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四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
呈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七世隨錄
杭州雲林證南參禪師
上堂。若論升祖父堂。據祖父
室。三十八年前。蚤已親到一回了也。何用辭禹穴渡
[104-0625c]
錢塘。經百里踰三城。而後謂之一會靈山儼然未散。
然則我法叔碩和尚之命。豈徒然哉。繼席開堂。則吾
豈敢。聊向泉亭執帚。分所應也。遂以拂子拂曰。雲門
三句。掃向一邊。洞山五位。掃向一邊。法眼六相。溈仰
一十九門。掃向一邊。直饒滹沱老子。三元三要。四料
揀。雖不路傍搕𢶍。要非屋裏家珍。到這裏。也不得放
過。祇如今日建立一句。又且如何。大喝一喝曰。新雲
林且令行一半 晚參。高峰大師道。工夫不到不方
圓。而今工夫到了也。且道。是方是圓。良久曰。西冷橋
外斷頭船 晚參。古人道。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已
中秋。了分外明的月。聻。大眾要見麼。豆莢剝老菱咬。
幾箇知他滋味好 上堂。將心來。與汝安。那箇葫蘆
醋不酸。將罪來。與汝懺。不是我衣莫晒㫰。更言五十
自知非。老鼠[啣-止+山]著油燈盞。凡莫知。聖豈會。大喝曰。不
是箇中人。休教來插嘴三目淵嗣。
建昌雲居九屏燕雷鵬禪師
結制上堂。欲知護末。猶
當慎初。脚跟努力空裏步。躍出那邊三脚驢。威音王
佛。猶是他奴。大唐國內。割稻栽畬。不入荊棘林。不坐
曲彔牀。頭正尾正。阿誰直下分疎。擲拄杖曰。穿却鼻
孔 解制上堂。匡眾十年來。得箇住山法子。不學汾
陽置酒肉紙錢。趕散閒神野鬼。不學葉縣水潑旦過
堂。驅驗英靈。又不學諸方巧黠羅致。掠虗雛兒。多多
打發。但只去者任去。不用鉤子鉤伊。住者任住。不用
錐子錐伊。設有知得飯是米做的。更須七棒對十三。
[104-0626a]
索取飯錢著晦山顯嗣。
撫州疎山白雲[厂-一*臣*頁]西器禪師
上堂。舉白侍郎。參見道
林。禮拜起曰。乞和尚開示。林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曰。恁麼說話。三歲孩童也解道。林曰。三歲孩童雖
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師曰。道林太煞直截。侍郎當
面錯過。若問山僧。但向他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設
有箇漢出來道。長老何得走人舊路。山僧便合掌曰。
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 疎山墖頌曰。使盡三文
全體露。同風千里合知音。層層影落秋江水。一道寒
光翠鎖深 趙州訪二菴主頌曰。懸羊頭賣狗肉。口
甜如蜜。心狼如毒。前箭猶輕後箭深。討人便宜不知
足晦山顯嗣。
饒州莞山寶應異目宗禪師
示眾。見聞覺知。乃生死
之本。見聞覺知。乃解脫之源。苦瓜連根苦。甜瓜徹底
甜。與麼會去。如隔天淵 示眾。攔腮一掌。劈胸一拓。
可笑灌溪只得半杓。何故。關南鼓。普化鐸晦山顯嗣。
饒州南天異峰逈禪師
示眾。無手人行拳。摑倒須彌
山。無口人發渴。吸乾大海水。識得渠面目。千華生碓
嘴。且道。是甚麼面目。有眼無耳朵。六月火邊坐 雲
門乾屎橛頌曰。這一橛。太直截。硬似泥。軟如鐵。驀地
拈來。虗空逼塞。咄咄莫覰著。覰著則眼瞎。晦山顯嗣。
