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70 道德真經三解--鄧錡 (master)


[004-001a]
道德眞經三解卷之四改四
    玉賔子鄧錡述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
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
正復爲奇善復爲妖民之迷其日固乆是以
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經曰其政悶淳其民惟淳其政察烈其民
 破缺故禍兮福所倚伏至極其無正邪正
[004-001b]
 得爲奇善復爲妖民之迷此其日固已乆
 矣是以聖人雖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
 不肆光而不耀
 道曰堯舜之民比屋可封其政悶悶其民
 醇醇也有老人擊壤於路曰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
 哉故曰比屋可封桀紂之民比屋可誅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也甲子昩爽受率其旅
 若林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故
 曰比屋可誅堯以丹朱而襌舜舜以商均
[004-002a]
 而襌禹禍兮福所倚也湯武革命順乎天
 而應乎人福兮禍所伏也是以倚伏至極
 其無正道邪然舜有四凶流竄放殛正復
 爲奇也殷有三仁去奴剖腹善爲妖也民
 之迷於此道其日固已乆矣是以聖人方
 之而不割其隅廉之而不削其角直之而
 不肆其正光之而不耀其明得其無爲自
 然則禍福無所容其倚伏矣孰又知其極
 哉
 德曰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先天氣後天氣
[004-002b]
 得之者常似醉也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日
 有合月有合窮戊己定庚甲也益之而損
 禍兮福所倚也損之而益福兮禍所伏也
 孰知其極反無正道邪正復爲奇道極而
 從權也善復爲妖理窮而入術也嗚呼天
 下之民無道可守禍福迷之日已乆矣是
 以聖人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恍惚裏
 相逢窈冥中有變故開兊方而不必割摘
 坎廉而不必劌取震直而不必肆採離光
 而不必耀使天下之人自然無爲而至于
[004-003a]
 命矣不亦大哉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
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
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
乆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經曰治人事天莫如吝嗇夫唯吝嗇是以
 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重積其德則無不
 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其極可以有國
 國之無母不知國子有國之母可以長乆
[004-003b]
 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道曰坤爲吝嗇厚德載物者也上之事天
 下之養人莫若吝嗇吝嗇者坤以藏之萬
 物生生而不窮也夫唯嗇者是以早復復
 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無疾朋來
 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
 天地之心乎早復謂之重積德復自坤而
 生也坤重積德無往不克無往不克莫知
 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故坤爲國邑有
 國之子復震長男也有國之母坤地稱母
[004-004a]
 也可以長乆天長地乆也是謂深根固蔕
 長生乆視之道德合無疆也
 德曰治人事天窮理盡性也莫若嗇者以
 至于命也是以早復其道夫物芸芸各歸
 其根也早復謂之重積德一陽來復坤之
 重積德也重積德則無不克含弘光大品
 物咸亨也無不克則莫知其極復歸於無
 極也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地順承天萬國
 咸寧也坤爲國母復爲國子有國之母也
 可以長乆天長地乆也天地所以能長且
[004-004b]
 乆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故曰是謂深
 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
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
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經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有爲以道蒞
 於天下其鬼不能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
 傷人非其神不傷人以其聖人不傷人夫
 兩不相傷故其德交歸焉
[004-005a]
 道曰道德三才之主也鬼神天地之主也
 聖人鬼神之主也中孚信及豚魚物之繁
 息者也鼎之以木巽火烹飪也治大國若
 烹小鮮其道無爲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
 道有爲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
 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故
 以道臨於天下其鬼不能神矣凡間氣時
 疫亢沴妖孽之所作皆鬼神之能也災妖
 不勝善德禍亂不勝善政故曰以道蒞天
 不其鬼不神非其鬼不能神其神不能傷
[004-005b]
 人非其神不傷人蓋聖人善德善政而不
 傷人也夫兩不相傷故鬼神聖人之德而
 交歸於道焉
 德曰人身兼乎天地大國也五臟六腑十
 二經十五絡三百六十骨節穴俞八萬四
 千毛竅腠理血長八百一十丈氣畜一萬
 三千五百息小鮮也若治人身以心賢水
 火烹之其氣交歸於體而不至於散亂若
 治大國以陰陽水火烹之其德交歸於道
 而不至於苛細故天下以聖人爲主人身
[004-006a]
 以心君爲主聖人以大道蒞天下其鬼不
 神使鬼得神何害不生大道廢矣心君以
 眞氣平百脉其邪不神使邪得神何病不
 生全眞廢矣以此言之非其鬼不神其不
 能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蓋聖人之政不傷
 人也聖人之政不傷人使鬼有神復何爲
 乎夫鬼之有神亦豈好傷人哉皆非其道
 以擾之耳不得已也聖政旣善鬼神亦善
 此兩不相傷也故曰其德交歸焉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004-006b]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
勝牡以靜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
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
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爲下
