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公易說卷十六 宋 朱鑑 撰
文言傳
問乾卦九四内卦以德學言外卦以時位言曰此說文
言六段盖雖言德學而時位亦在其中非德學何以
處時位此是子曰以下分說其後却錯雜說了又曰
文言多歸聖人上說林學蒙録/
易只消認它經中七段乾坤二卦分外多了一段認無
[016-1b]
這箇了向後而底不大故費解說
問文言六爻皆以聖人明之有隱顯而無淺深但九三
一爻又似說學者事豈聖人亦有待於學邪所謂忠
信進德脩辭立誠在聖人分上如何先生曰聖人亦
是如此進德亦是如此居業只是在學者則勉强而
行之在聖人則自然安而行之知至知終亦然又問
如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在聖人則自然如此為盛德
之至閑邪存其誠在聖人則為無斁亦保是此意否
[016-2a]
先生曰謹信存誠是裏面工夫無迹忠信進德脩辭
居業是外面事微有迹在聖人分位皆做得自别董/銖
録/
問程易以文言中三段論潛龍以下六爻分作乾之用
乾之義看來恐可移易說先生曰凡說經若移易得
便不是本意看此三段只是聖人反覆賛詠乾之德
耳如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便是第二段陽氣潛藏便
是上段龍德而隱者也聖人反復賛咏發明以示人
[016-2b]
耳董銖録/
横渠論易乾卦諸又恐皆過論大抵易卦爻辭本只是
各著本卦本爻之象明吉凶之占當如此耳非是就
聖賢地位說道理也故云乾六爻自天子以至於庶
人自聖人以至於愚不肖筮或得之義皆有取但純
陽之德剛健之至若以義類推之則為聖人之象而
其六位之髙下又有似聖人之進退故文言因潛見
躍飛自然之文而以聖人之迹各明其義位有髙下
[016-3a]
而德無淺深也然其本意亦甚分明未嘗過為深巧
如横渠之說也且如初九則是德已成而行未著故
衆人未見其德而君子之心確然已有以自信也九
二則人見其庸言庸行閑邪存誠之迹又從而化之
也九三則雖渉此危地而但進德脩業之不已也九
四則其位愈進其危益甚明四亦但知循理不恤其
他也九五則以天德君天位而天下莫不仰觀之也
上則過極而亢不能無悔矣若以德言則愈進愈髙
[016-3b]
此當為聖而不可知之地又豈有可悔邪今横渠專
以聖人為說已失本經之指又逐爻為漸進之意又
非文言之義且其龍德正中不在九二而在九三九
二之德博而化非進於九三則未免於非理非義之
失而其取義前後相妨因繆益訛而轉不得其所矣
大抵近世說經者多不虚心以求經之本意而務極
意以求之本文之外幸而渺茫疑似之間略有縫闕/
如可鈎索略有形影如可執搏則遂極筆模寫闕/
[016-4a]
于經而謂經之為說本如是也其亦誤矣此數段文
義正淳所疑多得之但謂九三天下將歸益當進德
脩業為未然乾乾夕惕自是君子之常事今雖處危
地而不失其常耳知至知終亦不是言脩闕/
漸只是見德業内外之别盖心則致誠以闕/
脩辭以居業進德者日新居業者無倦闕/
待且意雖略相近而不相似也九四只是闕/
自無固必耳亦不為信孚於人而後可躍也
[016-4b]
問初九龍德而潛隱止言其自信自樂而已至九闕/
見地上始見其純亦不已之功也答云潛者隱而未
見行而未成德雖已完特未著見既處無過之闕/
唯在閑邪純敬而已雖曰無過然而不閑則有闕/
確乎其不可㧞非專謂退遯不改其操也憂樂行違
時焉而已其守無自而可奪如富貴不淫貧賤不移
之意忠信脩辭且大綱說所以進德脩業之說知至
知終則又詳言其始終工夫之序如此親切縝密無
[016-5a]
纎悉之間隙忠信便是著實根基根基不實何以進
歩脩辭立誠只於平日語黙之際以氣上驗之思與
不思而發意味自别明道所謂體當自家敬以直内
義以方外之實事者只觀發言之平易躁妄便見其
德之厚薄所養之淺深矣知至則知其道之所止至
之乃行矣而驗其所知也知終則見其道之極致終
之乃力行而期至於所歸宿地也知而行行而知者
交相警發而其道日益光明終日乾乾又安得一息
[016-5b]
之間哉九三雖曰聖人之學其實通上下而言學者
亦可用力聖學淵源幾無餘藴矣忠信心也脩辭事
也然藴於心者所以見於事也脩於事者所以養其
心也此聖人之學所以内外兩進而非判然兩事也
知至至之主至知終終之主終程子此說極分明矣
問上下无常進退无恒非為邪枉非離羣類則其心之
所處果安在哉答曰隨時而變動靜不失其宜乃進
德脩業之實也
[016-6a]
乾之九二處得其中都不着費力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而已若九三則
剛而不中過髙而危故有乾乾之戒
據於德有時也㑹失了必依於仁此心常存則照管得
到能守是德游於藝似得無𦂳要底事然能如此是
工夫大故做得到了所謂庸言之信庸行之謹也林/蘷
孫録/
問易說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如此已自好又曰閑邪存
[016-6b]
其誠何也先生云此是無斁亦保吕煇録/
庸言庸行盛德之至到這裏不消得恁地猶自閑邪存
誠便是無射亦保雖無厭斁亦當保也保者持守之
意㬊淵録/
常言既謹常行既信但用閑邪怕它入來此正是無射
亦保之意沈僴録/
前書奉問謝公之說論下學處莫不以正衣冠肅容貌
為先盖必如此然後心得所存而不流於邪僻易所
[016-7a]
謂閑邪存其誠程氏所謂制之於外所以養其中者
此也答吕祖謙/
問九二閑邪存誠與九三脩辭立誠相似否曰它地位
自别閑邪存誠不大叚用力脩辭立誠大段着氣力
又問進德脩業欲及時如何曰君子進德脩業不但
為一身亦欲有為於天下及時而進林夔孫録/
問閑邪則固一矣主一則更不消言閑邪曰只是覺見
邪在這裏要去閑它則這心便一了所以說道閑邪
[016-7b]
則固一矣既一則邪便自不能入便更不消說又去
閑邪恰如知得外面有賊今夜用須防它則便惺了
既惺了不須更說防賊葉賀孫録/
問今只論涵養却不講究雖能閑邪存誠懲忿窒慾闕/
處事差失則奈何先生云未說到差處且如所謂居
處恭執事敬若不恭敬便成放肆如此類不難闕/
却放肆不恭敬如一箇大公至正之路甚分明闕/
行却尋得一線路與自家私意合便稱是道理闕/
[016-8a]
每每如此廖德明録/
守口如瓶不妄是也防意如城閑邪之入也蟻封乃小
巷屈曲之地是折旋中矩不妄動也游儆録/
利見大人君德也兩處說這箇君德却是要發明大人
即是九二孔子怕人道别是箇大人故如此互相發
明使三百八十四爻皆恁地湊着豈不快活人只為
中間多有湊不着底不可曉㬊淵録/
利見大人君德也夫子怕人不把九二做大人别討一
[016-8b]
箇大人所以去這裏說箇君德也兩處皆如此說龍
德正中以下皆君德言雖不當君位却有君德所以
也做大人伊川却說得這箇大人做兩様㬊淵録/
進德修業進是要日新又新德湏是如此業却湏着居
修業便是要居他居如人之居屋只住在這裏面便
是居不成道修此二箇了便了修辭便是立誠如今
人揀擇言語的一確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
是立誠若還脫空亂語誠如何立伊川說這箇做兩
[016-9a]
字明道只做一意說明道說這般底說得條暢直截
㬊淵録/
問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誠所以居業
云云曰這忠信二字正是中庸之反諸身不誠孟子
之反身而誠様誠字是知得真實了知得誠然是如
此更攧撲不碎了只欠下手去做在脩辭立誠則是
真下手去做忠信是知得到那真實極至處了脩辭
立誠是做到那真實極至處若不是真實知得進箇
[016-9b]
甚麽前頭黒窣窣地如何地進得去既知得若不真
實去做那箇道理也只懸空在這裏無箇安泊處所
謂忠信也只是虚底道理而已這裏極難說湏是合
中庸反諸身不誠與孟子反身而誠諸處看舊又見/先生說
孟子有諸已之謂信是易中所/謂忠信非言忠信之忠信也若看不透且休待他
時看而今止是這忠信所以進德一節看未得所以
那脩辭立誠一段也看未得又問所以只說脩辭者
