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8 渭南文集-宋-陸游 (SBCK)


[038-1a]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八
       山 隂 陸 游 務觀
   墓誌銘
     朝奉大夫直祕閣張公墓誌銘
 公諱琯字子律寧州真寧縣人其先為邠寧
 望族世以學行著或居邠或居寧居邠之後
 故吏部侍郎兼侍讀舜民為元祐名臣居寧
 者則公之大父太中大夫也諱居擢元祐六
 年進士第元符三年 徽宗皇帝嗣位下詔
[038-1b]
 求言太中時爲黔州彭水令上疏切直出數
 百人上而數百人者得其副亦歎以爲不可
 及會蔡京入相取奏疏次第之置姦黨上等
 特降官衝替永不許改官數年遂卒於沉廢
 後以子仕登 朝累贈至今官實生朝請大
 夫通判永州事諱遹則公之考也亦累贈至
 中奉大夫中奉遭亂&KR0047渡從大将岳少保飛
 爲之屬身先将士屢與金虜鏖戰走其名王
 大酋䇿功進官方慨然以功名自許㑹朝廷
[038-2a]
 與虜和中奉去幙府調知岳州巴陵縣有異
 政乆之佐永州以殁識者謂用不究其才後
 當有興者公始以郊祀恩入官調贑州㑹昌
 縣主簿未㡬以材選攝事興國丞信豐令皆
 閲嵗㑹昌與梅州比境梅移文捕逃卒卒已
 亡去廵檢司乃發卒圍其所親李杞舍杞雄
 其郷以為耻詬聚謀亂令託辭委縣去以印
 屬公公不為動械廵檢卒繫獄親為檄諭杞
 以禍福杞皇恐聽命縣頼以無事興國有㛰
[038-2b]
 訟乆不决公察其婦人不類良家一問引服
 信豐俗悍輸賦率不以時吏亦以此擾之至
 相率抱嶮自固吏計窮即以民拒官為言公
 曰豈有是哉馳至近村憩僧廬中以善言招
 其鄉之為士者及父老與之酒食從容曰税
 賦豈可終負然已失時姑使吾得十二藉手
 若何皆踊躍而去更相告即日皆集如約公
 去而之他鄉悉如之旬日歸報太守&KR0477公邁
 異其能方薦于 朝而忌者間之於部使者
[038-3a]
 遂止調潭州右司理參軍有老卒夫婦居牙
 城中白晝為何人所屠而掠其貲卒有義子
 兵官疑之執送州且以同䖏之卒及牧羊兒
 為證既擊獄公親詰之皆詞服公察其寃他
 日取牧羊兒寘壁間引義子者與他重囚雜
 立庭中出兒問孰為殺老卒者懵無以對乃
 入白州請掲厚賞募告真盜不閲日獲之則
 卒王青也捕至具伏且得其貲於市庫無遺
 即日釋義子去湘郷縣械鋪卒張德上州以
[038-3b]
 爲手刃其叔祖公引至前語之曰兹罪十惡
 赦宥所不及汝兄與叔祖同居汝暫自外來
 有何憾而𢦤之德泣曰囚來省叔祖不得見
 兄以疾告就視則死而非疾也方愕眎兄與
 里正及鄰人共謀執誣之且以言脅誘謂决
 不死今乃知死矣因稱寃不已公亟呼其兄
 與對兄情得語塞遂伏辜他死囚類此得不
 死者十有七人終不言賞府帥林公栗以直
 得名臨事剛果小人揣知之有榜於州治門
[038-4a]
 言提轄官者為帥謀将稱兵林公怒闔門徧
 呼吏卒驗其書一兵典者與榜出一手親詰
 不服乃以付僉㕔苛慘雖至終不服乃屬公
 即僉㕔鞫問公寛之而諭使以情言且許以
 不死始具言提轄官横甚為所患苦之狀度
