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WYG)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巻二十
           陕西廵撫臣/畢沅撰
  名山
漢中府寳山在南鄭縣北十餘里輿地紀勝舊傳山中
得寳珠故名
旱山在南鄭縣西南二十里通志旱一作&KR2494詩瞻彼旱
麓毛傳旱山名漢書地理志南鄭縣旱山池水所出水
[020-1b]
經注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
姓時祈禱焉周地圖記山上有雲即雨傍有石牛十二
頭下有石池水雍大記漢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四峰八
面東臨老渚河北距漢水南接巴山有池水一統志亦
名天池山謹按旱漢以音近而訛後人遂分以為二山/也漢志池水出旱山而雍大記池水出漢山
益為/可據
獅子山在南鄭縣北四十里雍勝略形如獅子上有寳
峰院下有洗佛潭通志潭在獅子山西南水自懸崖下
[020-2a]
注其潭有三地險水深
聽山在南鄭縣西北二十七里輿地紀勝西抵壻水小
溪水經注壻水北發聽山通志俗傳唐公房仙去壻歸
惟聞空中歌管聲因名聽山
天臺山在南鄭縣西北七十里通志頂平如臺有飛泉
數百尺下為深潭號佛子潭
龍岡山在南鄭縣西十里輿地紀勝相傳梁天監中有
龍鬭於此華陽國志龍岡北臨漢水南帶亷津
[020-2b]
中梁山在南鄭縣西十五里輿地紀勝漢中記云以其
鎮梁州之中故名亦見/褒城
黄牛山在南鄭縣西南五十里魏書地形志華陽縣有
黄牛山謹按後魏縣/為華陽地太平寰宇記山有石黄色逺望如
牛因名山下有黄牛川十道記云黄牛川有再熟之稻
土人重之
籠盖山在南鄭縣西南五十里雍勝略其南麓與巴山
相接老渚河源出於此
[020-3a]
峨公山在南鄭縣南六十里通志宋元嘉十一年蕭承
之進據峨公山撃敗楊難當軍梁土民思承之功於峨
公山立廟祀之
仙臺山在南鄭縣南百九十里太平寰宇記一名玉女
山高峻不可登上有古城三門道經云玉女所居之地
故名輿地紀勝一名米倉山與大巴山相連有韓信廟
及截賢嶺云蕭何追韓信至此縣志米倉山高聳摩雲
登其巔則褒沔洋鳯俱歸一覧
[020-3b]
大巴山在南鄭縣南百九十里接西鄉界一統志亦名
巴嶺山水經注亷水出巴嶺山元和郡縣志旁臨漢江
與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國
梁州山在南鄭縣東南百八十里一統志亦名梁山太
平寰宇記爾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州因
山名輿地紀勝其西與孤雲兩角諸山相接大山四圍
其中三十里許甚平曠或云古梁州治也
武鄉谷在南鄭縣東北三十里十道志蜀封諸葛亮為
[020-4a]
侯國
駱谷在南鄭縣東北百二十里通志自洋之真符至此
屈曲八十里八十四盤姜維伐魏出此已上/南鄭
雲霧山在褒城縣西北七十里通志絶頂有崖高百尺
横數十歩縣境高山此為第一上有水痕如龍黒白各
四顛倒懸挂其東西横截者為横當山乃雲霧山北界

連城山在褒城縣北六里通志下臨褒水相傳為漢王
[020-4b]
練兵處亦名漢王山
鷄翁山在褒城縣北一統志即連城後山也高峰突起
類鷄冠因名稽神録唐温造為興元節度使行漢中大
雨平地水尺餘不可進乃禱鷄翁山神疾風驅雲即時
晴霽文宗聞其事封山神為侯
石門山在褒城縣北十里左思蜀都賦岨以石門水經
