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22 五燈全書-清-超永 (X)




五燈全書卷第八十六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僧 超揆 較閱 進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六世隨錄


姑蘇堯封寶雲月函潛禪師


吳興董雨若也。參靈巖。
證徹大法。退翁儲既寂。隱居空山。以著述自娛。絕迹
人世。貌古如梵僧。性狷介。衣食不充。給侍星散。略不
縈懷。所著洞宗疑問。寶曇七發。皆關法門大典。竟以
貧病終其身。諸方惜之 上堂。問如何是本分事。師
曰。堯封不會禪。乃曰。瀑泉飛處綠陰交。山鳥丁東逐
午樵。滿笠松花歸去後。閒雲相與度峰腰。顧左右曰。
你道。將飯與堯封喫底。還有眼麼。良久曰。不覺日又
夜。爭教人少年 插秧上堂。者一片水田。一向斜搭
在衲僧肩頭。橫也在身上。豎也在身上。而今平鋪著
山前山後。直得眼瞪瞪地。看即有分。金鋤不動土。靈
苗何處栽。隊隊博飯喫底。不傷物義。道個應時及節
句子。供養一眾。也顯叢林有人。良久曰。三日風。五日
雨 普請採二茶上堂。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
[086-0471a]
在第二。禪和家。一向麤心生怕。落二落三。道個明日
不得普請。便自謂得也。他時後日。單單喫水也難消。
若據堯封苦心。那怕你摘葉尋枝。只要到手。來來往
往。不至空過。遂拍手曰。莫把三千道里誇。住山人事
儘風華。寶雲一味遵平淡。不摘楊花摘野茶 晚參。
問南泉百年後。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未審在那一
家。師曰。欺上座不得。曰脇下五字。倩甚麼人書底。師
曰。謾別人即得。乃曰。昨夜三更浪舉鞭。一汀細草綠
如烟。山童掃盡楊花雪。無那殘英又滿川 上堂。虗
空無筋骨。那下金槌。大道絕西東。豈循鍼路。沒鐙驢
子夜三更。拈下闍黎席帽。山僧是浙西路人。四川蘷
州府城南。諸葛孔明八陣圖。前聚六十四。後聚二十
四。各高五尺。相去九尺 上堂。古堯封。十方無壁。有
一張口。沒個挂處。驀指鼻下曰。仍安舊處著。人天眾
前。如實而說。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上堂。拈起拂子
曰。晉鋒八百。帶累殺龍泉太阿。炭庫藏身。蹉過了麗
天杲日。盡道吹毛不動。徧地刀鎗。爭知荊棘林中。太
平得路。擲拂子曰。一個閒人天地間 晚參。眾集。師
坐定。左右顧曰。諸人與麼自在。堯封與麼起倒。諸人
與麼著著先機。堯封與麼次次落後。諸人與麼光彩。
堯封與麼慙愧。良久曰。洎被打破蔡州 上堂。到岸
古帆。千山萬水。不落三寸。四角六張。要向句裏明機。
言中取則。爭怪得香至國裏。背父逃走的。平欺漢地。
慣打南村十更 上堂。火星入牛斗。衲僧天下走。不
[086-0471b]
問你南地鵠。北地狐。橫擔拄杖。緊繫草鞵。粥飯堂裏。
瓦碗竹筯。各須仔細 上堂。至座前。左右顧曰。到者
裏要我如何。陞座復左右顧曰。拶上一重。又且如何。
就座乃曰。而今坐定也。誰敢何如。便下座 上堂。堯
封有一句到你。是摩竭掩室。是毗耶杜口。良久曰。八
角磨盤空裏走。堯封無一句到你。是函葢乾坤。是截
斷眾流。喝一喝曰。蝦蟇何曾出得斗 晚參。封堯不
敢瞎却天下人眼。拈起拄杖曰。設有道。山僧只有受
璧之心。且無割城之意。卓一下曰。將謂我辜負汝。却
是汝辜負我 上堂。達磨不來唐土。我國晏然。神光
不往西乾。彼中擾亂歇。嗚呼哀哉。法門不幸。盡道臨
濟德山。吾宗後勁。一回思之。毛骨俱冷 上堂。天中
函葢葢著你。目機銖兩數著你。不涉眾緣看。你走到
那裏。咦。甞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向此中來 晚參。
問如何是空劫已前一句。師曰。記得小時騎竹馬。目
前又作白頭翁。莫言去處無端的。不在溪西便在東。
 上堂。十方無壁。四面無門。有一句子。把定乾坤。別
資一路。是鬼是人。喝一喝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
不可知之謂神。稽首稽首。主臣主臣 一日拈拄杖
曰。特拋香餌。專待長鯨。僧出。師曰。咂水鮮鱗。全無希
冀。曰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師曰。何得自投置網。僧擬
議。師打曰。死蝦蟇 上堂。結却布袋口。諸方不知。你
在堯封。做甚麼事。解却布袋口。堯封不知。你在諸方。
做甚麼事。結也出堯封手不得。解也出堯封手不得。
[086-0471c]
你諸人。東去西去。前程忽有人問堯封手。切不得道。
十個指頭。如鼓椎相似 因事上堂。蕭梁高祖武帝
普通元年九月二十一日。南天竺國菩提達磨。來我
震旦。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十二月九日。初祖菩提
達磨。傳法神光。西來衲子。豈是菽麥不分。去年此月
此日。比丘南潛。從天上靈巖。受請來掃堯封。今年此
月此日。上堂特特舉揚禪宗春秋。乃拊心曰。蒼天蒼
天。若不觸風化。爭明古佛心退翁儲嗣


