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17 椒邱文集-明-何喬新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椒邱文集巻九
            明 何喬新 撰
 序
   周禮集註序
周禮一書周公致太平之法也非周公之法乃文武之
法也非惟文武之法乃堯舜禹湯之法也堯舜禹湯文
武周公距今數千載其致治之大本大法於今可見者
[009-1b]
書與周禮而已書載其道治天下之本也周禮載其法
治天下之具也有志於唐虞三代之盛者舍二書何以
哉秦火之餘書軼其半然諸儒無異論周禮固多錯簡
諸儒論說何其紛然也甚者或以為戰國隂謀之書或
以為漢儒附㑹之說嗚呼使戰國有是法則為三代矣
使漢儒有是學尚可謂之漢儒哉獨程朱二大儒洞識
聖心之精㣲以為非聖人不能作然亦論其大旨而已
㣲詞奥義未及論著殘章斷簡未及考正君子惜之夫
[009-2a]
冬官未嘗亡也何必以千金購之胡為以考工記補之
至臨川俞氏壽翁始悟冬官散見於六官之中作復古
編以正漢儒妄補之非永嘉王氏次㸃亦作周禮訂註
以羽翼俞氏之說其後臨川吳氏清源邱氏各有考註
喬新自幼讀是書沉潛有年以為四家之說備矣惜其
得於此者或失於彼乃重加考訂毎篇首依鄭本列其
目存舊以㕘考也次則取四家所論定其屬正訛以從
古也黜考工記别為巻不敢淆聖經也㕘考諸說附以
[009-2b]
臆見作集註以俟後之君子有天下國家者以書之所
載立其本以周禮所載措諸用孰謂唐虞三代之盛治
不可復哉世謂周禮不可行者以劉歆王安石用之而
敗也嗚呼是非聖經之過也彼不識聖心而徒泥其文
也唐太宗斟酌蘇綽之制以為建官授田制軍詰禁之
法而貞觀之治逺邁兩漢况以聖人之心行聖人之法
天下豈有不䝉聖人之澤乎
   春秋左傳擷英序
[009-3a]
春秋之世先王之澤未息上自王朝下及列國外至戎
夷之邦凡發於辭命見於應對者皆燦然成章其氣象
雍容而不廹其文詞温雅而不爂如鍚鑾和鈴周旋交
衢之間如藻率鞞鞛陟降明堂之上蓋文武成康之遺
化猶有存者而其大夫君子皆習於禮樂之教明於道
徳之旨故其言語詞章寖寖乎上薄典誥下軼秦漢有
繇然矣孔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觀左氏所述
則成周一代之文亦可㮣見已予少讀昌黎河東二家
[009-3b]
文愛其叙事峻潔摛詞豐潤及讀春秋左氏傳廼知二
家之文皆宗左氏如韓之田𢎞正家廟碑董晉行状桞
之封建論梓人傳玩其詞而察其態度宛然左氏之榘
矱也予因慨然曰有志學古者左傳不可廢廼日取而
讀之挹之而愈深追之而愈不可及宦逰四方他書不
暇挾而常與左傳俱蓋未甞一日釋手及奉命飭邉備
於代北出入亭障間固不能挾書而檄牘旁午雖有書
亦不暇多讀也間者弭節雁門邊烽稍息夙好未忘假
[009-4a]
左傳於學宫録其尤可愛者百餘篇釐為三巻題曰左
傳擷英加以批㸃藏之巾笥以便觀覽庶幾足吾所嗜
焉雖然言者心之聲也春秋之世大夫君子有禮樂道
德以養其心故其出詞吐氣皆自然之文不得其心而
徒操觚染翰以追其跡雖曰逼真亦猶優孟之似叔敖
耳是又學古者所當知也
   楚辭序
楚辭八巻紫陽朱夫子之所校定後語六巻則朱子以
[009-4b]
晁氏所集録而刋定補著者也蓋三百篇之後惟屈子
之辭最為近古屈子為人其志潔其行亷其姱辭逸調
若椉鷖駕虬而浮游乎埃壒之表自宋玉景差以至漢
唐宋作者繼起皆宗其榘矱而莫能尚之真風雅之流
而詞賦之祖也漢王逸甞為之章句宋洪興祖又為之
補註而晁無咎又取古今詞賦之近騷者以續之然王
洪之註随文生義未有能白作者之心而晁氏之書辨
說紛拏亦無所發於義理朱子以豪傑之才聖賢之學
[009-5a]
當宋中葉阨於權奸迄不得施不啻屈子之在楚也而
當時士大夫希世媒進者從而沮之排之目為偽學視
子蘭上官之徒殆有甚焉然朱子方且與二三門弟子
講道武夷容與乎溪雲山月之間所以自處者蓋非屈
子所能及間嘗讀屈子之辭至於所謂往者余弗及來
者吾不聞而深悲之乃取王氏晁氏之書刪定以為此
書又為之註釋辨其賦比興之體而發其悲憂感悼之
情繇是作者之心事昭然於天下後世矣予少時得此
[009-5b]
書而讀之愛其詞調鏗鏘氣格髙古徐察其憂愁鬱邑
繾綣惻怛之意則又悵然興悲三復其辭不能自己顧
書坊舊本刓缺不可讀嘗欲重刋以恵學者而未能也
及承乏汳臺公暇與僉憲吳君源明論朱子著述偶及
此書因道予所欲為者吳君欣然出家藏善本正其譌
補其缺命工鍥梓以傳既而以書屬予曰書成矣子其
序之使讀者知朱子所以訓釋此書之意而不敢以詞
人之賦視之也嗟夫大儒著述之旨豈末學所能窺哉
[009-6a]
然嘗聞之孔子之刪詩朱子之定騷其意一也詩之為
言可以感發善心懲創逸志其有禆於風化也大矣騷
之為辭皆出於忠愛之誠心而所謂善不由外來名不
可以虚作者又皆聖賢之格言使放臣屏子呻吟咏嘆
於寂寞之濱則所以自處者必有其道矣而所天者幸
而聽之寧不淒然興感而迪其倫紀之常哉此聖賢刪
定之大意也讀此書者因其辭以求其義得其義而反
諸身焉庶㡬乎朱子之意而不流於雕蟲篆刻之末矣
[009-6b]
   宋論序
古之作史評者多矣若遷固之論賛司馬文正公之治
