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63 四書釋地-清-閻若璩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釋地又續卷上    山陽閻若璩撰
闕里


余向從元王氏句解家語本顔繇孔子始教於闕里而
受學焉證此書出於王肅以其有闕里字面及近讀北
史宋板王肅注本七十二弟子解曰顔由回父字季路
孔子始教學於閭里而受學少孔子六嵗乃是閭字非
闕字不覺自失悔寃却子雍抑足證書雖私定増加猶
能知孔子時斷無闕里之名不敢冐稱但曰教學於閭
[004-1b]
里云爾遂不覺大快嗟乎學須博書須善本又須叅前
後之所見以歸於一定學者慎無易由言爾


闕黨


吾友胡渭生朏明北上過余家陶陶者三永夕問余闕
里吾既得聞命矣但闕黨顧寧人謂即闕里之别稱載
日知録方盛行子不可不撰一解焉余曰闕里里名闕
黨黨名五百家為黨猶逹巷黨人逹巷亦黨名也今兖
[004-2a]
州府志闕黨在滋陽縣東北一里有泉焉名闕黨泉流
入泗荀子儒效篇仲尼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罔不分
有親者取多孝悌以化之也居者暫居正所謂所過者


窮石


或難余子向從金仁山謂窮石不知所在以意度當必
近於夏都安邑方及代夏政今酈注河水條云平原郡
鬲縣有鬲津河道元曰故有窮后國也現載之而子弗
及非一大漏失與余曰否酈注有可從有不可從此則
[004-2b]
不可從者盖左氏襄四年傳靡奔有鬲氏杜預曰有鬲
國名今平原國鬲縣是今平原縣顧氏曰今徳平司馬彪曰鬲侯國
君滅浞立少康應劭曰鬲偃姓咎繇後也然
則此地當后相八嵗寒浞殺羿靡來奔時正為臯陶之
孫有鬲氏國豈得羿舊國於此使非鬲君忠於夏安敢
納夏之遺臣乎抑非鬲君與靡協力同心靡安能自其
國遽收斟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乎善乎張宣公
[004-3a]
曰若靡者可謂忠之盛矣余則謂若鬲君者益可謂忠
之盛矣亟須表著之以為萬世人臣之標凖靡也鬲君
也有仍與虞思及夏衆也皆大有功於祀夏配天復禹
之績者也至窮石為國名非山名不在張掖又無問已


齊魯風俗


漢地理志論齊魯風俗曰大公治齊修道術尊賢智賞
有功故其土多好經術矜功名舒緩闊逹而足智其失
夸奢朋黨言與行繆虛詐不情封魯以為周公主其民有
聖人之教化瀕洙泗之水其民渉度㓜者扶老而代其
[004-3b]
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安與㓜少相讓至斷斷如孔子
迺修六經以述唐虞三代是以其民好學上禮義重亷
恥集註功利夸詐云云悉取於此王伯厚謂魯政治雖
濁風俗不衰與漢之東都同尤具眼語程子謂東漢之
名節成於風俗雖非自得然一變可以至道亦有味哉


宋人


孫學翼九嵗時讀宋人揠苖助長笑問曰宋人若是其
[004-4a]
愚亦可概見乎余曰見莊列二書如資章甫而適越不
知越人無所用者宋人也鬻不龜手之藥得百金不知
有時用之以封者宋人也即曹商為宋王使秦得車至
多莊子詆其同於䑛痔往問富於齊國氏得其為盜之
言遂真為盜以贓獲罪仍大惑謂為罔己者宋之向氏
也自曝於日顧其妻將以獻吾君邀重賞者宋之田夫
也得人遺契歸數其齒告其鄰吾富可待者宋之游於
道者也雖狙公籠衆狙以芧自以為智三年為其君成
一葉國以為巧陽里華子中年病忘取喻與至理相似
[004-4b]
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取喻於禍福相倚皆含有至愚
一則宋有蘭子再則宋有蘭子蘭妄也所謂蘭子以技
妄遊者也何莫非宋人即謂宋多愚人也亦宜或曰莊
列大抵率寓言竊以人必貪財而後疑其盜必好色而
後疑其淫况七篇又居然事實也耶


河東河内


梁河東今之安邑等縣梁亦有河西六國表魏入河西
[004-5a]
地於秦是也梁河内今之河内濟源等縣梁亦有河外
蘇秦傳大王之地北有河外註云謂河南地是也河東
西亦謂之河内外左傳僖十五年賂秦伯以河外列城
五内及解梁城魏世家無忌曰所亡於秦者河外河内
是也至河内外則梁之河北河南地蘇代曰秦正告魏
我陸攻則擊河内水攻則滅大梁是然則梁之地自河
西逶迆而至河南㡬二千里何以蘇秦曰魏地方千里
盖從長而横不足絶長補短算耳然己比韓猶大比趙
實小是以文侯武侯用之則為天下彊惠王襄王用之
[004-5b]
則弱於天下國勢固在於主德哉


東齊西秦南楚


梁惠王自言東敗於齊西䘮地於秦南辱於楚皆及戰
爭事張儀説其孫哀王言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
趙境東與齊境梁之地勢固戰場也梁南與楚而不與
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
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
[004-6a]
裂之道也則謂地在所必爭正可叅觀宋楊蟠金山詩
天末樓䑓横北固夜深燈火見揚州王平甫譏之曰莊
宅牙人語解量四至竊謂談地理者能量四至得確斯
亦足矣即如隋煬帝汎龍舟曲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
江北海西頭此豈詞人所易幾及




杞不足徵人皆以杞行夷禮春秋貶而稱子之故不知
此時之杞非復周武王初封東樓公之杞國也初封杞
即今開封杞縣索隱曰至春秋時杞已遷東國雖未知
[004-6b]
的都何所要隠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桓二年七月杞
侯來朝九月伐杞入之與今之莒州及曲阜縣相鄰也
可知逮桓五年淳于公即經所稱州公者其國亡杞似
并之杜元凱曰遷都於淳于僖十四年杞辟淮夷諸侯
為城焉杜元凱曰又遷於緣陵襄二十九年晉合諸侯
以城杞即昭元年祁午數趙文子之功云城淳于者杜
元凱曰杞又遷都淳于淳于漢置縣屬北海郡其故城
[004-7a]
一名杞城在今青州安邱縣東北三十里吾來張貞起
元居之為余言其遺趾宛然緣陵杜預註杞邑臣瓚曰
漢北海之營陵縣春秋謂之緣陵以余考殆今昌樂縣
東南五十里營丘城是葢杞當春秋去初封已千有餘
里而顛沛流離賴人之力以圗存史記一則杞小㣲其
事不足稱述再則杞㣲甚不足數也故知杞文獻無徵
豈直衛人曰夏肄晉人曰夏餘而即於夷禮也哉此句
妙義解者都畧過
[004-7b]
有宋存


