以三牲祭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俗
云秦始皇與神女遊而忤其㫖神女唾之則生瘡始皇
[010-34b]
怖謝神女為出温泉而洗除後人因以為驗三秦/記凡水
源有石流黄其泉則温或云神人所煖主療人疾博物/記
驪山湯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漢武又加脩飾焉漢武帝/故事
拔劍泉漢髙帝入彭城嘗聞於徐州為楚所困漢兵渇
乏帝以劍挿地拔即泉湧出至今水不溢旱不枯土人
呼為龍湫
五泉蘭州五泉水在臯蘭山下泉有五眼瀑布飛瀉潺
然可聽衆流成溪灌溉甚博俗謂霍去病以鞭卓之而
[010-35a]
出者志/
酒泉福祿城謝艾所築下有金泉味如酒故曰酒泉西/河
舊/事漢宣帝時開泉味如酒故以名縣方輿/記金泉出數穴
清澈無底雲陽/宫記有人飲此泉水見有金色從山中照水
往取得金故名雍州/記
貪泉吳隠之字處黙介立有清操桓𤣥欲救嶺南之弊
以隠之為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
貪泉飲者懐無厭之欲隠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
[010-35b]
欲使心不亂越崖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
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㰱懐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
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厲晉/書石門之水俗云經大庾則
清穢之氣分飲石門則緇素之質變即吳隠之酌飲之
所也南越/志隠之罷郡見妻箧中有沈香一斤遂投石門
内水中後人謂之沈香浦亦曰投香浦寰宇/記横流溪溪
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以為貪泉飲者輒冒於財賄同於
廣州石門貪流矣㢘介為二千石則不飲之昔隠之挹
[010-36a]
而不辭豈為能溷其真乎盖亦惡其名也水經/注
聰明泉潯陽縣落星山澗有五松橋昔恵逺法師與殷
仲堪席㵎談易于此而樹下泉湧號聰明泉寰宇/記永新
有聰明泉水自山湧出古今學者飲之多成事土人謂
之聰明泉上/
孝感王彭旴𣅿人少喪母元嘉初父又亡家貧力弱營
葬鄉人助作磚磚須得水天旱穿井數十丈無水一旦
磚竈前忽生泉用之事畢復竭助者嗟嘆元嘉中改其
[010-36b]
里為通靈里沈約/宋書安金蔵長安人為太常丞初喪母寓
葬於都南闕口之北廬於墓側躬造石墳石塔晝夜不
息原上舊無水忽有湧泉自出唐/書
太極泉宋孝武大明七年赦詔曰思散太極之泉以福
無方之外志/含文嘉曰禮天子靈臺為萬物獲福于無
方之源招太極之清泉以與稼穡之根後樂志/注一仙藥有
太極井泉酉陽/雜俎
狂泉宋袁粲嘗謂周旋人曰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
[010-37a]
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惟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
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
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
到泉取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衆乃
歡然我既不狂難以獨立比亦欲試飲此水矣南史/本傳
梁泉蘭州狄道縣有梁泉昔梁暉者後周之將為羣羌
圍於白石山無水暉以所執鞭卓地以青羊祈山神而
飛泉湧出榆木成林郡國/志
[010-37b]
玉漿盧勣隋初拜渭州刺史甚有恵政鳥鼠山俗呼為
髙武隴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絶壁千尋由来乏水諸羌
苦之勣馬足所踐忽飛泉湧出有白鳥翔止㕔前而乳
民為之謡曰我有丹陽山出玉漿濟我民夷神鳥来翔
百姓因號其泉為玉漿隋/書
汲食馮立唐太宗時出牧南海前後牧守率多貪冒蠻
夷患之數為叛逆立不營生業衣食取給而已嘗至貪
泉歎曰此吳隠之所酌泉也飲一盃何足道哉吾當汲
[010-38a]
而為食畢飲而去唐新/語
温泉天寶六載更温泉曰華清宫地理/志上於華清宫新
廣一湯制度宏麗安祿山於范陽以白玉石為魚龍鳬
鴈仍以石梁及石蓮花以獻雕鐫巧妙殆非人工上大
悦命陳於湯中仍以石梁横亘湯上而蓮花纔出水際
上因幸華清宫至其所解衣將入而魚龍鳬雁皆若奮
鱗舉翼狀欲飛動上甚恐遽命撤去而蓮花今猶存又
嘗於宫中置長湯數十間屋環回甃以文石為銀樓谷
[010-38b]
船及白香水船致於其中至於楫棹皆飾以珠玉又於
湯中壘琴瑟及沈香為山以狀瀛洲方丈明皇/雜録
聖應泉楊朝晟正元中為邠寧節度使請城方渠合道
木波以遏吐蕃路師次方渠無水師徒囂然遽有青蛇
乗髙而下視其跡水隨而流晟使築防環之遂為渟泉
軍人仰飲以足圖其事上聞詔置祠焉命泉曰聖應二/唐
書/
噴玉夀安縣有噴玉泉石溪皆山水之絶勝也貞元中
[010-39a]
李賓客詞為縣令乃剗蘙薈開徑隧人方聞而異焉太
和中博陵崔蒙為主簿標堠于道周人方造而遊焉傳/載
半月泉李紳題法華山天衣寺詩殿湧全身塔池開半
月泉此泉隠於岩下雖月圓池中止見其半最為佳處
紹興初愚秃法聰遂鑿開巖上易名滿月池泉甚可惜
西溪/叢語吳興徳清慈相寺石壁下有半月泉晉咸和僧
曇卓庵其處鑿石罅如半月得泉清涼甘美名曰靈泉
後人即其形似更名半月覆亭其上西吳/記
[010-39b]
甘泉澤州髙平有甘水一曰甘泉貞元元年令明濟引
入城號甘泉有省寃谷本殺谷𤣥宗幸潞州過之更名
豊州西受降城北三百里有鸊鵜泉地理/志
上善泉坊州中部州郭無水東北七里有上善泉開成
二年刺史張怡架水入城以紓逺汲四年刺史崔駢復
増脩之民獲其利後思之為立祠上/
明月泉吳洞庭山縹緲峯下有泉唐天祐四年刺史曹
珪以明月名之蘇/志
[010-40a]
金沙泉金砂泉在顧渚山碧泉湧砂粲如金星唐學士
毛文錫有記唐貢泉用二銀瓶其泉煮茶則味極嘉不
與他泉比昔人逺相寄遺用瓶貯泉取泉畔小石養之
則日久不壊西呉/記湖州長城縣啄木嶺金沙泉每嵗造
茶之所居常無水湖常二郡守至境具牲祭泉其夕清
溢造御茶畢其水即㣲減太守造畢即涸太守或還斾
稽期則示風雷之變或見鷙獸毒蛇水魅焉張君房/脞説
祈泉西蜀將王暉任集州刺史城中無水泉值岐兵攻
[010-40b]
城且絶其水路城内焦渇王公乃中夜祈請神祇及寐
夢一老父告曰州獄之下當有靈泉王驚寤遲明亟命
畚鍤于所止之處掘之乃有泉流居人蒙活甚衆岐兵
以城中無水將坐俟其斃王公命汲泉水于城上揚而
示之其寇乃去是日神泉亦竭玉堂/閒話
禱泉宋思禮蕭縣簿㑹大旱井池涸母羸疾非泉水不
適口思禮憂懼具禱有泉出諸庭味甘寒日不乏汲縣
人異之唐孝/友傳
[010-41a]
瀑泉司空圖舊隠三峯天祐末移居中條山王官谷周
迴十餘里泉石之美冠於一山北巖之上有瀑泉流注
谷中溉田田數十畝至今子孫猶存為司空之莊耳南/部
新/書
玉醴瀛洲有玉石髙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為玉
