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03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明- (SBCK)


[001-1a]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卷之一
  盧國秦越人撰 呂廣 丁德用楊玄操
          虞庻 楊康侯 註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諒
         王惟一 校正附音釋
  ○經脉診&KR0049第一凡二十四首
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脉
 呂曰是手足經十二脉也○丁曰十二經皆有動
 脉者是人兩手足各有三隂三陽之經也以應天
 地各有三隂三陽之氣也所謂天地三隂三陽各
[001-1b]
 有所主其時自春分節後到夏至之前九十日爲
 天之三陽所主也夏至之後秋分之前九十日天
 之三隂所主也秋分節後冬至之前九十日是地
 之三隂所主也冬至之後春分節前九十日地之
 三陽所主也凡左右上下各有此三隂三陽之氣
 合爲十二故人亦有十二經也所主左右上下之
 分也又人膈以上者手三陰三陽所主也卽通於
 天氣膈以下足三陰三陽所主也卽通於地氣其
 通天氣者爲氣爲脉其通地氣者主味歸形故十
 二經通陰陽行氣血也又經者徑也逓相漑&KR0517
[001-2a]
 所不通所以黃帝云十二經處百病次決死生不
 可不通也其言十二經皆有動脉者卽在兩手三
 部各有㑹動之脉也卽左手寸部心與小膓動脉
 所出也心脉曰手少隂心包絡脉曰手心主小膓
 脉曰手大陽其應東南方君火在巽是也左手關
 部肝膽動脉所出也肝脉曰足厥隂膽脉曰足少
 陽其應東方木在震是也左手尺部腎與膀胱動
 脉所出也腎脉曰足少隂膀胱脉曰足太陽其應
 北方水在坎是也右手寸部肺與大膓動脉所出
 也肺脉曰手太隂大膓脉曰手陽明其應西方金
[001-2b]
 在兌是也右手關部脾胃動脉所出也脾脉曰足
 太隂胃脉曰足陽明其應中央土在坤是也右手
 尺部心包絡與三焦動脉所出也心包絡曰手厥
 隂三焦脉曰手少陽其應南方相火在離是也此
 三部動脉所出故經言皆有動脉也○楊曰凡人
 兩手足各有三隂脉三陽脉合十二經脉肝脉曰
 足厥隂脾脉曰足太隂腎脉曰足少隂膽脉曰足
 少陽胃脉曰足陽明膀胱脉曰足太陽肺脉曰手
 太隂心脉曰手少陰心包絡脉曰手心主太膓脉
 曰手陽明小膓脉曰手太陽包絡脉曰手厥隂三
[001-3a]
 焦脉曰手少陽凡脉皆雙行故有六陰六陽也○
 呂曰足太陽動委中足少陽動耳前○楊曰下關
 穴也又動縣鐘○呂曰足陽明動趺上○楊曰衝
 陽穴也在足趺上故以爲名又動頸人迎又動大
 迎○呂曰手太陽動目外眥○楊曰瞳子窌穴也
 ○呂曰手少陽動客主人○楊曰又動聽㑹○呂
 曰手陽明動口邊○楊曰地倉穴也○呂曰又動
 陽谿足厥隂動人迎○楊曰按人迎乃足陽明脉
 非足厥陰也○呂曰厥陰動人迎誤矣人迎通候
 五藏之氣非獨因厥隂而動也按厥隂脉動於囘
[001-3b]
 骨焉○呂曰足少隂動內踝下○楊曰太谿穴也
 按此動脉非少隂脉也斯乃衝脉動耳衝脉與少
 隂並行因謂少隂脉動其實非也亦呂氏之謬焉
 少隂乃動內踝上五寸間也經曰彈之以候死生
 是也○呂曰足太隂動髀上○楊曰箕門穴也○
 呂曰手少陰動掖下○楊曰極泉穴也又動靈道
 少海○呂曰手心主動勞宮手太隂脉動大淵○
 楊曰又動尺澤俠白天府也○虞曰呂楊二注惟
 各取其經脉流行之穴言其動脉與本經下文獨
 取寸口之義不相乗也庻今舉之經曰脉㑹大淵
[001-4a]
 大淵在兩手掌後魚際間乃手太隂脉之動也大
 隂主氣是知十二經脉㑹於太淵故聖人准此脉
 要㑹之所於人兩手掌後魚際間分别三部名寸
 尺關於三部中診其動脉乃知人五藏六府虛實
 冷熱之證謂一經之中有一表一裏來者爲陽去
 者爲隂兩手合六部六部合之爲十二經其理明
 矣察陽者知病之所在察隂者知死生之期故曰
 十二經皆有動脉也乃合診法
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丁曰夫獨取寸口診法者其一指指下各有上下
[001-4b]
 尤右長短浮沈滑濇遲數見病吉凶也此法是黃
 帝脉要精㣲論中之㫖也越人引此一篇以爲衆
 篇之首也昔黃常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常以
 平且隂氣未動陽氣未散飮食未進經脉未盛絡
 脉調匀氣血未亂乃可診有過之脉切脉動靜視
 精明察五色視五藏有餘不足形之盛衰參伍決
 死生之分也此者是獨取寸口之法也○楊曰自
