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40 傳家集-宋-司馬光 (WYG)




   乞開言路劄子元豐八年三/月三十日臣聞周易天地交則為泰不交則為否君父天也臣民
地也是故君降心以訪問臣竭誠以獻替則度政修治
邦家乂安君惡逆耳之言臣營便身之計則下情壅蔽
衆心離叛自生民以來未有不由斯道者也夫道猶歧
[046-1b]
路近差跬歩逺失千里今皇帝陛下新臨大寳徳性髙
明太皇太后同斷萬幾聖謨光大初發號令不可不慎
斯乃治亂之歧塗安危之所分也當以要切為先以瑣
細為後臣竊見近年以來風俗頺弊士大夫以偷合苟
容為智以危言正論為狂是致下情蔽而不上通上恩
壅而不下達閭閻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明主憂
勤宵衣旰食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盗賊已繁猶頼上帝
垂休嵗不大飢祖宗詒謀人無異志不然者天下之勢
[046-2a]
可不為之寒心乎此皆罪在羣臣而愚民無知往往怨
歸先帝此臣所以日夜憤痛焦心泣血不顧死亡思有
開發於朝廷者也臣愚以為今日所宜先者莫若明下
詔書廣開言路不以有官無官之人應有知朝政闕失
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封状盡情極言仍頒下諸路
州軍於所在要閙處出牓曉示在京則於鼓院檢院投
下委主判官畫時進入在外則於州軍投下委長吏即
目附遞奏聞皆不得取責副本彊有抑退其百姓無産
[046-2b]
業人慮有姦詐則責保知在奏取指揮放令逐便然後
陛下於聴政之暇略賜省覽其義理精當者即施行其
言而顯擢其人其次取其所長捨其所短其狂愚鄙陋
無可采取者報聞罷去亦不加罪如此則嘉言日進羣
情無隠陛下雖深居九重四海之事如指諸掌舉措施
為惟陛下所欲斯乃治安之源太平之基也陛下若以
臣言為可取伏乞决自聖意下學士院草詔書施行羣
臣若有沮難者其人必有姧惡畏人指陳専欲壅蔽聦
[046-3a]
明此不可不察取進止
   進修心治國之要劄子狀元豐八年四/月十九日上
右臣伏聞本固則末茂源濁則流渾昔仁宗皇帝擢臣
知諌院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徳三曰仁曰明曰武致
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賞曰必罰英宗皇帝時臣曽進
歴年圖其後序言人君之道一其徳有三其志亦猶所
以事仁宗也大行皇帝新即位擢臣為御史中丞臣初
上殿言人君修心治國之要其志亦猶所以事英宗也
[046-3b]
今上天降災大行皇帝奄弃天下皇帝陛下新承大統
太皇太后同聴萬幾不知臣愚猥䝉訪落臣且愧且懼
無以塞責謹復以人君修心治國之要為獻其志亦猶
所以事大行皇帝也所以然者臣歴觀古今之行事竭
盡平生之思慮質諸聖賢之格言治亂安危存亡之道
舉在於是不可移易是以區區首為累朝言之不知臣
者以臣為進迃闊陳熟之語知臣者以臣為識天下之
本源也夫治亂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仁明
[046-4a]
武所出於内者也用人賞功罰罪所施於外者也出於
内者雖有厚有薄有多有寡禀之自天然好學則知所
宜從力行則光美日新矣施於外者施之當則保其治
保其安保其存不當則至於亂至於危至於亡行之由
已者也所以能當在於至明所以能明在於至公是以
明君善用人者博訪逺舉拔其殊尤徳行髙人謂之賢智勇出衆謂之能賢不必能能不必賢各隨所長授以
