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30 摩訶止觀-隋-智顗 (master)



摩訶止觀卷第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第二體思假入空破法遍者。即為三。一明
思假。二明體觀。三明其位。思假者。謂貪瞋
癡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歷三界為
十。又約三界凡九地。地地有九品。合八十
一品。皆能潤業受三界生。初果猶七反未
盡。如燈滅方盛。雖復有欲非婦不淫。雖
復有瞋墾地不夭。雖復有愚不計性實。
道共戒力任運如是。故稱正煩惱也。不同
見惑瀾漫無方觸境生著。稱思惟者從解
得名。初觀真淺猶有事障。後重慮真此惑
即除。故名思惟惑也。數人云。欲界為貪上
界名愛。成論人難此語。上界有味禪貪下
界有欲愛。愛貪俱通。何意偏判。若言下界
貪重上界貪輕。貪輕可非貪耶。此亦是一
並。但佛有時對緣別說。假名無定豈可一
例。但令召得煩惱即須破除。何勞諍於貪
愛。譬如除糞唯以却穢為先分別非急。入
道要在方便。名相傍耳。若欲委知毘曇成
論備悉明之。可往彼尋。空假之觀今所論
也。


○二明體觀者。若生滅門先用析智斷
見。後還用析智重慮斷思。無生滅門初用
體見入空。後還用體思重慮。更不餘途
也。今體貪欲假入空者。欲惑九品一一品
起。即有三假。如女有六欲。謂色欲形貌欲。
[006-0070b]
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分
別云云。此六欲若觸行人能染污諸根。內
動血脈貪相外現。初果尚所未斷。何況凡
夫。難陀餘習。眾中見女先共言談。欲動殘
習。況正使者。法華云。不於女人身取能生
欲想相而為說法。若取此相。塵動意根
起欲心者。即因成假。念起相續不斷遂致
行事。即相續假。以有欲心相異無欲心。
即相待假。假虛不實終不計之以為道理。
觀此欲心。為從根生為從塵生。為共為
離。若從根生。未對塵時心應自起。若從
塵生塵既是他於我何預。若共生者應起
兩心。若無因生無因不可。四句推欲。欲無
來處。既無來處亦無去處。無欲無句無來
無去。畢竟空寂。利根之人如此觀時。思假
一品去一分真明顯。設未相應用四悉檀。
信法迴轉善調止觀。即得相應。斷一品思
顯一分真云云。若鈍人於因成中觀。初品
未去更於相續中觀。為前念滅生。為不滅
生。為亦滅亦不滅生。為非滅非不滅生。若
滅生。滅不能生。若不滅生。不滅則不生。若
滅不滅生。性相違故。若離生。此則不可。四句
無欲亦無於四。如此觀時即應得入成生
法兩空。若不入者四悉巧修。修又不入更
於相待中作觀例前可解。初品既爾。後八
品亦然。破貪欲九品既爾。破瞋癡慢九品
亦然例自可解。不復委記。九品真顯即是
理不生。九品惑盡即是因不生。欲界果不起
即是果不生。不生故不滅。即是無生法忍云
[006-0070c]
云。問。欲界煩惱定九品耶。答。若成論無礙道
伏解脫道斷。唯論九品。若阿毘曇有方便道
勝進道兩道伏。無礙道斷。解脫道證。證無
惑處也。諸經多用。今且依之。若從見假入
觀。無漏心疾不出觀斷不論品秩。修道容
與得有方便。善巧修習信法迴轉。轉入勝
進品。若數數勝進。當知品秩亦多。何啻有
九。九者大分為言耳。次破色界九品者。或
用世智。或用無漏智。如慧解脫人亦無世
禪。但用無漏得成無學。初果無禪者。進
修重慮理用無漏智也。若俱解脫人。或用
無漏智或用世智。今且依世智約得禪者
為便。若初習禪破於事障。發欲界定。破於
性障即發色定。故云事障未來性障根本。
性障若除初禪法起。八觸觸身五支功德生。
是初禪相。其中有味名貪。輕於不得者名
慢。不知禪中苦集名癡。如此三惑復有
九品。品品三假。色法八觸觸欲界意根等。即
是因成。分別為觀念念不斷。即相續。此發
禪心異於不發。即是相待。若不觀破隨禪
受生。何謂不生。今用四句止觀善巧修習。
方便勝進一品惑斷。名無礙道。證無惑處
即解脫道。一分惑除即因果等無生。是名從
假入空也。相續相待用四觀觀假入空。亦
如是。破初品既然餘八品亦如是。破貪既
然破慢癡九品亦如是。若初禪破事障發
中間。於此命終不生二禪。例如欲界性障
不去不生初禪。今初禪破性二禪即發。與
喜俱生猗喜樂四支等。此中有味有貪有
[006-0071a]
慢有癡。各有九品。品品有三假。內淨法塵
與意根合。是因成。內淨之心相續得生。待
不內淨而有內淨。是為三假。若不觀檢隨
禪受生。今用止觀修習成方便勝進。無礙
斷惑解脫證真。入事理無生。若未入者。更
觀相續相待。亦如是。餘八品亦如是。癡慢
等亦如是。二禪亦有事障性障。事去發中
間性去發三禪。與樂俱發。此樂深妙。聖人
能捨凡夫捨為難。此中有愛慢癡凡有九
品。品品有三假。樂對意根樂心相續。待無
樂有樂。若不觀察隨禪受生。今用四句觀
慧破之。方便勝進無礙斷惑。解脫證真成
事理無生。若未去者。更修相續相待。及餘
八品亦如是。癡慢九品亦如是。三禪亦有
事性兩障。若破性障捨俱起時亦備愛慢
癡。亦有九品三假。不動法對意根。即因成
等。若不觀察隨禪受生。今用止觀方便勝
進無礙解脫成事理無生。若未去者更觀相
續相待亦如是。餘八品及癡慢等亦如是。
若無想天留色滅心故名無想。情謂無想
具足想在。例如斷事障性障猶存。終不出
色。此名外道天。前破見心見心久去。當不
生此天。或為因緣事心起此定。即有三假
等。亦用四觀破之。相續相待亦如是。若五
那含天更練四禪。用無漏夾熏有漏。色定
轉明果報轉勝。勝定起時。亦有愛慢癡九品
三假之惑。用四觀體達無礙解脫。成事理
無生。若未去。更修相續相待亦如是。餘八
品亦如是。癡慢亦如是。色界四九三十六品
[006-0071b]
不生竟。次破無色界九品者。若欲滅有對
等三種之色。是時破事障發未到。破性障
入空處。空處定亦具愛慢癡。還用四觀方
便勝進成事理無生。若不去。更修相續相
待亦如是。八品及癡慢等亦如是。先緣空
空多則散。捨空緣識即得識定與心相應。
亦具愛慢癡等惑。亦用四觀方便勝進等
成事理無生。餘例可知。先緣識多定心分
散。捨多識緣無所有識。若緣少識。豈得
名無所有耶。則是用少識。豈得名不用
處耶。今緣無所有入定。此法與心相應。亦
具三假等亦用四觀。餘例可知。先識處如
癰。無所有處如瘡。更有勝定名非有想非
無想。阿毘曇婆沙云。非無想天之無想。非
三空之有想。故言非有想非無想也。人師
云。無想是色天異界不應仍此得名。就同
界釋名。前無所有定已除想。今復除無想
想無想兩捨。故言非有想非無想。大論云。
一常有漏。三當分別。前三是亦有漏亦無漏。
能發出世智名亦無漏。此定不發無漏。專
是有漏。教門對機或覆或顯作如此說。自
有人於此定中發無漏。此復云何。今且依
教云云。此定雖無麁煩惱成就十種細法。
如禪門。應知此定亦具三假。今一向用無
漏智。破方便勝進無礙解脫成事理無生。九
品亦如是。例前可知。若用世智斷諸思
惑名盡智。無漏智斷名無生智。是名體思
觀。破三界九九八十一品思惑盡。名破法
遍也。


