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02 文憲集-明-宋濂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憲集巻十四
             明 宋濂 撰
  跋凡四十/八章
   恭跋御製勅文下方
皇帝臨御之七載益𢎞敷教治優老禮賢孳孳如弗及
時則有若翰林學士奉㫖臣同春秋七十猶以文學在
侍從思論之列其意以為幸逄有道之君何忍去之休
[014-1b]
致之請久而不敢發上見同皓首蒼顔與白面少年旅
進旅退於班行中惻然憐之八月甲辰特降致仕之命
續社期年且官其一子魯召同入賜坐從容慰勞之夜
漏下十刻始勅内官扶掖而還乙巳上親製文一篇以
賜同仰曕天藻之華無任欣躍既奉表詣殿庭稱謝又
以副墨勒諸貞珉昭示悠久臣濂聞之君臣遇合自古
為難非道之符契情之感孚鮮有善始而善終者今同
年雖耄耋拳拳戀闕之心皦如出日忠欵自將不替往
[014-2a]
初上憫其衰暮不欲煩之以事令優㳺田里以終天年
恩數便蕃視昔有加上下之間可謂兩盡其道倚歟盛
哉昔宋孫宣公奭自翰林侍講學士乞致其事仁宗嘗
賜詩一首詞臣尚載之簡冊至今以為美談矧我皇上
睿思天成神文炳煥其功侔造化經緯圗書足以昭明
政體用風厲四方詩云乎哉是將傳之億萬斯年永永
無斁而同之名氏在奎璧光芒之中亦因是不朽誠千
載之一逢也傳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天下之士聞之
[014-2b]
有不皷舞而淬礪者乎臣職在國史謹已備載日厯復
因同之請恭書於下方云是月癸丑翰林侍講學士知
制誥同修國史兼太子賛善大夫臣金華宋濂恭跋
   恭跋御賜詩後
臣聞自古人君有盛徳大業者其積慮深長而詒謀悠
久必日與文學法從之臣論道而經邦當情意洽孚之
時或相與賡歌或褒以詩章或燕之内殿君臣之間實
同魚水非直侈為觀美所以禮賢俊示寵恩而昭四方
[014-3a]
也有如唐之文皇宋之太宗其事書諸簡編者可以見
之矣皇明紀號洪武之八年秋八月甲午皇上覽川流
之不息水容澄爽油然有感于宸衷陋尹程秋水賦言
不契道乃親更為之賦成召禁林羣臣觀之且曰卿等
亦各撰賦以進臣率同列研精覃思鋪敘成章詣東皇
閣次第投獻上皆親覽焉復寘品評於其間已而賜坐
勅太官進天㕑竒珎内臣行觴觴已上顧臣曰卿何不
盡飲臣出跪奏曰臣荷陛下聖慈賜臣以醇酎敢不如
[014-3b]
詔第臣年衰邁恐不勝盃酌志不攝氣或愆於禮度無
以上承寵光爾上曰卿姑試之臣即席而飲將徹上復
顧臣曰卿更宜釂一觴臣再起固辭上曰一觴豈解醉
人乎卒飲之臣舉觴至口端又復瑟縮者三上笑曰男
子何不慷慨為臣對曰天威咫尺間不敢重有所瀆勉
强一吸至盡上大悦臣顔面變頳頓覺精神遐漂若行
浮雲中上復笑曰卿宜自述一詩朕亦為卿賦醉歌二
奉御捧黄綾案進上揮翰如飛須臾成楚辭一章臣既
[014-4a]
醉下筆傾欹字不成行列甫綴五韻上遽召臣至命編
修官臣右重書以遺臣遂諭臣曰卿藏之以示子孫非
惟見朕寵愛卿亦可見一時君臣道合共樂太平之盛
也臣行五拜禮叩首以謝上更勅給事中臣善等賦醉
學士歌云臣既退竊自念曰臣本越西布衣粗藉父師
明訓弗墜箕裘之業而已一旦遭際聖明遣使聘起之
踐厯清華地躋禁近無一朝不覲日月之光如此者凡
十又七年叨冒恩榮夐絶前比所幸犬馬之力未衰誓
[014-4b]
將竭奔走之勞以圗報稱今天寵屢加雲漢之章照燭
下土臣竊自靖度何足以堪之雖然傳有之泰山不讓
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
郤衆庶故能明其徳洪惟皇上尊賢下士講求唐虞治
道度越於唐宋逺甚雖以臣之至愚亦昭被非常之殊
渥六合之廣其有抱藝懐才者孰不思踊躍奮厲以揚
於王庭哉臣按南有嘉魚之詩有曰君子有酒嘉賓式
燕以樂序者謂太平之君子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也皇
[014-5a]
上寵恩之便蕃抑過之矣又按天保之詩有曰罄無不
宜受天百禄降爾遐福惟日不足序者謂臣能歸美以
報其上臣雖無所猷為願持此以頌禱於無窮哉古者
侈君之命勒諸鼎彛藏諸宗廟嗣世相傳以至於永久
臣敢竊援此義礲玉為軸裝裭成巻什襲珎藏以顯示
來裔給事中臣善等應制諸詩附録其後而賢士大夫
聞風慕豔而有作者又别見左方云是嵗九月戊午朔
具官臣金華宋濂謹記
[014-5b]
   跋宋髙宗賜劉大中御札
光堯宸翰初倣黄庭堅時劉豫亦使人習庭堅書近臣
鄒億年恐緩急或致亂真奏止遂改學米芾體至紹興
初又改法二王往往皆能逼真今觀與劉大中御札尚
類庭堅書考其嵗月其當在建炎之初耶大中參知政
事時與趙忠簡公鼎不主和議賊檜遂使蕭振劾之則
大中者其亦君子也夫
   跋髙宗所書神女賦
[014-6a]
右宋思陵所書神女賦法度全類孫過庭且善用筆沉
毅之中兼有飄逸之態然思陵極留心書學九經皆嘗
親寫故其用功為最深此巻乃禪位後所書時春秋已
髙而猶弗之廢誠可謂勤也已使其注意於虞夏商周
之治父讐不至不報王業未必偏安抑又可歎哉巻首
有奎章閣鑑書博士印蓋天台柯敬仲為是官時所鑒
定云
   跋新刻孝經集註後
[014-6b]
予舊友吕君遂出守合肥患宼盜未息而民或不知有
父子之親因刻孝經集註於學宫俾家傳而人誦之嗚
呼吕君之意則善矣亦幸遭夫有道之朝尊用儒術故
得以専行其志焉爾何以言之昔者宋梟為隴右刺史
梟患涼州多宼叛欲多寫孝經令家習之庶㡬使人知
義蓋勲力諫梟不從遂奏行之詔書詰責坐以虚慢夫
教人革心從善者莫踰於聖經顧乃視為迂逺遲頓之
器宜乎漢祚之不振也宋梟之事與吕君正同而其幸
[014-7a]
不幸有如此者非其人才之相懸實以所繫之時或不
侔也抑嘗聞在宋之季雪巖先生鄭公霖因講中庸一
篇而使宼退不敢來攻城者此又明效大驗見於事為
非止空言而已也有若吕君此舉實知為治之要而非
刀筆吏所可及予恐流俗之未能喻也猶以為迂故為
題諸篇末如此云
   跋太古遺音
士大夫以琴嗚者恒法宋楊守齋纉所以法纉者以合
[014-7b]
於晉嵇康氏故也而其中不無可疑者建樂立均貴乎