注褒水東南逕大石門歴故棧道下谷又東南歴小石
門石門穿山通道六丈有餘刻石言漢永平中司𨽻校
[020-5a]
尉犍為楊厥所開逮建和二年大中大夫同郡王升琢
石頌徳以為即石門道蜀王時五丁所開厥盖因而廣
之門在漢中之西褒中之北後魏王逺石門銘序正始
元年漢中獻地褒斜始開至石門北一里西上鑿山為
道峭岨盤紆行者苦之梁秦初附刺史羊公表求自迴
萬以東開剏道路至永平二年畢工閣廣四丈路廣六
丈皆填溪棧壑砰險梁危自迴萬至谷口三百餘里連
輈駢轡莫不通焉縣志石門在縣北鷄頭闗下此門通
[020-5b]
可避七盤之險南三十歩為手爬崖崖南五十歩為一
㸃油石魏王逺石門銘龍門斯鑿大禹所彰茲巖乃穴/肇自漢皇道由國中以宣四方其功伊何既逸
且康去深去阻匪□匪艮西帶汧隴東控樊㐮河山雖/險漢德是強昔為畿甸今則闗疆永懷古烈跡在人亡
不逢殊績何用冉光水眺収皛林望幽長夕凝晚露晝/&KR0636曙霜秋風夏起寒烏春傷穹窿高閣有車轔轔成夷
古道駟牡其駰千載絶軌百兩更新敢刋巖曲以紀鴻/塵唐李商隱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詩樓上春
雲水㡳天五雲章色破巴牋諸生个个王恭栁從事人/人庾杲蓮六曲屏風江雨急九枝燈檠夜珠圓深慚走
馬金牛路驟和/陳王白玉萹
 臣/謹按石牛道即金牛道自沔縣西南至四川之大
[020-6a]
 劍闗口皆謂之金牛道考漢中入蜀之道有二其一
 即金牛其一謂之米倉自南鄭而南循山嶺逹於四
 川之巴州曺操擊張魯魯奔南山入巴中乃米倉道
 也今驛路所趣盖金牛道而米倉為僻徑焉
箕山在褒城縣北二十里輿地紀勝箕山上有池四時
不涸俗號秦王獵池山南有穴號丙穴有谷號道人谷
即鄭子真隱處水經注丙穴出嘉魚常以三月出十月
入地穴口廣五六尺去平地七八尺泉懸注魚自穴下
[020-6b]
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下注褒水
七盤山在褒城縣北十里通志在鷄頭闗下盤迴七轉
方至山頂由此入連雲棧山頂有洞下有穴大如斗名
魚洞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詩獨遊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忩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緑清夜子
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龍峯在褒城縣北二十五里通志巨石崚嶒突出有如
龍首直走烏龍江岸波濤吞吐如龍之吸浪
衙嶺山在褒城縣西北九十八里漢書地理志武功縣
[020-7a]
褒斜二水俱出衙嶺山水經注褒水西北出衙嶺山謹/按
縣北九十里有馬道山山東北有鳯凰山一名太白山/人縣北九十五里有燕子崖以道里計之疑即衙嶺矣
石笋山在縣北百二十里通志山下有龍潭廣一畝許
遊者至潭隈相戒無謦欬有之則澈底清潭頃刻渾濁
見者無不駭心又相近有迴水洞褒水至此潛入崖穴
東通城固縣壻水河
雲夢山在褒城縣西北五十里牛頭山後一統志俗名
觀山最高處有雲臺觀觀東一里曰飛仙崖石峯壁立
[020-7b]
高三百五十五丈崖下曰龍洞深數歩下有石池水自
上滴入不溢不涸又西三里有青龍洞深丈餘亦有石
池又有聖水洞石井亦深丈餘
赤崖在褒城縣西北一統志褒斜閣道所經亦曰赤岸
蜀漢置赤岸庫於此儲軍資趙雲别傳雲有軍資餘絹
請悉入赤岸武庫是也通志孔明與兄瑾書曰頃大水