位任有功則賞有罪則罰其人苟賢能雖讎必用其人
[046-4b]
苟庸愚雖親必弃賞必有所勸罰必有所懲賞不以喜
罰不以怒賞不厚於所愛罰不重於所憎必與一國之
人同共好惡是以古者爵人於朝與士共之刑人於市
與衆弃之如此安有不當者乎臣故曰所以能當在於
至明所以能明在於至公也昔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
仲相漢髙祖知人善任使苟為不才雖見喜弃之苟才
矣雖負販酒徒亡将戍卒亦用之此所以能奮布衣取
天下也館陶公主為子求郎明帝不許而賜錢千萬郎
[046-5a]
賤官也猶惜之况其貴者乎故永平之治至今稱之宋
髙祖事蕭太后甚孝太后欲以子道憐為揚州刺史髙
祖以其貪愚不許故功業之髙冠於南朝唐太宗殺建
成元吉而用其官屬魏鄭公王珪等與房杜無異卒得
其效宣宗事鄭太后甚謹問舅鄭光以政事不能對罷
其方鎮故時人稱美謂之小太宗此用人之公明者也
韓昭侯惜弊袴不以賜左右之無功者漢髙祖深怨雍
齒而不忘其功魏太祖勲勞冝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
[046-5b]
分毫不與唐宣宗重惜服章故當時得緋紫者以為榮
此賞功之公明者也僮牛殺孟丙仲任立叔孫昭子昭
子數其罪而殺之孔子善其不懐丁公脫漢祖於阨髙
祖以為不忠而斬之武帝妹隆慮公主且死屬其子昭
平君昭平君殺人武帝流涕而誅之唐明皇弄臣黄㼐
掀捕盗官墜馬明皇杖殺之宣宗謂樂工汝惜羅程藝
我惜髙祖太宗法此罰罪之公明者也臣略舉此數者
以為明騐其餘在陛下博覽載籍以考之知臣所言不
[046-6a]
為謬妄臣以一夫之愚不能周知天下之務近曽上奏
乞下詔書開言路伏望聖慈早賜施行今并治平四年
五月三日上殿劄子具録進呈乞陛下留神幸察
   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䟽元豐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上
月日具官臣司馬光謹昧死再拜上䟽太皇太后陛下
皇帝陛下臣竊見先帝聦明睿智勵精求治思用賢輔
以致太平委而任之言行計從人莫能間雖周成王之
任周公齊桓公之任管仲燕昭王之任樂毅蜀先主之
[046-6b]
任諸葛亮殆不能及斯不世出之英主曠千載而難逄
者也不幸所委之人於人情物理多不通曉不足以仰
副聖志又足已自是謂古今之人皆莫已如不知擇祖
宗之令典合天下之嘉謀以啓廸清衷佐佑鴻業而多
以已意輕改舊章謂之新法其人意所欲為人主不能
奪天下莫能移與之同者援引登青雲與之異者擯斥
沈溝壑専欲遂其狠心不顧國家大體人之常情誰不
愛冨貴而畏刑禍於是搢紳大夫望風承流競獻䇿畫
[046-7a]
務為竒巧捨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憂民其實病民名
為益國其實傷國作青苖免役市易賖貸等法以聚斂
相尚以苛刻相驅生此厲階迄今為梗又有邉鄙之臣
行險徼倖大言面欺輕動干戈妄擾蠻夷夫兵者國之
大事廢興存亡於是乎在而其人苟榮一身之官賞不
顧百姓之死亡國家之利病輕慮淺謀發於造次御軍
無法僅同兒戯深入敵境坐守孤城糧運旣竭狼狽奔
潰築寨極邉功猶未畢輕敵不備闔城塗地使兵夫數
[046-7b]
十萬暴骸於曠野資仗臣億弃捐於異域又有生事之
臣欲乗時干進建議置保甲户馬保馬以資武備變茶
鹽鐡冶等法増家業侵街商稅等錢以供軍須遂使九
土之民失業窮困如在湯火此皆羣臣躁於進取誤惑
先帝使利歸於身怨歸於上非先帝之本志也臣荷先
帝大恩常思報效曏在朝廷之時屢言新法非便觸忤
權貴冒犯衆怒爭辯非一先帝憐其孤忠不以為罪仍
