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92 醫門法律-清-喻昌 (WYG)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醫門法律卷二


  南昌喻昌撰


  申明仲景律書附傷寒三陽經禁一條附雜證時病藥禁一條


  原文允為定律兹特申明十義不更擬律


  申治風温不可發汗之律


  傷寒有五皆熱病之類也同病異名同脈異經病雖俱
傷於風其人素有錮疾則不得同法其人素傷於風因
[002-1b]
復傷於熱風熱相薄則發風温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
汗出不解治在少隂厥隂不可發汗汗出讝語獨語内
煩躁擾不得卧善驚目亂無精治之復發其汗如此死
者醫殺之也


  傷寒有五即傷寒中風風温濕温疫瘧也寒風温熱
凉各别素有錮疾不得同法即動氣在上下左右不
可汗下之類傷風重復傷熱兩邪相搏於内本屬少
隂裏證如温瘧之病而厥隂風木則兼受之熱邪充
[002-2a]
斥兩臟尚可用辛温發散助其&KR0008乎悮發其汗死證
四出不可復救矣復發其汗即申上文不可發汗者
復發其汗非是死證已出復發其汗也


  申治濕温不可發汗之律


  傷寒濕温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薄則發濕
温病苦兩脛逆冷腹滿义胸頭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
隂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
色變名曰重&KR2109如此者死醫殺之也


[002-2b]
  濕温即暑與濕交合之温病素傷於濕因復傷暑兩
邪相搏深入太隂以太隂主濕召暑而入其中也兩
脛迸冷腹滿濕得暑而彰其寒义胸頭目痛苦妄言
暑得濕而彰其熱此但當分解熱濕之邪而息其焰
寧可發汗令兩邪混合為一耶發汗則口不能言耳
不能聞心不知苦但身青面色變顯露於肌肉之外
耳暍病而至重暍又非虚虚實實之比直為醫之所
殺矣


[002-3a]
  二律出脈經王叔和集醫律之文然則醫律古有之
矣何以後世無𫝊耶詳考仲景以前冬月之傷寒尚
未備况春月之風温夏月之濕温乎是則醫律為仲
景之書無疑矣葢傷寒論全書皆律其書中不及載
之證另作律書以緯之傳至晉代傷寒書且得之搜
採之餘而律書更可知矣所以叔和雖採二條入脈
經究竟不知為何時何人之言也再按律書雖亡而
三百九十七法具在其法中之律原可引伸觸類於
[002-3b]
以神而明之如曰此醫吐之過也此醫下之所致也
與夫不可汗不可下不可火不可用前藥此為小逆
此為大逆此為一逆再逆此為難治此為不治條例
森森隨證細心較勘自能立於無過兹將脈法中大
戒發明數則俾察脈之時知凜焉


  申治傷寒病令人亡血之律


  病人脈㣲而濇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
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
[002-4a]
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體陽㣲則惡寒隂弱則發
熱此醫發其汗令陽氣㣲又大下之令隂氣弱五月之
時陽氣在表胃中虚冷以陽氣内微不能勝冷故欲著
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隂氣内弱不
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隂脈遲濇故知亡血也


  人身之脈隂陽相抱榮衛如環傷寒病起之後脈見
陽㣲隂濇知為醫之所累大汗大下兩傷其榮衛以
故惡寒發熱無休止時乃至夏月反毗於隂冬月反
[002-4b]
毗於陽各造其偏經年不復其為累也大矣即陽脈
之㣲以久持而稍復而但隂脈遲濇亦為亡血以隂
血更易虧難復耳設其人平素脈㣲且濇醫悮大汗
大下死不終日矣此論病時汗下兩傷所以經年不
復之脈也


  申治傷寒病令人發䭇之律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為無血大即為寒
寒氣相搏即為腸鳴醫乃不知而飲水令大汗出水得
[002-5a]
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䭇


  寸口脈浮大病全在表醫反下之則在表之陽邪下
陷而胃中之真陽不治遂成結胸等證故為大逆浮
主氣故曰無血即浮為在表未入於隂之互辭大即
為寒見外感之邪全未外解也中有一證下陷之邪
與藏氣相搏而為腸鳴者此必未嘗痞結至極葢痞
結即不復轉氣也醫不知其人邪已内陷當將差就
錯内和其氣反飲水令大汗出是下之一損其胃中
[002-5b]
之陽飲水再損其胃中之陽腹中之邪隨汗出還返
於胃與水氣相搏且夾帶濁氣上干清氣其人即䭇
䭇者胃氣垂絶之象傷寒之危候也然其死與不死
尚未可定葢脈之浮大本非㣲弱之比而邪之内陷
當大逆者止成腸鳴小逆倘發鞫已後陽氣漸回水
寒漸散仍可得生觀後條仲景謂寒聚心下當奈何
也此則聚而不散無可奈何仁人之望絶矣


  申治傷寒病致人胃寒之律


[002-6a]
  寸口脈濡而弱濡即惡寒弱即發熱濡弱相搏藏氣衰
㣲胸中苦煩此非結熱而反薄居水漬布冷銚貼之陽
氣遂㣲諸府無所依隂脈凝聚結在心下而不肯移胃
中虚冷水穀不化小便縱通復不能多㣲則可救聚寒
不散當奈何也


  此見寸口陽脈濡隂脈弱乃藏氣素衰之徵陽濡則
惡寒隂弱即發熱其人胸中苦煩即為虚煩不當認
為結熱而以水漬布冷貼重傷其胸中之陽也葢胸
[002-6b]
中之陽為諸府之所依藉陽氣一㣲隂氣即凝結心
下如重隂蔽睍胃中水穀無陽以化而水寒下流小
便必縱通然陽不化氣復不能多履霜堅冰可奈何
耶亦因平素脈之濡弱知其胸中之陽不能復辟耳
申治傷寒病遇壯盛人發汗過輕之律


  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則榮氣長滑數則衛氣實
榮長則陽盛怫鬱不得出身衞實則堅難大便則乾燥
三焦閉塞津液不通醫發其汗陽氣不週重復下之胃
[002-7a]
燥乾畜大便遂擯小便不利榮衞相搏心煩發熱兩眼
如火鼻乾面赤舌燥齒黄焦故大渴過經成壊病鍼藥
所不能制與水灌枯稿陽氣㣲散身寒温衣覆汗出表
裏通然其病即除形脈多不同此愈非法治但醫所當
慎妄犯傷榮衞


  此見榮衞強盛三焦堅實之人雖發其汗未必周到
必須更汗通其怫鬱若悮下之則熱證百出遂至過
經而成壞證鍼藥所不能制勢亦危矣與水灌令陽
[002-7b]
散汗出因而病愈以其人榮衞素盛故倖全耳然人
之形脈多有不同設榮衞素弱將奈之何故叮嚀云
此愈非法治醫當謹持於汗下之先勿使太過不及
乃為盡善若不辨形脈之強弱而憑臆汗下必犯大
過不及之戒而傷人之榮衞矣


  申治傷寒病不審榮衛素虚之律


  脈濡而𦂳濡則陽氣㣲𦂳則榮中寒陽㣲衞中風發熱
而惡寒榮𦂳胃氣冷㣲嘔心内煩醫以為大熱解肌而
[002-8a]
發汗亡陽虚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裏俱虚竭卒起而頭
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𦂳寒在闗元
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
被而覆之汗出而胃顛體惕而又振小便為㣲難寒氣
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
㣲逆身冷而内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此見脈之濡而𦂳者為陽氣㣲榮中寒陽㣲衛中風
外則發熱惡寒榮𦂳胃中冷内則㣲嘔心煩醫不知
[002-8b]
其外熱内冷以為大熱而從汗解之則表裏俱虚客
熱淺在皮膚𦂳寒深在闗元猶汲水灌其客熱致寒
證四出不可復救也


