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全書卷第六十四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
呈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二世
笑巖寶禪師法嗣
常州宜興龍池一心幻有正傳禪師
溧陽呂氏子。年
二十二。往荊溪。投靜樂院樂菴芟染。蒙菴示誨。師遂
矢志曰。若不見性明心。決不將身倒睡。一夕聞瑠璃
燈華熚[焊-干+恭]聲。可省。舉似菴。菴頷之。未幾。菴遷化。師直
造燕都。謁笑巖寶祖于觀音菴。寶問。上座何來。師曰
南方。寶曰。來此擬需何事。師曰。但乞和尚印證心地
工夫。寶曰。若果識得心地。那更有工夫印證耶。師曰。
雖然。不得不舉似。寶曰。參堂去。師珍重便出。至晚入
室。方具述所以。寶驀踢出隻履曰。向者裏道一句看。
遂把話頭一時打斷。懡㦬而出。通夕不寐。翌旦寶出
方丈。見師猶佇立簷下。驀喚上座。師回顧。寶翹一足。
作修羅障日月勢。師豁然悟旨。後禮辭。寶乃書曹溪
正派源流付之。復贈一笠曰。覆之毋露圭角。師受囑。
徑住臺山。縛茅于秘魔巖。居十有三載。會唐[鴳-女+隹]微太
[064-0288b]
常問道。懇師南還。住荊溪之龍池 上堂。也大奇也
大奇。地轉天迴斗柄移。山門昨夜與燈籠鬬額。笤帝
糞箕俱失儀。急努力莫思議。地獄天宮總皺眉。直得
一身冷汗出。翻轉話頭都不知。喝一喝 上堂。山漉
漉水漉漉。四天王昨夜忽被無明逐。筭盤子打過了。
八萬四千九百九十零九徧。眾兄弟。為甚麼累我廚
下火頭。直至如今睡不足。參 上堂。一切法不有。一
切法不無。若能如是會。水上按葫蘆 上堂。山僧從
住持來。半月一陞座。五日一小參。今日施主。勉令登
座。為眾說法。恰似節外生枝。大不唧𠺕。良久曰。咦。尋
常日午打三更。今日分明黑月當晝。舉拂子召大眾
曰。會麼。猛虎不食伏肉。喝一喝 上堂。禹門院裏禪。
大似鄉村中箇太醫。無多方藥頭。止有一帖平胃散。
不管他瘋癆臌膈。四百四病。一切內外雜症。總與他
者一味藥頭。不管伊。茶湯裏也著上些。粥飯裏也著
上些。水裏也著上些。米裏也著上些。油鹽醬醋裏也
著上些。蔬果[麩-夫+丐]食裏也著上些。閒忙動靜處也著上
些。行住坐臥處也著上些。但肯餐采底。一任伊餐采。
但肯齩嚼底。一任伊齩嚼。直待伊年深日久了。眉鬚
墮落底。自然長出眉鬚來。髮毛脫掉底。自然長出髮
毛來。破皮底。自然收口。肉爛底。自然生膚。黃胖底。血
色自然如舊。骨瘦底。肌膚自然潤澤。跼孿者。手足自
然舒伸。只要教他依復還初。一如舊時人耳。世間不
肯服藥底。止有兩種。有一種最可憐生。喻如老鼠入
[064-0288c]
牛角。要鑽也鑽不入。要齩也齩不動。只得隱忍而退。
果若是箇獅子兒。不免要奮其全威。吒呀哮吼一聲
時。直得羣狐膽喪。百獸魂飛。獨行獨步。隨方自在。放
曠遊行。也怪伊不得。喝一喝 上堂。咄。昨夜無端做
夢。向糞埽堆頭。遇得箇人夜靜唧嘹語。今朝楊八郎
三十年不見。晝長薝蔔香。從朝至暮。只管東顧西顧。
三日風。四日雨。要卜明朝天氣。未知晴不晴。不受禮
拜。下座。徑趨方丈。側身臥 上堂。無上法王。有大陀
羅尼門。名為圓覺。驀豎起拂子曰。汝等會得者箇麼。
[鷂-缶+工/山]子已飛雲外去。癡人猶向月邊尋。久立珍重 上
堂。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但得安身處。天空放白
雲 上堂。眾雲集。師喚圓悟闍黎上前來。悟出。師曰。
汝至浙江。諸方參訪。已歷三載。豎拂子曰。且如浙江
諸方。還有者箇麼。悟突然一喝。師曰。好一喝。只是汝
不知落處。悟又連喝兩喝。師曰。再試喝一喝看。悟轉
身出法堂。師歸方丈。悟隨後上方丈。禮拜曰。適纔觸
忤和尚。徑出。師對侍者曰。適來只合還他一喝。今且
放過。遂命補西堂 上堂。舉臨濟大師晚參示眾曰。
老僧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
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當時有僧問。如何是奪人不
奪境。濟曰。煦日發生鋪地錦。嬰兒垂髮白如絲。問如
何是奪境不奪人。濟曰。王令已行天下徧。將軍塞外
絕烟塵。問如何是人境俱奪。濟曰。并汾絕信。獨處一
方。問如何人境俱不奪。濟曰。王登寶殿。野老謳歌。如
[064-0289a]
有問老僧如何是奪人不奪境。乃豎起拂子曰。汝等
還見者箇麼。如何是奪境不奪人。老僧當初不明得
者箇拂子。參了三十年那時節。只有老僧在。如何是
人境俱奪。擲下拂子曰。七八年已來。覓自己了不可
得。況有拂子。如何是人境俱不奪。舉起拂子曰。老僧
今日方纔得伊力。便是全體作用。纔喚作拂子。不妨
又是老僧。纔喚作老僧。不妨又是拂子。畢竟喚作老
僧是。喚作拂子是。若道拂子。畢竟還他是拂子。老僧
畢竟還伊是老僧。便成了凡夫著相之執。分別妄想
之見。若道老僧即是拂子。拂子便是老僧。又成了儱
侗真如。顢頇佛性。青黃不辨。黑白不分。當此之際。可
謂一毫頭上。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汝等眾
中。還有會得者麼。若會得。趂早出來。與老僧通箇消
息。若一總不會。且喚侍者收起者拂子。異日還可指
示他人。久立珍重 上堂。舉女子出定話畢。師曰。者
一則因緣。諸方商量者固多。判斷者却少。老僧今日
為伊判斷去也。若謂罔明即女子。女子即罔明。或有
一箇半箇信。若謂女子從來未曾離佛。佛亦未曾離
女子。一萬箇。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箇信不及。即今