 難曰至此是越人引經設問從然字以下是解釋
 其義餘悉如此例可知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㑹手太隂之脉動也
[001-5a]
 呂曰太隂者肺之脉也肺爲諸藏上盖主通陰陽
 故十二經皆㑹手太陰寸口所以決吉凶者十二
 經有病皆見寸口知其何經之動浮沈滑濇春秋
 逆順知其死生也○丁曰其手太隂者是右手寸
 部也爲肺主其氣爲五藏六府之華蓋凡六藏六
 府有病皆見於氣口故曰大㑹也○虞曰五味入
 胃化生五氣五味者甘辛鹹苦酸五氣者膻腥香
 焦腐乃五行之氣味也其味化氣上傳手太隂太
 隂主氣得五氣以漑灌五藏若胃失中和則不化
 氣手太隂無所受故寸口以浮沈長短滑濇乃知
[001-5b]
 病𤼵於何藏故經云寸口者脉之大要㑹也五藏
 别論曰五味入口以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本經曰
 人受氣於穀玉機眞藏論曰因胃氣乃能至手太
 隂隂陽應象論曰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夫如是則知人之氣自味而化上傳手太隂故寸
 口爲要㑹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

 呂曰十二經十五絡二十七氣皆&KR0049於寸口隨呼
 吸上下呼脉上行三寸吸脉下行三寸呼吸定息
[001-6a]
 脉行六寸二十七氣皆隨上下行以窹行於身𥧌
 行於藏晝夜流行無有休息時○丁曰言人一呼
 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者
 卽是天地隂陽升降定息也卽是周於六甲而又
 日月曉昏人呼吸上下以六氣周身故乃法定息
 六寸也
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於
身漏水下百刻榮衞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
度爲一周也故五十度復㑹於手太隂寸口者五藏
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001-6b]
 呂曰人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百息脉行
 六丈千息六十丈萬息六百丈一萬三千五百息
 合爲八百一十丈爲一周陽脉出行二十五度隂
 脉入行二十五度合爲五十度隂陽呼吸覆溢行
 周畢度數也脉行周身畢卽漏水百刻亦畢也謂
 一日一夜漏刻盡天明日岀東方脉還寸口當復
 更始也故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也○丁
 曰按舊經注其脉息以爲八百一十丈卽當水下
 二刻得周身一度如百刻計周身五十度如此則
 行陽五十度行隂亦五十度此乃甚與經意不同
[001-7a]
 也經言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共得五
 十度而復㑹也所謂行陽行隂各二十五度者謂
 一歲隂陽始於立春交相復㑹於立春故共行五
 十度也日之曉昏人之窹𥧌皆在於平且日行二
 十四時復㑹於是人氣始自中焦注手太隂行其
 經絡計二寸四亦復交㑹於手太隂其右寸內有
 穴太淵是脉之大㑹始終故各計二十五所以言
 寸口者脉之終始也○虞曰二百七十息脉行一
 十六丈二尺及一周身應漏水下二刻一萬三千
 五息脉行八百一十丈應漏水下百刻是知一日
[001-7b]
 一夜行五十周於身凡行隂陽分晝夜是故行百
 陽二十五度行隂二十五度也
[001-8a]
   漏水下百刻圖
 一歲隂陽升降㑹於立春一日隂陽曉昏㑹於
 艮時一身滎衛還周㑹於手太隂同天度一萬
 三千五百息榮衞始於從中焦注手太隂陽明
 陽明注足陽明太隂 太隂注手少隂太陽 太
 陽注足太陽少隂 少隂注手心主少陽 少陽
 注足少陽厥陰 厥隂復還注手太隂天度二十
 四氣晝夜二十四時人身經二十四條人身經二
 十四條流注與天同度所以計一萬三千五百息
[001-8b]
[001-8b]
二難曰脉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㑹也
 呂曰諸十二經脉三部九候有病者皆見於尺寸
 故言脉之大要㑹也○丁曰舊經注此說爲五藏
 六府之法者非也大要㑹者謂尺寸隂陽徃復各
 有要㑹也
從關至尺是尺内隂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内