只是功夫之一件否曰言是行之表凡人所行者無
[016-10a]
不發出來也是一件大事又曰忠信是始脩辭立誠
是終知至至之是忠信進德之事知終終之是居業
之事問至之是已至其處否曰未在是知得那至處
方有箇向望處正要行進去知終終之是已至其處
了終之而不去又問忠信所以進德止/居業也可以
做聖人事否曰不可所以進德正是做工夫處聖人
則不消說忠信了只說得至誠問如此則皆是學者
事曰然這裏大槩都是學者事問頃見某人言乾卦
[016-10b]
是聖人事坤卦是賢人事不知是否曰熹不見得如
此便是這物事勞攘好說他是聖人事它這裏又有
說學者處如初九潛龍勿用子曰云云也可以做聖
人事九二曰云云也可以做聖人說及至九三便說
得勞攘只做得學者事矣問内卦以德學言外卦以
時位言此却定曰然沈僴録/
忠信所以進德是乾健工夫盖是剛健粹精兢兢業業
日進而不自己如活龍然精彩氣熖自有不可及者
[016-11a]
直内方外是坤順工夫盖是固執持守依文案本底
做將去所以為學者事也又云說易只是健順如此
議論更無差錯萬人傑録/
問乾九二說聖人之德已備何故九三又言進德脩業
知至至之曰聖人只逐爻取象此不是言德學節次
是言居住節次六爻皆是聖人之德只所處之位不
同初文言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
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潛龍也已是說聖人之德
[016-11b]
了只是潛而未用耳九二却恰好其化已能及人矣
正是臣位所以處之而安到九三居下卦之上位已
髙了那時節無可做只得恐懼進德脩業乾乾不息
此便是伊周地位到九四位便乖或躍在淵伊川謂
淵者龍之所安恐未然田是平所在縱有水亦淺淵
是深處不可測躍離乎行而未至乎飛行尚以足躍
則不以足一跳而起足不踏地跳得便天上去不得
依舊在淵裏皆不可測下離乎行上近乎飛上不在
[016-12a]
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不似
九二安穩此是進退不得皆不由我只聽天時了以
聖人言之便是舜歷試文王三分有二湯武鳴條牧
野到上九又亢了看來人處天運中無一時閑吉凶
悔吝一息不曽停如大車一般一恁衮將去聖人只
隨他恁地去看道理如何這裏則將這道理處之那
裏則將那道理處之
進德脩業四字煞包括道理德是就事上說忠信是心
[016-12b]
中誠實脩辭立誠是誠處有真實底道理進德脩業
最好玩味用九盖是說變黄顯子録/
林問乾九二君德也說聖人之德已備何故到九三又
却說進德脩業知至至之答曰聖人逐爻取象此不
是言脩德節次是言居地位節次乾之六爻皆是聖
人之德只所處之位不同初爻言不易乎世不成乎
名云云至潛龍也已自是說聖人之德了只是潛而
未用耳到九二却恰好其化已能及人矣又正是臣
[016-13a]
位所以處之而安到九三居下卦之上位已髙了那
時節無可做只得進德脩業乾乾惕息恐懼到九四
便乖這處進退不由我了或躍在淵躍已離乎行而
未至乎飛行尚以足躍則不以足一跳而起不踏地
跳得便上天去不得依舊在淵裏也不可測伊川道
淵是龍之所安某謂不是如此田是平所在縱饒有
水也却淺淵則是深處那箇不可測下離乎行上近
乎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
[016-13b]
疑之也不似九二安穩自在此時進退只聽天矣以
聖人言之便是舜之歷試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湯
武鳴條牧野之事九三是伊周地位然已自是難了
看來人處天運中無一時閑跳得時便做有德無位
做不徹亦不失為潛龍吉凶悔吝無一息停如大車
輪一般恁地衮將去聖人只隨他恁地去看道理如
何在這裏將這道理處之那裏則將那道理處之徐/㝢
録/
[016-14a]
忠信所以進德此段初只是解終日乾乾是終日對越
在天之義下文因而說天字道理其間有許多分别
如說如在其上如在其下亦只是實有此理自然昭
著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噐如今事物莫非天理之
所在然一物之中其可見之形即所謂噐其不可見
之理即所謂道然兩者未嘗相離故曰道亦噐噐亦
道於此見得透徹則亦豈有今與後已與人之間哉
答黄㽦/
[016-14b]
問遺書云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
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者坤道也謂之乾道者有
進脩不已之意謂之坤道者有安靜自守之意否曰
也髣髴如此但湏識得忠信所以進德是如何楊仲
思曰上只是發巳自盡循物無違曰此只是言應事
接物者却又是脩辭立其誠了童伯羽曰只是存主
誠實以為進德之地曰如何便能忠信也未見得下
落處黄榦曰恐作内外分說又曰只是如中庸小德
[016-15a]
川流大德敦化曰也不必說得恁地髙這忠信只是
如大學誠意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湏見得如此了則
其獨自謹忠信分明是自然實心但不是先見得透
徹如何能存主得㑹進德也且如中庸誠之者人之
道誠之字全似固執意思然下文必先擇善而後可
以固執湏是先知始得乾卦正從知處說坤卦只從
守處說乾卦分明是先見得這箇透徹便一直做將
去如忠信所以進德至可與幾也却是徑前做去有
[016-15b]
勇猛嚴厲斬截剛果之意都是先見得方㑹恁地如
云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亦是這般剛
決之意所以生知者分明是合下見得透忠信便是
他此處着力不得更無使之忠信者如乾之健是他
自然健不是硬要他健得坤卦則未到這地位敬以
直内義以方外未免謹貼把捉有持守底意思在不
似乾卦見得來透徹若此兩卦二爻亦可見健順之
義聖人言語或說得寛湏是人自去裏面尋出方有
[016-16a]
工夫忠信所以進德是看得它知處破劉砥録/
伊川說内積忠信積字說得好熹實其善之說雖密不
似積字見得積在此而未見於事之意
道夫問易傳云内積忠信所以進德也積字又也似用
力如何曰正是用力不用力如何得乾卦雖如此亦
是言學但乾是先知得透故勇猛嚴厲其進莫之能
禦劉砥録/
問易之忠信莫只是實理否曰此說實理未得只是實
[016-16b]
心有實心則進德自無窮同上/
問忠信所以進德曰忠信熹嘗說是如妤好色如惡惡
臭是決定徹底恁地這便㑹進人之所以一脚退後
只是不曽真實做如何得進知至至之是見得恁地
一向做去故可與幾忠信進德與知至至之可與幾
也這幾句都是去底字脩辭立其誠與知終終之可
與存義都是住底字進德是日日新居業是日日如
此又云進德是營度方架這屋相似居業是據見成
[016-17a]
底屋而居之忠信二字與别處說不同因舉破釜甑
燒爐舎持三日糧示士卒必死無還心如此方㑹厮
殺忠信便是有這心如此方㑹進德林夔孫録/
道夫問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日對越在
天也曰此一段只是解箇終日乾乾在天之剛健者
便是天之乾在人之剛健者便是人之乾其體則謂
之易這便是横渠所謂坱然大虚升降飛揚未嘗止
息者自此而下雖有許多般要之形而上者謂之道
[016-17b]
形而下者謂之噐皆是實理以時節分段言之便有
古今以血氣肢體言之便有人已理却只是一箇理
也楊道夫録/
問近思録伊川言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
日對越在天一段自然之氣以上自是說道下而說
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知如何曰皆是明道體
無乎不在名雖不同只是一理發出是箇無始無終
底意思徐㝢録/