現前。有信得及者麼。乃顧視左右曰。還見麼。不滯聖
凡情卒易。勸人除却是非難 上堂。舉藥山因僧問。
學人有疑。請師決疑。山曰。待晚間來為汝決。至晚參
眾集。山曰。今日要決癡底何在。僧便出來。山下座把
住曰。大眾。者僧有疑。便與一推。却歸方丈。師乃曰。我
[064-0289b]
此眾。還有要決疑者麼。我不用汝待至晚。即今便決。
纔有僧出。師搖手曰。且住且住。老僧屎急。便下座。歸
方丈 示眾。老僧年邁。不得如諸方依時及節。與汝
等說佛法。從今向去。與汝等。說得十二分。與佛法相
應。說得成言。如雲門大師曰。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
有一寶。秘在形山。如此說話。切莫作佛法道理會。從
今向去。十二分說得不成言。與佛法不相應。如雲門
大師曰。拈燈籠來佛殿裏。將山門來燈籠上。如此說
話。切莫不作佛法道理會。正恁麼時。汝等作麼生會。
咄。直須中間截斷。兩頭撒開。各自悟去始得。若只教
老僧。終日向你們。絮忉忉說去。正如春禽晝啼。秋蟲
夜鳴。有何意味。設有些些意味。却又如臘月裏底扇
子。在汝諸人分上。總用不著。且如即今向上一著。還
有可商量處麼。若道有可商量。豎起左拳曰。也只是
者箇。若道無可商量。豎起右拳曰。也只是者箇。眾中
有會得者麼。會得。即向前來。與老僧通箇消息。一總
不會。老僧今晚失利 示眾。汝等現前眾兄弟。老僧
者裏。不問你久修晚進。先要各正知見。知見若正。要
了生死。誠如反掌。更有甚麼商量處。若有僧問如何
是佛之知見。但向他道。老僧在汝脚下。纔擬議。便與
三十拄杖。可謂性快。不然總是草裏輥。有甚麼了期。
喝一喝 小參。舉僧問道吾。無神通菩薩。為甚麼踪
跡難尋。吾曰。同道者知。僧曰。和尚還知麼。吾曰不知。
僧曰。為甚不知。吾曰。去汝不會我語。師曰。老僧雖有
[064-0289c]
些些神通。只是沒有使處。既使矣。也無踪跡可尋。時
有僧問。如何是和尚底神通。師曰。恰為汝尋著了也。
僧曰。和尚若為相弄。師劈脊與一棒曰。分明舉似諸
方 聞谷印參師。作禮畢。師召廣印。印應諾。師曰。汝
認得廣印否。印曰。某甲不敢認。師曰。汝還有第二箇
廣印否。曰二箇却無。師曰。汝年多少。曰四十。師曰。曾
參多許年禪來。曰二十年。師曰。汝既知得是一箇廣
印。參了二十年來。到如今。馳求心還不肯休息。更要
待幾時休息去耶。汝既已信是一箇廣印了。須知此
目前燈火。也是廣印。即香爐也是廣印。箸瓶也是廣
印。香盒也是廣印。即硯子書冊本。也是廣印。桌子板
凳。也是廣印。笤帚糞箕。也是廣印。門[窗/心]戶扇。并照屏
衣服床帳等件。無非是廣印。即非洎山河大地。明暗
色空。竹木禽獸。有情無情等項。并風雲雷雨。日月星
辰。凡所見聞知覺。無非總是廣印。除了所知所見不
及。并所聞所到覺不到處。便不是廣印。汝甞聞天地
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之說。信乎。又聞若人識得
心。大地無寸土。信乎。印前答曰。信則極信。奈生滅念
緣無由解脫。師曰。你且退去休息。明日再與你商量
士大夫從師遊。師每舉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
作商人婦二語。罕有契者 有山居偈曰。五峰雲頂
古文殊。盡日跏趺總笑余。半點苦寒禁不得。躊躇未
了又躊躇 師風度簡易。神觀凝肅。以法道為己任。
而機用妙密。迥出常情。于萬曆甲寅二月十二日示
[064-0290a]
寂。先一日。有僧自臺山來。師與劇談宿昔。抵暮索浴。
眾察師意。懇請遺訓。師舉所著帽者三。眾無語。師撫
膝。奄然而逝。世壽六十六。僧臘四十四。茶毗靈骨。塔
于本山之右。
金陵靈谷曇芝禪師
參笑巖寶祖。問曰。古人道。打破
鏡來相見。既打破鏡。向甚麼處相見。寶曰。慙惶殺人。
師于言下。釋然領旨。遂忘却禮拜。舞蹈而出。服勤數
載。寶付偈曰。微笑拈華第一機。相傳八八未知非。今
將從上非非法。分付英賢力荷歸。
五臺瑞峰三際廣通禪師
久侍笑巖寶祖。室中機契。
付以偈曰。一念不生諸數滅。萬機休罷十方空。界空
數滅漚澄海。諸佛眾生影現中 後居臺山。壽昌經
參問曰。某于古德機緣。尚有疑處。乞師指示。師曰。試
舉看。經曰。臨濟大師道。佛法無多子。畢竟是箇甚麼。
師曰。向道無多子。又是箇甚麼。經曰。玄沙謂。靈雲未
徹。那裏是他未徹處。師曰。大似玄沙未徹。經曰。趙州
道。臺山婆子。我與汝勘破了也。未審。勘破在甚麼處。
師曰。却是婆子勘破趙州。經又擬進問。師曰。知是般
事便休。經禮謝而退。
嘉興府天寧幻也佛慧禪師
會稽史氏子。母夢僧訐
宿而娠。幼志出家。年十四。禮天台松谷受業。一日晨
課。至白毫宛轉五須彌。忽然身心脫落。前後際斷。舉
示谷。谷令參訪。遂往燕都。謁笑巖寶祖。親炙久之。蒙
印可。後住燕山天寧 上堂。簫吹鳳至。琴奏[鴳-女+隹]來。[犮/皿]
[064-0290b]
展龍降。杖𢹂虎伏。因緣會遇。鍼芥相投。諸仁者。即今
是醒耶夢耶。悟耶迷耶。莫有道得底麼。良久曰。鐘聲
徹曉夢魂多。雞唱黃昏沉醉客。若欲了生脫死。也不
消得。唵穆栗臨娑訶 示眾。西來大意乾屎橛。多少
禪人齩嚼不徹。當時我悔來遲。不然。攔胸推地一跌。
管教他屙又屙不出。免使兒孫橫說豎說。咦。曉送千
峰日。春回大地華。柳烟門外綠。遊子未歸家。參 居
四載。遷優曇多寶。晚年南還。住嘉禾天寧。僧參。師曰。
甚處神祗。何方靈聖。僧曰金粟。師曰。在彼作甚麼。曰
充園頭。師曰。蔬菜臨割時。還呌痛麼。僧作負痛勢。師
曰。老僧刀也未下。呌喚作麼。曰今日親見和尚。師曰。
如盲摸象。各說異端 師于利濟之事。靡不從事。處
身節儉。未甞干謁。將示寂。命侍僧取曆日視之曰。二
日可吾去矣。侍僧驚問何往。師曰。吾將有所適。僧跪
泣。願為眾少留。師笑曰。更後三日亦可。至期沐浴。跏