余向謂聖人之言述於賢人口中少有改易便不如聖
人之確如論語杞宋並不足徵中庸易其文曰有宋存
案孔子七世祖正考父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大師歸
以祀其先王而孔子録詩時亡其七篇此非宋不足徵
之切證乎觀中庸其至矣乎及明乎郊社之禮分明是
子思増損隠括論語之文此則改論語而失其意故不
確知我罪我一聽世之君子余則信孔子過篤耳一時
[004-8a]
聞者駭而安焉越後二十餘年嵗寒夜永老鰥無睡忽
憶孔子世家末言伯魚生伋字子思嘗困於宋子思作
中庸不覺豁然以悟起坐歎曰中庸既作於宗易其文
殆為宋諱乎荀子禮居是邑不非其大夫況宋為其宗
國仲尼次春秋為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也口授弟
子又定哀多㣲辭孔叢子雖偽書然載宋大夫樂朔與
子思論尚書朔以為辱己起徒攻子思子思既免於是
撰中庸之書似亦未必全無因則書中辭宜遜且爾時
杞既亡而宋獨存易之亦與事實合
[004-8b]
余因有感黄楚望之經學以積思自悟為主以自然的
當不可移易為則其言曰聖經興廢上關天運苟有悟
輙自以為天開其愚神啟其祕者此誠願與天下士交
勉之哉
續考得陳留雍丘縣注云故杞國也先春秋時徙魯東
北按今安邱縣正在魯東北惟先春秋而徙故入春秋
邑輙為莒得明據至此以杜元凱之博洽曷不直引此
[004-9a]
文乃云推尋事跡始知之讀書無漏豈非大難


宗廟㑹同


季本宗廟㑹同四句文云時至春秋古禮盡廢人惟不
見諸侯之朝天子而與祭也則所見者惟諸侯之宗廟
而無復有相天子之宗廟者矣人惟不見諸侯之從天
子而合謀也則所見者惟諸侯之㑹同而無復有相天
子之㑹同者矣不知宗廟者天子之事也天子之宗廟
則有序爵以辨貴序事以辨賢皆所以相也㑹同者天
子之事也天子之㑹同則有聽禁於王都請命於方岳
[004-9b]
皆所以相也則宗廟㑹同之相非諸侯而何哉艾南英
評曰須將禮記周禮春秋左傳融貫成片乃知此文之
確余按相天子之宗廟乃大宗伯之職小宗伯佐之周
禮大宗伯云治其大禮詔相王之大禮鄭註治猶簡習
也豫簡習大禮至祭當以相詔王賈疏詔相王之大禮
者謂未至之時詔告之及其行事則又相之小宗伯云
詔相祭祀之小禮凡大禮佐大宗伯於諸侯何與相天
[004-10a]
子之㑹同上擯則大宗伯周禮朝覲㑹同則為上相鄭
註相詔王禮也是也肆師為承擯小行人亦為承擯葢
一佐大朝覲一將幣於四時常朝至末擯司空之屬嗇
夫為之見覲禮又於諸侯曷與乎想季氏偶因論語相
維辟公遂認相天子之宗廟為諸侯不知此句與肅雝
顯相相予肆祀皆謂助祭者而非詔禮者之相邢昺論
語疏聘禮云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玉藻云
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間士介拂棖則卿為
上介大夫為次介士為末介也此云願為小相者謙不
[004-10b]
敢為上擯上介之卿願為承擯紹擯次介末介之大夫
士耳妙已然漏却祭祀之小相左傳文二年夏父弗忌
為宗伯魯語宗人夏父展祭統大宗執璋瓚亞祼其官
一也是諸侯上相則宗伯小相必宗伯之屬若魯語所
稱宗有司者赤謙而願為焉證據皆畫然奈何舍之而
别為解復有髙心空腹如艾南英者從而和之耶
端章甫即束帶立於朝願為小相焉即可使與賔客言
[004-11a]
也赤自思從政為大夫豈妄思周天子與之一諸侯非
諸侯而何乃指諸侯之事言非人也題已認錯當春秋
時禮不盡如古故僖二十八年傳鄭伯傅王用平禮也
杜註傅相也以周平王享晉文侯仇之禮享晉侯葢時
能相禮者亦希鄭伯素以知禮名故用以相王非合周
制若宣十六年定王享士㑹原襄公相禮襄公周大夫
豈屬五等諸侯哉胡朏明曰傳言用平禮則周東遷以
前未必然可知
[004-11b]
往送之門


門即父母家之門非女子所適之壻家之門今人祇緣
俗有母送其女至壻家禮遂認作壻門不知婦人迎送
不出門又内言不出於梱古豈有是耶然孟子此一禮
與儀禮士昬禮記亦殊不同記云父在阼階上西靣戒
女母戒諸西階上不降又云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
夙夜毋違命母施矜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宫事
庶母及門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
[004-12a]
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諸衿鞶是戒者非止母一人
與所送亦非止門一處大扺孟子言禮多主大綱不暇
及詳如諸侯之䘮禮可見抑儀禮定於周初而列國行
之乆頗各隨其俗如衛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
之雖孔子善魯而衛當日仍行自若意者孟子其本鄒
之昬禮乎學者當識此變通處




