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21 百癡禪師語錄-清-元 (master)


百癡禪師語錄卷第二十五
嗣法門人超宣等編




慈雲說



雲一爾或為濃雲則地黯天昏或為寒雲則冰枯雪
凍或為閒雲則海晏河清或為祥雲則民安國泰然
未有如慈雲之普覆且久者所以我佛世尊開方便
門隨機設教人目之曰慈雲曰法雨蓋言其澤之及
人者深而化之洽物者廣也吾儕有出塵之姿常為
慈雲所庇苟不思自庇而且戕其所庇則為濃為寒
者至焉是豈雲之罪哉古鹽雲禪人丐予書予故出
慈雲說以示之雖然慈從何起雲從何來試更下一
轉語。


潤庵說



玉藏山而石潤珠在淵而川潤金饒箱而屋潤人而
有仁義道德則睟面盎背心廣體胖其為潤也不既
多乎惠州鑑維那求予易號書云潤庵蓋直示以存
養之功而善致其潤者也由是推之一草一木一沙
一丘皆一潤庵也一身一鄉一家一國亦一潤庵也
充而至於萬象森羅微塵剎海無一非潤庵也三世
諸佛歷代祖師以及人仙鬼畜林林總總俱在一潤
庵中往來不礙變化無窮也當叢社搖落之際人物
枯槁之秋不念自潤潤他為真實地則誠異乎吾所
聞者矣勉之哉。


拳峰說



山之高而秀者為高峰居中而傑出者為中峰幽邃
深奇重重而屏衛者為萬峰拳峰之義何居也意者
眼界豁開群峰拳小歟意者人境雙彰物我無二歟
意者如借指喻月因拳以見峰歟又意者機用現前
神通莫測如巨靈之劈太華俱胝之喝石巖歟不然
[025-0129c]
拳峰之義果何居也予為汝易號拳峰思其義而不
自解今乃以不可解之義重為演說汝試執此以徵
之友朋或有善代予解者則拳峰之義了然定千古
矣書至此適一長者曳竹杖而前予且喜且歎曰拳
峰來也遂擲筆。


圓機說



世尊四十九年拖泥帶水權說實說如珠走盤如盤
走珠此其機之最圓者也德山見僧便棒臨濟見僧
便喝快如奔流度刃疾燄過風此其機之最圓者也
趙州柏樹子洞山麻三斤楊岐金剛圈五祖鐵酸餡
萬種千般不可湊泊此又其機之最圓者也圓機之
義大矣哉汝號圓機倘亦有意於此直須掀翻窠臼
掃絕廉隅迷悟兩忘與奪自在不泥一途方便轉身
異類中行熾然作用而靡涉思惟弗動真機而圓應
法界夫如是始實見為圓機也設或拘之執之局限
之株守之則全體不能現前施為不能超卓要與從
上佛祖把臂共行太遠在上人聞是說欣然再拜曰
某雖不敏請事斯語遂並為之書。


瞬伊說



武原目上人以瞬伊號徵予說予返詰之曰瞬伊何
說也說之安能乎上人曰某讀香嚴偈云吾有一機
瞬目視伊說蓋取諸此也予曰若是則子已解說矣
奚待予嘵嘵為雖然瞬者是誰伊又是誰如謂瞬自
瞬伊自伊似屬兩箇如謂瞬不關伊伊不關瞬太煞
瞞頇如謂伊必待瞬猶是捏目見空華如謂瞬必待
伊已是無端成特地如謂穿衣喫飯是伊行住坐臥
是伊則一瞬而伊在不瞬而伊亦在也如謂溪聲山
色是伊華笑鳥啼是伊則離瞬以見伊不可離伊以
言瞬亦不可也子說瞬伊當何所辨焉上人默無以
應予舉筆示之并書是說以貽之於是大笑而去。
[025-0130a]


一舟說



舟能濟人亦能溺人能溺人者非吾所謂舟也吾所
謂舟以智慧為航以道德為艣以平等為舵以慈忍
為篙春潮雨急不足驚其心野渡風飄不足干其慮
安安坦坦無繫無拘普度群生共登彼岸此之一舟
不亦善乎嗟乎時異勢殊人情洶涌求其能自濟者
鮮矣尚望濟人耶因惻然歌曰塵世茫茫兮汩沒未
休利名牽挽兮日夕勞求誰為愛河砥柱兮截斷眾
流福城濟藏主兮汝今易號其毋忘此一舟。


