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WYG)


[170-1a]


卷一百六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六十九
            宋 王應麟 撰
 宫室
門闕


 釋名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門闕天子號令
 賞罰所從出也


舜闢四門


舜典賔於四門四門穆穆注四方之門四方諸侯來朝
[170-1b]
者舜賔迎之皆有美徳無凶人 詢於四岳闢四
門注開闢四方之門未開者廣致衆賢 漢武帝
制曰虞舜游巖廊之上注晉灼曰堂邊廡嚴峻之


周五門 九門 法門 三朝詳見朝儀類 寢門



應門


周禮大宰治朝注在路門外宰夫同 閽人掌守王宫之
[170-2a]
中門之禁注中門於外内為中若今宫闕門鄭司農云
王有五門外曰臯門二曰雉門三曰庫門四曰應門五
曰路門路門一曰畢門康成謂雉門三門也春秋𫝊雉
門灾及兩觀疏雉門為中門雉門外有臯庫内有應路
於外内為中玉藻疏天子宗廟在雉門之外畢門者從外而入路門為
終畢凡諸侯三門曰臯應路詩廼立臯門廼立應門是
也若魯三門則有庫雉路眀堂位庫門天子臯門則庫
門向外兼臯門雉門天子應門則雉門向内兼應門則
天子五門庫門在雉門外眀矣雉門有兩觀 師氏居
[170-2b]
虎門之左司王朝注虎門路寢門也門畫虎以眀勇猛
 大僕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注大寢路寢也門外則
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門下寢門即路門也 小宗伯建神位
右社稷左宗廟注庫門内雉門外之左右皆夾治朝春
秋所云間兩社 槁人外内朝注内朝路門外之朝也
疏天子三朝見朝儀 小司㓂外朝致萬民而詢注在雉
門外 朝士外朝注司農云王有五門同閽人注外朝在路
[170-3a]
門外内朝在路門内康成謂眀堂位説魯公宫曰云云言
魯用天子之禮此名制二兼四則魯無臯門應門矣王
五門雉門為中門雉門設兩觀與今之宫門同閽人幾
出入者窮民盖不得入也小宗伯職曰右社稷左宗廟
然則外朝在庫門之外臯門之内與疏後鄭破先鄭外
朝在路門外之說若外朝在路門外中門内外朝有肺
石達窮民中門既有閽人幾則何得度中門入路門乎
以此知外朝在庫門外臯門内也 大馭行以肆夏趨
以采薺注行謂大寢至路門趨謂路門至應門 司士
[170-3b]
正朝儀之位注此王日視朝事於路門外之位 太史
閏月詔王居門終月注門謂路寢門也司農云月令十
二月分在青陽眀堂總章𤣥堂左右之位惟閏月無所
居居於門故於文王在門為閏 匠人廟門容大扄七
二丈一尺闈門容小扄參个六尺路門不容乗車之五个大寢
門丈六尺五寸應門二徹參个正門二丈四尺疏廟中之門曰闈門即
雜記夫人至入自闈門是也路門以近路寢特小為之
[170-4a]
應門内路門外有正朝臣入應門至朝處君臣正治之
所故謂應門鄭云謂朝門也 詩緜迺立臯門臯門有
伉迺立應門應門將將注毛曰王之郭門曰臯門伉髙
貌王之正門曰應門孫炎曰朝門也將將嚴正也美太王作郭
門以致臯門作正門以致應門箋云諸侯之宫外門曰
臯門朝門曰應門内有路門天子之宫加以庫雉正義
言太王本作郭門正門耳文王之興以為臯門應門致
者由小致大之辭文王因其制度増而長之以為天子
之制郭門者宫之外門正門朝門謂之應門皆宫門也
[170-4b]
 書以應門為南門爾雅曰正門明堂位云云故以臯應為正門之名魯以諸侯而作庫
雉則諸侯無臯應衛亦有庫門或以褒康叔也謂應門
為朝門寢門一曰路門以朝位在應門内路寢在路門
内故名之檀弓魯有庫門春秋定二年雉門及兩觀灾
以明堂位攷之庫雉制如臯應成王特襃之使制二兼
四餘諸侯不然襄十七年𫝊宋有臯門諸侯法有臯應
太王自為諸侯之制非作天子之門毛以諸侯門不名臯應與鄭别
[170-5a]
禮記文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鷄初鳴而衣服至於
寢門外問内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曰安文王乃
喜日中及莫亦如之世子之記曰朝夕至於大寢之門
大寢路寢也門外則内朝之地 月令蔡邕王肅云周公作季春之月田獵罝
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是月也命國難九門
磔攘注天子九門者路應雉庫臯國近郊逺郊闗門也
吕氏春秋注九門三方九門也 眀堂位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
上注正門謂之應門二伯帥諸侯而入牧居外而紏察
之正義明堂更無重門非路門外之應門 爾雅正門
[170-5b]
謂之應門李廵云宫中南嚮大門應門也應當也當朝
正門宫内有路寢故應門之内有路門明堂無路寢故
無路門及以外諸門但有應門耳 聘禮夕幣於寢門
外注寢門外朝也 書顧命逆子釗於南門之外注路寢門
 外榖梁𫝊僖二十一年春新作南門南門者法門也注法令所出入二人雀弁執恵立
於畢門之内注路寢門一名畢門疏天子五門臯庫雉應路畢門或謂