趺而逝。時崇禎戊辰八月五日也。壽九十有一。塔全
身於城北之嬾石菴。師有嬾石語。行世。
車溪冲禪師法嗣
杭州徑山南明廣禪師
鹽官韓氏子。出家於興善寺。
謁車溪冲。示趙州無字話。一日遊徑山。就地拈得片
紙。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釋然有省。往見
冲舉似之。遂蒙印可。後首眾於徑山 示眾。前年年
鼻孔無半邊。去年年兩眼不能全。今年年三十。精骨
獻青天。我禪已說了。汝等作麼生。參 示眾。箇般奇
[064-0290c]
特妙難言。驀直臯亭跳上天。帝釋鼻梁遭磕破。波斯
痛倒海門前 示眾。甚麼物恁麼來。石人舞袖笑盈
腮。泥牛入海無消息。木馬嘶風趁不回。忽趁回。鐵壁
銀山盡打開。驀拈拄杖畫一畫。這裏還有一重 示
眾。落日如懸鼓。峰前仔細觀。霞光交大地。一片錦山
川。汝等若作境話會。辜負平生。不作境話會。亦辜負
平生。畢竟作麼生 雪次。侍僧推牕云。滿山都是雪。
師云。隨聲逐色漢。僧云。請和尚離聲色道一句。師云。
滿山都是雪 普請。師擕作具。領眾到山門。適園頭
洗菜。磨頭曬巾。師指二人。謂眾曰。園有園頭。磨有磨
頭。復指自身云。要者漢作麼。眾無語。師拋作具歸方
丈 泰昌改元庚申仲冬二十七日。囑後事畢。奄然
坐逝。墖於徑山。世壽四十五。僧臘二十三。
南嶽下三十三世
禹門傳禪師法嗣
明州天童密雲圓悟禪師
宜興蔣氏子。父曦母潘。兒
時喜兀坐。若有所憶持者。及長讀壇經。深信宗門下
事。一日採薪。見堆柴突露面前有省。二十九。棄家投
龍池傳祖。三十三祝髮。時中看得心境兩立。請益於
傳。傳曰。若到者田地。便放身倒臥。師益昏惑。傳唯罵
詈。師坐臥不寧。偶過銅棺山被跌。豁然大悟。覺情與
無情。煥然等現。覓纖毫過患不可得。時傳居燕都普
照。師往省覲。傳曰。汝離我三載。有新會處麼。師曰。一
人有慶。萬民樂業。傳曰。汝又作麼生。師曰。特來省覲
[064-0291a]
和尚。傳曰。念汝遠來。放汝三十棒。師拂袖便出。一日
侍立次。傳曰。忽有人問汝。如何祗對。師向前豎起拳。
傳亦舉拳曰。老僧不曉得。者箇是甚麼意思。師曰。莫
道和尚不曉得。三世諸佛。也不曉得。一日傳召師至
前。拈起拂子曰。諸方還有者箇麼。師震聲一喝。傳曰
好喝。師又連喝兩喝。歸位。傳曰更喝一喝看。師便出
法堂。次日傳上堂。以衣拂付之。一日召師入室曰。老
僧昨夜起來走一轉。把柄都在手裏了。汝等為我扶
持佛法。師曰。若據某甲扶佛法。任他○○○○○。都
來總與三十棒。莫道分明為賞罰 上堂。擬欲參禪
圖脫生死。已錯了也。不擬參禪圖脫生死。又錯了也。
敢問眾兄弟。合作麼生得不錯去。咄。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禪不在參。道不須悟。直下了然超佛越祖。驀
拈拄杖曰。即今莫有超佛越祖者麼。卓拄杖曰。正好
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擲拄杖曰。為甚麼如此。撫掌曰。
者裏放過即不可 上堂。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
地收。舉起拂子曰。一塵起也。且作麼生是大地收底
道理。擲下曰。若知撲落非他物。始見縱橫不是塵
上堂。豎起拂子曰。眾兄弟。見麼。過去諸佛。現在諸佛。
未來諸佛。盡向悟上座拂子頭上。聚頭打葛藤道。凡
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也放
開。從教口勞舌費。若也把住。擊禪床曰。不消一擊。復
豎起曰。還見麼。擲拂子下座 因雪上堂。昨日青山。
今朝白雪。眾兄弟好消息。野鹿行人。步步成跡。惟有
[064-0291b]
挂角羚羊絕氣息。從來獵犬難尋覓。高著眼始得
上堂。以拄杖卓立曰。楞嚴經謂。如人以表表為中時。
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舉起召眾
曰。還知釋迦老子立地處麼。直饒知得釋迦老子立
地處。切莫向禹門門下過。一棒打折你驢腰。莫言不
道。擲拄杖。喝一喝。下座 傳祖忌辰。拈香曰。當時巴
陵。為雲門大師設忌。有三轉語。高峰為雪巖和尚設
忌。只有一句。悟上座今日為幻有老人設忌。一句也
無。何以。舉起香曰。者是一句耶。是三句耶。插香曰。逢
人切莫錯舉 上堂。盤山道。向上一路。熱盌鳴聲。老
僧道。向上一路。踏破草鞋 上堂。恁麼也不得。道火
何曾燒著口。不恁麼也不得。嚼爛虗空牙齒出。恁麼
不恁麼總不得。石頭老子舌無骨。驀拈拄杖曰。恁麼
也得。放下曰。不恁麼也得。復拈拄杖擲下曰。恁麼不
恁麼總得。汝諸人。還知禹門落處麼。便下座 上堂。
十方無壁。四面無門。中有一寶。任運縱橫 上堂。通
玄峰頂。好箇消息。若人識得。參學事畢。喝一喝曰。不
煩久立 上堂。五月五是端午。九月九是重陽。即今
却好箇時節。諸人不用別商量。所以道。三元三要事
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
菊花新。雖然。老僧更向註脚下添註脚。三元三要事
難分。自知較一半。得意忘言道易親。無者閒心情。一
句明明該萬象。眼花作甚麼。重陽九日菊花新。喝一
喝 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曰。東
[064-0291c]
山水上行。佛果曰。天寧即不然。有問如何是諸佛出
身處。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凉。老僧又不然。有問如
何是諸佛出身處。劈脊便棒 上堂。天晴日頭出。雨
下地上溼。此事極分明。問著皆擬測。休擬測。試看途
