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69 道德真經傳(二)--呂惠卿 (ZTDZ)


[003-120164c]
道德眞經傳卷之三必七
    資政殿學士吕惠卿傳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
仁爲之而无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
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
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
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


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傳曰道之可道非常道則庸有得而有之
 者乎上德者以无得爲得唯其无得乃所
 以得也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者
 以不失之爲得者也唯其不失故雖得而
 非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
 爲非故無爲也率德之自然而實无以爲也
 下德不知出此而爲之故不能不有以爲
 也夫德无以爲足矣而且有仁焉則是爲
 之也然上仁者之於仁无所事仁而仁者
[003-120165a]
 也是爲之而无以爲也仁則不可獨者也
 必有義焉雖上義不得不爲者也是爲之
 而有以爲也仁者施之而已義則擇所施
 之宜者也未責所報也禮則施報矣來而
 不往非禮往而不來亦非禮施報之義也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以其
 往而不來雖不以禮繼之猶不爲非禮以
 禮之理固如是也上仁上義上禮猶如此
 則其下者不論而見矣由是觀之失道而
 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


 禮豈虚言哉禮之相責望者如彼則忠信
 自此薄亂爭自此起而智謀之所以用也
 是禮雖所以治亂適所以首亂也前識雖
 所以用智乃所以始愚也夫何故人之治
 常生於厚厚則其性薄則其僞去性而作
 僞未有不亂者也人之自知常在於明明
 則其實智則其華離實而務華則未有不
 愚者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
 其實不居其華故忘仁義絶禮學遺智慧
 而志於道德之大全是之謂去彼取此
[003-120165b]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
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天无以清將恐裂地
无以寧將恐發神无以靈將恐歇谷无以盈
將恐竭萬物无以生將恐滅侯王无以爲貞
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爲本邪
非乎故致數譽无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


 傳曰道一而已而得之則得之者與道爲
 二非一也唯其得之而无得故謂之得一
 也昔之得一者莫不然也仰之而天也得
 一以清故覆焉而不傾俯之而地也得一
 以寧故載焉而不陷神无形而至寂者也
 以得一故妙乎有生而靈谷有形而至虚
 者也以得一故應乎所感而盈其衆爲之
 物以得一故生而无極其尊爲王侯以得
 一故能制天下之動而貞夫一則一之不
 可不致也如此故一者天之所以清地之
[003-120165c]
 所以寧寂之所以靈虚之所以盈萬物之
 所以生而侯王之所以爲天下貞者也使
 天无以清則裂地无以寧則發神无以靈
 則歇谷无以盈則竭萬物无以生則滅而
 侯王也无以爲貞而唯貴高之知其得不
 蹶邪故貴以賤爲本則未有貴者乃貴之
 所自而立也高以下爲基則未有高者乃
 高之所自而起也然則貴而无其貴高而
 无其高乃侯王之所以爲天下貞而不蹶
 者邪是以孤寡不穀人之所惡而賤也而