陽之所治也
 呂曰至尺者言從尺至關其脉見一寸而言尺者
 是其根本寸口長一寸而脉見九分陽數奇陰數
 隅也
[001-9a]
故分寸爲尺分尺爲寸
 丁曰分寸爲尺者人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也於
 其尺內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爲尺分
 尺爲寸也
故隂得尺內一寸
 丁曰隂數偶也
陽得寸內九分
 丁曰陽數奇也
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丁曰尺寸之法舊經有注言諸家所傳撰不同埶
[001-9b]
 引三寸輒相去一寸以備三寸並不見一寸九分
 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葢爲尺寸之位各有隂
 陽始終也陽氣者生於尺而動於寸隂氣者生於
 寸而動於尺是以法陽氣始生於立春上至亡種
 之節其數九三陽王於前法寸內九分而浮夏至
 之節其氣下行至立冬而終其數十卽三隂王於
 後法尺內一寸而沈故知尺寸各有始終也此是
 越人引其陽中陰陽始終也所謂隂中隂陽始終
 者陰氣復從立秋而生下至冬至之節其數十冬
 至之後隨少陽上行至立夏之節其數九此者天
[001-10a]
 地隂陽始終故法尺寸隂陽各有始終也天地要
 㑹之門在於四立謂之天門地戸人門&KR0017門人之
 氣口人迎左右神門亦法也○楊曰寸關尺三位
 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備而論之以顯其正按皇
 甫士安脉訣以掌後三指爲三部一指之下爲六
 分三部凡一寸八分華佗脉訣云寸尺位各八分
 關位三分合一寸九分王叔和脉訣云三部之位
 輒相去一寸合爲三寸諸經如此差異則後之學
 者疑惑彌深然脉法始於黃帝難經起自扁&KR0846
 之二部俱祖宗諸家諸論葢并枝葉爾正可務本
[001-10b]
 遺末不容逐末忘本今的舉指歸用明人要宜依
 黃帝正經以掌後三寸爲三部則寸與關尺各得
 一寸備三才之義也此法永定不可移改其王叔
 和可謂得之矣凡診脉者光明三部九候之本位
 五藏六府之所出然後可以察其善惡以别浮沈
 如其本位尚迷則病源莫辨欲其愈疾亦難矣哉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天地人也一部之中則
 有天地人三部之中合爲九候以候五藏之氣也
 其五藏六府所出者左手寸口者心與小膓脉之
 所出也關上者肝與膽脉之所出也尺中者腎與
[001-11a]
 膀胱脉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關後
 一分神門之位也右手寸口者肺與大膓脉之所
 出也關上者脾與胃脉之所岀也尺中者命門三
 焦脉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關後一
 分者神門之位也凡五藏之脉並爲隂隂脉皆沈
 六府之脉竝爲陽陽脉皆浮假令左手寸口脉浮
 者小膓脉也沈者心之脉也餘皆倣此斯乃脉位
 之綱維診候之法式也○虞曰楊氏諸論數家寸
 尺長短部分互有不同令後人難爲依㨿庶今明
 之以示後學華佗之說乃如脉經言果不診矣王
[001-11b]
 叔和以三寸爲式義有隱㣲此乃黃帝正經之說
 豈有誤也况上古以一膚指爲四寸王叔和必取
 其膚指之三寸與今之一寸九分短長相近也何
 休注公羊傳云側手爲膚按指爲寸卽其義也况
 越人生於周採靈樞素問作此難經今之寸尺度
 量乃周之制也故越人取一寸九分爲定式乃天
 九地十之義也
   二難畵圖此二難以下𦘕圖皆下注圖也
 凡此以下畵圖內黑白道以分隂陽終始其天門
 地戸人門&KR0017門是隂陽昇降關格門戶其氣口人
[001-12a]
[001-13a]
[001-14a]
[001-15a]
[001-16a]
[001-17a]
三難曰脉有大過有不及有隂陽相乘有覆有溢有
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脉當見九分而
浮過者法曰大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爲溢爲外
關內格此隂乘之脉也
 呂曰過者謂脉過九分岀一寸名曰大過減者脉
 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此爲不及之脉也
 遂上魚者出一寸至魚際也一名溢脉一名外關
 之脉一名內格之脉一名隂乘之脉一脉有四名
 也○丁曰大過者寸脉本脉浮又加實大是爲陽