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
牛頭山在褒城縣西二十五里魏書地形志武鄉縣有
[020-8a]
牛頭山謹按武郳縣今在/南鄭魏屬褒中郡太平寰宇記山高百仭其上
雲覆如笠即雨故亦號為戴笠山雍勝略山有巨石似
牛頭其下有靈液泉
女郎山在褒城縣西南八十里水經注漢水南有女郎
山上有女郎冡裁有墳形山有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
人謂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廟及擣衣石有小水北流入
漢謂之女郎水輿地紀勝俗呼姑子山
華山在褒城縣西南一百十里通志根盤百里許有洞
[020-8b]
高大深邃内有靈湫禱雨輙應
中梁山在褒城縣南三十五里一統志南麓有玉女洞
溪水自山峽下瀉懸如瀑布又數歩有水湧出為玉女
泉合溪水灌田縣志從山南入褒城有三道東曰猴子
嶺中曰土地埡西曰石梯口石路﨑嶇迤西孤峯特立
者曰大孤山又西峙立兩河口者曰小孤山互見/南鄭
金華山在褒城縣南九十里通志從外望之層巒叠嶂
包裹有如蓮花自内視之逶邐平曠最為幽勝相近有
[020-9a]
青銼山山多杉檜其頂有石如銼
孤雲山在褒城縣南百二十里通志與兩角山相連上
有石刻云漢相蕭何追韓信至此玉堂閒話興元南有
路通巴州其路深溪峭巖捫蘿摸石一上三日逹於山
頂行人止宿則絙蔓繫腰縈樹而寢不然則堕深澗其
絶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淮
隂侯廟在焉
玉映山在褒城縣南百九十里一統志明嘉靖中始開
[020-9b]
有石竇曰麒麟洞可以禱雨通志入洞數里如下井見
巖溜下垂凝結若柱又歴數門始見泉水淵澄莫測至
今遇旱必禱
黄鹿谷在褒城縣東二十里太平寰宇記谷中多鹿土
人亦名黄鹿山輿地紀勝亦名鹿堂谷
褒谷在褒城縣東北十里通志自此入連雲棧西北一
百五十里入鳯縣界又二百二十里直抵郿縣之斜谷
今亦謂之南口所謂南口曰褒也史記正義褒谷在梁
[020-10a]
州褒城縣北五十里左思蜀都賦良朩攢於褒谷注褒
中縣南口斜谷水源在北南流經褒中故北口曰斜南
口曰褒同一谷耳長四百七十里水經注褒水自小石
門又東南歴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已上/褒城
通闗山在城固縣北三十里通志即通闗勢水經注壻水
經通闗勢南山高百丈餘高祖北定三秦蕭何守漢中欲
修北道通闗中故名為通闗勢輿地紀勝山在壻水北
桃林山在城固縣北四十里雍勝略上有石觀音像隱
[020-10b]
然崖壁間其相近有風高山上有風洞怒吼不息壓之
以大石亦吹起又稍東有五峰山五峰列如屏
九真山在城固縣北五十里輿地紀勝道家謂太白山
六百里與三嵎山相接大峰上有九真玉井
斗山在城固縣西北二十里雍勝略與三嵎山對峙脉
自三嵎迤邐而南迴轉東向一峰聳起有似斗杓壻水
自北縈繞東出上有昇仙觀古稱福地道經云斗山有
五穴通崑崙隴山武當青城長安穴有肉芝得而食之
[020-11a]
可延壽
三嵎山在城固縣西北四十里輿地紀勝高聳萬仭中
多靈藥太平寰宇記周地圖云三嵎山上有三峰如覆
鼎足
白雲山在城固縣東北三十里通志山東有神崖山南
有駱駝山西連牛蹄山北接龍泉山多産藥物俗傳張
良辟榖於此已上/城固
興勢山在洋縣北四十三里通志一名鎮勢山一名興
[020-11b]
勢坂魏書地形志龍亭縣有鎮勢山謹按龍亭故/城在縣東水經