和平宫君而商臣君尊而臣卑有不可毫髪僣者康當
晉欲代魏之時憂憤無所洩所制廣陵散操特慢商絃
至與宫等其聲忿怒躁急不可為訓尚可以為法乎此
其可疑一也古者恊管以定正宫以正宫為聲律之元
也今纉以中吕為宫則似用旋宫之法既曰旋宫則諸
律何不能各為宫乎其與獨彈黄鍾一均者又何異竊
意古人必隨月用律決不若今之膠固不通此其可疑
[014-8a]
二也千載之下正音寥寥失傳安得知有虞孔子之遺
音者相與論斯事哉今閲此書不覺為長嘅
   跋重刻吉日癸巳碑
趙之賛皇有吉日癸巳四字在壇山崖石間世傳為周穆
王書宋皇祐四年九月宋景文公自亳遷鎮陽過趙始
遣人訪得之今劉莊者因鑿移郡㕔筆力確峭有劍拔
弩張之勢其吉日字往往與周淮父鹵伯碩父鼎齊侯
鏄鍾諸欵識合實二千年竒迹也歐陽文忠公家藏金
[014-8b]
石遺文甚多其最逺者唯毛伯伯冏二敦銘及此文而
已趙明誠繼著金石録獨以筆畫類小篆為疑今用周
宣王時石鼔文攷之其字形多如小篆恐當時與古文
科斗書兼行至李斯始以此擅其名爾明誠已信石鼔
為周人之書何獨于此而疑之耶濂既手摹刻于浦陽
山房恐人惑也又不得不辯
   跋蔣山法㑹記後
予既從祠部羣賢之請為撰法㑹記一通自謂頗盡纎
[014-9a]
㣲近者蒲庵禪師寄至鍾山藁一編其載祥異事尤悉
盖壬子嵗正月十三日黎明禮官奉御撰疏文至鍾山
俄法駕臨幸雲中雨五色子如豆或謂娑羅子或謂天
華墜地之所變十四日大風晝晦雨雪交作至午忽然
開霽上悦勅近臣於秦淮河燃水燈萬枝十五日將晏
藏事如記言及事畢夜已過半上還宫隨有佛光五道
從東北起貫月燭天良久乃沒已上三事皆予文所未
及蒲庵以髙僧被召與聞其故目擊者宜詳而予耳聞
[014-9b]
者宜畧理當然也屢欲濡毫補入之㑹文之體製已定
不復重有變更保寜敏機師請同袍以𨽻古書成茲卷
來徵余題故為疏其後使覽者互見而備文云
   跋韓忠獻王所書義鶻行後
右韓忠獻王琦所書杜甫畫鶻行端嚴厚重古所謂顔
筋栁骨殆無以過之展巻熟視則夫埀紳正笏不動聲
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者其氣象猶可想見其髣髴
也朱文公有云韓公書蹟雖與親戚卑幼未嘗有一筆
[014-10a]
作行草勢以此觀之王之為人由中達外無斯須不本
於誠故其建功立事凝定不搖徳在生民而名著史冊
宜也視被傾欹偃仆常若大忙中書者則其躁急寛易
相去何如哉
   跋包孝肅公誥詞後
右包孝肅公誥詞一通其十五世孫宗禮所藏宗禮以
古錦裝潢成巻請濂為之題識濂不敢讓因疏其事而
歸之其云龍圗閣直學士朝散大夫行尚書兵部員外
[014-10b]
郎知池州者宋制於庶官之外别加職名以厲行義文
學之士出於一時恩㫖非有必得之理所謂龍圗閣則
大中祥符中建在㑹慶殿西以奉熙陵御書直學士則
祥符四年置班在樞宻直學士下至祥符六年始詔結
銜於本官之上尚書兵部員外郎即係階序初不掌其
部務乃元豐所改朝請郎若知池州則其職事也其階
自兵部員外郎轉刑兵郎中者六部分二十四司其兵
刑工三部非厯館職任轉運副使以上者不遷公嘗為
[014-11a]
京東河北轉運故有此擢然兵部員外郎在前行刑部
郎中在中行由前行員外而陟中行郎中此超遷之法
也其云中書令中書侍郎刑部員外郎知制誥臣宣奉
行者凡中書所出命令皆承制畫㫖以授門下省令宣
之侍郎奉之舎人行之留其所得㫖為底而謂刑部員
外郎知制誥者當時三省無定員故以他官掌之也其
云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中書舎人判偉者中書舎人
凡六員亦為所遷官實不任職復置知制誥及直舎人
[014-11b]
院主行詞命與學士對掌内外制舎人有闕故以學士
兼之偉當是楊偉時與歐陽脩胡宿趙槩楊察並為學
士也其云左右僕射不名者宋初命相必曰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乃為真拜而左右僕射皆為空官相銜帶之
亦以寓禄秩序位品而已時文彦博以吏部尚書同平
章事冨弼以尚書户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銜
當帶之雖不名必知其為二公也其云禮部員外郎知
制誥權同判絳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奎尚書司封
[014-12a]
員外郎充崇文院檢討判公著者絳乃韓絳奎乃呉奎
二人者嘗以言事被黜奎知夀州絳知河陽府召還尚
書未久公著乃吕公著方居下僚後三十年始與文彦
博共秉鈞軸而謂判與權同判則真領其執事者也其
云主事令史書令吏者三省皆有之呼為省吏唯尚書
最多至於六十有四都事三主事六令史十有四書令
史三十有五守當官六各分房分日而祗事也其云都
事髙允迪受付吏部者蓋門下吏上受之中書下付之
[014-12b]
尚書必厯三省而後備所以誥命聨著三省位銜也其
云至和三年八月日下者至和止二年而三年為嘉祐
元年今云然者三年九月庚寅命宰臣攝事于太廟辛
夘恭謝天地於大慶殿大赦改元制下乃八月之初所
以尚稱三年也惟公居家孝友立朝剛正清風峻節百
世師法有不待區區末學之所褒賛姑以舊聞疏之如
右文質直而無潤飾庶使世之讀者咸悉其&KR0034焉公平
生遷官凡二十有七此乃二十一次所授制中謂白雲
[014-13a]
之司蓋黄帝時以秋官為白雲公遷刑曹故行詞者援
其故事云
   跋羅鄂州小集題辭後
濂既造鄂州小集題辭或曰諸文章家多曰集此獨加
以小云者其亦有所説耶濂曰鄂州為郡日靜春劉先
生實為倅二公相得懽甚及鄂州卒于官靜春撫柩哭
曰公輔器也竟止於斯邪人雖亡文不可亡也亟裒遺
稾入梓以不暇求全也故號之為小集云惟鄂州平生
[014-13b]
著文頗多當時諸公咸服其精妙而朱文公楊文節公
尤用斂袵鄂州嘗手書陶令祠堂記社壇記爾雅翼後
序三篇寄樓宣獻公樓公每為子弟誦之又重書以遺
從子深昻謂後之作者欲論淵明及社稷事恐無以過
此復恨爾雅翼一書未能見之則其敬愛有不在朱楊
二公之下濂竊意其雄文偉論照耀簡冊如三篇之比
者決不為少今所存僅止於十巻而已不亦重可惜哉
近嵗以來兵火迭變其出於薦紳之所藏者又非靜春