 大過也上魚者隂陽溢浮而損小者是陽不及也
[001-17b]
 陽不及則隂出乘之又名隂溢此者是外關內格
 ○虞曰氣有餘脉乃大過氣不足脉乃不及外關
 則内脉不得出故曰不及亦曰隂乗脉內格則外
 脉不得入故曰大過亦曰溢脉下文關後之義反
 此言之也
關以後者隂之動也脉當見一寸而沈過者法曰大
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內關外格此陽乘
之脉也
 呂曰過者謂脉出過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
 五分此大過之脉也減者謂不滿一寸脉見八分
[001-18a]
 七分或六分五分此爲不及之脉遂入尺以言覆
 覆脉者脉從關至尺澤皆見也此覆行之脉所以
 言覆者脉從關至尺澤脉見一寸其餘伏行不見
 也今從關見至尺澤故言覆行也一名覆脉一名
 內關一名外格一名陽乘之脉也○丁曰大過者
 爲尺脉本沈又加實大名曰隂太過沈之損小者
 是謂不及隂不及則陽入乗之此爲陽覆又名內
 關外格也
故曰覆溢是其眞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呂曰脉來見如此者此皆諸病相乘尅之脉非謂
[001-18b]
 外邪中風傷寒之𩔖脉巳見人雖未病病卽死不
 可治也○丁曰此者是自有増損使隂陽不守本
 位有此覆溢故形不病而死也○虞曰隂陽不相
 滎脉乃上魚入尺故曰覆溢之脉脉旣覆溢此由
 關格所致本經曰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也不
 病亦死
[001-19a]
   三難𦘕圖
 凡診脉於掌後約文密排三指頭指半指之前爲
 寸外陽中之陽半指之後爲寸內陽中之隂第二
 指半指前爲關上陽半指後關下隂半指之前尺
 外陽半指之後尺内隂第三指半指之前爲尺外
 陽半指之後爲尺內隂寸外陽浮散寸內隂浮大
 關上陽弦長關下隂弦緊尺外陽沉滑尺內隂沉
 濇此左手脉之隂陽察其脉狀明其覆溢
[001-19b]
[001-19b]
[001-19b]
[001-19b]
四難曰脉有隂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
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榖味也其脉在中
 呂曰心肺在膈上藏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腎肝在
 膈下藏中之隂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四藏
 故曰呼吸以受穀氣○丁曰經言呼岀者非氣自
 心肺而出也爲腎肝在膈下主內因呼而出至心
 至肺故呼出心與肺也又心肺者在膈上主外故
 吸卽隨隂而入至腎至肝故經曰呼者因陽出吸
 者隨隂入其呼吸陰陽相隨上下經歷五藏之間
 乃脾受榖味也又脾者主中州故言其脉在中也
[001-20a]
浮者陽也
 丁曰謂脉循行皮膚血脉之間在肌肉之上則名
 曰浮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曰浮○虞
 曰陽象火而炎上故曰浮也
沈者隂也
 丁曰謂脉循行帖節輔骨名曰沈○楊曰按之有
 餘舉之不足故曰沈○虞曰隂象水而潤下故曰
 沈
故曰隂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
也浮而短濇者肺也
[001-20b]
丁曰心者南方火也故脉來浮而大散其大者是
 藏散者是府也肺者西方金也金主燥其脉浮濇
 而短短者藏也濇者府也○楊曰細而遲來徃難
 且散或一止名曰濇也○虞曰心象火明燭於外
 故浮大而散肺屬金其位居高故浮短而濇故曰
 心肺俱浮也
腎肝俱沈何以别之然窂而長者肝也
 丁曰肝者東方木也其脉窂而長窂者藏也長者
 府也○楊曰按之伹&KR0116堅極故曰窂○虞曰肝屬
 木根本生於地窂義可知枝葉長於天長理出此
[001-21a]
 也
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丁曰腎者北方水也主寒其性濡沉濡者藏也沉
 滑者府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餘謂之濡也
 大而長微强按之隱指幅幅然者謂之實○虞曰
 火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內剛舉指來實則其義
 也
