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75 居濟一得-清-張伯行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居濟一得卷七
           禮部尚書張伯行撰
  治河總論
自古稱治水者必曰神禹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
無事也夫禹之治水疏瀹决排何嘗無事特以能順水
之性故有事而一如無事也水之性以海為歸故禹之
治水即以海為壑若開六壩是以淮揚為壑也故東去
[007-1b]
祗宜開海口西來切莫放周橋黄日瑾所以兢兢致辨
於周橋之必不可開者也周橋不開則淮揚可免昏墊
矣昔潘印川先生之治河也一到河工乃乗小艇遍視
情形因而歎曰今日河道之壊病在髙堰設閘壩乃盡
塞諸决使之歸一以水攻水即以水刷沙海口不濬而
自開矣此所謂不以人治水而以水治水者也故當日
不過使髙堰之通者塞之海口之塞者通之而河已告
成功此一大治也迨至今日而河道之壊乃有大異焉
[007-2a]
者蓋治之而使壊非壊而求其治也何也昔之害在髙
堰通而不塞而今日且開六壩矣昔日之害在海口塞
而不通而今且築攔黄壩矣髙堰旣開六壩海口且築
攔黄欲河之不壊也有是理乎至河工旣壊不歸咎於
六壩之開攔黄壩之築而乃歸咎於河之不治也夫河
性善下而使之就髙河性喜順而使之從逆河亦無如
之何也及其泛濫不以爲治之之誤而以爲水之爲害
水豈任咎哉我
[007-2b]
皇上聰明天縱哲謀性成軫念民生親視河工不憚再
三洞悉河工之壊皆由於六壩之開乃命諸大臣堵塞
六壩且加築髙堰廣闢清口大挑運河盡塞諸决折攔
黄壩使水由大通口下海仍堤歸仁挑鳯凰橋人字河
及蝦鬚溝芒稻河俾水盡歸海不二年間而奏平成之
績漕運無虞民生樂利何莫非我
皇上神謀妙算睿慮周詳親視河工指授方略之所致

[007-3a]
  治河當酌古通今
方聖時序北河紀曰天下大經濟人必天下真讀書人
以予觀河工之壊往往壊於不學無術之人蓋古人制
度卓有成見確然可守後人不審古人立法之意而妄
行已私變亂成規及至河工已壊而歸咎於河曰河之
難治也茍循古人之成法而恪遵之或有宜於古而不
宜於今者則稍爲變通焉而仍不失乎古人之意又何
河之不可治哉然非天下真讀書人必不能也予故有
[007-3b]
感而發焉天下真讀書人其平居時即以天下爲已任
其所讀諸書皆經濟大文章由是措之於用又焉有不
合者哉潘印川先生曰時勢懸隔修防異宜可因則因
如不可則急返焉勿以僕誤後人使後人復誤後人也
若泥古人成法而不達時變是又不善讀書者也書曰
事不師古無以克永世又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在
治河者之善會之耳
  黄淮水利
[007-4a]
西北水利在黄河之北者莫大於沁河沁河發源於山
西由河南懐慶府武陟縣入黄河若於木欒店倣金口
壩金口閘堽城壩堽城閘之制修成閘壩冬春俱係清
水則閉壩開閘引清水入内河夏秋水發恐有混濁則
閉閘開壩放入黄河總之清水則引入内河濁水則放
入黄河必不使涓滴入内河則由木欒店以下至陳橋
由陳橋至黄陵岡由黄陵岡至張秋若運河水小則使
之入運河濟運由臨清至天津下海若運河水大則使
[007-4b]
之由五空橋穿運河入鹽河至濟南府雒口下海或由
雙河集引入牛頭河由濟寜魚臺至微山湖如水勢仍
大則使之由荆山口彭家河猫兒窩過駱馬湖入中河
濟運而中河之尾仍使之由鹽河下海如駱馬湖口水
勢仍大則使之由西寜橋河由宿遷桃源清河安東沭
陽海州五港口下海則由木欒店以至五港口凡有可
以開通河道挑挖溝洫灌漑民田者皆可做成水田而
河北之水利溥矣西北之水利在黄河之南者莫大於
[007-5a]
淮河淮河發源於河南桐栢山由開封歸徳亳州鳯泗
至天妃廟上出清口此古之小清口也古黄河在清河
縣之後淮水出小清口獨行五六里至大河口黄河由
清河縣後亦獨行至大河口淮合於黄黄合於淮是爲
淮黄交會處也是小清口至大河口淮黄交會處尚有
五六里之遥黄水安得逆流而上倒灌清口乎今則黄
河已遷於清河縣之前矣黄淮交會於清河口黄水直
衝清口故歴年以來總不免於倒灌之患倒灌洪澤湖
[007-5b]
則淤洪澤河倒灌運河口則淤運河黄水小灌則小害
大灌則大害或歸咎於黄之强或歸咎於淮之弱總未
有以治之而使之不爲害也愚不自揣欲將清河口堵
閉使淮水獨入運河由天妃廟後離河稍逺之處開引
河一道穿過堤北於堤河適中之處使之直往東行至
鮑家營河口對過開河口放入黄河則黄水旣無倒灌
之患而糧船由清江浦至天妃廟後御示閘對過再開