益為臯陶之子見孔頴逹書疏陸德明音義邢昺論語
疏張守節秦本紀注並同不獨曹大家髙誘鄭康成而
[004-12b]
已而集註書集傳反闕金仁山曰果如是則當楚滅六
與蓼時伯翳之後嬴姓若秦若徐若趙見存何得臧文
仲曰臯陶不祀乎明非屬父子非也臧文仲自傷楚彊
盛日薦食上國而為上國之祖者祀亦廢非謂臯陶盡
無後何以驗之臯陶偃姓羣舒皆偃姓則自出於臯陶
滅六與蓼見文五年傳矣而文十二年不猶有羣舒叛
楚乎或曰臯陶偃姓伯翳嬴姓將異姓乎余曰古者天
[004-13a]
子建徳因生以賜姓堯祁姓丹朱為其胤子却貍姓何
父子同姓之有余因又悟舜五臣功皆髙德皆盛當禹
讓於稷契暨臯陶而不及益實以益為臯陶之子也不
然禹他年尚薦益於天豈此日不堪宅百揆乎葢子不
可以並父後代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及三命踰父
兄非禮也之説皆緣於此
朱子曰孟子説益烈山澤而焚之是使之除去障翳驅
逐禽獸未必使為虞官至舜命作虞然後使之養育其
草木鳥獸耳洵是但謂未必使為虞官孟子明言益掌
[004-13b]
火陶唐氏掌火官名火正閼伯為堯火正居商邱見左
傳襄九年舜登庸則益為之舜即帝位後益又遷作虞
分明各為一職何必致疑葢緣朱子時已乆無火官三代
下惟漢武帝置别火令丞三中興省二晉職官志無故亦不暇詳晰耳古者火官
最重髙辛世祝融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周
禮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火不數
變疾必興聖人調燮㣲權正寓於此觀一藏冰啟冰間
[004-14a]
尚足和四時而免夭札况火乃民生不容一日廢者其
出之内之所關於氣化何如乎噫後代庶官咸備火政
獨缺飲知擇水烹不擇火民必有隂感其疾而莫之云
救者其不幸可勝道哉
人皆知堯有壻不知舜亦有壻舜謂栢翳曰咨爾費贊
禹功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姚舜所受姓
玉女見祭統言玉女者美言之君子於玉比德焉豈他
庶姓女所可稱是益為舜壻臯陶與舜為㛰姻此亦古
今所未經拈出者唐詩云人主人臣是親家
[004-14b]


臯陶


舜五臣之中禹為最稷契次之臯陶次之益又次之此
品第也或問孟子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憂上文無臯
陶兹特補出一似惟臯陶始足以配禹者何與余曰顧
麟士有云獨臯陶並列者亦大概之言不屑分配耳或
古人原以並稱而順口因之或又問若禹臯陶則見而
知之且以道統屬臯陶益明非臯陶不足配禹矣余曰
[004-15a]
讀歸熈甫孟子此章叙道統不及周公顔子論亦可恍
然於其故矣葢古之聖賢有遺言而無遺意觀言者誠
得其意太公望㪚宜生可以為見知則周公不居其下
矣孟子以此自任則顔子不在其後矣吕散謂之見知
非過也然而虎踞鷹揚視夫欣欣休休之氣象何如也
其不叙周公者夫亦以文王言之則周公之所師即敬
止之家學其視文王若一人焉父子一道舉乎此可以
該乎彼矣易作於羲文周孔而班固曰易更三聖至於
談之與遷同稱太史彪之與固同號班書葢昔人之恒
[004-15b]
辭也苟執其辭焉則武王何以不舉乎他日稱三王而
繼之以思兼孟子之意可知也孟子之自任以道非僭
也然而泰山巖巖視夫和風慶雲之氣象何如也其不
叙顔子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則孟子之私淑葢自附
於及門其視顔子猶儕輩焉彼此一道方自論則不暇
於及人矣周有亂臣十人而君奭曰惟兹四人至於序
大孝則稱曽子論好學則獨予顔淵葢昔人之專辭也
[004-16a]
苟執其辭焉則曽子子思又何以不舉乎他日論禹稷
而歸之於同道孟子之意可知也妙哉論也豈惟禹臯
陶並稱五臣中有以禹稷並稱者躬稼有天下當平世
是也請竊如熈甫之論申之曰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
憂若禹臯陶則見而知之禹臯陶並稱者恒辭也禹稷
躬稼而有天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禹稷並
稱者專辭也恒辭專辭所謂言固各有當與
余昔往來洪洞縣見道有豐碑曰臯陶故里側有祠及
墓雖躬拜祠下心殊不以為然盖帝王世紀云臯陶
[004-16b]
生於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賜姓曰偃皇覽云
臯陶冡在廬江六縣括地志云故六城在夀州安豐縣
南一百三十里安豐今廢入夀州為安豐鄉塟固於所
封國唐宗室世系表臯陶上溯自顓頊下訖數十代皆
於洪洞了不相渉不知何緣誤至此為正於此
後漢書楊賜傳出為廷尉賜自以代非法家言曰三后
成功惟殷于民臯陶不與焉葢吝之也北史髙允傳允
[004-17a]
以獄者人命所係常歎曰臯陶至德也其後英蓼先亡
劉項之際英布黥而王經世雖乆猶有刑之餘釁况凡
人能無咎乎此等議論興於是有刑官無後之説葢不
知益為其子者也苟知之益後有天下何莫非臯陶後
有天下然亦至秦莊襄王而止嚴華谷曰秦興而帝王
之影響盡矣余亦曰秦政立而臯陶庭堅之祀真斬此
尤為哀哉


外丙仲壬


外丙仲壬自程子謂年為嵗始為異説後聚訟爭要程
[004-17b]
説亦本書序書傳朱子曰二書皆後人所撰者豈可慿
是也余謂一代有一代之禮唐虞禪夏后殷周繼此帝
王之殊禮也殷道親親立弟周道尊尊立子周道太子
死立適孫殷道太子死立其弟見史記梁孝王世家又曰方今漢家法周周道
不得立弟當立子此殷周之殊禮也故文王當伯邑考死雖有
伯邑考之子在舍之而立武王先儒以為殷禮者是孔
子曰立孫自為周言之也善乎艾千子有言果商必世
[004-18a]
嫡則孟子此二語為贅辭果其為二嵗四嵗而不之立
乃及於太甲也此特伊尹意中未形事何緣流傳至戰
國時而待孟子乃言之耶湯之夀數誠不可考皇甫謐
謂其夀百嵗太丁既死而外丙仲壬均湯之子僅二嵗
四嵗長㓜相去如此懸絶乎且即以齒序而先外丙於
仲壬乎姑存吾説以俟來學余謂程復起亦當從此説


寗武子


寗武子俞莊子速之子仕衛當文公成公時集註如是
備考謂武子未嘗事文公古者公族世為大夫父死子
[004-18b]
繼成元年速猶㑹盟於向至三年俞始盟宛濮可知有
道無道均屬成公朝陸稼書則謂春秋父子並時在朝
者甚多只當依註然亦未有事以指實之余請實以事
如鄢陵之役欒書將中軍適子黶如魯乞師次子鍼為
厲公車右故皆大夫也佐中軍者父士燮為公族大夫
者其子匄將下軍者父韓厥為公族大夫者其子無忌
後二年悼公即位事季孫宿執政為司徒適子紇雖蚤卒猶得諡
[004-19a]
曰悼子以大夫故庶子彌出為公之左宰皆並時復何
疑於寗氏父子乎葢文公末年俞己歴仕大夫值衛無
事故曰有道則知成公三年俞繼父正卿備罹艱險故
曰則愚集註以有道屬文無道屬成先文後成其次第
固不紊矣




