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29 羣書考索-宋-章如愚 (master)


[164-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續集卷三十三
            宋 章如愚 編
  官制門
   六尚書
唐六尚書有虞九官周六卿其實一也或析而為二兵
刑是也或合而為一禮樂也然虞官百周三倍之卿雖
寡而副之者多故也秦變古為九卿世儒乃謂三孤與
[164-1b]
六卿為九秦人每事不師古始亦未嘗取法成周漢亦
但承秦制而已惟其既為漢之九卿則不可復合為周
之六典猶之周有六典亦不復别為虞之九官也今唐
既有六尚書又有九寺卿合周漢而並用之不幾繁乎
且一尚書之外為侍郎者二為其屬者有四是為二十
四司矣二十四司之有侍郎有郎中有員外郎然則何
所不包而亦何所不任也大司農少府户部職也太常
宗正禮部職也廷尉刑部之屬也大鴻臚禮部之主客
[164-2a]
也光禄勲但供良醖禮部之膳部衞尉也掌軍器儀仗
帳幙兵部之庫部也太僕兵部之駕部也而其餘四監
以禮兵二部𨽻之亦可也夫天下之事以古準今雖曰
條目增繁而其綱要自不可易苟因其職位重而分之
合而總之其屬愈多而統目有要亦無害其為善法矣
且以周之六當虞之九豈其遂畧於古哉總之也要而
屬之也詳唐之官品卿監視尚書少卿視侍郎是一職
而二任之又多為之統則其勢必至於虛授而多曠是
[164-2b]
其繁也乃其所以為曠也杜佑言其繁之弊則曰官名
職務遷易不同空存虛稱皆無事實故有二臯陶二垂
二契二伯夷二伯益四伯景之説陸長源言其曠之弊
則曰兵部無戎帳户部無版圖虞水不管山川金倉不
管錢榖光禄不供酒衞帟不供幕祕書不校勘著作不
修撰官曹虚設俸禄枉請噫其言之盡矣亦知其為繁
乃其所以為曠者歟
宰相吏部皆得引其權成周選舉之法先之以司徒終
[164-3a]
之以司馬唐人先之以禮部終之以吏部司馬位居司
徒之次而受其成者故以司馬受終焉若此比類言之
則唐之禮部乃古司徒之職而吏部實居司馬之任所
謂司士以德詔爵以功詔禄以勞奠食則猶唐之考功
郎之類也然而冢宰者初無預於其間豈非以此為有
司之職而其廢置大柄不應於始進之日而錙銖耶漢
至成帝而選曹之立自漢之東權歸臺閣所謂臺閣者
乃尚書之職而選所自出也論者每以不任三公謂為
[164-3b]
倒置豈非選權益重既非昔比又有不可虛拘者耶晉
宋而下其任均矣宋徐羨之謂蔡廣曰黄散而下悉以
相委廣猶辭不受則吏部猶重也然自宰相嘗總其大
吏部嘗任其小以至於唐有勅授有㫖授勅授者五品
以上宰相奏議而除拜之㫖授者六品以下吏部銓材
授職然後上言詔㫖但盡開從之不可否也開元初起
居補遺及御史等官皆以勅授列於選曹四年乃勅員
外郎御史等官皆以勅授不復在吏部矣然則吏部之
[164-4a]
權日以輕宰相之任日以繁然而唐世吏部之職而亦
不可以取必定之制是以丞相吏部皆得引其權焉噫
辨論官材司馬職也詔爵詔禄司士職也黄散而下悉
委之選宋吏部職也諫員臺屬不由勅授開元以前吏
部職也以今準古吏部之職豈其輕哉夫唐既嘗輕之
矣然猶有重者存是可嘉也若夫𤣥宗以蘇頲分掌吏
部選而親臨决之吳兢切諫以為不可德宗命陸贄擇
