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22 五燈全書-清-超永 (CBETA)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六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僧 超揆 較閱 進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七世隨錄


邵武安國開蓮受禪師



示眾。牛頭沒馬頭回。原屬諸
方近套。擲金鈎布鐵網。亦非越格提持。山僧一十六
年。擔枷行脚。蕩盡家私。今日撥亂歸來。爭敢重循舊
轍。雖不謹守門庭。只要諸人搆去。喝一喝 明覺諱
日。示眾。向𡏖𡒁堆裏。橫空佛祖眼睛。於錦繡叢中。直
揑 帝王鼻孔。頓令途路波吒底。當下歸家穩坐。却
使孤峰頂上者。抑凡按下雲頭。增徑山霹靂之家聲。
[106-0638b]
響太平琳瑯之曲調。此是。我本師老人尋。常行履處。
若是放兩拋。三增多減少。至于末後示寂。掃跡滅踪。
莫道諸方窺覰無門。直教佛祖潛身無路。不肖深慙
匪類。辱附師門。茲者業負難逃。冤家路狹。要且如何
得見我老人立地處。驀豎拂子曰。春風未易著鉏犂。
為馬為牛却看時。口縫纔開成忤逆。此心能有幾人
知 示眾。驀拈拄杖曰。我看你。朝到西天。暮歸東土。
究竟長年只在半途。復橫按曰。明知是滿腹絲綸。填
胸錦繡。因甚問著便開口不得。復豎起曰。直饒過東
山下左邊底。拈得王節級。失却帖正好。勘過了打。且
道。衲僧門下。又且如何。卓一卓曰。刀山劒樹平時路。
熱鐵烊銅潤口漿。要得拖犂并拽耙。何妨倒腹與傾
膓 問如何是佛。師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問如
何是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師曰。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曰某甲蒙昧。請師細指。師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
 問如何是安國境。師曰。萬壑松聲來不盡。一池皓月
夜長明。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堦下痛刪非類草。雨
中閒種及時蔬憨璞聰嗣


盤山甘泉語石德禪師



上堂。法無定相。定莫非禪。頭
頭顯露。法法全彰。舉止動步。無非本有風光。運水搬
柴。正是當人作略。喝一喝曰。直下承褫。慎弗擬議
 解制上堂。圓通法門。無在不在。昔本無結。今何有解。
豎拂子曰。世尊三昧。迦葉不知。迦葉三昧。阿難不知。
阿難三昧。商那和修不知。乃至先師三昧。山僧不知。
[106-0638c]
只如甘泉。一冬東語西話。今日撤開布袋。現前諸人。
還知否。擲拂子曰。我不敢輕于汝等 僧問。如何是
函葢乾坤句。師曰。放你三十棒。曰如何是截斷眾流
句。師曰。猛虎當途踞。曰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曰。問
來答去。有甚了期憨璞聰嗣


崑山太音居士鄔曉



三歲。能畫地作佛字。長通儒術。
善丹青。一日旅次。逢老衲教以宗門見性工夫。遂留
心參。學後見明發衡。問未生前話。衡曰。只今在甚麼
處。士曰。道得恰好。衡曰。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公
在甚麼處。士曰。金寒水冷。切宜珍重。乃呈偈曰。莫認
明。莫認暗。明明暗暗臨機辨。勸君切莫強安排。春光
好處無人見。東風便是不寒面。衡肯之 竹篦子頌
曰。竹篦不觸不背。當人直下承當。若還擬議卜度。便
是無明覆藏又。曰天。生一段好風光凡。聖何曾有覆
藏。自家有寶不薦取。反為觸背錯商量 狗子佛性
頌曰。狗子無佛性。亦邪亦非正。身旺無財官。正是孤
窮命[悚*頁]拙衡嗣


南梁準提宗濟俊禪師



問如何是動靜二相了然不
生。師曰。切忌死水浸殺 問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
甚不守毗尼。師曰。不可釘樁搖櫓 問鐘樓上唱讚。
床脚下種菜。意旨如何。師曰。逢人但恁麼舉 師示
疾。堂眾候安。師曰苦苦。次日集眾曰。樂樂。眾曰。昨日
道苦。因甚今日道樂。師曰。昨日苦。今日樂。楊岐驢子
三隻脚。眾曰。到此時節。宜自珍重。師曰。快便難逢。遂
[106-0639a]
索筆書偈而逝乳峯卓嗣


大原慈菴楊耀祖進士



山西廣陽人。父祖三世胎齋。
世稱樂善士。幼頴悟。長中康熈癸卯。解元聯登甲榜。
因見天目尺木休。示現末後一著。了脫非常有感。乃
單提向上。決志禪宗。後仕官真州。訪天王海于地藏。
言下投機。授拂記莂 呈海偈曰。果是天童一脉來。
相逢一笑我知哉。歸來盡是兒孫事。喝下承當正眼
開 又呈洗澡偈曰。真空無相法王身。荷葉露珠不
染塵。賓主一堂誰辨得。歸來明月照行人 示佛眉
偈曰。喚作佛眉。定有魔眼。佛魔不著。眉眼俱遣。隨緣
事事了。日用何欠少。一切但尋常。自然不顛倒 先
嚴諱日舉哀。拈香曰。一身分化若干身。無始從來只
一心。㘞地一聲掀破後。年年今日識新春 恭人諱
日拈香曰。爐中香縹緲。岸上柳青青。雨灑清明節。春
雷兆太平。復舉世尊初生話畢。乃曰。在天不以天為
樂。在世不以世為相。在生不以生為戀。在死不以死
為憂。明得惟吾獨尊。我身即母身。今日覿面相呈。不
好舉揚個事。上報深恩。喝一喝 月夜有客。送指月
錄言別。士曰。貪看他人寶。忘却自己珍。客曰。眼中著
不得玉屑麼。士曰。且喫茶去。復示偈曰。月上梅梢一
鏡圓。那知月落不離天。月圓月缺光無減。君再來時
又一年 士居官。以法門金湯為力任。每遇僧俗諮
參。語多激引。時魏雙闕。按鹺臨邑。景其高風。贈有官
舍渾加僧舍冷。吏人一似道人閒之句。極為切當沙翁
[106-0639b]
海嗣


鹽官中洲海嶽禪師



住綠蘿。示眾。終日忙轆轆地。都
是沒要緊事。且道。那一件是要緊底。良久曰。幾乎忘
却 上堂。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顯
了說。以至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歇。總不出這一句。
且道。是那一句。喝一喝曰。蚊子上鐵牛。無你下嘴處
愚山藏嗣


揚州龍象楚菴祖禪師



小參。夜雨瀟瀟。片雪飄飄。雲
橫鷲嶺。水接天遙。柳含春色。棲鳥歸巢。頭頭顯用。莫
言寂寥 [菧-氐+林]三觔頌曰。露筋露骨。當陽拈出。日晒風
吹。雨灑不溼 靈雲見桃花頌曰。忽然舉目見桃花。
當下疑情頓破家。涌出家珍全體露。拈來還是舊袈
禹門正嗣


湖南長沙洪恩鐵山弘禪



師南昌葉氏子。上堂。山高
未是高。海深不足深。唯有諸人鼻孔。深實是深。盡大
地人都浸殺。白浪滔天不見痕 小參。周行七步。六
步無。功連這一步也不消得。目顧四方。更有一方尚
未看到。召曰。大眾且道。是那一方。卓拄杖曰。中央戊
己土 小參。斧劈不開。針劄不入底物件。山僧為眾
分析。遂喝一喝曰。撒向十方世界了也楚峯元嗣


永嘉峙巖大曉廣禪師



小參。問如何是主中賓。師曰。
汝是門外人。曰如何是賓中主。師曰。長年不出戶。曰
如何是賓中賓。師曰。陌上問行程。曰如何是主中主。
師打曰。這裏須薦取。乃曰。當陽的旨。逈絕周遮。覿面
[106-0639c]
全提。了無回互。霜酣紅葉。千樹萬樹。以飄搖露滴黃
花。三莖兩莖而馥郁。苟能直下薦得。便爾獨步大方。
火爐頭坐酬賓主。劒刃上互展機籌。殺活臨時。縱橫
無礙。更說甚麼。打三打七。畫地為牢。指東話西。遞成
鈍置。然雖如是。也要眾兄弟。共相委悉。驀豎拂子曰。
還會麼。當年面壁非他事歷。代傳心總是渠 示眾。
舉雲門乾矢橛話畢。乃曰。將謂氣宇如王。元來見處。
只在這裏。頌曰。搕𢶍堆頭乾矢橛。拈來便用却驚人。
薰天炙地難藏覆。剎剎塵塵現此身多子無嗣