○三明破思假入空位者為四。一三
[006-0071c]
藏家破思位。二通家破思位。三別名名通家
共位。四別名名通家菩薩位。三藏破思位者。
成論明十六心正是初果位。異部明十六心
是修道位。今且依修道。斷一品欲惑次第
至第五品盡。皆名斯陀含向。若超斷至第
五品名家家。次斷六品盡名斯陀含果。超
斷至六品盡名一往來。次斷第七品至第
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至第八品名一種
子。次斷第九品盡名阿那含果。畢竟不復
還來欲界。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
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
其中。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
脫道證名阿羅漢果。三界思盡得盡智無生
智。名煩惱不生。證八十一分真空。名理不
生。真智慧足名智慧不生。不受生死名果
報不生。若論支佛。更侵少習氣不生為異
耳。此約析假斷思判位。略如此也。二通家
體思三乘共位者。如大品明乾慧地性地乃
至第六地共聲聞。至七地共支佛。至八地
九地共菩薩。菩薩地轉入第十。名佛地。所
言共地而有高下者。論云。三人同斷正使。
同入有餘無餘涅槃。故言共也。如燒木有
炭有灰等故有高下也。乾慧地正是三賢
位。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通是
外凡。故言乾慧地。性者即是四善根位。以
總念處力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增進初
中後心得入頂忍世第一法。通名內凡。故
言性地。此兩位共伏見惑。八人者八忍也。
從世第一轉入無間三昧。故名八人。見者
[006-0072a]
見真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皆盡。故言見
地。薄者除欲界思惟六品。故名薄地。離欲
者除欲界九品盡。故言離欲地。已辦者除
色無色七十二品盡。如火燒木為炭故言
已辦地。辟支佛者。福慧深利能侵除習氣
如燒木成灰。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
斷習氣及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
通淨佛國土。學佛力無畏等法。殘習將盡
如餘少灰。佛地者。大功德資利智慧得一
念相應慧。習氣永盡如劫燒火無炭無灰。
此即三乘共十地斷思惑之位也。三別名名
通家共位者。舊云。三地斷見。或言四地斷
見。或言六地斷思盡。或言七地斷思盡。今
覈此語。若云三地四地皆斷見者。此師不
解通教義。何者。三乘共位同入無間三昧。
不出入觀而斷見。那忽用三地四地皆斷
見耶。若但取第三地斷見者。第四地應斷
思。若但取第四地斷見者。第三地應未斷
見。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為不出入
觀。若不出入觀則無兩地。若出入觀非斷
見位。人師救云。經說如此。此師不解經意。
今言。經借別義顯通耳。別見義長論三地
四地。通見義短不出入觀。然名可借別義
必依通。若作不入出觀釋者。若言三地
者據斷見初。言四地者據斷見後。皆不
出觀。例如第十六心或言是見道。或言是
思道。言借別名名通位者。外凡三賢是乾
慧地。而名為十信。內凡四善根是性地。而名
為十住十行十迴向。八人見地是須陀洹。而
[006-0072b]
名為初歡喜地也。薄地是斯陀含。斯陀含有
向有果。立向為離垢地。立果為明地。離
欲地是阿那含。阿那含有向有果。立向為
炎地。立果為難勝地。已辦地是阿羅漢。阿
羅漢有向有果。立向為現前地。立果為遠
行地。辟支佛位立為不動地。菩薩地立為善
慧地。或以菩薩地後心為法雲地。或以佛
地為法雲地。大品云。十地菩薩為如佛。得
作此釋也。若借此別名判三人通位者。
則初地斷見惑。二地斷欲界一兩品思。三地
斷六品思。四地斷七八品思。五地斷九品
思。六地斷七十一品思。七地斷七十二品
思。八地已上侵習斷無知等。例前可知云
云。四借別名名通家菩薩位者。乾慧是外
凡。性地是內凡。八人為初地。十五心為二
地。十六心為三地。此三地皆不出觀而斷
見惑。四忍為初地。四智為二地。四比忍為
三地。四比智為四地。此四地皆不出觀而
斷見惑。如此釋者豈與舊同云云。薄即五
地斷六品思。離欲即六地斷九品思。已辦
即七地斷色無色思盡。支佛即八地。乃至佛
地斷習無知。例前云云。舊云。六地斷思盡
齊羅漢。或用仁王經七地齊羅漢。但六地
名離欲。止離欲界九品。秖可與阿那含齊。
縱令帶果行向。猶有非想第九品在。亦不
得與羅漢齊。若七地是已辦就果可爾。
向來屬果則初禪初品已屬七地。爾時得
名已辦。今若取釋義便者。約十度明義。
以第六般若入空之慧。斷惑盡與羅漢齊。
[006-0072c]
第七方便般若出假化用。此名目為便。若取
七地齊羅漢。約諸地對果向。七地正與第
四果齊。此皆一往相主對。經論不定。復須
斟酌。不可苟執云云。問。三乘共斷其義已
顯。用何為據。更獨開菩薩地耶。答。大論
判三處焦炷。則有三種菩薩斷惑。乾慧是伏
惑。尚得為初炎。今取八人真斷為初炎。
有何不可云云。又大品明十地菩薩為如
佛。既明後地隣極。豈得無中地無初地
耶。據此而推。更獨開菩薩十地何咎。若無
十地者。經不應言菩薩修治地業從初
地至十地。地地各有如干法門云云。又大
論云。乾慧地於菩薩法是伏忍。性地於菩
薩法是柔順忍。八人地於菩薩是無生忍。
見地於菩薩是無生忍果。薄地於菩薩名
離欲清淨。離欲地於菩薩名遊戲神通。已
辦地於聲聞名佛地。於菩薩是無生法
忍。故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
法忍。乃至支佛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如此論者。已自別約菩薩。今準此作義復
有何咎。問。欲界亦斷九品。何意判果多。答。
如險處多難多須城壁。從界多難多果休
息也。若爾從界散多須多立禪。答。欲界非
定地不得立禪。無漏緣通得立果。問。三
乘入智斷既齊。何故二乘名智斷菩薩名
法忍。答。忍因智果。故十五心名忍。十六心
名智。又二乘取證宜判智斷。菩薩望佛猶
居因。但受忍名。又菩薩一品思盡。即一分
自在生。故品品死品品生。能忍生死勞苦不
[006-0073a]
入涅槃故名忍。若就別教明破思假位
者。初破見正入初住。從二住至七住破
於思假。欲細分品秩判諸住位。准前可
知。從八九十住正是侵習。十行是正出假
位。不復關前也云云。若就圓教破思假位
者。初破見假正是初信。從第二信至第七
信是破思假。欲細分品秩以對諸信。准
前可知。八信至十信斷習盡。華嚴云。初發
心時正習一時俱盡無有餘。界外正習未
盡。此乃界內正習盡耳。華嚴云。初發心已
過於牟尼。即此義也。云何過。正習俱盡。能
八相作佛。此則齊矣。又三觀圓修。此則過勝
也。若爾。亦應有聲聞過於菩薩。然以佛道
聲聞灼然過菩薩。復次前諸位破假名同。
緣理用智則異。三藏通教等二乘破假。世
諦死時。不能出假無自在生。通教菩薩破
假。世諦死時。還能出假自在受生。化緣若
訖。灰身證空。別教破假。世諦死時。亦能出
假自在受生。為顯中道終不住空。圓教破
假。既即見真即是入假即是入中。圓伏無
明。若言二乘與菩薩智斷皆同化他邊異。
此是通教意相比望耳。若言二乘與菩薩智
異斷同。是別圓相比望耳。問。破思假入空。
凡破九九八十一品。云何復有超果之義。
答。次第分別有前句數。行人未必一向按
品次入。若三藏中十六心後。即有一念超
果至那含。或超至羅漢。豈更漸次如前重
數。雖不次歷諸品而諸品惑盡。諸品定發
云云。又如三藏佛。一念相應見思頓盡。佛之
[006-0073b]
功德一時現前。以根利故不由品秩。利雖
超品品不得廢。何以故。諸佛教門法如是
故。問。利根能超。身子最利何意不超。答。小
乘引鈍依品蘇息。故不超。身子大智應作
轉法輪將分別品秩。故七日。或云十五日
不超。阿難為作侍者。故不超。非無智力
也。通教菩薩智利二乘。亦應有超。荷負眾
生而作導首。廣須分別故不論超。別圓二
教亦如是。雖有超與不超。終是破思假遍
也。超果凡有四。一本斷超。二小超。三大超。
四大大超。本在凡地得非想定。今發無漏
第十六心滿。即得阿那含。本在凡地或得
初禪二三四禪。今十六心滿亦是阿那含。本
在凡地欲界九品隨以世智斷之多少第
十六心滿。隨本斷超果。皆名本斷超。若凡
地未得禪。十六心滿。超能兼除欲界諸品。
或三兩品者。即是家家一種子等。即是小超。
本在凡地聽法聞唱善來。成羅漢者。即
是大超。如佛一念正習俱盡。此名大大超。
圓人根最利。復是實說復無品秩。此則最能
超。瓔珞明頓悟如來。法華一剎那便成正
覺。從此義則有超。慈悲誓願重大此則不
超。淨名云。雖成佛道度眾生而行菩薩
道。此則亦超亦不超。實相理則無超無不
超。隨機則遍動任理則常寂云云。