 貴高以爲稱者以其所本爲在此也故致
 數而極之以至於一則貴不異乎賤而卑
 不離乎高而譽出於无譽矣譽无譽則毁
 无毁矣譽无譽則不可得而貴毁无毁則
 不可得而賤玉可貴故琭之石可賤故落
 之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不可得而貴
 賤之謂也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
有生於无
[003-120166a]
 傳曰道之周行萬物非不逝也而其動常
 在於反所謂樞始得其環中以應无窮者
 是也運動乎天地非不强也而其用常在
 於弱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无有入於无間者是也故天下之物生於
 有有生於无唯有爲能生天下之物而无
 又能生天下之有則道之動在於反而其
 用在於弱可知已然則欲反而弱者无他
 致一以極乎无而已矣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
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眞若渝大
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无形道隱
无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傳曰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則聞道者
 死生固不足以累其心豈苟知之而已哉
 上士聞道眞聞之者也眞聞之則无所復
 疑特勤而行之而已矣夫道亦何以勤行
[003-120166b]
 爲哉曰觀諸心以契其所聞則勤行之謂
 也中士聞道聞之而未審焉者也故若存
 若亡若存若亡則不能勤行之一出焉一
 入焉而已矣下士聞道聞之而不信者也
 故大笑之所以大笑者以情求之而不得
 故也使道而可以情求則彼不笑之矣故
 曰不笑不足以爲道若古之建言者有之
 凡皆不可以情求之謂也㝠㝠之中獨見
 曉焉无聲之中獨聞和焉是之謂明道若
 昧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則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是之謂夷道若類爲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无爲是之謂進道若
 退上德者无爲而无以爲者也然其應如
 響斯不亦若谷乎大白者滌除玄覽而无
 疵者也然受天下之垢斯不亦若辱乎廣
 德者廓乎其无不容也而未嘗自見自是
 自矜自伐也斯不亦若不足乎善建者不
 拔而建之以常无有非確然有見者也故
 曰建德若偷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而
 非所驚也故曰質眞若渝大方體之无南
[003-120166c]
 无北奭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
 玄㝠反於大通此大方之无隅也大成若
 缺然日計之而不足歳計之而有餘此大
 器之晚成也大音者聽之不可聞故希聲
 大象者視之不可見故无形凡此者皆道
 也然謂之明而若昧謂之夷而若類謂之
 進而若退以至音而希聲象而无形名與
 實常若相反故以道隱於无名而以名名
 之則常若相反者也唯道爲能如此故旣
 以爲人已愈有旣以與人已愈多而生之


 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莫非
 道也故曰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
而抱陽沖炁以爲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
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
將以爲教父
 傳曰道之在天下莫與之偶者莫與之偶
 則一而已矣故曰道生一旣謂之一則謂
[003-120167a]
 之者與所謂爲二故曰一生二有一有二
 則有三矣故曰二生三故唯无名則已苟
 謂之一則其適遂至於三三立而萬物生
 矣故曰三生萬物凡幽而不測者陰也明
 而可見者陽也有生者莫不背於幽而不
 測之陰而向於明而可見之陽故曰萬物
 負陰而抱陽負則背之抱則向之也雖然
 必有沖炁以爲之和蓋陰與陽二也沖炁
 一也萬物不得一无以生故也故人之所
 欲者軒冕富貴也而其所惡者孤寡不穀


 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而
 遂有之以爲固則向陽而不知反之甚者
 也古之制名者以其所惡而爲王公之稱
 者欲其貴而不忘賤高而不忘下抱而知
 所負向而知所反以不失乎沖一之和而
 已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滿招損謙
 受增時乃天道也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我之所教道也教而不以我義者則亦非
 道而已蓋唯通於道者爲得一得一則无
 我无我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
[003-120167b]
 爭反是死之徒而已君子之教人雖或不
 同然至於反一而无我教之所自而生也
 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无有入於无
間吾是以知无爲之有益不言之教无爲之
益天下希及之
 傳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觀於
 物則水是也无有入於无間觀於物則炁
 是也水以其柔弱故幾於道然而不能无


 形者也而猶攻堅强者莫之能先炁以其
 无質故合於神然而不能无炁者也猶能
 入於无間而況以无形之至柔太易之未
 見炁於以馳騁天下之至堅而入於无間
 則孰不爲之動而亦何入而不自得哉故
 曰吾是以知无爲之有益也而不言之教
 无爲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亦不知反其宗
 而已矣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
[003-120167c]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可以長乆
 傳曰列士之所徇者名也而至於殘生傷
 性則不知身之親於名也故曰名與身孰
 親貪夫之所徇者貨也而至於殘生傷性
 則不知身之多於貨也故曰身與貨孰多
 所徇者名則世謂之君子所徇者貨則世
 謂之小人君子小人之所徇雖或不同而
 亡其所存則一也然則得名與貨而亡其
 存則不知亡之病於得也故曰得與亡孰