永嘉密印靜公練禪師



上堂。豎拄杖曰。若向者裏會
得。不妨轉山河大地為自己。橫拄杖曰。若向者裏會
得。不妨轉自己為山河大地。卓一卓曰。粉碎了也。諸
人畢竟向甚麼處安身立命。靠拄杖 小參。僧出。師
曰。未動步已前。早錯了也。僧拂袖而退。師曰。錯錯。乃
曰。[鴳-女+隹]頸長。鳧頸短。松自直。棘自曲。八面玲瓏。十方寥
廓。何事諸人無繩自縛。山僧忍俊不禁。直下為君割
截。以拄杖旋風打下。歸方丈 小參。以拂子作[○@∴]曰。
三世諸佛出興。只為者個歷代祖師授受。只為者個。
天下老和尚。屈曲垂慈。只為者個。山僧播兩片皮。指
東話西。只為者個。諸人還知者個落處麼。良久曰。密
印今日失利。擲拂子 鞔法鼓小參。舉鹽官道。虗空
為鼓。須彌為槌。阿誰打得。南泉曰。王老師。不打者破
鼓。鹽官開恁般大口。至今合不得。若論破鼓。不獨南
泉不打。密印有手。亦無處好下。今日幸得二浴主。不
[106-0640a]
忘本願。協力成褫。從虗空中鞔起。信手擊來。響振如
雷。直得盡大地人聞所未聞。不唯為鹽官出氣。抑令
現前眾等。飽足觀光。驀豎拄杖。作擊鼓勢。召曰。大眾
還知落處麼。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裏聞聲方始親。卓
一卓 小參。于世諦中。會取佛法。向佛法內。明取世
諦。更須知世諦外無佛法。佛法外無世諦。世諦佛法。
打成一片。始得慶快。平生祇如蚯蚓驀過東海。蝦蟇
𨁝跳上天。且道。是甚麼意旨。良久曰參 問見而不
見。聞而不聞時如何。師曰。且居門外。曰如何則得。師
曰。板响過堂。梆响出坡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
曰。天晴日出 士問。屏却咽喉唇吻。請師道看。師曰。
我不知你問甚麼。士理前問。師便叱出 問如何是
化城境。師曰。一水開明鏡。千峰擁翠微。曰如何是境
中人。師曰。來者來。往者往。曰如何是人中意。師曰。喫
茶去多子無嗣


鴈蕩石梁碧漢霽禪師



永嘉姜氏子。少穎利。不茹葷。
依外道。甞習靜碧湖山中。有僧與論色空義。師翻然
知非。遂造淨社。禮印堂智薙落。未幾。入密印槽廠知。
有宗門事。徧歷諸方。歸覲密印無。問學甚麼。師展兩
手。無曰。是者個用學作麼。師曰。不學爭識得。一日堂
眾爭百丈野狐因緣。是非不已。質之于師。師曰。是則
總是。不是則總不是。又曰。既墮野狐。為甚却作老人
聽法。既作老人聽法。如何又道久墮狐身。者裏倜儻
分明。許你親見百丈。無病篤。授師以偈印可。即卜隱
[106-0640b]
雁蕩之石梁洞。火種刀耕。諸緣寢息。越三載。辛酉端
午後四日。沾微恙。遂來密印作別。時同門靜公練。有
芝田之役。令人速還。至十五日午刻。有悟心送楊梅
至。師趺坐。連啗數枚曰。世尊末後。受純陀供。霽上座
末後。受悟心供。畢竟還有優劣否。練曰。兩口無一舌。
師大噓一聲。屹然不動多子無嗣


自立本禪師



東嘉王氏子。甫壯。得度于福泉。參淨社
印堂智。看主人公話。脇不至蓆。寺後有巖。岑寂夜坐
其中。或自喚復諾。久而有省。參仙巖智。一日入室。師
握一莖草。置智前曰。不可喚作一莖草。智拈杖。師拂
袖便出。解制返淨社。印堂智曰。一期參得底。不妨舉
似山僧。師作掀禪床勢。智便打。師便出。後參密印無。
機緣相契。輙蒙印可 元旦秉拂小參。既承方丈和
尚嚴命。聊為眾兄弟。通個消息。驀豎拄杖曰。還會麼。
若向者裏會去。慶無不宜。如其未然。三條椽下。七尺
單前。喫飯穿衣。大須仔細。卓一卓 問如何是奪人
不奪境。師曰。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曰如何是奪
境不奪人。師曰。淡泊經營省。疎慵禮數忘。曰如何是
人境兩俱奪。師曰。目前無闍黎。座上無老僧。曰如何
是人境俱不奪。師曰。陣雲生海上。[托-七+友]劒攪龍門 一
日示微疾。次早。沐浴剃髮。與眾決別。徒請說偈。師曰
平日已作了也。何待此時。縱饒說得。徹頭徹尾。于汝
分中。有何交涉。若要此事相應。須在常時向己躬下。
端的討個著落。到生死岸頭。始得受用。言訖。吉祥而
[106-0640c]
多子無嗣


瑞安瑞雲介石芳禪師



本邑李氏子。九歲脫白。從座
主。聽講天台止觀。鍾如如激發。令參仲覺居士。覺曰。
一念不生。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不省。覺指參五雲[希-巾+孑*言]。
[希-巾+孑*言]曰。仲覺指汝到此。且道。先覺後覺。覺個甚麼。師擬
對。[希-巾+孑*言]曰。汝終日在仲覺處。因甚不識仲覺。拍案喝出
住數月。不放參。一日遇[希-巾+孑*言]。[希-巾+孑*言]曰。狹路相逢時如何。師
擬對[希-巾+孑*言]便掌。師愈增迷悶。冬夜參究。忽觸雪竇顯見
不見倒騎牛兮入佛殿句。信口有偈。開眼便了然。轉
眼即錯過。居士與阿師。堂堂覿體露。呈[希-巾+孑*言]。[希-巾+孑*言]曰。如何
是根本智。師曰。覿面相呈。曰如何是差別智。師曰。何
處不風流。[希-巾+孑*言]曰。放汝三十棒。師後問仲覺曰。五雲和
尚。與芳三十棒。未審過在甚麼處。覺曰。不妨疑著。師
便舉三頓棒請益。覺曰。且道。臨濟從黃檗得力。從大
愚得力。師曰。痛處難忘。覺曰。向後如何。師曰。坐斷天
下人舌頭。覺驀面一掌。師一喝便行。覺令作頌。師信
口曰。黃檗佛法無多子。分明不從大愚得。脇下還拳
快轉身。是賊方能識得賊。覺遽曰。賊在甚麼處。師曰。
今日識得居士。覺休去。一日以拈頌呈[希-巾+孑*言]。[希-巾+孑*言]曰。昔白
雲語五祖曰。有數禪客。皆有悟入處。說亦說得。下語
亦下得。祇是未在。汝拈頌亦如是。且道。因甚未在。師
曰。和尚莫惑亂人好。[希-巾+孑*言]曰。五祖因茲。出一身白汗。便
明得下載清風。如何是下載清風。師曰。渠儂得自由。
[希-巾+孑*言]痛與一棒。師喝。[希-巾+孑*言]復棒。師觸禮便出。次曰。[希-巾+孑*言]乃授
[106-0641a]
以源流衣拂 閉關小參。寶劒在匣。誰敢犯其鋒鋩。
明珠在淵。自難掩夫光彩。苟馳情于炫露。不免虗尚
名聞。設離妄而求真。究竟實無把捉。所以道。獅子遊
行。不求侶伴。鵞王擇乳。素非鴨羣。不藉修證劬勞。亦
無方便。漸次但能覿體歸元。豈有絲毫滲漏。行住坐
臥。處處圓成。產業治生。頭頭合轍。試看。曹溪碓舂兩
脚。密祖柴荷一肩。米熟自然經篩。雲散佇看日現。少
垂一言半語。足堪耀古騰今。何在逐鬧趨時。始可承
先裕後。明芳愚懦無知自少隨波逐浪。因叨知己激
勵。指參心地法門。趨向雖堅。習氣深重。不是病魔作
難。便為熟境牽纏。猶幸緊著草鞋。直入五雲深處。四
威儀內。無非孤峻鉗鎚。二六時中。常示人天師範。一
夜大夢忽醒。摸著娘生鼻孔。始知面目儼然。多費常
住鹽醬。既然如是。則一超直入萬行莊嚴。淨穢悉圓
覺伽藍。寂喧皆彌勒樓閣。又要閉關作甚麼。良久。起
身曰敢煩大眾同到關前聽。明芳再為露布。便入閒菴
嗣[希-巾+孑*言]


龍聖龍門濟禪師



三山陳氏子。示眾。泉鳴㵎底。風響
枝頭。西來祖意。全放全收。你等諸人。更覓甚麼碗。拈
杖旋風打散 示眾。孤迥迥無變易。石人夜半競吹
笛。曉來門啟興翛然。山自青兮水自碧。更思借火添
燈。只向他道不必 小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陝
府鐵牛眼突出。嘉州大象忽擡頭。[鷂-缶+工/山]子飛過新羅國。
更有踏斷草鞵跟掀翻坐具地。到者裏。山僧直須驗
[106-0641b]
過了打。何故。嚥津絕粒非為妙。換骨丹成始是仙
 示眾。狗子佛性有。衣破露出肘。狗子佛性無。滄海竭
底枯。若能于此知端的。看破趙州好大哥。良久曰。大
眾。還知端的麼。搖頭擺尾非他物。莫向旁人問有無
 問盡大地。是某甲本來面目。是否。師指路邊松曰。
喚者個作甚麼。僧擬對。師遽行 問如何是古佛心。
師曰。汝身得與麼矮小。僧禮拜。師便與一踏 問萬
里無雲青天。也須喫棒。今日雲垂四野。合喫多少。師
曰。怪山僧不得 師問別菴居士。你昨日因甚偷斫
常住柴。菴擬對。師約住曰。一欵便招機伭年嗣