鄂州梅亭嗣昌雲白映禪師
小參。昨日晴。今日雨。雞
寒上樹。鴨寒下水。仔細思量。生擒活捉。一串穿却鼻
孔。拋向十字街頭。高聲曰。不作貴。不作賤。還有人酧
[104-0626b]
價麼。良久曰。山僧今日失利 示眾。識得一。萬事畢。
人天眾前。討甚巴鼻。高高處觀之不足。低低處平之
有餘。無言童子口喃喃。新羅[鷂-缶+工/山]子過多時。昔日丹霞
燒木佛。偶然院主墮鬚眉 小參。高懸古鏡。突出難
辨。漢來胡來。不隔一線。從空放下。無背無面。直饒一
擊粉碎。誰知七片八片。拋向糞埽堆頭。剔起眉毛不
見。迸出頂門三隻眼。倒騎泥牛入佛殿晦山顯嗣。
杭州香積玉山玢禪師
上堂。無生國裏。荊棘參天。糞
埽堆邊。光明動地。雖乃一道平等。不許抝曲作直。饒
是淨名杜口於毗耶。也須脚下一椎。釋迦掩室於摩
竭。亦要當頭一劄。何故。從來官不容情。殺人須待見
血 上堂。衲僧家。不識這箇消息。東觸西觸。天驚地
動。一朝打破漆桶。鼻直眼橫。始知瓦解冰消。若便與
麼會去。正是用管窺天。須知更有事在。且道。畢竟如
何徹證。遂顧左右曰。半百白頭雲覆頂。萬家冷竈火
生烟 興化擯維那頌曰。戈戟森森奮虎威。霜鋒不
展勢崔嵬。金鞭倒插乾坤黑。葢代功高腦後槌 德
山托鉢頌曰。碧海無風浪拍天。幾回翻轉釣魚船。渾
身是口難分訴。一日恩深萬劫冤 趙州洗鉢頌曰。
十分容易萬分難。無限癡人苦自瞞。饒你於斯能薦
取。須知更有一重關 問如何是函葢乾坤句。師曰。
東山高西嶺濶。曰如何是截斷眾流句。師曰。無你插
足處。曰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曰。阿爺不是自家親
晦山顯嗣。
[104-0626c]
鄂渚大洪山報國潤堂證禪師
上堂。世尊設教。露布
葛藤。達磨安心。眉間掛劒。引得後代兒孫。分門列戶。
至我先師老人。橫拈七事。法戰當場。饒他鈍鋼打就
底。也著鎗頭亂點。山僧既是他種草。敢不依樣畫貓。
開爐已來。逼得幾箇尿牀鬼子。破家散宅。餘者趂入
水牯牛隊裏。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解制上堂。把住
繩頭。是佛亦打。是魔亦打。管甚船來陸去。九十日內。
饑也一餐。飽也一餐。且喜隨家豐儉。放開一線。緊峭
草鞵。逢人且乞一文。沒踪跡處。切莫藏身。遇佛堪消
三拜。吾在諸方二十年。祇明箇事。汝等若到他家。逢
人切莫錯舉 除夕示眾。一年今夜已畢。沒者閒工
夫。說祖翁底長話。祇要諸人識得。鼻孔眼睛。原在自
己面上。從來不借他人的出氣。立地翻得轉禪牀上。
老漢痛椎一頓。大夫夫兒捋虎鬚。不為分外。萬一不
然。明朝又添一歲 問頭尾一齊收。如何是把住句。
師曰。鐵蛇橫古路。曰兩頭俱坐斷。如何是放行句。師
曰。追風天馬戴麒麟。曰威音那畔事。請師又重拈。師
打曰。話墮了也晦山顯嗣。
揚州圓通北來別傳續禪師
湖廣元江徐氏子。小參。
舉德山托鉢公案畢。師曰。機輪轉處。龍象磕額。瓜牙
相叩。雷轟電掣。折轉旌旗。搏天跨月。攙鼓擎王。還他
箇賊。攔胸把住曰。賊賊。免教叢林證龜為鼈 小參。
梅蘂欲放未放。春風似來未來。不如截斷岐路。看取
拄杖花開。直得燈籠夜半結子。露柱午後懷胎。不知
[104-0627a]
是男是女。切忌胡亂疑猜。山門佛殿從新起。僧堂厨
庫兩邊排。驀喝一喝曰。要識圓通這句子。大家出手
舞三臺紫蓋衡嗣。
朱華山芥巢宗禪師
越州蔣氏子。壯年棄室出家。禮
佛日衡。參無夢無想公案。有省。即呈偈曰。一輪明月
照西溪。黃[鴳-女+隹]峰頭黃[鴳-女+隹]棲。展翼不知何處去。擡眸猶
見海天低。衡曰。如何是大用現前。師曰。石虎駝兒過