蒙寵擢寘之樞廷臣以所言未行力辭不受臣非惡冨
[046-8a]
貴而好貧賤正欲感寤先帝知臣為國不為身庶幾采
納狂瞽使百姓獲安基局永固而已旣又自乞冗官退
伏閭里雖身䖏于外區區之心晨夕寤寐何甞不在先
帝之左右所以不敢自赴闕廷如此之乆者亦猶辭樞
廷之志也熈寜七年歴時不雨先帝遇災而懼深自刻
責誕布詔書廣開言路臣當是時不勝踊躍極有開陳
而建議之臣知所立之法不合衆心天下之人必盡指
其非恐先帝覺寤而已受誤國之罪伏欺罔之刑乃勸
[046-8b]
先帝繼下詔書言新法已行必不可動臣之所言正為
新法若新法不動臣尚何言自是閉口不敢復預朝廷
論議十有一年矣然每覩生民之愁怨憂社稷之阽危
於中夜之間一念及此未甞不失聲拊心也葵藿之志
猶望先帝一賜召對訪以外事得吐心極言退就斧鉞
死無所恨不意上天降禍先帝升遐臣之寸誠無由披
露欝抑憤懣自謂終天及奔喪至京乃䝉太皇太后陛
下特降中使訪以得失是臣積年之志一朝獲伸感激
[046-9a]
悲涕不知所從顧天下事務至多臣思慮未熟不敢輕
有條對但乞下詔使吏民皆得實封上言庻幾民間疾
苦無不聞逹旣而聞有㫖罷修城役夫撤詗邏之卒止
御前造作京城之人已自歡躍及臣歸西京之後繼聞
斥退近習之無状者戒飭有司奉法失當過為煩擾者
罷物貨専場及民所養户馬又寛保馬年限四方之人
無不鼓舞聖徳傳布一日千里頌嘆之聲如出一口溢
于四表乃知太皇太后陛下深居禁闥皇帝陛下雖冨
[046-9b]
於春秋天下之事靡不周知民間衆情乆在聖度四海
羣生可謂幸甚凡臣所欲言者陛下略已行之臣稽慢
之罪實負萬死夫為政在順民心苟民之所欲者與之
所惡者去之如决水於髙原之上以注川谷無不行者
苟或不然如逆阪走丸雖竭力以進之其復走而下可
必也今新法之弊天下之人無貴賤愚智皆知之是以
陛下微有所改而逺近皆相賀也然尚有病民傷國有
害無益者如保甲免役錢将官三事皆當今之急務釐
[046-10a]
革所冝先者臣今别具狀奏聞伏願决自聖志早賜施
行議者必曰孔子稱孟莊子之孝其佗可能也其不改
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又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彼謂無害於民無損於國者不必以已意遽
改耳必若病民傷國豈可坐視而不改哉易曰幹父之
蠱有子考无咎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蠱者事有蠱
弊而治之也幹父之蠱迹似相違意則在於承繼其業
成父之美也又曰裕父之蠱往見吝象曰裕父之蠱往
[046-10b]
未得也裕者饒益之名也若不忍違異益父之過往而
不返未為得冝也昔漢文帝除肉刑斬右趾者弃市笞
五百者多死景帝元年改之笞者始得全武帝作鹽
㩁酤均輸等法天下困弊盗賊羣起昭帝用賢良文學
之議而罷之後世稱明唐代宗縱宦官公求賂遺置客
省拘滯四方之人德宗立未三月悉禁止罷遣之時人
望致太平德宗晩年有宫市五方小兒暴横為民患鹽
鐡月進羨餘順宗即位皆罷之中外大悦是皆改父之
[046-11a]
政而當者人誰非之哉况先帝之志本欲求治而羣下
干進競以私意紛更祖宗舊法致天下籍籍如此皆羣
臣之罪非先帝之過也為今之計莫若擇新法之便民
益國者存之病民傷國者悉去之使天下曉然知朝廷
子愛黎庶之心吏之苛刻者必變而為忠厚民之離怨
者必變而為親譽徳業光榮福祚無窮豈不盛哉夫天
子之孝在於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親儻措置如此歡
心孰大焉事親孰備焉今幅貟之内所在嗷嗷有倒垂
[046-11b]
之急延頸傾耳以俟改法庻得蘇息若朝廷不以爲意