瑞安旃山傑峰解禪師



開爐上堂。今日開爐。有四件
事。告報大眾。第一。世界安穩。第二。禪堂地平。第三。柴
火鮮明。第四。大眾樸實。若作好事商量。不見道。好事
不如無。若作閒事話會。今日豈是講閒話的時節。畢
竟合作麼生。試斷看。若斷得出。不妨撩起便行。奚待
三月安居九旬禁足。不然。且在布袋裏。作一場佛事。
以拂子打○相。喝一喝 小參。把斷要津。不通凡聖。
放開一線。任運隨緣。祇如不收不放。又作麼生。不見
道。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驀豎拂
子曰。者個是明白耶。不明白耶。直饒見得。更有三十
棒在。何故。絕後再甦。欺君不得 問如何是旃山境。
師曰。松柏參天。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眼橫鼻直。曰
如何是人中意。師曰。坐立儼然。曰祇如臨濟向大愚。
脇下還拳。意作麼生。師曰。以毒攻毒。曰請師別施方
[106-0641c]
便。師便打機伭年嗣


栴山懷越志禪師



結制小參。三世諸佛。于一毫端。建
寶王剎。歷代祖師。于一微塵。轉大法輪。若作好事話
會。豈不見道。好事不如無。若作虗妄商量。今日豈是
虗妄時節。者裏擔荷得去。便可掀倒禪床。其或未然。
且進堂努力 問如何是菩提道。師曰。貪瞋痴。曰如
何是生死業。師曰。戒定慧。曰顛倒不少。師曰。汝分上
作麼。曰捨貪瞋痴。修戒定慧。師曰。顛倒不少 問本
來有生滅也無。師曰。惺惺萬法俱生。寂寂萬法俱滅。
曰。既有生滅。應有變易。師曰。轉萬物為自己。轉自己
為萬物。曰安有定歟。師打曰。誰與汝卜度機伭年嗣


毗陽石筠禹門統禪師



小參。從來無法可說。紙解看
孔著楔。單提濟北。鉗錘個事。斬釘截鐵。若人逴得便
行。說甚紅爐點雪。更有鑿壁偷光。驢腰打教骨出。報
諸人。瞥未瞥。實際理地不受塵。一念萬年始了徹
 冬至示眾。一二三四五。蝍蟟吞却南山虎五。四三二
一獨角泥牛水面立。露柱痛拶上須彌。鐵鎚無孔也
出汁。誰知日日是好日。祇緣冬節是今朝。漏洩全機
沒巴鼻 小參。蘇州有。常州有。說甚面南看北斗。無
影樹下合同船。伸手原在于縮手。顧左右曰。還會麼
葉落歸根。來時無口機伭年嗣


京都毗盧證心明江禪師



保定清苑魏氏子。父母早
亡。投桂芳林公薙染。廣濟完授具戒。同林修造寶珠
洞。繼興聖感。師功實多。參竺菴 于善應。結制有省。
[106-0642a]
維那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師曰。赤紅皂
黑。曰死了燒了聻。師曰。真金不怕火試。維那首肯。從
此精持戒律。粒米同飡。布服芒鞵。終身自誓。次謁雲
居古。入枯木堂。一日古問。雪覆千山。因甚孤峰不白。
師曰。特出一頭地。又問。南泉斬猫事如何。師曰。驗在
目前。古曰。趙州頂草鞋。又作麼生。師曰。遲了八刻。又
問。左邊是高崖。右邊是大水。前邊萬丈深坑。後邊大
火來逼。且道。如何迴避。師曰。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
豈礙白雲飛。古頷之。嗣受記莂焉 出住毗盧。入院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蒙安護法虔請說法。且
道。說個甚麼。朔風透骨。滴水成冰。雪裏梅生。古今不
昧。有時毫吞巨海。有時芥納須彌。在大不增。在小不
減。威音那畔。無欠無餘。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必定是
個甚麼。聻古人道。有一物。明歷歷。黑漆漆。上拄天下
拄地。常在動用間。動用中收不得。且道。收不得又如
何。喝一喝曰。玲瓏兔角橫三際。燦爛龜毛遶九皋溟古
波嗣


京都慈明圓通明光禪師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虗行。隨時應現。舊店新開。慈航早駕。動則無處
不顯。靜則何地可藏。召眾曰。還會麼。本無一物著空
花。豈撒時人眼裏沙 上堂。最初一機。千聖不傳。末
後一句。薦在言前。風吹大地。杲日當天。等閒踏斷毗
盧頂。脫體無依本自然。喝一喝 上堂。常光獨露。耀
古騰今。權衡在子。斬斷葛藤。獨超方外。任意縱橫。卓
[106-0642b]
拄杖曰。大道本來無隔礙。要假兒孫脚下行。拽杖下
座 臘八上堂。隆冬時節冷如鐵。人人閉口深藏舌。
凝成冰雪聳孤峰。夜覩明星猶不徹。大眾。世尊覩星
成道。今古相承。為甚又道個不徹。良久曰。父母所生
口。終不為汝說溟波古嗣


[橘-矛+隹]李素堂道禪師



小參。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
喪。滯句者迷。只如適來上座。問麻三觔。向他道。我本
東土人。却說西番話。且道。還有商量處麼。若道有。辜
負他洞山。若道無。辜負那上座。事是恁麼事。人須恁
麼人。何妨問若雲。興答如瓶瀉。設纖毫義理。填在胸
中。挂在唇齒。向者裏水漉漉地。日後吞熱鐵丸。莫怨
今日不為上座說破 為仁菴覺道者。對靈小參。妙
總放過大慧。驪龍頷下握珠。凌行勘驗浮杯。金翅翻
空劈海。乃至臺山路上。䭔子鐺邊。施大機。發大令。莫
不肘後符靈。頂門眼活。這一隊巾幗英賢。法苑流芳
子古。至如今日。仁菴大士。十年歸信宗乘。一著當陽
獨用。匡扶法社。輔弼師承。無上勝妙之心。較之昔人。
猶勝十倍。真可為獅子窟中獅子。栴檀林裏栴檀。即
如一期。能事既圓。遽爾退藏于密。遊徧化城。不離寶
所。一句又且如何。良久曰。即此名園安養國。不須更
自獻明珠 示眾。舉世尊覩星。頌曰。閨中少婦不知
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覩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
封侯 示眾。舉張拙參石霜。霜問。秀才何姓。云姓張
名。拙霜曰。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拙豁然省悟。呈
[106-0642c]
偈。師頌曰。石霜換斗移星手。巧字拈來拙不如。致使
秀才全入夢。猶言勝讀十年書 示眾。舉婆子燒菴
話畢。乃曰。婆子有啟鴻門之略。奈何撞破玉斗。者僧
有赴宴之膽。未免委曲一時解三洪嗣


天津淨業仁安斆禪師



上堂。互融凡聖于一源。交燦
主賓于雙照。心光獨露。鑒覺全彰。開火宅之青蓮。淨
紅塵之白業。磨不磷涅不緇。修不無染不得。動則涉
塵勞之境。靜則沉昏醉之鄉。不動不靜作麼生。木童
火裏吹笙。石女雲中作舞 解制上堂。百歲光陰少。
春生秋復老。要透生死關。須明向上道。大海任翻身。
乾坤隨起倒。一念澄清時。真性可常保。佛身併驢形。
何從外所造。告報行脚人。參學休草。草貧富如朝露。
英名頃刻了。直下歇狂心。休向虗空討。誰脫夏天衫。
誰披冬月襖。叮嚀記我言。臨行休懊惱。喝一喝。下座
解三洪嗣


