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6 輿地廣記-宋-歐陽忞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輿地廣記卷十五
            宋 歐陽忞 撰
  陜西秦鳯路上
次府鳯翔府春秋以來為秦都始皇時屬内史漢初屬
雍國後分為中地郡九年復屬内史建元六年分為右
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東漢因之魏
晉為扶風郡元魏為秦平郡兼置岐州西魏改郡為岐
[015-1b]
陽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置扶風郡唐復為岐
州至徳二載肅宗自順化幸扶風是年克復兩京置鳯
翔府號為西京後罷京名今縣十
次赤天興縣故雍縣秦徳公既立卜居雍曰後子孫飲
馬於河遂都雍至孝公乃徙焉二漢屬右扶風有五畤
以祠上帝説者以為四面積髙曰雍宜為神明之隩故
立羣祠云晉屬扶風郡元魏置秦平郡及岐州隋為扶
風郡唐為岐州至徳二載改雍曰鳯翔仍析置天興縣
[015-2a]
寳應元年省鳯翔入天興有槖泉宫秦孝公起有祈年
宫秦恵公起有鳯臺秦穆公時有簫史者善吹簫能致
白鳯穆公女弄玉好之公為作鳯臺以居之一旦乗鳯
而去秦回中宫在縣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闗回
中宫候騎至雍即此
次畿岐山縣漢雍縣地後周三龍縣隋開皇十六年改
為岐山屬扶風郡唐屬鳯翔府有禹貢岐山有五將山
苻堅為姚萇將吳忠所執於此
[015-2b]
次畿扶風縣漢美陽縣地後周置燕州唐武徳二年置
湋川縣貞觀八年更名扶風屬岐州岐陽鎮昔周太王
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即此詩所謂居岐之陽也
文王始亦治焉二漢為美陽縣地屬右扶風晉因之唐
貞觀七年置岐州元和三年省入扶風
次畿盩厔縣漢武帝置屬右扶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因山水之曲以為名東漢省之元魏復焉後周置周南
郡及恒州尋並廢隋屬京兆郡唐因之天寳元年改為
[015-3a]
宜夀至徳二載復故名天復元年來屬有駱谷闗司竹