[016-18a]
先生曰忠信所以進德忠信實也然從知上來吾心知
得是非端的是如此心便實實便忠信吾心以為實
然從此做去即是進德處脩辭立誠又是進德事董/銖
録/
忠信所以進德至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這箇只是
解一箇終日乾乾忠信進德脩辭立誠便無間斷便
是終日乾乾不必更說終日對越在天下面說上天
之載無聲無臭云云便是說許多事都只是一箇天
[016-18b]
葉賀孫録/
又問忠信所以進德本義云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
不誠也既無不誠則是成德恐非進德之事曰無一
念之不誠然後有以為進德之地若有不實如捕風
捉影更無下工處德何由進湏是表裏皆實無一毫
之偽德方日新矣又問脩辭無一言之不實此易曉
居業如何實曰日日如此行是從生至死常如此用
工夫無頃刻不相似熹本義說見於事者又曰知崇
[016-19a]
禮卑亦此意知崇進德之事也禮卑居業之事也進
謂日見其進居謂常而不厭沈僴録/
賀孫問夜來問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日
對越在天詳此一段意只是體當這箇實理雖說出
有許多般其實一理也曰此只是解終日乾乾故說
此一段從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說起雖是無聲臭其
闔闢變化之體則謂之易然所以能闔闢變化之理
則謂之道其功用著見處則謂之神此皆就天上說
[016-19b]
及說到其命于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脩道則
謂之教此是就人身上說
忠信進德便是意誠處至如惡惡臭如好好色然後有
地可據而無私累牽擾之患其進德孰禦此叚先生/親筆也○
楊道/夫録
問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必大竊疑居
業當兼言行言之今獨曰脩辭何也曰此只是上文
意人多因語言上便不忠信不忠信首/先是言語因言忠信進
[016-20a]
德便只是大學誠意之說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有此
根本德方可進脩辭只是言顧行行顧言之意耳吴/必
大録/
問易只言忠信所以進德而孔子答子張崇德之問又
及於徙義者是使學者於所存所行處兩下都做工
夫否先生曰忠信是箇基本徙義又是進處無基本
徙進不得有基本矣不徙義亦無縁得進輔廣録/
忠信所以進德忠信是實其心之所發吕煇録/
[016-20b]
忠信所以進德只着實則德便自進居只是常常守得
常常做去㬊淵録/
業只是這箇業今日脩辭立其誠明日又脩辭立其誠
同上/
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
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忠
信猶言實其善之謂非主忠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之忠信也能實其為善之意自是住不得德不期進
[016-21a]
而自進猶饑之欲食自是不可已進德則所知所行
自進而不已居業則只在此住了不去只着進字居
字可見進者自新而不已居者一定而不易忠信進
德脩辭立誠居業工夫之條件也知至至之可與幾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工夫之功程也此一段只是說
終日乾乾而已
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忠信是根有
此根便能發生枝葉業是外面有端緒者鍾震編次/
[016-21b]
道夫問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誠所以居業這是知得
此理後全無走作了故直拔恁地勇猛剛健做將去
便是乾道資敬義夾持之功不敢有少放慢這是坤
道曰意思也是恁地但乾便帶了箇知底意思帶了
箇健底意思所謂進德又是他心中已得這箇道理
了到坤便有箇順底意思便只蒙乾之知更不說箇
知字只說敬義夾持做去底已後事道夫問敬以直
内若無義以方外也不得然所謂義以方外者只是
[016-22a]
見得這箇道理合當恁地便只斬截恁地做將去否
曰見不分曉則圓後糊塗便不方了義以方外只那
界限便分别四面皆恁地平正楊道夫録/
或問脩業德亦有進否曰進德只就心上言居業是就
事上言忠信如惡惡臭如好好色直是事事物物皆
見得如此純是天理則德日進不成只如此了却脩
辭立誠就事上理㑹所以居業也進則日見其新居
則常而不厭葉賀孫録/
[016-22b]
黄顯子問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上面忠
信與脩辭立誠未是工夫到下面方是工夫是否曰
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如何未是工
夫只上面忠信與脩辭立誠便是材料下面知至知
終惟有實了方㑹如此大抵以忠信為本忠信只是
實若無實如何㑹進如播種相似須是實有種子下
在泥中方會日日見發生若把箇空殻下在裏面如
[016-23a]
何㑹發生即是空道理湏是實見得若徒將耳聽過
將口說過濟甚事忠信所以為實者且如孝湏實是
孝方始那孝之德一日進一日如弟湏實是弟方始
那弟之德一日進一日若不實却自無根了如何㑹
進今日覺見恁地去明日便漸能熟明日方見有一
二分後日便見有三四分意思自然覺得不同立其
誠誠依舊便是上面忠信脩辭是言語照管得到那
裏面亦湏照管得到居業是常常如此不少間斷德
[016-23b]
是得之於心業是見之於事進德是自覺得意思一
日强似一日一日振作似一日不是外面事只是自
見得意思不同業是德之事也德則欲日進業要終
始不易居是存而不失之意可與幾是見得前面箇
道理便能日進向前去存義是守這箇義只是這箇
道理常常存在這裏可是心肯之義譬如昨日是無
柰何勉强去為善今日是心肯意肯要去為善了葉/賀
孫録/
[016-24a]
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
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先生曰忠信者能
實其善之謂其欲善也如好好色其惡惡也如惡惡
臭人能如此則其德不期進而進矣知之所至力必
至之故曰知至至之不待已至而必知其將至故曰
可與幾也精舍所聞/
問忠信進德一段先生云忠信是心中所發真見得道
理如此如惡惡臭好好色一般脩辭立誠是就事上
[016-24b]
說欲無一言之不實也問脩辭也只是舉一端而言
否先生云言者行之表故就言上說又云知至至之
是屬忠信進德上說盖真見得這道理遂求以至之
知終終之是屬脩辭立誠上說盖是已行到那地分
了遂守之而不失又云忠信進德是見箇脩辭之誠
底道理脩辭立誠是行箇忠信進德底道理
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一叚先生曰
這忠信如反身而誠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恁地底地
[016-25a]
位是主學者而言在聖人則為至誠忠信不足以言
之也忠信是二十分真箇見得這道理决然是如此
更攧撲不破了既見得如此便有箇進處所以曰進
德脩辭立誠便是真箇做得如此又云真箇如此去
做所以曰居業然而忠信便是見得脩辭立誠底許
多道理脩辭立誠便是居那忠信底許多道理盖是
見得分明方有箇進處若不曽見得分明則從何處
進黑窣窣地進箇甚麽然只見得箇道理是如此却