常參官贄不從命齊抗不復遣官覆吏部歳考曰尚書
[164-4b]
侍郎皆大臣選今更覆核非任人勿疑之道栁渾不許
門下吏白過官曰既委有司而復撓之非賢者用心也
此皆明選法本原而知體之論可以為法者也
宋六部宋初省部寺監皆為空言而六部之職則有併
省之不齊焉且審官院則吏部職也審刑院則刑部職
也有判禮院有判禮部貢院則禮部職也而三司一職
本舊戸部其職為特詳兵部工部不設主判其職為甚
畧何也葢宋以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主財三者鼎
[164-5a]
立彼此相繼樞密之權重則兵部之職省矣三司之權
重則合戸部工部而歸之矣不惟是也三監既歸三司
九寺之鴻臚光禄司農太府又歸之三司而衞尉一職
分隸三衙而統之樞密焉此其建置分合之數也然官
名未正體統不立故咸平中楊億以為言至和中吳育
又以為言衆論異同莫之能革迨至元豐始舉六典之
制而盡復之令僕率其屬丞郎分其行郎中員外判其
曹三曹令史承其事四部之事簡故侍郎之員一郎中
[164-5b]
之員二吏部户部之事詳故侍郎之官各倍之焉而刑
部之事稍詳故郎官亦倍其數焉都司以糾之六朝以
察之彼此相制秩然不紊矣然員職叢委事權散亂元
祐初省併冗員膳部入於主部虞部入於屯田而六曹
所減凡十九員而其弊猶未盡去也故寺監當省之説
陳於劉安世三監乞隸戸部之説陳於蘇子由言者紛
紛未之能已也建置分合今日有成制矣若夫循祖宗
之格法選六曹之長貳要必如髙宗而後可
[164-6a]
元豐革六部弊有唐宇文融言利急於辨事増置諸使
而正官皆閒了如置轉運使便奪了金部倉部權後來
如劉晏身兼二十餘使唐亦欲罷諸使但才罷不多時
又復置此弊直至元豐改置始革之且如當時吏部閒
了事却歸審官院及流内銓戸部閒了事却歸三司禮
部閒了事歸禮儀院刑部閒了事歸審刑院兵部閒了
事歸樞密院六部名存實亡諸司體統不正故元豐不
得不革東萊/文集
[164-6b]
尚書六部總論宋初吏部總於審官院刑部總於審刑
院禮部總於太常禮儀院兵部總於樞密院至於戸部
工部則三司使總之元豐改制廢審官審刑而復於吏
部刑部職不為冗矣然既復禮部而太常如故既復兵
部而樞密院如故豈得謂無冗職乎是四曹之利害不
過有冗省之異耳其大弊則在戸部工部何也昔者二
部總於三司而今也三司散於諸部寺監詳見比部末/利權不可分
説/事權不一體綂分裂版籍與財賦不盡貫通而刑罰
[164-7a]
之與賦斂則相為表裏也非惟職冗而已也民之受害
可勝紀耶然則吏部刑部尤有可言者吏部量才之地
也分為四選尚書左右選十有五案/侍郎左右選亦十五人是雖未足以核天
下之才而亦不至於無法守也刑部人命所係也諸州
有典獄諸路有提刑在京有大理刑部覆奏而大臣審
官雖時有失出而亦不至於失入也
吏部吏部曰天官與周冢宰所掌不同故不復論辨姑/以近世之制言之地官户部亦然惟禮兵刑工差
與古/近考宋朝舊制武臣陞朝以上樞密院主之至熈寧
[164-7b]
則併於審官西院唐制武選兵部主之至元豐則併於
吏部於是審官東西院流内三班左右選合為四選分
為三十案皆吏部尚書侍郎主之建炎詔六曹惟吏部
備官者各有實職非具文也愚謂審官變法雖出於王
安石私意置西院所以奪樞密之/權沮文潞公之進也而吏部改制則本於