日復一日萬一遇數千里之蝗旱公私匱竭無以相救
失業之民蜂起為盗安知無姦雄乘之而動則國家有
累𡖉之危申屠剛曰未至豫言固常為虚及其已至又
無所及朝廷當此之際觧兆民倒垂之急救國家累𡖉
之危豈假必俟三年然後改之哉况今軍國之事太皇
太后陛下權同行處分是乃母改子之政非子改父之
道也何憚而不為哉惟聖明裁察臣光昧死再拜上䟽
[046-12a]
   乞罷保甲狀元豐八年/四月上
右臣竊以兵出民間雖云古法然古者八百家纔出甲
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閒民甚多三時務農一時講武
不妨稼穡自上世相承習以為常民不驚擾自兩司馬
以上皆選賢士大夫為之無侵漁之患故卒乗輯睦動
則有功今籍鄉村之民二丁取一以為保甲皆投以弓
弩教之戰陣是農民半為兵也三四年來又令河北河
東陜西置都教場無問四時每五日一教特置使者比
[046-12b]
監司專切提舉州縣不得關預每一丁教閲一丁供送
雖云五日而保正保長以泥堋除草為名日聚之教場
得賂則縱之不則㽞之是三路耕耘收獲稼穡之業幾
盡廢也自唐開元以來民兵法壊戍守戰攻盡募長征
兵士民間何嘗習兵哉夫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巳而
用之國家承平百有餘年四夷順服戴白之老不識兵
革一旦畎畝之人忽皆戎服執兵奔驅滿野見者孰不
驚駭耆舊歎息以為不祥事旣草創調發無法比户搔
[046-13a]
擾不遺一家又廵檢指使按行鄉村往來如織保正保
長依倚弄權坐索供給多責賂遺小不副意妄加鞭撻
&KR0345食行伍不知紀極中下之民罄家所有侵肌削骨無
以供億愁苦困弊靡所投訴流移四方繦屬盈路又朝
廷時遣使者徧行按閲所至犒設賞賚糜費金帛以巨
萬計此皆鞭撻平民銖兩丈尺而斂之一旦用之如糞
土而鄉村之民但苦勞役不感恩澤臣不知設保甲於
農民之勞旣如彼為國家之費又如此終將何所用哉
[046-13b]
若使之捕盗賊衞鄉里則何必如此之多若使之戍邉
境征戎狄則彼戎狄之民以騎射為業以攻戰為俗自
幼及長更無佗務中國之民生長太平服田力穡雖復
授以兵械教之擊刺在教場之中坐作進退有似嚴整
必若使之與戎狄相遇填然鼓之鳴鏑始交其奔北潰
敗可以前料决無疑也是猶驅羣羊而戰豺狼也當是
時豈不誤國事乎又悉罷三路廵檢下兵士及諸縣弓
手皆易以保甲令主簿兼縣尉但主草市以裏其鄉村
[046-14a]
盗賊悉委廵檢而廵檢兼掌廵按保甲教閲朝夕奔走
猶恐不辦何暇逐捕盗賊哉又保甲中往往有自為盗
者亦有乗保馬行刼者然則設保甲保馬本欲除盗乃
更資盗也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寜又曰可畏非民夫
川涸魚逝林燔鳥飛民喪其生業無以自存赴訴不受
失其所依安得不去而為盗哉自教閲保甲以來河東
陜西京西盗賊已多至敢白晝公行入縣鎮殺官吏官
軍追討經歴嵗月終不能制况三路未至大飢而盗賊
[046-14b]
已昌熾如此萬一遇數千里之蝗旱而失業飢寒武藝
成就之人所在蜂起以應之其為國家之患可勝言哉
此非小事不可以忽夫奪其衣食使無以為生是驅民
為盗也使比屋習戰勸以官賞是教民為盗也又撤去
捕盗之人是縱民為盗也謀國如此果為利乎害乎且
曏者干進之士説先帝以征伐四夷開邉拓土之䇿故
立保甲户馬保馬等法近者登極赦書節文云應縁
州軍仰逐處長吏并廵檢使臣鈐轄兵士及邉上人户不
[046-15a]
得侵擾外界務要静守彊場勿令搔擾此盖聖意欲惠
綏殊俗休息中國華夷之人孰不歸戴然則保甲户馬
保馬復何所用哉今雖罷户馬寛保馬而保甲猶存者
盖未有以其利害之詳奏聞者也臣愚以為宜悉罷保
甲使歸農召提舉官還朝量逐縣户口毎五十户置弓