天台興化笠山彚藻文禪師


南昌張氏子。上堂。秋雨
垂垂。秋風颯颯。屋頭籬菊抽金。門外楓林布錦。老雁
橫空。點破碧天似水。嬾猿挂樹。撼翻玉露如珠。父母
未生以前。何似者個時節。無事倚闌頻悵望。白雲空
鎖亂山青 上堂。冷雨翻紅葉。秋風動白蘋。空將未
歸意。說與欲行人 上堂。老僧住持多年。不解與人
東指西指。一句是一句。雨過竹風清。雲開山嶽露。僑
梵鉢提。舌頭有分。饒伊見鞭影便行。望剎竿回去。猶
是途路邊事。要得捷徑一路。不得離我者裏。以拂子
畫一畫曰。此回不是夢。真個到廬山 一日聞鼓聲。
問侍僧曰。今日打鼓作甚麼。曰請和尚說小參。師曰。
鼓聲為諸仁說了也。山僧又說個甚麼。僧無對。師曰。
也是湖南賣餅退翁儲嗣


靈巖卑牧謙禪師


上元出隊上堂。問一色邊事盡却
今時。向上全提不住者裏。未審明白菴前片地。還借
借也無。師曰。不用鈎鈎錐錐。曰則百步階前風悄然
[086-0472a]
也。師曰。何須瑣瑣屑屑。曰既爾把住要津。且自別行
一路。便歸眾。師曰。七十二峰有高下。乃拈拄杖。顧眾
曰。一等是新年頭佛法。向有無上論量。未免涉奢涉
儉。靈巖十五日以前。不曾韞櫝而藏。何故星叢摘月。
難充饑國稻梁。十五日以後。無心待價而沽。安用天
畔披雲。便是太平瑚璉。正當十五日。老僧不在明白
中。闍黎豈行燈影裏。卓一卓曰。一句當天。千江散彩。
途中家舍。交互爭輝。欲識溪山各別處。待金陵打個
回合來。作出袖人事。拽拄杖下座 上堂。僧出曰。轉
法輪耶。轉食輪耶。師曰。花雨落時香徑溼。僧打圓相
曰。豈非後學所宜究乎。師卓拄杖曰。木上座。恐不如
是。僧顧眾曰。少間食堂前。也須領取一分。師曰。匙筯
邊。不得草草。乃曰。正法眼藏。西天或有。涅槃妙心。此
土原無。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洞庭山色吳淞水。正好
和雲作𦘕圖。拈拄杖曰。山僧揭開空王璽書。提出毗
盧正印。一印印定。福慧叢中。稱兩足的。面目肝腸。卓
一卓曰。添溟瀚之瀾。挹嵩華之翠。錦繡笙簧。聯芳法
苑。復卓一卓曰。盡在其中矣 小參。西來大意。不翼
而飛。不脛而走。在你耳裏非聲。在你鼻裏非嗅。在你
六根非塵。在你萬法非有。衡不出是錙缽。量不盡是
尖斗。卓拄杖曰。你方刻舟。劒去久矣 除日上堂。問
末後句敢請敢請。師曰。大人之略。宛爾不同。曰為甚
平地下個橛子。師曰。猶有些子在。曰山高水長。未足
酬之。師曰。難當明眼。乃喝一喝曰。此何時好。不與諸
[086-0472b]
人淨潔打疊去。風雲不次第。日月有恒常。崇報院裏。
好將佛作人情。好將法作人情。好將僧作人情。歲云
