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78 行水金鑑-清-傅澤洪 (WYG)


[086-1a]
欽定四庫全書
 行水金鑑卷八十六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
  運河水
冀州 夾右碣石入于河禹貢/
 堯所都也碣石海畔山夾此山之右而入河逆上此
 州帝都不說境界以餘州所至則可知孔氏傳今堯/都平陽 山
 西平陽府臨汾縣西南平陽故城是也傳云禹夾行/此山之右而入河蓋非是此言貢道非言導水也以
[086-1b]
 故自正義而下凡言治水/皆從下為始者皆不之錄
 河自碣石山南渤海之北入海夾挾也自海入河逆
 流而西右顧碣石如在挾掖也蘇軾尚書觧/
 冀州東兖南豫西雍三面臨河夾右者海壖在其左
 也薛季宣書古文訓/
 冀州無貢貢者諸侯貢天子也唯諸侯有貢故獨載
 島夷貢道島夷自外至也黄度尚書説/
 他州皆舉山川以為界獨冀不言者帝都不必言觀
[086-2a]
 餘州所至可知亦以見王者無外之意也夾右碣石
 入于河帝都通漕運之道也九州必有漕運之道以
 一人統天下之大絲牽繩聨凡所貢賦不可無道以
 達於帝都也時瀾増修東萊書説/
 此記島夷入貢之道耳餘不必專自碣石入河也觀
 西傾因桓是來可見不獨西傾雍之浮積石亦然記
 逺不記近此經文之妙傅寅禹貢集解/
 冀北去帝都逺者自海逆流而西右顧碣石如在挾
[086-2b]
 掖九州貢道皆達河達河則達冀州矣胡士行尚/書詳解
 冀州之域三面距河自積石東北流入扵中國則折
 而南流雍州在其西故曰西河至華隂則折而東流
 豫州在其南故曰南河至于大伾則又折西北流兖
 州在其東故曰東河以三州考之則冀州在東河之
 西南河之北西河之東王制曰自東河至于西河千
 里而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則冀州之境
 界也此篇雖不言冀州之境界而冀州境界亦可以
[086-3a]
 互見餘州之間林之竒尚書全解/
 或問河入海之道曰新安王氏辨之詳矣王氏曰禹貢
 言夾右碣石入于河此禹河之舊也周定王五年河
 徙已非禹之故道漢元光三年河徙東郡更淫渤海
 繼決于瓠子又決于魏之舘陶遂分為屯氏河大河
 在西屯河在東二河相竝而行元帝永光中又決于
 清河靈鳴犢口則河水分流入于博州屯河始壅塞
 不通後二年又決于平原則東入齊入青以達于海
[086-3b]
 而下流與漯為一王莽時河遂行漯河夫河不行于
 大伾之北而道于相魏之南則山澤在河之濱者支
 川與河相貫者悉皆易位而于禹貢不合故欲辨冀
 州山川不可不先講求河之故道也陳大猷書傳或問/
 冀州為中土古軒轅陶唐有虞夏后殷人所都及實
 沈臺駘孤竹之封皆在焉春秋時可考者晉古實沈/之虚唐
 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周成王滅之以/封弟叔虞為唐侯至子爕改名曰晉魏霍冀黎書/西
 伯戡黎即此/今為黎城縣楊郇或作/荀賈沈姒蓐黄帝封臺駘於汾/川沈姒蓐黄實
[086-4a]
 守其/祀潞赤狄𨚍鄘衛始封在/朝歌邢共凡原雍邘虞檀温
 中山鼓肥鮮虞冀北燕韓無終山戎凡三十五國戰
 國時屬燕趙魏而秦衛亦兼得其地秦幷天下置三
 十六郡此為鉅鹿邯鄲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河東
 上黨太原代郡鴈門雲中三川北境/是漢武置十三州
 此為冀州領郡/國九幽州領郡/國十幷州領郡/九後漢魏晉竝因
 之晉冀州領郡國十/三幽州七幷州六南北朝土地分裂増置漸多不
 可勝紀唐承隋制州即是郡貞觀初因山川形便分
[086-4b]
 天下為十道開元中又析為十五道此為河北道之
 汲郡衛/州鄴郡相/廣平洺/鉅鹿邢/信都冀/趙郡趙/常山