中人頂傘。田中人戴笠。若擬測。更參三生六十劫。喝
一喝 上堂。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爭如
臨濟小廝兒。赤手全提白拈賊。喝一喝 上堂。問學
人擬渡龍門。乞師一接。師以拂子作釣勢。僧擬再語。
師曰。領取鈎頭意。莫認定盤星。乃曰。入門便見賓主
歷然。開眼便明萬彚齊現。若向賓主歷然處會。未免
無名立名。無相見相。遂見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
是水。僧是僧。俗是俗。男是男。女是女。佛是佛。祖是祖。
種種差殊。若向萬彚齊現處見。則天不是天。地不是
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僧不是僧。俗不是俗。男不是
男。女不是女。佛不是佛。祖不是祖。賓不是賓。主不是
主。一道平等。浩然大均。且兩頭不涉。獨脫一句。作麼
生道。還委悉麼。雲有出山勢。水無投㵎聲 上堂。有
問有答。便落言詮。無問無答。即沉寂默。沉寂默即成
誑。滯言詮即成謗。所以道。不可以言語造。不可以寂
默通。語默向上有條。通天大路。又且如何。良久曰。白
日青天全體露 上堂。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大地。師曰。眼花作麼。曰如何是清淨本然。師曰。腦後
見腮。乃曰。當陽一著。無啟口處。正眼洞明。無迴避處。
所以道。有一物。明歷歷。黑似漆。上拄天。下拄地。甞在
[064-0292a]
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驀拈拄杖曰。穿却了也。諸人
還委悉也無。若委悉得。日用之中。折旋俯仰。無非本
地風光。若不委悉。百姓日用而不知。喝一喝 開爐
上堂。問正偏兼帶即不問。臨濟家風事若何。師便打。
僧擬進語。師復打曰。再犯不容。乃曰。火𦦨為三世諸
佛說法。照顧眉毛多少莖。三世諸佛立地聽。歷歷分
明赤骨惺。死柴頭發渾身𦦨。始可聯輝繼祖燈。喝一
喝。卓拄杖 高麗僧曇晦請上堂。舉德山曰。今晚不
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山便打。僧曰。某
甲話也未問。為甚却打某甲。山曰。你是甚處人。僧曰。
新羅人。山曰。未跨船舷時。好與三十棒。師曰。德山行
逸羣之令。格外提持。固是好手。老僧即不然。待伊曰
新羅人。便與連棒打出。使伊做箇脫灑衲僧。豈不快
哉。却曰。未跨船舷時。好與三十棒。者僧。未免向未跨
船舷時。新羅國裏躲根。大似龍頭蛇尾。老僧恁麼批
判。眾中莫有為德山作主者出來。與老僧拄杖子相
見。無則老僧作一場獨弄去也。拽拄杖下座。一時打
散。歸方丈 上堂。問十二峰頭雲霧遮葢時如何。師
曰瞎。曰九龍潭水白浪滔天時如何。師曰。莫亂做。曰
正當水清雲淨時如何。師曰去。僧禮拜曰。恁麼則青
山綠水去也。師曰錯。乃曰。六月初一正炎熱。人人通
體汗流出。忽然一陣涼風來。箇箇仍前乾暴暴。且道。
乾暴暴底是。汗流出底是。汗流出底是。則不應有乾
暴暴底時節。乾暴暴底是。則不應有汗流出底時節。
[064-0292b]
恐悞賺諸人。老僧不敢道破。諸人也須各各自悟。討
箇分曉始得 上堂。現成公案。不用尋思。八字眉分。
無干心力。如是則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
不恁麼總不得。未免向死水裏躲根。設若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也是在葛藤窠裏作
活計。不落兩頭機。不墮中間位。且道。二六時中。如何
受用。萬仞峰頭獨足行。喝一喝。卓拄杖 開爐上堂。
太白山中儘有柴。一株不許眾人搬。老僧不是多護
惜。為要諸人徹骨寒。雖然如是。只如道三界無安。猶
如火宅。諸人又向甚麼處迴避。若也迴避得。可以高
超三界。獨步大方。其或未然。各各照顧眉鬚始得
上堂。舉臨濟大師道。一句語具三元門。一元門具三
要。有權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下座。師乃召曰。大
眾。祇如適來問答。向甚麼處去。若知去處。有權有用
上堂。天童者裏。不敢虧人。你有半斤。稱你八兩。你
有十尺。量你一丈。眾中若有箇漢。聞恁麼道。忿性出
來道。都來總是箇無星秤尺。又稱量箇甚麼。老僧但
向他道。一釣便上。若也會得。有功者賞。若會不得。領
取鈎頭意。莫認定盤星 上堂。未到天童。不妨疑著。
已到天童。瓦解冰消。何故聻。不見道。聞名不如見面。
面既見矣。諸人分中。成得箇甚麼邊事。一翳在眼。空
花亂墜 問如何是賓中賓。師曰。滿面著埃塵。如何
是賓中主。師曰。老僧無伴侶。如何是主中主。師曰。三
更月下無人識。如何是主中賓。師曰。堂前坐來沒人
[064-0292c]
陪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百萬軍中斬顏良。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取了荊州放魯肅。如何是
人境兩俱奪。師曰。殺却陳友諒。并吞數十州。如何是
人境俱不奪。師曰。當今天下太平。國王萬歲。曰料揀
已蒙師指示。全提向上事如何。師以拄杖連擉曰。退
去退去 問如何是第一元。師曰。有口不能宣。如何
是第二元。師曰。足方頭頂圓。如何是第三元。師曰。恰
好在腰邊 問如何是三要。印開朱點窄。師打曰。打
你一棒。曰何不打兩棒。師曰。鈍根阿師 問清水洗
塵。塵水歸何處。師曰。茅廁裏。曰某甲不會。師曰。問取
淨頭去 問如何是五眼圓明。師曰。老僧止兩隻
問。如何是三寶。師曰。一頓胡餅兩頓粥。曰不問者三