順天圓通法曇衷禪師



山西陽曲李氏子。母徐氏。夢
一老僧託宿而生。師幼樂靜坐。十歲得痼疾。醫藥無
効父母懇佛。許師出家。由是漸愈。十四歲。禮佛本郡
魔庵守宗薙落。年二十。登盤山了宗心處圓具。因隨
眾打七。至第四日。忽有省發。胞弟偉珠淵。激勵結伴
參方。到揚州。首謁天寧。不契。復上龍池天童。雖然。扣
激無虗。中未穩當。後入南㵎。聞研柴聲。洞明向上。然
終未灑脫。復之顯聖平陽五磊。因在資福。隨眾出坡。
聞皷聲。忽然虗空迸裂。慶快通身。又聞黃山雨峰綱
[106-0643a]
道風。特往親依。一見便問。何來。師曰。天目。綱曰。彼處
為人如何。師曰。慣斷人命根。綱曰。因甚你命根不斷。
師曰。我無命根。斷箇甚麼。綱曰。前言不副後語。師曰。
今日親見和尚。綱又問。你僊鄉那裏。師曰。山西。綱曰。
汾陽昭祖。是鄉里耶。師曰。從不識這漢。綱拈香板。師
拂袖便出。綱曰。轉身句未在。師迴作掌勢。綱頷之。嗣
受記莂。服勤二載。辭往燕都。初居正覺。復遷嚴淨。繼
住圓通 上堂。把住時。盡十方世界。森羅萬象。洪纖
長短。不漏絲毫。放行時。如大鵬劈海。水擊三千。神鯤
圓南。扶搖萬里。真有如是眼目。方許獨步大方。倘若
遲疑。白雲萬里 解制小參。門前有路。放足通行。袋
口一開。錐尖畢露。箇箇頭昂似虎。人人脚底如龍。祇
有一件。要與諸人說過。黑漆崑崙山下過。莫教打失
兩行眉 上堂。熱時熱著。寒時寒著。寒暑不到處。是
甚乾矢橛。以拄杖畫一畫曰。鬼神不能滅其眎。佛祖
不能窺其體。圓通門下。論實不論虗。爭不足讓有餘。
曳拄杖。下座 頌南泉斬猫曰。半蓑烟雨半江風。不
釣金鱗擬釣龍。腥氣渾身難躲閃。一言從此定綱宗。
 僧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公。畢竟在甚麼處。
師曰。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問所飲
母乳。如四海水。此身積骨。如毗富羅山未。審誰是最
初父母。師曰。行也著。坐也著 師經行。一僧跪問。如
何是三元。師舉足示之。曰如何是三要。師躡足一下。
曰。意旨如何。師踢倒便行 廬山斗護法問。恒河沙
[106-0643b]
數佛。未卜先由幾位生。師曰。當面錯過。曰若有僧家
參得透。便能證果好修行麼。師曰。莫相謗好。曰兩箇
泥牛鬬入海。直至于今無消息。是何宗旨。師曰。一點
瞞他不得。曰問著不應成箇甚麼道理。師曰。聲震如
雷 山斗又呈本來面目偈曰。依依湛湛妙難名。浩
浩蒼蒼宇宙盈。謾道禪關空法界。了然一念即前生。
師亦以偈印之雨峰綱嗣


盛京千山龍泉偉珠淵禪師



山西陽曲李氏子。母徐
氏。夢紅光入室分娩。三歲。因病母許出家。五歲母亡。
十歲。父送本邑伏魔庵守宗剃度。十八發心參方。首
謁平陽憨予暹。示念佛是誰。未知落處。二十歲。往汾
陽圓戒。北上燕京。謁大憬敏。敏豎一拳示之。酬答不
恰。懡㦬汗下。進堂參究。半年無所入。辭出。復歷講肆。
繼參沛庵源於海會。執侍左右。時時提究。晝夜不眠。
如同癡人。一日源問。汝參甚麼。師曰。念佛是誰。源曰。
可有入處。師曰。無處可入。源曰。殿裏拜佛去。師纔跨
門限。見萬道霞光射入目中。少頃。從鏡光。映出無數
物件。而彼時跕在供案前。不覺竟到五更。殿主開門
失驚。問曰是誰。師曰是我。主曰。汝是誰。時豁然有省。
主又問。師劈面便掌。主大呌曰。有賊了。源曰。賊在那
裏。師亦掌。源曰。元來是箇家賊。師一喝。源休去。次春。
源受津門請。師隨行上船。源見有魚戲木。乃曰。何日
是了期。師曰。湖海波濤濶。渠儂任自由。源一掌打。師
落水。師纔起。源曰道道。師未開口。源又打入水。師復
[106-0643c]
起。源又打。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波濤意自舒。
源曰。如是如是。至解制。付授衣拂。而記莂焉。出住北
京毗盧。遵化金峰。豐潤寶慶。王田龍池。盛京清風。千
山龍泉萬壽。蓋州興隆諸剎 上堂。大而無外。小而
無內。把住放行。超群拔萃。電光影裏。正好翻身。石火
𦦨中。各安本位。無地不稱尊。是處為祥瑞。遂喝一喝。
曰。更有要言。切忌瞌睡 小參。今晚圓七。勘驗已畢。
哮吼獅兒。解空返擲。鼻孔遼天。千聖不識。至今還有
識者麼。良久曰。一擦骨出 晚參。師垂問。什到陽回。
萬物發生。且道。無陰陽地上。發生箇什麼。眾答不愜。
師乃曰。木樝片。細細嚼。緩緩嚥。掇過古香爐。山門騎
佛殿沛庵源嗣


京都興隆大珠智禪師



江南丹陽袁氏子。父汝瑞。母
王氏。生時自能端坐。七歲。隨母進香。見佛金色歡喜。
因而求出家。十六歲。父母俱亡。遂投普慈寺。禮棲真
薙染。二十上華山。圓戒訖。登三峰。首參碩揆志。一日
挑水見地清徹。忽悟心源。洞明萬法。遂入方丈。志曰。
你挑水來。此作麼。師曰。扁擔化為龍。志曰。珠在什麼
處。師便劈面一掌。志曰。這村兒好打。師云。珠也不識。
志曰。未在。師曰。再犯不容。志曰可號大珠。莫呌大符。
遂易今號。繼往楊墳。謁靈機觀。一日晚參。觀問。如何
是不從人得句。師曰。盡大地是箇學人。覔甚麼句。觀
連打兩棒曰。且道。老僧在學人內。學人外師曰。深領
一問。觀頷之。後遊五臺。到都門過嚴淨。謁聖心覺。機
[106-0644a]
見相投。師資契合。又蒙。


和碩裕親王。䖍備衣拂。再三勸慰。遂受覺記莂焉。丙
辰。繼席嚴淨。次住興隆 上堂。萬法融通。頓見無邊
剎境。心空及第。全彰玉殿瓊樓。直得泥神自起。瓦礫
增光。耀古騰今。輝天鑑地。指長安為極樂。以大地作
伽藍。撐無底船。聖凡齊度。唱無生曲。幽顯均資。祇如
今日覺院重光一句。又作麼生。驀卓拄杖曰。頑石迸
開新佛面。法幢高豎萬年春 上堂。法身無病。妙藥
醍醐。猶是剩法。眼無瑕。佛祖雖尊。亦不為。總饒證無
量三昧。現無盡神通。住無量億劫。說河沙妙理。其義
無窮。猶是淨法邊垢。與道合乖。作麼生別通消息。良
久曰。簷前水滴非干雨。夜半鴉鳴不是聲 上堂。心
空無住。若古鑑之無痕。觸目皆真。似寒氷而皆水。明
自心。是萬法之根源。悟萬法。與自心不二。且道。即今
心在甚麼處。喝一喝曰。燈籠入露柱聖心覺嗣


嚴淨香雲興禪師



上堂。三九臨年第一月。相逢正遇
好時節。舉目遙觀法界寬。屈指算來大小雪。若問佛
法事如何。霜嚴樹頭光皎潔。象王手內把氷稜。獅子
口中含生鐵。會得明明不等閒。倒一說來無間歇。喝
一喝。下座 臘八小參。世尊或道。本無元妙。正令當
行。照用齊到。雪山六年。氷懷雪操。挂蛛網於眉間。容
鵲巢於頂奧。如斯苦行逗到今。覩星消息如何道。顧
視左右曰。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討 示眾。舉世尊
初生話畢。乃曰。這老漢。只知貪途。不覺天曉。雲門雖
[106-0644b]
行正令。也是接竹點月。撿點將來。各與三十棒。何故
聻。家醜那可外揚 頌世尊覩明星曰。夜半明星光
㶑灩。骷髏觸著成一片。通身是口向誰言。強把眾生
穿一串聖心覺嗣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六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六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七世隨錄


寧遠首山寧一暹禪師(補遺)



三韓郭氏子。三歲因痘風。父
母禱許為僧。十一歲。送天寧洞明薙髮。因見禪關䇿
進。遂參念佛是誰。愍忠得戒後。逢本師了宗。宗盛京
結制。䟦涉往參。得徹法源。而受記莂。出住首山。大士
誕辰小參。日麗風和蕩。煙霞扶柳枝。黃鶯啼古韻。露
出幾多詞。不是觀音示現。亦非普賢行施。泛慈航而
渡羣危。甘露一滴大地資。雖然如是。且道。無陰陽地
上。又作麼生。喝一喝曰。陽回瑞靄彌天地。萬物枝頭
總得宜 小參。父母未生前。有箇本來面。黑豆未生
芽。善財尋不見。見不見。倒騎牛兮入佛殿 晚參。上
下偷安。為叢林大患。古人言之切矣。豈是懶惰成道。
懈怠可得耶。且畢竟佛如何成道。如何得。聻。若有箇
漢聞恁麼道。便掩耳而去。首山撫掌稱慶。不見。達磨
[106-0644c]
老漢。從西天來。無非覓一箇不受惑的人。山僧與麼
道。是醍醐語。是毒藥語 頌睹星悟道曰。寒空月落
夜三更。露出銀砂觸眼睛。堪笑瞿曇黃面老。悟來亦
是目中釘 月落三更夜已寒。明星纔露眼皮穿。總
饒悟得成何事。直至而今夢未還 頌五通問佛曰。
問道如何那一通。桃花開放杏花紅。飛鴻呌後秋空
老。依舊遊人在夢中了宗見嗣