 鎮/博陵定/河間瀛/文安莫/饒陽深/上谷易/范陽幽/
 義順/歸化分順/州置歸德燕/媯川媯/漁陽薊/密雲檀/北平
 平/栁城營/等郡河東道之河東蒲/州絳郡絳/陜郡陜北/境是
 平陽晉/高平澤/上黨潞/樂平儀/陽城沁/大寧隰/文城
 慈/西河汾/太原幷/昌化石/鴈門代/定襄忻/安邊蔚/
 邑朔/雲中雲/等郡又都畿之河内郡懐/州關内道之單
[086-5a]
 于大都䕶府按以上通典所列信都當全屬兖鄴郡
 之内黄堯城臨河汲郡之黎陽東境當分屬兖以今
 輿地言之山西太原平陽汾州潞安大同五府澤遼
 沁三州河南則懐慶衛輝彰德三府唯衛輝之胙城/縣舊在大河之
 南當/属兖直𨽻則順天永平保定廣平順德五府及真定
 河間二府之西北境當以漢時漳水故道為/界水西属冀水東属兖大名府
 濬縣之西境以宿胥故瀆為界/西属冀東属兖又新置宣化府舊為/萬全
 都/司及故遼東都司之西境以大遼水為界/西属兖東属青其北則踰
[086-5b]
 塞直抵隂山下西起東受降城之北東訖于大遼水
 皆古冀州域也 冀西距河河自今塞外東受降城
 南而東至山西大同府廢東勝州界折而南經平虜
 衛及太原府之河曲保德興縣汾州府之臨縣永寧
 寧鄉石樓平陽府之永和大寧吉州鄉寧河津榮河
 臨晉蒲州是為西河與雍分界 冀南亦距河河自
 蒲州過雷首山折而東經芮城平陸垣曲及河南懐
 慶府之濟源孟縣温縣武陟衛輝府之獲嘉新鄉汲
[086-6a]
 縣是為南河與豫分界 冀東亦以河與兖分界自
 周定王五年河徙之後禹河故道堙廢而冀兖之界
 難分今按漢志魏郡鄴縣下云故大河在東句/北入
 海故大河者即王横所云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
 東北去者也河自汲縣南東北流至黎陽縣西南出
 大伾上陽三山之間大伾山一名黎陽山今在濬縣/東南二里即賈譲所謂東山也
 枉人山一名善化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名上陽三山即賈譲所謂西山也蘇代謂之宿
 胥之口酈道元謂之宿胥故瀆李垂謂之西河故瀆
[086-6b]
 濬縣舊志云在縣西十里蓋禹迹也河徙由縣東故/稱此為西河
 自此而北歴湯陰安陽鄴縣斥丘東接内/黄魏縣至列人斥
 漳之境左㑹衡漳經所謂北過洚水也應劭曰斥漳/縣漳水出治
 北入河杜佑曰漳水横流至肥鄉縣界入河斥漳今/曲周縣地肥鄉漢列人縣地盖漳水由二縣境注於
 河/也河自此東北入海及定王時南徙則衡漳東出循
 河故道而下至東光縣西與大河合王莽時河益徙
 而南漳水遂專達于海故斥漳以下水經通謂之漳
 水東北歴平恩曲周鉅鹿經縣南宫堂陽扶栁信都
[086-7a]
 昌成西梁桃縣鄡縣下博樂鄉武强武隧武邑東昌
 弓高阜城樂成建成成平浮陽至章武平舒入海蓋
 皆禹河之故道也而說經者皆以王莽河為禹河謬
 矣大河故瀆一名北瀆王/莽時穿俗遂稱王莽河以今輿地言之濬縣属直/𨽻大
 名/府湯陰安陽臨漳並属河南/彰德府成安肥鄉曲周並属直/𨽻廣平
 府/平鄉廣宗鉅鹿並属順/德府南宫新河冀州並属真/定府
 鹿属保/定府深州衡水武邑武强並属真/定府阜城獻縣交河
 滄州青縣靜海天津並属河/間府皆禹時冀東瀕河之地
[086-7b]
 中流與兖分界王制謂之東河北播為九河其經流
 爾雅謂之徒駭又同為逆河東至碣石入海後世謂
 之勃海者也 冀東北與青分界處于古傳記無可
 考今按碣石以西之渤海即禹時逆河也自天津衛
 直沽口與兖分界又北歴寳坻縣東南折而東歴豐
 潤灤州樂亭盧龍昌黎縣南昌黎漢絫縣碣石在其
 地渤海之北岸皆冀域也自此以東則為大海東歴
 撫寧縣東南又東歴山海關南又東歴遼東寧逺廣
[086-8a]
 寧等衛南是為漢遼西郡地又折而南歴海州衛西
 南衛在故遼東都司/城南一百二十里曰梁房口關大遼水于此入海
 關在盖州衛西北九十/里海運舟由此入遼河水經注云大遼水出塞外衛