  前壞證汗下兩誤鍼藥莫制與之以水而倖痊以其
榮衞素盛也此一證榮衞素虧雖不經下但只誤汗
誤與之水即屬不救然則證同脈異不察其脈但驗
其證徒法不能行矣過愆其可免乎


  申治傷寒病不審陽盛隂虚之律


[002-9a]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虚血虚為無隂孤陽獨下
隂部小便難胸中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當衞家
㣲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乾煩不眠血薄肉消
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虚客陽去有期
必下汚泥而死


  脈浮而大氣實血虚雖偏之為害亦人所常有也若
此者隂部當見不足今反小便利大汗出外示有餘
殊非細故矣設衞氣之實者因得汗利而脈轉㣲弱
[002-9b]
藉是與榮無忤庶可安全若衞分之脈較前更加堅
實則陽強於外隂必消亡於内所為小便利大汗出
者乃津液四射之徵勢必榮竭血盡乾煩不眠血薄
肉消而成暴液下注之證此際安其胃固其液調和
強陽收拾殘隂岌岌不及况復以毒藥攻其胃増奔
迫之勢而蹈重虚之戒令客陽亦去嘔血如泥而死
哉傷寒病陽強於外隂亡於内之證最多醫不知脈
其操刃可勝數耶


[002-10a]
  申治傷寒病不診足脈強汗動其經血之律


  趺陽脈浮浮則為虚浮虚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虚竭
也脈滑則爲噦此為醫咎責虚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
中燥者必衂也


  寸口脈浮宜發其汗謂邪在太陽榮衞間未深入也
若至陽明即在經之邪以汗為大禁矣設其人胃氣
充實亦何必禁之故邪入陽明必診趺陽足脈趺陽
脈浮即是胃氣虚餒不可發汗所以有建中之法建
[002-10b]
立中氣然後汗之以汗即胃之津液也津液不充強
發其汗則邪與虚搏其人必䭇若脈見浮而且滑則
其搏虚者且轉為噦深於䭇矣此皆醫者不察足脈
之咎強責胃氣之虚刼汗以取其實邪致令胃中之
守空而逼其血外出葢隂在内為陽之守胃中津液
為陽其不外泄者賴隂血以守之故強逼其津液為
汗斯動其所守之血矣其外邪勝而鼻中燥者必衂
其不衂者亦瘀畜胃中而生他患也此與誤發少隂
[002-11a]
汗者同科而減等少隂少血動其血則下厥上竭而
難治陽明多血但釀患未已耳


  申治傷寒病不診足脈誤下傷其脾胃之律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
數則動脾此非本病特醫下之所為也榮衛内陷其數
先㣲脈反大浮其人大便鞭氣噫而除何以知之本以
數脈動脾其數先㣲故知脾氣不治大便鞭氣噫而除
今脈反浮其數改㣲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穀
[002-11b]
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饑
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趺陽足脈以遲緩為經常不當浮數若見浮數知醫
悮下而傷胃動脾也榮衛環轉之氣以悞下而内陷
其數脈必先改為㣲而脾氣不治大便鞭氣噫而除
此皆邪客於脾所致即鍼經脾病者善噫得後出餘
氣則怏然如衰之謂也邪熱獨留心下雖饑復不殺
穀抑且潮熱發渴未有愈期必數脈之先㣲者仍遲
[002-12a]
緩如其經常始饑而消穀也若數脈從前不改為㣲
則邪熱未陷於脾但鬱於榮衛主生惡瘡而已
申治傷寒不可犯六經之禁


  足太陽膀胱經禁下若下之太早必變證百出足陽明
胃經禁發汗禁利小便犯之則重損津液脈必代結
足少陽膽經禁汗禁下禁利小便汗則犯陽明下則
犯太陽利小便則使生發之氣陷入隂中太陽經一
禁陽明經二禁少陽經三禁此定禁也至三隂經則
[002-12b]
無定禁但非胃實仍禁下耳


  申治雜證不可犯時禁病禁藥禁


  時禁者春夏禁下秋冬禁汗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
天信伐天和也然病有不得已而從權汗下者病去
速改若瀆用之是故意違天自取不祥也


  病禁者病人陽氣不足隂氣有餘則禁助隂瀉陽病
人隂氣不足陽氣有餘則禁助陽瀉隂以及老少不
同新久異治之類


[002-13a]
  藥禁者津液内亡作渴禁用淡滲五苓汗多禁利小
便小便多禁發汗咽痛禁發汗利小便大便快利禁
服梔子大便秘濇禁用燥藥吐多不得復吐吐而上
氣壅滯大便不通止可宣散上氣禁利大便脈弦禁
服平胃而虚虚脈緩禁服建中而實實


  治天下有帝王之律治仙神有上天之律至於釋
門其律尤嚴三藏教典儀律居三之一由五戒而
五百戒由五百戒直造自性清淨無戒可言而道
[002-13b]
成矣醫為人之司命先奉大戒為入門後乃盡破
㣲細諸惑始具活人手眼而成其為大醫何可妄
作聰明草菅人命哉嘗羨釋門犯戒之僧即不得
與衆僧共住其不退心者自執糞穢雜役三年乃
懇律僧二十衆佛前保舉始得復為佛子當今世
而有自訟之醫乎昌望之以勝醫任矣


  先哲格言


  大凡物理有常有變運氣所主者常也異於所主者皆
[002-14a]
變也常則如本氣變則無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
候有從逆淫鬱勝復太過不及之變其法皆不同若
厥隂用事多風而草木榮茂此之謂從天氣明潔燥
而無風此之謂逆太虚埃昏流水不冰此之謂淫大
風折木雲物混擾此之謂鬱山澤焦枯草木凋落此
之謂勝大暑燔燎螟蝗為災此之謂復山崩地震埃
昏時作此之謂大過隂森無時重雲晝昏此之謂不
及隨其所變疾厲應之皆視當時當處之候雖數里
[002-14b]
之間但氣候不同而所應全異豈可膠於一定


  嵗運有主氣有客氣常者為主外至者為客初之氣厥
隂以至終之氣太陽者四時之常序也故謂之主氣
惟客氣本書不載其目故説者多端或以甲子之嵗
天數始於水下一刻乙丑之嵗始於二十六刻丙寅
嵗始於五十一刻丁卯嵗始於七十六刻者謂之客
氣此乃四分歴法求大寒之氣何與嵗運又有相火
之下水氣乗之土位之下風氣乗之謂之客氣此亦
[002-15a]
主氣也與六節相須不得為客凡所謂客者嵗半以
前天政主之嵗半以後地政主之四時常氣為之主
天地之政為之客逆主之氣為害暴逆客之氣為害
徐調其主客無使傷沴此治氣之法也沈存中


  少角之運嵗木不及侮而乗之者金也金不務徳故以
燥勝風時則有白露早降收氣率行其變為肅殺其
災為蒼隕名為少角而實與大商之嵗同少徵之運
嵗火不及侮而乗之者水也水不務徳故以寒勝熱
[002-15b]
時則有寒雰凝慘地積堅冰其變為凜冽其災為霜
雹名為少徵而實與大羽之嵗同少宫之運嵗土不
及侮而乗之者木也木不務徳故以風勝濕時則有
大風飄暴草偃沙飛其變為張發其災為散落名為
少宫而實與大角之嵗同少商之運嵗金不及侮而
乗之者火也火不務徳故以熱勝燥時則有火延焦
稿炎赫沸騰其變為銷鑠其烖為燔炳名為少商而
實與大徵之嵗同少羽之運嵗水不及侮而乗之者
[002-16a]
土也土不務徳故以濕勝寒時則有泉涌河衍涸澤
生魚其變為驟注其災為霖潰名為少羽而實與大
宫之嵗同通乎此則知嵗在涸流之紀而河決大水
固可以類而推之也劉温舒


