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17 椒邱文集-明-何喬新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椒邱文集巻十八
            明 何喬新 撰
 題䟦
   題金石例後
予少讀栁文肅公集見其序集賢學士潘公所著金石
例者思一見其書而不可得訪之士大夫家無有也近
與司封左君時翊論文及之時翊曰吾嘗得寫本于鄭
[018-1b]
内翰瑶夫家因録藏之予亟假以歸篝燈閲之其援據
博其去取精修辭者得之真猶法家之有斷例也予愛
其書乃録藏于家其書有鄱陽楊本傳貴全桐川湯植
翁之序而文肅公之序缺焉故録諸巻首然栁序稱公
諡曰文簡而楊傅諸君子稱之曰文僖豈先諡文簡後
改文僖邪抑傳録之譌邪姑缺之以俟知者
   䟦閩人余應詩
 皇宋第十六飛龍元朝降封瀛國公元君詔公尚公
[018-2a]
 主時䝉賜宴明光宫酒酣舒指爬金柱化為龍爪驚
 天容元君含笑語羣臣鳯雛寜與凡禽同侍臣獻謀
 將見除公主夜泣沾酥胷瀛公晨馳見帝師大雄門
 下叅禪宗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時
 明宗在沙漠締交合尊情頗濃合尊之妻夜生子明
 宗隔帳聞笙鏞乞歸行營養為嗣皇考崩時年甫童
 文宗降詔移南海五年乃歸居九重壬癸枯乾丙丁
 發西江月下生涯終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趙氏何其
[018-2b]
 雄惟昔皇祖受周禪仁厚綽有三王風雖因浪子失
 中國世為君長傳無窮
此詩叙元順帝為瀛國公之子乃閩儒余應所作也其
詩有壬癸枯乾丙丁發之句盖壬癸為水丙丁為火元
以水徳王而宋以火徳王也又云西江月下生涯終故
老相傳順帝北遁殂于應昌倉猝取西江寺梁以供梓
宫之用梁間隱隱有字亟視之乃西江月一調有龍蛇
跨馬亂如麻可汗却在西江寺下之句或云太保劉秉
[018-3a]
忠所作故應云爾也考之於史瀛國公以徳佑丙子降
元時年六歲後十有二年為至元戊子瀛國公學佛法
于吐蕃又二十八年為延祐丙辰仁宗遣明宗出鎮雲
南明宗不受命逃之漠北其與瀛國公締交盖在此時
也托歡特穆爾以元統癸酉即位是為順帝時年十四
其生當在元祐庚申上距丙子凡四十四年而瀛國公
年始五十矣應之詩或有徴也史又云文宗以乳母失
言明宗在日素謂上非其子黜之江南召奎章閣學士
[018-3b]
虞集書詔播中外而不言順帝為何人之子盖諱之也
予年二十時赴江西鄉試於舘人家見古樂府一帙内
有沙漠主一篇云楊㢘夫所作予方從事科舉之業不
暇録但記其篇末句云吁嗟乎鳯為鳩龍為魚三百年
來龍鳯裔竟來漠北稱單于又識其後云宋太祖之徳
至矣肇造帝業不傳諸子而傳諸弟太宗負約金人之
旤舉族北遷而太祖之末孫復紹大統有江南者百餘
年為元所滅而瀛國公之子隂纂元緒世為漠北主天
[018-4a]
之報太祖一何厚哉其言頗與應合近考鐵崖樂府無
此篇豈出於假托邪抑有所遺邪新安程克勤録此詩
示予因具疏予所聞見者以廣異聞云
   䟦晦庵遺墨
吾旴包氏兄弟俱遊紫陽朱夫子之門故得朱夫子手
書為多其藏於光風霽月閣者凡二十五紙宋末兵火
之餘逸其大半楚國程文憲公嘗䟦焉元季焚掠之酷
又復散失其存者僅此數紙與文憲公之䟦耳而包氏
[018-4b]
子孫不能守故此巻遂歸于郡之大家可慨也已予友左
君時翊學朱而希包者也購得此巻寳之愛之殆若河
圖大訓然或者顧謂善學朱子者亦惟志於其道焉耳
區區遺墨朱子之糟粕也胡為睠睠於是哉是不然朱
子之手書其詞則心聲也其字則心畫也讀而玩之使
人形神肅鄙吝消固可因是以得其心於數百年之下
矣是豈世之尋常詞翰徒以供耳目之娛者比哉明窻
净几展而玩之要當悚然易視如與朱子唯諾於武夷
[018-5a]