清響說



攪而不濁之謂清觸而能應之謂響識清響之義者
可以了然會心矣然則花翻蝶舞水動魚行竹葉吟
風松梢墜露皆清響也奔潮浩浩伐木丁丁鐘鼓交
參村歌互答皆清響也乃至迅雷震地白雹飛空獅
子咆哮須彌岌峇亦皆清響也故曰根塵既銷空覺
圓淨剎剎塵塵歸吾妙性內無所著外無所依清響
不存聽將安寄克聖上人乞庵名於予予甚愛乎清
響而書是額以贈蓋竊取夫從聞思修之意云庵去
梵勝咫尺許予每興至即攜諸子坐於古梅下[利-禾+砉]然
長嘯杳不知塵世之所之。


晦名說



夫名不彰於當世識者譏之矧庸人乎而子獨以晦
名稱何哉雉以文而見罹龜以甲而刳腹士以華言
美辯而永處困窮皆共不善晦也善晦者蓋有道焉
抱闇然之德而不炫守潛龍之位而不悔深藏密用
與世相宜雖禍福患難弗得而奪也嗚呼今之浮囂
靡實沽求令譽者豈少也耶半窗風雨兀坐無聊偶
念及此感慨係之因援筆徵名而略為是說。


松隱說



華亭之東南有松隱里焉相傳赤松子隱于此故名
[025-0130b]
里有寺亦名松隱蓋因地而著也上人號松隱其茲
地之所生耶寺之所出耶抑慕赤松子遺風而欲存
名以覈實耶噫是大不然吾聞松之為木森森也磥
砢多節歲寒不渝用之高堂可以充梁棟藏之深谷
可以飽煙霞泉石樂與為鄰竹梅常與為友上人之
意殆有取爾乎且就華嚴法界喻之松而必於隱理
法界也隱而必於松事法界也松即隱隱即松理事
無礙法界也隨所有而無一物非松隱事事無礙法
界也法界之旨既彰則指一松而隱非狹也擴大地
虛空為松隱非廣也非狹非廣無古無今了了明明
自由自在然則松隱之稱又豈易得者哉上人倘具
有別說請無隱以語我。


克聖說



克聖有三義焉克者能也謂其養到功成而能詣乎
聖也克者勝也謂其機用全彰而超越乎聖也又克
者去也謂其絕學無為萬法俱泯而不立乎聖也子
於三義當何所取耶然非能聖不可以超聖非超聖
不可以去聖由漸入頓有淺有深異泒千差合歸一
致豈若今之杜拗阿師妄自尊大為克聖也乎顧名
思義責在爾躬日往月來幸勿蹉過忽若問克聖之
工從何下手山僧驀頭便棒而已此外別無所知。


沛然說



牛蹄之涔不足以語水鷗集之渚未可以喻流何者
勢窮而源淺也若夫長江巨河波聲浩浩沛然莫禦
異泒咸歸其為勢與源也不既遠且深乎夫道猶水
也通天地亙古今循復無際流行而不竭者也人而
由道亦當由其大者發猛銳之心秉堅忍之性勇往
直前如鯤鯨吸川涓滴靡剩始可稱為摟空如來藏
拶碎祖師關越格大丈夫也孟子有云舜聞一善言
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何況無上大道
[025-0130c]
而可蠡測杯酌以求之耶居士字沛然予書是說請
質之蓋有微意焉更為歌曰大道之源兮遠且深天
荒地老兮不屬浮沉願歸來兮力自任掀翻萬疊千
潯兮直透崑崙積石而無負乎予最初心。


瑤臺說



居士字瑤臺者蘇之洞庭人也余聞夫瑤宮玉闕列
僊所居中有瑤臺臺下有瑤池池邊有瑤樹瑤花瑤
草映發其間坐而樂之撫瑤琴酌瑤觴清虛寂寂歲
月不與凡塵同居士想亦慕此乎然而竟以瑤臺立
義何說也瑤者取其內外晶明無瑕無玷臺者取其
崇高壯麗不倚不偏即高明之名證高明之實博厚
悠久配地配天意在是歟今吾佛世尊之教至高至
明細而塵毛大而法界罔不由之而建立誠能推本
有高明悟入世尊至高至明之教則十方剎土任汝
縱橫淨梵金僊皆汝伴侶較之瑤臺之樂相去又幾
何耶故曰瑤臺者自心之瑤臺也自心現前瑤臺隨
處現前矣倘有高明勝予者居士請為廣其說。