暮矣。有一轉。亦不用眨眼。亦不用低頭。直垂手而得
之。隨起身曰。甲己之年丙作首退翁儲嗣


玉峰文衢達禪師


崑山人。問離却四大五蘊。阿那個
是上座主人公。師曰。一字不著畫 問空劫中。是甚
麼人作主。師曰。還我話頭來 問太陽溢目。萬里不
挂片雲。拈却青天喫棒的。合下個甚麼語。師曰。相識
滿天下 問直得無一法當情。猶未是衲僧行履處。
如何是衲僧行履處。師曰。日出事生兄弟家 順治
庚子十月示疾。化於靈巖退翁儲嗣


法昌石葉成禪師


上堂。問教中有八萬四千波羅蜜
門。不知從那門入。師便打。曰和尚莫草草打人。師曰。
你但喫棒。我要話行。隨卓拄杖一下曰。八萬四千波
羅蜜門。山僧一下打開了也。入得者。更買草鞵行脚。
入不得者。暑退凉生。伏惟起居珍重 小參。問如何
是最初一步。師曰。下脚便踏著。曰如何是聲前一句。
師曰。開口便道著。曰如何是無底籃。師曰。放得下。曰
如何是無根樹。師曰。提得起。僧以坐具作圓相。師曰。
裂破。僧一喝。師曰。我不汝欺。乃曰。最初一步。下脚便
踏著。聲前一句。開口便道著。可謂似地擎山。不知山
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你等諸人。終日忙
忙。從年頭至年尾。行的行。住的住。臥的臥。其中有得
有不得。特特考鐘伐鼓。與你說破 上堂。僧纔出作
[086-0472c]
禮。師劈脊便打。僧喝。師又打。僧連喝。師直打下曰。從
曠大劫來。便具有者副手脚。不知經過無數日月。不
知經過無數世界。只是不敢輕用。葢因山高流水急。
慨嘆於知稀。抱璞投珠。尚慎旃於識寡。今幸有明眼
人作證。山僧不辭鹵莽將出來。諸兄弟。切忌眼目定
動。者回若錯過。餘日定難逢 上堂。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汝等諸人。十二時中。在何世界。安身
立命。有底道。得心自在。得法自在。何往不佳。有底道。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在不可。山僧合掌曰。不審過
去。不審現在。不審未來。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
作佛 晚參。霜明萬壑。月皎千峰。釋迦彌勒。處處相
逢。抖擻屎腸都說了。莫教錯認甕為鐘 臘八晚參。
眾集定。隨喝一喝曰。與麼會去。即是智慧德相。復喝
一喝曰。與麼會去。妄想執著。旋視一周帀曰。大眾。語
不透古今。進一步。即迷其理智。不出凡種。退一步。即
失其事。道之所在。肯相孤負。乃連喝兩喝曰。若到諸
方。不得錯舉退翁儲嗣


