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92 醫門法律-清-喻昌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醫門法律卷一


  南昌喻昌撰


  明望色之法


  望色論附律二條


  喻昌曰人之五官百骸賅而存者神居之耳色者神之
旗也神旺則色旺神衰則色衰神藏則色藏神露則色
露帝王之色龍文鳳彩神仙之色嶽翠山光榮華之色
[001-1b]
珠明玉潤夀耉之色栢古松蒼乃至貧天之色重濁晦
滯枯索堊黧莫不顯呈於面而病成於内者其色之著
見又當何如内經舉面目為望色之要謂面黄目青面
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赤面赤
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葢以黄為中
土之色病人面目顯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則吉面目
無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則凶雖目色之黄濕深熱熾
要未可論於死生之際也然五藏善惡之色見於面者
[001-2a]
額頰鼻頥各有分部刺熱篇謂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
熱病者額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頥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
病是則五藏分部見於面者在所加察不獨熱病為然
矣然更有進焉則目下之精明鼻間之明堂是也經謂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是五藏之精華上見為五色變
化於精明之間某色為善某色為惡可先知也謂容色
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是明堂上下左右可分别其色
[001-2b]
之逆從並可分别男女色之逆從故為要也察色之妙
無以加矣仲景更出精㣲一法其要則在中央鼻凖毋
亦以鼻凖在天為鎮星在地為中嶽木金水火四藏病
氣必歸併於中土耶其謂鼻頭色青腹中苦冷痛者死
此一語獨刋千古後人每恨卒病論亡莫繇仰遡淵源
不知此語正其大㫖也葢厥隂肝木之青色挾腎水之
寒威上徵於鼻下徵於腹是為暴病頃之亡陽而卒死
耳其謂鼻頭色㣲黑者有水氣又互上句之意見黑雖
[001-3a]
為腎隂之色㣲黑且無腹痛但主水氣而非暴病也謂
色黄者胸上有寒寒字傷寒論中多指為痰言胸有積
痰也謂色白者亡血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營衛
營不充則鼻色白故知亡血也謂設㣲赤非時者死火
之色歸於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時而有其氣則火非生
土之火乃尅金之火又主臟燥而死矣次補察目之法
謂其目正圓者痓不治次補察面五法謂色青為痛色
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黄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黄色
[001-3b]
鮮明為留飲又即色黄者胸上有寒之互辭語語皆表
章内經補其未備故可法可𫝊也色之善者青如翠羽
赤如雞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色之惡者青
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枳實黑如炲白如枯骨五藏有
精華則色善無精華則色惡初非以青黑為大忌也未
病先見惡色病必惡靈樞謂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拇指
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
卒死義與容色見明堂上下左右同而此為暴病耳若
[001-4a]
夫久病之色必有受病之應肺熱病者色白而毛敗應
之心熱病者色赤而絡脉溢應之肝熱病者色蒼而爪
枯應之脾熱病者色黄而肉蠕動應之腎熱病者色黑
而齒稿應之夫病應其色庸工亦多見之然冀嘘枯澤
稿於無益之日較之治未病者不啻倍蓰無算矣更有
久見病色其人原不病者庸工且心炫而竊疑之殊不
知此絡脉之色不足畏也葢隂絡之色隨其經而不變
色之變動無常者皆陽絡之色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
[001-4b]
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黄赤内經謂此皆無病何反
怪之耶然而察色之法亦有其𫝊岐伯謂生於心如以
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
脾如以縞裹括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縞素白也加
於朱紅紺黄紫之上其内色耀映於外若隱若見面色
由肌内而透於外何以異此所以察色之妙全在察神
血以養氣氣以養神病則交病失睡之人神有饑色喪
亡之子神有呆色氣索自神失所養耳小兒佈痘壯火
[001-5a]
内動兩目先現水晶光不俟痘發大劑壯水以制陽光
俾毒火一線而出不致燎原可免刼厄古今罕及此者
因併誌之


  律一條


  凡診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識風汛動罹覆溺鹵
莽麄疎醫之過也


  明聞聲之法


  聞聲論附律二條


[001-5b]
  喻昌曰聲者氣之從喉舌而宣於口者也新病之人聲
不變小病之人聲不變惟久病苛病其聲乃變迨聲變
其病機顯呈而莫逃所可聞而知之者矣經云聞而知
之謂之神果何脩而若是古人聞隔垣之呻吟叫哀未
見其形先得其情若精心體騐積久誠通如瞽者之耳
偏聰豈非不分其心於目耶然必問津於内經金匱以
求生心變化乃始稱為神耳内經本宫商角徵羽五音
呼笑歌哭呻五聲以叅求五藏表裏虛實之病五氣之
[001-6a]
邪其謂肝木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心火在
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脾土在音為宫在聲為
歌在變動為噦肺金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欬
腎水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變動者遷改其
常志也以一聲之㣲分别五藏并及五藏變動以求病
之善惡法非不詳然人之所以主持一身者尤在於氣
與神焉經謂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
中氣之濕也謂言而㣲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謂言
[001-6b]
語善惡不避親疎者此神明之亂也是聴聲中并可得
其神氣之變動義更精矣金匱復以病聲内合病情謂
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
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只此三
語而下中上三焦受病莫不有變動可徵妙義天開直
可隔垣洞晰語聲寂寂然者不欲語而欲嘿也靜嘿統
屬三隂此則顓係厥隂所主何以知之厥隂在志為驚
在聲為呼病本緘黙而有時驚呼故知之耳惟在厥隂
[001-7a]
病必深入下焦骨屬筋節間也喑喑然聲出不徹者聲
出不揚也胸中大氣不轉出入升降之機艱而且遲是
可知其病在中焦胸膈間也啾啾然細而長者謂其聲
自下焦隂分而上縁足太陽主氣與足少隂為表裏所
以腎邪不劑頸而還得從太陽部分達於巔頂腎之聲
本為呻今腎氣從太陽經脉直攻於上則腎之呻並從
太陽變動而啾唧細長為頭中病也得仲景此段更張
其説而聴聲察病愈推愈廣所以書不盡言學者當自
[001-7b]
求無盡之藏矣


