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8 渭南文集-宋-陸游 (SBCK)


[018-1a]
渭南文集巻第十八
       山 隂 陸 游 務觀
    記
     藏丹洞記
 漢嘉郡治之西偏望雲樓東有石&KR1305天將雨
 輒出雲氣予疑而發之則石室屹立室之前
 地中獲瓦𦈢矲矮貯丹砂雲母奇石或爛然
 類黄金意其金丹之餘也悉歛而櫝藏輸諸
 府庫緘識惟謹予嘗讀丹經言古得道至人
[018-1b]
 蔵丹留於名山非當僊者輒不見雖見亦輒
 變化今是丹不藏名山而近在官寺之側予
 以塵垢衰病之餘又輒見之是與丹經之說
 大異或謂丹蔵于此逺矣方上古未為城邑
 時西望三峩東帶大江山川秀傑蓋宜為僊
 真鍊藥騰舉之地至予輒見之者豈神物隠
 見有時而予適逢其時與丹之伏而不見者
 常多見者常寡雖嵇叔夜葛穉川不免齎恨
 以蛻而予顧得見焉兹非幸與乾道九年秋
[018-2a]
  八月辛未山隂陸某記
      籌邊樓記
  淳熙三年八月既望成都子城之西南新作
  籌邊樓四川制置使知府事范公舉酒屬其
  客山隂陸曰君爲我記按史記及地志唐
  李衞公節度劒&KR0047實始作籌邊樓廢久無能
  識其處者今此樓望犍爲僰道黔中越嶲諸
  郡山川方域皆略可指意者衞公故趾其果
  在是乎樓既成公復按衞公之舊圖邊城地
[018-2b]
  𫝑險要與蠻夷相入者皆可攷信不疑雖然
  公於邊境豈真待圖而後知哉方公在中朝
  以洽聞强記擅名一時 天子有所頋問近
  臣皆推公對莫敢先者其使虜而歸也盡能
  道其國禮儀刑法職官宫室城邑制度自幽
  薊以出居庸松亭闗竝定襄五原以抵靈武
  朔方古今戰守離合得失是非一皆究見本
  末口講手畫委曲周悉如言其閾内事雖虜
  耆老大人知之不如是詳也而况區區西南
[018-3a]
 夷距成都或不過數百里一登是樓在目中
 矣則所謂圖者直按故事而已請以是為記
 公慨然曰君之言過矣予何敢望衞公然竊
 有幸焉衞公守蜀牛奇章方居中毎排沮之
 維州之功既成而敗今予適遭清明寛大之
 朝論事薦吏奏朝入而夕報可使衞公在蜀
 適得此時其功烈壯偉詎止取一維州而已
 哉曰請併書公言以詔後世可乎公曰唯
 唯九月一日記
[018-3b]
     銅壺閣記
 天下郡國自譙門而入必有通逵達於侯牧
 治所惟成都獨否自劒&KR0047西川門以北皆民
 廬市區軍壘折而西道北為府府又無臺門
 與他郡國異考其始蓋自孟氏國除矯霸國
 之僭侈而然至蔣公堂來為牧乃&KR0047直劒&KR0047
 西川門西北距府五十步築大閣曰銅壺事
 書於史崇寧初以火廢政和中吳公栻因其
 矩復侈大之雄傑閎深始與府稱淳熙二年
[018-4a]
 夏六月今敷文閣直學士范公以制置使治
 此府始至或以閣壊告公曰失今不營後費
 益大於是躬自經畫趣今而緩期廣儲而節
 用急吏而寛役一旦崇成人徒駭其山立翬
 飛嶪然摩天不知此閣已先成於公之胷中
 矣夫豈獨閣哉天下之事非先定素備欲試
 爲之事已紛然始狼狽四頋經營勞弊其不
 爲天下笑者鮮矣方閣之成也公大合樂與
 賓佐落之客或舉觴壽公曰 天子神聖英
[018-4b]
 武蕩清中原公且以廊廟之重出撫成師北
 舉燕趙西略司并挽天河之水以洗五六十
 年腥羶之汚登髙大㑹燕勞將士勒銘奏凱
 傳示無極則今日之事蓋未足道識者以此
 知公舉大事不難矣其可闕書四年四月己
 夘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觀陸某記
     彭州貢院記
 國家三歳一貢士 天子先期為下詔書與
 郊祀天地埒及試于禮部既中選矣 天子
[018-5a]
  親御殿發策詢天下事第其髙下又親御殿
  賜以科名其禮可謂重矣蓋以為所與共代
  天理物而守宗廟社稷於無窮者實在是也
  然則郡國貢士頋可不重&KR0088彭州舊無貢院
  毎科舉輒寓佛祠祠乃在城外士不以為便
  淳熙三年知州事王公敦詩通判州事鄧公
  樞始采進士穆滂陳仲山楊倫蘇松等議取