之虎門或謂之路門路門指路鼓而言虎門指虎賁而言一也 康王之誥王出在應
[170-6a]
門之内注出畢門立應門内之中庭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
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文選七命云應門八襲注正南門 周書作
雒篇應門庫臺元閫 嘗麥篇王陟陛在東序乃北向
繇書於内楹之門 三禮義宗明天子諸侯門數義周
禮天子有九門法陽九之義宫門有五法五行外門有
四法四時合為九門一曰闗門二曰逺郊門三曰近郊
門四曰國門五曰臯門六曰庫門七曰雉門八曰應門
九曰路門皆從外而數故月令云天子九門磔攘也臯
門者王宫之外門臯之為言髙也謂其制髙顯也庫門
[170-6b]
因其近庫即以為名也雉門雉施也其上有觀闕以藏
法故以施布政教為名也周禮曰乃縣治象之法於象
魏闕也應門謂應接諸侯羣臣常在此門之内也路門
路寢之門也周禮疏路大也人君所居皆曰路諸侯七門一曰闗門二
曰逺郊門三曰近郊門四曰國門五曰臯門六曰應門
七曰路門魯以周公之故雉門兼天子應門之制庫門
兼天子臯門之制用二兼四明堂位曰庫門天子臯門雉門天子應門明魯雖得用天子之
[170-7a]
禮但立三門而名制兼五不得特立五門以同天子也郊特牲曰繹之於庫門内失之矣正義魯失禮又曰 
獻命庫門之内戒百官也注庫門在雉門之外入庫門則至廟門外矣曽鞏曰諸侯有臯應路門天子加庫 
雉然春秋魯有庫雉家語衛有庫門或謂褒周公康叔非諸侯常制天子諸侯朝位義天
子路寢門有五其最外者曰臯門二曰庫門三曰雉門
四曰應門五曰路門路門之内則路寢也臯門之内曰
外朝朝有三槐左右各九棘近庫門有三府九寺庫門
之内有宗廟社稷雉門之上有兩觀連門觀外有詢事
之朝在宗廟社稷之間雉門内有百官宿衛之廨應門
内曰中朝中朝東有九卿之室九卿治事之所 禮象
[170-7b]
多士𫝊曰古者百里之國三十里之遂二十里之郊九
里之城三里之宫七十里之國二十里之遂九里之郊
三里之城一里之宫五十里之國九里之遂三里之郊
一里之城以城為宫盖百里之國外城九里雉門是也中
城七里庫門是也内城五里路門是也七十里之國外
城七里中城五里内城三里五十里之國外城五里中
城三里内城一里於百里之國言外城則伯子男外城
[170-8a]
可知於七十里五十里之國言内城則公侯内城可知
一里之城以城為宫則其宫府在中城之内矣孟子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此侯伯之國也由是言之天子外
城宜十二里而匠人營國為城九里者盖中城也外城
臯門在焉若今南薫門矣中城雉門在焉若今朱雀門
矣内城庫門在焉若今宣徳門矣應門若今大慶殿門
矣路門若今垂拱殿門矣庫門適當臯雉應路之中謂
之中門周官中門之禁盖在是矣鄭氏謂天子加以庫
雉非是盖諸侯之宫外門曰雉門朝門曰庫門内有路
[170-8b]
門天子加以臯應明堂位曰云云此以言魯王禮故制
庫門以臯門之制制雉門以應門之制則諸侯之門本
無臯應矣王寢宗廟其正門皆曰應門其内一門皆曰
畢門言王於此出而應物入而畢也 春秋正義凡人
君内朝二外朝一内朝二者路門内外之朝也外朝一
者庫門外之朝也若諸侯三門臯應路外朝則在應門
外魯之三門庫雉路則外朝在雉門外鄭𤣥考校禮文
[170-9a]
以為魯門三門庫雉路天子諸侯皆三朝圖宗人之嘉
事則有路寢庭朝日出視朝則在路門之外其詢國危
云云朝士所掌外朝之位乃在雉門之外曲禮正義天子外屏屏在
路門之外諸侯内屏屏在路門之内 劉敞曰天子諸侯皆三門而名不
同以詩書禮春秋考之天子有臯應畢諸侯有庫雉路
天子外朝在臯門之内諸侯外朝在庫門之内天子治
朝在應門之内諸侯治朝在雉門之内天子内朝在畢
門之内諸侯内朝在路門之内又曰何謂畢門畢者蹕
也王出至於此則蹕也師氏掌焉何謂應門應應也王
[170-9b]
居治朝正天下之政四海之内莫不敬應也何謂臯門
臯告也王者外朝播告萬民謀大事也楚辭君之門以九重 方
氏曰天子五門自内而出一曰路門路大也正寢之門
二曰應門應和也路門倡之應門和之三曰雉門觀闕
築於此四曰庫門器械藏於此五曰臯門臯緩也近則
迫逺則緩臯門為五門之逺者陳氏曰臯者始事之辭周官有臯舞五門始於
 此故曰臯 五門以路為大故曰路路車路馬路寢路鼓皆名曰路明堂位注臯之言髙也  朱
[170-10a]
氏曰雉門之外懸治象所以待民應門之外設宗廟社
稷所以嚴神位路門之外則九室九卿朝焉路寢之内
亦九室九嬪居焉 後漢紀明帝永平八年詔曰昔應
門失守闗雎刺世注春秋說題辭曰人主不正應門失
守故歌闗雎以感之宋均注曰應門聽政之處薛君韓
詩章句曰人君退朝入於私宫后妃御見有度應門擊
柝鼓人上堂退反宴處體安志明今内傾於色賢人見
其萌故詠闗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中門守禁竒服不入嚴内治也
應門擊柝鼔人上堂正燕處也 後漢志河南周公時所城雒邑也春
[170-10b]
秋時謂之王城東城門名鼎門帝王世紀曰東南門九鼎所從入北城
門名乾祭 唐志顔師古曰周書叙明堂有應門雉門
之制 太㣲三光之庭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後旁一星將位天文志