引河一道入新河出口過黄河較之出舊清河口又覺
[007-6a]
順便矣且黄水即有倒灌一入引河自往東行而不能
西行矣若慮新河一時不能寛深恐不足以洩淮水則
將舊清口之西御壩之東開引河一道建閘一座淮水
大時則啟板放入黄河黄水大時則閉板以拒黄不使
倒灌洪澤湖蓄洩有方似属妥便但此時淮河由開封
至歸徳乆經淤塞必大加開通中間凡有可以開通河
道挑挖溝洫灌漑民田者皆可酌量行之至運河口之
東有可以開河引入髙家堰内灌漑民田者則酌開河
[007-6b]
道多挑溝洫使髙堰之内盡成膏腴之田再將清江浦
檀渡寺東運料小河閘座修理堅固仍將運料小河盡
行疏通以至海口則由此放水可以灌二百餘里之民
田矣再於淮安之西舊栁溝河開通引水灌田再於淮
安之南劉均溝涇河澗河子嬰溝盡行開通放水灌田
餘水下海竝將鳯凰橋人字河芒稻河白塔河盡行開
通引水灌田且於運河兩岸各閘壩俱行修理以備蓄
洩則髙寳湖水可以放入運河運河之水亦可以灌田
[007-7a]
且放之入海入江而不至有泛濫之虞矣觀沁河淮河
之可以分流灌田則各省凡有清水之處皆可以設法
灌田而水利益溥矣是在後之君子講求而酌行之耳
 引沁入運予任濟寜道時曾條陳河院蒙委筆帖式
 察壽確查明白又䝉委北河㕔鄧之琮丈量估計銀
 十四萬兩後以予陞江南臬司未經具
 題淮河自開封至歸徳一叚二十年前每逢新撫臺
 到任即議挖河後有阻之者因不果行
[007-7b]
  條陳通會河
自古言治河者曰疏曰濬曰築曰塞然而疏濬築塞亦
在審乎蓄洩之宜而已宜蓄者蓄之宜洩者洩之而河
猶有不順其治者未之前聞余嘗往來河工見夫黄河
之險苦於水之無所洩也而中河之水大者宜洩小者
宜蓄將欲洩黄河之水以入中河不惟河身狹小勢難
容納又恐河底淤墊阻絶運道反覆思維有脩通會河
之一法爲經乆無弊之道宜於中河頭之北接駱馬湖
[007-8a]
口再開中河一道由錫成橋預偹河挑至清河縣北中
間多用中河穿斷子堤令與現在中河相通其挖河之
土即用加幇北岸遥堤中有黄家嘴支河一道亦宜開通
若遇中河水大從此分洩黄河之崔鎮徐昇季太三義
等壩俱應開通使與現在中河相連若慮黄水淤墊則
於現在中河之南另開水溝又於其中多開小横溝使
俱與現在中河相通則黄水之入中河者勢旣分散清
水一刷自不至於淤墊黄河之水旣與現在中河相通
[007-8b]
中河之水又轉折與新擬中河相通黄河水大則入中
河中河水大則入黄河黄河中河二水俱大則開劉老
澗黄家嘴支河以入於海又何至有冲决之患哉至於
新擬中河之尾若亦入䨇金門閘則清河縣北恐有危
險宜將遥堤穿開另鑿新河新河之北另築遙堤或即
用挖河之土以築堤未嘗不可要二三里逺勢乃寛暢
至清河縣對直之東其河即徃南行穿舊遙堤使與現
在中河之水會合出黄河以濟運而遙堤外新擬中河
[007-9a]
與新建遙堤仍直往東行至鮑家營止而於新運口之
下各建一閘蓄水出口若運口清水太髙則開一閘以
洩水使清黃之水相平則糧船易於入口若重運過完
即將黃河邊之運口閉閘開中河二閘使一歸鹽河一
歸鮑家營各入於海而王家營大壩之上新運口之下
仍開平水河一道使黃河之水與新舊中河之水俱相
通連至草灣則使黃河與鹽河相通至鄭家馬頭時家
馬頭亦開通使與鹽河相連則水勢旣平自不至潰决
[007-9b]
仲莊閘之壩亦開使與二中河相通作一平水河王營
大壩之下以鹽河為黄河以現今黃河為洪澤湖水之
河以鮑家營為駱馬湖水之河若慮洪澤湖水由舊河
入海駱馬湖水由鮑家營入海而入鹽河之黃河恐有
淤墊之患則將鮑家營河之閘壩堵閉使駱馬湖水盡
歸鹽河輔黃而行以入於海自無泛濫淤墊之虞此平
成永賴誠運道民生萬世之利也若慮工程浩大為費
太繁則更有變通之法仲興集以上不必挑河仲興集
[007-10a]
以下酌量開通止開崔鎮徐昇季太三義四壩及清河
縣北遙堤外之河開陶莊閘陶莊閘下開大引河一道
鄭家馬頭時家馬頭開通亦可吿成此一時權宜之計

 此係二十年前議論今觀之似仍有可酌行之處姑
 存之
  開鎮宣橋
鎮宣橋宜於黃河涯開引河一道將攔黃堤穿斷入鎮
[007-10b]
宣橋河内其下令與中河相通仍宜多開木涵洞或十
數里一個或數十里一個
  開石涵洞
自三岔交界至鄭家道口計程二十二里有石涵洞一
座自鄭家道口至崔鎮迤下計程三十里有石涵洞一
座自崔鎮迤下至古城對過湯家道口計程三十里有
石涵洞一座自古城對過至宿遷縣北車路口計程五
十里有石涵洞一座以上涵洞俱宜開通
[007-11a]
  皂河
皂河亦宜建閘黃水大時使由此引入運河之南不令
直往北行斜向東北順運河南岸入運河
  李經邦閘
李經邦閘各引河亦宜挑通如遇黃水大時由此閘引
入中河旣可以濟中河之運亦可以分黃水之勢
  駱馬湖口