九曲之間斯可謂善學者矣晦庵先生以豪傑之才聖
賢之學凡發於文詞者皆至道所寓非後世詞人所及
至其緒餘見于字畫亦皆遒勁雄放如懸崖之古栢出
峽之驚濤而非以書名家者所能彷彿也故其殘章片
簡流傳人間得之者弆而藏之不啻懸藜垂棘之珍盱
眙陳主事大章嘗得先生三劄於金華傅氏二劄皆上
時宰者前一劄乞减税請祠後一劄乞痛治豪猾劄後
有大司成陳公大理少卿廖公題䟦主事寳藏惟謹請
[018-5b]
予識其未予閲之肅然起敬盖三百年物矣嘗聞之書
者心畫也因先生之書以求先生之心斯善學先生者
已即二劄觀之惓惓减税可以見先生恤民之仁懇懇
請祠可以見先生勇退之義請治豪猾又可見先生除
惡佑善之心也主事於此求之則修己治人之道可以
得其槩矣若徒玩物適情而已亦何益於身心哉所上
時宰何人則陳廖二公考訂審矣予可畧也
   䟦古器物銘
[018-6a]
三代盛時凡諸侯卿大夫有駿烈丕績者必作彛器而
銘之所以垂不朽而昭示其子孫也其辭宏深奥雅與
書之典誥詩之雅頌相表裏自浮屠氏入中國凡三代
彛器往往毁之以鑄佛像其存于世者鮮矣予家食時
村氓耕地得一器狀若古之所謂卣者村氓疑其金也
剖而棄之予取以歸眎其銘識皆籀文知其為三代之
物而惜其已毁也及來京師遊廢佛刹有僧以銅器焚
薌狀若禮圖所謂敦者制作精巧其為古物無疑予欲
[018-6b]
以白金市之僧靳而不予後數年過而問之則己為豪
有力者所攘矣乃知卣彛敦匜猶有存者特出非其時
遇非其人故湮淪毁棄而莫有寳之者矣則夫君子懐
瑾握瑜而不遇知者其沉沒無聞亦何異是器也予惟
嗜古毎恨不及覩三代之禮器無以見聖人制作之盛
間取傳記所載古器物諸銘裒而録之得三十有三將
以傳諸好古博雅君子盖聖人之制作有道存焉是數
者雖其器亡矣然頌其詞而繹其理非徒有以見盛王
[018-7a]
良弼之徳烈亦庶幾可以想見聖人之道焉豈眷眷於
器數之末乎哉
   䟦韓國華神道碑
右宋諫議大夫韓國華神道碑富弼彦國撰王珪禹玉
書國華魏國公忠獻公之父而富王二公嘗與忠獻公
同居政府其文與書皆可傳也富公以勛業名世其文
章不多見今觀此碑叙事質而不俚贍而不穢殆非稚
筆所及盖宋之諸君崇尚儒雅公卿百執事率用文學
[018-7b]
之士故士大夫爭自淬礪於問學在當時雖不以文名
其文亦自有以過人如富公是已自元以來所用以為
公卿大臣者第取其體貌瓌梧音吐洪暢而以文學進
者十不一二焉故雖耳目近事亦懵無所知不獨誤以
伏臘為伏獵杕杜為状杜而已或譏其然則諛佞者又
從而解之曰䕫龍稷卨所讀何書絳侯灌嬰重厚少文
者也執用人之柄者遂以為當然而不之怪嗚呼以卿
相之位而委諸不學無術之人宜夫治之不古若也悲乎
[018-8a]
   題先冡宰致政復留公牘
景泰中先公以老疾求致仕章五上廼得㫖云朕欲留
卿匡輔治道而卿累稱老疾辭歸田里特允所請翰
林院冩勑書兵部應付脚力着去致仕陛辭之日上復
眷留不許去先公上章固辭温詔不允且斷來章吏部
移咨請先君視事此當時公牘也少傅王文端公直侍
郎俞公山項公文曜之花押存焉先兄本茂姪㑹同從
孫豐寳藏已三世矣豐之弟亹懼其久而漫㓕裝潢以
[018-8b]
示子孫喬新稽首伏讀感先皇之寵光悼先猷之日逺
不自知涕泗之澘然也謹識于下方
   題碧梧沈先生挽詩冊後
挽詩一冊大夫君子哀碧梧沈先生而作也先生吳興名
家其父以事謫戍撫寧先生長于戍所而讀書篤行喜
吟詠兼工繪事有薦于朝者召入供奉始徙家京師同
時被召者多得美官先生恬退不肯干勢要故不沾一
命以歿君子哀之先生將歿遺命諸子曰塟不歸故鄉
[018-9a]
猶不塟也諸子以貧不能歸塟旅殯都城外者久之君
子尤哀之此挽詩之所繇作也既而先生之子清刻苦
力學思立其身以顯其親遂以明經登進士第出宰名
縣入為郎官朝廷推恩贈先生刑部主事錫之勑命君
子曰先生膺是寵命亦足少慰矣清奉使南畿始扶旅櫬
歸塟君子又曰先生復魂故丘庶幾瞑目矣相率追賦
虞殯之章以舒其哀清今為江西按察司僉事出此冊
