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29 羣書考索-宋-章如愚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卷十四    宋 章如愚 撰
  正史門
   東漢類
始末漢明帝詔班固陳宗尹敏孟冀作世祖本紀及建
武時功臣列傳後有劉珍李尤雜作建武已後至永初
間紀傳命伏無忌黄景作諸三王子恩澤侯并單于西
羌地理志又崔寔曺夀等作漢記蔡邕盧傳等續為東
[014-1b]
觀漢記晉薛瑩作後漢記司馬彪作續漢書華嶠刪東
觀記為後漢書謝沈袁崧皆作後漢書宋范曄集諸家
作十紀十志八十列傳凡百篇十志未成曄被誅至梁
劉昭補成之唐章懐太子賢集當時學者張太安周寶
寧等同注范曄後漢書傳之至今景祐元年余靖王洙
悉取館閣諸本參校嘉祐七年仁宗讀後漢書見墾田
字皆作懇字詔國子監劉攽等分手校正 初曄令謝
儼撰志搜次垂畢㑹曄誅儼悉蠟以覆車一代為恨
[014-2a]
曄字蔚宗少好學善為文章為尚書吏部郎元嘉元年
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衆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
至於屈伸榮辱之際未嘗不致意焉曄獄中與諸甥姪
書以自序其畧曰吾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
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髙名既任情無例惟志
可推耳博贍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
精意深㫖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
天下之竒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班
[014-2b]
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徧作諸志前漢可有者悉
令備雖事不必多且使見文得盡又欲因事就卷内發
論以正一代得失意復不果贊自是吾文傑思殆無一
字空設竒變不窮同合異體乃不自知所以稱之此書
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畧耳諸細意甚多
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但恐世人不能盡知多貴
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耳
紀吕后稱制班氏次其年月雖與帝紀同編而記其事
[014-3a]
迹乃繫於外戚傳於范曄乃升東都諸后盡列諸紀豈
以六后臨朝之故耶抑亦未之思也
志食貨國家之本不可不志東漢畧之藝文者一代之
典不可或缺而漢志缺焉
志傳班固十志官制獨缺其畧僅見於百官表迨東都
至百官而兩都之制始詳班史者漢末清節之士如譙
元周黨逄萌之徒特見於王貢序傳而已范史皆傳於
獨行逸民之間數子雖淟汨於班氏而卒光明於范史
[014-3b]
