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n0024 寶刻叢編-宋-陳思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寳刻叢編卷三
             宋 陳思 撰
  京西南路
   襄州
    春秋以來楚境秦南郡之北界二漢屬南陽/南郡魏置襄陽郡晉因之兼置荆州東晉置
    雍州宋文帝割荆州置雍州後梁蕭詧都此/西魏改曰襄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復置襄陽郡唐武徳四年曰襄州天寳元年/曰襄陽郡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今縣六 襄
[003-1b]
    陽/城 鄧城/中廬 榖城/南障 宜/
漢南陽太守秦君碑互見鄧州/
 在宜城闕/
 在今闕/  之故闕/  都也按漢紀中平三年二
 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酈道元注水經
 云秦頡郡人以江夏都尉出為南陽太守卒於南陽
 還塟宜城余昔從事總幕奉饟荆楚道出古郡於荒
 烟落日弔所謂秦君冡者有碑巋然剥蝕殆盡徘徊
[003-2a]
 其下親視臨搨僅得數十百字而止其額十大字曰
 漢故南陽太守秦君之碑其名字除拜俱不可攷天
 下碑録載秦君之碑有二一在宜城一在南陽惟碑
 首存歐趙二録止得碑首俱南陽本也余歴走邊郵
 四懷南陽之機探古索隠無所不到訪南陽之石無
 有矣惜哉集古/後録
漢荆州從事苑君碑
 漢故荆州從事苑君之碑篆額碑云君諱鎮字仲弓
[003-2b]
 南陽人也碑殘缺不見立石年月復齋/碑録
漢築陽侯相景豹碑
 在榖城西一里文字磨滅訪碑/録
漢侍中王逸碑
 在宜城南三里訪碑/録
漢山陽太守碑
 在榖城縣北二十里訪碑/録
漢司徒掾梁君碑
[003-3a]
 在榖城西四里建安二十七年立文字磨滅訪碑/録
 司徒掾梁君碑篆額惟存録碑二字碑録云襄州榖
 城有司徒掾梁君碑建安二十七年立此黄初前一
 年也豈吳人尚用漢歴乎否則誤字也梁君名休字
 元堅為郡五官掾歴郎中光禄主缺一/字辟司徒府掾
 拜新都令有𦵏年月而缺其所終太守趙君相與諡
 之曰貞文子銘詩以三言為文𨽻/續
漢郭先生碑
[003-3b]
 不見書撰人名氏碑在襄州榖城縣界中其辭云先
 生諱輔字輔成又云年五十有二遇疾而終其文字
 古質蓋漢碑也其用鄉䣊字與漢婁夀碑同集古/録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書字甚古盖漢碑也先生名
 輔字甫成荆州人碑在榖城縣集古/録
 集古録以為漢碑按後魏酈道元水經具載此碑云
 碑無年號不知何代人然則歐陽公何所據遂以為
 漢人乎余以字畫騐之疑魏晉時人所為既無歳月
[003-4a]
 可考姑附于漢碑之末金石/録
 郭先生之碑𨽻額郭君名輔無歳月時代歐陽公以
 為漢碑趙以為魏晉字畫今碑有兩昭字晉人所諱
 疑此是魏刻𨽻/釋
魏襄陽太守劉府君碑
 魏故襄陽太守虎威將軍平都亭侯劉府君碑其字
 甚偉髙貴鄉公正元三年四月二十日辛丑建復齋/碑録
魏劉熹學生冡碑并隂
[003-4b]
 在今榖城縣界中余為乾徳令時嘗以公事過榖城
 見數荒冡在草間傍有古碑傾側半埋土中問其村
 人為何人冡皆不能道而碑文磨滅不暇讀而去後
 數年在河北始集録古文思向所見榖城碑疑為漢
 碑求之又數年乃獲按襄州圗經云學生冡在縣東
 北水經云魏濟南劉熹字徳怡博學好古立碑載生
 徒百餘人其不終業而卒者𦵏于此號學生冡今碑
 雖殘缺而熹與生徒名字往往尚可見盖余昔所見