○三四門
料簡者。夫見思兩惑障通別二理。若破障顯
理非門不通。阿毘曇明。我人眾生如龜毛
兔角求不可得唯有實法。迷此實法橫起
見思。見思無常念念不住。實法遷動分分生
[006-0073c]
滅。如此觀者能破單複具足諸見。亦破三
界八十一品思。成因果惑智等不生。是名三
藏有門破法之意。鹿苑初開。拘隣五人先獲
清淨。又頞鞞說三諦。身子破見。經七日後
得阿羅漢。千二百等多於有門見第一義。
大論云。若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不墮有
中。大集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即是溝港斷
結之義。豈非有門破假意耶。成論人云何
斥言是調心方便而不得道耶。若成論所
明。我人本無雖有實法浮虛非有。若迷此
浮虛。橫起見思流轉生死。觀此見思皆三
假浮虛。假實皆無。名平等空。修如此觀破
單複具足無量諸見。亦破八十一品諸思。成
惑智因果等不生。是名三藏空門破法之意。
故彼論云。我今正欲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
空是。阿含經云。是老死誰老死。二俱邪見。是
老死即是法空。誰老死即眾生空。又云。佛法
身者即是空也。須菩提空智偏明。能於石室
見佛法身。故大品中被加說空。身子被加
說般若。佛欲以大空並小空。大智並小
智。故令二人轉教。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
便入空。墮無中。大集云。斷見之人說一念
斷。豈非平等空意。當知三藏復說空門阿
毘曇人云何盪言是大乘空義。若如迦旃延
申其所入之門。造昆勒論傳南天竺。假無
同前。實法亦有亦無。若起定相橫起見思。
觀此實法有無從容。亦破單複等見八十一
思。成惑智因果等不生。是名三藏亦空亦有
門破法之意。故大論云。若得般若方便入
[006-0074a]
昆勒門。不墮有無中。非空非有門者。如釋
論明車匿心調柔軟。當為說那陀迦旃延
經。離有離無乃可得道。此觀亦能破單複
諸見八十一思。從假入空成惑智因果等
無生。即是三藏非有非無門破假之意。當知
車匿得小乘道。不可濫為大乘中道門也。
如此四門悉稱為溝港得道者。以溝港是
初果故也。勝者更別受其名。致有三門之
別。亦得通是溝港。有門無常溝港。無門空平
等溝港。亦有亦無門從容溝港。非有非無門
雙非溝港。溝港皆是四門之初果也。四門觀
別見真諦同。如城有四門會通不異。故大
集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
斷。二人雖殊論其得道更無差別。大經。
五百比丘各說身因無非正說。跋摩云。諸
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
無違諍。于時宋家盛弘成實。異執競起作
偈譏之。然真諦寂寥實非一四。身子曰。吾
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豈可四門標牓。若
生定執悉不得道何獨有門。若袪見思四
門皆得何獨空門。不應獨言論主義成。數
人義壞。若得四悉檀意論數俱成。若不得
意論數俱壞。乃至非有非無門亦如是。若
言有門明法相麁。空門明法細。巧拙相望
為成壞者。三門俱劣。非獨一門。何故四門
好相形斥。良由二乘自度。但從一道直入。
偏據不融。後人晚學因此生過。三藏菩薩則
不知此。析空伏惑偏學四門。為化他故廣
識法相。成佛之時名正徧知。故釋論引迦
[006-0074b]
旃延子明菩薩義云。釋迦菩薩初值釋迦
佛發心。至罽那尸棄佛。是初阿僧祇。心不
知作佛。口亦不說。次至然燈佛為二。毘
婆尸佛為三。行六度滿各有時節。如尸毘
代鴿是檀滿。乃至劬嬪大臣分閻浮提是般
若滿。百劫種三十二相。論因則指釋迦。論
果則指彌勒。遍行四門道法伏薄煩惱。龍
樹難云。薄即是斷。如斯陀含侵六品思名
為薄地。汝既不斷。那得稱薄。故知但是伏
道論薄耳。三十四心方乃稱斷。雖能如此
猶是初教方便之說。涅槃稱為半字。法華名
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釋論名為拙醫。維摩稱
為貧所樂法。天親呼為下劣乘。皆指此四
門非今所用也。次通教四門不同者。若明
一切假實從無明生。無明如幻。所生一切
亦皆如幻。如幻雖如虛空。而有如幻破假
之觀。雖如虛空而如虛空生。故云諸法不
生而般若生。如是觀慧能破諸見諸思。成
惑智因果等不生。是名有門觀意也。若言
假實諸法體如幻化。乃至涅槃亦如幻化。幻
化是易解之空。涅槃是難解之空。舉易況難
而難易皆空。亦如幻人與空共鬪。能觀所
觀性皆寂滅。如此空慧體諸見思即幻而
真。能成惑智因果無生。是名空門破假之
意。若明一切法如鏡中像見不可見。見是
亦有。不可見是亦無。雖無而有雖有而無。
如是觀者能破諸法見思。成惑智因果無
生。是名亦空亦有門破假觀之意也。既言
幻化豈當有無。不當有故不從有有。不
[006-0074c]
當無故不從無無。如此觀慧能破諸法見
思。成惑智因果等無生。是名非有非無門破
假觀意。若三藏約實色起見。以溝港析觀
雙非二見。如實柱實破。通教約幻色起見。
以即空體觀雙非二見。如鏡中柱。體而論
破故言非有非無。雖非中道而是體法虛
融淨諸見著。故論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
火焰四邊不可取。彼偈具四門意細尋甚
自分明。又云。般若有四種相。又云。四門入
清涼池。皆是四門之誠證也。若不取著皆能
通入。若取著者即為所燒。佛為示人無諍
法說此四門觀也。問。佛何處示人諍法。答。
佛不示人諍法眾生不解執而成諍。三藏
淺近四門相妨執諍易生。如成論人撥毘
曇云。是調心方便全不得道。毘曇人云。唯
是見有得道空屬大乘。此二論師失四門
意。浪撥浪擋見執鏗然。諍計易起。名此為
示人諍法耳。通教體法如幻化無復實
色。但有名字。名字易虛。扶順無乖少生諍
計。大論形斥三藏云。餘經多示人諍法。般
若示人無諍法。亦名如實巧度。中論云。諸
法實相三人共得。大品名為三乘之人。同以
無言說道。斷煩惱見第一義。亦名共般若。
涅槃名為三獸度河。皆是通教四門觀意。亦
非今所用也。次別教四門者。即是觀別理
斷別惑。不與前同。次第修次第證不與後
同。大經云。聞大涅槃。有無上道大眾正行。
發心出家持戒修定觀四諦慧。得二十五
三昧。事相次第不殊三藏。但以大涅槃心
[006-0075a]
導於諸法。以此異前。漸修五行以此異
後。故稱為別。言四門者。觀幻化見思虛
妄色盡別有妙色。名為佛性。大經云。空空
者即是外道。解脫者即是不空。即是真善妙
色。如來祕藏不得不有。又我者即如來藏。
如來藏者即是佛性。如來藏經云。幣帛裹金
土摸內像。凡有十譬等。即是有門也。空門
者。大經云。迦毘城空。如來藏空。大涅槃空。
又云。令諸眾生悉得無色大般涅槃。涅槃非
有。因世俗故名涅槃有。涅槃非色非聲。
云何而言可得見聞。即是空門。亦空亦有
門者。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若言空者。則無
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復受是常樂我淨。
如水酒酪瓶不可說空及以不空。是名亦
空亦有門。非有非無門者。絕四離百。言語
道斷不可說示。涅槃云。非常非斷名為中
道。即是其門也。如此四門得意通入實相。
若不得意伏惑方便次第意耳。涅槃名為菩
薩聖行。大品名為不共般若。此皆是別教四
門意。非今所用也。圓教四門妙理頓說異
前二種。圓融無礙異於歷別。云何四門。觀
見思假即是法界具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
性因緣。乃至第一義亦是因緣。大經云。因
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是名有門。空
門者。觀幻化見思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屬
緣。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
空。此即三諦皆空也。云何亦空亦有門。幻化
見思雖無真實分別假名。則不可盡。如
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於第一義而不動。
[006-0075b]
善能分別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
芽。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乃至佛亦但有名
字。是為亦有亦無門。云何非有非無門。觀
幻化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
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無。一色一香無非中
道。一中一切中。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豈有
見思而非實法。是名非有非無門。云何一門
即是三門。一門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
者何。觀因緣所生法是初門。一切皆初門。
初門即空。一空一切空即是第二門。此初門
即假。一假一切假即是第三門。此初門即中。
一中一切中即是第四門。初門既即是三門。
三門即是一門。但奉一門為名。雖有四
名理無隔別。如上依無生門破見思者。
即是空門。一門一切門不獨無生而已。一破
一切破非止破見思而已。從假入空一空
一切空。非但空空生死而已。如是義者。即
是圓教四門正是今之所用也。若爾。何用前
來種種分別。但凡情闇鈍不說不知。先誘開
之後入正道。法華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
一乘。若得此意終日分別無所分別。涅槃
名為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法華名正直捨方
便但說無上道。大品名為一切種智知一切
法。淨名稱為入薝蔔林不嗅餘香。華嚴稱為
法界。即是此四門意也。上無生門破假。若得
其意者乃是圓教之門。非方便門也。所以
稱為破法遍云云。


○第二從空入假破法遍
者。即為四。一入假意。二明入假因緣。三明
入假觀。四明入假位。入假意者。自有但從
[006-0075c]
空入假。自有知空非空破空入假。夫二
乘智斷亦同證真。無大悲故不名菩薩。華
嚴云。諸法實性相二乘亦皆得。而不名為
佛。若論自行入空有分。若論化物出假則
無。菩薩從假入空自破縛著不同凡夫。從
空入假破他縛著不同二乘。處有不染。
法眼識藥慈悲逗病。博愛無限兼濟無倦。
心用自在。善巧方便如空中種樹。又如仰
射空中筈筈相拄不令墮地。若住於空則
於眾生永無利益。志存利他即入假之意
也。


○入假因緣者。略言有五。一慈悲心重。初
破假時。見諸眾生顛倒獄縛不能得出。起
大慈悲愛同一子。今既斷惑入空。同體哀
傷倍復隆重。先人後己與拔彌篤。二憶本
誓願者。本發弘誓拔苦與樂令得安隱。
今眾生苦多未能得度。我若獨免。辜違先
心不忘本懷。豈捨含識。入假同事而引
導之。二乘初業不愚於法。亦有大願隔生
中忘。退大取小眾聖所呵。菩薩不爾。如母
得食常憶其兒。三智慧猛利。若入空時。即
知空中有棄他之過。何以故。若住於空則
無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具足佛法。皆不能
辦。既知過已。非空入假。四善巧方便。能
入世間。雖生死煩惱不能損智慧。遮障留
難彌助化道。五大精進力。雖佛道長遠不
以為遙雖眾生數多而意有勇。心堅無退
精進發趣。初無疲怠。是名五緣。如此五意
與淨名經同。彼文有三種慰喻。先明觀身
無常等是入空慰喻。最後云。當作醫王是
[006-0076a]
入中慰喻。中間是入假慰喻。即有五意。以
己之疾愍於彼疾。即是同體大悲。當識宿
世無數劫苦。豈非本誓。當念饒益一切眾
生。豈非知空之過。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即
是善巧方便。勿生憂惱常起精進。即是第
五意。此義與彼文懸合云云。從空入假四
法。若無。決不能出。利根一種今當分別。但
住空聲聞未必鈍根。入假菩薩未必利根。
如身子智利而不出假。當用四句釋之。
或根利住空。或根鈍住空。或根利入假。或
根鈍入假。譬如身羸無力而膽勇成就。入
險破敵前無橫陣。自有身力雄壯膽勇復
強。左推右盪無能當者。自有身力雖多怯
弱畏懼。雖有好力望陣失膽。自有無力
無膽兩事不具。何能有功。今住空之人亦
有兩種。出假亦然。具五緣者如有親有約
有策有力有膽。故能入假。智根雖鈍四事
因緣亦能入假。聲聞之人雖有利智全無
四事。故不能入假也。