灤州萬善暉洲昊禪師(補遺)



灤州樂亭劉氏子。胎不食葷。
幼而凝靜。十一歲。母逝。父送韓家道。禮曉空薙髮。十
八歲。發心閉關。跪誦法華。至安樂品。見佛子住此地
即是佛受用。頓然生疑。赴萬善。參了宗見。將疑語請
問。見便打。越發疑情。親依日久。始得諦當。中秋同眾
翫月。見令著語。師以手畫圓相。呈偈曰。碧天雲淨智
光圓。洞徹玄微絕正偏。萬戶千門悉仰賴。威嚴空寂
映人間。見頷之。即囑。出住灤州萬善。白道石佛。盛京
華嚴。寧遠地藏。上堂。三世諸佛不知有。八角磨盤空
裏走。青州布衫重七斤。普化搖鈴慣抖擻。須彌頂上
扣金鐘。驚起泥牛夜半吼。嶺上石人暗點頭。誰解南
辰藏北斗。喝一喝 上堂。山僧今日抖擻精神。將如
來三乘十二部。一切修多羅。祖師千七百則。陳爛葛
藤。天下老尊宿。長歌短曲。傾心吐膽。不惜唇皮。盡情
吐露。舉似大眾。良久曰。會麼。惟此一是實。餘二則非
真 解制上堂。灤陽城畔水流南。逐浪隨波下釣竿。
夜靜水寒魚不餌。輕舟高舉過蘆灣 上堂。黃鍾月
[106-0645a]
十五。一陽從地鼓。郊外野烟飄。太史書雲舞。分明說
與知音知。冬至寒食一百五 上堂。子粒成熟秋後
看。物物何曾有餘欠。信手拈來呈似君。盡力承當只
一半。且道。如何是那一半。露柱撞倒燈籠。山門走入
佛殿 上堂。華嚴有一語。分明為君舉。不是趙州無。
亦非雲門普。千聖莫能測。萬靈提不起。若問意如何。
眉毛是兩縷 頌文殊白椎曰。文彩未彰。機關漏洩。
直下一槌。節上生節靈山無數英豪。未免眼中著楔
 頌那吒太子析骨肉還父母曰。幻色不是色。真空
不是空。皮膚脫落盡。八面顯玲瓏了宗見嗣


玉田重興無虗昦禪師(補遺)



玉田賈氏子。投蟠龍香林披
剃。首參體真。真得箇相應。復參了宗宗。得入堂奧。即
時印可。出住林西觀音。繼住崇興圓通。蟠龍玅峰。上
堂。山花野草笑春風。臘去氷消萬物豐。結制九旬今
已滿。解開繩索任西東 上堂。箇裏圓明。透徹真空。
無去無來。達本歸宗。石女懷胎。走却西東。猫兒解捕
鼠。露柱撞燈籠。藍田郡裏結制。圓通院裏打鐘。柳樹
著箭桑樹紅。大千何處不春風 小參。茶能解渴。飯
能充饑。禪能越聖。戒能防非。若向這裏領略得去。可
以種無漏因。得無漏果。發無量願。度無量生。顧視左
右曰。還見麼。彈指即如來。了達真實相 頌調達謗
佛曰。調達謗佛身陷獄。堂堂順逆總家鄉。雖然解道
三禪樂。也是啞子喫生薑 頌南泉莊上喫油糍曰。
揑目生花老古錐。油糍喫了許誰知。言前雖解傾腸
[106-0645b]
腑。不管他人說是非 師於康熈己巳五月小盡日。
示微疾。語眾曰。吾時至也。隨沐浴著衣。書偈曰。直下
承當。無黨無偏。空華夢幻。六十餘年。咄踏碎虗空雲
片片。佛國魔宮任往還。端坐而逝。建墖于蟠龍山了宗
見嗣


樂邑龍泉朗空順禪師(補遺)



昌黎趙氏子。禮萬善了宗宗
薙髮。參隨數十餘年。年示寂時。親蒙付囑。出住靜龍
泉。小參。覿面相呈無餘事。千林落葉盡歸根。雖然。不
掛絲毫相照。徹乾坤耀古今。寂滅場中離色相。真空
界內絕纖塵。天地同根原一體。說與知音著眼聽
 小參。若論佛法。本無言說。但有言說。都無實意。佛說
三藏十二部。一口吞盡。總是噇酒糟漢。與自己分上。
都沒交涉。所以道。說似一物即不中。但能會取未生
已前。一生參學事畢。雖然如是。不著一番親到處。焉
能識得本來源了宗見嗣


仁壽吼林鯨禪師(補遺)



江南興化徐氏子。得法海會。出住
仁壽。頌婆子燒庵曰。凍葉無聲花不知。薺甘徒博蓼
蟲疑。高山流水難同調。龜䇿茫茫欲扣誰 頌百丈
野狐曰。寧可殞身。莫違國制。不落不昧。猿啼[鴳-女+隹]唳。黑
霧漫空古路迷。行人寸寸肝腸碎 頌南陽擯侍者
曰。鐵甲將軍入虎巢。伏兵亂發罪難逃。若非主帥全
機變。爭見從前汗馬高 頌古德喫油糍曰。春日猶
寒。晴空閃電。雨打桃花紅片片。綿綿密密不隔一線
 頌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曰。青天白日起雷霆。佛土
[106-0645c]
魔宮盡著驚。大地山河都粉碎。吹毛猶帶血痕腥
 頌一喝如踞地獅子曰。桓侯據水斷當陽。百萬貔貅
望影藏。濯濯英聲高日月。於今誰敢犯鋒鋩 頌一
喝如探竿影草曰。千尺絲垂計釣鯨。先生減竈又添
兵。火光舉處鈞機發。鐵額銅頭也縶纓 頌一喝不
作一喝用曰。王命旗出萬將寒。殺活由他掌內安。戰
北征南渾莫測。從教狐兔髑髏乾憨璞璁嗣


京都靖安慧溥仁禪師(補遺)



平梁逯氏子。初參木卜安。發
明心要。次參國教洪。乃蒙印可。出住汾陽香嚴。京都
靖安。上堂。問如何是正令行。師曰。殺人刀活人劍。僧
擬議。師便打。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向上無事。向下
問來。僧擬議。師便打。乃舉世尊陞座文殊白椎話畢。
師曰。老將不談兵。文殊特請纓。一朝權在手。便把令
來行。正當恁麼時。山僧性命。在諸人手裏。其或眼目
定動。諸人性命。却在山僧手裏。喝一喝。下座 上堂。
諸方結冬浩浩。山僧這裏。剛值修造。殿脊日曬風吹。
墻壁東歪西倒。也欲袖手偷閑。爭奈公案未了。撐持
此箇法門。要討當家種草。直須著著機先。切莫點即
不到。何故。全機大用露堂堂。且漫蒙頭衲被好 上
堂。雪滿千山。寒松獨秀。祖意西來。分明泄漏。換人眼
睛。幾枚烏豆。伶俐衲僧。一槌便就。果能取證本天然。
萬別千差俱徹透解三洪嗣


京都護法慈意昭禪師(補遺)



長沙安化賀氏子。幼歲。投本
邑報恩。禮嬴輝出家。首參大溈養拙明。得法於圓教
[106-0646a]
解三洪。出住護法寺 上堂。者條通霄活路。千聖同
途。萬靈合轍。南北東西。總是祖翁田地。行住坐臥。無
非古佛家風。踏著的脚下無私。天然穩密。機機相應。
法法全彰。不假思惟。通身受用。現前緇素。聞則同聞。
見則同見。畢竟如何委悉。卓拄杖曰。人人心地明如
鏡。箇箇眉毛眼上橫 解制上堂。結也得。解也得。千
古叢林舊規則。無可比無可說。杖頭指出當天月。大
地眾生影現中。兩眼分明光皎潔。凡也得。聖也得。何
必當來問彌勒。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却三祇劫。
喝一喝 上堂。釋迦老子。橫說豎說。費盡婆心。總不
出這箇綣繢。以拂畫○曰。這箇喚作正法眼藏得麼。
良久。喝一喝曰。瞎驢趁大隊 示眾。舉文殊白椎世
尊下座畢。乃曰。世尊雖然穿透諸佛鼻孔。也是畵𧉮
添足。還識文殊麼。可謂無紋鐵印向空拋。海底泥牛
連夜吼 示眾。舉文殊令善財採藥公案畢。乃曰。文
殊。開權顯實。了無半點顢頇。善財。眼快手親。豈有絲
毫造作。雖然如是。可奈一莖草何解三洪嗣