注小城固城北百二十里有興勢坂諸葛亮出駱谷戍
興勢置烽火樓處元和郡縣志洋州興道縣後魏分置
興勢縣治興勢山上謹按興道故城在今縣/東興勢故城在縣東北太平寰宇
記在興道縣西北今郡城所枕自然隴勢形如一盆外
險而内有大谷為盤道以上數里始及四門最為險固
篔簹谷在洋縣北十里宋蘇軾篔簹谷偃竹記篔簹谷
在洋州文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
[020-12a]
府志由土門入循灙水而陟其上内平外昻一覧山無
遺勝又掘地三尺即得水産佳竹舊有亭今廢竹亦蕩

釋子山在洋縣北十五里通志唐僧法照居於此其山
峭削孤危崕腹有洞僅可容身即唐法照念佛聲聞長
安處也因名念佛巖下臨碧潭澄澈如鏡每嵗五月五
日泛五色泡光彩色奪目
灙谷在洋縣北三十里一統志即駱谷南口唐書地理
[020-12b]
志興道有駱谷路南口曰灙谷北口曰駱谷輿地紀勝
駱谷在真符縣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盤通志後魏之
灙成郡以此名謹按灙城故/郡在今縣北
石銼山在洋縣北五十里雍勝略山最高每雨必有雲
出其頂通志九十四峰高聳連雲上有石樁石箱
漢王嶺在洋縣北七十里通志即駱谷道漢高祖曽經
此其相近有八里洞在層山中有平原八里故名
寒泉山在洋縣北百二十里水經注陽都坂西連寒泉
[020-13a]
嶺漢中記曰自西城渉黄金峭寒泉嶺陽都坂峻崿百
里絶壁萬尋既造其峰謂巳踰崧岱復瞻前嶺又倍過
之通志仙人李八百居此唐公房師事八百房謁八百
以杖指崖間泉即湧出清涼特甚因以名山
華陽山在洋縣北百四十里通志唐分置華陽縣在今
縣北以此名也
子房山在洋縣西四十里通志相傳為留侯辟榖處多
藥苗山接城固界
[020-13b]
祈子山在洋縣南七里通志一名鳯翼山下瞰漢江東
枕沙河上有聖母祠祈禱輙應故名俗訛為雞子山山
巔有雲即雨旱常禱此
龍亭山在洋縣東二十五里通志昔置龍亭縣於此輿
地紀勝赤坂在洋州東龍亭山土色甚赭建興八年魏
軍侵漢武侯次城固赤坂以待之即此通鑑地理通釋
赤坂為龍亭入子午谷之口
黄金谷在洋縣東八十里通志漢水經其中亦謂之黄
[020-14a]
金峡灘石迅惡舟楫難過水經注山有黄金峭水北對
黄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險折七里氐掠漢中阻此
為戍與鐵城相對昔楊難當令薛健據黄金姜寳據鐵
城隂平太守蕭祖攻㧞之敗退酉水元和郡縣志黄金
縣西北有百畝山黄金谷其谷水陸艱險語曰山水艱
阻黄金子午魏曺爽伐蜀蜀將王平拒之於黄金谷謂
此山也
子午谷在洋縣東百六十里元和郡縣志黄金縣有驛
[020-14b]
即子午道也舊道在今金州安康縣界梁將軍王神念
以舊道縁山避水橋梁百數多有毁壞乃别開乾路更
名子午道即此路也府志子午谷有二一在洋縣東一
百六十里此漢魏舊道也梁别開乾路在縣東三十里
龍亭
三嶺在洋縣東北二百餘里通志蜀漢費禕拒曺爽處
太白山在洋縣東北唐書地理志真符縣有太白山真
符洞輿地紀勝山去真符縣四百五十里面𨽻鳯翔背
[020-15a]
屬真符唐天寳中得玉册於此謹按縣圖北至郿縣界/二百一十里而太白山
在郿縣東南似不應相去如此其逺舊志謂山在縣北/四十五里雖或譏其誤然以道里計之大約不過二百
餘里縣已/上洋
巴山在西鄉縣西南接四川巴州界通志一名巴嶺山
一名大巴山即南鄭之大巴嶺也輿地紀勝巴嶺山在
舊洋源縣南十里謹按洋源故/城在縣南
龍洞在西鄉縣西南石壁嵌空洞凡數十處投以石則
風雨立至
[020-15b]
