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5 讀書劄記-明-徐問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劄記卷四
             明 徐問 撰
延平云今之學者雖存養知有此理但旦晝之間一有
 懈焉遇事接物處不覺打發機械即離間而差矣惟
 存養熟理道明習氣漸爾銷鑠道理油然而生然後
 可進亦不易也愚謂此即莊子所謂嗜欲深者天機
 淺天機即道心也道心淺則人心易隨而動矣於此
[004-1b]
 中間不可無主而有主不可不豫
孔子答子張問行以言忠信行篤敬盖忠敬本心上工夫
 而欲於言行上求之恐其偽為於外而不由夫心之實
 也如告顔子克己復禮為仁而其目乃在於視聽言
 動盖心本無私恐為物欲牽引而蔽之也故須以志
 克制克如戰而勝人欲負而退聽所以全夫中之理
 也意亦畧同
程子引春秋傳謂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㸔來怒不畱
[004-2a]
 自不遷若畱得怒時根在就是病自㑹遷也所謂有
 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此顔子克己性情工夫到處
顔子不遷怒伯夷不念舊惡只是克己處無私心忘物
 我
顔子不貳過與易復卦不逺復無祗悔元吉同言近過
 即復不再而有悔故天理盡還而得大善之吉象曰
 不逺之復以修身也
伊川云罪已責躬不可無然不當長畱在心胸為悔延
[004-2b]
 平與朱子亦嘗論此謂是積下一團私意盖有過宜
 速改悔則憂虞漸有遷善之象也易風雷益取迅
 速之意畱而不化非克己工夫
謝上蔡與程子别一年工夫云只去得箇矜字盖驕矜
 氣盈也氣盈則自滿而中無以入善切問近思工夫
 須此着力
書説命曰有其善䘮厥善矜其能䘮厥功以所見不大
 所得不深而義理之功止也大禹不矜不伐顔子無
[004-3a]
 伐善施勞盖見大知進而不滿假耳學者要大段見
 得又務遜志時敏則客氣漸漸消融不矜可㡬矣
克己先儒云在性偏難處克如大學正心便先言忿懥
 恐懼等事誠意便先言親愛敖惰等事以心局於氣
 質交於物欲牽引固滯遮了天理故克偏最難要從
 此上省察其然力掃而蕩去之而後吾心所具之性
 為天理本然者可復矣若畱而不化任其自用一種
 根苖隨處生發而為害人已皆無益也
[004-3b]
六經克字訓能不言勝私至孔子始言克己聖賢工夫
 亦恁地着力
或問不矜伐固是盛徳聖賢皆然禹稱洪水懷山襄陵
 予乗四載啓呱呱而泣予弗子弼成五服各廸有功
 夔稱作樂以詠祖考來格羣后徳讓鳯凰來儀又曰
 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孔子春秋書叔
 孫墮郈季孫仲孫墮費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皆若
 嫌於自伐者何邪曰聖賢不矜其徳也據有而敷陳
[004-4a]
 之不以小廉虚讓遺其實者也古善則稱君過則稱
 已固是忠厚之道然一向以此做去恐流為後世虛
 讓納諛而公心亡矣唐虞君臣只是實徳相孚吐露
 無隠後世仰其形容氣象如立春風中孔子春秋為
 萬世信史當時亦嘉鄰國有悔過改圖即與其善之
 意故書之非為己也
明道謂義理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為君
 子小人之别消盡為大賢又曰人知和緩臨事反至
[004-4b]
 暴厲只是志不勝氣反動其心又曰今人不能袪思
 慮只是吝故無浩然之氣又曰治怒為難治懼亦難
 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非實用工夫體認不
 能論及此
上蔡云凡事必有根又必須有用處尋討要用處病根
 將來斬㫁便没事語粗而意精决與孟子謂萬鍾不
 辨禮義受之兩節義同
學者知心上公私便知事上有義利張南軒許魯齋謂
[004-5a]
 學莫先乎義利之辨比之程朱論學已是第二件工
 夫然於世態沉冥中要識此便能卓然自立
