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6 輿地廣記-宋-歐陽忞 (master)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輿地廣記卷二十八
             宋 歐陽忞 撰
  荆湖北路
下岳州古三苗國地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長沙郡二漢
因之晉元康元年置建昌郡咸康元年省宋元嘉十六
年置巴陵郡齊梁陳皆因之梁兼置巴州隋平陳郡廢
改州為岳州大業初改曰羅州復置巴陵郡唐武徳四
[028-1b]
年平蕭銑置巴州六年改為岳州天寳元年曰巴陵郡
皇朝因之今縣五
上巴陵縣二漢下雋縣地呉為巴丘邸閣晉太康元年
置巴陵縣屬長沙郡宋置巴陵郡梁置巴州隋改為岳
州唐因之呉使魯肅方彧東晉使陶侃皆守巴陵以為
重鎮有大江洞庭湖有資水沅水澧水湘水同注洞庭北
會大江名之五渚戰國䇿云秦與荆戰大破之取洞庭
五渚謂此地湖水圓廣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没於其地
[028-2a]
有君山艑山巴即湘山也以湘君之所迹處因曰君山
有石穴與太湖之苞山潜通故太湖亦有洞庭山君山
東北對艑山兩山相次去數千里回峙相望孤影若浮
有青草湖
望華容縣漢孱陸縣地晉武帝時置安南縣屬安平郡
宋因之隋開皇十八年改曰華容屬岳州唐因之垂拱
二年更名容城神龍元年復故有方臺山赤亭湖近湖
有赤亭城梁元帝使胡僧祐陸法和等據赤亭擊破侯
[028-2b]
景軍擒其將住約即此
上平江縣本漢昌縣地東漢置呉曰呉昌晉宋因之屬
長沙郡隋平陳省入羅唐省羅入湘陰神龍三年分湘
陰置昌江縣屬岳州後唐改曰平江有汨水西至湘陰
入湘有廬水
中臨湘縣本巴陵縣之王朝塲皇朝淳化四年升為王朝
縣至道二年改為臨湘有陵城山大江
中沅江縣漢益陽縣地梁置樂山郡及樂山縣隋平陳
[028-3a]
郡廢改縣曰安樂屬岳州十八年改曰沅江唐因之乾
寧中改曰橋江五代時屬朗州皇朝乾徳元年復曰沅江
来屬有楓山沅水
下歸州春秋為䕫子國楚人滅之及戰國皆屬楚秦屬
南郡二漢因之呉永安三年置建平郡晉亦為建平郡
宋因之後周置秭歸郡隋開皇初郡廢屬信州大業初
屬巴東郡唐武徳二年分䕫州置歸天寳九年曰巴東
郡皇朝因之今縣三
[028-3b]
下秭歸縣故夔子國其先熊摯本楚之嫡嗣以疾不立
而封於夔春秋時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曰我先君有
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我是以失楚又何祀焉楚人
滅之二漢為秭歸縣屬南郡晉宋屬建平郡其地險固
孫皓末晉將王濬有蜀㳂江伐呉呉守將吾彦表謂皓
曰增建平兵若建平不下晉師終不敢過皓不從即秭
歸縣界後周置秭歸郡隋郡廢屬信州唐置歸州縣東
南有丹陽城周成王封楚子熊繹始居於此後徙都枝
[028-4a]
江亦曰丹陽縣北百餘里有楚大夫屈原故宅名曰樂
平里原既被流放忽然暫歸有賢姊曰女湏亦歸喻令