鑑蘇文忠公之志林致堂胡公之管見尤所謂傑然者
也遷之詞雄健而是非頗謬於聖人固之辭奥雅而予
奪或盭於公義君子不能無憾焉求其議論英發可以
定前古之邪正俟後聖而不惑者惟司馬蘇胡三君子
而已若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永新劉文安公之宋論
其殆度越遷固而無愧於三君子者歟公博極羣書尤
[009-7a]
究心史學間讀宋史取其治亂興衰之大者辨其是非
評其得失而著此論凡二十有八篇如論陳橋之變以
為本於太祖之素心論金匱之書以為出於太宗之假
託元符之獲秦璽則謂踵天書之故智金人之逼汴都
則謂兆於靈素之妖言他若引斧斮地之疑屈已和戎
之辨皆先儒所未發真百世不易之至論也公為此書
不輕示人予曩為秋官郎嘗謁公於私第公出示十餘
篇予讀而愛之固求録焉公笑曰此吾未成之書所見
[009-7b]
亦多未定之見也姑置之他日書成當以示子公歿其
書始出予乃得而細讀之其持論正其予奪公其詞瑰
麗而可喜如老將用兵指麾進退動合節制如哲匠運
斧横斜曲直悉中榘度又如老吏讞獄逮訊論報而未
發之慝難知之情洞然而莫遁也予知此論可與治鑑
志林管見並傳無疑矣後世有續紫陽綱目而稽合諸
儒之論者於公此書必多有采焉南臺副都御史淳安
胡公謂此書有禆世教而學者多未之見屬按察使洪
[009-8a]
公士直刻諸梓洪公乃僦工重刻於閩臺以廣其傳而
命予叙之公之履歴都憲吳公序之詳矣予奚庸贅第
述此以見宋之是非得失待公之論而定公之論又待
胡公洪公而傳也
   百將傳續編序
古之言兵者莫詳於孫武凡山林沮澤之形戰守攻圍
之法窺敵用間之深謀批抗擣虛之竒略莫不具載於
十三篇而漢唐以來為将者用之則勝違之則衂未有
[009-8b]
能出其範圍者殆猶醫之有方弈之有譜耶宋東光張
預公立取歴代名将用兵制勝有合於孫子者編次為
百將傳蓋武之所論者用兵之法而公立所傳者用兵
之實二書並行於世誠登壇受鉞者不可廢也頃予祇
奉上命出鎮北陲自念累世儒家於行師御衆營壘戰
陣之法素未之講大懼無以應變於倉卒廼取公立所
編正其訛補其缺治戎之暇輒用而閱之以考古人用
兵勝負之迹庶幾緩急不致於僨事已而踰勾注出鴈
[009-9a]
門北過長城西扺黄河徧歴障隧周覽山川毎遇老校
退卒訪以用兵方畧雖其言人人殊退而考之於武之
書往往有合焉武真精於兵者歟傳曰有文事者必有
武備是則武之書公立之傳非惟將帥不可廢而儒者
亦不可不知也然公立所編起吕尚迄劉詞其餘缺焉
讀者病之予乃考五代及宋元史又得王彦章以下四
十人芟其浮詞摭其事實以續公立所編本傳有缺者
雜取他書以補之於是上下數千年元戎大帥用兵之
[009-9b]
迹可以一覽而得矣或曰王者之兵以仁義為本權謀
非所尚也自漢迄元稱善用兵者大率權謀有餘仁義
不足豈可以為訓哉予以為不然伊尹升陑之師說者
謂出其不意也武王牧野之戰說者謂以上智為間也
是雖不尚權謀而權謀未嘗不寓於其間彼謂義兵不
用詐謀竒計而卒死於泜上者成安君之謬也權謀亦
豈可少哉世之膺閫寄者本之於仁義輔之以權謀平
居則以保國而安邉有事則以禁暴而戢亂斯可謂仁
[009-10a]
義之兵而無愧伊吕之佐矣
   論學繩尺序
論學繩尺凡十巻宋鄉貢進士魏天應編選南渡以降
場屋得雋之文而筆峰林子長為之箋釋以遺後學者
也元取士以賦易論於是士大夫家藏此書者蓋少至
國朝始復宋制以論試士而此書散逸多矣予友僉憲
司事㳺君大昇董學於閩極力搜訪始盡得之正其譌
補其缺然後此書復完爰命工刻之而屬予序諸首序
[009-10b]
曰議論之文尚矣禹皋之都俞吁咈見於經春秋卿大
夫之辭命往來紀於史其論之權輿乎自漢以來賈生
之論過秦班彪之論王命而論之名始見夏侯太初之
論樂毅劉孝摽之論絶交而論之文益盛唐宋以詞章
取士論居其一焉唐人省試諸論蓋不多見其傳於今
者惟蘇廷碩之夷齊四皓孰優韓退之之顔子不貳過
而已若此書所載則皆南宋科舉之士所作者也予竊
評之其才氣俊逸若青冥空曠秋隼孤鶱而廹之以風
[009-11a]
也其體製古雅若殷彞在庭竹書出冢雖不識者亦知
其為寳也其文采縟麗又如洛陽名園而姚黄魏紫濃
豔眩目也於戲竒哉其登薦書而甲俊造宜矣予少時
從事舉子業先公嘗訓之曰近時場屋論體卑弱當以
歐蘇諸論為法乃可以脫凡近而追古雅予因取歐蘇
諸論熟讀之間倣其體擬作一二出示同舍生莫不駭
且笑之雖予亦不䏻自信蓋當是時科舉之士未見此
書故也今㳺君惓惓於此以嘉恵後學其用心勤矣是
[009-11b]
書一出予知四方之士疾讀而力追之上下馳騁不自
踰於法度如工之有繩尺焉而場屋之陋習為之一變
矣凡世之學者本之經史以培其根㕘之賈班夏劉以
暢其支廓之蘇韓以博其趣旁求之歐蘇諸論以極其
變而其法度一本此書庶乎華實相副彬彬可觀豈直
科舉之文哉
   瓊臺類藁序
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瓊臺丘先生出其平生所作詩
[009-12a]
文曰瓊臺類藁者屬予校閱而定其可傳者予讀之數
月而後畢因定其灼然可傳者凡若干巻適都憲吳興
閔公出鎮兩廣見之歎曰此名世之文也當為刻之以
傳於天下後世先生因屬予序之予辭謝不獲已乃叙