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
 丁曰脾者中央土也能成養四傍故隨四時而見
 所以經不言脉之象也○楊曰脾王於季夏主養
[001-21b]
 四藏其脉來大小浮沈故依四時王脉俱至四季
 一十八日卽變寛緩是脾之王氣也上有心肺下
有腎肝故曰在中也○虞曰上文言呼吸之間脾
受穀味此言脾者中州其脉在中榖者谷也谷空
 也謂人之呼吸之氣自榖而有脾土屬土位居中
 央土者五方物始終以之故受榖味乃處中州故
 曰其脉在中也
是陰陽之法也脉有一隂一陽一隂二陽一隂三陽
有一陽一隂一陽二隂一陽三隂如此之言寸口有
六脉俱動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動也謂浮沉長
[001-22a]
短滑濇也
 丁曰經前引五藏之脉以應五行今引此三隂三
 陽之脉以應六氣其浮滑長三陽也其沉短濇三
 隂也凡持三部中察此六脉卽可知隂陽伏匿之
 法也若皮膚之下是脉之下爲陽部也若有此三
 陰之脉見是隂上乘於陽也若肌肉之下是脉之
 下爲陰部也若有此三陽脉見卽是陽氣下乘於
 陰也此乃是上下察隂陽之法也○楊曰過於本
 位謂之長不及本位謂之短也
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
[001-22b]
 楊曰按之徃來流利展轉替替然謂之滑
沉者隂也短者隂也濇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
脉來沉而滑也
 丁曰其脉若在左尺而見此是腎與膀胱表裏順
 也&KR0002在左寸口卽爲病脉逆也
一隂二陽者謂脉來沉滑而長也
 此脉見於隂部卽是陽下乘於隂也
一隂三陽者謂脉來沉滑而長時一沉也
 此者是陽伏於隂也
所言一陽一隂者謂脉來浮而濇也
[001-23a]
 丁曰浮濇者肺脉當見右手寸口卽是本部之隂
 陽卽順也&KR0002在左關病卽是逆也
一陽二隂者謂脉來長而沉濇也
 丁曰卽乏血氣皆濇也
一陽三隂者謂脉來沉濇而短時一浮也
 丁曰若有陽部見之此謂隂伏陽也
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楊曰隨春夏秋冬觀其六脉之變則知病之逆順
 也
五難曰脉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脉如三叔之重與
[001-23b]
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皿脉相得者心
部也
 呂曰菽者豆也言脉之輕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
 之間皮毛者肺氣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脉次
 於肺如六豆重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呂曰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也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
 呂曰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
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也
[001-24a]
 呂曰腎主骨其脉沈至骨故曰腎也
故曰輕重也
 丁曰經言菽者豆也此是診脉舉按之法也此篇
 當在四難之前以等隂陽高下○虞曰脉之輕重
經中所載甚詳若依經逐位㝷之義且淺矣今舉
 一例爲式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得之乃知肺氣
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經之至如九菽得之
知脾氣之至如十二菽得之知肝氣之至按之至
骨得之知腎氣之至夫如是乃知五藏之氣更相
漑灌六脉因茲亦有凖䋲可以定吉凶可以言疾
[001-24b]
 病餘皆倣之故曰輕重也
六難曰脉有隂盛陽虛陽盛隂虛何謂也然浮之損
小沈之實大故曰隂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
曰陽盛陰虚是陰陽虚實意也
 呂曰陽脉是寸口本浮而實今輕手浮而得之更
 損减而小故曰陽虛重手按之沈反更實大沈者
 隂故言隂實也○丁曰陽脉本浮輕手而按其脉
