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TKD)


[44-0316a]


[44-0316a]
宗鏡錄卷第五十五肥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論法處之色都有幾種荅有五種一極
略色二極逈色三受所引色四徧計色五定
果色一極略色者以極微爲體但是析彼五
根五塵四大定果色至極微位卽此極微便
是極略色體二極逈色者卽空閒六般光影
明暗等麤色今析此六般麤色至極微位取
此細色爲極逈色體又若上下空界所見靑
黃赤白光影明暗卽㧾名空一顯色及門窓
孔隙中所現者卽㧾名逈色三受所引色者
受者是領納義所引色者卽思種現上有防
發功能名所引色意云由於師敎處領受爲
能引發起思種現上防發功能名所引色卽
此防發功能不能表示他故亦名無表色卽
以無表色爲體四徧計色者卽妄心徧計五
定果色者定中現境巳上法處五般色都分
爲三門一影像門二無表門三定果門第一
影像門者影者流類義像者相似義卽所變
相分是本質之流類又與本質相似故名影
像諸有極微者卽是極略極逈二色此但是
觀心析麤成細假立極微唯有觀心影像都
無實體獨生散意者卽簡定中及明了意識
今唯取散位獨頭闇意識故此散意識構獲
緣五根五塵水月鏡像時當情變起徧計影
像相分此是假非實故與極略等同立一影
像門問且如水中月鏡中像眼識亦緣如何
言假唯意識緣荅水月鏡像唯是法境但以
水鏡爲緣其意識便妄計有月有像並非眼
識之境亦是徧計色收又徧計是妄心極略
[44-0316b]
宗鏡五十五卷苐二張肥*等
是觀心同是假影像故所以㧾立第二無表
門一律儀有表色者卽師前受戒時是由此
表色故方熏得善思種子有防發功能立其
無表色二不律儀有表色者卽正下力殺生
造業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種子
有防發功能立其無表色若處中有表色者
卽正禮佛行道及驅擊罵詈時是由此有無
表色方熏得善惡思種亦有防發功能立其
無表色問若水月鏡像是第六意識作解心
緣唯是其假長短方圓色收者卽是明了意
識緣於色塵故如何是獨頭意識緣徧計色
收耶荅若是智者了此見相形假卽於色塵
處收若迷者不了妄執爲實變起影像此假
相分但徧計色收法處所攝問所云影像是
二所緣者何荅一親者影像踈者是質也先
辯影像者親所緣緣者謂諸相分與能緣見
分體不相離卽見分所仗託境是所籌量處
也卽所託名爲緣所慮名所緣緣此二義名
所緣緣也卽此影像有四名一影像二相分
三内所慮託四親所緣緣次辯本質者若與
能緣體相離卽踈所緣緣以隔相分故卽本
質上能緣見分相離故名離問旣相離如何
名所緣緣荅爲質能起相分生故後起約相
分令見分有所慮故卽本質起所緣故亦名
所緣緣也以親所緣緣爲増上緣故亦得名
所緣緣卽起所緣故亦有三名一名本質二
名外所慮託三名踈所緣緣卽爲本質能起
相分相分起見分見分起自證分自證分能
起證自證分卽爲質能起約自所慮託相分
故說本質亦名所緣緣且如法識能了一
[44-0316c]
宗鏡五十五卷苐三張肥
切法者卽第六意識都有五般皆緣法境一
定中獨頭意識緣於定境定境之中有理有
事事中有極略極逈及定自在所生法處諸
色二散位獨頭緣受所引及徧計所起諸法
處色如緣空華兎角鏡像水月構畫所生者
並法處攝三夢中獨頭緣夢中境徧計所執
法處色四明了意識依五根門與前五識同
緣五塵明了取境名明了意識五亂意識是
散意識於五根中狂亂而起然不與五識同
緣如患熱病見靑爲黃非是眼識是此緣故
緣徧計所執色又若明了意識於五根門與
五同緣五塵境故應以五識爲倶有依除獨
頭起獨頭起者㧾有四種一謂定中獨頭緣
於定境不與五識同緣二夢中獨頭緣法塵
境夢中諸相亦徧計所起三散位獨頭構劃
境相緣徧計所起色四亂意識亦名獨頭可
知問六識與幾心所相應荅論頌云此
心所徧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
相應此六轉識㧾與六位心所相應謂徧行
等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
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㧾相心
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
師資作模塡彩瑜伽說識能了別事之㧾相
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卽諸心所所取別相觸
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攝受等相想能
了此言說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故作意
等名心所法此表心所亦緣㧾相餘處復說
欲亦能了可樂事相勝解亦了決定事相念
亦能了慣習事相定慧亦了得失等相由此
於境起善染等諸心所法皆於所緣兼取別