駱馬湖口宜照舊例用竹絡壩湖水大時則嚴加堵築
[007-11b]
不使入黃河黃水大時却放水入中河及西寧橋河則
黃河之水自不至於甚大矣舊例用竹絡壩原所以備
蓄洩也
  閉駱馬湖竹絡壩
治水之法大者洩之小者蓄之黃河水之至大者也故
祗宜洩不宜蓄今又増以駱馬湖之水又焉得而不為
害乎故予謂竹絡壩宜閉也或曰黃河沙重借湖水以
刷之不然則黃河恐淤矣予曰宿遷以上之黃河果誰
[007-12a]
為刷之乎而何以不聞其遂淤也豈不淤宿遷以上之
黃河而獨淤宿遷以下之黃河乎其不足信也明矣或
曰中河水小借黃河以濟運也予曰宿遷以上之中河
初無借於黃河之水而何以亦足濟運也况宿遷以下
之中河又有駱馬湖水以助之乎豈宿遷以上之中河
不借黃水以濟運而宿遷以下之中河必借黃水以濟
運乎又予之所不能解也
  又
[007-12b]
一竹絡壩宜閉也黃河之水滔滔而來勢不可遏顧可
使駱馬湖之水助黃為虐乎故宜閉之使黃河少此一
水即少此一水之害矣或曰黃河之沙全借清水以刷
今使清水不入黃河則宿遷以下二百里之黃河不慮
淤乎予曰借清水以刷黄河理或有之獨是宿遷以下
之黄河慮淤而宿遷以上之黄河獨不慮淤乎宿遷以
下之黄河借湖水以刷之而不淤宿遷以上之黃河果
誰為刷之而何以卒不聞其淤也且遙遙數千里之黃
[007-13a]
河數百年以來何以不聞其偶然或淤也此固不待辨
而自明者也或曰往時湖水涸時中河水小仍借黃河
濟運今而閉之倘中河水小糧船何以遄行乎予曰現
有李經邦閘在倘慮不足以濟運則於此閘之上下再
建一閘使兩閘之水並入中河豈猶不足以濟運乎或
曰湖水大長時仍由竹絡壩口以洩入黃河今為閉之
倘湖水大長中河不虞泛濫乎予曰於錫成澄𢎞橋之
上下多開減壩使由髙山頭入鹽河下海又於其下中
[007-13b]
河兩岸多開涵洞北岸引水入預備河南岸將土塘河
挖成引水入其中兩岸仍多穿溝渠使中河南北盡成
水田又於遙堤之下多建涵洞使預備河之水有餘則
從涵洞洩出遙堤之外使入鹽河下海而中河之水自
不至於泛濫矣且將駱馬湖邊多開引河使水大之時
由西寧橋河下海則湖水亦不至盛大矣
  開竹絡壩
竹絡壩乃黃家嘴之舊支河也其遙堤内為預備河預
[007-14a]
備河旣與中河相通中河又與黄河相通故於此處仍
宜建减水壩一座洩預備河之水即以洩中河之水竝
以洩黄河之水
  建蕭家渡閘
宜於髙山頭東新建格堤之東中河北岸子堤建&KR0636
一座使由格堤土塘河入預備河至蕭家渡建閘一座
穿過遙堤使水由蕭家渡河入海宿遷縣北車路口中
河北岸子堤有石&KR0636洞一座子堤内宜挑河一道引入
[007-14b]
預備河亦使由蕭家渡入海
  疏東奠徳逺鎮宣三橋
此三橋皆所以洩黄水出髙山頭河而入海者也自中
河開而三橋廢矣不知三橋固不可廢也人以爲於中
河有礙故不得不廢而不知於中河固自無礙也今宜
仍爲疏通以洩黄水使由中河之南直往東行過清河
縣後至陶莊閘仍入黄河而於中河南岸子堤多開小
㴠洞使與中河相通
[007-15a]
  復西寜錫成澄𢎞三橋
此三橋皆所以洩湖水使由鹽河下海者也今止存西
寜一橋洩水而錫成澄𢎞二橋俱不洩水矣究其故亦
恐其害中河也而不知中河固自無害也今西寜橋已
洩湖水矣而錫成澄𢎞二橋又宜洩新中河之水當於
大王廟西開减水閘二座使新中河之水俱由此洩入
錫成澄𢎞二橋亦由髙山頭入遙堤外河下海减水閘
底宜比中河底髙一丈使中河之水止存一丈餘俱由
[007-15b]
閘洩出其遙堤外之河道不必動帑挖河築堤止宜用
歲修錢糧於水小時挖河水大築堤每年隨時修補則
河日寛深而堤日髙大六縣之地俱成稻田矣其挖溝
渠通水灌田之處聽從民便不議築堤爲妙蓋一經動
帑築堤則官堤不敢擅動民間反有不便者矣
  開西寜橋
西寜橋河向係捐工人員挑河築堤今尚未成宜發帑
挑挖成河以洩湖水使由鹽河下海
[007-16a]
  開預備河
新建格堤之東亦挖成河子堤亦建小&KR0636洞一座引中
河水由格堤土塘河入預備河順流而下則子堤之北
遙堤之南俱作水田矣
  開中河頭
新中河頭用二個舊中河頭於新中河建閘之南再開
河頭一道亦用二個則水進必多若黄水盛大再開李
經邦閘則三個河頭連黄水俱洩矣
[007-16b]
  開劉老澗預備河作减壩
劉老澗以上預備河數十丈已經淤平宜於通中河之
處不必築堤建滚水壩一道壩底宜比河底髙八尺使
中河之水常深八尺餘者盡皆洩出而於劉老澗對過
中河北岸子堤宜堅築蓄水勿令由劉老澗洩出其由
此以上數十丈亦宜多建&KR0636洞使中河之水洩出預備
河由劉老澗而出若將西草壩閉塞再建閘數座則預
備河祗宜疏濬深通無需建壩矣
[007-17a]
  新中河尾