[014-14a]
所裒之舊鄂州賢子孫宣明方務極力蒐羅成書以傳
故因或人之問附其説於題辭之左使知鄂州之文已
非全書其幸存而未泯者天下學士尚宜相與謹其傳

   跋東萊止齋與龍川尺牘後
龍川陳文毅公與東萊吕成公止齋陳文節公契分深
厚故其所與書牘頗多初不止此三帖而已東萊前一
書盖乾道九年癸巳秋所遣書中云永嘉復報士龍之
[014-14b]
計海内遂失此人者士龍常州守薛季宣也常州得袁
溉道潔之學道潔則程門髙弟及師蜀隱者薛翁而深
於禮學者也常州既有所傳授見諸事功灼灼可信年
僅四十以死故東萊傷之也又云朱元晦近遣其子來
此讀書頗知其日用間地步亦自寛展前此傳聞多過
者其子名塾字受之晦翁之冡嗣當時論晦翁者或有
迫狹之譏而龍川亦甚病其細碎故東萊謂傳聞多過
將示㣲意以規之也後一書蓋淳熙五年戊戌冬所遣
[014-15a]
近字下有闕文當是鞏仲二子鞏仲者名豐東萊弟子
官至提轄左藏庫世稱栗齋先生者也書中云碌碌竊
禄如昔者東萊官秘書至是已二年十月十七日復陞
為著作郎書因在官所發故兼云竊禄也又云田間雖
曰伸縮自如治生之意太必則與俗交涉敗人意處亦
多者時龍川伏闕三上書極言社稷大計阜陵覽之感
奮出涕將以种放故事不次用之左右用事者亟來謁
見欲掠美市恩龍川不出遂踰垣而逃絶江竟歸且以
[014-15b]
為不得行其所志欲有事生産作業故東萊以此諷之
也止齋一書蓋紹熙二年辛亥秋所遣書中云老兄數
年以來再脱於禍者龍川以使氣過鋭結怨羣小遂薦
中竒禍其一則淳熙十一年甲辰之春醉中大言為盧
氏子所訴就逮棘寺其一則紹熙元年庚戌之冬十二
月以吕天濟之死誣其有謀又下詔獄甲辰至庚戌僅
七載故云數年也又云浙西别業稍有倫序顯為擇鄰
之計者龍川常言鄉里不可居欲遷京口以扁舟出入
[014-16a]
吳松江上故止齋用以為勸也所謂兩壻入館即林子
燕徐沖所謂應之即東萊門人無為軍教授石宗昭子
約即東萊之弟太府寺丞祖儉也竊惟東萊以中原文
獻之傳倡鳴道學于婺麗澤之益邇沾逺被龍川居既
同郡又東萊之從表弟雖其所志在事功不能挈而使
之同反覆摩切之其論議或至夜分要不為不至也止
齋留心於古人經制三代治法雖出於常州者為多至
於宋之文獻相承所以埀世而立國者亦東萊亹亹為
[014-16b]
言之而學始大備考其一時學術人材之盛而能照耀
於古今者不歸之朋友講學之功抑豈可哉然即此三
帖而觀警戒飭導無所不至亦後世之所不及歆豔之
餘而感慨係之矣新遷蘿山無文字尋究姑即所知者
而疏之左方若夫三君子行事之詳史皆有傳非後學
之敢輕議也
   跋東坡書乳泉賦後
蘇長公以紹聖四年丁丑二月責授瓊州别駕安置儋
[014-17a]
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僑寄城南臨於天慶觀
觀有乳泉故公為援筆賦此元符三年庚辰公居儋已
四年㑹正月祐陵登極大赦天下五月移公㢘州六月
還瓊復渡海至㢘七月又以皇長子生國有大慶遷舒
州團練副使量移永州八月終方自㢘啟行賦後題云
庚辰嵗七月十三日書則正在㢘時也十一月行至英
州又復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局觀任便而居公遂度
嶺南還明年為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至毘陵六月
[014-17b]
因疾告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遂薨公之書是
賦時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僅隔一嵗實為晚年之筆
李侍郎㣲之謂其筆老墨秀挾海上風濤之氣當為海
内蘇書第一誠知言也哉濂嘗見漳水酈元璵跋公眉
子石硯歌四十五字斷簡謂日百閲而弗之厭使其見
此吾知其必日百拜而不止也然公之薨未㡬辭翰皆
為世大禁而狗䑕之徒如霍漢英軰猶鳴吠不已磨剗
焚焫無所不用其極而斯巻無纎毫不完豈公妙墨所
[014-18a]
在或有鬼物呵䕶之耶
   跋東坡所書眉子石硯歌後
右蘇長公所書眉子石硯歌一巻巻後題云開府宻國
公家藏文有跋文一通中引漳水野翁言甚悉末但書
樗軒二字亦不著其名氏鄭君仲舒以讀者或未之知
也持以相示俾濂得以詳識之濂按蘇公此歌為胡誾
作傳藻述公紀年其所為詩嵗月多可知獨在翰林日
莫能定其先後盖公以元祐元年丙寅十月十二日入
[014-18b]
翰林知制誥四年己巳二月三上章乞越州三月始得
㫖以龍圗閣學士左朝奉郎知杭州此歌之作龍溪錢
氏謂在元祐初年其必有所考矣宻國公者金之宗室
名璹字子璵興陵之孫越王之長子所謂樗軒即其號
也能詩文家藏法書名畫㡬與中秘等趙侍讀楊禮部
雷御史諸公皆推重之漳水野翁者武寜軍節度使酈
瓊之子名權字子輿安陽人故以漳水自稱亦能詩文
以門資敘宦不達朝廷髙其材明昌初以著作郎召之
[014-19a]
是兩人者皆尊尚蘇學故寳愛其書尤為至觀其所鑒
賞之言蓋可見矣然自海内分裂洛學在南川學在北
金之慕蘇亦猶宋之宗程又不止寳愛其書而已嗚呼
士異習則國異俗後之論者猶可即是而考其所尚之
正偏毋徒寘品評於字畫工拙之間也
   跋東坡穎濱遺墨後
右蘇長公少公兄弟遺墨長公之事臨川危先生題之
既以詳矣濂則畧疏少公大節於左方云少公正直不
[014-19b]
阿力詆章蔡不遺餘力紹聖初因上疏言事泰陵怒其
以漢武方先朝落職知汝州曽未㡬何羣邪共譛再陞
知袁州未至降朝議大夫試少府監分司南京謫筠州
三年又移化州别駕安置雷州此帖蓋發筠之時所遣
故有某已治行二月中南下愈逮髙誼之言也然少公
屢遭逺竄凡至竄所輒閉戸著書人間慶吊之禮一切
謝絶雖親朋少見其面故又有新嵗不遑馳賀實以憂
患相仍之語也今觀少公字畫僅平平耳其視當時擠
[014-20a]
陷之者力追羲獻而姿態横逸未嘗無其人後之君子
不彼之寳而獨寳此者則夫人心是非之公猶凛然也
吁可畏哉
   跋黄魯直書
右太史黄公書李白秋浦詩凡十七首筆勢瀟洒皆超
軼絶塵觀公所自題謂寫此時雲日流煥移竹西牖下
旋添新翠有攜幽禽至者時弄新音翏翏可聽則其情