[003-5a]
 乃學生冡而碑魏時碑也熹榖城令也集古/録
 𨽻書文字磨滅不完其間有稱大魏者又曰濟南劉
 熹字徳怡而最後有學生名百餘人并列其所授諸
 經襄州圗經曰熹常為榖城令學者多徃從之其受
 業未終而沒者悉𦵏之謂之學生冡此碑是也在榖
 城縣學生冡傍集古/録目
 魏學生塜碑在今襄州之榖城按鮑至南雍州記榖
 城榖伯綏之國其東北有學生冢冢有碑據酈道元
[003-5b]
 水經注乃濟南劉熹字徳怡魏時宰縣雅好博古教
 學立碑載生徒不終業而卒者乾道初元春三月余
 督饟榖城撫得此墨本凡授尚書者二人授禮記者
 七人授孝經儀禮者各一人授左傳者六人授易者
 四人授詩者十七人各書州里姓氏字之而不名祭
 酒一人故吏二人生三十有八人童八人書姓字書
 名而不書里邑孔子作春秋視賢否為襃貶或以名
 或以字或書爵邑或不書豈亦春秋之法乎集古/後録
[003-6a]
晉杜預碑
 在襄陽縣東九里峴山下訪碑/録
梁檀溪寺禪房碑
 梁信威主簿劉之&KR0146序記室參軍鮑烱銘前輔國郡
 都曹參軍許璠書檀溪寺者東晉人張殷以宅所立
 咸安中沙門道安重建宋元嘉二十五年有西域浮
 屠又建禪房于池水之東其地逼隘梁天監四年勑
 别給池西之地移而立之碑于天監十一年四月立
[003-6b]
 集古/録目
梁三絶碑
 劉孝儀文蕭子雲書普通三年立諸道石/刻録
梁重立羊祜墮淚碑
 梁大同中以舊碑殘缺再書而刻之碑隂具載其事今
 附于次金石/錄
 晉故使持節侍中太傅鉅平城侯羊公之碑篆額正
 書無姓名字畫亦類劉靈書年月同下碑復齋/碑録
[003-7a]
 羊公墮淚碑不著書撰人名氏襄陽耆舊傳為李與
 初撰也梁大同十年雍州刺史以故碑闕落命别駕
 從事史劉伯推模立此本故碑一丈一尺開元間故
 碑尚無盖李翰林有龜頭剥落生莓苔之句今不存
 矣集古/後録
梁改墮淚碑
 劉之遴撰劉靈正書大同十年九月金石/録
梁平等刹下碑
[003-7b]
梁興業寺碑
 庾元威撰二碑諸道/石刻録
周刺史豆盧公徳政碑
 在襄陽縣東三里訪碑/録
周襄州司馬陳府君徳政碑
 在襄陽縣西五里訪碑/録
後周故儀同陳毅誌
 保定五年癸未十二月辛邜朔十九日己酉立復齋/碑録
[003-8a]
後周常樂寺浮圗碑
 周保定四年立記室曹胡達撰其辭云襄州刺史王
 秉字孝直建常樂寺塔七層其碑文作在開元寺塔
 院其文字書畫無過人者特以後周時碑文少見于
 世故存之南豐集/古録
大周鉅魏君之神道字
 在鄧城縣南十二里張相公墓前訪碑/録
隋興國寺碑并隂
[003-8b]
 隋内史李徳林撰襄州祭酒從事丁道䕶書隋文帝
 父忠當魏周之際常將兵南定襄漢及文帝即位建
 此寺以祈福碑以開皇六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歐公常得啟法寺碑列於集古録中而于大學官楊
 襃處見興國寺碑以不得入録為恨今碑隂又有襄
 州鎮副總管桞止戈以下十八人姓名字畫尤完好
 歐陽公所未見也蔡君謨題其後云在杭州日坐客
 有曰小說稱丁貞永草永固知名丁何人也予謂道
[003-9a]
 䕶豈其人耶按法書要録丁覘與智永同時人善𨽻
 書世稱丁貞永草非道䕶也金石/録
 興國寺在望楚山今為延慶寺南豐集/古録
 大興國寺銘李徳林撰丁道䕶書隋開皇間以襄州
 鳳林山鳳林寺為大興國寺至唐㑹昌五年武宗用
 道士趙歸貞説大毁佛寺復僧尼為民而寺廢懿宗
 朝州刺史蔣係請復寺為延慶寺從之建炎初寺為
 灰燼此碑獨巋然露立在今府城東南十里歐陽公
[003-9b]
 頃嘗見墨本于學官楊君家欲求其本不知碑所在
 曾南豐謂延慶寺在望楚山非也城西南三里有山
 聳然曰尖山者其上可以見鄢城宋元嘉中武靈王
 駿更名望楚余登望楚屢矣鳥覩所為延慶者哉集/古
 後/録
