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7 河南通志-清-田文鏡 (WYG)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南通志巻十六
  河防五
   河防事宜附河南境黄河及堤工圖/
 蘇轍曰黃河之性急則通流緩則淤澱既無東西皆
  急之勢安有兩河並行之理
 任伯雨曰河流混濁泥沙相半流行既久迤𨓦淤澱
  則久而必決者勢也惟因其所向寛立隄防約攔
[016-1b]
  水勢使不至於大段漫流而已
 宋史河渠志曰黃河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
  名自立春之後東風解凍河邊人候水初至凡一
  寸則秋夏當至一尺頗為信驗謂之信水二月三
  月桃花始開氷泮雨積川流猥集波瀾盛長謂之
  桃花水春末蕪菁花開謂之菜花水四月末壟麥
  結秀擢芒變色謂之麥黄水五月𤓰實延蔓謂之
  𤓰蔓水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隂沍寒氷堅晚泮
[016-2a]
  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蕩山石水帶礬腥併流
  於河故六月中旬後謂之山礬水七月菽豆方秀
  謂之豆花水八月菼薍花謂之荻苗水九月以重
  陽紀節謂之登高水十月水落安流復其故道謂
  之落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斷水雜流乘寒復結謂
  之蹙凌水水信有常率以為準非時暴漲謂之客
  水
 胡渭禹貢錐指曰宋君臣論治河往往有格言而無
[016-2b]
  變通如元豐四年神宗謂輔臣曰水性趨下治水
  則無違其性如能順水所向徙城邑以避之復有
  何患此格言也然施之於商胡北流適得其宜若
  地平土疏潰溢四出所占不止一河之地者豈亦
  當順水所向遷城邑以避之乎歐陽修曰河本泥
  沙無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水行漸壅乃决上流
  低處故大河已棄之故道自古難復此格言也然
  瓠子決二十餘年而武帝塞之河復北行二渠河
[016-3a]
  浸汴濟注淮泗六十餘年而王景治之仍由千乘
  入海今橫隴之徙裁二十年安見必不可復但北
  流實為利便不當更事橫隴耳張商英曰治河當
  行其所無事一用隄障猶塞兒口止其啼此格言
  也語出賈讓然讓意謂正道常流不可傚戰國為
  之曲防耳若衝激之處潰溢可虞非增卑培薄何
  以禦之此數說者譬如奕者必勝之著而低手混
  施之則全局皆空古今經驗之方而庸醫誤用之
[016-3b]
  則殺人無算故治河之道或新或舊或合或分或
  通或塞或無事或小有事或大有事神而明之存
  乎其人茍非其人則必有害孟子所以惡執一也
 潘季馴河防一覽曰水以海為壑向因海壅河高以
  致決堤四溢談河患者皆咎海口而以濬海為上
  策竊謂海無可濬之理惟當導河以歸之海則以
  水治水即濬海之策也然河又非可以人力導也
  欲順其性先懼其溢惟繕治隄防俾無旁決則水
[016-4a]
  由地中沙隨水去即導河之策也
 又曰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尺寸之
  水皆由沙面止見其高水合則勢猛勢猛則沙刷
  沙刷則河深尋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見其卑築堤
  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於兩旁則必能直刷於
  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勢此合之所以愈於分也
 又曰欲疏下流先固上源欲遏旁支先防正道蓋築
  塞似為阻水不知力不專則沙不刷阻之乃所以
[016-4b]
  疏之也合流似為益水不知力不宏則沙不滌益
  之乃所以殺之也
 又曰治河者無一勞永逸之功惟有補偏救弊之策
  不可有喜新炫奇之智惟當收安常處順之休勿
  持求全之心苛責以萬難之事勿以束濕之見强
  制乎叵測之流勿&KR0773已試之規遂惑於道聽之說
  循兩河之故道守先哲之成矩便是行所無事舍
  此他圖即孟子所謂惡其鑿矣
[016-5a]
 又曰河流日久土日鬆土愈鬆水愈濁平時之水以
  斗計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則居其八矣以二升
  之水載八升之沙非極湍急即至停滯故水分則
  流緩流緩則沙停勢所必至草灣一開而西橋故
  道遂淤崔鎭一決而桃清以下遂澀崔家口決而
  秦溝遂為平陸近事固可鑒也
 又曰堤以遥言何也蓋縷堤切近河濵束水太急怒
  濤湍溜必至傷堤遙堤離河頗遠或一里餘或二
[016-5b]
  三里伏秋暴漲之時難保水不至堤然出岸之水
  必淺既遠且淺其勢必緩緩則堤自易保也
 又曰或問云土之有川猶人之有口也治土而防其
  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故禹之治水以導而今治
  水以障毋乃止兒啼而塞其口乎應之曰昔白圭
  逆水之性以隣為壑是謂之障若順水之性隄以
  防溢則謂之防防之者乃所以導之也河水盛漲
  之時無堤則必旁溢旁溢則必汎濫而不循軌豈
[016-6a]