飽。師曰。老僧日日奉持 問大修行人。為甚擔枷帶
鎖。師曰。自作自受無人救。曰萬丈巖前作揖。百尺竿
頭拱手。師曰。自拈自弄得人憎。如何是賓。師曰。終日
走途程。如何是主。師曰。坐斷乾坤惟自許。如何是賓
中賓。師曰。眼裏瞳人精又精。如何是主中主。師曰。脚
底脚頭舉更舉 問如何是暗中明。師曰。東村王老
夜摩肩。如何是明中暗。師曰。南海波斯晝洗面。明暗
相去幾何。師曰。分身兩處看 問學人到已一月。不
見堂頭時如何。師曰。者老漢甚處去也。僧擬議。師便
打 問殺生是大戒。為甚麼南泉斬猫。歸宗斬蛇。師
曰。汝實恁麼問麼。曰是。師曰。汝當懺悔去 問如何
是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師便掌。僧禮拜。師曰。是金剛
[064-0293a]
經恁麼說麼。曰是。師曰。換却汝眼睛 問如何是秘
密藏。師曰。八萬四千 問如何是離鈎三寸句。師曰。
快走快走 問如何是乾屎橛。師曰。田塍上看 問
併却咽喉。請道一句。師曰。老僧沒氣力 問目前無
一法時如何。師曰。背後著眼 問如何是圓滿覺。師
打曰。你欠一著 問盡力喫盡天童飯時如何。師曰。
直須吐却 師于萬曆丁巳。繼席龍池。次遷台之通
玄。禾之金粟。閩之黃檗。明之育王。天童。凡六坐道場。
三十餘年。宗風大振。座下踰三萬指。海內宿衲。久已
領徒住山者。嚮師之風。願就弟子之列。親炙座下。師
于去就。纖毫不苟。每嘆應菴老祖。著草鞵住院。共於
天童。雖以無功用行。變化荊𣗥林于笑談之頃。然數
出山。每為護法。挽留室中。示門弟子。每舉懶殘和尚
偈及寒涕垂膺話。且曰。貞觀嚮道。欲瞻風彩。上表遜
謝。往返三四。引頸就刃。神色儼然。我敬四祖道信大
師。茅茨石室。累煩聖主。且請前行。吾從別道。澡身淨
髮。跏趺而逝。吾敬汾州無業和尚。休心息念。斷絕板
援。賜紫及號。力陳昔誓。收付有司。恬然受刑。吾敬芙
蓉道楷禪師。崇禎辛巳。國戚康宇田公。為皇貴妃。齎
紫衣入山。請師陞座說法。復得俞旨。住持金陵報恩。
師以衰老遜謝。明年春。拽杖歸通玄。七月三日示微
疾。五日手書復護法祁侍御。六日有僧自都中來問。
喝作喝會。棒作棒會。入地獄如箭射。畢竟作麼生會。
師便打。僧禮拜。師曰。千句萬句皆從自了。自己不了。
[064-0293b]
喫棒不了。七日晨興。巡閱匠工如平日。及午歸丈室。
語侍僧。倦甚。登寢榻。少頃。方起坐。跏趺未竟。泊然而
逝。世壽七十有七。僧臘四十有六。全身迎還天童。塔
于幻智菴右隴。
常州磬山天隱圓修禪師
荊溪閔氏子。自幼失怙。鬻
蔬奉母。弱冠。聽講楞嚴。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
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惕然知
有生死大事。遂往投龍池傳祖。二十四得度。參父母
未生前本來面目。久未有入。一日隨傳出窑。同事謂。
聞四大名山。菩薩出現。神通廣大。傳曰。者裏也不少。
師曰。如何是者裏神通。傳曰。快度磚來。師于言下有
得。一日偶展楞嚴。至佛咄阿難此非汝心。驀然打失
本參。會傳北行。師掩關龍池。閱古人公案。復于雲門
扇子話去不得。力究兩載。聞驢鳴大悟。乃曰。忽聞驢
子呌。驚起當人笑。萬別與千差。非聲非色鬧。解關趨
京都。省傳于普照寺。傳曰。別來三載。各呈似看。師曰。
人說北地寒。我說南方暖。寒暖不知人。窮人知寒暖。
傳頷之。次日入室。問歷歷孤明時如何。傳曰。待汝到
此與你道。師便喝。傳曰。汝還起緣心麼。師拂袖便出。
又一日因事。傳穿褊衫舉椅子。作女人拜。向師曰。上
座。我拜你為師。師笑呈偈曰。木人提唱笑呵呵。更著
衣衫誰識他。昨日覸來是男子。今朝還作老婆婆。傳
笑曰。此甚愜老僧意。復遍謁諸尊宿。歸龍池掌記室。
盡得心髓。萬曆庚申。誅茅石磬。數載始成叢席 上
[064-0293c]
堂。磬山雪屋冷凄凄。到者都緣向上機。鼻孔盡從今
打失。赤條條地得無衣。要識向上機麼。良久曰。泥牛
吸盡武陵溪 示眾。拈拄杖曰。今朝七月半。農夫禾
好看。你我衲僧家。以何為公驗。秋風一陣來。黃葉兩
三片。凋殘功德林。石人也驚歎。既然如是。各各照顧
鼻孔。擲拄杖下座 示眾。磬山有時拈拄杖。不作拄
杖用。有時拈拄杖。作拄杖用。有時以拄杖。行徧四天
下。擲向壁角落裏。有時靠拄杖。打瞌睡去也。諸人者
裏見得分明。便會得臨濟大師底。賓中主。主中賓。賓
中賓。主中主。雖然。切不得動著。動即打折你驢腰。莫
言不道。卓拄杖下座 示眾。祖師巴鼻。孤迥撩天。獅
子爪牙。威獰踞地。得之者羣魔喪膽。用之者百獸腦
裂。且道。誰是其人。不見臨濟大師道。有時一喝。如金
剛王寶劒。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
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驀喝一喝曰。且道。者一
喝。是金剛王寶劒耶。踞地獅子耶。探竿影草耶。一喝
不作一喝用耶。若道是金剛王寶劒。如何是踞地獅
子。若道是踞地獅子。如何是探竿影草。若道者探竿
影草。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者裏識得。堪作濟下
兒孫。者裏未識得。切莫胡喝亂喝。饒你喝得虗空落
地。猶未在。且將我者一喝。入于四喝之中。不見有一
喝之相。亦將四喝。入我一喝之內。不見有四喝之名。
到者裏。還分得那一句是賓。那一句是主。不見慈明
老人曰。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會得箇中意。日午
[064-0294a]
打三更。還委悉麼。不是祖師親嫡胤。直饒動地野狂