  天地之間氣有偏勝而無以救之則萬物之所存者幾
希矣是故風熱燥濕寒五者各司一氣生長化收藏
五者各司一時以順相乘然後能循環以相生以逆
相勝然後能循環以相救故曰五氣之運猶權衡也
[002-16b]
髙者抑之下者視之化者應之勝者復之化者應之
氣之平也五氣之相得也勝者復之氣之不平也五
氣之相賊也氣平而相得者所以通其常氣不平而
相賊者所以觀其變古之明乎此而善攝生者何常
不消息盈虚以道御神耶劉溫舒


  太陽司天之政嵗宜以苦燥之温之陽明司天之政嵗
宜以苦辛汗之清之散之又宜以醎少陽司天之政
嵗宜以醎宜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觀氣寒温
[002-17a]
以調其氣太隂司天之政嵗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
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坼而水血
交流少隂司天之政嵗宜鹹以耎之而調其上甚則
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厥隂
司天之政嵗宜以辛調之以酸潤之纂經㫖


  嵗以陽為首正正也寅引也少陽之氣始於泉下引陽
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五穀草木皆甲拆於
此時也至立夏少隂之火熾於太虚則草木盛茂垂
[002-17b]
枝布葉乃陽之用隂之體此所謂天以陽生隂長經
言嵗半以前天氣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隂之
運初自天而下逐隂降而徹地則金振燥令風厲霜
飛品物咸殞其枝獨在若乎毫毛至冬則少隂之氣
復伏於泉下水冰地坼萬物周密隂之用陽之體也
此所謂地以陽殺隂藏經言嵗半以後地氣主之在
乎降沉也


  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
[002-18a]
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輸膀胱行秋冬之
令為𫝊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隂為地者也若夫順
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及不暴
喜怒以頥神志常欲四時均平而無偏勝則安不然
傷脾胃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
無春夏乃生長之用陷於隕殺之氣而百病皆起或
久升不降亦病焉王安道


  天元紀大論等篇以年嵗之支干分管六氣葢已失先
[002-18b]
聖之㫖矣年嵗之支干天下皆同且通四時不變也
天氣之温暑寒凉民病之虚實衰旺東西南北之殊
方春夏秋冬之異候豈有皆同之理此其妄誕葢不
待深論而可知也近世傷寒鈐法則以得病日之干
支為主其源亦出於此決不可用葢金木水火土之
氣各主一時當時則為主氣為司天非其時而有其
氣則為客氣與時正相反者則謂在泉為其氣伏於
黄泉之下而不見也治療之法用熱逺熱用寒逺寒
[002-19a]
所謂必先嵗氣毋伐天和也春時木氣司天則四方
皆温夏時火氣司天則四方皆熱夏秋之交土氣司
天則四方皆濕秋則皆凉冬則皆寒民病往往因之
此則理之易見者也其有氣與時相反者則所謂客
氣者也故治療之法亦有假者反之之説觀此則運
氣之説思過半矣何栢齋


  足相火屬膽配肝主血者也手相火屬三焦配腎之命
門主精者也肝與命門皆屬風木木中有火則精血
[002-19b]
之中有熱氣也然精血體潤水也火與水相守故不
發至發而為熱則皆精血將枯之所致也譬木枯則
火易焚耳故相火發者難治今虚勞骨蒸之病皆相
火發熱之證也小水不能減大火法當補隂則熱自
退何栢齋論丹谿相火主動等悮


  人之臟腑以脾胃為土葢人之飲食皆入於胃而運以
脾猶地之土也然脾胃能化物與否實由於水火二
氣非脾胃所能也火盛則脾胃燥水盛則脾胃濕皆
[002-20a]
不能化物乃生諸病水腫之證葢水盛而火不能化
也火衰而不能化水故水之入於脾胃皆滲入血脈
骨肉血亦化水肉發腫脹皆自然之理也導其水使
水氣少減復補其火使二氣平和斯病去矣丹溪謂
脾失運化由肝木侮脾乃欲清心經之火使肺金得
令以制肝木則脾土全運化之職水自順道乃不為
腫其詞迂而不切何栢齋


  夫陽常有餘隂常不足者在天地則該乎萬物而言在
[002-20b]
人身則該乎一體而言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隂也
經曰陽中有隂隂中有陽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隂不
長是也姑以治法兼證論之曰氣虚者氣中之隂虚
也治法用四君子湯以補氣中之隂曰血虚者血中
之隂虚也治法用四物湯以補血中之隂曰陽虚者
心經之元陽虚也其病多惡寒責其無火治法以補
氣藥中加附烏等藥甚者三建湯正陽散之類曰隂
虚者腎經之真隂虚也其病多壯熱責其無水治法
[002-21a]
以補血藥中加知母黄栢等藥或大補隂丸滋隂大
補丸之類夫真水衰極之候切不可服烏附等補陽
之藥恐反助火邪而爍真隂元陽虚甚之軀亦不可
投芎苓等辛散淡滲之劑恐反開腠理而泄真氣昧
者謂氣虚即陽虚止可用四君子斷不可用芎辛之
屬血虚即隂虚止可用四物決不可用參茋之類殊
不知血脱益氣古聖人之法也血虚者須以參茋補
之陽生隂長之理也惟真隂虚者將為勞極參茋固
[002-21b]
不可用恐其不能抵當而反益其病耳非血虚者之
所忌也如明醫雜著謂血病治氣則血愈虚耗又曰
血虚誤服參茋等甘温之藥則病日增服之過多則
死不治何其不達理耶虞天民


  西北二方在人為腎水肺金所居之地二藏常恐其不
足東南二方在人為肝木心火所居之位二藏常恐
其有餘難經曰東方實西方虚寫南方補北方即此
之義也夫腎水既實則隂精時上奉於心肺故東方
[002-22a]
之木氣不實而西方之金氣不虚此子能令母實使
金得以平木也是故水日以盛而火日以虧此隂精
所奉於上而令人夀延也若夫腎水一虚則無以制
南方之心火故東方實而西方虚其命門與胞絡之
相火皆挾心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水使水日虧
而火日盛此陽精所降於下故令人夀折也虞天民


  蔡西山脈經有論三焦一篇後引禮運記曰上焦若竅
中焦若編下焦若瀆然未曾發明其義新安孫景思
[002-22b]
氏因推其義而解之曰上焦若竅竅者竅漏之義可
以通達之物必是胃之上脘經曰上焦在胃之上口
主納而不出是也中焦若編編者編絡之義如有物
編包之象胃之外有脂如網包羅在胃之上以其能
磨化飲食故脈訣云膏凝散半斤者此也是必脾之
大絡此為中焦經曰主腐熟水穀是也下焦若瀆瀆
者溝瀆之義可以決瀆可以𫝊導乃是小腸之下曰
䦨門泌别水穀自此而分清濁之所此為下焦經曰
[002-23a]
在膀胱上口主瀉而不藏又曰主出而不納又曰下
焦為𫝊化之府又曰三焦為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
始也葢水穀之所入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至於糟粕
轉輸𫝊道而下一無底滯如此尤可表其為有形明
矣所謂形者非謂藏府外别生一物不過指其所而
為形耳按蔡西山據禮運記而言白虎通性情篇漚
亦作編二説安得俱誤恐漚與編殆相似而訛之耳
俞子容


