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公易説卷三 宋 朱鑑 撰
上經
䷀乾下/乾上乾
問以乾字為伏羲之文元亨利貞為文王之文固是不
知履虎尾同人于野亨之類又如何曰此恐是少了
字或是就上字立辭皆不可攷有羅田宰呉仁傑云
恐都剩了字如乾坤之類皆剰了問曰若乾坤則猶
[003-1b]
可言屯蒙之類若無卦名不知其為何卦曰他説卦
畫便是名了恐只是欠了字底是楊道夫録/
問乾者天之性情曰性情是天愛恁地健地愛恁地順
問天専言則道也曰如云天命之謂性便是説道如
云天之蒼蒼便是説形體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是
説帝便似以物給付與人便有主宰之意又曰天道
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此是説形體林變孫/録
問天者天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健而无息之謂乾乾
[003-2a]
何以合性情言之曰性情二者常相參在此情便是
性之發非性何以有情健而無息非性何以能如此
問以主宰謂之帝孰為主宰曰自有主宰蓋天是箇
至剛至陽之物自然如此運轉不息所以如此必有
為之主宰者這樣處要人自見得非言語所能到也
因舉莊子孰主張是孰維綱是一段而曰它也見得
這道理沈僴録/
黄㽦問程傳乾者天之性情先生云乾健也健體為性
[003-2b]
健之用是情
人傑問利貞者性情也先生云是對元亨言之性情猶
情性是説本體萬人傑録/
問黄先之易説因曰伊川好意思固不盡在解經上然
就解經上亦自有極好意思如説乾字便云乾健也
健而无息之謂乾夫天専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
也分而言之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
謂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乾葉賀孫録/
[003-3a]
蔣問以性情言之謂之乾先生云是他天一箇性情
如此火之性情則是箇熱水之性情則是箇寒天之
性情則是一箇健健故不息惟健乃能不息其理是
自然如此使天有一時息則地須落下去人都墜死
縁他轉運周流無一時息故局得這地在中間今只
於地信得他是斷然不息襲蓋卿録/
刪遺書之未精探易傅之未至在當日楊尹諸先達猶
未敢輕言之今日安敢議此邪只如所示屯卦之説
[003-3b]
深所未曉若欲以此凑補易傳七分之心恐合不著
也且如元亨利貞四字文王本意在乾坤者只與諸
卦一般是大亨而利於正耳至孔子作彖傳文言始
以乾坤為四徳而諸卦自如其舊二聖人之意非有
不同蓋各是發明一理耳今學者且當虚心玩味各
隨本文之意而體㑹之其不同處自不相妨不可遽
以己意横作主張荅趙彦肅/
乾元亨利貞與屯等他卦元亨利貞本一般元亨是大
[003-4a]
亨利貞言利於貞耳人只見夫子於乾坤文言解作
四徳他卦只云大亨以正便須要於乾坤四徳説教
大於他卦畢竟本皆占辭也呉必大録/
易中只言利貞未嘗言不利貞亦未嘗言利不貞同上/
問乾元亨利貞注云見陽之性健而其成形之大者為
天故三竒之卦名之曰乾而擬之於天也竊謂卦辭
未見取象之意其成形之大者為天及擬之於天二
句恐當於大象言之下文天之象皆不易一句亦然
[003-4b]
坤卦放此曰纔設此卦時便有此象了故於此豫言
之又後面卦辭中亦有兼象説者故不得不豫言也
楊道夫録/
正字不能盡貞之義須用連正固説其義方全正字也
有固字意思但不分明終是欠闕正如孟子所謂知
斯二者弗去是也知斯是正意弗去是固意
易言貞字程子謂正字盡他未得有貞固之意或問又
有所謂不可貞者如何曰也是這意思只是不可以
[003-5a]
為正而固守之並同上/
所論易大概得之但時事人位等字説得太早今只可
且作卦爻看看得通透了到推説處方説得平居無
事處時應事之法是第二節事也如乾之初九只是
陽氣潛藏之象未可發用之占耳若便着箇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隱而未見行而未成底人坐在裏而便
死殺了非所謂潔静精㣲者若會得卦爻本意却不
妨當此時居此位作此人也頃年嘗因人問易應之
[003-5b]
曰公曾看靈棊課否易之模樣便只是如此也後有
人問豈以其不足告而云爾邪此錯認了話頭也試
思之荅林學蒙/
問伊川易傳如乾卦引舜事以證之當初若逐卦引得
這般事來證大故好看曰便是當時不曽計會得乆
之曰經解説潔静精㣲易之教也不知是誰做伊川
却不以為然据某看此語自説得好蓋易之書誠然
是潔静精微它那句語都是懸空説在這裏都不犯
[003-6a]
手而今如伊川説得都犯手勢引舜來做乾卦乾又
那裏有箇舜來當初聖人作易又何嘗説乾是舜他
只是懸空説在這裏都被人説得來事多失了他那
潔静精微之意易只是説箇象是如此何嘗有實事
如春秋便句句是實事如言公即位便真箇有箇公
即位如言子弑父臣弑君便真箇是有此事易何嘗
如此不過只是因畫以明象因象以推數因這象數
便推箇吉凶以示人而已都無後來許多勞攘説話
[003-6b]
沈僴録/
問程易以乾之初九為舜側㣲時九二為舜佃漁時九
三為𤣥徳升聞時九四為歴試時何以見得如此先
生曰此是推説爻象之意非本指也讀易若通得本
指後便儘説去儘有道理可言敢問本指曰易本因
卜筮而有象因象而有占占辭中便有道理如筮得
乾之初九初陽在下未可施用其象為潛龍其占曰
勿用凡遇乾而得此爻者當觀此象而玩其占𨼆晦
[003-7a]
而勿用可也它皆放此此易之本指也蓋潛龍則勿
用此便是道理故聖人為彖辭象辭文言節節推去
無限道理此程易所以推説得無窮然非易本義也
先通得易本指後道理儘無窮推説不妨若便以所
推説者去解易則失易之本指矣董銖録/
乾固是健然硬要它健也不得讐如不健底人只有許
多精力如何強得㬊淵録/
或問乾卦是聖人之事坤卦是學者之事如何先生云
[003-7b]
也未見得初九九二是聖人之徳至九三九四却説
學者進徳修業事如何都把做聖人之事
或言乾之六爻其位雖不同而其為徳則一也曰熹未
要人看易這箇都難説如乾卦他爻皆可作自家身
上説惟九二九五要作自家説不得兩箇利見大人
向來人都説不通九二有甚麽形影如何教見大人
熹看來易本卜筮之書占得九二便可見大人大人
不必説人君葉賀孫録/
[003-8a]
體無剛柔位有貴賤因他這貴賤之位隨𦂳慢説有那
難處有那易處九三處一卦之盡所以説得如此九
二位正中便不恁地㬊淵録/
易如一箇鏡相似看甚物來都照得如潛龍只有箇潛
龍象自天子至於庶人看甚人都使得孔子説作龍
徳而𨼆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便是就事上指殺説自
然㑹看底孔子説也活不㑹看底雖文王周公説底