景相融盪而生意逸發於毫素間至今如玉飛動當是
[014-20b]
時公方謫涪州别駕自常情言之必憔悴無聊所見花
鳥濺淚驚心公乃能藉之㳺戯翰墨無一髪隕獲之意
非行安節和夷險一致者有弗能也昔人稱公以草木
文章發帝杼機花竹和氣驗人安樂雖百世之相後使
人躍躍興起者豈欺我哉紹聖二年公年已五十二故
此書蒼勁比舉學官丞秘書時如出二手當時錢穆父
不能深知猶病公為拙公嘗謂李致堯云書要拙多於
巧近時少年作字如新婦子粧梳百種㸃綴終無烈婦
[014-21a]
態嗚呼言其有所感也夫
   跋黄山谷書樂府卷後
右行書一巻涪翁五十九嵗所書蓋晚年之筆也翁初
與周子發後㳺荆得名本蘭亭始悟古人用筆意及謫
黔中見藏真帖於是結體飄逸頓入妙品人以學子發
為言而翁深諱之矣然翁寫此時正自鄂渚遷宜州當
屢譴之餘孰能不鬱鬱于中翁則㳺戱翰墨書雜辭二
千餘言以寄其婣家李粢徳索懽欣和豫之意尚洋溢
[014-21b]
於行間其樂天知命為何如覽者若有得於斯則於問
學之益不少矣字畫云乎哉
   跋黄山谷贈祖元師詩後
黔安居士書自紹聖乙亥謫黔中之後得藏真自序於
石陽林家落筆頓覺超異此巻乃召還時所書居士年
已五十七矣其為妙絶有不容言者至若其詩則為祖
元大師而賦師和義人族王氏能用五行書察人休祥
性尤嗜琴學之二十年弗厭搆霜鍾堂畜雅琴十餘遇
[014-22a]
嘉賓至欣然鼔一再行或坐此君軒對竹嘯咏居士嘗
寄詩題軒中及聞東還師自三榮追至瀘川餞之居士
嘉其勤因疉前韻贈焉夫居士之在中朝惇卞軰平日
以士大夫自居反不相容至於擯斥五溪蠻蜑之鄉而
師以一浮屠氏乃能不逺七百里而送之則其尊賢尚
徳為何如要不止精於琴學而已也詩中第五句有孤
臣蒙恩已三命之言按居士辭免吏部員外郎狀元符
庚辰自戌州起廢五月復宣徳郎監鄂州鹽税十月改
[014-22b]
奉議郎簽書寜國軍節度判官十二月發𤏡道建中靖
國辛巳三月出峽州始改朝議郎知舒州或疑居士之
賦是詩在於辛巳之正月九日辛未當時僅授二階不
廢前兩月遽云三命殊不知𤏡道初發之時已聞有守
舒之擢第未嘗被詔命爾不然其和丹稜楊皓詩亦未
出峽所作何以有老作同安守之句耶此盖不難知者
也詩序云并簡周彦公周彦名庠皇祐進士夢易之子
師之羣從弟程遵誨之門人七嵗能文後舉八行大司
[014-23a]
成考定為天下第一詔旌其門授潼川府教授辭歿諡
賢節先生東坡穎濱及范忠宣公皆稱其人所著有氷
壺集二十巻亦一知名之士謾附及之非惟見居士擇
友之精而師之昆季清標雅望足以承居士崇奬之重
庶㡬覽之者有所發哉楊子雲之楊文宜從手今改而
從木者其偶誤耶抑或别是一人耶
   跋蘇叔黨書黄山谷慈氏閣詩後
右涪翁慈氏閣詩斜川居士蘇過叔黨書而翁又自題
[014-23b]
其後初翁作承天院塔記朝廷謂其幸災謗國以崇寜
二年癸未自鄂謫宜州十二月十九日發鄂渚三年甲
申二月二十一日過洞庭經潭衡至永州三月逰太平
寺登閣而賦是詩已而寓家於永獨赴貶所五六月間
至宜四年乙酉九月三十日而翁竟卒至若斜川隨父
文忠公謫海上則元符三年庚辰五月量移㢘州七月
又移永州八月自㢘啟行十一月至英州既更赦度嶺
南還明年為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至昆陵七月而
[014-24a]
文忠公沒遂營葬於汝州之郟城因家穎昌竊考斜川
發㢘州日翁尚在戎州五月始復官十二月自戎過江
安明年三月方出峽則斜川已將至昆陵及翁謫宜過
永賦詩乃後斜川南還之四年僅踰一十八月而翁又
沒矣不知何地相傳為翁書此而翁又自題之耶聞見
不廣兼之老病多忘無以索知其故可愧也然濂見斜
川書頗多此紙尤精采煥發却決為真跡無疑翁詩自
注晚與曾公衮同登公衮南豐人名紆曾魯公布之子
[014-24b]
時編置永川亦三年矣
   跋褚士文書㢘仁公勤四箴後
昔者西門先生真公守長沙日以㢘仁公勤四事為同
僚之勸其門人莆陽王邁實之因敷繹其義作此四箴
西山愛之甚嘗揭於幕府之壁及復齋陳宓師復為之
别書一巻西山又跋云實之之箴明厲峻切讀者已知
竦畏復齋之字森嚴清勁有如端人正士在前尤當凛
然興敬其語已刻在甲集第二十巻中蓋可考不誣也
[014-25a]
自趙魏公孟頫誤以為西山之作而世遂不知有實之
今觀武林褚士文所書此箴翰林諸公題者凡八人皆
襲趙魏公之誤如出一轍夫西山之文家傳而人誦之
讀者乃察之弗精若是殆將留神於其性理之大者而
於細㣲或在所可畧歟雖然晦庵朱文公之傳四書以
程夫子伯仲其道之同因不復識别通稱之為程子夫
兄弟既可為一人有若師弟子之間其學相傳未必不
同然則實之之箴謂之西山之所作亦可也計褚公之
[014-25b]
意必當出乎此耳其豈有不知實之者耶濂也鄙夫徒
欲噡噡搖其喙不㡬於大惑矣實之號臞軒讀書五行
俱下終身不忘為文未嘗秘草登嘉定十年進士第官
至右侍郎觀其為正字日因輪對遂及故相史衛王擅
權事理宗諭止之實之抗聲曰陛下一則曰衛王二則
曰衛王何容保之至耶上怒不答徑轉御屏曰此狂生
也其正色直言無所回撓類如此所論巴陵一疏尤人
之所難言讀其文者思欲知其人復并及焉
[014-26a]
   跋子昻書度人經後
昔唐人好寫道釋家書以其書流俗之所恭事字畫或
托之以傳今趙文敏公則不然蓋因其嬪魏國夫人管
道昇仲姬之薨書度人上品經以資冥福耳然道家諸
書多宼謙之吳筠杜光庭王欽若之徒所撰文多鄙俚
獨度人經號為雅馴唐藝文志頗著其目公豈以其真
可以度人耶公自承㫖翰林以延祐乙未五月謁告南
歸舟次臨清鎮而夫人薨明年庚申公為書是經年已
[014-26b]
六十七越二年當至治壬戌六月辛巳而公亦薨矣觀
其天機逸發出入右軍大令間實為晚年妙筆區區小
夫唯見公蚤嵗書槩以挿花美人為病使其覩此必將
吐舌而走矣
   跋趙子昻書老子巻後
趙魏公書此巻年始四十故筆力極妙極精有未易形
容者時自集賢出佐濟南已閲十八月矣其謂士𢎞學
士即李章肅公倜自號負嶠居士性最愛道家言故求
[014-27a]
公寫老子而藏之爾
   跋子昻書浮山逺公傳
趙魏公之書凡三變初臨思陵中學鍾繇及羲獻諸家
晚乃學李北海此巻視北海最為逼真誠絶代之寳也
   跋子昻真蹟後
右蘇子瞻寄吳徳仁兼簡陳季常詩一首趙魏公子昻
