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03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明- (SBCK)


[004-1a]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卷之四
  盧國秦越人撰 呂廣 德用楊玄操
          虞庶 楊康侯 註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諒
          王惟一 校正附音釋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
 虞曰肝木也木之&KR0160蕚敷布五色故主色也
心主臭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是故五臭心獨
 主之也
[004-1b]
脾主味
 虞曰脾土也土甘甘受味故主味禮云甘受和味
 此義也
肺主聲
 虞曰肺金也金擊之有聲故五音皆出於肺也
腎主液
 虞曰腎水也水流濕主液也
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
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也
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
[004-2a]
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楊曰五行有相因成事有當體成事者至如肺腎
 二藏相因成也其餘三藏自成之也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
也木者春也
 虞曰在五常木法春應仁故云木者春也人之仁
 𤼵用也
萬物始生其尚㓜小
 虞曰肝水足厥隂配膽木足少陽少陽之至乍大
 乍少乍短乍長故云㓜少
[004-2b]
意無所親
 虞曰木者應春法仁施恩無求報不以親而施化
 育故曰意無所親
去太隂尚近
 虞曰十二經相注足厥陰還復注手太隂故曰去
 太隂尚近也
離太陽不遠
 虞曰本經言足厥隂少陽木生手太陽少隂火故
 云離太陽不遠則此義也
猶有兩心
[004-3a]
 虞曰猶如也如有兩心者謂注於太隂有畏金之
 心生於太陽有生火之心故云猶有兩心
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楊曰肝者㨿大葉言之則是兩葉也若㨿小葉言
 之則多葉矣解在後章○丁曰經言肝者東方木
 也應春萬物之所生其尚㓜小然始生者非長生
 也謂木初受氣是言㓜少也意無所親者謂以失
 其父未識其母故曰意無所親也去太隂尚近太
 隂是七月木始受氣離太陽不遠也太陽是六月
 故言離太陽不遠也猶有兩心者爲離太陽戀太
[004-3b]
 隂有此離戀故言兩心也所以肝有兩葉以應木
 葉也
四十二難曰人膓胃長短受水榖多少各幾何然胃
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横屈受水穀三斗
五升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楊曰凡人食入於口而聚於胃故經云胃者水榖
 之海胃中榖熟則傳入少膓也
小膓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
二斗四升水六升合合之太半
 楊曰小膓受胃之穀而傳人於大膓分穀三分有
[004-4a]
 二爲太半有一爲少半
廽膓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木七
升半
楊曰廽膓者大膓也受小膓之榖而傳入於廣膓
 焉○虞曰水穀自胃有三斗五升傳入小膓則榖
 剰四斗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𫝊入大膓水
 穀之數比之在胃各减一半至此則水分入膀胱
 榖傳入肛門也
廣膓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榖九升三合
八分合之一
[004-4b]
 楊曰廣膓者䐈膓也一名肛門受大膓之榖而傳
 出
故膓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
合八分合之一此膓胃長短受水榖之數也
 楊曰據甲乙經言膓胃凡長六丈四寸四分所以
 與此不同者甲乙經從口至䐈膓而數之故長此
 經從胃至膓而數之故短亦所以互相𤼵明非有
 謬也
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
 虞曰肝足厥隂配足少陽少陽之次數於七故有
[004-5a]
 七葉
主藏魂
 虞曰魂者神氣之輔弼也○楊曰肝者幹也於五
 行爲木故其於體狀有枝幹也肝神七人老子曰
 名明堂宮蘭臺府從宮三千六百人又云肝神六
 童子三女人又肝神名蓋藍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楊曰心䜟也言所以識䜟㣲無物不貫也又云心
 任也言能任物也其神九人太尉公名絳宮大始
 南極老人元先之身其從宮三于六百人又曰心
[004-5b]
 爲帝王身之主也心神又名呴呴○虞曰神者精
 氣之化成也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褁
血温五藏主藏意
 楊曰脾俾也在胃之下俾助胃氣主化水穀也其
 神五人玄光玉女子母其從宮三千六百人其脾
 神又名俾俾
肺重三兩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
 虞曰肺者金之稽兌之氣位居於酉酉是八門八
 葉之應法於此也
[004-6a]
主藏魂
 楊曰肺勃也言其氣勃鬰也其神八人大和君名
 曰玉堂宮尚書府其從宮三千六百人又云肺神
 十四童子七女子肺神又名鳴鳩○虞曰魄者精
 氣之匡輔也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
 楊曰腎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脉也其神
 六人司徒司宮司命司𨽻校尉廷尉卿腎神又名
 僄僄○虞曰專意不移者志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004-6b]