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十洲/記
八泉靈池山在翁源縣上有八泉曰湧泉曰甘泉曰温
泉曰震泉曰龍泉曰玉泉曰衡泉水衡/記
[010-41b]
榮泉漢書赤雁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注榮
泉言泉有光華
白泉泉色白自出山澤得禮制則澤谷之白泉出飲之
使人長夀瑞應/圖
玉泉崑崙及蓬莱其上鳥獸飲玉泉皆長生不死也抱/朴
太𤣥泉恒山有太𤣥泉神草十九種服之可度世五岳/圖
赤泉英泉員邱之山上有赤泉飲之不老神宫有英泉
飲之眠三百嵗乃覺不知死括地/圖
[010-42a]
帝之神泉崑崙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淮南/子
孔子泉城東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雖帝漿無
以過也荆州/記
龍泉山西有龍泉精舎初逺法師遣諸道人行卜地息
此而渇法師因以杖掘地即泉出天旱法師令道人讀
海龍王經泉中有物如蛇而出角騰空中去須臾而雨
周景式/燕山記
[010-42b]
靈泉河東霍太山有嶽廟甚靈鳥雀不棲其林猛虎常
守其庭又有靈泉以供祭事鼔動則泉流聲絶則水竭
湘東隂山縣有候曇山上有靈壇經前有石井深數尺
居常無水及臨祈禱則甘泉湧出眉川則已亦其比也
水經/注
湯泉張勃吳録曰丹陽江乗縣有湯山湯出其下大小
凡六處湯㵎繞其東西冬夏常熱禽魚之類入者輒爛
以煮荳糓終日不熟草木濯之輒更鮮茂舊有湯泉者
[010-43a]
今廢寰宇/記
舒姑泉臨城縣南四十里有盖山登百許步有舒姑泉
昔有舒氏女與其父斫薪於泉處坐牽挽不動父還告
家比還唯見清泉女母曰吾女本好音樂乃絃歌泉湧
泪流見朱鯉一雙今作嬉戲泉故涌出宣城/記
金線泉齊州城西有金線泉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
線一道㣲起水面以油滴之則線文還云或以杖亂之
則線輒不見水止如故天隂亦不見湘山/野録
[010-43b]
妒女泉太原廣陽有妒女泉初出大如車輪水色清碧
傍有祠土人視之婦人袨服靚妝必興雨雹故曰妒女
故老相傳此泉中有神似鼈晝伏夜遊神出水隨水而
元和/志
潮泉雞籠山下㵎中有數十處累石若有人功水常深
天餘朝夕輒有湧泉溢出如潮水時刻不差前望尤大
號為潮泉常如沸湯潯陽/記
交旋如盤龍允街縣有泉泉眼中水交旋如盤龍或撓
[010-44a]
破之尋手成龍狀畜生將飲者皆畏避而走謂之龍泉
水經/注
灌田郴州温泉下流有田資以灌溉常十二月下種至
明年三月新榖便登也相感/志
雌雄梁山縣多喜山有雌雄二泉一名浴丹井夏春則
左盈右竭秋冬則右盈左竭
聖泉蜀武陽有聖泉其水碧色患瘡疾者洗之多愈投
銀即成金色孕婦飲之墮胎俗以為聖泉寰宇/記
[010-44b]
田公泉華陽雷平山有田公泉即栁汧泉一名栁谷泉
飲之除腹中三蟲與隠泉水味同云是玉沙之流津也
用以浣衣不用灰以此為異盖古有田叔者居雷平山
後得道名泉以此酉陽/雜俎
石泉譙郡有功曹𡼏天統中濟南来府君出除譙郡時
功曹清河崔公恕弱冠有令徳於時春夏積旱送别者
千餘人至此𡼏上衆渴甚思水升直萬錢矣来公有思
水色恕獨見一青烏於𡼏中乍飛乍止怪而就焉烏起
[010-45a]
見一石方五六寸以鞭撥之清泉湧出因盛以銀瓶瓶
滿水立竭唯来公與恕供療而已議者以為盛徳所感
致焉時人異之故以如此上/
鹿泉韓信將下趙聞陳餘不用李左車之計引兵方出
井陘口師患無井筮之得蒙知山下有泉焉信遣胡將
周而索之見二白鹿跑地有泉湧出后人於泉左立胡
王祠祀之金周/義記
神泉燉煌有懸泉一名神泉出龍勒山腹梁州異物志
[010-45b]
云漢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還士衆渇乏廣利乃引
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三軍賴以獲濟今有祠甚嚴郡侯
嵗謁寰宇/記
紅泉謝靈運山居賦飄丹砂於紅泉又題華子岡銅陵
映碧澗石磴瀉紅泉
玉女投泉新陽縣恵澤中有温泉冬月未至數里遥望
白氣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狀若綺疏又有車輪雙轅形
世傳昔有玉女乗車自投此泉今人時見女子姿儀光
[010-46a]
麗往來倐忽荆州/記
飛泉夷道縣句將山下有三泉傳云本無此泉居者皆
苦逺汲人人多賣水與之有一女子孤貧繿縷無以貿
易有一乞人衣麄貌醜瘡痍竟體村人見之無不穢惡
唯女子獨加哀矜割飯飴之乞人食畢曰我感姬行善
欲思相報為何所須女荅曰何恩可報且今所須之物
非君能得因問所須女子曰正願此山下有水可汲乞
人乃取腰中書刀刾山下三處即飛泉涌出因便辭去
[010-46b]
忽然不見上/
徳潤泉雍熈二年五月癸酉鳳翔府言岐山縣周公廟
有泉忽涌出耆舊相傳時平則流世亂則竭唐安史之
亂泉竭至大中年復流號徳潤泉自後又涸今忽湧清
澄甘潔甚異於常因圖之以進晏殊為賛曰隠顯以時
靈符孔彰玉/海
神泉廬山錦繡峯下有神泉宋紹興間皇甫履隠斯山
髙宗名其居曰清虛菴光宗在東宫問履所乏履曰但
[010-47a]
水差逺光宗持書神泉二字履持歸菴傍穿小井方施
畚鍤而泉遂出故名九江/志
  井
解井清也泉清潔者也釋/名井通也物所通用易/傳周云井
以不變更為義師説井以清潔為義字/林井深也廣/雅井法
也節也言法制居人令節其飲食無窮竭也風俗/通
作井黄帝始穿井周/書伯益作井世/本昔者蒼頡作書而天
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龍登𤣥雲神棲崑崙淮南/子
[010-47b]
九井隋郡重山有一穴父老相傳云神農所生地中有
九井相傳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則衆井水
動即以地為神農社年常祀之荆州/記
老子井襄邑縣南瀨鄉老子之舊鄉也有老子廟廟中
有九井能潔齋入祠者水温清隨人意念幽明/録
玉羊魯哀公使人穿井三月不得泉得一玉羊哀公甚
懼孔子曰丘聞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此羊肝乃土
耳公使人殺羊其肝即土也韓詩/外傳季桓子穿井獲如土
[010-48a]
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
曰以丘之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䕫蝄蜽水之
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墳羊國/語
抱罋子貢過漢隂見一丈夫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
抱罋而出灌子貢曰有械於此後重前輕汲水若抽名
曰桔槹日浸百畦用力少而見功多子不欲乎圃者曰
有機事必有機心機心存乎胸中則道之所不載也莊/子
得人宋丁氏無井常一人溉汲於外及自穿井喜而告
[010-48b]
人吾穿井得一人傳之者聞於宋君召問其故對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吕/覽
厄井板渚津津南原上有厄井父老去漢祖與楚戰敗
走逃走逃此井追軍至見兩鳩從井中出故得免厄因