示予閲之盡巻作而言曰先生善人也清其孝子歟易
[018-9b]
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先生有焉傳曰立身行道以顯
父母清無愧矣嗟夫為人父為人子者讀是詩亦將慨
然興起乎遂題其後而歸之
   䟦二老餘芳巻
少師東里楊文貞公少游湖湘與大宗伯東吳楊先生
為布衣交既而公仕登朝致位丞弼而宗伯先生亦累
官翰苑交誼益篤詩筒尺牘之&KR0616還者殆無虚月先生
之門人湯原靜得公與先生遺墨若干幅裝潢成巻寳
[018-10a]
而弆之間持至汳出示喬新俾識之喬新垂髫時以通
家子拜公于私第逮今三十餘年盛徳之容夣寐見之
而公之塋樹拱矣展巻莊誦凄然増欷又奚忍言邪然
嘗聞君子之論公者謂公之清忠大節似宋廣平故考
行易名皆以文貞而公之文視廣平過之其文章雍容
純雅有歐陽公之風致如石臺沙羡諸作雜諸六一集
中盖未易辨而公辨章迓衡之功視歐陽公尤偉嗚呼
自唐歴宋以迄于今兼二美者公一人而已宗伯先生
[018-10b]
喬新未及識然與文貞公友而公之文亟稱道之公豈
阿其所好者哉則其賢可知矣是宜片簡隻字流傳人
間者為世所寳不啻天球𢎞璧然若原靜此巻是己昔
人有得歐陽公五代史稿者持歸其鄉以為寳二公遺
墨亦稀世之寳也湯氏子孫尚慎弆之哉
   題劉原父投壺義後
臨川吳文正公校正儀禮既因鄭氏本而詮次其篇章
凡經文散見於戴禮鄭註者則表而出之為逸經八篇
[018-11a]
禮必有義又取戴記所存與清江劉原父所補者為傳
十篇若士相見義公食大夫義則原父所補也予近讀
原父文集又得投壺一篇盖釋禮經投壺之義也故附
録于朝事之後以備逸經之傳焉正經十七篇有傳者
十逸經八篇有傳者一其餘缺焉崇禮君子雖追而補
之可也或曰束晳補南陔諸詩白居易補湯征皆見非
於君子原父所補亦南陔湯征之類耳豈可取以為訓哉
予以為不然南陔湯征經也經出於聖人所刪補之僭
[018-11b]
也冠婚諸義傳也傳出於周末漢初諸儒所作補之奚
不可邪且朱子嘗補格物致知之傳矣今與曽子之傳
並列于學官未有非之者茍以補傳為不韙則朱子豈
為之哉
   書儀禮叙録後
儀禮十七篇有禮有記禮則其正經先儒以為周公所
作記則述其儀節之詳盖周末諸儒所記以補正經之
未備者也每篇正經居首而記附焉自髙堂生所傳及
[018-12a]
唐石經皆如此宋紫陽朱子作儀禮經傳通解始以記
文附于正經各章之末臨川吳文正公疑其經傳混淆
為朱子未定之稿乃重加考訂一仍髙堂之舊而為之
詮次焉先王之制度粗可考矣元季兵燹其書散亡深
可痛惜喬新弱冠嘗讀儀禮註疏而愛之方研究其奥
㫖尋以科舉之學中輟登第以來讀文正公三禮叙録
又知公嘗考定是經鋭意求之庶得以盡心焉徧訪藏
書之家無有也三禮考註近刻於吾旴廬陵楊文貞公
[018-12b]
以為此文正公所考定而晏璧彦文掩為己作者也竊
嘗考之文正公考定儀禮正經與記一仍其舊今考註
仍於朱子通觧經傳雜然無倫其所註釋徒取鄭𤣥賈
公彦之説而綴緝焉亦與易書戴記纂言之文不類决
非出於公手豈晏氏不見公本而以己意為之邪喬新
不揣庸陋輙因唐人石經兼考叙録詳加校定經自為
經記自為記而不相雜揉其章次則依朱子所定亦不
敢妄為紛更冠昏二篇賔主問對冠字醴醮之辭石本
[018-13a]
俱在經文之後今因朱子移置各章之末盖欲便於讀
者也於是儀禮十七篇復為完書嗟夫秦火之餘先王
典禮十亡八九其存于世者惟此十七篇而已炎漢以
來雖未能舉行然猶列之學官師弟子講習焉自王安
石廢經用傳士大夫知此經者鮮矣喬新少嘗讀之而
不能無韓昌黎之患毎欲採摭諸儒之説為之註以成
紫陽臨川二大儒之志今學殖荒落不能為已姑校正
遺經藏之家塾傳之同志庶幾有好古之士為吾所欲
[018-13b]
為者豈非曠世之一快哉
   書資治通鑑後
司馬温公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巻天台胡三省註并