古石說



吾閩人景公奉長崎隱和尚之命往姑蘇省覲偶寄
瓣香以古石號匈予說予思夫江郎片石高而古者
也三山虎石怪而古者也黃梅墜腰之石與新昌鐫
佛之石亦何嘗不古然皆有年代可摹形名可擬稱
曰古石未見全奇公所謂古殆異是乎是石也非方
非圓非青非白非隱非顯非柔非堅獨踞曠劫之初
超出威音之外巨靈神力劈破無從摩醯眼睛覷捕
莫就惟洞徹法源者頗測其彷彿而纏情縛識之流
雖日與提掇終不可幾及也嗟乎予之言古石者止
此耳諸方門庭浩浩諒非一端公盍廣求之以畢其
說倘若問如何是古石底意大小百頭陀當機尚有
轉語在。
[025-0131a]


傑峰說



卓立不群曰傑岧嶢獨秀曰峰峰而以傑稱則又超
出眾峰之外矣惟人亦然稟天地之氣具萬物之靈
峭峭巍巍孤孤迥迥向佛祖行說不到處與奪縱橫
自由自在此其傑之尤也信根既深把捉既定就語
言文字上東嚼西咬驀忽洗面摸著鼻盡將自得不
傳之妙方便轉作為人此其傑之次也若夫生無傑
才莽莽蕩蕩輕蔑因果甘處凡庸譬猶撮糞積成塿
阜徒增穢臭要望崚嶒傑出驢年去古有傑峰愚西
安余氏子也參止巖悟道偈云夜半忽然忘月指虛
空迸出日輪紅後開法福慧龍象駢臻禪人今自易
號為傑峰意亦羨此歟幸刪舊染而毋徒飾乎虛名。


耳融說



新蛙吠月嫩竹敲風步出松門之外靜坐片時悠然
若有所得也因思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從聞證
入獲大圓通剎剎塵塵渾融無礙古聖人垂慈闡化
顯意立言利益功綦深哉良由眾生顛倒迷已逐物
雖本聞真聲日常現前非是耳邊蹉過便覺胸中凝
滯欲其旋聞返本了了融通詎可及耶禾能仁聞禪
者字耳融偶寄一紙需予說予嬾甚麾筆硯半春矣
乃舉向之所得者以相告非僅曰文辭已也願熟聞
而思之。


戒月說



予過吳門之堯峰戒月禪人以字號求予說予曰戒
如瓔珞珠亦如淨滿月珠月本圓明古聖如是說然
而戒有時而破滅月終不可滅月有時而晦缺戒終
不可缺故非戒無以見月之全非月無以喻戒之潔
月禪人宜緊切眉毛剔起細參觀真月現前光透徹
雖然山僧與麼指陳也是證龜成鱉。


紹中說


[025-0131b]


天下之大本曰中得其中則無偏倚之差亦無太過
不及之弊而大本立矣是以堯執中舜用中孔子時
中道統相傳見聞私淑總無非紹此中也況吾佛祖
至中之道一路平坦浩然大均授受同堂親承面稟
見聞者未易窺其奧私淑者莫敢繼其蹤邇來大本
倒置中道欹傾紫色奪朱鄭聲亂雅此無他紹之不
得其人故耳上人號紹中其可弗顧名思義而深求
所以紹之之實乎予因是亟為說也不以贈而以規。


靈璧說



鍾山之璧灼以罏炭三日三夜色澤不變得乾坤之
靈氣也漢武帝築招靈閣有二神女各留一玉釵元
鳳中宮人謀欲碎之明旦開匣化白燕升天此非壁
之靈乎若吾心之靈璧則異是神光獨耀迥脫根塵
本自圓成不假雕琢靈山三百餘會之玄談西東千
七百祖之絕唱皆以此璧豎為光明幢運為般若舟
融為善見藥使暗者燭危者濟病者瘳執者化無一
方不遍無一處不周而無一物不照攝也嗟夫眾生
背覺迷真塵垢日積致本有壁光弗能露現亦可怪
矣子所謂靈璧吾已知其在此而不在彼雖然至寶
無私未容終秘請以示之玉人。