神祖之獨斷神宗欲合兩選為一蘇/頌贊成之乃併於吏部此其所以為得也
夫先漢選舉之法未備而天下無遺才者權出於君相
也魏晉選舉之法漸密而不足以盡天下之才者權歸
[164-8a]
於有司也權出於君相則取人於法之外歸於有司則
局人於法之内髙祖驟封孺子文帝超於少年武帝擢
賢良為丞相光武用縣令為三公是豈選舉之常式哉
魏晉而降掌選部者得其人則黜陟有叙非其人則升
沉混淆夫既權歸於有司則亦在乎擇其人而任之耳
雖然掌選無私其權雖出於有司而入仕無濫其權未
嘗一日不在君相也不清其源而欲塞其流不可得矣
嘗觀太平興國初文武朝官班簿止二百人而天聖間
[164-8b]
則十倍其數宋初三班員不過三百至元豐則一萬二
見李/淑疏自元豐改制資叙正行於吏部而朝廷差除出
於宰相之化筆由王安石驟用新進少年務以集事故
也上之人不清其源下之人安得而守法哉 又東漢
中興光武雖擢縣令為三公至以四科取士皆令有孝
弟公亷之行其公卿辟召刺史二千石察舉授試以職
有非其人有司奏罪名并正舉者其後左雄察舉孝亷
謬舉者黜免胡廣等/十人公選者得拜郎是則東都選舉未
[164-9a]
嘗無法也宋太宗朝御史王齊論銓選之弊以為殿者
雖加厚罰而最者莫見明揚或驟遇寛恩則靡限其功
過是銓選徒有名而無實也斯弊也今尤甚焉既不能
清源復不能守法其勢未知所止也
戸部三司附又見三司説馬户部曰地官也司徒掌教/其屬有師氏保氏司 證全不同亦不復論辨
虞舜命九官獨不聞以財賦為念者於以見自為之意
輕也雖然不取諸民無以為國禹宅百揆熈帝載亮采
惠疇則事無不統矣禹貢所謂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底
[164-9b]
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邦皆禹之責也亦猶周之國
用皆制於冢宰下之人不得而紊之上之人不得而私
之也是故周以冢宰總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職内職歲
職幣之財用者皆九貢九賦九功之入也以上係常賦/其他征斂冢
宰不/與有司書以掌其數有司㑹以聽其㑹計以見九府
均通其權皆歸於冢宰也宋朝三司使之名雖因仍五
季而總統利權暗有合於虞周之意鹽鐵之財賦雖與
古不同而戸部之版籍度支之用度一曰轉運主督運/常賦歸之户部
[164-10a]
猶虞周九貢九賦九功之常也磨勘司衙司胄案修造
案河渠案即司㑹職歳作虞共工之故也章聖朝帑藏
盈溢其名其數皆籍於三司惟三司得知之而人主不
得以私之也章聖屢欲知之而宰臣李沆終不以進慮
開人主之侈心也王安石乃籍其數於御前謂之旁通
簿其後户部度支鹽鐵雖歸之本曹而磨勘司歸之比
屬刑/部衙司歸之都官屬刑/部胄案歸之庫部屬兵/部修造
案歸之工部將作軍器監其出納貿易則歸之太府寺
[164-10b]
河渠案則歸之都水監宰相既與三司分權而三司所
統又分裂於六部寺監又其後也蔡京以制作自任奢
費紛起貂璫承受索辦不復闗白所司既無計相以司
其出入又無宰相以制其大綱祖宗美意至是銷削無
餘而靖康之變作矣嗚呼戸部司版籍財賦而刑部之