  律二條


  凡聞聲不能分呼笑歌哭呻以求五藏善惡五邪所干
及神氣所主之病者醫之過也


  凡聞聲不别雌雄長短出於三焦何部者醫之過也


  明辨息之法


  辨息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息出於鼻其氣布於膻中膻中宗氣主上焦息
[001-8a]
道恒與肺胃闗通或清而徐或短而促咸足以占宗氣
之盛衰所以經云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人顧可
奔迫無度令宗氣盛喘數急有餘反成不足耶此指呼
出為息之一端也其謂起居如故而息有音此肺之絡
脉逆也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益見布息
之氣闗通肺胃又指呼出為息之一端也呼出心肺主
之吸入腎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
中焦為呼吸之總持設氣積賁門不散兩阻其出入則
[001-8b]
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善養生者俾賁門之氣𫝊入幽門
幽門之氣𫝊二隂之竅而出乃不為害其上焦下焦各分呼
出吸入未可以息之一字統言其病矣此義惟仲景知
之謂息摇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
氣者肺痿唾沫分其息顓主乎呼而不與吸並言似乎
創説不知仲景以述為作無不本之内經昌前所擬呼
出為息二端不足盡之葢心火乗肺呼氣奔促勢有必
至呼出為心肺之陽自不得以肝腎之隂混之耳息摇
[001-9a]
肩者肩隨息動惟火故動也息引胸中上氣欬者肺金
收降之令不行上逆而欬惟火故欬也張口短氣肺痿
唾沫又金受火形不治之證均以出氣之粗名為息耳
然則曷不徑以呼名之耶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剖而
中分聖神所不出也但以息之出者主呼之病而息之
入者主吸之病不待言矣經謂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
以及息有音者不一而足惟其不與吸並言而吸之病
轉易辨識然尚恐後人未悉復補其義云吸而㣲數其
[001-9b]
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
促在下焦者其吸遲此皆難治呼吸動摇振振者不治
見吸㣲且數吸氣之往返於中焦者速此必實者下之
通其中焦之壅而即愈若虚則肝腎之本不固其氣輕
浮脱之於陽不可治矣昌前所指賁門幽門不下通為
危急存亡非常之候者此也在上焦者其吸促以心肺
之道近其真隂之虚者則從陽火而升不入於下故吸
促是上焦未嘗不可候其吸也下焦者其吸遲肝腎之
[001-10a]
道逺其元陽之衰者則困於隂邪所伏卒難升上故吸
遲此真隂元陽受病故皆難治若呼吸往來振振動摇
則營衞往返之氣已索所存呼吸一綫耳尚可為哉學
者先分息之出入以求病情既得其情合之愈益不爽
若但統論呼吸其何以分上中下三焦所主乎噫㣲矣


  律一條


  凡辨息不分呼出吸入以求病情毫釐千里醫之過也


  明胸中大氣之法


[001-10b]
  大氣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天積氣耳地積形耳人氣以成形耳惟氣以成
形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氣之闗於形也豈不鉅哉
然而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衞氣有宗氣有藏府之氣有
經絡之氣各為區分其所以統攝營衞藏府經絡而令
充周無間環流不息通體節節皆靈者全頼胸中大氣
為之主持大氣之説内經嘗一言之黄帝問地之為下
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曰馮乎曰大
[001-11a]
氣舉之也可見太虚寥廓而其氣充周磅礴足以包舉
地之積形而四虚無著然後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六入
地中而生其化設非大氣足以苞地於無外地之震崩
墜陷且不可言胡以巍然中處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
然五藏六府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必賴胸中大氣
斡旋其間大氣一衰則出入廢升降息神機化滅氣立
孤危矣如之何其可哉金匱亦常一言之曰營衞相得
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見營衞兩不和諧氣即
[001-11b]
痺而難通必先令營衞相得其氣並行不悖後乃俟胸
中大氣一轉其久病駁劣之氣始散然則大氣之闗於
病機若此後人不一表章非缺典乎或謂大氣即膻中
之氣所以膻中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然而叅之
天運膻中臣使但可盡寒暑燥濕風火六入之職必如
大虚中空洞沕穆無可名象苞舉地形永奠厥中始為
大氣膻中既為臣使之官有其職位矣是未可言大氣
也或謂大氣即宗氣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經脉
[001-12a]
奉之為尊主也詎知宗氣與營氣衞氣分為三隧既有
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氣而非空洞無著之比矣
膻中之診即心包絡宗氣之診在左乳下原不與大氣
混診也然則大氣於何而診之内經明明指出而讀者
不察耳其謂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者正其
診也肺主一身之氣而治節行焉胸中苞舉肺氣於無
外故分其診於右寸主氣之天部耳金匱獨窺其㣲舉
胸痺心痛短氣總發其義於一門有謂氣分心下堅大
[001-12b]
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形容水飲久積胸中不散傷
其絪緼之氣乃至心下堅大如盤&KR0210蔽大氣不得透過
祗從旁邊轆轉如旋杯之狀正舉空洞之位水飲占據
為言其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黄附子以通胸中陽氣者
陽主開陽盛則有開無塞而水飲之隂可見睍耳其治
胸痺心痛諸方率以薤白白酒為君亦通陽之義也若
胸中之陽不虧可損其有餘則用枳术湯足矣用枳必
與术各半可過損乎識此以治胸中之病寧不思過半
[001-13a]
乎人身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而胸中居一焉胸中
雖不藏神反為五神之主孟子之善養浩然原思之歌
聲若出金石其得全於天不受人損為何如今人多暴
其氣而不顧迨病成復損其氣以求理如本草云枳壳
損胸中至髙之氣亦有明言何乃恣行無忌耶總由未
識胸中為生死第一闗耳特於辨息之餘補大氣論以
明之


  律一條


[001-13b]
  凡治病傷其胸中正氣致令痞塞痺痛者此為醫咎雖
自昔通弊限於不知今特著為戒律不可獲罪於冥
冥矣


  明問病之法


  問病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篤於情則視人
猶已問其所苦自無不到之處古人閉户塞牖繫之病
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誠以得其歡心則問者不覺煩
[001-14a]
病者不覺厭庶可詳求本末而治無誤也如嘗貴後賤
病名脱營嘗富後貧病名失精以及形志苦樂病同治
異飲食起居失時過節憂愁恐懼蕩志離魂所喜所惡
氣味偏殊所宜所忌禀性逈異不問何以相體裁方耶
所以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便
者問其居處動静隂陽寒熱性情之宜如問其為病熱
則便於用寒問其為病寒則便於用熱之類所謂順而
施之也人多偏執已見逆之則拂其意順之則加其病
[001-14b]
莫如之何然苟設誠致問明告以如此則善如彼則敗
誰甘死亡而不降心以從耶至於受病情形百端難盡
如初病口大渇久病口中和若不問而㮣以常法治之
寧不傷人乎如未病素脾約纔病忽便利若不問而計
日以施治寧不傷人乎如未病先有錮疾已病重添新
患若不問而㮣守成法治之寧不傷人乎如疑難證著
意對問不得其情他事間言反呈真面若不細問而急
遽妄投寧不傷人乎病形篇謂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
[001-15a]
今之稱為工者問非所問諛佞其間病者欣然樂從及
病增更醫亦復如是乃至徬徨醫藥偶遇明者仍復不
投此宜委曲開導如對君父未可飄然自外也更可怪
者無知戚友探問忘其愚陋強逞明能言虚道實指火
稱痰抑孰知其無責而易言耶坐令依傍迎合釀成末
流無所底止良足悼矣吾徒其明以律已誠以動人共
砥狂瀾乎