  廢驛故地為貢院凢郡之士奔走後先肩袂
  相屬甓堅材良山積雲委自正月壬子至七
[018-5b]
  月癸亥訖事用緡錢萬五千六百有奇役工
  稱是重門大堂髙閎邃深繚以脩廡沈沈翼
  翼分職庀事各有攸處既成王公徙利州路
  轉運判官書來屬予為記鄧公又繼以請明
  年正月朝奉大夫王公序來知州事則又以
  請予發書歎曰俗壊久矣上下相戾後先相
  傾者天下皆是也今彭之士大夫與王公鄧
  公謀同心協若出一人固巳異矣後王公事
  不出已而不忌其成不掩其能惟懼後之無
[018-6a]
 傳可不謂賢哉使士之貢於朝而仕者揆時
 之宜從人之欲以舉萬事如王公鄧公視人
 之善若已有之如後王公則利澤被元元勲
 業垂竹帛將孰禦焉士尚知所勉哉四年五
 月丁未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觀陸
     撫州廣壽禪院經蔵記
 淳熙己亥冬十二月予使江西治在撫州其
 東是為廣壽禪院毎出輒過焉僧守璞方為
 輪藏予之始至也纔屹立十餘柱其上未瓦
[018-6b]
 其下未甃其旁未垣經未匭&KR0766其止山立其
 作雷動神呵龍負可怖可愕丹聖金碧殆無
 遺功而守璞儼然燕坐為其徒說出世間法
 土木梓匠之問不至丈室若未嘗有是役者
 比明年冬十一月予被 命詣行在所璞乃
 礲石乞予為記予慨然語之曰子棄家為浮
 屠氏祝髮壊衣徒跣行乞無冠冕軒車府寺
 以為尊也無官屬胥吏徒隸以為奉也無鞭
 笞刀鋸囹圄桎梏與夫金錢粟帛爵秩禄位
[018-7a]
 以為刑且賞也其舉事宜若甚難今顧能不
 動聲氣於期歳之間成此奇偉壯麗百年累
 世之迹予切怪士大夫操尊權席利勢假命
 令之重耗府庫之積而翫歳愒日事功弗昭
 又遺患於後其視子豈不重可愧哉既諾其
 請又具載語守璞者以勵吾黨云是月十九
 日朝請郎提舉江&KR0047西路常平茶鹽公事賜
 緋魚袋陸
     成都犀浦國寧觀古楠記
[018-7b]
 予在成都嘗以事至沉犀過國寧觀有古楠
 四皆千歳木也枝擾雲漢聲挾風雨根入地
 不知幾百尺而隂之所庇車且百兩正晝日
 不穿漏夏五六月暑氣不至凜如九秋成都
 固多壽木然莫與四楠比者予蓋愛而不能
 去者彌日有石刻立廡下曰是仙人蘧君手
 植予歎曰神仙至人手之所觸氣之所呵羸
 疾者起肓聵者愈榮茂枯朽而金玉瓦石不
 難況其親所培植哉久而不槁不死固宜欲
[018-8a]
  爲作詩文㑹多事不果嘗以語道人蘧昌老
  真叟以爲恨予既去蜀三年而昌老以書萬
  里屬予曰國寧之楠幾伐以營繕郡人力全
  之僅乃得免懼卒不免也君爲我終昔意予
  發書且歎且喜夫勿翦憩棠恭敬桑梓愛其
  人及其木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則唐節
  度使取孔明祠栢一小枝爲手板書於圖志
  今見非詆蔣堂守成都有美政止以築銅壷
  閣伐江瀆廟一木坐謡言罷亦書國史且王
[018-8b]
  建孟知祥父子専有西&KR0047窮土木之侈沉犀
  近在國城數十里間而四楠不為當時所取
  彼猶有畏而不敢者況今 聖主以恭儉化
  天下有夏禹卑宫室漢文罷露臺之風専閫
  方面皆重徳偉人豈其殘滅千歳遺迹侈大
  棟宇為王孟之所難哉意者特出於吏胥梓
  匠欺罔専恣以自為功而已使有以吾文告
  之者讀未終篇禁今下矣然則安可不書淳
  熙九年六月一日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
[018-9a]
 局觀山隂陸
     書巢記
 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
 客有問曰鵲巢于木巢之逺人者燕巢于梁
 巢之襲人者鳯之巢人瑞之梟之巢人覆之
 雀不能巢或奪燕巢巢之暴者也鳩不能巢
 伺鵲肓雛而去則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
 有有巢氏是為未有宫室之巢堯民之病水