名厄井西征/記上有蜘蛛網因免郡國/志
灌嬰銘湓城灌嬰所築建安中孫權經此城自標井地
令人掘之正得故井有石銘云漢六年潁隂侯所開卜
云三百年當塞塞後不滿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見
[010-49a]
銘欣悦以為己瑞時咸異之井甚深大江有風浪此井
輒動土人呼為浪井尋陽/記
買傅井湘州南寺之東賈誼宅有井水而深上斂下深
狀似壺即誼所穿井荆州/記誼有井上圓下方寰宇/記
井竭朱博為御史大夫府吏舎百餘區井水俱竭長老
異之後果廢焉漢/書
投轄陳遵嗜酒每飲賓客取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
上/
[010-49b]
通仙井益州嚴貞觀有通仙井相傳此井與廣漢綿竹
君平宅井相通有人淘井得銅錢三徑可二寸因恍惚
不安復投井中立愈或云此君平卜卦錢也
井溢元帝時謡曰井水溢滅竈烟灌玉堂流金門至成
帝北宫井泉溢王莽之徵也漢/書
拜井耿恭之攻匈奴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五月乃
引兵據之七月匈奴復来攻恭恭募先登數千人直馳
之敵騎散走匈奴遂於城下擁絶澗水恭於城中穿井
[010-50a]
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而飲之恭仰歎曰
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徳神明豈
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
衆皆稱萬嵗恭親自挽籠於是令士且勿飲先和泥塗
城并揚示之敵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後/漢其水名懸
泉有靈車馬大至即出多小至即出少元和/志李嗣業為
疏勒鎮使漢耿恭故井久涸禱已泉復出唐/書
飲牛淳于恭門側有井鄉里小兒争飲牛恭惡之多致
[010-50b]
水器汲水滿之東觀/漢記
設器管寧所居屯落㑹井汲水或男女錯雜或争井鬭
鬩寧患之乃多買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不使知来
者得而怪之問知寧所為乃各相責不復鬭訟髙士/傳
井有丹砂臨沅縣有廖氏家世世夀考後子孫徙去轉
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復累世夀考乃知是宅之所為
而不知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試掘井左右得古人埋
丹砂數十斛去數尺此丹砂汁因泉漸入井是以飲其
[010-51a]
水而得夀抱朴/子
綺欄明帝九龍殿前為玉井綺欄蟾蜍含受神龍吐水
魏/畧
緑珠井白州雙角山下有緑珠井昔梁氏之女有容貌
石季倫為交趾採訪使以圓珠三斛買之梁氏之居舊
井存焉耆老傳云汲飲此水者誕女必多美麗里閭有
識者以美色無益於時遂以巨石填之邇後雖時有産
女端嚴則七竅四肢多不完全異哉州界有一流水出
[010-51b]
自雙角山合容州畔為緑珠江亦猶歸州有昭君村村
盖取美人生處名矣嶺表/録異
七靖井晉永嘉中旌陽令許遜嘗煉丹於艾城之黄龍
山有蛟魅為淵藪輒作洪水欲漂丹室遜擒之釘于石
壁還郡時海昏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為雲遜誅之法
北斗七星每擒置一靖井以鎮之讃曰海昏之地府
當陽南昌之州龍安之場上繚艾縣古城之岡地連蛇
穴侵截川江占其地土防民之殃于今立靖萬古吉祥
[010-52a]
地理/志
讓飲阮瞻嘗羣行冒熱渴甚逆旅有井衆人競趨之籍
獨逡巡在後須臾飲者畢乃進其夷退無競如此晉/書
三龍謝晦字宣時宅南路上有古井以元嘉二年汲者
忽見三龍甚分明行道往觀莫不嗟異有人入井始知
是塼隠起作龍形異/苑
沸井昇平二年延陵季子廟沸井之北北忽聞金石聲
疑有異鑿深三尺得沸井奔湧若浪其地又響即復鑿
[010-52b]
之又得一井涌沸亦然井中得一木簡長一尺廣二分
上有隠起字曰廬山道人張陵再拜謁簡大堅白字色
乃黄南/史
出錦南齊時荆州城東天子井出錦于時士女取用與
常錦不異經月乃歇呉均齊/春秋
買水梁何逺為武昌太守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逺患
水温毎以錢買人井寒水不取錢者則連水還之南/史
玉井河間王琛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績為繩伽藍/記
[010-53a]
鉷以寶鈿為井唐/書
祝井三國典畧曰東魏以平鑒為懐州刺史鑒乃于故
軹開道築城以防西軍尋西魏驃騎將軍楊&KR0710議同長
孫慶明率兵東伐是時新築之城少糧乏水衆情大懼
内有一土井隨汲即乾鑒乃整衣冠俯井而祝俄而泉
湧城内皆足揚水示&KR0710&KR0710無功而退北史/亦載
政感房豹字仲幹遷樂陵太守風教脩理稱為美政郡
瀕海水味多醎苦豹命鑿一井遂得甘泉遐邇以為政
[010-53b]
化所致豹罷歸後井味復鹹北/史
得船烏山下無水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
得一龜大如馬蹄積炭五枝於函傍復掘三丈遇盤石
下有水流洶洶然遂鑿石穿水北流甚駛俄有一船觸
石而匠人窺船上得一杉木板板刻字曰吳赤烏二年
八月十日武昌王子義之船
景陽井景陽井陳末后主與張麗華孔貴嬪投其中以
避隋兵舊𫝊云欄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一名胭
[010-54a]
脂井一名辱井在法/華寺
聖井吳興長興廣恵寺左有五井晉永嘉中邑人陳氏
所穿陳武帝初生其一井泉湧出家人汲以浴之後相
傳謂之聖井
井歎武后時來俊臣家井中夜有嗟吁怨歎聲五行/志
韓公井唐韓朝宗為襄州刺史城有昭王井言汲者死
人雖渴而不敢視朝宗移書論神自此飲者無恙號韓
公泉思復/傳
[010-54b]
十丈建中時韓滉為潤州刺史涇師之亂徳宗出幸滉
以國家多難恐有永嘉渡江之事置館第數十於石頭
城以為備預亦申儆自守也城中穿深井十丈近百所
下與江平令丘涔督其役先賢坵墓多令毁廢舊/唐
開井李臯字王蘭貞元初為荆南節度使荆至樂鄉凡
二百里旅舎鄉聚凡十數楚俗佻薄不穿井飲陂澤臯
始命合錢開井以便人上/
井竭貞元時夀州隨軍王迪家井忽然沸溢十日又竭
[010-55a]
見底井有聲如嬰兒之聲至四月兄弟二人盲又一人
死家事狼狽之應也祥集/驗
井漲集賢張希復言初授新州將拜相井忽漲才深尺
酉/陽
井大賈躭在滑臺于城北命築八角井以鎮黄河於是
潜使人於鑿所偵之有一老父来觀問曰誰鑿此井曰
賈相公也父曰大好手但近東近西近南近北也躭聞
之曰是井太大也惜哉玉泉/子躭自記云滿城控白馬之
[010-55b]
津邇斥鹵之溢里居者井無良焉掘井宜視水脈因便
道求美泉得之於城濠之右開成八隅合為一甃寰宇/記
聖瑞穆宗有事於南郊將謁太清宫長安縣主簿鄭翦
侍立於御院之西序見白衣老人云此下有井正值黄
帝過路汝速實之不然罪在不測翦惶懼使脩之其處
已陷數尺發之則古井也驚顧之際已失老人所在功
徳使護軍中尉劉𢎞規奏之帝至宫朝獻畢赴南郊于
宫門駐馬宰臣及供奉官稱賀遂命翰林學士韋處厚
[010-56a]
撰記令起居郎栁公權書於實井之上名曰聖瑞感應
紀仍賜鄭翦緋衣唐統/紀