 病是故愛名欲以貴其身也以甚愛之故
 並其良貴而失之是大費也蓄貨欲以富
 其身也以多藏之故并其至富而害之是
 厚亡也夫唯有德者知至貴之在已而无
 待於名也故知足而不辱知至富之在已
 而无待於貨也故知止而不殆不辱不殆
 則可以長乆矣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
[003-120168a]
清靜爲天下正
 傳曰萬物始乎是終乎是是大成也然始
 无所始終无所止故若缺唯其若缺故其
 用日新而不敝萬物酌焉而不竭是盈也
 然益之而不加益故若沖唯其若沖故其
 用日給而不窮大直者曲之而全枉之而
 直者也故若屈大巧者刻彫衆形而不爲
 巧者也故若拙大辯者不言而辯者也故
 若訥如是无它凡以有本故也本者何也
 今夫寒熱者天地之所爲有形之所不免


 也而一躁焉則可以勝寒一靜焉則可以
 勝熱以一時之躁靜猶可以勝天地之所
 行况夫體无爲之清靜以爲天下正則安
 往而不勝者乎故以言其成則若缺而不
 敝以言其盈則若沖而不窮其直若屈而
 伸其巧若拙而工其辯若訥而諭此之謂
 有本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天下无道戎馬生於
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
[003-120168b]
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傳曰天下有道民之智能已於耕食之間
 而盜爭銷於无欲之際而其死已脱矣故
 曰却走馬以糞天下无道見可欲以爲造
 兵之本雖有封疆之界不能定也故曰戎
 馬生於郊然則罪之所由生者何耶可欲
 而已矣故曰罪莫大於可欲由可欲故不
 知足則雖有餘而不止也平爲福有餘爲
 禍故曰禍莫大於不知足由不知足故欲
 得欲而得之則怨咎之招而兵之所以不


 已也故曰咎莫大於欲得故不知足者雖
 足而不足則知足之足常足也可知矣
   不岀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
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
而成
 傳曰天下之所以爲天下者果何邪知天
 下之所以爲天下則不出户而知之矣天
 道之所以爲天道者果何邪見天道之所
 以爲天道則不窺牖而見之矣今夫天下
[003-120168c]
 之大固无窮也必待出而後知之則足力
 之所及者寡矣所知者幾何哉天道之遠
 固不測也必待窺而後見之則目力之所
 及者寡矣所見者幾何哉故曰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是以聖人知天下之所以爲天
 下故不行而知見天道之所以爲天道故
 不見而名夫何故以其備於我故也知之
 於所不行名之於所不見則不爲而成矣
   爲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爲學曰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无


爲无爲而无不爲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傳曰爲學者未聞道者也未聞道而求之
 則不得不摶故曰益爲道者已聞道者也
 已聞道者而爲之則期至於无爲而已故
 曰損而損之者未免乎有爲也并其損之
 者而損焉而後至於无爲无爲者无有而
 已无不爲者乃所以无无也此之謂絶學
 无憂无憂之謂神神也者物物而非物者
 也則取於天下也何有由此觀之取天下
[003-120169a]
 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觀莊
 周之所以應帝王者而深求之則可知已
   聖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无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
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
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惵惵爲天下渾其
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傳曰人心其神矣乎操則存捨則亡出入
 无時莫知其鄉操存捨亡則无常體之可
 測出入无時則非今昔之可求莫知其鄉


 則非方所之可得神則若是人心亦然聖
 人先得我心之盡者也故无常心而以百
 姓心爲心猶之鑒也无常形以所應之形
 爲形而已聖人之視已心也如此則其視
 百姓心亦若是而已則善不善信不信亦
 何常之有哉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
 善之知其心之善不善无常而以德善之
 故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知其
 心之信不信亦无常而以德信之故也物
 得以生之謂德形體保神各有儀則之謂
[003-120169b]
 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則德者性之所
 自出則无不善不信明矣聖人之在天下
 惵惵然不已爲百姓渾其心渾其心也者
 使信善者不以自異而不善不信者不自
 棄故也百姓皆注其耳目唯聖人之爲視
 聽而聖人皆孩之孩之也者遇之以慈待
 之以厚雖有不善不信猶善而信之知其
 心之无常猶已而已矣
   岀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