  能以海為壑耶故河以海為口障旁決而使之歸
  於海正所以宣其口也
  一築堤 凡黃河之堤必遠築大約離岸須三二
  里庶容蓄寛廣可免决齧切勿逼水以致易决堤
  之高卑因地勢而低昂之先用水平打量毋一槩
  以若干丈尺為凖務取眞正老土毎高一寸即夯
  杵三二遍若有淤泥與老土同苐須取起晒晾候
  稍乾方加夯杵其取土宜遠切忌傍堤挖取以致
[016-6b]
  成河積水刷損堤根驗堤之法用鐵椎筒探之或
  間一掘試堤式貴坡切忌陡峻如根六丈頂止二
  丈俾馬可上下故謂之走馬堤
  工費凡剏築者每方廣一丈高一尺為一方計四/工土近者每工銀三分最近者二分土遠者四分
  如堤根六丈頂二丈須通融作四丈折算此計土/論方之法也如幇堤則先計舊堤若干今增高濶
  各若干亦以/前法折算
  一塞决 凡堤初决時急將兩頭下埽包裹官夫
  晝夜看守稍待水勢平緩即從兩頭接築如水勢
[016-7a]
  洶湧頭裹不住即於本堤退後數丈挖槽下埽如
  裹頭之法刷至彼必住矣此謂截頭裹也如又不
  住即於上首築逼水大壩一道分水勢射對岸使
  囘溜衝刷正河則塞工可施矣塞將完時水口漸
  窄水勢益湧又有合口之難須用頭細尾粗之埽
  名曰鼠頭埽俾上水口濶下水口收庶不致滚失
  而塞工易就也埽以土勝為主埽臺須要卧羊坡
  以便推挽揪頭繩須要𦂳扯以防下淌又須時時
[016-7b]
  打鬆令其深下仍覔慣會泅水之人入水探驗埽
  底着地方下簽樁簽樁須要酌中埽埽釘着方為
  堅固倘有數寸空懸未有不敗事者如寒天或水
  急不能泅水即看揪頭寛鬆便是着地之驗繫繩
  留撅令人耑守略有走動便須另下一撅撅頭上
  塡記第幾埽揪頭滚肚明白以便查㸃收放埽面
  出水未高仍加一小埽不可多用土牛推埽時易
  動故也此等事須要勇往直前俗謂之搶埽稍稍
[016-8a]
  逗遛必有後悔
  如用大埽長五丈高六七尺者用草六百束每束/重十觔稍柳一百二十束每束重三十觔如無柳
  稍以葦代之草繩六十套每套四十二條每條長/二丈四尺樁木五根揪頭滚肚繩四條共用&KR1064
  百五十觔土夫逺近不等難以預/計中埽并土牛工料以次遞減
  一築順水壩 俗名雞嘴又名馬頭專為喫𦂳迎
  溜處所如本堤水刷洶湧雖有邊埽難以久恃必
  須將本埽首築順水壩一道長數十丈或五六丈
  一丈之壩可逼水遠去數丈堤根自成淤灘而下
[016-8b]
  首之堤俱固矣安埽之法上水邊廂埽宜出將裹
  頭藏入在内下水埽宜退藏入裹頭埽内庶水不得
  揭動埽也
  如築長六丈濶四丈高一丈用埽將兩面廂邊每/邊用埽二行裹頭二行中間塡土每行用埽三層
  共計用中埽十八個每個長五丈高三尺用草四/百束柳稍八十束草繩四十條排樁簽樁共用樁
  木四根人夫二十五工共用捲埽堤夫四百五十/工運土堤夫二百工俱不議工食共用草七千二
  百束柳稍或葦一千四百四十束草繩七百二十/套樁木七十二根行繩十二條每條重四十觔共
  &KR1064四百八十觔如/無柳稍以葦代之
[016-9a]
  一下䕶根乾埽 凡堤係埽灣須預下乾埽以衞
  堤根此埽須土多料少簽樁必用長壯入地稍深
  庶不坍蟄
  如下長三丈高三尺埽一個用草一百六十束柳/稍四十束草繩十二套樁木三根量用&KR1064作行繩
  用堤夫二十/工不議工食
  一造滚水石壩即減/水壩 為伏秋水發盈槽恐勢大
  漫堤設此分殺水勢稍消即歸正槽故建壩必擇
  要害卑窪去處堅實地基先下地釘樁木平下龍
[016-9b]
  骨木仍用石楂□鐵□縫方鋪底石壘砌雁翅宜
  長宜坡跌水宜長迎水宜短俱用立石攔門樁數
  層其地釘樁須紥鷹架用懸硪釘下石縫須用糯
  汁和灰縫使水不入
  如石壩一座壩身連雁翅共長三十丈壩身根濶/一丈五尺收頂一丈二尺高一尺五寸迎水濶五
  尺跌水石濶二丈四尺四雁翅各斜長二丈五/尺高九尺用粗細石計長一千三百九十餘丈
  一建石閘 建閘節水必擇堅地開基先挖固土
  塘有水即車乾方下地釘樁將樁頭鋸平□縫上
[016-10a]
  用龍骨木地平板鋪底用灰麻艌過方砌底石仍
  於迎水用立石一行攔門樁二行跌水用立石二
  行攔門樁八行入地平板鋪完工過半矣自金門
  起兩面壘砌完方鋪雁翅
  金門長二丈七尺兩邊轉角至雁翅各長五丈共/用石三千一百丈閘底海漫攔水跌石共用石九
  百丈二項共/用石四千丈
  一建涵洞 建涵洞以洩積水基址亦擇堅實方
  可下釘樁砌石水多則建二孔少止一孔
[016-10b]
  如涵洞一座口濶一丈五尺身長二丈中立石牆/一堵亦長二丈寛五尺分為二孔每孔寛五尺兩
  邊四雁翅各一丈五/尺共用石二百丈
  一建車船壩 先築基堅實埋大木於下以草土
  覆之時灌水其上令軟滑不傷船壩東西用將軍柱
  各四根上施天盤木各二下施石窩各二中置轉
  軸木各二根每根為竅二貫以絞關木繫蔑纜於
  船縳於軸執絞關木環軸而推之
  一挑河 凡挑河面宜濶底宜深如鍋底樣庶中
[016-11a]
  流常深且岸不坍塌如不用堤須將土運於百餘丈
  外以免淋入河内
  凡剏開河者每方廣一丈每夫日開深一尺為一/工挑濬泥水相半者減十分之五全係水中撈取
  者減十之七八取土登岸就/而築堤者亦以半折算焉
  一閘河偶淺急疏之法 凡閘河淺處如水溜在
  中須兩岸築丁頭壩以束之水溜在傍將淺處順
  築束水長壩以逼之水由壩中其勢自急中溜自
  深如淺處不多或排板插下泥内逼水湧刷或排
[016-11b]
  小船用杏葉杓挖濬必不得已則用樁草製活閘
  節水亦一䇿也
  一栽柳䕶堤 卧柳長柳須相兼栽植卧柳須用
  核桃大者入地二尺餘出地二三寸許柳去堤址
  約二三尺宻栽俾枝葉搪禦風浪長柳須距堤五
  六尺許既可捍水且每歲有大枝可供埽料俱宜
