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63 四書釋地-清-閻若璩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釋地
            太原閻若璩撰


予少時習孟子疑蓋大夫王驩與兄戴蓋禄之蓋同音
集註却於前云齊下邑後云陳氏食采邑當是二邑宋
王伯厚謂漢泰山郡蓋縣故城在沂州沂水縣西北僅
一處無二地頗不可解後讀左氏春秋傳趙衰為原大
夫於時先軫亦稱原軫子趙同為原同於時先縠亦稱
[001-1b]
原縠唐孔氏曰蓋分原邑而共食之僖二十五年狐溱
為温大夫文六年陽處父至自温故成十一年劉子單
子曰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温狐氏陽氏先處之亦共食
一邑者因悟蓋一也以半為王朝之下邑王驩治之以
半為卿族之私邑陳氏世有之然則當時蓋亦大矣




余嘗愛京山郝氏解孟子為行三年之喪但以誤認邑
[001-2a]
名遂不合禮制以知地理益宜究既成辨一篇越二年
覺其不安復成一篇幸學問之日新也並存之今録於
此曰或問孟子歸葬於魯時未幾也充虞治木言前日
耳輒反於齊豈不終喪而遂復為齊卿乎按喪禮三日
成服杖拜君命及衆賓不拜棺中之賜禮凡尊者有賜
則明日徃拜喪則孝子不忍遽死其親故贈襚之賜拜
於其後孟子奉母仕于齊母卒王以卿禮含襚及歸魯
三月而葬反於君賜也其止於嬴何也禮衰絰不
入公門大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國而哭此喪禮也故
[001-2b]
自魯越國至齊境上為壇位成禮於嬴畢將遂反也解
者不悉謂孟子勸人行三年喪而身違之又罪萬章之
徒修文不善可謂逐臭李覯左袒臧倉者矣余考或問
及解者二段俱出郎瑛七修類稾亦能疑人所未疑者
而特不能辨釋郝氏從而辨釋之可為精矣少錯解止
於嬴句嬴齊南邑春秋桓三年公㑹齊侯于嬴杜註云
嬴今泰山嬴縣案嬴縣故城在萊蕪縣西北四十里北
[001-3a]
汶水之北去齊都臨淄尚三百餘里君賜於三
百餘里之外者乎且衰絰不入公門未聞不入國門也
為壇位而哭乃出亡禮非喪者所用蓋孟子母殁於齊
及奉喪來歸皆哀戚匆遽無暇可語惟至徃齊拜賜舍
於逆旅始得以一論匠事耳以論匠事於止嬴日故繫
止於嬴亦猶與公孫丒論不受禄於居休日故繫以居
休豈必别有義在乎禮斬衰唯而不對齊衰對而不言
孟子居母喪正齊衰故猶答充虞以言而但不先發言
於人耳夫一唯一對猶致謹不失如此曾謂孟子奪喪
[001-3b]
復仕若當時莫之行者一輩所為哉亦太誣矣郝氏之
亟正也固宜又曰或問子以孟子奉母仕於齊其説亦
有徴乎余曰徴之劉向列女傳傳云孟子處齊有憂色
擁楹而歎孟母見之云云則知母蓋司在齊自齊葬於
魯則知母即殁於齊也然則既殁而葬宜終喪於家曷
為而遽反於齊余曰此蓋終三年喪復至齊而為卿耳
非遽也果爾何以為前日解余曰孟子之書有以昔與
[001-4a]
今對言昔似在所遠而亦有指昨日者昔者辭以疾是
也以前日與今對言前日似在所近而亦有指最遠者
前日願見而不可得是也夫孟子久於齊而後去去齊
之日上溯其未游齊之日猶目之為前日安在僅三年
者而不可目以前日邪或訝曰充虞蓄一疑於心至三
年始發之與余曰此尤足以見孟門弟子之好問也陳
臻從於齊於宋於薛辭受之後而問屋廬子從居鄒處
平陸以至見季任不見儲子之後而問其事之相距誠
非止一二年而歴歴記憶反覆以究其師之用心者猶
[001-4b]
一日也夫充虞亦猶是爾且尤可證者孝子之喪親言
不文今也援古論今幾於文矣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語
為人論説也後魏孝文帝以與公卿徃復追用慟絶曰
朕在不言之地不應如此喋喋然則孟子反喋喋邪見
顧出孝文下邪故充虞問答㫁自於免喪之後者為得
其實也或又訝曰向所稱郝氏之解非與曰非也曷徵
乎爾曰徵之於儀禮士喪禮云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
[001-5a]
衆賓不拜棺中之賜註謂既殯之明日全三日始歠粥
矣禮尊者加惠明日必徃拜謝之棺中之賜不施己也
既夕記云主人乗惡車註謂拜君命拜衆賓及有故行
所乗也然則當孟子母殁於齊必赴於王王使人弔與
成服後往謝之所謂乗惡車者是王使人襚與則所謂
棺中之賜不施己者禮明云不拜况葬後邪郝氏之誤
解可足據邪總之君命非拜君賜拜亦於殯後
非葬後皆不出齊都城之事邱文莊濬家禮儀節有云
世俗親友來弔其孝子必具衰絰躬造其門謂之謝孝
[001-5b]
使居喪者纍然衰絰奔走道塗信宿旅次甚至浹旬彌
月考之古禮無有也夫文莊謂無有而孟子反有之邪
嗚呼喪禮至近代廢闕不講甚矣宜郝氏之説紛紛也