孔子在衛年五十九時學鼓琴師襄子世家一則曰師
襄子再則曰師襄子三則曰師襄子與論語曰襄者自
别一人且論語之襄乃魯伶官日以擊磬為職守當未
[004-19b]
入海前豈容抽身以至於衛俾孔子從之學乎註本家
語云襄即孔子所從學琴者非爾


孟施舎


四書辨疑曰集註孟姓舎名施發語聲也此本因舎豈
能為必勝哉單稱舎字故以施為發語聲然於姓與名
中間揷一字為發語聲不成語矣意舎字上合有施字
葢傳寫脱爾余謂集註亦同趙註原趙氏之意以古人
[004-20a]
二字名無單稱一字者今曰舎則舎其名也古未見有
複姓孟施者則孟其姓也遂以發音當施字不知發在
首如吳曰句吳越曰於越若在中則語助辭多用之字
未聞以施字者且孔子時魯有少施氏安知孟施非少
施一例乎


淳于髠


淳于髠齊之辯士集註云爾似不若太史公次淳于髠
傳於孟子後荀卿前曰淳于髠齊人也又次於滑稽傳
之首樂人優孟前曰淳于髠者齊之贅壻也贅壻人之
[004-20b]
賤如疣贅者也其各叙址貫處便見史記之㣲㫖余謂
不若删見於孟荀者存冠諸滑稽者葢髠者俳優之流
也觀其與孟子曰賢者無益人國焚坑之禍基於此矣
豈待始皇三十四五年哉


奄飛亷


有童子從其師師令之誦王文恪周公兼夷狄文者余
入其塾特前問曰猛獸指上虎豹犀象而夷狄將何指
[004-21a]
余曰即文恪所指若奄若飛亷者是秦本紀中衍之玄
孫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實生蜚廉又前言栢翳子孫
或在中國或在夷狄飛亷非夷狄耶鄭康成曰奄國在
淮夷之北觀後屢與淮浦之夷徐州之戎並叛則正為
一類安國傳晚出然言君於蒲姑蒲姑齊地
近中國教化之中國則正與夷狄對葢奄亦夷也王文
信為有徵林次崖謂五十國中必有夷狄丘瓊山謂非
獨奄飛亷又有夷狄者皆臆説
[004-21b]
亡人


王伯厚史記正誤無瑕不攻有隙必入真可為發千古
之覆者矣仍有一大誤未正者盖遷多妄説晉世家獻
公即位重耳年一十一奔狄年四十三反國年六十二
是也按左傳昭十三年叔向曰我先君文公生十七年
亡十九年國語僖負羈曰晉公子生十九年而亡此則
文公在狄舅犯稱亡人時年甫二十一嵗入國年三十
六即薨亦只四十有四耳故杜氏註城濮之戰云晉侯
[004-22a]
至此四十矣安得有如陳際泰譎而不正文老而舉事
故慮日暮而計挺者耶際泰號時文中博古者而猶若
此憶向曽題其集曰時文一軰名士能兼古學語便渉
誇如羅萬藻傳陳大士稱其善持論十三經二十一史
無從説起之書祗以代寒暄酒茗之談陳大士自撰陳
氏三世傳云嘗讀五代史朱温稱觴母前曰朱五經有
子乃為三道節度使母曰汝為三道節度使考朱全忠
以僖宗中和三年三月拜宣武軍節度使七月歸宣武
即遣人迎母置酒上夀於前尚未兼淮南節度使况三
[004-22b]
道乎後又兼宣義兼天平兼䕶國除淮南旋罷不領外
實為四鎮節度使即以忠武易天平亦四鎮節度使復
以天平易忠武亦四鎮節度使故兄全昱謂其為四鎮
節度使無三道之説也豈酒間語固應謬誤耶經史昔
人以全力注而不足者時文名士以餘力及之那得精
黄子鴻向聞此論難曰杲爾重耳居蒲城莊二十八年也為晉獻公十二年重耳年甫七嵗余曰古諸侯
之子生於深宫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藉其名以鎮外事皆掌於師傅如六朝有典籖故襁褓無礙不見梁書
[004-23a]
南康王績天監八年封邑二千戸出為輕車將軍領石頭戍軍事時年尚五嵗乎子鴻悦


大夫僎


陪臣至春秋時亦稱大夫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大夫
僎者家臣之稱也非有如洪註僎本家臣薦之方並為
大夫之説或訝焉余曰請徴之檀弓陳子車死於衛其
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陳子亢后至子亢曰妻與宰
宰即家大夫非齊與衛之通稱乎更徵之魯孟獻子之
䘮司徒旅歸四布司徒孟孫氏家臣官名故少儀適公
卿之䘮則曰聽役於司徒是叔孫氏之司馬鬷戾司馬
[004-23b]
叔孫氏家臣官名故襄二十三年以公鉏為馬正註云
馬正家司馬是也更徵之晉趙簡子疾大夫皆懼董安于
問於扁鵲趙簡子每聽朝不悦諸大夫請辠簡子曰不
聞有臣如周舎之鄂鄂者且南蒯費邑宰而司徒老祁
慮癸又南氏家臣是陪臣之下復有陪臣矣故論語集
註佛肸晉大夫趙氏之中牟宰孟子集註陽貨於魯為
大夫孔子為士皆確甚不必有貨非大夫而以大夫自
[004-24a]
處之説或曰然則仕於家曰僕與家僕雜居齊齒非禮
也又仕於家者出郷不與士齒大夫之臣之賤若此將
若之何余曰此古制也春秋時迥不侔矣大夫儼然比
諸侯陪臣儼然比大夫所由來者漸君子於此正可以
觀世變矣


江漢


胡朏明客京師余時以書求助於朏明乆之方肯草數
條以應中有余百思所不到者悉載於此其江漢曰江
出岷山漢出嶓冡皆在梁州之域漢至大别入於江二
[004-24b]
水合為一則總名江漢故禹貢荆州曰江漢朝宗于海
職方氏荆州曰其川江漢葢源異而流同實一水也曽
子稱江漢亦指合流者言之下固以秋陽對於此益信
我友釋中庸之華嶽以河海對者斷為二山至確葢各
以竒偶相對爾書纂言曰漢水源逺流大可亞於江兩相匹敵與他小水入大水例不同故漢
得分江之名而為北江又曰三凟皆自為一凟惟江與漢共為一凟經不以漢附於江而冺其入海之實故於
漢於江並言入海而同為凟也
[004-25a]