新中河尾遙堤之北宜挑一丈二尺深順遙堤往東宜
挑二尺深用磚做成减水壩様使中河止存一丈之水
餘者盡要減出由遙堤外往東至鮑家營河入海中河
過遙堤裡正對小閘河中河之東宜建小閘一座閘底
宜比河底髙六尺用閘板水大則洩水小則蓄正對雙
金門閘中河之東亦宜建小閘一座用板啟閉如上法
一以洩中河之水一以冲下叚鹽河使不至淤墊再往
[007-17b]
南又宜於東邉多開小木㴠洞頭用閘板酌量啟閉務
使中河之水與黄河平以便行運
  仲興集宜用新挑中河
自宿遷縣至清河縣黄河與遙堤相去俱逺惟有仲興
集一叚黄河與中河相去甚近前河院改於中河之北
另挑中河一道斟酌甚當後河官以新河水淺因廢新
河而行舊河獨不慮黄河之害乎故糧船宜行新中河
而以舊中河之北堤作新中河之南堤即使黄河偶有
[007-18a]
疎虞亦不至爲中河之害矣
  崔鎮對過建閘
劉老澗以下崔鎮正對遙堤處其遙堤外之河與遙堤
相去甚近此處亦宜建減水閘以洩預備河之水使劉
老澗以下中河黄河之水亦由此洩出
  改挑中河中河尾
宜於清河縣北遙堤之外改挑中河一道至清河縣東
北再穿遙堤使南由清河縣東出黄河使糧船出清口
[007-18b]
往下順流行一里許至天妃廟後入中河口
  中河北水田
中河北水田亦照南式但北邉遙堤内用預備河南邉
臨子堤挖土塘河兩邉行水則遙堤之内子堤之外盡
成水田矣
  中河南水田
中河南子堤南岸挖小河一道多用&KR0636洞以通中河之
水小河南多横挖溝渠以通田間則中河之南俱成水
[007-19a]
田矣此萬世之利也
  開峰山天然閘
峰山天然四閘乃靳文襄所建以洩黄河異漲之水者
也愚意旣開周橋翟壩等閘以洩洪澤湖之水若慮清
口之水不能敵黄則將峰山天然閘開放使黄水入湖
以助湖水出清口敵黄若曰黄水不盛大則不能出閘
愚以爲黄水不盛大則亦不能倒灌清口必待黄水盛
大之時清口慮其倒灌然後開天然閘放水入湖以助
[007-19b]
清水若可以通睢寜等湖則宜放入以淤各湖蓋聞睢
寜五湖原係民田後因往東一帶黄水淤墊太髙不能
下行故積水成湖今宜仍爲淤平使照舊復爲民田豈
不美哉若此閘之水不能至彼則宜於天然閘之上或
數十里另開一閘以淤此湖此法可以洩黄水使不得
漫溢可以淤湖坡使成平地可以助湖水敵黄一舉而
三善備焉者也
  開歸仁堤閘
[007-20a]
歸仁堤閘原因湖水盛大開之以洩湖水使入黄河者
也今黄河已髙而湖水日深湖水已不能出閘矣故宜
於周橋翟壩等閘開之後即將歸仁堤閘開放黄水使
入各湖俟將各湖淤平然後自至洪澤湖洪澤湖坡亦
可漸淤爲平地此旣可助清水敵黄又可使湖坡淤爲
平地豈非一舉而兩得之哉
  分洩黄水
孫家集小閘下開引河一道可以洩中河之水勢中河
[007-20b]
西叚自劉老澗以上東叚自三義壩以上俱用新挑中
河行運則崔鎮徐昇季太三義各減水閘俱可開通使
水由中河以南黄河以北俱往東行至雙金門閘對過
開河放水以洩黄河有餘之水使由雙金門閘入鹽河
下海若黄水大時將仲莊閘開通引黄水入雙金門閘
下鹽河却從雙金門閘北小閘相近處開引河一道使
中河之水由此河行至楊家莊開通御示閘過黄河使
糧船由此來往若慮黄河水大倒灌淮河口則將中河
[007-21a]
之尾往東再挑數里合於鹽河使由鮑家營河下海糧
船旣由新中河行走則劉老澗孫家小閘及竹絡壩俱
可以洩水下海矣中河頭以北西寜橋正西宜開引河
一道建閘一座水大之時從此放水由西寜橋下海
  中河南分黄支河
天下事必有創建非常之功而後可爲乆安長治之謨
若徒爲因循茍且之計終属補偏救弊之術蓋不大創
則不能大成也河之爲害縷堤害之也欲河之大治必
[007-21b]
盡去北岸之縷堤而後可也而中河之南開支河一道
以爲分黄之河中河之北將預備河挑成以爲洩水之
河分黄之河使其由舊中河順流而下若舊中河㫁處
則另開小引河一道以相接連其河仍使與新中河相
通使其水有餘則洩入新中河而洩水之河則使其出
遙堤由鹽河下海若新中河之水有餘則令洩入預備
河内使其出遙堤入鹽河下海各處縷堤自徐州至安
東北岸俱開減水閘壩
[007-22a]
  中河子堤
清河後新中河挑完將宿遷中河頭且不築壩用中河
之水刷新中河或刷黄河或由鹽河下海似属可行中
河南岸仲興集一段數十里無子堤似宜加築即以打
堤之土於堤南挖成小河一道做分黄河將來亦有用
處五空橋河亟宜挑成則清江永無水患淮安城南運
河之南似宜挑引河一道水大開放并將澗河深濬則
淮安城可以不險中河離北遙堤甚逺離南新築之堤
[007-22b]
亦逺兩岸俱無縴路勢必仍於南岸築縴路小堤一道
即於縴路小堤之南挖成小土塘河一道將來若開崔
鎮壩從此洩黄水使由陶莊閘出黄河是亦預備之一
着也
  分水灌田
中河北岸有小石閘數座俱可開通挑挖引河以分中