都官比部乃得與焉是刑罰與賦斂相為表裏也自漢
而下至於宋朝熈豐惟財賦之任屢更者類皆聚斂之
臣投人主之慾於是借刑罰以行其私此又變亂之原
[164-11a]
司馬温公蘇子由皆言利權宜歸一欲令户部尚書兼/領左右曹而舊三司財用事有在五曹寺監者亦歸户
部詔尚書省立法左右曹錢榖尚書兼總數目/知其數此元祐元年詔也至於紹聖則不然矣 又天
下戸數自非兵荒而其離合也有故未容以多寡為盛
衰之候也昔者合以避賦役故户數寡今也析以避田
數故户數多也唐初天下户八百餘萬而口四千餘萬
率一户而五口也今姑以一州一邑言之率户一萬則
口二萬户二萬則口四萬是昔者一家五口而今也一
家二口也較以一家八口之數唐猶不古而况於今乎
[164-11b]
賦役不均故其弊至此不究其源而猥譽今日户數之
盛過於全盛之時或者其未然也
唐户部大畧唐户部之職葢三變焉杜佑謂唐分六部
吏兵尚書資任尤美故宰相多兼領之方時無事人主
留意人才故以宰相下行選職所以寵資之至於多事
之日百萬兵屯仰給有司用度或闕國非其國故不得
已而以宰相下行戸部之事而居之者誠為難矣葢自
肅宗朝宰相吕諲使度支其後遂為故事賢相如裴度
[164-12a]
李德裕皆常以身任之惟裴度知度支非宰相所宜因
請罷去韋𢎞質言宰相不可兼錢榖而德裕怒其輕已
且貶之識者以是知裴李之優劣然周官以冢宰制國
用所謂九貢九賦九式九職皆有常分屬官治其繁而
冢宰聽其要爾唐制六部尚書皆宰相之屬而度支郎
掌歳計所出而支調之與中書門下議定乃奏然則財
用之計本闗丞相使户部治其繁而已總其要亦何不
可今也係公使名而下行其事是一變也又其後遂省
[164-12b]
之有分置故吳武陵之鹽鐵度支一户部郎爾今分其
務員則戸部之職盡廢此又一變也接於五代後唐遂以
鹽鐵戸部為三司使然則戸部之職一變而判以丞相
再變而主以他官三變而為三司而所謂三司使乃其
三變耳是亦非古宋朝熈豐間始罷此職而論者惜之
是但知宋朝典故而未嘗攷所自來也
宋戸部財宜歸一祖宗時外置轉運使以漕一路之賦
内置三司使之總天下之財自常平倉隸司農外其餘
[164-13a]
皆總於三司一文一勺以上悉申帳籍非條例有定數
不得擅支故能知其大數量入為出分畫移用取彼濟
此指揮百司及轉運使諸州如臂使指自神宗改官制
以來内置尚書六曹二十四司九寺四監應支用錢物
五曹與寺監皆得自專有司得符即時應辦而户部不
能制申發帳籍又不盡歸户部外分二司轉運司獨主
民常賦及酒税之課其餘財利悉收於常平司轉運之
財左曹隸焉常平之財右曹官焉而左曹又不隸於尚
[164-13b]
書天下之財分而為二始無專主之者至哲宗時司馬
光始乞歸户部使權出於一然國家支費之尤大者莫
如三司昔時三司有三案掌之一曰河渠二曰胄曹三
曰修造皆屬之三司故事歸乎一自神宗分河渠案為
都水監分胄曹案為軍器監分修造案為將作監三監
既隸工部故事歸於三司司馬光雖乞收攬諸司私權
而三監之屬工部者猶故是以蘇轍謂光當時所以未
得其要乞明詔三監並隸戸部
[164-14a]
禮部古者六官以治教禮樂為本而政刑事工其助也
漢以來禮教禮樂未免虛文政刑事工乃為先務是故
禮樂刑政相為表裏則足以導其善心而制其不善之
念後世惟知刑罰與賦斂通至問以禮樂教化則曰鐘