羽山


羽山曰書有二羽山一舜典殛鯀於羽山傳云羽山東
裔在海中一禹貢蒙羽其藝疏引地理志羽山在東海
祝其縣南今漢祝其故城在贛榆縣西山即在縣之西
北説者以為舜殛鯀處山下有羽潭即左氏所云其神
化為黄熊入於羽淵者某謂此地較三㓙殊近恐非放
流之宅安國言在海中似確今登州府蓬萊縣有羽山
北直沙門島寰宇記在縣東十五里即殛鯀處有鯀城
在縣南六十里以近殛鯀地而名此與傳云在海中者
[004-25b]
合齊乗蓬萊縣九目山東北二十里有龍山又北即羽
山縣志羽山在縣東南三十里然則禹貢之羽在徐域
舜典之羽在青域登州古萊夷地三靣距海故謂之海
中殛鯀於此正荒服所謂二百里流者乎


畢郢


畢郢曰畢原實有二處在渭水南之畢原一名畢郢周
文王墓在焉武王墓在焉周公薨成王葬於畢史稱畢
[004-26a]
在鎬東南杜中地廹終南韓愈南山詩前尋徑杜墅坌
蔽畢原陋是在渭水北之畢原則名畢陌秦惠文王陵
在焉悼武王陵亦在焉隔僅一里元和郡國圖志畢原
即咸陽縣所理也原南北數十里東西二三百里無山
川陂湖井深五十文亦謂之畢陌漢氏諸陵在其上故
劉滄咸陽懐古詩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漢諸陵
是正文王庶子髙所封畢左氏註云在長安縣西北是
畢郢通典云在咸陽縣是畢陌兩杜氏之言吾從預
[004-26b]
四海


胡朏明執爾雅四海解以解凡云四海者曰九夷八狄
七戎六蠻謂之四海郭璞註九夷在東八狄在北七戎
在西六蠻在南次四荒者某按古書所稱四海皆以地
言不以水言故爾雅此條繋釋地不繋釋水禹貢九州
之外益稷州十有二外皆即是四海不以水之逺近為
限説苑辨物篇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是
也自宋人撥棄舊詁直以海為海水而古書所稱四海
[004-27a]
之義始有不可得通者矣余曽以書往質孟子放乎四
海禹以四海為壑此得謂不以水言耶朏明不覺欣然
大扺四海之義有二有宜從爾雅解者四海遏宻八音
是却少有宜從康成周禮註四海猶四方也解者最多
如上云天下慕之下云溢乎四海上云中天下而立下
云定四海之民盖四海即天下字面也猶古書百姓有
二義六藝亦有二義當如朱子所云此就此説彼就彼
説不得執此以礙彼者斯得之
[004-27b]
中國夷狄


中國夷狄曰大學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
國中庸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孟子上莅中國而
撫四夷孟子下東夷之人也西夷之人也得志行乎中
國左氏成七年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昭十
七年仲尼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昭二十三年沈尹戍
曰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諸侯以上經傳所
言其曰中國與諸侯者即禹貢甸侯綏方三千里之地
[004-28a]
其曰四夷及蠻貊者即要荒二千里夷蠻之地也今人
言中國必盡九州之域言四夷輙以為夷狄戎蠻不登
版圗之區失其指矣誠作是解則四夷安肯為天子守
蠻貊之下何以復有舟車人力等語流放竄殛皆在九
州之内又何以云投諸四裔耶


放勲


古帝王有名有號如堯舜禹其名也放勲重華文命皆
其號也非史臣之贊辭孟子引古堯典曰放勲乃徂落
許氏説文正同他日引堯之言為放勲曰則可知其以
[004-28b]
是為號也矣朱子祗緣偽古文重華協于帝文命敷于
四海不將重華文命二字各斷為句與今文放勲字靣
一例而竟連下文既連下文自不得解作號并解非堯
之號矣是謂以偽亂真屈原賦二十五篇最近古離騷
曰就重華而敶詞九章渉江曰吾與重華遊兮瑶之圃
懐沙曰重華不可遌兮重華凡三見皆實謂舜豈得如
集註云重華本史臣贊舜之辭屈子因以為舜號也乎
[004-29a]


履葢湯名


履殷湯名孔安國論語註也朱子易殷為盖不過以成
湯名天乙既見史記不應於此而復名履故作疑辭請
問紂名辛亦既見史記何牧誓曰商王受無逸曰殷王
受豈非一人而有二名乎盖必以生日名子者殷之質
處間錫嘉名又殷之文且告天自稱名播衆呼其名豈
尚復有可疑乎哉


㪚宜生


㪚氏宜生名集註本易孫疏姓作氏最是亦與書孔傳
[004-29b]
合但按大戴禮記帝繋篇堯娶於㪚宜氏之女謂之女
皇漢書古今人表女皇堯妃㪚宜氏女則當以㪚宜為
氏不惟此也孔子弟子若卜商若陳亢若端木賜若言
偃若顔回若仲由若顓孫師若宓不齊若冉雍若公西
赤若申棖若冉耕若澹臺滅明若巫馬施若琴牢若髙
柴非弟子者若鬭榖於莬若㣲生髙若公明賈若㣲生
畆上一字或二字皆氏也非姓古男子無稱姓者今集
[004-30a]
註云云是以女子之所生冠諸男子之首矣


師尹


師尹周太師尹氏也不知於吉甫為何人而其姓實曰
姞故都人士之詩彼君子女謂之尹吉鄭箋云吉讀為
姞周室昏姻之舊姓也余謂上為氏下為姓猶之齊姜
云爾宋子云爾非同晉之王謝唐之崔盧單以氏稱者
鄭夾漈譏史記莫辨姓與氏


君陳


鄭康成禮記註君陳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疏引康成
[004-30b]
詩譜曰元子伯禽君陳世守采地書音義亦
據鄭註明確至此奈何因朱子未及蔡傳所不言概從
抹煞




王元美歴數古今創業之君皆不利於長子自帝嚳之
於摯始嗣後凡正統閏統及外裔猶然其為嫡長子而
得傳位及後人者僅禹子啟也亦異矣余謂啟之後便
[004-31a]
多故此則所謂與子之後皆不祥二世者尤歴數之不


