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8 渭南文集-宋-陸游 (SBCK)


[035-1a]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五
       山 隂 陸 游 務觀
    墓誌銘
     夫人孫氏墓誌銘
 夫人孫氏㑹稽山隂人四世祖沔觀文殿學
 士户部侍郎諡威敏有傳國史曽祖之文朝
 議大夫主管杭州洞霄宫累贈正奉大夫祖
 延直奉議郎通判盱眙軍贈朝散郎考綜宣
 義郎致仕母同郡梁氏夫人幼有淑質故趙
[035-1b]
 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
 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歳謝不可曰才藻非
 女子事也宣義奇之乃手書古列女事數十
 授夫人夫人日夜誦服不廢既筓歸今文林
 郎寧海軍節度推官蘇君瑑逮事舅姑左右
 就養唯謹凢組織縫紉烹飪調絮之事非出
 其手舅姑弗悅舅姑歿夫人執喪哀終喪事
 家廟如生𥙊薦豐絜中度疾已革猶修秋祭
 不知其力之憊推官女兄實朝議大夫直顯
[035-2a]
 謨閣吕公正已之夫人性堅正善持家法凢
 家人必責以法度不知者以爲過嚴至夫人
 能事之則終身怡怡未嘗少忤宗黨間既稱
 譽夫人之賢又以知吕夫人非難事者也紹
 熈四年從推官官臨安以其年七月辛巳疾
 終于官舍夫人平生奉浮圖氏能信踐其言
 及處生死之際盥濯易衣泰然不亂世外道
 人有所不逮亦賢矣享年五十有三五子瀛
 太學生汭泂濱潞皆卓然自立能世其家蓋
[035-2b]
 推官與夫人善訓督之力也二女長適修職
 郎通州録事參軍王易簡次尚幼孫男二人
 曰暹幼未名字予世家山隂先太尉邊夫人
 實與威敏夫人為女兄弟予與宣義外兄弟
 也少時交好甚篤今夫人年逾五十而歿予
 乃及銘其隧則予安得不老銘曰
    猗與夫人率徳不惰舅姑宜之曰善
    事我移其事姑以奉女公雍雍肅肅
    既和且恭相夫以正教子以嚴施于
[035-3a]
    先後以遜以謙一病不復奄其告終
    我作銘詩用詔亡窮
     奉直大夫陸公墓誌銘
 吳郡陸氏方唐盛時號四十九枝太尉枝最
 盛唐末自吳之嘉興東徙錢塘吳越王時又
 徙山隂魯墟宋祥符中贈太傅諱軫以進士
 起家仕至吏部郎中直昭文館 太傅生國
 子博士贈太尉諱珪太尉生 尚書左丞贈
 太師楚國公諱佃 太師生中散大夫贈少
[035-3b]
 師諱寘少師八子皆以文學政事自奮公諱
 洸字子光少師第四子紹興初以䕃補登仕
 郎調右迪功郎浦江縣尉歴筠州司法參軍
 徽州司法參軍湖北路轉運司幹辦公事知
 玉山縣江淮等路坈冶司主管文字通判通
 州知荆門軍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
 江南西路提㸃刑獄公事主管建寧府武夷
 山沖右觀遂致仕積官至奉直大夫賜紫金
 魚袋封陳留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以慶元
[035-4a]
 元年十月丙寅卒于私第享年七十有二初
 少師避建炎之亂益東徙居明州鄞縣之横