[002-23b]
  近時醫者多執前人肝常有餘腎常不足之説往往舉
手便用平肝之劑按聖濟經云原四時之所化始於
木究十二經之所養始於肝女子受娠一月是厥隂
肝經養之肝者乃春陽發動之始萬物生長之源故
戒怒養陽使先天之氣相生於無窮所以肝主色氣
和則體澤氣傷則枯稿故養肝戒忿是攝生之切要
也不可泥前説俞子容


  甲乙經曰丈夫以右為命門左為腎女子以左為命門
[002-24a]
右為腎無求子曰男子先生右腎女子先生左腎是
以命門為子宫左腎為血海張潔古云男女皆左為
腎右為命門男子主藏精者氣海也女子主繫胞者
血海也所主者異受病則一也此説當為定論俞子容辨
衡為血海


  虚者補之實者瀉之雖三尺童子皆知之矣至於五實
五虚豈可與泛泛虚實同藥哉夫一身猶一國也如
尋邑百萬圍昆陽此五實證也故蕭王親犯中堅而
[002-24b]
督戰如河内饑而又經火灾此五虚證也故汲黯不
避矯詔而發倉此可與達權通變者論不可與貪常
嗜瑣者説也夫五實為五藏俱太過五虚為五藏俱
不及内經言此二證皆死非謂必死也謂不救則死
救之不得其道亦死也其下復言漿粥入胃則虚者
活身汗後利則實者活此兩言自是前二證之治法
也後人只以之斷驗死生見虚者漿粥不入實者汗
利俱閉便委之死地豈不謬哉夫漿粥入胃而不注
[002-25a]
泄則胃氣和胃氣和則五虚皆實也是以生也汗以
泄其表利以泄其裏併泄則上下通上下通則五實
皆啓矣是以生也張子和


  虚損之㣲者真火尚存服寒凉藥猶可虚損之甚者真
火已虧藥以寒凉豈能使之化為精血以補其虚乎


  虚損之證皆下寒上熱葢所謂水火不交者也其重感
於寒者則下焦作痛不感寒者則不痛至於上焦燥
熱則一也上焦方苦煩熱得寒凉之藥則暫快遂以
[002-25b]
為藥之功故喜服之不知寒凉之藥不久下注則下
元愈寒火熱為寒所逼上行則上焦復熱愈甚展轉
反覆遂至沉錮而不可救是則以寒凉補隂非徒無
益而且有損士夫葢隂受其害而不知也治之補以
寒凉佐以温熱補三佐二空心凉服所謂熱因寒用
者也久則精生熱退而病愈矣何栢齋


  經云隂虚生内熱奈何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
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薰胸中故内熱
[002-26a]
嗟夫此内傷之説之原乎夫人身之隂陽有以表裏
言者有以上下之分言者有以氣血言者有以身前
身後言者有以臟腑言者有以升降呼吸之氣言者
餘如動静語黙起居之類甚多不必悉舉此所謂隂
虚之隂其所指與數者皆不同葢勞動之過則陽和
之氣皆亢極而化為火矣况水穀之氣又少入是故
陽愈甚而隂愈衰矣此隂虚之隂葢指身中之隂氣
與水穀之味耳或以下焦隂陽為言或以腎水真隂
[002-26b]
為言皆非也夫有所勞役者過動屬火也形氣衰少
者壯火食氣也穀氣不盛者勞傷元氣則少食而氣
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隂不
降也夫胃受水穀故清陽升而濁隂降以𫝊化出入
滋榮一身也今胃不能納而穀氣衰少則清無升而
濁無降矣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謂絶不行
不通也但比之平常無病時則謂之不行不通耳上
不行下不通則鬱矣鬱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胃居上
[002-27a]
焦下脘兩者之間故胃氣熱則上炎熏胸中而為内
熱也東垣所言正與經㫖相合固宜引此段經文於
内外傷辨以為之主乃反不引此却謂火乗土位此
不能無疑者也又經曰勞者温之温者養也東垣以
為温凉之温謂宜温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又改損
者益之為損者温之又以温能除大熱為内經所云
而徧考内經並無此語亦不能無疑者也然温藥之
補元氣瀉火邪者亦惟氣温而味甘者斯可矣葢温
[002-27b]
能益氣甘能助脾而緩火故元氣復而火邪息也夫
宜用温藥以為内傷不足之治則可以為勞者温之
之註則不可苟以補之除之抑之舉之散之等語比
類而觀焉則其義自著矣王安道


  婦人之於血也經水蓄則為胞胎則蓄者自蓄生者自
生及其産育為惡露則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其醖而
為乳則無復下滿而為月矣失血為血家妄逆産乳
為婦人常事其去其生則一同也失血家須用下劑
[002-28a]
破血葢施之於妄逆之初亡血虚家不可下葢戒之
於亡失之後


  人之登溷辟辟有聲勃勃如蠏沫狀者咸以為寒非寒
也由腸胃中濁氣不得宣行也滯下之裏急後重及
膀胱不利而癃者下焦之火鬱而不伸也二者頗闗
衝任督三經常見裏急後重者多連尾&KR0008長疆如錐
刺狀膀胱癃閉者臍下小腹逼迫而痛是皆下焦火
鬱而六府濁氣相與糾鬱於衝任之分故也腸胃陽
[002-28b]
明燥金也下焦少陽相火也後重之用木香梹榔行
燥金之鬱也癃閉之用知母黄柏散相火之熾也


  凡傷寒家服藥後身熱煩燥發渴冒瞀脈兩手忽伏而
不見惡寒戰慄此皆隂陽氤氲正邪相爭作汗之徵
也姑宜静以待之不可因而倉皇及至錯誤


  厥隂是六經中一經之名厥自是諸證中一症之目也
酒之氣暴如人身虚氣逆氣之暴酒得肉食則其氣
相纒綿而不暴如人之虚氣逆氣得金石之劑沉墜
[002-29a]
則其氣亦纒綿而不暴所以然者在相纒綿也故金
石之纒綿在氣不在質惟其氣相得而纒綿故其勢
亦不得不與之纒綿也世人但知金石藥墜氣而不
知所以墜氣之義也東垣家則用質隂味厚以沉降
之葢氣陽質隂隂陽相遇則自然相得而不升走亦
金石纒綿之義歟


  凡數一為竒二為偶三為參五為伍如是則有統紀而
無錯亂醫書論脈云參伍不調葢謂參不成參伍不
[002-29b]
成伍大小不均疎數不等錯亂而無紀也黄發有隂
陽天五之土為火所焚陽黄也地二之火為水所溺
隂黄也


  劉河間為補瀉脾胃之本者葢以脾胃中和之氣也燥
其濕則為瀉潤其燥則為補


  火多水少為陽實隂虚其病為熱水多火少為隂實陽
虚其病為寒也


  心肺為藏隂也以通行陽氣而居上隂體而陽用也大
[002-30a]
腸小腸為府陽也以𫝊陽氣而居下陽體而隂用也


  肥人濕多痩人火多濕多肌理縱外邪易入火多肌理
緻外邪難侵濕多中緩少内傷火多中燥喜内傷


  人首尊而足卑天地定位也脾肺相為母子山澤通氣
也肝膽主怒與動雷風之相薄也心髙腎下水火不
相射也八卦相錯而人亦肖之妙哉易也


  鬱者結聚而不得發越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
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所以𫝊化失常而六鬱之病見
[002-30b]
矣氣鬱者胸脇痛濕鬱者周身疼或闗節痛遇隂寒
則發痰鬱者動則氣喘寸口脈沉滑熱鬱者昏瞀小
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腸
飽不能食左寸脈和平右寸脈𦂳盛俱滑伯仁