 白平山亦言出/□石山東南入塞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
 西南流逕襄平縣故城西襄平漢遼東郡治明為遼/東都司郭下定遼中衛地
 又南逕遼隊縣故城西又南小遼水注之水出元菟/高句麗縣
 之遼/山又東南逕房縣西左㑹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縣又東
 逕安市縣西南入于海漢志望平縣遼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
[086-8b]
 里明一統志遼河自三萬衛西北入塞南流逕鐵嶺/瀋陽都司之西境廣寧之東境又南至海州衛西南
 入/海望平襄平遼隊房縣安市皆漢遼東郡之屬縣而
 遼水逕其西是知遼西為冀域遼東為青域而碣石
 以東梁房以西之海則二州共之矣 冀之北界亦
 無可考約畧言之當得陰山侯應曰北邊塞至遼東
 外有隂山東西千餘里是也昔戰國時趙北破林胡
 樓煩築長城自代竝陰山下至高闕為塞師古曰髙/闕山名在
 朔方/之北而置雲中鴈門代郡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
[086-9a]
 平師古曰造陽地/名在上谷界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
 以距胡燕趙所築長城自雲中以迄遼西延袤可三
 千里疑即堯時冀州之北界但今之長城未必皆古
 跡其詳不可得聞耳北之西頭當起東受降城唐景/龍二
 年張仁愿築置振武軍元和志云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漢定襄郡之觱樂縣也武德四年於此置雲
 州麐德三年置/單于大督䕶府即舜所分幷州之西界東頭當抵醫
 巫閭山即舜所分幽州之東界山在故遼東都司廣
 寧衛西五里衛東去都司城/四百二十里職方氏幽州山鎮曰醫
[086-9b]
 巫閭是也明一統志云舜分冀州東北為幽州即今
 廣寧以西之地分青東北為營州即今廣寧以東之
 地秦以幽州為遼西郡營州為遼東郡蓋仍燕之舊
 以大遼水為限也 漢志右北平驪成縣下云大揭
 石山在縣西南莽曰揭石遼西郡絫縣下云有揭石
 水南入官謂下/官水不言有山也及文穎注武紀曰碣石
 在遼西絫縣絫縣今罷入臨渝此石著海旁師古曰碣/碣然特立
 之/貌頴字叔良南陽人為荆州從事見干寳/搜神記即王粲贈詩
[086-10a]
 送聘劉璋者也謂此山臨渝海旁之孤石與班固異
 自頴始水經有魏晉間人所附益故亦云碣石在臨
 渝後漢志無驪成劉昭補注遂於臨渝言碣石晉省
 臨渝入肥如故後魏志碣石在肥如隋省肥如入新
 昌尋又改新昌曰盧龍故隋志碣石在盧龍自後漢
 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絫縣曰臨渝曰肥如曰盧龍
 縣名四變而山則一要皆在今昌黎縣東絫縣故城
 之南也至括地志始云碣石在盧龍縣南二十三里
[086-10b]
 與文頴異唐志及寰宇記則云石城縣有碣石而歐
 陽忞輿地廣記曰石城故驪成也易祓據之以釋禹
 貢按石城有四一在今大寧廢衛界漢舊縣屬右北
 平縣去龍城/可百里一在今永平府西北後魏置屬建德郡
 通典平州西北到石/城一百四十里者是此二縣皆不瀕海一在今灤州
 南唐置屬平州縣北去灤/州三十里一即今撫寧縣唐臨渝改
 曰石城亦屬平州有臨渝關大/海碣石山此二縣皆瀕海忞所
 稱石城故驪成者今之撫寧乎抑灤州之南境乎撫
[086-11a]
 寧本漢臨渝今縣北有/臨渝故城為遼西郡之東偏勢不得越
 令支今遷/安絫縣今昌/黎肥如今盧/龍海陽今灤/州而屬右北
 平也驪成必不在此地嘗試按圖而索之今灤州所
 領樂亭縣縣在州東南唐初為石城縣地後為盧龍/縣地又為馬城縣地金大定末析置樂亭
 縣/有古城在西南三十里似即漢驪成治忞所稱石