 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窮谷
[018-9b]
 中有學道之士棲木若巢是為隠居之巢近
 時飲家者流或登木杪酣醉呌呼則又為狂
 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戸墻垣猶之比
 屋也而謂之巢何&KR0088陸子曰子之辭辯矣頋
 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櫝或陳于前或
 枕藉于床俯仰四頋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
 疾痛呻吟悲憂憤歎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
 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閒
 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
[018-10a]
 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
 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
 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陸子歎曰天下之
 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
 知之為盡吾儕未造夫道之堂奧自籓籬之
 外而妄議之可乎因書以自警淳熙九年九
 月三日甫里陸務觀記
     景迂先生祠堂記
 明州船場新作故侍讀晁公祠成監場事襄
[018-10b]
 陽王君鈆因通判州事丹陽蘇君玭移書某
 為之記自春徂秋凢十許書請不勌於公
 為彌甥方踉蹡學步時巳獲拜公則今於為
 記誠不當以薄陋辭謹按公諱說之字以道
 一字伯以父自號景迂生元豐元祐間已為
 知名士崇寧後坐上書邪等斥不得立朝臨
 民故連為祠廟筦庫吏其為船&KR0163則大觀政
 和間也寓舎直桃華渡而官寺有亭曰超然
 公方為世僇人士夫遇諸途噤莫敢語況有
[018-11a]
  未盡見也郡人能言公舊事者曰一日部使
  者來治船事詬責甚峻公從容對曰船待木
  乃成木非錢不可致今無錢致木則無船適
  宜使者為發愧去觀公平生大節一言折庸
  人之驕蓋不足書而郡人所願書故亦不敢
  略云淳熙十年九月丁丑朝奉大夫主管成
  都府玉局觀山隂陸記并書
      圜覺閣記
  淳熙十年某月某日徑山興慶萬壽禪寺西
[018-11b]
  閣落成㑹是歳某月某日 詔賜住持僧寳
  印 御注圜覺經且命爲之序於是道俗
  咸曰 賜經與閣成同時宜牓曰圜覺之閣
  且刻石以侈盛事於是又咸曰陸宜爲記
  寳印以衆言來諭於山隂大澤中蹴然
  不敢辭恭惟 聖天子以聰明睿智之資體
  堯蹈舜深造道妙悟一心於萬法之中既已
  博極皇墳帝典羲圖魯史之祕而象胥所傳
  木葉旁行亦莫不究極以大圜覺爲我世界
[018-12a]
 拜牀下者簿書稍暇則以讀書爲樂時時見
 於文章如汪伯更哀辭祭鄒忠公文皆傳天
 下亦間與爲佛學者延慶明智師遊論著所
 謂天台教至今其徒以爲重雖然此猶未足
 言公也公之學深且博矣於易自商瞿下至
 河&KR0047邵先生於書自伏生下至泰山姜先生
 於詩雜以齊魯韓三家不梏於毛鄭於春秋
 攷至賈&KR0105董仲舒不膠於啖趙其所引據多
 先秦古書蔵山埋冡之祕卓乎獨立確乎自
[018-12b]
 信雖引天下而與之争不能奪卒成一家之
 說與諸儒並傳向非擯斥踈置於荒逺寂寞
 之地如在舡&KR0163時則雖公之敏此功未易成
 也於虖士之棄日豈皆馳騖於富貴功名㦲
 弊精神於事爲廴末謀衣食於涯分之外忽
 焉不知老之至者多矣登堂而望公之風采