  於冬春之交津液含蓄之時栽之仍須時常澆灌
  長柳宜用棘刺圍䕶以防盜拔畜嚙
[016-12a]
  一栽茭葦草子䕶堤 凡堤臨水者須於堤下宻
  栽蘆葦或茭草俱掘連根叢株先用引撅椎窟深
  數尺然後栽入計濶丈餘將來衍茁愈蕃即有風
  不能鼓浪此䕶臨水堤之要法也堤根至面再採
  草子乘春初稍耡覆宻種俟其暢茂雖雨淋不能
  刷土矣
  一伏秋修守
  四防 一曰晝防堤岸每遇水發急溜埽灣未免
[016-12b]
  刷損若不急為修補則堤漸坍塌必致潰決宜每
  日捲土牛小埽聽用隨刷隨補毋致崩缺少暇則
  督令取土堆堤上若子堤然以備不時之需 二
  曰夜防守堤人夫晝勞夜倦恐夤夜無防未免失
  事須置立五更牌面分發南北兩岸協守官并管
  工委官照更挨發各舖傳遞如天字舖發一更牌
  至二更時前牌未到日字舖即差人挨查係何舖
  稽遲即時拿究餘舖倣此堤岸不斷行人庶可無
[016-13a]
  悞巡守 三曰風防水發之時多有大風猛浪堤
  岸難免撞損須督夫綑扎龍尾小埽擺列堤面如
  遇風浪大作將前埽用繩樁懸繫附堤水面縱有
  風浪隨起隨落足以䕶衞 四曰雨防守堤之人
  每遇驟雨淋漓若無雨具必難存立未免各投人
  家或舖舍蹔避堤岸倘有刷埽何人看視須每名各
  置斗笠簑衣遇雨穿戴堤面擺立時時巡視方無
  疎虞
[016-13b]
  二守 一曰官守黃河盛漲管河官一人不能周
  巡兩岸須添委一協守職官分岸巡督每堤三里
  原設舖一座每舖夫三十名計每夫分守堤工一
  十八丈宜責每夫二名共一段於堤面上共撘一
  窩舖仍置燈籠一個遇夜在彼栖止以便傳遞更
  牌巡視仍畫地分委省察等官日則督夫修補夜
  則稽查更牌管河官并協守官時常巡督庶防守
  無懈 二曰民守每舖三里雖已派夫三十名恐
[016-14a]
  各夫調用無常仍須預備宜於附近臨堤鄉村每
  舖各派添鄉夫十名與舖夫同力協守水落放回量
  時去留不妨農業不惟堤岸有賴而附堤之民亦
  得各保其田廬矣
  一竪立旗竿燈籠以示防守 各舖相離頗遠倘
  一舖有警别舖不聞有誤救䕶須令隄老每堤竪
  立旗竿一根黃旗一面上書某字舖三字燈籠一
  個晝則懸旗夜則掛燈以便瞻望仍置銅鑼一面
[016-14b]
  以便轉報一舖有警鳴鑼為號隣舖夫老挨次轉
  報各舖夫老併力齊赴有警處所即時救䕶
  一防盜決 盜決有數端坡水難消决而洩之一
  也地土磽薄决而淤之二也仇家相傾决而灌之
  三也至於伏秋水漲處處危急隣堤官老隂伺便
  處盜而洩之諸堤皆易保守四也巡警稍怠或乘
  風雨之時或乘酣睡之際即被下手矣防禦者不
  可不知
[016-15a]
  一議涵洞 涵洞洩水本自無妨但須明設石閘
  以嚴啟閉若暗開堤址草木䝉茸便難覺察萬歴
  八年奸民私囑主簿將南岸遙堤暗開涵洞十七
  年伏水暴漲單家口遂决可為明鑑不可不知
  一歲辦物料 河防全在歲修歲修全賴物料恐
  州縣河官冐銀入已臨時茍且塞責貽悞不小今
  議於十一月間司道官估計停當各掌印官領銀
  採買法固善矣又須特委亷能職官一員耑管收
[016-15b]
  支工完之日將一切收用數目開報總河查考庶
  幾事有責成而錢糧無冐破矣又冬初修守
  稍暇即督夫於漫坡中採取野草每束十觔每夫
  每日可採四十束積至百萬可省千金裨益非小
 萬恭治水筌蹄曰黄河自宿遷而下河博而流汛治
  法宜縱之必勿堤宿遷而上河窄而流舒治法宜
  束之亟堤可也又徐邳水高而岸平泛濫之患在
  上宜築堤以制其上河南水平而岸高衝刷之患
[016-16a]
  在下宜捲埽以制其下不知者河南以堤治是滅
  趾崇頂者也徐邳以埽治是摩頂擁踵者也其失
  策均也
 又曰築堤余以唐張仁愿搶築三受降城之法築邳
  宿三百七十里之中分為信地編定字號萬杵齊
  鳴分之則為各段合之則成長堤火爨蓬居不移
  而具遲速勤惰不令而嚴始以十萬金計之終以
  三萬成之便法也
[016-16b]
  築堤有三禁勿掘房基勿掘塜墓勿剗膏腴
 又曰或云海口淤宜濬之夫海口廣三十里望之無
  際冬中洲渚㣲見潮長則烟霧波濤極目耳舟從
  何繫人從何依工從何施且清河之流甚駛海口
  即淤清河當上行矣古無濬海者有由然哉而怨
  淮水罪海口者謬矣
 又曰河堤之法有二有截水堤有縷水堤截水堤者
  遏其性而亂流阻之者也治水者忌之縷水者因
[016-17a]
  其勢而順流束之者也治水者便之夫水之為性
  專則急分則緩而河之為勢也急則通緩則淤若
  能順其勢之所趨而堤以束之河安得敗惟河欲
  南而截之使北河欲合而截之使分逆天地之氣
  化而反天地之血脈河始多事也已
 又曰河南屬河上源地勢南高北下南岸多强北岸
  多弱夫水趨其所下而攻其所弱近有倡南堤之
  議者是逼河使北也北不能勝必攻河南之銅瓦
[016-17b]
  廂則徑决張秋攻武家壩則徑决魚臺此覆轍也
  若南攻不過溺民田一季耳是逼之南决之禍小
  而北决之患深
 又曰有堤無夫與無堤同有夫無舖與無夫等邳徐
  之堤為每里三舖每舖三夫南岸自徐州青田淺
  起至宿遷小河口而止北岸自呂梁洪城起至邳
  州直河而止為總管府佐者二為分管汛地州縣
  佐者六南舖以千文編號北舖以百家姓編號按
[016-18a]
  汛地修補堤岸澆灌樹株遇水發各守汛地遇水
  决則管四舖老人振鑼而呼左老以左夫帥而至
  右老以右夫帥而至築塞之不勝則二總管以遊
  夫五百馳而至助之此常山蛇勢之役也
 又曰黄河之驟急如風雨智者失其謀勇者失其力
  唯有桑土之徹而已故勢亟重也夫必以千計料
  必以萬計乃有備無患與防邊同而防河又腹心
  與防邊四肢之患異其隄防稍緩者一年備一年
[016-18b]