損至而小此是陽虛不足也隂脉本沉而濡今重
 手而按之損至而小是隂不足也陽脉本浮更加
 實大此是陽盛隂虛也素問曰諸浮者腎不足也
[001-25a]
 ○虞曰人之所稟者隂陽也隂陽平權衡等則無
更虛更實之證今言盛與虚則爲病之脉脉要精
 微論曰隂盛則夢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
 灼隂陽俱盛則夢相殺毁傷夫如是可驗隂陽虛
 實之意也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
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隂之至緊大而
長少隂之至緊細而微厥隂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
是平脉邪將病脉邪然皆王脉也其氣以何月各王
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
[001-25b]
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隂王復得甲子少隂
王復得甲子厥隂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
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隂之王時日大要也
 呂曰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㣲少故其脉來進
 退無常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萠未盛故其脉
 來浮大而短也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太盛故其
 脉來洪大而長太隂王七月八月乘夏餘陽隂氣
 未盛故其脉來緊大而長少隂王九月十月陽氣
 衰而隂氣盛故其脉來緊細而微也厥隂王十一
 月十二月隂氣盛極故言厥隂其脉來沉短以敦
[001-26a]
 敦者沉重也四時經一隂一陽八王此難經三陽
 在前三隂在後其王所以不同者其移各異也難
 經謂從正月至六月春夏半歲浮陽用事故言三
 陽王在前從七月至十二月秋冬半歲沉隂用事
 故言三隂在後謂四時陰陽夫婦之王也○丁曰
 夫三隂三陽之氣王隨六甲以言之此法是按黃
 帝六節藏象論云天以六六之節成一歲其自冬
 至之後得甲子卽是盛年初之氣分也其甲子或
 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後所以少陽之氣未出
 隂分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長也復得甲子陽
[001-26b]
 明王其陽明之至浮大而短爲二之氣其後始暄
 其氣未盛是故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
 大而長復得甲子爲三之氣盛陽之分故太陽之
 至&KR0477大而長也太隂之至緊大而長復得甲子爲
 四之氣暑濕之分秋氣始生乘夏餘陽故太隂之
 至緊大而長也少隂之至緊細而微復得甲子爲
 五之氣淸切之分故少陰之至緊細㣲也厥隂之
 至沉短而敦復得甲子爲終之氣盛陰之分水凝
 而如石故厥隂之至沉短而敦也此三隂三陽之
 脉王隨六甲之日數故有此六脉之狀是謂平脉
[001-27a]

八難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脉者
皆係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
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脉之
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
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氣獨
絕於內也
 呂曰寸口脉平而死者非應四時脉其脉狀若平
 和也又曰十二經皆係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
厚者爲十二經本原也夫氣衝之脉者起於兩腎
[001-27b]
 之間主氣故言腎間動氣狹任脉上至喉咽通喘
 息故云呼吸之門上係手三隂三陽爲支下係足
 三隂三陽爲根故聖人引樹以設喻也其三氣之