雪官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宫解者謂雪宫孟子之館宣王就
見於此因誇其禮遇之隆賢者指孟子與上文梁惠王
賢者指人君言不同果爾孟子當正色而對以明不屑
[001-6a]
安得含胡曰有而即引之與民同也觀子思聞繆公友
士之言不悦漢章帝祀闕里大㑹孔氏男子六十二人
謂孔僖曰今日之㑹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
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乗辱臨敝里此
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所敢承僖尚能為
斯言況巖巖之孟子邪賢者仍指人君言元和郡縣圖
志齊雪宫故址在青州臨淄縣縣即齊故都東北六里
晏子春秋所謂齊侯見晏子於雪宫今晏子春秋無此語然則先
孟子雪宫又為晏嬰館舍邪蓋齊離宫之名游觀勝迹
[001-6b]
宣延見孟子於其地非就見之謂益信地理宜究又思
管晏孟子羞稱兹以與民樂忽詳及晏子對景公一段
故實蓋亦以此地曾為先君臣共游觀以近事為鑒
則言易入此又須㑹於言外非拘儒所知


石門


地志之書宋人漸多傅㑹不似唐所以朱子註四書傳
詩毎僅云邑名地名不詳其所在即有庳己云今道州
[001-7a]
鼻亭又云未知是否蓋其慎也然亦畢竟屬討便宜其
實地有鑿然指實有助於經學不小者子路宿於石門
是也或曰石門齊地隱公三年齊鄭㑹處即此非也讀
太平寰宇記古魯城凡有七門次南第二門名石門案
論語子路宿於石門註云魯城外門蓋郭門也因悟孔
子轍環四方又使子路歸魯視其家甫抵城而門已闔
只得宿於外之郭門次日晨興伺門入掌啓門者訝其
太蚤曰汝何從來乎若城門既大啓後徃來如織焉得
盡執人而問之此可想見一自孔氏言自孔氏處來也
[001-7b]
夫不曰孔某而曰孔氏以孔子為魯城中人舉其氏輒
可識不必如答長沮之問為孔某此可想見二是知其
不可而為之者與分明是孔子正栖栖皇皇歴聘於外
若已息駕乎洙泗之上不必作是語此可想見三總從
魯郭門三字悟出情蹤誰謂地理不有助於經學與


闕里


家語顔繇字季路少孔子六嵗孔子始教於闕里而受
[001-8a]
學焉朱子引入集註作孔子始教而受學焉削去闕里
字面問讀集註者何以削去闕里字而人都不知余曰
此朱子所以為精於地理也孔子時無闕里之名闕里
首僅見漢書梅福傳東漢後方盛稱之蓋縁魯恭王徙
魯於孔子所居之里造宫室有雙闕焉人因名孔子居
曰闕里或曰有徵乎余曰一徵於水經注孔廟東南五
百歩有雙石闕即靈光之南闕一徵於史晨饗孔廟後
碑以令日拜孔子望見闕觀式路虔跽既至升堂爾
時闕尚存尚可得其名里之由若後代迹既湮撰闕里
[001-8b]
志者有一能知者否曾告之朱彝尊錫鬯錫鬯為躍然
顧氏肇域記於曲阜縣則引魯世家煬公築茅闕門謂
已有闕之名不知此自魯兩觀魯象魏在雉門之旁者
春秋所謂雉門及兩觀災是也豈孔子士庶而敢居於
外朝之地哉比而同之誤矣讀集註者要須心知其意
於此益悟家語果王肅私定以難鄭玄而非朱子所恨
不見之古文家語何則古文家語那得有闕里字而有
[001-9a]
之應出王肅手豈非知其意者由於論其世也哉朱子
削而存之有以夫


武城


曾子居武城即仲尼弟子列傳之南武城魯邊邑也在
今費縣西南八十里石門山下吳未滅與吳鄰吳既滅
與越鄰越王句踐嘗徙治琅邪起館臺又嘗與魯泗東
地方百里此豈待浮海入寇而後至武城邪講義為是
説者總縁朱子集註不詳及地理耳然考魯哀十三年
吳會於黄池越亦曾遣舟師浮海入淮以邀之由吳之
[001-9b]
壤隔絶也今越既并吳商魯之間可以惟兵横行寇之
興也何常之有余因又悟春秋四書穀而一書小穀者
别於穀也明其為管仲之邑也史記加南於武城上者
别於魯之北有東武城也明曾子之為費邑人也古人
於地理無所苟而已矣


泰山北海


禹貢海岱惟青州故蘇秦説齊宣王齊南有太山北有
[001-10a]
渤海司馬遷言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于海降
至漢景帝猶置北海郡于營陵營陵舊營邱地左傳云
君處北海是也髙帝置泰山郡領博縣縣有泰山廟岱
在其西北禮記云齊人將有事泰山是也以知挾太山
以超北海皆取齊境内之地設譬耳


淇河西


王豹處淇河西善謳集註略不及趙氏註之詳明當采
入註曰王豹衞之善謳者淇水名衞詩竹竿之篇泉源
在左淇水在右碩人之篇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衞地濱
[001-10b]
於淇水在北流河之西故曰處淇水而河西善謳所謂
鄭衞之聲也


漯滄浪


集註漯水名亦不核當云漯者河之枝流也出東郡東
武陽東北至千乗入海不然止云水名安知非漢地理
志髙唐之漯水乎集註滄浪水名殊非蓋地名也當云
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曰滄浪漢水流經
[001-11a]
此地遂得名滄浪之水云善乎宋葉夢得言大抵禹貢
水之正名可以單舉者若漢若濟之類是不可單舉者
則以水足之若黑水弱水之類是非水之正名而因以
為名則以水别之若滄浪之水者是滄浪之水四字成
文未可直曰滄浪似預為朱子正其譌誤者


南陽


左傳晉於是始啓南陽杜註在晉山南河北故曰南陽
余謂即今太行山之南河内濟源修武温縣地孟子遂
有南陽趙註山南曰陽岱山之南謂之南陽也余謂史
[001-11b]
稱泰山之陽則魯其陰則齊南陽屬齊必齊之地深插
入魯界中者魯故欲一戰有之二南陽所指各不同公羊
傳齊桓使髙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註南陽齊下邑


華嶽


中庸華山名嶽亦山名蓋舉二山下故對以二水在禹
貢名岍在國語名西吳管子書作西虞在前漢志名吳
山後漢志名吳嶽山實一山也周禮豫州山鎮曰華雍
[001-12a]
州山鎮曰嶽爾雅釋山河南曰華河西曰嶽皆並配對
舉則中庸可知矣