  設有人焉正已奪而邪方盛者將顧其正而補之乎抑
先其邪而攻之乎見有不的則死生係之此其所以
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標也若正氣既虚則邪氣
雖盛亦不可攻葢恐邪未去而正先脱呼吸變生則
[002-31a]
措手無及故治虚邪者當先顧正氣正氣存則不致
於害且補中自有攻意葢補隂即所以攻熱補陽即
所以攻寒世未有正氣復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氣
竭而命不傾者如必不得已亦當酌量緩急暫從權
宜從少從多寓戰於守斯可矣此治虚之道也若正
氣無損者邪氣雖㣲自不宜補葢補之則正無與而
邪反盛適足以藉寇兵而資盜糧故治實證者當直
去其邪邪去則身安但法貴精専便臻速効此治實
[002-31b]
之道也要之能勝攻者方是實證實者可攻何慮之
有不能勝攻者便是虛證氣去不返可不寒心此邪
正之本末有不可不知也惟是假虛之證不多見而
假實之證最多也假寒之證不難治而假熱之治多
誤也然實者多熱虛者多寒如丹溪曰氣有餘便是
火故實能受寒而余續之曰氣不足便是寒故虚能
受熱世有不明真假本末而曰知醫者則未敢許也


  治其王氣者謂病有隂陽氣有衰王不明衰王則治之
[002-32a]
反甚如陽盛隂衰者隂虛火王也治之者不知補陰
以配陽而専用苦寒治火之王豈知苦寒皆沉降沉
降則亡隂隂愈亡則火愈盛故服寒反熱者隂虚不
宜降也又如陽衰隂盛者氣弱生寒也治之者不知
補陽以消隂而専用辛温治隂之王豈知辛温能耗
散耗散則亡陽陽愈亡則寒愈甚故服熱反寒者陽
虚不宜耗此無他皆以専治王氣故其病反如此
又如夏令本熱而伏隂在内故每多中寒冬令本寒
[002-32b]
而伏陽在内故每多内熱設不知此而必欲用寒於
夏治火之王用熱於冬治寒之王則有中寒隔陽者
服寒反熱中熱隔隂者服熱反寒矣是皆治王之謂
而病之所以反也


  氣有外氣天地之六氣也有内氣人身之元氣也氣失
其和則為邪氣氣得其和則為正氣亦為真氣但真
氣所在其義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於天以通
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穀以養營衞者也下者氣化
[002-33a]
於精藏於命門以為三焦之根本者也故上有氣海
曰膻中也其治在肺中有水穀氣血之海曰中氣也
其治在脾胃下有氣海曰丹田也其治在腎人之所
賴惟此氣耳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故帝曰氣内為寶
此誠最重之辭醫家最切之㫖也即如本篇始末所
言及終始等篇皆惓惓以精氣重虚為念先聖惜人
元氣至意於此可見奈何今之醫家但知見病治病
初不識人根本凡天下之理亦焉有根本受傷而能
[002-33b]
無敗者伐絶生機其誰之咎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矣若木勝則四肢强直而為掉風
動於上而為眩脾土受邪肝之實也若木衰則虚不
養筋而為掉氣虚於上而為眩金邪乘木肝之虚也
又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若火盛則熾熱為癰心之
實也陽衰則隂勝為疽心之虚也五藏六府虛實皆
然故本篇首言盛者寫之虛者補之末言有者求之
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虚者責之盖既以氣宜言病機
[002-34a]
矣又特以盛虚有無四字貫一篇之首尾以盡其義
此正先聖心𫝊精妙所在最為喫𦂳綱領奈何劉完
素未之詳審略其顛末獨取其中一十九條演為原
病式皆偏言盛氣實邪且於十九條中凡歸重於火
者十之七八至於不及虚邪則全不相顧又曰其為
治者但當寫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
兼化也立言若此虚者何堪故樓氏指其治法之偏
誠非過也


[002-34b]
  如太隂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隂少隂熱化
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隂厥隂風化施於太隂
凡淫勝在我者我之實也實者真邪也反勝在彼者
我之虚也虚者假邪也此六氣之虚實即所謂有無
也然天地運氣雖分五六而隂陽之用水火而已故
陽勝則隂病隂勝則陽病寫其盛氣責其有也培其
衰氣責其無也求得所本而直探其賾則排難解紛
如拾芥也設不明逆順盈虚之道立言之意而鑿執
[002-35a]
不移所謂面東者不見西牆面南者不覩北方察一
曲者不可與言化察一時者不可與言大未免實實
虚虚遺人害矣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者何
藏也然人吸者隨隂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
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然則五藏
和者氣脈長五藏病者氣脈短觀此一藏無氣必先
乎腎如下文所謂二藏三藏四藏五藏者當自逺而
[002-35b]
近以次而短則由腎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
及肺故凡病將危者必氣促似喘僅呼吸於胸中數
寸之間葢其真隂絶於下孤陽浮於上此氣短之極
也醫於此際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隨撲而滅者
良可哀也夫人之生死由乎氣氣之聚散由乎隂而
殘喘得以尚延者賴一綫之氣未絶耳此藏氣之不
可不察也


  浮沉遲數滑澁即此六者之中而復有大相懸絶之要
[002-36a]
則人多不能識也夫浮為表矣而凡隂虛者脈必浮
而無力是浮不可以㮣言表可升散乎沉為裏矣而
凡表邪初感之甚者隂寒東於皮毛陽氣不能外達
則脈必先見沉𦂳是沉不可以㮣言裏可攻内乎遲
為寒矣而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
以概言寒可温中乎數為熱矣而凡虚損之候隂陽
俱虧氣血散亂者脈必急數愈數者愈虚愈虚者愈
數是數不可以概言熱可寒凉乎㣲細類虚矣而痛
[002-36b]
極壅閉者脈多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虚可驟補乎
洪弦類實矣而真隂大虧者必闗格倍常是弦不可
以概言實可消伐乎夫如是者是於綱領之中而復
有大綱領者存焉設不能以四診相參而欲孟浪任
意則未有不覆人於反掌間者此脈道之所以難言
毫釐不可不辨也


  隂陽形氣俱不足者調以甘藥甘之一字聖人用意深
矣葢藥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後五藏得稟其氣胃氣
[002-37a]
強則五藏俱盛胃氣弱則五藏俱衰胃屬土而喜甘
故中氣不足者非甘温不可土強則金王金王則水
充此所以土為萬物之母而隂陽俱虚者必調以甘
藥也雖至真要等論所列五味各有補寫但彼以五
行生克之理推衍而言然用之者但當㣲兼五味而
以甘為主庶足補中如四氣無土氣不可五藏無胃
氣不可而春但㣲弦夏但㣲鈎之義皆是也觀隂陽
應象大論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
[002-37b]
味故氣味之相宜於人者謂之為補則可若用苦劣
難堪之味而求其能補無是理也氣味攻補之學倘
不善於調和則動手便錯此醫家第一著要義


  滑伯仁曰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
則隂陽虚實不别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
下者為隂去者為隂止者為隂上者自尺部上於寸
口陽生於隂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隂生於陽也
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
[002-38a]
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
曰止也


  人迎候陽故一盛在少陽膽與三焦也二盛在太陽膀
胱小腸也三盛在陽明胃與大腸也四盛已上者以
陽脈盛極而隂無以通故曰格陽寸口候隂故一盛
在厥隂肝與心主也二盛在少隂心與腎也三盛在
太隂脾與肺也四盛已上者以隂脈盛極而陽無以
交故曰闗隂