 經曰大國者下流也天下之交於天下之
 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也故大國以
 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
 國故或下以取者大國不過欲兼畜人也
 或下而取者小國不過欲入事人也夫兩
[004-007a]
 者若各得所欲故大國宜爲下
 道曰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之故能爲百谷王地中有山曰謙山附于
 地曰剥謙之六爻三吉三利致恭以存其
 位者也迷其道而不復者必剥而附於地
 不謙之故也大國者衆流之所皆歸焉故
 曰下流以其靜而無爲也若天下之牡交
 於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本以靜爲下
 也下則勝之矣此爲天下之至柔馳騁天
 下之至堅也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004-007b]
 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
 格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三分天下有
 其二以服事殷周之至德也已矣此皆以
 正治國無爲而靜下者也故或下以取者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太王去邠是也或下
 而取者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句踐事吴是
 也此皆以奇用兵亦以靜爲下也夫兩者
 各得其所欲小者固宜下之故大者宜爲
 下矣
 德曰大國大根器者也歸根曰靜故靜爲
[004-008a]
 躁君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
 男女故咸之男女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
 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天下之牡交
 於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蓋以靜爲下
 也大國君長也小國臣妾也君長男之屬
 也臣妾女之屬也故坤爲國邑地道也妻
 道也臣道也以男下女以大下小也則得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以女下男以小下大
 也則得天地之道恒乆而不已也此謂以
 正治國也女或守靜男欲下以取之不過
[004-008b]
 兼而畜之男或守靜女欲下而取之不過
 入近事之此謂以奇用兵也夫兩者各欲
 得其所欲女固宜在下矣故男者宜爲下
 之
   道者萬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美
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
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
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爲天下貴
[004-009a]
 經曰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
 所師保美言可以市價尊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棄之有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
 有拱璧以先於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
 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謂求以有得罪以
 可免邪不曰如此故爲天下貴
 道曰道者萬物之奥歸根復命也善人之
 寳被褐懷玉也不善人之所保人皆可以
 爲善也美言可以市善價而沽諸也尊行
 可以加人天下皆有所矜式也人之不善
[004-009b]
 何棄之有旣有師保尊行何棄之有哉是
 故天下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至寳以
 先於駟馬之名者不如坐進此道蓋此道
 又寳於拱璧尤先於駟馬也古之所以貴
 此道者何也勿謂以道爲求得之資免罪
 之狀者故爲天下之貴
 德曰萬物之奥天下之至賾也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生於太極虚明先天之氣結成
 一粒大如黍米名曰金晶又曰眞鉛又曰
 陽丹又曰天一善人之寳也旣爲善人之
[004-010a]
 寳亦不善人之所保也苟遇至人何所不
 至美言可以市口傳心受一語無價尊行
 可以加人父遺形體師全性也人皆可以
 學仙人皆可以成道人之不善茍美其師
 言尊其師行何棄之有哉是故立天子於
 萬物之奥以爲善人之寳置三公於美言
 尊行以爲不善之所保雖有拱璧之貴以
 稱駟馬之先不如坐進此道無所不至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善
 人之寳不曰免不善人之罪不在如此故
[004-010b]
 爲天下之貴
   爲無爲章第六十三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
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
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
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經曰爲於無爲事於無事味於無味至於
 成大於小積多於少皆自報怨以德也故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蓋天下難事必
[004-011a]
 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
 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者必寡信多
 易者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其難故終無
 難
 道曰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爲無爲也取天
 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事
 無事也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味無味也
 至於積小以成高大以多問於寡皆自以
 德報怨怨至小也德至大也以德報怨以
 怨歸德以大下小小以成大也故曰報怨
[004-011b]
 以德圖於難者不於其難先於其易而難
 自得矣爲於大者不於其大先於其細而
 大自成矣故圖天下之難事者必作於易
 爲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以細
 成大終不以爲大故能成其大以其得難
 終猶以爲難故能終無難何謂也夫輕諸
 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也
 德曰爲本無爲以靜勝躁也事本無事以
 無勝有也味本無味以淡勝爽也人之修
 身養命先要基址固密基址固密必自品
[004-012a]
 藥爲始諺云富因可惜許貧爲不爭多勿