剖微說



堯峰副寺號剖微者丙申秋會於山之照軒以白紙
一張索字說予沉思數日而竟莫得其解也返棹華
亭知欲辭之不可迺謬為解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夫寂滅相非微乎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夫
無形寂寥非微乎三世諸佛於此微中證入而不宰
其功歷代祖師於此微中了悟而弗睹其狀參玄上
士於此微中咨究而罔測其蹤由若然則子之欲剖
微也又向何處下手耶今再謬為解曰世尊拈花迦
葉微笑馬祖一喝百丈耳聾此其善剖微者也龍潭
[025-0131c]
吹滅紙炬而德山洞徹臨濟喫黃檗三頓痛棒向大
愚肋下還拳此其善剖微者也以至須彌山木上座
破砂盆娘生褲三腳驢子弄蹄行八角磨盤空裏走
并及五君臣四賓主三玄九帶十智同真等語如利
劍轟雷莫可紀極皆其善剖微者也子欲剖微能就
是而學之則無微而不剖無剖而非微矣外此而別
求剖微之道實非予所知也倘若曰予之所說俱為
剖微錯下註腳耳阿呵呵夫復何憾。


自牧說



不借人力謂之自善為調制謂之牧能卑謙以自牧
則在在無虧頭頭合轍矣君亦知牧牛乎鞭之勒之
馴之伏之毋使犯苗稼故我宗門有牧牛之說梁山
有十牛之頌至今參學人皆藉此以為口實也石鞏
禪師居馬祖會下在廚作務次祖問子在此作麼鞏
云牧牛祖云牛作麼生牧鞏云一回入草去驀鼻拽
將來祖云子真牧牛也看他古人真實踐履雖尋常
作務之頃未嘗須臾忘此道豈若近代師僧迷昧自
已向外馳求無捍禦調護之功而終其身坐沉黑水
乎上人號自牧予見夫頭角崢嶸乃為略申其義併
說偈曰自牧牧自莫分一二依而行之更有何事。


淨雲說



卷舒萬變蔽日排空世間之雲也若有一毫未淨則
大地山河尚存點污起滅不停妄緣日積吾心之雲
也若有一毫未淨則生來死去終屬輪迴是故知識
出興於世或示語言或主棒喝種種方便總為諸人
開迷雲現慧日以與天下共見耳雲開日現即淨雲
之說也吾儕依知識之教亦當思所以淨吾心之雲
吾心之雲既淨如獲舊物如歸故家心戶洞明性天
恢廓而為雲從雲等語皆歷歷有據矣禪人號淨雲
予乃說淨雲之義如此。
[025-0132a]


常關說



是室坐堯峰法堂後一座三間未有額予為題常關
二字問者曰據師立意其亦門雖設常關效陶公之
賦歸去來乎曰不然也予所謂常者常而不常不常
而常也常而不常如烏兔麗天東出西沒而弗變其
位不常而常如江湖行地東流西注而弗易其波也
予所謂關者關而不關不關而關也關而不關如皇
畿帝殿防衛甚嚴而任人來往不關而關如懸巖窮
谷仰瞻甚邇而絕人躋攀也今且以虛空為堂奧以
日月星辰為戶牖以森羅萬象為几筵包法界而不
見其寬入微塵而不見其狹時而行箇中沒途程時
而住全身常獨露時而坐花落鳥銜過時而臥多生
大夢破則此常關也固非鬼輸神運之所能成又非
趙老黃龍之所能測而竊符假雞之輩寔無容擬議
於其間矣問者唯唯而退予遂書是說附之亦以見
常關之一驗云。


一月說



予嘗徙榻坐於璜涇上當門月滿素彩流波時而俯
仰嘯吟竟忘其倦睡也未幾陰雲四起靉靆浮空向
之皎皎清光欲覓絲毫無有矣有禪客從旁歎曰異
哉物態之變遷世境之夢幻人心之昏翳其亦如此
月乎予曰子知月之為月而莫知非月之月知非月
之月而莫知真月之月真月之月非色像不可得而
見可見非真月矣非境緣不可得而及可及非真月
矣故靈山話月曹谿指月馬祖翫月寒山比月究實
將來總落第二月也然第二月與第一月初不離乎
真月唯許當人念念圓融心心靡間向形名未兆以
前豁爾開悟大千晃耀絕藏覆萬別千差悉貫通譬
如一月印千江江無受月之意千江印一月月無分
照之心夫乃信真月雖不可見而無所不見真月雖
[025-0132b]
不可及而無所不及無所不及而無所不見則雖物
態變遷世境夢幻人心昏翳於真月庸何傷焉上人
號一月是必有得於真月之妙而非水中撈月者比
因索字說遂筆此以對復為歌曰真月團團不滯空
兮迷雲蕩蕩杳無蹤兮古聖今賢直指同兮安得四
海九州士惜影駒而銳用功兮。