手一人略依縁邉弓箭手法許䕃夲户田二頃悉免其
稅役除出賊地分嚴加科罰及令出賞錢外其賊發地
分更不立三限科校但令捕賊給賞若獲賊數多及能
[046-15b]
獲强惡賊人者各隨功大小遷補職級或補班行務在
優假弓手使人勸慕然後募本縣鄉村人户有勇力武
藝者投充計即今保甲中有勇力武藝者必多願應募
若一人闕額有二人以上爭投者即委本縣令尉選武
藝髙强者充或武藝衰退者許佗人指名與之比校若
武藝勝於舊者即令充替其被替者更不得䕃田如此
則不必教閲武藝自然精熟一縣之中其壯勇者旣為
弓手其羸弱者雖使為盗亦不能為患仍委本州及提
[046-16a]
㸃刑獄常切按察令佐有取捨不公者嚴行典憲若召
募不足即且於鄉村户上依舊條權差候有投名者即
令充替其餘廵檢兵士縣尉弓手耆長壯丁逐捕盗賊
並乞依祖宗舊法   乞開言路狀元豐八年/四月上右臣昨在京師伏䝉太皇太后不以臣愚踈無取遣使
訪以得失豈惟㣲臣有千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
相慶以為言路将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
[046-16b]
待也當是時臣未暇備論天下之事先陳所急於三月
三十日上言以近嵗風俗頺弊士大夫以偷合苟容為
智以危言正論為狂致閭閻愁苦而上不得知明主憂
勤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盗賊已繁冝下詔書不以有
官無官之人有知朝政闕失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
封狀鼓院檢院州軍長吏不得抑退其義理精當者行
其言而顯其人狂愚鄙陋者報聞罷去亦不加罪又於
四月二十一日復上言皇帝陛下初即政於用人賞罰
[046-17a]
尤不可不當夫諌諍之臣人主之耳目也不可一日無
之說命曰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設有人閉目而塞耳
跣足而疾趨前遇險阻能無傷乎賈山有言人主之威
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開道而求諌和顔色而
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况震之
以威壓之以重乎頃者王安石秉政欲蔽先帝聦明專
威福行私意由是深疾諌者過於仇讎嚴禁誹謗甚於
賊盗是以天下之人以言為諱百姓愁苦無聊靡所控
[046-17b]
告致怨謗之語上及先帝臣嘗痛心泣血思救其失是
首乞下詔開言路以通下情臣謂羣臣苟有肯進言
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勸來者此乃古人市駿骨揖怒蛙
之意也召誥曰王乃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
自貽哲命今皇帝陛下新即位太皇太后初垂簾天下
之人莫不屬目傾耳臣自到西京以來朝夕伏聴朝廷
惟新之政以為必務明四目逹四聦以發天下積年憤
鬰之志今開言路之詔旣不聞頒於四方而太府少卿
[046-18a]
宋彭年言在京不可不並置三衙管軍臣僚水部貟外
郎王諤乞令依保馬元立條限均定逐年命買之數又
乞令太學増置春秋博士使諸生肄業朝廷以非其本
職而言各罰銅三十斤臣忽聞之悵然失圖憤邑無已
臣非私於二人直為朝廷惜治體耳夫阿意箝口容身
竊禄此小臣之利也威福在巳人不敢言此大臣之利
也然民怨於下而不聞國家阽危而不知於陛下有何
利哉彼宋彭年王諤臣素不識不知其人為賢為不肖