釋文辨誤十二巻凡八十本板在南京國子監初公作
此書讀者病其太詳往往不能終巻子朱子取其事之
大者為通鑑綱目盖用春秋之法也今綱目盛行于世
而此書幾乎廢矣加以巻帙重大人不易致非好古博
雅之士鮮克留心成化丙午秋鬻書者擕此書欵門求
[018-14a]
市予以它書易得之盖正統初所印者顧多殘脱乃徧
假諸名公家藏本叅互校補然後可讀雖其楮墨未精
然視它本頗為完善謹識于此使予後之人知得書之
艱而保之不敢失云
   書國學羣書殘編後
元有天下垂百年頗崇儒雅經籍之板藏于國子監者
甚富天兵入燕百司安堵經籍庋置如故無毁棄者宣
徳以來典守者不以為意蟲䑕蛀齧之餘膳奴監𨽻或
[018-14b]
竊以宿火殘脱磨㓕百僅一二者存焉然其存者字畫
既妙刻手亦精非今書坊鹵莽之比雖殘章斷簡使人
把玩不忍釋手今大司成京口費公惜其可寳而不完
也廼模印裝禠共為一帙間以遺予予閲之如夏小正
考儀禮逸經江文通文集皆今世所不傳者又其字偏
傍多用古法精緻可愛因題其目曰國學羣書殘編時
出而覽之亦足以佐嗜古之癖昔人有得古漆簡者寳
而藏之此編豈徒漆簡之比哉廼書以示後之人
[018-15a]
   題皇明文纂後
文纂四十巻金華鄭栢編選我朝名公俊儒所作詩文
也國家承平百有餘年文章軼宋元而追周漢者盖多
矣萃而選之以繼蕭統姚鉉吕伯恭蘇天爵之書者惟
姑蘇劉欽謨文要與栢此篇欽謨所選諸體未備又徒
詳於洪武間諸公所作自永樂以降遺缺甚多不足以
備一代制作之盛栢此編諸體畧備然所去取摭星宿
而遺羲娥者盖亦不少讀書不能無憾焉予嘗欲合二
[018-15b]
家所選嚴擇而精采之勒成一書以昭皇明文章之盛
顧以俗務倥偬未暇為也此編予得之盱眙陳主事大
章巻中多錯亂乃為正其錯簡重加裝禠而識于巻末

   謹題牧民備用後
我朝自太祖皇帝受命建號至宣徳初盖六十餘年矣
宣宗章皇帝篤意於阜成兆民妙簡朝臣素有政聲者
出為郡守盖欲比隆周成康之世漢文景之治也惟時
[018-16a]
先公以監察御史為大臣所薦出守永嘉上宴勞賜璽
書俾馳驛赴任永嘉古之東甌地在海上頗號難理先
公感上簡命之意思欲追古循良之迹凡為郡所以事
神治民者條列為一書名曰牧民備用盖多本之經史
而叅以時政也既數月郡境稱治聞於京師及先公入
覲召入便殿命近臣傳㫖奬勵并賜御製招隱歌由是
政聲聞於天下以為龔黄卓魯不足多也相知有來問
先公所以為政者先公命録牧民備用以遺之有依倣
[018-16b]
而行之者亦皆以善治聞好事者以傳録之艱因為鏤
板以廣其傳而歸其板於吾家藏於吾弟喬夀之書樓
近為回禄所燬而得之者鮮矣邑庠生黄鶴以為是書
簡而不迂質而不俚考之古而無戾施諸今而可行實
為政者之凖繩也毎見有司為政防範不宻重貽民害
者輙曰彼未見吾先正牧民備用故耳乃捐貲重刻之
凡為郡縣者輙摸一帙以贈之曰諸公依此而行則吾
先正之仁政徧於郡縣矣刻既成又托予甥掲瑀捧以
[018-17a]
示予屬題其後先公諱文淵世家廣昌宋寳謨學士坦
之裔也為郡六載徴為刑部侍郎其後累官太子太保
兼吏部尚書昔人有言施藥不如施方有司之得此書
其猶醫者之得方歟鶴之用心仁矣哉他日為政必能
心先公之心矣名位所至其可量乎
   書老子道徳經後
老子道徳經五千餘言臨川吳文正公為之註分為四
巻定為六十八章予與大宗伯瓊臺丘公仲深論老子
[018-17b]
公曰註老子者數十家惟文正之註為善盖諸家之註
或以為神仙修養之術或以為用兵權謀之説是皆知
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惟文正公註深得老子之㫖臨
川舊有刻本而今亡矣今其書幸載于道藏經子試求
之予因托公假諸道流久而未得今年春公與予陪祀
南郊同宿于神樂觀公乃假于道士以示予予亟命書
吏録之以歸篝燈閲之其言簡而明近而易知老子所
謂道徳之㫖燦然矣河上公林獻齋之説皆不及也予
[018-18a]