鳯凰山在西鄉縣南十五里通志又相近有皁軍山宋
吴玠屯兵於此上有擂鼔臺又縣南二十里有元陽洞
近時龍洞祈雨以瓶投洞中年餘出於元陽洞人皆異

穿石崖在西鄉縣南七十里通志絶壁千仭上有水簾
宋進士雷忠避兵處削成一壁高不可攀穴容千人白
雲時聚時散故穴不常見
星子山在西鄉縣南三百里通志洋水源出於此
[020-16a]
午子山在西鄉縣東南二十里一統志一名母子山三
峰削立二水環流山巔有洞四五深不可測風出入有
聲謂之風洞亦謂之午子洞又聖水峡在山之東峡中
有泉自穴湧出一日三潮謂之龍泉又飛龍山在午子
山左冠朱山在午子山右一名華表山峯巒峭㧞
紅崖洞在西鄉縣東十里茂林脩竹高閣臨流為邑之

饒風嶺在西鄉縣東北一百五十里一統志在漢江北
[020-16b]
岸與石泉接界乂見石泉/已上西郷
豆積山在鳯縣北一里通志一名龍腦山一名遯跡山
方輿勝覧唐冲妙先生張果之别隱淳熈中憲使李大
正大書遯跡山三字鐫於山麓
父子谷在鳯縣北二里通志唐僖宗幸蜀至白石鎮有
村叟進醴問其居曰父子谷因賜金帛太平寰宇記有
大小石若相懷抱因名
南岐山在鳯縣南十里雍勝略上有竹雲洞内有湫池
[020-17a]
旱禱多應
紫柏山在鳯縣南百三十里通志一名紫栢坂有洞在
山巔石壁峻險人不可到太平寰宇記紫栢坂在梁泉
縣東周地圖云其山兩頭高状如龍形一名龍如山山
多紫栢方輿勝覧山中有七十二洞仙人多隱於此隴
蜀餘聞紫柏山在柴闗嶺南相傳留侯辟榖於此下有
留侯祠
馬鞍山在鳯縣東南二十里通志安河水出此水經注
[020-17b]
馬鞍水東出馬鞍山
鳯凰山在鳯縣東三里通志世傳鳯凰常集於此一統
志一名鸑鷟山
玉皇山在鳯縣東八十里一統志山極高寒不生禽鳥
絶頂有大石覆如殿宇
御愛山在鳯縣東北三十里方輿勝覧在松林堡側唐
韋莊入蜀記大散嶺之北僖宗廵幸歴山下愛玩不能
去因名
[020-18a]
興趙原在鳯縣東北方輿勝覧紹興十二年與金分劃
乃割秦商之半又棄和尚原方山原以大散闗為界於
闗内則興趙原為控扼之所
黄牛塞山在鳯縣東北百十里通志宋吴玠將楊從義與
金薩里罕大戰於此已上/鳯縣
定軍山在沔縣東南十里雍勝略兩峯對峙山下有坡
可駐萬軍蜀將黄忠斬夏侯淵於此蜀志建安二十四
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縁山稍前依定軍山勢作營
[020-18b]
夏侯淵將兵來争先主命黄忠乗高攻之斬淵遂有漢
中華陽國志定軍山北臨沔水水經注沔陽故城南對
定軍山謹按沔陽故/城在縣東隴蜀餘聞顧璘云武侯兵書匣在
定軍山上壁立萬仭非人跡可到余兩經其地初視匣
其色淡紅後則鮮明若更新者殆不可曉雍大記山下
有諸葛武侯墓詳見/占蹟
卧龍山在沔縣北一里一統志東連百丈坡上有蓮花
池池上舊有卧龍亭相傳武侯讀書處
[020-19a]
鐵山在沔縣北五里通志宋隆興時姚仲置寨於此以
禦金人
潭毒山在沔縣西北八十五里雍大記在舊大安軍之
三泉今沔縣地宋紹興三年金薩里罕入興元劉子羽
築壘於此以扼之謹按舊大安軍三泉故城/俱在今縣西南接寧羌界
白馬山在沔縣西五里水經注濜水逕張魯治東水西
有山庾仲雍謂之白馬塞太平寰宇記西縣有白馬山
張衡家傳云衡於濜口升仙時乗白馬後人遥望山上
[020-19b]
徃徃有白馬徃來因名
嶓冡山在沔縣西南一百十里接寧羌界隋書地理志
西縣有嶓冡山詳見/寧羌
卓筆山在沔縣南二十五里通志峯巒削起如筆架下
有聖水亢旱不涸宋元時禱雨多應
龍門山在沔縣南六十里通志石穴數十丈其狀如門
何景明仇池諸山記在官道傍懸壁環合上透碧虚中
敞大洞下潄清泉水簾懸夏氷柱凝冬宋文潞公宋景