所書公時年六十又四其從集賢學士進拜翰林學士
承㫖亦僅十有四月耳公自是更不遷官又五年而公
[014-27b]
薨矣公書之傳世者真贗相半非有識未易辨蓋真者
猝難入目筆意流動而神藏不露愈玩愈覺其妍贗則
其氣索然不待終覽而厭之矣此帖實公晚年妙筆老
氣翩翩逼人黄口小兒日百臨摹雖近終不近也公自
題為月江學士書月江乃昭文館大學士張克明云
   跋趙祭酒篆書後
友竹先生劉君諱籌番陽人也攻九流諸家言能得其
肯綮之會嘗作通一畢萬圗以貫其㫖間又謂學之所
[014-28a]
急莫過為善而為善尤在於及物乃佐其先府君甓道
架梁方六七十里間人無行病復能振貧窶者以布帛
注疾病疕瘍者以善醫而宅兆之不良者必擇風氣靈
淑之地令改其藏故鄉之人無分戚疎稱為善士如一
辭國子祭酒趙公期頤為製一鄉善士四大篆以旌先
生之行時先師黄文獻公晉卿方召還禁林先生之子
爆遂請文以識其事黄公欣然書以遺之爆持之南歸
秘藏甚謹不翅虹壁之貴近嵗以來番陽屢經兵燹六
[014-28b]
丁挾雷電取之以去獨四大篆&KR0146存爆將琢石勒於墓
隧之間聞濂受業黄公之門求補其亡并鑱諸碑陰濂
謝不敢僣而爆屢使强言之昔者孟氏之論善士訓詁
家以善盖一鄉為説今人無疏戚咸以是名先生則其
善誠足蓋一鄉矣非賢者而能之乎竊恠世人豪奪巧
攘者衆不扼其吭而鹽其髓有弗饜也其肯如先生利
而振之乎歐陽子云為善者能有後托於文字者可傳
於無窮黄公之文能亡趙公之四言足以盡昭先生及
[014-29a]
物之美埀之永久蓋無可疑况爆留情書傳研磨字學
已有成而思紹述先徳尤拳拳夙夜靡忘豈非所謂有
後者乎善之所及逺矣爆之孫子尚其引而弗替也哉
   跋耶律文正王送劉陽門詩後
右送劉陽門詩一章中書耶律文正王楚材之所作也
王生於金明昌元年庚戌貞祐三年丁亥始歸國朝今
詩後寫云庚子之冬則王年已五十一嵗其事太祖太
宗兩朝亦一十有五年矣然不書曰某年而直題以庚
[014-29b]
子者蓋是時政尚簡實未有所謂紀元之事也距庚子
不過二年而薨矣此蓋其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徤如鑄
銕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於此亦可想見陽門諸孫
師稷來為浦江主簿以此巻求題因以為疏其嵗月如
此若王之大節天下之人皆能誦言之茲不復云
   跋黄文獻公送鄭檢討序
自古師弟子間不翅親父子然傳所謂父生之師教之
其義誠一也故孔子之稱顔子則曰視吾猶父是顔子
[014-30a]
以父事孔子矣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沒而手澤存焉子
或見之則泣下霑襟父師一也孰謂為弟子者有不然
者乎予友太常博士鄭君仲舒黄文獻公之髙第也公
懸車家食之時仲舒以外艱服除復入經筵為檢討官
瀕行公造序槀一通親加竄改持至浦陽江上與仲舒
言别且致餼焉仲舒既屬繕書者入巻乃收序稾秘蔵
惟謹及公薨裝裭成軸每出展玩曰公吾父師也公不
可見矣見公之手澤如見公焉言訖輒悵然遐思嗚呼
[014-30b]
仲舒之不忘公其盡師弟子之義者哉仲舒義門八世
孫家教薫洽在家為佳子弟出仕為名師儒與仲舒㳺
者見其溫恭可近輒自詫春風和氣之襲人臨川太樸
危公稱南冠而北仕者以徳行言之當推仲舒為第一
流觀仲舒不忘其師如是餘則從可知矣太樸之言其
真足徵哉予亦灑掃公門與仲舒為同志因相與一言之
   跋栁先生上京紀行詩後
濂以元統甲戌伏謁先生於浦江私第出示上京紀行
[014-31a]
詩巻乃永嘉薛君宗海所書時先生自江西儒臺解印
家居上距分教灤陽賦詩之年實延祐之庚申已厯十
五春秋洪武丁巳之正月濂方謝事歸田幸獲重觀于
蘿山書舎相去元統甲戌復四十有四年於是先生墓
上之草亦三十六新矣嗚呼六十年間人事變遷乃弗
齊若是不亦悲夫先生之孫叔雍以濂嘗受業先生之
門請題識其末三復之餘慨然為之興懐先生之詩與
薛君之字人咸知貴之有不待區區之賛也
[014-31b]
   跋張孟兼文稾序後
濂之友御史中丞劉基伯溫負氣甚豪恒不可一世士
常以屈强書生自命一日侍上於謹身殿偶以文學之
臣為問伯溫對曰當今文章第一輿論所屬實在翰林
學士臣濂華夷無間言者次即臣基不敢他有所讓又
次即太常丞臣孟兼孟兼才甚俊而竒氣燁然既退往
往以此語諸人自以為確論嗚呼伯溫過矣濂以無根
葩澤之文何敢先伯溫今伯溫之言若此其果可信耶
[014-32a]
否耶縱使伯溫非謬為推讓者才之優劣濂豈不自知
耶伯溫誠過矣唯言孟兼才之與氣則名稱其實爾今
觀所造孟兼文稾序嘉其語粹而辭達他日必耀前而
光後其惓惓猶前意也伯溫作土中人將二載俯仰今
古不能不慨然興懐孟兼請濂題識序後因書伯溫昔
日之言以表吾愧操觚之時淚落紙上洪武十年三月
二十五日
   跋胡方栁黄四公遺墨後
[014-32b]
右鄉先生手帖四紙前二帖則修道先生胡公汲仲巖
南先生方公韶卿與梅溪傳君者也後二帖則栁文肅
公道傳黄文獻公晉卿與初齋王君者也巖南有異才
常㳺杭都盡交天下知名士將作監丞方洪竒其文以
族子任試國子監舉上禮部不中第㑹天下多故三以
策告丞相陳宜中不聽後以特恩授容州文學未上而
宋籙已訖終身思宋一飯不能忘每語及之輒涕泗交
頤世稱為節義之士胡公實巖南至交而栁黄二公皆
[014-33a]
其門人是三君子者其學行已載元史人咸得聞之唯
巖南不出仕世之知者或寡故濂特加詳焉梅溪諱光
龍字子才時為嘉興路教授仕至福州候官主簿以終
初齋諱良玉懐璞其字衢州常山縣教諭今翰林待制
褘之父也初齋乃梅溪之甥金華俞恂又初齋之外孫
其簡牘流傳蓋有所自云恂來學經於濂以濂常及洒
掃栁黄二公之門裝裭成巻俾題其後義不敢辭
   跋鄭仲徳詩後
[014-33b]
浦陽鄭君仲徳生之嵗與余同其名與余同少而從學
於吳貞文公又與余同長而多髯又與余同不善飲酒
又同余中嵗自金華徙居青蘿山中又與之同里故余
二人交最洽也去年冬余朝京師仲徳欣然與余同舟
㳺三吳山水間起居飲食無有不同者仲徳既至喜斯
㳺之美發為歌詩以寫所遇而余則入侍兩宫晨趨而
夕還留數月無一日之暇卒不能繼仲徳之作心竊自