墜井白樂天之母因看花墜井後有排擯者以賞花新
井之作左遷穆皇嘗題柱曰此人一生争得水喫南部/新書
投珠王涯作相日庭穿一井金玉為欄嚴其鎖鑰天下
寶玉珍珠投置其中汲其水供飲後廣津被刑其骨肉
之色並如金獨異/志
鷄聲開成末永興坊百姓王乙掘井過常井一丈餘無
[010-56b]
水忽聽向下有人語及鷄聲甚喧鬧近如隔壁王乙懼
不敢掘酉/陽
愈目吳興餘不鄉韶村梁天監五年青州刺史沈子真
宅一夕鐘磬自鳴堂前井中放出毫光八道俄有龍騰
空而去子真遂捨宅為八聖寺吳越王鏐嘗病目取此
井水洗之即愈因賜旃檀作井欄西吳/記
鑿井八十牛存節為鄜州留後劉知俊叛奔李茂貞朱
友珪立朱友謙叛附于晉西連鳳翔存節東西受敵同
[010-57a]
州水鹹而無井知俊叛梁以渇不能守而走故友謙與
岐兵合圍持久欲以渇疲之存節禱而擇地鑿井八十
水皆甘可食友謙卒不能下五代/史
銀葉護井髙郁起于行陣為楚馬殷謀臣貪而且僣嘗
以所居之井不甚清澈思所以澄汰之乃用銀葉護井
其四方内外皆然謂之拓裏五代/史補
御井善和坊舊御井故老云非可飲之井地卑水柔宜
用濯開元中以駱駝䭾入大内以給六宫國史/補
[010-57b]
香井太山有上中下三廟廟前有大井水極香冷異於
凡水不知何代所掘從征/記
司命廣州記曰鬱林郡有石井半甘半淡潜通江波冬
夏常盈名曰司命井周給闔境也其井水竭即土人疫
稼穡不登以為候寰宇/記
二色井廬陵城中有一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黄黄者
灰汁取作糜粥皆作金色土人名灰汁為金因名金井
異物志宋永/初山川記史宏水井賦廬陵之瑞空存二色之名
[010-58a]
明義井明義樓南有明義井夏有冷漿甘飲米飯羅扇
綾扇羽扇有三浴堂上以浴王侯宰吏中以浴君子上
流下以浴庶類也三伏之日炎暑赫曦男女行来其氣
短急望見義井則喜不可言未至而憂既至而樂號為
歡樂井夀陽/記
療病宋時雍邱莱園人浚井得石刻銘云漢代功臣銘
隠在秦城井得到靖康春方顯千嵗景金賊亂天下諸
賊皆來并甕下有甘泉能療千年病侯鯖/録
[010-58b]
銀牀古舞曲曰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髙樓與天連后園
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許彦周言嘉祐時河濱
人網得一石刻詩曰雨滴空階曉無心換夕香井梧花
落盡一半在銀牀 井幹井上木欄也字亦作韓其形
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牀皆井欄也
井謎鮑照井謎曰一八四八飛泉仰流盖合則五八五
八四十也四十為井字一本載云二八三八錢昭度食
梨詩云二八飛流繞齒寒
[010-59a]
井神故井之精名觀狀如美女好吹簫以其名呼之即
白澤/圖一云井鬼名瓊
穿井夀州刺史張士平中年以來夫婦皆瞽歴求方術
不愈一旦有書生為開井一眼及得新水洗眼遂平復
如初因留此法令轉救世人以救疾苦用増隂隲其要
曰子午之年五月戌酉十一月夘辰為吉丑未之年六
月戌亥十二月辰巳寅申之年七月亥子正月巳午夘
酉之年八月子丑二月午未辰戌之年九月申未三月
[010-59b]
寅丑巳亥之年十月申酉四月寅夘取其方位年月日
時即為福地浚井汲泉必有良效矣士平再拜受言訖
升天而去書生太白星官也感遇/傳
蜀井廣陵蜀岡上大明寺西有井曰蜀井言水與西蜀
相通茶品天下水有二十種而大明寺水為第七揚州/賦注
六井鄴侯家傳云杭州舊取陂湖貯水地暑多瘧痢乃
深穿隂溝引錢塘湖水於郭内穿六井也六井覆以大
屋皆得寒泉有餘則洩之於官河民遂無疾癘海/録白居
[010-60a]
易為杭州刺史復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
  池
停水孔安國曰停水曰池廣雅云沼池也風俗通曰孫
子有金城湯池之説後人因此開地為池以養魚鼈
圓曰池曲曰沼
辟池豐鎬有天子辟池索隠曰即周天子辟雍之地史/封
禪/書
𤣥池穆天子西征至于𤣥池三日休于𤣥池之上乃奏
[010-60b]
廣樂而歸是曰樂池傳/
瑶池穆天子觴西王母于瑶池之西王母為天子歌白
雲之謡上/
昭華池齊景公出弋昭華之池韓詩/外傳
蘭池秦始皇㣲行夜出逢盜蘭池史/記秦始皇作長池引
渭水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土為蓬莱山刻石為
鯨魚長二百丈三秦/記
鎬池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鎬
[010-61a]
池君史/記
昆明池昆明池漢武元狩三年所穿也初漢欲求身毒
國為昆明夷所閉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名曰滇河漢
將伐昆明以通身毒使謫卒伐棘上林象滇河作昆明
池以習水戰漢/書昆明池刻玉石為魚毎至雷雨魚常鳴
吼鬐尾皆動漢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驗西京/雜記昆明池
中有戈船樓船各數百艘樓船上建樓櫓戈船上建戈
矛四角悉垂幡旄旍葆麾盖照灼涯涘上/
[010-61b]
太液池建章宫北治大池漸臺髙二十餘丈名曰太液
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漢/書
日出暘谷浴於咸池至虞泉即暮此則象之三輔/舊事
酒池武帝作酒池以誇羌胡飲以鐵杯重不能舉皆抵
牛飲太平寰/宇記酒池北起臺天子於上觀牛飲者三千人
在長樂宫秦始皇造武帝行船其中西京/記酒池監於商
辛追覆車而不悟西征/賦
濯龍池帝在濯龍池李雲/傳
[010-62a]
鴻池漢威帝欲廣開鴻池趙典諌曰鴻池泛溉已且百
頃猶復増而深之非所以從唐虞之約已遵孝文之愛
人也帝納其言而止典/傳浚儀有鴻池魏獻公射鴻于此
寰宇/記
𤣥武池武帝還鄴作𤣥武池以肄舟師魏/志
靈芝池黄初三年十一月是嵗穿靈芝池四年五月有
鵜鶘集池上詔曰詩人所謂汙澤也曹詩刺共公逺君
子而近小人豈有賢智之士處於下位乎否則斯鳥何
[010-62b]
為而至魏/志
天淵池黄初五年穿天淵池魏/志天淵池在洛陽池中有
魏文帝九花叢殿基水經/注明帝天淵池南設流杯石溝
燕羣臣宋/志
芙蓉池魏文帝芙蓉池作詩乗輦夜行逰逍遥步西園
文/選
濛汜池魏明帝鑿濛氾池種芙蓉於中張載賦激通渠
於千金承瀍洛之長川
[010-63a]
髙陽池漢侍中習郁于峴山南依范蠡養魚法作養魚
池邊有髙隄種竹當中築一釣臺是燕遊名處也將亡
勑其兒必葬我魚池山簡為荆州時每臨此池未嘗不
大醉而還曰此是吾髙陽池也人為之歌曰山公出何
許往至髙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
倒著白接離舉鞭問葛疆何如幷州兒疆家在幷州簡
愛將也襄陽/記
天泉池晉孝武太元十年大旱井瀆皆渇大官供膳皆
[010-63b]
資天泉池宋書云明帝泰始二年天泉池白魚躍入御
龔穎運/厯圖孝武帝遊于清暑殿有一人黄衣自號天泉
池神名淋岑君謂帝曰若見善待當福佑之帝恐怪投
以佩刀神怒曰君為不道當使知之因不見遂聞鼓鼙
之響而去帝乃請大沙門為齋夜轉誦見一臂長三丈
來摸經案甚怪之後帝與宫妓泛龍舟飲宴于池有慢
神色乃見形攀龍舟沈帝遂溺死圖/經
天池汾陽有天池在燕京山上周迴八里陽旱不耗隂
[010-64a]
霖不溢故老言常有人乗車風飄墮池有人獲車輪于
桑乾泉後魏孝文帝以金珠穿魚七頭於此池放之後
於桑乾原得穿魚猶為不信又以金縷拖羊箭射著此