[046-18b]
但惜陛下臨政之初而二臣首以言事獲罪臣恐中外
聞之忠臣觧體直士挫氣欲仕者斂冠藏之欲諫者咋
舌相戒則上之聦明猶有所不照下之情偽猶有所不
逹太平之功尚未可期也宋彭年所言雖不識事體但
當廢而不行亦不宜加罪至如孔子作春秋為萬世法
王安石秉政輒黜之使不得與諸經並列於學官學者
毋得習以為業王諤所言未為不當乃以越職為罪古
者置諌鼓設謗木詢于芻蕘未聞有位於朝而以言事
[046-19a]
為越職者也若當職之人旣不肯言不當職之人又不
得言則以四海之廣兆民之衆其政治利病天子深居
九重何由得聞之哉昨日進奏院遞到告身差臣知陳
州然則臣自今於一州之外言及佗事亦為越職何敢
言矣今二臣之罰旣不可追伏望陛下如臣前奏下詔
不以有官無官當職不當職之人皆得進言擇其可取
者㣲加旌賞使天下之人知朝廷樂聞善言不惡論事
無可取者寝而勿問庻幾願納忠之人猶肯源源而來
[046-19b]
也臣禀賦愚戇文學政事皆出人下惟不識忌諱不阿
權貴遇事妄言無所顧避以此荷知於累朝見稱於衆
人若亦不得言則無所復用於聖世矣上辜太皇太后
陛下下問之意下負㣲臣平生願忠之心内自痛悼死
不瞑目臣乆忝便安今朝廷授以名藩義不敢辭見牒
本州索逺接公人起發赴任次到官之日但勉竭疲駑
恪勤本職苟力所不逮伏領罪戾而已
   謝御前劄子催赴闕狀元豐八年五/月十五日上
[046-20a]
右臣今月十五日平明准入内内侍省遞到太皇太后
御前劄子一道令臣早至闕廷者臣狂瞽妄言冝從誅
譴曲荷開納仍叨奨飾并以臣羸老抱疾過形矜恤螻
蟻命㣲何階報謝臣専候陳州逺接兵士到卽起發赴
闕次臣無任瞻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
   奏乞所欠青苗錢許重疊倚閣狀熈寜四年/正月上
勘會永興軍准提舉陜西路常平廣惠倉司牒准司農
寺牒檢會近准熈寜二年九月四日勅節文所借過青
[046-20b]
苖錢斛令隨省稅日限送納如遇本户災傷五分已上
合隨夏稅納者展至秋稅合隨秋稅納者展至次年夏
稅寺司看詳上件勅意人户合隨夏稅送納者如本户
災傷五分已上即展至當年秋稅若秋料内更遇災傷
自合送納夏料錢斛了足不許再行倚閣若本户更曽
借過秋料錢斛即令倚閣秋料數目展至次年夏料送
納切慮内有州縣並不詳認上件勅條一例重疊倚閣
牒當司請詳此及備録上件勅條徧下諸州軍如是夏
[046-21a]
料合納青苗錢斛本户災傷五分以上展至秋料送納
如秋料内更遇災傷即却合催夏料數目仍將本路借
過秋料錢斛展至次年夏料送納了足即不得將兩次
災傷重疊倚閣免至人户積欠數多難為了納别致違
悞如有昨來夏料係災傷倚閣展至今秋送納者如今
秋本户更遇災傷便請疾速催納了足具數申寺仍關
報提刑轉運司准此施行者
 右謹具如前臣竊詳朝廷所散青苖錢斛本為救接
[046-21b]
 窮困闕用之民使得至夏秋成熟所以春散夏斂夏
 散秋斂或遇本户災傷五分以上即展至次料送納
 盖以寛假飢民使有以自存非為乗此艱食規求利
 息今司農寺乃令不得將兩次災傷重疊倚閣如有
 昨來夏科災傷倚閣展至今秋送納者今秋本户更
 遇災傷便令疾速催納了足臣竊恐此事不合勅意
 盖縁一次災傷民間猶有舊來蓄積未至困窮其青
 苖錢尚許倚閣豈有連併兩次災傷百姓轉更不易
[046-22a]
 之時却令須得送納舊來蓄積旣盡新糓又復不收
 更将何物可以供輸其逐州縣為見司農寺有此指
 揮不知有無務行督促嚴加科責使貧下百姓何以
 為生竊惟朝廷為民父母必不肯如此况災傷倚閣
 稅賦并借貸過斛斗准條並候豐熟日令分作料次
 送納如更遇災傷亦權住催理何故青苖錢斛最為
 緊急獨不許重疊倚閣臣已指揮本路災傷地分永
 興軍河中陜府同華耀乾觧八州軍請勘會去嵗夏