然則有補於班氏書者多矣
傳范曄増損東漢自謂無慙良史而王喬鳬履出於風
俗通左慈羊鳴傳於抱朴子皆有取而載之傳穢莫大
史通/ 蔡邕之女文詞有餘節槩不足曄乃列之烈
女傳果何見乎史通謂秦嘉之妻徐氏動合禮儀言成
規矩蔚宗標烈女乃不齒焉又何哉 隗囂從更始公
孫述而叛光武而范曄乃為囂辨論且加虚美焉多見
其無識也 怪力亂神宣尼不語吞燕卵而生商啓龍
[014-4a]
漦而周滅厲壊門以禍晉鬼謀社而亡曺江使反璧於
秦皇圮橋受書於漢相此則事闗軍國理涉興亡有而
書之以彰靈騐可也而王隠何法盛之徒撰晉史乃專
訪州閭細事委巷瑣言聚而編之自為鬼神𫝊録言之
不經范曄博采衆書裁成漢典至於方術篇及諸蠻夷
傳乃録王喬左慈廪君盤瓠言唯迂誕事多詭越惜哉
 范曄傳儒林而鄭康成一代儒宗乃不與於其間何
也盖康成博通六經傳記非漢儒專門之比蔚宗所以
[014-4b]
表而出之雖然康成於經功罪相半革章句之繁蕪會
合衆說於經固有功矣至於援䜟釋經朱紫雜揉於經
亦不能無罪也范曄之論乃謂仲尼之門不能過抑又
過矣
補注梁劉昭得舊志補注為三十卷 國朝乾興中孫
奭欲以劉昭注補後漢志三十卷然則附昭注補志於
東都正史者其殆乾興之時乎 史通云范曄之刪後
漢也簡而且周疎而不漏盖云備矣而劉昭採其所損
[014-5a]
以為補注言盡非要事皆不急 唐太宗時章懐太子
等注
   三國志類
陳夀字承祚仕蜀為令史蜀亡晉武帝時為著作郎魏
志三十卷紀四傳二十六有后妃諸王有方技有夷狄
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君臣俱謂之傳 史通云先
是魏時魚豢私撰魏畧後孫盛撰魏氏春秋王隠撰蜀
記張勃撰吳録宋文帝嫌三國志簡畧命裴松之兼採
[014-5b]
衆書補注其缺初夏侯湛亦著魏書見夀所作三國志/
便壊已草/ 王通稱夀書細觀之實髙簡有法不言曺
操本生而載夏侯淳及淵於諸曺傳中則見嵩本夏后
氏之子也髙貴鄉公書卒而載於司馬懿之奏則見公
之不得其死也他皆類此但以魏為紀稱漢吳曰傳又
改漢曰蜀世頗譏其失至謂其銜諸葛孔明髠父而為
貶詞求丁氏米不獲不立儀廙傳之類亦必然也晁志/
 陳夀傳夀為著作佐郎撰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
[014-6a]
時人稱其善序事有良史才張華深善之謂夀曰當以
晉書相付耳然不為丁儀立傳又言諸葛將畧非所長
無應敵之才議者以此少之元康七年卒尚書郎范頵
等上表曰陳夀作三國志辭多勸戒有益風化雖文豔
不及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録於是詔洛陽令就家
寫其書夀又撰古國志五十篇耆舊傳十篇 魏黄初
中始命魏覬繆襲草創紀傳累載不成又命韋誕應璩
王沈阮籍等復共撰定成魏書四十四卷其書多為時
[014-6b]
諱殊非實録吳大帝之季年始命太史令孚項峻撰吳
書孚峻皆非史才其文不足紀録至少帝時更敇韋耀
周昭薛瑩梁廣華覈訪求往事相與記述為五十五卷
至晉陳夀乃集三國史撰為國志先是魏魚豢私撰魏
録其後孫盛撰魏氏春秋王隠撰蜀記張勃撰吳録異
聞間出其流甚多 宋文帝以國志載事簡畧乃命裴
松之兼采衆書補注其闕由是言三國志者以裴注為
本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月辛未受禪陳志云庚午袁