耳澄說



夫眼之見色隨色起想則眼被色礙矣耳之聞聲隨
聲起想則耳被聲礙矣有所礙即有所緣緣愛生貪
緣憎生瞋常住真心昏濁日固吾知其未能澄也然
而澄必於耳何說也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琴瑟
琵琶箜篌鼓樂人之所樂聞也且以人之六根惟耳
根最利隨所聞而入之澄澄湛湛不動不搖即妄全
真應時解脫無處而非常住心無處而非淨明體矣
由是推之六律五音澄耳之具也松籟風濤澄耳之
譜也鳥啼蟻鬥蛙吠驢鳴澄耳之官也兒笑婦罵鬼
哭神號山動雷轟川騰谷應澄耳之節奏也只為耳
不善澄澄不關耳遂至種種蹉過習焉不之察耳若
夫古隱聞讓國而洗耳臨淵隔壁聞墜釵而籍名破
戒此猶泥耳澄之跡非吾所謂澄也耳澄上人得虔
老三絕而進乎禪者也學以成之悟以通之自澄澄
人於茲可卜矣是故書耳澄之說以贈。


心遠說



堂而以心稱示近也示近則非遠矣孔夫子云仁遠
乎哉我欲仁斯仁至仁者心也仁不遠心可言遠耶
又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本
乎心者心道不遠心尚可言遠耶然則堂何以心遠
稱也我佛如來於初生時手指天地云天上天下唯
我獨尊指此心也巳而棄皇宮入雪山苦行六年觀
星悟道悟此心也厥後說法度生三百餘會一花拈
[025-0132c]
出付囑飲光亦說此法付此心也故知心也者橫亙
十方豎窮三際包羅萬象收攝四生非體狀所能比
陳非方隅所能趣向非途程所能限數非五彩所能
畫描則其謂之遠者宜也法華經云深固幽遠無人
能到登斯堂也必有恍然會心立臻其極者矣西東
列祖燈燈相傳傳此心也以至臨濟喝德山棒秘魔
叉趙州柏總無非發明此心也然而毫釐錯謬未免
凡聖岐分更或見刺不除動成情識窠臼則其謂心
之果遠者誰曰不宜也子思子云知遠之近可以入
德登斯堂也必有擴光明正大之體而合儒釋為一
家者矣若乃心遠地偏鬧中取靜至夫遠為營遠為
慮欲箕裘繼紹無忘刱始之艱難此作堂者之遠心
當別有在予不敢以瑣瑣計也居士徐姓號拜言華
亭人因舉堂之義以質予而迺為是說。


英山說



山之英者曰天目曰鴈蕩茂松苞竹泉石幽奇皆人
所遠慕而願見也反是而荒童不堪指之為英難矣
人之英者曰名賢曰豪雋道德文章充內盎外皆世
所願學而樂聞也反是而愚險百出名之為英亦難
矣然英山之說自古有之予不敢匿古之有而借以
圓汝名易汝號豈無意也耶因引聲以相告曰維山
之英巋然秀榮人與山類責任匪輕毋墮厥志毋閉
厥明慎而修之大事可成。


淡生說



人之生也多喜濃而惡淡故道情世味分焉世味濃
則道情自薄世味淡則道情自親君子小人之殊相
去僅一間耳吾以是知君子之真能淡也語其道淡
而不厭推其行淡而可久品曰淡品交曰淡交原憲
之弊衣顏回之陋巷尼父之蔬食飲水一堂風冷淡
千古意分明何嘗有絲毫許為生累哉矧我輩毀形
[025-0133a]
棄俗欲學佛祖無上妙道而可不向淡中求乎是故
茅茨土室淡於居也瓶缽隨緣淡於食也破衲𣰦毿
冬夏弗易淡於身也淡乎耳音樂雜陳而不聞淡乎
目青黃互映而不見淡乎意百孔千瘡而不干其慮
淡乎心吉凶憂患而不撓其神以此透生死關關關
悉透以此唱無生曲曲曲咸新以此洗多生罪垢如
火燒冰以此建生平大功似花鋪錦甚矣淡之利益
深也莊周子云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若
務生之所無以為非惟不能達生抑且戕其生矣然
予今日與麼說已費鹽醬不少予號淡生亦當思所
以真淡者庶幾無忝此生也。