自寛離騷所謂女須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也袁山松
以為秭歸之名始於此而酈道元引樂緯云昔歸典聲
律宋忠注云歸即䕫也則知古人通音同字不必因屈
原也有空舲峽大江
下巴東縣漢巫陽縣地宋有歸鄉縣屬建平郡初在秭
歸之東後徙置於此梁置信陵郡後周郡廢改歸鄉曰
[028-4b]
樂鄉隋開皇末又改曰巴東屬信州唐武徳二年来屬
有石門山在大江北岸洞達東西劉備為陸遜所破走
逕北門追者甚急踰山越險僅乃得免遂𤼵憤而薨
下興山縣呉置屬建平郡晉因之宋省焉唐武徳三年
析秭歸復置屬歸州皇朝熈寧五年省入秭歸後復置
有古夔子城有昭君村漢宫女王嬙此鄉人也
下辰州古蠻夷地春秋戰國屬楚秦昭襄王三十年取
楚巫黔及江南地置黔中郡漢髙帝二年改為義陵郡
[028-5a]
在辰陽縣界與蠻夷相接數為所攻破光武時郡治東
徙臨沅遂改為武陵郡而以此地屬焉晉宋齊因之後
置沅陵郡隋平陳郡廢置辰州大業初州廢復沅陵郡
唐武徳四年平蕭銑置辰州天寳元年曰盧溪郡皇朝
因之今縣四
中沅陵縣二漢晉宋齊皆屬武陵郡後置沅陵郡隋置
辰州唐因之縣東有壺頭山髙一百里圓廣三百里東
漢馬援征蠻從壺頭進軍遇瘴没於此有小酉山沅水
[028-5b]
酉水其水東南注于沅謂之酉口
中下溆浦縣本漢義陵縣屬武陵郡東漢省之唐武徳
五年分辰溪地置溆浦縣屬辰州有溆溪其水出鄜梁
山西北注于沅楚詞所謂入溆浦余邅廻兮迷不知吾
之所如即此水也最為沃壤特宜稻焉其城則劉備所

下辰溪縣二漢辰陽縣屬武陵郡晉省之宋復置屬武
陵隋平陳改曰辰溪屬充州大業初州廢屬沅陵郡唐
[028-6a]
屬辰州有五城山辰溪縣治舊在辰水之北楚詞所謂
夕宿辰陽是也
下盧溪縣本沅陵縣地唐武徳三年析置盧溪縣屬辰
州有武山武溪所出東南流注于沅水源石上有磐瓠
跡猶存磐瓠者髙辛氏之狗銜犬戎呉將軍頭致於闕
下帝妻以少女磐瓠負女入南山上石室中生六男六
女自相夫妻後遂滋蔓今五溪蠻夷即其種也
下沅州古蠻夷地春秋戰國皆屬楚秦屬黔中郡二漢
[028-6b]
晉宋屬武陵郡梁陳屬沅陵郡隋屬辰州唐貞觀八年以
辰州之龍標縣置巫州天授二年曰沅州開元十三年
以沅原聲相近復曰巫州天寳二年曰潭陽郡大歴五
年改為叙州唐衰没于溪洞皇朝熈寧七年收復置沅
州兼得錦奬二州之地今縣三
下盧陽縣本漢無陽縣地屬武陵郡東漢省之晉宋為
舞陽後省梁置龍標縣屬沅陵郡隋屬辰州唐析龍標
置潭陽縣屬叙州皇朝熈寧七年以其地置盧陽縣為
[028-7a]
沅州治焉鎮江浦本龍標縣地唐置叙州熈寧五年以
其地置寨元豐三年廢為鋪龍門鋪本龍門縣地唐垂
拱四年析麻陽置屬辰州尋省熙寧七年以其地置鋪
奬州鋪唐奬州地也
下麻陽縣唐武徳三年分沅陵辰溪置屬辰州熈寧七
年来屬唐招諭縣垂拱三年置屬錦州後省皇朝太平
興國七年折麻陽復置屬辰州熈寧七年來屬八年省
入麻陽故錦州寨唐錦州地也有辰山辰溪
[028-7b]
下黔陽縣本鐔城縣地二漢及晉屬武陵郡宋省焉唐
貞觀八年置朗溪縣屬叙州後置黔江城皇朝元豐三
年升為黔陽縣有紫霄山七寳山沅水舞水
下靖州古蠻夷地唐為溪洞誠州皇朝熈寧九年收復
仍置元祐二年廢為渠陽軍三年廢為寨屬沅州紹聖
中復置誠州崇寧二年改為靖州今縣三
下永平縣本沅州貫保寨地皇朝元豐六年置渠陽縣
為誠州治崇寧二年改為永平有勝山渠河
[028-8a]
㑹同縣本三江崇寧二年改名