 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涓涓不
 止遂成江河高以下爲基貴以賤爲本是
 以報怨以德也故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
 細蓋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
 於細是以聖人患乎不能至大終不爲大
 故能成其大患乎不能至難猶常難之故
 能終無難未至大而言大輕諾必寡信也
 未得難而言難多易必多難也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004-012b]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以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
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愼
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
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
自然而不敢爲
 經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
 微以散所以事爲於未有治先於未亂蓋
[004-013a]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夫爲事於有者必敗
 之執亂而治者必失之聖人無爲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心故成而
 敗之愼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衆
 人之所不欲所以不貴難得之貨學衆人
 之所以不學復衆人之所過常以輔萬物
 之自然而不敢有爲
 道曰安者易持未兆易謀脆者易破微者
 易散皆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也未危
[004-013b]
 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
 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
 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
 也易曰其亡其亡繫于苞桑是知合抱之
 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
 行始於足下必然之道也不可躐等而爲
 之不可架空而執之以此爲者必敗之以
 此執者必失之聖人無爲簣簣實進故無
 敗聖人無執步歩實行故無失民之從事
 也則異於是不務實進常有幾心不務實
[004-014a]
 行常有幾事雖成而敗之蓋成於幾而敗
 於實也實則無敗矣故愼終如始脚踏實
 地則無敗事世人皆欲難得之貨聖人不
 欲其所欲故不貴其貨世人皆學衆人之
 所過聖人不學其所學故能復其過以此
 輔相天地之道以左右民使萬物之自然
 而不敢有爲於事
 德曰人之元氣各有一斤人之始生一氣
 一銖一年二十四氣適生一兩人至十六
 一斤全矣過此三年復耗一兩六十四年
[004-014b]
 一斤盡絶所以男子八八六十四卦元氣
 盡矣故元氣安泰甚易持其危元氣萌昩
 甚易謀其兆元氣柔脆甚易破其堅元氣
 精微甚易散其著蓋爲之於未有則不必
 有爲治之於未亂則不必有治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二氣之於陽神也九層之臺起
 於累土品藥之於金液也千里之行始於
 足下谷神之於玄牝也步歩踐履不容捷
 徑由徑而爲者必敗之入術而執者必失
 之聖人無爲而無不爲故無敗無執而無
[004-015a]
 不執故無失民之從此事也不知大道無
 爲吐故納新孤清寡靜長於用幾短於用
 實或通或塞半安半危偶有小成隨手敗
 之安能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乎直得先天
 無爲大道始終如一則無敗事爾聖人不
 欲人之所欲是以不貴難得之貨不學人
 之所學是以能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
 之自然而不敢妄爲
   古之善爲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
[004-015b]
治以其智多是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
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
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
大順
 經曰古之善爲道者非以使民明之將以
 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也故以智治國
 者國之賊也不以智治國者國之福也知
 此兩者亦民之楷式爾常知楷式是謂玄
 德玄德深矣逺矣與物反矣然後至於大
 順
[004-016a]
 道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治人者
 有治於人者故民可與於樂成不可與慮
 始使民有知所謂當道架屋三年不成故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使民用道之明將以
 使民用道之愚用道之明聖人也無君子
 莫治野人用道之愚細民也無野人莫養
 君子民用道之明則爭巧作僞心勞日拙
 民用道之愚則還醇反朴心逸日休百姓
 日用而不知者君子之道尚鮮而況於聖
 人乎此無爲而無不爲也夫愚者道之愚
[004-016b]
 也明者道之明也非故使民明之愚之將
 以使民用明用愚聖人之權也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用道之明也乃以智治國國之
 賊也民之易治不以其知用道之愚也乃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也知此兩者亦民之
 所矜式爾常以楷式是謂玄德天玄之德
 也故深矣遠矣與物反矣是故易逆數也
 天體西轉日月五星東行天高東南地高
 西北地下東南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皆與
 物相反也及其成功則一而已矣故天地
[004-017a]
 聖人之道不與萬物相反則不能成功於
 天下矣故曰然後乃至大順
 德曰道者先天大道也道爲人之心君眞
 氣之神主也民者五臟六腑十二官也古
 之善爲攝生養命者非以十二官爲明又
 將以愚之以心神爲主也向使其官各自
 主事則身先病矣何以養命乎故民之難
 治以其智多智多則必以智治之非無爲
 大道也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
 國之福也知此兩者之治人身之模楷性
[004-017b]
 命所矜式爾常知楷式之道是謂玄德玄
 德深矣逺矣天地人與萬物造化之道也
 皆與物相反矣乃至於大順而不迷
   江海爲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
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
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經曰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004-018a]