鳴 示眾。舉雲門道。若說菩提涅槃真如解脫。是燒
楓香供養你。若說說佛祖。是燒黃熟香供養你。若說
超佛越祖之談。是餅香供養你。皈依佛法僧下去。應
菴曰。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被雲門一棒打
開了也。還有為眾竭力底麼。出來為雲門作主。與歸
宗相見。師曰。雲門大師。將三分真香。薰天下衲僧鼻
孔。如截虗空作三節。看不無氣葢諸方。應菴老人。拈
一條棒總要穿却。亦是倚勢欺人。大眾。那裏是他一
棒處。若道雲門一棒打開。怎奈分作三節判斷。若作
三節看。怎奈應菴一棒穿却。到者裏。有斷得者。出來
與磬山相見。不惟撥開二老關棙。亦為諸方雪屈。有
麼有麼 示眾。舉僧問雲門。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門
曰。清波無透路。僧曰。和尚從何得。門曰。再問復何來。
僧曰。便與麼去時如何。門曰。重疊關山路。師曰。雲門
大師此三轉語。內有函葢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
逐浪句。山僧今日一一點破。可惜當時者僧水中捉
月。有人透得。許你親見雲門 示眾。昨夜三更時分。
文殊普賢二大士。口喃喃地。助揚法化。及至天明。都
走向拄杖子裏。橫拈倒用。各合其宜。驀然觸著帝釋
鼻孔。將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傾盆。或者道。者是雲
門扇子。不是德山拄杖。若道是雲門扇子。又是德山
拄杖。道是德山拄杖。又是雲門扇子。總在磬山手裏。
驀卓一下曰。諸人還定當得出麼。若定當得出。也有
[064-0294b]
權。也有實。也有照。也有用。殺活縱奪。盡在者裏。且得
力一句。又如何道。復卓一下曰。扶過斷橋水。伴歸明
月村 示眾。拈起拄杖曰。大眾急著眼看。卓一下曰。
天得之以覆育。地得之以生成。君王得之。恩被萬物。
羣臣得之。報國祐民。且道。衲僧得之。又如何施設。玉
林琇。驀掀倒香案曰。截斷天下人舌頭。便出。師擲下
拄杖。擎兩手作修羅勢。震威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
臘月一。事事應須急。箇裏莫茫然。看孔還著楔。休待
三十夜。手脚做不及。諸人還覺毛寒骨豎麼。切忌上
度 上堂。舉乾峰道。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
第二。雲門出眾曰。昨日有人從天台來。却往徑山去。
乾峰召維那曰。來日不得普請。師曰。乾峰大似誘人
犯法。好與三十棒。雲門雖則見兔放鷹。亦是忘前失
後。諸人到此。切不得放過來日不得普請底句。雖然。
也是賊過後張弓 上堂。舉歸宗泥壁次。白侍郎來
參。宗便問。君子儒。小人儒。白曰。君子儒。宗乃打泥拓
一下。白遂過泥。宗接得便使。良久曰。莫是俊快底白
侍郎麼。白曰不敢宗曰。只有過泥分。當時侍郎將成
九仞之山。不進一責之土。山僧若作侍郎。但應諾諾。
和尚切莫壓良為賤。雖然。今時要者般君子儒。也甚
難得。諸人還知二老用處麼。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上堂。今朝臘月十五。夜半搥鐘擂鼓。觀音入理之門。
到此休教莽鹵。不莽鹵。五九四十五。四十五窮漢街
頭舞。且莫舞。春寒途中猶更苦。祇如穩坐家堂底。又
[064-0294c]
作麼生。喝一喝曰。休瞌睡 解制上堂。春山青春水
綠。萬卉欣欣爭秀郁。三三兩兩出林巒。雲水茫茫自
奔逐。塗中驀撞鐵蛇橫。擬議遭他箇塗毒。還有箇得
者麼。咦。便下座 一日琇書記。𢹂二猫上方丈。問師
那箇好。師指曰。者箇好。琇便擲下而去。復入見猫在
地便與一踏。師拈拄杖打趂。琇轉身曰。和尚也掙命。
師打曰。你不知鼠的害。只欲行祖師門下事。琇高聲
曰。說甚祖師不祖師。師曰。與麼為甚踏殺猫。琇曰。和
尚作者箇說話。入地獄如箭射。師乃低頭歸方丈。至
晚小參。舉前話曰。老僧到者裏。性命幾合不存。眾中
有人代得一轉語相救老僧麼。箬菴問曰。大眾。和尚
今日普請。拂袖便出。師曰。過去了也。琇曰。箭去西天
十萬里。猶在這裏擬議。亦出。師卓拄杖曰。雖然如是。
不因漁父引。爭得見波濤 問如何是第一句中薦
得。堪與佛祖為師。師曰。覿面春風和氣。眉分八字縱
橫。如何是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師曰。揭開
雲裏月。休向暗中行。如何是第三句中薦得。自救不
了。師曰。言中有響知歸。不免借他家路 問如何是
法身邊事。師曰。黑漆桶。如何是法身。師曰。爛東瓜。如
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三家村裏酒帘子 問如何
是句到意不到。師曰。言言見諦。步步迷蹤。如何是意
到句不到。師曰。只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如何是意
句俱到。師曰。有時獨倚庭欄上。閒看梅開三五枝。如
何是意句俱不到。師曰。落花流水去。空負浪遊人
[064-0295a]
問山嶽傾頺。為甚烟霞不散。師曰。捨大戀小。曰獨臨
玉鏡。為甚眉目不睹。師曰。打破鏡來相見 問日裏
即有。睡中即無。如何得寤寐一如去。師曰。誰與你道
的有無。曰不會。師曰。不會最親切 問最初一步即
不問。未審踏著箇甚麼。師曰。半夜裏偷瓜。曰偷後如
何。師曰。未到你在 問世尊睹明星。意旨如何。師曰。
黑裏白。曰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如何是性空。師拈
拂示曰。者箇三十七文買的 問學人未到磬山。先