 谿猶返葬山隂至公兄弟遂有即葬鄞縣者
 故公以三年十二月庚午葬于縣之豐樂郷
 西㠗之厚諸孤請銘于公從弟某某則少公
 一歳兒時分梨共棗稍長同入家塾實知公
 比他人為詳公天資穎異數歳能屬文舉進
 士連拔兩浙轉運司解又為江東轉運司解
 首然卒不第公不以懟有司治經考古益不
[035-4b]
 少懈為吏窮日夜勤其官未嘗事燕遊所至
 上官委以事公至忘寢食寒暑以趨事赴功
 在玉山時刳剔蠧弊根原窟穴毫髪必盡正
 俸外他増給悉棄不取比代去計其數凢六
 十餘萬故諫官尹穡有别業在縣歳往來邑
 中尹為人喜議論仕者多憚之公不為動尹
 頋敬公毎曰子光清足以肅吏惠足以養民
 諸邑求其比殆未見也自荆門囬奏事殿上
 所陳合指皆即日施行明日 孝宗皇帝對
[035-5a]
 輔臣稱公之才丞相王魯公力薦之遂擢江
 西常平使者到官治便坐於㕔事之後治事
 退足迹不履中國揭所治錢穀出納之最于
 壁列案皆簿書終日坐卧其間目閱手披窒
 罅漏嚴期會官屬吏胥奔走承命不暇不旬
 月事大治一道肅然歳旱公一先事為備得
 米百萬斛吏不能一毫為姦五州之民訖無
 流 於是特進一官遂除提㸃刑獄且進用
 於朝㑹有臨江軍民習儀卿為其奴所殺獄
[035-5b]
 成則謂儀卿弟宣卿實使之宣卿既服復以
 寃告凡八移鞠皆然最後特以命公公始得
 其情宣卿實無使之之迹奴亦無異辭逺近
 稱神明事上刑部刑部以為疑言諸朝移大
 理寺窮治久自卿以下亦不能與公異宣卿
 竟不死公既以自請得奉祠而歸矣於是益
 知奉法守官之難不復有仕進意甫七十即
 上書告老始終進退之際可謂無媿矣公娶
 林氏吏部侍郎保之女三男子桂修職郎監
[035-6a]
 秀州蘆瀝鹽埸已卒椿迪功郎臨安府臨安
 縣主簿棣迪功郎徽州歙縣西尉二女子長
 適迪功郎平江府司户參軍詹騏次女適從
 政郎監楚州鹽城縣鹽場耿開孫男㷆焯燂
 煒燠皆進士孫女適文林郎新監台州支塩
 倉宋安雅餘尚幼銘曰
    邅余道&KR0006晚乃逢握使節&KR0006撫困窮
    發積勸分&KR0006忘歳凶以經決獄&KR0006
    反之功人不我知&KR0006道則通歸築室
[035-6b]
    &KR0006老于東位列卿&KR0006善始終服三品
    &KR0006五等之封植檟鬱鬱&KR0006起墳崇崇
    閲百世&KR0006過者必恭
     中丞蔣公墓誌銘
 公諱繼周字世修初周公相成王封元子伯
 禽於魯是為魯公别子伯齡封於蔣其後子
 孫因以國為氏至漢有蔣詡十世孫休自樂
 安徙義興陽羨縣始為吳人裔孫伸相唐宣
 宗僖宗故蔣氏益大 宋興有堂為仁宗侍
[035-7a]
 臣之奇執政 徽宗初芾相 孝宗皆不去
 陽羨而公之先獨益東徙家處州青田縣曽
 祖球贈通奉大夫祖禋父仔宣教郎致仕贈
 中散大夫公天資警邁七歳賦牧童詩有奇
 思遂精詞賦十四棄其業習戴氏禮期年輒
 通貫諸老先生自謂莫及一日先生有欲勉
 成之者期以間處曰吾將有以發子公先時
 往俟之甚謹先生喜曰子誠可教士當務學
 才不足恃也予於書能博觀而得要則善如
[035-7b]
 其未也當勉之毋以才自足蹈吾所悔公再
 拜謝自是窮日之力無所不讀人罕見其面
 遂舉進士中其科調衢州常山縣主簿試教
 官中選歴太平州州學臨安府府學教授改
 宣教郎入為太學正㑹省宫添差簽書鎮東