呉孟子


少讀君取於呉為同姓二句文云人主之令有
所行亦有所不行曰必無敢為顯言之攻此令之必行
者也曰必無敢為㣲言之刺此令之必不行者也於是
一國之中有呉孟子之號矣孟子昭公所自為稱也冠
呉於孟子之上則非昭公所自為稱也後讀孔穎達疏
左傳論語謂之吳孟子葢時人常言疏禮坊記謂之吳
[004-31b]
孟子是當時之言有稱呉也乃知陳大士文本此予尤
愛疏魯春夫人之姓曰吳云春秋無此文坊記
云然者禮夫人初至必書於䇿若娶齊女則曰夫人姜
氏至自齊娶宋女則曰夫人子氏至自宋此孟子初至
時亦當書曰夫人姬氏至自吳同姓不得稱姬舊史所
書葢直夫人至自吳是去夫人之姓直書曰呉而已
仲尼修春秋以犯禮明著全削其文故經今無其事加
[004-32a]
以死但曰孟子卒則呉之一字當日不出自昭公口决


子程子


或傳嘗熟諸公與人論學曰讀書某不敢言只童而習
之之四書四書而又大學大學又開卷之第一二行子
程子曰四字既程子矣曷又子之且程子明道乎伊川
乎何不明標出此四字已不能解矣人多莫能應余曽
代應之曰公羊傳隱公十有一年子沈子何休註云沈
子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其不冠子者他師也列
[004-32b]
子天瑞篇子列子張湛註云載子於姓上者首章是弟
子之所記故也朱子自以淵源於程子故復加以子字
朱子初著書引明道語則曰明道引伊川語則曰伊川
後來真見其兄弟學術之同言辭之合盡去明道伊川
字面總一程子曰迄今讀近思録者可知大學初學入
徳之門其他莫如論孟語出先生而集註則渾然
所謂彼一時此一時耳於答是也何有
[004-33a]


閔子騫


湛園未定槀曰夫子作春秋賢之書字僅十二人弟子
未有以字稱者稱閔子騫是直述時人之辭當時其父
母昆弟皆謂之孝矣而時人亦同稱之曰孝哉閔子騫
此所謂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也若其他則固無有
是稱矣


匡章


顧麟士曰匡章當名章字章子是公都子稱其名而孟
子稱其字也蔡虚齋曰匡章又曰章子者葢章子是字
[004-33b]
今去却子字猶之曰顔淵耳是孟子稱其兩字字而公
都子稱其一字字也皆非也按戰國策齊宣王與羣臣
皆稱為章子葢於人名下繋以子字當時多有此稱謂
田盼人稱為盼子田嬰人稱為嬰子田文人稱為文子
以及秦魏冉亦稱為冉子皆此類


戴盈之


孫學翼讀集註盈之亦宋大夫也來質盈之似是前戴
[004-34a]
不勝之字勝音升名與字正以相反知為一人余檢孫
奭疏宛同賞其能言又今兹杜註左氏云今兹此嵗集
註亦畧


莊暴


莊君前臣名禮也莊暴對孟子猶三稱名而孟
子於王前不一斥其名曰莊子此為記者之誤集註亦
畧余最賞宋陳善曰莊暴一章皆言悅樂之樂而世讀
為禮樂之樂誤矣惟鼓樂當為禮樂其他獨樂之與衆
樂樂亦悅樂之樂也不然則方言禮樂而又及田獵無
[004-34b]
乃非類乎真通人之言也葢孟子曽告齊宣以先王無
流連之樂荒亡之行一旦語及其心病故不覺變色答
以云云若果為好禮樂莊暴庸臣縱不能對其所以亦
何至向孟子而猶咨詢何如乎正縁好歡樂與好貨好
色一例事耳今樂古樂之異子夏對魏文侯辯之甚悉
即齊音敖辟喬志與韶樂之在齊者可比而同耶不可
比而同豈孟子之言先順其君以非道而後轉之於當
[004-35a]
道耶應不至此必讀為悅樂字文義方協大扺詩書無
口寃直難明後人多為先儒成說所壓折而不暇自伸
其心思目力以追尋聖賢㣲文奥義於千載之上遂相
率而為矮人見耳悲夫旋檢郝氏孟子解亦曰樂樂猶
言樂其樂上樂謂好下樂謂所樂之事也至所樂之事
即下文鼔樂其一也田獵又其一也故特曰臣請為王
言樂


瞽瞍象


孟子或問著於淳熈丁酉後以不復釐正遂不得與學
[004-35b]
庸並傳其實有勝集註者如父母使舜完廩是也其辭
曰林氏謂司馬公以為是時堯將以天下禪舜瞽象雖
愚亦豈不利其子與兄之為天子而欲殺之乎借使殺
之堯必誅己宜亦有所不敢矣蘇氏以為舜之側㣲己
能使瞽象之不格姦矣豈至此而猶欲害之哉以此皆
疑孟子之誤惟程子以為此非孟子之言乃萬章傳聞
之誤而孟子有不暇辯耳是數說者恐其皆未安也葢
[004-36a]
天下之事有不可以常情測度者使瞽象而猶知利害
之所在則亦未為甚頑且傲而舜之所處亦未足為天
下之至難矣不格姦者但能使之不陷於刑戮若家語
所謂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即此焚廩揜井之事也且聖
賢於世俗傳聞之事有非實者必辯而明之以曉天下
後世豈有其不然而不暇辯者哉余謂世誣舜以瞽瞍
朝己孟子則辯其必無誣舜以放象則辯其未嘗有凡
於傳譌之迹未有不辯而明之以曉天下後世者豈有
知其不然而故設言其理若金氏謂只在發明聖人處
[004-36b]
變之心苟得其心則事迹有無都不必辯殆幾於戲矣
人固習而不察耳父母使舜完廩七十九字疑為古舜典之文詳尚書古文疏證


瞽瞍㡳豫


㡳豫集註以書所謂不格姦亦允若者實之非也余嘗
以五帝紀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瞍䕫䕫唯
謹如子道此方是瞽瞍亦允若瞽瞍㡳豫時候較舜之
身為庶人僅云不格姦者殊有淺深次第之不同只觀
[004-37a]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節有為不順於父母語天下大悦
而將歸已節有不得乎親於此皆試舜於畎畝之中事
也况前此雖云克諧以孝舜猶不告而娶以為告則不
得娶是子不能得之於父也堯亦知告焉則不得娶是
君并不能得於臣也其頑至此則既娶之後猶復欲殺
之而分其室萬章斷非傳聞史遷斷非無據可知而諸
儒或疑之或傅㑹之概未嘗設身乎處地與為按文切
理者也大扺親但不至於姦惡其格淺親能諭之於道
其格深以舜之聖年踰六十始臻斯境豈易言哉余特
[004-37b]
標而出之以與上條瞽瞍象參觀焉