 不可訴故出下䇿為此榜以為不及帥則無
 以激其怒不知乃陥重辟公問於六局兵人
 人言同公乃白帥且求寛其罪林公大怒嘻
 笑必誅之公一日凢十餘進力争曰帥所以
[038-4b]
 屬某者欲得其情也今得其情而失信則有
 司自是不復可鞫獄矣争至暮林公亦悟黥
 𨽻嶺外而已民有訴一寃死而十年不見理
 者訴於提㸃刑獄馬公大同馬公以屬公公
 閲其獄皆謂震死公獨得其死状實以鬪毆
 非震也公曰罪固有所歸然嵗月乆屢更赦
 令當從末减馬公强果自信下吏莫敢與争
 公獨不為屈又有訟者馬公直判委公勘某
 罪公力陳其不可馬公皆霽威嚴如公請識
[038-5a]
 者兩善之公毎白事姓名嵗月及事之名數
 曲折皆成誦在口無一遺者馬公始亦疑因
 强記一條驗之牘皆合乃大歎服自謂不逮
 又調常德府武陵縣丞政事益明習攝縣及
 府從事者凡再閲嵗紹熙中武陵大水犯縣
 城不没者三版門不得闔水且入城公時方
 攝縣亟命實土於布囊以窒門俄而水定乃
 設方略募舟救民且親載粟户給之泥行露
 宿無所憚蠲閣賦輸一切必以實吏不得一
[038-5b]
 摇手民忘其灾縣三里港灌溉甚廣乆弗治
 數遇枯旱公為築之不愆期訖事因治他陂
 塘無遺利迨今頼焉以薦者及格改宣教郎
 知隆興府奉新縣縣有營田征賦比他為最
 薄民競耕之乆而營田罷以鬻於民履畝取
 税比舊已增俄而復命折粟帛以緍錢其低
 卬或至十百民皆破家不能輸令屢以病告
 不見聽公力請又不聽則欲棄官去會帥張
 公构來是公言始奏蠲之户千有九十皆若
[038-6a]
 更生楊公萬里記其事他興除利害勸農桑
 築陂防興學校不可勝載所部及府俱以其
 事論薦于 朝而王公大人亦自知公乃命
 主管官告院進将作監主簿太府寺丞方公
 在朝子右史舍人翺翔三舘俄擢從班父子
 相望於班列中客至門見公便坐從容聞國
 朝故事前輩履行後生所未聞者人人饜足
 退而見舍人碩大雋傑之資同時進用為
 國光華史册所載殆無以進焉而公了不以
[038-6b]
 自滿方勤其官如仕州縣時文思院火告身
 綾無在者士大夫不以時得告身公時在告
 院建言援故例便宜以雜華綾紓目前從之
 藥局舊𨽻太府積姦弊至衆公日夜窮極弊
 原髮櫛而縷析之都人無貴賤皆得善藥方
 擢寘要官而近比厄於未為郡公亦小疾思
 彷徉外藩力請去乃知嘉興府中貴人籃氏
 殖産於崇德縣名田過制而役不及有鍾淳
 者紏之籃迫期去産以規免官吏欲許之公
[038-7a]
 判曰兩家物力相去逺甚而藍又白脚必如
 法乃可一郡稱快故人子乘舟方醉縱從者
 與将官朱樗年忿爭交訴于府公察故人子
 不直治其從者不少貸民張瑨得臨安營妓
 與之歸遂欲棄妻出子其兄止之復悖兄兄
 以告官公為逐妓歸臨安且以大義開諭之
 於是瑨為兄弟夫婦父子如初其為政有古
 循吏風類如此且摘發隠伏照了如神良民
 雖相與化服而姦豪之䜛作矣改主管建寧
[038-7b]
 府武夷山冲佑觀公怡然命駕去郡人錢公
 孜鄉之老成人嘗以書抵其舅婁公機曰張
 公亷直有守近時鮮及今乃遽去此無他吾
 郷士民福薄耳歸過 國門右史方請外乃
 檥舟北闗需同載而歸會右史被 命使金
 國右史将&KR0548奏辤行公不許曰使事不可辤
 我留此待汝自薊門回乃偕去未晩也遂寓