[014-7a]
紀亦云庚午按獻帝紀乙夘始發禪冊二十九日登壇
受命又文帝受禪碑亦云辛未受禪陳志袁紀誤也按
蜀志稱王崇補東觀許盖掌禮儀又郤正為祕書郎廣
求益部書籍斯則典教無闕屬辭有所 而陳夀評云
蜀不置官者得非厚誣諸葛乎 漢氏之亡天下鼎峙
論王道則曺逆而劉順語國祚則魏促而吳長但以地
處中夏人傳正朔度長挈大魏實居多二方之於上國
亦猶秦繆楚莊與文襄而並霸逮作者之書事也乃沒
[014-7b]
吳蜀號諡呼權備姓名謂魚豢孫盛等/方於魏邦相去
頓爾懲惡勸善其義安歸 文中子謂陳夀有志於史
依大義而削異端阮逸注云夀變史稱志大抵簡畧存/
其大義/
傳魏次蜀而後繼之以吳魏蜀后妃皆以后稱至吳則
曰夫人云 按三國志諸葛誕毋邱恪皆破家殉國視
死猶生而乃與鍾會同傳其何以激揚名教以勸事君
者乎古之書事也令賊臣逆子懼今之書事也使忠臣
[014-8a]
義士羞史通/ 魏武帝乗時撥亂電掃羣雄二袁劉吕
總闗王室不涉霸圖而陳夀國志引居傳首臧洪陶謙
劉虞公孫瓚生於季末自相吞噬漢典所具而魏冊仍
編豈非流宕忘歸迷而不悟者乎
褒貶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夀謂其子曰可覔千斛米
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竟不立傳夀父為馬謖參軍
謖為諸葛亮誅夀父被髠乃為亮立傳以將畧非所長
諸葛瞻輕夀乃言瞻名過其實議者少之 陳夀蜀人
[014-8b]
其志黨蜀抑魏按曺公罪百田常禍千王莽文帝臨戎
不武為國好奢夀皆依違其事無所措言劉王終始無
瑕可比少康光武夀抑其長攻其所短盖魏為典午所
承蜀乃中朝所嫉故曲稱曺美虚說劉非安有背曺向
劉疏魏親蜀者乎
正統史通云陳夀蜀書首標二牧次列先主以繼焉璋
豈以蜀是偽朝遂不遵於常例隋李徳林著論稱陳夀
蜀人其撰國志黨蜀而抑魏殊不知以魏為正朔之國
[014-9a]
則隋乃僭偽之君攷其大致多曲稱曺美而虚說劉非
安有背曺而向劉疏魏而親蜀也史通/ 晉桓温覬覦
非望鑿齒著晉漢春秋以裁正之起光武終晉愍凡五
十四卷於三國時蜀以宗室為正統魏武雖受漢禪尚
為篡逆至晉文平蜀乃為漢亡而晉始興焉習鑿齒傳/
又曰吳魏犯順蜀人仗正三格論/習鑿齒漢晉春秋以
蜀為正統其編目叙事皆謂蜀先主為昭烈皇帝史通/
 三國志泰和五年乃書諸葛冦天水正始元年書曺
[014-9b]
爽征蜀豈其然乎 夀之志三國也紀魏而傳吳蜀夫
三國鼎立稱帝魏之不能有吳蜀猶吳蜀之不能有魏
也夀獨以帝當魏而以臣視吳蜀而吳蜀於魏何有而
然哉此夀之失也蘇文/
   晉書類
貞觀中太宗以晉史何法盛等十八家制作雖多未能
盡善乃勑史官房𤣥齡等褚遂良許敬宗更加纂録採
正典與舊說數十餘部兼引偽史十六國為紀十志二
[014-10a]
十列傳七十載紀三十合為百三十卷晉載紀十六國/
傳凡五涼四燕三秦二趙夏蜀凡十六國今攷之僅存/
十四國/曰前趙劉淵/後趙石勒/前燕慕容廆/前秦苻堅/
後秦姚萇/李特/後涼吕光/後燕慕容垂/西秦伏乞歸/
仁/北燕馮䟦/南梁秃髪烏孤/南燕慕容徳/北梁沮渠蒙/
遜/赫連勃勃/列之載記凡十有四而涼缺其二盖前/
梁張軌雖處西域實受晉命而臣節不廢而西涼李暠/
實唐之祖晉史作於唐世故不敢列之十六國而附之/
[014-10b]
列傳云/又命李淳風李延夀等十三人分掌著述敬播
四人等考正類例多出敬播天文律厯則李淳風為之
