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75 居濟一得-清-張伯行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居濟一得卷四
           禮部尚書張伯行撰
  疏浚泉源
東省運河專賴汶河之水南北分流濟運而汶河之水
尤藉泉源以灌注若夏秋雨澤愆期山水未至大漲各
湖水不能暢滿河流㣲細僅足浮送回空來歳新運深
屬可慮必將泉源大為疏通俾水盡歸汶河俟閉壩挑
[004-1b]
河時由馬踏蜀山二湖口將水盡行收入兩湖之中以
待來歳新運經臨放以接濟甚屬有益應飭泰安新泰
萊蕪肥城寧陽東平汶上平隂八州縣各將境内泉源
泉頭泉眼泉池并泉溝㑹河乘此農隙之時印官親督
人夫逐泉大加挑挖淺者深之窄者濶之務使水勢沛
流達汶庶於糧運大有裨益
  馬踏湖
馬踏湖所以濟北運也其湖口有曰徐建口有曰王士
[004-2a]
義口皆放湖水入汶河出分水口者也有曰新河頭有
曰𢎞仁橋皆放湖水入運河者也故徐建口王士義口
不宜開放至北河水小或開新河頭或開𢎞仁橋以接
濟之若北河水勢足用仍宜堵閉蓄水此一定而不可
易者也
  又
馬踏湖周圍三十四里零二百八十歩計地一百四十
餘頃每歳收蓄汶水有北月河口王士義口徐建口其
[004-2b]
上為釣臺泊水漲則滙入此湖出開河閘迤北由𢎞仁
橋入運
  馬踏湖宜築北堤
查馬踏湖水與𢎞仁橋相通故水大之時盡由𢎞仁橋
洩入運河以故不能蓄水稍遇天旱便成亁涸今宜於
開河以東築湖堤一道其髙寛宜與運河之堤相等則
水有所蓄而不至於亁涸矣
  十里閘
[004-3a]
此閘亦宜下板十八塊與栁林閘同用積水入南旺湖
中蓄以得用
  又
十里閘啟閉宜得法平常水足之時宜與栁林閘一例
啟閉不可或偏獨至北運水小之時則此閘宜少下板
一二塊如水仍小則再少下一二塊如北邊水勢十分
小時則此閘之板竟可不下使此塘之水南至栁林閘
北直至開河閘十里閘竟可不用如北邊水仍小則開
[004-3b]
河閘亦宜酌量下板矣然此閘之板要少遲而啟使汶
河之水灌滿塘河則水之所蓄既盛十里閘一開往北
之水自多矣栁林閘閉板之後必遲一二日十里閘方
可啟板
  十里閘放船法
十里閘不下板故糧船一過栁林閘栁林閘下板即可
竟過十里閘與開河閘而直抵袁家口閘矣若北運之
水既盛而栁林閘以南水或不足用即將此閘下板栁
[004-4a]
林閘亮板一塊而南運自無不足矣然又宜視分水口
水勢之大小若分水口不足六尺十里閘即宜酌量下
板數塊若仍不足六尺即宜再下幾塊若足六尺即止
若過六尺即酌量啟板蓋以六尺為率過即當啟板不
足即當下板而開河亦當下板總貴相機啟閉斟酌得
宜也然此為北河水小故也若北河水勢足用遇汶河
水大即宜將栁林十里兩閘閘板全下使水由斗門入
南旺湖蓄之備用
[004-4b]
  十里舖閘
十里舖閘在五里營閘之上五里營閘已經廢壊不必
修矣至十里舖閘亦不可輕開蓋此閘界在湖心一經
開放則湖水一洩無餘必運河水涸糧船淺阻萬不得
已然後可開此閘且看後邊糧船多少如糧船已多乃
為可開若糧船尚少必不可輕開蓋恐後不接濟也惟
白嘴開放無妨
  閘座之制
[004-5a]
查栁林為南旺上閘十里為南旺下閘山東一千餘里
之運道其闗鍵總在於南旺則南旺之所係為最要也
查南旺以南接濟之水甚多南旺以北並無涓滴之水