別峰。衡笑而頷之 柏樹子頭曰。趙州舌頭硬似鐵。
滾滾機輪無間歇。放去收來得自由。殺人活人不見
血。有人更問西來意。拈起柏子驀頭楔。問諸人撇不
撇。珊瑚枝枝撐著月紫蓋衡嗣。
江都上方鐵壑普禪師
盱眙朱氏子。母馮。孀居守節。
備歷艱虞。既長。念生死事大。依邑之嘉祐薙染。後參
靈隱志。機契而印可焉 問如何是學人得力處。師
曰。禮拜頭須著地。曰如何是學人轉身句。師曰。脚跟
下須帶眼走。僧擬議。師便喝 無夢無想頌曰。燈籠
沿壁上須彌。高唱虗空沒字[石*白-日+田/廾]。喚起木童吹鳥道。前
峰石女報生兒石揆志嗣。
信州玉山白雲隆濟紹燈明禪師
福建汀州吳氏子。
依臥龍山剃度。參僊潭晉得法。入室次。晉問。無夢無
想。無見無聞。如何是大用見前。師曰。鼻孔裏翻身。晉
曰。香嚴上樹。如何話會。師曰。再犯不容。晉曰。文殊乃
七佛之師。因甚出女子定不得。師曰。莫謗他好。晉曰。
罔明乃下地菩薩。為甚出得。師曰。賊是小人。晉首肯
[104-0627b]
焉 問猛虎當路時如何。師曰。却被山僧騎著。曰將
謂猴白。更有猴黑。師曰。草賊大敗。僧作虎聲。師打曰。
者畜生 問如何是佛。師曰。壞苕菷。曰某甲不會。師
曰。要用便用。說甚不會。僧於言下有省載一晉嗣。
京都報恩楚林睿禪師
小參。笠下清風。胸次無塵。始
見杖頭明月。頂門具眼方窺。汝等各各眼光。爍破四
天下。還見興化老做處麼。眾無對。師曰。一似瞎漢
小參。三日前三日後。仔細看來全漏逗。十字街頭石
敢當。始終不解藏家醜。報道達磨無心釋迦有口。說
了四十九年。狼籍八斛四斗。賺得神光立雪深。一箇
渾身盡分剖。山僧無法施行。總付糞箕笤[竺-二+帚] 解制
上堂。天無門地無戶。亂走衲僧。向什處去。饒汝道箇
不是。西天便歸東土。也被興化拄杖子穿却鼻孔。攛
拄杖下座 小參。結冬來半月了。半月前不問你。半
月後。道將一句來。一僧曰。待某甲禮拜和尚。師便打。
一僧曰。山門前。佛殿後。師曰。前後一齊收。僧便喝。師
便打。乃曰。山門前佛殿後。向上向下。全提半提。正法
眼藏。涅槃妙心。德山棒臨濟喝。是什破草鞋。總拈置
一壁。畢竟如何。歸堂吃茶 小參。[感*鳥][感*鳥]鳥。[感*鳥][感*鳥]鳥。終
朝兀兀棲烟島。脚下魚行總不知。耽耽只視池塘草。
守到天昏地黑時。空腹高心飛去了。知他何處是歸
林。前路茫茫添懊惱。知是魚形是蚌形。傷哉如何好。
爭免山禽舌噭噭 早參。今朝三月一。光陰真可惜。
春山遠若眉。春雨濃如汁。春日不曾晴。春色從何覓。
[104-0627c]
卓拄杖一下曰。潦倒靈雲見不全。桃花幾陣空狼藉
小參。瞞瞞頇頇。問訊燈籠。眼睛在甚麼處。𢤱𢤱恫
恫。禮拜露柱。脚跟下錯過。不知。空王殿上。打得箇背
翻筋斗。百草頭邊。許你同坐同行歗堂汾嗣。
太平乳山普明載月舟禪師
上堂。有一句子。從上諸
佛列祖。古今天下老和尚。橫說豎說。隱顯說。方便說。
種種譬喻說。總未曾說到。乳山今日不惜口業。與諸
兄弟道破。良久曰。耳朵兩片皮。牙齒一具骨 上堂。
考鐘伐鼓。攢簇將來。事不獲已。聊通一綫。呵呵大笑。
歸方丈 晚參。一冬來。燒榾柮火。擁百衲被。饑來喫
飯。困來打睡。曾無少法當情。那來禪道理會。諸兄弟。
攢簇上來。將謂我惠汝三昧。眾引首。師以竹篦旋風
打散 小參。住山無奇特。一日鉢盂兩度濕。豐儉但
隨緣。物物頭頭皆具足。乃目顧大眾曰。幸是人家男
女。便歸方丈 小參。即心即佛錯。非心非佛錯。不是
心不是佛不是物錯。諸人還會麼。若還不會。更聽一
頌。乳山三錯。笟籬木杓。一任諸人。橫卜豎度 小參。
南泉十八上。便解作活計。奢而不儉。趙州十八上。便
解破家散宅。儉而不奢。有人道。得平展句。掉臂出乳
出門 小參。乳山一往家風別。弄瓦搬磚無刻歇。有
