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26 蜀中廣記-明-曹學佺 (master)


[067-1a]
欽定四庫全書
 蜀中廣記卷六十七
            明 曹學佺 撰
 方物記第九
   玉石
山海經曰岷山江水出焉其下多白珉註珉似玉而非
次玉者也子虛賦蜀石黄碝張揖曰蜀石石之次玉者
竹書紀年曰夷王燮二年辛丑蜀人來獻瓊玉賔於河
[067-1b]
用介珪太平御覽云西蜀出黒玉
王子年拾遺記蜀先主琢玉人置甘后側玩之宫人妬
后亦妬玉人
嶲州志云西海中産水晶石人至其傍喧語則雷雹興

本草經曰嘉州峩眉山出菩薩石色瑩白明徹若泰山
狼牙上饒水晶之類日中照之有五色如佛頂圓光俗
以菩薩光明所感
[067-2a]
酉陽雜爼蜀石笋街夏中大雨往往得雜色小珠俗謂
地當海眼莫知其故蜀僧惠嶷曰前史説蜀少城飾以
金璧珠翠桓温惡其太侈焚之合在此今拾得小珠時
有孔者得非是乎
蜀紀周大夫萇𢎞死蜀人藏其血三年變為碧珠
隋書史萬嵗伐南寧夷㸑翫請降獻明珠徑寸
大足志縣南二十里寳珠溪貞觀時漁人郭福夜見水
際有光即之有蚌如斗剖得徑寸明珠以獻太宗賜之
[067-2b]
積善井碑碣猶存
   五金
漢宣帝遣王褒持節祀蜀碧鷄金馬顔師古注曰金形
似馬碧形似鷄也陶𢎞景别錄云金屑生於益州華陽
國志新都縣金堂山水通巴漢出金砂蜀記曰金堂縣
古有金船沉江之東岸往往有見者按本志舊懷州前
有潭是名金淵唐諱為金水也郡國志云廣漢有金山
縣縣東一水瀨時有金碎珠隨波東注傍水居人採以
[067-3a]
為業李膺益州記云金山在涪縣東長七八里毎夏淹
水有崩處即金粟散出華陽國志云涪縣有孱水出孱
山其源有金銀礦洗取火融合之為金銀按涪縣孱亭
今之左綿及屬縣地
李膺記云走金山在導江縣堯時洪水民奔是山而獲
金故名宋史慶厯中或言彭之廣碃麗水二峽出金宦
者挾富人請置塲募採益州轉運使高覿以聚衆山谷
間與夷獠雜處非地方之福且得不償失遂罷之龍州
[067-3b]
志云州産金砂在西北九十里水進站界亦隣于夷
山海經崍山其陽多黄金寰宇記浮圖水在蘆山縣五
里從生羌界來水中有孤崖狀如浮圖出貢金又云大
渡河一名沬水出麩金所謂漢嘉金也
鹽井志衞西三十里有廢金縣元之金州也界有斛僰
和山出金故名西北四百五十里剌紅瓦山下有金縣
五村香羅八瓦山寨産金成粒與雲南麗江府接界土
官剌馬仁所管又有剌雀瓦山産碎金革石瓦山産銀
[067-4a]
礦寧畨志瀘沽橋去衞南八十里其水與長汀水交流
而下注金沙江是滇蜀爭界處
常璩曰晉壽縣本葭萌城有金銀礦民今嵗嵗取洗之
梁州記曰益昌縣東山西北有金銅谿出金
方勺泊宅編云黄銀出蜀中色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南中八部志朱提山在犍為屬國舊有銀窟數處諸葛
亮書朱提銀采之不足以自食韓愈詩我有雙飲醆其
銀得朱提是也漢志朱提銀以八兩為一流流直千五
[067-4b]
百八十他銀一流直千
續博物志後唐同光中莊宗平蜀得王衍金銀命悉鎔
之為金塼銀塼約重三百斤一塼開一竅二人擔之上
有匠人名曰馮高過荆南高季興曰馮高主屬我坑官
吏持而有之儲為一庫建隆中没入京師斤兩封緘如故
宋張詠在蜀日有術士上謁自言能煅汞為白金張曰
若能一火煅百兩乎曰能即市汞百兩俾鍛一火而成
不耗銖兩張歎曰若術至矣然此物不可用於私家立
[067-5a]
命工鑄為一香爐鑿其腹曰充大慈殿上用尋送寺中
以酒榼遺術者而謝絶之
禹貢曰梁州厥貢璆鐵銀鏤鐡柔鐵鏤剛鐵也史記曰
蜀卓氏之先趙人用鐵冶富秦破趙遷卓氏求逺致臨
卭大喜即鐵山鼓鑄運籌䇿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
樂擬於人君程鄭山東人亦以冶鑄富埒卓氏俱居臨
卭華陽國志云臨卭縣古石山有石鑛大如蒜子火燒
合之成流支鐵甚剛因置鐵官有鐵祖祠
[067-5b]