[44-0317a]
宗鏡五十五卷苐四張肥
相六位差別者謂徧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
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如
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餘別
別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
本煩惱攝故唯是煩惱等染性故於善染等
皆不定故乃至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皆容
與三受相應皆領順違非二相故領順境相
適悦身心說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
名苦受領中容境相於身於心非逼非悦名
不苦樂受釋云上三句頌列六位心所㧾名
下一句正解受位心所行相者心取境之㧾
相但㧾取而巳不別分別如言緣靑但㧾取
靑不更分別心所於彼取㧾別相故說亦言
如盡師資作模塡彩者師謂博士資謂弟子
如師作模盡形旣巳弟子塡彩彩於模塡不
離模故如取㧾相著彩色時令媚好出如亦
取別相心心所法取境亦爾識能了別事之
㧾相不言取別相以是主故若取別相卽心
所故作意一法獨能了別衆多別相由作意
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勝故有此㧾取多法
別相瑜伽論云以作意爲初此論以觸爲初
和合勝故名據一義觸能取三謂可意不可
意倶相違相受中攝受損害倶相違等想能
了言說因相者能取境分劑相故謂此是靑
非靑等便起言說故想之相言說因也思了
正因邪因倶相違等卽是境上正邪等相業
之因也一切心中定可得者卽徧行不問何
心但起必有故餘別別境而得生者五別境
也唯善心中可得生故者善十一法唯善心
有體是根本能生諸惑卽貪等六於善染心
[44-0317b]
宗鏡五十五卷苐五張肥
皆不定者卽不定四謂於善染無記三性心
皆不定故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者然此六
識非如七八體皆易脫恒不定故易脫是閒
斷轉變義不定是欣慼捨行互起故皆通三
受問如何是六識現起分位荅唯該頌
云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倶或不倶如
濤波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
二定睡眠與悶絕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
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
識爲共依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
㧾說之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
等緣謂五識身内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
等衆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倶或不倶起
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五轉識行
相麤動所藉衆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
時多第六意識雖亦麤動而所藉緣無時不
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第七八識行相微細
所藉衆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㧾不行又
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
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内外門
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
現起時多由斯不說此隨緣現釋云依止者
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爲共依者此前六識
以根本識爲共依卽現行本識也識皆共故
親依者卽種子識各別種故前五轉識種類
相似者有五一謂倶依色根二同緣外境三
倶但緣現在四倶現量得五倶有間斷種類
相似故㧾合說如水波濤隨緣多少者解深