觀老子之説世儒多非之然大要以清虛為本以慈儉為
用是亦不悖於吾儒也使為君者用之必能如文帝恭
儉愛民為相者用之必能如曹參清靜為治矣豈可輕
訾哉因識于巻末
   䟦大事記續編
大事記續編凡七十七巻翰林待制金華王公子充所
著公與宋學士景濓皆以文章學術顯于國初同典制
誥後奉使南詔諭元宗室梁王巴圖不屈死之盖公與
[018-18b]
宋公皆黄文獻公晉卿之門人齊驅藝苑世無異論然
嘗考之宋公之文雄渾贍麗自蘇長公後鮮能及之公
之文好模擬甚者剽前人之成説如贈郭士中序用馬/子才子長遊蕭然堂
記用曽南豐/記學舎之類非宋公自成一家言者比至其學術亦有
不同金李純甫著明道集説以孔孟老莊並稱宋公譏
其偏駁是矣公序其書乃以豪傑之士稱之又何所見
邪其著此書盖以續東萊吕公所未就者也然東萊作
大事記在朱子通鑑綱目未作之先綱目盛行于時此
[018-19a]
書不可作也其間予奪褒貶又與綱目大不合者綱目
以昭烈紹漢統章武紀年直接建安此萬世不易之論
也此書顧謂抑揚太過乃用無統之類例以漢與魏吳
並從分註不從朱子而取陳夀裴松之之説可乎不可
乎綱目出武后之號紀中宗之年每歲書帝之所在盖
春秋書公在乾侯之例也此書乃以武后紀年則所謂
秉筆迷至公者豈獨歐陽子哉李克用父子在唐雖未
為純臣然唐亡猶稱天祐年號以討賊為辭名義甚正
[018-19b]
故綱目紀年先晉而後梁是廼春秋存紀存陳之義也
此書乃先梁而後晉不幾於奬簒乎夫學如朱子著述
如綱目亦可以止矣而公此書乃故為異同豈好竒之
過邪公在建文間以近臣言其死節特贈翰林學士諡
文節永樂初凡建文所設施悉皆革去無敢復稱其贈
諡者正統六年義烏丞廬陵劉傑以公死節請加䘏典
乃贈翰林學士諡忠文云
   題元祐黨籍碑
[018-20a]
元祐黨籍碑一巻蔡京元長所書也崇寧初京在相府
追憾元祐諸賢乃籍司馬光以下三百九人指為奸黨
請徽宗書而刻之又自書頒于天下俾各刻石以示後
世京之意盖欲汚衊諸賢使其子孫亦有餘辱也抑豈
知公論之在人心者終不可泯至于摩挲遺刻歴數姓
名粲然若繁星之麗天雖其子孫亦以祖父得與涑水
伊川聨名為榮曽不以為辱也嗚呼愛憎之私果何以
掩是非之公邪京可謂謬用其心矣碑之所列徳業無
[018-20b]
聞者居多然頼此碑之存而天下後世知其為君子之
黨是則京之詆之乃所以譽之也歐陽子有言彼䜛人
之致力乃借譽而揄揚豈不信哉霅川沈暐以其祖干
名在黨籍懼久而磨㓕特取家藏榻本重刻于石行人
司副姑蘓周君得此巻出以示予瞻仰之餘肅然起敬
因識于下方嗚呼世之惡直醜正彷彿於京者覽此碑
尚亦自省哉旴江何喬新識
   恭題恩榮録後
[018-21a]
冬官郎中臣冕録其筮仕以來所被制勑命誥璽書凡
十有二通而題其目曰恩榮録將刻諸家塾以示其子
孫且屬臣喬新題其巻末臣伏讀而嘆曰大哉皇言是
足以昭一代之人文非惟為蕭氏一家之光寵而已盖
冕初以進士試于廷先皇帝賜之制䇿而問焉俾陳其
所藴遂擢上第既而除冬官主事遷員外郎以至今官
恭勤周慎克舉其職先帝嘉之推恩其父母以及其妻
凡再賜勑誥以示旌褒尋以潁川營建王府工大役繁
[018-21b]
特勑臣冕往董之所以申飭戒勵之意尤為深切今冕
所録是也臣惟古昔聖帝明王訓廸厥官具載于書不
可尚已西漢詔令深醇簡盡猶有典誥之遺風焉河汾
王通取以續典謨訓誥誓命之文盖有以也六朝以降
文日靡麗非王言之體矣我國家以人文化天下凡絲
綸之出典雅深厚盖軼西漢而追踪于三代後世有如
通者安知不取之以續書邪冕之子孫於是録寳之弆
之口誦而身履之則所以光前啓後之道在是矣若徒
[018-22a]
持之以誇閭里則豈臣冕所以示後之意哉
   題助教林君致仕公牘
𢎞治戊申冬十有一月南京國子監助教莆陽林君文
華以内艱服闋至京慨然嘆曰吾老矣齒髪衰而筋力
憊可以休矣廼請于吏部願致其政以休于家太子太
保吏部尚書王公侍郎劉公楊公嘉其恬退為請于朝
聖天子俞其請俾以其官致仕吏部移文飭郡縣以禮