河之水入西寜橋河下海則黄河以北清水皆可以灌
田有餘之水皆可以下海矣是興水利即所以除水之
[007-23a]
害也
  仲家莊分黄支河
宜用仲莊閘作河頭由清河縣北雙金門閘至清河縣
東向陶莊閘仍入黄河清口可免倒灌之患支河在遙
堤之南運河又宜在遙堤之北
  建減水閘壩
一黄河兩岸宜建減水閘壩也蓋黄河之水天下之至
大者也故不可使之合而但當使之分以合則勢大分
[007-23b]
則勢小也峰山旣建天然閘矣聞此閘一放而睢寜膏
腴之地盡成湖波則以下原淤髙而上原之水無所出
也今宜於徐州之下查土性堅實可建閘之處建閘一
二座下開引河引水入睢寜湖以淤湖坡使仍爲膏腴
之田不亦可乎上原旣淤平則下原峰山閘亦可放矣
若夫歸仁堤閘固所以洩湖水使入黄河者也然昔日
湖水髙而黄水低固可以洩湖水今日湖水低而黄水
髙獨不可以洩黄水乎故歸仁堤閘亦宜洩黄水以淤
[007-24a]
湖坡者也再於桃源縣上下查土性堅實可建閘者酌
量建閘一二座以洩黄水使淤湖坡則黄水之勢可以
漸減矣北岸如李經邦閘亦可以洩黄水入中河再如
崔鎮徐昇季太三壩皆可開也將中河南岸土塘河再
挖寛深則三壩之水皆可由土塘河順流而下入舊中
河由清河縣後而東出陶莊閘以入黄河矣或曰黄河
之水宜合不宜分合則溜急而沙刷分則流緩而沙停
子欲多開減壩以洩黄水將黄河獨不慮淤乎予曰不
[007-24b]
然凡於諸閘壩所洩者出漕之水也若平漕之水又豈
得而洩之哉則黄河固不患其或淤矣
  河道大勢
宜先減宿遷至清河一帯黄河之水使小則不至倒灌
清口而又於清口以下開分黄大河一入鹽河一入鮑
家營河以大通口爲大海口以平望河爲鹽河海口以
五港口爲鮑營海口三河竝流則清口之水自小矣然
後將髙家堰一帯多建減水閘下開河道使髙家堰一
[007-25a]
帯堤内盡成水田下尾餘水可歸運河者仍歸運河由
興文閘子嬰溝等閘洩出不能歸運河者則令入髙寳
湖髙堰一帯洩水旣多則洪澤湖水自然漸小又恐不
能敵黄矣則於徐州以下黄河南岸相其地勢多建減
水壩下開引河引入各湖先將各湖淤平然後漸淤洪
澤湖以漸往南淤直使洪澤等湖滄海變作桑田祗留
淮河一道則雖有大水不能爲災地平天成而河工永
享安瀾之休矣此一勞永逸之法也亦借兵於敵之法
[007-25b]

  減水涵洞
黄河北岸縷堤減水涵洞宜在各險工之上口順堤挖
引河使水逆行即於近引河之堤多開涵洞引水至縷
堤内通中河與中河之水竝行順流而下但恐雙金門
閘必不能容故宜於遙堤之外改挑中河一道即以挑
河之土築堤若縷堤内地勢太窪則引河與涵洞底不
宜與縷堤内地相平或髙一尺或髙二尺縷堤涵洞内
[007-26a]
用小埽接至平地庶不至冲成深潭
  南岸險工建越堤
水猶賊也勦之皆我勁敵撫之皆我赤子故順之則治
逆之則亂黄河南岸險工内各宜築越堤要與險工相
離甚逺使可容水有越堤者即宜於險工之上口順堤
挖引河一道離險工稍逺乃對堤挖引河使穿縷堤入
越堤内順越堤土塘河往下行又於險工之下越堤之
内開引河穿縷堤以出越堤内之水使仍入黄河則險
[007-26b]
工可以不險矣此順而治之不與水爭用撫之之法者
也南岸險工則北岸開涵洞南岸開越堤内分水河兩
洩其水北岸險工宜多設涵洞乃可洩水
  大分黄河
宜於廢閘塘東或陶莊引河之下開大引河一道引黄
河入鹽河又於廢閘塘東南開小引河一道引廢閘塘
清水至黄河邉入分黄大引河輔黄而行則引河不致
淤墊乆之而黄河盡歸鹽河矣且於引河入鹽河之處
[007-27a]
又穿斷遙堤使通遙堤外鮑家營河中間又作平水河
數道直至鮑家營河往北止則黄河之水一半歸鹽河
一半歸鮑家營河而黄河水勢自減而老壩口車路口
及韓尹二莊安東縣便益門新港唐家堡周家渡茭陵
二塘童家營遙灣老堤頭各險俱可不險矣至於北遙
堤外各河道不用大興工作止宜於水小時疏通河道
水大時加築堤岸使遙堤之北盡成清水小河則海州
贑榆沭陽宿遷桃源清河六縣之地盡成水田矣
[007-27b]
  復張福王簡黄韶口
此三閘相傳以爲湖水大則開之使洩入黄河黄水大
則閉之不使其入湖者也愚意此三閘皆所以節宣清
口使其水常平以便行運者也黄水逼近清口則閉之
以蓄水敵黄清水太髙則酌量開放使其水常平則運
船之出口旣易而黄水亦可免倒灌之患此節宣之法
爲最善者也故宜復之但今湖水離堤甚逺須酌其宜
不必拘舊制
[007-28a]
  收束清口
洪澤湖水旣小則清口不宜太寛宜收束使窄若慮口
小則水急運船難行則宜於清口之上復張福王簡黄
韶三口酌量開放清水太大則三閘俱開中大則開二
閘稍大則開一閘水小則全閉務使清口之水常平則
船自易行而又不使黄水倒灌則清口之爲清口得矣
  運河口