  律一條


[001-15b]
  凡治病不問病人所便不得其情草草診過用藥無據
多所傷殘醫之過也


  明切脉之法


  切脉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脉者開天闢地生人之總司有常而不間斷者
也是故天有三垣九道而七政並行於其間若運璇璣
者天之脉也地有九州四海而經脉會通於其間若施
八索者地之脉也人有九藏六府十二經十五絡而營
[001-16a]
衞充灌於其間若環轉者人之脉也上古聖神首重切
脉雖精㣲要𣺌莫不顯𫝊然以其精㣲要𣺌也後人轉
摹轉失竟成不𫝊之絶學有志於切脉者必先凝神不
分如學射者先學不瞬自為深造庶乎得心應手通於
神明夫豈一蹴可㡬然必下指部位分明盡破紛紜坦
然由之無疑乃有豁然貫通之日否則童而習之白首
不得徒以三指一按虚應故事可鄙孰甚且如心與小
腸同診肺與大腸同診有識者咸共非之祗以指授無
[001-16b]
人未免姑仍其陋毋亦謂心之脉絡小腸小腸之脉絡
心肺之脉絡大腸大腸之脉絡肺較他府之不相絡者
此為近之耶不知此可以論病機如心移熱於小腸肺
移熱於大腸之類不可以定部位也部位之分當求詳
於素問而叅合於靈樞部位一定胸中茅塞頓開指下
精㣲畢透何快如之素問謂尺内兩傍則季脇也尺外
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
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001-17a]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
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又
謂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胃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
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
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後人
誰不讀之祗以六府茫無所屬不如叔和之脉經顯明
是以有晉至今㡬千年江河不返也不知尺外以候腎
尺裏以候腹二語已盡其義何自昔相𫝊之誤耶叅之
[001-17b]
靈樞面部所主五藏六府兼統無遺更何疑哉黄帝授
雷公察色之訣謂庭者首面也庭者顔也額也天庭也位最髙色見於此者上
應首面之疾闕上者咽喉也闕在睂心睂心之上其位亦髙故應咽喉闕中者肺

睂心中部之最髙者故應肺下極者心也山根也兩目之間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
直下者肝也下極之下為鼻柱即年夀也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肝左者膽也
膽附於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在年夀左右下者脾也年夀之下凖頭是為面王亦曰明堂凖頭
屬土居面之中央故以應脾方上者胃也凖頭兩傍迎香之上鼻隧是也脾與胃為表衷脾居
中而胃居外故方上應胃中央者大腸也面肉之中央迎香之外顴骨之下大腸之應也

[001-18a]
大腸者腎也挾大腸者頰之上也四藏皆一惟腎有兩四藏居腹惟腎附脊故四藏次於中央而
腎獨應於兩頰當腎者臍也腎與臍對故當腎之下應臍面王以上者小腸

面王鼻凖也小腸為府應挾兩顴故面王之上兩顴之内小腸之應也面王以下者膀
胱子處也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為膀胱子處之應觀面色五藏六府之應
迎香外顴骨下為大腸之應面王以上為小腸之應面
王以下為膀胱子戸之應合之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
腹中推論其位置一一可得指明之矣左尺為天一所
生之水水生肝木木生君火君火生右尺相火相火生
[001-18b]
脾土脾土生肺金五藏定位原不殊但小腸當候之於
右尺以火從火也大腸當候之於左尺以金從水也三
焦屬火亦候於右腎膀胱屬水亦候於左腎一尺而水
火兩分一藏而四府兼屬乃天然不易之至道葢胸中
屬陽腹中屬隂大膓小膓膀胱三焦所𫝊渣滓水液濁
氣皆隂惟腹中可以位置非若胃為水穀之海清氣在
上膽為決斷之官静藏於肝可得位之於中焦也至於
上焦重重鬲膜遮蔽清虚之宇蓮花之藏惟心肺得以
[001-19a]
居之而諸府不預焉所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
心為陽父也肺為隂母也心主血肺主氣共營衞於週
身非父母而何然心君無為而治肺為相傅華葢而覆
於心上以布胸中之氣而燮理其隂陽膻中為臣使包
裹而絡於心下以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是心包
為包裹心君之膜而非府矣第心火寂然不動動而𫝊
之心胞即合相火設君火不動不過為相火之虚位而
已三焦之火𫝊入心胞即為相火設三焦之火不上亦
[001-19b]
不過為相火之虚位而已素問謂手少陽與心主為表
裏靈樞謂手厥隂之脉出屬心胞絡下鬲歴絡三焦手
少陽之脉散絡心包合心主正見心包相火與手少陽
相火為表裏故歴絡於上下而兩相輸應也心君泰寧
則相火安然不動而膻中喜樂出焉心君擾亂則相火
翕然從之而百度改其常焉心包所主二火之出入闗
係之重如此是以亦得分手經之一而可稱為府耳夫
豈六府之外更添一府哉至若大腸小腸濁隂之最者
[001-20a]
乃與心肺同列混地獄於天堂安乎不安乎豈有濁氣
上干三焦交亂尚可稱為平人乎敢著之為法一洗從
前之陋


  律一條


  凡診脉不求明師𫝊授徒遵往法圖一弋獲以病試手
醫之過也


  明合色脉之法


  合色脉論附律一條附辨脉十法


[001-20b]
  喻昌曰合色脉之法聖神所首重治病之權輿也色者
目之所見脉者手之所持而合之於非目非手之間總
以靈心為質内經云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是則色脉
之要可通神明直以之下合五行休王上副四時往來
六合之間八風鼓坼不離常候咸可推其變化而前知
况人身病機乎又云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脉此上帝
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所以逺死而近生是色之變化
[001-21a]
於精明之間者合之四時之脉辨其臧否蚤已得生死
之徵兆故能常逺於死而近於生也常逺於死而近於
生寧不足貴乎其謂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隂陽審清
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聴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按
尺寸觀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是由色脉以叅合於視
息聴聲相時而求病所生之髙下中外矣精矣㣲矣要
未可為中人以下者道也是以有取於上工中工下工
三等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故云善調
[001-21b]
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脉者不待於色又根本枝葉之分
矣然必能叅合三者而兼行之更為本末皆得之上工
也合之維何五藏之色在王時見者春蒼夏赤長夏黄
秋白冬黑五藏所主外榮之常白當肺當皮赤當心當
脉黄當脾當肉青當肝當筋黑當腎當骨五藏之脉春
弦夏鈎秋毛冬石強則為太過弱則為不及四時有胃
曰平胃少曰病無胃曰死有胃而反見所勝之脉甚者
今病㣲者至其所勝之時而病合其色脉而互推之此
[001-22a]
非顯明易遵者乎仲景亦出方便法門謂寸口脉動者
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色青而返白非其時色脉見皆
當病葢兩手太隂經之脉總稱寸口因其王時而動者
肝王色青其脉之動當㣲弦設反見赤色反得毛脉至
其所不勝之時而死矣惟本王之色脉青而且弦為得
春令之正此外不但白色毛脉為鬼賊即見赤黄黑之
色得鈎代石之脉皆當主病特有輕重之分耳内經言
法已詳仲景復以金鍼度之學者可不明哉