相待且蠲其繇俾得自逸又劄付君曰其以禮自處毋
[018-22b]
干有司之政君得請喜甚既詣闕頓首謝且以所得吏
部劄裝演成軸持示予請識之予惟先王之世為士者
四十而仕五十而爵七十而致仕而年至者請于上曰
吾力不能任干戈而謀不足賛國論願乞身以休為上
者亦曰大夫誠老矣吾不敢煩以政賜之几杖俾休于
家當是時士皆明於進退之禮而無貪戀寵利之私漢
以來禮廢而士俗薄於是乎有年餘八十猶托權近求
進者矣有老而當罷叩頭祈哀而不耻者矣我國家以
[018-23a]
禮待士而士亦以禮自待其身然其濡忍將老之年以
茍升斗之禄者盖亦有焉君年方六十有六精力未衰
而毅然求去視彼冒昧而不知止者其賢不肖何如也
君歸矣日與鄉之耆徳探壺山之幽勝濯涵江之清流
唱和於山霞水月之間以寫夷猶之悰以頌國家太平
之盛以追蘇太傅楊司業之髙風人之望之何啻登仙
邪是劄也傳之後世將有低佪感嘆曰朝廷待士以禮
如此林君以禮自待又如此是豈尋常吏牘之比哉君
[018-23b]
名英以鄉貢進士起家歴寧逺吉豐教諭瑞州教授以
至今官所至以善教稱
   書三國志後
陳夀三國志十有四册予巡撫晉陽時録于襄陵縣學
盖少宗伯邢公所印南雝本以遺其後學者也其間殘
缺甚多予因令裝書者遇有脱簡置空紙焉聞士夫家
有善本輙假而補之十僅得二三近聞吳興大姓有元
末印本最為精善乃托主事沈清就其家録而補之然
[018-24a]
後稍完雖間有缺文誤字可以意屬讀也夀作此書帝
魏而㓂蜀吾先儒嘗斥其非然其叙事簡健非李延夀
輩所能及而葉水心謂其勝班固則謬矣裴松之註時
有異聞可喜亦好古博雅者不可廢也金華吳師道論
夀叙事多摹倣左傳班史事多失實予謂後世作史者
逓相摹倣非獨夀書然也校補既完因識于巻末
   書金榮襄公碑隂
太子太保兼户部尚書追封沐陽伯諡榮襄淮陽金公
[018-24b]
先公之同年友也自初仕為監察御史晩歲同以宫保
兼六卿相得甚歡先公毎稱公為一代偉人公之薨少
保兼太子太傅芳洲陳先生為撰神道碑其家乆未刻
盖有所忌也至今三十有八年矣予托淮陽太守徐侯
用和求諸其孫得録本於故篋字多脱謬侯録示喬新
且礱石置隧道屬喬新校定其文將刻之以圖永久喬
新乃取東魯許先生所述公行狀校其訛缺竊惟芳洲
與公仕同時碑文宜詳實然叙公平閩㓂之功甚畧而
[018-25a]
自户部左轉工部又似有所諱者喬新公通家子也敢
述耳目所及者以補碑文之缺初公受命南征兵抵浙
江遣都督劉徳新以偏師繇杉闗進自與寧陽侯陳公
帥大兵繇分水關進刻期㑹于延平及兵至建寧賊首
鄧茂七已敗死餘黨立其姪為主勢益熾公掲榜招諭
降者日數千惟兇徒負固不服公乃進兵沙縣剪貢川
芟掛口夷陳山而尤溪將樂諸邑以次破降遂分遣偏
禆解汀漳之圍不數月八閩肅清其䇿畫皆出于公諸
[018-25b]
將受成筭而已及在户部南北用兵儲偫不足公經度
攟拾未嘗乏絶浙東大姓有輸歲賦綿絹至京者適有
詔蠲逋賦乃匿其半而以其半賄權貴囑公以赦蠲之
公言此乃已徴在官者力持不可權貴怒嗾臺諫劾公
文致其辠請下廷尉景皇帝察其誣不許都御史王文
素與公有隙抗言詆公以為不可宥景皇帝不得已乃
落公太子太保改工部尚書時先公為吏部尚書上言
北境未平南夷復閧所急者軍儲耳金某有經濟才其
[018-26a]
計度財賦以充邉儲非為私也自古理財之臣多招怨
謗如唐之韓滉宋之趙開是已惟陛下察之書上景皇
帝嘉納還公户部尋復太子太保此二事皆喬新所睹
記者不敢誣也嗟夫䜛説殄行古有之矣何必諱哉謹
識于碑隂使來者有考焉徐侯名鏞武昌人起家進士
為監察御史以謇諤聞其在淮陽清慎寛和有古循吏
風觀其慕公為人而為之刻碑志尚之卓可見矣
   䟦書傳輯録纂註
[018-26b]
右鄱陽董氏輯録纂註二帙先冡宰舊讀之書也國初
用翰林學士劉三吾等言蔡氏釋書有與朱子不合者
乃作㑹選於蔡傳多所更定頒之學校用之科目先公
生當䘮亂之後經籍非書坊刋行者不易得當是時學
者所習惟輯録纂註而已乃假㑹選官本采其説之異