 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於人必
 以其言下之欲先於人必以其身後之是
 以聖人處上而人不以爲重處前而人不
 以爲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
 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曰大國者下流也江海所以能爲百谷
 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地勢坤
 之象也海雖有四東南最大地勢下也是
 故潮水之信西去洛陽千有餘里幾至地
 中矣所以東南島夷最多水侵之也是知
[004-018b]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必以地勢下之
 聖人所以能爲兆民上者必以善言下之
 其身所以能爲兆民先者必以自身後之
 故以貴下賤大得民也說以先民民忘其
 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後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也是以聖人位處乎兆民之
 上民皆戴之不以爲重身處乎兆民之前
 民皆瞻之不以爲害是以天下樂推之而
 不厭者以其不與民爭也夫唯不爭故天
 下莫能與之爭
[004-019a]
 德曰丹田氣海谷神眞氣之所歸也以其
 善下之故得朝宗于海能爲百谷王滋養
 天地之根也是以心神欲居五行之上必
 以眞氣下之欲超五行之先必以血氣後
 之是以心君名居五行之上五行欣然戴
 之而不爲重神居五行之前五行欣然隨
 之而不爲害是以四肢六脉萬化百骸樂
 推之而不厭以其心神無爲而不與五行
 爭先也茍有所爭則鹹苦不相息酸辛不
 相逺恬淡不相通虚無不相入眞氣不相
[004-019b]
 從精神不相守百病生矣何以爲道夫唯
 心君不爭故五行莫能與之爭矣大哉言
 哉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乆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寳寳而持之一
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能
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
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
[004-020a]

 經曰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
 似不肖若以爲肖乆矣其細民也夫我有
 三寳寳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
 爲天下先夫慈者故能勇儉者故能廣不
 敢爲天下先者故能成器之長今也捨其
 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如是則
 死矣夫慈者以戰則勝以守則固若天將
 救之以慈衛之
 道曰道者大而無外小而無内天下皆謂
[004-020b]
 我大似不象於道也道者寧有大小之别
 乎夫唯稱大故似不肖若以大爲肖道我
 乆矣其爲細民之行也我有三寳人當寳
 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
 先夫慈故能勇仁者必有勇也儉故能廣
 儉德懷永圖也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
 長後其身而身先故能成其私也夫勇者
 以慈爲主廣者以儉爲主先者以後爲主
 今捨其慈而且勇勇而無禮必亂捨其儉
 而且廣廣而不約必禍捨其後而且先先
[004-021a]
 而不弱必横禍亂且横死期至矣夫慈者
 用之於戰則戰勝用之於守則守固故天
 將降大道救此人也必先以慈衛之以儉
 約之以不敢爲天下先弱之然後能成神
 器之長矣
 德曰天下皆謂我得大道似不肖於道者
 也以道爲大故似不肖若大似道乆矣其
 細民之語也非達者之言與道滿天下無
 物無之豈有大小之肖乎紫陽云人人自
 有長生藥奈是愚迷枉擺抛又云此般至
[004-021b]
 寳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豈直以大者
 爲道邪故曰我有三寳人當寳而持之一
 曰慈不暴也慈而不暴故能勇二曰儉不
 貪也儉而不貪故能廣三曰不敢爲天下
 先不武也先而不武故能器不敢爲天下
 勇故能成慈之長不敢爲天下廣故能成
 儉之長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之長夫
 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
 上戰勝而美是樂殺人也樂殺人者必殺
 之故不可得志於天下今也捨慈且勇又
[004-022a]
 從而暴之捨儉且廣又從而貪之捨後且
 先又從而武之其逺死也必矣是不知慈
 者戰守之本也以慈用兵天下順之以暴
 用兵親戚畔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以慈守國
 天下助之以貪守國天下惡之以天下之
 所助備天下之所惡故君子有不守守必
 固矣是故天將降大道救此人也必使以
 慈而爲衛身之堅甲利兵矣 
   善爲士章第六十八
[004-022b]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與善
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
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經曰善爲士者不武善爲戰者不怒善爲
 勝者不與交兵善用人者先爲之下是謂
 不爭之德是謂能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
 之極也
 道曰武王師渡孟津天下諸侯不期而會
 者八百武王曰未可也居二年而滅紂可
 謂善爲士者不武時甲子昩爽王朝至於
[004-023a]
 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
 麾可謂善戰者不怒受率其旅若林罔有
 敵于我師前徒倒戈攻于後以北血流漂
 杵一戎衣天下大定可謂善勝者不與受
 有億兆人離心離德于有虎賁三千人同
 心同德至於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可
 謂善用人者爲之下夫武王者是謂不爭
 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振古以爲
 極也
 德曰天下之交天下之牝常以靜勝牡以
[004-023b]
 靜爲下也故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
 文是知善爲火候者不獨用於武也故善
 爲大道之士不武而武不文而文故曰善
 爲士者不武强兵戰勝猶爲不祥而況於
 怒戰乎故善戰者不怒不戰而屈人之兵
 也聖人目擊道存以神遇神至於龜龜相
 視鶴鶴相唳猶且以神遇神而況於善勝
 者乎故不與之交兵也善用人者爲之下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也是謂不
 爭之德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
[004-024a]
 謂用人之力民之所欲因而與之民之所
 惡因而去之也行此道者是謂配天振古
 以來無此其極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
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