  可也若險要之區樁草&KR1064麻柳稍宜兩年之備以
  頭年下埽為次年之防以一年積料為兩年之用
  事豫則立隂雨無虞愼之哉
 又曰治河要言有二曰毋惜費毋掣肘
 又曰行水之法治有餘先下流治不足先上源
 又曰黄河四堤曰遙曰偪曰曲曰直今治水者多重
  遙直而輕偪曲不知遙者利於守堤而不利於深
  河偪者利於深河而不利於守堤曲者多費而束
[016-19a]
  河則便直者省費而束河則不便故太遙則水漫
  流而河身必墊太直則水溢洲而河身必淤四者
  之用有權存焉變而通之存乎其人
 又曰治黃河之淺者舊制列方舟數百如牆而以五
  齒爬杏葉杓疏底乘流冲去不知上疏則下積此
  深則彼淤奈何以人力勝河力哉以人治河不如
  以河治河如欲深北則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
  南則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則南北其堤兩
[016-19b]
  束之逼河流冲中而中自深此借其性而役其力
  也其始也假堤以使河之深其終也河深而任堤
  之毁若欲淺河以為洲但當反用之耳其法為之
  固堤令漲可得而踰也漲冲之不去而又踰其頂
  漲落則堤復障急流使之别出而堤外水皆緩固
  堤之外悉淤為洲矣
 又曰凡黄水消長必有先幾如水先泡則方盛泡先
  水則將衰及占初候而知一年之消長觀始勢而
[016-20a]
  知全河之高下舊曰識水高手者惟黃河之濵有
  之
 又曰防河請以戰喻暴猛雖有其時而衰弱亦有其
  候故防河者伏秋戰守數合以防其銳至秋深氣
  降不戰而屈之矣喫𦂳止在五六七月而三月之
  中又止戰守數合來則厲兵躍馬去則解甲息兵
  是在我者執常勝之樞在彼者無必勝之勢夫黃
  河非持久之水與江水異每年發不過五六次每
[016-20b]
  次發不過三四日故五六月是一鼓作氣之時也
  七月則再鼓而盛八月後則三鼓而竭且衰矣萬
  一河勢虛憍銳不可當我且避其銳氣固守要害
  而姑以不要害之堤委而嘗之以分弱其勢而全
  吾要害待至水勢漸落却將所委之堤隨缺而隨
  補之刻期高厚勿令後水再由漸成河身致墊舊
  河則河之攻我有限我之守河無窮故善委則敵
  易疲善持則敵易竭
[016-21a]
 又曰四防中風防尤宜愼之房村决風濤鼔擊不已
  黃呂梁以巨舟數十障於决口風濤遽靜亦竒事
  然河堤千里舟不及也古有黃河風防之法如遇
  水漲濤擊下風堤岸則以秫稭粟藁及樹枝草蒿
  之𩔖束成綑把遍浮下風之岸而繫以繩隨風高
  下巨浪止能排擊綑把隄且晏然於内排擊弗及
  丁夫却於堤外幫功此風防之要訣也綑把仍可
  貯為捲埽之需蓋有備而無所費云
[016-21b]
 又曰河决有二如上有所决下無所洩者曰隘决不
  必鬭水搶築俟漲落水出直塞之耳若上决而下
  洩者曰通决此急宜搶築不可少緩者也否則流
  冲勢洩恐成河身則正河流緩而淤矣
 又曰多穿漕渠以殺水之勢此漢人之言也但可言
  之秦晉峽中之河耳若河南沙鬆土踈大穿則全
  河由渠而舊河必淤小穿則水性不趨水過則平
  陸耳夫水專則急分則緩河急則通緩則淤今治
[016-22a]
  河者第幸其合勢急如奔馬吾從而順其勢隄防
  約束之範我馳驅以入於海淤安可得停淤不得
  停則河深河深則永不溢亦不舍其下而趨其高
  河乃不决故曰黃河合流國家之福也黃河北徙
  國家之利此先臣之言堪輿家者流之說也
 又曰不知三代以上都冀州黃河若弓然其時大江
  以南多未貢賦故山東之運東而至西秦之運西
  而至原不藉南運也若河南徙則東運不便方今
[016-22b]
  貢賦全給於南而又都燕據上游以臨南服黃河
  南徙則萬艘度長江穿淮揚入黄河而直達於閘
  河浮衞貫白河底於京茍北徙則徐邳五百里之
  運道絶矣故曰黃河南徙國家之福也
 又曰黃河雖不能復禹故道宜使之復河南故道此
  近臣之議也蓋懲徐邳水患激而云然耳不知徐
  邳之患由邳河之淤邳河之淤由先年河行房村
  口近年曲頭集口旁流既急而盛正流必緩而淤
[016-23a]
  而徐邳之水患博矣然河患不在徐邳必在河南
  嘉靖以前河經河南河南大患及河併行徐邳而
  後河南患息今若復河南故道是移徐邳之患於
  河南而又生二洪乾涸阻運之患也故河由徐邳
  則民稍患而運利由河南則民與運兩患之矣故
  曰河南故道不必復也
 靳輔治河書云賈魯用沉舟之法人皆稱之以為塞
  决簡便之用夫河底淺深坦陷不一惟草柳性柔
[016-23b]
  一經壓擠則周遭充滿故塞决必用埽今以至平
  之舟底沉之淺深不一之湍流則埽根透溜之患
  不俟終日繼而思之魯之沉舟蓋以代壩而逼水
  非以之塞决而合龍也蓋彼時故河業己流通但
  决河勢大水流多於故河十之八又當秋漲湍急
  埽不能下又其上逼水三堤短弱而不支恐埽行
  一遲水盡湧决决則故河復淤因急為壩以逼之
  沉舟取其快所謂搶救也故前則曰魯乃精思障
[016-24a]
  水入故河之方後則曰船堤之後草埽三道並舉
  幷舉之三道乃加築前短弱之三堤也迨至船埽
  四堤並就河勢南流然後决口塞耳故宜善讀古
  人之書
 又曰塞决之方必先殺其勢平其怒而後人力得施
  焉則莫如引河之善也引河之用有三一曰分流
  以緩衝也河一决則全流盡趨决口奔騰激蕩樁
  埽無所施應於對岸上流别開一河以引之則决
[016-24b]
  口緩矣一曰預浚以迎溜也河身既淤為平陸即
  異日黃河歸故必漲溢而他潰故必預開一渠以
  迎之務使水至歸渠遂其湍迅之勢則刷沙有力
  而後無旁出之患一曰挽險以保堤也河性猛烈
  方其順流而下也則藉其猛以刷沙當其横突而