助運則栁林閘與十里閘正未可等視也今議將栁林
閘為界水閘則使汶河之水盡濟北運而南運則用府
泗等河馬塲湖之水以濟之其要在栁林閘之啟閉宜
嚴也尋常有水之時十里閘與栁林閘照舊啟閉無容
分别一遇北河水小之時將栁林閘板嚴下十里閘板
[004-5b]
盡啟使水盡往北行若汶河水長兩閘仍舊下板使水
俱由斗門入南旺湖蓄以濟運迨至水勢勝大之時則
啟十里閘板而栁林閘板仍行嚴閉使水由彭石口孫
强口劉賢口入南旺湖若水漫過栁林閘板仍將寺前
舖閘板嚴下使水由張廂口盛進口焦鸞口入南旺湖
是以栁林閘為界水頭閘寺前舖閘為界水二閘總使
汶河之水専濟北運不令南行也而又用蜀山湖之水
出分水口以濟北運用馬踏湖之水出新河頭𢎞仁橋
[004-6a]
以濟北運又用南旺湖之水出闗家大閘五里舖滚水
壩以濟北運則北河之水自不至於太小而東昌一帶
糧船無淺阻之患或謂南旺之水盡濟北運栁林閘下
不慮水小乎不知若遇栁林閘水小再將十里閘板嚴
下將栁林閘板酌量啟閉而南河亦不患無水矣總之
必須南旺閘官汶上主簿小心謹慎啟閉得宜方克有濟
  五里舖滚水石壩
五里滚水石壩盖洩運河有餘之水入南旺湖蓄以濟
[004-6b]
運者也每逢運河之水有餘則洩入湖中及運河之水
不足則由開河之下兼濟閘放出濟運不知始自何年
竟為堵築矣運河水大既不能洩入湖中運河水小又
無慿開放以濟之古人蓄洩之法盡廢矣今宜仍為開
通以備蓄洩庶於漕運大有裨益矣此壩底髙於河底
四尺有餘小則蓄以濟運大則洩入湖中查栁林閘以
南有盛進口張廂口焦鸞口三斗門洩水入湖此不用
斗門而用石壩者盖北運無水接濟倘或過洩恐不足
[004-7a]
以濟運也故用石壩以備蓄洩此古人制度之盡善者也
  關家大閘
關家大閘亦所以洩運河有餘之水蓄以濟運者也因
年深日乆廢壊無存遂失古人蓄洩之利矣今宜重為
修整
  開河閘
開河閘要與十里閘栁林閘酌量啟閉尋常水足用時
一例啟閉無容置議矣獨至北運水小之時則此閘啟
[004-7b]
閉須要得法如水甚小十里閘既不下板矣此閘或下
板六塊或下板四塊或下板二塊或可不下板亦竟不
必下如南旺塘河内糧船淺阻則酌量下一二塊或三
四塊使糧船得行便止不必多下
  又
此閘亦宜下板十八塊積水使由闗家大閘及五里舖
滚水石壩入南旺湖中蓄以待用
  開河放船法
[004-8a]
開河閘板可不必下開河若下板北運再無不淺阻之
理或曰開河不下板十里閘下糧船淺阻奈何曰俟糧
船淺阻時再將開河酌量下板三五塊至糧船齊幇後
則將板盡啟放船及船放完時閘板又不必下矣然亦
當視分水口水勢之大小若分水口不足五尺五寸則
十里閘宜酌量下板矣此閘不下板其法固善但恐袁
口閘一少下板而上源之淺阻立見是不若開河仍下
板開河放兩塘袁口放一塘或船太多有三兩幇塘内
[004-8b]
不能容者仍一塘放一塘
  𢎞仁橋建閘
查𢎞仁橋馬踏湖之門户也馬踏湖水大每由此分洩
入運但未有閘座則蓄洩不便故宜建閘一座以備蓄
洩庶水無甚大甚小之患也
  袁家口閘
袁家口閘板宜多下乃可蓄水蓋遇北運水小之時十
里閘開河閘俱可不必下板而専以此閘收束上源之
[004-9a]
水故此閘最為𦂳要若啟閉稍不如法非上源淺阻必
下源淺阻
  袁家口放船之法
袁家口閘為北運咽喉最闗𦂳要若不從此處放水北
注北運之淺阻勢所必至故糧船至此必須積至三百
或二百餘隻則水自充足有餘而後啟板放船若水非
有餘船決不可放必將開河閘板十里閘板盡啟使南