[016-25b]
又不去做便是空見得如不曽見相似知至至之如
忠信進德底意思盖是見得在那裏如望見在那裏
相似便要到那裏所以曰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如脩
辭立誠底意思盖已是在這裏做硬要做到那裏所
以曰可與存義若只是見得不去行時也如何存得
許多道理惟是見得而又能行方可以存義也又問
忠信至可與存義也如思而不學底意思否曰也略
是這些意思但這箇大不湏恁地說了吕煇録/
[016-26a]
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乾道也敬以直
内義以方外坤道也先生看必大之說曰近之然乾
體健坤體順篤實輝光是乾之道故曰忠信進德脩
辭立其誠皆健之義虚順涵養是坤之道曰敬曰義
皆虚也故曰陽實隂虚吴必大録/
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如何是乾德只
是健底意思恁地做去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如何是
坤德只是順底意思恁地收斂
[016-26b]
問先生謂克已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如何曰
仲弓資質温粹顔子資質剛明克已復禮天下歸仁
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顔子之於仁剛健果决如天
旋地轉雷動風行做將去仲弓則自斂藏嚴謹做將
去顔子如創業之君仲弓如守成之君顔子如漢髙
祖仲弓如漢文帝輔廣録/
劉砥問忠信所以進徳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道
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者坤道也乾道恐是有進脩
[016-27a]
不已之意坤道是安靜正固之意否曰大畧也是如
此但湏識得忠信所以進德是如何仲思曰恐只是
發已自盡循物無違曰此是言應事接物者却又依
舊是脩辭立其誠了伯羽曰恐是存主誠實以為進
德之地曰如何便能忠信仲思所說固只是見於接
物蜚卿所說也未見下落處直卿曰恐作内外分說
如中庸所謂大德敦化小德川流曰也不必說得恁
地髙這只是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則其獨自謹矣童/伯
[016-27b]
羽録/
銖因問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乾道是健
決意坤道是確守意先生曰顔子是近前與它一刀
兩斷仲弓是一面自守久而賊自遁去此亦只是一
箇道理聖人教人因其資之髙下故不同要之用功
成德則一耳董銖録/
袁子節問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先生云
乾道奮發而有為坤道靜重而持守潘時舉録/
[016-28a]
敬義夾持直上逹天德自此表裏夾持更無東西走作
去處上面只更有箇天德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
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者坤道
也只是健順又曰非禮勿視聽言動者乾道出門如
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者坤道又曰公但看進徳立
誠是甚麽様强健葉賀孫録/
問忠信所以進德脩業如何是乾德敬以直内如何是
坤德曰忠信所以進德是健底意思是硬立脚做去
[016-28b]
敬以直内是順守意思是恁地收斂做去徐㝢録/
又問克己復禮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先生云乾道
者是見得善惡精粗分明便一刀兩段斬截了坤道
便順這一邉做將去更不犯着那一邉又云乾道如
創業之君坤道是繼體守成之君吕煇録/
問克己復禮乾道也此莫是知至已後工夫否曰也不
必如此說只見得事且就一事上克去便是克已終
不成說道我知未至便未下工夫若以大學之序言
[016-29a]
之誠意固在知至之後然亦須隨事脩為終不成說
道知未至便不用誠意正心但知至已後自不待勉
强耳錢本之録/
問顔子問仁與仲弓問仁處看來仲弓才質勝似顔子
曰陸子靜向來也道仲弓勝似顔子然却不是盖克
已復禮乾道也是喫一服藥便效主敬行恕坤道也
是服藥調護漸漸消磨公看顔子有極大力量一克
已復禮便了仲弓只是循循做將去底如何有顔子
[016-29b]
之勇祖道曰雖是如此然仲弓好做中人一箇準繩
至如顔子學者力量打不到不如且學仲弓先生曰
不可如此立志推第一等與别人做顔子雖是勇然
其着力下手處也可做因舉釋氏云有一屠者放下
屠刀立地成佛底事或曰如不遷不貳却是學者難
做底曰重處不在怒與過只在遷與貳字上看今不
必論怒與過之大小只看不遷不貳是甚模様又云
貳不是一二之二是長貳之貳盖一箇邉又添一箇
[016-30a]
此謂之貳又問守之也非化之也如何曰聖人則却
無這箇顔子則疑於遷貳與不遷貳之間又問先生
適說克己復禮是喫一服藥便效可以着力下手處
更望力為開發曰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處便是
克己盖人只有天理人欲日間行住坐卧無不有此
二者但湏自省察譬坐如尸立如齊此是天理當如
此若坐欲縱肆立欲跛倚此是人欲了至如一語一
黙一飲一食盡是也其去復禮只爭這些子所以禮
[016-30b]
謂之天理之節文者盖天下皆有當然之理今復禮
便是天理但此理無形影故作此禮文畫出一箇天
理與人看教有規矩可以憑㩀故謂之天理之節文
有君臣便有事君底節文有父子便有事父底節文
夫婦長幼朋友莫不皆然其實皆天理也天理人欲
其間甚微於其發處子細認取那箇是天理那箇是
人欲知其為天理便知其為人欲既知其為人欲則
人欲便不行譬如路然一條上去一條下去一條上
[016-31a]
下之間知上底是路便行下底差了便不行此其所
操豈不甚約言之豈不甚易却是行之甚難學者且
恁地做將去久久自然安泰人既不隨私意則此理
是本來自有底物但為後來添得人欲一段如孩提
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長無不知敬其兄豈不是本
來底却是後來人欲肆時孝心便失了然而豈真失
了於靜處一思念道我今日於父兄面上孝敬之心
頗虧則此本來底心便復了也只於此處牢把定其
[016-31b]
功積久便不可及同上/
夫子告顔淵之言非大段剛明者不足以當之苟為不
然只是就告仲弓處着力告仲弓之言只是淳和底
人皆可守這兩節一似易之乾一似易之坤聖人於
乾說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說
得煞廣闊於坤只說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止縁乾是
純剛健坤是純和柔之德
銖問忠信進德脩辭立誠乾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
[016-32a]
坤道也脩辭恐是顔子非禮勿言之類敬義是確守
貞一如仲弓問仁之類脩省言辭等處是剛健進前
一刀兩斷功夫故屬乎陽而曰乾道敬義夾持是退
歩收斂確實靜定功夫故曰坤道不知可作如此看
否先生曰如此看得極是又問程子又云脩省言辭
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實事恐此謂
乾道坤道處亦不可作兩事看先生曰固皆是脩已