周虎門


地官師氏掌以媺詔王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注虎門路
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勇猛於守
[170-11a]
宜也司猶察也察王之視朝若有善道可行者當前以
詔王疏司士所掌路門外是常朝日所朝之所經云司
王朝故鄭以路寢門外解之師氏守中門外保氏守王
闈門 冬官匠人闈門容小扃參个其廣凡六尺釋宫曰宫中之門謂之闈
 王元長曲水詩序入虎闈而齒胄注翰曰敎國子之
學所也李善曰蔡邕明堂月令論曰周官有門闈之學
闈旁出之門也 劉氏曰太保命以二千戈虎賁百人逆子釗
于南門之外指虎賁而言故曰虎門 齊晏平仲端委
立於虎門之外 漢有白虎闕神虎門
[170-11b]


周和門 渠門見旂類 轅門 棘門 旌門



人門


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帥以門名注以門名者所被徽識如其在門所植者也古
者軍將盖為營治於國門魯有東門襄仲宋有桐門右師皆上卿為軍將者也中冬教大閲遂
以狩田以旌為左右和之門羣吏各帥其車徒以叙和
出左右陳車徒有司平之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
兩旌以為之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門也左右或出而左
[170-12a]
或出而右有司平之鄉師居門正其出入之行列也正
義師克在和故曰和門漢時軍壘為門名曰壘門司馬法殷
 誓於軍門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漢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周亞夫𫝊有軍門都尉壁門士  虎
賁氏守王閑注梐枑為周衛司戈盾及舍設藩盾土方氏王廵
守則樹王舍 天官掌舍掌王之㑹同之舍設梐枑再
杜子春謂行馬康成謂再重者周衛有内外列設車宫轅門兩乘車轅相向以表門
壇壝宫棘門司農云以㦸為門為帷宫設旌門王行晝止則樹旌以表門
宫則共人門立長大之人以表門 春官司常祭祀各建其旂㑹
同賓客亦如之置旌門彼官樹之此供旌 秋官修閭氏宿互
[170-12b]
司農云互為行馬以障互禁止人 榖梁傳艾蘭以為防置旜以為轅
詩傳褐纒旃以為門 戰國策張孟談遇智過轅門之外以車為門
而轅外向 孫子兩軍相對曰交和 軍門曰和齊章子與秦交和而舍 漢
書文帝後六年冬匈奴入上郡雲中以河内太守周亞
夫為將軍次細栁匈奴傳云軍長安西細栁宗正劉禮次㶚上祝兹
侯徐厲次棘門孟康曰在長安北秦時宫門也如淳曰黄圖在横門外匈奴傳云渭北棘門 
 㶚上括地志棘門在渭北十餘里秦王門名水經注横門外郭有棘門  項羽傳羽見
[170-13a]
諸侯將入轅門張晏曰軍行以車為陳轅相向為門


周王城十二門


地官司門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中士八下士十六毎門下士二人掌授管鍵以啓
閉國門注司門若今城門校尉主王城十二門疏匠人
云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四面各三門是有十二門凡歳時之
門受其餘疏亦謂國門十二 充人凡散祭祀之牲繫於國門使之
養注國門謂城門司門之官疏司門總主王城十二門
 天官職内掌邦之賦入疏城十二門亦有税入 秋
官士師國禁注國城中也疏若王城十二門 冬官匠
[170-13b]
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注天子十二門以通十二子十二
辰也疏王城面各三門左傳注乾祭王城北門 周語周秩官曰門
尹除門注門尹司門也 左傳周有圉門


周象魏 兩觀 漢象魏


禮太宰正月之吉始和縣治象之灋于象魏注鄭司農
云闕也疏雉門之外兩觀 大司徒縣敎象 大司馬
縣政象 大司冦縣刑象 小宰小司徒正歳帥屬觀
[170-14a]
治象之灋敎灋之象 易氏曰治之見於象也為治象
書治象之法者爲象魏兩觀之縣治象者為魏闕 左
氏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注闕象魏也正
義其上縣法象巍巍髙大謂之象魏使人觀之謂之觀
 定二年雉門及兩觀災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注
雉門公宫之南門兩觀闕也釋宮云觀謂之闕郭璞云宫門雙闕劉熙釋名云闕
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 哀三年魯司鐸火季桓子御公立于
象魏之外命藏象魏曰舊章不可亡也注謂其書為象
魏正義觀闕象魏其事一也 公羊傳子家駒曰設両
[170-14b]
觀乘大路天子之禮也注禮天子諸侯臺門天子外闕
兩觀諸侯内闕一觀匠人王宫門阿之制五雉疏天子諸侯臺門大夫不臺門禮器云以
髙為貴臺門而旅樹反玷大夫之僭禮 國語管仲曰先王世法文武設
象以為民紀注韋昭曰設象者設教象於象魏也 禮
運仲尼出游觀之上注象魏舊章之處 莊子魏牟身
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 列女𫝊衛靈公聞車聲
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夫人曰此蘧伯玉也 漢
[170-15a]
書武帝策董仲舒曰周室設兩觀 文選陸倕曰象闕
之制其來己逺春秋設舊章之教經禮垂布憲之文戴
記顯遊觀之言周史書樹闕之夢注周書曰太姒夢太子發取周庭之梓樹
於闕間化為松栢北荒明月西極流精海岳黄金河庭紫貝蒼
龍𤣥武之制銅雀鐡鳯之工或以聽窮省寃或以布治
垂法表正王居光崇帝里 揚雄甘泉賦前熛闕後應
門注晉灼曰赤色之闕應門正在熛闕之内 張衡東
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顔真卿有象魏

[170-15b]


周閎門 皇門


周書序周公㑹羣臣于閎門以輔主之格言作皇門皇
門篇第四十九維正月庚午周公格于左閎門㑹羣臣
注路寢左曰皇門曰維其有大門宗子勢臣茂揚肅德訖亦有
孚以助厥辟勤王國王家方求論擇元聖武夫羞於王
所其善臣以至于有分私子茍克有常罔不允通咸獻
言在于王所人斯是助王恭明祀敷明刑王用有監明
[170-16a]
憲朕命用克和有成用能承天嘏命人斯既助厥勤勞
王家先人神祇報職用休俾嗣在厥家王國用寧咸祀
天神王用奄有四鄰逺土丕承萬子孫用末被先王之
靈光


周明堂四門


家語觀周篇孔子觀乎明堂覩四門墉有堯舜之容桀
紂之象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又有周公相成王
抱之負斧扆南面以朝諸侯之圖孔子曰此周所以盛
也明鏡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 玉藻朝日東門之
[170-16b]
外聽朔南門之外注謂國門明堂在國之陽閠月則闔門左扉立於
其中注明堂門中疏皇氏曰明堂有四門 明堂位注正門
謂之應門正義明堂無重門非路門外之應門


魯三門


春秋正義定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則兩觀在雉
門外也禮運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上蜡祭在
廟故祭出而遊於觀也鄭𤣥考校禮文以為魯制三門
[170-17a]
庫雉路庫者府庫所在也雉者治朝所在也路者路寢所在也雉猶治也 陳氏曰有雉之象故曰 
天子諸侯皆三朝圖宗人之嘉事則有路寢庭朝日
出視朝則在路門之外其詢國危國遷立君周禮朝士
所掌外朝之位者乃在雉門之外耳雉門之外左有亳
哀四年亳社災右有周社間於兩社是在兩社之間朝廷詢
謀大事在此處是執政之所在也 周禮閽人疏魯有
三門雉門有兩觀為中門 明堂位庫門天子臯門雉
門天子應門注天子五門臯庫雉應路魯有庫雉路則
諸侯三門歟 檀弓魯有庫門衛亦有庫門家語云繹之於庫門内 郊
[170-17b]
特牲郊之祭獻命庫門之内戒百官也 榖梁傳主王
姬者必自公門出注公門朝之外門 太王徙居岐周
為殷諸侯立臯門應門 禮宰夫執鐸以令于宫自寢
門至於庫門