朱子云李先生説人心中大段惡念易制伏最是那不
 大段計利害乍往乍來的念慮相續不㫁難為驅除
 今看來是如此愚謂此即所謂將迎之病事已去而
 隨之未至而迎之憧憧徃來者也此而不除根討不
 得虛靜心學用功處正在裏許
周子謂誠心復其不善之動愚謂凡身之不端由心之
[004-5b]
 不誠心所以不誠由所感淫邪非僻易觸而動内有
 不善之動外有不善之為如木本不直而欲影正水
 源不潔而望流清無是理也與大學正心誠意義同
 而復不善之動窒欲不行不行有還反之義於學者
 尤有力程子動箴曰哲人知㡬誠之於思志士勵行
 守之於為確哉言矣
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註謂常目在之蓋虚靈之心而
 五常萬善森然畢具心與理合原無私偽之雜習染
[004-6a]
 之汚何明如之此即天之所命於我而我所以為徳
 者本如是也古人視不下於帶君視不離乎袷帶之
 間正持守此心不敢放耳目既在心使不走作即存
 養之事主敬之功顔子之服膺中庸之尊徳性孟
 子之心勿忘皆是此一句於學者用功甚有力
易震驚百里不䘮匕鬯程子以處大震懼而不自失惟
 誠敬而已觀其遇風波日心存誠敬實能踐言
洪範所稱平康正直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本舜命夔典
[004-6b]
 樂敎胄子及皋陶九徳中出來皆恐其過與不及就
 其偏而益損之使歸於中而已聖賢道理言語自無
 不同處
孔子謂不怨天不尤人愚謂天理渺茫難究故不怨天
 易人事物我相形故不尤人難欲不尤人必先克己
易咸程傳謂感以心蓋心無私係故虛虛中無我故感
 無不通如王道之皡皥也往來憧憧係其私感如覇
 者之民驩虞而已耳所感有限其能大通乎
[004-7a]
横渠謂不知疑者只是不實作心不忘學雖接人事即
 是實行學未至而好語變必知終有患盖學至疑處
 始知其實行不疑非行也道只在日用常行間若此
 心不忘而行能實雖涉人事即是道也事理有常則
 非聖人不可輕議權變若無禮義為之凖衡揣摩臆
 度覬其幸中則是不知而妄語以欺人為能耳三者
 人情所同患學者可時時經心也
朱子答張南軒書曰以天理觀之動之不能無靜猶靜
[004-7b]
 之不能無動也靜之不能無養猶動之不可不察也
 但見得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敬義夾持不容間斷則
 雖下靜字元非此物至靜之中蓋有動之端焉是所
 以見天地之心者先王以至日閉關安靜以養乎此
 耳固非逺事絶物閉目兀坐而偏於靜之謂但未接
 物時便有敬以主乎其中則事至物來善端昭著而
 所以察之者益精明耳伊川於已發之際觀之正謂
 未發則有存養而已發則有可觀也此語甚精確而
[004-8a]
 猶不安於靜觀未發之論愚恐終不能遺於反觀也
明道以必有事焉而勿正為直内之道是亦欲以集義
 上求之蓋心有裁制動無違理則理存而邪曲之私
 自不能容以干吾之直勿正是行所當為而不計功
 效計則為私意所動而反害於直矣若曰閑邪存誠
 事同而功尤宻學者宜並觀之
氣為志使動循其矩志為氣使背眩逆起君子定其志
 養其氣愼其動故心體常安而氣體受命也
[004-8b]
孟子謂氣動志如蹶者趨者蓋顛越急趨在氣而欲速
 則亦由乎心又如人鬬很是氣然忿懥則發於心驅
 僕鬬很僕固為氣然其主翁為心若心操得乎中則
 氣自平主得其理則僕不亂故曰志動氣者十九言
 其時常多氣動志者十一言甚少也
心具性先儒以為郛郭於人雖資環衞而終為二物惟
 榖種之譬為得之蓋其渾一之妙難以言語形容只
 得如此名狀欲人之易曉耳夫水本淡濟之五味而
[004-9a]
 後和然其相投之分不可離也故孟子以為良心又
 曰良知良能正以其有性之徳渾合得在
張子謂孔子意必固我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蓋聖
 人之心廓然大公無有私意先存於中物來順應何
 有於必事過不畱何有於滯物各付物而我之私畧
 不有焉天地以心普萬物而無心故與天地相似
朱子以肫肫其仁三句全體是未發的道理延平以為
 乃是體認到此達天徳之妙處就喜怒哀樂未發處