大閒說



閒到無可閒處方為大閒然欲大閒必自大忙始朝
也忙暮也忙一句話頭力抵當行也忙坐也忙行行
坐坐似迷方起居食息也忙忙如人負債遇追償驀
然拶出火星發大地山河放異光橫按莫邪全正令
外魔斂手盡驚惶夫如是則朝也閒暮也閒日昇月
落水潺湲行也閒坐也閒拄杖一條任往還起居食
息也閒閒玉管吹風過浦灣弓櫜羽戢心王靜六國
煙清萬慮安此名絕學無為者不假忙中偷少閒然
則此大閒也佛祖之境界賢聖之規標寬等太虛寂
寥屹似泰山不動豈坐消白晝弗肯就勞以自疏散
於事物之表者所可同日語哉併說偈曰大閒上人
慕大閒直須步步莫放閒不到大閒未是閒閒無閒
處始閒閒。


格非說



客有以格非之義問予者予曰天下事理是與非相
對有非中之非有是中之非有非非是是中之非識
此義者可以言格矣格者去也如世間聲色貨利無
明顛倒等容易迷亂人者皆非中之非去之可也格
[025-0133b]
者正也如當人智慧德相為妄想執著所蒙蔽而不
能證得者皆是中之非正之可也格者至也如機先
展演格外提持有非佛非心非凡非聖非禪非道之
語為上士英流所擬測而莫窺涯涘者皆是是非非
中之非至之可也若夫孟氏之言格非特就格君言
也格者感也至誠以感動之盡力以扶持之必使君
歸於仁義正道而後已雖然格君原自格已始也未
有已不格而能格君者也故曰大人者正已而物正
也客欣然作禮而退華亭修上人號格非偶索字說
亦即書此以對而終不復贅一辭云。


卓雲說



卓雲吾不知何說也詩云倬彼雲漢昭回於天說蓋
取諸此乎然而卓之與倬字義弗相侔也間竊為妄
計之雲卓立太虛中或聚或散或卷或舒或萬疊如
峰或一碧如海百變千化人莫測其端也自在自由
人莫羈其跡也羈之不可測之莫能雲之所以為雲
者卓立之體原未嘗移動也吾人卓立天地間聚散
卷舒曷有定止故應物無心如雲溶溶出岫也悠揚
有態如雲遠映空林也浮視繁華如雲隨風過隙也
因時濟世如雲為雨從龍也甚而卓住雲窩嶺上只
堪自怡悅卓居雲外雲來閒兮我也閒就使無錐可
卓白雲深處好藏身假饒共卓無人出手合招雲為
伴若然卓雲之說又豈容易計哉上人往矣其有指
是說而不以為然者當至心請問。


恒修說



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孔夫子云得
見有恒者斯可矣然則恒者人之所難能也亦人所
不可不能也何況恒於修乎故修不恒不謂之真修
恒不修不謂之真恒世尊棄王宮入雪嶺六年苦行
只此恒修也西天四七東土二三天下老和尚燈燈
[025-0133c]
紹續長明弗替只此恒修也闡揚三乘十二分教大
小偏圓種種方便如器貯水涓滴靡遺只此恒修也
稟十重四十八輕戒法防非攝善饒益有情只此恒
修也乃至導一切人念佛茹齋放生止殺衾影無愧
寤寐坦如總無過此恒修也嗟乎今時學道者但聞
直指單傳不加修證咸以聰慧之資望塵領荷撥無
因果蔑視威儀滯識執情迷妄日積修且烏有又安
見其恒哉雲間毘盧閣主人號恒修者蓋以三聚為
宗而恒於修者也名實相稱黑白共欽偶來斜涇索
予字說遂因其所能者筆以贈之若謂依文解義徒
事空談非惟不識荊抑亦笑予唐突矣。


敏求說



好古敏求聖賢之道人非聖賢曷容輕躁依而行之
期躋閫奧大事有成照用俱到此敏求之說也知是
說者入世間孝親敬長悉盡其義求宜敏出世間尋
師擇友朝扣暮參悉盡其道求又宜敏或入世不能
盡其義出世不能盡其道惟以安閒浮惰為務名曰
麟楦亦名曰馬裾夫奚益哉後生可畏諒不蹈此覆
轍好古敏求當於是說有進焉。