 軍節度判官㕔公事復入為司農寺主簿召
 試館職擢祕書省正字進校書郎祕書郎兼
 國史院編修官實録院檢討官遭中散公憂
 服除起知舒州陛辤改宗正丞初公在館中
[035-8a]
 得對所論甚衆其間因論和糴省運 孝宗
 皇帝大悦曰公文絶類陸贄省運誠不難行
 又曰朕將用卿卿果有趨事赴功之意乎公
 逡巡退避久之 上亦黙然方是時士大夫
 鋭於進取者衆得 上一語白謂結主知往
 往遂投合以取大官公獨若不敢當 上意
 者故至是財得補郡然 上終賢之辤日上
 問卿往年論事朕謂似陸贄今七年矣卿尚
 龍記否舒州待次幾年公以三年對上曰卿
[035-8b]
 家貧母老豈得待逺次當除卿行在職事官
 公謝曰臣事君猶子事父固願朝夕膝下然
 幹蠱於外亦子職也敢有所擇 上益察公
 靜退乃大恱即有是命改祕書丞兼國史院
 編修官權吏部郎官公還朝逾二年杜門絶
 造請諸公貴人以為簡我將假他事出之㑹
 熒惑犯氐公因對言氐者邸也驛傳宜備非
 常不淹旬都進奏院果灾 上諭輔臣曰蔣
 某博學善論事卿知其人否皆對以不詳知
[035-9a]
 上乃自禁中索班簿閲之將作監闕即命除
 公已而命下則少監也蓋有密以資淺為言
 者上終不快未幾遷將作監遂兼太子侍讀
 然所以屬公者頋不在是方試太學諸生未
 出院除右正言實淳熈十年九月也十一年
 正月同知貢舉有禮記義絶出流軰已見黜
 公力主之拔置髙等及啟封則吳人衛涇也
 已而廷對遂為第一十二年二月兼侍講八
 月遷右諫議大夫十三年九月遷御史中丞
[035-9b]
 公任諫官中執法凢五年知無不言初 上
 受内禪收召四方名士舉集於朝其間議論
 或過為激昻貴近不便之於是妄言方秦檜
 當國時遴於除授一人或兼數職亦未嘗廢
 事又可省縣官用度於是要官多不補而收
 召絶稀公首論之曰往者權臣用事專進私
 黨廣斥異已故朝列多闕至有一人兼數職
 者今獨何取此朝臣俸禄有限侍從卿監郎
 中以至百司月計其俸乗除百緡而已假使
[035-10a]
 省二十員不過月省二千緡是特一二節度
 使俸耳其省幾何而遺才乏事上下交病且
 一官治數司而收其禀裴延齡用以欺唐徳
 宗也孰倡此議者請得其人詰之其言蓋指
 貴臣人服其敢言時著令𧷢吏必坐舉官既
 屢施行矣有蔣億者以𧷢坐罪而舉官獨置
 不問公劾之曰此非有所避則有所芘耳同
 罪異罰法且由是廢 上悦命有司舉行如
 初詔進士黄光大上書送台州聽讀公極論
[035-10b]
 其不可且曰臣既撲愚不長於言人之有言
 又不能開導以廣言路實有愧焉太史奏日
 中有黑子公言日象君徳豈容隂慝乗之大
 臣之䝉蔽外夷之侵軼後宫之私謁宦者之
 用事下民之困窮皆其應也願 陛下仰觀
 天文俯察人事以消羣隂之萌㑹地震公復
 反覆論奏而加詳焉將行郊禮 上春秋寖
 高或以陟降拜跪為勞公言今距冬至則踰
 半年願 陛下清心省事養性導和毋强疲
[035-11a]
 勞毋過燕樂飲酒以和氣不可以無節而飲
 過度之酒服藥以養生不可以無疾而服伐
 性之藥自今以往宜若神祇在其上下 祖
 宗臨其左右誠意所加幽明並助將不勞而
 成禮矣 上悉嘉納議者亦翕然以為得耳
 目之體有女冠請於 皇太子妃以久廢
 上清宫額徙置其居因為住持祝妃本命女
 冠入謝禁奥適有他女冠祝 中宫本命者
 同列庭中爭長舊例以住持者為首事聞
[035-11b]