[004-9b]
 存養至見得此氣象儘有地位也大抵此言至聖之
 徳惟至到故與仁為一惟至靜故與淵為一惟至極
 故與天為一與道理之説不同亦非體認所能到也
 但子思言天徳至此郤是體認到處
中庸誠者自成也一章學者多講解不同遂將道理
 氣脉支離殊不貼實盖此專言人道註謂誠以心言
 言人實心全體此理而自成此懿物若泛指物理自
 然成就則於言人道無與自道不順若止云孝成人
[004-10a]
 子忠成人臣類亦覺得偏枯而少合一就是孝子忠
 臣皆由此心實欲作而為之故能成孝子忠臣而忠
 孝之道亦人所當行也又如殺身成仁舎生取義只是
 此心實見得合如此做成就一箇是而已二節亦申
 言上意終始正如朱子所謂徹頭徹尾若囊中貯米
 上下充貫其中稍有不到不滿則此處虧欠而無物
 矣三節非自成已一句正照應首節自成意故註曰
 誠雖所以成已然既有以自成則自然及物而道亦
[004-10b]
 行於彼矣此非朱注言之實子思立言之意也
易乾道以忠信為進徳脩辭立誠為居業盖徳不進
 只為心不實充實有基故徳可藉而進如曰忠信
 之人可以學禮也言不實故立事無據言謹則業
 可慿而居如曰言之必可行也内外皆實徳業所由
 成矣
修辭立誠只是謹飭言語使根於理而發無不實如曽
 子所謂出辭氣斯逺鄙倍意
[004-11a]
易知至可以㡬知終可以存義蓋事理之㡬微纎悉非
 知無以至之如大學之知至也事理之兼統條貫非
 行無以終之如大學之能得也
孔門敎人與大學之道皆先知而後行所謂先明諸心
 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是也至子思中庸乃以天
 命之性言之其功則曰尊徳性而道問學疑若有不
 同者盖孔門學者夫人皆知求性故以知先之戰國
 時人心不知有性故掲以示之所謂其憂之也深故其
[004-11b]
 言之也切信然
論語博文約禮大學欲誠其意先致其知是知在行先
 也蓋人心虛靈於理無不該貫格物窮理則内外昭
 融根基已定心有定向而不外馳理可貫通而不妄
 應故其動皆以天而所感好要皆得其正矣後儒工
 夫乃在居敬然後窮理以致知郤似倒做了只緣後
 世人心流放必收之使還定然後窮理俾體用不偏
 要之居敬窮理二者須交致其力不可偏廢
[004-12a]
易大畜多識前言徃行以畜其徳語以道聽塗説為徳
 之棄二者實相反蓋始以聞而畜之終為己有也不
 畜則所得不聚而渾融於我以為充實光輝如朱子
 云小人趁得百錢無箇屋子亦無歸宿語最切實以
 其將不為己有也若徒有操持而不考求嘉言善行
 以為吾益是屋子雖存而家具虧缺未免坐孤陋寡
 聞之患又安能泛應而不竭哉
延平嘗曰學問之道不在多言但黙坐澄心體認天
[004-12b]
 理雖一毫私欲之發亦退聽矣久乆用力於此庶㡬
 漸明始有進耳此於靜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
 求中意同蓋心為活物靜中有幾動處方可體認
 與存養用敬意差别亦是此老平日用工得力熟
 處故屢言也
論語以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為仁在其中朱子以未及
 力行為仁猶若别有一様為仁工夫要之學不博則
 無精義以入神志不篤則無忠信以進徳切問如樊
[004-13a]
 遲問崇徳脩慝辯惑之事而不泛及於支離近思則
 又鞭辟近裏着已而不馳騖於高逺則知行並進存
 省克治交致其力内則本心常存外則人欲退聽仁
 即此而在矣
孟子以學問之道在求放心朱註謂學問非一端其要
 在求放心蓋指為學問中之一事而為切要者也然
 學以聚之多識以蓄其徳問以辯之精察而析其幾
 正恐本心不存理欲混淆以此開明知往察識求至
[004-13b]
 所以復其本然之心而已矣故學問之道只在求放
 心
禮曰疑事無質質其事之無所徴驗者也語曰疑思問
 問其理之所未信者也此又事理心跡之不同
先儒謂學顔子有凖的愚謂顔子天資明粹未可學惟
 學曽子有凖的孟子答公孫丑不動心之原歸之曽
 子大勇是孟子亦學曽子觀其日省𢎞毅之言與
 答孟敬子問疾之語皆反身蹈理極力擔當故其傳
[004-14a]
 無弊也