 楊曰膽敢也言其人有膽氣果敢也其神五人太
 一道君居紫房宫中其從宫三千六百人膽神又
 名灌灌○虞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胃重二斤二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
徑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楊曰胃圍也言圍受食物也其神十二人五元之
 氣諫議大夫其胃神名且且○虞曰胃爲倉廪之
 官也
小膓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
分之少半左𢌞疊積十六曲盛榖二斗四升水六升
[004-7a]
三合合之太半
 楊曰膓暢也言通暢胃氣去滓穢也其神二人元
 梁使者小膓神又名潔潔○虞曰小膓爲受盛之
 官化物出焉
大膓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
齊右廽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
 楊曰大膓卽廽膓也以其廽曲因以名之其神二
 人元梁使者其神名涸涸○虞曰大膓爲傳導之
 官變化出焉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004-7b]
 楊曰膀横也胱廣也言其體短而横廣又名胞胞
 鞄也鞄者空也以需承水液焉今人多以兩脇下
 及小腹兩邊爲膀胱深爲謬也○虞曰膀胱爲州
 都之官津液藏焉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㑹厭深三寸
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楊曰舌者泄也言可舒泄於言語也○虞曰唇者
 聲之扇舌者聲之機
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楊曰咽嚥也言可以嚥物也又謂之嗌言氣之流
[004-8a]
 通阨要之處也咽爲胃之系也故經曰咽主地氣
 胃爲土故云主地氣也
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
 楊曰喉嚨空虛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氣息焉卽
 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經云喉主天氣肺應天
 故云主天氣也喉嚨與咽並行其實無異而人多
 感之
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
榖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楊曰肛釭也言其處似車釭形故曰肛門卽廣膓
[004-8b]
 也又名䐈膓○丁曰前膓胃徑圍大小不同其言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者卽是圍徑一也小膓徑
 八分大二寸四分則是也今言二寸半卽分之少
 半𢌞膓徑一寸半卽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卽
 少五分也廣膓徑一寸半卽大七寸五分今言八
 寸卽有剰五分也其升斗寸尺者先立其尺然後
 造其升斗秤兩皆以同身寸之爲法以尺造斗斗
 面闊一尺底闊七寸高四寸俱厚三分可容十升
 凡以木此指節者方一寸爲兩十六兩爲斤此制
 同身寸尺升斗之度爲人之膓胃斤重長短之法
[004-9a]
 也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
常有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
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卽死矣
 丁曰人受氣於榖以養其神水穀盡卽神去故安
榖者生絕榖者死也○楊曰胃中常留水穀三斗
 五升人旣不食飲而日别再圊便一日五升七日
之中五七三斗五升胃中水榖俱盡無氣以生故
 死焉圊厠也○虞曰人受氣於穀今不食飮七日
[004-9b]
 是知水榖氣盡卽死也
四十四難曰七衝門何在然唇爲飛門齒爲戸門㑹
厭爲吸門胃爲賁門太倉下口爲幽門太膓小膓㑹
爲闌門下極爲魄門故曰七衝門也
 丁曰經言唇爲飛門者取動之義也齒爲戸門者
 爲關鍵開合五穀由此摧廢出入也㑹厭爲吸門
 者咽喉爲水穀下時厭按呼吸也胃爲賁門者胃
 言若虎賁之士圍達之象故曰賁門也况胃者圍
 也主倉廪故别名太倉其下口者卽膓口是也大
 膓小膓㑹爲闌門㑹者合也大膓小膓合㑹之處
[004-10a]
 分闌水榖精血各有所歸故曰闌門也下極爲魄
 門大膓者肺之府也藏其魄大膓下名肛門又曰
 魄門也○楊曰人有七竅是五藏之門戸皆出於
 面今七衝門者亦是藏府之所出而内外兼有證
 焉飛門者脾氣之所出也脾主於唇爲飛門也飛
 者動也言唇受水榖動轉入於内也齒爲戶門者
 口齒心氣之所出也在心爲志出口爲言故齒爲
 心之門戸亦取摧伏五榖傳入於口也㑹厭爲吸
 門者㑹厭爲五藏音聲之門戸故云㑹厭爲吸門
 也胃爲賁門賁者膈也胃氣之所出也胃出榖氣
[004-10b]
 以傳於肺肺在膈上故以胃爲賁門也太倉下口
 爲幽門者腎氣之所出也太倉者胃也胃之下口
 在齊上三寸旣幽隱之處故曰幽門大膓小膓㑹
 爲闌門闌門者遺失之義也言大小二膓皆輸㵼
 於廣膓廣膓旣受傳而出之是遺失之意也故曰
 闌門下極爲魄門魄門者下極肛門也肺氣上通
喉嚨下通於肛門是肺氣之所出也肺藏魄故曰
魄門焉衝者通也出也言藏府之氣通出之所也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㑹者何也然府㑹大倉
 丁曰府㑹太倉者胃也其穴者中脘是也○虞曰
[004-11a]
 太倉在心前鳩尾下四寸是也足陽明胃脉手太
 陽少陽脉手少陽三焦脉任脉之㑹本名中脘此
 云太倉也卽胃之募也胃化氣養大府故云㑹
藏㑹季脇
 丁曰藏㑹季脇軟筯之名其端有穴直臍章門穴
 是脾之募足厥隂少陰所㑹故曰藏㑹季脇也○
 虞曰是章門穴乃脾之募也直齊季脇端側臥屈
 上足伸下足齊臂取之乃足厥陰少陽之㑹也
筋㑹陽陵泉
 丁曰陽陵泉穴名也在膝下一寸外廉是也○虞
[004-11b]
 曰陽陵泉穴在膝下宛宛中足少陽膽脉氣所𤼵
 也
髄㑹絕骨