之曰文者道之英華也得於道者精而深則發於文者
𢎞以博唐虞三代之世士君子未有以文名者蓋其人
皆深於道其見於文辭皆發其心之所得者也自漢以
來世始以文名然皆因其所見以為文而於道無聞焉
[009-12b]
故作者多而傳者鮮唐宋之盛以文名世者七家而君
子所取者惟韓氏歐陽氏曽氏三家之文而已以其頗
得於經而有見於道也至濓洛闗閩諸大儒出窮經明
道而後其文粹然一出於正論者謂周似經程張似子
豈非有得於道故耶先生生嶺海之間又當理學大明
之後天分過人沉酣六經蒐獵諸史百氏務求所謂道
者而體之身宣之文而不茍自其少時科試之文已為
同舍生所推服間發於歌詩論議長老見之皆驚歎以
[009-13a]
為有作者風弱冠魁鄉選卒業大學所友皆天下賢俊
既而登進士第官翰林得盡讀中袐書繇是所學益博
其文益不可及先生之文有濓洛之典刑而不失韓歐
之榘矱其粹然純正若𢎞璧琬琰陳於周室其溔然泓
深若沅漸酉澧滙於洞庭其雄瑋縟麗若龍盾鳥旟馳
騁疆場之間珠槃玉敦周旋壇坫之上嗚呼盛哉非有
得於道而能然哉論者謂先生以豪傑之材藴經濟之
學使究其用其可傳者不止此也惜夫其文不施於典
[009-13b]
誥其詩不著於樂章其學術不見於事業嗚呼元楊之
文施於典誥矣相如之詩著於樂章矣荆舒之學見於
事業矣然行不副言或播其醜於後視先生立言卓然
可傳而不朽果孰得孰失哉是宜閔公欲刻而傳之也
先生所論著甚多其大學衍義補藏於祕閣世史正綱
傳於學者皆别為巻不在集中
   忠義集序
宋有天下三百餘年以仁厚立國以詩書造士以節義
[009-14a]
勵士大夫故其士民觀感興起皆知殺身成仁之為美
及其遭罹變故而且亡也死宗廟者有之死社稷者有
之死君上者有之死城郭封疆者亦有之下至山谷之
儒里巷之婦亦皆秉義抱節矢死不辱嗚呼漢唐之末
曷嘗有是哉南豐水村劉先生壎如村劉先生麟瑞生
當宋元之際懼忠臣烈士貞婦湮没而無傳也水村作
十忠補史詩如村作昭忠逸詠皆據其所見聞而録之
蓋野史之流也其邑人趙秉善合二先生所作為一編
[009-14b]
附以汪水雲方虚谷諸君子傷時悼事之什若干首總
謂之忠義集是時元有天下諱言宋事諸儒於是集私
相傳録而已歴世既久遺老凋謝殆盡後生不知前輩
麥秀黍離之悲而是集幾與塵埃蟲䑕共敝於敗篋之
間上舍生趙君璽二先生之鄉人也得是集於老農之
家讀而悲之乃校補其訛缺特以示予予受而閱之觀
文履善對博囉之語謝君直復留夢炎之書為之慨然
觀吳楚材答録事之詰朱浚語兵士之詞毛髪洒然恨
[009-15a]
不生同其時助其怒罵也觀劉銳幼兒下拜受藥與王
士敏書詩於裾以死自誓又泫然淚落而不能自己也
嗚呼三百餘年樂育之效可見於此矣因釐為七巻録
而藏之浙江僉憲王君廷光見之歎曰此集所記多宋
史所遺者是不可使其無傳將刻諸梓屬予序之嗟夫
忠義人之大節也根於天性具於人心凡立於天地之
間而名為人者孰無是性孰無是心哉惟存養不失則
其氣浩然一旦遭事之變觸白刃蹈鼎鑊而不懾若此
[009-15b]
集所載諸君子是也先正有言讀出師表而不流淚者
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而不流淚者其人必不孝予謂
讀是集而不咨嗟涕洟者尚可謂之人哉廷光佐外臺
風力凛然惓惓欲刻是集而傳之其所契者深矣
   唐律羣玉序
詩自風雅騷選之後莫盛於唐選唐詩者數十家惟周
伯㢸之三體楊伯謙之正音石溪周氏之類編新寧髙
氏之正聲盛行於時予甞取四家所選而考之或精而
[009-16a]
不博或博而不精讀者不能無憾焉乃即所選抜其尤
可喜者得五言律詩一百七十二五言長律四十四七
言律詩二百三五言絶句三十七言絶句一百一十四
析為十有六巻雨雪之朝風月之夕居間處獨之時沉
潛而玩之從容而諷之若㳺虞庭而聞戛擊之音若入
周廟而覩琬琰之列若登元圃而得蒲穀之質也故命
之曰唐律羣玉或曰孔子之刪詩子朱子之註騷劉坦
之之註選皆取其可興可觀可羣可怨而有裨於風化
[009-16b]
者也唐之律詩其音響節族已蕩然無復騷選之遺音
矣况於風雅之旨乎而子何取於此哉予以為不然夫
詩者人之性情也唐之律詩其音響節族雖與古異然
其本於性情而有作則一而已讀者因其辭索其理而
反之身心焉則可興可觀可羣可怨而有裨於風化者
豈異於風雅騷選哉遂書以冠其篇云
   南豐縣志序
國有史郡邑有志其紀載雖殊所係之重一也凡作史
[009-17a]
與志者其叙述必有法其是非必以公夫然後可以久
傳而不泯况史之所紀必㕘諸志之所録則志之所係
不尤重乎唐宋以來郡邑之圖志多矣然或叙述無法
或是非不公往往湮没不傳間有傳者久亦厭觀有由
然也𢎞治七年秋江右藩臬移文所屬郡縣各纂修志
書上之㑹省將刪為通志於時郡縣或以冗迫不暇及
而付之稍知章句者紀載多有可議坡陀小邱獲録而
髙大可以奠疆域者遺焉鄉黨所不齒者曲為粉飾而
[009-17b]
勛烈文章偉然一世之英者不紀甚者索貨幣需酒食
乃立為傳鄙哉斯人眎昔之陳壽魏收尤下矣惟南豐
令巴陵雷侯孟正知其所係之重乃集邑之師儒耆宿
語之曰南豐名邑有曽文定公之文章曽文昭公之剛
大朱光禄之厚徳曽悟黄樞之忠義其他名賢碩士未
易縷數紀載其可不謹乎願相與成之乃本舊志考諸
家文集參以里巷紀聞公暇延訪多士親加筆削賦貢