[001-22b]
  律一條


  凡治病不合色脉叅互考騐得此失彼得偏遺全祗名
麤工臨證糢糊未具手眼醫之罪也


  明營衛之法


  營衛論律二條附


  喻昌曰營衛之義聖神所首重也靈樞謂宗氣積於上
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謂其所從出之根柢
也衛氣根於下焦隂中之㣲陽行至中焦從中焦之有
[001-23a]
隂有陽者升於上焦以獨生陽氣是衞氣本清陽之氣
以其出於下焦之濁隂故謂濁者為衞也人身至平旦
隂盡而陽獨治目開則其氣上行於頭出於足太陽膀
胱經之睛明穴故衞氣晝日外行於足手六陽經所謂
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循太陽之經穴上出為行次又謂
太陽主外也衛氣剽悍不隨上焦之宗氣同行經隧而
自行各經皮膚分肉之間故衛行脉外温分肉而充皮
膚肥腠理而司開闔也營氣根於中焦陽中之隂行至
[001-23b]
上焦隨上焦之宗氣降於下焦以生隂氣是營氣本濁
隂之氣以其出於上焦之清陽故謂清者為營也營氣
静専必隨上焦之宗氣同行經隧始於手太陽肺經大
淵穴而行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隂腎經
手厥隂心胞絡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隂肝
經而又始於手太隂肺經故謂太隂主内營行脉中也
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度當其王即自外而入交於營
營氣夜行於隂二十五度當其王即自内而出交於衞
[001-24a]
其往來貫注並行不悖無時或息營中有衞衞中有營
設分之為二安所語同條共貫之妙耶營衞一有偏勝其患
即不可勝言衞偏勝則身熱熱則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
汗不出齒乾煩寃營偏勝則身寒寒則汗出身常清數慄
而厥衞偏衰則身寒營偏衰則身熱雖亦如之然必有間
矣若夫營衞之氣不行則水漿不入形體不仁營衞之氣
泣除則精氣弛壞神去而不可復收是以聖人陳隂陽筋
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内外調和邪不能害
[001-24b]
耳目聰明氣立如故可見調營衛之義為人身之先務
矣深維其機覺衞氣尤在所先焉經謂陽氣破散隂氣
廼消亡是衞氣者保䕶營氣之金湯也謂審察衞氣為
百病母是衞氣者出納病邪之喉舌也易云一隂一陽之
謂道廼其扶陽抑隂無所不至仙道亦然噫嘻鼻氣通
於天者也口氣通於地者也人但知以口之氣養營惟知
道者以鼻之氣養衞養營者不免縱口傷生養衞者服
天氣可通神明兩者之月異而嵗不同也豈顧問哉
[001-25a]
答營衞五問


  問衞氣晝行陽二十五度豈至夜而伏耶營氣夜行隂
二十五度豈至晝而伏耶曰人身晝夜循環不息只
一氣耳從隂陽而分言二氣晝為陽則衛氣主之夜
為隂則營氣主之衛氣夜行於隂營氣晝行於陽不
當其王則不得而主之耳譬如日月之行原無分於
晝夜而其經天之度則各有分矣


  問營行脉中衛行脉外果孰為之分限耶曰此義前論
[001-25b]
中已明之矣更推其説天包地陽包隂氣包血自然
之理也營衛同行經脉中隂自在内為陽之守陽自
在外為隂之䕶所謂並行不悖也兵家安營將帥自
然居中士卒自然衛外男女居室男自正位乎外女
自正位乎内聖神亦只道其常耳


  問二十二難謂經言脉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脉變為二
病其義至今未解曰此正論營衛主病先後也一脉
變為二病者同一經脉病則變為二淺深不同也邪
[001-26a]
入之淺氣留而不行所以衛先病也及邪入漸深而
血壅不濡其營乃病則營病在衛病後矣使衛不先
為是動而營何自後所生耶至仲景傷寒論太陽經
一日而主外分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而出
脉證及治百種之變精義入神功在軒岐之上


  問居常調衛之法若何曰每至日西身中陽氣之門乃
閉即當加意謹䕶勿反開之經謂暮而收拒毋擾筋
骨毋見霧露隱括調衛之義已悉收者收藏神氣於
[001-26b]
内也拒者捍拒邪氣於外也如晨門者昏閉明啓尚
何暴客之虞哉即使逢年之虚遇月之空身中之氣
自固虚邪亦何能中人耶


  問竒經之病亦闗營衛否曰竒經所主雖不同正經之
病其闗於營衛則一也其隂不能維於隂悵然自失
志者營氣弱也陽不能維於陽溶溶不能自收持者
衛氣衰也陽維為病苦寒熱者邪入衛而主氣也隂
維為病苦心痛者邪入營而主血也經所謂肺衛心
[001-27a]
營者是也隂蹻為病陽緩而隂急陽病而隂不病也
陽蹻為病隂緩而陽急隂病而陽不病也此等病多
於正病中兼見之惟識其為營衞之所受也則了無疑
惑矣葢人身一氣周流無往不貫十二經脉有營衛
竒經八脉亦有營衛竒經附屬於正經界中者得以
同時並注也繇陽維隂維陽蹻隂蹻推之衝脉之縱
行也帶脉之横行也任脉之前行也督脉之後行也
孰非一氣所流行耶一氣流行即得分隂分陽矣營
[001-27b]
衛之義亦何往而不貫哉