 興國寺碑隂有桞止戈而下十八官姓名亦丁道䕶
 書蔡君謨題其後云杭州日坐有客曰小說稱丁貞
 永草永固知名丁何人也道䕶豈其人耶趙徳夫按
[003-10a]
 法書要録曰非道䕶丁覘與智永同時世稱丁貞永
 章徳夫之言是矣余謂丁覘在時未必得此聲西臺
 既陷簡書湮散丁尋卒於維揚妙跡日為難得已而
 智永師盛以草書名江東然後人以永草配丁真也
 丁覘洪亭人梁孝元在荆州凡書記俱其筆當時尚
 為之語曰丁君十紙不敵王褒一字獨顔之推愛重
 而寳待之蕭子雲問典籖惠編曰君王賜書殊為佳
 乎姓名為誰編以覘對子雲嘆曰不為世所稱亦竒
[003-10b]
 事事見顔氏家訓恐忘之聊附于此集古/後録
前陳伏波將軍陳詡墓誌
 周碑缺/撰開皇二十年十二月十八日𦵏復齋/碑録
隋啟法寺碑
 隋儀同三司周彪撰襄州從事丁道䕶書隋開皇初
 詔後周所毁佛寺皆復建之州人共造此寺刺史韋
 世康名之曰光福禪房後又改為啟法寺以仁夀二
 年十二月立并邑人趙勵等題名集古/録目
[003-11a]
 此書兼後魏遺法與楊家本微異隋唐之交善書者
 衆皆出一法道䕶所得最多楊本開皇六年去此十
 七年書當益老亦稍縱也蔡君/謨
 蔡君謨博學君子也於書尤稱精鑒余所藏書未有
 不更其品目者其謂道䕶所書如此有大學官楊襃
 者喜収書家藏道䕶所書興國寺碑是梁貞明中人
 所藏君謨所謂楊家本者是也集古/録
 啟法寺碑開皇中立啟法寺今為龍興寺在襄陽城
[003-11b]
 西南豐集/古録
 啟法寺碑仁夀二年建曾南豐以為開皇中立誤也
 道䕶之書見于世者獨興國寺碑與此碑爾二碑俱
 在襄州前年春訪碑于寺止得興國寺碑而啟法寺
 之碑無有此可珍也集古/後録
隋儒學碑
 大業二年立諸道石/刻録
唐襄州刺史鄒襄公張公瑾碑
[003-12a]
 釋法琳撰蘇敬稚正書貞觀七年七月立襄陽圗經
 云碑今亡復齋/碑録
唐法門寺記
 無撰人名氏沈季範正書貞觀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立復齋/碑録
隋處士羅靖誌
 處士以仁壽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終夫人張氏於唐
 龍朔二十年終合𦵏於習池復齋/碑録
[003-12b]
 襄陽有隋處士羅君墓誌曰君諱靖字禮襄陽廣昌
 人髙祖長卿齊饒州刺史曾祖𢎞智梁殿中將軍祖
 養父靖學優不仕有名當代碑字畫勁楷類禇河南
 然父子皆名靖為不可曉拓拔魏安同父名屈同之
 曽祖亦名屈祖孫同名常人無足言者但羅君不應
 爾也容齋/隨筆
 隋處士羅君碑字畫可喜而不載書人名氏初余至
 襄州刺史館余於州治之東地有木龕塵網如積掃
[003-13a]
 滌而視之此碑也遂撫得之去年春余復有荆襄之
 行訪此碑則曰卒吏輩寳持不虔碎而棄之矣可謂
 不幸也昔林邑王楊邁死子咄立慕其父德改名楊
 邁昭穆兩世而一名余每笑嘆謂天下事何所不有
 今羅君之父名靖而羅君亦名靖殊不可曉羅君以
 仁壽四年卒夫人以龍朔二年𦵏自隋仁壽四年訖
 唐龍朔二年則夫人之守志盖五十有九年以壽終
 亦可尚矣集古/後録
[003-13b]
華嚴寺西德義社浮圖銘
 儀鳯二年四月初八日立在鳯林山復齋/碑録
唐啟法寺金銅無量夀像碑
 唐張昌齡撰吳知禮分書永淳元年四月初八日建
 復齋/碑録
唐孔子廟堂碑
 唐于敬之撰正書無姓名垂拱元年立其前題魯大
 司冦贈太師宣尼父孔丘廟堂碑銘春秋之法或書
[003-14a]
 字或書名皆所以寓褒貶意今敬之為孔子廟碑而
 斥其名何哉金石/録
唐襄州刺史封公碑
 撰人姓名殘缺宋之愻正書垂撰拱元年十月立字
 書頗佳之愻之問弟也金石/録
大周静貞觀碑
 何彥光撰正書無姓名登封元年二月立金石/録
唐尹仁恕妻章夫人墓誌
[003-14b]