 城蓋指此地非臨渝更名之石城今為撫寧者也然
 樂亭縣境平衍無山即以州南瀕海之地為驪成地
 而亦無山唯縣西南四十里有祥雲李家桑坨三島
[086-11b]
 廹近海濵豈即所謂大碣石與通典平州盧龍縣下
 云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之仍用文頴說
 金元以來人皆知昌黎為絫縣而碣石在焉求之海
 旁不得求之水中又不得乃更求之向北之地故明
 一統志云碣石在昌黎縣北二十里或又以仙人臺
 上之巨石為天橋柱蓋皆依文頴言之然其山去海
 八九十里殊違夾右入河之義不可從也 欲辨碣
 石之所在莫若以今所謂灤河者證之灤河即濡水
[086-12a]
 也漢志遼西肥如縣濡水南入海陽師古曰濡音乃
 官反讀若難後訛為灤以聲相近也遼因置灤州世
 遂目其水曰灤河不復知為古之濡水矣今碣石雖
 無其迹而灤河仍自遷安盧龍灤州至樂亭東南入
 海與酈注濡水入海之道無異則碣石舊在灤口之
 東可知矣贊水卑耳之谿淪于海中者當亦在樂亭
 縣西南也 山有名同而繫之以大小者如大别小
 别太華少華太室少室之類是也古書太少與/大小通用驪成
[086-12b]
 之山稱大碣石則必有小碣石在蓋即絫縣海旁之
 石矣酈道元既宗文頴以為碣石在絫縣又引驪成
 大碣石以證之若以其山為跨二縣之境也者今按
 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逕令支故城東又南逕孤竹城
 西又東南逕牧城西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
 濡水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逕樂安
 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新河即魏武征/蹋頓時所開也又東南至絫
 縣碣石山而南入于海樂安亭者蓋即今樂亭縣東
[086-13a]
 北之樂安故城也東晉於此/置樂安縣絫縣在其南驪成在其
 西據濡水歴亭南而東又東南至碣石則碣石在亭之
 東南與驪成西南之大碣石相去闊絶安得連為一
 山郭璞注山海經曰碣石在臨渝或云在驪成蓋兩
 存之愚謂在臨渝者為是或云漢志其可違乎曰班
 氏所言間有紕繆西縣之嶓冢氐道之養水武都之
 東漢水其尤甚者也他如安豐之大别安陸之陪尾
 尋陽之九江居延之流沙後人皆以為非而不從豈
[086-13b]
 獨一驪成之碣石哉嶓冢漢水承誤數百年至魏收
 而始正世皆遵用其說文頴以建安時正班固之碣
 石猶王横之以新莽時正史遷之禹河也不逺而理
 無可疑横說長于遷固即採之地理志云故大河在/鄴東叙傳云商竭周
 移皆横/說也頴說長于固今奚不可用耶 山海經曰碣
 石之山繩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此驪成之大碣石也
 何以知之絫縣之碣石在濡水之東繩水茍出其山
 勢不得越濡水而西注于河也又有二碣石史記索
[086-14a]
 隱引太康地志云樂浪遂成縣有碣石長城所起通
 典云秦築長城起自碣石在今高麗舊界非盧龍之
 碣石北齊文宣帝紀天保四年大破契丹于青山還
 至營州登碣石山臨滄海唐志營州栁城縣北接契
 丹有東北鎮醫巫閭祠又東有碣石山此即文宣之
 所登與前在遂城者皆非禹貢之碣石也劉昭注補
 郡國志言常山九門縣有碣石山按孔疏引鄭說云
 戰國策碣石山在九門縣蓋别為碣石不與此同今
[086-14b]
 驗九門無此山也今真定府藳城縣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門城故縣也四面五百餘里
 皆平地/無一山至若燕昭王所築之碣石宫以事騶衍者史
 記正義云在幽州薊縣西三十里寧臺之東旁近無