○三明入假觀者。即
為三。一知病。二識藥。三授藥。知病者知見
思病。知見根本知起見因緣。知起見久
近知見惑重數。云何知見根本。我見為諸
見本。一念惑心為我見本。從此惑心起無
量見。縱橫稠密不可稱計。為此見故造眾
結業。墮墜三途沈迴無已。如旋火輪若欲
息之應當止手。知心無心妄想故心起。亦
知我無我顛倒故我生。顛倒及妄想息者。即
是根本息枝條自去。云何知見起因緣。因緣
不同生見亦異。何以得知。內外相故知。內
[006-0076b]
外相者。眾生居處相異。時序寒熱國土高低。
產育精麁食物濃淡。處所異故果報相異。雖
土風所出蓄散豐儉。或有或無或得或失。
貧富飢飽云云。形貌相異。矬長端醜偉瘠健
病云云。根性欣惡相異。忽榮棄位樵漁自
樂。扣牛干相負鼎邀卿。專文專武耽酒
嗜味。多貪多奢多瞋多喜多癡多黠。如是參
差百千萬品。直置人道各各殊別。何況異類
不可勝言。如此依正種種不同者。必知業
異。業異故起見異。是故則見末知本見外
識內。云何知起見久近。知如是見積累重
沓。非止一世。知如是見近世所起。知如是
見此世適起。知如是見未來方盛。云何知
見重數多少。從一有見派出三假。又從三
假派出四句。三假合十二句。又從四句出
四悉檀。十二句合四十八悉檀。又一悉檀派
出性空相空。四十八悉檀合有九十六性相
空。一一句各有止觀。合一百九十二句止觀。
就前根本都合三百四十八句。此就信行
人如此。法行人亦如是。信行轉為法行亦
如是。法行轉為信行亦如是。就四人合
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此約一有見如此。
無見亦如是。亦有亦無見亦如是。非有非無
見亦如是。就四見有五千五百六十八句。
單四見如此。複四見亦如是。具足四見亦
如是。就三種四見合有一萬六千七百四
句不可說見。如初有見但有一千三百九十
二句。是則合有一萬八千九十六句。此是所
破如此。能破亦如是。能所合論則有三萬
[006-0076c]
六千一百九十二句。自行如此。化他亦如
是。自行化他都合七萬二千三百八十四句。
若更約六十二見八十八使。論三假四句等
者。則有無量無邊不可窮盡。病相無量菩
薩悉知。知若干句共成此見。知若干句共
成彼見。深淺輕重。善巧分別而無僻謬。是
名知集。既知集已亦能知苦。苦集流轉精
曉本末。又入空之前遍觀見思總知病相。
為出假方便。後用一門斷惑入空。若出假
時分別見思照之則易。薄修止觀法眼則
明。二乘入空專依一門。無此弄引教二弟
子謬授於藥。又少五意。何能入假。而菩薩
善巧大悲本願大精進力。或寂諸想而發法
眼識知見病。或觀達見法發道種智明了
惑法。若不悟者但精進力勤研止觀。內因既
熟外被佛加。或冥或顯豁然開悟。於諸見
病句句明了。如於鏡中見諸色像。自識識
他諦審無礙。次明知思病本知思起因緣。
知思起久近。知思病重數。三意例見病可
知。思假以癡為本云云。重數者。九地則有
八十一品。初一品有三假有四句止觀。三
假合十二句。一句即有信解見得。各各用四
悉檀。信法各有八合則十六番。此信法互有
轉義復為十六。合前則有三十二句。一句
既三十二句。十二句三假合有十二句。則
有三百八十四句。一一句復有性相二空。則
合有七百六十八句。足前合為一千一百五
十二句。含根本合為一千一百六十四句。
一品如此九品合有一萬四百七十六句。欲
[006-0077a]
界九品如此。三界九品合有九萬四千二百
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有
十八萬八千五百六十八句。自行如此化他
亦然。合有二十七萬七千一百三十六句止
觀。若細論一一品復有無量品。一一禪復有
無量禪。通明背捨等。直置諸禪發時已自不
可說。況復禪禪品品。品品之內復有三假
四觀等句。其數難知。若准見惑四十里水。
此緣一諦應是一十里水。不橫起故稱之
一渧。重數甚多亦可十里。二乘直入故不分
別。菩薩初破思假已作方便。先總知竟。今
出假修觀助開法眼。通用止觀為知假之
門。別修各有方法。息諸緣念名止。緣此思
假名觀。大悲本願大精進力。諸佛威加豁然
開解。得法眼見。道種智知。分別思假病相
分明云云上見思重數雖煩。知之何妨。如
五部律不填人胸對緣行事能自正正他。
學此諸句即行即用。自行化他隨意無礙。


○二入假識藥者。病相無量藥亦無量。略言
為三。一世間法藥。二出世間法藥。三出世
間上上法藥。大品有三種法施三歸五戒
十善道四禪無量心等。名世間法施。二出
世間法施。三出世間上上法施。可知云云釋
論云。何惠用世間法施。譬如王子從高墮
下。父王愛念積以繒綿於地接之。令免
苦痛。眾生亦爾。應墮三途。聖人愍念以世
善法權接引之令免惡趣。然施法藥凡愚
本自不知。皆是聖人託迹同凡。出無佛世
誘誨童蒙。大經云。一切世間外道經書皆是
[006-0077b]
佛說。非外道說。光明云。一切世間所有善
論。皆因此經。若深識世法即是佛法。何以
故。束於十善即是五戒。深知五常五行義
亦似五戒。仁慈矜養不害於他。即不殺戒。
義讓推廉抽己惠彼。是不盜戒。禮制規矩結
髮成親即不邪婬戒。智鑒明利所為秉直中
當道理。即不飲酒戒。信契實錄誠節不欺。是
不妄語戒。周孔立此五常為世間法藥救
治人病。又五行似五戒。不殺防木。不盜防
金。不婬防水。不妄語防土。不飲酒防火。又
五經似五戒。禮明撙節此防飲酒。樂和心
防婬。詩風刺防殺。尚書明義讓防盜。易
測陰陽防妄語。如是等世智之法。精通其
極無能逾無能勝。咸令信伏而師導之。
出假菩薩欲知此法。當別於通明觀中勤
心修習。大悲誓願精進無怠。諸佛威加豁然
明解。於世法藥永無疑滯。然世法藥非畢
竟治。屈步移足雖垂盡三有。當復退還。故
云。凡夫雖修有漏禪。其心行穿如漏器。雖
生非想當復退還。如雨彩衣其色駮脫。
世醫雖差差復還生。此之謂也。次明知出世
法藥者。如大經云。或說信為道。或說樂
欲。或說不放逸。或說精進。或說身念處。或
說正定。或說修無常。或說蘭若處。或說為
他說法。或說持戒。或說親近善友。或說修
慈等也。又如諸經中。或一道為藥如一行
三昧。如佛告比丘他物莫取。一切法皆是
他物。於一切法不受成羅漢。如前所明單
複諸見皆悉不受。或二道為藥定愛智策。二
[006-0077c]
輪平等。或三法為藥謂戒定慧。或四法為
藥謂四念處。或五法為藥謂五力。或六法
謂六念。七覺。八正道。九想。十智。如是等增
數明道。乃至八萬四千不可稱數。或眾多
一法。乃至無量一法。不可說一法。或眾多十
法。無量十法。不可說十法。是一一法有種種
名。種種相。種種治。出假菩薩皆須識知。為
眾生故集眾法藥。如海導師。若不知者不
能利物。為欲知故一心通修止觀。大悲
誓願及精進力。諸佛威加法眼開發。皆能了
知如觀掌果。又知出世上上法藥。約止觀
一法為藥者。謂一實諦。無明心與法性合
則有一切病相。觀此法性尚無法性。何況
無明及一切法。或二法為藥即是止觀。體達
心性虛妄休息。或三法為藥即是止觀。及隨
道戒任運防護。又三三昧。從假入空名空三
昧。亦不見空相名無相三昧。生死業息名
無作三昧。或四法為藥謂四念處。諸見皆依
色。此色非污穢非不污穢。受諸見思非
苦非樂。諸見想行非我非無我。諸見思心
尚非心。豈是常無常。或五法為藥即是五
根。修止觀時無疑。名信根。常念止觀不
念餘事即念根。止觀不息即精進根。一心
在定即定根。四句體達無性故即慧根。五
根增長名為五力。或六法為藥謂六念處。
以止觀覺見思惑即是佛法界。不破法身
名念佛。常憶持止觀不分別止觀一異相。
名念法。止觀理和是無為相。故名念僧。止
觀有隨道戒。名念戒。止觀即第一義。名念
[006-0078a]
天。止觀捨見思惑。名念捨。或七法為藥者。
止是除捨定三覺分。觀是擇喜精進覺分。念
通兩處。或八法為藥。四句破假名正見。動
發正見名思惟。依此修行名正業。說此止
觀名正語。不以邪諂養身為正命。不離
不忘名正念。止名正定。無間念名精進。或
九法為藥者。謂四見是污穢五陰。五陰變壞
名色變想。乃至九云云。或十法為藥即十
智。見思兩假是集苦智。止觀是道智。二十五
有不生是滅智。知三界皆爾是比智。以世
間名字故說即世智。知他眾生亦然是他心
智。知諸法差別是等智。知苦集盡名盡智。
無漏之慧名無生智。當知止觀為益眾生
隨根增減。既得為十。亦得為恒河沙佛法
也。譬如神農甞草立方。或一藥二藥乃至
十藥為方。眾多藥為方。為病立方。非無
因緣。入假菩薩亦復如是。知諸法門。一法
二法至無量法。或為一病或為兼病。又如
諸藥皮肉汁果。根莖枝葉。各各如是。山海
水陸四方土地各有所出。採掘乾濕各各有
時。又知諸藥各有所治。入假菩薩知眾生
根。識所宜法亦復如是。知此一一法乃至
多法。是其樂欲。知彼一法二法。非其樂欲。
知此一法二法是其便宜。非其便宜是對
治。非對治是入第一義。非入第一義。皆審
識之。欲治一病一藥即足。欲為大醫遍
須諸藥。二乘治惑一法即足。菩薩大誓須
一切知。又如大地產藥而分劑作方。如大
河水分劑升合不過不減。法藥亦爾。於一
[006-0078b]
寂定開無量止。於一大慧開無量觀。皆實
不虛。又如眾生病緣種種不同。諸病苦痛
種種不同。諸藥方治種種不同。病差因緣種
種不同。湯飲吐下。針炙丸散。得差之緣亦
復非一。入假菩薩亦如是。知一切眾生見思
煩惱集不同。是知集。知一切眾生善惡苦
果不同。是知苦。知一切法門。是知道。知一
切眾生入證不同。是知滅。種種四諦入假菩
薩無不遍知。
摩訶止觀卷第六