上事但若分言則湏如此分别大抵看道理要看得
[016-32b]
他分合各有着落方是子細董銖録/
周良問克己復禮乾道也持敬行恕坤道也曰乾是見
羣龍无首吉既變則成坤故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
南得朋東北喪朋坤則都無頭但利牝馬之貞而巳
所以乾卦自君子進德脩業以至於知至至之可與
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從知處說來如坤則但
是說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只就持守處說只說得一
截如顔子克己復禮工夫却是從頭做起來是先要
[016-33a]
見得後却做去大要着手脚仲弓却只是據見成本
子做只是依本畵胡盧都不問着那前一截了仲弓
也是和粹但精神有所不及顔子是大故通曉了黄/義
剛録/
伊川云忠信所以進德聖人之事敬以直内賢人之事
一便恁地剛健一便恁地柔順葉賀孫録/
進德脩業這四箇字煞包括道理德是就心上說業是
就事上說忠信是自家心中誠實脩辭立其誠是說
[016-33b]
處有真實底道理進徳脩業最好玩味㬊淵録/
德者得之於心如得這孝之德在自家心裏行出來方
見得這便是行忠信是真實如此同上/
知至雖未做到那裏然已知道業可居心心念念做將
去脩辭立其誠以終它終便是居了進德知至可與
幾是一類事這般處說得精便與它崇德廣業知崇
禮卑一般若是那始條理終條理說得麤同上/
知至至之主在至上知終終之主在終上至是要到那
[016-34a]
去處而未到之辭如去長安未到長安却先知道長
安在那裏從後行去這便是進德之事故進德是要
日新又新只管要進去便是要至之說道可與幾未
做到那裏先知得如此所以說可與幾進字貼着那
幾字至字又貼着那進字終則只是要守業只是這
業今日如此明日又如此所以下箇居字終者只這
裏終居字貼着那存字終字又貼着那居字德是心
上說義是那業上底道理㬊淵録/
[016-34b]
乾是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坤則
只是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克己復禮底是要見得天
理人欲後方做將去仲弓却只是據見在持守將去
黄義剛録/
問克己復禮乾道主敬行恕坤道曰坤是箇無頭底其
繇辭曰利牝馬之貞先迷後得乾爻皆變而之坤其
辭曰見羣龍无首吉乾便從知處說起故云知至至
之知終終之坤只是從持守處說起故云敬以直内
[016-35a]
義以方外克己復禮也是有知底工夫在前主敬行
恕只是據見定依本分做將去林夔孫録/
江德功言乾是定理坤是順理近是黄升卿録/
志乾氣坤同上/
佐問進德脩業進德只一般說至脩業却又言居業何
也先生曰未要去理會脩字居字且湏去理㑹如何
是德如何是業佐對云德者恐是本於内而言業者
見於外而言先生曰内外字近之德者得之於心者
[016-35b]
也業者乃事之就緒者也如古人所謂業已如此是
也且如事親之誠必真箇是得之於吾心而後見於
事親之際方能有所就緒然却湏是忠信方可進德
盖忠信則無事不誠實猶木之有根其生不已也蕭/佐
録/
林學履問脩業居業之别先生曰二者只是一意居守
也逐日脩作是脩常常為此是守又問頤六爻伊
川解云上三爻是養德義下三爻是養已養口體是
[016-36a]
否曰上三爻是養人下三爻是資人以養已養已所
以養人也黄義剛録/
㬊淵問進徳脩業復云居業脩居所以不同先生曰德
則日進不已業如屋室未脩則當脩之既脩則居之
襲盖卿録/
因說進德脩業進字居字曰今看文字未熟所以鶻突
都只見成一片黑窣窣地須是只管看來看去認來
認去今日看了明日又看早上看了晚間又看飯前
[016-36b]
看了飯後又看久之自見得開一箇字都有一箇大
縫罅今常說自得又豈是懸空見得亦只是玩味之
久自見得文字只是舊時文字只是見得都開如織
錦上用青絲用紅絲用白絲若見不得只是一片皂
布葉賀孫録/
問蘇李明以治經為傳道居業之實居常講習只是空
言無益質之兩先生何如曰季明是横渠門人祖横
渠脩辭之說以立言傳後為脩辭是有缺/字為居業明
[016-37a]
道與說易上脩辭不恁地脩辭只是如非禮勿言若
脩其言辭正為立已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
内義以方外之實事便是理㑹敬義之實事便是表
裏相應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便是立誠道之浩浩何
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
脩業業便是逐日底事業恰似日課一般忠信所以
進德為實下手處如是心中實見得理之不妄如惡
惡臭如好好色常常恁地則德不期而進矣誠便即
[016-37b]
是忠信脩省言辭便是要立得這忠信若口不擇言
只管逄事便說則忠信亦被汨没動蕩立不住了明
道便只辨他脩辭二字便只理㑹其大規模伊川却
與辯治經便理㑹細密都無縫罅又曰伊川也辯它
不盡如講習不止只是治經若平日所以講習父慈
子孝兄友弟恭與應事接物有合講者或更切於治
經亦不為無益此更是一箇大病痛同上/
又曰出辭氣斯逺鄙倍是脩辭立其誠意思同上/
[016-38a]
内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擇言便
是脩省言辭篤志便是立誠知至至之便是知得進
前去又曰知至便是真實知得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至之便是真箇求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之地知終
便是知得進到這處了如何保守得便終保守取便
是終之脩辭立其誠便是知終終之可與幾是未到
那裏先見得箇事幾便是見得到那裏可與存義便
似守得箇物事在一箇是進一箇是居進如日知其
[016-38b]
所亡只管進前去居如月無亡其所能只管日日恁
地做同上/
易之文言於乾九三實明學之始終而其所謂忠信所
以進德者欲吾之心實明是理而真好惡之若其好
好色而惡惡臭也所謂脩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
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於言語之易放而難收
也其曰脩辭豈作文之謂哉今或者以脩辭名左右
之齋吾固未知其所謂然設若盡如文言之本指則
[016-39a]
猶恐此事當在忠信進德之後而未可以遽及若如
或者賦詩之所詠歎則恐其於乾乾夕惕之意又益
逺而不相似也答鞏豐/
㬊淵問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曰且如胡說脫空誠意
如何立說話一句是一句的確方立得誠居業如人
住屋子日日如此
明道先生論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得來如此動活
流轉伊川以篤志解立其誠則緩了
[016-39b]
伊川解脩辭立誠作擇言篤志說得來寛不如明道說
云脩其辭正為立已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
内義以方外之實事
擇言是脩辭篤志是立誠大率進徳脩業秪是一事進
德是就心上說脩業是就事上說楊道夫録/
道夫問内積忠信是誠之於内擇言篤志是誠之於外
否曰内積忠信是實心擇言篤志是實事又問知至
至之是致知知終終之是力行自今觀之固是如此
[016-40a]
然細思恐知至與知終屬致知至之終之屬力行二
者自相兼帶曰程子云知至至之主知知終終之主
行然某竊疑似亦不必如此說只將忠信所以進德