京口長樂韶菴無隣廓禪師


廣陵馬氏子。上堂。文殊
普賢。起佛見法見。貶向二鐵圍山。竟在彼中。開粥相
伴過夏。反道。是走徧倒。不如這裏好。明頭也合。暗頭
也合。長伸兩足睡。一覺起來。天地還依舊。似則也似。
還知他出頭不得處麼。良久曰。慙愧 師將寂滅。驀
然趯出隻履。示門人曰。達磨遺下一隻。今古無人提
得。而今拋出當陽。且要大家著力。喝一喝而逝退翁儲嗣
[086-0473a]


天台國清祖憲襲禪師


上堂。同參出作上壁勢。師曰。
須知有轉身一路。曰我待之久矣。師打曰。肎相辜負。
曰方見血滴滴。師曰。不可道。分付不著人。曰要頭截
取去。師曰。不消一拶。乃就座曰。因七見一。見一忘七。
賓主相逢。直拶上壁。拈拄杖曰。向者裏翻得個身轉。
不惟露獅子爪牙。亦具衲僧巴鼻。所以古德道。要頭
便截取去。你若識得他血滴滴地相為處。直下休去
歇去。何等省力。不然。國清立地待你搆去。卓拄杖曰。
莫相辜負 上堂。秋風盈壑。秋水盈溪。東西南北任
驅馳。但聽老僧一言。拈起拄杖曰。此去江南路。迢迢
不可期。水窮山盡處。又是轉身時。卓一下 示眾。台
嶺雲瀰。松門路僻。三回兩轉。圖個甚麼。睦州見僧來
推上門。魯祖見僧來。便轉身面壁。今朝撞著沒意智。
底。國清拈拄杖。一齊打趂曰。胡餅裏討甚麼汁 示
眾。五峰壁立。截斷千差。雙㵎瀾翻。氣吞萬派。嚴冷賽
過汾州。枯澹渾同葉縣。百丈大義。何曾露布。祇有一
著高出諸方。不曾增人罪過 小參。問如何離心識
參。師曰。夜來床蓆穩。一覺到天明。如何絕凡聖學。師
曰。一步較易。兩步較難。僧擬議。師喝出 示眾。拈竹
篦曰。觸不得。背不得。已是盡情。盡情了也訝郎當。更
向胡餅裏討甚汁。遂旋風打散 小參。國清有樁公
案。賓主頻時互換。今朝特地拈來。也要諸方判斷。拈
拄杖曰。且道。是賓耶。是主耶。良久曰。若還疑擬不能
分。且教靠在東山畔 示眾。心不是佛。摩醯亞眼突
[086-0473b]
出。智不是道。慶喜剎竿放倒。顧左右曰。還有不避危
亡出來相扶底麼。良久。喝一喝曰。見義不為。何勇之
有 上堂。喝一喝曰。還知得麼。惺惺歷歷。歷歷惺惺。
惺既未居頂。敢言得住方。便道是正句。誰肎豎點頭。
設有人出來便曰。是甚麼道理。山僧冷笑一聲道。邪
法難扶。良久曰。敢問諸人。喝既是同。因甚有邪有正。
良久。復喝一喝曰。參 示眾。若論此事。如杲日當空。
無物不蒙其照。若是甘自陷於覆盆之下。又爭怪得
 小參。有句無句。如藤倚樹。今日也恁麼。明日也恁
麼。第三第四不問你。後五日事作麼生。更問。樹倒藤
枯。句歸何處。良久曰。不得停囚長智退翁儲嗣


九峰正覺嚴序紀禪師


姑蘇洞庭許氏子。上堂。以金
剛眼睛八斛四斗。鎔成一枚蠟人。將龜毛繩子三丈。
繫於南下薰風之間。然後。我等以大圓覺為伽藍。身
心安居平等性智。炎炎六月火生冰。只待秋聲一葉
至。拈拄杖。卓一下曰。寧有心於彼此 小參。超佛越
祖之談。生硬胡餅。曾有幾個。直吞下去。豎起拳頭曰。
知麼退翁儲嗣