海濱


孟子濱字未註濱水涯也古者海之濱便為政令所不
及故舜竊父處於此伯夷太公辟紂居於此因悟執之
而已矣即尚書盡執拘以歸于周之執非指法言下文
竊字原從執字出


水滸


孟子大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云山而不
[001-12b]
及水詩詠古公辟狄率西水滸至于岐下云水而不及
山太史公生當其後而作周本紀曰遂去豳渡漆沮踰
梁山止於岐下將自邠抵岐東南二百五十餘里登山
渉水敘次如畫然程大昌雍錄謂渭水實在梁山下之
南循渭西上可以達岐則詩水字又與漆沮無干似益
精確矣




[001-13a]
耕於有莘之野集註莘國名未指其所在余謂元和郡
縣志故莘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五里古莘國地
計其去湯都南亳今商邱縣穀熟鎮不過四百里所以湯使可
三徃聘若太姒所産之莘國則在今西安府郃陽縣南
二十里道遥遠矣




禮記檀弓疏曰陽虎嘗侵暴於匡時又孔子弟子顔刻
為陽虎御車後孔子亦使刻御車從匡過孔子與陽虎
相似故匡人謂孔子為陽虎因圍欲殺之與漢包咸註
[001-13b]
同足解孔子世家顔刻為僕以䇿指匡曰昔吾入此由
彼缺也一段不明處匡地名今大名府長垣縣西南一
十五里有匡城


汶沂


曾氏曰汶有徐州之汶有青州之汶余謂沂亦有徐州
之沂有青州之沂周禮青州其浸沂此用周禮論語在汶浴沂皆指
徐州言以魯事也汶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入泲與
[001-14a]
出琅邪朱虚縣東泰山即今東鎮沂山至安邱入濰者别沂出
魯魯縣尼邱山西北逕魯之雩門注于泗水與出泰山
蓋縣艾山南至下邳入泗杜預所謂大沂水者别




晝當作畫不待言齊西南近邑集註本趙氏及劉熈來
但括地志以畫即㦸里城在臨淄城西北三十里一南
一北殊判然余謂孟子去齊歸鄒鄒實在齊之西南上
云南者是又因悟樂毅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
中環畫邑三十里無入則爾時齊都城西南隅無敢有
[001-14b]
闌出者矣


封疆之界


漢地理志言齊初封地舃鹵寡人民廼勸業通商而人
物始輻湊先發端曰古者有分上亡分民顔注無分人
者謂通徃來不常厥居也最是所以碩䑕之詩逝將去
女論語之書襁負而至若至七國便不然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則當時封疆之界固以域其民矣君子於此亦
[001-15a]
可以觀世變云


東山


集註東山蓋魯城東之髙山蓋疑辭朱子生平足未至
曲阜故作此言其實曲阜縣東二十里有防山孔子父
母合葬處世家所謂防山在魯東絶不髙也或曰費縣
西北蒙山正居魯四境之東一名東山孟子云孔子登
東山而小魯指此疑近是




任國名太皥之後風姓漢為任城縣後漢為任城國今
[001-15b]
濟寧州東任城廢縣是去古鄒城僅百二三十里宜屋
廬子明曰即可往問禮稱宰我無宿問連不誠有予之
風哉


宋滅滕


漢地理志滕封三十一世為齊所滅杜氏釋例文王子
錯叔繡之後十七世至宣公始見春秋隱公以下春秋
後六世而齊滅之水經注並同竹書紀年於越滅滕惟
[001-16a]
戰國䇿作宋滅而通鑑繋之赧王二十九年乙亥上距
孟子勸行仁政甚遠集註於宋初王時即曰嘗滅滕無
乃驟與只當曰君偃立十一年自稱王敗齊楚魏之
兵欲霸天下疑即此時云


齊滅薛


余向主孟子之滕與文公言當在赧王元二間丁未戊
申爾時薛滅已久非至是齊始取其地而城之也或訝
曰曷徴乎爾余曰六國表田齊世君傳並云湣
王三年庚子封田嬰於薛實通鑑顯王四十八年事薛
[001-16b]
不滅無由以薛封靖郭名嬰不封無由薛城中有靖郭
君冢此事理至易明者或曰奈滕文公恐何余曰薛滅
已八九年齊方於此築城戰國䇿載靖君將城薛矣
以客海大魚之諫乃輟城薛何妨至是復欲城且將之
為辭事未定也孟獻城虎牢而鄭人懼晏弱城東陽而
萊子服文公焉得而不恐哉余獨考薛之祖奚仲為夏
禹掌車服大夫自兹受封歴商及周享國千九百年傳
[001-17a]
世六十四葉三代諸侯莫之與比而忽作庭堅之不祀
先卜正而脣亡哀哉