  至也則恣其烈以崩岸故當其倐忽激射之時宜
  酌左右之間急開一渠以挽所冲之溜頭引入中
  流以奪其勢而後危堤可保故曰其用有三也至
[016-25a]
  於度土地高卑之數以定挑挖之淺深土性淤鬆
  之殊以酌渠路之去取又在任事者之盡心焉挑/引
  河/
  附行水金鑑挑引河法挑河之法固宜相土地之/淤鬆若遇必無鬆土不得不於淤處挑挖水到之
  時不比浮沙易刷定多阻/滯必須分外挑深方可
 又曰雲梯關不知名自何時乃淮黃二瀆所由以入
  海者也往時關外即海自宋神宗十年黃河南徙
  距今僅七百年而關外洲灘離海遠至一百二十
[016-25b]
  里大抵日淤一寸海濵父老言更歴千載便可策
  馬而上雲臺山理容有之此皆黃河出海之餘沙
  也自河道内潰㑹同之勢弱下流不能暢注出海
  而海口之沙日淤海口日淤而上流愈壅以致漫
  决頻仍内瀇而不之止議河事者莫不力言挑浚
  而不知勢有必不可者何也挑濬之河最狹且淺
  亦須寛至里深至丈方可通流以土方之算授工
  計萬夫三日之力不及里且漸近海濵人難駐足
[016-26a]
  加以稽天潮汐一日再至不特隨浚隨淤尤恐内
  水未及出而潮水先從之而入矣夫海口之高皆
  因關外原屬坪厰漫灘以故出關之水亦隨地散
  淌散淌則無力無力則沙停耳禹貢紀河之入海
  曰同為逆河入於海夫河也而曷以逆名海湧而
  上河注而下兩相敵而後入故逆也禹既播之為
  九又曷為而同之不同則力不一力不一則不能
  逆海而入也禹貢聖人之書其言不可易也又潘
[016-26b]
  季馴河防一覽曰海無可浚之理惟有導河以歸
  之海河非可以人力導惟有繕治隄防俾無旁溢
  則水由地中沙隨水去也季馴近世能臣其言當
  不易也今日之雲梯關外即今日之逆河也而不
  堤以求其同不同以求其入海得乎爰自清口以
  下至雲梯關三百餘里挑河以導其流於關外兩
  岸築堤一萬八十丈凡出關散淌之水咸束於中
  涓滴不得外溢從此二瀆就軌一往急湍冲沙有
[016-27a]
  力海口之壅不浚而盡闢矣闢海/口
 又曰河當泛濫奔溢之時决口必非一處或大或小
  或上或下議塞者莫不先大而後小先上而後下
  而不知非也蓋大口難塞非踰旬累月不能竣迨
  大口工竣而小口又復汕刷而成大雖用裹頭套
  䕶之法苐能使之不濶不能使之不深然亦未有
  中泓既深而兩端不塌陷者則是處處皆成大口
  矣夫大口既已寛濶至於成河止矣必不至更刷
[016-27b]
  而大急將諸小口盡行堵塞而後以全力施之大
  者至於先下而後上從事於其所易其理亦然截
  其尾勿攖其鋒下口盡塞而後以全力施其上或
  挑引河或築攔水壩或中流越築審勢制宜而大
  者上者亦不難矣塞决/先後
 又曰至柔莫如水然不得其平則雖天下之至剛者
  不能禦平水之法如何曰量入為出而已今使上
  流河身至寛至深而下流河身不敵其半或更減
[016-28a]
  而半之勢必懷山襄陵而潰决之患生夫河面寛
  狹之處或城鎭山岡不可開闢我則於其上下流
  相度地形多建滚水閘壩及涵洞放入通水之溝
  渠以測土方之法移而測水務使所洩之水適稱
  所溢之水則其怒平矣至其下或復寛濶如故又
  恐其力弱而流緩流緩而沙停則仍引上流所洩
  之水歸之正河以一其力如是則雖以洪河浩瀚
  而盈虛消息之權操之自我不難擇便而導之矣
[016-28b]
  量水/减洩
 又曰河之防堤也然堤太逼則易决遠則有容而水
  不能溢故險要之處縷堤之外又築遙堤以備異
  漲堤稍瑕即潰與無堤同必選擇淤土每覆土一尺
  即夯硪三遍築畢用鐵鎚杵空沃以水水不滲漏
  為度然亦有純淤土而水漏者則其土必太堅鎚
  不易入其捍水尤有力且土必龜拆為驗堤之高
  卑因地勢而低昂之用水平打量毋一槩以丈尺
[016-29a]
  為凖以水面為凖築堤之法陡則易圮如堤根六
  丈頂止二丈俾馬可上下堤面及根必多種茸草
  以蓋之蓋草能柔水性能庇雨淋而坦坡又可殺
  風浪之怒也其取土宜於十五丈之外切忌傍堤
  挖取以致積水成河刷損堤根然取土有遠近難
  易之辨故其工値之多寡視其遠近難易而増減
  之又土方之數有虛實上下之分故其工値之多
  寡復視其虛實上下而差等之堤既成必宻栽柳
[016-29b]
  株蘆葦茭草使其茁衍叢布根株糾結則雖遇飈
  風大作終不能鼓浪興波此䕶堤之要䇿也堅築/河堤
 又曰防河之要惟有守險工而已河之易决莫如中
  州其地土鬆而沙多毎一坍塌輒至數百丈然其
  地寛曠不與水爭地其築堤甚遠即至近者亦三
  五里此堤不守復築一堤以守之河流去正身既
  遠則浮波寛緩亦不能深入勢必復引而他去而
  淤灘仍為平陸故雖險而易守也江南自徐邳以
[016-30a]
  下大抵皆城郭村鎭不得不畫地戒嚴亦其勢然
  矣守險之方有三一曰埽二曰逼水壩三曰引河
  三者之用各有其宜當風抵溜其埽必柳七而草
  三何也柳多則重而入底然無草則又踈而漏故
  必骨以柳而肉以草也禦氷凌之埽必丁頭而毋
  横何也水堅鋒利横下埽則小擦而糜大磕必折
  也然埽灣之處則丁頭埽又兠溜而易冲必用順
  埽魚鱗櫛比而下之然後可以攩溜而固堤至十
[016-30b]
  分危急搜根刷底上堤而下坐埽不能禦則急於
  上流築逼水壩囬其溜而注之對岸或一二三道
  若止一道恐河流悍烈壩一摧而堤即不可救也
  若開引河則其費甚鉅又必酌地形而為之若正
  河之身迤而曲如弓之背引河之身徑而直如弓
  之弦則河流自必舍弓背而趨弓弦險可立平若
  曲折遠近不甚相懸河雖開無益也諸如此者殆
  如禦侮然埽之用是固其城垣也壩之用捍之於
[016-31a]
  郊外者也引河之用援師至近開營而延敵者也
  夫吾既己内修其守備而外又或捍之或延之敵