人若問西來意。放下泥盤笑不徹 上堂。天之高。地
之厚。折旋俯仰誰解搆。燈籠三。露柱四。認著依然還
不是。卓拄杖一下曰。切須仔細 上堂。洞明堂奧。迥
絕羣趨。扶豎宗乘。肯資餘力。[纜-罩-卓]得大綱在手。自然橫
[104-0628a]
拈倒用。殺活全彰。東擲西拋。權衡有據。有時建立。則
如山如嶽。全主全賓。有時掃蕩。則無剩無餘。絕朕絕
兆。變化若神龍出海。脫略同香象截流。軌則弗存。印
文畢具。且畢竟以何為驗。喝一喝曰。由臨濟至今。七
百有餘[示*冀] 先慈忌日上堂。舉那吒太子。柝骨還父。
柝肉還母。然後現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師曰。
骨肉既還父母。且喚甚麼作本身。今日山僧飲水思
源。深恩罔報。也不柝甚骨肉。亦不運甚神力。祇將我
母。曠大劫來。不沉不掉。一段光明。直下穿透黧奴白
牯髑髏。爍破燈籠露柱眼睛。且汝等尋常面門出入
的。又是甚乾矢橛。連聲喝。下座山菴林嗣。
泰興建安澹風位禪師
小參。即心即佛。毗盧墮在凡
夫。非心非佛。普賢失其境界。驀拈拄杖。卓一下曰。若
向這裏徹去。即便抝折拄杖。高挂鉢囊。若也如何若
何。奚啻白雲萬里 小參。破故紙糊窗。防風不住黑。
牽牛過嶺。滑石難行。拈拄杖曰。看看。拄杖四百四病
一時頓發。還有相救者麼。眾無語。師曰。觀音觀音醉熱
粹嗣。
蘇州華山泐潭自求膺禪師
上堂。百千妙義。總在心
源。一句無私。十方坐斷。山門頭合掌。佛殿裏燒香。且
道。有法說。無法說。蓮華峰高高處。觀之不足。默然洞
低低處。平之有餘。豁開鳥道。撥轉龍池。一樹兩樹花。
千莖萬莖竹。紅底自紅。綠底自綠。斜底自斜。曲底自
曲。南北東西參學人。畫蛇不用重添足 示眾。舉臨
[104-0628b]
濟示眾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在汝諸人面
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出問云。如何是無位
真人。濟下禪床擒住云。道道。僧擬議。濟托開云。無位
真人是甚麼乾矢橛。便歸方丈。師曰。臨濟大師。如將
谷響千斤。換得空花萬片。若作佛法商量。還未夢見
在。何也。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僧鑒青嗣。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四
五燈全書卷第一百四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七世隨錄
京都報恩楚林睿禪師(補遺)
示眾。舉馬祖因僧問離四句
絕百非話畢。師曰。馬祖父子。不動干戈。全鋒敵勝。這
僧。只要深入重圍。不顧腦門中箭。祖曰。藏頭白。海頭
黑。也是鐵作面皮 示眾。舉世尊覩明星因緣畢。師
曰。諸方盡道。話作兩橛。何似徐六擔板。殊不知大小
世尊。開得一張口。打失兩莖眉 示眾。舉婆子燒庵
話畢。師曰。一人暗藏春色。一人明露秋光。雖然。咸歸
造化。要且時分不同。若到報恩門下。二俱喫棒 示
眾。舉盤山上堂。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𤠔
捉影。慈明曰。向上一路。千聖不然。大慧曰。向上一路。
熱碗鳴聲。師曰。諸大老。各各張吞佛祖底口。勦凡聖
[104-0628c]
底舌。及至向上一條捷徑大路。依舊提掇不出。山僧。
要與諸人覿面拈出。如何是向上一路。看脚下。便歸
方丈 示眾。舉藥山化主與甘贄行者因緣畢。師曰。