魯四門


春秋僖二年春新作南門左傳書不時也正義本名稷
門今新修令髙大改名髙門魯人相傳云然魯城南面
[170-18a]
三門隠公元年開一門故今南有四門僖公復繕治稷
門 荀子哀公篇孔子曰君出魯之四門以望四郊
春秋説題辭曰魯端門


魯城十二門


春秋魯城凡有十二門其北名上東門左傳定公八年
公歛處父帥郕人自上東門入是也西五門一曰鹿門
臧紇斬鹿門以出是也三曰稷門即圉人犖能投蓋於
稷門南曰雩門左傳自雩門出&KR0170臯比而先犯之是也
春秋時魯國都又有萊門子駒之門公羊傳有爭門吏門論語石門注魯城外門也
[170-18b]


漢公車 司馬門


百官表衛尉秦官掌宫門衛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
大夫令後元年復為衛尉師古曰漢舊儀云衛尉寺在宮内胡廣曰主宫闕之門内
衛士于周垣下為區廬若今仗宿屋屬官有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
注師古曰漢官儀云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宫中
天下上事及闕下凡徵召皆總領之令秩六百石聘賢才逹
 章奏張釋之衛林等事見官制 紀髙帝七年二月蕭何造未央宫
[170-19a]
立東闕北闕注未央宫殿雖南面而上書奏事謁見之
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在焉秦長史欣請事咸陽留司馬門三日不見周禮宫 
正㡬其出入鄭司農注若今時無引籍不得入宫司馬殿門疏漢宫殿門每門皆使司馬一人守門比千石皆
號司馬殿門 元帝初元五年四月令從官給事宫司馬中
者得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注應劭曰宫内門也師
古曰宫之外門也衛尉有八屯衛侯司馬主衛士徼巡宿
衛每面各二司馬故謂宫外門為司馬門 成帝建始
三年十二月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又永始二
年舉淳樸有行義詣公車永始四年四月未央宫東司馬門災師古曰東
[170-19b]
 面之司馬門也宫門四面皆有司馬門 平帝元始二年秋舉勇武有節
明兵法郡一人詣公車 黄圖未央長樂甘泉宫四面
皆有公車公車主受章疏之所司馬門凡言司馬門者宫垣之内
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門司馬主武事故謂宫之外門為司
馬門史記索隠天子有兵欄曰司馬門按漢宫衛令諸出入殿門公車
司馬皆下不如令罸金四兩 列𫝊張釋之為公車令
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釋之劾不下公門
[170-20a]
不敬 賈誼書天子宫門曰司馬門 東方朔上書令
待詔公車史記東方朔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武帝置酒
宣室使謁者引見董君朔陛㦸殿下辟㦸而前曰云云上
更置酒北宫引董君從東司馬門入司馬門更名東交
注以偃從此入門交㑹於内 朱買臣詣闕上書乆不報待詔公
又東郭先生待詔公車 車千秋召中二千石博士㑹公車門
議問法 雋不疑暴勝之薦詣公車拜青州刺史後為
京兆尹始元五年有男子詣北闕自謂衞太子公車以
聞不疑叱從吏収縳注師古曰公車主受章奏者 丙
[170-20b]
吉為丞相馭吏嘗出見驛吏持赤白&KR0504邉郡發奔命書
馭吏至公車刺取 劉向云章交公車 谷永建始三
年舉直言對䇿待詔公車 息夫躬云云哀帝詔舉明兵
法有大慮各一人將軍二人詣公車 孔光元壽元年
正月召詣公車問日食事又元始元年日食譙元詣公車對策拜議郎 公
孫𢎞子度為山陽太守詔召鉅野令史成詣公車不遣
坐論為城旦元始中詔召公孫𢎞子孫為後者詣公車 師丹召詣公車
[170-21a]
西域𫝊武帝詔曰公車方士以為吉 五行志公車大
誰卒注主問非常之人因以名官有大誰長石顯諧張猛令自殺
公車 後紀光武建武七年四月壬午舉賢良方正遣詣
公車注公車門名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章帝建初五年二月庚辰朔
舉直言極諫遣詣公車 和帝永元六年三月丙寅舉
賢良直言遣詣公車 靈帝中平元年三月壬子詔舉
列將子及史氏有明戰陳之畧者詣公車 後紀趙憙
光武引見賜鞍馬待詔公車 魯恭舉直言待詔公車
拜中牟令 尹敏建武二年待詔公車拜郎中 第五
[170-21b]
倫為㑹稽太守永平五年坐法吏民上書守闕是時顯
宗方案梁松事亦多為松訟者帝詔公車諸為梁氏及
㑹稽太守上書者勿復受 樊凖上疏曰宜下明詔如
趙孝承官者召詣公車 丞宫永平中拜博士淳于恭
肅宗除議郎崔實桓帝初對策馬融舉淳樸對策皆詣
公車 楊秉賜彪黄瓊楊厚荀爽左雄張衡李充杜根
皇甫規鄭均戴封周勰橋𤣥汝郁侯瑾等皆公車召安帝
[170-22a]
臨政之初公車禮聘馮良周爽等 鄭𤣥公車再召 薛包建光中种
岱桓帝時公車特召 董扶公車三召 毛義明帝時
鄭太靈帝時公車召不就 王符愛日篇明帝時公車
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曰民廢農桑逺來詣闕而復拘
以禁忌豈為政之意乎遂蠲其制 丁鴻稟食公車
寒朗永初二年薦為博士召詣公車 郎顗陽嘉二年
正月公車召乃詣闕拜章書奏帝復使對尚書條便宜
七事 蘓不韋召詣公車 樊英建光元年詔公車賜
策書召英等六人唯郎宗楊倫到洛陽永建四年三月
[170-22b]
為英設壇帝令公車令導尚書奉引賜几杖待以師傅
禮 郎宗詣公車對策陳災異 揚雄羽獵賦虎路三
&KR0580以為司馬圍經百里而為殿門注應劭曰外門為司
馬門殿門在内也 列女傳鍾離春詣齊司馬門