 丁曰隨㑹絕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陽
 輔穴是也○虞曰絕骨乃陽輔穴也亦足少陽之
 脉氣所出也
血㑹鬲兪
 丁曰血㑹鬲兪穴名也在第七椎下兩傍同身寸
各一寸五分是也○虞曰鬲兪二穴在脊骨第七
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膀胱脉氣所𤼵也
[004-12a]
骨㑹大抒脉太淵
 丁曰骨㑹大抒穴名也在項後第一椎兩傍相去
 同身寸一寸五分脉㑹太淵穴在右寸内魚際下
 ○虞曰大杼亦足太陽脉氣所𤼵在脊第一椎兩
 傍各一寸五分太淵在手魚際間應手動脉則手
 太隂之脉氣所發也
氣㑹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内也熱病在内者取其㑹
之氣穴也
 丁曰氣㑹三焦外一筯直兩乳内者膻中穴是也
 此者是成㑹之穴所在也○楊曰人藏府筋骨髓
[004-12b]
 血脉氣此八者皆有㑹合之穴若熱病在於内則
 於外取其所㑹之穴以去其疾也季脇章門穴也
 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内者膻中穴也餘皆可知也
四十六難曰老人臥而不𥧌少壯𥧌而不窹者何也
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
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窹老人血氣衰氣肉不滑榮
衛之道濇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𥧌也故知老人不
得𥧌也
 丁曰天地交秦日月曉昏人之窹𥧌皆相合也少
 壯未損其榮衛故窹𥧌與天地隂陽同度是以晝
[004-13a]
 日精强夜得其𥧌也老者損瘁故晝日不能精强
 榮衛滯濇所以夜不得𥧌也是以晝日不精而夜
 不得𥧌也○楊曰衞氣者晝日行於陽陽者身體
 也夜行於隂隂者腹内也人目開衛氣出則窹入
 則𥧌少壯者衛氣行不失於常故晝得安靜而夜
 得穏眠也老者衛氣出入不得應時故晝不得安
 靜夜不得𥧌也精者靜靜安也
四十七難曰人靣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
之㑹也諸隂脉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脉皆上至
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004-13b]
 丁曰天地隂陽升降各有始終陽氣始於立春終
 於立冬隂氣始於立秋終於立夏其小滿芒種夏
 至小暑大暑此五節故以法象於頭故面獨能耐
 寒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五節法象人之
 足亦不耐其寒此之謂也○楊曰按諸隂脉皆至
 頸胸中而還蓋取諸陽盡㑹於頭面諸隂至頭靣
 者少故以言之耳經云三百六十五脉悉㑹於目
 如此則隂陽之脉皆至於面不獨言陽脉自至於
 頭面也
   虛實邪正第七凡五首
[004-14a]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虚三實何謂也然有脉之虛實
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脉之虛實者濡者爲虚
緊牢者爲實
 丁曰脉緩軟者濡按之而有力者牢實也○楊曰
 按之如切繩之狀謂之緊也
病之虛實者出者爲虛實入者爲實
 丁曰陰陽者主其内外也今陽不足隂出乘之在
 内俱隂故知出者爲虚也隂不足陽入乘之在外
 俱陽故知者入爲實也○楊曰呼多吸少吸多呼
 少
[004-14b]
言者爲虛不言者爲實
 楊曰肺主聲入心爲言故知言者爲虚肝主謀慮
 故入心卽不言用爲實邪故知不言者爲實也○
 楊曰藏氣虛精氣脫故多言語也藏氣實邪氣盛
 故不欲言語也
緩者爲虚𢚩者爲實
 丁曰陽主躁隂主靜陰卽緩陽卽𢚩故知緩者爲
 虛𢚩者爲實也○楊曰皮肉寛緩皮膚滿𢚩也
診之虛實者濡者爲虛
 楊曰皮膚濡緩也
[004-15a]
牢者爲實
 楊曰皮肉牢强也
癢者爲虛
 楊曰身體虛痒也
痛者爲實
 楊曰身形有痛處皆爲實
外痛内快爲外實内虛
 楊曰輕手按之則痛爲外實病淺故也重手按之
 則快爲内虛病深故也
内痛外快爲内實外虛
[004-15b]
 楊曰重手按之則痛爲内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
 則快爲外虛病淺故也凡人病按之則痛者皆爲
 實按之則快者皆爲虛也
故曰虛實也
 楊曰是三虛三實之證也○丁曰診按之心腹皮
 膚内外其痛按之而止者虛按之而其痛甚者實
 内外同法也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别之然
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
 丁曰心主脉愁憂思慮卽心脉不得宣行故傷心
[004-16a]
 也○呂曰心爲神五藏之君聰明才智皆由心出
 憂勞之甚則傷其心心傷神弱也○虞曰任治於
物淸箏栖靈曰心今憂愁思慮不息故傷心也
形寒飮冷則傷肺
 丁曰肺主皮毛惡其寒所以形寒飮寒則令傷其
 肺也○呂曰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飮冷者
 傷肺也肺主受水漿水漿不可冷飮肺又惡寒故
 曰傷也
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
 丁曰肝主謀慮膽主勇斷故怒極卽傷其肝也○
[004-16b]
 呂曰肝與膽爲藏府其氣勇故主怒怒則傷也○
 虞曰素問云怒則血菀積於上焦名曰逆厥又曰
 怒甚嘔血氣逆使然故傷也
飮食勞倦則傷脾
 丁曰脾主味飲食味美而過食之無度勞動其力
 倦局其足故傷脾也○呂曰飲食飽胃氣滿脾絡
 恒急或走馬跳躍或以房勞脉絡裂故傷脾也○
 虞曰脾爲倉廪之官五味出焉謂納其五味化生
 五氣以飬人身今飮食勞倦而致自傷是故聖人
 謹和五味骨正筋柔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安致自
[004-17a]
 傷養生之道可不戒哉
久坐濕地强力入水則傷腎
 丁曰腎主腰腰者腎之府久坐則腎氣不得宣行
故損也腎穴在足心底名曰涌泉居處濕地入水
 故有損也强力者務快其心强合隂陽故傷其腎
也○呂曰久坐濕地謂遭憂䘮强力者謂舉重引
弩入水者謂復溺於水或婦人經水未過强合隂