物産丁口頃畝務紀其實吏治得失人才賢否不為虚
[009-18a]
美開巻一閱而一邑數千年之故瞭然在目矣侯既繕
寫上之藩臬而留其副於縣屬予序之予謂侯真知所
重矣他邑茍具文書者能不泚其顙乎侯名頤發身科
目其來為邑凡前政之妨民者痛爬梳之興學養士崇
禮勵俗修文廟飭廨宇均徭賦一權量嵗早禱雨輒應
其可紀者甚多今之良有司也
   新刋經籍考序
經籍有禆於世道大矣經以載道人生不可一日而無
[009-18b]
者也史以紀事有國有家者亦不可缺也至於子集其
言雖有純駮之不同亦皆經史之支流餘裔士大夫不
可不知也古昔英君誼辟建藏書之府設校書之官遣
求書之使夫豈徒然哉漢晉唐宋之史皆有藝文志然
漢志所録者至晉已多散亡矣唐志所錄者至宋亦多
遺軼矣君子不能不深慨於此鄱陽馬貴與氏宋丞相
碧梧先生之子家多縑素學有淵源常著文獻通考以
補通典之未備其經籍考尤為精詳予甞讀之竊謂賢
[009-19a]
於前史之藝文志蓋藝文志惟列其巻目而經籍考則
載其著述之由辨其純駮之異而先儒之議論附焉開
巻疾讀如登延閣㳺石渠而閱芸編緗帙之富信乎為
羣書之體要也通考巻帙重大人不易致經籍考自可
孤行以資傅洽甞以語一二士友俾釐而刻之然莫有
究心者江西按察司僉事莆陽黄公仲昭奉敕來董學
政予雅知其博學而好古因以告之公曰是吾職也當
圖成之乃於莅政之暇取國子監本校其訛補其缺繕
[009-19b]
寫成編且規措楮板之資付南昌府同知張君汝舟俾
刻之張君篤意斯文市名梓僦良匠以成公嘉恵後學
之志躬自督視鍥梓既完公以書屬予序之嗟夫讀書
考古固格物致知之一端亦所以為誠正脩齊治平之
本也然典籍散在天下欲盡得而讀之雖王公大人有
不能致而况窮鄉陋巷之士哉有志於學古者得此書
而讀之則於古昔典籍雖不見其全書而亦可得其大
旨矣是經籍固有禆於世道而馬氏此書又有禆於經
[009-20a]
籍也得此書者明牕棐几日閱數巻擷其英摭其華嚌
具膏馥反之於身心發之於事業此公所望於學者也
博識而已耳多聞而已耳豈公所望哉
   平蠻詩稿序
冬官郎中羊城何君宗易從大司空白公自荆襄振旅
而歸出其軍中所作五七言律絶長短歌行凡若干首
題曰平蠻詩稿屬予序之予讀之其叙師旅之盛則江
漢常武之意也其閔征戍之勤則出車枤杜之旨也至
[009-20b]
於感寒暑之變遷道室家之怨曠則又采薇東山之遺
風也渢渢乎治世之音葢將軼盛唐追魏晉而上薄騷
雅矣初荆襄羣寇裒兇慿阻四出剽敓以䖍劉我民聖天
子赫然震怒遣将徂征而命白公綜理戎政宗易以公
辟居幕府凡奏疏之達於上檄牘之布於下書簡啟劄
之通於羣寮以至軍旅之籌畫芻饟之轉輸與凡叢冗
之務一委之宗易宗易随事應之畧無留意而其餘力
又及於此非學博而材優者能爾哉及元兇授首而鯨
[009-21a]
鯢醜類亦皆雲散而鳥没於是宗易乃得從公奏凱而
還議者謂荆襄之平雖公與大帥之功而宗易賛畫之
勞居多且嘗躬冒矢石督勵将士非徒持文墨議論而
已宜有旌寵公亦亟言於朝請加顯擢而有司不察僅
増一秩士論咸為不平而宗易澹如也昔裴晉公董師
淮西韓退之實從焉張魏公出師關陜劉子羽實在幕
下然淮寇之平退之不聞進秩金師之退子羽反以得
罪則宗易之増秩視退之子羽不為幸耶然雖増秩與
[009-21b]
否不足論也而宗易之勞不可從之無傳故予序其詩
並及其謀畫之勞使異時紬金匱石室之書者或有採

   桂坡稿序
司封主事左君時翊彚次其所作歌行選律詞調箴銘
賛賦書奏記序題跋碑銘表誌之文為十巻其為佛老
氏作者别為方外稿一巻總題之曰桂坡稿屬予序之
時翊故山東㕘政訥菴先生之子也自幼穎敏絶人七
[009-22a]
嵗有能詩聲稍長博學無所不窺自六經諸史以至百
氏之說靡不含其英咀其華而飫其實既而侍訥菴宦
游四方浮江踰淮扺京師東逰齊魯南走楚粤所至輒
求其俊傑之士與之上下其議論而其所見喬岳長河
摩霄漢而盪煙雲者有以發舒其精神繇是其學益博
其氣益充其文日新而未已予竊評之其詞氣雍容如
藻率鞞鞛陟降明堂之上也其論辨雄偉如龍盾虎䩨
馳騁轅門之間也其體製古雅又如離磬崇鼎陳列於
[009-22b]
清廟之東西也是雖本於問學之功要之其資性有過
人者而然也吾盱自宋號稱多士其以文章名世者如
直講李公泰伯曽文定公子固與其弟文昭公子開雄
詞健筆與歐蘇並驅而爭先數十年來諸老殂謝殆盡
雖作者不乏然未有能攀三君子之逸駕者以時翊質
之美學之博茍能服膺韓子所謂無迷其塗無絶其源
者而不已焉則其文將駸駸乎上薄古人異時起衰振
陋以追蹤三君子者非時翊而誰耶予少時亦嘗有志
[009-23a]
於斯及官刑曹日閱訟牘弊弊焉不少暇暮歸輒昏然
欲睡豈復能琱琢文章以與作者並騁於翰墨之塲哉
而時翊自登第以來所歴皆清選益得肆力問學其文
之日新也固宜先冢宰與訥菴為同年友予與時翊通
家兄弟也故序其文既致歆慕之私又悼予學之無成

   黄氏流芳集序
廣昌之銀溪黄氏世居焉黄之耆俊曰愈敬者富而樂
[009-23b]
施予景泰閒嘗出粟千餘石儲之官以備凶年賑貸有
司上其事景皇帝降璽書以奬之成化戊子嵗荐飢又
出米二百五十石以賑貧乏事聞朝廷命以章服秩承
事郎其家世業儒名卿偉人作為文章以道其美者彬
彬焉愈敬嘗慨然曰璽書之藏吾家燦然日星之昭垂
吾不敢䙝也薦紳先生之詩若文鏘乎玉珮瓊琚之詞