  雖强未有不遷怒而改圖者保險之法盡矣防守/險工
 又曰浚河築堤之遲速一視運土之遲速人力有限
  以驢代之然芻秣之費喂養之勞倒斃之患合而
  較之又不如車運之便車之製當用獨輪小車蓋
  挑土之處大抵原隰高低溝坑斷續雙輪則不行
  且小則往來接而不滯也計一車所載可得土二
[016-31b]
  百觔每日二夫一車可抵三夫之運一車之工本
  不及五錢每夫工食一日四分不過出十二夫之
  工食用之經年可得三百六十夫之用矣運載/土方
 又曰䕶堤塞决之用莫善於埽捲埽之用惟草與柳
  蓋柳遇水即生草入水腐而成土柳隨地可種草
  近則取之湖塘遠則取之海濵湖塘之蘆葦不如
  海濵之堅實長大一束可抵二三束之用但地遠
  採辦稍艱酌其工程之緩急而用之可也酌用/蘆葦
[016-32a]
 又曰沿河種柳其根株足以䕶堤身其枝條足以供
  捲埽其清隂足以䕃行人然惟劉天和六柳說曲
  盡其妙當倣其法行之統計每年歲修需柳不下
  一百萬束宜令各官各營凡春初暇時每丁計地
  種柳若干不過三年沿河成林一有不測捲埽搶
  防不煩斫運于他處即以本汛之柳供本汛之工
  力省而功易集所益非小也栽植/柳株
  附明臣劉天和植柳六法外一曰卧柳凡春初築/堤每土一層即於堤之内 邊箱各橫舖如指大
[016-32b]
  柳枝一層每尺許一小枝勿太稀入土二尺外露/二寸勿過長自堤根至頂不可間少 二曰低柳
  凡新舊堤若不係栽柳時月修築者俱候春初用/小引撅於堤内外自根至頂錐成空穴栽柳縱横
  各一小尺亦如前法樁三曰編柳凡近河去處不/分新舊堤岸俱用柳 如雞子大四小尺長者用
  引撅先從堤根密栽一層六七寸一株入土三小/尺土面留一尺却將小柳卧栽一層亦内留二尺
  外留二三寸却用柳條將柳樁編高五寸如編籬/法内用土築實平滿又卧栽小柳一層又用柳條
  編高五寸於内用土築實平滿如此二次即與先/栽柳樁平矣却與上退四五寸仍用引撅宻栽柳
  樁一層亦栽卧柳編柳各二次亦用土築實平滿/如堤高一丈則依此栽十層即平矣以上三法皆
  耑為固䕶堤岸内則根株固結外則枝葉綢繆名/為活龍尾埽雖風浪冲激可保無虞而枝稍之利
[016-33a]
  亦不可勝用矣倒四曰深柳前三法止可䕶堤以/防漲溢之水如 岸冲堤之水亦難矣凡近河及
  河勢將冲之處隄岸雖遠俱宜急栽深柳將所造/長四尺長八尺長一丈二尺數等鐵裹引撅自短
  而長以次釘穴使深然後將勁直帶稍柳枝如根/稍俱大者為上否則不拘大小惟取長直但下如
  雞子上儘枝稍長如式者皆可用連皮栽入即用/浠泥灌滿毋令動揺縱横各三五尺以上多栽十
  數層少或四五層數年之後下則根株固結入土/愈深上則枝稍長茂將來河水衝嚙亦可障禦或
  因之外編巨柳長樁内實稍草埽土不猶愈於臨/水下埽以繩繫岸以樁釘土隨下隨冲勞費無極
  者乎兩五曰漫柳凡坡水漫流之處難以築堤惟/沿河 岸宻栽檉柳數十層俗名隨河柳不畏淹
  没每遇水漲既退則泥沙委積即可高尺餘或數/寸許隨淤隨長每年數次數年之後不假人力自
[016-33b]
  成巨堤矣如沿河居民各分地界築一二尺餘縷/水小堤上栽檉柳尢易淤積成高一二年間堤内
  即可種麥工省而效大黄河用之植六曰高柳照/常於堤内外栽高大柳樁成行栽 不可稀少
 又曰土以方一丈高一尺為一方然有上方下方之
  别焉有耑挑兼築之分焉至挑河又有起土淺深
  之不同焉築堤亦有運土主客之不同焉其土方
  工値更有人力强弱之不同焉以江南而論自邳
  州睢寧縣起至碭山縣止每築堤土一方給銀一
  錢四分自宿遷縣起至山陽縣止并揚屬各州縣
[016-34a]
  每一方增銀一分此定例也土方/則例
  主土者就近挑挖之土以所築之堤為凖者也取
  土宜離堤十五丈外起之挑至堤基之上用大石
  夯硪之或以七寸為一層夯至五寸或以一尺為
  一層夯至七寸然後加土如前法務須層層夯硪
  徹底堅固每堤高一尺兩面坦坡必須寛六尺如
  高一丈之堤應築寛六丈之堤再加堤身二丈則
  頂寛二丈底當寛八丈高一丈用勾股法科之每
[016-34b]
  丈計築成上方土五十方每方一錢五分應給銀
  七兩五錢也主/土客土者迤遠挑運之土為凖者也
  如此處築堤彼處取土用船裝運高寳定例以五
  十大蘿為一方每蘿重二百餘觔每方約重萬觔
  連搬運上船工銀六分運至工所又工銀八分由
  船而運至堤上又工銀五分堤基之上再用硪夫
  夯硪又工銀二分統計虛土一方共銀二錢一分
  止築成上方土七分也客/土耑挑者止挑去河身之
[016-35a]
  土而不係築堤者也所挑之土必離河四五丈外
  方許抛棄若就近竟卸則一經淋雨仍淌入河内
  矣其工價以所挑淺深為凖凡挑三四尺者每方
  給銀六分五六尺者加一分七八九尺一丈一二
  尺深者遞加一分至一錢一分止蓋六尺深以上
  之河無翻塘戽水之勞不過每方六七分而止其
  七尺者未免有水一丈外泉水愈多故銀遞加若
  黃河内流沙陷足其工更難每方又遞加一分七
[016-35b]
  八尺即給銀九分至一丈三四尺者即給銀一錢
  二分也耑/挑兼築者即用挑河之土以築堤也其工
  即卸於應築堤之上照依前式夯硪成堤每一方
  照挑河工銀外另加攤土夯硪銀二分此挑河兼
  築堤作下方工價科算以河工挑成為凖也更有
  雖挑河而重在築堤者每上方土一方給銀一錢
  六七分不等此以堤工築成為凖也總視工程之
  難易而酌之兼/築上方下方者以築成堤工之實土
[016-36a]
  為上方土塘所取之鬆土為下方也然一堤之中
  亦自有上方下方之别如築堤一丈則以平地起
  至五尺為下方自六尺至一丈為上方如築堤一
  丈二尺則以六尺以下至一尺為下方七尺以上
  至一丈二尺為上方蓋築堤愈高則愈難故必酌
  其難易而差等之庶鋪底者不致以易工而多取