陽也○虞曰土主濕自然之理也今久坐濕地則
外濕内感於腎合之風寒𤼵爲瘴病强力過用必
致自飮也經脉别論曰持重遠行必傷於腎生氣
[004-17b]
通天論曰因而强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經脉别
 論曰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胃也
是正經之自病也
 丁曰此五者皆正經自病非謂他邪也○呂曰此
皆從其藏内自𤼵病不從外來也○虞曰呂氏言
其藏内自𤼵其病不從外來其義非也只如形寒
飮冷傷肺者謂外寒感於皮毛内合於肺此從外
來也又飮冷入口内傷於肺亦從外來也餘悉如
此聖人大意言正經虛則腠理開腠理開則外感
於内故曰正經自病也
[004-18a]
何謂五邪然有中風
 丁曰中者傷也言中風者謂肝應風主色邪散於
 五藏爲之五色也○呂曰肝主風也○虞曰東方
 生風風生木惡風又巽木爲風
有傷暑
 丁曰傷暑者謂心應暑主臭邪散於五藏爲之五
 臭也○呂曰心主暑也○虞曰心火主暑王於夏
 暑熱也素問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有飮食勞倦
 丁曰脾應濕主味邪散入五藏篇五味○呂曰脾
[004-18b]
 主勞倦也○虞曰正經自病亦言飮食勞倦傷脾
 今五邪亦言飮食勞倦正經病謂正經虛又傷飮
食五邪病謂食飮傷於脾而致病也
有傷寒
 丁曰肺主燥而其令淸功惡寒主其聲邪散入五
 藏爲之五聲也○呂曰肺主寒也○虞曰謂寒感
皮毛故曰傷寒也
有中濕
 丁曰腎應寒主水邪散入五藏爲之五液也○呂
 曰腎主濕也○虞曰水流濕之義也
[004-19a]
此之謂五邪
 呂曰此五病從外來也○虞曰此五行相勝也作
 邪如下說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
肝主色
 虞曰巽爲風屬木故主中風木之華蕚敷布五色
 作五邪乃如下說也
自入爲靑
 虞曰本經自病也
入心爲赤
[004-19b]
 虞曰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爲黃
 虞曰肝邪入脾其色黃也
入肺爲白
 虞曰肝邪入肺故其色白
入腎爲黑
 虞曰肝邪在腎其色黑
肝爲心邪故知當赤色也
 呂曰肝主中風心主傷暑者今心病中風故知肝
 邪徃傷心也
[004-20a]
其病身熱脇下滿痛
 呂曰身熱者心滿痛者肝二藏之病證也○虞曰
 心主傷暑病則身熱肝布兩脇故脇滿肝之乘心
 也
其脉浮大而絃
 呂曰浮大者心弦者肝二藏脉見應也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
自入爲焦臭
 虞曰火性炎上則生焦臭此曰正經自病也
[004-20b]
入脾爲香臭
 虞曰火之化土其臭乃香
入肝爲臊臭
 虞曰火之化木其臭乃臊
入腎爲腐臭
 虞曰火之化水其臭乃腐
入肺爲腥臭
 虞曰火之化金其臭乃腥
故知心病傷暑得之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
其脉浮大而散
[004-21a]
 呂曰心主暑今傷暑此正經自病不中他邪
何以知飮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爲不欲食
實爲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
 虞曰稼穡作甘禮云甘受和故主味也
入肝爲酸
虞曰脾主味爲邪乗肝病者乃喜酸味也
入心爲苦
虞曰脾主味爲邪干心病者乃喜苦味也
入肺爲辛
虞曰脾主味爲邪干肺病者乃喜辛味也
[004-21b]
入腎爲鹹
 虞曰脾主味爲邪干腎病者乃喜鹹味也
自入爲甘
 虞曰土爲稼穡本經自病乃喜甘味也
故知脾邪入心爲喜苦味也
 呂曰心主傷熱脾主勞倦今心病以飮食勞倦得
 之故知脾邪入心也
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
 呂曰身熱者心也體重者脾也此二藏病證也
其脉浮大而緩
[004-22a]
 呂曰浮大者心脉緩者脾脉也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
 虞曰五金擊之有聲故五音出於肺也
入肝爲呼
 虞曰木之畏金故呼啓玄子云呼亦當嘯
入心爲言
 虞曰此云言素問云笑謂金火相當夫婦相見故
 言笑
入脾爲歌
 虞曰土母金子母子相見故有歌義
[004-22b]
入腎爲呻
 虞曰金母水子子之見母𤼵嬌呻聲也
自入爲哭
 虞曰肺主於秋秋者愁也其音商商傷也故自入
 爲哭也
故知肺邪入心爲譫言妄語也
 呂曰心主暑肺主寒得之故知肺邪入心以爲病
 也
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喘咳
 呂曰身熱者心惡寒者肺此二藏病證也
[004-23a]
其脉浮大而濇
 呂曰浮大者心脉濇者肺脉也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
主濕
 丁曰腎主水水化五液也○虞曰腎主水水流濕
故五濕皆出於腎
入肝爲泣
虞曰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感而淚下謂肺主
悲悲則金有餘木乃畏之水者木之母母憂子故
 肝爲泣也
[004-23b]
入心爲汗
 虞曰水火交秦蒸之爲汗
入脾爲液
 虞曰土夫水妻妻從夫則生涎也
入肺爲涕
 虞曰北方生寒寒生腎今寒感皮毛内合於肺肺
 寒則涕是知入肺爲涕
自入爲唾
 虞曰腎之脉上絡於舌故生唾也離中六二爻是
 也此則正經自病
[004-24a]
故知腎邪入心爲汗出不可止也
 呂曰心主暑腎主濕今心病以傷濕得之故知腎
 邪入心也
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
 呂曰身熱者心小腹痛者腎腎邪于心此二藏病
 證也
其脉沉濡而大
 呂曰大者心脉沉濡者腎脉也
此五邪之法也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㣲邪有正邪
[004-24b]
何以别之然從後來者爲虛邪
 丁曰假令心病得肝脉來乘是爲虛邪肝是母心
 是子子能令母虛故云從後來者爲虛邪○呂曰
 心王之時脉當洪大而長反得弦小而𢚩是肝王
 畢木傳於心奪心之王是肝徃乘心故言從後來
 也肝爲心之母母之乘子是爲虛邪也
從前來者爲實邪
 丁曰脾脉來乘是爲實邪心是母脾是子而母能
 令子實故云從前來者爲實邪也○呂曰謂心王
 得脾脉心王畢當傳脾今心王未畢是脾來逆奪