吾寳而弆之不敢失也是皆吾黄氏所託以揚芳聲於
無窮者也然懼久而散軼無以昭示後裔廼録所得大
[009-24a]
夫君子之作屬亷州太守雯峯饒先生定其可傳者萃
為一編冠以璽書而序記碑銘詩歌次之問訊之書簡
又次之遂鍥之梓以傳諸鄉邦以貽諸子若孫曰斯集
不朽吾黄氏所藉以不朽乎故題曰黄氏流芳集雯峯
既為之序愈敬又以書屬予序之凡黄氏家世之懿衣
冠之盛雯峯序之詳矣予何言哉或謂君子率禮迪義
修其在我者而已非蘄後世名也愈敬善積於躬恵洽
於鄉而義聲達於朝矣胡為汲汲後世名耶士之不朽
[009-24b]
者德與功耳言其次也愈敬顧欲因文字以傳不朽何
耶予謂不然君子固不急於名然名湮滅而無稱君子
以為耻故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焉太史公曰
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夫德如咎卨功如伊
吕斯可以不朽然如咎如卨如伊如吕代有幾人君子
欲自見於後世者安得不假文字以傳耶魯兩生雖賢
史軼其名世莫知其為誰覃季子之學術連舜賓之行
義世固有與之班者然賴河東六一之文人到於今稱
[009-25a]
之愈敬惓惓是集其自待重而為圖逺矣遂書之以繼
雯峯之說
   同年燕集詩序
君子之燕樂非肆情觴豆而已所以講禮文敦交誼而
盡懽洽之情也予同年登進士第者三百有五十人其
官秋臺者五十餘人自甲戌迄今十有五年之間或遷
他官或以喪去職或不幸化為異物五十餘人之中其
在者十有一人而已成化戊子春正月上以元夕令節
[009-25b]
百官各予假十日貟外郎廣信周宗用語凡同年官秋
臺者曰吾曹終嵗訊鞫不遑燕私今天子幸賜休暇盍
相與為㑹以罄一日之懽乎衆咸以為然期以是月十
八日合醵治具於宗用之家至期畢㑹㑹者永豐劉寛
仁永新劉主敬古嵊謝永清豐城范彦聲南昌熊廸吉
華亭王廷玉羊城韓阜民廬陵陳時荘㑹稽吳文謨暨
予與宗用也是㑹也坐以齒為序尚齒也酒以醉為度
極歡也獻酬進退必以禮違禮者輒罰一巨觥崇禮也
[009-26a]
歌伐木之詩鼓南薫之調而金縷豔曲檀槽淫響不奏
於樽俎之間樂而不失其正也其所謂講禮文敦交誼
而盡歡洽之情者歟予在京師者八年公卿貴人酒食
伎樂之燕未嘗赴雖寮友之㑹亦鮮預預焉而樂者莫
兹㑹若也於是諸君子取蘇子卿贈李陵詩願言崇令
徳随時愛景光之句為韻各賦詩一章以志之而退予
為序予因循未暇為又二月而予有福建憲副之命念
暌違之有日而兹樂之不可再也廼序之以歸宗用嗟
[009-26b]
乎予同年之友亦多矣其有名位稍崇而慠然視同進
若途人者亦有乘其顛危從而擠之者彼獨何心哉而
予十一人者獨相親厚如此是可以警薄俗矣乃各錄
一巻藏於家異時湖山千里之外覽斯文而頌諸君子
之詩停雲之思殆將悵然不自勝矣
   桂坊藁序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四明楊先生出其
所著詩賦銘賛序記碑誌論說雜著之文凡若干篇題
[009-27a]
曰桂坊稿蓋為太子洗馬時所作也予讀之累旬而後
盡乃作而言曰儒者以文章為小技夫豈然哉文者道
之英華也得於道者深則其發於文也閎以贍得於道
者粹則其發於文也貞以醇譬之木焉道其根本而文
其華葉也文不本於道是猶無根之華葉朝榮夕悴乃
所謂小技也君子之文豈具然哉三代盛時大道明而
王化洽郁郁之文非獨士君子為然衢童里婦肆口而
成亦皆典麗靖深有後世能言之士所不及者蓋有所
[009-27b]
本也自秦以降雖作者不乏然本於道者蓋鮮矣惟董
仲舒韓愈歐陽修能因文以求道故其所著炳炳焉與
六經並傳而不廢及濓洛諸大儒出相與講明道學而
後其言粹然一出於正論者謂周似經程邵張似子非
以有本而然耶先生以絶世之資而生當聖明之世其
氣充其學正自其少時為科試之文已夐出流軰弱冠
遂魁鄉選擢髙第載筆蘭臺讎書延閣侍講經幄輔導
儲宫歴官三十餘年不離翰苑而所學益博自六經諸
[009-28a]
史旁及九流之說靡不探其源綜其要而於所謂道者
得之心而體諸身矣故其發於文也本周邵程張之淵
源循董韓歐陽之榘矱其法度森嚴如龍虎鳥蛇布列
於行陣之間其意度閒雅如朱紘赤舄周旋於殿陛之
上其閎深雄放又如彭蠡之睛濤龍門之駭浪滈乎淼
乎而不可狎玩也先生所自得者非予所能知然即其
文觀之其深且粹矣乎予嘗論近代之文如姚牧菴馬
石田皆有志於修辭矣而於道無聞焉許魯齋饒雙峰
[009-28b]
皆有志於明道矣而其文未能脫語錄之餘習求其華
實相副如先生之文者豈可多得哉先生不予鄙屬為
之序辭不獲命乃述所嘗論者於末簡庶使讀先生之
文者有以探其本云
   賜閒詩序
襄府左長史㑹稽韓先生發身賢科累遷今職歴相憲
王定王有忠直聲先皇帝知其賢陞四品禄晉階中順
大夫年甫六十即求致仕定王奬慰不允居三年又請
[009-29a]
定王眷留如初又二年先生年六十有五矣求歸益切
定王知不可奪具以其情聞今皇帝特允所請乃得歸
休於家或曰先王際盛時相親藩職任雖隆政務甚簡
足以頤神延年何必求歸歴相二王有東平之賢無江
都之驕先生所言無圓鑿方枘之患又何遽求歸且七
十致仕禮也六十有五而致仕無乃太蚤乎先生謝曰
年至而致仕先王之禮也有疾而解官我朝之制也夫