也死了又曰須知得它是假託説是包含説假託是
[003-8b]
不惹着事物包含是説箇影象在裏無所不包
取象各不同有就自己身上取底自己當不得這卦象
却就那人身上取如潛龍勿用是就占者身上言到
那見龍自家便當不得須把做在上之大人九五飛
龍便是人君大人却是在下之大人㬊淵録/
六爻不必限定是説人君且云潛龍勿用若是庶人得
之自當不用人君得之也當退避見龍在田若是衆
人得亦可用事利見大人如今人所謂宜見貴人之
[003-9a]
類易不是限定這物伊川亦自説一爻當一事則三
百八十四爻只當得三百八十四事説得自好不知
如何到它解却恁地説同丄/
其它爻象占者當之惟九二見龍人當不得所以只當
犯爻做主占者做客大人即是見龍又如九三不説
龍亦不可曉若説龍時這亦是龍之在那亢旱處它
所以説君子乾乾夕惕只此意同上/
利見大人與程傳説不同不是卦爻自相利見乃是占
[003-9b]
者利去見大人也須看自家占底是何人方説得那
所利見之大人同丄/
九二不當説正要説也説得行不若除了同上/
問程易於九二利見大人爻云利見大徳之君矣又云
君亦利見大徳之臣以成其功天下亦利見大徳之
人以被其澤於九五利見大人爻云利見在下大徳
之人矣又言天下固利見大徳之君兩爻互言如此
不審的何所指先生曰此當以所占之人之徳觀之
[003-10a]
若己是有九二之徳占得此九二爻則為利見九五
大徳之君若常人無九二之徳者占得之則為只利
見此九二之大人耳已為九五之君而有九五之徳
占得此九五爻則為利見九二大徳之人若九二之
人占得之則為利見此九五大徳之人各隨所占之
人以爻與占者相為主賔也太祖一日問於王昭素
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常人何可占得此卦昭
素曰何害若臣等占得則陛下是飛龍在天臣等利
[003-10b]
見大人是利見陛下也此説得最好銖曰如此看來
易多是假借虚設故用不窮人人皆用得也先生曰
此所謂理定既實事來尚虚稽實待虚存體應用所
以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萬事無不可該無不周遍
此易之用所以不窮也董銖録/
問九三不言象何也先生曰九三陽剛不中居下之上
有强力勞苦之象不可言龍故特指言乾乾惕若而
已言有乾乾惕厲之象也
[003-11a]
竇問君子終日乾乾是法天否曰才説法天便添着一
件事君子只是終日乾乾天之行健不息往往亦只
如此如言存箇天理不須問如何存他只是去了人
欲天理自然存如顔子問仁夫子告以非禮勿視聽
言動除却此四者更有何物須是仁廖徳明録/
祖道因論易傳舉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是君子進徳
不懈不敢須臾寧否曰程子云在下之人君徳已著
此語亦是拘了記得昔當有人問程子胡安定以九
[003-11b]
四一爻為太子者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
只做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了此説極是及到程子解
易却又拘了要知此是通上下而言在君有君之用
臣有臣之用父有父之用子有子之用以至事物莫
不皆然若如程子之説則千百年間只有箇舜禹用
得也大抵九三此爻才剛而位危故須着乾乾夕惕
若厲方可无咎若九二則以剛居中位易處了故凡
剛而處危疑之地皆當乾乾夕惕若厲則无咎也曾/祖
[003-12a]
道録/
問乾九三伊川云雖言聖人事苟不設戒何以為教竊
意因時而惕雖聖人亦常有此心曰易之為書廣大
悉備人皆可得而用初無聖凡之别伊川有一段云
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云云説得極好及到逐卦
解釋又却分作聖人之卦賢人之卦又有分甚守令
之卦者且古時何嘗有守令皆不可曉以熹觀之無
問聖人與凡庶但當着此爻便用兢兢惕惕
[003-12b]
乾之九三以過剛不中而處危地當終日乾乾夕惕若
則雖危无咎矣聖人正意只是如此若旁通之則所
謂對越在天等說皆可通大抵易之卦爻上自天子
下至庶人皆有用處若謂乾之九三君徳已著為危
疑之地則只做得舜禹事使萬人傑録/
問侯氏曰君子終日乾乾至/无咎者戒謹不睹恐懼不
聞也君子終日對越上帝尚何戒謹恐懼之有以聖
人之誠則無待乎此也恐未安乾乾夕惕為戒謹恐
[003-13a]
懼其説雖可旁通然乾乾夕惕乾九三之事也九三
居下之上君徳已著聖人之心自是如此中庸言戒
謹不睹恐懼不聞乃學者之事比而同之則少差矣
且其説既已如此又曰君子對越上帝尚何戒謹恐
懼以聖人之誠則無待乎此其説自相背馳殆不可
曉荅云侯氏説固多踈闊然以乾乾夕惕為聖人之
事戒謹恐懼為學者之事亦恐未然大抵戒懼惕厲
之心則一而成徳初學所至自不同耳荅萬人傑/
[003-13b]
通書曰乾乾不息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不息是也甘/節
録/
先生曰君子終日乾乾矣至夕猶檢㸃而惕然恐懼蓋
凡所以如此者皆所以進徳修業耳董銖録/
厲无咎是一句他後面有此例如頻復厲无咎是也
先生説易吉无咎云吉是遂其意无咎是上不至於吉
下不至於凶平平恰好了又合道理處吕煇録/
厲多是這陽爻説㬊淵録/
[003-14a]
懼其説雖可旁通然乾乾夕惕乾九三之事也九三
居下之上君徳已著聖人之心自是如此中庸言戒
謹不睹恐懼不聞乃學者之事比而同之則少差矣
且其説既已如此又曰君子對越上帝尚何戒謹恐
懼以聖人之誠則無待乎此其説自相背馳殆不可
曉荅云侯氏説固多踈闊然以乾乾夕惕為聖人之
事戒謹恐懼為學者之事亦恐未然大抵戒懼惕厲
之心則一而成徳初學所至自不同耳荅萬人傑/
[003-14b]
通書曰乾乾不息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不息是也甘/節
録/
先生曰君子終日乾乾矣至夕猶檢㸃而惕然恐懼蓋
凡所以如此者皆所以進徳修業耳董銖録/
厲无咎是一句他後面有此例如頻復厲无咎是也
先生説易吉无咎云吉是遂其意无咎是上不至於吉
下不至於凶平平恰好了又合道理處吕煇録/
厲多是這陽爻説㬊淵録/
[003-15a]
或曰胡安定將乾九四為儲君不知可以如此説否先
生曰人之看易不可恁地易只是古人卜筮之書如
五雖主君位而言然亦有不可専主君位言者天下
事有那一箇道理自然是有若只將乾九四為儲位
説則古人之未立太子者不成是虚却此一爻如一
爻只主一事則易之三百八十四爻乃止三百八十
四件事邪金去偽録/
或躍在淵淵是通處淵雖下於田田却是箇平地淵則
[003-15b]
通上下一躍即飛上天呉必大録/
淵與天不爭多淵是那空虚無實底之物躍是那不着