者僧著賊猶可。藥山著賊更甚。具眼者。試辨看 示
眾。學南泉示眾曰。三世諸佛不知有。黧奴白牯却知
有。師曰。余住法興時。舉問琮監寺。如何是三世諸佛
不知有。答曰。黃金殿上青苔老。如何是黧奴白牯却
知有。答曰。鐵壁峰前水草香。又問輝維那。答前語曰。
拖犁拽耙渾閒事。答後語曰。帶水沾泥總不妨。余曰。
你者兩箇漢。作恁麼語話。披毛帶角。無有了日在俞昭
汾嗣。
竟陵寶嚴頑谷璘禪師(補遺)
青陽邑侯。請上堂。豎起拂子。
召眾曰。看看。這漢無端𨁝跳。撞倒妙喜國土。現蹟轉
輪。號無諍念。一時統領王及千子。來到寶嚴。自謂我
於寶藏如來所。發阿耨多羅三菩提心。誘諭惟心法
門。宏道教外旨趣。聲未息。被山僧一摑。直得瓦解氷
消。連聲呌曰。屈屈。且道屈箇什麼。擲下拂子曰。三段
不同。收歸上科 解制上堂。結却布袋口。三世諸佛
不知有。解卻布袋口。狸奴白牯却知有。逗到功成行
滿時。依舊面南看北斗。恁麼見得。猶是矮子看戲。直
饒向未結已前。掀倒禪床。喝散大眾。寶嚴拄杖。未肯
輕放。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上堂。纂子峰高。萬山環
簇。卓錫泉深。孤雲出沒。艮覆[犮/皿]盂巒。逼塞咽喉唇吻。
脫屣羅漢橋。把斷聖凡要路。任具獅子爪牙。縱象王
[104-0629a]
威猛的到來。未免望崖而退。驀顧左右。門風豈欲高
天下。聳峻孤峰勢如然 報恩上堂。舉僧問首山曰。
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山曰。低聲低聲。
曰如何受持。山曰。不染污。師廼喝一喝。有問如何是
此經。莫向者一喝下薦取。如何受持。念千念萬。倘或
躊蹰。更聽一頌。二月南湖春草徧。橫江渡口常如練。
相期一夜在孤舟。空見浮雲三兩片俞昭汾嗣。
久依慧定禪師(補遺)
潤州陳氏子。世業儒。早孤。食貧奉母。
每有出塵之想。以終鮮兄弟而弗忍。命之娶。即痛哭
避去。母察其志堅。乃不之強。母歿。始薙染。誓志參學。
風瓢雨笠。單丁無侶。徧歷諸方。先是。參西來意。頭面
俱腫。一日見梧葉墜堦。疑情頓釋。腫處全消。作偈曰。
徹體金風吹瑟瑟。堦下梧桐落一葉。只道今朝是立
秋。不知已過寒露節。後至武昌。禮洪山嚴序紀。機緣
相契。遂蒙記莂焉 一日。鷓鴣頭陀問。秋色滿空庭。
萬法非真實。且道。以何為驗。師曰。長年不出戶。士曰。
堪作甚麼。師曰。撞著老維摩。虗空連底脫。士曰。劄出
鋒鋩。你可曾見。師曰。金風一動。徧體清凉。士曰住住。
師便喝 洪山紀問。德山入門便喝。臨濟入門便棒。
且道。利害在什麼處。師一喝。紀起身拓開曰。向者裏
添個註脚。師一掌。紀曰。山僧今日失利 頌本來面
目曰。驀然踏著娘生鼻。萬物從來非法時。向日西來
沒半字。至今東去有無為 頌萬法歸一曰。萬法一
歸何所疑。九年冷坐盡皆知。而今識得佳人面。暗寫
[104-0629b]
秋光寄阿誰嚴序紀嗣。
袁州仰山獅乳猊禪師(補遺)
上堂。氷凌走馬。劍刃行拳。那
吒手裏展紅旗。金剛背上翻白眼。三百六十骨節。節
節放光動地。八萬四千毛孔。孔孔現寶王剎海。但得
南山解起雲。未必北山不下雨。若是久參上士。向這
裏直下坐斷。方有少分相應。何故。不入洪波內。怎見
弄潮人 晚參。仰山平實生涯。懶向淨地撒沙。說甚
子胡狗。趙州茶。禾山打皷。秘魔擎叉。乃至五乘三藏。
諸子百家。無量法門。玅義恒沙。不消仰山咳𠻳一聲。
盡情收拾了也。且道。是何章句。良久。喝一喝 僧問。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師便打。曰學人不會。