喫棒了也。師曰。空頭禪和。曰再求賜棒。師曰。老僧無
者閒氣力 師風儀磊落。賦性恬退。親炙龍池。凡一
十八載。累命分座說法。皆辭遜。初入磬山。值雪深。五
十餘日炊烟幾絕。師於饑禽野獸中。安之晏如。獨念
法門衰晚。師道陵彝。力恢濟上綱宗。大闡別傳旨趣。
痛呵穿鑿。嚴辯正邪。四方嚮道之士。承風踵接。競喧
宇內。崇禎乙亥九月二十三日示寂。世壽六十有一。
僧臘三十有七。奉全身。塔于報恩。順治己亥。門人崇
遺命。遷塔歸荊溪海會寺之左。
紹興府雲門雪嶠圓信禪師
鄞縣朱氏子。年九歲。聞
誦彌陀經。水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遂知信向
佛乘。至二十九歲棄家。後訪秦望山妙禎山主。禎舉
他心通僧。問僧。何處來。僧曰天竺。心曰。我聞三天竺。
你從那一竺來。速道速道。其僧茫然無對。師聞舉。疑
情頓發。次日拽杖登大石。高聲提曰。從那一竺來。速
道速道。忽然前後際斷。如空中迸出日輪相似。乃說
[064-0295b]
偈曰。石貼背脊骨。翻身脇肋骨。仔細看將來。動也動
不得。復喝曰。張三殺人。李四償命。欲往天台訪尋知
識印證。忽擡頭見古雲門三字。豁然大悟。復說偈曰。
一上天台雲更深。脚跟踏斷草鞵繩。比丘五百無踪
影。若見他時打斷筋。遂返。縛茅雙髻峰。復謁雲棲蓮
池大師。呈偈曰。不解西方不學禪。偶來塵世只隨緣。
三間茅屋傍溪住。兩扇竹[窗/心]關月眠。破盡衲衣那有
結。養長頭髮欲成顛。自從會得西來意。白雪飄飄六
月天。次參龍池。室中機契。即獲心印。萬曆四十三年。
遷徑山千指菴。後住廬山開先。癸未。遷嘉禾東塔。晚
住越之雲門 徑山上堂。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
不思議。彈指頃。石虎齩殺青田雞。燈籠露柱。忍俊不
禁𨁝跳上。鵬摶峰頂。揚聲大吼。且道。吼箇甚麼。功德
池中添箇月。滿林光彩可追隨 上堂。雲門宗旨絕
商量。函葢乾坤不覆藏。觸著頂門便顛蹶。棒頭指出
好兒郎 僧問。一口吸盡西江水時如何。師曰。露出
野狐精。僧擬議。師便打 廬山開先寺上堂。亘古開
先風景異。此山何似紫袈裟。無言童子分明說。那箇
男兒先到家。喝曰。易復易。難復難。何人施大臂。斬斷
祖師關 遊金輪峰回上堂。遊罷金輪峰。歸來招隱
坐。老人昨日去彼禮塔。今日方回。諸仁者。還見老人
去來麼。良久曰。樹頭黃葉盡。應見遠山青 結制上
堂。四十年來恁麼行。斬開碧落血腥腥。其中果有希
奇事。獅子遊行不問程。稽首燈王如來。普願微塵國
[064-0295c]
土眾生。同入般若波羅密門。且道。般若波羅密門。作
麼生入。舉拂子曰。鑒 上堂。舉僧問雲門曰。一念不
起。還有過也無。雲門道須彌山。當時者僧若悟去。將
須彌山。抝作兩橛。今日還有會底麼出來。若不會。老
僧為你道破。一念不起須彌山。青天白日鬼門關。黃
[鴳-女+隹]樓前鸚鵡岸。白蘋紅蓼血斑斑 上堂。舉天目斷
崖和尚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照影無踪。從此
不疑諸佛祖。有何南北與西東。喝一喝。好則好矣美
則美。何妨不可是歸期。只為路窮山更杳。可憐墮落
作奴兒 解制上堂。結制何如解制奇。春風南北各
棲遲。村中乞食無些子。一片饑腸一首詩。六十五日
前。從何處來。六十五日後。從何處去。是大神呪。是大
明呪 誕日上堂。諦觀辛未年前事。徹夜思量淚不
乾。老人記得小時騎竹馬。三三兩兩打瓦鼓。阿呵呵
唱哩囉。跳底跳。舞底舞。一回歡笑一回苦。可憐生。逐
年老去今七旬。翻憶當年三四五。咄 上堂。舉傅大
士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
時凋。者箇莫是汝等主人公麼。良久曰。莫錯會 上
堂。僧問。如何是向上一乘。師曰。塔尖峰頂。曰如何是
向下事。師曰。幡竿動也。曰意旨如何。師曰。地藏菩薩
元旦上堂。[焊-干+恭]竹一聲天地老。塔前無處不光輝。即
此是法。即此是道。即此是行。大眾。久立珍重 解制
上堂。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良久曰。一
期過了。堂中不見一箇半箇。且喜太平。十字街頭。撞
[064-0296a]
著馬相公。與你索飯錢。你作麼生抵對。喝一喝曰。春
風日日到園林。夜夜面南看北斗 越州雲門寺上
堂。盡十方世界。是然燈佛光明門。盡十方世界。是釋
迦牟尼佛總持門。盡十方世界。是兜率陀天彌勒尊
者解脫門。盡十方世界。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般若波
羅密門。盡十方世界。是普賢菩薩行願門。盡十方世
界。是一切修多羅差別義海門。盡十方世界。是凡夫
眾生。四生六道。微細極微細。昆虫蚤虱生滅門。以拂
子打一圓相曰。會麼。喝一喝。下座 上堂。黃面老人
曰。我無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何言歟。然燈
佛與我授記。號釋迦牟尼。呵呵大笑曰。題目分明
上堂。青山白晝。泉石松雲。驀面相逢。吾不識誰家之
子。若向者裏會得。便可穩坐家山。如或未然。切勿脫
空妄語 上堂。世間為商為客者。不論千里百里。俱
要到家。惟老人無家可歸。何以故。者裏無你棲泊處。
假若三十日晚到。又作麼生。千聖同途不同轍。還有
相隨者麼。拄杖子 上堂。清和日日爽精神。風送楊
花足四隣。分付子規漫啼血。明年更有許多春。舉拂
子曰。會麼。打一圓相。下座 上堂。昨夜東隣踏月回。
蓼花楊柳向人來。分明一段好消息。爭奈時人眼不
開 師捫虱次。聞谷師向背後。拍肩一下曰。和尚慈
悲些。師曰。箇箇見血 問大悲千手眼。那一隻是正
