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master)


[343-1a]
欽定四庫全書
 歴代名臣奏議卷三百四十三
           明 楊士竒等 撰
  四裔
宋仁宗康定元年同知樞宻院事陳執中論西邉事宜
上奏曰臣伏見元昊乗天下乆不用兵而竊發西陲以
㳺兵而困勁卒用甘言而悦守臣一旦連犯亭障延安
幾至不保范雍納詭詐之説失扵戒嚴劉平任輕躁之
[343-1b]
心喪其所部上下紛擾逺近駭驚自金明李士彬族破
而㳂邉籬落大壊塞門至金明二百里須列修三城每
城屯精卒千人招土民為弓箭手宼大至則入保城壘
小至則自可驅逐每城選閤門祗候以上寨主都監别
以諸司使為蘆関一路都廵檢以填士彬之闕仍以兵
二千人為三寨之援使上下應接左右相顧為不可攻
之勢並邉熟羌乆居漢地未嘗逃徙者委邉臣拊存之
潜通賊謀反覆者破逐之至扵新附黠羌尤為難信議
[343-2a]
者欲結西域諸國為天兵之援且戎人貪而無親勝不
相下恐徒耗金帛而終誤指蹤涇原康奴滅藏大蟲巉
數族乆居内地常有翻覆之情更瞎氈以㳂邉廵檢彼
既不孝扵父安肯納忠扵國若交兵之際與賊互出首
尾則疆場之憂百倍扵前邉兵小屈皮膚之傷也民力
既窮腹心之疾也凡軍需一出扵民夫運而妻供父挽
而子荷道路愁歎井落空虚今復徧修城池欲如河北
之制及夏須成使神運之猶未及況民力乎當四路用
[343-2b]
兵之郊列城禦寇之地騎不並轡車不方軌唯涇州鎮
戍軍似少平易若不責外守而勞内營誠取笑狂童未
為上䇿大役既興春種不入食竭必亡力竭必亂嘯聚
千百惡黨相從小則掠道路大則攻縣鎮賊兵外擾群
盜内侵臣恐宵旰之憂不在扵一方矣請且修㳂邉城
池其次邉如延州之鄜同環慶之邠寜不過五七處量
為營葺則科率既減民力稍蘇仍須土兵漸減騎卒盖
土兵増則守禦有備騎卒減則轉餉可蠲優爵秩之科
[343-3a]
以誘兼并寛茶塩之法以邀入中静守以驕其心蓄鋭
以挫其鋒更須主張将臣使横議不及則忠臣得以盡
莭虎士得以忘生也
慶歴三年侍讀學士歐陽脩論廷議元昊通和事上奏
曰臣近有奏論今後軍國大事不須祕宻請集百官廷
議近聞元昊再遣使人将至闕下和之與否決在此行
竊計廟謀合思成筭臣謂此最大事也天下安危係之
今公卿大夫愛君憂國者人人各為陛下深思極慮唯
[343-3b]
恐廟堂之失䇿落敵人之奸謀衆口紛紜互有論議一
曰天下困矣不和則力不能支少屈就之可以紓患一
曰羌夷險詐雖和而不敢罷兵則與不和元無異是空
抱屈就之羞全無紓患之實一曰自屈志講和之後不
過退而休息練兵訓卒以為後圗然此亦必不能者只
以河朔之事可知盖敵纔和之後便忘發憤因循弛廢
為患轉深縱使元昊稱臣西邉減費不弛武備不忘後
圗然猶有大可憂者北敵将攬通和之事以為己功過
[343-4a]
有邀求遂興兵革是暫息小患扵関西復生大患扵河
北臣忝為耳目之官見國有大事旁採外論所聞如此
異同然大抵皆謂就和則難不和則易不和則害少和
則害多然臣又不知朝廷之意其議云何臣見漢唐故
事大事必須廷議盖以朝廷示廣大不欲自狭謀臣思
公共不敢自強故舉事多臧衆心皆服伏思國家自兵