[002-38b]
  二陽之病發心脾二陽陽明也胃與大腸之脈也腸胃
有病心脾受之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雖然脾
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
今大腸而及心何哉葢胃為受納之府大腸為𫝊化
之府食入於胃清氣歸心飲入於胃輸精於脾者以
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
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以運化而生
精血矣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為少精女為不
[002-39a]
月矣心脾當總言男女不當分别至隠曲不月方可
分説耳王安道


  咳𠻳外感六淫鬱而成火必六淫相合内傷五藏相勝
必五邪相併有此不同而中間又有斂散二法斂者
謂收斂肺氣也散者謂解散寒邪也宜散而斂則肺
寒邪一時斂住為害非輕宜斂而散則肺氣弱一時
發散而走泄正氣害亦非小且如感風咳𠻳已經散
之後其表虚復感寒邪虚邪相乗又為喘𠻳若欲散
[002-39b]
風則愈重而虚其肺若收斂則愈又滯其邪當先輕
解漸次斂之肺不致虚邪不致滯喘𠻳自止矣徐叔拱


  内經曰一隂一陽結謂之喉痺王太僕註云一隂者手
少隂君火心主之脈氣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三焦
之脉氣也二火皆主脈並絡於喉氣熱則内結結甚
則腫脹腫脹甚則痺痺甚而不通則死矣葢手少隂
少陽君相二火獨盛則熱結正絡故病且速也十二
經中言嗌乾嗌痛咽腫頷腫舌本强皆君火為之也
[002-40a]
惟喉痺急速相火之所為也夫君火者猶人火也相
火者猶龍火也人火焚木其勢緩龍火焚木其勢速
内經之言喉痺則咽與舌在其間耳以其病同是火
故不分也 治喉痺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待内經
火鬱發之發謂發汗然咽喉中豈能發汗故出血者
乃發汗之一端也


  酸者肝木之味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
為酸也如飲熱則酸矣或言吐酸為寒者誤也是以
[002-40b]
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
腎熱則口鹹或口淡者胃熱也胃屬土土為物之母
故胃為一身之本淡為五味之本然則吐酸豈為寒
者歟 凡中酸法宜温藥散之者亦猶解表之義以
使腸胃結滯開通怫鬱散而和也若久酸不已則不
宜温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凉藥調之結散熱去則
氣和也劉河間論吐酸


  仲景論少隂病熱極曰溲便遺失狂言目反視者腎先
[002-41a]
絶也靈樞經曰腎主二隂然本衰虚而怫熱客其部
分二隂鬱結則痿痺而神無所用故溲便遺失而不
能止然則熱證明矣劉河間論淋


  衝任督三脈以𢃄脈束之因餘經上下往來遺熱於𢃄
脈之間血積不流火從金化而為白乘少腹寃熱白
物滿溢隨溲而下綿綿不絶多不痛也或有痛者則
壅礙因壅而成痛也内經曰少腹寃熱溲出白液寃
者屈滯也病非本經為他經寃鬱而成此疾也 治
[002-41b]
瀉利與治帶下皆不可驟用峻熱之藥燥之燥之則
内水涸内水涸則必煩渴煩渴則小溲不利小溲不
利則足腫面浮漸至不治


  赤白痢者是邪熱𫝊於大腸下廣腸出赤白也帶下
者𫝊於小腸入脬經下赤白也據此二證皆可同治
濕法治之以導水禹功丸瀉訖次以淡劑降心火益
腎水下小溲分水道則自愈矣子和論帶下


  木鬱達之達者通暢之也如肝性急怒氣逆胠脇或脹
[002-42a]
火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之藥
加以厥隂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入中為飱泄及
不因外風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飱泄則以輕揚之劑
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雖然木鬱固有
吐之之理今以吐字總該達字則是凡木鬱皆當用
吐矣其可乎哉東垣謂食塞肺分為金與土旺於上
而尅木吐去其物以伸木氣正髙者因而越之之義
恐不勞引木鬱之説以汨之也 火鬱發之發者汗
[002-42b]
之也升舉之也如腠理外閉邪惡拂鬱則解表取汗
以散之又如龍火鬱甚於内非苦寒降沉之劑可治
則用升浮之藥佐以甘温順其性而從治之使勢窮
則止如東垣升陽散火湯是也 土鬱奪之奪者攻
下也刼而衰之也如邪熱入胃用鹹寒之劑以攻去
之又如中滿腹脹濕熱内甚其人壯氣實者則攻下
之其或勢甚而不能頓除者則刼奪其勢而使之衰
又如濕熱為痢有非力輕之劑可治者則或攻或奪
[002-43a]
以致其平凡此之類皆奪之之法也 金鬱泄之泄
者滲泄而利小便也疏通其壅也如肺金為腎水上
源金受火爍其令不行原鬱而滲道閉矣宜肅清金
化滋以利之又如肺氣膹滿胸慿仰息非利肺氣之
劑不足以疏通之凡此之類皆泄之之法也王註解
表二字於理未當 水鬱折之折者禦也伐而挫之
也漸殺其勢也如腫脹之病水氣淫溢而滲道以塞
夫水之所不勝者土也今土氣衰弱不能制之故反
[002-43b]
受其侮治當實其脾土資其運化俾可以制水而不
敢犯則滲道達而後愈或病勢既旺非上法所能遽
制則用泄水之藥以伐而挫之或去菀陳莝開鬼門
潔淨府三治備舉迭用以漸平之王氏所謂抑之制
其衝逆正欲折挫其汎濫之勢也夫實土者守也泄
水者攻也兼三治者廣略而決勝也雖俱為治水之
法然不審病者之虚實久近淺深雜焉而妄施治之
其不傾踣者寡矣 邪氣久客正氣必損今邪氣雖
[002-44a]
去苟不平調正氣使各安其位復其常猶未足以盡
其妙故又曰然調其氣苟調之而其氣猶或過而未
服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過者當益金金能
制木則木斯服矣所不勝者所畏者也故曰過者折
之以其畏也夫制物者物之所欲也制於物者物之
所不欲也順其欲則喜逆其欲則惡今逆之以所惡
故曰所謂瀉之王氏以鹹瀉腎酸瀉肝之類為説未
盡厥㫖王安道論五鬰


[002-44b]
  三焦取火能腐物之義火之性自下而上三焦者始於
原氣由於中脘散於膻中皆相火之自下而上也其
曰上焦主納而不出下焦主出而不納其納其出皆
係乎中焦之腐熟焦之為義可見矣


  厥隂太陽少氣多血太隂少隂少血多氣陽明氣血俱
多少陽氣多血少男子婦人均有此氣血也男子多
用氣故常氣不足女人多用血故血常不足所以男
子病多在氣分婦人病多在血分世俗乃謂男子多
[002-45a]
氣女子多血豈不謬哉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虚二句為病治之大綱其辭似
顯其義甚㣲最當詳辨而辨之有最難者何也葢實
言邪氣實宜寫也虚言正氣虚宜補也凡邪正相薄
而為病則邪實正虚皆可言也故主寫者則曰邪盛
則實當寫也主補者則曰精奪則虚當補也各執一
句茫無確見藉口文飾孰得言非是以至精之訓反
釀莫大之害不知理之所在有必不可移易者奈時
[002-45b]
醫不能察耳余請析此為四曰孰緩孰急其有其無
也所謂緩急者察虚實之緩急也無虚者急在邪氣
去之不速留則生變也多虚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早
臨期無濟也㣲虚㣲實者亦治其實可一掃而除也
甚虚甚實者所畏在虚但固守根本以先為巳之不
可勝則邪無不退也二虚一實者兼其實開其一面
也二虚一實者兼其虚防生不測也總之實而誤補
固必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虚而誤攻真氣忽去莫
[002-46a]
可挽回其禍大此虚實之緩急不可不察也所謂有
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凡風寒暑濕火燥皆能增邪
邪之在表在裏在府在藏必有所居求得其本則直
取之此所謂有有則邪之實也若無六氣之邪而病
出三隂則皆情慾以傷内勞倦以傷外非邪似邪非
實似實此所謂無無則病在元氣也不明虚實有無
之義必至以逆為從以標作本絶人長命損徳多矣
可不懼且慎哉