旺之水全注於此若開河閘上有船即將上塘之船歸
[004-9b]
併此塘以便蓄水蓋船不虞多惟患水小耳此閘板須
全下始足以蓄水十里閘開河閘不下板始無淺阻之
虞茍此閘下板或少則十里閘開河閘上下未有不致
淺阻者且栁林不能蓄水南運勢必不足此不可不知
也此閘船多水足始無淺阻若船少即放未有不淺阻
者即以今年論春間每塘放二三百隻並無淺阻至閏
四月初忽然五十隻一放六十隻一放將水放盡乃至
淮安二幇五十八隻船一板止放四十一隻餘船十七
[004-10a]
隻遂至淺阻竟不能放蓄水一日又啟一板始能放下
然此閘既須兩板始放一幇船而開河十里閘船乃處
處淺阻俱不能行矣後𫝊黄閘官問乃知亦係閘牌少
下板之故此閘之板必須多下始足蓄水然而船亦須
多者何也蓋塘内水大固足以水送船塘内水小亦可
以船送船何為以船送船數塘合一塘是也如此塘之
船不能行走即將上塘之船歸并此塘盖船多則水亦
長而船俱可下矣如半盆水内置西𤓰兩三個則盆内
[004-10b]
之水立刻長滿是其驗也此又各塘放船之法不獨袁
口為然也袁口積船既多將啟板放船必須先着人令
開河下板則水不至於大洩俟袁口放完船下板之後
開河仍舊啟板若開河下板袁口之船不能放完上下
或有淺阻即將開河亮板一二塊船自無不行矣此法
固善但昨於閏四月初一下板少而上下俱經淺阻又
不可不慮也是不若開河仍舊下板開河放兩塘袁口
放一塘袁口放兩塘靳口放一塘自無淺阻之患若一
[004-11a]
塘有三二百勢必不能容兩塘者亦可以一塘放一塘
此又在人之隨時通變耳
  又
袁家口閘上下河水甚淺每逢天旱船最難行此閘放
船須先將栁林閘板嚴下用人看守然後將十里閘板
全啟放水北注若閘上有船即令隨水放下至開河閘
又將開河閘板全啟放水北注若閘上有船亦令隨水
放下並放到袁口閘然後將袁口閘板全啟放船自無
[004-11b]
淺阻之虞放過袁口即將此板勿下再啟靳口閘板放
船直待船放完時却先將靳口閘下板然後再下袁口
閘板却將栁林閘板全啟將閘上之船直放至袁口若
開河閘上水淺將板畧下一時水足即啟自無不通行者
  靳口閘
靳口閘地勢最髙故閘上之水視閘下之水每髙四五
尺必須安山閘多下閘板則此閘上下之水不至大相
懸逺若此閘上水比閘下髙四五尺即知安山閘少下
[004-12a]
板塊須速着人去呌安山閘下板安山閘既多下板則
此閘上下水勢自不大差無論啟板之時糧船易放而
閘上之水亦不至一洩無餘袁口上下亦不至於淺阻
矣此閘放船一完即送袁口㑹牌而不送安山㑹牌須
俟袁口再放一塘來此閘再放一塘去然後送安山㑹
牌使安山放船盖此閘放兩塘安山始可放一塘也
  安山閘
安山閘板宜多下葢以靳口閘地勢太髙若此閘一少
[004-12b]
下板則靳口閘水勢必致太峻且閘上之水一洩無餘
而袁口開河上下必致淺阻矣此必然之理也然亦宜
俟靳口放兩塘此閘始可放一塘也
  復安山湖
安山湖與南旺湖同用皆所以節有餘補不足者也遇
天雨連綿運河水大則蓄之湖中天道亢旱運河水小
則放出濟運蓋一歳之中必有隂雨之時必有亢旱之
時湖也者所以酌有餘補不足而使運河之水常平者
[004-13a]
也非謂今歳之水蓄之以濟來年之運也自奸民羨湖
地肥美因而盜種遂為乆假不歸之計乘兵餉𦂳急名
為助餉而安山湖地遂為納租之地而不為蓄水之湖
矣以致數十年來每遇天旱東昌一帶輙有膠舟之患
糧運遲滯職是故也故今宜復安山湖以蓄水則北運