  律二條


  凡營病治衛衛病治營與夫真邪不别輕病重治重病
輕治顛倒誤人醫之罪也


  凡醫不能察識營衛受病淺深虚實寒熱先後之變白
首有如童稚不足數也


  明絡脉之法


  絡脉論律一條附


[001-28a]
  喻昌曰十二經脉前賢論之詳矣而絡脉則未之及亦
缺典也經有十二絡亦有十二絡者兠絡之義即十二
經之外城也復有胃之大絡脾之大絡及竒經之大絡
則又外城之通界皇華出入之總途也故又曰絡有十
五焉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
生一百八十纒絡纒絡生三萬四千孫絡自内而生出
者愈多則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間營氣所主外廓
繇是出諸皮毛方為小絡方為衛氣所主故外邪從衛
[001-28b]
而入不遽入於營亦以絡脉纒絆之也至絡中邪盛則
入於營矣故曰絡盛則入於經以營行經脉之中故也
然風寒六淫外邪無形易入絡脉不能禁止而盛則入
於經矣若營氣自内所生諸病為血為氣為痰飲為積
聚種種有形勢不能出於絡外故經盛入絡絡盛返經
留連不已是以有取於砭射以決出其絡中之邪今醫
不用砭射已不足與言至巧而用藥之際不加引經透
絡功效羈遲安得稱為良工耶至若三部九侯内經原
[001-29a]
有定位王叔和以相絡之故大小二腸候之於上心主
之脉候之於下而不知絡脉所主者外所闗者小雖是
系絡表裏相通未可定其診象況水穀變化濁穢之府
去膈上父母清陽之藏重重脂膜遮蔽其氣逈不相通
豈可因外絡連屬反謂右寸之清陽上浮者為大腸脉
沉者為肺脉經所謂藏真髙於肺者乃藏真髙於大腸
矣周身之治節渾是大腸主之矣左寸之浮者為小腸
脉沉者為心脉水中汚泥反浮於蓮花之上有是理乎
[001-29b]
夫心胞之脈裏擷乎心代君主行事正如宰相統攝政
府即當從左寸候之若分屬右尺與三焦同位忽焉入
閣辦事忽焉逺竄遐荒一日萬㡬舍樽俎而從事道路
乎切脈論中已定其診今再論及恐安常者不加深察
耳唯是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蹻隂蹻脾之大
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遺内經胃之大絡名
曰虚里貫膈絡肺噄𦂳一段後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
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四大絡矣豈不寃乎昌
[001-30a]
謂陽蹻隂蹻二絡之名原誤當是共指竒經為一大絡
也葢十二經各有一絡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
絡繇胃下直貫膈肓統絡諸絡脉於上復有脾之一大
絡繇脾外横貫脇腹統絡諸絡脉於中復有竒經之一
大絡繇竒經環貫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葢十二絡以
絡其經三大絡以絡其絡也難經原有絡脈滿溢諸經
不能復拘之文是則八竒經出於十二經脈之外經脈
不能拘之不待言矣昌嘗推竒經之義督脈督諸陽而
[001-30b]
行於背任脈任諸隂而行於前不相絡也衝脉直衝於
胸中帶脈横束於腰際不相絡也陽蹻隂蹻同起於足
跟一循外踝一循内踝並行而鬬其捷全無相絡之意
陽維隂維一起於諸陽之㑹一起於諸隂之交名雖曰
維乃是陽自維其陽隂自維其隂非交相維絡也設陽
蹻隂蹻可言二絡則陽維隂維更可言二絡矣督任衝
帶俱可共言八絡矣難經又云竒經之脈如溝渠滿溢
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圖是則竒經明等之絡夫豈有
[001-31a]
江河大經之水擬諸溝渠者哉難經又云人脉隆盛入
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溢畜不能環
流灌溉諸經者也全是經盛入絡故溢畜止在於絡不
能環溉諸經也然則竒經共為一大絡夫復何疑


  律一條


  凡治病不明藏府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學無術急於
求售醫之過也甚有文過飾非欺人欺天甘與下鬼
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001-31b]
  答内經十問


  問逆春氣則傷肝夏為寒變此何病也曰寒變者夏月
得病之總名也縁肝木弗榮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
火當旺反衰北方腎水得以上陵其候掩抑而不光
明收引而不發露得食則飽悶遇事則狐疑下利奔
迫慘然不樂甚者戰慄如喪神守證與啓𤣥子益火
之源以消隂翳似同而實大異葢彼所謂益火之源
者主君相二火而言非用黄連即用桂附而此所謂
[001-32a]
益火之源者全在發舒肝木之鬱遏與黄連桂附絶
不相干也


  問逆秋氣則傷肺冬為飡泄與春傷於風夏生飡泄有
别否曰傷風而飡泄以風為主風者東方木也傷肺
而飡泄以肺為主肺者西方金也其候各異安得比
而同之風邪傷人必入空竅而空竅惟腸胃為最風
既居於腸胃其導引之機如順風揚㠶不俟脾之運
化食入即出以故飡已即泄也不知者以為脾虚
[001-32b]
完穀不化如長夏洞泄寒中及冬月飡泄之泄反以
補脾剛燥之藥助風性之勁有泄無已每至束手無
䇿倘知從春令治之用桂枝領風從肌表而出一二
劑而可愈也而秋月之傷肺傷於肺之燥也與秋傷
於燥冬生咳𠻳同是一病但在肺則為咳𠻳在大腸
則為飡泄所謂肺移熱於大腸久為腸澼者即此病
也但使肺熱不𫝊於大腸則飡泄自止不知者惟務
止泄以燥益燥吾目中所見諸大老之誤歴歴可指
[001-33a]
也寃哉


  問逆冬氣則傷腎春為痿厥同一病乎曰痿自痿厥自
厥本是二病然痿者必至於厥厥者必至於痿究竟
是一病也但肝氣可持則痿病先見筋脈未損則厥
病先見耳肝主筋肝病則筋失所養加以夙有筋患
不覺忽然而痿矣肝氣以條達為順素多鬱怒其氣
不條達而横格漸至下虚上盛氣髙不返眩暈不知
人而厥矣厥必氣通始甦也此皆冬時失養藏之道
[001-33b]
正氣不足之病與治痰治風絶不相干治痰與風虚
者益虚矣一味培補腎水生津養血聴其筋自柔和
肝自條達可也若精枯氣削亦難為矣


  問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與逆冬氣則傷腎春
為痿厥有别否曰此痿厥與春月之痿厥大異秋傷
於濕吾已力辨其為傷燥矣傷於燥則肺先病也咳
者肺之本病其候不一上逆而咳燥之徵也至發而
為痿則肺金摧乎肝木發而為厥則肺氣逆而不行
[001-34a]
燥之極矣此葢燥火内燔金不寒水不冷秋冬不能
收藏與春月不能發生之故相去不亦逺乎


  問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内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
心氣内洞逆秋氣則太隂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
少隂不藏腎氣獨沉與前寒變等病又不同者何也
曰前言逆春氣而夏始病此言逆春氣而春即病也
春氣屬少陽木主生夏氣屬太陽火主長秋氣屬太
隂金主收冬氣屬少隂水主藏春未至而木先芽夏
[001-34b]
未至而火先朗此為休徵春已至而木不生夏已至
而火不長此為咎徵若春已過而不生夏已過而不
長則死期迫矣收藏亦然肝氣内變即所謂不條達
而横格也心氣内洞洞開也心虚則洞然而開有人
覺心大於身大於室少頃方定者正此病也惟心洞
開北方寒水得乗機竊入為寒變之病非心氣内洞
别為一病也


  問寒變與煎厥皆屬夏月之病究竟何别曰寒變者南
[001-35a]
方心火無權為北方寒水所變也煎厥者北方腎水
無權而南方心火亢甚無制也兩者天淵不可同論
煎者火性之内燔厥者火氣之上逆即經文陽氣者
煩勞則張精絶辟積於夏之説可見陽根於隂深藏
腎水之中惟煩勞無度則陽張於外精絶於内延至
夏月火王而煎厥之病生矣