運河口宜在石坎正對處宜建攔水堤一道要數十丈
[007-28b]
長其河正對口處宜寛廣十數丈上口河宜以漸而窄
至口門處又宜以漸而寛其最窄處宜建閘二三座大
約不甚着力宜用磚閘下板處用石水大則起板以洩
水水小則下板以蓄水運口内雁翅不宜驟寛宜以漸
而寛大約每一丈長寛一尺則水流不至太急可無牽
挽之難而於石墻上用草連以䕶之則船無撞衝之虞

  又
[007-29a]
黄水之所以倒灌運河者亦運河口門正與清口相對
所以一經倒灌即入運口其勢甚便也今宜將運河口
改於武家墪堤西石坎之東使口門向南則運河口與
清口相背自不至有倒灌之虞矣若猶慮其倒灌再將
運河口建閘一座若黄水盛大則將天妃閘運河口閘
俱下板堵閉黄水又焉得而入乎再將髙家堰各閘俱
經下板堵閉則清水旣盛而黄水自退矣
  清河口議
[007-29b]
運河口直衝清口所以黄水一發勢必倒灌順流而下
所以運河盡皆黄水無怪乎運河底淤墊日髙也今宜
將現在運河口堵塞竝將大墩以西築大壩一道築隔
清口却從大壩之南往西開引河一道或里許或二里
許轉往北開至堤數丈轉往東開出清口會黄下海却
於大墩之東開運河口使淮水由南而北運河口西開
清口會黄使淮水亦由南而北則黄水雖發不至倒灌
運河矣如仍恐倒灌則於引河極西之處建閘一座如
[007-30a]
遇黄水盛長則下板堵閉如此則旣不能倒灌清口以
淤洪澤湖亦不能潛入運河以淤運河矣
  又
再開清口由天妃廟下往東北開引河一道從堤外直
往東行或二里或三四里入黄河又於河北楊家莊之
上開河口一道使糧船由此口過黄河仍於天妃廟後
引河頭間建閘一座如遇黄水倒灌則下板堵水又於
運河分水往東處築草壩二三座束水使水不得多入
[007-30b]
運河蓋恐河不能容必致冲决也此與上條不同又一
說也當酌
  又
或曰現今清口寛九十餘丈洩水入黄河今開清口不
過數丈耳豈能多洩洪湖之水洪湖之水不能多洩將
不虞其泛濫乎予曰是宜倣張福口王簡口黄韶口之
制以備蓄洩則洪湖之水自不至泛濫而運河之水亦
常有餘裕矣或曰若運河水大河不能容則如之何予
[007-31a]
曰運河之水有餘則開五空橋由檀度寺閘分入運料
小河以下海或曰運料小河已多淤塞恐不能下海予
曰能疏通至海口固好即不能至海使其由大茭陵入
黄河亦可以洩運河之水况淮安之西又有栁溝河亦
可開通灌田且洩運河之水或曰淮安水髙於城若遇
泛漲能無慮乎予曰府城運河之南地最窪下若開月
河一道使船由月河而行正河自可無虞也或曰髙寳
運河之水若遇泛漲則如之何予曰東岸有劉均溝子
[007-31b]
嬰溝涇河澗河人字河鳯凰橋芒稻河皆可洩水也在
預先疏濬之耳或曰髙寳湖水若大則如之何予曰固
可由運河東岸以洩入下河亦可視地勢之宜洩之使
入江也
  大挑運河
國家數百萬糧漕皆資一線之運河豈可不使之深通
哉兩年以來見運河口每苦淺澁而界首一帶如興文
閘子嬰溝等處放水灌田則舟苦難行蓄水行舟則民
[007-32a]
苦無水此豈善全之謀乎故於運河口及界首至揚州
一帶宜大爲挑濬務使深通而於全河尤宜大挑務使
水由地中行而不專借堤以束水則水雖有盛大之時
終無泛溢或用河兵分叚挑挖每年一次嵗以爲常則
運河不患其不深總要比現今河底再深二丈則運河
乃成雖有水大淮揚不至受害矣再將運河東減水閘
壩底低下數尺則河旣不淺而水有所歸自無湮没之

[007-32b]
  又
查運河原舊甚属深通自數十年來只加築堤岸而不
深挑運河以致日淤日淺運河之底或有髙於平地者
矣固宜大加深挑使水由地中行庶糧運無阻而民田
亦免淹没之患矣
  復髙堰各閘壩
 一周橋翟壩髙良澗古溝之舊制宜復也今查周家橋
髙良澗舊河現在聞當日一帶俱係水田今宜將此二
[007-33a]
處仍各建閘復昔日水田之舊而於髙堰一帶每二十
里建閘一座開引河一道兩岸多開溝渠盡成水田而
其有餘之水則令其穿運河由涇河澗河及子嬰溝至
馬家蕩入蝦鬚溝河由射陽湖入海或曰髙堰一帶多
開閘座以洩洪澤湖之水則清口之水不虞太弱而不
足以敵黄乎予曰清口宜收束使小且有上諸閘黄河
之水以助之借黄以敵黄又何患其不足乎或曰髙堰
一帶及周家橋髙良澗旣多開閘座以洩湖水則下河
[007-33b]
一帶不又苦水乎予曰下河之所苦者不獨在水也今
年不嘗苦旱乎揚州每日禱雨旣苦無水而旴泗又苦
於多水予正欲損旴泗之有餘以補揚屬之不足也且
所謂閘者固可開可閉操縱在我者也下河用水則開
之下河苦水則閉之又何至爲下河之患乎或曰下河
苦水則閉閘誠是也但子言清口收束使小一洪澤湖
之水豈能驟出乎予曰昔清口之上張福口王簡口黄
韶口固嘗建閘矣今再復此三閘之舊以備宣洩未爲
[007-34a]
不可而又何患乎清口之小也夫開周橋一帶閘座以