寰宇記宕渠郡之鉄官永川縣之鉄山鄰水縣之隣山
銅梁縣之綿谷俱出鐡
雲笈七籖云欲合鉄𦙍丹者必先辨鉄性擇其善者用
之古方多以雅州百丈建州東翟為上陵州都盧為次
并州五生為下又䍧柯及廣栁二州所出並不煩灌錬
即堪打用此葢自然剛也嘉陵榮資四州所出功力與
廣郴相似而灌剛之時須得百丈者相參乃堪服用若
忠渝等州所出並力薄不堪
[067-6a]
老學菴筆記云蜀有竹炭燒巨竹為之易然無煙而耐
久卭州出鐵烹鍊利於竹炭皆用牛車載以入城予親
見之
寰宇記羊角山出錫在劍州南九十里兩峰崛起如角
然地鏡圖云草青莖赤其下多鉛鉛錫之精為老婦人
唐獨孤滔云嘉州利州出草節鉛生鉛未煅者也打破
脆燒之氣如硫黄紫背鉛即熟鉛鉛之精華也有變化
能碎金剛鑚本草雅州出釣脚鉛形如皂子又如蝌蚪
[067-6b]
子黑色生山澗沙中可以乾汞
梁簡文金錞賦云采赤鋈於蜀壘求銅精於灌濵異苑
云魏時殿前鐘大鳴衆皆震駭張華云此蜀銅山毁故
鐘鳴應之蜀都尋上其事如華言
華陽國志㑹無縣天馬河中有銅胎以羊祀之可取河
中見存按水經注會無縣駿馬河中謂之貝子胎銅矣
十道記云廣漢之地有銅山之富寰宇記銅山縣本蜀
道銅山鄧通鑄錢處也又有私鎔可䝉賴應三山皆出
[067-7a]
銅任百姓採鑄即今中江縣地
   錢
説文錢者泉也言如泉之流布也以銅銕鑄之蜀有銅
官鉄官故泉貨為盛括地志曰雅州榮經北三里有銅
山即漢文賜鄧通處榮經縣即嚴道矣佞倖傳曰鄧通
蜀郡南安人也以櫂舡為黄頭郎文帝常夣欲上天不
能有黄頭郎推上天顧見其衣尻帶後穿覺而之漸臺
以夣中陰自求推者郎見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
[067-7b]
召問其名姓即鄧通鄧猶登也文帝甚説尊幸之使善
相人者相通曰當貧餓死上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説貧
於是賜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
如此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無何人有吿通盜出
徼外鑄錢下吏驗問頗有遂竟案盡没入之通家尚負
責數鉅萬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没入之一簮不得著
身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李孝美錢譜云鄧通錢文字稱兩同漢四銖文
[067-8a]
華陽國志云漢文帝以銅山賜侍郎鄧通通假民卓王
孫嵗取千疋卭志云州治南五里卓王孫故宅即舊臨
卭縣也耕者往往於其地得漢錢昔文君白頭吟云男
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方輿勝覽成都通仙井在嚴真觀相傳此井與綿竹縣
君平井相通往嵗有人淘井得銅錢三徑可二寸因恍
惚不安復投井中立愈或謂是君平擲卦錢岑參詩君
平曽賣卜卜肆蕪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
[067-8b]
封演錢譜漢有厭勝錢藕心錢狀如干盾長且方而不
圓葢古刀布之變也與近世花蕋夫人封綬及穿鑰錢
相似
陳壽蜀志劉先主收成都士衆掠盡府庫財貨軍用不
足憂之劉巴子初曰鑄直百錢平物價令吏為官市從
之數月而充足梁崔祖思政事疏曰昭烈取帳鈎銅鑄
錢以充國用
蜀志補云蟇頥山鹿市洞穴中有遊者得鵝眼錢不知
[067-9a]
從來按宋畧一貫長三寸謂之鵝眼錢言薄而小泰始
中沈慶中啓通私鑄所作也
五代史李昊曰蜀主於劒門䕫峽多積芻粟増置師旅
用度不足遂鑄鉄錢禁境内鐵置塲鬻之以專其利
成都文類曰宋真宗景德中詔謝濤巡撫利益同九河
張詠議鼓鑄利害乃考鐵價制錢幣重輕適均物估用
平衆甚便之