[004-25a]
 其王故言從前來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爲
 實邪
從所不勝來者爲賊邪
 丁曰火所不勝於水心病腎脉來乘故爲賊邪○
 呂曰心王得腎脉水勝火故是爲賊邪也
從所勝來者爲㣲邪
 丁曰火所勝於金心病肺脉來乘故云㣲邪○呂
 曰心王反得肺脉火勝金故爲㣲邪也
自病者爲正邪
 丁曰無他邪相乘則爲正邪○呂曰心王之時脉
[004-25b]
 實强太過反得虛㣲爲正邪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爲虛邪傷暑得之爲
正邪
 呂曰心主暑今心自病傷暑故爲正邪也
飮食勞倦得之爲實邪
 呂曰從前來者脾乘心也脾主勞倦故爲實邪
傷寒得之爲㣲邪
 呂曰從所勝來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故爲
 㣲邪
中濕得之爲賊邪
[004-26a]
呂曰從所不勝來者腎乘心也腎主濕水尅火故
爲賊邪也○丁曰夫在天之寒在地爲水在人爲
腎腎主水與寒在天之風在地爲木在人爲肝肝
主風在天之暄暑在地爲火在人爲心心主暑在
 天之燥在地爲金在人爲肺肺主燥在天之濕在
 地爲土在人爲脾脾主濕此是天地人三才相通
也今經以寒合肺以濕合腎以飮食勞倦合脾此
 三者義理稍差未詳其㫖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
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藏府也然
[004-26b]
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府也病欲得温而不欲
得見人者病在藏也何以言之府者陽也陽病欲得
寒又欲見人藏者隂也隂病欲得温又欲閉戸獨處
惡聞人聲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丁曰手三隂三陽&KR0063天主暄暑燥病卽欲得寒也
然陽者明也是以欲得見人陽爲府故言病在府
 也足三隂三陽應地主風寒濕故病卽欲得温隂
 主藏故不欲見人也諸浮躁者病在手諸静不躁
 者病在足
五十二難曰府藏𤼵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
[004-27a]
奈何然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
 丁曰藏病爲隂隂主静故止而不移○呂曰藏者
 陰决於地故不移動也
府病者彷彿賁嚮上下行流居處無常
 丁曰府病爲陽主動故上下行流居處無常○呂
 曰府陽也陽者法天天有廽旋不休故病流轉居
 無常處也
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
  ○藏府傳病第八凡二首
五十三難曰經言七𫝊者死間藏者生何謂也然七
[004-27b]
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藏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
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藏不再
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藏者傳其所生也
 丁曰經云前七傳者死後言間藏者生其言七傳
者是五藏爲隂傳其所勝間藏者是六府爲陽故
傳其所生亦五藏六府並應五行傳其所生者生
傳其所勝者死其言傳肺肺死而不傳故一藏不
再傷也○呂曰七當爲次字之誤也此下有間字
卽知上當爲次又有五藏心獨再傷爲有六𫝊耳
此蓋次傳其所勝藏故其病死也○虞曰七傳者
[004-28a]
 死七字明也呂氏以七爲次深爲誤矣又聲音不
 相近也今明之以示後學謂五行相生而數之數
 終於五又却再數至二成七向上之五來傳於七
七之被尅故云死也今舉一例以𤼵明之假令相
生之數數木火土金水水火第五水字隔第六木
 字來尅第七火字火被水尅故曰七傳下文云間
 藏者是第五水字下傳與第六木字見相生故曰
 間藏者生也呂氏言次者次正成間藏也
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
子相傳竟而復始如環之無端故言生也
[004-28b]
 丁曰其言心傳脾脾得生氣再傳於肺是母子相
 傳故言生也○呂曰間藏者間其所勝藏而相傳
 也心勝肺脾間之肝勝脾心間之脾勝腎肺間之
 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
五十四難曰藏病難治府病易治何謂也然藏病所
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
傳間藏同法也
 丁曰藏者隂也病難治者謂言傳其勝也勝者謂
 肝勝脾脾勝腎腎勝心心勝肺肺勝肝故難治也
 府者陽也言陽病傳其子者卽是木病傳火火病
[004-29a]
 傳土土病傳金金病傳水水木逓相生卽府病昜
 治也是故與七傳閒藏法同也○楊曰與前章略
 同也
  ○藏府積聚第九凡二首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别之然積者隂氣也
聚者陽氣也故隂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
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
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𤼵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
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𤼵無
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别
[004-29b]
知積聚也
 丁曰積者隂氣所積是五藏傳其所勝當王時不
 受邪故留結爲積所以止而不移也聚者六府之
爲病陽也所傳其子以𢌞轉不定又陽主動故無
 常處○呂曰諸陰証病常在一處牢强有頭足止
 不移者藏氣所作死不治故言藏病難治所以證
 病上下左右無常處者此所謂陽證雖困可治本
不死也故當經歲月故經言府病易治