轉附朝儛


趙註琅邪齊東南境上邑集註因之漢郊祀志作在齊
東北非也今諸城縣東南一百五十里有琅邪山山下
有城即其處余曾徧考轉附朝儛二山杳不知所在惟
趙氏德南宋人有轉附附作鮒屬萊州之説殊無依據
妄意此二山當在海之東盡頭如成山召石山之類登
之可以觀海惟至海盡頭然後囘轍循海之濱西行以
[001-17b]
南至琅邪亦可觀海焉計其自齊都臨淄一千三百里
抵於海復自海一千一百餘里至琅邪凡一千四五百
里以春秋之侯封而騁其雄心肆其遠略如此真從前
所未有後惟秦始皇二十八年竝讀曰傍勃海以東往東也
過黄今黄縣蓬萊縣今福山縣棲霞縣窮成山在文登縣封禪書成山斗入海登之
在福山縣蓋囘鑾也南留琅邪三月三十七年自琅邪北至榮
成山正義曰即成山射巨魚之罘遂竝海西至平原津今平原縣
[001-18a]
武帝太始三年行幸琅邪禮曰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司
馬相如賦曰齊東陼鉅海南有琅邪觀乎成山射乎之
罘正暗用秦皇之事或曰今青州為齊地若萊州則萊
子國登州則牟子國皆非齊有景固可以任其車轍馬
跡所之乎余曰萊子城在黄縣東南二十五里國已滅
靈公十五年所以晏子對景公言聊今聊城縣今博平縣以東
姑尤以西姑大沽河尤小沽河一出黄縣一出掖縣實
齊之東界也指畫明析如是惟今寧海州文登縣尚屬
牟子國要亦不過蕞爾附庸素服役於彊大者晏子所
[001-18b]
謂為諸侯憂正指此等何難登其山而臨其海乎當東
行也雖陸路亦可謂之從流上西旋也雖陸路又可謂
之從流下景公之志不幾荒乎晏子是以諷而止焉前
惟周穆王欲周行天下祭公謀父為作祈招之詩故獲
殁祗宫然僅保其身耳未聞有見之惠政播之聲詩如
此其盛也雖君臣烏可以不述而志哉


地方


[001-19a]
蘇秦説齊宣王曰齊地方二千里趙肅侯曰趙地方三
千里楚威王曰地方五千里魏襄王曰地方千里韓昭
侯曰地方千里燕文侯曰地方二千里雖未言秦然當
惠王時地方自二三千里加以范睢曰中山之地方五
百里秦昭王曰君之地方百里墨子曰宋方五百
里共一萬八千里尚有二周魯衛鄒滕等未數中國之
地不應如許其大則所謂方者非真方也若論語方六
七十孟子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文王猶方百里起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
[001-19b]
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周
公封於魯為方百里太公封於齊亦為方百里今魯方
百里者五則所謂方者乃真方雖然亦不必其形方以
周初雒邑與鎬京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
為千里第取實有此方數耳




春秋三棠邑一宋魯之界上隱公五年春矢魚于棠公羊
[001-20a]
稱為邑是也今魚臺縣一楚邑伍奢長予君是也
今六合縣一齊邑齊棠公之妻杜註棠公齊棠邑大夫
不言所在余謂棠萊邑也後漢志北海即墨縣有棠鄉
齊靈公十五年滅萊邑故為齊有後孟子為發棠即此
是也今即墨縣甘棠鄉


温泉


曲阜亦有温泉但在縣南七里流入于沂非沂水有温
泉也朱子袛縁足未親至傅㑹為一然果其言信尤與
上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之文相矛盾何則朱子蓋
[001-20b]
以韓昌黎李翺疑裸身川浴之非禮方註浴為盥濯祓
除義較長忽又接曰有温泉焉是仍以為浴將青天之
下白日之中㸃與童冠十餘人羣而浴乎抑將狂者獨
浴也竊以時有伯子尚議其同人道於牛馬後如阮籍
至憎之比裸袒於被髪聖門髙弟豈宜至此何讀集註
者竟未聞一致疑邪大全辨載一説曰浴沂如後世上
巳曰迎流盥手略潔衣以除垢非裸浴也季春即暮春
[001-21a]
即豳風春日載陽時蓋夏正也説堪羽翼朱子或問曰
予於此亦有徵乎余曰沈約引蔡邕月令章句曰論語
莫春浴沂古有斯禮今三月上巳祓於水濱蓋出此亦
以浴為祓濯賈公彦疏周禮嵗時祓除曰見今三月三
日水上戒浴是也何嘗定以浴為澡身朱子之註殆莫
可易云


莊嶽


炳燭齋隨筆曰引而置之莊嶽之間註云莊嶽齊街里
名疏别無一語案左傳襄二十八年得慶氏之木百車
[001-21b]
於莊昭十年又敗諸莊哀六年戰于莊即此莊也襄二
十八年慶封反陳于嶽即此嶽也蓋皆齊城内街里之
名此繫經典正文疏家全不引之足見其疏余謂朱子
言疏乃邵武士人作不解名物制度書不似疏益為信
近刻日知録並同


墦間之祭


余毎讀東郭墦間之祭者趙註墦間郭外冡間也以為
[001-22a]
此古墓祭之切證不知何縁至東漢建寧五年蔡邕從
車駕上陵謂同坐者曰聞古不墓祭魏文帝黄初二年
詔曰古不墓祭自作終制曰禮不墓祭此言既興下到
今紛紛撰述皆以墓祭為非古雖髙明如顧炎武寧人
亦惑于其説余謂孟子且勿論請博徴之成陽靈臺碑
慶都僊殁蓋葬于兹名曰靈臺上立黄屋堯所奉祠非
墓祭之見於集乎韓詩外傳曾子曰椎牛而祭墓不如
雞豚逮親存非墓祭之見於子乎周本紀武王上祭于
畢畢文王墓地也非墓祭之見於史乎周禮冡人凡祭
[001-22b]
墓為尸非墓祭之見於經乎朱子曰墓祭周禮上巳自有了指此更有可
言者孟子之前孔子卒葬魯城北泗上魯世世相傳以
嵗時奉祠孔子冡豈有非禮之祭而敢輒上聖人之冡
者哉


平陸


讀君列傳持矛而操闟㦸者旁車而趨聶政列
傳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㦸而衞侍者甚衆因悟孟
[001-23a]
子持㦸之士亦然蓋為大夫守衞者非指戰士伍亦非
行間七國時尚武僃多姦變生於不測而平陸又屬齊
邊邑故雖治邑大夫亦日日陳兵自衞孟子即所見以
為喻郝京山曰伍班次也失伍不在班也去之罷去也
亦指守衛者言或問平陸之為齊邊邑者何也余曰六
國表田齊世家康公貸十五年魯敗我平陸徐廣曰東
平陸縣余謂漢屬東平國為古厥國孔子時為魯中都
邑地爾時屬齊即今汶上縣是又有陶平陸則梁門不
開張守節曰平陸唐兖州縣即中都在大梁東界故曰
[001-23b]
平陸齊邊邑也