元費著錢幣譜曰蜀古用銅錢漢文帝時賜鄧通蜀嚴
[067-9b]
道銅山鑄錢是也公孫述據蜀始廢銅錢置鐵官錢百
姓貨幣不行其謡曰黄牛白腹五銖當復好事者竊言
王莽稱黄述稱白五銖漢貨言天下當還劉氏也後述
雖滅猶用鐵錢以二當銅錢一先主攻劉璋拔成都士
卒皆赴庫藏取寳貨軍用不足乃鑄錢一當百平諸物
價文曰直百南齊永明八年劉悛啓武帝曰䝉山故嚴
道地有古銅坑可以經畧帝從之遣使入蜀鑄錢得千
萬工費多乃止後周有蜀雜用古錢交易隋文帝時詔
[067-10a]
蜀王秀於益州立五鑪鑄錢字文輕重如開通元寳之
制五代王衍末年改元咸康又鑄咸康錢然不及唐舊
錢逺甚孟氏廣政間増鑄鉄錢於外郡邊界參用毎錢
千分四百為銅六百為鉄逮至末年流入成都率銅錢
十分雜鉄錢一分大盈庫往往有鉄錢與銅錢相混莫
辨葢鑄工精也孟昶失國乾德四年知府吕公餘慶轉
運使沈公義倫奏揀銅錢計綱以發蜀地上行鉄錢以
千一百易銅錢千又索銅器鑄錢附發仍増鑄銅錢市
[067-10b]
金上供然失於裁制物價滋長鉄錢彌賤至以五千易
銅錢一千太平興國四年詔兩税及諸課利錢率十分
輸銅錢一分時舊錢已竭民間騷擾北客乗時販銅錢
入蜀以一錢易鉄錢十四至有因銅錢三五毁發古塜
剔取神像犯刑者朝廷察知詔仍舊止輸鉄錢人心乃
安淳化五年詔兩川以銅鉄錢兼行銅錢一當鉄錢十
民頗便之咸平三年西京左藏庫使楊允恭言川陜民
田之税昔輸銅錢一今亦鉄錢一吏卒俸給舊銅錢一
[067-11a]
今鉄錢五若交易則鉄錢十為銅錢一且饒信之銅積
數千萬若舟運自荆達蜀蜀素多銅俾䕫益遂各置監
鼓鑄嵗用均給不及十年可悉用銅錢矣議雖未行然
自是吏卒俸給改用十小鉄錢之一矣景德二年張公
詠上言受詔與轉運使黄觀同裁度嘉卭二州所鑄景
德元寳大錢十一參用甚便從之三年行用新鑄銅錢
初益卭嘉眉等州嵗鑄鉄錢五十餘萬貫同兩税課利
收市物帛上供因李順亂罷鑄僅十年又以兵火耗壞
[067-11b]
至是鑄大錢民以為利大中祥符七年諌議凌公策等
請鑄大鉄錢毎貫重一十二斤十兩以一當十先是蜀
中小鉄錢毎十當一貿易非便其後别鑄大錢貫重二
十五斤毎一當小錢十三司言民有盜鎔大錢一千範
為器用鬻錢二千故盜鎔者衆䇿言錢輕則行者易齎
鉄少則鎔者鮮利故請改鑄也嘉祐中趙公抃任轉使
以蜀錢甚多嘉卭州嵗科衙前以鉄科民以炭頗為擾
奏乞罷鑄十年以寛民力四年祫享赦書許之熈寧六
[067-12a]
年五月轉運司以嘉卭州罷鑄錢久民間闕錢乞減半
鑄與錢引相權從之建炎二年轉運司以鑄錢數多難
於流轉造引數少其價益高奏乞依嘉祐四年赦文權
罷鑄錢十年樁留鼔鑄本錢稱提引價不待報遂行自
是引日益多錢日益銷議者以為恐非經久相權之制
紹興三十一年臣僚奏請復置嘉卭二監鼓鑄夾錫錢
詔下制置司總領所商㩁乃具奏以謂嘉州所用錢係
撥於眉州鉄塲其數不多難以復置錢監止就卭州置
[067-12b]
監鼓鑄經久可行利州紹興監仍嵗鑄大小錢共九萬
貫尋報可遂以卬州嵗鑄折二錢一萬貫小錢一萬貫
總領所給其費淳熈六年總領李昌圖奏利卭州兩監
所鑄錢官費本錢倍於息且鼓鑄有限而民間鉟銷無
窮若不更革錢重引輕必壞引法乞罷鑄兩監折一小
錢比折二錢稍増銖兩改鑄折三大錢及將崇寧大觀
折二大錢並作折三行使詔從其請逮今行之以為利焉
   交子
[067-13a]
元費著曰蜀民以錢重難於轉輸始製楮為劵表裏印
記隠密題號朱墨閒錯私自參騐書緡錢之數以便貿
易謂之交子凡遇出納季一貫取三十錢為息其後富
民十六户主之尋亦貲衰不能相償爭訟數起大中祥
符末薛公田為轉運使請官置交子務以權其出入不
報冦公瑊守蜀乞廢交子不用㑹瑊去而田代之詔田
與轉運使張若谷度其利害田若谷議以廢交子為非
便請為置務禁民私造條奏甚悉又詔梓州路提刑王
[067-13b]
繼明與田若谷共議田等議如初詔從之始置益州交
子務時天聖元年十一月也自二年二月為始至三年
二月終凡為交子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貫其