[020-20a]
文趙清獻王素韓絳吕況吕公弼吕大防皆有留題行
三里乂有龍洞蘇元老云自利至興行五百里幾半蜀
道而巖洞之可喜莫如龍洞重簷厦屋深不可測
武興山在沔縣東北十五里通志東臨舊州河西接百
丈坡元褒州城在此又百丈坡在縣東北二十里由鳯
縣南桑砰舖而入至百丈坡而出路長二百里為古陳
倉道今荒塞已上/沔縣
巾子山在略陽縣南三里太平寰宇記山半有洞名硃
[020-20b]
沙洞通志一名鳯凰山一名三峰山首冠羣山髙聳萬
仭卓然壁立有楊難當祠又有對融山在其後
天池山在略陽縣北四十里通志山巔有池方一畝水
深丈許冬夏澄瀅
八渡山在略陽縣北七十里通志四面險阻林朩幽深
山溪交萃路列三岐要害之區也縣志山接徽縣界為
徽鳯要路
朝陽洞在略陽縣北百二十里通志在白水江邊懸崖
[020-21a]
間一名藥水洞有佛宇其内有鍾乳石蓮花盆承石上
水飲之已疾左壁瀑布十餘尋又雷洞深不可測中殷
殷有聲又風洞外狹内廣時有風出又雨洞嵌空玲瓏
頂覆千葉石蓮有水四時傾瀉傳為勝槩
青泥嶺在略陽縣北百五十里通志古棧道也後改道
於白水江九域志長舉縣有青泥嶺謹按長舉故城在/縣北宋余靖過青
泥嶺詩老杜休誇蜀道難我聞天險不同/山青泥嶺上青雲客二十年來七往還
寳子山在略陽縣西北通志相傳其山産金寳相近有
[020-21b]
天忩山壁上有穴如忩又有萬仭山蒼崖蔽日危峯矗
雲上有白起寨下枕嘉陵江有闗
落叢山在略陽縣西北通志周武帝改落叢郡以是名

藥水巖在略陽縣南七里嘉陵江上方輿勝覧去沔州
城七里南有二石洞洞有泉能療疾謹按宋改武興/為沔州即今治
志兩洞之間有一泉西流入嘉陵江謂之藥水飲之愈
疾上山五里又有石乳洞容千餘人前有一泉不竭
[020-22a]
玉女山在略陽縣東南三十里名山記山高千仭雲霞
映之不見其巔山半有白石如人冠冕坐於崖間前有
白石數層如人侍立狀
飛仙嶺在略陽縣東南四十里方輿勝覧相傳徐佐卿
化鶴昇仙之地上有閣道百餘間即入蜀大道謹按沔/縣雲濛
山亦相傳有徐佐卿事疑其一山連亘而兩載之唐杜/甫飛仙閣詩土門山行窄㣲徑縁秋毫棧雲闌干峻梯
石結搆牢萬壑欹踈林積隂帶奔濤寒日外澹泊長風/中怒號歇鞍在地底始覺所歴高往來雜坐卧人馬同
疲勞浮生有定分饑飽豈可/逃嘆息謂妻子我何隨汝曺
[020-22b]
大丙山在略陽縣東南七十里又小丙山兩山相連左
思蜀都賦嘉魚出於丙穴注丙穴在漢中沔陽縣有魚
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丙地名也太平寰宇記大景小
景二山景字本為丙唐諱改之並在順政縣東西七十
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對高百餘丈山衣石髪被於崖際
北有穴方圓二丈餘其穴有水潛流土人相傳為丙穴
周地圖記云以其口面丙因以為名沮水經穴門而過
或謂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有魚從穴出躍相傳名
[020-23a]
為嘉魚左太沖賦所謂嘉魚是此山也
 臣/謹按水經注丙水上承丙穴下注褒水據此丙穴
 當在褒城而劉逵蜀都賦注謂在沔陽縣太平寰宇
 記因以為沮水所經二者不能相合雍勝略又以寧
 羌州有嘉魚洞為即丙穴其餘在褒沔之間漢川南
 北魚洞不一其處通志謂地氣相類魚自穴出者多
 而人皆欲假丙穴以美其名紀載或多失實其説信
 矣臣/又考前代地志所載丙穴不獨在漢中如巴陵
[020-23b]
 昆陽皆有之而蜀中尤多若卭州大邑縣萬州梁山
 縣逹州明通縣並稱有丙穴産嘉魚則又紛然不可
