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御覽卷九百五十五
宋 李昉等 撰
木部四
桑
易曰其亡其亡繋于苞桑
書曰青州厥篚檿絲
又曰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
[955-1b]
詩曰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吁嗟鳩兮無食桑椹桑之落
矣其黄而隕
又曰交交黄鳥止于桑
又曰星言夙駕税于桑田
又曰女執懿筐爰求柔桑
又曰蠶月條桑
又曰肅肅鴇行集于苞桑
[955-2a]
又曰將仲子兮無踰我牆無折我樹桑
又曰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
禮記曰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
又曰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
左傳曰晉重耳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乗公子欲
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
姜氏姜氏殺之
又宣上曰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田獵也翳桑之/多隂翳者也
[955-2b]
見靈輙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
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槖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靈/輙
為公/甲士倒㦸以禦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
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
春秋元命苞曰姜嫄逰閟宫其地扶桑履大人迹生稷
春秋孔演圖曰孔子母徴在逰大冡之陂睡夢黑帝使
請已往夢交語女乳必於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於
[955-3a]
空桑之中
爾雅曰女桑桋桑郭璞曰俗呼小桑長條者/為女桑桋音根又音夷
詩曰其檿其柘材中弓也桑柳醜條
史記曰齊魯千畝桑其人與千户侯等
又曰呉公子光伐楚㧞居巢鍾離初楚邉邑卑梁氏之
處
之怒而相攻滅呉之邉邑呉王怒故遂伐楚
漢書曰息夫躬免官歸國未有第宅寄居立亭姦人以
[955-3b]
為侯家富常夜守之賈惠往過躬教以咒盗方以桑東
南枝七𦘕北斗七星其上躬夜自被髪立中庭向北斗
時以指招祝盗人有上書言躬懐怨恨繋洛陽詔獄死
東觀漢記曰蔡君仲汝南人王莽亂人相食君仲取桑
椹赤黑異器賊問所以君仲云黑與毋赤自食賊義之
遺米二斗受而不食
謝承後漢書曰陳留申屠蟠耻郡無處士遂閉門養志
處蓬室依大桑樹以為棟梁
[955-4a]
又曰河内高𢎞為瑯琊相妻子不歴官舍桑杯盛漿
又曰汝南尹昆為汝隂功曹令新到官問曰園中有桑
以
又曰張湛為漁陽太守勸民耕種百姓歌曰桑無附枝
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又曰陳為巫令有惠政桑生二萬餘株民以為給
魏畧曰楊沛為新鄭長課民益蓄桑椹䝁豆積浸得千
餘斛太祖迎天子軍無糧沛乃進乾椹後為鄴令賜其
[955-4b]
生口十人絹百疋以報乾椹也
蜀志曰先主舎東南角籬傍有桑樹髙丈餘遥望童
童如車葢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
少時與宗中諸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車葢
晉書曰賈后將廢愍懐太子時有桑生於西廂長數月
而枯十二月后廢太子
又曰劉驎之尚書質素好道車騎將軍栢冲聞名辟為
長
[955-5a]
曰使君既枉駕光臨宜先詣家君冲愧詣其父
又載記曰北燕馮跋下書曰今疆宇無虞百姓寜業而
田畝荒穢有司不隨時督察欲令家給人足不亦難乎
桑柘之益有生之本此土少桑人未見其利可令百姓
人植桑一百二十株
崔鴻前凉録曰張天錫為苻堅破後歸晉孝武帝問之
曰北方何物為美錫對曰桑椹甘香鵁鶄革響淳酪養
性人無妬心
[955-5b]
崔鴻十六國春秋後燕録曰初晃之遷於龍城也植松
為社主及秦滅燕大風吹拔之後數年社處忽有桑二
根生焉先是遼川無桑及廆通於晉求種江南平川
之桑悉由呉來
枝狀如車葢上年數嵗逰其下從兄敬宗謂曰此樹為
汝生也
又曰沈瑀為建徳令教人一丁種十五株桑四株柿栗
[955-6a]
女丁半之人咸歡悦頃之成林
又曰韓係伯襄陽人事父母孝謹襄陽土俗鄰居種桑
樹於界上為誌係伯以桑隂妨他人地遂遷開數尺鄰
畔隨侵之係伯輙更叚種久之鄰人慙愧還所侵地躬