後毎界視此數為凖交子舊以二月二十日起界清獻
公為記時已遷至七月也熈寧五年續添造一界其數
如前作兩界行使從監官戴䝉之請也毎道初為錢一
貫至十貫寳元二年以十分為率其八分毎道為錢十
貫其二分毎道五貫若一貫至四貫六貫至九貫更不
[067-14a]
書放熈寧元年始以六分書造一貫四分書造五百重
輕相權易於流轉於是䝉又請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
弊引有兩界與官自抄紙皆自䝉始大觀元年五月改
交子務為錢引務所鑄印凡六曰勑字曰大料例曰年
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藍曰紅團以朱六印皆飾
以花紋紅團背印則以故事監官一員元豐元年増一
員掌典十人貼書六十九人印匠八十一人雕匠六人
鑄匠六人雜役一十二人廩給各有差所用之紙初自
[067-14b]
置塲以交子務官兼領後慮其有弊以它官董其事隆
興元年始特置官一員莅之移寓城西淨衆寺紹熈五
年始創抄紙塲于寺之旁迄官治其中抄匠六十一人
雜役三十人凡引一界滿納舊易新率千引取錢六十
四曰貫頭錢天聖初止三十建炎初増八紹興十一年
乃増令數其納換不盡者曰水火不到錢今一界所收
併貫頭錢凡一百九十萬道總領所𣙜取以供軍儲所
印之數自元豐元年兼放兩界之後紹聖元年増一十
[067-15a]
五萬道元符元年増四十八萬道祖額毎界以一百八
十八萬六千三百四十為額以交子入陜西轉用故也
崇寧間用兵陜西開拓境土通行引法以助兵費元年
増二百萬二年増一千二百四十三萬五千四年増五
百七萬五千大觀元年増五百五十四萬五千六百六
十六比至換界以新引一當舊引四引法大壞尋有詔
自四十一界至四十三界更不許換四十四界止依天
聖舊額仍不得越銅錢界建炎二年罷鑄錢復用元符
[067-15b]
所増之額三年増一百萬紹興元年増六十萬二年増
一百四十萬三年増五百萬四年増五百七十萬五年
増二百萬六年増六百萬皆以給利䕫兩路軍費七年
有㫖不許泛印八年以邊報急闕増三百萬充糴買九
年以移屯陜西合給糴本及陜西六路新復州軍衣賜
増二百萬増數既多簽書樞密院事樓照奉使陜西奏
禁泛料始定著刑章十年以贍軍急闕増五百萬十三
年以都運司之請増四百萬二十九年以増招軍兵樁
[067-16a]
辦犒賞總領所請増一百七十萬詔從之自後累増五
百餘萬凡兩界共為錢引四千六百四十七萬二千六
百八十紹熈二年有㫖將八十三界錢引展一界行使
増印一百九十萬以償總領所兌引貫頭水火不到錢
之數慶元三年總領所奏以成都潼川利州三路旱傷
制置司減免民間租賦乞増印錢引以備對補有餘以
充賑濟詔増一百萬逮今合四千九百三十七萬二千
六百八十道矣而又偽造竊行足以亂真引日益増錢日
[067-16b]
益銷子母不能相權然有稱提之法以錢稱提者引價
低則官為出藏鏹増價與民市引是也以法稱提者凡
民以錢輸官當拆引則以一貫二百八十為限是也葢
有錢則有引天聖所印之數視錢以為凖者也自軍興
増料鑿空為錢天下大計仰給於紙猶幸守和議引之
出納有常半藏諸司之庫半流轉於民維持不壞識者
有憂其在軍旅之際乎
按宋史薛田為益州路轉運使民間以鐵錢重私為劵
[067-17a]
以便交易謂之交子而富家專之數致爭訟田請置交
子務以𣙜其出入未報及冦瑊守益州卒奏用其議蜀
人便之又云會子交子之法葢有取於唐之飛錢真宗
時張詠鎮蜀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一
交一緡以三年為一界而換之六十五年為二十二界
謂之交子初主以富民及貲衰不能償所負爭訟不息
仁宗時置益州交子務以𣙜其出入私造者禁之定以
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為額云
[067-17b]
 
 
 
 
 
 
 
   交子式
[067-18a]