 錢塘門外張氏園甫再旬右史既渡淮而北
 公女孫醜老生十嵗暴得疾醜老慧而孝公
[038-8a]
 甚愛之朝暮親撫視因亦感疾比其天家人
 不敢告而公揣知之曰吾與此孫偕逝矣遂
 卒享年六十有四上始聞公疾革以子方逺
 使加直祕閣葢異恩也公自宣教郎七遷至
 朝奉大夫賜緋魚袋娶韓氏魏忠獻王元孫
 通直懿胄之女封㳟人三子嗣真從事郎新
 新州新興縣尉先公七年卒嗣祖苦學得心
 疾未能仕其季則朝散大夫侍立修注官兼
 實録院檢討官 國史院編修官資善堂小
[038-8b]
 學教授嗣古也一女適宣教郎新知太平州
 蕪湖縣趙汝鍔三孫烜煜舉進士㓜未名公
 資磊落恢疎與人交洞然無城府而默察其
 賢否邪正無能遯者善則稱之不遺餘力不
 善則苦言規之雖愠不恤也初中奉公遭亂
 去秦生公於襄陽遂卜居宜春公仕宦五十
 年先疇之外不增一壟比右史奉公䘮歸至
 無屋可廬其清約如此右史卜以開禧元年
 八月丙申塟公于袁州宜春縣歸化鄉宜化
[038-9a]
 里大富嶺趙家衝之原以王君克勤之状來
 屬某為銘某與舍人同為史官因得從公遊
 義不可以耄疾辭銘曰
   彭原之張與邠相望邠遷杜城元祐之
   英彭原綿綿獨處不遷至太中公得譴
   以忠中奉履囏有功兵間傳家禾興益
   以才稱剛不容世方用而躓是生記注
   麟儀鳳翥父子在廷國有典刑子聘于
   幽公逝不留 上聞歎息加鍚祕職生
[038-9b]
   誰不終賁耀無窮刻銘隧道百世是告
     山堂陸先生墓誌銘
 陸氏之遺譜曰漢太中大夫賈生仕為豫章
 都尉葬於吳胥屏亭始為吳人至晋侍中贈
 太尉玩生始始生萬載萬載生子眞子真生
 恵澈恵澈生閑閑生皃皃生丘公丘公生探
 探生山仁山仁生𤣥之𤣥之生元生元生生
 景融景融後四世曰文公希聲仕唐為户部
 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公生崇崇生徳
[038-10a]
 遷猶居吳遭唐季之亂始徙家撫州之金谿
 徳遷生有程有程生演演生處士諱戩配曰
 周氏處士生贈宣教郎諱賀配曰孺人饒氏
 宣教生從政郎諱九思配曰孺人賜冠帔彭
 氏從政生山堂先生諱煥之字伯章一字伯
 政生而頴異端重五嵗入家塾坐立語默悉
 有常度讀書自能質問出長者意表與季父
 象山先生九淵生同年學同時先生不敢以
 年均狎季父象山則朋友視之磨礲浸灌甚
[038-10b]
 至十三學為進士即有聲十六諸父開以大
 學先生一聞輒窮深造微極其指趣而文章
 機杼自成一家宿士見之多自貶以為不可
 及屢貢禮部皆不合學益成文章益竒閔世
 學多淪於異端尤務自拔出以張吾道意所
 不可雖名儒顯人為時所宗者必刀斥之恨
 力之不足也諸父雖繼以進士起家亦不用
 於時象山晩為朝士陸陸百寮底旋復斥死
 先生滋信其道之窮葢将退耕於野著書傳
[038-11a]
 世而未及也以嘉㤗三年十月戊子卒年六
 十有四諸孤以是年十二月乙酉葬先生于
 某郷之福林娶陳氏鄱陽人有賢行先十八
 年卒子男三洽濬浹洽篤於養先生出遊頼
 以經理家事無後憂濬遊太學有雋才而器
 度淵粹可喜浹方就學女五項點朱日邁鄧
 文子其壻也皆良士餘二尚處先生葬日迫