摩訶止觀卷第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復次神農本方用治後人未必併益。華他扁
鵲觀時觀藥更立於方。所以者何。鄉土有
南北人有儜健。食有鹹淡藥有濃淡。病有
輕重。依本方治不能效益。隨時製立仍得
差愈。佛初出世眾生機熟。逗根說法無不
得悟。後代澆漓情惑轉異。直用佛經於其
無益。菩薩觀機通經作論。令眾生得悟。
唯悟益彼是入假正意。豈可守舊壅於化
道耶。釋論云。依隨經法廣立名字。而為作
義名為法施。菩薩為修如此慧故。大悲誓
願勤精進力。通修止觀。諸佛加威豁然鑒
朗。於入假智而得自在。


○三應病授藥者。
既知苦集之病。又識道滅之藥。若眾生無
[006-0078c]
出世機。根性薄弱不堪深化。但授世藥。如
孔丘姬旦制君臣定父子。故敬上愛下。
世間大治。禮律節度尊卑有序。此扶於戒
也。樂以和心移風易俗。此扶於定。先王至
德要道此扶於慧。元古混沌未宜出世。邊
表根性不感佛興。我遣三聖化彼真丹。禮
義前開大小乘經然後可信。真丹既然。十方
亦爾。故前用世法而授與之云云。又授出
世藥者。十種因緣所成眾生根性不同則是
病異。隨其病故授藥亦異。謂下中上上上。
下根四義。一者志樂狹劣。二行力微弱。三五
濁障重。四智慧極鈍。樂小法故說生滅法。
行力微弱修事六度。五濁障重勤苦對治。智
慧鈍故斷婬怒癡。名為解脫。是為授因緣
生法之藥。治下根病也。雖是下根欣樂
不同。諸聖作論復開為四。樂聞有者說阿
毘曇生其小善破其五濁。因此方便見於
真諦。樂聞無者論成實論生其小善破
惡入真。樂聞有無說昆勒論生善破惡
入真。樂聞非有非無者為說離有無經
生善破惡入真。是為入假菩薩作四論申
四門。授四藥治諸病云云。次中根人授藥
者。此人心志小強行力小勝。宜生理善。五
濁障輕智慧小利。赴其樂欲為說因緣即
空。聞生理善破於惡因見第一義。是為
授即空藥治中根人。此又為四。謂下中上
上上。即是四門入池。例前云云。次觀上根
人授藥者樂欲心廣善根開闊。五濁已除智
慧又大。授無量四諦生界外善。次第斷五
[006-0079a]
住得入中道。是為授即假藥治上根人。
就此又為四。即是四門授藥。例上可知。次
觀上上根授藥者。此人樂欲乃至智慧悉無
與等。故名上上。為如理直說善如空生。障
如空滅。入究竟道。是名授即中藥治上上
根人。亦有四門授藥治病云云。若入空觀
尚無一法。何有諸法。今授十六道滅治十
六苦集。正是入假。隨其類音妙聲遍告。發
彼耳識轉度入心。令得服行各獲利益。如
一雲所雨。而諸草木各得生長。云云。


○四
明入假位者。一先歷教判位。二明利益。
三結破法遍。人意咸言。先除見假後却思
惟。入空之果尚已迢遰。出假化物非已所能
望崖自絕。今當分別假位不同。夫三乘之
初不愚於法。皆欲求佛厭患生死喜多退
轉。譬如有人俱聞他方有七寶山。翹心束
脚。若念路艱險便退不前行人亦爾。畏懼
生死退大沈空。後聞菩薩勝妙功德。自惟
敗種泣動大千。不待所因而懷憂悔。若
依此義。但有入空便無入假事也。若三藏
菩薩初修空狼伏煩惱羊而不斷結。若
斷結者。則無六度功德身肥。是初阿僧祇
位也。二僧祇煩惱脂消功德轉肥。三僧祇正
入假位利益眾生。此下根人也。中根二僧
祇已伏煩惱肥六度身。即能化物。豈待三
耶。上根初發心時。為度一切誓求作佛。因
聞他說心已明解深識真理。為度他故不
求斷證。心又一轉我應度他。不應不度
當勤分別一切藥病。何以故。五事重故。如
[006-0079b]
人將兒過險自既安隱。那得擲兒。雖自知
空而不棄捨。是為初心即能入假不待至
二僧祇也。通教位者。人多執經云。八地修
出假。或六地七地斷結與羅漢齊方修出
假。此一途之說必不全爾。但佛為三根分
別。下根斷惑盡。方能出假。佛於法華中破
其取涅槃心勸發無上道起方便慧。二乘
既然。極鈍菩薩亦應同此說。今判此為下
根耳。中根者斷見惑已。生死少寬。思任運
斷。第二地名菩薩神通。從此已去即能入
假。上根者。初心聞慧即能體達見思即空。
已為眾生作依止處。何須七地方出假耶。
若七地者。為大品所呵。有大鳥身長三百
由旬。而無兩翅從天而墮。若死若死等苦。
菩薩亦如是。從初一向專修於空至于六
地。是為三空身肥假翅不生。若墮二乘方
便道名死等苦。若墮初果名之為死。若見
盡是死等。若無學是為死。是鳥欲還天上
可得去不。墮無學地欲發菩薩心永不
能得。如人被閹不能五欲。華嚴大品不
能治之。唯有法華能令無學還生善根
得成佛道。所以稱妙。又闡提有心猶可作
佛。二乘滅智心不可生。法華能治復稱為
妙云云。別教之人十住心後。十行之位修假
方便。何以故。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
為行云云。下根也。十住初心即能入假已
得無漏。一受不退即能出用。何須至十行
方起大悲。中根也云云。又別教初心不愚
於法。達解一切功德猶如幻化。於名字不
[006-0079c]
滯而修方便。具五因緣。以益眾生。上根也。
圓教十信六根淨時。即遍見聞十法界事。若
是入空尚無一物。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
假位也。又五品弟子正行六度廣能說法。
即是入假之位。何必待六根淨耶。又初心之
人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圓觀三諦。尚能即中
豈不即假。大品云。初坐道場尚便成正覺。
轉法輪度眾生。又六即料簡。便有出假之
義何須待至五品耶。上來諸教皆有三位。
若定判者。應取下根以明其位。則有二義。
一依教故。二決不退轉入假行成。中上乍
有進退故不約其論位。既有三根出假。例
應三根入空。謂情入。似入。真入情入者。觸
人能入非謂散情。緣諦之觀。於似真之前
與空法塵相應若爾何益。此有情益。若益
無退。不併退。設退能憶念數修後致大益。
問。通別上根能入空出假。與圓何異。答通
人出入不能即中。別人次第出入不能一
心。圓人一心出入亦能別出入。謂多入中少
入二。多入二少入中。多入空中少入假。
多入假少入空中。多入假中少入空。多入
空少入假中。雖別增減而三諦不缺。若爾。
則非次第之別。然尚能為勝別。況不能為
劣耶。二明入假利益者。菩薩本不貴空而
修空。本為眾生故修空。不貴空故不住。
為益眾生故須出。故有從真起應法眼
稱機。應以佛身得度。即作佛身說法授
藥。應以菩薩二乘天龍八部等形得度。而
為現之。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乃名利益。三
[006-0080a]
藏菩薩雖復出假有漏神通非真起應。世
智分別非法眼明。雖利眾生而非成就。雖
作佛事非淨佛土。止是少分教化為益甚
微云云。若通教入假雖分別藥病但依二
諦。診病不深。識藥不遠。但是作意神通非
真起應。應有始終為作父母師長。世世結
緣處處調伏。動經無量阿僧祇劫。善根若熟
即生王宮。道樹作佛。漸頓度人。乃至入涅
槃。舍利住世久久利益。有始有終乃名為
應。無而欻有暫出還沒。故非真應。一時片
益不名成就。灰身入滅非淨佛土。別教十
行入假利益義同通教。若登地時得如來一
身無量身。湛然應一切。爾時知病盡病淵
源。爾時識藥窮藥府藏。爾時授藥如印不
差。真道種智最勝法眼。所可應化任運普
周。和光同塵結緣之始。八相成道以論其終。
亦名為化亦名為應。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有所施為是淨佛國土。入假利益皆實不
虛。登地既然後地例爾。乃至圓教初住入假
真實利益。乃至後心亦復如是。若得此意
料簡變化即識真偽。所以者何。魔亦能以
有漏心作無漏形變為佛像。老子西升亦
云作佛化胡。諸外道等變釋為羊停河在
耳。世智五通靡所不作。如是邪化無量無
邊。尚非三藏五通化。云何得是別圓任運真
化。化語多種無眼之人謬生信受。能深觀察
不可雷同。故知從法身地垂應十界度脫
眾生。如此入假真利益位。三結破法遍者。
未發真前隨所計著百千萬種皆名為見。
[006-0080b]
如盲問乳非乳真色。若繩若杵何關象事。
囈言之見見即是假。故歷單複具足以觀破
之。破若不遍不得入空。見思若盡乃名破
法遍也。就文字論乃當如此。意則不然。
見思即是無明。無明即是法性。見思破即是
無明破。無明破即是見法性。入實相空。方
名破法遍也。從空入假破法遍亦爾。假有
無量病法藥法授藥法。分別此三有所不
達。不名破法遍。未發法眼之前雖有分
別。分有所見不名破遍。六根淨時分別一
病有若干種。解一句法達無量句。十方諸
佛說法一時受持。是為相似氣分。障通無知
既破。雙照二諦方名破法遍也。舉要而言。次第破者則不名遍。不次第破乃名為
遍耳。前觀法重沓既多。恐人迷故約二觀
後。結破法遍也。