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自得盖無一念之不誠所
以進其德也德謂之進則是見得許多又進許多無
一言之不實所以居其業也業謂之居便是知之至
此又有以居之也同上/
問脩辭立其誠何故獨說辭得非只舉一事而言否曰
[016-40b]
然也是言處多言是那發出來處人多是將言語做
没𦂳要容易說出來若一一要實這工夫自是大立
其誠便是那後面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脩辭立其誠其字當細玩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
所以居業誠即指忠信也呂煇録/
問劉噐之問誠之目於温公曰當自不妄語入此易所
謂脩辭立其誠也答云近之答程洵/
内積忠信一言一動必忠必信是積也知至至之全在
[016-41a]
知字知終終之在着力守之葉賀孫録/
問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恐是大略立箇期限如此曰這
箇只是箇始終吕煇録/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舊來所說未是遺書知至至之主
知知終終之主終盖上句則以知至為重而至之二
字為輕下句則以知終為輕而終之二字為重也存
義言其有以存是理而不失非有取乎不過之義也
答方士繇/
[016-41b]
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忠信
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方說知至至
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知至是知得到
至處至之謂意思也隨它到那處這裏便可與理㑹
幾㣲處知終是知得到終處終之謂意思也隨它到
那裏這裏便可與存義存謂存主今日也存主在這
裏明日也存主在這裏葉賀孫録/
劉礪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
[016-42a]
上至字是至處下至字是到那至處知終是終處終
之是終之而不去盖求必終於是而守之不去也先
知為幾如人欲徃長安雖未到長安然已知長安所
在所謂可與幾也存者守而勿失既知得箇道理如
此則堅守而勿失所謂可與存義也沈僴録/
知至至之知至則知字是輕至字是到那處至之則至
字是實之字是虚如知得要到臨安是知至湏是行
到那裏方是至之大學知至知字是重至字是輕葉/賀
[016-42b]
孫録/
林問知至與知終終字與至字其義相近如何先生曰
這處人都作兩段衮將去所以難得分曉知至與至
之知終與終之分作四截說知至是知得到處知終
是終其到處至之是湏着行去到那處故曰知至至
之終之是定要守到那處故曰知終終之上兩箇知
字却一般舉遺書所謂知至至之主知也知終終之
主終也均一知也上却主知下却主終要得守故如
[016-43a]
此徐㝢録/
知至至之知其可至而行至之也知終終之知其可住
而止之錢木之録/
知至至之此知謂進德者也知終終之此知謂居業者
也進德者日日新又日新進進而不已也居業日日
守定在此也然必内有忠信方能脩辭心不在時如
何脩得於乾言忠信者有健而無息之意於坤言敬
者有順而有常之意同上/
[016-43b]
銖問知至至之致知也知終終之力行也雖是如此知
至知終皆致知事至之終之皆力行事然知至至之
主於知故可與幾知終終之主於行故可與存義如
何先生曰知至至之者言此心所知者心真箇到那
所知田地雖行未到而心已到故其精微幾密一齊
在此故曰可與幾知終終之者既知到極處便行進
到極處此真實見於行事故天下義理都無走失故
曰可與存義所謂知者不似今人草草略知得而已
[016-44a]
其所知處此心真箇一一到那上也知至至之進德/之事以知得端
的如此此心自實從此處去/做便是進德處也○董銖録
上下无常非為邪進退无恒非離羣是不如此只要得
及時又云如此說也好㬊淵録/
又曰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者進德脩業九三已備此
則欲其及時以進耳董銖録/
天下所患無君不患無臣有如是君必有如是臣雖使
而今無少閒也必有出來雲從龍風從虎只怕不是
[016-44b]
真箇龍虎若是真龍虎必生風致雲也沈僴録/
又曰本乎天者親上凡動物首向上是親乎上人類是
也本乎地者親下凡植物本向下是親乎下草木是
也禽獸首多横所以無智此本康節說董銖録/
問王弼說初上無隂陽定位如何先生云伊川說隂陽
竒耦豈容無也乾上九貴而无位需上九不當位乃
爵位之位非隂陽之位此說極好
或問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答云元亨是
[016-45a]
乾之用處利貞便是乾之意思如人在此說話便是
發用處纔黙而不言自有箇意思在那裏吕煇録/
四端猶四德逐一言之則各自為界限分而言之則仁
義又是一大界限故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如乾文
言既曰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
也陳文蔚録/
利貞者性情也是對元亨而言動而發散在外靜時便
收藏在内性情猶言體質吴必大録/
[016-45b]
又問利貞者性情也曰此性情如言本體元亨是發用
處利貞是收斂歸本體處體却在下/用却在上如春時發生到
夏長茂條逹至秋結子有箇收斂撮聚底意思但未
堅實至冬方成在秋雖是已實漸欲脫去其本之時
然受氣未足便種不生故湏到冬方成人只到秋冬
疑若不見生意不知都已收斂在内如一株樹有千
子結實各具生理却將其子種之便可成千株樹剥
卦碩果不食正是此義於此見得生生不窮之意天
[016-46a]
地大德曰生天地别無勾當只是生而已這箇道理
直是自然無安排聖人亦只是見得此機緘而發明
出來耳程傳解四德只就物上說最為明白元者萬
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
成下得遂字尤好通書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通即發見於外者復是性體同上/
利貞者性情也是乾元之性情始而亨時是乾之發作
處共是一箇性情到那利貞處一箇有一箇性情百
[016-46b]
穀草木皆有箇性情了元亨方是它開花結子時到
這利貞時方見得它底性情就這上看乾之性情便
見得這是那利貞誠之復處
又問一陽動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如何利貞處乃為
乾之性情先生曰元亨者發見流行之處利貞乃其
本體無所作用之實性情猶言情狀於其收斂無所
作用方見得它情狀真實董銖録/
不言所利是說不似坤利牝馬之貞但說利貞而已㬊/淵
[016-47a]
録/
不言所利明道說云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乾也此
語説得好
問乾不言所利程易謂無所不利故不言利如何先生
曰是也乾則無所不利坤只利牝馬之貞則有利不
利矣董銖録/
大哉乾乎陽氣方流行固己包了全體隂便在這裏了
所以說剛健中正然不可道這裏却夾雜些隂柔所
[016-47b]
以却說純粹精
先生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觀其文勢只是言此四者
又純粹而精耳程易作六德解未安董銖録/
問乾剛健中正或謂乾剛無柔不得言中正先生嘗言
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耳以其流行之