往謝之
又曰扶桑國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
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扶桑似桐初生如笋國人食之
實如棃而赤績其皮為布以為衣亦以為綿又以其皮
[955-6b]
為紙
三國典畧曰賊宋子仙召呉令沈公景令掌書記景固
辭以疾子仙怒命斬之景解衣就戮礙於路間桑樹乃
更牽往
又曰齊長廣郡㕔梁木忽作像人形太守惡而刷去之
明日復出鄉人伐枯桑樹於中得死龍長尺餘識者以
為長廣齊太上王本封也齊氏木徳龍為吉象木枯龍
死非吉徴焉
[955-7a]
隋書曰齊河清中定令丁給永業二十畝為桑田給其
種桑五十根榆三根棗五根土不宜桑者給麻田如桑
法
家語曰殷太戊之時道缺法圯以致殃孽桑榖生朝
列子曰晉文公㑹欲伐衛公子鉏仰而笑公問何笑對
曰臣之隣有送妻適婦家者道見桑婦悦而與言然
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臣竊笑此也公悟其言乃止引
[955-7b]
師還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
孟子曰孟子謂梁惠王曰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
可以衣帛矣
孫子卿曰孔子適楚於陳蔡之間七日不食曰居不隠
者思不生身不佚者志不廣汝痛之吾不得之桑落之
韓子曰子産開畝樹桑鄭人謗訾
鄒子曰季夏取桑柘之火
吕氏春秋曰伊尹之母居伊水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
[955-8a]
出水而東走無顧明日視臼中出水告其隣東走顧其
邑盡
獻之於君君命乳之命之曰伊尹
淮南子曰原蠶一嵗再登非不利也登成/也然王法禁之
者為其殘桑也殘害/也
又曰扶桑在陽州日所拂注東方十日所出扶桑𤾉谷/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也/
山海經曰宣山上有桑大五十尺圍五丈其枝四衢枝/交
[955-8b]
四/出葉大尺赤黑色名曰帝女之桑郭璞曰婦人主/桑故以名也
又曰東北海外圓丘南有三桑無枝皆高百仞
又曰暘谷上有扶木郭璞曰/扶桑十日所浴
穆天子傳曰甲寅天子居范宫范離宫/别名以觀桑者詩曰/桑者
閑閑/兮乃飲於桑中桑林/之中天子命桑虞主桑/者也出桑者用禁
暴
神異經曰東方有樹焉高八十尺敷張自輔葉長一丈廣
六七尺曰扶桑有椹焉長三尺五寸
[955-9a]
列女傳曰魯秋胡子納妻五日而宦於陳後歸未至家見
路傍有美婦人方採桑秋胡悦之下車願託桑隂下婦
人採桑不輟胡曰力田不如逢年採桑不如逢郎今吾
有金願與夫人婦人不受胡乃歸母呼其婦乃向採桑
者也數胡之罪而自投於河
又曰齊宿瘤女者東郭採桑之女項有大瘤閔王逰至
東郭百姓盡觀宿瘤女採桑如故王怪召問之對曰受
父母教採桑不受教觀大王王曰此竒女也聘迎之
[955-9b]
又曰東辨女者東國採桑之女也晉大夫解居甫使於
宋解居甫/宋大夫道過採桑之女止而戲之曰若為我歌吾將
捨女採桑女乃歌曰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
人知之
益都耆舊傳曰何祗夢桑生於井中解者曰桑字四十
八君夀恐不可過此祗四十八而卒
荆州先賢傳曰龎士元師事司馬徳操不務小名衆莫
之知徳操蠶月躬採桑後園士元助之因與談當世廢
[955-10a]
興其言若神遂移日忘食德操於是異之
甄異傳曰沛國張伯逺年十嵗時病亡見太山下有十
餘小兒共推一大車車高數丈伯逺亦推之時天風暴
起揚塵伯逺絓桑枝而住聞呼聲便歸遂蘇髪中皆有
沙塵后年大至泰山識桑如死時所見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天帝宫東王公所植有
椹樹長數千丈大一千圍兩兩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
仙人食椹體作金色其樹雖大椹如中夏桑椹也稀而
[955-10b]
色赤九十嵗一生實味甘
𤣥中記曰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屈蜿
蜒而下
括地圖曰化民食桑二十七年化而自裹九年生翼十
年而死
石虎節中記曰桑梓苑中盡種桑三月三及蠶時虎皇
后宫人數十出遊戯桑樹下
[955-11a]
本草經曰桑根傍行出土上者名伏蛇治心痛
神農本草曰桑根白皮是今桑樹根上白皮常以四月
採或採時見岀地上者慎勿取有毒殺人
古詩曰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陸機桑賦曰初世祖皇帝為中壘將軍植桑一株世更
三代年漸三紀緑葉興而盈尺崇條蔓而增㝷
曹植艷歌曰出自薊北門遥望胡池桑枝枝自相值葉
[955-11b]
葉自相當
太平御覽卷九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