天津維摩陶明潛居士(補遺)



都門望族也。根性不凡。髫年
學道。參請於諸禪宿之門。深有所得。末受圓教洪記
莂。即辭家行化。創維摩院於中山。建立規範。接納緇
素。結冬休夏。殆無虗日。因學者之請。而有垂示語錄。
輯而成帙。并著先覺集。乃居士之傳燈。始於維摩。終
於本朝。葢緣建此院。而設其位。即考其入道之由。參
詳訂證。以成此書。亦士林中之罕有者 示眾。即心
[106-0646b]
即佛。也是錯。非心非佛也是錯。貧道與麼道。也是錯。
諸人不與麼道。亦是錯。驀召眾曰。其間四錯。內有一
錯。有賓有主。有殺有活。若人檢點得出。日消萬兩黃
金。若檢點不出。滴水也難受。何故。不是其人難共話。
大都緇素要分明 示眾。舉趙州曰。金佛不度爐。木
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內坐。趙州古佛。雖則
為人赤心吐露。大似開眼說夢。淨業這裏。金佛度爐。
木佛度火。泥佛度水。祇如真佛。聻良久曰。朝到西天。
暮歸東土。且道。還有為人處也無。顧視左右曰。心不
負人。面無慚色 示眾。隔墻見角。便知是牛。隔山見
烟。便知是火。因甚問著祖師西來意。十箇有五雙不
會。良久曰。祇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示眾。舉初祖
達磨曰。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不如端
坐靜觀心。只此心。心心是佛。元叟端曰。坐殺達磨大
師了也。惜乎。端老不與初祖同時。若也同時。真箇坐
殺。祇如貧道分上。又作麼生。驀以拄杖架肩。起身垂
下一足。高聲召眾曰。達磨大師來也。連棒打散。便歸
方丈 解制示眾。舉翠嵓道。一冬以來。諸公東語西
語。看翠嵓眉毛。在甚麼處。中山則不然。一冬以來。並
無一字與諸公說。還知中山為人處麼。若也會得。鼻
孔依然。如或未然。直須挽起眉毛。參 示眾。若論佛
法。徧一切處。非色非聲。滿眼滿耳。佛祖心。肝盡情吐
露。是汝諸人。當面錯過。忽然不錯。又作麼生道。喝一
喝曰。魚化龍飛。夜塘休戽 示眾。樹頭落葉亂飄金。
[106-0646c]
啼止難休赤子心。覩影追風機貴捷。撥塵揮劍用須
深。霜林遍布韶陽普。山水長鳴太古琴。剎剎熾然無
間歇。逢緣若箇解知音 示眾。鷹化鳩眼在。魚化龍
鱗在。凡化聖心在。拂子化天大將軍。無在無不在。天
大將軍。復化為拂子。有時。將此方世界。移于他方世
界。有時。將他方世界。移于此方世界。其中眾生。竟不
知覺。何故聻。良久曰。只因太近 問如何是不二法
門。士向上[覤-儿+丘]。曰向上之事意如何。士向下[覤-儿+丘]。曰一張
無絃琴。惟師彈得妙。士曰。看破不值半文錢 問如
何是本來面目。士打曰。會麼。曰要會作麼。士曰。認著
依然還不是解三洪嗣


江南龍舒澹庵龍禪師(補遺)



小參。汾陽庫下燒錢。葉縣堂
前潑水。雖則各展家風。看來是何面觜。爭似我這裏。
也不燒錢。也不潑水。母論南來北往。未入門時。領取
一頓。且道。還有為人處麼。驗人須用生鐵棒。佛祖到
來魂膽喪 除夕小參。諸佛不知有。貍奴却知有。識
得野犴鳴。原是師子吼。有了趙州茶。不用曹山酒。張
公吃。李公走。兩兩不成雙。三三亦非九。莫若無位真
人。常年面南北斗 示眾。舉古德喫油糍話畢。師曰。
古德喫油糍。畢竟難瞞庄主。侍者因甚不知。不道他
不知。末後也救得一半。遂震威一喝曰。莫寐語好
 頌世尊初生曰。一聲霹靂心空後。萬里歌謠建太平。
不是久經行陣者。幾乎錯認定盤星 頌百丈耳聾
曰。馬駒出廐乾坤動。踏殺閻浮人萬千。今古儼然消
[106-0647a]
息在。不知若箇髑髏穿 頌百丈野狐曰。兩處誵訛
總不真。鐵船無底載乾坤。數聲腔笛離亭晚。一片孤
帆過洞庭古水源嗣


京都廣慶西來禪禪師(補遺)



上堂。不立語言文字。山僧舌
頭不在口。不許棒喝交馳。廣慶拄杖不在手。畢竟如
何是佛法的的大意。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鳴
翠柳 長至上堂。葭管[厂@火]飛。陰陽消長。祇如坐斷兩
頭。又作麼生。卓拄杖曰。寸絲不挂。赤條條。劫火洞然
終不變 盂蘭會小參。師震威一喝曰。地獄空也。又
一喝曰。三途息也。地獄既空。三途既息。則上無諸佛
可成。下無眾生。只因逐妄迷真故爾。改頭換面帶累。
我觀音大士。地藏本尊。拖泥帶水。鬼出神沒。雖然如
是。且至化無為。功超億劫。一句作魔生道。復喝一喝
曰。共證菩提登彼岸。罪因業果盡氷消 示眾。舉趙
州勘二庵主話畢。師曰。一般豎拳。何得何失。趙州雖
然。杓柄在手。爭奈得便宜處失便宜 示眾。舉大顛
擯首座。首座口是禍門。大顛家法森嚴。活埋俗漢。即
不無。且道。首座過在甚麼處。具眼者看 頌女子出
定曰。澄澄秋水月娉婷。寂寂黃花滿院馨。夜靜酒闌
人盡睡。霜鐘敲散滿天星 頌殃崛產難曰。傳言送
語路頭賖。幾片黃雲日色遮。一陣朔風寒徹骨。枯樁
早已綻梅花洞源基嗣


隨州雙泉天睿沐禪師(補遺)



頌丹霞燒木佛曰。嚴子持竿
上釣臺。羊裘不脫令人猜。到頭光武親尋得。故舊相
[106-0647b]
逢笑滿腮 頌趙州洗鉢盂曰。一聲啼徹五更寒。喚
醒朦朧夢已殘。擬謂東窗將欲白。原來日上已三竿
祝峯善嗣


京都隆禧大量宣禪師(補遺)



上堂。月落天邊。雲歸洞口。荊
棘林中無片葉。千峰猿穴有寒聲。啼到耳邊人不識。
却從箇裏幾沉吟。顧眾曰。還會麼。我不輕于汝等
 示眾。秋風秋月入秋濤。秋色秋山秋菊饒。秋日秋雲
秋最巧。秋來秋去杖頭挑。卓拄杖曰。挑的是甚麼物。
聞之無聲。觀之無色。動之無形。靜之無影。佛祖不能
[覤-儿+丘]破。衲僧亦未踏著。眾中可有踏得著的麼。眾默然。
師良久曰。看脚下 佛成道上堂。舉世尊覩明星因
緣畢。乃豎拂子曰。見麼。擊案曰。聞麼。世尊證此。而末
後拈花。迦葉證此。而破顏微笑。三世諸佛。歷代祖師。
證此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天下老和尚。證此建立法
幢。施設綱宗。山僧證此續佛慧命。接利後昆。諸兄者
若能證此。不妨動用施為。卷舒自在。未審諸人如何
證此。良久曰不經氷霜苦。怎識歲寒心容宇貴嗣


池陽龍門眉劍如禪師(補遺)



小參。東若相。西若將。這盤好
棋。當仁不讓。顧視左右曰。南不收。北不收。兩處誵訛
也須一棒。喝一喝曰。縱饒鐵笛齊吹響。任是飛龍點
額回 小參。明不明。暗不暗。分明說話只一半。大家
到底暗中看。不是分明休錯亂。鐵牛連日走長安。踏
到窮途成倒斷翠亭燿嗣


□□□□□□□禪師(補遺)



示眾。石虎厓前㖃怒雷。木童
[106-0647c]
拍版唱高臺。燈籠沿壁逡巡去。露柱呵呵笑滿腮。枯
木花糝飄劫外。銕蛇橫路任徘徊。殷勤報汝參元士。
鬬額泥牛尚未回 浴佛上堂。今朝四月八。王宮生
悉達。遺旤滿支那。惡水澆不殺。四十九年餘。饒舌恣
忉怛。雙眼黑漫漫。脚底乾坤濶。馬腹與驢胎。分身偏
塵剎。春風浩劫長。杜宇聲聲滑。聯燈潦倒多。猶把栴
檀爇 問寒暑到來。向甚處迴避。師曰。佛眼[覤-儿+丘]不見
□□□□


宛平西山雙泉了空心禪師(補遺)