為王留行者


當日為王留行者豈有不通姓名之理為其人可畧作
七篇時遂從而畧之止曰客而章中煞有妙義未經拈
出葢嘗讀朱子跪坐拜說曰儀禮禮記老子所言坐皆
謂跪也然記有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則跪與坐又不同
疑跪有危義兩膝著地伸腰及股而勢危者為跪兩膝
[004-38a]
著地以尻著蹠而少安者為坐小雅不遑啓居傳當作箋
云啓跪也爾雅妥為安坐疏云安定之坐也夫以啓對
居而訓啓為跪則居之為坐可見以妥為安定之坐則
跪之為危坐亦可知葢兩事相似但一危一安為小不
同耳因恍悟趙氏註於坐而言曰危坐於坐我明語子
單曰坐葢危坐者客跪而言留孟子之言迨不聽然後
變色而起孟子於是命之以安坐以聽我語此兩坐字
殊不同而孟子文字止於前後著兩坐字中間絶不叙
客起立之狀而起立自見此文章家草蛇灰線之法趙
[004-38b]
氏註則於勿敢見下先補一筆曰言而遂起退欲去請
絶也為下文坐字張本漢註精妙至此宋儒不能及也
復檢郝氏解亦曰請勿復敢見者起而告退之辭


蒯聵輒


蕭松齡木公夫子為君乎全章文云衛之亂所謂以
淫始以兵終非乎聵不子而負故惡於前輒不子而起
大惡於後聵與輒兩不仁厥罪惟均而君子尤重惡乎
[004-39a]
輒何以言之宋朝召而艾豭興歌聵之欲刃其母動於
恥也動於恥則猶有母存焉簡子送而發兵以拒輒之
不納其父昬於利也昬於利則是終無父也猶有母者
聵終無父者輒由是觀之兩人之獄定矣君子而不忍
為聵也忍為輒乎癸卯交木公於京師曾舉此段議論
今忽已三十八年能無慨然


泰伯


太王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君臣立說者近夫
己氏尤加傅㑹余取歸熈甫泰伯論為尚論編刪竄本
[004-39b]
出以正之曰辭取之際惟聖人者為能盡乎天下之至
情何也伯夷叔齊天下之義士也伯夷順其父之志而
以國與其弟然終於叔齊之不敢受則是其父之志終
不遂矣夫家人父子之間豈無幾㣲見於顔色必待君
終無嫡嗣之日相與褰裳去之民將得因而稱之故聖
人以為賢人而已至泰伯則不然不讓於傳位之日而讓
於採藥之時是葢有伯夷之心而無其迹然後可以行
[004-40a]
伯夷之事遂伯夷之心古今之譲從未有曲而盡如此
焉者此夫子所以深歎其不可及也蓋大王之欲傳季歴
及昌也非如晉獻漢髙徒少子之是愛也亦非為昌之
終必翦商為數世後伏革除之謀也不過曰代有殊徳
天下將長享其福云耳是固為天下之公心也使泰伯
知其意而猶與之並立於此大王賢者即心為天下而
終以長㓜之節不忍言吾即明言而公譲之弟亦將終
為叔齊不忍受是亦夷之終不獲遂其父之志而已矣
夫父有志而吾順而成之且如是其曲而盡也世之說
[004-40b]
者不深晰其父子之情而彊謂其君臣之義夫弟於
商獨非君臣而乃以蔑義之事推而付之也乎且又何
以為傳之者地乎而子乃曰至徳乎夫徳莫先於孝先
意承志孝子之事也故泰伯之所為乃匹夫匹婦之為
當然者夫惟匹夫匹婦以為當然是天下之至情也而
非聖人則固不能盡也


則之野


[004-41a]
古人文字叙事未有無根者惟馮婦之野然後衆得望
見馮婦若如宋周密明楊慎斷士則之為句以與末其
為士者笑之相照應而野字遂屬下野但有衆耳何由
有馮婦來此為無根或曰固己恐從未見則之野此句
法余曰周書則至于豐


不教子


古人文字簡須讀者㑹其意所指如君子之不教子子
謂不肖子也猶左傳叔向曰肸又無子子謂賢子也不
然當日楊食我見存觀孟子直承曰勢不行也則知丑
[004-41b]
所問原非為周公之於伯禽孔子之於伯魚一輩子言
矣西安葉秉敬全章文得之


吾有所受之


吾有所受之也為世子答父兄百官語吾與下謂然友
曰吾字正一人此解首發於趙氏繼申於三原王端毅
公實勝集註讀昭元年傳晉使后子與子干齒辭曰鍼
懼選楚公子不獲是以皆來亦唯命且臣與羈齒無乃
[004-42a]
不可乎史佚有言曰非羈何忌恍悟父兄百官兩引古
後截然而止不復措一辭尤有餘味文法何其與左氏
類也


懐寳迷邦二段


懐其寳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
可謂知乎曰不可兩曰字仍是陽貨語非孔子直至孔
子曰諾始為孔子余葢讀史記留侯世家而悟出世家
云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
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
[004-42b]
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
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
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
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
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
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
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今陛下能偃
[004-43a]
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
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隂以示不復輸積今陛下能
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七曰字皆子
房自為問答語於漢王無涉又云且天下游士至陛下
事去矣一段亦是子房直至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
始為漢王語宛與論語文法同


五十而貢三句


古人書有蒙上文下文不復詳者法莫著於禹貢如兗
[004-43b]
州貢道浮于濟漯達于河下文青州便浮于汶達于濟
不復言達于河矣又下文徐州浮于淮泗達于荷此從說文
不作河荷者澤名為濟水所經亦不復言達于濟矣至揚
州則沿于江海達于淮泗且不復言達于荷不復言者
蒙上文也此古人省言之體也又有下文㸃明上文且
渾然者法莫著于豳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
在戸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在野在宇在户皆蟋蟀也然
[004-44a]
勿遽露直至牀下句方㸃出既見倒揷之竒又省却上
三蟋蟀字面又一省言之體也今日讀夏后氏五十而
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三句各宜有畝字只
末用一畝字以總承上明從毛詩得來孟子文法等閒
拈出矣