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
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
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傳曰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則生死相
 爲出入而已矣生之徒十有三則由生而
 得生非幸生者也死之徒十有三則由死
 而得死非不幸而死者也民之生動之死
 地十有三則豹養其内而虎食其外毅養
 其外而病攻其内非不以生爲事顧不得
[003-120169c]
 其道而動之死地者也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蓋由生得生由死得死者固不必論
 而以生爲事而反之死地其失爲在此也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
 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老子之
 於此言固已體之而言蓋以疑之言聞以
 質之何也此莊周所謂重言耶嘗試論之
 人之所以遇虎兕被甲兵而虎兕甲兵之
 所以能傷人者以吾有身故也今我視吾


 心莫知其鄉則吾心不可得吾心不可得
 則吾身與物亦不可得内不見有身外不
 見有物則孰爲死地孰爲虎兕甲兵而投
 其角措其爪容其刃哉然則善攝生者夫
 何以加此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
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
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
[003-120170a]
謂玄德
 傳曰萬物之生常本於无名之物而其畜
 常在於一而未形而物得以生之際无名
 者道也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者德也及其
 爲物則特形之而已非其所以生且畜也
 已有形矣則裸者不得不裸鱗介羽毛者
 不得不鱗介羽毛以至於幼壯老死不得
 不幼壯老死皆其勢之必然也故曰道生
 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然則勢出於形
 形出於德德出於道道德本也形勢末也


 本尊而末卑本貴而末賤是以萬物莫不
 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此其所以能以无爲之柔弱而勝
 形勢之剛强則王侯之所以賔化萬物者
 在此而不在彼也然則雖曰道生之德畜
 之物形之勢成之至本而言之則生之畜
 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莫非道
 也而道終无名焉故曰生而不有爲而不
 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003-120170b]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旣得其母以知其子
旣知其子復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兊閉其
門終身不勤開其兊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
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復歸其明无遺身殃
是謂襲常
 傳曰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則經所謂吾
 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是也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常无名而爲天下母
 何也蓋有名徒爲萬物母而未足爲天下
 母无名天地之始則自天而下皆生於无


 名故曰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也聞道易
 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今我旣得其母以
 與心契矣非特聞之而已也則知天下之
 物皆我之所出也知天下之物皆我之所
 出而我常守之而不失則天下孰能以其
 所出而害其所自出哉此其所以殁身不
 殆也塞其兊閉其門終身不勤此則守其
 母之謂也心動於内而吾縱焉是之謂有
 兊有兊則心出而交物我則塞其兊而不
 通不通則心不出矣物引於外而吾納焉
[003-120170c]
 是之謂有門有門則物入而擾心我則閉
 其門而不納不納則物不入矣内不出外
 不入雖萬物之變芸芸於前各歸其根而
 不知矣夫何勤之有哉古之人有能廢心
 而用形者以此道也若開其兊而不塞濟
 其事而不損則我之心直爲物之逆旅莫
 適守者何恃而不亡哉此所以終身不救
 也夫惟守其母者每見其心於動之微則
 寂然不動矣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故曰見小曰明守无形之至柔而物莫


 之能勝也故曰守柔曰强旣用其光以照
 其動之微復歸其明以反於寂然也則未
 嘗開兊濟事以至於不救何殃之有哉如
 是則襲於知和而深不可見矣故曰用其
 光復歸其明无遺身殃是謂襲常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
夷民甚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虚服文采
帶利劍厭飲食資財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

[003-120171a]
 傳曰君子之於道不可以不刳心心刳而
 无餘雖萬變陳於前而不足以撓吾之靜
 夫何施而畏哉使我不能刳心而有介然
 之知行於大道則唯施是畏求其周行不
 殆不可得也況夫開其兊濟其事者耶大
 道之爲體不知而知則夷之甚者也而民
 乃欲以有知求之是好徑而不知所由也
 人之生以食爲本而食必出於田田治而
 倉實倉實而食足食足而財豐財豐而廷
 治以知其本之所自出故也今以介然有