漢未央東北闕 蒼龍𤣥武闕 詳見未央宫


髙紀七年二月史記云八年蕭何造未央宫立東闕北闕注
師古曰未央殿雖南嚮而上書奏事謁見皆詣北闕公
[170-23a]
車司馬亦在焉是則以北闕為正門而又有東門東闕
西南兩面無門闕蓋厭勝之術蕭子良云署書漢髙六年蕭何所定以題蒼龍
 白虎二闕白虎當為西闕史記注駰案闗中記曰未央宫東有蒼
龍闕北有𤣥武闕 又三輔舊事廟記曰未央有白虎闕屬車闕索隠曰東闕
名蒼龍北闕名𤣥武秦舊宫皆在渭北立東北闕取其
便也 文紀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宫東闕罘罳災 西
京賦北闕甲第 水經注未央宫東有蒼龍闕闕内有
閶闔止車諸門西京賦表嶢闕於閶闔注紫微宫門名曰閶闔宫門立闕為表史記田蚡罷 
朝出止車門北有𤣥武闕即北闕也 後官志蒼龍司馬主
[170-23b]
東門注雒陽宫門名為蒼龍闕門蔡質漢儀司徒府與
蒼龍闕對見後 後紀中平三年注鑄銅人列於蒼龍𤣥
武闕外宦者傳注蒼龍東闕𤣥武北闕 西都賦植中天之華闕 文
選注李尤闕銘曰悉理聽省乃無窮寃 秦築冀闕於
咸陽 萬石君過宫門闕必下車趨


漢長安十二門 城門候


西都賦漢之西都在於雍州實曰長安建金城之萬雉
[170-24a]
呀周池而成淵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東宣平清明霸
南覆盎安西安西章直西城北横洛厨城内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
塲貨别隧分漢宮殿名長安有宣平覆盎萬秋横門東都宣德元成青綺章義仁壽石門見蓺
文類聚 西京賦城郭之制旁開三門參塗夷庭方軌十
二街衢相經㕓里端直甍宇齊平注一面三門門三道
塗容四軌周禮曰管國方三門 百官表城門校尉掌
京師城門屯兵征和二年初置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KR0049師古曰門
各有&KR0049蕭望之小苑東門&KR0049亦其比也蔡義補覆盎城門&KR0049  黄圖又水經注長安城東
出南頭第一門霸城門民見門色青名曰青城門或曰
[170-24b]
青門召平種𤓰青門外廟記亦曰青綺門水經注第三門本曰霸門
莾更曰仁壽門無疆亭東出第二門曰清明門一曰籍
田門以門内有籍田倉一曰凱門漢宫殿疏第二門名
城東門莾更曰宣德門布恩亭東出北頭第一門曰宣
平門民間謂東都門建始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羣飛蔽
日從東都門至枳道如淳注引黄圖長安城東面北頭門曰宣平城門其外郭曰東都門
 景中二年九月晦日食軍東都門外疏廣受乞骸歸公卿大夫為設祖
[170-25a]
道供帳東都門外即此門也其郭門亦曰東郭即逢萌
掛冠處也昌邑王𫝊且至廣明東都門龔遂曰此長安東郭門也杜篤𫝊光武修理東都城門 
西征賦踐宣平之清閾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翟義𫝊有春王城門校尉王况
都門至外郭亭十三里水經注有曰東城門南出東頭第一門曰
覆盎門一號杜門廟記曰與洛門相去十三里二百十
歩有魯班輸所造橋其南有下杜城故曰下杜門又曰
端門北對長樂宫莽更名永清門水經注作永青長茂亭南出
第二門曰安門亦曰鼎路門北對武庫莽更名光禮門
顯樂亭南出第三門曰西安門北對未央宫一曰便門
[170-25b]
即平門也古者平便同字水經注夲名平門建元三年初作便
門橋 注北面西頭門薛廣德𫝊上出便門注南面西頭第一門水經注西出南頭第一門章門又曰 
便門莽更名信平門誠正亭西出南頭第一門曰章城門
漢宫殿疏同三輔舊事章門亦曰光畢門又曰便門元
延元年章城門牡自亡谷永對曰章城門通路寢之路莽改曰萬秋門
億年亭西出南頭第二門曰直城門亦曰直門宫殿疏
亦曰龍樓門門上有銅龍成紀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絶馳道西至直城門
[170-26a]
更曰直道門端路亭西出北頭第一門曰雍門本名西
城門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門水經注西出南頭第三門名西
城門亦曰雍門民名曰函里門又曰光門亦曰突門外戚𫝊注雍門在長安西北 莽改曰章義
門著誼亭北出東頭第一門曰洛城門又曰髙門宫殿
疏又名鸛雀臺門外有漢武承露盤在臺上水經注第三門本名
杜門亦曰利城門其外有客舎民曰客舍門又曰洛門莽更名進和門臨水亭北
第二門曰厨城門長安厨在門内因為門名後漢注洛城門其内
 有長安厨官俗名厨城門水經注北出西頭第二門本名洛門又曰朝門一曰髙門霍光𫝊注北出中門 
有長安厨故謂厨城門莽更名建子門廣世亭北出西頭第一門
[170-26b]
曰横門門外有橋曰横橋成紀虒上小女走入横城門注如淳曰横音光史記曰 
 横城門史記正義秦興樂宮北門對横橋元鳯四年封鄯善百官送至横門外 莽更曰朔都
門左幽亭 其外郭有都門有棘門又有通亥門晉志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天之蕃落也長
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此也漢城門皆有&KR0049&KR0049時謹啟閉也三輔
决録長安面三門四面十二門皆通達九道以相經緯
三塗洞闢隠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右出入為徃來之徑
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水經注諸門皆通逵九達三途洞開班固西都賦
[170-27a]
云云又張衡西京賦云云是也 周禮司門注若今城
門校尉主三城十二門疏舉漢法况之 續志注漢舊
儀曰長安城方十三里經緯各長十五里十二城門