次畿郿縣二漢屬右扶風晉因之元魏改為平陽縣西
魏復曰郿城後周廢入周城隋開皇十八年改周城為
渭濱大業二年又改渭濱曰郿屬扶風郡唐屬岐州有
郿塢漢末董卓所築號曰萬歲塢斜水出縣西南衙嶺
山北厯斜谷徑五丈原東又北流入渭蜀諸葛亮帥師
攻魏軍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壘即此
[015-3b]
次畿寳雞縣故陳倉昔秦文公逰獵於陳倉北阪獲若
石云其色如肝寳而祠之故曰陳寳其神來常以夜光
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形若雄雞其聲若雷野
鷄夜雊説者曰此寳夫人祠也歲星與葉君合葉神來
時天為之雷鳴雉為雊漢屬右扶風東漢及晋皆因之
元魏改曰宛川西魏復曰陳倉後周置顯州尋州縣俱
廢隋開皇十八年復置陳倉縣屬扶風郡唐屬岐州天
徳二載更名寳鷄陳倉故城在今縣東魏為重鎮明帝
[015-4a]
太和二年蜀諸葛亮圍魏將郝昭於此不克而退大散
闗在西南有渭水汧水
次畿虢縣本周虢仲所封謂之西虢秦武公十一年滅
小虢是也漢屬右扶風東漢省之後復置元魏置武都
郡西魏改縣曰洛邑後周置翔州州尋廢隋開皇初郡
廢大業初復改縣曰虢屬扶風郡唐屬鳯翔府平陽鎮
秦寧公二年徙居平陽是也漢為郿縣地磻溪水出南
山兹谷北流注於渭即吕氏春秋所謂太公釣兹泉者
[015-4b]
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
次畿麟遊縣隋義寧元年於仁夀宫置鳯棲郡及麟遊
縣二年以仁夀宫中獲白麟更郡曰麟遊唐武徳元年
曰麟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岐州改仁夀宫為九成宫
次畿普潤縣二漢杜陽縣地隋大業初置屬扶風郡唐
屬鳯翔府有杜水漆水岐水
次畿好畤縣祭天之所曰畤封禪書曰雍旁故有吳陽
武畤皆廢無祠蓋黄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後以
[015-5a]
為縣漢屬右扶風東漢省之元魏復置為扶風郡治隋
大業三年省入上宜唐武徳二年析醴泉置好畤屬雍
州貞觀八年省上宜入岐陽二十一年省好畤岐陽復
置上宜更上宜曰好畤乾寧二年屬乾州皇朝熈寧五
年來屬
下府秦州周孝王封非子於此春秋戰國屬秦秦平天
下屬隴西郡漢武帝分置天水郡東漢建武中更名漢
陽郡兼為凉州刺史治焉魏為重鎮晉屬天水洛陽二
[015-5b]
郡兼置秦州元魏因之又置漢陽郡隋開皇初郡廢大
業初復置天水郡唐為秦州升雄武軍節度今縣四
上成紀縣包羲氏生於此漢屬天水郡東漢屬漢陽郡
晉屬天水郡後廢焉後周復置隋屬天水郡唐屬秦州
州本治上邽而成紀本治小抗川開元二十二年地震
州自上邽徙治成紀之敬親川縣亦移入新城天寳元
年州還治上邽寳應元年陷吐蕃大中三年復故地徙
治成紀而上邽廢有禹貢朱圉山邽山渭水瓦亭山
[015-6a]
上天水縣漢上邽縣地屬隴西郡唐時陷吐蕃後收復
置天水縣屬秦州唐末廢之後唐長興三年復置以赤
砂鎮為治所有龍馬泉
中隴城縣漢為隴縣屬天水郡東漢屬漢陽郡隋開皇
六年改曰隴城屬秦州唐因之漢畧陽道故城在今縣
西北阿陽縣故城亦在縣西北有大隴山瓦亭山街泉
亭秦谷秦非子始封於此
中清水縣漢屬天水郡東漢省之晉復置屬畧陽郡元
[015-6b]
魏因之後置清水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秦州唐因之有
小隴山清水伏羌城本冀戎地秦武公十年伐冀戎縣
之漢屬天水郡王莽末隗囂自稱西伯據此東漢為漢
陽郡治焉晉屬天水郡兼置秦州元魏改曰當亭縣後
周改曰冀城隋屬天水郡唐屬秦州武徳二年更名伏
羌後陷吐蕃皇朝建隆二年置伏羌寨熈寧二年以為
城有黄𤓰縣元魏置及置漢陽郡後廢
上涇州春秋戰國屬秦秦屬北地郡漢武帝分置安定
[015-7a]
郡東漢晉因之元魏太武兼置涇州蓋以涇水為名隋
為安定郡唐為涇州天寳元年曰安定郡後升彰義軍
節度皇朝太平興國元年改彰化軍今縣四
望保定縣本安定漢屬安定郡東漢省之後復置為郡
治焉元魏為涇州隋為安定郡唐為涇州至徳元載更
名保定漢烏氏縣故城在今縣東
上靈臺縣本鶉觚漢屬北地郡東漢屬安定郡晉因之
後置趙平郡後周郡廢隋屬安定郡唐屬涇州天寳元
[015-7b]
年更名靈臺亦商時宻國之地周文王所伐者也秦為
隂宻縣白起被遷於此漢晉屬安定郡元魏屬平凉郡
後省隋大業初以其地置靈臺縣二年省入鶉觚蓋取
文王伐宻而民始附之意故以靈臺名縣焉
上良原縣隋大業初置屬安定郡唐屬涇州
長武縣唐為長城𨽻邠州宜禄皇朝咸平四年置保定
縣來屬五年省為寨大觀二年復置
上熈州春秋戰國皆為西羌秦置隴西郡二漢晉因之
[015-8a]
恵帝分置狄道郡前凉張駿置武始郡元魏置臨洮郡
隋開皇初廢武始郡屬蘭州唐因之天寳三載分置臨
州後陷吐蕃號武勝軍皇朝熈寧五年收復置熈州臨
洮郡升臨洮軍節度今縣一
中下狄道縣秦漢為隴西郡晉為狄道縣張駿置武始
郡元魏置臨洮郡及龍城縣唐置臨州皇朝置熈州有
白石山在東清源堡漢首陽縣地屬隴西郡東漢及晉
皆因之元魏改首陽曰渭源隋屬隴西郡唐上元二年
[015-8b]
復改曰首陽而於渭源故城别置渭源縣屬渭州儀鳯
三年省首陽入渭源没蕃後廢皇朝熈寧五年置渭源
堡屬熈州有禹貢鳥䑕同穴山渭水所出今謂之青雀