 正書無書撰人名氏題云三代孝子尹府君妻韋夫
 人墓誌開元二年十一月立復齋/碑録
唐遍學寺碑
 唐黄門侍即韋承慶撰太子詹事越國公鍾紹京書
 將仕即阮𢎞靖建禪院于遍學寺以開元二年立此
 碑集古/録目
 承慶有詞學張易之敗時承慶以付記方待罪衆推
 令草赦書承慶援筆而成衆壯之紹京景龍中以苑
[003-15a]
 總監從討韋氏有功性嗜書家蔵王羲之獻之禇遂
 良書至数十百卷以善書直鳯閣武后時榜諸宮殿
 眀堂及銘九鼎皆紹京書也其字畫妍媚遵勁有法
 誠少與為比然今所見特此碑尚完尤為可愛也遍
 學寺於宇文周為常樂寺於今為開元寺南豐集/古録
 唐韋承慶撰鍾紹京書按書苑紹京者鍾繇十五世
 孫按姓纂繇弟演演孫雅雅五代孫韜韜孫寵寵曾
 孫法威生紹京乃鍾演十五世孫繇十五世之姪孫
[003-15b]
 耳武后時題諸宮殿眀堂及洛九鼎俱紹京筆當時
 呼為小鍾景龍間以誅韋氏拜中書今朝廷稱其功
 勲忠鯁筆翰為三絕明皇在藩邸愛重其書及即天
 子位復拜户部尚書太子詹事此碑開元二年立集/古
 後/録
唐楚觀德政碑
 唐賈昇撰僧湛然分書開元八年立在硯山復齋/碑録
唐御製孔子廟堂&KR1036
[003-16a]
 開元十一年八月四日諸道石/刻録
唐刺史靳恒遺愛頌并陰
 唐張九齡撰高慈正書開元十一年立碑陰述羣宫
 陪靳使君登峴山紀文復齋/碑録
唐韓公井記
 不著書人名氏八分大書三字曰韓公井其記真書
 舊傳井有靈人不敢汲唐採訪使韓公酌而飲之由
 是汲者無患故以為名韓公名朝宗碑以開元中立
[003-16b]
 在宜城集古/録目
 開元二十二年初置十道採訪使朝宗以襄州刺史
 兼山南東道採訪使襄州南楚故城有昭王井傳言
 汲者死行人雖渇困不敢視朝宗移書諭神自是飲
 者無恙人更號韓公井楚故城今謂之故牆由梁太
 祖父烈祖名盛當時避之故至今猶然此記今移在
 羣廨中南豐集/古錄
唐庫狄履溫遺愛頌
[003-17a]
 唐周擇從撰蕭誠書天寳三載正月金石/録
 襄陽令河南庫狄君遺愛頌天寳中周擇從撰蕭誠
 書䂖已中斷僅存其半云名履溫峙之後按北史庫
 狄峙傳其先遼東人段四碑之苗裔以避難變姓庫
 狄集古/後録
唐尹仁恕文并旌表記
 不著書撰人名氏闕文凡十二字曰大唐孝子四葉
 旌表尹仁恕闕其後有記仁恕曾祖養伯字嗣宗祖
[003-17b]
 怦字忠父慕先字冬筠仁恕字南金皆以孝行被旌
 表
唐尹氏孝德記
 唐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張柬之撰不著書人
 名怦字守忠襄陽人事親居喪皆以孝稱貞觀龍朔
 中再有詔襃美旌表門閭碑以天寳五年立集古/録目
 襄陽尹氏世以孝聞天下嗣宗生怦怦生慕先慕先
 生仁恕一門四闕而此記又張柬之作忠臣孝子萃
[003-18a]
 此一碑可尊也集古/後録
唐放生池碑
 唐襄陽太守山南東道採訪使李憕撰為八分不著
 名氏憕以城下漢水為放生池立此銘不著年月集/古
 録/目
唐放生池石柱銘
 不著書撰人名氏天寳十載李憕為襄陽太守父老
 李君秀等請以襄陽臨溪兩縣江水近城者為放生
[003-18b]
 池止人漁釣立石柱於東西境上以表之因以君秀
 等狀州符刻於柱上集古/録目
 放生池唐世處處有之王者仁澤及於草木昆蟲使
 一物必遂其生而不為私惠也易大𫝊曰庖犧氏之
 王也能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
 罟以佃以漁葢言其始教民取物資生而為萬世之
 利此所以為聖人也浮圖氏之說乃謂殺者有罪而
 放生得福苟其言則庖犧氏遂為人間之聖人地下
[003-19a]
 之罪人也集古/録目
唐襄陽牧衛玠遺愛頌
 唐李邕撰蕭誠書天寳中立訪碑/録
唐襄陽牧獨孤册遺愛頌
 唐李邕撰蕭誠行書天寳中立金石/録