  價收頂者不致以難工而寡受値其勞逸殊其高
  下之酧均也然土方工價雖有定額亦舉大槩而
[016-36b]
  言若築堤至一丈四五尺不得泥一定之例况取
  土更有遠近不同甚至紥簰舖路遠取浠泥於汚
  淖之中其工價不啻加倍有至三錢餘一方者更
  難執一而論相地形之高卑遠近而增減之可也
  上方/下方於水中築堤取土甚遠或至數十里外工費
  不貲者當用水中取土之法其法先定根基隨用
  船裝遠土於水中築成圍埂其埂出水二尺中間
  三十丈長五十丈圍埂既成用草料防䕶隨將埂
[016-37a]
  内之水車乾然後於離堤基十五丈外啟土挑至
  堤基之上宻加夯硪築成大堤其堤如應頂寛二
  丈底寛十丈高一丈六尺每堤一丈用土九十六
  方連船裝築埂之土并車水防埂一切夫工器具
  物料以及隂雨食米等項每方約用銀二錢六分
  較之尋常就近取土之費約省過半就水/築堤
 又曰河决之始如用埽裹頭以防汕刷築逼水壩開
  引河簽樁必須深釘入底以防懸空悞事河防一
[016-37b]
  覽備載矣至沉繫埽個全在揪頭繩索其力尤重
  樁必多而始壯埽必重而後沉宜柳七而草三塡
  土之後倘埽工之外忽起翻花大浪急須於堤内
  下埽塡土晝夜壓截其浪花起於數十丈之内猶
  易若百丈之外則危矣其堤工若但坍毁而平下
  猶可塡土加埽一若懸空則危矣若内外傾欹亦
  不可救此河防所未載不可不知也堵築/决口
 又曰昔人四防二守之制皆以保堤也倘防守之人
[016-38a]
  不足與無防守等則歲修之法不可不籌也今營
  兵之設僅足以供巡奕堤防及運料捲埽栽柳之
  用至於歲修加築其勢不能按自碭山以下黃運
  兩岸及歸仁高堰至海口一帶縷遥月堤統計四
  十五萬四千丈而河兵僅七千二百名計丈分修
  每兵當修六十六丈有奇堤高一丈頂寛倍之增
  卑培薄各堅土五寸須下方土七寸以土方計之
  每丈須土二方一分是每兵常役之外又當歲挑
[016-38b]
  築下土一百四十五方二分豈能為哉擬令每丁
  許其召募帮丁四名每丁給以堤内空地俾耕種
  其中以自食而課其歲修帮丁之設其利有八堤
  工高厚永無潰决其利一每丁給其授田力役貧
  民有歸其利二堤近民居風雨可守其利三羣聚
  樂業兵無逃竄其利四猝有河患不煩召募其利
  五室廬相望冦盜無警其利六深耕易耨狐兔絶
  蹤其利七刈穫所餘藁秸充盈其利八或難之曰
[016-39a]
  每丁帮丁四名驟增丁二萬八千八百名河岸安
  得如許閒田若查隱佔則良民擾若給額田則正
  賦缺何可行也曰不然黃河兩岸二千數百里從
  前一望汪洋今兩河復故淤灘盡出置之不問則
  失地利若聽民私種亦無利於國將計畝起科而
  灘岸之田其糧甚微不過數釐至二分極矣若每
  丁授田十五畝應田四千三百餘頃所納正賦從
  重科輸不過八九千金耳夫即減八九千金正賦
[016-39b]
  之額田而歲得二萬八千八百名丁夫之用以保
  四十五萬四千丈之堤歲加高厚永無意外之虞
  其為利孰多而况賦未必畝二分所授未必盡額
  田哉或又難之曰兵民並居勢必生釁將來挑土
  修堤圍塲植柳閧鬭訐告從此而起曰帮丁之法
  一行則必㑹同督撫檄行有司公同經理立石分
  界而後撥給如果有民田近堤者亦可以空處閒
  田互相換易其家屬有願為帮丁者即除其額田
[016-40a]
  應納之糧亦無不可也帮丁/二難
 又曰水土之工料物最難倘所需不給則萬夫束手
  以待悞事非淺舊例一曰官辦夫地方有司必假
  手於吏胥由吏胥而及各行户層層剝蝕至料户
  或分文不給及運料到工則又分外苛求勒賄民
  不堪命此官辦之害也一曰商辦夫工料之大莫
  如樁木商人領價入己分派各小行其値必虧而
  且有夤縁冐領花費拖欠此商辦之害也在大工
[016-40b]
  急如星火文檄追比催督不前常至四五年種種
  悞工則一也稔悉此弊惟有擇賢而任以勸懲鼔
  勵之法為稍愈耳除歲修物料不多不必差員其
  大工物料當委之隣近各邑佐貳專行買辦如所
  辦果堅大如式價直不浮又往來迅速克濟大工
  工竣題請優叙否則請黜庶採買不前之弊可免
  矣採辦/物料
 又曰中州黃河兩岸築堤多者至四五里江南宿遷
[016-41a]
  以下北岸則縷堤之内復築遥堤南岸則否蓋以
  南亢北下南有湖淮之限不致奪河而北易奪故
  耳然自徐州南岸歴靈睢宿桃至清口裴家塲約
  五百里除諸湖淮水外别無分流之河睢河雖通
  流窄隘不能多受碭徐邳睢一帶壩閘所減之水
  率漫灘四溢民田悉被淹没夫前此大興經理之
  日正値河道壞極之時惟奪河阻運是懼故隄防
  北岸而南岸未遑及之今兩河復故則綢繆善後
[016-41b]
  更當為大害去而大利興之圖南岸遙堤一工其
  利有四黃患不測作重門之障一也束散漫之水
  滙湖入黃沮洳涸而為沃壤二也引黃入淤歲久
  加高即岸成堤不煩再築三也挑土築堤即開成
  小河一道伏秋保險運料便易四也此堤約長八
  九萬丈自房村至峯山有子縷二堤今應將子堤
  為縷堤而以縷堤為遙堤自峯山至宿遷便民閘
  舊有遙月堤皆須量為加修至吳城亦有見在之
[016-42a]
  堤不煩另築然此堤所束者徐州以下之水而蕭
  碭以上隔於山岡尚未有所束也在於毛城舖起
  築堤一道至王家山止以束徐州以西碭山以東
  并十八里屯二閘之水使悉由鹽河歸睢溪口入
  靈芝等河歴歸仁堤以滙於洪澤湖則自碭山以
  及清河縣境七百里别無霪潦之虞矣南岸/遙堤
 又曰淮黃二瀆敵也然黃强之時多淮强之時少强
  則易潰而河不兩行可減而不可分弱則易奪而
[016-42b]
  自泗盱以東淮無他河之㑹惟即以黃濟淮使强
  者不獨强則二瀆交得其半而㑹同之勢成此減
  水各閘壩之最為得也黃河莫窄於徐州其至寛