靈邱


靈邱亦屬齊邊邑趙世家敬侯二年敗齊于靈邱六國
表敬侯九年魏武侯九年韓文侯九年因齊喪共伐之
至靈邱又趙世家惠文王十四年樂毅將趙秦韓魏燕
攻齊取靈邱明年燕獨深入取臨菑加以蚳鼃去王遠
無以箴王闕特辭靈邱請士師足徵為邊邑但實不知
[001-24a]
其所在爾時趙别有靈邱以葬武靈王得名即今靈邱
縣孝成王以靈邱封黄歇絳侯擊破陳豨於靈邱皆其
地註史記者以此之靈邱為齊之靈邱無論齊境不得
至代北而敬侯時安得國有靈邱胡三省註齊靈邱又
以漢清河郡之靈縣當之抑出臆度母寧闕疑


駢邑三百


集註引荀子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以證駢
邑三百而三百字為數未明蓋孔子世家索隱曰古者
二十五家為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於籍
[001-24b]
楚以七百里書社之人封孔子也則書社三百乃七千
五百家駢邑今臨朐縣是管仲所食之邑不止於此此
特其一爾余因悟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朱
子疑七百里恐無此理不知里也社也一也二十五家
耳七百二十五家乃萬七千五百家非如古者路程以
三百歩為里之里然孔子得之即足以王故子西以為
不可今論語序説節其文為以書社地封孔子去七百
[001-25a]
字書社將何所著然則哀十五年齊與衞把書社五百
晏子昔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吕氏春秋越以
書社三百封墨子苟去却五百三百字其可得通乎讀
史不熟雖大儒亦不能無遺誤矣


畢郢


卒於畢郢卒即葬也括地志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
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在唐名畢原在殷則名畢郢孫
疏竟以郢為楚故都在南郡大非宋太祖詔祭文王於
咸陽縣西北畢陌中大冡亦非此秦悼武王陵皇甫謐
[001-25b]
所謂葬畢者是


明堂靈臺


封禪書初天子封太山太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是
古明堂至漢武帝時猶有遺蹤括地志辟雍靈沼今悉
無復處惟靈臺孤立髙二文周囘一百二十歩是周靈
臺至唐太宗時猶存然則巋然獨存者豈直魯靈光殿
而已哉
[001-26a]


虞虢


虞虢二國杜註虞國在河東大陽縣余謂山西之平陸
縣也虢西虢國弘農陜縣東南有虢城余謂河南之陜
州也名雖二省而界相連莫妙於裴駰引賈逵註曰虞
在晉南虢在虞南一言之下而形勢瞭然爾時為晉獻
公十九年正都於絳絳在太平縣之南絳州之北土人
至今呼故晉城遺址宛然余嘗徃觀因怪杜長於地志
之學者于莊二十六年士蒍城絳註絳今平陽絳邑縣
成六年不如新田又註新田今平陽絳邑縣竟為一地
[001-26b]
乎果為一地不應將遷新田之時名獻公所都曰故絳
矣新田括地志在絳州曲沃縣南二里余亦徃土呼王
官城距故晉城五十里曾告之黄儀子鴻子鴻曰于書
亦有徴乎余曰明一統志平陽府古蹟載晉城在太平
縣南二十五里晉士為所築獻公都焉者余蓋不獨以
目驗而知之矣


溱洧


[001-27a]
溱洧二水名説文引詩溱與洧作潧曰潧水出鄭國洧
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史記註引括地志以為古
新鄭城南洧與溱合水經亦云余讀酈道元注於洧水
相鄰者若丹水汝水潁水潩水渠水沙水皆不載有橋
梁獨洧水一則曰又東逕陰坂北水有梁焉再則曰又
屈而南流其水上有梁謂之桐門橋則洧水之宜置有
梁孟子言殊非無因竊以諸葛武侯相蜀好治官府次
舍橋梁道路所至井竈藩溷皆應繩墨子産治鄭何獨
不然此亦不過偶於橋有未修以車濟人而孟子遂即
[001-27b]
其事以深論之云集註既音乗去聲又解乗輿為所乗
之車音義都相反何與


陽城箕山之陰


陽城山名漢潁川有陽城縣以山得名洧水所出唐武
后改曰告成後又曰陽邑五代周省入登封故此山在
今登封縣北三十八里去嵩山幾隔三十里安得即云
嵩山下之深谷與箕山為嵩髙之北而張守節云箕山
[001-28a]
一名許由山在洛州陽城縣南十三里括地志遂云陽
城縣在箕山北十三里守節又云陽城縣在嵩山南二
十三里括地志遂云嵩山一名外方山在洛州陽城縣
西北二十三里足互相證明㫁㫁其非一山也集註誤
由趙氏只觀鄜道元注先敘太室山次五渡水並屬崇
髙縣又敘禹避商均於此及周公測日景處次箕山及
上有許由冡並屬陽城縣雖同見潁水條内而山固區
以别矣趙氏所以誤者註書在藏於複壁時想無多書
冊可討尋又無交游以質問而虚理或可意㑹實跡豈
[001-28b]
容臆度地理多譌正生是爾善乎顧寧人言古人經史
皆係寫本久客四方未必能攜一時用事之誤自所不
免後人不必曲為諱如杜子美諸生老伏䖍本用濟南
伏生事何顒好不忘本用南齊周顒事曾驚陶侃胡奴
異忘却胡奴為侃之子小字胡舞白題斜忘却白題為
西北邊國名雖然此猶文人也若鄭康成千載儒宗朱
子稱其多精力事事都理㑹得者其解經誤且勿論而
[001-29a]
漢有徐州刺史荀文若問鄭周禮父讎辟海外當問時
鄭已年老昏耄不復憶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四海
之文非忘却乎雖然此猶儒者也若孟子命世亞聖之
大才其所著七篇於諸侯禮則未學於禹貢文則不合
而獻子之友五猶且忘其三焉非彊記之難乎嗚呼吾
于趙氏輩復何譏