 唐江夏太守李邕撰蘭陵蕭誠書府君名册字伯謀
 河南人嘗為襄州刺史此碑襄人所立也石為四面
 其兩面剝缺不可讀不知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003-19b]
 蕭誠書世多有而此尤佳碑在峴山亭下碑為四面
 而一面最完今人家所傳止有一面而余所得有二
 面故其一面頗有訛闕也府君諱册字伯謀河南人
 也集古/錄
唐襄陽令盧僎德政碑
 唐太子正字閻寛撰伊闕縣尉集賢院待制史惟則
 八分書僎字手成范陽人為襄州長史此盖去思碑
 也碑字多殘缺不見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003-20a]
 唐襄陽令盧君政碑天寳中立金石/錄
唐王粲石井欄記
 魏侍中王粲故宅在㐮陽其石欄至唐猶存上元二
 年山南節度使來&KR1456移之於刺史官舍叅謀甄濟撰
 記判官彭朝儀書上元二年七月立集古/錄目
 甄濟者韓愈所謂陽瘖避職卒不汚祿山父子事者
 也其文得之為可喜而朝儀書尤善皆可喜者也南/豐
 集古/錄
[003-20b]
唐廣習池記
 唐盧允中撰大厯二年立訪碑/録
唐襄州新學記
 唐盧羣撰羅讓書貞元五年六月建碑陰題山南東
 道節度嗣曹王臯等十三人名衘復齋/碑錄
唐漢陽王張柬之碑
 唐李邕撰瞿令問八分書貞元十二年十一月立金/石
 錄/
[003-21a]
唐王粲石井欄又記
 唐上元二年來&KR1456移之州治立石作記貞元十七年
 于頔為節度又為之記掌書記胡証八分後又題記
 頔進封燕公隨軍屈賁貞元十七年六月立集古/錄目
唐修劉景升廟記
 唐盧羣撰正書無姓名無立石年月訪碑/錄
唐孟浩然碑
 唐樊澤撰正書無姓名無立石年月金石/錄
[003-21b]
 唐處士孟君墓碑按唐史浩然襄陽人卒於開元之
 末樊澤為節度使乃刻碑鳯林山南封寵其墓余嘗
 親拜墓下碑劖兩面其一面極磨滅首行有江南風
 景四字墨工為之江南風景碑多不模傳余反復研
 味乃同一碑爾遂語諸人其後得全碑者自余始此
 碑樊澤撰不載書人姓名襄陽耆舊傳謂亦樊澤書
 其間可與言詩及詩語樂和詩字俱從㫖從寺此字
 於他書無所見獨見於此聊記之集古/後錄
[003-22a]
唐樊成公遺愛頌
 唐中書舍人平章事李絳撰太子少保鄭餘慶書襄
 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袁滋篆額滋以憲宗時鎮
 山南言改故貞元中節度使樊澤在州有善政請立
 遺愛碑絳奉勅撰澤字安時南陽人後於荆南節度
 諡曰成碑以元和八年十二月立集古/錄目
 碑云相國賈公時鎮漢南以公為行軍司馬明年召
 賈公公代其鎮賈公者賈耽也初耽以德宗在梁使
[003-22b]
 澤奏事俄有急詔以澤代耽大將張獻甫曰天子播
 越行軍以公命問行在乃反利公土地可謂事人不
 忠矣軍中不平請為公殺之耽曰是何謂也朝廷有
 命即為師矣碑稱銘書始下而人情悅毁譽之不可
 以為信如此集古/後錄
唐絳州長史李君夫人京兆杜氏墓誌
 從弟宣猷撰大和五年葬于襄陽明年厝于習池後
 記李公諱齊用大和九年卒祔于夫人塋孫亞夫記
[003-23a]
 復齋/碑錄
唐文宣王廟記
 唐裴度撰崔倬書盧宏宣篆額大和六年四月金石/録
唐王粲石井欄别記
 唐㑹昌二年節度使盧鈞復理粲舊井别作新石欄
 而記之前武功縣尉李掖書集石/錄目
唐創修五道將軍記
 唐朱泳撰無書人名氏㑹昌三年七月復齋/碑錄
[003-23b]
唐修興國寺舍利塔銘
 唐魏子仲述㑹昌四年二月建復齋/碑錄
唐漢江神廟記
 唐孟珏記正書無姓名㑹昌六年八月立復齋/碑錄
唐三聖蘭若鏡燈記
 唐楊知逺撰屈師穆八分書并右文篆額大中五年
 七月建復齋/碑錄