 此山特取為宫名耳凡言九門薊縣有碣石山者皆
 妄也 史記秦始皇三十二年至碣石使燕人盧生
 求羡門高誓刻碣石門日知録云始皇刻石之處凡/六史記書之甚明於鄒嶧㤗
 山之罘琅邪會稽無不先言立後言刻者惟/於碣石則云刻碣石門門自是石不須立也二世元
 年東行郡縣到碣石漢書武帝元封元年東廵海上
[086-15a]
 至碣石此海濵之山斗入海者封禪書成山斗入海/索隠曰謂斗絶曲入
 海/也故成帝時賈讓言禹之治水鑿龍門闢伊闕析底
 柱破碣石凡山陵當路者毁之蓋伊闕𩔖龍門夾峙
 兩岸水出其間者也碣石𩔖底柱横絶中流當河之
 衝者也析之破之不容已矣但此石猶著海旁不知
 何年苞淪于海水經曰碣石山在遼西臨渝縣南水
 中酈注云大禹鑿其石右夾而納河說本賈讓/鑿即破也秦始
 皇漢武帝皆嘗登之海水西侵歳月逾甚而苞其山
[086-15b]
 故言水中矣又云漢司空掾王璜漢書儒林傳琅邪/王璜平仲傳古文
 尚書溝洫/志作王横言往昔天嘗連北風海水溢西南出侵數
 百里故張君云碣石在海中蓋淪于海水也後漢志/注禹貢
 正義並引張氏地理記張氏不知其名豈即此所稱/張君耶程大昌以為張揖按隋經籍志有魏博士張
 揖撰廣雅二巻而無張氏/地理記未審張君是揖否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
 城屆海濵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王璜之言信而有
 徵碣石入海非無證矣又云濡水自樂安亭南與新
 河故瀆合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文頴曰碣石在遼
[086-16a]
 西絫縣絫縣幷屬臨渝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
 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漢武帝亦嘗登之
 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
 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見之立于巨海之中
 潮水大至此句下似/有闕文及潮波退不動不没不知深淺
 世名之天橋柱也今遼東廣寧前屯衛西南七十里/有孤山屹立海中高百餘丈周圍
 三十餘步天/橋柱即此𩔖狀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韋昭亦指
 此為碣石濡水於此南入海又按管子齊桓公征孤
[086-16b]
 竹至卑耳之谿涉贊水今亦不知所在昔在漢世海
 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酈氏三言
 碣石淪于海有其故有其時有其證有其狀鑿鑿可
 據如此而世或詆為妄談以自伸其無稽之說不亦
 傎乎曹孟德詩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
 島竦峙建安十二年征烏桓過此而作濡水注云魏/太祖征蹋頓
 與泃口俱導者世謂新河新河會濡水東南至碣/石山而南入海則曹公征烏桓時道經碣石可知
 魏文成帝太安四年東廵登碣石山望滄海改山名
[086-17a]
 樂遊蓋此山雖淪于海而去北岸不逺猶可揚帆覧
 勝車駕東廵大軍出塞者率皆登山觀海以修故事
 道元家酈亭距臨渝纔五六百里所謂碣石苞淪洪
 波者乃以目驗知之而引王璜以為證豈若程㤗之
 生於南宋目不覩溟渤而徒憑古人之一言以恣其
 臆斷者哉世因程氏之妄而幷疑酈氏之真亦惑矣
 所可恨者此山不知至何時復遭蕩滅今昌黎縣南
 海中無一山自撫寧以東更二三百里海中亦無一
[086-17b]