興以来常祕大事初欲隱藏護惜不使人知及其處置
乖違豈能掩蔽臣謂莫若採大公之議收衆善之謀待
[343-4b]
其都無所長自用廟謀固亦未晚其元昊請和事伏乞
扵使人未至之前集百官廷議臣只自朝夕已来諸䖏
詢訪已聞衆説如此若使並集扵廷各陳所見必有長
䇿以禆萬一
脩又論元昊来人不可令朝臣管伴状奏曰臣風聞朝
㫖欲以殿中丞任顓管伴元昊遣来一行人等臣竊知
元昊此来全無好意不肯稱臣索物太多其志不小乃
是欲以強相迫脅爾朝廷既不能從則待其来人凡事
[343-5a]
不可過分至扵禮數厚薄賜與多少雖云事小不足較
量然扵事體之間所係者大凡兵交之使来入大國必
須窺伺将相勇怯覘察國家強弱若見朝廷威怒未息
事勢未削必内憂斬戮次恐拘㽞使其偶得生歸自為
大幸則我弱形未露壮論可持今若便損國威過加厚
禮先為自弱長彼驕心使其知我可欺則議論愈難合
矣必欲成就其事尤須鎮重為先況其議必不成可惜
空損事體前次元昊来人至少朝廷只以一班行待之
[343-5b]
今来漸多遂差朝士若其後次来者漸盛則必須差近
侍矣是彼轉自強我轉自弱況聞邵良佐昨来徃彼僅
免屈辱而還則彼雖蕞爾不為無謀今其来人必須極
騁辭辯以圗相勝若能先薄其禮以折之亦挫之一端
也其元昊来人欲乞更不差人管領送置驛中不須急
問至扵監視饋犒傳道語言一了事班行足矣臣料今
國家若不能曲從其意即不須尊寵来人厚加禮遇元
昊不免出兵攻寇逞彼忿心等是不和何必自虧事體
[343-6a]
不若急修邉備以圗勝筭
脩又論西賊議和利害状奏曰臣伏自如定等到京以
来竊聞朝議必欲令其稱臣然後許和乃國家大計廟
堂得䇿盖由陛下至聖至明不茍目前之事能慮向去
之憂斷自宸衷決定大議然數日来風聞頗有不識之
人妄陳愚見不思逺患欲急就和臣雖知必不能上惑
聖聦然亦慮萬一少生疑沮則必壊已成之計臣職在
言責理合辨明伏自西賊請和以来衆議頗有同異多
[343-6b]
謂朝廷若許賊不稱臣則慮北敵别索中國名分此誠
大患然臣猶謂縱使賊肯稱臣則北敵尚有邀功責報
之患是臣與不臣皆有後害如不得已則臣而通好猶
勝不臣然扵後不免也此有識之士憂國之人所以不
願急和者也今若不許通和不過懼賊来寇耳且數年
西兵遭賊而敗非是賊皆善戰盖由我自繆謀今如遣
范仲淹處置邉防稍不失所則賊之勝負尚未可知以
彼驕兵當吾整旅使我因而獲勝則善不可加但得兩
[343-7a]
不相傷亦足挫賊鋭氣縱仲淹不幸小敗亦所失不至
如前後之戰是比扵通和之後别有大患則所損猶少
此善筭之士見逺之人所以知不和害小而不懼未和
也臣謂方今不羞屈志急欲就和者其人有五一曰不
忠扵陛下者欲急和二曰無識之人欲急和三曰姦邪
之人欲急和四曰疲兵懦将欲急和五曰陕西之民欲
急和自用兵以来居廟堂者勞扵斡運在邉鄙者勞扵
戎事若有避此勤勞為欲陛下屈莭就和而自偷目下
[343-7b]
安逸他時後患任陛下獨當此臣所謂不忠之臣欲急
和者也和而偷安利在目下和後大患伏而未發此臣
所謂無識之人欲急和者也自兵興以来陛下憂勤庶
政今小人但欲茍和之後寛陛下以太平無事而望聖
心怠事因欲進其邪佞惑亂聦明大抵古今人主憂勤