文王囿七十里


從來説者皆以文王七十里之囿為疑曰那得有如許
地大余亦疑者久之近考得其説蓋三輔黄圖云靈囿
[001-29b]
在長安縣西四十二里王伯厚以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註於下余謂在今鄂縣東三十里正漢地理志所謂文
王作酆注今長安西北界靈臺鄉豐水上是杜氏左傳注酆在鄠縣東有靈臺有鄠杜竹
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者文王當日弛以
與民恣其芻獵以徃但有物以蕃界之遂名之曰囿云
爾此實作邑于豐時事非初岐山事也豐去岐三百餘
里善乎榖梁傳云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
[001-30a]
非正也註虞典禽獸之官言規固而築之又置官司以
守之是不與民共同利曾謂文王當日而如是乎後漢
武帝建元中舉籍盩厔鄠杜除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
即其處但武帝為己之禽荒較文王以利民者異一武
帝為己之行幸更衣較文王以講武者異二武帝周袤
三百里中容千乗萬騎且較文王三倍而贏矣異三武
帝時盡化為腴産其賈畝一金規以為囿殊可惜故來
東方朔之諫若文王則初闢土亦猶天作髙山大王荒
之者縱民芻獵而不禁豈不適相宜異四説者不察乎
[001-30b]
囿之所在又不通古今情事之異徒執以岐山國僅百
里不知文王由方百里起耳豈終於是者哉或曰以穀
梁傳所云里數計今之六十二里遂當古之百里故左
傳黄人謂自郢及我九百里今自江陵至光州僅七百
里邾子謂吳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今自蘇州至鄒縣僅
一千五百里則周時七十里之囿今僅四十三里參以
毛詩傳囿所以域養禽獸諸侯四十里恰合此四十里又與今合
[001-31a]
古書籍所云里數原具有兩説此又一説云


幽州


書孔疏云流四凶在治水前於時未作十二州則無幽
州之名而云幽州者史據後定言之非也當流共工時
此地已名幽州即今密雲縣是括地志故龔城在檀州
燕樂縣界故老傳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幽州其地
狹及後肇十有二州取顓頊北至于幽陵堯典北方曰
幽都之幽以名所分冀州東北地即今順天府遼東廣
寧衞以西是幽州其地廣大抵帝王廢置理必相㳂舜
[001-31b]
立州名合因於古曾謂幽州而出于鑿空哉潁達殆過


崇山


書孔疏云禹貢無崇山不知其處蓋在衡嶺之南也亦
非通典澧州澧陽郡理澧陽縣本漢零陽縣地有崇山
即放驩兜之所宋則在慈利縣路史以為今有驩兜墓
是然又引嶺外驩州圖經合之寰宇記並以驩州為放
[001-32a]
所頗疑其去崇山遠後楊升菴引沈佺期長流驩州詩
嘗按九真圖崇山至越裳四十里杉谷起古崇山竹谿
從道明國來於崇山北二十五里合故詩云朝發崇山
下暮坐越裳陰西從杉谷度北上竹谿深竹谿道明水
杉谷古崇岑越裳古國名重九譯者在秦為象郡兩漢
為九真郡吳分置九德郡梁曰德州隋開皇十八年改
驩州煬帝改日南郡唐兩因之理九德縣佺期又有移
驩州廨詩云古來堯禪舜何必罪驩兜是真以州得名
由驩兜也者不知漢九真郡治胥浦縣莽曰驩成又領
[001-32b]
有咸驩縣開皇十八年改州名實本此合之唐武德曾
於咸歡縣置驩州則驩與歡同乃驩喜之驩于驩兜了
不相渉佺期文人多不契勘然孔疏已微肇其端書經
三寫烏焉成馬豈不信哉


屈産之乗


通典慈州文城郡理吉昌縣春秋時晉之屈邑獻公子
夷吾所居漢河東北屈縣左傳云晉有屈産之乗此有
[001-33a]
駿馬與劉昭注後漢志同余謂今山西吉州是樂史傅
會為石樓縣明一統志本之但石樓乃漢西河土軍縣
非北屈地也至垂棘又見成五年杜但註云晉地


傅巖


集註説築傅巖傅氏之巖在虞虢之間今平陸縣東三
十五里是俗名聖人窟為説所傭隱止息處非于此築
也巖東北十餘里即左傳之顛軨坂有東西絶澗左右
幽空窮深地壑中則築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謂之為軨
橋也説身負版築為人所執役正於此地至今澗猶呼
[001-33b]
沙澗水去傅巖一十五里墨子尸子並以傅巖在北海
之洲者大非説操築於傅巖兮為騷辭則可


孫叔敖海濱


趙氏註孫叔敖隱處耕於海濱楚莊王舉之以為令尹
此亦是隨文解之事實無所徵莊王時楚南境東境去
海尚遠而史記稱孫叔敖楚之處士荀子呂氏春秋並
以為期思之鄙人期思故城在今固始縣西北七十里
[001-34a]
固始本寢邱即莊王感優孟之言以封其子者傳十世
不絶其得為令尹也或曰進自虞邱子史記説苑列女傳或曰
沈尹莖力吕氏春秋或曰楚有善相人者招聘之新序皆無起
家海濱説蓋孟子所據之書籍今不可考矣
余又考孫叔敖即宣十一年楚莊王十六年令尹蒍艾獵艾獵
乃蒍賈之子賈字伯嬴宣四年楚莊王九年官司馬為子越
椒所惡囚而殺之意者子遂式微竄處海濱不七八年
莊知其賢擢為令尹與但蒍賈乃薳呂臣之子呂臣繼
子玉官令尹出自公族自應為楚郢人何得遠在期思
[001-34b]
之鄙意者叔敖子實不才襄十五年蒍子馮杜註叔敖從子徒世守封
土莫顯於朝後人遂以其子孫之占籍上繫諸先人與
雖兩屬臆見要理有可原謹質之世之君子