 悉數矣至一統志略陽丙穴盖本太平寰宇記通志
 列入沔縣而以略陽之二景山為悮然考略陽接壤
 沔縣略陽之東南即沔縣之西北通志謂在沔縣西
 北八十里覆其地理與在略陽者實則一山今從一
 統志載之
石鑑山在略陽縣東北通志山崖當中一石片方廣尺
[020-24a]
餘光明可鑑已上/略陽
嶓冡山在寧羌州北九十里接沔縣界書禹貢導嶓冡
至於荆山孔傳漾水出嶓冡在梁州山海經嶓冡之山
漢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沔張衡西京賦終南太乙連岡
乎嶓冡潘岳西征賦跨平原而連嶓冡通典漢中金牛
縣嶓冡山禹導漾水東流為漢水唐六典山南道名山
曰嶓冡漢中記嶓冡以東水皆東流嶓冡以西水皆西
流故俗以嶓冡為分水嶺通志背連氐道前接葭萌東
[020-24b]
西兩漢界以分流梁益二州雄為扼塞踞褒沔之上游
當巴蜀之門户唐盧照隣早度分水嶺詩丁年逰蜀道/斑髩向長安徒費周王粟空彈漢吏冠
馬蹄穿欲盡貂裘破轉寒層氷横九折積石凌七盤重/溪既下潄峻峯亦上干隴頭聞戊鼔嶺外咽飛湍瑟瑟
松風急蒼蒼山月團傳/語後來者行路誠獨難
 臣/謹按嶓冡有二一在秦州漢地理志隴西郡西縣
 有嶓冡山考漢之西縣在今秦州界山為西漢水所
 出乃雍州山一在寧羌州後魏地形志嶓冡縣有嶓
 冡山此則東漢水所出盖魏嶓冡縣本漢沔陽縣地
[020-25a]
 隋為西縣唐為金牛宋為三泉元為大安見於隋志
 通典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元大一統志諸書者
 胡渭云自後魏以來地名六變而山則一皆古梁州
 之域其為禹貢之嶓冡無疑至山海經漢水出鮒鰅
 山亦即茲山之異名惟漢地理志山海經注華陽國
 志所指漾水出嶓冡在氐道縣今不知氐道故縣所
 在宜從闕疑之義焉
蓮屏山在寧羌州北十里通志羣峯秀聳如蓮花又如
[020-25b]
屏障故名
滴水巖在寧羌州北三十里輿地紀勝在大安軍西七
十里兩山峭㧞其中一峯有飛泉千丈下至山根&KR0557
成五花
龍門山在寧羌州西北一百五里輿地紀勝山下有龍
洞深七十三歩廣半之兩傍石壁嵌空若龍鱗甲皆具
其下皆平石水行其上
魚山在寧羌州西北百五十里輿地紀勝龜山與魚山
[020-26a]
同在江北乂有龍山在江南通志魚山在陽平闗嘉陵
江北巋然獨高頂平而濶相傳昔武侯屯兵於此
壺子臺山在寧羌州西南四十五里輿地紀勝自韓溪
西四十餘里水出巖下成潭潭口湍流成溪下流五里
平地突出一峯如浮圖狀上干雲霄謂之壺子臺
嘉魚洞在寧羌州南七十里雍勝略在西流河崖畔秋
冬水涸則魚藏春夏水漲則魚出味美似鰣所謂出自
沔南之丙穴即此
[020-26b]
五丁山在寧羌州東北四十里一統志其峡曰五丁峡
亦曰金牛峡相傳即秦作五石牛紿蜀蜀王令五丁開
導引牛處峡口懸崖萬仭水自峡中噴薄而出下合漾
水為蜀道之最險者峡南兩崖峙立懸崖兩大石東崖
為石鼔西崖為石鐘
玉簪山在寧羌州東北六十里通志山有要領亭為一
郡登覧之要其後最高處曰鷄冠山
天池山在寧羌州東北七十里通志層巒叠嶂逈出羣
[020-27a]
峯其上有池四時不涸有寒氣逼人人莫敢近近則雷
電立至
龍洞一在寧羌州東北百里通志自高而下凡丈餘洞
三十重皆有二石柱為之障限内有天生石牀牀下有
水不竭遇旱取水雨即至一在州西百五十里洞出崖
間有天然石梁如龍門狀中有石像巳上/寧羌
 
 
[020-27b]
 
 
 
 
 
 
 
 闗中勝蹟圖志巻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