可永無淺阻之虞矣
  又
查從前北運不淺阻者有安山湖以蓄水也自安山湖
[004-13b]
閉而東昌一帶每有淺阻之患矣今宜復安山湖併各
湖口閘照舊修補完固以備蓄洩則水有所蓄而北運
自無淺阻之患矣
  又
安山湖所以蓄運河有餘之水者也運河水大則蓄之
湖中下板堵閉運河水小則啟板開放接濟糧艘故安
山閘上有通河閘内有引河尚可收水戴家廟閘上有
積水河閘地勢太髙似不能過水又有八里灣閘地勢
[004-14a]
稍平似猶可以過水惟有似蛇溝閘地勢甚窪儘可以
蓄水故此湖之地仍宜除糧用以蓄水庶於漕運大有
裨益矣
  鹻荒貽害
安山湖地原屬瘠土亘未開種於康熙十八年前任總
河靳輔委官丈量荒地共九百五十二頃零名曰丈出
令民開墾認種不知此地澇則一望為壑旱則遍生鹵
鹻不堪播植民生絶望致糧餉無從徴比康熙四十四
[004-14b]
年士民陳聖謨等連名呈懇題豁應照所請一槩豁租
將原根開墾之九百五十餘頃大加挑濬仍作蓄水官
湖應於運道有益
  復各湖議
明嘉靖間河南道御史王廷奏畧曰今之欲種湖地者
仍倡為水入而不能出之説臣近親歴各湖湖髙於河
殆六七尺春夏水涸每借各湖之水以濟河漕况各湖
原設水車各三百五十輛若遇盛旱亦令車水以濟奚
[004-15a]
謂入而不出乎臣又覽觀地勢詢訪民謡湖櫃之説不
但漕河有利而庶民亦有賴焉盖泰山以西地漸窪下
秋水發俱奔注此中宋末嘉祥鉅野曹濮壽張之間遂
成巨浸是以有梁山水泊之亂今東平去梁山不逺而
水既入湖湖外皆納糧民田也若隄防稍廢則水將漫
衍淹沒而嘉祥鉅野曹濮壽張之間又成巨浸矣是所
利者止數百家而所害者幾千百萬家及數州縣也事
有召釁法有啟奸不尤可慮乎此就其害於下者言之
[004-15b]
耳若湖廢河亁漕運不通其所闗係尤重且大又不可
不深慮也
  戴家廟放船法
戴家廟閘舊候荆門閘㑹牌以致遲滯今不宜候荆門
閘㑹牌但安山㑹牌一到即便啟板放船盖荆門閘舊
止一閘下板不候㑹牌恐致通漕今上下兩閘俱經下
板一啟一閉必無通漕之患矣
  大感應廟東減水閘
[004-16a]
張秋迤南八里廟有沙河一道出道人橋入運其源出
滑縣開州有魏河洪河小流河三道俱由濮州范縣以
達張秋每遇雨潦之年其水甚大勢莫能禦再往南沙
灣有棗林河一道出小閘入運其上源自荆隆口舊決
口至張秋有六七百里之遥每逢大雨之年此六七百
里逺之水俱至張秋出小閘入運河沙河棗林河之水
俱入運河運河勢不能容曹家單薄必致冲決此以前
屢決屢塞最稱險要者也然曹家單薄地既窪下土又
[004-16b]
虚鬆勢難建閘故宜於大感應廟東地勢髙阜之處開
引河一道建閘一座使水過閘東行仍由曹家單薄舊
河入鹽河下海則既可以洩運河有餘之水又可使鹽
船直入運河且可以通商賈往來而濮州范縣陽穀壽
張東阿永無淹沒之患矣所謂一舉而三善備焉者也
  曹家單薄以北減水閘
再於曹家單薄之北建閘一座逓相啟閉以備蓄洩運
河水小則兩閘俱閉蓄以濟運運河水大則兩閘俱開
[004-17a]
放之入海若運河之水稍大則量為下板斟酌啟閉務
使得中使水大不至於淹沒民田水小不至於淺阻糧
運斯為立法之盡善也
  開沁河議
古之治河也易今之治河也難古之治河止以除水之
害今之治河兼以資水之利盖水也者天地之血脈原
日流行於天地之間者也故順之則利逆之則害治得
其道則可以轉害而為利治不得其道亦可以變利而
[004-17b]
為害今日之㑹通河是也古人治得其道而漕運通