程子謂不學便老而衰易謂日昃之離大耋之嗟是也
 孔子不知老之將至者以此延平以為聖人渾是道
 理不見有身世之疑亦見得真
朱子解時習曰重習易習坎上下皆坎陽陷隂中維心
 亨故重習所以求通葢言難也
明道謂學要鞭辟近裏着已蓋鞭策拊辟皆自外以
 約其内茍不向裏靣歸到己身上做工夫舉皆為人
[004-14b]
 矣何以求仁
大抵為學立志要逺大如曽子𢎞毅持志要定如中庸
 擇善固執工夫要次第如行逺自邇下學上逹力行
 要勇如終日乾乾不息於誠若徒有大志大言而工
 夫不繼便放倒行又或作或輟恐終於墮落無補耳
程子言化物役物盖為物所化所役不能化役物矣樂
 記曰物之感人無窮而人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
 化物也亦此意
[004-15a]
延平李氏曰學者之病在於未有灑然氷解凍釋處縱
 有力持不過茍免顯然尤悔而已學至氷解凍釋處
 方是實得
朱子答林湜謂近世學者或不能有所至病在一觀其
 外粗覘彷彿便謂吾已見之驟語雖知可悅而無以
 深得其味遂至半途而廢耳此後世通患可時時深
 省
延平云問學有未惬適處只求諸心若反身而誠清通
[004-15b]
 和樂之象見即是自得愚謂此正晬靣盎背處
孔子以先事後得為崇徳以先難後獲為仁盖欲學者
 求盡其性於難而不敢躐功於易所謂求在我者也
 董子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亦得聖門
 遺㫖
朱子自言初為學全無見成規模後來見李先生較説
 得有下落更縝宻今觀延平答問朱子議論誠有未
 安處得延平開悟郤又見得徹
[004-16a]
晦翁先生曰人若着些利害便不免開口告人郤與不
 學之人何異李先生説大段排遣不去只思古人所
 遭患難有大不可堪者持以自比則亦可以少安矣
伊川先生曰莫説道將第一等讓與别人且做第二等
 才如此便是自棄愚謂自古賢人多希聖亦只做得
 二等事若取法乎中斯為下矣
有識見者知富貴貧賤常變分不可易既能審而為之
 利害當其前輙復紛其念慮變其所守是不能以志
[004-16b]
 帥氣以義處命復同於小人之歸矣
横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訪物怪神姦此非難語孟子
 所謂知性知天則物之當有當無莫不心諭若欲委
 之無窮付之不可知則學為疑撓智為物昏而溺於
 怪妄必矣此正聖人道其常意隂陽壊戾物變横生
 皆事理之變故聖人不語也
君子徳存而性定其於顯晦榮辱不加焉於得失休戚
 不加焉有善不矜知過必改盖虚中無我務進益者
[004-17a]
 也反是得則驕泰以陵下失則忮忿以訕上善則表
 暴以自鳴過則文飾而掩覆理欲之闗善惡之幾决
 矣可不謹哉
君子未嘗無怨以公以直報之禮父之仇不戴天兄弟
 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共國其餘直報之而已矣言
 語之傷物我之形為私怨觀理忘怒斯已矣若以私
 忿傷公物欲翳明刻暴掩恕任厥横施而一之不足
 以酬也夫於人已何益之有
[004-17b]
易遯六二執用黄牛之革言堅守於遯不能易也語曰
 篤信好學而終之以隠以見當遯者貴明理義决去
 就伯夷太公其人也顔閔南容為次之丈人長沮之
 隠亦未為失只是多譏孔子
易晉六二晉如愁如難進者也故君子三揖而進以逺
 辱也
有子以孝弟為仁之本仁為萬善之長善為百順之名
 而孝弟又實行中之順徳也順故性中而粹徳和而
[004-18a]
 淳天理根基藹然發見推是心行之何不善之有若
 無孝弟則於父子天性已有物我睽隔持此凶徳而
 往陵上殘下無有紀極充類而至不作亂不已也可
 不戒哉
孔子以不為周南召南為靣牆盖不務本原尋路頭而
 欲施之家國天下自是通透推行不將去
伊川易家人傳云正倫理篤恩義家人之道也家人上
 九爻辭謂治家當有威嚴不先行於己則人怨而不服
[004-18b]
 又曰世人多慎於擇壻而忽於擇婦其實壻易見婦
 難知所繫甚重豈可忽哉
孔子以益者三友盖取以講學輔仁與易大象麗澤兊
 相表裏此友之倫所繫甚重不可一日缺也明道曰朋