漢端門 掖門


天文志太微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注端門太
微正南門 周勃傳皇帝入未央宫有謁者十人持㦸
衛端門師古曰殿之正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不得入太
尉往諭廼去皇帝遂入 燕王旦𫝊鼠舞殿端門中注
師古曰端門正門也 黄圖秦營宫殿端門四達 周
[170-27b]
禮太僕大寢門外注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門下 後
禮儀志冬夏至太史令八能士坐于端門左塾 百官
志注元嘉二年大將軍冀朝到端門若龍門謁者將引
馬融𫝊召詣對策注對策於北宫端門 左雄傳孝㢘
先詣公府副之端門練其虗實 西都賦立金人於端
闈注正門也 東京賦啟南端之特闈立應門之將將
注李善曰洛陽宫舍記曰洛陽有端門薛綜曰端門南
[170-28a]
方正門應門中門也 洛陽宫名有南端門東西南北
掖門 吕后紀劉章從勃請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門注
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郎中令掌宫殿掖門户應劭云漢制内至禁省
為殿門外至大道為掖門 成帝紀尚方掖門 楊惲𫝊髙昌侯車
犇入北掖門 儀禮注闈門如今東西掖門


漢金馬門又謂之黄門 魯班門


列𫝊公孫𢎞元光五年對策天子擢為第一拜為博士
待詔金馬門叙𫝊平津斤斤晚躋金門注如淳曰武帝時相馬者東
門京鑄作銅馬法獻之見馬援傳立於魯班門外更名魯班
[170-28b]
門為金馬門史記金馬門宦者署門旁有銅馬故謂之金馬 東方朔待詔公
車上使待詔金馬門稍親近史記東方朔曰避世金馬門 主父偃
嚴安徐樂皆待詔金馬門 霍光出昌邑羣臣置金馬
門外 王褎宣帝修武帝故事益召髙才劉向張子僑
華龍栁褎等待詔金馬門上欲興協律之事王褎作中
和樂職宣布詩 賈捐之元帝時言得失待詔金馬門
周堪白令鄭朋待詔金馬門 揚雄解嘲歴金門公孫
[170-29a]
創業於金馬 張湯賛注班固目録成帝時馮商待詔
金馬門受詔續太史公十餘篇 蓺文志武帝時有待
詔金馬&KR0147蒼三篇又作膠蒼 黄圖金馬門宦者署武帝得
大宛馬以銅鑄象立於署門因以為名後漢南宫亦有金馬門宦者署
 兩都賦序武宣之世内設金馬石渠之署西京賦
蘭臺金馬遞宿迭居 文選金閨諸彦蘭臺羣英
注金閨金馬門也 華嶠書曰明帝至長安取飛
㢘并銅馬置上西門平樂觀故張平子東京賦曰
平樂都場天馬半漢 陸機洛陽記云金馬門外
[170-29b]
聚羣賢銅駞陌上集少年又曰有銅駝二枚在宫
之南四㑹通顔師古亦云銅駝街在雒陽西京無也 郡國志蒯城
慕容儁鑄銅馬於門側謂曰銅馬門 龍樓門有
銅龍栢梁臺有銅柱上林有飛㢘觀建章有鳯


漢長樂宫東闕 西闕


見宫類 漢丞相蕭何自題蒼龍白虎二闕
[170-30a]


漢建章鳯闕 璧門 詳見建章宫


羽獵賦序營建章鳯闕神明馺娑窮妙極麗三輔故事云其闕圓
 上有銅鳯皇漢武故事云闕髙二十丈 闗中記鳯闕一名别風闕一名折風
言别四方閶闔之内别風嶕嶢是也楊震闗輔古語云俗謂鳯凰闕為玉
女樓 黄圖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門三層臺髙三十丈玉
堂内殿十二門階陛皆玉為之鑄銅鳯髙五尺餙黄金
棲屋上下有轉樞向風若翔椽首薄以璧玉因曰璧門
 魏繁欽建章鳳闕賦上規圜以穹窿下矩折而䋲直
象元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夭抗神鳯以甄甍似虞廷
[170-30b]
之鏘鏘序云秦漢規模泯毁惟建章鳯闕聳然獨存雖
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觀 水經注黄圖曰鳯闕髙
七丈五尺 文選注魏文帝歌曰長安城西有雙圓闕
上有雙銅爵一鳴五榖生再鳴五榖熟闗中記建章宫圓闕臨北道鳯
在上閶闔門内東出有折風闕一名别風 史記正義三秦記云栢梁臺有
銅鳯因名鳯闕


漢便門


[170-31a]
武紀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注師古曰便門長安城北
面西頭第一門即平門也作橋渡渭水以趨茂陵即今
便橋 水經注西出南頭第一門名章門又名便門與顔
注異 元和志在長安西門


漢長門 延壽門


東方朔傳竇太主獻長門園更名長門宫注如淳曰長
門在長安城東南 外戚𫝊上林有延壽門


漢横門


戾太子傳焚蘓文於横橋上注孟康曰横音光師古曰
[170-31b]
即横門渭橋也 西域𫝊元鳯四年封尉屠耆為鄯善
王丞相將軍百官送至横門外祖而遣之 成紀建始
三年小女陳持弓走入横城門闌入尚方掖門注横音
光黄圖北面西頭第一門掖門在兩旁如人臂掖


漢龍樓門 直城門 作室門 堯母門


成紀為太子好經書寛博謹慎初作桂宫桂宫在城居近北
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㢘因以名陸厥詩又㸃銅龍門 
[170-32a]
不敢絶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絶乃度還入作室門上遲
之問其故以狀對上大悦乃著令太子得絶馳道云長安
城西出第二曰直城門宫殿疏曰亦曰龍樓門上有銅龍本名直門 趙偼伃𫝊居鉤弋
宫太始三年生昭帝任身十四月廼生上曰聞堯十四
月而生廼命所生門曰堯母門見宮類