有疾則廢事廢事不去姑以年未至為詞是貪禄而無
[009-29b]
恥也吾豈忍捨吾賢藩哉顧恐陷於貪禄無恥耳吾觀
古之人有宜歸而不肯歸者蔡元長是也有欲歸而不
得歸者范忠宣是也不肯歸者有所溺故卒有嶺南之
竄不得歸者有所制亦不免南荒之行是雖忠邪不同
其不免後艱一也今吾去畏途而即閒曠坐茂樹之繁
隂酌石泉之清泚是聖皇之賜也是得忠宣所不得者
也吾老矣惟朝夕誨吾諸子圖惟報稱而已他何知焉
於是衆咸以先生之言為然相率賦詩以美之其子方
[009-30a]
伯公邦問萃為一巻題曰賜閒本先生之語也間屬予
序之予為湖廣布政使時獲與先生接目其貌耳其言
已知其為賢矣及觀其急流勇退益信其賢也乃序之
以冠諸作先生名弼字藎臣宋丞相魏國忠獻王之十
一世孫也
   和梅花百詠序
古今名流畯儒之詠梅者多矣而馮海粟之百詠尤為
世所傳誦蓋自國風摽梅之篇以降未有盛焉者也予
[009-30b]
友天官主事左君時翊嘗讀書桂坡之草堂歳暮雪作
啟牕四矚而堂梅盛開清香冷艶滉瀁簡䇿吟思浩然
因誦海粟之詩而和焉録為一帙及來京師出以示予
俾序之予平生亦有梅癖自居輦轂下不見梅者六載
矣忽得時翊之詩讀之恍然如行孤山而徘徊於暗香
踈影之中也悠然如㳺石湖而容與於文穆公之圃也
又如醉臥羅浮而聽翠羽之刺嘈也詩之動人一至此
哉持以較海粟所詠予不知孰優孰劣也嗟夫梅一卉
[009-31a]
木耳然有君子之德焉其花素而不妖君子淡而不厭
似之其香逺而益清君子闇而日章類焉吐華於氷雪
之際斂實於暄姸之時君子之樂幽雅而逺芬華又有
同焉者修潔之士愛之賞之又從而詠歌之蓋有以也
時翊頴敏而好學清修而有文眎其所愛可以知其人
矣昔海粟之百詠甞為趙文敏公所稱賞時翊之詩美
矣第未遇文敏公顧使予得而讀之豈知言哉豈知言
哉姑序之以俟當世之知言如文敏公者
[009-31b]
   鼓山紀逰詩序
鼓山在福州治城東二十里其氣雄勢秀為附郭諸山
冠予與寮友約同逰者屢矣輒為事所奪成化六年春
二月辛未監察御史清漳陳君彌旦將之京過福城乃
相與逰焉是日陳君肩輿先扺山下寺予從憲使永新
劉君叔榮副使四明錢君廷珍淮西潘君景澄僉事羊
城康君文瑞泰和康君主一淦川周君守謨視事罷乃
行共飯寺中遂登山過圓通庵歴半山亭約五里許乃
[009-32a]
至山上寺林樾蒼潤巗壑谽谺真佳境也茶罷屏騶從
逰寺左靈源洞洞有泉出石罅據石飲之甘寒可愛又
行數百步至天風海濤亭亭額紫陽朱夫子所書也其
遺刻在山巔欲往觀之以倦於躋攀不果徜徉久之乃
還扺寺出酒共飯寺僧亦汲泉瀹茗以飲客酒酣童子
歌雅詞數闋賓主歡甚陳君首賦律詩一章諸君子亦
相繼有作薄暮乃歸劉君謂清逰不可數得也命侍史
録諸作刻諸壁間而予為之序逰之又明日旴江何喬
[009-32b]
新序
   陸廷貴卓行詩序
姑蘇陸君廷貴少嗣父職為武成後衞百夫長謙恭好
學無將門子輕儇態其配陳氏名家媛有幽閒之德焉
廷貴年四十有七無子陳毎欲為買妾廷貴輒峻拒之
㑹廷貴以職務遠出陳遂私買侍兒置其室姱麗異甚
及廷貴歸陳戒侍兒盛飾出拜廷貴驚焉以問陳對曰
妾薄祜無子故買是俾抱衾裯侍巾&KR0808庶幾生君之子
[009-33a]
以延慶緒於無窮耳廷貴悵然曰天茍祐陸氏不斬其
後汝將有子惡用是為欲遣之陳執不可廷貴乃紿曰
是尚少姑俟他日因處之别室且屬陳以女眎之未幾
陳有孕明年遂生一子廷貴語陳曰吾有子矣當使是
女有歸於是選良家子得太僕少卿張君之族子某治
裝奩以嫁焉猶處子也其友陳君顯聞之歎曰廷貴之
行豈惟今世之所稀在古人猶以為難也是不可使之
無傳乃求當世能言之士賦詩以詠歌之彚成巨帙而
[009-33b]
因秋官主事錢君有本請予序其首簡予曰風俗之不
古若久矣為夫者妾媵盈室以肆其情為婦者謡諑妬
忌以顓其寵此在薦紳之家亦或有不免者况於生長
將門者乎有如廷貴以未衰之年而能逺色以嫁其妾
陳氏以嗣續之艱而能買妾以侍其夫是皆卓焉寡儔
者也熊羆兆祥克有良嗣是蓋天之所賜也嗚呼風俗
之不古若久矣孰知乃有賢如廷貴夫婦者耶昔荆國
王文公未有子其夫人吳氏為買一妾公見之遽遣之
[009-34a]
今觀廷貴之行蓋庶幾於公而陳之事亦無愧夫人者
歟予少讀史覽文公夫人之事以為曠千百年不可復
見於今乃有之然則廷貴夫婦之賢其可使之無傳歟
而陳汲汲於表章其友之善惟恐其無聞非所謂樂道
人之善者耶是皆可書也故為之書
   同年燕集詩後
成化丙申冬湖南僉憲泰和蕭君彦祥偕其同年在藩
臬者七人奉表入賀聖壽其同年在翰苑者念暌違之
[009-34b]
久而喜朋簮之盍也相與為醵而治具於修撰羅先生
明仲之第邀彦祥暨七人者而觴焉罇罍序陳醴胾芳
潔歌風雅之古詞斥箏琶之淫響主賓獻酬怡怡如也
酒酣明仲賦律詩一首以道意在席者屬而和之因以
為八人贈或道其遭際之盛或美其車服之華或以爵
位崇顯為禱或以勛烈光大為勉勤厚之意溢於聲詩
之表皆可傳者彦祥萃為一巻持以示予且屬序之嗟
夫同年者四海九州之人而偶同科第耳然自唐以迄
[009-35a]
於今士君子之交㳺於其同年尤加厚焉何哉蓋其進
也同道其升也同時意氣相孚道誼相合固非燕㳺之
好者比其加厚也宜矣若翰苑諸君子於八人者貺之
以燕好申之以詞章眎昔人為尤厚焉彼金谷有㑹矣
然溺情伎樂君子惡其侈桃李園有燕矣然沉酣麯蘖