 上取文書毁之初不知有舊額也 皇太子
 皇恐不敢入朝羣臣不知所為公乃抗言徙
 廢額置他寺觀天下皆有之然女冠自不應
 入宫今當一切禁絶僧尼道士女冠勿使得
 入而已 上恱曰卿此奏善處朕父子間矣
 封以付 東宫明日 皇太子入謝 上歡
 甚皇太子今 太上皇帝也亦遣人謝曰非
 公慮不及此方是時 上以暇日時御佛書
 間召其徒入對或自内東門賜肩輿以入故
[035-12a]
 公因以為諫自是遂無所召士論歸重都下
 喧傳遊奕軍統制官笞百姓娠婦至墮胎公
上章彈之詔大理寺鞠治同時又有故内人陸
 靚姬者訴其夫恃為閤門官無故棄逐且據
 有其貲公請窮治其人自計下吏詞且窮乃
 遣人妄訹公曰旦暮且除簽書樞密矣公叱
 遣之論愈力㑹考殿試進士此兩人者相與
 合力於是大理具獄以為所笞乃軍妻公為
 風聞不實即日統制官者復還故官且賜金
[035-12b]
 帶而靚姬所訴亦得不治考試畢公方再抗
 章詔遷禮部尚書辭不拜出知婺州未幾以
 母喪解紹熈元年除喪復還徙寧國府加煥
 章閣待制徙太平州比四年易三郡適遇水
 旱公力行賑恤之政寢食不置所條上者皆
 盡利害之實其大畧曰臣夙夜訪求荒政言
 者萬端然大指不過廣儲畜一事爾有備則
 拙者亦能集事不然雖智何益中外服其論
 故奏多見聽其以常平樁管通融賑民蓋得
[035-13a]
 請乃行又旋已補足且灾傷五分許賑糶方
 髙宗時已屢著之春秋頒矣常平使者頋劾
 以為罪或曰是為其所親報宿怨公盍自言
 於朝公曰吾初不計此人臣奉行寛大詔令
 寧過無不及天下豈無公論㑹使者召用公
 卒以口語罷歸卜居嚴州得屋僅庇風雨頹
 垣壞甃悠然自適讀書旦暮不輟時從其耆
 老而訓其子弟若未嘗貴達者初公任言責
 累年排擊不避權豪至士大夫有以誣得謗
[035-13b]
 傷者輒語同舍曰夷考其人平日恐不至此
 及廣詢之果不合故一時在朝寒遠孤進之
 士得以自保而四方賢牧伯皆得究其設施
 不為怨仇所搖及公治郡善政為一路最所
 遭乃如此人為公憤悒而公未嘗見之色辤
 於虖非學問之力疇克至此居嚴逾年稍起
 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宫俄感疾以通議大夫
 致仕遂卒實慶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
 享年若干娶梁氏故户部尚書汝嘉之孫封
[035-14a]
 碩人五男子綸修職郎台州司法參軍緯宣
 義郎知徽州休寧縣丞繹承奉郎維將仕郎
 紳承務郎二女子朝散郎通判温州湯宋彦
 進士梁至其婿也五孫男一孫女皆幼諸孤
 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處州某縣某原
 以某獲從公遊屬以銘不敢以衰耄辤銘曰
    孝宗龍興大哉為君聖意圖囬羣才
    駿奔于時語公爾朕自知今且巨用
    欽哉勿違公屹如山却立弗前曰臣
[035-14b]
    實愚敢先衆賢 帝初不怡久乃太
    息是予所求忠厚諒直乃長諫垣乃
    丞御史陳謨諤諤國論所倚一去不
    復白首外藩晩躓于䜛浩然丘園維
    始及終進徳彌劭勒銘墓隧萬世是
    詔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