灌田則不特除水之害而兼以資水之利矣開峰山歸
仁堤諸閘以洩黄水又開張福王簡等口以洩清水則
不特用清以敵黄而兼用黄以敵黄矣似亦法之可行
者也
  髙堰内水利
河防一覽曰髙堰之内有越城周家橋一帶地勢稍亢
淮水大漲從此溢入白馬湖水消仍爲陸地蓋藉此以
[007-34b]
殺黄漲即黄河之減水壩也若一概築堤非惟髙堰難
守即鳯泗不免加漲矣愚意欲於周家橋一帶設立閘
座多穿河渠以漑民田則髙堰之堤可保鳯泗之水可
消而民間更獲灌漑之利是一舉而三善備也又何憚
而不爲或曰清口不虞倒灌乎曰湖水小則閉閘以敵
黄湖水大則開閘以漑田又何慮乎
  復周橋翟壩髙良澗古溝舊制
黄河旣開減水閘涵洞又開支河則水不至於盛大自
[007-35a]
無倒灌清口之慮矣而洪澤湖水又豈可使之盛大如
故哉即以今嵗論之旴泗苦於水大揚州苦於無水借
旴泗之水以潤揚州豈不兩全也哉故宜復周橋翟壩
髙良澗古溝之舊制使其有餘則洩之不足則蓄之務
使各遂其願旣不至於無水又不至於苦水豈非一舉
而兩得之道乎
  開周家橋閘
余議大挑運河旣於臘月十五日閉壩矣然囬空糧船
[007-35b]
將不行乎曰宜開周家橋閘使囬空糧船盡出周家橋
閘由草字河入髙寳湖至髙郵州入運河即一切民船
俱由此行板閘關暫移於周家橋收稅則運河旣可大
挑糧船亦可通行關稅不至有誤所謂一舉而三善備
焉者也
  髙家堰堤内水田
髙家堰内或相去十里或相去十五里或相去二十里
開引河一道堰上建閘或涵洞使洩洪澤湖之水即以
[007-36a]
灌堰内之田引河兩邉盡挖溝渠使通水道以灌民田
引河兩岸即以挖河之土築堤則髙寳萬頃湖波盡成
稻田矣湖水宜由武家墩入運料小河南行
  閉六壩
孫宗彛曰聞潘總河當日風雨寒暑駕小艇往來訪詢
夜不成寐者半年殫力思維乃有成畫是以急築髙堰
一帶惟堤淮水使不東注併力出清口敵黄刷黄以入
於海一策而已其策髙堰曰泗州巨商私販北自河南
[007-36b]
南至𤓰儀勢必假道清江浦而各閘不免稽留咸以從
髙堰周橋一帶直達爲利多揮金造浮言以阻我愚按
治河别無他法惟有塞髙堰通海口一策而塞髙堰又
即所以通海口也然而髙堰之所以難築者則以巨商
私販利其往來之便以爲漏稅之計也故昔日河道之
壊在開周橋今日在開六壩一閉六壩而河道治矣
  救旴泗法
皇上軫念旴泗百姓永受水患乃指示方略令於蔣家
[007-37a]
壩建閘一座開引河一道以洩湖水法誠善也但洪澤
湖水勢甚大非一閘所能宣洩查歴來舊制原有周家
橋閘翟家壩竝髙良澗古溝二閘以洩湖水所以旴泗
不致大受水患今由蔣家壩閘推之再建兩三閘以洩
湖水再於髙家堰内多開溝渠以灌民田其有餘之水
放入髙寳湖内而又於運河西岸多開㴠洞使髙寳湖
内有餘之水放入運河又於運河東岸多開閘壩使運
河有餘之水放入下河以灌民田而其有餘者仍令隨
[007-37b]
各海口下海則髙家堰内以及下河俱可收水之利而
旴𣅿泗州亦可除水之害矣或曰洪澤湖水由髙堰而
東則黄河之水不虞倒灌清口乎予曰有收束清口之
法在今清河口現寛九十餘丈若髙家堰建一閘則將
清口收束一二十丈再建一閘又將清口收束一二十
丈再建一閘又將清口收束一二十丈將來清口僅餘
數丈使足以通漕運而止清口旣小蓄水必盛是足以
敵黄而有餘矣又何患黄水之倒灌乎此功一成旣可
[007-38a]
以除旴泗之水患可以興下河之水利竝可以免黄河
之泛濫誠一舉而三善備焉者也
  又
旴泗之所以苦水者以黄河之水無所洩也駱馬湖之
水歸黄河洪澤湖之水盡歸黄河而黄河僅恃一大通
口之海口以洩之下源之洩水旣少上源之壅水必多
洪澤湖之水不能速下此旴泗之所以被害也今日欲
救旴泗惟有將黄河分爲三河從王家營減水壩開引
[007-38b]
河一道由鹽河入平望河海口自陶莊引河下尾開引
河一道由鹽河歸鮑家營河出五港口下海有此三海
口以洩水下源之洩水旣多上源之流水自暢且此二
支河俱在清口之下如此分洩則清口自無倒灌之虞
然後開周橋翟壩髙良澗古溝以洩洪澤湖之水洪澤
湖之水所洩旣多又慮清口不敢敵黄則於徐州之下
清口之上黄河南岸多開減水壩以洩黄水入湖一以
助湖水使出清口敵黄一以淤平湖地使滄海變爲桑
[007-39a]
田使洪澤湖仍爲洪澤湖餘地盡淤平原而淮河仍復
淮河之舊則洪澤湖盡由髙寳湖入運河下江亦可從
鳯凰橋人字河下海則旴泗之水可消而揚州一屬亦
不至苦於無水灌田矣此法一行而揚州得其利旴泗
除其害誠一舉而兩得者也
  添水利道
淮揚百姓常苦水之害而不知資水之利水之大者莫
過於洪澤湖委之於無用則足以爲害而用之灌田則
[007-39b]
未嘗不可以爲利宜添設水利道一員或即以河道兼
攝亦可同知通判則令其兼攝各縣添設水利縣丞或