君子譏其狂是燕也賓主相輝聲詩繼作歡娱之中不
忘警飭之意是所謂樂而不失其正者也豈金谷桃李
園屑屑罇俎者可擬哉遂序於末簡
[009-35b]
   瞻雲詩序
秋官主事淮陽葉君崇禮示予望雲詩一巻曰此朝之
大夫君子為吾鄉人蔣仲誠而賦也仲誠負竒而好逰
嘗泛黄河浮汳渠陸走齊魯燕趙之郊扺京師而縱觀
四方之勝以自壮然念其父志端母劉皆蚤世不及養
居常䀌然痛之旅逰之際見白雲英英升自山谷彌布
霄漢或濃或澹或散或合或蜿蜒如虬龍或翔翥如鸞
鳳或奔驟如虎兕或旖旎如絳旌羽節之往來或崔嵬
[009-36a]
如金觚銅爵之矗峙變態不常可喜可愕輒悵然思親
而不能已因求善繪者圖之時一展玩有不勝其慨然
者大夫君子賢之此詩之所由作也子幸為序之予惟
昔狄文恵公赴并州登太行回瞻河陽見白雲孤飛曰
吾親舍於其下徘徊不能去仲誠之瞻雲非慕文恵之
為人耶雖然善學古人者當師其心而不可徒逐其迹
夫子路之負米其所以為孝者不在於負米也老萊子
之戲綵其所以為孝者不在於戲綵也望雲興歎固文
[009-36b]
恵公誠孝之發見然文恵公之所以為孝者豈徒望雲
而已哉其行己也方其臨民也仁其立朝大節偉如也
此其所以為孝歟不師其心而徒慕其迹則世之臨清
溪望白雲者皆可以為文恵公矣仲誠勉之心文恵公
之心毋徒託意於望雲而已公之勲業之隆仲誠有未
得為者然其立心行己師之則是夫豈難哉荀卿子曰
塗之人可以為禹矧文恵公乎遂書之以冠諸羣什
   友松詩序
[009-37a]
廬陵有隱君子焉曰劉君世嶽世家於邑之藤橋其先
世嘗植松一株於所居之傍迨兹餘二百年髙且百尺
大幾十圍其柯盤錯若屈鐡其根磊砢若怪石其葉蓊
鬱若垂天之雲君甚愛之日徜徉其下曰吾友在是矣
因以友松自命士或疑之曰友者人倫之一也生斯世
為斯士友斯人可也松植物耳能與子握手笑語耶能
與子銜杯酒接殷勤之歡耶抑能與子相規以過相責
以善耶子雖欲友之惡從而友之君笑曰吾豈不欲取
[009-37b]
諸人而友哉世降俗漓而友道廢絶久矣臏於㳙賣於
寄相戕賊於耳餘吾求其可友者未得也取諸人而未
得舍是松吾安友哉故吾於是松也朝夕對之如對益
友焉觀其蒼髯黛色凛乎其不可狎也則思所以潜消
吾暴慢之氣觀其霜枝雪幹挺乎其不可撓也則思所
以益厲乎貞介之操觀其貫四時而不改越千嵗而不
衰也則思所以誠吾恒久之心仰焉而睇頫焉而思其
有益於吾之進修多矣松良吾友非特世俗之所謂友
[009-38a]
也士大夫聞而髙之曰卓哉劉君之志乎於是相率賦
詩以歌詠之凡若干首秋官主事陳君時荘君之甥也
彚為一編屬予序之予辭不獲命乃述君之所以友松
者其言蓋如此君名灝長沙定王發之後也剛介不阿
有類於松故命松為友云
   鈔塘十景詩後序
新建萬君邦泰世家縣之鈔塘鈔塘距縣治百里許實
據山水之勝其先有諱天瑞者由明經舉為閩令始構
[009-38b]
書屋以教其族人屢廢輒復今所謂萬坊書屋是也其
山則南嶺峙其前鳯岡翼其左虎嶺踞其右而連峰接
岫逺在前村與後里者若伏若騖若蟠若踞不可殫状
又有官竈相傳為古陶人埏埴之所其水則泓然而渟
滀者為蘇陂錦鱗頳尾㳺泳其中滃然而仰出者為石
井其泉甘冽有痼疾者飲之輒愈澄波演迤者為藥湖
漁人牧竪跳嘯其傍是皆山水之勝處也閩令君十一
世孫仲實嘗摘其景物之尤勝者析為八景曰萬坊書
[009-39a]
屋南嶺仙峰蘇陂錦鱗石井靈泉前村叠秀後里層巒
藥湖漁牧官竈烟霞一時名流韻士相與歌詠以傳焉
至邦泰又謂八景固山水之絶者然鳳岡虎嶺近接耳
目不可以遺廼益以鳳岡捧月虎嶺屯雲以表其勝間
屬善繪者圖之又求能言之士賦焉彚為巨帙大理少
卿文江李公既為之序矣邦泰復屬予序其後予惟君
子之心澹然無所好而獨不能忘情於山水者豈真為
景物役哉觀山益懋於仁觀水益懋於智無非進徳之
[009-39b]
資也邦泰講業於其所謂書屋者日孜孜焉以探性命
道徳之懿進徳之本在是矣及其倦也息焉㳺焉仰南
嶺之峻極恍如卓爾之見徘徊眺望見山之在前村後
里者紆青縈翠應接不暇又若瞻前而忽後也顧鳳岡
之鶱翥則思巻阿鳴陽之詩覩虎嶺之雄峭則思大易
虎變之象玩錦鱗於蘇陂思所以成其文酌靈泉於石
井思所以濯其徳聽漁歌牧唱於藥湖之上則樂萬物
各得其所徜徉官竈之間以觀烟霞舒巻晨夕萬變又
[009-40a]
有以見造化之妙而加日新之功是皆所以為進德之
資也豈徒性情之適而已哉嗟夫南山崔崔詠於風洛
水泱泱歌於雅山水之播諸聲詩尚矣顧予非卜商烏
足以序作者之意哉姑道邦泰之所以好者使覽者有
考焉邦泰舉鄉貢進士今為懷慶推官云
   梅荘八詠序
鄞之東南三十里有地曰梅荘或曰禹廟梅梁甞飛沉
於此故以名或曰是地也梅花成林名之以其産今福
[009-40b]
建按察副使錢君廷珍世家焉君嘗謂予曰梅荘之東
有宅一區喬木蔚然者吾祖之舊宅也荘之前有田數
頃秋穀垂隴望之如黄雲被野吾家之世業也龍山峙
其北蒼崖翠巘若翔螭之攫雲馬渚滙其南縈青漾緑
若繡鞶之遶戸雙渠夾其旁石梁跨之四望蒼然無際
三市在其西民居鱗比炊煙滃若屯雲又其南為横河
春雨時澄波萬頃滈然如巨浸其西南為小墅孤阜拔
起夕陽晃之霞采爛如金芙蓉吾少讀書於此倦則登
[009-41a]
山而遨臨流而釣以覽夫四時景物之變意甚樂之因
取其尤勝者析為八景曰龍山拱秀馬渚環清二橋野
色三市人煙横河春漲小墅晚霞南畝新禾東塘舊宅