[067-19a]


[067-20a]


[067-21a]


[067-22a]


[067-23a]


[067-24a]
   錦
宋東陽沈立撰錦譜一卷見宋史經籍志今不存所存
者元費著譜耳其畧云蜀以錦擅名天下故城名錦官
江名濯錦而蜀都賦云貝錦斐成濯色江波遊蜀記云
成都有九壁村出美錦嵗充貢宋朝嵗輸上供等錦帛
轉運司給其費而府掌其事元豐六年吕汲公大防始
建錦院於府治之東募軍匠五百人縫造置官以涖之
創樓於前以為積藏待發之所榜曰錦宫公又為之記
[067-24b]
其畧云設機百五十四日用挽綜之工百六十四用杼
之工五十四練染之工十一紡繹之工百一十而後足
役嵗費絲權以兩者一十二萬五千紅藍紫茢之類以
斤者二十一萬一千而後足用織室吏舍出納之府為
屋百一十七間而後足居自今考之當時所織之錦其
别有四曰土貢錦曰官吿錦曰臣僚襖子錦曰廣西錦
總為六百九十疋而已渡江以後外攘之務十倍承平
建炎三年都大茶馬司始織造錦□被褥折支黎州等
[067-25a]
處馬價自是私販之禁興又以應天北禪鹿苑寺三處
置塲織造其錦自真紅被褥而下凡十餘品於是中國
織紋之工轉而衣被椎髻鴃舌之人矣乾道四年又以
三塲㪚漫遂即舊廉訪司潔已堂剏錦院悉聚機户其
中猶恐私販不能盡禁也則倚宣撫之力建請于朝併
府治錦院為一俾所隷工匠各以色額織造葢馬政既
重則織造益多費用益夥隄防益密其勢然也今取承
平時錦院與今茶司錦院所織錦名色著于篇俾來者
[067-25b]
各以時考之
 轉運司錦院織錦名色即成都府錦院/
土貢錦三疋花様俱八荅暈
官吿錦四百疋花様曰盤毬曰簇四金鵰曰葵花曰八
荅暈曰六荅暈曰翠池獅子曰天下樂曰雲雁
臣僚襖子錦八十七疋花様則簇四金鵰八荅暈天下
樂三種
廣西錦二百疋花様真紅百疋曰大窠獅子曰大馬打
[067-26a]
毬曰雙窠雲雁曰宜男百花青綠百疋曰宜男百花曰
青雲雁曰綠雲雁
 茶馬司錦院織錦名色本司須知云逐年畨蠻貢到
 馬數多寡以用折傳别無一定之數
黎州皂緋二種大被皂緋四色三種中被七八行錦瑪
瑙錦
敘州大被褥雙連椅背單椅背俱真紅
南平軍真紅皁青三種大被褥真紅雙窠錦
[067-26b]
文州犒設紅錦
 細色錦名色
曰瑞草雲鶴曰如意牡丹俱青綠曰鵞黄水林檎曰紫
皁段子此二種特色曰宜男百花曰穿花鳯曰雪花毬
露曰櫻桃曰水林檎曰天馬曰飛魚曰聚八仙曰六金
魚曰秦州細法曰秦州中法曰秦州麤法曰湖州大百
花孔雀曰四色湖州花孔雀曰二色湖州大百花孔雀俱真紅
譙周益州志云成都織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勝
[067-27a]
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李膺益州記曰錦城在筰橋東
流江南岸昔蜀時錦宫也號錦里城墉猶在兹問錦於
蜀中江城宛然如故而杼軸已不存矣
書顧命篇𦙍之舞衣註𦙍諸侯國所製之舞衣也按宋
利州平蜀縣即古𦙍山縣丹鉛錄謂舞衣即今川錦此
亦茫昧難據然西京雜記云漢成帝趙皇后報趙媫妤
以雲錦五色帳沉水香玉壺媫妤泣怨帝曰非姊賜我
死不知此器帝謝之詔益州留三年輸為媫妤作七成
[067-27b]
錦帳以沉水香飾之則蜀錦實見於漢也山謙之丹陽記
曰厯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吳皆資
於西蜀至是始乃有之環氏吳記曰蜀遣使吳齎重錦
千端魏文帝賜羣臣曰前後毎得蜀錦殊不相似左慈
傳云慈嘗在司空曹操坐釣松江鱸魚操謂曰既已得
魚恨無蜀中生薑耳慈曰可得也操恐其即近所取因
曰吾前遣人到蜀買錦可過勑使者増市二端語頃即
得薑還并獲操使報命後操使蜀反驗問増錦之狀及時
[067-28a]
日早晩若符契焉蜀志曰先主平益州賜諸葛亮法正
關張諸公錦各千疋諸葛軍令云軍中之需全藉於錦
華陽國志諸葛孔明既圖畫以賜南夷又與之瑞錦鉄
劵是在三國時而錦駸駸始盛矣