漢應門


班偼伃賦應門閉兮禁闥扄注師古曰正門謂之應門
 揚雄甘泉賦前熛闕後應門
[170-32b]
漢開陽門詳見下段


百官志雒陽城十二門注應劭漢官曰開陽門始成未
有名宿昔有一柱來在樓上琅邪開陽縣上言縣南城
門一柱飛去光武使人識視悵然遂堅縳之刻記其年
月因以名焉


漢雒陽十二門 城門&KR0049


百官志城門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掌雒陽城門十二
所司馬一人千石主兵一作車城門毎門&KR0049一人六百石
[170-33a]
十二門各有銘李尤作漢官儀曰十二門皆有亭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午漢官
秩曰平城門為宫門不置&KR0049置屯司馬秩干石北宫門屬衛尉其餘上西門
應劭漢官曰上西不純白丹鏤之雍門廣陽門津門小苑門
開陽門耗門中東門上東門榖門夏門
凡十二門注引李尤銘位在十二辰前志開陽縣屬東海郡當攷蔡質漢儀曰雒陽二十四街街 
 一亭十二城門門一亭梁商傳帝幸宣陽亭注城門皆有亭 李尤銘平城門平城
司午厥位處中上西門上西在季位月惟戌雍門雍門
處中位月惟酉廣陽門廣陽惟孟厥月在申津門津名
自定位季月未開陽門開陽在孟位月惟巳耗門耗門
[170-33b]
值季月位在辰中東門中東處仲月位當夘上東門上
東少陽厥位在寅榖門榖門北中位當於子一作丑夏門
夏門值孟位月在亥詳見御覽類聚 五行志光和元年蔡邕
對曰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宫連郊祀法駕所由從出門
之最尊者也南宫平城門 堅鐔𫝊晨開上東門注洛陽故
城東面北頭第一門髙祖封諸子雒陽上東門外 桓帝紀召帝到
夏門亭注洛陽城北面西頭門也門外有萬壽亭皇
[170-34a]
后紀臯門亭注詩注云王之郭門曰臯門
城門&KR0049 周司門每門下士三人干寳曰如今門&KR0049
質漢儀門&KR0049見校尉執板不拜 張湛為太中大夫居
中東門&KR0049舍 郅惲為上東城門&KR0049洛陽城北面北頭門帝出獵
車駕夜還惲拒闗不開帝令從者見面於門間惲不受
詔帝乃迴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賜布百疋貶東
中門&KR0049為參封尉 謝承書曰何湯守開陽門&KR0049上微
行夜還湯閉門不納更從中東入明日召賜食諸門&KR0049
奪奉 開陽門秦彭羊廸見李周傳夏城門岑尊見鮑永傳注城門&KR0049
[170-34b]
吏六百石榖城門劉洪津城門張甫奮子 又有城門令史


漢宫掖七門


百官志衛尉卿掌宫門衛士宫中徼巡事宫掖門毎門
司馬一人秩比千石南宫南屯司馬主平城門古今注建武十
三年九月開蒼龍司馬主東門雒陽宫閣名為蒼龍闕門𤣥武司馬主𤣥
武門班固嘗為之北屯司馬主北門北宫朱爵司馬主南掖
古今注永平二年十一月初作北宫朱爵南司馬門東明司馬主東門朔平司
[170-35a]
馬主北門凡七門漢官載員吏共四十一人衛士共六百三十九人古今注中載二門其 
餘日月皆靡記凡居宫中者皆有門籍於門之所屬宫名兩字
為鐡印文符案省符乃納之符用木長二寸 順紀帝即位使
屯南北宫諸門


漢橋門


見學校類 漢官儀曰辟雍四門外有水節觀者門外
皆有橋觀者水外故云圜橋門圜繞也


漢建禮門


漢典職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晝夜更直於建禮門内
[170-35b]
見文選注 蔡質漢官儀宫北朱雀門至止車門内崇賢門
内建禮門 文選任昉序曰出入禮闈注李善曰十州
記曰崇禮闈即尚書上省門崇禮東建禮門即尚書下
省門一作下舍門二門名禮故曰禮闈 蜀都賦宣化之闥
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金鋪交映玉題相輝


漢雲龍門 九龍門 嘉徳門 金商門 崇



賢門 鴻都門


[170-36a]
班固典引序臣固永平十七年與賈逵傅毅杜矩展隆
郗萌等召詣雲龍門徳陽殿東門也東門稱雲龍西門稱神虎小黄門趙宣
持秦始皇本紀問臣等曰太史遷賛語寧有非邪 東
都賦春王三朝供帳置於雲龍之庭注洛陽宫舍記有
雲龍門 東京賦啓南端之特闈注洛陽宫舍記曰洛陽有端門立應
門之將將昭仁恵於崇賢抗義聲於金商西飛雲龍
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西注宫殿簿北宮有雲龍門神虎門漢書曰東蒼龍西
 白虎戴延之記曰端門東有崇賢門次外有雲龍門前殿雲臺和歡安福謻門
曲榭 注謻門冰室門也水經注洛陽諸宮名曰南宫有謻臺臨照臺謻門即宣陽門也門内有宣陽冰
[170-36b]
邪阻城洫九龍之内寔曰嘉德西南其户匪雕匪刻
注九龍本周時殿名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嘉德殿在九龍門内 漢宫殿
疏洛陽有㤗夏一作大厦閶闔西華萬春蒼龍千秋一作長秋
福永巷丙舍鴻都金華不老章臺濯龍定鼎周鼎所從入
門 蔡質漢官儀北宫朱雀門内崇賢門建禮門 洛
陽宮名洛陽有飛龍一作兔含章建禮廣懐明禮司馬閶
水經注閶闔門漢之西上門南止車東西止車西華雲龍神虎東
[170-37a]
掖西掖千秋南端金鎬神仙敬法却非含徳司馬北闕
𤣥武南掖北掖九龍奉一作春興青璅金商宜春一作秋
門 列傳曹褒章和元年召詣嘉徳門 班固為𤣥武
司馬注主𤣥武門志宮掖門每門司馬一人秩比千石來歴要結光禄勲
祋諷等十餘人俱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 楊賜光和
元年引入金商門問祥異注太極殿西有金商門李尤平樂
觀賦處金商之維陬商為金為義  蔡邕光和元年七月詔召邕及楊
賜等詣金商門引入崇徳殿就問災異 宦者𫝊靈帝
引諸生能為文賦尺牘工書鳥篆者待制鴻都門下紀注
[170-37b]
有朱雀闕 文中子世家王隆隋開皇初以國子博士待
詔雲龍門


漢靈臺十二門


見前 章帝作詩


漢濯龍門


袁宏漢紀建初二年有司奏封諸舅太后詔曰前過濯
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明德馬后紀同
[170-38a]
 漢宫殿名洛陽有濯龍門


漢國門


馮緄傳詔策曰已命有司祖于國門 祭法云天子祭
七祀有國門


漢青瑣門


漢舊儀黄門郎屬黄門令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夕
郎 宫閣簿青瑣門在南宫 漢書赤壁青瑣西京賦青瑣丹墀李尤徳陽殿 
 賦青瑣禁門 楚辭注文如連瑣前書音義以青畫戸邊鏤中車服志禁門曰黄闥以中人主之故曰黄 
門令 洛陽宫名有青璅門 王允𫝊吕布駐馬青瑣門
[170-38b]