於蔡傳者録于輯録纂註之上下䦨已見于纂註者則
但云取某氏説其圏㸃批抹皆先公之手筆先公既以
是經登進士第而書藏于家無少損也及四書五經大
[018-27a]
全既頒而㑹選又廢矣喬新少讀是經弆藏惟謹比者
旴水泛溢頗有損壊乃命從孫豐重加裝褫間有殘缺
者不復補存古之意也既完韜以綾帕而藏之嗚呼此
書先公手澤所存也凡我後人知祖宗得書之艱嗜學
之勤尚思所以寳之哉
   書進士登科録後
國朝故事進士釋褐之後禮部録讀巻執事之臣氏名
與諸進士家狀并及第三人之對䇿刻之為登科録既
[018-27b]
進御乃攽在朝羣臣及諸進士以布于天下先公以永
樂戊戌登進士第所受登科録藏干弟喬夀之書樓久
矣不幸燬于火予極力訪求不可得近乃得此巻於同
邑陳氏家而首尾頗殘缺亟命從孫豐補綴裝褫藏于
家嗚呼昔人於平泉樹石猶切切焉戒子孫以保之况
此録國家之令典先世家狀存焉子孫覽之可以知先
世交遊之多賢家學相傳之有自也豈平泉樹石之比
哉以平泉樹石與人者猶曰非吾子孫則以此録與人
[018-28a]
者真豚犬耳嗚呼凡吾子孫尚念之哉𢎞治壬子秋七
月丁丑不肖孤喬新識
   題江西鄉闈録後
永樂甲午科江西鄉闈録一册盖先公登科之年也程
文凡廿四篇而先公所作説命義在焉是歲蕭山魏先
生仲方考書而它經之去留多取决于先生故所取多
知名士如少保泰和陳公循學士吉水周公叙侍講安
福劉忠愍公球刑部侍郎丁公鉉監察御史吉水孫公
[018-28b]
鼎憲副永豐彭公朂與先公皆以學行有聲塲屋及小
録出士論翕然以為得人而程文純正亦非它料所及
此冊先公得於江西鹿鳴宴所攽者也藏于家八十年
矣頗有殘脱乃命從孫豐用録縑重裝而寳藏之𢎞治
壬子夏六月庚申不肖孤喬新謹識
   書元豐類稿後
南豐曽先生之文有元豐類稿五十巻續元豐類稿四
十巻外集二十巻南渡後續稿外集散軼無傳開禧間
[018-29a]
建昌郡守趙汝礪始得其書於先生之族孫濰缺誤頗
多乃與郡丞陳東合續稿外集校定而刪其偽者因舊
題定註為四十巻繕寫以傳元季又亡于兵火國初惟
類稿藏于秘閣士大夫鮮得見之永樂初李文毅公為
庶吉士讀書秘閣日記數篇休沐日輙録之今書坊所
刻南豐文粹十巻是也正統中昆夷趙司業琬始得類
稿全書以畀宜興令鄒旦刻之然字多譌舛讀者病焉
成化中南豐令楊參又取宜興本重刻于其縣踵譌承
[018-29b]
謬無能是正太學生趙璽訪得舊本悉力校讐而未能
盡善予取文粹文鑑諸書叅校乃稍可讀文鑑載雜識
二首并書魏鄭公傳後類稿無之意必續稿所載也故
附録于類稿之末嗚呼先生之生當洛學未興之前而
獨知致知誠意正心之説舘閣諸序藹然道徳之言其
學粹矣至其發之賦詠平實雅健昌黎之亞也世或謂
其不能詩者非妄邪校讐既完謹識于巻末
   䟦先兄本茂書蘇秦苦學事
[018-30a]
予初學時先兄本茂手書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股之
事以示之且曰秦之刻苦讀書志在説諸侯而取貴富
耳世之學者以秦之勤而從事聖賢之學何患不造其
極哉喬新掲諸書齋之壁朝夕顧諟不敢忘及宦游中
外吾兒道同懼其久而脱落也命工裝潢成巻藏於家
近者予謝事南歸閲家中舊書得此巻時先兄去世已
三十餘年矣展誦再三恍若見先兄之面俯仰隔世泫
然久之嗚呼先兄之教不肖弟者至矣弟以愚且懶而
[018-30b]
於所謂聖賢之學終莫能窺其門墻徒抱終身之恨耳
乃抆淚識于下方以示子孫使有志于學者以秦之刻
苦自勵而以予之愚懶自懲
   恭題宣廟戒諭文武羣臣勑
宣宗章皇帝嗣位紀元之初敕諭在廷文武羣臣各修
職業以賛丕平之治此先臣某為監察御史時所被勑
書也聖諭有曰爾文武羣臣其必有以副朕之望攄誠
秉義茂乃嘉猷以輔予徳又曰治民者悉心愛民治軍
[018-31a]
者悉心愛軍用副朕子惠羣生之意又曰端乃心慎乃
行務忠厚而戒刻薄務正直而戒邪枉大哉皇言盖以
帝舜命九官十二牧成王訓廸百官之㫖異世而同道