唐宋之世額有常輸而竒袤者或侈勝或報罷存乎其
人如蘇頲以開元八年知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事前司
馬皇甫恂破庫物織新様錦以進頲至一切罷之故唐
書云元宗令皇甫詢於益州織半臂背子等蘇頲為太
[067-28b]
守不奉詔書乃停者也又云安樂公主出降武延秀蜀
川獻单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如絲髮鳥子大僅
黍米眼鼻嘴甲俱成明目者方見之又韋臯在西川凢
軍士將吏有婚家則以熟錦衣給其夫氏以銀泥衣給
其女氏宋初川峽諸州貢織綺鹿胎透背六銖欹正龜
殻等太平興國七年詔悉罷之天聖六年春又罷兩川
乾元節嵗貢織佛明道中又累詔減兩蜀嵗輸綿綺此
其大較也
[067-29a]
予得諸名流之賦詠者西京雜記相如友人盛覽字長
通牂柯名士也嘗問作賦法相如曰合綦組以成文列
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宫一商此賦之迹也覽退而
作列錦賦合組歌揚雄蜀都賦云爾乃其人自造竒錦
紞繏&KR3316頒縿緣盧中發文揚采轉代無窮左思蜀都賦
曰闤闠之裏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
濯色江波唐張何蜀江春日文君濯錦賦云粤惟姑洗
應律勾芒御辰雁橋風暖犀浦花新疊嶂縈郭長楊映
[067-29b]
津軒車照地士女驚人風土堪樂山川可珍嵗時不殊
於荆楚形勝有類夫咸秦晩景彌秀晴江轉春即有卓
氏名姝相如麗室織迴文之重錦艷傾國之妖質鳴梭
靜夜促杼春日布葉宜疎安花巧密寫庭葵而不欠擬
山鳥而能悉績縷嫌遲嚬蛾慕疾乍離披而成段或煥
爛而成疋言濯春流鳴環乃出於是近深沉傍清泚朱
顔始映珎篋方啓其始入也疑芳樹影落澗中少將安
焉若晴霞色照潭底奪五雲長風未散泫百花㣲雨新
[067-30a]
洗爾乃曝林崖出泉洞遲日徐轉和風緩送稍變迴鸞
全分舞鳯戲蝶時遶嬌鸎欲弄乗春景而方收俟王正
而入貢懿其彩色足重鮮明可嘉青為禁栁紅作宫花
能使御尉榮障夫人飭車郎官居而列宿郡守衣而還
家豈若夫齊紈之與楚練細縠之與輕紗王建織錦曲
云大女身為織錦户名在縣官供進簿長頭起様呈作
官聞道官家中苦難迴花側葉與人别惟恐秋天絲線
乾紅縷葳㽔紫茸軟蝶飛參差花宛轉一梭聲盡重一
[067-30b]
梭玉腕不停羅袖卷囱中夜久睡髻偏横釵欲墜垂著
肩合衣卧時參没後明燈起在鷄鳴前一疋千金亦不
賣限日未成官裏恠錦江水涸貢轉多宫中盡著单絲
羅莫言山積無盡日百尺高樓一曲歌劉禹錫浪淘沙
詩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
錦將向中流定晩霞鄭谷錦詩文君手裏曙霞生美號
仍聞借蜀城奪得始知袍更貴着歸方覺晝偏榮宫花
顔色開時麗池鳯毛衣浴後明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
[067-31a]
别占好窠名又布素豪家定不看若無文彩入時難紅
迷天子帆邊日紫奪星郎帳外蘭春水濯來雲雁活夜
機桃處雨燈寒舞衣轉轉求新様不問亂離桑柘殘陸
龜䝉蜀錦裙説云侍御史趙郡李君好事之士也因余
話上元瓦官寺有陳后主羊車一輪天后武氏羅裙佛
幡皆組繡竒妙李君乃出蜀錦裙一幅示余長四尺下
廣上狹下濶六寸上減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則左
有鶴二十勢欲飛走率曲折一脛口中銜莩蘤軰右有
[067-31b]
鸚鵡聳肩舒尾數與鶴相等二禽大小不類而隔以花
卉均布無餘地界道四向五色間雜道上累細鈿㸃綴
其中㣲雲鎖結互以相帶有若駮霞殘月流煙墮霧春
草夾徑逺山截空壞墻古苔石泓秋水印丹浸漏粉蝶
集作/粉蕋塗染盩縆環佩雲隠涯岸濃淡霏拂靄抑冥