 知之心而行於大道則已不得其母不得
 其母則其子非吾有也非吾有而取之猶
 之洒掃其庭内蕪其田虚其倉而服文采
 帶利劍厭飲食資財有餘亦非其有而取
 之矣非盜誇无以爲也豈道也哉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身其德乃眞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
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
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
[003-120171b]
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傳曰凡物以建而立者未有不拔者也唯
 爲道者建之以常无有則善建而不拔矣
 凡物以抱而固者未有不脱者也唯爲道
 者抱神以靜則善抱而不脱矣夫唯所建
 所抱者如此則其傳豈有窮哉此子孫所
 以以祭祀不輟也世之所謂修德者或修
 之於天下國家而不知其本眞乃在吾身
 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眞或修諸其身而


 不能推之於天下國家者故曰修之家其
 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
 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也莊周以爲道之
 眞以治身其緒餘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
 天下其說出於此也然則何觀而修之身
 哉以身觀身而已矣何謂以身觀身今吾
 觀吾身之所有何自也則知吾身之所自
 而有矣又觀吾身之所以觀者何自也則
 知吾觀之所自而觀矣旣知吾身之所自
 而有又知吾觀之所自而觀則所以修之
[003-120171c]
 身者已足而无待於外也以家觀家以國
 觀國以天下觀天下亦若是而已矣古之
 所以藏天下於天下者用是道也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
爲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䘒作精之至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知和
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炁曰强物壯
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傳曰人之初生其德性至厚也比其長也


 耳目交於外心識受於内而益生日益多
 則其厚者薄矣爲道者損其所益生性修
 反德德至同於初故曰含德之厚比於赤
 子夫赤子之爲物特以其受沖炁之和積
 而未散而猶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
 搏況夫充純炁之守通乎物之所造而其
 和大同於物者夫孰能害之魏文侯之問
 卜啇是也蓋唯精爲能致和何以言之今
 夫赤子不知所取而握固不知所與而䘒
 作則精也使赤子也介然有取與之知則
[003-120172a]
 不一而粗矣其能知是乎故曰骨弱筋柔
 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之至无
 所憂愠故雖終日號而嗌不嗄則和也使
 赤子也有所憂愠則炁戾而不和其能若
 是乎故曰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夫形
 全精復與天爲一精而又精反以相天精
 而至於相天則其充沖炁之和以至大同
 於物不足異也故致道之極則至於復命
 復命曰常含德之厚則至於知和知和亦
 曰常則道德雖有間及其會於常則同也


 知常則常因其自然而不益生動不知所
 爲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
 灰奚以心使炁爲哉故益生則曰祥禍福
 无有則无人災祥者禍福兆於此而人災
 隨之矣心使炁則曰强强梁者死之徒夫
 致虚而守柔者道也道乃乆没身不殆致
 實而强則物而已物壯則老其道也哉故
 曰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兊閉其門挫其銳
[003-120172b]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
親不可得而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傳曰知至於知常則知之至也知之至則
 默而成之而无不理也何所容心哉茍爲
 不能无言則不能无我雖知之非眞知者
 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兊閉其
 門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
 同則默而成之之道也若然者萬物一府
 死生同狀无所甚親无所甚䟽故不可得


 而親不可得而䟽不就利不違害故不可
 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榮通不醜窮故不
 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夫可得而親䟽利
 害貴賤者則貴在於物而物能賤之不可
 得而親䟽利害貴賤者貴在於我而物不
 能賤也其爲天下貴不亦宜乎然則知道
 者固終不言故曰今以言言道則言非道
 也而知者乃以言爲知則是知知矣斯言
 所以不得不出也以其言岀於无言雖言
 猶不言也夫道豈默然也哉
[003-120172c]
   以正洽國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
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
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
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无爲而民自化我
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欲而
民自樸
 傳曰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其來乆矣
 則其所以治國用兵者固不同也治國者
 不可以不常且乆者也故以正而不以奇