 幽隧之銘未刻既塟二年濬以先生之友晁
 君百談之狀來請銘某以既嘗序先生文章
[038-11b]
 所謂山堂集者而先生多朋游不應併以銘
 見屬因辤焉連三年請益勤乃叙而銘之銘
 曰陸姓入漢祖好畤兮迨及豫章始&KR0047徙兮
 吳晉至唐世見史兮斷自文公三百祀兮傳
 世八九皆可紀兮雖不公卿世為士兮後乃
 浸大名實偉兮培養既乆産杞梓兮維時伯
 章繼以起兮白首篤學未見止兮攘斥異端
 正而不詭兮天不少留使耄齒兮伯章之志
 在其子兮我銘于隧亦以誄兮
[038-12a]
     監丞周公墓誌銘
 公諱必正字子中曾祖諱衎朝奉郎祖諱詵
 左朝散大夫皆贈太師秦國公曾祖妣郭氏
 祖妣潘氏李氏張氏俱贈秦國夫人考諱利
 見左朝請郎贈金紫光禄大夫妣尚氏贈鄴
 郡夫人世居鄭州管城縣祖秦公通判吉州
 遇亂不能北歸因家焉光禄與弟秦公諱利
 建皆世以進士擢第公與從父弟丞相益公
 諱必大成童俱入家塾學行修立俱以世科
[038-12b]
 自期已而益公䇿名又舉慱學宏詞如其志
 公乃不偶始以祖遺澤&KR0024将仕郎易廸功郎
 監潭州&KR0047嶽廟亦嘗貢至禮部乆之調袁州
 司户叅軍適嵗旱盗起分宜尉廵檢捕之皆
 不能獲安撫龔公茂良聞公至召問計公曰
 此皆飢民群聚貸粟以自活耳桀黠為之倡
 者財一二輩可以計取餘必自散龔公乃檄
 公徃捕至則諭以禍福觧散其黨而隂募郷
 豪授之䇿㑭擒致盗首於是盗盡得坐誅者
[038-13a]
 二人而已龔公復委公以荒政當是時自郡
 至屬邑流民坌集公日夜行視凡累月全活
 鉅萬諸司共薦于朝孝宗皇帝召對便殿論
 奏合 上指諭以将褒用遂改宣教郎知建
 昌軍南豐縣&KR0047豐劇邑也公遇事明敏常若
 有餘民栢氏夜被盗併殺守藏奴賊逸去公
 物色求之果獲面詰猶不承搜其家得白金
 器一篋既至倒奩出之囚聞其聲即引服淨
 &KR0394寺有盗夜斬闗入既獲公察其非盗挺出
[038-13b]
 之立賞捕真盗僧恨甚以公為故出訴之郡
 郡方以他事怒公即逮所縱囚繫鞠甚峻囚
 不能自伸并邑吏皆重坐未㡬獲真盗送郡
 拒不肯治公乃以白諸司雖治猶乆不决御
 史聞之奏徙大理乃得實如公所言邑賦色
 目極繁以入償出不足者猶四萬緡率苛征
 預借苟逭吏責公至一切罷之且以其實言
 於轉運司得稍朘邑頼以蘇鄉校乆不治公
 凢可以&KR0024弊起仆者一切為之甫滿秩詔赴
[038-14a]
 都堂審察除主管官告院進軍器監丞㑹益
 公參政事公請外知舒州陛辤所陳又合指
 命公䘏民隠修武備闢田萊并究鼔鑄利害
 先是同安宿松兩監嵗鑄鐵錢三十萬緡言
 者以為擾既損其半而監亦遽廢亟復會嵗
 荐饑又命罷鑄故臨遣及之公至郡乃知地
 産鐵炭民以不售為患而兵工失業亦或轉
 而為盗故當饑嵗尤宜皷鑄以聚民條上便
 宜詔命復鑄且省宿松監入同安公奉行尤
[038-14b]
 有術公私皆便又奏自昔鼔鑄未始殽以鈆
 止因議者謂入鈆之錢不可為兵始殽鈆以
 鑄臣嘗親視之鈆之精者為飛煙其滓惡下
 墜鑪底與鐵初不相為用亦嘗以入鈆不入
 鈆錢較其堅脆及冶為兵初無異徒使處信
 兩州歳歳輓運謂宜廢夾鈆之制又奏郡歳
 輸上供緡錢五萬八千舊皆倚辦於常賦不