五十六難曰五藏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
[004-30a]
愈令人𤼵咳逆㾬瘧連歲不巳以季夏戊巳日得之
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
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肥
氣以季夏戊巳日得之
 楊曰積蓋也言血脉不行積蓋成病也凡積者五
 藏所生也榮氣常行不失節度謂之平人平人者
 不病也一藏受病則榮氣壅塞故病焉然五藏受
 病者則傳其所勝所勝適王則不肯受傳旣不肯
 受則反傳所勝所勝復不爲納於是則留結成積
 漸以長大病因成矣肥氣者肥盛也言肥氣聚於
[004-30b]
 左脇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狀也小兒多
 有此病按前章有積有聚此章唯出五積之名狀
 不言諸聚聚者六府之病亦相傳行還如五藏以
 勝相加故不重言從省約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
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
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
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楊曰伏梁者言積自齊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狀似
 屋舍棟梁也
[004-31a]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
肢不収𤼵黃疽飮食不爲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
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
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痞氣以
冬壬癸日得之
 楊曰痞否也言否結成積也脾氣虛則胃中熱而
 引食焉脾病不能通氣行津液故雖食多而羸瘦
 也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不巳令人
洒浙寒熱喘咳𤼵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
[004-31b]
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
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
日得之
 楊曰息長也賁鬲也言肺在膈上其氣不行漸長
 而逼於膈故曰息賁一曰賁聚也言其漸長而聚
 蓄肺爲上蓋藏中陽也陽氣盛故令人發肺壅也
腎之積名曰賁豚𤼵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
或下無時久不巳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
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
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
[004-32a]
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積之要法也
 丁曰人之五藏本和謂&KR1316慾五情所以有增損故
 藴積生其病也故有積有聚積病爲隂聚病爲陽
 王時卽安失時卽病也舊經文注皆明矣○楊曰
 此病狀似豚而土衝心又有奔豚之氣非此積病
 也名同而疾異焉
  ○五泄傷寒第十凡四首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
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膓泄有小膓泄有大瘕泄
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004-32b]
楊曰泄利也胃屬土故其利色黃而飮食不化焉
化變也消也言所食之物皆完出不消變也○虞
 曰此乃風入於膓上重於胃故使食不消化風論
 曰久風入中則爲膓風飱泄飱泄爲食不消化也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卽嘔吐逆
楊曰注者無節度也言利下猶如注水不可禁止
焉脾病不能化榖故食卽吐逆○虞曰中央生濕
濕生土土生脾脾惡濕濕氣之勝故腹脹而泄注
土性主信又主味今土病於味無信故食則吐逆
隂陽應象論曰濕勝則濡㵼謂濕氣内攻脾胃則
[004-33a]
 水榖不分故泄注
大膓泄者食巳窘迫大便色白膓鳴切痛
 楊曰窘迫𢚩也食訖卽欲利迫𢚩不可止也白者
 從肺色焉膓嗚切痛者冷也切者言痛如刀切其
 膓之狀也○虞曰大膓氣虛所以食畢而𢚩思厠
 虛則邪傳於内眞邪相擊故切痛也
小膓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膓痛
 楊曰小膓屬心心主血脉故便膿血少膓處在少
 膓故小腹痛也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
[004-33b]
泄之法也
楊曰瘕結也少腹有結而又下利者是也一名利
重後言大便處疼重也數欲利至所卽不利又痛
引隂莖中此是腎泄也按諸方家利有二十餘種
而此惟見五種者蓋舉其宗維耳○虞曰腎開竅
於二隂氣虚故數思圊後重而不能便莖中痛腎
氣不足傷於衝脉故裏𢚩也靈樞病總曰凡五泄
者春傷於風寒邪留連乃爲洞泄此之謂也○丁
曰裏𢚩者膓中痛後重者腰以上沉重也餘皆舊
經有注
[004-34a]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㡬其脉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
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脉陽浮而滑隂濡而弱
 丁曰肌肉之上陽脉所行輕手按之狀若大過謂
 之滑肌肉之下隂脉所行重手按之不足謂之弱