 友講習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亦得此意
張子曰戲言出於思也戲動出於謀也蓋朋友而戲非
 克終之道孔子稱晏平仲善與人交只是久而能敬
 故傳曰敬徳之聚也
[004-19a]
程子以朋友忠告須以誠意孚於未言之前數則斯疎
 矣此非特處友亦得處己之道所謂忠與信正在裏
 許
程子謂曾㸃漆雕開已見大意愚謂曽㸃見得道理中
 物各付物意其氣象大漆雕開郤是見得道理中有
 未信處知體用大故曰已見大意
治經遺道伊川引韓子買櫝還珠遺了櫝中好物然猶
 知有經在後世治經求仕而遺經則所謂得魚忘筌
[004-19b]
 者是已可嘅夫
横渠謂多聞不足以盡天下之故盖學貴識得大段道
 理不在多聞多聞亦䘮志於吾身心實無所益若聖
 賢切要言行則不可不聞耳
程子以為文為玩物䘮志吕與叔以文似相如類俳優
 如將一物來玩弄心只在物上故䘮志俳優又以猥䙝
 之戲欲人之喜其失更逺矣
延平云聖賢言語但一綽㸔過便見道理者郤真意思
[004-20a]
 纔着意去㸔便蹉過了多大抵道理本平易不可過
 索深求也明道在倉中數椽事類此意
朱子答嚴時亨論性以孟子答告子一段言學者㸔書
 中義須同中識其所異異中識其所同然後聖賢之
 言通貫反覆都不相礙各説道理則互相逃閃終身
 間隔無復㑹通之時矣
朱子答孫季和云學校固不免為舉子文然亦須告以
 聖學門庭令弟子畧知脩己治人之實庶㡬於中或
[004-20b]
 有興起作將來種子
朱子答蔡季通云思索義理到紛窒處須是一切掃
 去放敎胷中空蕩蕩地了郤舉起一看便自覺得
 有下落處此得之李先生曽説來愚謂不特思索
 義理但存養應事亦須掃盡胷中雜念然後心
 體之虛明常存見得不差
又答吕子約云論孟中庸大學乃學問根本尤當一時
 致思以求其指意之所在今乃泛然讀之非所以慎
[004-21a]
 思明辯而究聖賢之淵源也愚謂論語為入門路數
 孟子作用處多大學本末備舉中庸要其歸極二
 書首挈綱領即知大義然其中間工夫次序義理精
 微非盡研窮融㑹不能浹洽也
又答尤叔晦云横渠先生言觀書有疑當濯去舊見以
 來新意此法最好
伊川先生云學者要自得六經浩渺難盡曉且見得路
 徑後各自立得一箇門庭歸去求之可也註云得路
[004-21b]
 徑則知趨向立門庭則有規模
孔子答或人問禘與言既灌而往不足觀註言魯君臣
 懈惰意若無所考盖郊禘非禮魯後世猶行之故方
 祭始灌地降神則所降之神皆非魯之所宜祀而其端
 已非禮矣大端既失雖以後之玉帛鐘鼓儀文升降
 亦將何觀至於問禘不知實為魯諱治天下如指掌
 則言周之禘禮之大者也治定制禮既立始祖之廟
 重其本原以為祭始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五年一禘
[004-22a]
 而以始祖配之盖以仁愛誠敬之心不忘其本泝流而
 源極於無窮其義極深逺又禘為次第有締合意
 與易萃卦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祖考渙而萃聚其
 精神之義同仁人孝子制作意義精微其理實侔造
 化以此格幽何幽不格以此動物何物不動運之以治
 天下眞猶反掌耳
朱子論東坡以舜禹避朱均慮其避足以致天下之逆
 至益避啓又謂其避之不度而無耻類以世俗不誠
[004-22b]
 之心度聖賢則凡辭讓者皆欲隂取而陽為遜避不
 自知其為非也愚謂蘇子文人喜為高論欲搜抉前
 人未言之意而不諒聖賢至公無我之實
程氏以帝王之學與儒士異尚儒生從事章句文義帝
 王務得其要措之事業然以大學明徳首言之則天
 子至於庶人其學未嘗異也但為俗儒務於章句恐
 帝王亦效其尤而忽於推行故不同耳
人所以不能自立者利與害驅之也所以計利害者
[004-23a]
 富與貴汩之也夫農工商賈各食其力利其利若無
 求於人而士以禮義為學反汩沒於富貴而弗能自
 振孰知吾性分之貴有榮於文繡㫖於膏梁所欲所
 惡真有甚於生死哉噫味孟子之言可以惕然深省
 矣
 
 
 
[004-23b]
 
 
 
 
 
 
 
 讀書劄記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