嘆茲㳺也幸與仲徳同而景物之佳者皆為仲徳所攬
[014-34a]
結余不獲效焉何其異耶及乎東歸仲徳累以為言余
耄昏好睡竟不能成詩以與仲徳相馳驟既而笑曰物
之同者一則同二則異矣余與仲徳方相與如一人仲
徳之言猶余之言也何必出余之口而後為同耶仲徳
之詩美矣而余效而似焉尚未免為異茍不之似非自
取異耶多言以求異曷若忘言而歸於大同之域也耶
仲徳知道者也必以余言為然
   跋遯山翁行狀後
[014-34b]
何氏為吾婺甲族簮紱相繼至文定公出上繼考亭遺
緒以性命之學衣被後人其名益盛矣遯山翁鳳字天
儀公之羣從子言論風範亦可以冠冕風俗五尺之童
至今皆能言之蓋有其實者雖無文而自彰實或不足
而假空言以張之未必能著此無他其理固應爾也濂
在禁林翁之諸孫穆持行狀求題聊相與一論之或謂
翁之行必待文而始傳者抑過矣穆循循雅飭無愧於
文獻家子孫云
[014-35a]
   跋西臺御史蕭翼賺蘭亭圗後
予幼時聞文皇遣蕭翼賺蘭亭敘於辨才事頗疑之以
為文皇天縱人豪未必為是瑣屑也及覽劉餗傳記云
蘭亭敘因梁亂流落人間陳天嘉中為僧智永所得至
太建中獻之宣帝隋平陳又獻之晉王廣即煬帝也帝
不之寳僧智果從帝借榻及登極竟不從果索果死弟
子辨才獲焉文皇為秦王日見榻本驚喜乃貴價市羲
之書蘭亭敘終不至及知在辨才處使歐陽詢求得之
[014-35b]
以武徳二年入秦王府由此而觀辨才之師乃智果非
智永求蘭亭敘者乃歐陽詢非蕭翼也汝陰王銍性之
采餗所載謂餗父子世為史官是正文字尤精其言當
不妄遂詆蕭翼之事鄙妄狹陋僅同兒戯且云秦邸不
能遣臺臣文皇始定天下威震萬國尫殘老僧亦何敢
靳一紙書其意正相合予疑於是頓釋或者猶云辨才
所居雲門寺有翼留題二詩秦眺黄三公皆信而不疑
此固不足取以為據至若閻立本㑹辨才蕭翼圗則出
[014-36a]
於何延之等傳㑹謂為立本當時之所親見尤非也今
閲此巻遂執筆詳識如此年耄神昏未必能中乎理又
俟博雅君子定之
   跋王獻之保母帖
右王獻之保母帖説者謂勝於定武蘭亭初刻蓋此帖
乃獻之親書于甎而又晉工刻之若蘭亭則馮承素等
鈎摹而又唐工鐫之所以精神氣韻夐然不侔也或者
不知猶妄有所疑姜堯章乃作辨評一篇設為問答援
[014-36b]
據甚詳博雅君子宜取而覽之正不必求題識之多也
   跋葛慶龍九日詩
江乗沈𤣥督道士持草書九日登髙古詩一巻謁余詩
後不著氏名但題越臺洞主四字道士悵然曰吾愛此
巻甚見當世巨儒多叩之鮮有知者聞公素稱該洽願
有以識焉予惡足以語此頗記謝先生言越臺洞主名
慶龍姓葛氏廬山人久居越中能為詩詩務出不經人
道語甚者鈎棘不可句每客諸公貴人諸公貴人燕饗
[014-37a]
方樂或為具紙無問生熟連幅十餘慶龍睥睨其間酒
酬落筆䬃䬃不自止皆鵬褰海怒歘起無際然為人簡
躁喜面道人過壹有所忤即發洩無留隱非知其磊落
無他膓多疏之惟嗜聞音樂又不甚解居一室雜懸藥
玉磬鈴醉後自揚扇撼之閉目坐聽殷殷有聲至睡熟
扇墮乃罷晚尤落魂依王主簿居初越臺有石洞樵獵
過者必祝以為有神慶龍悦之刻已像洞前自稱為飛
筆仙人越臺洞主死之日遺言王主簿我死當葬我葬
[014-37b]
我必於是洞且用儀衛鼔吹為導使樵獵祝我如祝山
神慶龍初為浮屠中更衣道士服晚又入儒人莫測其
意出語頗涉𤣥恠恍惚不可辨君子謂其為詩之仙鬼
云今觀此巻所作雖雜於幽澁而其竒氣横發直欲騎
日月薄太清視争工於組織紉綴間者不翅猿鶴之於
蟲沙有如慶龍何可少也何可少也余故備道謝語書
而歸之使知慶龍非蹮蹮媚學軰可及則其不為慶龍
者又可得耶
[014-38a]
   跋傅氏戸劵後
右戸劵二番姑蘇傅君著所藏裝裭成巻請予題其後
予頗記元太宗以嵗甲午正月滅金越十有九年壬子
而北籍方定世祖以至元丙子正月平宋越十有五年
庚寅而南籍方定開基創業之君其甚不易也盖如此
是劵之存猶可見元初政令之槩不特著之能保守先
世遺物而已也著字則明與弟範皆舉進士著選常熟
校官範為鞏昌㑹寜令云
[014-38b]
   跋俞先軰所述富春子事實後
宋季時有孫君者其先居富春因自呼富春子七嵗而
病瞽遇異人授以音律推五數播五行之術其於萬物
始終盛衰恒於音決之周垣未第時坐於觀橋市肆厲
聲詬僕孫君聞其聲往揖之曰狀元何怒耶周以其紿
已不答後果擢進士第一楊克齊同鄧中山逰虎林㑹
孫君亦至楊戯君曰我何如人孫君曰公貴人也曰我
食禄乎抑白衣也曰公自慶元初類試調瀘川尉浮沉
[014-39a]
久之厯知晉果二州矣何謂白衣楊大驚復問曰吾禄
止是乎或未也曰不久即遷大理少卿再典一大藩却
從方外之士逰耳已而由理官以直寳謨閣知重慶府
遂主管千秋鴻禧觀以終江子逺舎選出身教授池州
負氣好凌人當路惡之欲誣以罪孫君曰不可子逺雖
少未易輕蔑二十年後必秉國鈞也其後言輒驗程吉
公集客命孫君次第聽其聲聽已厯指曰此異時朝士
也此異時院轄也此異時法從也此異時執政也旁有
[014-39b]
韋布之士劉姓者聞其語大笑之孫君曰汝何人乃敢
爾耶或曰毋相慢此秘書丞劉公也孫君曰大白山老
儒生耳烏能入秘書衆一笑而罷吉公籍記其言無一
人差者其神竒往往類此惜乎為史嵩之所忌謫死逺
方今去孫君未百餘年故老凋落殆盡人罕有知其事
者伏觀俞先生用中所述猶可見前軰聞見閎肆有非
安於寡陋者所可企及如濂不敏於先生無能為後今
因孫君六世孫朝可求題遂以舊聞附於先生論著之
[014-40a]
後以補其所未足焉若夫孫君所言趙録已訖王元春
典鄉郡李全貢玉柱斧及詐假布囊四事太史氏嘗録
之今不敢瀆告之也孫君名守榮先生謂為髙榮意其
筆誤或别有依據云
   跋李伯時馬性圗
元豐七年李公麟寫馬性圗云贈龍山友人李元中當
是時公麟猶未舉進士而其家桐城抵彭蠡為近故嘗
過焉見野馬千百其羣而為此圗貌其自得之性也自
[014-40b]
元祐中擢第尉南康累遷至御史檢法十年之間盡事
不暇時講而其心終不忘去逮元符末遂以病痺謝事
歸隱龍眠山莊益潜心弗懈筆意之精超入妙品識者
至比之顧長康張僧繇則公麟之名能傳于世也固宜
然黄庭堅言其風流不減古人以畫為累世因以藝名
之此又不得不為公麟惜也嗚呼學士大夫擇術之不
可不慎也如此夫龍山即龍眠山在桐城西北元中公
麟弟也傳記謂公麟及二弟公庚元中咸以文學著時
[014-41a]
人目之為龍山三李今公麟稱元中為友人殊不能曉