 讀記而稽公之學術其亦可自省哉公之文
 章本二百卷中原喪亂後其家復集之益以
 &KR0047渡至殁時所作&KR0138得六十卷而士大夫猶
[018-13a]
 悼士之陋多岐私智昧乎大同乃以 萬幾
 之餘親御訓釋凢十二士之所問調御之所
 說佛陁波羅之所譯宗密之所注裴休之所
 言皆冰釋縷解於 宸筆之下十日並照物
 無遁形百川東歸海無異味如既望月無有
 缺減如大寳鏡莫不照了東夷南蠻西戎北
 狄霜露所墜日月所照莫不共此大圜覺中
 魯之逢掖楚之黄冠笁乾之染衣祝髮平時
 相與為矛盾為冰炭者亦莫不共在此大圜
[018-13b]
 覺中不偏不欠不迷不謬垂之千萬億世亦
 莫不然而寳印以山林枯槁之士名徹 九
 重得以大覺禪師懐璉入侍 仁宗皇帝故
 事覲 消光承 聖問受好賜序鉅典又此
 閣壯麗首冠一山費至三十萬錢其落成也
 適當賜經之時山川動色神龍踴躍於虖盛
 哉方閣之未建也東偏有千僧閣紹興中大
 慧禪師宗杲法門之傑方住山時衆溢千數
 故以是名閣然自今觀之雖阿僧祗衆猶為
[018-14a]
  有限量也豈若圜覺之廣大無邊也哉顧某
  衰且病學問廢落文思局澁而名山盛事本
  末閎闊非區區筆力所能演述實以為愧懼
  云淳熙十年十一月十四日朝奉大夫主管
  成都府玉局觀陸
      能仁寺捨田記
  渟熙十三年三月乙巳承節郎河東薛純一
  詣紹興府自言生長太平䝉被徳澤念亡益
  縣官不勝慺慺報國之心願以家所有山隂
[018-14b]
  田千一百畞歳為米千三百石有奇入大能
  仁禪寺祝 兩宫聖壽安撫使龍圖丘公視
  牒異之問所以然純一曰昔漢卜式上書願
  輸家財半助邊且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
  者宜死節有財者而輸之如此可滅也今
  天子垂拱穆清北虜讋服歳時奉貢純一弗
  獲傾貲備軍興一日費故因像教為 兩宫
  祈年誠愚戅不識法令罪死不宥願言之
  朝即伏斧鎻不敢悔於是龍圖公嘉其意為
[018-15a]
 上尚書戸部純一乃因寺之住持僧子昕來
 告予請撰次本末為記予辭謝不可則語之
 曰子雖列在勇爵曩嘗舉進士試禮部繼今
 能益修其業以自致于顯榮則所以報 國
 者豈若是而已雖然是巳足以勵風俗助教
 化使貪冒者亷怠忽者奮享禄賜而忘報者
 愧豈不可書也哉田之頃畝賦役及别以錢
 權其子本以待凶歳則具書于碑隂俾後有
 攷焉五月十三日記
[018-15b]
     常州開河記
 隋疏大渠自今京口毗陵姑蘇嘉興以抵于
 臨安初以備巡幸而後世因為漕運大利故
 得不廢渠貫毗陵城中徐行東注獨&KR0047水門
 受荆谿之水為惠明河釃為二股皆㑹於金
 斗門慶暦中太守國子博士李公餘慶始疏
 顧塘河益引惠明水注之漕渠顧塘地勢在
 漕渠後故俗又謂之後河崇寧初太守給事
 中朱公彥復増濬之方是時毗陵多先生長
[018-16a]
 者以善俗進後學爲職故儒風蔚然爲東&KR0047
 冠及余公中霍公端友皆策名天下士第一
 則說者遂歸之後河曰是爲東南文明之地
 鄒忠公方居鄉士所尊事而化服者忠公避
 不敢居因以後河實之而爲作記淳熙十四
 年今太守林公下車逾年既尊禮其諸老先
 生延見其秀民所以表勵風俗而激勸儒學
 者日夜不敢少怠弦歌之盛殆軼於承平時
 矣而或以後河告者亦不廢也後河自崇寧
[018-16b]
 後不治者積數十年中更兵亂民積瓦礫及
 冶家棄滓故地益堅确夏六月林公乃蒐間
 卒捐羨金分命其屬治之不淹旬渠復故道
 袤若干深若干脩若干乃以書屬予曰願記
 其事予謂渠之興自為一郡之利不必為士
 之舉有事者設然城&KR0047衣冠以杜固鑿而頓
 減則後河成廢與士之舉有司者相為盛衰
 亦自有理太王遷岐成王都洛皆觀川原咨
 卜筮其由來蓋尚矣則林公兼取焉顧不可
[018-17a]
  㦲士益勉之以母負公之意公名祖洽字子
  禮明州鄞人世以經行顯云渠成之歳十二
  月二日記
渭南文集巻第十八
[018-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