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寳故抗兵相加
哀者勝矣
 經曰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爲主而常爲客
 不敢進寸而常退尺是謂行若無行攘若
[004-024b]
 無臂仍若無敵執若無兵其禍莫大於輕
 敵則幾喪吾寳故抗兵相加先哀者勝矣
 道曰兵家有言不敢爲主師出以律失律
 凶也而常爲客是謂用人之力所以不敢
 爲主而常爲客也三分殷之天下文王有
 其二矣然猶以服事殷九載大勲未集直
 至武王周公繼之所以不敢進寸而常退
 尺也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東征西
 怨徯我後後來其蘇所徂之民室家相慶
 是謂行之而無行攘之而無臂引之而無
[004-025a]
 敵執之而無兵也少師曰不當王非敵也
 楚大破之是以滅隨禍莫大於輕敵輕敵
 則幾喪吾寳矣吴越加兵相抗越不得已
 勾踐請臣之吴遂釋越後竟爲勾踐所滅
 故曰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德曰紫陽有云藥重一斤須二八調停火
 候託陰陽養藥必須火候火候要在調停
 火候有文有武有賔有主用兵之法也又
 云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爲主我爲賔勸
 君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珍正謂此
[004-025b]
 說爾大抵用兵之法以怯爲主怯則不敢
 輕敵故常以逸待勞以鈍挫鋭以靜待動
 以文御武故折衝樽俎不戰而可以屈人
 之兵矣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爲主而客矣
 又不敢進寸而退尺矣是謂行之於無行
 攘之於無臂仍之於無敵執之於無兵也
 是故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寳紫
 陽又云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
 全採得歸來爐裏煆煆成温養自烹煎大
 抵至藥朱砂水銀而已直下别無一物合
[004-026a]
 和入爐制伏養煆全憑火候抽添運用太
 文則不熟太武則飛去所以不敢輕敵則
 幾喪吾寳矣必須文武相濟剛柔迭用調
 停而後可以得所故加兵相抗哀者勝矣
 彼我相持勢均力敵苟有爲者必敗之如
 不得已卑辭以哀之柔顔以驕之使敵大
 逞其志而後可以自勝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
[004-026b]
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經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以其至易天下
 莫能知莫能行其言有宗其事有主夫惟
 人之無知是以不我知所以知我者希我
 則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而人莫之知
 也
 道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天下萬物皆道無可揀擇者甚易知甚易
 行道在邇事在易也天下皆莫能知皆莫
 能行求諸逺求諸難也天下皆謂我大乆
[004-027a]
 矣其細也若言天地必自太極若言萬物
 必自天地若言男女必自父母所以言有
 宗事有君也唯此人之無知是以不我能
 知今不我能知是以知我者希人之知者
 希自知我之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誰
 能知之
 德曰紫陽云常言俗語合聖道宜向其中
 子細討若將日用顚倒求大地塵沙盡成
 寳吾甚易知其易行也及問其故天下皆
 莫能知皆莫能行何謂也其言有宗其事
[004-027b]
 有君也其言有宗不離太極兩儀四象八
 卦其事有君不離天地日月男女水火用
 之於天地萬物自然生成甚易知甚易行
 移之於人身心腎自然水火天下皆莫能
 知皆莫能行惟此世人無知是以不我能
 知知我者其天乎所以知我者希知我之
 者旣希則自知我道貴矣是以聖人惡衣
 服美道德故曰被褐懷玉世人觀其外而
 不觀其内也何以知聖人之道德乎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004-028a]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
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經曰知爲不知上也不知爲知病也夫唯
 病其所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道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故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然聖人之道書不盡
 言言不盡意若珠走盤中左右逢原無往
 而不可以其大道本無言說皆是無爲自
 然以知猶爲不知而況以不知爲知者乎
[004-028b]
 故眞知者不以爲知知之者上也不眞知
 者强以爲知知之者病也能知不知之病
 以爲己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者何也蓋
 能病其所病是以不爲聖人之病
 德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知不知上也天
 下皆莫能行不知知病也是以聖人之治
 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無知
 無欲知不知上古之學者爲己之道也自
 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餘食贅行物或惡
 之不知知病今之學者爲人之道也能病
[004-029a]
 其病是以不病不能病其病是以成病聖
 人不病以其病病能病其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
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
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經曰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自狹其所
 居無自厭其所生唯此不厭是以常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
 故去彼狹厭取此知愛
[004-029b]
 道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威自我民
 明畏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故民不畏
 威則天之大威至矣其爲人也居天下之
 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與民由之不得志獨善其身足矣此大丈
 夫之所爲也愛之欲其生自狹其所居也
 惡之欲其死自厭其所生也何淺丈夫也
 哉故曰無狹其所居自知之道也無厭其
 所生自愛之道也唯此不厭其所生是以
 常不厭矣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
[004-030a]
 自貴道要自知明不自見德要自愛名不
 自貴大道旣知孰不見其明何必自見大
 德自愛孰不貴其名何必自貴明茍自見
 是狹其所居也名苟自貴是厭其所生也
 不亦惑乎是以聖人去彼之狹取此之知