豈元中者或其同姓之疏屬耶傳記之訛亦未可知也
   跋廬阜三笑圗
廬阜三笑圗盖寫徵士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及浮屠慧
逺也相傳圗始於廬楞伽世人臨摹甚多而儒先是
非之者亦不少其非之者則曰慧逺卒於晉義熙十二
年丙辰年八十三修靜沒於宋元徽五年丙辰夀七十
二丙辰相去正六十載推而上之修靜生於義熙三年
[014-41b]
丁未慧逺亡時修靜纔十嵗耳至宋元嘉末修靜始來
廬山則慧逺之亡已三十年餘淵明之死亦二十餘嵗
矣若淵明生於晉興寜二年乙丑少慧逺三十一嵗終
於元嘉四年丁夘距慧逺亡年已五十矣固宜相從也
安取所謂三笑哉其是之者則曰自蘇長公作三笑圗
賛而黄太史遂以三人者實之如蒲傳正劉巨濟眺無
咎之流皆明著之篇翰陳舜俞造廬山記亦與太史正
同此數公者皆號博學多識修靜之事其有不考者乎
[014-42a]
蓋晉有兩修靜議者弗是之察故遂致此紛紜也趙彦
通廬岳獨笑之編乃黄口小兒强作解事者耳二者之
論其不同有如此者維楊郭君逵以此巻求題凡淵明
之出處國朝諸大老若蕭貞敏公同文貞公楊文獻公
商文定公及司業硯公論之已詳區區末學何敢妄賛
一辭姑取前軰是非之未決者就洽聞之士質焉
   跋匡廬社圗
右匡廬十八賢圗一巻上有博古堂印識不知何人所
[014-42b]
作描法學馬和之人物布置則彷彿東林石刻而韻度
過焉其二人相向立一人戴黄冠手觸人袂而揚眉欲
吐言者道士陸修靜也一人斂容而聽之者法師慧逺
也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而蕭散之氣猶
可掬者陶元亮也其一人躡屩摳衣笑指元亮者畢穎
之也其一人執羽扇宴坐芭蕉林下者逺之弟慧持也
其一人與持對坐合瓜竪二指者僧跋陀也其一人俯
仰其手操麈尾拂坐陀下者宗少文也其一人居持右
[014-43a]
低首作禮而為貌甚恭者僧曇順也其一人皆披衣行
一人持鐵如意一人展巻讀一人美髯而反顧者則劉
程之雷仲倫周道祖也餘則余忘之矣又頗記程之蓮
社文云嵗在攝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慧逺
命正信之士豫章雷次宗等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廬山
般若臺精舎修西方淨土之學今所畫止十八人取著
名於時者也人數增減相傳有不同者所記異辭也或
疑修靜與逺不共時者盖晉有兩修靜此正世稱簡寂
[014-43b]
先生也當是時晉室日㣲上下相疑殺戮大臣如刈草
菅士大夫往往不仕托為方外之㳺如元亮道祖少文
軰皆一時豪傑其沉溺山林而弗返者夫豈得已哉傳
有之羣賢在朝則天下治君子入山則四海亂三復斯
言撫圗流涕
   跋米南宫夷曠帖
予嘗評海嶽翁書如李白醉中賦詩雖其姿態傾側不
拘禮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今觀與李邍手帖因
[014-44a]
書其語而歸之邍字夷曠公擇子也大觀間嘗為顯宦

   跋潘舎人年譜
黙成先生潘公事蹟載於舊史列傳及李燾陳均羅大
經諸家之書者為詳然所載頗有可議公初授辟雍博
士不赴後以累遷為秘書郎列傳則謂自辟雍擢居館
職公為主客員外郎厯著庭方出使淮南列傳則謂自
員外郎即提舉常平公自嚴州請祠再入秘書進左史
[014-44b]
而後有西掖之命列傳則謂自請祠之後起為中書舎
人公攝起居即向子諲奏事其語稍涉於珎玩乃廷叱
之陳均則謂子諲初以和議為是公大非之及是同奏
事子諲與公交争於殿上上怒遂俱罷羅大經則又謂
子諲與髙宗論筆法故公斥之公辭免秘書少監狀自
言建炎四年餘提㸃荆湖南路刑獄不赴紹興二年任
左司員外郎僅兩月差知嚴州公家所記遺事則謂紹
興元年三月遷提刑十二月入左司凡若此類皆顯然
[014-45a]
謬戾有不難辨者今之去公㢙二百年餘公之官序言
行鄉先達類能道之而紀述之家乃復不同如此况欲
考夫千載之上者哉濂幸生公鄉自幼頗聞公之事因
㑹萃諸家取其理通者倣朱子作程洛公年譜例為文
一通凡三千餘言藏之仙華山中以俟博雅君子審定
之庶㡬求公之事者無惑焉耳
   跋徐氏譜圗後
余在幼時聞金華有韋齋徐公諱澄字清伯宋淳熙丁
[014-45b]
未進士起家教授邵州官至中大夫福建路提㸃刑獄
公事風節行義與義烏徐文清公僑並稱世號二徐韋
齋生知南陵縣事靜孫南陵生嚴州司戸參軍木潤咸
淳辛未進士號能繼父學者與弟咸淳戊辰進士文潤
夀皆百嵗司戸生應虎應虎人稱為文蔚先生通諸經
尤長於詩且善書立碑碣者多求焉鮮于奉當樞極器
重之累應進士舉不利遂授徒以終其身先生生季泰
亦善讀父書以文學稱季泰生敏文采英發縣自諸生
[014-46a]
貢入成均為弟子員敏間來謁問之乃知先生之介孫
予常拜先生於菱湖上先生所期望者甚大今見敏如
見先生焉予竊恠其書詩之澤何能數世不替如此及
敏以譜系圗相示則知韋齋之父贈大中大夫瓊大
中之父太府尹綸太府之父九府君衡皆積徳樹善有
以致之其所由來非一日矣嗚呼賢哉敏悼譜牒厄於
兵燹無以知其詳悉心搜訪得數紙於蠧蝕之餘欲重
為編輯奉父之命求予為之題識故書其所聞者系於
[014-46b]
末簡徐氏初居汴梁其遷金華自九府君始云
   跋鄭生琴譜後
宋季言琴學者多宗大理少卿楊公纉纉淳祐中人最
知琴一聞琴聲即能别其古今每恨嵇康遺音久廢與
其客毛敏仲徐天民力求索之厯十餘年始得於吳中
何仲章家纉因共定調意操凡四百六十有八為紫霞
洞譜一十三巻自時厥後徐之弟子金汝礪復深憂其
學不傳乃取纉所未及者五音各出一調一意一操總
[014-47a]
為十五名之曰霞外譜而康之遺音至是無餘憾矣東
白何君巨濟嘗受學於徐之父子而浦陽鄭生&KR0801又受
學於何君&KR0801因輯録手彈者分正外二調為譜各一巻
雖不皆與汝礪所著者合要其源委有自矣近趙魏公
號通音律自謂學琴終身不悟其趣嗚呼琴亦難能也
&KR0801尚勉之&KR0801尚勉之
   跋醴泉銘後
長沙歐陽信本書在唐評為妙品鄭樵金石畧所載凡
[014-47b]