堯峰長蘆蕳石祖禪師


通州柳氏子。上堂。喝一喝曰。
不從他鄉別國來。親從靈山老子血盆口裏吐出。不
信且看下文。又喝一喝曰。千變萬化。不是容你守死
善道得的 小參。山僧一言半句。為諸人揭示。諸人
道是難處。難處是諸人易處。卓拄杖曰。花開碧岫。月
落寒潭退翁儲嗣
[086-0473c]


南嶽慈賢喻葦濟禪師


通州程氏子。上堂。昨日說牛
說馬。今朝說佛說法。欲問慈賢家風。山鋤不過尺八
 小參。擊竹篦曰。大眾且道。這一響多少觔兩。眾默
然。師擲竹篦曰。看人擔担不喫力退翁儲嗣


松江赤巖淵禪師


楊州人。垂語曰。既為佛子。當遵佛
行。金剛是佛弟子。因甚與土地揩背。自代曰。乞兒見
小利。又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大象不遊兔徑。鸞鳳
弗與雞棲。因甚金毛獅子。跳入野狐窟中。自代曰。不
顧旁觀退翁儲嗣


北京玉泉輪菴揆禪師


姑蘇文文肅相國猶子也。母
夢老僧投胎而生。幼慕空宗。舉家學道。年十七。以白
衣。參退翁儲于靈巖。打精進七。於第三日。見儲落堂。
痛棒一僧。血流被地。有省。儲以三頓痛棒話徵之。衝
口答曰。雞寒上樹。鴨寒下水。儲深肯之。從此執侍巾
瓶。五易凉燠。于庚寅冬。直受菩薩戒。後以奸人搆訟
破家。載筆戎幕。隆冬。獵賀蘭山下。擡頭見雪嶺。如銀
鋪世界。胸次礙膺之物。廓爾冰釋。儲將順世。遙記以
偈。再一年于武昌軍。次薙染。出世住越州大能仁寺。
再住雲南文殊寺。還寓靈巖。