 去彼之厭取此之愛
 德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法猶江河使民
 易避民之於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可不
 畏邪民苟不畏水火之威則大有威於水
 火者至矣若畏其威水火日用飲食養人
[004-030b]
 若不畏威憑河涉川赴湯蹈火無所不至
 吾見其死者矣故曰大威至矣民不畏威
 狹其所居也大威至矣厭其所生也無狹
 其所居使民畏威也無厭其所生使大威
 不至也故曰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日用飲
 食何厭之有哉是以聖人常自知其己之
 不足不自見其明之有餘常自愛其己之
 入道不自貴其名之過人故曰去彼取此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
[004-031a]
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
之道不爭而善胜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經曰勇於敢則見殺勇於不敢則活知此
 兩者利害甚明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
 聖人猶難知之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
 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明白善爲謀
 矣故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道曰慈故能勇敢則殺人勇敢殺人人必
 殺之故曰勇於敢則殺守天下之至勇處
[004-031b]
 天下之至靜以柔馳堅以靜勝熱勇於不
 敢則活矣凡此兩者或利或害人皆知之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知其
 故也大抵天之所惡勇敢而見殺者有爲
 而好爭者不知而多言者尚異而無謀者
 天之所惡也是以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也
 地有生長收藏厚德載物不言而善應也
 人有仁義禮知大業成物不召而自來也
 此謂天之道坦然明白善爲謀矣天地設
 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故善勝
[004-032a]
 者不爭善應者不言自來者不召善謀者
 坦然天之道也何故如此天網恢恢疏而
 不失也天包大地恢恢之網也空虚無有
 踈而不失也
 德曰用兵有言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
 寸而退尺勇於果敢則爲主而進寸是以
 見殺勇於不敢則爲客而退尺是以致活
 兩者利害或敢於死者殺或敢於生者活
 請各擇其勇矣天之所惡世人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此難之大造化也故天之道
[004-032b]
 不爭而善勝將欲噏之必固張之道也不
 言而善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之道也不
 召而自來夫物芸芸各歸其根也坦然而
 善謀周天三百六十度五星二十八舍日
 月運行一寒一暑生長萬物而成一歳之
 道何嘗有欺乎故曰坦然而善謀入道無
 形無名無狀無象綱羅萬物俱在乎其中
 矣此所謂疏而不失也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
[004-033a]
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
殺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
希有不傷其手矣
 經曰民本不畏死奈何以死道懼之若使
 民常畏死而爲奇事者以爲吾得執而殺
 之孰敢當此常有司殺者殺之代有司殺
 者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鮮有不傷
 其手者矣
 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天下皆知
 生之有死猶夜旦之必然是不知生中有
[004-033b]
 死死中有生之道也民常不畏死者不知
 其生之道也使知有生誰不畏死故人之
 常情勇於敢則殺奈何以死懼之者使知
 其死之道也使知其死誰不樂生故人之
 道業勇於不敢則活若者以爲吾得執而
 殺之孰敢當此自有造物在焉故常爲有
 司當殺者殺之天地造物也不當殺者殺
 之代有司也夫代司殺者人力有爲也是
 謂代大匠運斤成風而斲木也夫代大匠
 之斲者果有大匠之技則盡堊而鼻不傷
[004-034a]
 苟代而爲之豈止鼻堊不盡而自不傷其
 手者亦幾希矣
 德曰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故設以威道
 使民不厭民不畏死則大死至矣故設以
 死道使民知懼民若常不畏死奈何設以
 死道懼之以此言之人本畏死也若使民
 常畏死天地造化不得而殺也必矣故爲
 奇事正道者天地造物猶不得而殺之以
 爲吾得執而殺之者孰敢當哉至如常有
 司殺者殺亦殺其素不畏死當死者也其
[004-034b]
 常畏死不當死者安得執而殺之夫代司
 殺者又不若有司之有常刑也是謂代大
 匠斲木也夫代大匠斲者輪扁猶難之而
 況於枘鑿乎鮮有不傷其手者矣
   民之飢章第七十五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
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
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
貴生
 經曰民之有飢以其上食稅多是以有飢
[004-035a]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
 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
 生爲事者是爲賢於貴生
 道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
 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人且惡之
 爲民上者立而視其飢而死者與故曰民
 之飢以其爲民上者食其稅之多也是以
 有飢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猶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法極則姦生
 令下則詐起故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
[004-035b]
 也是以難治上苟無爲而天下自治矣甚
 愛者必大費多藏者必厚亡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可以長乆故民之輕死以其求生
 事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以道爲主而不
 以生爲事者是又賢於貴生也不亦明乎
 德曰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夫人神
 好清而心擾之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
 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