 足則取征搉之嬴以補之乾道間守臣偶以
 羡餘為民代輸租税一年而來者因踵為例
[038-15a]
 㑹征摧之羸不能當其半餘三萬趣辦於坊
 渡二十九所今諸&KR0163舊餘鐵炭及民所貨錢
 凢一萬五千緍若取以為鑄本可歳得三萬
 緡代舒民上供悉罷坊渡之征百世利也事
 俱施行大修學宫如在&KR0047豐時又立文翁廟
 於學立周将軍廟於城&KR0047皆舒人也復故隄
 城北以禦&KR0998溪漲溢民田數千畝復為膏&KR0254
 因作四橋於北西東門之外其一公自捐奉
 為之州民號周公橋郡東&KR0047有烏石陂分其
[038-15b]
 流旁則為石塘陂烏石之民欲専其利乃壅
 水使不得行石塘之田歳以旱告公命懷寧
 令丞視之得實圖上于州公按圖自以意定
 水門髙下甫去壅水未尺餘得古舊迹與所
 髙下不少差陂利始均石塘民喜至感泣乃
 歌曰烏石陂石塘陂流水濺濺有盡時思公
 無盡時徙知贑州過闕 上諭曰聞贑兵悍
 驕死徙之餘今亦無㡬可勿復&KR0024儻尚循故
 習卿當便宜行事朕将以他郡兵更戍公對
[038-16a]
 守臣古號郡将今結衘云知軍州事苟有過
 臣自當臨㡬應變不敢勞 聖慮上喜明日
 語宰相曰周必正有器識似其弟請益公也
 至郡江西副緫管錢卓夲起行伍暴人也入
 境下令諸校将以翼日部肄其子弟選&KR0024
 額初不以告郡㑹卓請見公詰其率意力止
 之且微諭以上指錢驚謝然意不悦乃漏公
 言於諸校将激使詣郡訴公徐曉之如所以
 告卓辭指明辯卒皆帖服無敢讙者章貢二
[038-16b]
 水來自郡南夾城東西流皆有浮梁以濟而
 城南獨以舟渡溪惡或至覆溺公始作&KR0047
 又治道路以石易甓最數百丈興國縣之安
 陂溉田六十頃水勢自上奔突故難築而易
 壞壞且五十年公命復之費不及民擢提舉
 江東常平茶鹽公事入奏還道玉山縣縣有
 徐田陂其渠瀕江數決将徙渠則地主不可
 将徙陂而下則柘陂居下流懼為己害復不
 可交訟于公公諭徐田民買地鑿渠倍讎其
[038-17a]
 直柘陂民遂幡然無靳色不三日渠成溉田
 三百餘頃民大感悦江自陂而下避礙析為
 兩支其一掠縣壖而去嵗乆岸潰民居其濵
 者聞公修渠以利民乃遮道自言公為相水
 之衝為石隄民欣頼之相與繪公像祠於玉
 虹橋側歳時奉牲酒抵今不懈舊法没官之
 産以畀民耕而歸其租於常平及是議臣請
 鬻田以價充糴本公言如此則常平儲愈匱
 請除新令光宗皇帝從之因并行於諸路池
[038-17b]
 州舊試貢士率寓景徳寺隘不能容士病之
 會闕守公兼領郡事始作貢院植八桂于門
 名其門曰擢桂是歳貢士五人而三奏名士
 以為公之賜言者訹於間言誣玉山之役以
 為擾罷歸主管建寧府武夷山冲佑觀上章
 納禄不許再命武夷祠而公歸志已决告老
 益力乃許致仕公自江東還闔門屏外事讀
 書賦詩者累年益公少公一歳亦謝事歸第
 相與置酒髙會無少間時人比漢二踈益公
[038-18a]
 薨公哭之慟不復有世間意開禧元年十一
 月旦感疾不起享年八十一娶向氏文簡公
 五世孫封恭人前公一年卒男二人綖蚤天
 綱今為修職郎前潭州醴陵主簿一女適進
 士胡榆孫男二人頌頴皆將仕郎孫女一人