師曰。莫謂辜負汝 頌世尊初生曰。惡毒多生種得
親。出胎便解皷風塵。至今無限郎當漢。餿飯拈來祭
鬼神煦杲照嗣。
蘇州祇園湘鄰濟禪師(補遺)
小參。斬得釘。截得鐵。出匣鋩
寒。倚天照雪。若嫌破碎五分。同具一身。莫羨團圞。兩
口却無一舌。千偈讀瀾翻。且喜沒交涉。一句解全提。
重把虎鬚捋。千七百則。盡是達摩眼睛。四十九年。無
非釋迦心血。諦聽諦聽。莫說莫說。若到無智人前。添
他一箇驢橛 小參。大好齋筵。人人得飽。東邊來者
東邊坐。西邊來者西邊坐。你莫管他杓大碗小。但要
知得飯是米做。祇如醎酸苦辣一一打。從諸人舌頭
歷過。因甚孔子又道。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良
久曰。今朝應酬事煩。明日到齋堂裏。與你說破 小
[104-0629c]
參。乾矢橛。南無佛。饒你念得口滑。但有出氣無進氣。
還曾念著一句麼。所以說。大統綱宗中事。先須識句。
若不識句。難作箇話會。百不思時。喚作正句。你作麼
生念。纔擬舉念。早入邪途。一言蔽諸。直須會取。喝一
喝曰。莫妄想僧鑒青嗣。
海雲浣墨源禪師(補遺)
小參。古人曰。瞽者善聽。聾者善視。
截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迴旋顧眾
曰。千倍萬倍。盡在斯矣。擊竹篦一下曰。不堪持贈君
小參。咽喉儱侗。吞却一對。達摩眼睛。即今在臟腑
中。橫窺豎睨。嘆曰。可惜許。打入這個皮袋去也。乃撫
手久之曰。具眼衲僧。且居門外 中秋小參。清光如
洗。萬象涵虗。潑出松濤。寧沉空寂。直得虎頭岩藏身
無地。叠石磨轉展無從。端嚴如坐水晶宮。普願何須
超物外 乞食回小參。住山人無別計。饑則乞食持
盂。飽即歸家任意。念觀音的。常念觀音。呼揭諦的。頻
呼揭諦。負舂者。繼大鑑之高風。掃地者。奪寒山之長
技。拾片雲補就袈裟。對殘月課完經偈。灼然無事於
心。怡然無心於事。長聯牀上飽齁齁。即此便名歡喜
地。諸仁者。祇如一飽忘百饑的。還曾嚼著自己舌頭
麼僧鑒青嗣。
興國天嵒峻禪師(補遺)
示眾。會則事同一家。不會則萬別
千差。古人恁麼道。祇堪入佛。不能入魔。伏龍則不然。
不會則事同一家。會則萬別千差。汝等諸人。還曾夢
見麼 示眾。臨濟有三要。伏龍有四要。不免舉似諸
[104-0630a]
人。也要大家知有。第一要薪水。第二要茶鹽。第三要
米谷。第四要喫飯穿衣。屙屎睡覺。諸人者不得作禪
道佛法會。不得作世諦語言會。且作麼生會。參 上
堂。哆哆和和說無病。憑實商量不可信。更有一種告
諸人。耳聽何如眼聽正。喝一喝煦杲照嗣。
邑宰大慧居士牟欽元(補遺)
字東山。原籍關東。隨父任淮
揚[奧-釆+米-大+ㄎ]西。士生聰慧。博通經史。曾宰秦邑。夙具根器。信
重禪宗向上事。苦志窮究有年。雖解會稍能趨向。不
能直下了然。一日到蓮花寺。參肩遠鍾。士問。畢竟如
何得明正法眼藏。鍾震威一喝。士曰。除此之外。還別
有麼。鍾却掩其門。良久復開。士擬問。鍾掩却士口曰。
道道。士直下洞明。乃曰。早知燈是火。飯熟幾多時。復
呈偈曰。正法眼開法法融。一機纔動萬機通。本來面
目今方見。盡在逢緣不借中。鍾首肯。即授之以偈。而
記莂焉肩遠鐘嗣。
山東臨清林文伯居士(補遺)
名秀。早年登科甲。官居主政。
世善之家。伊父芝山道長。曾得旨印心於兜率。廣行
六度。士閱藏得悟。洞徹玄要曰。今日方知一字無。復
呈偈曰。五千大藏隨心轉。心法雙忘徹底掀。親悟本
來真面目。拈來用去總逢源。肩遠鍾。乃以源流法偈。
印可焉肩遠鍾嗣。
[104-06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