半隱說



大隱居廛小隱居山半隱者意在非山非廛之間乎
若然亦淺視夫半隱矣宇宙間人物器具林林總總
不能獨居其全各有其半之理存焉如士能讀而不
能耕農能耕而不能讀鳶能飛而不能躍魚能躍而
不能飛舟可以汎水而不能陸行車可以陸行而不
能汎水極而推之天地日月覆載照臨不能無缺陷
故曰天地無全功日月無全照至人無全能萬物無
全用若然則隱又豈能全隱哉且夫半亦非長短數
目所能限也寸有寸之半尺有尺之半仞有仞之半
乃至廣之百千由旬有百千由旬之半半已備全之
[025-0134a]
機全已包半之妙石鞏張弓架箭射半箇聖人中峰
參妙翁許窺半邊鼻孔嘗情莫之測神鬼莫之知若
然則半隱即全隱也全隱即半隱也夫豈名為隱而
實非隱身為隱而心非隱蒼黃反覆終始參差以與
貪夫同流取飛柯之折輪作山移話柄乎卓庵公結
茅淮上額曰半隱蓋深念出世度生衲僧急務沉寂
自了佛所譏呵姑借此寓言耳予揣其意而貽是說
則謂之無隱也亦可。


一門說



萬法同歸之謂一凡聖同由之謂門門而非一則出
入多岐未能轉身就緒一而非門則程途尚遠無繇
入室登堂門即一一即門箇中別是好乾坤知其一
門可以不立矣孰為門孰為一寬若太虛明似日得
其門一可以不設矣雲間應上人禮誦蓮經取一門
自號因質其義曰予之一門以慈悲為樑平等為礎
智慧為柱忍辱為關世界未有以前胞胎未具之始
已當前顯露八字打開久矣何待今日運斧斤加雕
飾牽枝引蔓以污吾門乎予嘉之迺就伊言而說偈
曰未有世界早有此門當前顯露雕飾不存百千佛
祖藉以居尊上人知也予復奚言。


無依說



凡世間物必有所依無所依則無以自立故本乎天
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親即依之至也獨宗門一著
則異是夫此一著名不得狀不得傳不得擬不得汝
欲名之狀之傳之擬之盡屬情識依通知見解會要
到無依田地萬里崖州古來特達之士皆實到無依
田地隨機應用活潑玲瓏有時吞卻十方虛空使有
情無情無出頭分有時放出山河大地任森羅萬象
遍界縱橫有時取恒沙劫壽量為自已壽量而不見
其多有時撮千百億國土為自已國土而不見其廣
[025-0134b]
所以臨濟遠祖云無依道人是諸佛之母佛從無依
生若悟無依佛亦無得所謂一剎那間遊履三眼國
土入諸佛世界入眾生世界入諸魔世界乃至遍入
一切真俗淨穢等世界而不著不礙者總是自已無
依道人翫弄神變遊戲三昧放去收來得大自在處
也如未實到無依田地錯將佛法知見解會舌勞口
沸障塞悟門其烏足以語此哉武原覲周居士契道
已久我本師和尚曾以一杖一偈與之別贈一號曰
無依道人予見而謂之曰旨哉無依願為君說厥後
思惟無依二字亦係假立對待之談況復立號安名
就假立對待中說假立對待乎然事無一向今日之
說不惟以踐前言而且以祝翁壽也翁壽原從無依
建立也倘或曰佛從無依生壽從無依建立似是有
依矣明發頭陀口掛壁上也不定。


劍光說



古之名劍甚多曰青萍曰紫電曰龍泉曰太阿曰干
將曰莫邪皆有光光能射斗無不利利可剸犀善用
者定國安邦而有餘不善用者全身遠害而不足若
乃破生死之魔斷貪嗔之網摧憍慢之幢截邪外之
種光同日月日月不能掩其光利資佛祖佛祖不能
虧其利者自非般若為鋒金剛為燄歷劫傳持一口
慧劍未足以當此武林耀上人字劍光其名劍之光
耶抑慧劍之光耶光即且置劍今何在擬議不來劍
去久矣因筆是說而繼為之歎曰慧劍在握光燭天
兮殺活臨時正令傳兮佛祖護念誰弗然兮子其善
用而無刻舟求之深淵兮。


海鹽縣比丘尼超弘同徒明原捐
資助刻祈道心堅固壽命延長者


百癡禪師語錄卷第二十五終
[025-013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