統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所不包以動靜分之然
後有隂陽剛柔之别所謂流行之統體指乾道而言
邪先生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016-48a]
只乾便是氣之統體物之所資始物之所正性命豈
非無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陽自其氣之
靜而言則為隂所以陽常兼隂隂不得兼陽陽大隂
小隂必附陽皆此意也董銖録/
剛健中正為其嫌於不中正所以說箇中正陽剛自是
全體豈得不中正這箇因近日趙善譽者著一件物
事說道只乾坤二卦便偏了乾只是剛底一邉坤只
是柔底一邉熹說與它道聖人做一部易如何却將
[016-48b]
兩箇偏底物事放在劈頭如何不討箇渾淪底放在
那裏注中便是破它說
林學履問伊川云中無不正正未必中也如何曰如君
子而時中則是中無不正若君子有時不中即正未
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作事有未恰好處故未
必中也黄義剛録/
德者行之本君子以成德為行言德則行在其中矣楊/道
夫録/
[016-49a]
問行而未成如何曰只是事業未就又問乾六爻皆聖
人事安得有未成伊川云未成是未著莫是如此否
曰雖是聖人畢竟初九行而未成問此只論事業不
論德否曰不消如此費力且如伊尹居有莘之時便
是行而未成陳文蔚録/
學聚問辯聖人說得寛這箇便是下面所謂君德兩處
說君德皆如此
學聚問辯明善擇善盡心知性此皆是知皆始學之功
[016-49b]
也楊道夫録/
問大抵學便踐履如何曰不可易云學以聚之問以辯
之既探討得是當且放頓寛大田地待觸類自然有
㑹合處故曰寛以居之且未可說仁以行之周謨録/
或躍在淵九四中不在人則其進而至乎九五之位亦
無嫌矣但君子本非有此心故云或躍而文言又以
非為邪也等語釋之答方士繇/
又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聖人與天為一安
[016-50a]
有先後之殊曰只是聖人意要如此天便順從先後
相應不差毫釐也因說人常云如鷄覆子啐啄同時
不知是如此否時舉云舊時家間常養鷄時舉時為
兒童日候其雛之出見他母初未常啄盖氣數才足
便是横迸裂開有時見其出之不利因用手略助之
則其子下來便不長進以此見得這裏一毫人力有
不能與先生笑而然之潘時舉録/
問程易言天專言之則道也又曰天地者道也不知天
[016-50b]
地即道邪仰天地是形所以為天地乃道邪先生曰
伊川此句熹未敢道是天地只以形言先天而天弗
違者如禮雖先王未之有而可以義起之類盖雖天
之所未為而吾意之所為自與道契天亦不能違也
後天而奉天時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禮之類雖天之
所已為而理之所在吾亦奉而行之耳盖大人无私
以道為體此一節只是釋大人之德其曰與天地合
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
[016-51a]
凶將天地對日月四時鬼神說便只是指形而下者
言董銖録/
問志壹則動氣是先天而天弗違氣壹則動志是後天
而奉天時其意如何曰此是横渠恁地說他是說春
秋成後致麟先儒固亦有此說然亦安知是作起獲
麟麟出後被人打殺了也掩采黄義剛録/
不先天而開人各因時而立政胡本天作時欽夫/云作天字大害事愚謂
此言先天與文言之先天不同文言之云先天後天
[016-51b]
乃是左右參贊之意如左傳云實先後之意思却在
中間正合天運不差毫髮所謂啐啄同時也此序所
云先天却是天時未至而妄以私意先之若耕穫菑
畬之類耳兩先天文同而意不同先天先時却初不
異但上言天下言人上言時下言政於文為協耳與/張
欽夫/
坤文言
坤至柔而動也剛坤只是承天如一氣之施坤則盡能
[016-52a]
發生承載非剛安能如此沈僴録/
問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程傳云坤道至柔而
動則剛坤體至靜而德則方柔與剛相反靜與方疑
相似何也先生曰靜無形方有體方謂生物有常言
其德方正一定確然不易而生物有常也靜言其體
則不可得見方言其德則是其著也董銖録/
坤只說得持守一邊事如乾九三言忠信所以進德脩
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便連致知持守都說了坤從首
[016-52b]
至尾皆去却一箇頭如云後得主而有常或從王事
无成有終皆是無頭文蔚曰此見聖人賢人之分不
同處曰然陳文蔚録/
堂旁兩夾室暇日黙坐讀書其間名其左曰敬齋右曰
義齋盖熹嘗讀易而得其雨言曰敬以直内義以方
外以為為學之要無以易此而未知其所以用力之方
也名堂室記/
此德不孤與易中說德不孤不同此但言有德者聲氣
[016-53a]
相求自不孤立故必有鄰易中却是說敬義既立則
内外兼備則其德盛而不孤也答曽祖道/
坤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文言將敬字解直字將義
字解方字敬義立而德不孤不孤即解大字也敬而
無義則做事出來必錯了只義而無敬則無本何以
為義皆是孤也湏是敬義立方不孤以之事君則忠
於君以之事親則恱於親以之交朋友則信於朋友
自然不習无不利也方外之方謂有義以處之事皆
[016-53b]
合宜移易不得如物之方截然不可動若圓物則可
轉也吳必大録/
敬以直内是持守工夫義以方外是講學工夫升卿録/
敬以直内義以方外直是直上直下胷中無纎毫委曲
方是割截方整之意
敬以直内便能義以方外非是别有箇義敬譬如鏡義
便是能照底廖德明録/
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只是此二句格物致知是義以方
[016-54a]
外
先生問竇從周曽看格物一叚否因言聖人只說格物
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㑹且一念之㣲以至事
事物物若靜若動凡居處飲食言語無不是事無不
各有箇天理人欲湏是逐一驗過雖在靜處坐亦湏
驗箇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如居處便湏驗
得恭與不恭執事便湏驗得敬與不敬有一般人專
要就寂然不動上理㑹及其應事却七顛八倒到了
[016-54b]
又牽動他寂然底又有人專要理㑹事却於根本上
全無工夫湏是徹上徹下表裏洞徹如居仁便自能
由義由義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義以方外能義
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廖德明録/
鄭昭先問敬義之說答曰敬是立己之本義是處事截
然方正各得其宜道夫曰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莫是
合内外之道答曰久之則内外自然合又問敬以直
内後便能義以方外還是更用就上做工夫曰雖是
[016-55a]
如此也湏是先去敬以直内然後能義以方外景紹
曰敬與誠如何曰敬是戒謹恐懼之義誠是實然之
理如實於為善實於不為惡便是誠只如敬亦有誠
與不誠有人外若謹畏内實縱弛這便是不誠於敬
只不誠便不是這箇物楊道夫録/
劉問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仁也如何這處便謂之仁曰
㑹到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處皆可謂之仁如博學篤
志切問近思能如是則便可為仁如克已復禮亦是