  問逆冬氣則少隂不藏腎氣獨沉又云味過於甘心氣
喘滿色黑腎氣不衡此何解也曰此未經闡發之義
[001-35b]
葢少隂主藏者也冬月水旺腎藏甚富源泉混混盈
科而進若冬無所藏新舊不相承接有獨沉而已太
素不解其㫖至謂獨沉為沉濁何況後人耶味過於
甘腎氣不衡註作不平亦屬膚淺葢人身心腎相交
水火相濟者其恒也味過於甘腎氣為土掩而不上
交於心則心氣亦不得下交於腎所以鬱抑而為喘
滿也腎氣不衡即腎氣獨沉之變文見心腎交則腎
脈一高一下猶權衡然知獨沉為有權無衡也則不
[001-36a]
衡二字恍然矣夫腎間之氣升灌於上則為榮華獨
沉於下則為枯謝難經謂五藏脈平而死者生氣獨
絶於内不滿五十動一止者腎氣先盡故知腎氣獨
沉非細故也


  問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絶此何解也曰此人身
消息之所在王註牽強不合乎道夫人天真之氣全
在於胃津液之多寡即闗真氣之盛衰而胃復頼脾
以運行其津液一藏一府相得益彰所以胃不至於
[001-36b]
過濕脾不至於過燥也觀下文味過於苦脾氣不濡
胃氣乃厚其為脾過燥胃過濕可知然終是相連藏
府嘿相灌滲所以脾氣但言不濡病反在胃且未甚
也至以過酸之故助其曲直將胃中津液日漸吸引
注之於肝轉覺肝氣津潤有餘矣肝木有餘勢必尅
土其脾氣坐困不至於絶不已耳若胃中津液尚充
縱脾氣不濡有濡之者在也亦安得坐斃哉


  問味過於苦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精神乃央註謂厚為
[001-37a]
強厚央為久長豈五味中酸鹹甘多所損苦與辛多
所益乎曰二義原不作此解王註與經文全相背謬
觀於胃氣廼厚繇於脾氣不濡明係脾困不為胃行
津液胃氣積而至厚也胃氣一厚容納遂少反以有
餘成其不足更難施治今人守東垣一家之學遇胃
病者咸用補法其有愈補愈脹者正坐此弊如西北
之人喜食生硬麵酪迨至受病投以牽牛巴豆乃始
暢適即香砂橘半用且不應况用參术之補乎内經
[001-37b]
有言胃氣實則脹虚則泄葢可知矣至精神乃央上
文既云筋脉沮弛明是筋脈得辛而緩散不收也况
人之精神全貴收藏不當耗散寧有辛散既久而不
為殃害者耶曰央則其為病且有卒暴之虞矣相𫝊
多食辛令人夭豈不然哉


  問味過於鹹大骨氣勞從前無解請一明之曰身中消
息有謂心未有不正腎未有不邪者以腎為作強之
官也有謂腎未有不正心未有不邪者以心為情慾
[001-38a]
之府也大骨氣勞心腎兩有所涉而實有不盡然者
嘗見高僧高道棲真習定忽焉氣動精傾乃知味過
於鹹大骨氣勞之説不盡闗於情慾耳葢食鹹過多
峻補其腎腰骨高大之所其氣忽積喜於作勞氣既
勃勃内動則精闗勃勃欲開雖不見可欲而不覺闗
開莫制矣經謂強力入房腎氣乃傷高骨乃壊此固
嗜慾無節者之本病奈何清修卓練之士每於蔬菜
間多食鹹藏厚味以虧道體無有以内經之理一陳
[001-38b]
其前者及病已成而食淡齋長年累月自苦亦足補
偏救敝然不如當日味勿過鹹之超矣因并及之
申明内經法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二條


  凡病有標本更有似標之本似本之標若不明辨隂陽
逆従指標為本指本為標指似標者為標似本者為
本迷亂經常倒施鍼藥醫之罪也


  治病必求其本


  萬事萬變皆本陰陽而病機藥性脉息論治則最切
[001-39a]
於此故凡治病者在必求其本或本於隂或本於陽
知病所繇生而直取之乃為善治若不知求本則茫
如望洋無可問津矣今世不察聖神重本之意治標
者常七八治本者無二三且動稱急則治標緩則治
本究其所為緩急顛倒錯認舉手誤人失於不從明
師講究耳所以凡因病而致逆因逆而致變因寒熱
而生病因病而生寒熱者但治其所生之本原則後
生諸病不治自愈所以得隂脈而見陽證者本隂標
[001-39b]
陽也得陽脈而見陰證者本陽標陰也若更治其標
不治其本則死矣為醫而可不知求本哉


  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不知是者不
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
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中道而行無所疑問不有真見安能及此粗工妄謂
道之易知故見標之陽輒從火治假熱未除真寒復
起雖隂陽之氣若同而變見之形迥異粗工昧此未
[001-40a]
有不迷亂者矣


  百病之起多生於本六氣之用則有生於標者有生
於中氣者太陽寒水本寒標熱少隂君火本熱標寒
其治或從本或從標審寒熱而異施也少陽相火從
火化為本太隂濕土從濕化為本其治但從火濕之
本不從少陽太隂之標也陽明燥金金從燥化燥為
本陽明為標厥隂風木木從風化風為本厥隂為標
其治不從標本而從乎中中者中見之氣也葢陽明
[001-40b]
與太隂為表裏其氣互通於中是以燥金從濕土之
中氣為治厥隂與少陽為表裏其氣互通於中是以
風木從相火之中氣為治亦以二經標本之氣不合
故從中見之氣以定治耳若夫太陽少隂亦互為中
見之氣者然其或寒或熱標本甚明可以不求之於
中耳至於諸病皆治其本惟中滿及大小二便不利
治其標葢中滿則胃滿胃滿則藥食之氣不能行而
藏府皆失所禀故無暇治其本先治其標更為本之
[001-41a]
本也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諸病之急無急於此故
亦先治之舍此則無有治標者矣至於病氣之標本
又自不同病發而有餘必累及他藏他氣先治其本
不使得入他藏他氣為善病發而不足必受他藏他
氣之累先治其標不使累及本藏本氣為善又如病
為本工為標工不量病之淺深病不擇工之臧否亦
是標本不得也縁標本之説錯出難明故此述其大
畧云


[001-41b]
  申治病不本四時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五條


  凡治病而逆四時生長化收藏之氣所謂違天者不祥
醫之罪也


  治不本四時


  不本四時者不知四時之氣各有所本而逆其氣也
春生本於冬氣之藏夏長本於春氣之生長夏之化
本於夏氣之長秋收本於長夏之化冬藏本於秋氣
之收如冬氣不藏無以奉春生春氣不生無以奉夏
[001-42a]
長不明天時則不知養藏養生之道從何補捄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内變 又夏為寒變