惟宣武紀陸機王羲之傳論太宗則自為之當時修史
者多文詠之士好採詭異以廣聞見學者譏之江左餘
風文多駢四儷六非作史之體故太宗親撰四贊以息
浮議故總題曰御撰云 陸機撰三祖紀束晢又撰十
志會中朝喪亂其書不存先是王齡有著述才每私録
晉書未及就而卒子隠博學多聞受父遺業撰晉書八
[014-11a]
十九卷隠雖好著作而辭拙才鈍時于寶亦撰晉紀其
書簡畧直而能婉甚為當時所稱晉江左史自鄧粲孫
盛王韶之檀道鸞已下相次繼作逺則編紀兩帝近則
惟敘六朝至宋何法盛始撰晉中興書勒成一家首尾
該洽齊臧榮緒又集東西二史合成一書貞觀中詔前
後晉史十有八家未能盡善乃敇史官更加纂撰自是
言晉史皆棄其舊本競從新撰者焉 宋臨川王義慶
著世說新書上敘兩漢三國及晉中朝江左事劉峻注
[014-11b]
釋摘其瑕疵偽迹昭然理難文飾而唐室撰晉史多取
此書遂採康王之妄言違孝標之正說以此書事奚其
厚顔 魏晉以下著述多門語林笑林世說俗說皆喜
載啁㖸少辨嗤鄙異聞雖為有識所譏頗為無知所恱
而斯風一扇國史多同至如王思狂躁起驅蠅而踐筆
畢卓沈湎左蟹螯而右盃劉邕搒吏以膳茹齡宋人石
載舅而損贅其事蕪穢其辭猥雜而歴代正史特為邪
言茍使讀之者為之解頥聞之者為之撫抃固異乎記
[014-12a]
功書過彰善癉惡者也史通/ 晉世雜書若語林世說
幽明録搜神記之徒恢諧小說神鬼怪物唐朝所撰多
採以為書夫以王鄧之所糞除王虞之所糠粃以為逸
史用補前傳終見嗤於君子矣
傳楊王孫裸𦵏伊藉對吳漢書蜀志為其立傳前哲致
議言之詳矣然楊能反經合義足矯奢𦵏之僭伊以敏
辭辨對可免使乎之辱列諸篇第猶有可取近者晉書
有劉伶畢卓傳其敘事也直載其嗜酒悖禮亂徳若斯
[014-12b]
而已為傳如此復何所取者哉舊本無劉畢傳至唐新
撰以補前史之缺並史通/ 沈約晉書喜造竒說稱元
帝牛金之子以應牛繼馬後之證鄴中學者王邵等言
之詳矣而魏收深嫉南國幸書其短著司馬叡傳遂録
休文所言唐室作新書不加刪削復載此語史通/
   宋書類
元嘉中何承天草創紀傳自後山謙之補承天殘闕後
又命裴松之續成國史松之卒史祐孫沖之表求别自
[014-13a]
創立為一家言孝建初又𠡠蘇寶山續造諸傳元嘉名
臣皆有所撰寶山被誅太明中又命徐爰踵成前作爰
因何孫山蘇所述勒為書其臧質魯爽王僧達諸傳又
皆孝武自造而序事多虚難以取信自永光以後至禪
遜十餘年中闕而不載至齊沈約更補綴所遺製成雜
史始自義熈肇號終乎昇明三年為紀十志三十列傳
六十合百卷名曰宋書永明末其書遂行梁裴子野更
刪為宋畧三十卷約見而嘆曰吾所不逮也由是言宋
[014-13b]
史者以裴畧為上沈書次之沈約謝靈運傳論全說文
體備言聲律此可正為翰林之補亡流别之總說耳李/
充撰翰林論摯虞撰文章流别論/如次諸史傳實為乖
越 本志兼載晉魏失於限斷又王邵謂其喜造竒說
以誣前代如瑯琊王妃通小吏牛氏事之類是也後梁
武帝知而不以為非晁志/ 宋書所載當紀宋事耳沈
約惟採諸說號為博洽而志乃載魏晉以来事論者以
為失於限斷 按崇文總目缺趙倫之傳一卷今本有
[014-14a]
倫之傳而到彦之傳卷末殘缺 按隋楊松玠八代談
藪云沈約修宋史書裴子野父祖殊無令譽云自松之
下無聞焉子野乃撰宋畧書沈約家世備有醜聲又云
盱眙太守沈璞斬於建鄴市璞約之父也約見之乃削
宋書子野見之亦削宋畧按史通云裴幾原刪宋畧實/
有功而所録文章頗傷蕪穢如文帝除溥官詔顔峻討/
三凶徼孝武擬李夫人賦裴松之上柱國志表孔熈先/
