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為山書
天地之氣復則結者而為山也融者而為川也結於結/於
一作/為非其所者安静而不動融於其時者疏决以一作/而忘
[002-1b]
其及其及一/作反故山之性為近正川之性為革為革為一/作融
是以處其結者有一作/為君子處其融者為利
天地之先未嘗有形故字其形為人民為禽蟲萬物然
後受其字據其形之動曰生形之静曰死嗚呼我苟不
生乎天地先而未嘗用其形竅以出納斯非混沌之似
乎故吾以混沌不嘗在天下先而在我之不為萬一本/無萬
字/物鑿者而巳矣
[002-2a]
患夫數始乎手足故離吾之指為吾視其指而心亦離
則數數人乎心數人乎心/一作入字矣故知指生六而為有餘生
四而為不足不足與有一作/其餘也為體不備嗚呼心既
分身之有餘與不足也則爭殺亂患何嘗不足盡足盡/一作
目/其數出
而後網罟不足於野一作/也以牢養一作/豢於宫中故天下
忘身以自給嗚呼上古食而棄其餘一作/榆熱而棄其皮
[002-2b]
亦足矣是知聖人欲化而更亂其生聽鳳鳴而吹管果
象也故有象竹之聲者必有象葭之器然文苑/作其則造其
為一作/鳴而恥葭學
學者聖人也故末世而不出嗚呼
江河鑿而山木泣以為川既出而必伐舟也舟既入水
而蛟魚相市文苑/作對以其居泉而逺於殺者也今則造泉
之具成是大道存而異其質大道亡而運一作/連其禍
利以觀一作/勸天下利盡而天下畔道以歸
[002-3a]
天下去嗚呼為利物所間一作/惡為道亦不偽故始愛其
應者終亦將以應人然則利盡所畔者以滅其後道薄
而所去者貴不殺其孤而已
城郭溝池以固民也有竊城郭溝池以盗民一作/氓者則
殺人甚於不固夫有竊固之具必有功一作/攻固之利苟
有利之物㓂必
無爭巢固民則相殺
車服妾媵所以奉貴也然而奉天下來事貴者賤夫有
[002-3b]
車服必有雜珮有妾媵必有娛樂聖人既為之貴賤是
欲鞭農父子以奉不暇雖有杵臼吾安得粟而舂之嗚
呼教民以杵臼不若均民以貧賤
也懐惡者在内所以能避一作/持弓矢也故射惡未及死
而奪械可以殺人於天下天下從而禁畜私械者嗚呼
古之弓矢所以防惡也今則不然反防人之持弓矢也
萬物無常聲而主聲者定其悲歡則聽在心而耳職廢
也謂雷為可畏則以畏聲聽
[002-4a]
謂瑟為可狎則以狎聲聽之不知有時瑟可流哀一作/衷
也則有幽思之深砧聲之悲也去家日逺雨聲之愁也
嗚呼悲愁果在心也雷與瑟無常聲也
為學豈有嵗故勞於農夫以其有遇世也故佚於使人
然而雖佚不忘一作/妄學以其
得止一作/正其心古有志者猶悲日月之易於人也故謂
一作/為飛烏走兔在其中付大藏之鑰未必有信之友也
夫取人之鑰必薦信以入其中一作/心受人之託必有情
[002-4b]
以寄其内故大信者不使人付一作/信有道者不使人求
棺衣之厚葬以王禮百姓不貪其死以其
愛身任時之重必多怨借君之權必易死是於名則君
子愛身不甚於百姓焉
聖人有意哉故勸善以爵使利爵者樂修夫惡殺人與
殺盗均為仁人之心則亦召盗以爵嗚呼使聖人無意
則勸善不以爵矣故君子為善不獨樂欲為一作/與聖人
而
[002-5a]
食秦人之炙則懐其妻子聞秦婦之嫁則垂涕悲其身
當是時亦疑天下之妻矣吾過富貴之門則懷其爵矣