 此者是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知中風也○楊曰
自霜降至春分傷於風冷卽病者謂之傷寒其冬
 時受得寒氣至春又中春風而病者謂之冷温病
 其至夏𤼵者多熱病病而多汗者謂之濕溫其傷
 於八節之虚邪者謂之中風㨿此經言温病則是
[004-34b]
 疫癘之病非爲春病也疫癘者謂一年之中或一
 州一懸若大若小俱病者是也按之乃覺徃來如
 有舉之如無者謂之弱也關以前浮滑尺中濡弱
者也
濕温之脉陽濡而弱隂小而𢚩
 丁曰陽濡而弱者肌肉之上陽脉所行濡弱者是
濕氣所勝火也肌肉之下隂脉所行小急者是土
濕之不勝木故見小𢚩所以言陽濡而弱隂小而
 𢚩也○楊曰小細也𢚩疾也○虞曰濕温之病謂
病人頭多汗出何以言之寸口謂陽脉見濡弱此
[004-35a]
 水之乘火也本經曰腎主液入心成汗此之謂也
傷寒之脉隂陽俱盛而緊濇
 丁曰隂陽俱盛者極也謂寸尺脉俱盛極而緊濇
 此者中霧露之寒也水得風寒而凝結故知腎得
 寒而有此脉見也○虞曰如切繩狀曰緊如刀剖
 竹曰濇
熱病之脉隂陽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濇
 丁曰隂陽俱浮者謂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輕
 手按之而滑是心傷熱脉也沉之而散濇者沉手
 而按之而散濇是津液虛少也○楊曰輕手按者
[004-35b]
 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
温病之脉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
在而取之
 丁曰肺者金主氣散行諸經不知何經虛而傳受
 此邪故隨其所在取其病邪也○楊曰兼&KR0017癘之
 氣散行諸經故不可不預知臨病人而診之知其
 何經之動卽爲治也
膓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
愈者何也然陽虛隂盛汗出而愈下之卽死陽盛陰
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004-36a]
 丁曰其陰陽盛虛者謂非言脉之浮沉也謂寒暑
 病異燥濕不同人之五藏六府有十二經皆受於
 病其手太陽少隂屬火主暄手陽明太隂屬金主
 燥手少陽厥陰屬相火主暑此是燥暑暄六經以
 通天氣病卽不躰重惡風而有躁素問曰諸浮躁
 者病在手是也若以承氣下之卽愈服桂枝取汗
 汗出卽死其足大陽少陰屬水主寒足陽明太隂
 屬土主濕足厥隂少陽屬木主風此是風寒濕六
 經以通地氣病卽體重惡寒故素問曰諸浮不躁
 者病左足是也若以桂枝取汗汗出卽愈服承氣
[004-36b]
 下之卽死此是五藏六府配合隂陽大法也所以
 經云陽虛隂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其陽盛隂虚
 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此義非反顚倒也○楊曰此
 說反倒於義不通不可依用也苦反此行之乃爲
 順爾○虞曰諸經義皆不錯此經例義必應傳寫
 誤也凡傷寒之病脉浮大而數可汗之則愈病有
 表也脉沉細而數可下之則愈病在裏也推此行
 之萬無一失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
髪焦鼻槀不得汗
[004-37a]
 丁曰肺候身之皮毛大膓爲表裏藏病卽寒府病
 卽熱故言皮寒熱也皮不可近席者謂手三隂三
 陽法天天動故病卽不欲臥近席也毛髪焦鼻槀
 不得汗者謂下有心火燥熱之爲病不得汗之汗
之卽死下之卽愈謂肺主燥故也
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槀無汗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爲表裏藏病卽體寒府病
卽體熱故言肌寒熱也皮膚痛唇舌槀脾者應土
 土主濕故皮膚津液出體重其津液外泄卽唇舌
槀病名濕燥無以汗之汗之卽膓胃㵼不通下之
[004-37b]
 卽泄注此者是濕氣之爲病當温中調氣也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槀痛
 丁曰腎主骨與膀胱爲表裏病在陽卽身熱體重
 惡寒在隂卽寒病無所安腎主水汗注不休齒本
 槀痛汗卽愈下卽死隂盛陽虛故死○楊曰五藏
 六府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餘皆闕也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𤼵少臥
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
妄行不休是也
 丁曰狂病者病在手三陽而反汗故陽盛卽𤼵狂
[004-38a]
 也病在足三隂而反下故隂盛卽𤼵癲也○楊曰
 狂病之候觀其人初發之時不欲眠臥又不肯飮
 食自言賢智尊貴歌笑行走不休皆陽氣盛所爲
 故經言重陽者狂此之謂也今人以爲癲疾謬矣
癲疾始𤼵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脉三部隂陽俱盛是

 丁曰經言重陽者狂重隂者癲今三部隂陽俱盛
 者寸爲陽尺爲隂寸尺俱盛極而沈也○楊曰癲
 顚也𤼵則僵仆焉故有顚蹶之言也隂氣太盛故
 不得行立而側仆也今人以爲癎病誤矣
[004-38b]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眞痛何謂也然手三
陽之脉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
腦者名眞頭痛
 丁曰手三陽者陽中之陽今受風寒伏留不去卽
是三陽逆於上故名曰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曰
眞頭痛腦者髓海風寒入卽死矣○楊曰去者行
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陽之脉伏留而不行則壅逆
 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也足三陽留壅亦作頭痛
 今經不言之從省久故也○虞曰風冷之氣入於
三陽之經故頭厥痛也其痛立巳眞頭痛者謂風
[004-39a]
 冷之氣入於泥丸宮則爲髓海邪入則曰眞頭痛