  者不過十丈一遇伏秋大漲奔騰激蕩必有奔潰
  衝突之憂淮水北出清口每患為黄流之所抵淮
  少弱即不免乘虚而内注思善後利運之圖惟有
  殺黃以濟淮而殺黃濟淮之䇿無如閘壩善建置
  閘壩之地又無如徐州上下善乃經營相度於黃
[016-43a]
  河南岸碭山毛城舖徐州王家山十八里屯睢寧
  峰山龍虎山等處為減水閘壩共九座其因山根
  岡址鑿為天然閘者居其七既以殺黄且使所過
  之水各隨地勢由睢溪口靈芝孟山等湖以入洪
  澤而助淮如遇淮漲而黃消自足以敵黃而閘壩
  亦無可過之水如遇淮消而黃漲則九閘壩所過
  之水分流而並至即借黃助淮以禦黃而淮之消
  者亦漲倘更遇黃淮俱漲則彼此之勢略等有中
[016-43b]
  河以洩黃周橋六壩以洩淮亦不至偏强為害矣
  夫減水莫善於閘壩但建於運河則易建於黃河
  則難何也黃河兩岸俱浮沙基既不固加以水勢
  之排蕩溜頭之𦂳駛率不越歲而頺圮今以天然
  之岡址鑿天然之閘座雖驚濤動地終不能迸山
  根而敗之眞千載之利也雖然黃善淤自古記之
  引黄入湖數年後洪澤湖且淤而為平陸奈何曰
  不然夫黃流急則挾沙而行緩則停過閘壩之水
[016-44a]
  其流必緩又越數百里歴諸湖而入安能淤洪澤
  為平陸蓋與宿桃清三邑南岸潰决逼近而能墊
  湖者不可同日語也不惟是也靈芝諸湖等處地
  最卑窪誠使黃水數年一過流清而停濁久之亦
  當如宿遷之侍丘倉基安東之碩項等湖沮洳悉
  變為沃壤其利又不特以殺黃而助淮己也夫猶
  是黃也閘壩未建之先清口河流黃常强而淮弱
  自建有閘壩即遇異漲而上下六百里遞互灌輸
[016-44b]
  回環平凖一似黄不得淮即上無以洩其怒而下
  無以佐其勢淮不得黃則孤立無援而勢不敵二
  瀆相須齊驅而東騖化仇敵而為好合是直以淮
  黄為秦晉而以各閘壩為蹇修也黄淮/交濟
 又曰川之善潰莫如黃蟻穴之漏不終日而滔天故
  防河最難然有决而害小有决而害大沿河兩岸
  數千里無在不當防尤必審其害之孰大孰小而
  經畧施焉决之害北岸為大何也南亢而北下也
[016-45a]
  且開封南岸從汴河可以達淮歸德徐邳而下其
  地山陵其堤歸仁其湖靈芝孟山洪澤其去無路
  久之而亦必復其故又與運道無係也然同一北
  岸而其害又有大小之不同若上自閿鄉下迄滎
  澤六百里大抵山多而土堅不甚潰決不具論至
  安東以下雖北岸然與海近不遠漫徐邳北岸即
  潰决而岡阜四合盤行東下貫皁河入駱馬而並
  歸中河曹單潰决由魚臺上下以入運或滙荆山
[016-45b]
  口彭家河以入運皆無奪河之患若宿桃清河北
  岸一有潰决則運道首阻而自海沐以南馬陵以
  左周圍千里𣺌然巨浸矣開封北岸一有潰决則
  延津長垣東明曹州三省附近各邑胥溺近則注
  張秋由鹽河而入海遠則直趨東昌德州而赴溟
  渤而濟寧上下無運道矣且開封之境地皆浮沙
  河流迅駛一經潰决如奔馬掣電瞬息數百丈工
  大而下埽更難故前代河决之患此地十居七八
[016-46a]
  自明臣劉大夏築太行堤西起黒羊山東至曹州
  以及豐沛高厚堅固北岸恃以無恐歲久不修殘
  缺過半屬以江南大工屢興未遑及也宿桃清河
  境内無山岡阻滯其河流之迅駛亦如之故其害
  之大亦略等
國初封邱荆隆口大王廟之决前河臣楊方興塞之工
  六七年而始竣費帑八十萬近則宿遷楊家庄之
  塞亦二十二萬若蕭家渡一江止旁决非頂冲然
[016-46b]
  猶費十萬有奇而徐灣因南岸費僅三萬徐州花
  山之役則以馬陵山之阻駱馬湖之滙費一萬餘
  而已故曰决之害北岸為大而北岸之害莫大於
  開封及桃宿清一帶而曹單次之徐邳又次之若
  安東以下非所憂也然此亦就黃言黃未嘗統兩
  河南北之大勢而言也夫黃自滎澤以至雲梯海
  口兩岸堤工三千二百里潰决之害人人知之淮
  自桐栢而至泗盱境八百里自清口至海三百餘
[016-47a]
  里上下千一百里所隄防者止一高堰而堰之固
  不固未有知其利與害者知之者曰淮地最下平
  水者謂淮城睥睨與湖面等堰不固則淮其沼而
  高寳七邑其魚也此知其一未知其二也又曰堰
  不固則淮水東注黃且躡淮之後而清口必淤黄
  失長淮之援無以刷沙而海口亦必淤也此知其
  二未知其全也夫河决於上者必淤于下而淤于
  下又必决於上此一定之理下口俱淤勢必以漸
[016-47b]
  而决於上從此而桃宿潰邳徐潰單曹潰開封潰
  奔騰四溢東省諸山泉亦阻塞而不得暢泛濫之
  勢更挾黃水而愈漲而運道民生不可復問矣故
  高堰一堤全淮係之全黃亦係之非特淮揚二郡
  與運口之害已也此兩河南北之大勢也然則如
  之何而可北固開封之障增卑培薄中愼桃清之
  守幇築中河兩岸之堤南謹高堰之守歲壩坦坡
  以保之茍大者無虞則其他堤岸但遵四防二守
[016-48a]
  之制即有潰决亦隨决隨塞跂足治之矣黄淮/全勢
[016-49a]


[016-50a]


[016-51a]


[016-52a]


[016-53a]


[016-54a]


[016-55a]


[016-56a]


[016-57a]


[016-58a]


[016-59a]


[016-60a]


[016-61a]


[016-62a]


[016-63a]


[016-64a]


[016-65a]


[016-66a]


[016-67a]


[016-68a]


[016-69a]
 
 
 
 
 
 
 
 
[016-69b]
 
 
 
 
 
 
 
 河南通志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