地了兩脚跳上去㡳意思㬊淵録/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文言分明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他
分明是以聖人為龍以作言飛以萬物覩解利見大
人只是言天下利見夫大徳之君也今人却别做一
説恐非聖人本意楊道夫録/
[003-16a]
占者當不得見龍飛龍則占者為客利去見那大人大
人即九二九五之徳見龍飛龍是也若潛龍君子則
占者自當之矣㬊淵録/
問龜山説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取飛字為義以天位言
之不可階而升以聖學言之非力行而至曰此亦未
盡乾卦自是聖人之天徳只時與位有𨼆顯漸次耳
廖徳明録/
先生説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占得飛龍卦便利見大
[003-16b]
徳之人吕煇録/
子耕問乾上九只言亢坤上六却言戰何也曰乾無對
待只有乾而已故不言坤坤則不可無乾隂體不足
常虧欠若無乾便沒上截大抵隂陽二物本别無隂
只陽盡處便是隂呉必大録/
見羣龍无首王弼伊川皆解不成他是不見得那用九
用六之説㬊淵録/
羣龍无首便是利牝馬者為不利牡而却利牝如西南
[003-17a]
得朋東北喪朋皆是無頭底同上/
貞悔即占用二之謂貞是在裏面做主宰底悔是做出
了末後闌珊底貞是頭邊同上/
用九不用七且如得純乾卦皆七數這却不是變底它
未當得九未在這爻裏面所以只占上面彖辭用九
蓋是説變同上/
問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謂乾荅云如是見得天之健處
荅鄧絅問近思録/
[003-17b]
乾之為卦上下純乾天之動也人欲不與焉潛只得潛
見合當見三則過矣君子尤當致謹四則徳盛仁熟
磨不磷湼不緇不可以常情測進退去就時不可失
皆可以進吾徳修吾業也先儒多以舜自居深山之
中及其為天子之事明之其弊恐必至於王氏謂九
三之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得非以利而言乎
乾卦皆聖人之徳六爻乃其所處之位也如以舜明之
深得其象舜亦知非堯之位可至而往至之也熟讀
[003-18a]
程傳可見不須别立説若専以進徳為言則九五上
九兩爻又如何解荅許升/
䷁坤下/坤上坤
問十月是坤卦陽已盡乎荅曰隂陽皆不盡至此則微
微一線過因而復發耳余大雅録/
問或問中坤卦純隂不為無陽之説如何曰雖是十月
為坤十一月為復然自小雪後其下面一畫便有三
十分之一分陽生至冬至方足得一爻成耳故十月
[003-18b]
謂之陽月蓋嫌於无陽也自姤至坤亦然曰然則陽
畢竟有盡時矣曰剥盡於上則復生於下其間不容
息也輔廣録/
問剥變為坤坤純隂也復未生而謂之陽無可盡之理
何邪曰方剥變坤之時乃立冬交小雪雖是純隂然
陽已微芒生於下矣自此生長積一月之日滿三十
分遂成一畫是為復此至日也隂亦然此隂陽之所
為無間斷也劉砥録/
[003-19a]
坤只説持守一邊事如乾九三言忠信所以進徳修辭
立其誠所以居業便連致知持守都統了坤從首至
尾背去了一箇頭如後得主而有常或從王事无成
皆是無頭或問曰此是聖賢之分不同處否曰是
問剥一陽盡而為坤如何程子云陽未嘗盡也先生云
剥之一陽未盡不曽生纔盡於上這些子便生於下
了黄有開録/
問坤為十月陽氣剥於上必生於下則此十月陽氣已
[003-19b]
生但微而未成體是十一月陽之體方真否先生曰
然又云凡物變有漸不惟月變而時亦有變但人不
覺耳十一月不能頓成一陽之體須是十月生起一
卦六畫一畫分作三十分九月已剥了從十月初一
便從下畫生起一日生一分三十日遂成一畫
坤卦利牝馬之貞不可將利字自作一句後云主利却
當如此絶句呉必大録/
利牝馬之貞本無四徳底意彖中方有之彖中説四徳
[003-20a]
自不分曉前數説元亨處却説得分明後面幾句無
理會牝馬地類行地无疆便是那柔順利貞君子攸
行本連下面縁它趂押韻後故説在此這般底難十
分理㑹先迷後得東北西南大概是隂為陽一半就
前後言沒了前一截就四方言沒了東北一截陽却
是全體安貞之吉它這分段只到這裏若更妄作以
求全時便凶了在人亦當如此伊川説東北喪朋處
但不知這處添得許多否此是用王輔嗣説㬊淵録/
[003-20b]
牝馬之貞伊川只為泥那四徳所以如此説不通
問牝馬取其柔順健行之象坤順而言健何也先生曰
守得這柔順亦堅確故有健象柔順而不堅確則不
足以配乾矣又問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如何先生曰
柔順利貞坤之徳也君子而能柔順堅正則其所行
雖先迷而後得雖東北喪朋反之西南則得朋而有
慶蓋陽大隂小陽得兼隂隂不得兼陽坤徳常只得
乾之半故常減於乾之半也如乾无所不利坤只利/牝馬之貞皆是○董銖
[003-21a]
録/
利牝馬之貞言利於柔順之正而不利於剛健之正利
是箇虚字西南得朋固是好了東北喪朋亦自不妨
為有慶坤比乾都是折一半用底
問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荅云占得坤卦則從西南方則
得其朋從東北方則失其朋西南隂方東北陽方坤
卦比乾卦減半吕煇録/
隂體柔躁只為他柔所以躁剛便不躁躁是那欲動而
[003-21b]
不得動之意剛則便動矣柔躁不能自守所以説安
貞吉㬊淵録/
問履霜堅冰至先生曰隂陽者造化之本所不能無但
有淑慝之分蓋陽淑而隂慝陽好而隂不好也猶有
晝必有夜有暑必有寒有春夏必有秋冬人有少必
有老其消長有常人亦不能損益也但聖人參天地
賛化育於此必有道故觀履霜堅冰至之象必有謹
㣲之意所以扶陽而抑隂也董銖録/
[003-22a]
隂陽皆自微至著不是隂便積着陽便合下具足此處
亦不説這箇意履霜堅冰只是説那微時便須着慎
來所以説蓋言慎也由辨之不早辯李光祖云不早
辯它直到得郎當了却方辯剗地激成事來此説最
好㬊淵録/
隂陽有以動静言者有以善惡言者如乾元資始坤元
資生則獨陽不生獨隂不成造化周流須是並用如
履霜堅冰至則一隂之生便如一賊這道理在人如
[003-22b]
何看直看是一般道理横看是一般道理所以謂之
易楊道大録/
直方大是它隂爻居隂位無如此之純粹爻辭云直方
大者言占者直方大則不習无不利却不是説坤徳
直方大也且如元亨利貞彖裏面説底且隨他説做
一箇事後面説底四事又儘隨它説去如某之説爻
無許多勞攘㬊淵録/
問坤六二爻傳曰由直方而大竊意六是坤之本體安
[003-23a]
得由直方而後大邪先生曰直方大是坤有此三徳
若就人事上説則是敬義立而徳不孤豈非由直方
而後大邪潘時舉録/
問坤之六二之動直方先生云方是一定不變之意坤
受天之氣而生物故其直止是一定吕煇録/
㬊淵問坤六二直方大先生云易不是聖人須要説出
六爻如此只是為占得此卦合當如此不如此不足
以合此卦襲蓋卿録/