通道縣本羅䝉崇寧二年改名
同下州漢陽軍春秋屬鄖後及戰國屬楚秦屬南郡二
漢屬江夏郡晉宋齊因之梁屬沔陽郡後周屬復州隋
屬沔州州廢屬沔陽郡唐武徳四年平朱粲置沔州建
中二年州廢四年復置寳歴二年州又廢屬鄂州周置
漢陽軍皇朝因之熈寧四年軍廢屬鄂州元祐元年復
置今縣三
[028-8b]
望漢陽縣本安陸縣地二漢及晉屬江夏郡東晉置沌
陽縣宋因之後省隋開皇十七年置漢津縣屬復州大
業初改曰漢陽唐屬沔州州廢屬鄂州周置漢陽軍皇
朝因之有魯山大江漢水沌水灄水漢入江處謂之沔
口漢末魏及呉人皆以為重鎮禹貢漢水至于大别南
入于江今縣葢古大别之地也
下漢川縣本安陸縣地梁置梁安郡西魏改曰魏安郡
尋改曰汊川郡隋開皇初郡廢唐武徳四年析漢陽置汊
[028-9a]
川縣屬沔州州廢屬鄂州周屬安州皇朝太平興國二
年改曰漢川屬漢陽軍亦周隋甑山縣也
同下州荆門軍五代以前地理與江陵府同皇朝開寳
五年置荆門軍熈寧六年廢元祐元年復置今縣二
中長林縣本編縣地二漢晉宋皆屬南郡後廢焉而置
長林長寧二縣隋開皇十一年省長林入長寧十八年
改長寧曰長林屬江陵府唐武徳四年於縣東北置基
州及章山縣七年州廢以章山𨽻郢州郢州廢来屬八
[028-9b]
年省入長林貞元二十一年析置荆門縣後省皇朝置
荆門軍軍廢屬江陵府後復置皆為軍治有章山禹貢
所謂内方也有漢水漳水漕水
下當陽縣二漢晉宋齊梁屬南郡後周置平州屬梁蕃
隋開皇七年改為玉州九年州廢屬江陵府梁又置安
居縣十八年改曰昭丘大業初改曰荆臺尋省入當陽
唐武徳四年復置平州六年改曰玉州八年州廢屬荆
州皇朝置荆門軍初治此後徙治長林軍廢屬江陵府
[028-10a]
後復置来屬二漢臨沮縣屬南郡晉屬襄陽郡宋復屬
南郡後省唐武徳四年析當陽復置屬平州八年省入
當陽縣有緑林山在縣東即所謂當陽長阪也曹公追
劉備而張飛横矛拒之於此有麥城關侯保麥城詐降
而遁焉為潘漳所斬有沮水漳水皆東南流入于江而
麥城在二水間王粲於此登樓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
浦倚曲沮之長洲是也
  荆湖北路化外州
[028-10b]
下錦州歴代地理與辰州同唐垂拱二年析辰州麻陽
縣地及開山洞置錦州天寶元年改為盧陽郡乾元元
年復曰錦州統縣五
中下盧陽縣
中下渭陽縣
中下招諭縣本省入沆州麻陽
中下常豐縣本萬安縣天寶元年更名
中下洛浦縣天授二年析辰州之大鄉置屬溪州後來屬
[028-11a]
下奬州歴代地理與辰州同唐天授二年析沆州之夜
即渭溪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以舞武聲相近更名
鶴州二十年曰業州天寳元年曰龍溪郡大厯五年改
為奬州統縣三
中下峩山縣本夜郎天寳元年更名
中下渭溪縣天授二年析夜即置
中下梓薑縣本屬充州天寳二年廢為羈縻州以縣来

[028-11b]
下溪州歴代地理與辰州同唐天授二年析辰州之亢
鄉置天寳元年曰靈溪郡統縣二
上大鄉縣漢沅陵零陽二縣地屬武陵郡梁置大鄉縣
屬沅陵郡隋屬辰州唐置溪州以王溪相㑹此地故以
為名
中下三亭縣貞觀九年析大鄉置有黔山大酉山
 
 輿地廣記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