大魚久之又於桑乾河得所射箭山在嵐州静樂縣東
北百四十里俗名天池曰祁連汭洽聞/記隋煬帝嘗於池
南置宫毎夜風雨吹破竟不成元和/志
祁連池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髙山之上清深不測相傳
曰祁連池魏言天池也爾朱新興曽與其子榮遊池上
[010-64b]
聞簫鼓之音新興謂榮曰古老相傳凡聞此聲皆至公
輔吾今年已衰暮當為汝耳汝其勉之魏/書
流觴池柰林西有都堂有流觴池堂東有扶桑海皆有
石竇流於地下西通糓水東連陽渠亦與翟泉相連若
旱魃為害糓水注之不竭離畢滂潤陽糓泄之不盈至
於鱗甲異品羽毛殊類濯波浮浪如似自然也伽藍/記
咸池寳光寺園中有一海號咸池葭菼被岸菱荷覆水
青松翠竹羅生其旁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
[010-65a]
歸徵友命朋来遊此寺雷車接軫羽盖成隂或置酒林
泉題詩花圃折藕浮𤓰以為興適上/
九龍洛中舊有靈芝九龍池魏太和中遷都洛陽經構
宫極脩理街渠務窮隠發石視之嘗無毁壊之石工細
宻非今知所擬亦竒為精至也遂因用之水經/注
積翠池太宗宴羣臣積翠池酣樂賦詩證賦西漢其卒
章曰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帝曰證言未嘗不約我
以禮本/傳漢積翠池中有珊瑚隋閲散樂於東京芳華苑
[010-65b]
積翠池側隋樊子盖陪宴積翠池本草/圖
海池武后時鑒察御史王守慎避法官乞出家為僧釋
名法成長安中於京兆西市疏鑿大坎號曰海池支分
永安渠水注之以為放生之所穿池之際獲古石銘云
百年為市而後為池自隋朝置都市至于時正一百年
宋髙/僧傳
定昆池神龍中安樂公主恃寵請昆明池中宗不與主
發怒自以家財别穿池號曰定昆池通/典安樂公主西莊
[010-66a]
在延平門外二十里司農卿趙履温種殖將作大匠楊
務㢘引流作沼延袤十數里時號定昆池景龍文/館記
曲江池曲江池本秦世隑州開元中疏鑿遂為勝境其
南有紫雲樓芙蓉苑其西有杏園慈恩寺花卉環周煙
水明媚都人遊翫盛於中和上已之節綵幄翠幬匝於
堤岸鮮車健馬比肩繫轂上巳即錫宴臣僚京兆府大
陳筵席長安萬年兩縣以雄盛相較錦繡珍玩無所不
施百辟㑹於山亭恩賜太常及教坊聲樂池中備綵舟
[010-66b]
數隻唯宰相王使北省官與翰林學士登焉每嵗傾動
皇州以為盛觀入夏則菰蒲葱翠栁隂四合碧波紅渠
湛然可愛好事者賞芳辰翫清景聮騎攜觴纍纍不絶
劇談/録
蓬池汴州開封縣有福源池本蓬池天寶六載更名福
源並無漁採地理/志
凝碧池祿山犯闕王維等為賊所執一日逆黨大㑹于
凝碧池以梨園弟子數百人奏樂支解雷海清王維時
[010-67a]
拘于菩提佛寺中聞之賦詩曰萬户傷心生野煙百官
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宫裏凝碧池頭奏管絃賊平
維以此詩得免明皇/雜録寶厯二年六月幸凝碧池觀魚㑹/要
魚藻池正元十三年七月壬辰浚湖渠魚藻池深五尺
徳宗/舊紀
文石砌元載芸暉堂前有池悉以文石砌岸中有蘋陽
花亦類于白蘋其花紅而且大有如牡丹更有碧芙蓉
杜陽/編
[010-67b]
蓬萊池憲宗嘗畋苑中至蓬萊池謂左右曰絳嘗以諌
我今可返也其見禮憚如此李絳/傳學士初上賜食皆蓬
萊池魚鱠李徳裕/詩注
池底鋪錦文宗論徳宗奢靡云聞得禁中老宫人每引
泉先于池底鋪錦王建宫詞曰魚藻宫中鎖翠娥先皇
行處不曽多只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鷄頭積漸多是也
李石開/城錄
臨碧池敬宗寶厯二年六月辛酉觀魚於臨碧池敬宗/紀
[010-68a]
九曲池杜亞拜淮南節度使泛九曲池曳繡為帆詫曰
要當稱是林沼李衡曰未有錦纜云何亞大慙
鑿深池李滿嘗鑿深池於府中客有過者召宴池上指
其水曰蛟龍水怪皆窟於此盖水府也酒酣取坐上器
擲池中因裸而入取其器嬉水上久之乃出治衣復坐
意氣自若五代/史
九州池東都城有九洲池在仁智殿之南歸義山之北
其池曲象東海之洲居地十頃水深丈餘魚鳥翔泳花
[010-68b]
卉羅植東京/記内園有九江池國史/志
天生池宕渠披衣山上有雲山寺寺中有池去果州嘉
陵江三十里江水或淺其池亦淺或漲其池亦漲號天
生池寰宇/記
玉華池犍為牛鞞縣有玉女靈山東北有泉西北兩岸
各有懸岩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狀如人乳流下土人
呼為玉華池每三月上巳日有乞子者漉得石即是男
瓦即是女自古有驗上/
[010-69a]
  陂
陂池也説/文
芍陂孫叔敖作期思之水灌雩婁之野淮南/子叔敖作期
思陂而荆土用贍意/林楚大夫子思造芍陂皇/覽
鉗盧陂元帝建昭中邵信臣為南陽太守於穰縣南六
十里造鉗盧陂累石為隄傍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澤中
有鉗盧玉池因以為名用廣溉灌嵗増多至三萬頃後
杜詩為守復脩其業時歌之曰前有邵父後有杜母通/典
[010-69b]
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赭陽東陂南都/賦
鴻隙汝南舊有鴻隙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闗東數水
陂溢為害翟方進為相與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
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隄防費而無水憂遂奏罷
之及翟氏滅鄉里歸惡言方進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
罷陂云王莽時常枯旱郡中追怨方進童謡曰壊陂誰
翟子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云者兩黄
漢/書建武中太守鄧晨欲脩復其功聞楊曉水脈召與
[010-70a]
議之楊曰昔成帝用方進之言尋而自夢上天天帝怒
曰何故敗我濯龍淵是後民失其利多致飢困明府今
興立廢業將有徵於此誠願以死効力晨大説因署楊
為都水椽使典其事楊因髙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
年乃立水陂成人譛楊言取錢晨繫楊於獄户自開械
自解晨釋之出時日暮陂上有火光引前清徳之感也
謝承/書
萬頃陂郭泰入汝南交黄叔度至南州先過袁奉髙不
[010-70b]
宿而去從叔度累日或以問泰泰曰袁奉髙之器譬諸
汎濫雖清而易挹也叔度之器汪洋若萬頃之陂澄之
而不清混之而不濁不可量也漢/書
僕射陂鄭州管城縣有僕射陂後魏孝文賜僕射李沖
因以為名唐/志
月陂洛水自苑内上陽宫南瀰浸東注當宇文愷版築
之時因築斜堤今東北流水衡作堰九所形如偃月謂
之月陂河南/圖經
[010-71a]
渼陂渼陂出終南山諸谷合朝一作/胡公泉為陂十道志
曰有五味陂陂魚甚美因誤名之唐寶厯二年勅渼陂
令尚食使收管不得雜人採捕其水任百姓溉灌勿令
廢碾磑之用文宗初詔並還府縣長安/志
  藪
藪藪之為言厚也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君與百姓
者也傳曰水草交錯名之為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