密經云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
一浪轉乃至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
[44-0317c]
宗鏡五十五卷苐六張肥
轉諸識亦爾如瀑流水依阿陀那故乃至諸
識得轉等此以五識喻於濤波本識喻瀑水
五識身不能思慮無尋伺故不能自起藉他
引故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唯除無
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等五位常能
現起故又古釋云一者如多波浪以一大海
爲依起多浪二者鏡像以一大鏡爲依起多
像海鏡二法喻本心識浪像喻於轉識一念
之中有四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
別我業四了別境業此諸了別刹那刹那倶
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刹那有如是等業用
差別如密嚴經偈云如奔電浮雲皆僞而非
實如匠作甁等由分別所成仁主應諦聽世
閒諸有情習氣常覆心生種種戲論末那與
意識幷諸識相續五法及三性二種之無我
恒共而相應如風擊瀑水轉起諸識浪浪生
流不停頼耶亦如是無始諸習氣猶如彼瀑
流爲境風所動而起諸識浪恒無斷絕時八
種流注心雖無若干體或隨緣頓起或時而
漸生取境亦復然漸頓而差別心轉於舎宅
日與星宿樹枝葉華果山林及軍衆於如是
等處皆能漸頓生多令能頓現或漸起差別
若時於夢中見昔所更境及想念初生乃至
於老死筭數與衆物尋思於句義觀於異文
彩受諸好飮食於如是境界漸次能了知或
有時頓生而能取之者心性本清淨不可得
思議是如來妙藏如金處於礦意生從藏識
餘六亦復然識六種或多差別於三界賴耶
與能熏及餘心法等染淨諸種子雖同住無
染佛種性亦然定非定常淨如海水常住
[44-0318a]
宗鏡五十五卷苐七張肥
波濤而轉移頼耶亦復然隨諸地差別修有
下中上捨染而明顯如上廣明意根緣境分
別最强諸識所以一切善惡意爲先導意起
速疾意在言前意善卽法正意惡卽境邪如
一氣嗡之卽溫吹之卽冷似一水寒之卽結
暖之卽融況一心縱之卽凡弘之卽聖轉變
雖異眞性無虧如鴦崛魔羅經云意法前行
意勝意生意法淨信若說若作快樂自追如
影隨形我爲聲聞乘說此偈意者謂如來藏
義若自性清淨意是如來藏勝一切法一切
法是如來藏所作及淨信意法斷一切煩惱
故見我界故若自淨信有如來藏然後若說
若作得成佛時若說若作度一切世閒如人
見影見如來藏亦復如是是故說如影隨順
意法前行意勝意生意法爲惡若說若作衆
苦自追如輪隨跡此偈說煩惱義意法惡者
爲無量煩惱所覆造作諸惡故名爲惡自性
淨心如來藏入無量煩惱義如是躁濁不息
故若說若作一切衆苦常隨不絕如輪隨跡
者諸惡積聚生死輪迴轉一切衆生於三惡
趣中如輪隨跡是故說於福遟緩者心樂於
惡法釋曰一念心淨見如來藏性能自度度
他受寂滅樂如影順身若一念心惡入塵勞
綂墮諸趣中受生死苦如輪隨跡以影順喻
者卽常不離故以輪跡喻者卽速疾轉故所
以善惡隨心未曾閒斷若善見者當處解脫
所以大乘理趣經云是故菩薩觀察五蓋何
因而起云何遠離菩薩應當先觀色欲猶如
水月水動月動心生法生貪欲之心亦復如
是念念不住速起速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44-0318b]
宗鏡五十五卷苐八張肥
云以清淨心爲善業根以不善心爲惡業根
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
佛法中以心爲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所以
如樹提生於猛火之中火不能害佛言是兒
業報非我所作故知自心所造他力不移則
昇沉之路匪遥黑白之報斯在善惡果報雖
殊皆從妄想心鏡所現如入楞伽經偈云譬
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熏習鏡心見凡夫言
有二不知唯心見是故分別二如實但知心
分別則不生故知若實識心如鏡中自見面
像終不更於外塵妄生執取旣解相縛業海
全枯如賢劫定意經云消滅一切諸所有業
覩見一切衆生根原是曰智慧問意識於
五位不起者如何是五位行相能令意識不
起荅識論云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麤想
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爲首
名無想天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定滅盡定
倶無六識故名無心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