關雲溪居士。啟龍華會。
請上堂。問西來大意即不問。龍華三會請師宣。師曰。
畵廊不必重添翠。僧擬議。師便打。乃曰。擬議思量隔
萬山。那堪拈弄許多般。會得如來真妙境。分明只在
一毫端。大眾還會麼。今日關護法。虔請陞座。無可言
說。無可呈示。祇得將龍華會中人人共有的。通箇消
息。驀豎拂子曰。性體如如廓太虗。常光顯露更無餘。
寒來暑往仍如是。妙用何曾在梵書。揮拂子。下座德心
常嗣


京都廣渠門章京羅居士(補遺)



諱起鳳。號岐山。世家四川。
成都簡州人。自幼。因亂出蜀。在軍營中二十餘年。即
慕向上一事。後仕京師。遍扣名宿。皆不契。復謁海會
聖心覺。覺令參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克意
參究。寢食俱廢。一日偶過四牌樓。目覩五彩光。有省。
遂述偈曰。閙市場中機用全。常光寂照本悠然。威音
那畔真消息。水在長江月在天。復到覺處。覺問。來作
[106-0648a]
甚麼。士拈香曰。拈起一瓣香。朗朗照十方。如來真實
意。遍界不曾藏。覺舉古今公案。一切誵訛處。徵詰之。
士應機無滯。覺首肯。書偈付囑。士每清夜不寐。人所
異焉 小參。今朝五月三。路上行人面負慚。脚踏草
鞋頭頂笠。眉連兩眼不須參。咄 拈趙州洗鉢盂話
曰。這僧入門便問。趙州隨口便答。畢竟悟在甚麼處。
良久曰。事從叮囑起 拈世尊拈花曰。世尊無風起
浪。迦葉播土揚塵。帶累他百萬人天。個個眼裏著沙
 拈蘆陵米價曰。這僧逢人便問。青原信口相酬。諸
公還會麼。今年雨水好。黍穀一齊收 拈文殊起佛
見法見曰。曼殊室利。被世尊貶。向二鐵圍山。畢竟過
在何處。諸人欲知麼。遂搖手曰。再犯不容 頌泗洲
塔頭侍者鎖門曰。纔見沙灘放白鵝。忽然平地起風
波。翻身踏破澄潭月。回首春山錦繡多 頌本來面
目曰。本來空洞寂寥寥。搜跡尋踪路轉遙。六十四年
祗這漢。騎騾直上御溝橋 一日過南臺。臺問。夜半
放烏鷄。意旨如何。士曰。月明天又曉。臺首肯聖心覺嗣


雙泉證庵印首座(補遺)



建寧張氏子。徧謁諸方。至伍山。始
釋然放下。居首座寮。二十八載。一日伍山基話。及大
顛擯首座因緣。祇如當時首座。合下個什麼語。免教
擯出。師曰。待大顛問是汝恁麼道那。但向道。某甲無
此語。基曰。文公道。山門前見首座。亦扣齒三十聻。師
曰。莫聽人言。基休去洞源基嗣


安州伍山蝶庵栩禪師(補遺)



竟陵羅氏子。久參江浙。歸楚
[106-0648b]
謁伍山基。基曰。什麼處來。師便喝。基曰。著忙作麼。師
提起坐具曰。這個是什麼。基打曰。放過則不可。師喝。
其頷之。囑後繼席。上堂。祖印高提。十方坐斷。拈起吹
毛。掃除胡亂。臨濟德山。兩個一貫。立旨建宗。還他個
漢。卓拄杖曰。信手拈來。巍然炳煥。喝一喝。退居郢州
善慶而逝洞源基嗣


隨州雙泉埜嵐逸禪師(補遺)



楚漢川倪氏子。示眾。拂拂熏
風殿閣凉。冷[厂@火]豆[焊-干+恭]也風光。天然一段真消息。耀古
騰今不覆藏。若論此事。在諸人分上。頭頭揭示。凡聖
一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無不光明動地。有何
隔礙。豎拄杖曰。見麼。卓一下曰。聞麼。良久。復卓曰。向
道是龍渾不信。拈來便用也洞源基嗣


隨州雙泉埜嶠坤禪師(補遺)



楚郢州王氏子。總角。依雙泉
基芟烏。巾侍有年。深入玄奧。長至上堂。群陰今剝盡。
一陽此日生。冬來有何意。榜上問慈明。以拂打○相
曰。於斯會得。大道豈隨消長。弱線任其增添。五九盡
日又逢春。寸金難買寸光陰。擲拂下座 晚參。舉五
祖演曰。舉則公案。事事成辦。向外馳求。癡漢癡漢。夫
山儲曰。有甚公案。抵死要辦。頂天立地。須讓個漢。師
曰。一個道癡漢癡漢。一個道須讓個漢。誠者。天之道
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顧眾曰。還知二老麼。兩個五百。
却成一貫。雖然。雙泉亦有個說處。本有公案。自家置
辦。頭頭撞著。大丈夫漢 僧參。師問。從甚麼來。曰漢
曰。師曰。一路上還踏著麼。曰步步不曾離。師曰。踏著
[106-0648c]
底事作麼生。僧擬議。師便打洞源基嗣


安州伍山隱謙讓禪師(補遺)



太原李氏子。參洞源基於祇
園。問無夢無想主人公。在甚麼處。師曰。滴水滴凍。基
曰。未在更道。師轉身便出。基曰。且信一半。師一日經
行次。基以竹篦逆迎之曰。覿面相逢事若何。師曰。不
是𥦙家不聚頭。基曰。祇如隣單墮枕。高峰因甚悟去。
師曰。不因樵子徑。爭到葛洪家。基曰。到後如何。師曰。
原是舊時人。基打曰。者一棒。合是老僧喫。後繼席伍
山。僧問。個事從來不遷變。因甚麼昔年伍子宅。今日
梵王宮。師打曰。正是不遷義洞源基嗣


北京白雲密修林禪師(補遺)



上堂。白雲常封戶。今日為誰
開。吹簫引鳳至。鳴琴喚[鴳-女+隹]來。風雲纔際會。掣電復轟
雷。摩訶衍一義。鐵鋸舞三臺。祖師玄妙訣。不用更安
洞源基嗣


奉化呂明宇大紀居士(補遺)



頌趙州勘二庵主曰。一個拳
頭用不同。收來放去在其中。縱橫殺活渠儂事。覿面
堂堂腦後通 頌趙州茶曰。一盞清茶甞醉人。肚中
腸胃有區分。茫茫宇宙誰能別。打破鍾兒方始親
 辭世偈曰。休休休。七十年華付碧流。笙歌競過真消
息。明月清風得自由自牧心嗣


璧城居士(補遺)



戴銘。元宵看燈。士有省。作一偈。呈楷庵承
曰。銀燭高燒滿眼紅。頂門爍破躍飛龍。而今始信不
傳妙。物物頭頭現本容。承閱畢。問如何是本容聻。士
曰。觸處風光。承曰。未在更道。士曰。將謂別有那。承休
[106-0649a]
去 次夕。承見又問。日來消息如何。士曰。笙管夜吹
千嶂月。松篁空鎖一山雲。承曰。即今作麼。士曰。一任
觀瞻。承曰。看脚下。士便喝。尚首肯。而記莂焉 問如
何是諸佛出身處。士曰。庭前綠竹長新稍。曰意旨如
何。士曰。葢覆天下去在。曰學士分上。又作麼生。士曰。
古佛過去久矣 頌雲門扇曰。嫋嫋春風輕撲面。無
言桃李自成溪。一般意味何穷盡。宇宙茫茫幾個知
 頌勘二庵主曰。琵琶斜把向烟蘿。一曲清平古調
歌。堪咲歌人兩片舌。暗乘明月泛秋波楷庵承嗣


萬壽記室古堂植禪師(補遺)



吳江吳氏子。元旦小參。無無
無。有有有。問著生緣伸佛手。一聲[焊-干+恭]竹報新禧。大家
祝聖無疆壽。山自高兮水自深。何用尋花并問柳。春
到江南樹樹芳。六花五出俱漏逗。且道。如何是漏逗
處。良久曰。雲門餬餅趙州茶。雪峰木毬紫湖狗無闇焸嗣


茶陵海機匯禪師(補遺)



示眾。舉竹篦子話畢。乃曰。黑漆一
條竹篦。抵死妄生節目。橫拈豎握隨時。何處分背分
觸。乃橫按竹篦曰。現前諸昆季。試定當看。良久曰。禹
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頌德山托鉢曰。抵頭歸去
早成疑。密啟何堪更弄奇。蠱毒之家無好味。愛他閒
漢得便宜 頌女子出定曰。女子脫體風流。世尊開
口招禍。若是文殊罔明。早已與君勘破潤空圓嗣


龍舒佛緣一庵堅禪師(補遺)