以表其勝焉自吾入仕以來累夫事物之自外至者追
念舊逰之樂未嘗不思休於此也嘗屬善繪者圖之而
求薦紳君子為之歌詠焉子其為吾序之他日歸休於
此展圖詠詩而讀子之序瞻逺岫之歸雲其亦足樂也
予歎曰士風之不古久矣其處也則急於仕固不知山
[009-41b]
水之為樂其出也則忘其歸視舊逰若敝屣然今君有
章綬之榮而睠焉湖山之樂是豈常情沉酣於富貴者
可同日而語哉然君年未五十方將攄大猷奮丕績以
佐聖天子出治於明堂梅荘之樂予知其未能遽有也
異時成功謝事錦衣南歸如歐陽公之居潁上庶乎有
此樂矣予不佞將自附於趙康靖訪君東塘之上以周
覽八景之勝然後采溪毛烹海錯相與一醉焉亦庶幾
潁上之遺風也姑序之以俟
[009-42a]
   花谿集後序
古之君子志於不朽者知立徳立功之未易則銳意於
立言自漢以來篇目見於藝文志者無慮數百家然不
數世輒澌盡冺滅而無傳方其疲精神勞心思肆意於
觚牘之間豈不欲傳於久逺哉然卒至於亡滅豈其學
術之不純耶抑其才氣之有所局耶是皆可悲也幸而
有賢子孫為之收拾則雖不能傳於天下猶能傳於一
家又幸而有知言君子采其一二萃為類編則遂以不
[009-42b]
朽矣而世之得此者幾何人哉予讀吳興沈先生之花
谿集深有感焉先生諱夢麟在勝國時以明經領鄉薦
擢婺源州學正遷武康令元季天下多故遂解官歸隱
益肆力於詩文薦紳先生多推許之入國朝以來三校
文閩浙又兩同考㑹試有司嘗以賢良薦徵之辭不起
髙皇帝知其老不强也年九十而卒平生所作詩文巻
帙甚多題曰花谿集者因其舊隱而名之也先生卒後
子孫遭罹變故謫戍邊鄙而家集散軼多矣久之其𤣥
[009-43a]
孫清舉進士擢刑部主事因奉使南畿過故鄉訪求遺
集得詩文若干首手録以歸既而清遷江西按察司僉
事乃請副使同邑陸公某編次成帙又得副使同郡呉公
懷徳校其譌舛嘗請大司寇莆陽彭恵安公序之近又
請予序予竊評先生學術正材氣優其發於詩文根本
義理如宋儒而無其萎弱不振之態筆勢雄偉如元人
而無其風沙麄豪之習世有蕭統姚鉉吕伯恭蘇天爵
者出而類選國朝之文於此集必見采録焉先生之不
[009-43b]
朽其在此也而清可謂賢子孫矣遂書於其末簡
   重刊黄楊集序
錫山華先生彦清在勝國時以詩名於吳中所著黄楊
集門人呂緯文鋟梓以傳嵗久譌且缺其𤣥孫守方購
得善本正其譌補其缺重刋於家然守方甚重斯集不
輕以傳諸人雖子姓宗戚求摹印者亦靳不予守方之
族弟烈由進士擢建昌郡推以斯集傳之未廣慮久而
湮滅乃捐俸重刋以廣其傳屬予序予惟詩之為言可
[009-44a]
以觀風俗察政治有元一代俗漓政厖無足言者而其
詩矯宋季之委靡追盛唐之雅麗則有可取者蓋自郝
伯常姚公茂鳴於北方而馬伯庸薩天錫諸公繼作楊
仲𢎞范德機倡於江南而虞伯生掲曼碩諸公從而和
之及其久也上自臺閣名公下至山林逸士外至徼塞
部長往往以詩名家雖其間不能無麄豪之譏纎巧之
病要之不失為能言之士也先生之詩温麗靜深視當
時能言之士蓋相頡頏予嘗攷元詩見於編選者如所
[009-44b]
謂皇元風雅元詩體要之類其採取博矣而先生之詩
乃遺焉豈非所傳未廣而選者未之見歟此郡推君所
以惓惓重刋以傳也斯集既傳吾知世有選元詩者於
先生之詩必有採取焉而元之風俗政治亦因可見矣
禮曰先祖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仁也若郡
推者非所謂明且仁者耶先生諱幼武其别號栖碧蓋
取太白詩中語也
   一峯集序
[009-45a]
一峯羅先生應魁既殁其所與㳺雯峯先生饒公秉鑑
之弟秉元得其詩文遺稿一帙釐為十有二巻附以大
夫君子祭誄哀輓之辭因其别號通謂之一峯集刻而
傳之雯峰屬予為之序予辭謝不敢當□幾秉元雯峰
相繼殁雯峰之子廷賛因子弟喬年申其父叔之請求
序益堅予諾之未果為也既而一峯之叔師張授徒予
家謂予曰子與一峯最相知何靳一言不序其集使天
下後世知其為人予謝曰㣲子之言吾豈敢忘之顧予
[009-45b]
言不足為一峯重廼取饒氏所刻讀之盡巻作而言曰
一峯之文善矣是理學之所融㑹也誠心之所昭敷也
忠肝義氣之所發見也其垂世傳後必矣歐陽子哭石
守道不云乎子道自能久也何必予序觀其論著本於
理學故其文珠瑩玉潔而無駮雜嬉笑之辭發於誠心
故其文斥邪翼正而無駕虚肆誕之說出於忠義故其
文凛然如秋霜烈日非萎弱乏骨氣者比讀其文者自
能知其人奚待予序而後傳也一峰諱倫應魁其字也
[009-46a]
世為永豐儒家宋季有諱開禮者為武岡教授舉兵應
文信公兵敗執節死一峰其裔也自少力學非五經四
書濓洛闗閩之說不講而非聖人之書未嘗一接其目
動静語黙一以誠為本而致力於司馬公所謂不妄語
者朋友有不善引古誼以繩之其人至面頸發赤不顧
及以進士對䇿大廷敷陳聖學之本吏治之弊民生之
困反復數千言多人所不敢言者憲宗皇帝嘉之擢魁
天下以為翰林院修撰未數月以言事忤旨出為福建
[009-46b]
市舶提舉尋召還復職改南京翰林院僅閱嵗以疾求
歸四方來學者恒數百人嗚呼一峯所學純以誠所存
所行剛且大其文之不易及也宜哉所著周易傳中庸
解禮記集註皆别為巻不在集中
 
 
 
 椒邱文集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