聖駕東巡幸山。被 特旨。召入長安。初住玉泉山普
陀寺。再移入澄心園古華嚴寺 能仁上堂。春去也
王瓜生苦菜秀。麥秋至蚯蚓出。怎奈朝菌不知晦朔。
蟪姑不知春秋。住山人。目空雲漢。聊向寒暑不到處。
別通一路。彈指曰。摘楊花。摘楊花 晚參。舉僧問汾
[086-0474a]
陽。如何是學人著力處。汾曰。嘉州打大像。如何是學
人轉身處。汾曰。陝府灌鐵牛。如何是學人親切處。汾
曰。西河弄師子。若人會得此三句。已辨三元。更有三
要語在。切須薦取。師曰。汾陽所謂三要語者。如人正
臨敵時。先備下兩股伏兵。著著恐陷在背水陣裏。乃
叩齒曰。無事多口。罪過不少 小參。柴米油鹽醬醋
茶。且喜能仁常住一件也無。連日大家減口忍饑。向
七尺單前。將三條篾。緊束肚皮。一隊上一隊下。猶自
彬彬濟濟。空腹高心。要知祖師西來意。決不是喫飽
了飯悟得的。汝等諸人。聞吾此言。直下信得及。定然
陡生歡喜。不學陶淵明攢眉而去。忽地撞著個性燥
的漢子。一把搊住問道。倉房庫房。還有佛法商量也
無。只向他道。舊穀既沒。新穀未升。像你者樣著忙。驢
年也沒有飯喫在 小參。舉太原孚。在雪峰作浴頭。
峰一日謂備頭陀曰。此間有個老鼠子。今在浴室裏。
備曰。待與和尚勘過。即往浴室。遇孚打水。備曰。相看
上座。孚曰。已相見了。備曰。甚麼刧中曾相見。孚曰。瞌
睡作麼。備却入方丈。白峰曰。已勘破了。峰曰。作麼生
勘伊。備舉前話。峰曰。汝著賊也。師曰。且道。備頭陀著
賊。雪峰著賊。直饒檢點分明。還要問你浴室中老鼠。
是死的是活的。乃口占頌曰。從來齒不關風。說甚賊
身已露。人人有個生緣。爭奈守株待兔。時一僧出。作
鼠聲唧唧。師劈脊棒曰。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 上
堂。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乞師直指。師便打。曰還容
[086-0474b]
某甲睨而視之麼。師連棒打出。僧豎起拳曰。這個。與
靈山會上拈起的。還有一毫差別麼。師曰。左搓芒繩
縛鬼子。僧放下拳曰。人天莫測。和尚作麼生。師曰。還
曾穿過鼻孔麼。曰作家宗師。宛爾不同。師曰。也是燈
籠抱露柱。僧噓一噓。歸眾師曰。幸是家裏人。乃曰。破
敵衝鋒。不存軌則。擒龍捉虎。豈顧危亡。展轟雷掣電
之機。彰旋乾轉坤之用。棒頭上無位真人。灑灑落落。
葢天葢地。有甚炙脂帽可拈。鶻臭衫可脫。直教一拳
拳倒黃鶴樓。一躩躩翻鸚鵡洲。席捲虗空。瀰綸中外。
方是我臨濟家嫡骨兒孫。豈下根小智所能湊泊窺
測。只如向獅子齶上敲牙。毒龍頷下擗甲。畢竟具何
手眼。驀召大眾。眾回首。師豎拄杖曰。是甚麼。連喝兩
喝。下座 上堂。問昔日僧問乾峰。十方薄伽梵。一路
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峰以拄杖畫一畫曰。在
者裏。還端的麼。師曰。兩肩挑日月。曰後僧復問雲門。
門曰。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
魚打一棒。雨似盆傾。又明甚麼邊事。師曰。一箭過西
天。曰可謂不離這裏。透過那邊。師曰。冷灰裏有一粒
豆。爆也未可知。曰也要大眾證明。師打曰。粥飯錢該
多少。乃曰。釋迦老子頓羈轡。大肚長汀抖汗衫。北鬱
單越驢拽磨。能仁寺裏算飯錢。展兩袖曰。一文也無
 上堂。昨日底昨日底。隨卓拄杖曰。樓閣門開也。祇
如善財童子。百城烟水。撒手歸來。即今成個甚麼佛。
良久曰。西眺鑑湖。東近瑯琊。後接臥龍。前臨秦望。又
[086-0474c]
卓拄杖曰。今是中伏第一日。奇熱恐大眾久立珍重。
復舉茱萸把一橛竹。上堂云。虗空裏還釘得橛麼。時
有靈虗上座出云。虗空是橛。萸便打。虗云。和尚莫錯
打某甲。萸便休去。雪竇拈云。若要此話大行。直須打
了趂出。且道。雪竇意在甚麼處。當斷不斷。返招其亂
 上堂。卓拄杖曰。冬至也。霜清木落。潭瘦峰寒。枯槎
斷塹中□色混茫。有十二分消不去的。勢不獲已也。
要應時及節。稍作煖室明窗下活計。若道火爐頭。交
脚瞌睡。正恐品字柴。一星兩星。燎著面門。莫怪山僧
不預。先與你告報。靠拄杖。下座 師見僧打坐。師掌
其背曰。此中是甚麼。僧回頭曰。不識。師曰。昔日達磨
恁麼道。被梁武帝趂出了也。你如何學他。僧無語。師
曰。九年面壁。不為分外 問某甲不將問來問。請師
高著眼。師往下覰。曰即此用離此用。師往上覰。僧擬
進語。師震威一喝。僧罔措。師直打出 士問。承聞和
尚在軍前數載。未審向甚麼處留心。師張手作擗弓
勢示之。士曰。弟子不會。師曰。巴陵縣東老虎石退翁儲嗣