 正者所以常且乆也兵者不祥之器非君
 子之器故有道者不處兵而常且乆則是
 處之也故以奇而不以正奇者應一時之
 變者也以其故不能不有以爲以正故不
 以智治國國之福也治國而无所事智則
 有事之不可以取天下也明矣故曰以正
 治國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何以知无
 事之足以取天下哉以有事不足以取天
 下而知之也夫唯爲不出於无爲而至於
 有事則天下多忌諱以避其所惡則失業
[003-120173a]
 者衆而民彌貧人多利器以趨其所好則
 下難知而國家滋昏民彌貧而多利巧國
 家滋昏而奇物滋起此法令所以滋彰而
 盜賊多有也法禁於法之所加而不能禁
 於法之所不加令行於令之所聽而不能
 行於令之所不聽民貧而多利巧則令有
 所不聽矣國家昏而奇物滋起則法有所
 不加矣此所以滋彰而盜賊多有也若然
 者凡以有事取天下之過也故聖人云我
 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樸此則取天下
 常以无事之證也蓋我无爲而民自化我
 好靜而民自正則民多利巧奇物滋起法
 令滋彰盜賊多有未之有也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樸則天下多忌諱而
 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亦未之有也
 蓋其失之也由有事故天下多忌諱而民
 彌貧人多利器而國家滋昏唯其如此故
 民多利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也其復之也由无爲故好靜无爲故民自
[003-120173b]
 化而絶巧棄利奇物不起好靜故民自正
 而盜賊无有由无爲好靜故无事而无欲
 以无事故民自富而无忌諱之貧以无欲
 故民自樸而无利器之昏其序然也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
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无正邪
正復爲奇善復爲妖民之迷其曰固乆是以
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傳曰以正治國以无事取天下則其政悶
 悶悶悶者言其不以察爲快也故其民淳
 淳淳淳者言其不澆於薄也以智治國以
 有事爲天下則其政察察察察者反悶悶
 者也故其民缺缺缺缺者言其不全於樸
 也淳淳故安於德性而不爲禍福奇正善
 妖之所遷是不澆於薄也缺缺故避禍而
 未必免求福而未必得以爲正也而有時
 乎爲奇以爲善也而有時乎爲妖而禍福
 奇正善妖未知孰在也徒令智多而難治
[003-120173c]
 是不全於樸也何則時有終始世有變化
 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有所宜有所拂者
 世所謂禍而有所宜則福所倚也有所宜
 者世所謂福而有所拂則禍所伏也則孰
 知其極而避就之耶自殉殊面有所正者
 有所差則所謂正者果未可知也今爲正
 者後或爲奇此爲奇者彼或爲正善與妖
 亦然則天下之禍福正奇善妖果未可定
 也民自有知以來迷而執之其日乆矣奈
 何重之以察察之政而使之不得反樸而


 全乎是以聖人方而不割故不以一人斷
 制利天下廉而不劌故勝物而不傷直而
 不肆故能曲全而枉直光而不耀故用其
 光復歸其明此无它取此悶悶而去彼察
 察故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如嗇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
之重積德重積德則无不克无不克則莫知
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
乆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003-120174a]
 傳曰治人而不以人之所以爲人者而治
 之則人不可得而治矣事天而不以天之
 所以爲天者而事之則天不可得而事矣
 精神四達並流而无所不極化育萬物其
 名爲同帝則人之所以爲人而天之所以
 爲天者也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
 與神爲一則人其有不可得而治天其有
 不可得而事者乎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嗇
 也夫唯嗇其精神而不用則早復者也苟
 爲不嗇而費之至於神弊精勞雖欲反其


 精神亦无由入矣其於復也不亦晚乎故
 曰夫唯嗇是謂早復人之生也固足於德
 夫誠能嗇而早復之則德日益以充故曰
 早復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德之至者也
 至德者火不能熱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
 而禽獸不能賊則安往而不克哉故曰重
 積德則无不克夫有所不克則其道有時
 而極也无所不克則孰知其極哉故曰无
 不克則莫知其極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
 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莫
[003-120174b]
 知其極則不物而能物物者也雖有土而
 无其累矣故曰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旣得
 其母以知其子旣知其子復守其母殁身
 不殆故曰有國之母可以長乆然則嗇之
 爲道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也精
 神者生之根嗇而藏之則根深而生長矣
 長生者視之蒂衛而保之則蒂固而視乆
 矣


道德眞經傳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