[003-23b]
看書不可將自己見硬參入去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
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程先生解直方大乃引孟
子雖是程先生言畢竟迫切甘節録/
劉礪問坤卦直方大不習无不利曰坤是純隂卦諸爻
皆不中正五雖中亦以隂居陽惟六二居中得正為
坤之最盛者故以象言之則有是三者之徳而不習
无不利占者得之有是徳則吉易自有一箇本意直
從中間過都不着兩邊須要認得這些小分曉方始
[003-24a]
横三竪四説得今人不曾識得他本意便要横三竪
四説都無歸着文蔚曰易本意只是為占筮便如此
易當來只是為占筮而作文言彖象却是説做義理
上去觀乾坤二卦便可見孔子曰聖人設卦觀象繫
辭焉而明吉凶若不是占筮如何説明吉凶且如需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以其逼近坎險有致寇之象曰
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孔子雖説
推明義理這般所在又變例推明占筮之意需于泥
[003-24b]
災在外占得此象雖若不吉然能敬慎則不敗又能
堅忍以需待處之得其道所以不凶或失其剛健之
徳又無堅忍之志則不能不敗矣文蔚曰常愛先生
易本義云伏羲不過驗隂陽消息兩端而已只是一
隂一陽便分吉凶了只管就上加去成八卦以至六
十四卦無非是驗這兩端消息先生曰易不離隂陽
千變萬化只是這兩箇莊子云易以道隂陽他亦自
看得好陳文蔚録/
[003-25a]
㬊淵問直方大曰伊川説聖人發明坤爻之義這箇不
是恁地聖人作易只是説這箇道理合恁地人依得
這箇時便不習无不利是就來占底人身上説
問坤之道直方大六二純正能得此以為徳否先生云
不可説坤有是道而後六二得之以為徳坤是何物
六二是何物畢竟則是一箇坤這一爻中正便見得
直方大如此
劉礪問坤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學者須用習然後
[003-25b]
主於不習先生曰不是如此某之説易所以與程先
生不同便是如此聖人作易只是説卦爻中有此象
而已如坤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自是他這一爻
中有此象人若占得便應此事有此用也未説到學
者習與不習在
王徳修説浩然之氣大剛直是氣之體段實養處是必
有事焉以下荅曰孟子浩然之氣要處只在集義是
浩然之氣生處大剛與直伊川須要説是三箇何也
[003-26a]
大雅云欲配直方大三徳荅曰坤直方自是要敬以
直内義以方外大自是敬義立而徳不孤孔子説或
三或五豈有定例余大雅録/
程子曰乾聖人之分也可欲之善屬焉坤賢人之分也
有諸己之信屬焉一箇是自然一箇是做工夫積習
而至又曰善信美大聖神是六等人可欲之謂善是
説資禀好可欲是别人以為可欲有諸己之謂信是
説學又曰直方大直方然後大積習而至然後能不
[003-26b]
習无不利李閎祖録/
伊川説應多不通且如六三便夾些陽了隂則渾是不
發底如六三之爻有陽所以言含章若無陽何由有
章含章為是有陽半動半静之爻若六四則渾是柔
了所以括囊㬊淵録/
坤六四爻不止言大臣事在位者便當去未仕者便當
隠必大因問比干事曰此又别是一義雖凶无咎呉/必
大録/
[003-27a]
問六四括囊注云六四重隂不中故其象占如此重隂
不中何以見其有括囊之象曰隂而又隂其結塞不
開則為括囊矣又問占者必當括囊則无咎何也曰
當天地閉賢人隠之時若非括囊則有咎矣楊道大/録
問坤二五皆中爻二是就盡得地道上説五是就著見
於文章事業上説否先生云不可説盡地道地便是
坤道也二在下方是就工夫處説文言云不疑其所
行是也五得尊位則是就地成就處説所以云美在
[003-27b]
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問坤六五黄裳元吉伊川解作聖人示戒並舉女媧氏
武后之事今考本文無此象這又是象外立教之意
否先生云不曉這意看來伊川要立議論教人向别
處説不可硬配在易上説此爻何曽有這義都是硬
入這意所以説得絮了因舉云邵溥謂伊川因宣仁
垂簾事有怨母后之意故爻義特有為他發後生也
是因此遂妄測度前輩也
[003-28a]
黄裳元吉不過是在上之人能以柔順之道黄中色裳
是下體之服能似這箇别無不吉㬊淵録/
六五黄裳元吉這是那居中處下之道乾之九五自是
剛健㡳道理坤之六五自是柔順底道理各隨他隂
陽自有一箇道理其為九六不同所以在那五處亦
不同這箇五之柔順從那六裏來同上/
時舉問坤上六隂極盛而與陽戰爻中乃不言凶且乾
之上九猶言有悔此却不言何邪曰戰而至於俱傷
[003-28b]
其血𤣥黄不言而凶可知矣潘時舉録/
黄㽦問龍戰于野曰乾無對只是一箇物事至隂則有
對待大抵隂常虧於陽萬人傑録/
用六永貞以大終也陽為大隂為小大過小過之類皆
是以隂陽而言坤六爻皆隂其始本小到此隂皆變
為陽矣所謂以大終也言始小而終大
䷧震下/坎上屯
屯利建侯此占恐與乾卦利見大人同例亦是占者與
[003-29a]
爻相為賔主也曰然但此亦大概如此到得占時又
看如何若是自卜為君者得之則所謂利建侯者乃
在已也若是大臣占立君者得之則所謂侯者乃君
也此又看其所遇如何縁易本不是箇綳定底文字
所以曰不可為典要問占者固如此恐作易者須有
定論曰也只是看一時聞見得箇意思如何耳楊道/夫録
問初九利建侯注云占者如是則利建以為侯此爻之
占與卦辭異未知其指盤桓難進者處隂之下欲進
[003-29b]
不能即將所居得正不肯輕進邪曰卦辭通論一卦
所謂侯者乃屬他人即爻之初九也爻辭専言一爻
所謂侯者乃其自已故不同也同上/
問屯初九以陽在下而居動體上應六四隂柔險陷之
爻固為磐桓之象然六二屯如邅如乗馬班如亦似
有磐桓意先生曰磐桓只是欲進而難進貌若六二
則有險難矣蓋乗初九之剛下為陽逼故為所難而
邅回不進又問匪寇㛰媾程傳謂設匪逼於寇難則
[003-30a]
往求於㛰媾此説如何先生曰某舊二十許嵗時讀
至此便疑此語有病只是别無它説可據只得且隨
它説然毎不滿後來方見得不然蓋此四字文義不
應必如此費力解也六二乗初九之剛下為陽所逼
然非為寇也乃來求己為㛰媾耳此㛰媾與己皆正
指六四也又問六四求㛰媾此㛰媾疑指初九之陽
㛰媾是隂何陽亦可言先生曰㛰媾通指隂陽但程
傳謂六二往求初九之㛰媾恐未然也又問十年乃
[003-30b]
字十年只是指數窮理極而言邪先生曰易中此等
取象不可曉如説十年三年七日八月等處皆必有
所指但今不可穿鑿姑闕之可也董銖録/
問六三即鹿无虞先生曰虞只是虞人六三隂柔在下
而居陽位隂不安於隂則貪求陽欲乗隂即妄行故
不中不正又上無正應妄行取困所以為即鹿无虞