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諦視之條段斬絶分畫一一有去
處其繡繪縝緻柔美又不可狀也裏用繒綵下製綫尚
如舊兩旁皆解散葢折滅零落僅存此故耳縱非齊梁
[067-32a]
物亦不下三百年矣昔時之工如此妙耶曵其裙者復
何人焉因筆之為辭繼於錦譜之後俾喜詩者賦焉
   牋
段氏游蜀記云竹維九種牋惟十色成都古今記云蜀
牋十様曰深紅曰粉紅曰杏紅曰明黄曰深青曰淺青
曰深綠曰銅綠曰淺雲又有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
桃花冷金之别即其異名
續博物志云元和中元稹使蜀營妓薛濤以十色彩牋
[067-32b]
貽稹稹於松花紙上寄詩謝之其名有松花紙雜色流
沙紙彩霞金粉龍鳯紙近年皆廢唯餘十色綾紋紙尚
在南部新書云元和初薛濤好製小詩惜其幅大不忍
長賸乃狹之因號為薛濤牋
蜀檮杌王衍以霞光牋五百幅賜金堂令張蠙霞光即
深紅牋也又有百韻牋以其幅長可寫百韻詩其次學
士牋則短於百韻焉
唐范崇凱元凱兄弟俱有才名元凱贈兄詩云洛陽紙
[067-33a]
價因兄貴蜀地紅牋為弟貧南北東西九千里除兄與
弟更無人鮑溶寄王播侍御詩云蜀川牋紙綵雲初聞
説王家最有餘野客思將池上學石楠紅葉不堪書李
義山送崔珏詩卜肆至今多寂莫酒壚從古擅風流浣花
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鈎
楊文公談苑云韓浦與弟洎皆有辭藻洎語人曰吾兄
為文譬如繩樞草舍聊蔽風雨予為文是造五鳯樓手
浦因寄洎蜀牋贈以詩曰十様蠻牋出益州寄來新自
[067-33b]
浣溪頭老兄得此渾無用助爾添修五鳯樓石守道以
燕脂板浣花牋寄徐合州詩合州太守鬢將絲聞説
歡情尚未衰板與歌郎拍新調牋供狎客寫芳詞文潞
公寄人蜀牋絶句素牋明潤如豐玉新様翻傳號冷金
逺寄南都豈無意緣公揮翰似山陰此則冷金牋也司
馬君實蜀牋獻太傅同年葉兄詩西來萬里浣花箋舒
卷雲霞照手鮮書笥久藏無可稱願投詩客助新篇
貞觀故事云大明宫光順門外東都永福門外皆創集
[067-34a]
賢書院學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給蜀郡麻紙五千
畨東坡志林云川人取布頭機餘經不受緯者治作紙
名布頭牋冠於天下今六合人亦解作終是不及
寰宇記益州舊貢薛濤十色牋短而狹纔容八行益部
談資云薛濤井舊名玉女津在錦江南岸水極清澈石
欄周環久屬蜀藩為製牋處有堂室數楹令卒守之毎
年定期命匠製紙用以為入京表疏市無貿者 予庚
戌秋過此詢諸紙房吏云毎嵗以三月三日汲此井水
[067-34b]
造牋二十四幅入貢十六幅餘者存留乃作詩云七八
百年間陳事若俄頃西川錦江畔猶有薛濤井朝發春
花艷夕沉秋月冷所以可傳故問人人不省但云造彩
牋直貢君王前
元費著紙譜古者書契多編以竹簡其次用縑帛至以
木膚麻頭敝布魚網為紙自東漢蔡倫始簡太重縑稍
貴人遂以紙為便倫宦者也傳多稱其能然受宫掖風
㫖諂親貴猶宦者態也智足以創物而亦足以殺身第
[067-35a]
於文字有功人至今稱蔡倫紙今天下皆以木膚為紙
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有玉板有貢餘有經屑有表光
等紙玉板貢餘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表光
非亂麻不用於是造紙者廟以祀蔡倫矣廟在大東門
雪峰院雖不甚壯麗然毎遇嵗時祭祀香火纍纍不絶
示不忘本也恩足以及數十百家雖千載猶不忘如此
 易以西南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
也故物生於蜀者視他方為重厚凡紙亦然此地之宜
[067-35b]