莒父中牟


黄儀子鴻自京師囘告余論語地名有必不可考者莒
父也中牟也余謂中牟誠不可考當如司馬貞註史記
約略言之曰此趙中牟在河北非鄭之中牟為得莒父
[001-35a]
鄭康成謂舊説云莒父魯下邑明明見春秋定公十有
四年秋經文城莒父及霄何得但云舊説杜氏註公懼
而城二邑者以叛晉助范氏故是時荀寅士吉射據朝
歌晉人圍之魯與齊衞謀救之朝歌在魯正西將八百
里則莒父屬魯之西鄙子夏為宰邑去其家密邇要亦
約略言之爾


南山


詩詠南山不必盡有指實而可指實者二焉一曹南之
山郡縣志在曹州濟陰縣東二十里南山朝隮是也今
[001-35b]
曹縣一終南之山郡縣志在京兆府萬年縣南五十里
如南山之壽幽幽南山節彼南山信彼南山是也今長
安咸寧藍田盩厔四縣然同一南山也天&KR0854則以君
節南山則以刺師尹山亦有幸不幸哉


淇竹


詩集傳淇奥篇淇上多竹漢世猶然此自謂漢武帝下
淇園之竹以塞決河寇恂伐淇園之竹為矢以給軍耳
[001-36a]
酈道元云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又可證朱子止及漢
之故然未遡其所由始惟晉戴凱之言淇園衞地殷紂
竹箭園也見班彪志今無此文毛詩所詠瞻彼淇澳緑竹猗
猗是北土寒冰至冬地凍竹根類淺故不能植唯䈛音夫
竹根深故能晚生故曰根深耐寒茂被淇苑然則毛詩
之所謂緑竹者乃䈛竹非常竹也亦可以偹異聞


邦畿千里


余嘗讀貨殖列傳至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内周人都
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不覺
[001-36b]
歎曰異哉三河皆不出殷家邦畿之内而世或未知蓋
自湯居南亳以後紂居朝歌以前凡六百四十五年都
河南者三焉都河北者四焉三者何一括地志云南亳
故城在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即湯所都是一滎
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也即仲
丁所遷是一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即盤
庚所遷是四者何一故殷城在相州内黄縣東南十三
[001-37a]
里即河亶甲所築而都者是一耿城故耿國在絳州龍
門縣東南十二里祖乙時圯是自祖乙前已為都矣一
邢國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即祖乙所遷是一朝
歌故城在衞州東北七十三里本妹邑或曰武乙遷焉
或曰武丁始都者是計南亳在極東耿城在極西相距
雖未二千里要實不止千餘里則殷家之邦畿若是其
遼廓乎余曰以周家鎬京方八百里顔師古云八八六
十四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雒邑方六百里顔師古云
六六三十六為方百里者三十六也二都共得方百里
[001-37b]
者百故詩云邦畿千里然則周所謂千里乃指國言豈
如今路程之里數乎竊以周既然殷何獨不爾


周舊邦


周雖舊邦鄭箋云大王聿來胥宇而國於周周字貼大
王不若詩集傳以周受封始自后稷為真舊左傳我自
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言受此五國世為西
土之長釋例土地名曰魏河東河北縣也芮馮翊臨晉
[001-38a]
縣芮鄉是畢在京兆長安縣西北駘在武功岐在美陽
孔穎達曰今案其地芮在魏之西南百餘里耳岐在駘
之西北無百里也詩稱后稷封邰與岐畢相近為之長
可矣計魏在邰東六百餘里而令邰國與魏為長道路
太遥公劉居豳又在岐西北四百餘里此傳極言遠竟
而辭不及豳竝不解其故余謂穎達每好依阿康成元
凱莫敢是正兹獨上攻及傳之正文殊可喜也宜亟標
出之但云豳距岐四百餘里四當作二
[001-38b]
垤澤之門


三衢毛氏曰呼喚也凡歎息招呼則平聲小爾雅烏呼
吁嗟醫書一呼一吸為一息杜甫詩呼兒問煑魚之類
也叫號而呼則去聲詩式號式呼左傳蒼葛呼之類也
果爾君於垤澤之門自應如趙註云以城門不自肻
夜開故君自發聲之呼為平聲不應如集註音去聲為
叫號之呼明矣近講義又云有作君自呼之聲者陋
甚試㸔呼於門於字是呵䕶傳呼來於垤澤之門尤非
[001-39a]
人之聲音關乎貴賤呵護傳呼乃賤者之役聲可習之
而君與君聲為居髙養優所移豈他人能似
仍屬倉卒自呼故為監門者所疑垤澤即襄十七年築
者謳曰之澤門杜氏註宋東城南門是也或曰得毋以
禹貢盟諸澤名其門乎案盟諸澤在故宋國微子所封
之東北此自為南門耳睢陽故城在今商邱縣南東南門曰垤澤門括地志所謂宋東
 城南門曰澤門是王納諫曰聲即氣之宣於體中者故見移氣體




今東昌府濮州范縣本春秋晉大夫士會邑國語是以
[001-39b]
受隨范是又半屬魯後漢志東郡范縣有秦亭即莊三
十一年築臺於秦地道記在縣西北是也孟子時則屬
齊趙註云范齊邑王庶子所封食邑頗妙蓋齊王之子
生長於深宫賜第於康衢貴仕於朝内豈容遠在七八
百里之下邑而為孟子所見其在范者殆猶靖君孟
嘗君之於薛乎既思孟子書法不曰之齊見王子於范
而曰自范之齊望見齊王子下一望字意者當時最多
[001-40a]
交質此以王子出質敵國路經於范遂與孟子適相值
乎亦未可定要之集註於此等處略矣
許行章自楚之滕自宋之滕與此自范之齊又少不同
兩之滕皆重在滕上然必先書曰自楚以許行楚人先
書自宋以陳相辛宋人字無虚設如是豈獨曰自范而
虚設乎蓋孟子本徃齊都實從范邑起程未至齊都而
於范邑望見齊王之子乃倒裝文法不然至齊方見齊
王子自范字面無著落他如孟子之滕孟子之平陸皆
不先書自某者以不必書也
[001-40b]