 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民之飢者上食其
 秔之多也是以民飢人之眞氣衰者心欲
[004-036a]
 其德之亂也是以氣衰民之難治以其上
 之有爲氣之難養以其心之無定民之輕
 死以其求生之厚人之輕死以其養生之
 薄夫唯無以求生爲事專一養生爲事求
 生之道固可貴矣而養生之道又賢於求
 生也遠矣故曰是賢於貴生
   民之生章第七十六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萬物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强者死之徒柔弱
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則不勝木强則共强大
[004-036b]
處下柔弱處上
 經曰人之得生也柔弱其致死也堅强萬
 物草木之始生也柔脆其致死也枯槁故
 堅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
 則不勝木强則共矣故强大處下柔弱處
 上
 道曰水至柔而四海不空山至堅而五嶽
 終陷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
 下之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强是以人之得
 生也柔弱不得其死也堅强至如萬物草
[004-037a]
 木之始也亦以其柔脆爲主故震巽爲草
 木無有磽腴瘠鹵皆返生而出升于虚邑
 無所疑也至於其將死也亦以其堅强爲
 主故坎離其於木也爲堅多心爲科上槁
 矣故曰堅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
 以兵强則不勝木强則成共宰木共矣是
 也故强大者常處下柔弱者常處上震兊
 在天之陰也巽艮在地之陽也天以始生
 言之陰上而陽下交泰之義也地以旣成
 言之陽上而陰下尊卑之位也故地在天
[004-037b]
 上曰泰天在地上曰否是以强大處下柔
 弱處上天地之義也
 德曰乾坤中交而生坎離坎本坤體再索
 乾之中爻故謂之中男離本乾體再索坤
 之中爻故謂之中女坎外陰而内陽反爲
 中男離外陽而内陰反爲中女男子外陽
 而内陰離火之象也女子外陰而内陽坎
 水之象也此所謂日月並明水火顚倒大
 抵養命者皆取坎中一陽而還離中一陰
 故紫陽云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宫腹
[004-038a]
 裏陰從此變成乾健體潜藏飛躍盡由心
 蓋以此也夫人之生也柔弱離中之陰也
 其死也堅强坎中一陽也陰本主死如何
 言生陽本主生如何言死不顚不倒不名
 曰道蓋陰不得陽則不生陽不得陰則不
 死此言奪天地之造化也必須顚倒萬物
 草木亦然故强大處下柔弱處上陰在上
 陽下奔之義也其㫖不亦遠乎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
[004-038b]
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
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
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
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經曰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必抑之下
 者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
 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
 足而奉有餘孰損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
 者能之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不欲見其賢德
[004-039a]
 道曰天之道圓而神包乎大地生成萬物
 張弓之象也地上之天常用半周弛弓之
 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乃是日往則月
 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
 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有餘者損之秋收冬藏也不足者與之春
 生夏長也此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
 足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之道也人之道則
 不然不足者損之民之饑也有餘者奉之
 上食其秔之多也此所謂人之道損不足
[004-039b]
 而奉有餘剥下增高絶短補長之謂也旣
 損不足而奉有餘誰能以有餘而復奉天
 下之不足唯有道者能之爾是以聖人爲
 於無爲而不自恃成於無功而不自處不
 欲見其賢德賢行而使人奉其有餘矣康
 節所謂老子知易之體者也斯亦不過矣
 德曰坎爲弓輪離爲兵戈弧矢之象也離
 午爲心坎子爲腎水火之象也天之道其
 猶張弓乎子後陽生下者舉之午後陰生
 高者抑之心火有餘腎水息之有餘者損
[004-040a]
 之也腎水不足心火息之不足者與之也
 水火相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人
 之道則不然腎水不足又從而以欲竭其
 精不足者損之也心火有餘又從而以酒
 爲漿有餘者奉之也水火相射人之道損
 不足而奉有餘也誰能損其有餘以奉周
 身之不足唯有道者能之是以聖人無爲
 而爲而不自恃無功而成而不自處實不
 欲見其賢行而使大道有偏於奉養以成
 其太過不及之患矣
[004-040b]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其
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强天下莫不知莫
能行故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
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經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强者莫
 之能勝愼無以輕易之弱之勝强柔之勝
 剛天下莫不知皆莫能行故聖人云能受
 國之垢是謂社稷主能受國之不祥是謂
 天下王受垢而主不祥而王聖人正言若
[004-041a]
 相反也
 道曰坎爲太柔其水升降天地坤爲少柔
 其土生成萬物然生成萬物之形者坤土
 也升降萬物之氣者坎水也故潤萬物者
 莫潤乎水是以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其水
 與氣往而不入無往而不勝而攻堅强者
 莫之能勝也愼無以輕易其水也水哉水
 哉故曰其無以易之夫弱之勝强柔之勝
 剛天下莫不知而皆莫能行豈可以水爲
 輕易邪水之時義大矣哉故聖人云能受
[004-041b]
 國之垢辱是謂社稷之主能受國之不祥
 是謂天下之王水柔之象也弱之勝强柔
 之勝剛受垢而主不祥而王皆正言若反
 也
 德曰眞精至柔眞氣至弱坎水藏之皆有
 名而無形一身之主也精氣一敗之後筋
 骨雖曰堅强不乆而爲糞土矣以此言之
 天下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
 能勝孰敢輕易而卑下之故曰其無以易
 之夫柔之勝强柔之胜剛天下莫不知其
[004-042a]