 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滎衝邪不妄入故曰守邪
 之神也人以尺脉爲根本寸脉爲莖葉寸脉雖平
 尺脉絕上部有脉下部無脉者死也○楊曰寸口
 脉平者應四時也所云死者尺中無脉也尺脉者
 人之根本根本旣絕則莖葉枯焉然則以尺脉爲
 根本寸脉爲莖葉故引樹以爲譬也○丁曰腎間
 動氣者謂左爲腎右爲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
[001-28a]
 元氣之所係也一名守邪之神者以命門之神固
 守邪氣不得妄入入則死矣此腎氣先絕於内其
 人不病病卽死矣○虞曰經言十二經皆係於生
 氣之原謂腎間動氣也何以言之謂兩腎之間動
 氣者乃人之所受父母之原氣也腎者北方子之
 正位故聖人云元氣起於子子者坎之方位坎者
 卽父母之元氣也謂乾爲天爲父坤爲地爲母今
 坎之初六六三乃坤之初六六三也坎之九二乾
 之九二也謂乾坤交於六三九二而成坎卦坎主
 子位所以元氣起於子也腎者水也黃庭經云是
[001-28b]
 水之精坎之氣今言兩腎之間卽人之原氣也術
 土云腎間曰丹田亦曰隱海中有神龜呼吸原氣
 故曰呼吸之門也人之三焦法天地三元之氣故
 曰三焦之原十二經脉慿此而生乃曰十二經之
 根也今寸口傳受榖氣其脉但平和柰人之生氣
 之原巳絕於兩腎之間則十二經無所相依㨿雖
 寸脉平和人當死矣所以喻木之無根本也腎者
 足少隂之經也左爲腎右曰命門命門有穴在背
 十四推節下又有志室二穴在十四推節下兩傍
 各三寸有神守於命門不令邪入志室邪入志室
[001-29a]
 人則死矣
九難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數者府也遲者藏

 楊曰去來𢚩促一息過五至名數也呼吸三至去
 來極遲故曰遲也
數則爲熱遲則爲寒諸陽爲熱諸隂爲寒故以别知
藏府之病也
 呂曰府者陽故其脉數藏者隂故其脉來遲○楊
 曰陽脉行疾故病乃數隂脉行遲故病乃遲此直
 云病在藏府不顯其名則病莫知准的若數而弦
[001-29b]
者病在膽遲而弦者病在肝餘藏府悉依本狀而
遲數皆倣此也○虞曰陽氣亂則數隂氣虛則遲
則知藏府有寒熱之證也○丁曰脉者計於漏刻
其春秋二分晝夜五十刻則隂陽俱等故得平和
 冬夏二至晝夜不等夏至之前晝六十刻故六十
爲數故數則爲熱冬至之前夜加六十刻故隂多
陽少是爲寒夫隂陽漏刻可定人自有損益故遲
數有加所以經云諸陽爲熱諸隂爲寒
十難曰一脉爲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
意也假令心脉𢚩甚者肝邪干心也
[001-30a]
呂曰夏心主脉見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脉來
干心也○楊曰干猶乘也○虞曰母乘子曰虛邪
心脉㣲𢚩者膽邪干小膓也
呂曰小膓心之府脉當浮大而洪長而㣲弦者膽
脉也○虞曰陽干於陽隂干於隂同氣相求也
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呂曰心脉雖&KR0477大當以胃氣爲本今無胃甚故其
脉大甚也此爲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虞曰此
失時脉也
心脉微大者小膓邪自干小膓也
[001-30b]
 呂曰小膓心之府微大者其脉小爲小膓自病故
言自干也○虞曰小膓太陽脉也王於五六月其
&KR0477大而長今得之微大是知小膓之邪自干小
 膓也此曰正經自病法曰正邪故云自干也
心脉緩甚者脾邪干心也
 呂曰緩者脾脉乘心故令心脉緩也○虞曰心脉
 見緩甚此曰子之乗母法曰實邪
心脉㣲緩者胃邪干小膓也
 吕曰胃脉小緩見於心部小膓心府故言干之○
虞曰於心部中輕手得之小緩是也
[001-31a]
心脉濇甚者肺邪干心也
 呂曰濇肺脉故言干心也○虞曰金反凌火此曰
 㣲邪脉也
心脉微濇者大膓邪干小膓也
 呂曰㣲濇大膓脉小膓心府故曰干也
心脉沉甚者腎邪干心也
 呂曰沉者腎脉故言干也○虞曰心火炎上其脉
 本浮今見沉形水來尅火法曰賊邪也
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膓也
呂曰㣲沉者膀胱脉也小膓心府故言干也
[001-31b]
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脉輒變爲十也
 呂曰此皆夏王之時心脉見如此者爲失時脉○
 楊曰剛柔陰陽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身王氣而