魯昌平鄉陬邑


太史公生平所最宗尚者老子最尊服者孔子而於本
朝開天之聖亦不敢略皆于其書址貫見之曰老子者
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是以國統縣以縣統鄉以鄉
統里曰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是以國統鄉以鄉統邑
曰髙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是以縣統鄉以鄉統里他不
必如是僃書縱僃書而人非其屬意矣昌平本山鄉蓋
[001-41a]
以山得名括地志云在兖州泗水縣南六十里故鄒城
在泗水縣東南六十里故闕里又在縣南五十里此則
以曲阜之闕里名其地非真闕里也真闕里伍緝之曰
背洙面泗


至河而反


孔子既不用於衞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益足見詩
集傳河廣篇衞在河北之誤蓋衞本都河北懿為狄滅
戴廬于漕通典漕邑滑州白馬縣也文遷楚邱通典楚
邱滑州衞南縣也並在河南去宋都睢陽雖遠而無復
[001-41b]
河阻孔穎達疏曰此假有渡者之辭非夫人之嚮宋
渡河也衞文公時國已在河南自衞適宋不渡河近劉
曰珩曰詩作於宋襄公初立衞在河南已十一二年不
必渡河而仍以故國之山川為言者其有深情歟抑大
歸為婦人所諱也真可謂解頤新語


長府


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居於長府杜註長府官府名九月
[001-42a]
戊戌伐季氏遂入其門長府今不知所在意其與季氏
家實近公居焉出不意而攻之論語鄭註長府藏名也
藏財貨曰府又意公微弱將攻權臣必先據藏財貨之
府庶可結士心亦一解後反覆㝷究始得之蓋應劭曰
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酈道元曰阜上有季氏
宅宅有武子臺臺西北二里為周公臺周公臺南四里
許為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然則今知得孔廟所在則
可以知季氏宫由季氏宫又可想像而得長府地信夫
楊泉物理論引語云能理亂絲乃可讀詩竊以地理之
[001-42b]
書亦然


鄰里鄉黨


鄭康成註論語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萬二千五百家為
鄉五百家為黨朱子非不知五鄰為里乃周禮遂人之
文但欲與上下文一例以家紀數故易曰二十五家為
里此集註妙處至鄰里鄉黨有相周之義亦即大司徒
五家使之相保閭二十五家使之相受黨使之相救鄉使之
[001-43a]
相賓義耳


羿有窮之君


金仁山前編晉魏絳曰昔有夏方衰后羿自鉏遷于窮
石註云鉏在今澶州衞南縣即元和郡縣志故鉏城在
滑州衛南縣東十五里左氏后羿本國是也又云窮石
不知所在闕疑最是蓋時夏都安邑鉏去夏都僅千里
計窮石又近於安邑方能因夏民以代夏政若如朱子
註騷經夕歸次於窮石兮云窮石山名在張掖即后羿
之國則去夏都三千里遠在西北天一隅縱恃其射豈
[001-43b]
能及夏朱子蓋見王逸引淮南言弱水出於窮石入於
流沙遂傅會此窮石為后羿所遷不知當别有窮石為
國名者但不可考論語集註羿有窮之君與孔安國註
同只渾淪言之得之矣 窮石即羿國洪興祖已然晉地記云河南有窮谷蓋本有窮
氏所遷


微箕


微箕二國名鄭康成以為俱在圻内今潞安府潞城縣
[001-44a]
東北一十五里有微子城遼州榆社縣東南三十里有
古箕城皆其所封地疑近是余獨慨有周御世文物一
新微子國于宋箕子封於朝鮮雖各待以不臣而囘首
故封頓成墟里此他日微箕二子咸有麥秀之悲也


河河内


太師摯適齊章集註河河内漢漢中海海島也並本邢
疏緊貼入字作解以為妙矣而河内之解則大不可蓋
古所謂河内者在冀州三面距河之内非若漢郡之但
以懷汲為河内史記正義曰古帝王之都多在河東河
[001-44b]
北故呼河北為河内河南為河外又曰河從龍門南至
華陰東至衞州東北入海曲繞冀州故言河内豈此鼓
方叔當日去魯真入冀州河之北乎抑不過居於河之
濱即曰入乎且認煞入字勢必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水中可居者曰洲又必如汎彼栢舟在彼中河中河河
中也然後可此豈人所居處者哉疏義至此鑿矣拘矣
或來詰曰國語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至於神明以入於
[001-45a]
河自河徂亳韋昭解入於河曰遷於河内入字不嘗作
如是解邪余獨以為否否蓋盤庚自河北而河南都亳
殷皇甫謐以為今偃師是三傳至于武丁仍都亳殷白
公所謂以入於河自河徂亳者乃武丁為王子時其父
小乙欲其知民之艱苦使居民間遷徙不常故自河外
入河内復自河内徃河外此入於河却確指河内言非
同魯論孟子謂讀其書者當論其世余則謂并當論其
地苟地之不知而謂能知其人身之所處心志之所寄
焉者吾不信也
[001-45b]


首陽


史記正義首陽山凡五所王伯厚攷曾子書以為在蒲
坂舜都者得之余謂莫徴信於酈注然己兩説互存既
云河北縣雷首山今在蒲州有夷齊廟闞駰十三州志曰山
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山南有古冡陵柏蔚然攢茂
邱阜俗謂之夷齊墓又云平縣故城有首陽山今在偃師縣
春秋所謂首戴也夷齊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上有夷
[001-46a]
齊之廟蓋莫能定爾總之認餓為失國而餓兩地皆可
遯迹認餓為恥食周粟則寧死乎唐虞揖遜區不知恥
食周粟者必無之事也
 四書釋地
[001-4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