陷入林中之象沙隨盛稱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來
説鹿當作麓象辭當作即麓无虞何以從禽也問郭
[003-31a]
據何書先生曰渠云曽得王輔嗣親手與韓康伯注
底易本鹿作麓以從禽上有何字然難考據恐是亂
説同上/
如伊川易解也失契勘説屯其膏云又非恬然不為若
唐之僖昭也這兩人全不同一人是要做事一人是
不要做與小黄門㗖果食度日呼田令孜為阿父不
知東漢時若一向盡引得忠賢布列在内不知如何
只那都無主可立天下大勢如人衰老之極百病交
[003-31b]
作略有些變動便成大病葉賀孫録/
問屯需二卦皆隂陽未和洽成雨之象而大象不同何
也先生曰需是緩意在他無所用力只得飲食宴樂
屯是物之始生象草初出地之狀其初破地面而出
不無齟齬故當為經綸其義所以不同也
屯是隂陽未通之時蹇是流行至中有蹇滯困則窮矣
葉賀孫録/
䷃坎下/艮上蒙
[003-32a]
蒙學者之事始之之事也艮成徳之事終之之事也
又問無友不如己者先生云這是我去求勝己者為友
若不如我者他又來求我這便是童蒙求我匪我求
童蒙也前輩説這一句多是被不如己者不與為友
底意思礙却便説差了其實本不相背潘時舉録/
卦辭有平易底有難曉底利用刑人用説桎梏粗説時
如今人打棒也須與他脫了那枷方可一向枷他不
得若一枷他便是以往吝這只是説治蒙者當寛慢
[003-32b]
蓋法當如此
卦中説剛中處最好看剛故能包蒙不剛則方且為物
所蒙安能包蒙剛而不中亦不能包蒙如上九過剛
而不中所以為擊蒙六三説勿用取女者大率隂爻
又不中不正合是那一般無主宰底女人金夫不必
解做剛夫此一卦𦂳要是九二一爻為主所以治蒙
者只在兩箇陽爻而上九過剛故只在此九二為主
而二與五應亦助得那五去治蒙大扺蒙卦除了初
[003-33a]
爻統説治蒙底道理其餘三四五皆是蒙者所以唯
九二一爻為治蒙之主
問不有躬无攸利不立已後雖問好事猶為化物不得
以天下萬物撓己巳立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曰
下面是伊川解易上句後二句又是覆解此意在乎
以立已為先應事為後而今人平日講究所以治國
平天下之道而自家身已全未曽理㑹得若能理㑹
自家身已雖與外事若茫然不相接然明徳在這裏
[003-33b]
了新民只現成推將去葉賀孫録/
問擊蒙不利為寇如本義只是就自身克治上説是如
何先生云事之大小都然治身也恁地若治人做得
太甚亦反成為寇占得此爻凡事不可過當如伊川
作用兵之説亦是但只做得一事用不如且就淺處
説去却事事上有用若使説深了則一事用得别事
用不得○不利為寇寇只是要去害它故戒之如此
㬊淵録/
[003-34a]
䷄乾下/坎上需
福州以禮學齊名者三人王伯照任希純劉昭信熹識
任劉二公任搭乾不曉事問東荅西不可曉劉説極
子細有來歴可聴熹嘗問以易説其解亦有好處如
云見險而止為需見險而不止為訟需訟下/卦皆坎能通其
變為隨不能通其變為蠱之類想有成書近來解易
者多引之沈僴録/
又曰這道理無他只怕人等待事到面前便理㑹便去
[003-34b]
做無有不得者只怕等待所以説需者事之下也又
曰需者事之賊也若是等待終誤事去又曰事事要
理會便是人説一句話也要思量他怎生如此説作
一篇没𦂳要文字也須思量他怎生如此做同上/
斷而不疑鬼神避之需者事之賊也李方子録/
福州韓闕/云能安其分則為需不能安其分則為訟能
通其變則為隨不能通其變則為蠱此是説卦對然
只是此數卦對得好其他底又不然㬊淵録/
[003-35a]
後世䇿士之言只説出竒應變聖人不恁地合當需時
便需同上/
王弼説初上無位如言乾之上九貴而无位需之不當
位然乾之上九不是如此需之不當却有可疑二四
上是隂位不得言不當同上/
需主事孚主心需其事而心能信實則光亨以位乎天
位而中正故所為如此利涉大川而能需則往必有
功利涉大川亦承上文有孚光亨貞吉同上/
[003-35b]
問需卦大指先生曰需者寧耐之意以剛遇險時節如
此只當寧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寧耐致
覆溺之禍故需卦首言利涉大川銖問乾陽上進之
物前遇坎險乾下/坎上不可遽進以陷於險故為需先生
曰遇此時節當隨逺隨近寧耐以待之直至需于泥
已甚郎當矣然能敬慎亦不至敗至於九五需得好
只是又難得這般時節當此時只要安以待之耳至
上六居險之極又有三陽並進六不當位又處隂柔
[003-36a]
亦只得敬以待之則吉又問不當位如何先生曰凡
初上二爻皆無位二士三卿大夫/四大臣五君位上六之不當位如
父老不任家事而退閑僧家之有西堂之類董銖録/
利涉大川利涉是乾也大川是坎也往有功是乾有功
也或記云以乾去涉/大川○吕煇録
需卦六四出自穴上六入于穴程傳謂穴物之所安也
本義謂穴者隂陽陷之所二説不同某竊以為謂之
為隂陽陷之所正得坎體之象未知是否先生曰穴
[003-36b]
是䧟處喚做所安處不得分明有箇坎陷也一句柔
得正了需而不進故能出於坎陷四又是坎體之下
有出底道理到那上六則索性陷了㬊淵録/
問需于酒食貞吉曰需只是待當此之時别無作為只
有箇待底道理又須是正方吉
䷅坎下/乾上訟
銖問訟卦大指因言大凡卦辭取義不一如訟有孚窒
惕中吉蓋取九二中實坎為加憂之象中實為有孚/坎陷為窒坎
[003-37a]
為加憂為惕九二居下卦之中故/曰有信而見窒能懼而得中也終凶蓋取二九終
極於訟之象利見大人蓋取九五剛健中正居尊之
象不利涉大川又取以剛乗險以實履陷之象此取
義不一也然亦有不必如此取者此特其一例也先
生曰卦辭如此辭極齊整蓋所取諸爻義皆與爻中
本辭協亦有雖取爻義而與爻本辭不同者此為不
齊整處也又問卦變之義先生曰此訟卦變自遯而
來為剛來居二此是卦變中二爻變者蓋四陽二隂
[003-37b]
自遯來者十四卦訟即初變之卦剛來居二柔進居
三故曰剛來而得中
又問細讀本義所釋卦辭若看得分明則彖辭之義亦
自明只須略提破此是卦義此是卦象卦體卦變不
必更下注脚矣先生曰熹當初作此文字時正欲如
此蓋彖辭本是釋經之卦辭若看卦辭分明則彖辭
亦可見但後來要重整頓過未及不知而今所解能
如此本意否又問觀訟一卦之體只是訟不可成初
[003-38a]
只不永所事九二不克訟六三守舊居正非能訟者
九四不克訟而能復就正理渝變心志安處於正九
五聴訟元吉上九雖有鞶帶之錫而不免終朝之褫
首尾皆是不可訟之意故彖曰終凶訟不可成此句
豈即本義所指卦體邪先生曰然因問易最難㸃如
訟九四不克訟句/復即命句/渝句/安貞句/吉六三食
舊徳句/貞句/厲終吉句/先生曰厲自是一句終吉又
是一句易辭只是元排此幾句在此伊川作變其不
[003-38b]
安者為安貞作一句讀恐不甚自然又曰如訟上剛
下險是屬上句險而健訟是屬下句董銖録/
訟攻責也而今訟人攻責其短而訟之自訟則反之於
身亦若此沈僴録/
不利涉大川是上面三畫陽載不起壓了這般重㬊淵/録
問訟卦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象曰云云/先生曰此爻