 水來干身爲病者通爲之邪也○虞曰推此十變
 之候乃五行勝復相加故聖人謂之五邪也五藏
 各有表裏更相乗之一脉成十故十變也有陽有
 陰故曰剛柔也於本位見他脉故曰相逢干也聖
 人乃以心一藏爲例其餘皆可知也○丁曰其言
 肝邪干心膽邪干小膓者此皆虛邪干心也心邪
 自干心小膓邪自干小膓者此皆爲正邪也髀邪
[001-32a]
 干心胃邪干小膓者此皆爲實邪也肺邪干心大
 膓邪干小膓者此皆㣲邪也腎邪干心膀胱邪干
 小膓者此皆賊邪也所謂剛柔相逢者則十雜也
 其十雜者甲與巳合甲爲剛巳爲柔戊與癸合戊
 爲剛癸爲柔丁與壬合丁爲剛壬爲柔丙與辛合
 丙爲剛辛爲柔乙與庚合乙爲剛庚爲柔凡剛柔
 相逢爲病者剛甚則爲病重柔甚則爲病微柔甚
 剛謂從所不勝於剛故爲病甚也剛逢柔謂從所
 勝於柔故爲病微也其一脉十變之法是師引此
 一部之中二經說此五邪相干爲之十變凡兩手
[001-32b]
 三部各有二經六部之內各有五邪十變也故從
 其首計其數六部十變也數有六十是謂六十首
 也黃帝曰先持隂陽然後診六十首之謂也
十一難曰經言脉不滿五十動而一止
 呂曰經言一藏五十動五藏二百五十動謂之平
 脉不滿五十動者無有五十動也是以一藏無氣

一藏無氣者何藏也然人吸者隨隂入呼者因陽出
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
盡也
[001-33a]
 楊曰按經言持其脉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
 代者五藏皆受氣是爲平和無病之人矣四十動
 而一代者一藏無氣四歲死三十動而一代者二
 藏無氣三歲死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藏無氣二歲
 死十動而一代者四藏無氣一歲死不滿十動而
 一代者五藏無氣也七日死難經言止本經言代
 按止者按之&KR0116於指下而中止名止代者還尺中
 停久方來名曰代也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脉狀
 亦不殊别故兩存之○虞曰此與第八難生氣獨
 絕之義略相似八難言父母生氣源巳絕於兩腎
[001-33b]
 之間故云死也此言一藏無氣言呼吸之間肺行
 榖氣腎間父母之原氣亦無穀氣所養原氣漸耗
 乃知四歲必死故云腎氣先盡也○丁曰五十動
 者是天地隂陽以漏刻爲制度人之脉息爲自有
 損益故無常數其益過於六十心肺有餘也心肺
 有餘則腎肝不足也其損者不及四十之數則心
 肺不足乃腎肝有餘也今陽氣虛少故不滿五十
 也其言動而止者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此是
 陽不榮於下故腎氣先絕也絕則止也此法又與
 生氣獨絕於內同法也
[001-34a]
十二難曰經言五藏脉巳絕於内用鍼者反實其外
五藏脉巳絕於外用鍼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
别之然五藏脉巳絕於內者腎肝氣巳絕於內也而
醫反&KR0024其心肺五藏脉巳絕於外者其心肺脉巳絕
於外也而醫反&KR0024其腎肝陽絕補隂隂絕&KR0024陽是謂
實實虚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呂曰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藏在隔上上氣外爲滎
 衞浮行皮膚血脉之中故言絕於外也腎肝所以
 在內者其藏在膈下下氣內養筋骨故言絕於内
 也○丁曰夫五藏內外者爲心肺在膈上通於天
[001-34b]
 氣也心主於脉肺主於氣外華榮於皮膚故言外
 也腎肝在下通於地氣以藏精血㝡於骨髄心肺
 外絕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絕則骨痿筋緩診
 其脉學者不能明於內外虚實致使鍼藥悞投所
 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是醫殺之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卷之一
[001-35a]
   釋音
一難滎衛上于/平反二難際音祭/盡也三難覆芳福切/反復也
食陵切/侵也乳兖切/下同四難别之上彼/列反
音/色五難菽音/叔六難沉持林/反
七難敦都昆反/厚也八難莖音/衡九難數色角/切
十難緩音/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