[016-55b]
仁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亦是仁居處恭執
事敬與人忠亦是仁看從那路入做到極處皆是仁
徐㝢録/
先生問曽理㑹敬字否對云程先生說主一之謂敬無
適之謂一曰畢竟如何見得這敬字答曰端莊嚴肅
則敬便存曰湏是將敬來做本領涵養得貫通時纔
敬以直内便義以方外義便有敬敬便有義如居仁
便由義由義便居仁
[016-56a]
問易曰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以養其心無一毫私念
可以言直矣由此而發所施各得其當是之謂義此
與中庸言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
和相表裏中庸言理易言學答云此就是也答程洵/
問日用間今且如何用工夫曰大綱只是恁地窮根究
原來處真透徹又且須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此二句
為要
黄有開問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曰說只恁地說須自去
[016-56b]
下工夫方見得是如此敬以直内是無纎毫私意胷
中洞然徹上徹下表裏如一義以方外是見得是處
決定是恁地不是處決定不恁地截然方方正正須
是自將去做工夫聖門學者問一句聖人答出一句
便領略將去實是要行得如今說得儘多只是不曽
就身已做熹之講學所以異於科舉之文正是要切
已行之若只恁地說過依舊不濟事若實是把做工
夫只是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八箇字一生用之不窮
[016-57a]
葉賀孫録/
夜來說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若實下工夫見得真箇是
敬立則内直義形而外方這終身可以受用同上/
敬以直内最是𦂳切工夫同上/
童伯羽問敬為體和為用曰自心而言則心為體敬和
為用以敬對和而言則敬為體和為用大抵體用無
盡時只管恁地移將去如兩儀對太極而言則太極
為太極四象對兩儀則兩儀為太極八卦對四象則
[016-57b]
四象又為太極又如自南而視北則北為北自北而
視之則北中自有南北也道理都如此又問異用同
體不言同出於一理而曰同出於一心何邪曰理也
說得而心較分明楊道夫録/
道理自有動時自有靜時學者只是敬以直内義以方
外見得世間無處不是道理雖至㣲至小處亦有道
理
問丹書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
[016-58a]
義者凶從字意如何曰從順也敬便堅起怠便放倒
以理從事是義不以理從事便是欲這處敬與義是
箇體用亦猶坤卦說敬義徐㝢録/
問義形而外方曰義是心頭斷事底心斷於内而外便
方正萬物各得其宜同上/
問居敬則内直内直則外自方居敬而行簡亦猶内直
而外方歟若居簡而行簡則是喜靜惡動怕事苟安
之人矣曰程子說居敬而行簡只作一事今看得來
[016-58b]
恐是兩事居敬是自處以敬行簡是所行得要也輔/廣
録/
至之問君子義以為質一段程子曰君子敬以直内義
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先生云只是一箇義義以為質便是義以方外處說
起來若無敬以直内也不知義之所在潘時舉録/
陳剛云向見東萊說秦老語胡和仲云先文說敬以直
内義以方外一句是一句不是我只是敬以直内廖/徳
[016-59a]
明録/
因檢近思録有云佛有一箇覺之理可以敬以直内矣
然無義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其本亦不是顧謂道
夫曰這是當時記得全處前者記得不完也又曰只
無義以方外則連敬以直内者也不是了楊道夫録/
游定夫編明道語録言釋氏有敬以直内無義以方外
吕與叔編則曰有敬以直内無義以方外則與直内
底也不是又曰敬以直内所以義以方外也又曰游
[016-59b]
定夫晚年亦學禪甘節録/
來書謂伊川先生所云内外不備者為不然盖無有能
直内而不能方外者此論甚當據此正是熹所疑處
若使釋氏果能敬以直内則便能義以方外便須有
父子有君臣三綱五常闕一不可今曰能直内矣而
其所以方外者果安在乎又豈數者之外别有所謂
義乎以此而觀伊川之語可謂失之恕矣然其意不
然特兄未之察耳所謂有直内者亦謂其心地一段
[016-60a]
工夫耳但其用功却有不同處故其發有差它却全
不管着此所以無方外之一節也固是有根株則必
有枝葉然五穀之根株則生五穀之枝葉華實而可
食稊稗之根株則生稊稗之枝葉華實而不可食此
則不同耳參术以根株而愈疾鉤吻以根株而殺人
其所以殺人者豈在根株之外而致其毒哉闕能於/
根株之外别/致其功也故明道先生又云釋氏唯務上逹而無
下學然則其上逹處豈有是也元不相連屬但有間
[016-60b]
斷非道也此可以見内外不備之意矣然來書之云
却是從儒向佛故猶藉先生之言以為重若真胡種
族則亦不肯招認此語矣如何答李宗思/
德之所以不孤者乃在於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方其主
敬則其中無一毫私曲及其隨事裁處則事事物物
截然有定理而不易敬義既立則内外德備所以不
孤而有鄰也先生云此處恐不消得引易來說論語
所說德不孤必有鄰只云有如此之德必有如此之
[016-61a]
類應如小人為不善必有不善之人應之易中言敬
以直内須用義以方外義以方外須用敬以直内孤
猶偏也言敬義既立則德不偏孤言德盛若引易中
來說恐將論語所說攪得没理㑹
德不孤易中所說與論語不同德盛逄原者易之說也
善以類應者論語之說也各指所之不可兼用也答/方
誼/
易文言德不孤正是發明大字意思謂德盛者得之矣
[016-61b]
然與物同亦是此意試玩敬義立而與物同之意當
自得之恐不可云只是說與初同也答林熙之/
仁父問充廣得去則天地變化草木蕃充廣不去天地
閉賢人隱是氣象如此是實如此曰似恁地甘節録/
仁父問程子所謂充廣得去則天地變化草木蕃充廣
不去則天地閉賢人隱如何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只管充廣將去則萬物只管各得其所若充之於一
家則一家得其所充之於一鄉則一鄉得其所充之
[016-62a]
於天下則天下得其所如何不天地變化草木蕃若
充廣不去則出門便有窒礙葉賀孫録/
㝢因問忠恕程子以推廣得去則天地變化草木蕃推
廣不去天地閉賢人隱如何曰亦推己以及物推廣
去則物我貫通自有箇生生無窮底意思便有天地
變化草木蕃氣象天地只是這様道理若推不去物
我隔絶欲利於已不利於人欲已之富欲人之貧欲
已之夀欲人之夭似這氣象全然閉塞隔絶了便似
[016-62b]
天地閉賢人隱徐㝢録/
天地變化是忠忠則一草木蕃是恕恕則萬狀天地閉
賢人隱是理當如此非如人之不恕是有吝意恕如
春不恕如冬甘節録/
人傑問伊川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乾道變化猶
是上體事至各正性命方謂之恕否曰非也恕字正
是夾界半路上事或問盡物之謂恕伊川曰盡己之
謂信推己之謂恕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正是說推己
[016-63a]
及物處至於推到物上使物物各得其所即是信也
人傑又問侯仲良云明道以天地變化草木蕃不知伊
川之說如何曰據數家以天地變化草木蕃如草木
暢茂是天造草昧之意故指來說恕字未甚透着吴/必
大録/
草木蕃如說草木暢茂萬人傑録/
[016-63b]
文公易說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