是隂柔之人也不㑹十分與人訟那人也無十分傷
犯底事但只略去訟之才辨得明便止所以曰終吉
[003-39a]
也吕煇録/
九二正應在五五亦陽故為窒塞之象㬊淵録/
三百户必須有此象今不可考王輔嗣説得意忘象是
要忘了這象伊川又説假象是只要假借此象今看
得不解得恁地全無那象只是不可知只得且從理
上説乾為馬却説龍坤為牛却説馬離為龜却説牛
做得箇例來括它方得見説已做了例又却不曽得
見同上/
[003-39b]
或問訟六三或從王事无成本義謂必无成功似與象
辭從上吉也之意不協又與坤六三文言亦不協竊
意本義是直作占辭解如此未知是否荅云易中經
傳不同如此處多且兼存之然經意是本傳辭是第
二節話也同上/
復即命渝言復就命而變其不順之命同上/
訟元吉便似乾之利見大人有占无象者爻便是象訟
元吉九五便是同上/
[003-40a]
䷆坎下/坤上師
問麻衣易是偽書其論師卦地中有水師容民畜衆之
象此一義也若水行地中隨勢曲折如師行而隨地
之利亦一義也荅曰易有精有藴如師貞丈人吉此
聖人之精畫前之易不可易之妙理至於容民畜衆
等處因卦以發皆其藴也既謂之藴則包含衆義有
甚窮盡儘推去儘有也余大雅録/
吉无咎謂如一件事自家做出來好方得无罪咎若做
[003-40b]
得不好雖是好事也則有咎无咎吉謂如一件事元
是合做底自家做出來又好如所謂戰則克祭則受
福戰而臨事懼好謀成祭而恭敬齋肅便是无咎克
與受福便是吉如何師之道既已正了又用丈人率
之如此則是都做得是便是吉了更有甚咎㬊淵録/
在師中吉言以剛中之徳在師中所以吉同上/
問易爻取義如師之五長子帥師乃是本爻有此象又
却説弟子輿尸何也曰此假設之辭也言若弟子輿
[003-41a]
尸則凶矣問此例恐與家人嗃嗃而繼以婦子嘻嘻
同曰然
前輩也曽説易之取象似詩之比興如此却是虚説恐
不然如田有禽須是此爻有此象但今不可考數則
只是大衍之數五十與天數五地數五兩段大衍之
數是説蓍天地之數是説造化生生不窮之理除此
外都是後來人推説出來底
問師或輿尸伊川説訓為衆主如何先生曰從來有輿
[003-41b]
尸血刃之説何必又牽引説熹自小時未曽識訓詁
只讀白本時便疑如此説後來從鄉先生學皆作衆
主説不以為然今看來只是兵敗輿尸而歸之義劉/砥
録/
先生説師卦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舊時説只作論功行
賞之時不可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去不得他既一例
有功如何不及他得看來開國承家一句是公共得
底未分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則是勿更用他與
[003-42a]
之謀議計畫爾漢光武能用此義自定天下之後一
例論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則鄧禹耿弇賈
復數人他不與焉因問云古人論功行封真箇只裂
土與之守非如後世虚帶爵邑也若使小人參其間
則誠有弊病先生云勢不容不封他得但聖人别有
以處之未見得如何如舜封象則使吏治其國則若
是小人亦自有以處之也先生云此義方思量得如
此未曽改入本義且記得
[003-42b]
開國承家為是坤有土之象然屯之利建侯却都無坤
止有震此又不可曉㬊淵録/
䷇坤下/坎上比
李兄問比卦大抵占得之多是人君為人所比之象先
生云也不必拘若三家村中推一筒人作頭首也是
為人所比也須自審自家才徳可為之否所以原筮
元永貞也林學蒙録/
問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如何先生曰忠信為周只縁左
[003-43a]
傳説周爰咨詢指作忠信後人遂將來妄解最無道
理且如易比卦言比吉也比輔也原筮元永貞无咎
則比都是好大抵比於君子則為善比於小人則為
惡須看聖人説處本意如何據此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只是公私徐㝢録/
又云周比二字於易中所言又以比字為美如九五顯
比王用三驅失前禽之義皆美也黄有開記/
筮字説做占決亦不妨然亦不必説定不是龜筮之筮
[003-43b]
後夫只是説後來者古人亦曽説先夫當之矣有喚
作夫婦之夫底㬊淵録/
問不寧方來後夫凶曰别人自相比了已既後於衆人
却強要去比他豈不為人所惡是取凶也後夫猶言
後人春秋傳有云先夫當之矣亦是占中一義呉必/大録
後夫凶言九五既為衆隂所歸若後面更添一箇陽來
則必凶古人如𡊮紹劉馥劉繇劉備之事可見兩雄
不並棲之義㬊淵録/
[003-44a]
終來有他説將來似顯比便有那周遍底意思
問比之匪人先生應曰初應四四是外比於賢為比得
其人二應五五為顯比之君亦為比得其人惟九三
應上上為比之无首為比之匪人也潘時舉録/
易比之九五云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聖人
之於人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如何一一要意周旋纔
恁地便滯於一偏況天理自不如此葉賀孫録/
伊川解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所謂來者揜之去者不
[003-44b]
追與失前禽而殺不去者所譬頗不相類如何先生
曰田獵之禮置旃以為門刈草以為長圍田獵者自
門驅而入禽獸向我而出者皆免惟驅而入者皆獲
故以前禽比去者不追獲者比來則取之大意如此
無縁得一一相似伊川解此句不足疑但邑人不誡
吉一句似可疑恐易之文義不如此張洽録/
邑人不誡如有聞无聲言其自不消相告戒又如歸市
者不止耕者不變相似㬊淵録/
[003-45a]
䷈乾下/巽上小畜
小畜言以巽之柔順而畜三陽畜他不住大畜則以艮
畜乾畜得有力所以喚作大畜小畜亨是説陽縁隂
畜他不住故陽得自亨横渠言易為君子謀不為小
人謀凡言亨皆是説陽到得説隂處便分曉説道小
人吉亨字便是下面剛中而志行乃亨
小畜但能畜得九三一爻而已九三是近它底那兩
爻自牽連上來㬊淵録/
[003-45b]
問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先生云此是以巽畜乾巽順乾
健畜他不得故不能雨凡雨者是隂氣盛凝結得密
方濕潤下降為雨且如飯甑蓋得密了氣鬱不通四
畔方有濕汗今乾上進一隂止他不得所以彖中云
尚往也是指乾欲上進之象到上九則以卦之始終
言畜極則散遂為既雨既處隂徳盛滿如此所以有
君子征凶之戒又問云嘗聞人説此卦作巽體順是
小人以柔順畜君子以虚禮卑辭相拘係其畜止人
[003-46a]
術甚小而無大謀大作故曰小畜不知如何先生云
易不可専就人上説且就隂陽上看分明巽畜乾隂