鼓之音籩豆之事各有司存而已此唐虞之世夷夔契
之所分典不厭其詳而今日既有太常復有禮部人即
以為冗且贅也元豐正名禮書猶缺建炎中興復併光
禄鴻臚而歸禮部以其職掌虛閒雖多無所事也然則
[164-14b]
禮部亦幸有學校貢舉之事而已不然太常自足以治
三禮何以禮部為哉
貢舉太宗至道中御史王齊陳十事以為貢舉不嚴孤
貧難進莫若令在朝三品及見任文武陞朝官子孫弟
姪薦名於兩監即今所謂監舉也又欲令未陞朝官子
弟及白屋之士薦名於州郡即今所謂鄉貢也然後升
於禮部亦兩分之則權勢異途孤貧自進齊之説誠然
矣特不知今之薦於監者率十取二三而薦於鄉者率
[164-15a]
數百人而取一其所以優權勢而抑孤貧者猶故也然
宋初禮闈所取不過十一人未幾而數十人又未幾而
數百人至於熈豐貢以萬計而所取又倍於前者其故
何歟宋初有制舉有薦舉有遺逸舉以分其所入之餘
也熈豐大臣盡屏諸科而限以科舉一路猶西蜀之水
㑹乎巫峽無怪其奔衝鬭激疾馳急趨而無復淵沄迴
委之態也使齊生乎今其論貢舉之弊又當如之何而
可行哉嘉祐元年詔每嵗秋試自縣令告察行義保任/之上於州長復審察焉然後上本道使者類試
[164-15b]
已保任而後有缺行則州縣皆坐罪若省試文謬坐元/考官于時富弼韓琦任政府也是後王安石吕惠卿專
政一切變更故其所言則欲庶幾三代教/育選舉之法而所取者葉祖洽陸佃輩也
兵部唐制兵部掌武選至元豐則併於吏部宋初兵部
悉歸樞密院至元豐始分掌武舉地圖車甲之政令然
則武選在吏部兵權在密院而兵部之所職掌亦甚微
矣宜乎中興之始以衞尉歸兵部以兵部郎兼職方又
以駕部兼庫部而太僕寺亦隸焉然則今之密院乃古
者夏官司馬之職兵部特贅員耳名為夏官其實安在
[164-16a]
刑部刑部之與大理自漢以來未嘗偏廢當今諸州有
司録有法曹有理掾諸道有提㸃刑獄在京有大理寺
刑部覆奏大臣審讞猶不識古人詳刑之意者人命所
係甚重也然刑部之有比部者唐制也天下財賦皆納
於左藏庫而太府四時上其數比部覆其出入㑹稽逋
勸每三月一比也周官司㑹以屬冢宰宋初比部悉歸
三司是以元豐改制復以比部歸刑部又以地官之司
門隸焉豈古人省刑罰薄賦斂之意歟荆公理財動法
[164-16b]
周典至是不法周典而法唐制又何歟
工部工部周之冬官也六官惟司空之屬不具故後世
足之以考工記或曰足之者非也六官其屬六十而地
官六十有三所謂角人羽人丱人之類皆工也秋官六
十有二所謂司烜柞氏皆工也夏官之屬幾七十所謂
掌固掌疆司險量人司爟挈壺射人司弓矢司甲司戈
盾藁人司兵之類皆工也百工之士散處於六官之屬
云爾是或一説也今工部之屬有虞部即地官之山虞
[164-17a]
澤虞其屯田即稻人水部即川衡也其然豈其然乎然
宋朝工部之職悉總於三司修造案初無不集之事豈
亦周官之意乎官制行農田水利等事紛然四起無益
於國祗以病民而已元祐詔兼領司封司勲倉部駕部
水部各減一員復以主客兼膳部職方兼庫部都水兼
司門屯田兼虞部亦以閒劇不同故也
劉安世請省寺監以歸六部哲宗即位之初膳部併於
主客虞部入於屯田又六曹所減凡十九員處之得其
[164-17b]
理也今太僕鴻臚光禄太府各二卿軍器將作少府各
二監丞部官屬仍不預焉省曹所減止十餘員而寺監
所謂又倍平昔昔杜佑建議於唐此謂一臯陶二垂二