阜民用者也風俗/通大澤曰藪周禮職/方注水鍾曰澤水希曰
[010-71b]
澤虞職大/澤火藪注有水曰澤無水曰藪吕覽/注
九藪何謂九藪越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華晉之大
陸梁之圃田宋之孟諸齊之海隅趙之鉅鹿燕之大昭
吕/覽淮南秦之陽紆燕之昭余爾雅十藪魯有大野秦有
陽陓燕有昭余祁周有焦護周禮職方九藪青州曰望
諸雍州曰弦蒲幽州曰貕養冀州曰陽紆
豐殖伯禹念前之非度象物天地而度之于羣生共之
從孫四岳佐之髙髙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陂障九
[010-72a]
澤豐殖九藪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
隂地無散陽水無沈氣火無灾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
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周/語
逢澤開封逢池宋之逢澤也汲郡古文梁恵王發逢忌
之藪以賜民今浚義有逢陂忌澤是也漢志/注
圃田中牟縣之圃田澤北與陽武分水澤多麻黄草故
述征記曰踐縣境便覩斯卉窮則知踰界詩所謂東有
圃草也皇武子曰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圃澤在中
[010-72b]
牟縣西西限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四十許里
南北二十許里中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流逕通淵
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漸小漸大灰小灰義魯練秋大
白楊小白楊散入禺中羊圈大鵠小鵠龍澤鬯罷大哀
小哀大長小長大縮小縮伯邱大盖牛眠等浦水盛則
北注渠溢則南播故竹書紀年梁恵成王十年入河水
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者也水/經
廣城澤廣城澤在梁縣西四十里後漢書云安帝永初
[010-73a]
元年以廣城遊獵地假與貧人于時馬融作廣城頌云
大漢之初基也揆厥靈囿營于南郊右矕三途左枕嵩
岳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演以榮洛金山石林
殷起乎其中神泉側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燿焜乎其陂
是此澤也隋大業中置馬牧焉亦名廣陂其溉灌之至
今百姓賴之河南圖經/水經注
雲夢禹貢雲土夢作乂子虚賦雲夢者方九百里地里
志南郡華容縣南有雲夢澤左昭三年楚子與鄭伯田
[010-73b]
于江南之夢定四年楚子涉睢濟江寢于雲中則此澤
跨江南者亦得單稱雲單稱夢也書爾/雅疏
漏澤魯國卞縣東南有姚虚世謂之陶墟井曰舜井虚
東有漏澤方一十五里淥水泓渟凡三大澤西際有阜
俗謂之媯亭山盖有姚墟舜井之言因復有媯亭之名
矣阜側有三石穴廣圓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
則數夕之中即傾陂竭澤矣左右民居識其將漏預以
木為曲弓約塞穴口魚鼈異鱗不可勝載矣自此連岡
[010-74a]
通阜西北四十許里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源也水/經
之鄉人或目之為漏陂亦謂之陷澤其水將漏即有聲
聞四逺數十里分若風雨之聚也先洄旋若渦勢然後
淪入於穴率一二嵗陷莫知其趨向及穴之深淺焉玉/堂
閒/話此澤漏洩穴區别所謂車箱漏鼓漏土漏雞漏猪漏
春夏積水秋冬漏竭居人知之不過三日之中俱盡在
今兖州泗水縣治東七十里廣/記
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陽阿縣西北竹書
[010-74b]
紀年梁恵成王十九年晉取𤣥武濩澤水/經
督亢澤澤兼方城縣郡國志曰縣有督亢亭孫暢之述
畫有督亢地圖言燕太子丹使荆軻齎入秦秦王殺軻
圖亦絶滅也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涯際
也沆澤之無水斥鹵之謂也上/
  渠
渠渠者水所居也風俗/通
陽渠洛陽城外四面有陽渠水周公所制也西征/記
[010-75a]
十二西門豹為鄴令鑿十二渠以富民史/記
陸海戰國海内十二分魏州有史起引漳水灌鄴民以
興歌蜀郡李芝鑿離堆通二江益部至今賴之芝開鄭
國漢作白溝而闗中號為陸海雀寔/政論
九曲漢司空漁陽王梁之為河南也將引榖水以溉京
都渠成而水不流故以坐免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洛中
公私懐瞻是渠今引榖水盖純之創也亦謂之九曲瀆
長明魏武堰漳水迴流東注號天井堰十二里中作十
[010-75b]
二燈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流皆懸水門又引漳
流自城西東入逕銅雀臺下伏流入城東注謂之長明
溝其登臺賦云引長明灌街里謂此渠也
五龍河南十二里境簿曰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
堨洛陽記曰千金堨舊堰榖水魏時更脩此堰謂之千
金堨積石為堨而開溝渠五所以謂之五龍渠盖魏文
帝脩王張故績也
千金語林曰陳協數進阮步兵酒後晉文王欲脩九龍
[010-76a]
堰阮舉協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
水歴堨東注謂之千金渠逮于晉世大水暴注溝瀆泄
壊又廣功焉亦名伐龍渠即九龍渠也并水/經
萬金鄴縣天平中決漳水為萬金渠今號天平渠魏地/形志
金鳳相州鄴南有金鳳渠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唐地/里志
菊花相州臨漳南有菊花渠自鄴引天平渠溉田
王梁蔡州新息西北有隋故王梁渠
通濟隋宇文愷于河隂鞏洛梁公堰厮河為通濟渠劉/晏
[010-76b]
傳/
御史郭子儀請開豐寧軍御史渠溉田二千頃家/傳
佐耕通漕古者治水或以佐耕或以通漕白公引涇嚴
安導洛農民獲其利而轉漕之功弗聞宇公厮流韋堅
堰渭漕運僅得其便而灌溉之績弗著
  冰
凌凍澌泮積冰曰凌冰壯曰凍冰流曰澌冰解曰泮風/俗
通/
[010-77a]
凌人凌人掌冰正嵗十有二月令斬冰絶水凌春始治
鑑祭祀共冰鑑賓客共冰大喪共夷槃冰夏頒冰掌事
秋刷周/禮
六月冰三月冰嵗不成四月冰天下荒五月冰其國亡
六月冰天下兵京/房
蔵冰出冰申豊曰古者日在北陸而蔵冰西陸朝覿而
出之其蔵冰也深山窮谷固隂沍寒於是乎取之其出
之也朝之祿位賓食喪祭於是乎用之其蔵之也黒牡
[010-77b]
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其出入
也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祭寒而
蔵之獻羔而啓之公始用之火出而畢賦自命夫命婦