也先臣受勑以來夙夜祗奉弗敢違其後出守温州召
為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左侍郎陞吏部尚書加太子太
保歴官三十餘年奉以周旋罔敢失墜宣廟龍馭陟遐
久矣先臣違世亦將三紀矣而是勑在臣家寳藏惟謹
臣弟喬年懼久而磨㓕乃命工裝潢成軸貯以金龍匣
[018-31b]
藏于髙閣不敢䙝也而屬臣識于下方臣竊聞先儒朱
熹讀曽鞏所擬制詔稱其軼漢唐而逼典謨世不以其
言為過臣伏讀聖諭雄渾灝噩真可嫓美典謨而無愧
矣異時望氣者見龍光燭天煜然斗牛之分必聖諭所
在歟時𢎞治六年九月一日刑部尚書臣喬新拜手稽
首謹識
   䟦胡氏大雅堂巻
君君臣臣夫夫婦婦天下之正道也不幸而遇禍變焉
[018-32a]
臣効其忠蹈白刃而不悔婦秉其節歴艱險而不渝可
不謂大正矣乎然忠臣節婦同出于一郡一縣者盖寡
矣同出于一家者盖絶無而僅有也若鄱陽胡氏萃忠
節於一門殆曠世而一見者歟當元之季羣盗蠭起胡
君振祖舉義兵克復城邑行省録其功授饒州府判轉
戰至浮梁矢盡糧竭以身死之君子稱其忠君之配趙
氏聞變擕其孤叔儀避于鄰境踐荆棘冒雪霜紡績自
給卒全其孤以不隕其祀君子稱其節及天下既定叔
[018-32b]
儀奉母歸復舊業作堂以居之中書左丞周公伯琦為
題其扁曰大雅而學士宋公景濓為之記盖雅之云者
正也為臣而盡其忠為婦而盡其節非所謂大雅乎叔
儀五世孫韶舉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乃取周公之篆
宋公之記與董蔡二先生之傳名公碩儒之歌詩萃為
一巻屬予識其後予三復而有感焉當宋之末疊山先
生以秉節不辱死而其夫人李氏亦自經于獄中君子
以為忠節萃于一家及元之末又有如府判夫婦焉饒信
[018-33a]
相望三百餘里而忠臣節婦兩見於其間豈非吾江右
山川正氣之所鍾歟予既感府判夫婦之忠節而左丞
之篆潜溪之文又素所向慕者遂識而歸于韶嗚呼韶
為忠臣之後尚思趾美踐猷以不忝大雅哉
   䟦晦庵真蹟
晦庵先生潜心聖賢之學探索至道其於詞章字畫盖
有不暇留意者今觀先生自書所和張宣公城南雜詠
二十首其詞渾厚和平有盛唐風致其字如孤松老栢
[018-33b]
晉宋間以書名家者未易及也是雖大賢多能所到其
所以然者亦本於心耳先生之學以正心為本夫詩心
聲也字心畫也心得所養則發之於詩形之於字卓乎
絶俗豈世之憊精疲神以學詩學字者所可彷彿哉善
學先生者詠其心聲玩其心畫則放心自復鄙吝自消
固可得其心法於詞句㸃畫之表矣方伯沈公時暘得
此巻寳之不啻懸藜照乘之珎間出示予拜觀之餘肅
然起敬謹識其後而歸之
[018-34a]
   䟦蘇潁濵帖
右潁濵先生答司法廬陵曽君安强書一通先生歸自
嶺表道廬陵而北司法君兄弟見之且致書求教此先
生之書所為答也書中稱温夫之清髙并及移忠之禾
譜温夫諱肅嘗舉進士不第歸而讀書教子不復仕司
法君之父也移忠諱安止登進士第為彭澤令嘗著禾
譜東坡先生讀而喜之司法君之兄也父兄之賢如此
司法君之賢盖有自矣然而三復此書而有感焉先生
[018-34b]
見忌於時宰臺諌乘風排擊逺竄瘴癘必死之鄉當是
時門生故吏皆畏黨禍無敢通音問者而司法君廼能
欵接無所顧誠哉所謂賢者也世之為士者勤學好問
為利禄計耳一登第則視故所業若敝屣然其習至今
猶然也司法君登第且有官矣而知王氏新學之非猶
欲求益於先生不賢而能如是乎即是二事可見其卓
乎不可及也司法君之裔孫望宏為刑部主事寳藏此
書不啻崇磬離鼎然間持以示予請識之予既感曽氏
[018-35a]
先世之多賢又喜其後裔趾美承休不墜其家聲也因
識而歸之
 
 
 
 
 
 
[018-35b]
 
 
 
 
 
 
 
 椒邱文集巻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