伯夷二伯益云/云今凡寺監之職可以為六部者宜併省

罷三司使審官院審刑院三舍法事始歸於四部吏部
所掌者注銓之法也而銓選之法不容無弊弊在官聯
太冗而奸𨽻得以壅蔽稽留戸部所掌者財賦之法也
[164-18a]
而財賦之法不容無弊弊在持守太吝而德澤因以不
逮於民禮部掌貢舉而貢舉之弊失於士風刻薄濫進
偶得者容乎其間而不知詆訶刑部掌奏讞而奏讞之
弊失於案牘稠重舞文巧詆者容乎其間而不加辨别
自五代置三司而移户部財賦之權自淳化雍熈置審
官院而侵吏部銓選之權自審刑院建而讞復之議屬
於中書不屬於刑曹自三舍法行而升貢之序歸於學
校不歸於宗伯後聖立法舉而更張之復六官之舊而
[164-18b]
各散其司天下咸曰名正而辭順李賢良/垕文
唐吏兵尚書資任尤美杜佑謂唐分六部吏兵尚書資
任尤美故宰相多兼領之葢吏部主文選兵部主武選
此權任之所歸是以稱美焉惟户部當古地官之任其
任甚重其務甚繁然而不若兵吏之美也方時無事人
主留意人材故以宰相下行選職所以寵資之至於多
事之日百萬兵屯仰給有司用度或闕國非其國故不
得已而以宰相下行户部之事而居之者誠為難焉制/度
[164-19a]
編/
唐禮部乃古司徒吏部乃古司馬考功郎乃古司士成
周選舉之法先之以司徒而終之以司馬唐人先之以
禮部而終之以吏部司馬位居司徒之次而受其成者
故以司馬受終焉若此比類言之則唐之禮部乃古司
徒之職而吏部實居司馬之任所謂司士以德詔爵以
功詔禄以勞奠食則猶唐之考功郎之類也然而冢宰
者初無預於其間豈非以此為有司之職而其廢置大
[164-19b]
柄不應於始進之日而錙銖耶制度/編
兵部為閒曹工部為散秩且兵部之設如古司馬本以
主天下甲兵出入之政工部之設如古共工本以主天
下百工營築之事今也握兵之將出於三衙管軍用兵
之畧制於樞密而兵部特掌其籍而已數之盈虛彼莫
得而周知籍之冒偽彼莫得而致詰也則兵部於此為
閒曹土工之興出於宫苑伎巧制作之工專主於内侍
省而工部特掌其籍而已器械之精粗彼莫得而問費
[164-20a]
用之多寡彼莫得而預也則工部為散秩李賢良/垕文集
兵部工部官職冗贅兵部舊章軍旅武選今軍旅歸樞
密使武選歸吏部右選兵部有尚書侍郎官所領不過
廂軍鋪兵之名籍其屬有職方者掌諸州逐年所上地
圖有駕部者每年一至車輅院行視而已近雖省併郎
官員缺一司仍在省官之俸不能當吏禄之竒數文移
回復之害固自若也工部所掌營繕百工之事今營繕
之大者歸轉運司臨安府小者歸修内司百工有文思
[164-20b]
院軍器所而將作軍器監實按臨之亦不過歳時按行
故事士之才者既無職以自見而不才者得以濫吹竽
於其間薛季/宣文
宋璟為吏部人服其公姚崇為兵部武選亦治吕吉甫
曰秤必有星尺必有刻勿為無星之秤勿為無刻之尺
葢法者天下之至公本無私也所以不為天下之信者
惟用者之私爾唐之銓衡李嶠崔湜之徒掌之則傾附
勢要以至於選法大壊者是所謂無星之秤無刻之尺
[164-21a]
也宋璟掌吏部而人服其公姚崇為兵部而武選亦治
者所謂秤之有星而尺之有刻也林少頴/唐論
 
 
 
 
 
 
[164-21b]
 
 
 
 
 
 
 
 羣書考索續集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