嵩陵長慶童碩宏禪師


三峰兩序請上堂。乃以手自
指曰。這漢骨氣無靈。不能自立。藉父兄餘蔭。附會叢
林。徒竊安閒之食。空慙輔弼之名。每當松牕月落。分
高照于楊岐燈盞。雪積柴牀。解寒威于寶壽生薑。山
門頭未常竭力。廚庫邊討盡便宜。逗到今日。所作不
忘。果報及身。猶欲費人鹽醬。劈劃心胸。何以自處。喝
一喝曰。憑此正脉流通。庶幾不辜眾德 布種上堂。
[086-0475a]
插脚此個保社。早起晏眠。本圖克證慈心三昧。那來
不安本分。一向驅耕夫牛。奪饑人食。種蔴不生荳。饒
你白拈手段。高強未必。不為因善。而招惡果。即今山
前田地。四址分明。更不用叉手叮嚀。钁頭在底握。何
慮不高處高平。低處低平。將來成熟。一擔是兩籮。雖
不能富及鄰封。一朝被人索取廬陵米價。喝一喝曰。
也有個憑據 中秋上堂。此事如秋月相似。圓陀皎
潔。光明無礙。往來不剩空中之迹。隱顯能分波底之
身。無意追求。自然一鏡當天。擬心欲得。徒撈萬古寒
潭。不在明白裏。供養也好。修行也好。未出燈影中。吞
却也錯。吐却也錯。以手打圓相曰。頂門若不具眼。往
往認作這個退翁儲嗣


楓涇貝葉有門新禪師


平湖沈氏子。示眾。舉昔有菴
主。於門上書一心字。於牕上書一心字。於壁上書一
心字。後法眼曰。門上不用書門字。牕上不用書牕字。
壁上不用書壁字。何故。字義炳然。師曰。書與不書。總
是依草附木之鬼。施主飯。那有到你三人口裏。要得
安貼家邦。彈指曰。聻退翁儲嗣


天台通玄翼菴酇禪師


溫州永嘉葉氏子。上堂。通玄
峰頂。風雲不次第。不是人間。日月有恒常。心外無法。
從他逼塞虗空。滿目青山。覓甚纖毫過患 上堂。香
爐峰瑞靄瀰漫。擂鼓洞圓音歷落。有眼如盲。有耳如
聾底到來。作麼生與伊通個方便。乃拈拄杖。卓一卓
曰。千年桃核裏。原是舊時仁 小參。手裏出來手裏
[086-0475b]
打。口裏出來口裏打。一僧出曰。淨躶躶赤灑灑時如
何。師便打。曰某甲話在。師復打曰。這咬糞團漢退翁儲嗣


崇川東山善持馭禪師


邑之朱氏子。上堂。豎拂子曰。
達磨來也。眼目定動。白雲萬里。若問西來人事。少頃
齋堂前驗取。擲拂子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神機獨
脫峻利。貴於當仁。妙用聲施放放。全憑迅速。若無起
死回生手段。烏能常握法柄。直饒一屙便了的漢。到
這裏。動則禍生。還有旁不甘者家。出來試𨁝跳看。良
久。顧左右曰。石火電光逞機辨。別者能有幾個連。卓
拄杖退翁儲嗣


天池大覺徵聖圖禪師


崇川人。小參。人人鼻孔。不讓
釋迦。個個眼睛。盡同達磨。大覺要問。諸人鼻孔眼睛。
既與佛祖相同。為甚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喝一喝曰。
禹力不到處。百川應倒流退翁儲嗣


蘇州南樹衷雪淵禪師


崇明黃氏子。頌殃窟產難因
緣曰。長者不奈船何。瞿曇打破戽斗。傳言送語這漢。
來往苦張者口。頌城東老母公案曰。灼然同死與同
生。却要拋離別路尋。無奈冤家難擺脫。眼前草木盡
逢春退翁儲嗣


五燈全書卷第八十六
[086-047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