○第三明中道止觀破法
遍者。前生不生止觀破法遍。一往似自行。
次不生生止觀破法遍。一往似化他。今不生
不生止觀破法遍。一往似雙非自他又雙
照自他。生不生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自
即不自亦非自非不自。不生生即生不生。
亦是不生不生。他即非他亦非他非不他。
不生不生即生不生。亦是不生生。亦是不雙
非。亦是不雙照。種種分別令易解故作如
前說耳。就此為四。一修中觀意。二修中
觀緣。三正修中觀。四明位利益。其意者。三
藏中菩薩偏用世智照俗。二乘偏用析假
入真。佛二諦周足異於弟子。假設第三觀。
設作離有離無之說。秖是離有無二見。實
[006-0080c]
無別理可觀。故不須第三觀也。通教二乘
偏用體法入真。菩薩慈悲入假。唯佛俱照。
道觀雙流異於弟子。亦假設第三觀。亦無
別理異於真諦。開善所執佛果不出二諦
外。即此義也。雖無別理而得有真如幻如
化不生不滅中道之名。亦得有中道之義
者。佛滿字門通通通別。鈍根止能通通不
能通別。故此教得有別接之義。利者被接
更用中道。不被接者不須第三觀。別接義
如顯體中說云云。別教若作二諦三諦皆
元知中道。若作三諦可解。若作二諦者。
中道為真有無為俗。照此二諦從容中當
名中道。二用無偏名雙照雖作二名中理
亦顯。此理玄深根鈍障重。如眼闇者穿針
不諦。云何穿針。為常理故先破取相慧眼
見空。次破無知法眼見假。進修中道破
一分無明開一分佛眼見一分中。方是真
因。因果圓滿乃名為佛。二諦非正意故不
名因。例如小乘方便伏惑不見真。不名
修道。發見諦後具真修道始是真因。無學
為真果。別教例爾。二觀既是方便必須於
中。雖復必須要前二觀。二觀若未辦亦不
暇第三觀也。圓教初知中道亦前破兩惑。
奢促有異。何以故。別除兩惑歷三十心。動
經劫數然後始破無明。圓教不爾。秖於是
身即破兩惑。即入中道一生可辦。譬如
賊有三重。一人器械鈍。身力羸智謀少。先
破二重更整人物方破第三。所以遲迴日
月。有人身壯兵利。權多。一日之中即破三
[006-0081a]
重不待時節。以此喻之其義可見。又如
兩鐵。一種種燒治方有利用。一是古珠即燒
即利。為是義故。圓教初心即修三觀不待
二觀成。以是義故即須明第三觀也。


○二
修中觀因緣者。略為五。一為無緣慈悲。二
滿弘誓願。三求佛智慧。四學大方便。五修
牢強精進。一無緣慈悲者。即如來慈悲也。此
慈悲與實相同體。不取眾生相故非愛見。
不取涅槃相故非空寂。非空寂故非法緣
慈悲。非愛見故非眾生緣。無二邊相故名
無緣。大經云。緣如來者名曰無緣。普覆法
界拔除苦本與究竟樂。上兩觀慈慈有邊
表。如來慈者即無齊限。上兩觀慈與菩薩
共。無緣慈者獨在如來。上兩慈無所包含。
如來慈者具一切佛法十力無畏。是如來藏
諸法都海。故大經云。慈若有若無。非有非無。
如是之慈乃是諸佛如來境界。當知慈具三
諦也。迦葉讚云。今我欲以一法讚。所謂慈
心遊世間。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真解
脫。解脫即是大涅槃。上慈作意乃成。此慈任
運無請為依。手出師子令彼調伏。如慈石
吸鐵無心而取。夫鐵在障外石不能吸。眾
生心性即無緣慈。無明障隔不能任運吸取
一切。今欲破無明障顯佛慈石。任運吸取
無量佛法無量眾生。欲修此慈非中道觀。
誰能開闢。如水生火水不能滅。還用火滅。
此無明障依兩觀生。兩觀所不能除唯中
道觀乃能破耳。為是因緣修第三觀也。二
滿本弘誓者。初發心時起四弘誓。與虛空
[006-0081b]
等。空假兩觀知苦斷集猶如枝葉。所未知
斷喻若根本。空假兩觀修道證滅猶如燈
炬。諸山幽闇力不能明。雖修兩觀誓願未
滿。譬如百川不能溢海。娑伽羅龍王所霔
泉池一霔即滿。中道正觀亦復如是。知一切
苦斷法界集。修無上道證究竟滅。為滿
本願故須修第三觀。三求佛智慧者。即是
如來一切種智知。佛眼見廣大深遠橫竪覺
了。究竟具足。上兩觀眼智比於佛法。猶如
盲人闇中想畵不能覩見。墜落坑坎云何
得前。若修中道如有目足到清涼池。除
二邊熱悶醒覺休息。飲服其水冷滑香甘。
是名佛智知。見其池相方圓深淺。水色清
淨。是名佛眼見。欲得如來實相眼智非
止觀不成。故修第三觀。四學大方便者。
即是如來無謀善權無方大用。住首楞嚴種
種示現。不可思議巧方便力。示諸眾生虛空
中風。劫燒負草令無燒害。此為難事故須
善巧。如彌勒先為天子說不退行。淨名即
彈云。從如生得菩提耶云云。無菩提勿
起此見。既破見已即說寂滅是菩提。不二
是菩提。一切眾生即是菩提云云。天子聞玄
悟無生忍。是二大士槌砧更扣。令難悟者
悟悟難悟法。若無方便云何利他。又如
來初出不即說大。種種方便譬類言辭。引
導眾生令離諸著。然後開佛知見示以一
乘。是故殷勤稱歎方便。真實得顯功由善
權。故言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更以異
方便助顯第一義。佛智叵思議方便隨宜
[006-0081c]
說。佛意難可測無有能得解。以百千方
便令鈍根者妙契寰中。上二觀智力用輕
微。如富樓那化彼外道反見蚩弄。文殊暫
往師徒靡風。欲得如來此方便者。若非中
觀所不能成。故修第三觀也。五大精進
者。欲為大事大用功力。法華云。如有勇
健能為難事。不動不退方名薩埵。不顧
身命何況財物。雖得菩提猶尚不息何況
未得。上兩觀功微賞少。中觀功蓋天下賞
窮解髻。為大精進修第三觀。修中道因緣
甚多。為對出假觀略說五耳云云。