二十三種而醴泉銘居其一銘刻于貞觀六年自貞觀
至今七百有餘嵗石剥泐已久世之所傳完善者多非
真此本乃昆陵胡秦公武平故物神韻生動其為初刻
無疑可寳藏也
   跋三官祠記
右揭文安公所造曲阿三官祠記凡七百有餘言今藏
道士白虚顥家虚顥裝潢成巻俾予識其後按漢熹平
間漢中有張脩為太平道張角張魯為五斗米道其法
[014-48a]
畧同而魯為尤盛盖自其祖陵父衡造符書於蜀之鶴
鳴山制鬼卒祭酒等號分領部衆有疾者令其自首書
氏名及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薶
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天地水三官三官之名實昉於
此也夫至髙者天至厚者地水縱大亦兩間一物爾何
得與天地抗哉今並稱之為三是必有其説矣公執文
章政柄呼噏一世乃議不及此而鋪張鬼神之情狀一
切㱕諸道家公之立言誠未易窺測哉虚顥往南陽見
[014-48b]
著絳帕頭鼔琴焚香者幸以公文問之
   跋何道夫所著宣撫鄭公墓銘
右宋資政殿學士鄭忠愍公墓誌銘一通秘監何畊道
夫之所撰也道夫廣漢人故知得治蜀之事為悉而公
之行能勞烈亦獨於蜀為最著紹興中公為川陜宣撫
副使患蜀之困於漕運也乃於闗外四州及興州大安
軍行營田之法所營至二千除糧種分給外實入官十
四萬一千四十九斛而金州墾田五百六十七頃嵗入
[014-49a]
萬八千六十餘斛不與焉誌中所謂移司益昌以便餽
運繼修營田之政是也蜀雖罷兵而財用不足嵗計猶
闕錢七百七十八萬緍公奏增印錢引四百萬復患無
錢以權之即利州鑄錢嵗十萬緡以救錢引之弊率費
二千而得千錢置官六人兵匠五百人嵗用監官錢七
萬緡四路稱提錢十四萬緡為鑄本其後增至十五萬
蜀中因此優裕宣總所椿積錢五千餘萬緡其餘苛賦
一切裁削誌中所謂減科斂至七百萬緡是也公在閫
[014-49b]
時吳武順璘以右䕶軍都統制駐武興郭恭毅浩以樞
宻院都統制駐漢陰楊襄毅政以宣司都統制居漢中
皆擁强兵自衛勢與大帥抗莫敢吐二語相可否公恩
威並立獨能帖服之如犬羊每入謁必先庭揖然後就
坐誌中所謂三大將拱手側足奉命惟謹是也嗚呼公
治蜀六年而能俾財用足横斂減悍將服其效乃章章
如此使久於其職又將何如也奈何天未厭亂奸檜得
秉鈞軸忌公不附已而竄逐以死悲夫然公之見忌於
[014-50a]
檜士大夫皆能誦之至於道夫方為檜之所忌則或者
未必盡知之也道夫嘗為類省試第一故事榜首不赴
大對者賜進士及第恩數視殿試第三人蓋優之也檜
方欲沮張魏公而道夫對䇿厯論蜀人難進易退之節
有髙視天下竊笑之語檜嫉之乃諭禮部令奏但賜進
士出身道夫亦視之澹如未嘗一踐貴人門登第三十
年始召為倉部郎累遷至祭酒鄉人趙溫叔為相雅欲
相鈎致亦不肯就及温叔罷蜀人為所引者皆被逐獨
[014-50b]
道夫不染物議使其居公之位其尚肯屈志以附檜乎
雖職位不同功績遂異道夫清峻之節未必有愧於公
也然則公之墓誌非道夫為之孰可為之哉公之子徳
肖不求之他人而屬之道夫良有以也吾友彦淵氏公
之九世孫以葉史君昌父所書此冊求題故濂以所聞
疏公治蜀之績而詳及道夫之事使覽者知士大夫立
身以名節自砥礪有不隨世而磨滅者必將惕然自省
也道夫以淳熙辛丑春始拜朝請大夫試秘書監之命
[014-51a]
其秋輙求去乃除知潼川府今以秘書繫銜則誌文作
於是嵗春夏之間無疑史君公同郡人果齋俞先生之
髙第弟子雖南康之節不完然字畫儘佳鮮于伯㡬謂
其極善用筆至欲下拜而此冊尤其得意書可寳也因
併及之至正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里後學宋濂謹題
   劉參軍黄牒跋尾
西昌劉氏素號簮纓家由宋治平元年至咸淳十年擢
第奉常者八人與鄉闈之貢者又二十九人其諱在中
[014-51b]
字伯正者凡四被薦送方登建炎二年進士第授文林
郎永州録事參軍此盖其九月所受黄勅也宋舊制告
與勅多兼給思陵以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即位於應天
府戎馬紛紜庶事草創其月十七日始詔文武官自大
中大夫正任觀察使以上並命辭給告餘則令吏部具
鈔降勅則當時給勅者頗衆不特初入官令録而已後
因臣僚奏請洊詔已給勅官俟法物成時逐等依舊給
告則三年三月九日也牒後所書中大夫守右丞朱中
[014-52a]
大夫守左丞顔而不着其名朱名勝非諡忠靖顔則名
岐皿元年十一月思陵駐蹕維揚越十日擢岐與許景
衡為尚書左右丞二年五月十三日景衡罷而勝非代
其位以月日較之必知其為二人矣又書正議大夫守
右僕射而不着其名氏當時黄潜善無疑或謂為李綱
殆非也綱自元年七月五日自右僕射陞左僕射潜善
從門下侍郎為右僕射是月綱即出提舉洞霄宫二年
十二月十九日潜善始拜左相此牒給於是嵗之九月
[014-52b]
其以右僕射繫銜非潜善而何職事銜之上三人者並
加守字凡階髙而官卑者稱行階卑而官髙者稱守官
階同則無之此猶循唐制也嗚呼潜善主和誤國真奸
臣之雄不足汚君子齒頰岐亦小人力黨張邦昌詆綱
為金人所惡不可使秉鈞軸章至五上而不愧惟勝非
差强人意律以春秋責備之義亦有不得免焉區區貴
冨能㡬何乃無所忌憚至於如此墓骨已朽覽其官氏
人猶指議之有㥽惋不平之氣果何為者哉參軍八世
[014-53a]
從孫職方郎中崧出此於破壊之餘潢飾以成巻軸然
自宋迄今已厯二百四十又五年矣宋之取士用辰戌
丑未年建炎二年屬戊申其秋親試進士賜李易以下
四百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盖元年丁未翠華出幸江
南故無暇及之爾因并書之以解讀者之疑云洪武五
年冬十月一日
   跋樂貞婦傳後
樂貞婦陳氏蚤喪夭而養姑終身撫二子至於成立予
[014-53b]
揆陳氏之意則曰是婦道當然爾何有他覬哉使陳氏
所見於此毫髪有未盡瓦鐙敗帷之苦未必能甘也議
者不察以不得旌表門閭為陳氏恨旌表朝廷事也於
陳氏何與焉
 
 
 
 文憲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