 然皆莫能行其事水之爲道大矣哉故聖
 人云能受國之垢辱弱之勝强也弱之勝
 强是謂社稷主能受國之不祥柔之勝剛
 也柔之勝剛是謂天下王皆正言相反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
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
道無親常與善人
 經曰和其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吉
 事尚左契代繩約是以聖人常執吉約而
[004-042b]
 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法徹者法
 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曰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
 而不可解大釁已成而後解之必有餘釁
 又安可以爲信大怨已彰而後和之必有
 餘怨又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謂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而不貴於人可謂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惟有德者能司其
 契無德者但司其法是以皇天無親惟德
 是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004-043a]
 德曰天地合而甘露降陰陽和而風雨時
 損益盛衰之始也三陽出地地天泰也地
 天方泰三上相交損其盛也三陰出地天
 地否也天地方否初四相交益其衰也故
 曰損益盛衰之始也故泰能生物吾能成
 物遂使天下萬物常恨天地之不爲損益
 矣大而天地小而萬物皆託陰陽以成其
 器而況於人乎陽唱而陰和是謂男女居
 室陽唱而陰違是謂夫妻反目而況於大
 怨乎大怨已成方爲和之以和反怨必有
[004-043b]
 餘怨旣有餘怨安可以爲善大怨已形方
 爲救之以救反怒必有餘怒旣有餘怒安
 可以爲助是以聖人常執左契以弱勝强
 不責於人以柔勝剛有德司契執其柔也
 無德司徹執其剛也故天道不替常與左
 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小國寡民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器之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乗之雖有甲兵無
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004-044a]
 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
至老死不相往來
 經曰小國雖曰寡民各什伯有長人但器
 之而不爲國用使民重死而不逺徙雖有
 舟輿無所乗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
 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
 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知事相往來
 道曰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有天下
 皆小國寡民也是以經界旣正井地旣均
[004-044b]
 匹夫匹婦受田百畝使民各有什什伯伯
 之長而不相假借矣然後上中下士穀禄
 旣平但以人爲器使而不爲國之役用故
 曰器之而不用遂使民之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往而乗之雖有甲兵無所
 向而陳之使民復爲上古結繩之用以佃
 以漁甘其食矣衣褐捆屨美其服矣穴居
 野處安其居矣鼓腹擊壤樂其俗矣鄰國
 相望雞嗚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使民直
 至老死不知公私之事有相往來
[004-045a]
 德曰富貴安民人之精滿而氣盛者也小
 國寡民人之精敗而氣衰者也雖曰氣衰
 而精敗亦有接衰補老之道至於百二十
 年猶可還過此修眞誠更難直須九轉八
 瓊丹日月之華救老殘而況小國之寡民
 乎夫氣衰而精敗者六十四卦盡者之人
 也必須先使五臟六腑各有所主黄庭内
 經是也故曰使有什伯雖曰安爐立鼎止
 是養藥而已不敢煆煉烹煎故曰器之而
 不用築丹室置鼎器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004-045b]
 使民重死而不逺徙也雖有飛舟奔車無
 所乗之雖有堅甲利兵無所陳之使民復
 結繩而用之是謂復善閉無關楗而不可
 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也不亦重乎是
 以天下太平而爲羲皇上人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樂其俗十二官爾汝相忘也鄰
 國相望鷄狗之聲相聞十二經表裏相和
 也茍得如此直至老死復與世俗不相往
 來不亦宜乎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004-046a]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
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旣以爲人己愈
有旣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
之道爲而不爭
 經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
 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虚明何所
 積乎旣以爲人己愈有之旣以與人己愈
 多之天之道有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無爲
 而不爭
 道曰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大道廢有仁
[004-046b]
 義智慧出有大僞信言不美也夫輕諾必
 寡信多易必多難美言不信也萬物恃之
 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善者不辯也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辯者不善也知者不言
 知者不博也言者不知博者不知也聖人
 之道存乎太極虚明一氣無所不有是以
 不積旣以此道爲人自己愈爲有矣旣以
 此道與人自己愈爲多矣故天之道有利
 而不害天下莫能與之害聖人之道無爲
 而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004-047a]
 德曰信言不美無爲大道也美言不信傍
 門小術也善者不辯吉人之辭寡也辯者
 不善躁人之辭多也知者不博一以貫之
 也博者不知記問之學也聖人之道不必
 多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足矣此道
 旣以爲人人即我也人旣皆我己愈有之
 此道旣以與人人亦我也人旣皆我己愈
 多之故先天之道以美利利天下而不害
 於人人皆衣其道聖人之道以無爲爲天
 下而不爭於人人皆被其德道德衣被於
[004-047b]
 天下而先天聖人之功成矣




道德眞經三解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