利民田無害今日不得其道故南旺以北糧艘每至淺
阻南旺以南民田每被淹沒則今日之治河惟有使河
還其為河湖還其為湖閘座還其為閘座民田還其為
民田而已而其要總在於復古人之舊制通今日之時
變準乎古而不泥於古酌乎今而適宜乎今而已無餘
事何言乎古制之當復盖南旺湖所以蓄水濟運也自
南旺湖盗種而水遂不容入湖矣水不入湖而南旺悉
[004-18a]
種田禾矣南旺佃種而濟運無資矣此湖之不可不還
其為湖者也馬塲湖亦所以蓄水濟運也自開楊家壩
而馬塲湖不蓄水矣使府河泗河之水由楊家壩入運
河至南陽由減水閘入南陽湖又由牛頭河至濟寧南
郷夫馬塲湖不用以蓄水使數百年之滄海悉變而為
桑田豈非一大利乎但所苦者濟寧南郷一帶之百姓
與魚臺之百姓耳夫馬塲湖召租納稞所得能幾何哉
而使濟寧南郷與魚臺數千百頃良田悉變而為滄海
[004-18b]
其心又何忍乎今惟有使湖還其為湖而民田還其為
民田斯善矣至聊城縣之進水閘減水閘又堂邑之進
水閘博平之減水閘皆宜酌量修復而其各引河皆宜
急為疏通者也何言乎酌今之宜古人治㑹通一河不
知幾費經營而始克成之且經數百年前後之修理數
十人心思之所區畫而始克成之其為功亦大矣獨是
以二千餘里之運河而僅恃此一線之泉水雨潦之年
糧運無阻而民田每受淹沒亢旱之年民田不淹而糧
[004-19a]
運又多淺阻此數百年之患而人亦卒無如之何者也
至明季因北運淺阻議於荆隆口建壩引黄河之水至
張秋以濟運豈知黄河之水有利而亦有害者也至𢎞
治五年黄河決荆隆口而張秋被淹矣𢎞治六年劉大
夏方治之至於順治六年而荆隆口又決矣順治七年
楊芳興治之自是之後而荆隆口不敢復議開矣而卒
無如北運之淺阻何也今查得沁水發源於山西至河
南懷慶府合丹河之水至武陟縣而入黄河若於武陟
[004-19b]
縣東木欒店開引河一道使由原武陽武至封邱而入
荆隆口舊河至張秋以濟運而北河不虞其淺阻矣若
慮張秋水淹沒民田宜於大感應廟東建減水閘一座
使水由鹽河下海則不惟民田不淹而商賈之船且得
以往來矣
  引沁入運
查沁河由河南武陟縣木欒店入黄河夫黄河之水至
大而加以沁河之水尤大是以其害為最甚與其入黄
[004-20a]
河而為黄河之害何如入運河而為運河之利查陳橋
至張秋原有舊河一道名為棗林河即金龍口舊河也
可以穿運河至濟南府雒口下海不煩大為挑浚而木
欒店至張秋亦有沙河一道但乆經淤淺若由木欒店
挑浚至陳橋分為二河一由沙河入運一由棗林河入
運而於張秋運河東岸建閘以備蓄洩水大則啟板放
水入海水小則閉板蓄水濟運而又於棗林河之雙河
集建閘二座南運水小則閉北閘使之由小黄河牛頭
[004-20b]
河以濟南運至沭陽下海若北運水小則閉南閘放水
北行以濟北運又於曹州之白茂建閘二座可以分水
由曹縣城武單縣金郷魚臺入南陽湖又於宋家窪開
河一道冬月使水由小黄河入南旺湖蓄之以濟春運
是此河一開既可以除黄河之害又可以資運河之利
可以使河南開封漕米由陳橋上船歸徳之漕米由東
明杜勝集上船可以不至衛輝府亦可不至小灘矣並
可以興西北之水利使河南山東北直江南俱為水田
[004-21a]
其利真無窮也此區區一得之見不能無望於後之君
子力為舉行耳
  開沁河
國家歳漕數百萬糧以實京師全賴㑹通一河而㑹通
一河又藉汶河之水至南旺分流濟運南旺迤南尚有
馬厰數湖接濟南旺以北止有安山一湖而今已報租
佃種矣所以每逢天旱之年東昌一帶處處淺阻以致