罪許矅辭凡此諸文是皆不宜載者而載之史通/ 崔
[014-14b]
浩諂事太武曲為邪說稱拓㧞之祖本李陵之胄當時
衆議相斥事遂不行或有竊其書以渡江者沈約撰宋
書紀魏事仍傳崔浩所述凡此諸妄其流甚多史通/
   齊書類
梁蕭子顯撰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亡其一初江淹為
齊志十沈約又為齊紀子顯自表於梁武帝别為此書
作紀八志十一列傳四十然天文志但記災祥州郡不
著户口祥瑞多載圖䜟子顯表言素不載戸口且天文
[014-15a]
復祕故不私載焉館閣書目/
初江淹為齊志約復著齊紀時吳均亦撰齊春秋三十
篇其書稱梁武帝為齊明佐命帝惡其實燔之然其私
本竟能與蕭氏所撰並傳於後史通/ 曽南豐南齊書
目録序云子顯之於斯文喜自馳騁其更改破析刻彫
藻繢之變尤多而其文益下
齊史江淹始受詔著述以為史之所難無出於志故先
著十志以見其才沈約復著齊紀二十篇紀八志十一
[014-15b]
列傳四十合成五十九篇時吳均亦表請撰齊史乞給
起居注并羣臣行狀有詔齊氏故事布在流俗聞見既
多可自捜放也遂撰齊春秋三十篇其書稱梁帝為齊
明佐命帝惡其實燔之然其私本竟能與蕭氏所撰並
傳於後
   梁書類
唐姚思㢘撰梁武帝時沈約與周興嗣鮑行卿謝吳相
承撰録已有百篇值後遭變淪沒何之元劉璠以所聞
[014-16a]
見究其始末合撰梁典三十篇而紀傳之書未有所作
陳姚察有志修梁陳二史施功未周至於陳亡其書不
史通/乃令子思㢘續成之貞觀三年思㢘受詔與魏
徵同撰乃採謝氏諸家史刪次為紀六列𫝊五十魏徵
惟裁其總論云書目/
   陳書類
陳史初有顧野王傅縡各為撰史學士其武文二紀即
顧傅所條太建初陸瓊續撰諸篇事傷繁雜姚察就加
[014-16b]
刪改粗有條貫及江東不守持以入闗隋文帝常索梁
陳事跡察具以所成每篇續奏而依違荏苒竟未絶筆
至唐其子思㢘撰成之史通/凡三十六卷紀六列傳三
十 又南豐目録序云初思亷父察梁陳之史官也録
二代之事未就而陳亡隋文帝見察甚重之每就察訪
梁陳故事察因以所論載每一篇成趣奏之而文帝亦
遣虞世基就察求其書又未就而察死屬思亷以繼其
業唐髙祖時思亷受詔為陳書久之不就太宗時詔論
[014-17a]
撰於祕書内省貞觀十年始上之此書歴三世傳父子
數十嵗而後成其難如此然世之傳者亦少故學者罕
詳其意祕府所收往往脫誤本朝嘉祐中始詔校讎板
行天下
   後魏書
北齊魏收博採舊聞勒成一史上自道武下終孝靖紀
傳與志凡百三十卷收諂齊氏於魏室多不平既黨北
朝又厚誣江左性憎勝己喜念舊惡甲門盛徳與之有
[014-17b]
怨者莫不被以醜言沒其善事遷怒所至毁及髙曽書
成始奏詔收於尚書省與諸家討論前後列訴者百有
餘人時尚書令楊遵彦一代貴臣勢傾朝野收撰其家
傳甚美是以深被黨援諸訟史者皆獲重罪怨謗不息
孝昭世𠡠收更加研審然後宣布於外書成嘗訪諸羣
臣猶云不實又令詔改其所變易甚多由是世薄其書
號為穢史史通/ 初收天保中奉詔搜撰五年表上悉
焚崔浩李彪等舊書收黨齊毁魏褒貶肆情衆號為穢
[014-18a]
史獨楊愔等助之故其書漸行文帝以其不實勅魏澹
更作按唐志又有張太素魏書今收書記缺二卷傳缺
二十二卷不全者三卷全缺二卷太宗紀則補以魏澹
所作靜帝紀則補以北史髙氏小史修文殿御覽列傳
則益以北史髙氏小史志則補以太素所撰澹及太素
書今亡惟此紀志存書目/ 魏收以元氏出於邊裔見