顔淵季路侍


顔淵季路侍季路長顔淵二十一嵗而先顔淵者尚徳
也冉有季路見於孔子冉有少季路二十嵗而先冉有
者重首事也只此叙法已具衮鉞云
[004-44b]


令尹子文


鬭榖於菟為令尹始於莊三十年丁巳代子元終於僖二
十三年甲申子玉代凡二十八年此二十八年間有三
已三仕之事不知代之者何人傳文不備及楚世家所
未詳只宜以論語為信至孫叔敖為令尹見宣十一年
癸亥叔敖死於楚莊王手約令尹僅七八年以莊王之
賢豈肯暫己叔敖意莊子孫叔敖三為令尹而不榮華
[004-45a]
三去之而無憂色荀子孫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
原係子文事傳譌而為叔敖耳大全辯載一說謂孫叔
敖實三仕三己傳譌而為令尹子文不信論語真顛倒
見矣


子羽公孫揮


憶王源崑繩讀左傳來問鄭有七穆謂罕氏駟氏國氏
良氏游氏豐氏印氏也又有羽氏雖穆公子以非卿故
不在七穆之列行人子羽為公孫揮他若公孫輒公孫
蠆公孫舍之見㐮九年傳者皆穆公之孫故稱公孫然
[004-45b]
則子羽亦當為某公之孫不可考乎余曰杜元凱以公
孫揮為雜人見世族譜因笑公孫揮辨於四國大夫之
族姓而不能俾己之族姓流傳於後亦一異


顔回


仲尼弟子列傳顔回少孔子三十嵗余謂三十下脫七
字葢生於魯昭公二十八年丁亥卒於哀公十二年戊
午方合三十二嵗之數是年伯魚亦卒在前不然則如
[004-46a]
王肅注鯉也死有棺而無椁為設事之辭豈不笑滚了


宰我


史稱宰我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小司馬大
蘇皆各為辯正引闞止字李斯上書以證余獨愛洪容
齋一說曰孟子載三子論聖人賢於堯舜等語疑是夫
子殁後所談不然師在而各出意見議之無復質正恐
非也然則宰我不死於田常更可見矣此為尤妙葢從
虚㑹出云
[004-46b]


冉有


冉有以哀公三年己酉季康子召至魯十一年丁巳與
康子問答中間既從陳蔡又使之荆自不仕季氏意者
家臣員輕故可暫捨師門誼重仍須省侍乎亦可謂服
勤者矣又爾時子游年十八子夏年十九赫然以文學
名此文學豈後代文人學者所畧能髣髴而年纔如許
異哉
[004-47a]


子游


魏華父曰檀弓不知何人所作而一篇之書獨於子游
極其稱譽雖於孔門諸子率多譏評又以言曾並列其
是言而非曾者非一幾若偏於抑揚然即其書以考之
大扺當典禮譌闕無所考訂之時人之有疑弗决者以
質諸子游故前後典禮所闗者十有四皆以言游一言
為可否亦足以見其為時人之耳目雖汰哉叔氏之語
若譏之而實尊之然則游以習禮列於文學兹其為文
為學葢三代典章之遺賴游以有存者信如朱子所謂
[004-47b]
豪傑之士矣


顔讎由


顔讎由子路妻兄則亦彌子瑕妻兄彌子瑕見主其妻
兄之家遂謂主我衛卿可得語亦非無因云


申詳


申詳子張之子子游之壻是陳之顓孫氏與吴之言氏
逺為婚姻曽西即曽申曽元之弟曽子次子以為孫者
[004-48a]
非公明儀見檀弓註子張弟子見祭義註又曽子弟子
公明高亦曽子弟子也疑髙與儀為昆弟段干木史稱
受業於子夏之倫之倫承上文子路子張澹臺子羽子
夏子貢言而段干木與子夏皆客魏則為子夏之弟子
可知


史魚


哀九年晉有史趙史墨史龜史皆官名非氏也襄二十
九年衛有史狗史鰌並史朝之子史為氏非如集註云
官名余嘗愛仲尼論史鰌曰直能曲於人猶吳公子札
[004-48b]
論樂曰曲而有直體併妙


告子


浩生複氏不害其名與見公孫丑之告子及以告子題
篇者自各一人趙氏偶於告子篇誤註曰名不害且臆
度其嘗學於孟子執弟子問者朱子亦沿其誤移註於
公孫丑篇此釐革之未盡者也


百姓


[004-49a]
百姓義二有指百官言者書百姓與黎民對禮大傳百
姓與庶民對是有指小民言者不必後代亦始自唐虞
之時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是四書中百姓凡二十五見
惟百姓如䘮考妣三年指百官葢有爵土者為天子服
斬衰三年禮也孟子已明下註脚曰舜帥諸侯為堯三
年䘮䘮並平聲持服曰䘮如䘮考妣三年即檀弓方䘮
三年耳豈如蔡傳之云云者哉


少艾


炳燭齋隨筆曰慕少艾以艾為美好集註雖本趙氏殊
[004-49b]
若不甚確葢古人呼男色為艾左傳既定爾婁豬盍歸
吾艾豭君好艾大夫殆好内適子殆戰國策魏
年謂趙王曰今為天下之工而王不以予工乃與㓜艾
此數艾字正可解孟子少艾之義楚辭少司命幼艾指女色戰國策幼艾指
建信君男色各不同


武丁至紂


殷本紀自武丁至紂凡九世集註云七世者得毋以祖
[004-50a]
甲為祖庚之弟庚丁為廩辛之弟并兄弟於一世乎然
則國語何以云帝甲亂之七世而殞仍數庚丁此紀上
文自武丁以來比九世亂皆數其弟乎古所謂世者葢
指在帝位歴年而言無論其行輩集註實誤


武王末受命


武王末受命末猶老也說者遂真信文王世子武王九
十三而終爾時受命有天下嵗在己卯年八十七金仁
山極辯之以為果爾則文王十五嵗而生武王前此己
生伯邑考矣武王八十一而生成王後此又生唐叔虞焉
[004-50b]
人情事理所必不然者孔疏亦云年夀之數賦命自然
不可延之寸隂不可減之晷刻陳澔又云聖人雖愛其
子豈能減己之年而益之哉快哉論也但仁山從竹書
紀年武王年五十四崩則有天下方四十八與文王受
命之年同中身耳而得謂之老乎總不若周本紀載武
王初得天下告周公旦曰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
六十年是武王之生生當於殷帝乙十一年庚辰受命
[004-51a]
有天下年六十又七年而崩乙酉年六十六故曰老庶
幾近之
 四書釋地又續卷上
[004-5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