糧艘稽遲非一日矣歴來司河者非不多方籌畫而卒
[004-21b]
無如之何也今查得沁河發源於山西由河南武陟縣
東四十里木欒店往東南㑹入黄河若將此河改來入
南旺濟運則南北俱無淺阻之患矣但沁河之水㣲則
利大則害須於引河頭建閘一座水小時開放濟運水
大時下板閉閘使不為害仍宜於十月以後開閘放水
至五月初一日即行閉閘仍於閘外建築土壩使水不
至閘則下源永無泛濫之虞此河由武陟獲嘉原武陽
武至封邱劉廣挑通六里至王㐱莊即入荆隆口舊河
[004-22a]
由祥符長垣蘭陽東明曹縣定陶曹州至雙河集往東
由鉅野縣安興墓廵檢司至鄆城縣東由宋家窪入南
旺湖又由南旺湖北流出兼濟閘濟運又於上源北岸
封邱縣劉廣分支河一道由長垣東明曹州開州濮州
范縣壽張至東阿出沙河濟運又於曹州雙河集分支
河一道由鄆城汶上壽張陽谷東阿入棗林河出小閘
濟運又於上源南岸長垣白茅集分支河一道由曹縣
單縣金郷栁溝河入魚臺南陽湖又於鄆城東分支河
[004-22b]
一道由鉅野嘉祥小黄河入濟寧牛頭河至魚臺亦歸
南陽湖又由南陽湖至沛縣昭陽湖㣲山湖由徐州荆
山口下邳州猫兒窩出彭家河口過運河入駱馬湖又
由宿遷西寧橋歴桃源清河安東沭陽海州頭圖口大
伊山下海但徐州荆山口已被黄水淤墊即使挑挖隨
挑隨淤必無善法須接沛縣太行堤建築攔黄堤一道
由張谷山藺家山荆山口南至子房山使徐州以上黄
河之水出黄河者仍由子房山下歸入黄河不惟荆山
[004-23a]
口之淤墊可以挑挖而邳州一帶之湖不致淹沒俱可
為膏腴之田矣此河一成若慮張秋水大又可於大感
應廟東建閘一座使水由曹家單薄入鹽河下海若於
此處挑深成河而鹽船及商民船隻俱可以往來且濮
州范縣亦免淹沒民田之患矣此河既成又可於戴村
壩倣堽城壩制建石閘一座將戴村壩下汶河築壩堵
塞使水由閘入運冬春水小則放入濟運伏秋水大恐有
沙淤則堅閉石閘開坎河口使水由鹽河下海則南旺
[004-23b]
塘河免致淤墊而亦可省每歳挑挖之費矣
  沁水入運河頭
沁河在武陟之東四十里木欒店為入黄河之路其水
勢由西北而東南至黄河交㑹處尚有二十五里宜於
木欒店内沁河之東挑引河一道使之由東南而西北
逆流而上河頭建草壩一座中留丈餘寛口門往西北
每里許建草壩一座須用四座重重闗鎻則水自不至
於泛濫而為害又於四座草壩之中建石閘一座若遇
[004-24a]
山水泛漲則將石閘下板謹閉毋使東行若水十分大
漲石閘恐不足恃則將四座草壩擇其易堵者下埽築
堵使水全不能過則自不至為下源之害矣盖以沁水
之性㣲則利大則害不可不防也
  引沁水利
沁河開成則水利可興山東宜添水利同知一員專司
其事或以黄河同知兼攝亦可濟寧魚臺汶上鄆城壽
張陽穀東阿俱可以修水田運河水足則沁河之水可
[004-24b]
以灌田運河水小則沁河之水可以濟運且此河一通
而各州縣之水俱可以歸河民田永無淹沒之患矣再
將沛縣太行堤接築至子房山則黄河之水不入清河
荆山口以下徐邳之地皆可以修水政再築彭家河兩
岸則邳州諸湖俱成水田其利為無窮矣
  趙王河
查趙王河若欲大開先將東阿縣鹽河挑成可以下海
然後引沁河水通金龍口河以達張秋使由鹽河下海
[004-25a]
則北直河南山東船隻俱可以通行矣查明天順八年
金景輝疏稱陳橋原有黄河故道船可往來止是陳橋
迤西三十餘里淺狹水小時月不得通流若開挑深濶
亦可分引沁河之水以通運河是其所不通者止三十