示眾。舉谷泉慈明同浴毒龍
湫話畢曰。艸窠裏翻身。波心中跳出。一滴水脈。兩處
成龍。於此徹去。興波不作浪。攫霧不挐雲。於此未會。
[106-0649b]
好一條毒龍。死水裏浸殺 頌正法眼藏瞎驢邊滅
却曰。蹉過一生擔片板。兒孫那許亂承當。臨行掀倒
婆娑國。只得渾身沒處藏函山圓嗣


青墖中一量禪師(補遺)



上堂。翹首俄觀天際雲。全提格外
一枝春。馨香馥郁分高下。不顧從傍笑轉親。若是英
靈衲子。須向百尺竿頭進步。萬峰深處精研逈。離成
壞杳絕悟迷。到這裏纖塵不立。正眼難窺。截斷眾流。
歸家穩坐。還有如是人麼。喝一喝曰。真機本是超聞
見。何必無端更撒沙 示眾。舉殃崛產難話畢。師曰。
一點真機通古渡。兩頭坐斷應時新。撿點將來。恐母
子未得平安在。何故。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頌女子
出定曰。池塘瀲灔綠楊新。一片花飛渡水濵。魚躍朝
朝蒙潤澤。鷗雛來往樂芳春永慶源嗣


天仙古霞佛禪師(補遺)



示眾。舉世尊陞座話畢。師曰。世尊
揚眉瞬目。文殊接響承虗。雖然。同聲相應。爭奈落七
落八。若欲據令而行。二老俱合吃棒 示眾。舉拄杖
曰。一條白棒。信手拈來。有收有放。放則充滿法界。收
則一毫頭上。且道。不收不放時。又作麼生。卓一卓曰。
留與兒孫做榜樣大嚴廣嗣


京都隆壽昂雲相禪師(補遺)



上堂。回光返照。別展家風。山
青水綠。八面玲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諸佛命脉。懸
絲在握。祖師秘訣。鼻孔撩天。且道。今日事又作麼生。
喝一喝曰。明星當午現。白日不移輪 上堂。風寒飛
白雲。松老凝青藹。一片住山心。泉流聲不改。驀豎拄
[106-0649c]
杖曰。還會麼。七尺烏藤無用處。依稀形似赤斑蛇。擲
拄杖。下座 頌德山托鉢曰。當陽句奪箭鋒機。父子
雙雙各展奇。鉢柄被人偷去了。不堪疑處更堪疑
 頌女子出定曰。嵬嵬乎青山。洋洋乎流水。清商調譜
伯牙琴。一曲寥寥寒鳳尾聖心覺嗣


荊州報恩法瀾澄禪師(補遺)



荊之枝江陳氏子。住天王。佛
成道上堂。僧問。如何是天王境。師曰。御路如絃直。如
何是境中人。師曰。相逢覿面親。曰人境雙忘時如何。
師曰。天邊一鴈飛。乃曰。夜覩明星阿誰曉。是聖是凡
都靠倒。惟有鼻孔無處藏。碧稜稜底光皎皎。天王見
得。為他扭揑一上。以手作扭鼻勢曰。釋迦老子。隨手
來也。既曰。一切眾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何故。大驚
小怪。雖然。不因樵子徑。爭到葛洪家。上堂。秀公北宗
地。千載絕是非。山僧今到來。雪曲和難齊。聊作住山
翁。輸我都不會。報與諸方參學人。輕輕莫蹋度門路
水鑑海嗣


揚州儀真地藏憨石珂禪師(補遺)



蘇州范氏子。繼席上堂。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自己胸中流出。葢天葢地。豎拂
子曰。會麼。等閒刺破娘生眼。無限風光笑不休水鑑海嗣


重慶寶葢本懷上禪師(補遺)



郡之璧山人。參棲賢敬。日則
汲水供眾。夜則入堂參究。竭盡勤勞。及隨天王海。住
荊之鐵佛。儀之地藏。每充要職。戊申。描海真。歸蜀。海
授以偈。入蜀覔親墳廬。莫知其處。漣然拭淚。後住寶
葢履行氷潔。四眾景仰。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奴
[106-0650a]
兒婢子。僧禮拜。師喝出。康熈甲戌。住天王。旋示寂。塔
於天王水鑑海嗣


長沙益陽石門信庵哲禪師(補遺)



江陵陳氏子。年三十三。
投天王海薙染。旋領院事。端重稱職。海景崇信。削髮
天王。遂以信庵字之。住儀真地藏。晚遷石門。上堂。天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拄杖子。得一又作麼生。良久。
卓一下曰。天晴不肯走。直待雨淋頭。一齊打散水鑑海嗣


儀真地藏楚庵璨禪師(補遺)



荊之枝江人。初住董市金龍
寺。復遷儀之地藏。僧問。如何是地藏境。師曰。楚楚半
林竹。蕭蕭一徑煙。曰如何是道。師曰。門前河路達長
水鑑海嗣


武昌[鴳-女+隹]林芝庵明禪師(補遺)



荊州公安周氏子。佛誕上堂。
僧問。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今日
事作麼生。師曰。開口不在舌頭上。乃曰。指天指地。七
步周行。頭角既露。無處藏身。雖然。未遇雲門手。却使
兒孫簸嘴唇。康熈丁丑。補漢陽棲賢。閱五越月示寂。
門人迎龕歸[鴳-女+隹]林。塔於寺左雙峰山北水鑑海嗣


鄂州黃龍半峰青禪師(補遺)



竟陵吳氏子。參天王海於棲
賢。俾職堂司。一日。海豎拂子曰。向這裏。道一句看。師
曰。道過久矣。海曰。不妨再道。師曰。若再道。是第二句。
海頷之。同參相訪。問近有新鮮句子麼。師曰。曲徑無
人到。山高有[鴳-女+隹]棲 示眾。歷滿春山洞口花。背陰嵒
畔有雲遮。分明有句無人識。道者家風事事賒 繼
席天王。上堂。向上一機。天然逈別。突出當陽。千聖罔
[106-0650b]
測。山僧今日符到奉行。又如何道。太平不用施謀略。
惟把心香祝 聖明水鑑海嗣


荊州天王還燈敏禪師(補遺)



孝感張氏子。受天王請示眾。
山僧克念住煙巒。投老閒身耐歲寒。今日使符天上
至。是非從此落人間 問世尊具無量海。口說不思
議法。如何是不思議法。師曰。風吹石臼演摩訶。曰一
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去
此二途。請師速道。師曰。冬至寒食一百五水鑑海嗣


荊州極樂佛照寬禪師(補遺)



安陸雷氏子。示眾。極樂院向
西住。兩池夾鏡波光翠。槐陰[ㄇ@人/卓]地馬登枝。柳影橫塘
魚上樹。諸人。若作山門境話會。敢保未蹋故鄉地。若
作真如法性會。此人未達圓通理。且道。畢竟如何。滿
院薔薇昨夜開。渾身不覺香魂醉水鑑海嗣


荊南寶勝傳一福禪師(補遺)



本郡陳氏子。示眾。不是心不
是佛不是物。是箇甚麼。揮案一下曰。豁然擊斷黃金
鎻。笑看章臺桃李花水鑑海嗣


荊州延壽尼上機本禪師(補遺)



魯山人。姓金。禮天王海。披
緇受具。乃以本參話頭不明。每自泣下。一日問海曰。
如何是一歸何處。海曰。師姑元是汝人做。師便喝。海
曰。青州衫又作麼生。師提起衣曰。此是破羅衣。海印
以偈曰。百千三昧何為本。彈指門開非上機。喜汝眼
睛端的處。青州衫換破羅衣水鑑海嗣


樊川大唐律綱宗禪師(補遺)



武昌王氏子。幼歲超羣。棄儒
就釋。投本邑洞暎燈薙染。示眾。頭頭示現。物物全彰。
[106-0650c]
馬師一喝。百丈耳聾。黃檗吐舌。臨濟還拳。一箇箇敲
出虗空骨髓。劈開佛祖面門。乃顧視左右曰。還見麼。
近水不知遭渴處。飲人一滴也難消虗堂偉嗣


海會量舟汘禪師(補遺)



上堂。徧界不曾藏。明明全顯露。五
葉自聯芳。祖祖相傳授。展兩手曰。莫錯過休錯過。驚
起嵩山破竈墮 小參。舉普化曰。明頭來明頭打。暗
頭來暗頭打。虗空來連架打。左右來旋風打。師曰。普
化用鐵牛機。奪饑人食。還他作家。海會者裏。只有一
味鐵釘飯木查羹。任你諸人橫吞豎嚼。倘若一下嚼
破。自能通身暢快。何必山僧重為饒舌。拈竹篦子。一
齊打散 解制上堂。雲從龍。風從虎。鸞好歌。鳳好舞。
堪笑驢子弄蹄行。春風浩蕩雲門普。八角磨盤空裏
飛。驚起須彌顛倒吼。今朝七九六十三。禪和騎牛摸
鼻走。草鞋踏在月明中。更有八九共九九 頌女子
出定曰。杜䳌啼徹百花深。風弄飛花滿地金。春令冬
行貧也富。紛紛濃艶漫相尋溟波古嗣
[106-06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