唐立蜀相武卿忠武侯諸葛公碑
[003-24a]
 唐李景譲撰正書無名氏篆額大中十年三月建復/齋
 碑/錄
唐延慶院記并碑陰勅牒
 唐蔣係撰魏修正書咸通三年八月立碑陰勅牒二
 咸通二年趙韜正書復齋/碑錄
唐尊勝經
 咸通七年五月諸道石/刻錄
唐徐商德政碑
[003-24b]
 唐李隲撰李曉𨽻書并篆額咸通六年十二月建復/齋
 碑/錄
唐延慶院經蔵銘
 唐趙璘撰裴光遠八分書并篆額咸通九年六月建
 復齋/碑錄
唐義亭記
 唐劉盧白撰裴光逺正書篆額咸通九年六月立復/齋
 碑/錄
[003-25a]
唐聞喜亭記
 唐趙璘撰咸通十一年四月五日作亭復齋/碑錄
唐新剏池臺六詠
 唐裴坦撰正書無名氏咸通十一年立刻於聞喜亭
 記碑陰復齋/碑錄
唐雲麾將軍宋戎墓誌
 從孫程撰劉虔古書并篆額咸通十一年八月復齋/碑錄
唐社稷壇記
[003-25b]
 唐容管經畧推官皮日休撰國子監缺學博士裴光
 逺八分山南東道節度使裴坦新修州之社稷壇以
 咸通十二年刻此記集古/錄目
唐山南東道左押衙韓玫誌
 正書無書撰人名氏乾符己亥九月復齋/碑錄
唐新立鎮南將軍劉表廟碑
 唐陵州刺史劉推撰并書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
 後漢末為荆州牧僖宗時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
[003-26a]
 自稱裔孫碑以廣明二年立集古/錄目
唐劉表碑陰
 碑陰劉巨容題記與廟碑同巨容&KR0008立廟因以墓側
 搆水亭為遊宴之所沃記表僚屬蒯越韓嵩等及蜀
 先主在荆州事迹未有表所作山道口亭銘刻在廟
 碑之陰集古/錄目
唐改封武威王新廟記
 唐徐礪撰正書無名氏篆額光化二年六月立在襄
[003-26b]
 陽縣諸道古/刻錄
唐淮安王趙公祠堂記
 無建碑之嵗月又不載其名氏莫詳為誰余疑趙德
 諲即其人也按唐書德諲傳初從秦宗權為右將以
 討黄巢功授申州刺史而碑云大冦作二京陷公始
 為義陽郡即申州也又按光啟元年秦宗權陷襄州
 以德諲為山南東道節度留後文德元年德諲以襄
 州降以德諲為忠義軍節度使宗權平和中書令封
[003-27a]
 淮安郡王遷拜次序與此碑所書俱合碑又云今令
 公功業不虧於舊日榮更顯於昔日今令公者其子
 中書令正凝正凝以天祐元年封楚王此碑葢立於
 龍紀之後天祐之前故正稱為令公也集古/録
後梁重建鼓角楼記
 鄭勞謙撰正書無名氏開元二年十二月復齋/碑録
梁修峴山亭記
 無書撰人名字篆額貞明二年十一月諸道石/刻録
[003-27b]
晉卧龍山武靈王學業堂記
 李光圖撰正書無名字篆額天福三年七月記復齋/碑録
通州石固尉鄧荗誌
 毛元素撰無立石年月復齋/碑錄
梁將軍碑
 在榖城縣北二十里訪碑/録
節度使梁崇義碑
 在襄陽縣東二里訪碑/錄
[003-28a]
大將軍席肅公之神道
陳仁稜書彌陁經
延慶院重修法堂記
韓思復碑
道德經幢
 五碑諸道石刻錄
   鄧州
    春秋時申鄧二國之地戰國屬韓自後屬楚/秦置南陽郡二漢因之晉屬南陽國又順陽
[003-28b]
    義陽二國之境宋齊為南陽郡後魏兼置荆/州西魏置重南陽郡唐武徳二年曰鄧州天
    寳元年曰南陽郡梁陞為宣化節度後唐改/曰威勝周改曰武勝今縣五 掖縣 南陽
    内鄉/順陽 淅州/
漢張平子前後殘三碑
 漢崔子玉撰并書其刻石為二本一在南陽一在向
 城天聖中有右班殿直趙球者知南陽縣事因治縣
 廨毁馬臺得一石有文騐之乃斯銘也遂龕於㕔事
 之壁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其後半亡矣其在向城
[003-29a]