上隴州春秋戰國屬秦秦屬内史二漢屬右扶風晉屬
扶風郡西魏置隴東郡兼置東秦州後改為隴州隋開
皇三年郡廢大業三年州廢屬扶風郡唐復為隴州天
寳元年曰汧陽郡今縣四
[015-9a]
望汧源縣本汧縣漢屬右扶風後漢及晉皆因之西魏
曰汧隂縣後改曰杜陽後周復曰汧隂隋改曰汧源屬
扶風郡唐為隴州治焉有禹貢岍山汧水所出有龍山
弦蒲藪
緊汧陽縣二漢隃麋縣地屬右扶風晉省之元魏置汧
陽縣及汧陽郡後周郡廢隋屬扶風郡唐屬隴州有隃
麋澤
中吳山縣漢汧縣地元魏孝文置長蛇縣隋開皇末省
[015-9b]
入南田唐武徳元年復置屬隴州貞觀元年更名吳山
有吳岳故南田縣元魏置屬武都郡隋屬扶風郡唐元
和三年省
中隴安縣皇朝開寳元年析汧陽置有秦領山
中下成州秦以前為白馬氏漢屬武都郡東漢及晉為
郡治焉後為楊茂搜所據楊氏數世皆封仇池公元魏
置南秦州西魏改為成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
置漢陽郡唐復為成州天寳元年更名同谷郡今縣二
[015-10a]
中同谷縣本漢下辨道屬武都郡東漢及晉皆為郡治
焉元魏屬修武郡後為白石縣置廣業郡西魏改縣曰
同谷後周兼置康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河
池郡唐武徳元年以縣置西康州貞觀六年州廢屬成
州州初治上禄本漢縣屬武都郡東漢因之晉省焉後
置仇池縣曰上禄唐改郡曰成州寳應元年沒吐蕃後
廢咸通十三年復置徙治同谷有仇池山其上方百頃
四面壁立峭絶險固自然有樓櫓却敵之狀髙七里餘
[015-10b]
蟠道三十六回上有豐水泉煑土成鹽漢末為氐楊茂
搜所據
中粟亭縣元魏蘭倉縣地置漢陽郡後唐清泰三年置
粟亭縣屬成州有雷牛山粟亭山
下鳯州春秋時為氐羌所居秦屬隴西郡二漢屬武都
郡晉因之恵帝時没於氐楊茂搜元魏置道郡兼置南
岐州西魏改郡曰歸真後周郡廢改州曰鳯州隋大業
初州廢置河池郡唐為鳯州天寳初復曰河池郡今縣二
[015-11a]
上梁泉縣本故道秦文公時伐南山大梓化為牛入水
秦為立怒特祠於故道即此漢王引兵從故道襲雍後
屬武都郡東漢及晉因之元魏置故道郡及梁泉縣隋
置河池郡唐為鳯州
緊河池縣漢屬武都郡東漢及晉因之後廢焉元魏置
廣化縣及廣化郡隋開皇初郡廢仁夀初改縣曰河池
屬河池郡唐屬鳯州皇朝徙治固鎮
上兩當縣本漢故道縣地元魏置兩當縣及兩當郡隋
[015-11b]
開皇初郡廢屬河池郡唐屬鳯州皇朝徙治廣鄉鎮廣
鄉即水經所謂廣香川也有兩當水出陳倉縣之大散
闗西南流入故道
下岷州秦屬隴西郡二漢及晉因之西魏置岷州及同
和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臨洮郡唐復為岷
州天寳元年曰和政郡後陷吐蕃皇朝熈寧六年收復
今縣三
祐川縣本臨洮縣地二漢晉屬隴西郡西魏置溢樂縣
[015-12a]
及同和郡隋改溢樂為臨洮唐武徳元年復為溢樂置
岷州又置基城縣先天元年改基城為祐川没蕃後並
廢皇朝崇寧四年復置祐川
中大潭縣漢冀縣地屬天水郡皇朝建隆三年以良恭
大潭二鎮置大潭縣屬秦州熈寧六年來屬有禹貢朱
圉山
緊長道縣本漢上禄縣地屬武都郡元魏分置長道縣
隋屬漢陽郡唐屬成州天寳末廢咸通十三年復置屬
[015-12b]
秦州皇朝熈寧六年來屬有祁山蜀諸葛亮率諸軍攻
祁山南安天水安定郡叛魏應亮即此
 
 
 
 
 
 輿地廣記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