[046-22b]
 料如係災傷倚閣青苗錢斛展限至秋送納去處若
 去秋本户更遇災傷其夏料錢斛未得依司農寺指
 揮催理更聴候朝㫖伏望聖慈特賜采察早降指揮
 謹具状奏聞伏候勅㫖奏去訖及牒提舉陜西路常
 平廣惠倉司奉聖㫖冝令提舉陜西路常平廣惠倉
 司疾速關牒永興軍本路州軍令詳司農寺牒一依
 修貫指揮即不得施行司馬光牒致誤百姓及時送
 納劄付司農寺仍仰關牒合屬去處准此次日乞/留䑓
[046-23a]
   奏為乞不將米折青苗錢狀熈寜四年/正月上
准提舉陜西常平廣惠倉司牒
 右謹具如前本司勘會朝廷元散青苗錢指揮取利
 不得過二分今來提舉常平廣惠倉司乃依見今饑
 饉之嵗在市貴價將本倉陳次斛斗紐作見錢支散
 與人又豫定將來粟麥之價粟毎斗二十五文足小
 麥毎斗四十文足夲司看詳向去夏秋五糓有豐有
 儉其糓麥之價固難豫定今將陳色白米毎斗紐作
[046-23b]
 見錢七十五文若折計作小麥價錢支俵毎斗四十
 文共折計得小麥一斗八升七合半則是貧民於正
 二月間請得陳色白米一石却將來納着新好小麥
 一石八斗七升五合若折計作粟錢支俵毎斗二十
 五文足計支則一斗白米價錢七十五文足共折得
 粟三斗則是貧民闕乏之時只請得陳色白米一石
 却將來共納着新粟三石若只送納見錢即又須賤
 糶斛斗以償官中本利使貧下之民寒耕熱耘竭盡
[046-24a]
 心力所收斛斗於正稅之外更以巧法取之至盡不
 問嵗豐嵗儉常受飢寒顯見所散青苖錢大為民害
 竊惟朝廷從初散青苖錢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債
 取利侵漁細民故設此法抑其豪奪官自借貸薄收
 其利今以一斗陳米散與飢民却令納小麥一斗八
 升七合五勺或納粟三斗所取利約近一倍向去物
 價轉貴則取利轉多雖兼并之家乗此飢饉取民利
 息亦不至如此之重國家為民父母置此二倉名為
[046-24b]
 常平廣惠豈當如此今邉鄙用兵軍糧闕乏旣無餘
 剰可以賑貸伏望朝廷憫此農民遭值凶饑困窮憔
 悴鄰於死亡直將上件常平廣惠倉斛斗依先降朝
 㫖借貸與第四等以下人户更不取利若不能如此
 須欲作青苗錢俵散之時即乞不以元糶價貴賤更
 不紐作見錢只據所散與人户石斗至將來成熟令
 出息二分毎散得一斗米者納一斗二升細色或依
 倉式例折作粗色如此細民猶不至窮困官中取利
[046-25a]
 雖薄亦不减二分元數如允所請伏乞早降指揮謹
 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乞以除拜先後立班劄子元豐八年六/月四日上
臣於前月二十七日夜准閣門告報巳降告身授臣守
門下侍郎二十八日三省樞密院同奉聖㫖除知樞密
院外門下中書侍郎左右丞同知樞密院事班次等並
以除拜先後為序今月四日延和殿進呈竊見張璪等
奏乞推臣在上今後依新得指揮伏縁臣以不才誤䝉
[046-25b]
朝廷拔擢寘諸執政之末已為忝竊况超越倫軰特出
其右在臣愚分何以克堪兼臣在二十八日已前伏乞
依新得聖㫖以除拜先後為序在安燾之下取進止
   乞以除拜先後立班第二劄子元豐八年六/月五日上
臣今月四日曽奏乞依新得聖㫖以除拜先後為序至
今未奉指揮臣噐能學術素出人下執政之中最為後
來一旦超居衆人之上誠所未安伏望聖慈依臣前奏
班在安燾之下取進止
[046-26a]
 
 
 
 
 
 
 
 
[046-26b]
 
 
 
 
 
 
 
 傳家集巻四十六


[047-1a]
欽定四庫全書
 傳家集巻四十七    宋 司馬光 撰
  章奏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