也府城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為二皆有橋焉其一
玉溪其一薛濤以紙為業者家其旁錦江水濯錦益鮮
明故謂之錦江以浣花潭水造紙故佳其亦水之宜矣
江旁鑿臼為碓上下相接凡造紙之物必杵之使爛滌
之使潔然後隨其廣狹長短之制以造砑則為布文為
綾綺為人物花木為蟲鳥為鼎彛雖云多變亦因時之
宜 紙以人得名者有謝公有薛濤所謂謝公者謝司
封景初師厚也師厚創牋様以便書尺俗因以為名薛
[067-36a]
濤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養濤及笄
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宴語
時韋中令臯鎮蜀召令侍酒賦詩僚佐多士為之改觀
期嵗中令議以校書郎奏請之䕶軍曰不可遂止濤出
入幕府自臯至李德裕凡厯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其
間與濤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
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祐餘皆名士記載凡二十
二競有酬和濤僑止百花潭躬造深紅小彩牋裁書供
[067-36b]
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晩嵗居碧雞坊剏吟詩樓
偃息於上後段文昌再鎮成都太和嵗濤卒年七十三
文昌為撰墓誌謝公有十色牋深紅粉紅杏紅明黄深
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即十色也楊文公億談苑
載韓浦寄弟詩云十様蠻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花頭
謝公牋出於此乎濤所製牋特深紅一色耳偽蜀王衍
賜金堂縣令張蠙霞光牋五百幅霞光疑即今之彤霞
牋亦深紅色也葢以胭脂染色最為靡麗范公成大亦
[067-37a]
愛之然更梅溽則色敗萎黄尤難致逺公以為恨一時把
玩固不為久計也 紙固多品皆玉板表光之苖裔也
近年有百韻牋則合以兩色材為之其横視常紙長三
之二可以寫詩百韻故時人便其縱濶可以放筆云
凡紙皆有連二連三連四售者連四一名曰舡牋又有
青白牋背青面白有學士牋長不滿尺小學士牋又半
之倣姑蘇作雜色粉紙曰假蘇牋皆印金銀花於上承
平前軰葢常用之中廢不作比始復為之然姑蘇紙多
[067-37b]
布紋而假蘇版皆羅紋惟紙骨柔薄耳若加厚壯則可
勝蘇牋也 蜀牋體重一夫之力僅能荷五百畨四方
例貴川牋葢以其逺號難致然徽紙池紙竹紙在蜀蜀
人愛其輕細客販至成都毎畨視川牋價幾三倍范公
在鎮二年止用蜀紙省公帑費甚多且恠蜀諸司及州
縣緘牘必用徽池紙范公用蜀紙重所輕也蜀人事上
則不敢輕所重矣此以價大小言也余得之蜀士云澄
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様製也葢表光之輕脆而精絶
[067-38a]
者中等則名曰玉水紙最下者曰冷金牋以供泛使
廣都紙有四色一曰假山南二曰假榮三曰冉村四曰
竹絲皆以楮皮為之其視浣花牋紙最清潔凡公私簿
書契劵圖籍文牒皆取給於是廣幅無粉者謂之假山
南狹幅有粉者謂之假榮造於冉村曰清水造於龍溪
鄉曰竹絲蜀中經史子籍皆以此紙傳印而竹絲之輕
細似池紙視上三色價稍貴近年又倣徽池法作勝池
紙亦可用但未甚精緻爾 雙流紙出於廣都毎幅方
[067-38b]
尺許品最下用最廣而價亦最賤雙流實無有也而以
為名葢隋煬帝始改廣都曰雙流疑紙名自隋始也亦
名小灰紙
 
 
 
 
 蜀中廣記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