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縣人傳之輿人納之隷
人蔵之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蔵之也周其用之也
徧七月之卒章蔵冰之道也左/傳
寒温節晏子曰景公伐魯得東門無澤問曰魯年糓何
如對曰隂不凝陽冰厚五寸者寒温節也寒温節則政
[010-78a]
平政平則年糓熟請禮魯以息怨
闕地為牀楚子使薳子馮為令尹遂以疾辭方暑闕地
下冰而牀焉重繭衣裘鮮衾而寢楚子使醫視之復曰
瘠則甚矣而血氣未動左/傳
春無冰春無冰梓慎曰今兹宋鄭其饑乎隂不勝陽也
左/傳
天瑞光武從邯鄲避王郎兵至滹沲河導吏還言河冰
流澌無船不可濟左右皆惶畏為王郎所及上命王霸
[010-78b]
前往視之實然霸念還言驚衆雖不可渡且臨冰上尚
可為阻即白曰冰堅可渡士衆大喜上大笑曰果妄言
也叱至河流澌冰合可履馬欲僵各以囊盛沙布冰上
乃渡渡未畢數車而冰陷光武謂官屬曰王霸權以濟
事殆天瑞也東觀/記
冰厚丈餘靈帝光和六年冬北海東萊瑯琊井冰厚丈
後/書
陷冰丸黄巾羣起青州刺史焦和恐賊乗冰渡河多作
[010-79a]
陷冰丸投河中賊衆遂潰上/
濟河冰泮石勒伐劉曜於洛陽從大河南濟時河凍將
合軍至而冰自泮舟楫無用遂生擒曜謂是神靈之助
異/苑
天橋慕容徳正月渡黎陽津其夕流澌冰合是夜濟師
旦魏師至而冰泮鄴令韓軌言於徳曰昔光武渡滹沱
冰澌自合今大王濟河天橋自成徳迺大悦南燕/録
不冰南燕汝水不冰燕王慕容超惡之李超對曰良由
[010-79b]
逼帶京城近日月也燕王大悦鶴林/玉露
葦結昭成帝征劉衛辰時河冰未成帝乃以葦絙約澌
俄然冰合乃散葦于上冰草相結若浮橋衆軍利涉衛
辰與宗族西走魏/書
一時之要趙郡王叡為定州刺史天保六年監築長城
于時六月塗中屛盖扇親與軍人同勞苦定州先常蔵
冰長史宋欽道以叡冒熱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謂
一時之要叡對之歎曰三軍皆飲温水吾何義獨進寒
[010-80a]
冰遂至銷液竟不一嘗兵人感悦北齊/書
椎冰文宣時周人常懼齊兵之西度恒以冬月守河椎
冰及後主即位朝政多紊齊人椎冰懼周兵之逼斛律
光憂曰國家常有吞闗隴之志今日至此上/
冰一夕合王方翼平西域七月次葉河無舟而冰一夕
合時以為祥唐/書
冰筯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寒結簷溜皆為冰條妃子
使侍兒敲下二條看玩帝晩朝回問之曰所玩冰筯也
[010-80b]
帝謂左右曰妃子聰慧比象可愛也天寳/遺事
紅冰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别泣涕登車時天寒淚
結為紅冰上/
敲冰煮茗王休居太白山下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
冬時取溪冰敲其精瑩者煮建茗共賓客飲之開元/遺事
常堅冰劉宗初拘弭國貢常堅冰其國有大凝山中有
冰千年不釋乃齎至京師潔冷如故雖炎暑赫日不消
嚼之則與中國者無異杜陽/編
[010-81a]
海冰穆宗長慶元年海州海水冰南北二百里東望無
五行/志
冰花如纈開成末河陽黄魚池池冰作花如纈酉/陽
冰紋如畫景福中滄州城塹中冰有紋如畫有竹木牡
丹車馬人物樓臺殿閣之狀時人以為地當有兵難近
華孽也五行/志
冰合後唐莊宗南伐周徳威軍不利或號曰晉王渡河
而北矣日晩明宗與末帝相失軍無所止河冰初解比
[010-81b]
無舟楫帝泣曰吾兒安在吾主安歸身世盡於斯矣是
夜大寒雪深盈尺冰有復合處帝踐之以渡不旋踵而
冰解帝宿先鋒砦翌日聞莊宗土山之捷軍聲復振冊/府
冰橋周太祖乾祐中北征至澶州驛河冰已解浮橋難
立衆憂之其夜西北風裂凝凍比旦津吏報冰堅可渡
步騎踐冰而行衆謂之凌橋日夕津吏報曰冰橋泮矣
鑿冰而浴郭忠恕窮冬即鑿河冰而浴其傍凌澌消釋
人皆異之本/傳
[010-82a]
貢冰藍田縣嵗貢冰常在冬杪如藍水不冰則主吏宣
命以祭一夕而成冰形似柱礎清虚明潔或有粟砂線
葉粘于其中則命鐫取以滚湯沃之或沃以冷則凍斂
不固尋復脱去唐闕/史
天畫金末河冰凍成龜文又有花卉禽獸之狀巧過雕
鏤時人謂之天畫大金/國志
化玻瓈千嵗積冰結為玻瓈酉/陽
刀切薄餅卷厚冰以刀切入迎刃而解盧氏/雜説
[010-82b]
賣冰袁參上姚崇書曰昔蒯人為商賣冰于市客不苦
熱者將買之蒯人自以得時欲邀以數倍之利客怒而
去俄而其冰亦散故蒯人進且不得冰二者俱亡自泣
而去今君坐青雲之中平衡天下士皆欲附此亦君賣
冰之秋而士買冰之際也使君強自遲迴至于冰散尚
欲開口其事焉得哉願少圖之無為蒯人之事也摭/言
  火
鑚木燧人氏鑚木取火令人無有腹疾遂天之意故曰
[010-83a]
燧人禮含/文嘉伏羲禪於伯牛鑚木作火河圖挺/佐輔
回祿内史過曰夏之興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祿
信於聆隧國/語昭十八年五月宋衛陳鄭皆火梓慎登大
庭氏之庫以望之司馬司寇行火所焮子産使禳火於
𤣥㝠回祿祈于四鄘左/注回祿火神正義𤣥㝠祭脩熈不
知回祿祭何人楚之先吳回為祝融或云回祿即吳回

西宫灾西宫灾何以記灾也何休曰時僖公為齊桓所
[010-83b]
脅以齊媵為嫡楚女廢居西宫而不見恤悲愁怨曠所
生也公羊/傳楚女悲而西宫灾陳蕃/傳
火正九年春宋災晉侯問於士弱曰宋災知有天道何
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味以出内火是故
味為鶉火心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邱祀大
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閲其禍敗
之釁必始於火是以曰知其有天道也左/
譆譆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
[010-84a]
譆甲午宋大災左襄三/十年伯姬之舎失火左右曰夫人少
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
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保母不在宵不下
堂遂逮乎火而死穀/梁
鬱攸哀三年夏五月辛夘司鐸火火踰公宫桓僖災救
火者濟濡帷幕鬱攸從之孔子在陳聞火曰其桓僖乎
左/李商隠齋文云閬苑歊臺列遘鬱攸之毒霓旌絳節
咸罹竊發之災
[010-84b]
南倚魯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
衆趣救火者左右無人盡逐獸而火不救乃召問仲尼
仲尼曰夫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賞此火之
所以無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賞救火者
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於人請徒行賞哀公曰善於是
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獸曰比入禁
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韓非/子