漢成都十八門


臧宫𫝊宫乘兵入小雒郭門歴成都城下注張載注蜀
都賦云漢武帝元鼎三年立成都郭十八門小雒郭門
蓋其數焉亦見郡國志注 公孫述𫝊臧宫軍至咸門成都北面有二
 門其西者名咸門成都志大城九門少城九門唯咸門朔門秦漢舊名 揚雄作成都城
四隅銘 揚雄蜀都賦都門二九四百餘間 左太冲
[170-39a]
蜀都賦金城石郭兼市中區既麗且崇實號成都闢二
九之通門畫方軌之廣塗華闕雙邈重門洞開金鋪交
映玉題相輝亞以少城接乎其西市𨞬所㑹萬商之淵


漢通徳門


鄭康成𫝊北海髙宻人國相孔融深敬之告髙宻令為
康成特立一鄉曰齊置士鄉越有君子軍皆異賢之意
又謂公者仁義之正號不必三事大夫今鄭公鄉可廣
開門衢令容髙車號曰通徳門畢命表厥宅里
[170-39b]
漢仁壽闥


東觀記詔馬嚴留仁壽闥與校書杜撫班固定漢武注


漢朱雀闕


水經注漢官典職曰偃師去洛四十五里望朱雀闕其
上鬰然與天連洛陽故宫名有朱雀白虎蒼龍闕北闕
南宫闕也東觀記北闕鐡柱門即斯闕也今閶闔門外
夾建巨闕以應天宿闕前水南道右置登聞鼓以納諫
[170-40a]


魏鄴城七門


水經注魏武封於鄴為北宫宫有文昌殿城之西北有
三臺皆因城為之基城有七門南曰鳯陽門中曰中陽
門次曰廣陽門東曰建春門北曰廣徳門次曰廐門西
曰金明門一曰白門鳯陽門三臺洞開髙三十五丈


魏承明門又見洛陽宫 陵霄闕


紀黄初元年十二月初營洛陽宫戊午幸洛陽注帝居
北宫以建始殿朝羣臣門曰承明陳思王植詩曰謁帝
承明廬是也至明帝時始於漢南宫崇徳殿處起太極
[170-40b]
昭陽諸殿 髙堂隆𫝊陵霄闕始建有鵲巢其上帝以
問隆 文選曹子建詩謁帝承明廬注陸機洛陽記曰
承明門後宫出入之門常怪謁帝承明廬問張公云魏
明帝作建始殿朝㑹皆由承明門 晉宫閣名洛陽有
承明門 魏楊修許昌宫賦置天臺於辰角列執法於
西南築舊章之兩觀綴長廊之歩欄


魏肅成門


[170-41a]
魏書文帝在東宫於肅成門集諸儒講論大義


魏建陽門 金光門


文選景福殿賦開建陽則朱炎𧰟啓金光則清風臻注
建陽門在東金光在西韋仲將景福殿賦昭剛義於金
光崇柔恵於建陽典畧曰許昌作殿名曰景福
晉宫闕名許昌宫有崇禮門


魏大夏門


文選注陸機洛陽記曰大夏門魏明帝所造有三層髙
百尺 丹陽記漢夏門魏加曰大夏 河南郡境界簿
[170-41b]
曰洛陽縣東城第一建春門


晉承華門


文選陸機詩閶闔既闢承華再建遵彼承華託
身承華側注陸機洛陽記太子宫在太宫東薄
室門外中有承華門 武帝故事上林有承華
殿 漢太僕屬有承華監長丞 順帝置承華

[170-42a]


晉宣陽門


禮志江左不復晨賀夜漏未盡十刻開宣陽門平旦始
開殿門晝漏上五刻皇帝乃出


晉崇陽闥 魏閶闔門


晉宫閣名洛陽宫有崇陽闥延明通明修雲通福徽音
承休元明元暉崇禮白藏闥 初學記有後魏温子升
一作昇閶闔門上梁祝文 水經注廣莫門漢之榖門也
建春門即上東門也閶闔門漢之上西門也漢宫記曰
上西門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厄於戍故以丹鏤之南直
[170-42b]
千秋門右宫門也又一水自千秋門南流逕神虎門下
東對雲龍門又南逕通門掖門魏明帝上法太極於洛
陽南宫起太極殿于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
門昔在漢世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言是蔡邕諸子
魏南宮旁題多是梁鵠筆南宫既建明帝令韋誕以古
篆書之魏畧曰青龍二年築閶闔諸門闕外罘罳明帝
置銅駝諸獸於閶闔南街南出逕西陽門漢之西明門
[170-43a]
也平昌門故平門也清陽門故清明門東陽門故中東
門 晉宫閣名洛陽城閶闔門 晉紀咸康元年四月
癸丑帝觀兵于廣莫門分命諸將


梁東西中華門


隋志梁元㑹廷尉三官與建康三官皆法冠𤣥衣朝服
以監東西中華門


梁石闕


南史天監七年正月戊戌作神龍仁獸闕於端門大司
馬門外 文選陸倕石闕銘序曰晉假天闕於牛頭大興
[170-43b]
中王導出宣陽門南望牛頭山兩峯曰此天闕也宋記逺圖於博望大明七年博望梁山
立雙闕有欺耳目無補憲章乃命審曲直之官選明中之
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趨以表敬觀而知法物覩雙碣
之容民識百里之典銘曰布教方顯浹日初輝色法上
圓制模下矩前賓四㑹却背九房北通二轍南湊五方
 梁典鐫石為闕窮極壯麗竒禽異羽莫不畢偹
漢地理志東海郡朐縣秦始皇立石海上以為東門闕
[170-44a]


梁南闕


袁峻𫝊武帝雅好辭賦獻文章於南闕者相望
奉敇與陸倕各製新闕銘 隋禮志梁天監三
年何佟之議案禮國門在臯門外今之籬門是


後周露門


周書武帝建徳三年正月壬戌朝群臣露門 武帝平
齊幸熊安生第拜露門博士 保定中置露門學 沈
重於露門館講論語 劉臻明克遜為露門學士 武
[170-44b]
成二年十二月改作路門應門
 玉海卷一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