[002-46b]
  損分五藏而五藏所藏則無非精與氣耳夫精為隂人
之水也氣為陽人之火也水火得其正則為精為氣
水火失其和則為熱為寒此因偏損所以致有偏勝
故水中不可無火無火則隂勝而寒病生火中不可
無水無水則陽勝而熱病起但當詳辨隂陽則虚損
之治無餘義矣如水虧者隂虚也只宜大補真隂切
不可再伐陽氣火虚者陽虚也只宜大補元陽切不
可再傷隂氣葢陽氣不足而復伐其隂隂亦損矣隂
[002-47a]
已不足而再傷其陽陽亦亡矣夫治虚治實本自不
同實者隂陽因有餘但去所餘則得其平虚者隂陽
有不足再去所有則兩者俱敗其能生乎故治虚之
要凡隂虚多熱者最嫌辛燥恐助陽邪也尤忌苦寒
恐伐生氣也惟喜純甘壯水之劑補隂以配陽則剛
為柔制虚火自降而陽歸乎隂矣陽虚多寒者最嫌
凉潤恐助隂邪也尤忌辛散恐傷隂氣也只宜甘温
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隂則柔得其主沉寒自斂而隂
[002-47b]
從乎陽矣是以氣虚者宜補其上精虚者宜補其下
陽虚者宜補而兼煖隂虚者宜補而兼清此固隂陽
之治辨也其有氣因精而虚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
因氣而虚者自當補氣以生精又如陽失隂而離者
非補隂何以收散亡之氣水失火而敗者非補火何
以甦隨絶之隂此又隂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
者必於隂中求陽則陽得隂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隂
者必於陽中求隂則隂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以精
[002-48a]
氣分隂陽則隂陽不可離以寒熱分隂陽則隂陽不
可混此又隂陽邪正之離合也知隂陽邪正之治則
隂陽和而生道得矣


  本神篇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傷神則恐懼自失邪氣
藏府病形篇曰憂愁恐懼則傷心口問篇曰悲哀憂
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摇可見心為五藏六
府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志意故憂動於心則肺
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
[002-48b]
腎應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設能善養此心而居
處安静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
變化而無我則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
五藏俱寧邪亦安從奈我何哉


  人知隂虚惟一而不知隂虚有二如隂中之水虚則病
在精血隂中之火虚則病在神氣葢陽衰則氣去故
神志為之昏亂非火虚乎隂虧則形壞故肢體為之
廢弛非水虚乎今以神離形壞之證乃不求水火之
[002-49a]
源而猶以風治鮮不危矣試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
凡旱則多燥燥則多風是風木之化從乎燥燥則隂
虚之候也故凡治類風者専宜培補真隂以救根本
使隂氣復則風燥自除矣然外感者非曰絶無虚證
氣虚則虚也内傷者非曰必無實證有滯則實也治
虚者當察其在隂在陽而直補之治實者但察其因
痰因氣而暫開之此於内傷外感及虚實攻補之間
最當察其有無㣲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氣數虧
[002-49b]
猝然仆倒上無痰下失禁瞑目昏沉此厥竭之證尤
與風邪無涉使非大劑參附或七年之艾破格挽回
又安望其復真氣於将絶之頃哉倘不能察其表裏
又不能辨其虚實但以風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
藥皆燥燥復傷隂風藥皆散散復傷氣以内傷作外
感以不足為有餘是促人之死也


  五藏失治皆為心痛刺治分經理甚明悉至若舍針用
藥尤宜察此詳議葢腎心痛者多由隂邪上衝故善
[002-50a]
瘈如從後觸其心胃心痛者多由停滯故胸腹脹滿脾
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故其病甚肝心痛者多由木
火之鬱病在血分故色蒼蒼如死狀肺心痛者多由
上焦不清病在氣分故動作則病益甚若知其在氣
則順之在血則行之鬱則開之滯則逐之火多實則
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則或温或補之必真心痛者乃
不可治否則但得其本則必隨手而應其易如探囊


[002-50b]
  天之六氣惟火有二君者上也相者下也陽在上者即
君火也陽在下者即相火也上者應離陽在外也故
君火以明下者應坎陽在内也故相火以位火一也
而上下幽顯其象不同此其所以有辨也然以凡火
觀之則其氣質上下亦自有君相明位之辨葢明者
光也火之氣也位者形也火之質也如一寸之燈光
被滿室此氣之為然也盈爐之炭有熱無燄此質之
為然也夫燄之與炭皆火也然燄明而質暗燄虚而
[002-51a]
質實燄動而質靜燄上而質下以此証之則其氣之
與質固自有上下之分亦豈非君相之辨乎是以君
火居上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於人也屬心而神明
出焉相火居下為原泉之温以生養萬物故於人也
屬腎而元陽蓄焉所以六氣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
後前者肇物之生後者成物之實而三百六十日中
前後二火所主者止四五六七月共一百二十日以
成一嵗化育之功此君相二火之為用也


[002-51b]
  六氣之分屬隂者三濕燥寒是也屬陽者二風熱而已
使火無君相之化則隂勝於陽而殺甚於生矣此二
火之所以必不可無也若因惟火有二便謂陽常有
餘而専意抑之則伐天之和伐生之本莫此為甚此
等大義學者最當詳察


  三陽所在其脈無不應者氣之盈也三隂所在其脈有
不應者以陽氣有不及氣之虚也然三隂之列又惟
少隂獨居乎中此又隂中之隂也所以少隂所在為
[002-52a]
不應葢亦應天地之虚耳豈君不主事之謂乎


  五行勝復之理不期然而然天地萬物固無往而非五
行而亢害承制又安往而不然哉故求之於人則五
藏更相平也五志更相勝也五氣更相移也五病更
相變也故火極則寒生寒極則濕生濕極則風生風
極則燥生燥極則熱生皆其化也第承制之在天地
者出乎氣化之自然而在人亦為有之則在挽回運
用之得失耳使能知其㣲得其道則把握在我何害
[002-52b]
之有設承制之盛衰不明似是之真假不辨則敗亂
可立而待也


  故凡以太陽之人而遇流衍之紀以太隂之人而逢赫
曦之紀强者有制弱者遇扶氣得其平何病之有或
以强陽遇火則炎烈生矣隂寒遇水則氷霜及矣天
有天符嵗有嵗會人得無人和乎


  王荆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諸痛為實痛随利減世
俗以利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實也痛在裏者實也
[002-53a]
痛在血氣者亦實也故在表者汗之則愈在裏者下
之則愈在血氣者散之行之則愈豈可以利為下乎
宜作通字訓則可此説甚善已得治實之法矣然痛
證亦有虚實治法亦有補寫其辨之之法不可不詳
凡痛而脹閉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虚痛而拒按者
為實可按者為虚喜寒者多實愛熱者多虚飽而甚
者多實飢而甚者多虚脈實氣粗者多實脈虚氣虚
者多虚新病壯年者多實愈攻愈劇者多虚痛在經
[002-53b]
者脈多弦大痛在藏者脈多沈微必兼脈證而察之
則虚實自有明辨實者可利虚者亦可利乎不當利
而利之則為害不淺故凡治表虚而痛者陽不足也
非温經不可裏虚而痛者隂不足也非養營不可上
虚而痛者心脾受傷也非補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
泄亡隂也非速救脾胃温補命門不可夫以温補而
治痛者古人非不多也惟近代薛立齋汪石山輩尤
得之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諸痛不可補氣局人意
[002-54a]
見豈良法哉