 尚㓜恭人之殁也葬廬陵縣膏澤鄉金鳳山
 祔大墓之東至是乃以十二月庚申奉公柩
 合塟焉維公仕自廸功郎積遷至奉直大夫
 爵管城縣開國男服三品公孝友最篤歸自
[038-18b]
 龍舒築第於永和鎮聚族共㸑弟姪蚤世育
 其孤如己子伯氏宜春守出妾之子世修流
 落贑境公訪得之為治産築室於永豐葢伯
 氏志也其處閨門率如此鄭人有寓旁近者
 皆歳饋之剛介有守不以進退累心方家居
 時前後當國數公多與公有雅故數問公安
 否公應之泊然益公屢推恩數以貤公亦辤
 不受善屬文尤長於詩 孝宗皇帝嘗訪當
 代詩人於胡忠簡公銓忠簡首稱公敷文閣
[038-19a]
 直學士程公大昌亦稱公文學操行之美晩
 取莊周息黥&KR0024劓之説名其堂曰乗成因以
 自號有文集三十巻書有古法四方豐碑巨
 扁多出公筆既塟綱以朝奉大夫新知真州
 郭君贇之狀來求銘某與益公定交五十年
 且嘗遇公於臨川適重九日同集擬峴臺風
 度話言尚可想也而女孫又歸公之從子紀
 情好厚矣銘其敢辤銘曰
   仕不為不逢人不以為通年不為不究
[038-19b]
   人不以為壽有愛在民百世不泯有嶪
   其丘利爾後之人
     夫人樊氏墓誌銘
 廬陵隠君子宣溪王英臣之夫人樊氏同郡
 永新人曾大父佐大父仲文學行皆見推於
 其里中父才字子明尤以賢著聞敬其里之
 長老而教其子弟環數縣從之决曲直雖所
 不與亦皆厭服徃徃内省而徙義為善士矣
 二男五女獨竒夫人以為吾門亦將頼焉及
[038-20a]
 少長女工婦儀未習而能事親左右無違及
 笄歸英臣君舅南鵬交友傾一世食客塞門
 君姑不幸早没二長子亦不得年冢婦&KR0660
 悲傷齋居不能與賔祭事亞婦又父母奪志
 獨夫人佐英臣仰事俯育凢祭祀燕享将迎
 慶吊婚&KR0666之事一皆身任之英臣隠操達識
 見於揚公廷秀誌銘先夫人十五年捐館舍
 夫人不以家事累諸子使皆得用其力於學
 暇則勉以道義名節不獨責其仕進起家也
[038-20b]
 及琳以進士䇿名又嘗有列於朝出為大縣
 文章得盛名然後薦紳閒愈知英臣反夫人
 之賢夫人母壽百嵗夫人無一日不遣人問
 起居珍膳良劑必出其手終身不少怠又請
 於朝得封卒如子明之言夫人以宣和五年
 五月某日生以開禧二年十一月甲辰卒享
 年八十有四卒之明年三月甲申葬于廬陵
 縣膏澤鄉山寺岡之原子男四人長即琳也
 宣教郎新知潭州衡山縣次掦某掦烈掦暉
[038-21a]
 皆進士女二人廸功郎辰州叙浦縣主簿張
 履免觧進士曾需二女及履皆已卒孫男八
 人霽之彬之勝之濛之得之冲之隆之豐之
 嘗試吏部孫女九人壻則廸功郎新道州江
 華縣主簿張淵進士左利見戴元崇曽克寛
 易應龍彭舜牧劉侃劉治元曾克愿利見克
 寛亦皆嘗貢禮部曾孫女各七人尚㓜琳予
 友也遣一介行千七百里持書抵予於山隂
 澤中以臨安府府學教授危君稹之狀來求
[038-21b]
 銘予年八十三不敢以老疾辤銘曰
   女也而行則士耄也而志不惰敏而好
   修静以寡過持身如畏趍義則果我銘
   之悲維以代些
&KR0047文集巻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