夢火知伯既敗將出走夢火見于西方乃出奔秦又夢
[010-85a]
見於南方乃奔楚也瑣/語
徙薪淳于髠至鄰家見其竈突之直而積薪在傍謂曰
突直有火使為曲突而徙薪隣家不聽後果焚其屋鄰
衆救火乃滅烹羊具酒以謝救火者不肻呼髠知士譏
之曰曲突徙薪無厚澤焦頭爛額為上客盖傷其賤本
而貴末也桓譚/新論
乞火客謂蒯通曰先生知梁石君東郭先生賢何不進
之於曹相國乎通曰諾臣之里婦與里之諸母相善也
[010-85b]
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
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
束緼請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殺請火
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故里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
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請乞火於
曹相國漢/書投杼致慈親之感乞火無里媪之談徐鉉李/後主碑
畢方漢武時有獻獨足鶴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人皆
不知以為怪異東方朔見之曰此畢方鳥也又奏言其
[010-86a]
所當食如朔言問朔何以知之朔曰山海經章我之山
有鳥如鶴一足名曰畢方見則有譌火因勅廷臣皆習
山海經山海序實/尚書故火之精名畢方狀如鳥一足白澤/圖
生矛車師後王姑句家矛端生火其妻取紫陬謂姑句
曰矛端生火此兵氣也利以用兵前/書
火井臨卬縣有火井漢室之盛則赫熾桓靈之際火勢
漸㣲諸葛孔明一窺而更盛至景曜元年人以燭投即
滅其年蜀併于魏異/苑
[010-86b]
天火糜竺嘗從洛陽歸未達家數十里路傍見一婦人
從竺求寄載行可數里婦謝去謂麋曰我天使也當往
燒東海糜竺家感君見載故以相語竺因私請之婦曰
不可得不燒如此君可馳去我當緩行日中火當發竺
乃急還出財物日中而火大發捜神/記
積油積油萬石則自然生火晉武帝太始中武庫火積
油所致也博物/志長沙宣武王將葬而車府忽於庫火油
絡欲推主者樂藹曰昔晉武庫火張華以為積油萬石
[010-87a]
必然今庫若有灰非吏罪也既而檢之果有積灰時稱
其博物𢎞恕焉梁/書
光㦸晉恵帝永興元年成都王伐長沙每夜戈㦸鋒有
火光如懸燭宋/書
行火元帝渡江隋民有王離妻季氏者洛陽人將洛陽
舊火南渡自言受道於祖母王氏傳此火并有遺書二
十七巻臨終使行此火勿令斷絶火色甚赤異於餘火
有靈驗四方病者將此火煮藥及灸諸病皆愈轉相妖
[010-87b]
惑官司禁不能止及季氏卒火亦經時而滅人號其所
居為聖火巷建康實/録注
赤幟義熈五年彭城劉澄常見鬼及為左衛司馬與將
軍巢營廨宇相接澄夜相就坐語見一小兒赭衣手執
赤幟團團似芙蓉花數日巢大遭火幽明/録
天下赤旛義熈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火災吳郡尤甚
火防甚峻猶自不絶王𢎞為吳郡白日在㕔事上見天
上有一赤物下狀如信旛遥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大
[010-88a]
發𢎞知天為之災不罪火主吳/志
聖火齊永明中先是魏地謡言赤火南流喪南國是嵗
有沙門自北齎火而至色赤于常火而㣲云以療疾貴
賤争取之多得其驗二十餘日都下大盛咸云聖火詔
禁之不止灸至七炷而疾愈吳興邱國賓宻以還鄉邑
人楊道慶虚疾二十年依法灸之即愈南/史京師有病癭
者以火灸數日瘥隣人笑曰病偶自瘥豈火能為此人
便覺頥間癢病以火灸之還如前後梁以火徳興南齊/志
[010-88b]
變火王劭以古有鑚燧改火之義表請變火曰周官四
時變火以救時疾在晉時有以洛陽火度江者代代事
之相續不滅火色變青昔師曠食飯云是勞薪所爨晉
獻公使視之果然車輞今温酒及灸肉用石炭柴火竹
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
有異願於五時取五木以變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隋/書
烽火臺遼東西北有太宗烽火臺去臺五里間有火光
彼謂為煻煨池夜望明如晝常如燒照明或有物去池
[010-89a]
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莫知記數淺深焉相感/志
八人過翟天師乾祐常入䕫州市大言曰今夕當有八
人過此可善待之人不知悟其夜火焚數百家八人乃
火字也酉/陽
紅衣尼賈耽退歸第令召上東門卒嚴戒之曰明日當
午有異色人入門爾必痛擊之死且無妨門卒稟命自
巳至午果有二尼自東相序而至施朱傅粉冶容艷佚
如倡人之飾其衣紅色卒因以撾痛擊之行百步忽不
[010-89b]
見卒以告耽曰然不免小有災矣翌日東市奏火延百
十家芝田/録
火精長慶元年春楚州淮岸屯官胡榮家有精物或隠
或見或作小兒為著女人紅裠擾亂於人或稱阿姑時
復一處火發所燒即少皆救得之三月火大起延燒河
市營市廬舎殆盡嵗中胡榮亦死符異/集驗
叱火吳盧文進遷潤州節度城中火救之不息文進怒
自出州門使召馬步使將斬之聲至火即滅九國/志
[010-90a]
猛火油周顯徳中古城貢猛火油得水愈熾貯以琉璃
瓶五代西北邉防城庫皆掘地作大池縱廣丈餘以蓄
猛火油闕/  池土皆赤黄乃别為池而徙焉不如是
則火自屋柱延燒矣猛火油者出於髙麗之東數千里
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
即為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用油者以油涓滴自火焰
中過則烈焰俱發油之餘力入水藻荇俱盡魚鼈遇之
皆死昨夢/録
[010-90b]
粦火僧録賛寧博物王禹偁徐鉉嘗就學焉栁開守維
揚後圃遇隂雨即青燄夕起觸近則散寧曰此粦火也
兵戰血或牛馬血著土則凝結為此氣栁掘之皆斷鎗
折劍乃古戰地也因贈詩曰空門今日見張華湘山/野録
宋無忌火之精宋無忌白澤/圖安平太守王基家有賤婦
人生一男兒墮地便走入竈中死管輅曰宋無忌之妖
非妖咎之徵也魏/志唐牛僧孺為武昌節度使立宋無忌
廟祀之以禳火災唐韋建除武昌節度使將行夢一朱
[010-91a]
衣導從數十詣韋曰公將鎮鄂渚僕所居頺毁非公不
能葺治及至訪無忌廟其像即夢中所見遂新之志/
火術姚光者有火術吳主身臨試之積荻數千束使光
坐其上又以數千束荻裹之因猛風而燔之荻了盡謂
光當已化為燼而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把一巻書吳
主取其書視之不能解也抱朴/子
避火有孫供奉者火發于堂衆皆奔逃有乳姥直穿烟
焰中出身不焦灼嬰兒尚眠不覺人問之荅曰吾夫云
[010-91b]
避火當瞑目認路勁直趨出若目開則氣悶必倒我用
此説故出而不損亦不覺身蹈烈火也遯齋/閒覽
丁壬梓慎曰水火之母也左/隂陽之書有五行嫁娶之
法火畏水故以丁為壬妃是水為火之雄正/義張宴曰水
以天一為牡火以地二為牝故火為水妃莽傳/注丁女婦
壬傳世婚韓陸渾/山火
寒焰火體宜熾而有蕭邱之寒焰抱朴/子
 天中記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