○三正
修中觀者。此觀正破無明。無明懸絕非眼
慮見知云何可觀。例如初觀觀真。真無色
像亦無方所。但觀陰入界心三假之惑四
句推求。巧修止觀。得無漏發名為見真。次
觀觀假假復云何。但觀空智能令不空於
一心中點示萬行。即發法眼遍知藥病。故
名假觀。今觀無明亦復如是。觀二觀智
當彼破惑名之為智。今望中道智還成
惑。此惑是中智家障。故言智障。又此智障
於中智中智不發。故名智障。前言智能障
後言智被障。例如六十二見。見名慧性慧
即世智。若望無漏此慧性與見思合能障
於真。此二諦智與無明合障於中道亦復
如是。又能障是惑。所障是中智。能所合論故
言智障。云何觀此二智即是無明。若言是
明種智現前。洞識諸佛十力無畏一切諸法。
圓足覺了可得是明。而今不爾豈非無明。
觀此無明即為三番一觀無明。二觀法性。
[006-0082a]
三觀真緣。一觀無明者。空假之智與心相
應。觀此二智為從法性生。為從無明生。
為從法性無明合生。為從離生。若從法
性法性無生。若從無明無明不實。亦不關
中道。若合共生則有二過。若從離生則無
因緣。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云云。如是廣破
如上因成中說。作此觀時泯然清淨。心無
依倚亦不住著不覺不知。能觀所觀猶若
虛空不可說示。雖未發真於四句中決
定不執。譬如闇中遙望株杌不審人杌。人
應六分動相。杌無六分是不動相。久住觀
之心謂是杌亦不明了。起四句執即喻動
相。動喻無常相不動喻常。久觀不已定知
是常。不起四執而無明未破猶不了了。雖
不了了定知一常一切常。行大直道無留
難故。前見思塵沙久已穿徹。唯二觀智即喻
金剛觀破智障名觀穿觀。安心此理名觀
達觀此理不可思議名第一義空。待二乘頑
境之空名為智慧。而此法性非智非不智。
是為中觀具三義也。復次體達智障無明。
無自他性共無因性畢竟不可得。如持戒比
丘觀無蟲水。此中動者蟲耶塵耶。蟲即生相
塵無生相。諦觀不已雖知是塵亦不明了。
若謂無明有四性。性是生動。若無四性無
性無生動。雖知不動亦不決定。雖不決
定而決定觀常住不動。前生死涅槃二邊流
動。上兩觀已止。唯有無明迴轉未息。今達
心本源無明寂靜名止息止。安心此理名
停止止。常住之理非止非不止。對無常動
[006-0082b]
故言為止。即是非止非不止。是名中止具
三義也。復次智障心中。即有三假四句止
觀。信法迴轉四悉檀巧修。皆例如前說。如
是四句即是觀門。若離此四無修觀處。善
巧方便因門而通得見中道。見中道時非
即四觀。若於一觀得入。餘句即融不須更
修。若未通入。但勤修四句方便取悟。若執
此四即為所燒遮壅不通。若無執滯即是
觀無明四句得悟也。二約法性破無明
者。上四句觀於智障求無明生。決定叵得。
或生一種解。或發一定。決謂無明即是法
性。如此計者非是悟心。但發觀解。如闇見
塵杌決謂塵杌。即當移觀觀於法性。為
當無明心滅法性心生。為當不滅法性心
生。為當亦滅不滅法性心生。為當非滅
非不滅法性心生。若無明滅而法性生者。滅
何能生。不滅生者明無明並。共生者即有二
過。離則不可。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如是
四句一一句中。信法迴轉四悉善巧。即能得
悟。通四門池。雖未得悟。決定謂此中道
觀智能破無明。常如是學更不餘修也。三
約真緣破無明者。觀此觀智待誰得名
為智為非智。若橫待者。十方諸佛是智是
明。待我無智明也。若竪待者。我於將來
破除盲冥而得大明。待今是無智無明。如
是智明為是緣修。為是真修。真緣合修。離
真離緣。若緣修者緣是無常。云何生常。若
是真修真不應修。釋此有兩家。一云。緣修
顯真修。二云。緣修滅真自顯。真自顯是自
[006-0082c]
生。由緣顯是他生。真緣合是共生。離真緣
是無因生。四句求智不可得。亦不得無智。
何以故。待智說無智智無故無所可待故
無智亦無。若執真緣為是者。不能發中俱
是障智。若不執者即是四門。若得契理理
非真非緣。非共非離不可說示。若有機
緣亦可四說。悉檀方便無復定執。隨緣異
說聞即得道。所謂從無常生於常。大經云。
因是無常而果是常。又云。從伊蘭子生栴
檀樹。或時云。從法王種性中生即是真修。
或言。因滅無明則得菩提燈。或言。非內
觀非外觀而得是智慧云云。無得之得以
是得無所得。入空意。無所得即是得。入假
意。得無所得皆不可得。雙照得無得即中
意。諸菩薩等或偏申一門。如天親明阿梨
耶識為世諦。別有真如。此是論之正主。禪
定助道皆是陪從莊嚴耳。如中論申畢竟空
空為論主。其餘亦是助道耳。餘門亦應有
菩薩作論申之。作論異說豈離四門因門
有殊契會不異。若得此意何所乖諍苦興
矛盾。若用四門修觀者。或樂或宜或對或
入。一門既爾餘門亦然。觀行雖別得道何異。
經論為緣不同。古來諍競難可通處。用此
解釋。氷冶雲銷。如此觀行契教根理。印會
允合有何是非。明眼之人依義不依語。有
智之者必不生疑。無目無解徒勞愍怪詎
可益乎。問。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破
時法性破不。法性顯時無明顯不。答。然。理實
無名對無明稱法性。法性顯則無明轉變
[006-0083a]
為明。無明破則無無明。對誰復論法性耶。
問。無明即法性。無復無明與誰相即。答。如
為不識水人指水是水指水是水。但有
名字。寧復有二物相即耶。如一珠向月生
水向日生火。不向則無水火。一物未曾
二。而有水火之珠耳。四修中觀位者。前兩
止為中道雙遮方便。兩觀是雙照方便。因此
遮照得入中道。自然雙流自然雙照。修此
雙流凡有三處。若別接通者。七地論修八
地論證。別教十迴向論修登地論證。如此
修證高遠迢遰。初心眾生尚不得修乾慧。
云何能證八地耶。此中道觀於凡無益。又
初心尚未入十信至迴向。若無迴向豈得
修中。無修則無證。此中道觀於凡夫人望
崖無益。今明圓教五品之初。秖是凡地。即
能圓觀三諦修於中空坐如來座。修寂滅
忍著如來衣。修佛定慧以如來莊嚴而自
莊嚴。修無緣慈入如來室。始從初品進入
第五相似法起。見鵠知池望煙驗火。即是
相似位人入六根清淨也。例如外道不修
念處永無煖分。二觀亦爾。不修中道似解
不發。今五品修中能生似解。轉入初住即
破無明。故華嚴解初住云。無染如虛空。清
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正使及習一時皆盡
無有遺餘。初發過牟尼。此之謂也。始自初
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
登七地。爾乃修習。何暇歡喜始入雙流。前
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者。
真實之說。法華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
[006-0083b]
亦然。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此意也。復次
三藏菩薩坐道場時猶是具惑。故無雙流。
雙流位在佛耳。通教有別來接者雙流位
在八地。別教雙流位在初地。故漸漸引之。
其位稍低。實意彌顯也。雖言初住破一分無
明是雙流位。此是略語。譬如舉帆一日三
千略言一日耳。又如禪有九品此亦大較。
如佛得四禪身子不知。身子入四禪目連
不知。目連入四禪諸比丘不知。如此往推
禪不啻九品。初住亦爾。言一品者亦無量
品。此位能遍法界作佛事。不可限量。如
首楞嚴華嚴中廣說。尚示八相何況餘耶云
云。前兩觀後已結成破法遍如上說。今中
道正觀觀無明法性。不依二邊不依四句。
畢竟清淨無倚無著。故淨名云。稽首如空
無所依。此智豁開一破一切破。靡所不遍
故名破法遍也。


○第二約餘門明破法遍
者。上約無生一門。竪修三觀徹照三諦破
法遍。無量諸門望無生門餘門是橫。譬如
徑直重門此則名竪。齊並邐迤故稱為橫。
若橫若竪皆得見王。故約橫論觀辨破法
遍也。橫門者如中論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
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一論明八門。諸經論
則無量。或不有不無不垢不淨。不住不著不
受不取。不虛不實不縛不脫。如此等諸教行
門其數無量。俱皆能通故稱為門。中論云。若
深觀不常不斷。即入無生無滅義。何以故。
不生即不異。不滅即不一。生名集成即異
義。滅名散壞即一義。不生即不常。不滅即
[006-0083c]
不斷。不生即不來。不滅即不去。不生即不垢。
不滅即不淨。不生即不增。不滅即不減。不生
即不縛。不滅即不脫。不生即不有。不滅即
不無。是故深觀不生不滅即是諸門義也。若
無生門觀陰界入次第不次第。乃至三障四
魔者。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觀心如工畵
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
一陰界入一切陰界入。一性相體力。一切性
相體力等。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發真正菩
提心起四弘誓願。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
安心止觀自行化他。信法迴轉善巧悉檀。餘
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識有無破單複具足
無言說見。一一皆有三假四觀。如是不自
不他不共不無因者。餘門亦如是。若無生
門破見有七萬二千三百八十四止觀者。餘
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觀智障自生非自生。
故說自生空。自生空非自空故說自生假。
自假非假自空非空故說自生中。自中不
但中雙照空假。故說三觀一心者。餘諸門
亦如是。若無生門觀智障他生非他生。共
生非共生無因生非無因生。乃至三觀一心
者。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觀智障自滅非
自滅故說自滅空。自空非自空故說自滅
假。自假非假自空非空。故說自滅中。自滅
中不但中雙照空假。故說自滅三觀一心
者。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觀智障他滅非
他滅。共滅非共滅。無因滅非無因滅。乃至三
觀一心者。餘門亦如是。若無生門自待非自
待故說自待空。自空非自空故說自待假。
[006-0084a]
自空非空自假非假。故說自待中。自中不
但中雙照二諦。故說三觀一心者。餘門亦
如是。若無生門他待非他待。共待非共待。
無因待非無因待。乃至三觀一心者。餘門亦
如是。若無生門三觀結成破法遍者。餘門
亦如是。以無生門如上等諸法度入餘門。
縱橫無礙。如金剛刀無能障者。若得此意
通釋經論隨義迴轉。文義允當無處不合。
所以者何。若將此義釋無行經。即轉無生
意入無行門。所謂諦無行智無行菩提心無
行。安心於止觀無行。破見思無知無明等
無行。生死涅槃中間等皆無行。無行行無行
位無行教。如是等一切悉入無行門中說。
究竟具足也。若釋金剛般若經。即轉無生
意度入不住門中。種種不住。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布施。不住境智布施。不
住慈悲布施。不住見思中布施。不住無
知無明中布施。是名檀波羅蜜。不住色中
持戒。乃至不住色中般若。初地不應住乃
至十地不應住。雖諸法不住。以無住法住
般若中。即是入空。以無住法住世諦即是
入假。以無住法住實相即是入中。此無住
慧即是金剛三昧。能破磐石砂礫徹至本
際。故仁王經三處明金剛三昧。七地初地初
住。即是金剛無住釋三教位義。又云。釋迦牟
尼入大寂定金剛三昧。若爾者。常途不應
云無礙道有金剛斷道無金剛。經云佛有。
豈非斷道有耶。天親無著論。開善廣解。詎
出無生無住之意耶。略舉二經。示度曲之
[006-0084b]
端耳。若得此意千經萬論豁矣無礙。此是
學觀之初章。思義之根本。釋異之妙慧。入
道之指歸。綱骨曠大事理具足。解一千從法
門自在云云。問。無生一門申一切佛法。復何
用餘門耶。答。法相如此二義相須。人人不
同各各自行應須餘門。如淨名三十二菩
薩各說已入不二法門。若言生滅是生死為
二。不生不滅則無二。乃是空門何關中道。
今解。生是生死滅是涅槃是為二。雙遮二
邊得入中道。是為入不二法門。此菩薩自
說己門不說他門。華嚴云。我唯知此一門。
即是各說入門門則無量也。又他緣不同逗
化非一。前一番人聞說無生無滅得悟。餘
非其宜所以無益。次菩薩更說不垢不淨
入不二門。當其所宜聞之得道。是則橫門
無量。八千菩薩各各說之。云何難言一門
足耶。復次行人依無生門修四三昧。或時
歡喜頂受。或信善心生。或惡覺執破。或恍恍
欲悟。若爾者。此無生門是其道門。若不爾
非其門也。當更從無滅門入。喜生。善發。
執破。近道。當知無滅是其道門。不爾。於其
非門。如是廣歷眾門一一檢試。會有相應。
張羅既廣心鳥自獲。為是義故將橫約竪
以顯門通也。