餘里耳即使年乆淤塞開通亦無甚難也查沁河入黄
河之處在武陟之東其去陳橋不過百有餘里耳即無
河形創為開之亦似可行况河形現在乎若欲小做止
將古黄池北二堤挑開使通金龍口河再將黄陵岡扒
[004-25b]
頭二堤挑開使通趙王河然後將白茅集三空橋堵築
使古黄池至黄陵岡一百七十里河内之水盡入趙王
河又將雙河集下堵築使由小黄河至南旺湖南馬村
集開河引入南旺湖内由運河斗門出而濟運再將魏
河洪河小流河開通使由張秋沙河濟運此河各衙門
俱有案卷經登州府同知楊廷望查明濮州范縣陽穀
壽張各縣情愿自挑後因史通判有欲未遂竟不果行
案卷可查河圖昭然此二河開南旺迤北運河可無淺
[004-26a]
阻之虞矣
  挑趙王河沙河
天時亢旱河流㣲細其南旺以南河道將各湖之水開
放接濟一切糧船可以前進惟南旺以北一帶運河止
賴汶河分流浮送糧艘並無湖水接濟實屬可慮查張
秋城河舊有趙王河沙河二處之水堪可濟運應委員
確勘飭行曹州濮州鄆城陽榖壽張汶上各屬速將境
内趙王河沙河淺阻之處多撥人夫加意挑挖深通放
[004-26b]
水濟運不惟漕艘得以接濟而民田亦不致淹沒矣
  棗林河
棗林河由沙灣小閘入運其上為壈邱坡之水又其上
為天鵝坡之水逓而上之以至於荆隆口六七百里之
遥若稍為疏通其利當無窮也奈今處處淤塞水滯不
行急宜疏通以利運道者也
  又
此河自張秋南沙灣小閘起係東阿縣地方三里至丁
[004-27a]
家橋又七里至萬家橋河東岸係東平州地方河西岸
係陽穀縣地方又三十一里至黒虎廟係壽張縣地
方又十四里至李家橋係汶上縣地方又九十里至紅
船口橋係鄆城縣地方又二十五里至閻什口橋係濮
州地方直至雙河集兩坌分流一入小黄河至南旺下
入牛頭河一即為棗林河其源自陳橋古黄池來
  疏濬沙河
查張秋迤南舊有沙河一道上通魏河洪河小流河由
[004-27b]
濮州范縣而來原有商賈往來祗因數十年來淤塞淺
阻不通舟楫而濮州范縣之水不能宣洩是上之無以
濟漕運而民生屢被淹沒商賈不能通往來為害莫甚
焉故急宜疏濬而疏濬之法又不動國帑皆紳衿士民
情願樂挑者也是此一舉上之有益於漕運下之有益
於民生而且可通商賈之往來亦何憚而不為乎
  五空橋
張秋城南五空橋所以洩運河之水入鹽河下海者也
[004-28a]
其每空宜酌量再低二三尺其兩旁鑿槽下板如閘制
然以備蓄洩甚於運河有益或於大感應廟東建閘一
座引水至堤内往東開引河一道至曹家單薄入鹽河
下海亦可以備蓄洩保固堤岸
  又
五空橋減水壩宜改為減水閘蓋壩底太髙不能洩水
故也改為減水閘則啟閉有方蓄洩自然得宜矣
  荆門閘放船法
[004-28b]
荆門閘塘河與磚板閘天井在城均為水門闗蓋不使
水之下洩也自司閘者不詳察古人建閘之義往往兩
閘齊啟齊閉以致上源之水一洩無餘湖水甚大船猶
可行天旱之年湖水一小東昌一帶在在淺阻皆由啟
閉失宜之故也故宜倣磚板閘天井在城閘例上啟下
閉下啟上閉務使船皆可出而水不大洩此誠運河之
一大闗鍵也今春一用之而東昌上下水勢足用並無
淺阻之患張秋迤南水勢甚大可備異日之用又何慮
[004-29a]
糧儲之不早登
天府乎如閘上積船太多又不可拘此例須兩閘齊啟
板則放船更快但船少之時須一啟一閉决不可兩閘
齊啟致洩水勢也上下兩閘板俱要各下二十塊少則
不足以蓄水矣
  荆門上閘
荆門上閘所以闗南旺以北運河之水也其閘與天井
閘相對故宜設鎻如天井閘之制而其鑰匙宜掌之於