畜陽故謂之小若配之人事則為小人畜君子也得
為臣畜君也得為因小小事畜止也得不可泥定事
説
問小畜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此爻與四相應正為四
所畜者乃云復自道何邪先生曰易有亦不必泥爻
義看者如此爻只平看自好復自道便吉復不自道
[003-46b]
便凶自無可疑者矣又問風行天上小畜象義如何
曰天在山中為大畜山是堅剛之物故能力畜其三
陽風是柔軟之物止能小畜之而已潘時舉録/
復自道之復與復卦之復不同復卦言已前不見了這
陽如今復在此復自道是復它本位從那道路上去
如无往不復之復㬊淵録/
先生説輿説輻夫妻反目因云被它畜止不得進必與
有爭自家必要進時如何須是能正室時方得吕煇/録
[003-47a]
孚有在陽爻有在隂爻伊川謂中虚信之本中實信之
質㬊淵録/
問小畜卦以一隂而畜五陽而九五乃云富以其鄰是
與六四之隂並力而畜下三陽不知九五何故反助
隂邪先生曰九五上九皆為隂所畜又是同巽之體
故反助之也又曰上九爻辭殊不可斷若人占得此
爻則吉凶未可知然易占法有活法聖人因事教人
如有是徳而得是爻則為吉无是徳而得是爻則不
[003-47b]
應須如此看乃活如輿説輹夫妻反目一爻可謂不
好然能以剛自守則雖得此爻而凶不應矣董銖録/
問小畜九五富以其鄰本義云巽體三爻同力畜乾鄰
之象也據程傳則曰以一隂畜五陽熹竊謂以統體
言之固是以一隂畜五陽然就九五而言則下與四
比上與上連為鄰之象謂巽三爻同力畜乾却見得
自上畜下之意分明未知是如此否更以泰卦不富
以其鄰對之即可見其文意
[003-48a]
富以其鄰與上合志是説上面巽體同力畜乾鄰如東
家取箇西家取箇上下兩畫也此言五居尊位便動
那上下底攣如如手把攣住之象既雨既處言便做
畜得住了做得雨後這氣畢竟便透出散了徳積是
説隂徳婦人雖正亦危月才滿便虧君子到此亦行
不得這是那隂陽皆不利底象㬊淵録/
小畜上九疑是太甲伊尹之事當之注云隂既盛而亢
陽則君子亦不可以有行恐當云君子於此宜静而
[003-48b]
不宜動故征則凶也方與上意不相害曰作伊周之
事説亦得作易本意只説隂畜陽到極處問既如此
則何故又曰君子征凶曰便是易本意只言隂畜陽
若以事言之則伊尹之於太甲周公之於成王固如
此如武后之於高宗亦然問武后事恐不可謂之既
雨曰他也自和問恐不可謂之婦貞曰易中之意只
言婦雖貞猶厲而況於不貞乎蓋易文本是兩下説
在那裏不可執定着楊道夫録/
[003-49a]
小畜雖是隂畜陽到極處和而為雨畢竟隂制陽不順
所以云雖正亦厲劉砥録/
䷉兊下/乾上履
問履卦以兊遇乾和説以躡剛強之後所以有履虎尾
而不傷之象但彖言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正指九
五而言而九五爻辭乃曰夬履貞厲有危象焉何也
先生曰夬決也九五以剛中正履帝位而下又以和
説應之故其所行果決自為無所疑礙所以雖正亦
[003-49b]
厲蓋曰雖使得正亦危道也為戒深矣董銖録/
履卦上乾下兊以隂躡陽是隨後躡它如踏它脚迹相
似所以云履虎尾是隨後履它尾故於卦之三四爻
發虎尾義便是隂去躡它陽背脊後處伊川云履藉
説得生受劉砥録/
履三四爻正是躡它虎尾處陽是進底物事四又上躡
五亦為虎尾之象同上/
履虎尾言履危而不見傷之象便是後履前之意隨着
[003-50a]
他後去㬊淵録/
伊川這一卦説那大象如素履履道坦坦處却説得好
履道道即路也同上/
武人為于大君必有此象但六三隂柔不見得有武人
之象
夬履是做得忒快雖合履底也有危厲㬊淵録/
夬履貞厲東坡所謂憂治世危明主也
視履考祥居履之終視其所履而考其祥做得周備底
[003-50b]
則大吉若只是半截時無由考得其祥後面半截却
不好未可知旋是那團旋來却到那起頭處㬊淵録/
䷊乾下/坤上泰
先生曰易最難看須識聖人作易之意且如泰之初九
拔茅茹以其彚征吉謂其引賢類進也却不正説引
賢類進而云拔茅茹何邪如此之類須要思量某之
啓蒙自説得分曉且試去看因云某少時看文字時
凡見有説得合道理底須旁搜逺取必要看得它透
[003-51a]
今之學者多不如是如何時舉退看啓蒙晚往侍坐
時舉曰向者看程易只就注解上生議綸却不曽靠
得易看所以不見聖人作易之本意今日看啓蒙方
見得聖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設之辭蓋縁天下之
理若正説出便只作得一件用唯以象言則當卜筮
之時看是甚事都來應得如泰之初九若正作引賢
類進説則便只作得引賢類進用唯以拔茅茹之象
言之則其他事類皆可應也啓蒙警學篇云理定既
[003-51b]
實事來尚虚用應始有體該本無便見得易只是虚
設之辭看事如何應耳未知如此看得否先生頷之
潘時舉録/
泰初九云占者陽剛則其征吉矣當云占者陽剛而得
其類則征吉矣以其彚亦占辭曰以其彚屬上文嘗
見郭璞易林亦如此做句便是那時人已自恁地讀
了蓋拔茅茹者物象也以其彚者人也楊道夫録/
問好學論似多頭項曰伊川文字都如此多頭項不恁
[003-52a]
纒去其實只是一意如易傳包荒便用馮河不遐遺
便朋亡意只如此他成四項起了纒説此論須做一
意纒看蔡念成集録/
問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與城復于隍因言否泰相
乗如此聖人因以垂戒先生曰此亦事勢之必然治
乆必亂亂乆必治天下無乆而不變之理子善遂言
天下治亂皆生於人心治久則人心放肆故亂因此
生亂極即人心恐懼故治由此起先生曰固是生於
[003-52b]
人心然履其運者必有變化持守之道可也如明皇
開元之治自是好了若但能把捉不至如天寳之放
肆則後來亦不應如此狼狽銖因言觀聖人立象繫
辭當好時便須有戒懼收斂底意當不好時便須有
艱難守正底意徹首徹尾不過敬而已卦中無全好
者亦無全不好者大率敬即好不敬即不好先生頷
之董銖録/
泰卦勿恤其孚只作一句讀孚只是信此言勿恤後來
[003-53a]
信與不信黄義剛録/
于食有福如食舊徳之食東坡赤壁賦吾與子所共食
之食劉砥録/
帝乙歸妹今人只做道理譬諭推説看來須是帝乙嫁
妹時占得此爻㬊淵録/
自邑告命是倒了邑是私邑却倒來命令自家雖始做
得正人君到此也則羞吝同上/
且如城復于隍須有這箇城底象隍底象邑底象城隍
[003-53b]
邑皆土地在坤爻中自有此象同上/
方泰之時只得自治其邑程先生説民心離散自其親
近者而告命之雖正吝然此時只得如此却未至於
凶劉砥録/
䷋坤下/乾上否
問否之匪人三字説者多牽强本義云與泰相反曰匪
人言非人道也程易却云天地不交而萬物不生故
無人道如何先生曰説者云此三字衍蓋與比之匪
[003-54a]
人語同而字異遂錯誤於此今强解不通也又問初
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蓋三隂在下各以類進然