 者今尚書屯田員外郎謝景初得其半於向城之野
 自凡百君子已上其前半亡矣今以二本相補續其
 文遂復完而闕其最後四字然則昔人為二本者不
 為無意矣唐寳歴中有徐方囘者别得二十一字去
 是銘最後文疑球所得南陽石之半亡者爾今不復
 見則又亡矣惜哉集古/錄
 小篆世傳崔子玉撰并書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仕
 漢至河間相碑有二一在今鄧州南陽縣自凡百君
[003-29b]
 子以上亡其半一在縣之向城村自凡百君子以上
 亡之今以二本相續而文遂完文章篆畫撫向城之
 本而勒之南陽更為横卷用便卷舒耳非如杜元凱
 兩碑之謂也集古/後録
漢司空宗俱碑
 碑云公諱俱字伯儷南陽安衆人也而其額題漢司
 空宗公之碑碑已殘缺不成文理而官秩名字鄉里
 特完可考故詳錄之金石/錄
[003-30a]
 漢司空宗公碑篆額碑之文皆已殘缺惟名字郡邑
 父祖獨存而官秩尚可見宗公名俱以察孝亷為城
 門候歴郎中議郎五官中郎將越騎校尉汝南太守
 少府太僕太常遂拜司空范史缺/紀建寧三年七月
 太宗常俱為司空熹平缺/
漢司空宗俱碑陰
 宗俱碑陰額上六大篆曰門生立碑人名正碑甚刓
 滅碑背所損却不多上下凡四横書其人郡邑名字
[003-30b]
 畧無推稱當是門生未筮仕者故吏不應無碑不傳
 於後世爾𨽻/續
漢宗資墓天禄辟邪字
 在宗資墓前石獸膞上按後漢書宗資南陽安衆人
 也今墓在鄧州南陽界中墓前有二石獸刻其膞上
 一曰天禄一曰辟邪集古/錄
 篆書四字後漢宗資墓前有二石獸刻其膞上各三
 字在鄧州南陽縣界中
[003-31a]
漢圉令趙君碑
 其額題漢故圉令趙君之碑而最後題初平元年十
 二月二十八日立碑已訛缺名字皆不可考金石/録
 漢故圉令趙君之碑𨽻額名字俱缺趙君所歴二邑
 其一惟存新字而滅其下文其卒以靈帝中平五年
 又二年獻帝初平元年立此碑𨽻/釋
漢南陽太守秦君碑
 題云漢故南陽太守秦君之碑秦君不知為何人亦
[003-31b]
 不著書人名氏其碑皆漫滅不可讀獨此篆完曰漢
 故南陽太守秦君之碑在南陽縣集古/録目
 文字已磨滅惟其額十大字尚完好故名字嵗月皆
 莫可考按後漢書靈帝紀中平三年二月江夏兵趙
 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或云此即頡碑也然酈道元
 水經注載頡墓與碑皆在宜城此碑乃在南陽或是
 郡人所立德政頌爾金石/錄
 歐趙皆云文已磨滅惟存其額十大篆予所得者猶
[003-32a]
 有九十餘字其後有孝亷十二人上計掾吏五人題
 名水經云宜城有南陽太守秦頡墓墓前有二碑頡
 郡人也以江夏都尉為南陽守道過宜城見一家東
 向頡駐車視之曰此可作冢後頡卒於南陽喪還至
 此車不肯進故吏因市此宅𦵏之則知此為秦頡碑
 也其間有光和三年字葢是述其前事天下碑錄云
 碑在宜城熹平年立非也𨽻/釋
漢蜀郡屬國都尉王君神道
[003-32b]
 在南陽題云漢故蜀郡屬國都尉王君神道封陌按
 酈道元注水經淯水南道側有二石樓制作精妙題
 云蜀郡太守姓王字子雅南陽西鄂人缺/
 出缺/
 向城令張璿之撰孝女雙石樓記所書與水經注合
 惟水經誤以都尉為太守耳璿之記唐天寳七年建
 金石/錄
魏横海將軍吕君碑
[003-33a]
 魏故横海將軍章陵太守都鄉侯吕君之碑篆額吕
 君名字皆刓剥以黄初二年卒魏𨽻之佳者惟鍾梁
 之碑四君范式碑則又次之此刻差勝賈逵劉熹爾
 𨽻/釋
 碑云君諱朗字義先博望人也其先四岳出自炎帝
 年六十有一黄初二年正月薨夏侯湛撰郡吏楊向
 勒銘碑在南陽縣
晉張平子碑陰頌
[003-33b]
 晉南陽相夏侯湛撰𨽻書不著名氏湛因行縣至西
 鄂過衡墓刻此頌於碑陰集古/錄目
西魏持節征東將軍景宣頌