主簿一員令其專管於周橋翟壩髙良澗古溝髙堰武
家墩石磡各建石閘一座下各開引河一道挑濬溝渠
務使可以灌田而止是資水之利即所以去水之害也
  運河兩岸減水閘壩
運河西岸自淮安至揚州宜多建進水閘壩引湖水入
運河濟運若運河水大又宜於東岸多設減水閘壩放
[007-40a]
運河之水由各支河入海引湖水入河濟運則河水自
不患其或小放河水由支河入海則河水又不患其或
大矣此誠萬全之策也
  復運料小河
運料小河所以洩五空橋入運河之水也中有蘆蒲一
叚未經挖通似應挖通以洩運河之水但茭陵一叚穿
斷遥堤故河院廢之蓋慮黄河之水盛大萬一衝决遥
堤堵塞猶堪作内障也今年運河之水甚是危險似宜
[007-40b]
仍復開通以洩運河有餘之水也
  復五空橋河
五空橋河所以分運河之水以保清江也緣前任董河
院開閉不得其法防之不固以致河水流入清江清江
被淹而河院董亦以是去位若因是不開此河是因噎
而廢食也今宜仍復開通以分運河之水則運河之水
自小而民居不致淹没矣
  復楊家廟河兼伏龍洞
[007-41a]
伏龍洞此明時孫知縣所造使穿運河入射陽湖者也
其法於運河之下建石涵洞涵洞之上加土四尺上爲
運河底此法甚善而今已乆廢矣故宜復之蓋此河所
以洩洪澤湖水而黄河南岸運料小河又所以洩運河
之水也今二河竝廢髙家堰已建石工運河兩岸惟務
加髙而髙堰之險運河之險乃在在告急矣此愚意所
以欲復也
  流均溝
[007-41b]
流均溝所以洩運河之水入馬家蕩者又自馬家蕩由
蝦鬚溝之廟灣入海此河一開則淮安運河之水由此
而減不至甚大則淮安可以安枕而卧矣
  芒稻河
芒稻河亦所以洩運河之水入海者也惟開口未盡通
所以運河之水每至滿溢堤岸每至冲决惟將此河大
爲開通庶乎運河之水入海既速而堤岸亦可保無虞
或曰海口旣多水勢大洩運河不致淺阻乎余曰於河
[007-42a]
頭或建閘或建壩水大則洩之以入海水小則蓄之以
濟運則糧運旣可通行而無淺阻之患堤岸亦可保固
而無衝决之虞矣
  王家營開分黄支河
宜於王家營大壩開通使深將引河再挖寛深以引黄
河之水使入鹽河由平望河下海又要在縷堤之北鹽
河之南再挖引河一道使黄水出大壩往東行至鮑營
之下乃歸鹽河而於大壩以上一叚竟歸鮑家營河則
[007-42b]
與鮑家營河不至混而爲一矣
  韓家莊閘引河
查韓家莊南有運料小河一道宜於尹家莊西築隔堤
一道以斷運料小河即於尹家莊開引河一道引黄水
入運料小河直至大茭陵將縷堤開通放水仍入黄河
則水勢旣分而安東縣之南門與便益門及二塘俱可
不險而河南之韓家莊尹家莊新港唐家堡周家渡小
茭陵大茭陵各險工俱可廢矣
[007-43a]
  尹家莊一帶開引河
宜於尹家莊埽工之上開引河一道穿過縷堤使入運
料小河而於大茭陵遥堤外開引河一道穿縷堤使運
料小河之水仍出黄河此工一成而尹家莊韓家莊安
東便益門南門二塘新港唐家堡周家渡小茭陵大茭
陵十處險工俱可以不險矣但運料小河南岸之堤宜
加幇髙厚仍宜加築堅實始足捍禦而以加幇所取之
土仍挖運料小河一道在運料河堤之内以補運料小
[007-43b]
河以通運料小河上下之水
  埽工宜廢
一黄河兩岸埽工宜廢也除近城近鎮者仍下埽外其
餘一應埽工盡行停止查河南從前每年下埽嵗無寜
晷臨河州縣民不堪命自佟撫臺到任乃以不治治之
坍堤還堤而不下埽三十年來民少休息而河亦無泛
濫之虞今惟倣河南之法於各險工之内先築越堤而
後廢埽工外靣坦坡要極平堤要髙寛則水之冲刷無
[007-44a]
力而後將埽工兩頭縷堤先開水口使水得近越堤或
曰縷堤外地勢髙縷堤内地勢窪旣開水口則縷堤内
越堤外不㡬成潭乎予曰不然上開水口則黄河之水
由上而入下開水口則黄河之水由下而出且水長一
次則地淤一次不數次而縷堤内外可以相平矣又何
慮其成潭乎或曰河南地寛江南地窄固未可以一槩
論也予曰江南之地固未嘗窄也亦未嘗無可築越堤
之處也惟相其地勢地勢寛者越堤宜逺地勢窄者越
[007-44b]
堤稍近又何不可之有哉而越堤之築又宜照例實加
夯硪乃爲有益
  海嘯
或問海嘯之後沙塞其口必預疏濬潘印川先生曰海
嘯之說未之前聞愚按海嘯之說自古有之或潘先生
偶未之見耳愚於辛巳三月三日親在雲梯關之下見
海嘯大通口兩岸水與堤平而馬家港之埽遂復衝去
而上流安東之水曾未大漲以是知其爲海嘯也然數
[007-45a]
日之後水復歸漕依舊刷沙至壬午嵗而河底日深海
口大闢不惟不能淤塞且日刷日深海口日加深通矣
海嘯沙塞未可信也
 
 
 
 
 
[007-45b]
 
 
 
 
 
 
 
 居濟一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