徧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爲先令不
恒行心心所滅想滅爲首立無想名令身安
和故亦名定滅盡定者謂有無學或有學聖
巳伏惑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由止息想作
意爲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汙心心所滅
立滅盡名令心安和故亦名定無心睡眠與
悶絕者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
現行至此五位中異生有四除在滅定聖唯
後三於中如來自在菩薩唯得有一無睡悶
故釋云無想天厭麤想力者謂諸外道以想
爲生死之因卽偏厭之唯前六識想非第七
八故言麤想細想在故滅於六識七八微細
彼不
[44-0318c]
宗鏡五十五卷苐九張肥
能知故不滅也無想定伏徧淨貪者謂第三
禪無第四禪巳上貪猶未伏顯離欲也出離
想者顯想卽作涅槃想也不恒行等滅者顯
所滅識多少也作意伏染而入定者觀想如
病如癰如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
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
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滅盡定者謂有
無學等者有學聖者除初二果唯身證不還
第三果人有學中除異生故離無所有貪上
貪不障定者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此依
初修二乘者言離菩薩伏不離貪卽此亦名
滅受想定此五位中異生有四等者除滅盡
定聖唯有後三佛及八地巳去菩薩唯得有
一滅定無睡眠悶絕二以惡法故現似有睡
實無有故卽二乘無學亦有悶絕也問滅
盡定與無想定倶稱無心二定何別荅有
四義不同古釋云一約得人異滅盡定是聖
人得無想是凡夫得二祈願異入滅盡定者
作正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三感
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
報果滅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
異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分末那無想
定滅識少空滅前大識問且如滅盡無心
等位旣是無心云何不出三界荅無心者
但伏前六識麤心亦稱無心七八識心猶在
非全無心如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
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
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名無心如一足
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問五根四大種而
成内外一切諸法何法具大何法具種
[44-0319a]
宗鏡五十五卷苐十張肥
荅古釋四句料簡是大而非種卽虛空周
徧故是大非生故非種二是種非大卽五根
等能生故名種不徧故非大三亦種亦大卽
地水等體寬廣故名大與所造色爲依故名
種四非大非種卽趣寂聲聞問六根分見
聞覺知都具幾量荅准瑜伽有三量一證
量二比量三至敎量論云三量建立六根依
證量中眼根心心數法名見依餘耳等五根
心心數法名知依比量心心數法名覺依至
敎量心心數法名聞又云若見若知言說是
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
敎量釋云證量者卽境現在前分明證了名
證量眼心心數名見耳等五根心心數法於
證量中了自境時㧾名知意根心心數法於
比量中了別境界名覺如隔牆見角比知是
牛比度推求唯在意根依至敎量心心數法
名聞卽至聖之言敎名爲至敎量亦云聖言
敎量西土簡法須具此三量問四大六根
中以何爲主荅以心爲主四大等無自體
故互無力用因心而有故稱爲主辵敎經云
此五根者心爲其主此明託胎之始心在諸
根之初名之爲主然雖一期爲主亦不定故
台敎明其心不能控制諸根心爲受㧾門若
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耶或時更互論
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爲水所制水有三微爲
火所制火但二微爲風所制風有一微爲心
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爲主復爲四大所惱主