 大統十年七月初二日甲申建復齋/碑錄
 西魏征東將軍景宣碑石已破剥失其姓字其額云
 大魏持節征征下缺碑云君名景宣宣下又缺又云
 拜征持節征東將軍南陽太太下又缺當是持節征
 東將軍南陽太守故南陽立此碑也其缺/
[003-34a]
 甲大同十年即西魏大統十年也此為大統無疑余
 故標其目曰西魏征東將軍景宣碑集古/錄目
東魏崇先寺記
 碑無歲月不知何時所立建此寺者隴西君君上滅
 一字其官為持節假撫軍將軍鎮逺將軍諫議大夫
 新野鎮將帯新野太守當郡漢廣兩郡大都督令以
 盧辨所作九命考之撫軍將軍大都督八命鎮逺將
 軍諫議大夫正六命又考新野郡在漢為縣晉大康
[003-34b]
 中為侯國至惠帝始分南陽立新野郡齊永㤗元年
 魏孝文攻圍新野太守劉忌死之地入於魏惟漢廣
 郡求之於史無所得今南陽平氏有徐史君碑稱興
 和三年拜撫軍將軍南雍川刺史在漢廣置立州鎮
 其陰又有漢廣太守郡丞郡功曹等数人興和静帝
 年號此君疑亦當時人也集古/後錄
東魏徐穆之碑
 武定元年立在南陽縣諸道石/刻錄
[003-35a]
唐南陽令鄧慈豐山堰記
 前南陽尉劉單撰幷書永徽三年正月十五日立復/齋
 碑/錄
唐開新野縣
唐立五羖大夫碣
 不著撰人名氏唐人鄭璉書據碑因過五羖大夫墓
 作此銘以開元二十三年六月立集占/錄目
 按寰宇記南陽縣西南七里有五羖大夫墓墓有碣
[003-35b]
 即此碣也南陽故申伯之國楚文王滅申以為縣秦
 昭襄王使白起戍楚取郢即其地為南陽郡改縣曰
 宛五羖大夫宛人仕虞為大夫晉獻公滅虞虜之以
 媵於秦後亡走宛楚人執之繆公贈以羖羊之皮五
 授之國政故稱五羖碑云大夫姓百里名奚諸侯受
 封地方百里因氏焉莫知孰是集古/後錄
唐令長新誡
 開元中縣令徐抗所刻太室山人劉飛書在穰縣集/古
[003-36a]
 錄/目
唐釋縣令勅
 唐南陽新野令李伯豫行書天寳六年十月建復齋/碑錄
唐孝女雙石樓記
 唐南城令張璿之撰正書姓名殘缺天寳七年三月
 金石/錄
唐南陽縣㕔西墉記
 唐徐方囘撰幷分書大中十一年立訪碑/錄
[003-36b]
 方囘云寳應中為南陽令得崔子玉所作平子銘末二
 十一字闞於㕔之西墉按今西鄂石本末句見在方
 囘所得乃南陽半石之末也今又亡矣惜哉集古/錄
 歐陽公云方囘寳應中為南陽令得平子銘末二十
 一字闞於㕔之西墉頃余至南陽親摸此記記後别
 有小篆曰朝議即前行楚州寳應縣徐方囘大中十
 年冬領此縣十一年立此記寳應昔肅宗以楚州獻
 寳玉因以元年為寳應元年更楚之安宜為寳應縣
[003-37a]
 自寳應紀元至大中十年相去實九十五年方囘大
 中十年始領南陽縣事所謂寳應中為南陽令歐陽
 公覽碑誤矣集古/後錄
   隨州
    春秋隨國戰國屬楚秦屬南陽郡二漢因之/晉屬義陽郡惠帝置隨郡宋齊因之西魏置
    幷州後改曰隨州隋開皇中郡廢大業初州/廢置漢東郡唐武德二年曰隨州天寳三年
    曰漢東郡皇朝乾德五年陞崇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元年改崇信軍今縣三 隨縣 唐
    城/ 棗陽/
[003-37b]
漠舜子巷義井殘碑
 舜子巷義井碑凡二十三行行三十七字石理皴剥
 僅有五十餘字依約可辨其間有光和三年字知為
 漢碑也碑在隨之舜子巷元祐丁夘年郡守許覺之
 始徙於後圃識其陰云五大夫秦爵也秦距闕/
   漢東故物
菩提逹磨碑
圓覺大師塔碑
[003-38a]
 三碑諸道石刻錄
闕/
 韓秀榮八分書訪碑/錄
唐静塞軍使張公碑
 無書寫人姓名及年月訪碑/錄
 
 
 
[003-38b]
 
 
 
 
 
 
 
 寳刻叢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