及聞秦人以爵死者則垂涕悲其身當是時不顧天下
之貴矣有惡雀鹿一作/爵禄之甚者揮一作/持帚以驅雀結罟
以禁鹿夫帚罟既可以駭物則
執其具以逐雀鹿安知不有學其具以取之故善惡去
者不必惡其名善逐者不示人以其具
猿鳴不過薜蘿以其有蔓蔓者必組物夫能過其組必
[002-5b]
自硋一作/駭其心嗚呼髻之組吾髮也帶之組吾腰一作/身
也線一本下/有拊字之組吾衣一作/身也亦是矣今蔓在天下安
得
禹書上
以功不就而受誅則可謂勤民而死乎曰不然然則夏
之郊也奚不尋其先安得以鯀配曰功不就則可謂勤
民文苑作以功不可/就則不可謂勤民而死也以誅其身則可謂一作/為勤
其家也文苑/作矣不怨君誅而尋父功鯀當誅
[002-6a]
家事辭王事既勤其家為天下故報其勤家於夏郊而已
矣有鯀之誅而不廢其功禹為其子也不得以天下而
擇其功者禹為文苑無/為字之事鬼神也㣲禹之為子先人
之罪將不食矣故其子之功由勤父嗣也然則夏郊宜
矣於是君誅其怠也而子不怨其家祭其勤也民神文/苑
無神/
禹書下
治天下之野見之於夏功而未見先於夏功者乆矣夫
[002-6b]
八年之間生聚非不壊也委積非不耗也帝憂則民愁
樂則民喜帝憂二句文苑作常無/憂則人怨無樂則民愁故以憂樂隱顯而助
之
而不以一身負天下之土石以其得治世之心而易使
也嗚呼必不得和心之人而謂可以智治則豈羽山之
下忍不以智獻其父者歟天下天下文/苑作夫見濡手足之禹
則不見土階之上以治憂樂者也故曰心治乎人也功
治乎水也其可獨禹
[002-7a]
古漁父四篇有後序/
叟行山逐禽而逢虞人虞人反以罟而獵叟叟欺虞人
以事鬼神而得逸他日叟之子壯圍山而讐獵吾父者
曰今日凡在山澤殺無赦虞人亡於大澤虞之父教之
以漁漁利厚於罟末之年富於澤上反聞叟
於帝側帝教之以漁天下天下之利厚於陶稼末之年
富於九州漁者常以此自笑而聞於士師士師以法執
之漁者對曰始臣學漁不學笑而天下入臣笑舜聞之
[002-7b]
亦曰始朕學事叟不學受天下禪而天下禪朕
晦冥之後漁者啼而奔帝辛曰始風㣲水
臣垂之十鈎魚方眂臣鈎未及吞而雷驚臣舟夫雷不
發而震盍戮於燮理者辛應曰爾不得魚市不闕魚亦
殷人得魚耳夫多魚而垂之十鈎魚必爭而且威後其
餌然而猶相與眡其鈎豈非君其餌薄乎何戮之有㣲
子自旁聞之亦曰殷餌薄矣臣不受戮殷民驚矣抱祭
器而
[002-8a]
暮有二舟還而爭一舟於中流空舟中者恃其無傷舟
中也則盛鬭以薄兩舟果與俱覆明日訟於王王以其
罪均也平於二漁既而空舟者歸吿其子曰吾勝矣覆
彼所載載魚者歸亦吿其鄰曰吾勝矣其鄰笑曰罪均
而子獨覆所載孰謂勝乎
之明日澤西漁者乃刻材澤畔前日置魚者目眡而去
而三年不敢漁其妻笑曰始偽以紿一器之魚學偽得
[002-8b]
盗一澤之利
篇後序
㑹昌甲子歲余於西巖下見版洗而得漁
多古文然其三篇甚怪妄淺近類詞賦今皆捨之其四
篇余特為之箋正其文字然前二篇文有髙致後二篇
則託寓鄙狎以其頗有譏動余亦存之然不知其年代
故謂之古漁父
文泉子集巻二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泉子集巻三
唐 劉蜕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