  崆峒子云脾土上應乎天亦屬濕化所以水穀津液不
行即停聚而為痰飲也夫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
老人不宜速降其火虚人不宜盡去其痰攻之太甚
則病轉劇而致危殆須以固元氣為本凡病推類而
行之亦思過半矣昌按藥以勝病乃致脾胃不能勝
藥猶不加察元氣一壊變症多端如脾虚而氣短不
能以續變而似喘促尚用降氣定喘之藥如脾虚衛
[002-54b]
氣不行變而為浮腫尚用耗氣利水之藥如脾虚鬱
滯變而作寒熱尚謂外感用發散之藥虚而益虚直
令氣盡身亡全不悔禍復以此法施之他人展轉戕
生可勝誅哉


  小學有虚實分治之法謂疾病之生也皆因外感内傷
生火生濕濕熱生痰四者而已審其少壯新病是濕
則燥之是火則瀉之濕而生熱則燥濕而兼清熱火
而生痰則瀉火而兼豁痰無餘藴矣審其衰老久病
[002-55a]
又當攻補兼施如氣虚而有濕熱痰火則以四君子
湯補氣而兼燥濕清熱豁痰瀉火如血虚而有痰火
濕熱則以四物湯補血而兼瀉火豁痰清熱燥濕如
此則攻補合宜庶乎可也故曰少壯新病攻邪可審
老衰久病補益為先若夫陰虚火動脾胃衰弱真陰
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雖喜燥然太燥則草木枯稿
水雖喜潤然太潤則草木濕爛是以補脾滋腎之劑
務在燥濕得宜隨證加減焉耳


[002-55b]
  小學有火濕分治之法謂肥人氣虚生寒寒生濕濕生
痰瘦人血虚生熱熱生火火生燥故肥人多寒濕瘦
人多熱燥也


  治病分初中末三法初治之道法當猛峻緣病得之新
暴當以疾利猛峻之藥急去之不使病邪久居身中
為害也中治之道法當寛猛相濟為病得之非新非
久當以緩疾得中養正去邪相濟而兼治之末治之
道法當寛緩廣服平善無毒用其安中養血氣俾邪
[002-56a]
自去


  治病有和取從折屬五法一治曰和假令小熱之氣當
以凉藥和之二治曰取為熱勢稍大當以寒藥取之
三治曰從為熱勢既甚當以温藥從之或寒因熱用
或寒以温用或以汗發之四治曰折謂病熱極甚當
以逆制之或以下奪之五治曰屬為求其屬以衰之
縁熱深陷在骨髓無法可出鍼藥所不能及故求其
屬以衰之


[002-56b]
  昌按求屬之法内經明謂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隂熱
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又謂大寒而甚熱
之不熱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
無水也當助其腎又謂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
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隂熱之
猶可妙義精切若此本文插入不通無著之語火衰
於戌金衰於辰盲瞽後人今特正之


  治病有八要八要不審病不能去非病不去醫無可去
[002-57a]
之術也故須辨審八要庶不有誤其一曰虚五虚是
也脈細皮寒氣少泄瀉前後飲食不進此為五虚二
曰實五實是也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五
實也三曰冷臟府受其積冷是也四曰熱臟腑受其
積熱是也五曰邪非臟腑正病也六曰正非外邪所
中也七日内病不在外也八曰外病不在内也審此
八要參以脈候病機乃不至於有誤


  學士商輅云醫者意也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貴乎臨
[002-57b]
機應變方固難於盡用然非方則古人之心弗𫝊茫
如望洋如捕風必有率意而失之者矣方果可以不
用乎雖然方固良矣然必熟之素問以求其本熟之
本草以究其用熟之診視以察其證熟之治療以通
其變始於用方而終至於無俟於方夫然後醫之道
成矣此論學醫用方最為精切


  栢齋三書云藥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
臣也與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及引治病之藥
[002-58a]
至於病所者使也如治寒病用熱藥則熱藥君也凡
温熱之藥皆輔君者也臣也然或熱藥之過甚而有
害也須少用寒凉藥以監制之使熱藥不至為害此
則所謂佐也至於五藏六府及病之所在各須有引
導之藥使藥與病相遇此則所謂使也餘病推此按
栢齋此論乃用藥之權最為精切舊謂一君二臣三
佐四使為定法此未可泥藥性論又以衆藥之和厚
者定為君其次為臣為佐有毒者多為使此説殊謬
[002-58b]
設若削堅破積大黄巴豆輩豈得不為君耶


  晉時才人欲刋正周易及諸藥方先與祖訥共論訥曰
辯釋經典縱有異同不足以傷風教至於湯藥小小
不逹便致夀夭所由則後人受弊不少何可輕以裁
斷祖訥之言可謂仁矣今天下才士勵志醫藥正可
入理深譚乃效齊人惟知管晏以陶氏六書竄入仲
景成法後人受弊更當何如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達理不可任也
[002-59a]
非㢘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醫必選明良其
徳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能知天地神祗之
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數處虚實之分定順逆之節原
疾病之輕重而量藥劑之多少貫微洞幽不失細少
如此乃謂良醫豈區區俗學能之哉初學記


  醫以活人為務與吾儒道最切近自唐書列之技藝而
吾儒不屑為之世之習儒者不過誦一家之成説守
一定之力以幸病之偶中不復深為探索上求聖賢
[002-59b]
之意以明夫隂陽造化之會歸又不能博極羣書採
擇衆議以資論治之權變甚者至於盡棄古方附㑹
臆見展轉以相迷而其為患不少矣是豈聖賢慈惠
生民之盛意哉昌按春秋時左氏譚醫理甚悉漢儒
已不習醫太史公作倉公等列傳鮮所發明况其他
乎其後如華元化𫝊寖涉妖妄醫脈之斷實儒者先
斷之也有唐列之方技無足怪矣九靈山房文集所
論醫者當博極羣書求聖賢之意㫖明造化之㑹歸
[002-60a]
其屬望顧不大歟戴叔明


  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約是故前
人立教必使之先讀儒書明易理素難本草脈經而
不少畧者何盖非四書無以通義理之精微非易無
以知隂陽之消長非素問無以識病非本草無以識
藥非脈經無從診候而知寒熱虚實之證聖賢示人
畧舉其端而已後學必須㑹羣書之長叅所見而施
治之然後為可醫學集成


[002-60b]
  正五音者必法師曠之律吕成方員者必法公輪之規
矩五音方員特末技耳尚取精於其事者况醫為人
之司命不精則殺人今之患者不達此理委命於時
醫與自暴自棄甘於溝瀆何異故病有六失失於不
審失於不信失於過時失於不擇醫失於不知病失
於不知藥又史記云驕恣不倫於理一不治輕身重
財二不治衣食不能適三不治隂陽并藏氣不定四
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今
[002-61a]
時病家此其通弊矣本集


  世間多有病人親友故舊交游來問疾其人曽不經事
未讀方書自騁了了詐作明能譚説異端或言是虚
或道是實或云是風或云是氣紛紛謬説種種不同
破壊病人心意不知孰是遷延未就時不待人歘然
至禍此叚情態今時尤甚孫思邈



[002-61b]









  醫門法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