 也頭腦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名眞頭痛其
 寒氣入深故也風寒之氣循風府入於腦故云入
 連腦也
其五藏氣相干名厥心痛
 楊曰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脉逆行逆
 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藏氣衝逆
 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其痛甚伹在心手足靑者卽名眞心痛其眞心痛者
旦𤼵夕死夕𤼵旦死
[004-39b]
 丁曰眞心不病外經受五邪相干名曰厥心痛其
 痛甚則手足靑而冷神門穴絕者死病名眞心痛
 也○楊曰心者五藏六府之王法不受病病卽神
 去氣竭故手足爲之清冷也心痛手足冷者爲眞
 心痛手足温者爲厥心痛也頭痛亦然從今日平
 旦至明日平旦爲一日今云旦𤼵夕死夕𤼵旦死
 是正得半日而死也
 ○神聖工巧第十一凡一首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
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脉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
[004-40a]
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楊曰望色者假令肝部見靑色者肝自病見赤色
 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見五色知五病也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别其病
 楊曰五音者謂宮商角徵羽也以配五藏假令病
 人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故云聞其音知
 其病也
問而知之者聞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楊曰問病人云好辛味者則知肺病也好食冷者
 則知内熱故云知所起所在
[004-40b]
切脉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
何藏府也
 丁曰視當作持字爲以手循持其寸口也○楊曰
 切按也謂按寸口之脉若弦多者肝病也洪多者
 心病也浮數則病在府沉細則病在藏故云在何
 藏也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丁曰夫脉合五色色合五味味合五音故有此望
 聞問切之法經内前篇具說習之者能知此乃是
 神聖工巧之良醫也○楊曰視色聽聲切脉皆在
[004-41a]
 外而知内之病也
  ○藏府井兪第十二凡七首
六十二難曰藏井榮有五府獨有六者何謂也然府
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兪名曰原府有六者
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丁曰三焦者臣使之官位應相火宣行君火命令
 使行於諸陽經中故置一兪名曰原所以府有六
 亦是三焦之一氣故三焦共一氣也○楊曰五藏
 之脉皆以所出爲井所流爲榮所注爲兪所行爲
 經所入爲合是謂五兪以應金木水火土也六府
[004-41b]
 亦並以所出爲井所流爲榮所注爲兪所過爲原
 所行爲經所入爲合其兪亦應五行惟原獨不應
 五行原者元也元氣者三焦之氣也其氣尊大故
 不應五行所以六府有六兪亦以應六合於乾道
 也然五藏亦有原則以第三穴爲原所以不别立
 穴者五藏法地地卑故三焦之氣經過而巳所以
 無别穴六府旣是陽三焦亦是陽故云共一氣也
 ○虞曰天以六氣司下地以五行奉上六氣者風
 寒暑燥濕火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十一之氣
 相因而成人應之乃六府法六氣五藏法五行亦
[004-42a]
 十一之氣相因而成也天得六謂天屬陽以隂數
 配之地得五謂地屬隂以陽數配之而成隂陽也
 人府藏亦然六府配六氣者謂膽木配風膀胱水
配寒小膓火配暑大膓金配燥胃土配濕三焦少
 陽配火三焦爲原氣在六府陽脉中自立一爲原
 也五藏配五行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五藏
 法隂無原一穴者謂五行隂脉穴中原氣暗主之
 故原井兪同一穴也故曰三焦共一氣其理明矣
 詳此經義前後問荅文理有闕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藏六府榮合皆以井爲始者
[004-42b]
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
 虞曰經言井者東方春也春者施化育無求其報
 春者仁也在五常仁乃法水水之有仁者井水也
 井水濟人亦無求報故經云井者東方春也易曰
 井養而不窮可象春仁也
萬物之始生
 虞曰萬物始生由春氣之化育也
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
 虞曰井有仁焉故聖人渉春育物以象於井也夫
 葭&KR0069方飛蟄虫始振所以蚑虫行喘息蜎虫飛蠕
[004-43a]
 虫動皆因春氣而生故也蜎乃井中虫
故歲數始於春
 虞曰春木也下文甲亦木井有仁仁亦木也今以
井爲始者謂仁道至大在歲春爲首在日甲爲首
在經脉井爲首故也
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爲始也
楊曰凡藏府皆以井爲始井者謂谷井爾非謂掘
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井者
主出之義也泉水旣生留停於近榮迂未成大流
故名之曰榮榮者小水之狀也留停旣深便有注
[004-43b]
射輪文之處故名之曰兪兪者委積逐流行經歷
 而成渠徑徑者經也亦經營之義也經行旣達合
㑹於海故名之曰合合者㑹也此是水行流轉之
義人之經脉亦法於此故取名焉所以井爲始春
者以其所生之義也歲數始於春者正月爲歲首
故也日數始於甲者謂東方甲乙也正月與甲乙
皆屬於春也○丁曰十二經氣穴三百六十五穴
皆以井爲始各有其終矣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