[004-29b]
捕河㕔一啟一閉繳上閘鑰匙使領下閘鑰匙繳下閘
鑰匙使領上閘鑰匙不得混行開放以洩水勢
  荆門下閘
荆門下閘亦宜設鎻其鑰匙亦宜掌之捕河㕔蓋此閘
與在城閘相對故亦宜照在城閘之例與上閘之一啟
一閉庶乎蓄洩得宜而水勢常足矣
  阿城閘放船法
阿城兩閘其上啟下閉下啟上閉亦與荆門閘等其在
[004-30a]
荆門之下猶天井在城之有趙村石佛也蓋其斟酌得
宜古人不知幾經籌畫而始建此良規數年以來亦因
司閘者失其意而齊啟齊閉以致水勢太洩每逢水小
之年北運輙有淺阻今亦為訂正之使悉遵古人之制
一啟一閉則水勢有餘而糧運無阻矣若閘上積船太
多亦宜上下兩閘齊啟放船又不可執定一啟一閉反
致船行遲滯也
  阿城上下閘
[004-30b]
阿城上下閘皆陽穀主簿所管也主簿衙門現在張秋
今宜移於阿城亦掌二閘之鎻鑰蓋此二閘與趙村石
佛相對故宜與趙村石佛之例一啟一閉逓為開放以
蓄水勢庶糧運不致於淺阻亦如荆門閘繳上閘鑰匙
則領下閘鑰匙繳下閘鑰匙則領上閘鑰匙則水有所
蓄而不至大洩矣
  七級放船法
七級塘河亦係上啟下閉下啟上閉者也但七級塘河
[004-31a]
止二里許而至周家店則有十二里二里塘河之水焉
能足十二里河之用此周家店所以每有淺阻而七級
放船必兩閘並啟也夫兩閘並啟既慮洩上源之水而
下啟上閉二里塘河又不足十二里之用為之奈何則
惟有並塘之法焉七級放兩塘周家店始放一塘若仍
不足七級放三塘周家店始放一塘再無不足之理船
愈多則水愈髙至船盡歸下塘而水仍留上塘此法之
至善者也查七級塘河可灌六七十隻兩塘則有百餘
[004-31b]
隻三塘則有二百隻即發㑹牌於周家店令周家店啟
板放船此一定不易之理也若一塘灌二三十隻兩塘
止灌四五十隻而周家店即行啟板則水仍多洩矣故
七級必儘塘灌放乃為得法也若閘上積船太多亦宜
上下兩閘齊啟放船更為便㨗
  周家店放船法
周家店距七級十二里而七級塘河僅有二里餘以二
里餘之塘而灌十二里之河水勢自不足用故必七級
[004-32a]
放兩塘而周家店始放一塘乃為得法或七級放兩塘
而周家店水勢仍小則俟七級放三塘而周家店乃放
一塘水勢再無不足之理若一塘放一塘周家店上下
未有不致淺阻者司閘者不可不知蓋船少則洩水必
多而船多則洩水必少故周家店放船必須百五十隻
多不過二百隻少亦必須百隻始可放一塘則船既易
出而水亦不至太洩矣
  東昌府上下各閘放船法
[004-32b]
東昌府第一閘為周家店其上閘為七級下閘七級既
放兩次周家店始放一次七級二里之塘所容不過四
五十隻船是七級放二塘其船不過百隻若七級放二
塘周家店水仍不足用不妨再放一塘是七級放三次
周家店始放一次約周家店之船少不過百隻多不過
百五十隻其以下各閘之水諒無不足用者倘或再不
足用須兩塘併一塘如此塘水小船不可過閘即將上
塘之船合併此一塘内再無不足之理或疑船多一塘
[004-33a]
不能盡放不知船愈多則水愈髙譬如置一大盆水止
半盆若置西𤓰二三箇於盆内其水立時即滿四月初
間催民船進京各閘水小乃將五塘歸併一塘民船六
百二十五隻
皇木筏十七弔糧船二十四隻各閘俱過并無淺阻用
此道也蓋船少則用水多船多則用水少此不易之理

 
[004-33b]
 
 
 
 
 
 
 
 居濟一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