義不成故無正主又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
守堅性不應動水守濕性不應波火守熱性
不應焰風守動性不應持失本性故則是不
[44-0319b]
宗鏡五十五卷十一張肥*實
不實故空請觀音經云地無堅性水性不住
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又
心亦不定善惡互奪强熟業牽識論云心意
識一法異名對數名心能生名意分別名識
又前起爲心次起爲意後了爲識或此世心
雖行善先世惡業熟旣與時合卽受惡報故
爲熟業所牽或一生心雖行惡臨終時善心
猛盛卽隨善上昇故爲强業所牽以知世閒
無一法定有自體但隨緣轉念念不可得故
不可定執一門而生取捨旣一一法無體用
不自在念念不可得則悉入如實之際於實
際中名義倶息如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實智
皆失名字如物投蜜似川會海一一異味無
不甘鹹如萬法歸宗鏡之中同遵一道問
隨境各立六識之名此依五色根未自在說
於自在位如何分別荅若自在位中則諸
根互用如法華明鼻根卽能見色觀心等論
云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
但可隨根無相濫失乃至佛地經說成所作
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起三業化作四記等
若不徧緣無此能故釋云三業化合有十種
佛地經說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
化三現業果化語化亦有三一慶慰語化二
方便語化三辯物語化意化有四一決擇意
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起意化四領受意化領
受化中四記者一謂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
問記四默置記巳上六識之相㧾成三業之
門未轉依中隨流徇境發雜染之種結生死
之根唯起蓋纒但縈苦集背清淨之覺性合
界處之妄塵立三有之垣牆作四流之波
[44-0319c]
宗鏡五十五卷十二張肥
浪至轉依位冥眞返流隨智慧行成無漏善
道諦所攝正理相應現妙觀察心決四生之
疑綂爲成所作智起三輪之化原若也究之
於心塵勞爲菩提之妙用失之於旨常樂作
生滅之苦輪故知染淨非他得喪在我似手
反覆如人醉醒何者反亦是手覆亦是手要
且反時非覆時覆時非反時然倶不離手醉
亦是人醒亦是人要且醉時非醒時醒時非
醉時然不離醉有醒亦不卽醉是醒如迷亦
是心悟亦是心要且迷時非悟時悟時非迷
時然迷悟非別卽時節有異唯在般若轉變
臨時一體匪移千差自別迷之枉遭沉沒念
念成凡悟之本自圓明心心證聖問一切
諸法皆籍緣生八識之中各具幾緣成立
荅眼具九緣一空緣謂空踈無物障礙於前境故謂
無障礙引發生起能緣識故又離中知故二
明緣明謂光明離暗相故分明顯了開闢引
導能緣識故三根緣謂自眼根爲所依故四
境緣與能緣識爲所緣故牽生引發能緣識
故五作意緣發作心意能生起故於心種位
警令生現於現行位引心至境六根本緣謂
第八識與其眼等識而爲根株作元本故與
前七識爲所依故七染淨緣謂第七識與前
大皆爲染淨所依故八分別緣謂第六識分
明了別於前境故九種子緣謂眼識種子能
生現故亦名親辦自果緣親實建辦自識現
行名爲自果若耳識緣徑直之聲唯具前八
緣除前明緣設於暗中亦能聞故若鼻舌身
三識緣香味觸時唯具七緣除前空明二緣
此三是合中知故不假空緣若第六
[44-0320a]
宗鏡五十五卷十三張肥
意識緣一切境時唯具五緣一根本二根緣
三作意四種子五境緣除空明分別染淨四
緣又第六意識四種中若定夢獨散此三卽
具五緣若明了意隨前五識或七八九等具
緣多少故若第七識有漏位中緣第八見分
爲我之時唯具三緣一根本緣卽第八識二
作意三種子若第八識緣種子根身器世閒
時唯具四緣一境緣卽前三境二根緣卽第
七識三種子四作意若加等無閒緣於前八
識上更各添一緣眼卽具十緣等問八識
於三界中㧾具不荅不具古釋云八識於
三界九地其有無者欲界一地具有八種識
色界初禪一地只有六識無鼻舌二識從二
禪巳上乃至無色界巳來唯有後三識無前
五識欲界人天鬼畜四趣皆具八識就地獄
趣中無閒獄無前五識唯有後三識或兼無
第六巳居極重悶位故問如何是諸識徧
計有無荅古德云五八識無執以因緣變
故唯現量夫爲執者必須强思計度等有執
也唯第六第七有徧計分別故卽六七二識
有執也又四句一徧而非計卽第六獨頭意
識徧緣一切不計執故二計而非徧卽第七
識唯緣頼耶起計度故三亦徧亦計第六識
因中有周徧計度四非計非徧卽五識唯緣
五塵無計度故前五識任運證境不帶名言
唯現量故第八亦然
宗鏡錄卷第五十五肥
音義卷
綺逆反烏后反擊也莫駕反力智反眉秘反
倉歷反憂也詐及反則到反動也渠之反苦貢反
於容反戊申
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