惡未形故戒其能正則變為君子矣程易作君子在
下説云當否之時君子在下以正自守如何先生曰
程氏亦作君子之象説熹覺得牽強不是此意又問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三隂已過而陽得亨則否過
中而將濟之時與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相類
先生曰泰九三時已有小人便是可畏如此故艱貞
[003-54b]
則无咎否下三爻君子尚畏他至九四即不畏之矣
故有有命疇離祉之象占又問九五其亡其亡繋于
苞桑如何先生曰有戒懼危亡之心則便有苞桑繋
固之象蓋能戒懼危亡則如繋于苞桑堅固不拔矣
如此説則象占乃有收殺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繫于
苞桑也董銖録/
否之匪人言沒了這人道㬊淵録/
拔茅茹貞吉亨這是吉凶未判時若能於此改變時小
[003-55a]
人便做君子君子小人只是箇正不正初六是那小
人欲為惡而未發露之時到六二包承則已是打破
面了然尚自承順那君子未肯十分做小人在到六
三便全做小人了所以包許多羞恥大凡小人做了
罪惡心下也自不穏當此便是包羞之説同上/
又曰龜山以包承小人為一句言否之世當包承那小
人如此却不成句龜山之意蓋欲解説他從蔡京父
子之失也九四則否已過中上三爻是説君子言君
[003-55b]
子有天命而无咎大抵易為君子謀且如否内三爻
是小人得志時然不大段㑹做得事初則如此二又
如此三雖做得些箇也不濟事到四則聖人便説他
那君子得時否漸次反泰底道理五之苞桑繋辭中
説得條暢盡之矣上九之傾否到這裏便傾了否做
泰同上/
問横渠先生説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蓋自太極一
判而來便已如此了曰論其極是如此然小人亦具
[003-56a]
此理只是他自反悖了君子治之不過即其固有者
以正之而已易中亦有時而為小人謀如包承小人
吉大人否亨言小人當否之時能包承君子則吉但
此雖為小人謀乃所以為君子謀也輔廣録/
又曰包羞是有意傷善而未能之意他六二尚自包承
到六三已是要害君子然做事不得所以包許多羞
恥㬊淵録/
否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這裏是吉凶未判須是有命
[003-56b]
方得无咎如須得一箇幸㑹方能轉禍為福否本是
隂長之卦九五休否上九傾否又自大故好蓋隂之
與陽自是不可相無者今以四時寒暑而論若是無
隂陽亦做事不成但以善惡及君子小人而論聖人
直是要消盡了惡去盡了小人蓋亦抑隂進陽之義
熹於坤卦曽略發此意今有一樣人議論謂君子小
人相對小人不可大故去他若要盡去他則反激其
禍且如舜湯舉皐陶伊尹不仁者逺所謂去小人非
[003-57a]
必盡滅其類只是君子道盛小人自化雖有些小無
狀處亦不敢發出來豈必勦滅之乎陳文蔚録/
否九四雖是陽爻猶未離乎否體只是它陽不可以有
為然須有命方做得又曰有命是有箇機㑹方可以
做占者便須有箇築着恰好時節方做得事成方无
咎劉砥録/
否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這裏是吉凶未判須是有命
方得无咎故須得一箇幸㑹方能轉禍為福又曰否
[003-57b]
本是隂長之卦如九五休否上九傾否又自大故好
蓋隂陽自是不可相無今以四時而論若無隂陽亦
做事不成但以善惡及君子小人而論則聖人直是
要消盡了惡去盡了小人方得蓋亦抑隂助陽之意
某於坤略發此義矣
先生曰否之九五若無那大人也休那否不得大率自
泰入否易自否入泰難吕煇録/
九五以陽剛得位可以休息天下之否然須常存危亡
[003-58a]
方有苞桑之固不知聖人於否泰只管説包字如何
須是象上如何取其義今曉它不得只得説堅固嘗
見林謙之與張欽夫講易林以為有象欽夫云看孔
子説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只是以道理解了便是
无用乎象遂著書説此看來不如此蓋當時都識象
却有未曉得道理處故聖人不説象却就上發出道
理初不是懸空説出道理凡天下之物須是就實事
説方有着落又曰聖人分明是見有這象方就上面
[003-58b]
説出來今只是曉它底不得未説得也未要𦂳不可
説道它无此象吕大臨以酬爵不舉解不盡人之歡
酬爵不舉實是事如此不盡人之歡便是就上説出
這話來劉砥録/
䷌離下/乾上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是兩象一義利見君子貞是一
象㬊淵録/
易雖抑隂然有時把隂為主如同人是也然此一隂雖
[003-59a]
是一卦之主又却柔弱做主不得同上/
二五本相同却為三四隔了它以中直也言其理直而
不得伸所以先號咷同上/
問同人卦六二與九五柔剛中正上下相應可謂盡善
却有同人于宗吝與先號咷之象如何先生曰以其
太好兩者時位相應意趣相合只知款密却無至公
大同之心未免係於私故有吝觀二人同心其利斷
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固是他好處然於好處猶有
[003-59b]
失以其係於私暱而不能同也大凡悔者自凶而之
吉吝者自吉而趨凶又問伏戎于莽升其髙陵如何
先生曰只是伏于髙陵之草莽中三嵗不敢出與九
四乗其墉皆為剛盛而髙三欲同於二而懼九五之
見攻故升髙伏戎欲敵之而五陽方剛不可奪故三
嵗不興而象曰不能行也四欲同於二而為三所隔
故乗墉攻之而以居柔遂自反而弗克也程傳謂升
髙陵有升髙顧望之意此説雖巧恐非本意程傳説
[003-60a]
得通天下之志處極好云文明則能燭理故明大同
之義剛健則能克己故能盡大同之道此説甚善大
凡説書只就眼前説出底便好崎嶇尋出底便不好
問大師克相遇本義無説何也先生曰舊説只用大
師克勝之方得相遇或云大師之克見二陽之强則
非也銖曰二五本自同心而為三四所隔故先號咷
先謂理直也大師克而後相遇則後笑矣蓋亦義理
之同物終不得而聞之故相遇也先生頷之又問同
[003-60b]
人于郊先生曰郊是荒寂無人之所言不能如同人
于野曠逺無私荒僻無與同蓋居外無應莫與同者
亦可以无悔也董銖録/
問同人三四皆有爭奪之義何也曰只是爭六二一爻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六二與九五相應三以
剛居剛則便迷而不反四以剛居柔便有反側底道
理初上則在事外不相干涉所以無爭呉必大録/
問同人于郊先生曰同人于野是廣大無我之意同人
[003-61a]
于郊是無可與同之人取義不同自不相悖潘時舉/録
[003-61b]
文公易説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