  陽氣不能鼓動而生出内鬱於肝則肝氣混揉變而
傷矣


  肝傷則心火失其所生故當夏令而火有不足寒水
侮之變熱為寒也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内洞 又秋為痎瘧


  陽氣不能條暢而外茂内薄於心燠熱内消故心中
[001-42b]
洞然而空也心虚内洞則諸陽之病作矣


  心傷則暑氣乗之至秋而金氣收斂暑邪内鬱於是
隂欲入而陽拒之故為寒火欲出而隂束之故為熱
金火相爭故寒熱往来而為痎瘧


  逆秋氣則太隂不收肺氣焦滿 又冬為飱泄


  肺熱葉焦為脹滿也


  肺傷則腎水失其所生故當冬令而為腎虚飱泄飱
泄者水穀不分而寒泄也


[001-43a]
  逆冬氣則少隂不藏腎氣獨沉 又春為痿厥


  少隂主藏少隂之氣不伏藏而至腎氣獨沉則有權
無衡如冷竈無烟而注泄沉寒等病作矣


  腎傷則肝木失其所生肝主筋故當春令而筋病為
痿陽貴深藏故冬不能藏則陽虚為厥


  此可見春夏生長之令不可以秋冬収藏之氣逆之
秋冬收藏之令不可以春夏生長之氣逆之醫者而
可悖春夏養陽秋冬養隂之㫖乎


[001-43b]
  申治病不審地宜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六條


  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服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
藥不中窽醫之過也


  治不法天之紀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天時見上地之寒温燥濕剛柔五方不同人病因之
故内經以異法方宜名篇可見聖神隨五方風氣而
異其法以宜民也


  東方之民食魚而嗜醎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
[001-44a]
民皆黑色疎理其病皆為癰痬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
亦從東方來


  魚發瘡鹽發渴血弱而熱易為癰痬


  西方之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華
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内其治宜毒
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水土剛強飲食脂肥膚腠閉封血氣充實外邪不能
傷病生於喜怒思憂恐及飲食男女之過甚也


[001-44b]
  北方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
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水寒冰冽故生病於藏寒也


  南方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
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㣲鍼故九鍼者亦從南
方來


  食胕所食不芬香也酸味收斂故人皆肉理密緻陽
盛之處故色赤濕熱内淫故筋攣脈痺也


[001-45a]
  中央地平以濕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
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東方海南方下西方北方髙中央之地平以濕地氣
異生病殊焉


  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
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隨五方用法各得其宜唯聖人能達其性懷耳


  春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故春氣始於
[001-45b]
下秋氣始於上夏氣始於中冬氣始於標春氣始於左
秋氣始於右冬氣始於後夏氣始於前此四時正化之
常故至髙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必謹察


  地有高下氣有温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失寒涼者
脹失温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
之常大小之異耳


  西北之氣散而收之東南之氣收而温之所謂同病異
[001-46a]
治也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温氣熱治
以温熱強其内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崇高
則隂氣治之汚下則陽氣治之高者其人夀下者其人


  申治病不審逆從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二條


  凡治病有當逆其勢而正治者有當從其勢而反治者
若不懸鑑對照而隨手泛應醫之罪也


  不審逆從


[001-46b]
  不審量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


  逆從倒行


  反順為逆也


  逆從者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
治寒以熱治熱是從其病而治之從治即反治也逆
者正治辨之無難從者反治辨之最難葢寒有真寒
假寒熱有真熱假熱真寒真熱以正治之即愈假寒
假熱以正治之則死矣假寒者外雖寒而内則熱脈
[001-47a]
數而有力或沉而鼓擊或身寒惡衣或便熱秘結或
煩滿引飲或腸垢臭穢此則明是熱極反兼寒化即
陽盛格隂也假熱者外雖熱而内則寒脈㣲而弱或
數而虚或浮大無根或弦芤斷續身雖熾熱而神則
靜語雖譫妄而聲則㣲或虚狂起倒而禁之則止或
蚊跡假癍而淺紅細碎或喜冷水而所用不多或舌
胎面赤而衣被不撤或小水多利或大便不結此則明
是寒極反兼熱化即隂盛格陽也假寒者清其内熱
[001-47b]
内清則浮隂退舍矣假熱者温其真陽中温則虚火
歸元矣是當從治者也


  凡用竒偶七方而藥不應則當反佐以入之如以熱
治寒而寒格熱反佐以寒則入矣如以寒治熱而熱
格寒反佐以熱則入矣又如寒藥熱服借熱以行寒
熱藥寒服借寒以行熱皆反佐變通之法因勢利導
故易為力亦小小從治之意也


  申治病不辨脈證相反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九條


[001-48a]
  凡治病不辨脈與證之相反懵然治之醫之罪也或不
得已明告而勉圖其難則無不可


  氣虚身熱此謂反也


  陽氣虚則不當身熱而反熱身熱則脈氣當盛而反
虚是病氣與證不符故謂反也反則胡可妄治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穀入於胃助其胃氣散布經絡常充然有餘今穀入
多而氣少是胃氣不布也


[001-48b]
  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胃氣外散脈并之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經脈行氣絡脈受血經氣入絡絡受經氣候不相合
故皆反常


  穀入多而血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濕居下也


  脱血則血虚血虚則氣盛盛氣内鬱逼迫津液流入
下焦故云濕居下也


[001-49a]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胃氣不足肺氣下流於胃中故邪在胃然肺氣入胃
則肺氣不自守氣不自守則邪氣從之故云邪在胃
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飲留脾胃則脾氣溢脾氣溢則發熱中


  脈大血少者肺有風氣水漿不入


  風氣盛滿則水漿不入於脈


[001-49b]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痩脈大胸中多氣者


  合此一條觀之前四條皆危證然脈細少氣者危脈
大多氣者死又與損至之脈同推矣


  申治病不察四易四難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二條


  凡治病叅合於望色切脈審證三者則難易若視諸掌
粗工難易不辨甚且有易無難醫之罪也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及治之無
[001-50a]
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巳脈
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
氣盛形盛氣虚形虚是相得也故可治氣色明潤血
氣相營故易已春弦夏鈎秋浮冬沉順從四時故可
治弱而且滑胃氣適中無過不及故易治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巳脈實以堅謂
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形與氣兩不相得色夭枯而不明潤脈實堅而無胃
[001-50b]
氣逆四時而脈反常此四者工之所難為故必明告
之粗之所易治曾不加察也


  申治病不察新久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六條


  凡治病不辨新病邪實久病正虚緩急先後失序而實
實虚虚醫之罪也


  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


  氣乏而神猶強也


  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


[001-51a]
  神雖持而邪則凌正也


  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


  神與氣俱衰也


  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神與氣俱強也


  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緩調


  五藏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色者神之旗藏者神之舍神去則藏敗藏敗則色見
[001-51b]
夭惡