○第三橫竪一心明止觀者。
如上所說橫竪深廣破一切邪執。申一切
經論修一切觀行。逗一切根緣。迴轉無窮
言煩難見。今當結束出其正意。若無生門
千萬重疊。秖是無明一念因緣所生法。即空
即假即中不思議三諦。一心三觀一切種智。
[006-0084c]
佛眼等法耳。無生門既爾。諸餘橫門亦復如
是。雖種種說秖一心三觀。故無橫無竪。
但一心修止觀。又為二。一總明一心。二歷
餘一心。總者。秖約無明一念心。此心具三
諦。體達一觀此觀具三觀。若不得前來橫
竪諸說。如此境智何由可解。前說一念無
明與法性合。即有一切百千夢事。一陰界
入一切陰界入。無量單複具足無言等見。三
界九地一切諸思。十六門破等諸法。先已次
第橫竪聞竟。今聞一心因緣生法者。即懸
超前來一切次第因緣生法。懸識不可思議
因緣生法。前說諸法皆三假四句。句句求實
不可得。單複諸見皆空。九地諸思皆空。十
六門皆空。先已聞故。今聞一心即是空。懸
超前來次第諸空。懸識不可思議畢竟妙空。
前來所明諸假覆疎倒入。分別藥病授藥等
法先已聞故。今聞一心即假。懸超前來次
第之假。懸識雙照二諦之假。今聞非空非
假者。懸超前來諸空皆非空諸假皆非假。
又前來分別一切非有非無。單見中非有非
無。複見中非有非無。具足中非有非無。三藏
中非有非無。通門非有非無。別門非有非無。
前已聞故。今聞非有非無。懸超前來諸非有
非無。懸識中道不可思議非有非無。如此三
諦一心中解者。此人難得。何以故。約心論
無明還約心論因緣所生法。故有前來一
切法。約心即空。故有前來諸空。還約心論
假故有前來出假等。亦約心論法界故有
中道非空非假。三諦具足秖在一心。分別相
[006-0085a]
貌如次第說。若論道理秖在一心。即空即
假即中。如一剎那而有三相。三相不同生
住滅異。一心三觀亦如是。生喻假有滅喻
空無住喻非空非有。三諦不同而秖一念。
如生住滅異秖一剎那。三觀三智三止三眼。
例則可知。如是觀者。則是眾生開佛知見。
言眾生者。貪恚癡心皆計有我我即眾生。
我逐心起。心起三毒即名眾生。此心起時
即空即假即中。隨心起念止觀具足。觀名
佛知止名佛見。於念念中止觀現前。即是
眾生開佛知見。此觀成就名初隨喜品。讀誦
扶助此觀轉明。成第二品。如行而說資心
轉明。成第三品。兼行六度功德轉深。成第
四品。具行六度事理無減。成第五品。第五
品轉入六根清淨。名相似位。故法華云。雖
未得無漏而其意根清淨若此。從相似位
進入銅輪。破無明得無生忍。四十二地諸
位。故法華云。得如是無漏清淨之果報。亦
是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以
賢聖例佛。指妙覺是報。大經云得無上
報者。有現報故名無上報。無生後故言
佛無報。大經亦云。子果果子。以現報故即
如子果。無後報故不名果子云云。又金光
明稱為應身境智相應也。就境為法身。就
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以得法身故常恒
不變。法身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
盡未來際也。寶性論云。常即不生。恒即不
老。清淨即不病。不變即不死。法身是淨德。廣
大如法界是我德。究竟如虛空是樂德。盡
[006-0085b]
未來際是常德。故知初住法身即具如是常
樂我淨。無生老死也云云。


○歷餘一心三觀
者。若總無明心未必是宜。更歷餘心或欲
心瞋心慢心。此等心起即空即假即中。還如
總中所說云云。


○前來所說但觀識陰作
如此說。餘四陰亦如是。十二入十八界亦如
是。是名觀陰界入境破法遍竟。問。入假
中有因緣。入空何意無。入空以四門料簡。
假中何意無。答。入空亦有。略故不說耳。何
者。謂為解脫故為脫他故。為慧命故為
無漏故為法位故。夫生死縛著勞我精神。
非空不解。自既有縛能解他縛無有是
處。為脫他故應須入空。賢聖以慧為命。
慧命非空不立。諸神通中無漏通勝。為勝
神通故。應須入空。又法位非慧不入。空慧
能速入法位。入空因緣甚多。例後故說五
耳。夫空觀通於小大偏圓。欲分別不濫。須
四門料簡。假中不雜小故不用耳。空觀二
種。析空專在小。體空小大共。今之料簡簡
於體空。雖同用體所為處別故須料簡。別
圓能通雖各四門所通處同。故料簡則閑耳。
智障者。異解不同。今出達摩欝多羅釋。煩
惱是惑心故煩惱是障。智是明解云何說智
為障。智有二種。證智識智。識智分別體違
想順。想順故說為智。體違分別與證智為
礙。故說智為障。又佛於二障得解脫。涅
槃云。斷愛故得心解脫。斷無明故得智解
脫。地持中說愛為煩惱首。故心解脫對治煩
惱障也。遠離一切無明穢污。於一切所知
[006-0085c]
知無障礙名智淨。智淨即慧解脫。若以智
所知礙名智障者。以無明故於智有礙。
正以無明為智障體也。入大乘論云。出世
間無明是智障。世間無明賢聖已遠離。即是
先斷煩惱障也。二障俱是煩惱。云何以無
明為智障。無明是即智之惑。以智為體即
智說障。例如無為生死即無為而說生死。
以無為為名也。愛即四住地也。亦能障智。
然是異心之惑。解惑不俱體是煩惱。故當體
為名名煩惱障。復次愛能令諸有相續。能
令心煩與心作惱。雖無明覆蔽然生由愛
水。招生功強。故名愛為煩惱障。無明不了
正與解脫反。愛性雖違然以無明為本。無
明性迷障智義顯。故從所障名為智障。無
明有二。一迷理。二迷事。何者是智障。地持
說。二乘無漏人無我智為煩惱障淨智。佛菩
薩法無我智為智障淨智。若爾。二俱是迷理
為智障。又智所知礙名為智障者。於一切
法知無障礙。即於事中知無障礙。但是迷
事為智障。若爾。何者為定。照事照理之
智。智雖有二二無別體。智障無明亦無二
性。雖有二說而無二也。又心智為障者。
究尋分別智礙於如實不得證智。此亦即
智是障。以滅想滅心故有斷智之義。若
捨分別即向智障清淨。又非是條然。故智
亦不斷。是以經有不失福之言。百論引佛
說於福莫畏者助道應行也。人作一向之
論。便有斷不斷二途。計無矛盾勿生偏執
競也。問。瓔珞云。第三觀初地現前。今云何或
[006-0086a]
說在八地。或說在初住。答。借義相成。或
借高成下或言八地。或借下成高故言
初住。瓔珞明別教故言初地。問。假中兩觀
明三根人修位。初觀不見判修位。答。後觀
悉入位方修假中。故約位判三根淺深。初
觀始於凡地無位可判淺深。又瓔珞亦有。
文云。四地名須陀洹。此應是下根。又三地
明須陀洹此應是中根。或初地明須陀洹
此語上根云云
摩訶止觀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