眼。師曰。露天石臼子。曰意旨如何。師曰。瞎 問如何
是函葢乾坤句。師曰。撲不開。曰如何過得獨松關。師
[064-0296b]
曰。莫作假雞啼 問如何是吹毛劒。師曰。鈍鳥兩三
行 問如何是金剛王寶劒。師曰。不斬野狐精。曰如
何是踞地獅子。師曰眼。曰如何是探竿影草。師曰。早
知汝在途中。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曰。要你
自死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日日月在天
問。如何是雙髻家風。師曰。一堆土竈。萬箇峰頭。曰大
師承嗣何人。師曰。遠山終日看。雲裏鐵牛嘶。曰如何
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破二作三 問。如何是休糧方。
師曰。兩粥一飯。曰此理如何。師曰。不曾嚼著一粒米
問。如何是賓中主。師曰。曾為浪子偏憐客。月下風
前幾度吟。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楖栗橫肩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曰如何是賓中賓。師曰。一片春雲
飛出嶺。至今縹緲不還山。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眼
裏瞳人雙赤子。生來好醜任君看 問。不是心不是
佛不是物。是箇甚麼。師曰。正好著力 祁季超。指庭
前樹問。者樹幾時成佛。師曰。成佛久矣。曰為甚纔生
長出來。師曰。異見眾生 師在階下曝背。見徹崖至。
忽作跪勢曰。意旨如何。曰捏怪不少。師驟步歸方丈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水長船高。曰見後
如何。師曰。泥多佛大 師一日示微疾。書訣眾偈曰。
小兒曹。生死路上好逍遙。皎月冰霜曉。喫杯茶坐脫
去了。命侍者進茶。飲畢而逝。時順治丁亥八月二十
六日。世壽七十七。僧臘四十八。全身塔于雲門右麓。
主其後事者。猶子弘覺忞禪師也。
[064-0296c]
世祖章皇帝。稔嚮師名。惜未及召見。因特賜帑金五
百兩。命重葺其藏塔。賜弘覺禪師。御札曰。錫杖還山。
時縈遠念。茲覽音問。式慰朕思。來伻言旋。裁書附往。
並有欲語者。朕每念法門。輙景先哲知。雪嶠大師藏
塔。卓立雲門。後學諸方。應共瞻仰。比聞山界雖分。基
址漸圮。恐年深人遠。凌毀堪虞。今持捐五百金。重為
修治。雖未必足窣波之費。然經朕一為整葺。人必改
觀起敬。自不敢復行侵侮矣。禪師重念儀型。久懷崇
飾。當勉為經理。承朕敬禮尊宿之義。以副夙心。故茲
特囑。禪師其悉之。
淨名抱朴蓮禪師
臨安駱氏子。年十五。投妙嚴祝髮。
二十二。往雲棲受具。初遊講席。一日自念。數年以來。
於教相旨趣。雖有理會處。生死岸頭。全用不著。遂更
衣入徑山。禪期三七日中。廓然洞徹。述偈曰。自幼失
親娘。徧覓於他鄉。驀然一相見。更不再思量。解制即
往荊溪。叩龍池傳祖。問曰。自遠趨風。乞師指示。傳曰。
老僧牙齒疎缺。師曰。親切處。更乞一言。傳據座。師喚
侍者點茶來。傳曰。不妨靈利靈利。師曰。某甲耳聾。傳
休去。一日辭行。傳曰。老僧猶有語言未盡在。師曰。和
尚言雖未盡。其意某甲已知。傳曰。且道老僧意作麼
生。師便喝。傳曰。再喝一喝看。師轉身便出。傳以源流
拂子付之 住後。僧問。佛是何義。師曰覺義。曰佛還
迷否。師曰迷。曰既覺云何復迷。師曰。復迷又問作麼。
曰也須問過。師拈棒打出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064-0297a]
師曰。蛺蝶穿花影。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掀眉
掃白雲。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彼此無消息。曰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推窗看月明 熊魚山居
士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舉茶杯請茶。熊曰。我在
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作麼生。師曰。脫殻烏龜飛
上天 問。如何是麻三斤。師曰。斤兩分明 師於崇
禎己巳八月示寂。塔于淨名。著有禪宗啟蒙一冊。行
世。順治間。
世祖問道崆峒。徵車四出。嚮師道行。徵其遺像。進大
內焉。
南明廣禪師法嗣
福建建寧普明鴛湖用禪師
海寧鄭氏子。從南明廣
受業。甞謁無幻冲。指示法要。從度夏徑山。偶閱思益
經有省。述偈呈廣。廣呵之。提持數載。一日檢傳燈。至
演祖下。載清風公案。膺礙釋然。廣印可。出住普明
上堂。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便打。曰如何是學人心。
師曰。欲攫游龍。蝘蜓竟上。曰畢竟如何。師連棒打出。
下座 師與雪嶠大師翫月次。嶠指月曰。者半個在
那裏去了。師良久云。會麼。嶠曰。也只得半個。師曰。者
半個在那裏去了。嶠亦良久。師曰。也只得半個。相與
大笑 元旦上堂。古道修然回鳳曆。堯歌舜頌樂無
疆。雲籠丹桂金莖秀。雨沐瓊林玉葉長 崇禎壬午
十月十一日辰時。索筆書偈曰。生也錯。死也錯。鐵獅
掣斷黃金索。擲下筆云。咄。遂寂。世壽五十有六。僧臘
[064-0297b]
三十有九。塔於本山。
五燈全書卷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