  故病久則𫝊化上下不并良醫弗為


  病之深久者變化相𫝊上下氣不交通雖醫良法妙
亦何以為之


  申治病不先嵗氣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四條


  凡治病不明嵗氣盛衰人氣虚實而釋邪攻正實實虚
虚醫之罪也


  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虚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001-52a]
不知嵗運之盛衰自不知人氣之虚實


  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不知氣之至與不至而失其時反其候則五運之治
盛衰不分其有邪僻内生病及於人者雖醫工莫能
禁之繇其不知時氣也


  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絶人長命不
知邪正虚實而妄施攻擊奪人真元殺人於㝠㝠之
中故為切戒


[001-52b]
  必先嵗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虚虚而遺人夭殃無致
邪無失正絶人長命


  内經諄諄示戒學者可不求師講明葢嵗有六氣分
主有南面北面之政先知此六氣所在人脈至尺寸
應之太隂所在其脈沈少隂所在其脈鈎厥隂所在
其脈弦太陽所在其脈大而長陽明所在其脈短而
濇少陽所在其脈大而浮如是六脈則謂天和不識
者呼為病脈攻寒令熱脈不變而熱疾已生制熱令
[001-53a]
寒脈如故而寒病又起欲求其適安可得乎夭枉之
來率繇於此不察虚實但用攻擊盛盛虚虚致邪失
正遺人夭殃絶人長命也


  北政之嵗少隂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隂在泉則右不
應太隂在泉則左不應南政之嵗少隂司天則寸口
不應厥隂司天則右不應太隂司天則左不應諸不
應者反其診則應矣北政之嵗三隂在下則寸不應
三隂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嵗三隂在天則寸不應
[001-53b]
三隂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


  申用藥不逺寒熱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一條


  凡治病用寒逺寒用熱逺熱其常也不逺寒熱其變也
若不知常變一概施治釀患無窮醫之罪也


  發表不逺熱攻裏不逺寒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寒熱
内賊其病益甚故不逺熱則熱至不逺寒則寒至寒至
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
亂癰疽瘡痬瞀鬱注下膶瘛腫脹嘔&KR0864衂骨節變肉痛
[001-54a]
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


  治病惟發表不逺熱非發表則必逺熱矣惟攻裏不
逺寒非攻裏則必逺寒矣不當逺而逺當逺而不逺
其害俱不可勝言


  申治病不知約方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二條


  凡用方不分君臣佐使頭緒紛雜率意妄施藥與病逈
不相當醫之罪也


  約方猶約囊也囊滿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
[001-54b]


  業醫者當約治病之方而約之以求精也易曰精義
入神以致用也不得其精焉能入神有方無約即無
神也故曰神與弗居


  藏位有髙下府氣有逺近病證有表裏用藥有輕重
調其多少和其𦂳慢令藥氣至病所為故勿太過與
不及乃為能約


  未滿而知約之可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001-55a]
  未滿而知約何約之有是以言約者非滿不可故未
滿而知約必不學無術之下材耳然較諸全不知約
者失必稍輕嘗見用峻劑重劑之醫屢獲竒中及徵
其㝠報比用平劑輕劑者轉厲豈非功以倖邀不敵
罪耶噫安得正行無間之哲履險皆平從權皆經也


  申治病不知約藥之律律一條發明内經二條


  凡用藥太過不及皆非適中而不及尚可加治太過則
[001-55b]
病去藥存為害更烈醫之過也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
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嘗毒治病
十去其七中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
肉菓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下品烈毒之藥治病十去其六即止藥中品藥毒次
於下品治病十去其七即止藥上品藥毒毒之小者
病去其八即止藥上下中品悉有無毒平藥病去其
[001-56a]
九即當止藥此嘗制也


  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但能破積愈疾解急脱死則為良方非必以先毒為
是後毒為非無毒為非有毒為是必量病輕重大小
而制其方也


  周禮令醫人採毒藥以供醫事以無毒之藥可以養
生不可以勝病耳今世醫人通弊擇用㡬十種無毒
之藥求免過愆病之二三且不能去操養癰之術坐
[001-56b]
悮時日遷延斃人者比比而欲己身長享子孫長年
其可得乎


  申治病不疏五過之律律一條釋經文五條


  凡診病不問三常不知比類不察神志不遵聖訓故犯
無忌醫之過也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内生名曰
脱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粗工診
之不在藏府不變形軀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
[001-57a]
氣虚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
衞内奪於營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過在不問病情之所始也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
精氣精氣竭絶形體毁沮暴怒傷隂暴喜傷陽厥氣上
行滿脈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寫不知病情精華日奪
邪氣乃并此治之二過也


  過在不知病人七情所受各不同也


[001-57b]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竒恒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
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


  比類之法醫之所貴如老吏判案律所不載者比例
斷之纎悉莫逃也竒恒者審其病之竒異平常也從
容者凡用比類之法分别病能必從容叅酌惡粗疎
簡畧也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傷敗及欲侯王故貴脱勢雖
不中邪精神内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中邪皮焦
[001-58a]
筋屈痿躄為攣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示柔弱亂至失
常病不能服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


  此過繇於不能戒嚴病者令之悚然神動蠲除憂患
徒外示柔弱委曲從人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緒餘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絶
菀結憂恐喜怒五藏空虚五氣離守工不能知何術之


  察氣色之終始知病發之餘緒辨男女之順脈與七
[001-58b]
情内傷故離間親愛者魂遊絶念所懐者意喪菀積
所慮者神勞結固餘怨者志苦憂愁者閉塞而不行
恐懼者蕩憚而失守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喜樂者憚
散而不藏由是八者故五藏空虛血氣離守工不思
曉又何言醫


  甞富大傷斬筋絶脈身體復行令澤不息故傷敗結留
薄歸陽膿積寒熱粗工治之亟奪陰陽身體解散四肢
轉筋死日有期醫不能明不問所發惟言死日亦為粗
[001-59a]
工此治之五過也


  非分過損身體雖復津液不滋血氣内結留而不去
薄於陽脈則化為膿久積腹中則外為寒熱也不但
不學無術者為粗工即使備盡三世經法而診不辨
三嘗療不慎五過亦為粗畧之醫也


  凡此五者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


  申治病不徵四失之律律一條明錄經文


  凡治病不問證辨脈而以無師之術籠人此最可賤不
[001-59b]
足罪也


  夫經脈十二絡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
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顓志意不理外内相
失故時疑殆


  精神不顓不能吉凶同患志意不理不能應變無窮
内外相失不能叅合色脈安得不疑而且殆


  診不辨隂陽此治之一失也


  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
[001-60a]
遺身殃此治之二失也


  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適飲食之
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
治之三失也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
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
此治之四失也


[001-60b]









  醫門法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