侮諸華遂髙自標舉比桑乾於姬漢之國曲加排抑同
建業於蠻夷之邦夫以敵國相與交兵結怨載諸移檄
[014-18b]
用可致誣列諸信史難為妄說史通/ 收修國史初得
楊休之助因謝曰無以謝卿當作佳𫝊爾朱榮子納以
金故減榮惡而増其善會要/ 收撰魏書頗用愛憎為
褒貶每謂人曰收作色舉之則使升天按之則使入地
梁紀/ 崔浩既誅大和後始有李彪崔鴻等書魏末山
偉綦雋更主國書二十餘年事迹蕩然萬不紀一文宣
時詔收撰次成十二紀十志九十二列傳上之悉焚舊
史多諂諱不平受爾朱榮子金故減其惡夙有怨者多
[014-19a]
從其善黨北朝貶江左為島夷至謂晉元帝為金牛之
子時人疾之號為穢史劉知幾謂其生絶𦙍嗣死逢剖
斵皆隂慝所致後隋文帝顔之推等别修唐貞觀中陳
叔達亦作五代史皆不傳獨收書在皇朝命劉恕等校
晁志/
   北齊書類
唐李百藥撰初天統間祖孝正述獻武起居名曰黄初
傳天禄時陸元規常從文宣征討著皇帝實録惟紀行
[014-19b]
師不載他事自武帝後史官楊休之杜臺卿祖宗儒崔
子發等相繼注記迄齊滅隋王邵李徳林並少仕鄴中
多識故事王乃憑述起居注廣以異聞造編年書號曰
齊志十有六卷其序云二十卷今傳惟十六卷/李在齊
預修國史創紀傳書二十卷至開皇中奉詔續撰増多
齊三十八篇已上送史官藏之祕府唐貞觀初𠡠其子
李百藥仍其舊録雜採他書演為五十卷今之言齊史
者惟王李二家云史通/百藥齊史凡諸帝廟號為百藥
[014-20a]
避唐朝諱皆易其文議者非之書目/八紀四十二列傳
   後周書類
唐令狐徳棻撰初周栁蚪隋牛𢎞各嘗論次率多抵牾
唐初詔徳棻與陳叔達庾儉同加修纂歴年不就貞觀
三年與岑文本崔仁師撰次為紀八傳四十二凡五十
書目/ 先是蘇綽秉周政軍國詞令多准尚書牛𢎞
為史尤務清言徳棻因之以成是書故多非實録仁宗
時出太清樓本各史館祕閣本又募天下獻書而取夏
[014-20b]
竦李巽家本下館閣是正其文字而後林希王安國上
晁志/
   南北史類
南史唐李延夀撰初延夀父欲擬春秋編年刋究南北
事未成而殁延夀數與論撰追述先志起宋永初元年
盡陳正明三年作本紀十列傳七十謂之南史凡八十
卷 北史唐李延夀撰起魏登國元年盡隋義寧二年
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謂之北史凡一百卷書目二史/
[014-21a]
刪煩補缺過本史逺甚獨缺本志而隋書有之故隋書/
亦傳於世晁志/ 先是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天下參隔
南方謂北為索虜北指南為島夷互相抵毁延夀父思
所以改正事未成而卒延夀乃續父業謂之南史北史
百八十篇詳於北而畧於南以唐承隋隋承周故也會/
要/ 司馬温公曰李延夀書亦近世之佳史也雖於禨
祥談嘲小事無所不載然叙事簡徑比於南北正史無
煩冗蕪穢之辭切謂陳夀之後惟延夀可以亞之但恨
[014-21b]
其不作志書使數代制度沿革皆沒不見耳通鑑前例/
 通鑑外紀序云李延夀總八朝為南北史而言辭卑
弱義例煩雜書無表志沿革不全劉恕/ 李延夀為南
北史於北則前儒林於南則冠以循吏豈非所以禮義
之邦為無足貴而夷虜之域當示之以激勸乎及劉知
幾作史通數十篇譏評古今史氏絲髪無遺而獨於儒
林次序了無所及又何邪
 羣書考索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