 山此酈氏之說所以不信于今也按道元卒于魏孝
 昌二年嵗在丙午下距齊文宣登碣石之嵗天保四
 年癸酉凡二十八年而文宣所登乃在營州前此營
 州未聞有碣石疑是時平州之碣石已亡故假營州
 臨海之一山為碣石而登之以修故事不然豈有舎
 此登彼之理自是以後登碣石者無聞焉隋煬帝大
 業八年親征髙麗三月渡遼水七月班師九月至東
 都而不聞登碣石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親征髙麗大
[086-18a]
 破之九月班師十月丙午次營州而不登碣石蓋以
 其山非真而高洋之故事不足修耳丙辰入臨渝關
 戊午次漢武臺刻石紀功水經注云魏氏土地記章/武縣東一百里有武帝臺
 基高六十丈俗云漢武帝東廵海上所築困學紀聞/曰九域志滄州有漢武䑓唐太宗紀貞觀十九年伐
 高麗班師次漢武臺刻石紀功䑓餘基三成燕齊之/士為漢武求仙處今名望海臺在滄州東北一百五
 十/里而不刻碣石則其時無此山可知矣妄意推測碣
 石之亡當在魏齊之世丙午至癸酉二十八年間也
 宋儒不加考覈而沿襲舊聞謂在平州南海中去岸
[086-18b]
 五百餘里宋時平灤二州陷于契丹唯據滄州地望/言之故云然非謂去北岸五百餘里也
 豈知曩立于巨海之中者後併化為波濤也哉近世
 有郭造卿著碣石叢談以昌黎縣北十里仙人臺當
 之曰臺即碣石之頂也絶壁萬仞上凌霄漢其臺崇
 廣頂有巨石為天橋柱人莫能至夫天橋柱者酈氏
 明言在海中其又可移之平陸邪劒去逺矣而鍥舟
 以求之非大愚不至此也 言有似是而非者為害
 最甚如經云太行恒山至于碣石說者謂碣石與二
[086-19a]
 山並舉則必髙大相敵故以昌黎縣北之山為碣石
 昌黎本漢絫縣後漢省入臨渝晉以後為肥如縣地/隋唐為盧龍縣地後僑置營州栁城縣遼改縣曰廣
 寧金又改/曰昌黎而其實不然經云厎柱析城至于王屋今
 底柱見在其能與析城王屋争雄乎觀底柱則碣石
 可知矣不信海中之碣石而以昌黎縣北之山為碣
 石則亦將不信河中之底柱而以陽城縣南之山為
 底柱陽城縣在山西澤州西八十里近志縣南有底/柱山而傳記無之與昌黎縣北之碣石正是一
 𩔖/然底柱無異論而碣石多枝辭何也一在一亡故
[086-19b]
 也善言禹貢者當憑古記以推尋不可以在亡為疑
 信海中之碣石水經注具有明文若昌黎縣北離海
 數十里之碣石孰言之而孰傳之邪蘇秦說燕曰南
 有碣石國人必皆識其處秦之滅燕未久也始皇豈
 誤刻漢之去秦亦未久也武帝豈誤遊曹孟德魏文
 成相望在數百年間也豈皆誤登道元北人家又近
 碣石其本朝故事亦必熟諳豈誤認海中一山為先
 帝之所幸而改名如其誤也必别有一處為秦漢諸
[086-20a]
 君之古跡號曰碣石者而它書絶無聞焉舍道元之
 所說將安據乎世之言禹貢者抱攣拘之識廢昭曠
 之觀謂碣石無亡理而必求見在之山以實之斥古
 記為荒唐奉近志為典要吾末如之何也巳矣 周
 希聖謂天子之都必求其舟楫之所可知使夫諸侯
 之朝貢商賈之貿易雖其地甚逺而其輸甚易此說
 得之冀州三面距河是其設都之意實有取于轉輸
 之利朝貢之便也禹貢所載上言田賦貢篚之事而
[086-20b]
 于下言所由以達帝都之道其始末曲折莫不具備
 而皆以河為主蓋達于河則達于帝都故也傳以為
 禹治一州之水既畢遂還帝都白所治非也禹欲白
 所治不必身入帝都即使身入帝都亦何難于陸行
 而必循各州紆廻之水道以廢時失事哉鄭康成謂
 治水既畢更復行之觀地肥瘠定貢賦上下如此則
 不當叙于田賦貢篚之後王肅謂功主于治水故詳
 記各州往還乗涉之水名今按所載皆達河之道非
[086-21a]
 有往還乘涉之事諸說皆不可通至周氏之言出而
 其義始定此實後人勝前人處謂今必不古若者曲
 士之見也禹貢錐指/
 
 
 
 
 
[086-21b]
 
 
 
 
 
 
 
 行水金鑑巻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