小人所不願也此臣所謂姦邪之人欲急和者也屢敗
之軍不知得人則勝但謂賊来常敗此臣所謂懦将疲
兵欲和者也此四者皆不足聽也唯西民困乏意必望
[343-8a]
和請因宣撫使告以朝廷非不欲和而賊未遜順之意
然後深戒有司寛其力役可也其餘一切小人無識之
論伏望聖慈絶而不聽使大義不沮而善筭有成則社
稷之福也
脩又論西賊議和請以五問詰大臣状曰右臣伏見張
子奭奉使賊中近已到闕風聞賊意雖肯稱臣而尚有
數事邀求未審朝廷如何䖏置臣聞善料敵者必揣其
情偽之實能知彼者乃可制勝負之謀今賊非難料難
[343-8b]
知但患為國計者昧扵逺見落彼姦謀茍一時之暫安
召無涯之後患自為削弱助賊姦謀此左傳所謂疾首
痛心賈誼所以太息慟哭者也今議賊肯和之意不過
兩端而已欺罔天下者必曰賊困窘而求和稍能曉事
者皆知賊權詐而可懼若賊實困窘則正宜持重以裁
之若知其詐謀則豈可厚以金繒助成姦計昨如定等
回但聞許與之數不過十萬今子奭所許乃二十萬仍
聞賊意未已更有過求先朝與契丹通和只用三十萬
[343-9a]
一旦劉六符軰来又添二十萬今昊賊一口許二十萬
到他日更来又須一二十萬使四夷窺見中國廟謀勝
筭惟以金帛告人則邈川首領豈不動心一旦興兵又
須三二十萬生民膏血有盡外裔貪婪無厭引之轉来
何有限極今已許之失既不可追分外過求尚可抑絶
見今北敵徃来尚在㳂邉市易豈可西蕃絶逺須要直
至京師只用此詞自可拒止至如青塩弛禁尤不可從
扵我雖所損非多在賊則為利甚博況塩者民間急用
[343-9b]
既開其禁則公私徃来姦細不分若使賊捐百萬之塩
以啗邉民則數年之後皆為盜用矣凡此三事皆難允
許今若只為目下茍安之計則何必愛惜盡可曲從若
為社稷乆逺之謀則不止目前須思後患臣願陛下試
發五問詢扵議事之臣一問西賊不因敗衂忽肯通和
之意或用計困之使就和乎或其與北敵連謀而偽和
乎二問既和之後邉備果有徹而寛國用乎三問北使
一来與二十萬西人一去又二十萬從今更索又更與
[343-10a]
之凡廟謀為國計者止有此䇿而已乎四問既和之後
能使北敵不邀功責報乎敵或一動能使天下無事乎
五問元昊一議許二十萬他日保更不邀求乎他日有
求能不更添乎陛下赫然以此五事問之萬一能有説
焉非臣所及若其無説則天下之憂從此始矣方今急
和繆議既不可追許物已多必不能減然臣竊料元昊
不出三五年必更别猖獗以邀増添而将相大臣只如
今日之謀定須更與添物若今日一頓盡與則他時何
[343-10b]
以添之故臣願惜今日所求其如西賊雖和所利極鮮
若和而復動其患無涯此臣前後非不切言今無及矣
伏望陛下留意而思之且可不與彼若實欲就和雖不
許此亦可若實無和意與之適有後虞
四年脩改右正言論與西賊大斤茶劄子曰臣伏覩昨
者西賊来議通和朝廷許物數目不少内茶一色元計
五萬斤縁中國茶法大斤小斤不同當初擬議之時朝
廷謀慮不審不曽明有指定斤數竊慮西賊通和之後
[343-11a]
須要大斤若五萬斤大斤是三十萬小斤之數如此則
金帛二十萬茶三十萬乃是五十萬物真宗時契丹大
舉至澶州只用三十萬物三十年後乗國家用兵之費
兩國交爭方添及五十萬今元昊一隅之敵一口便與
五十萬物臣請畧言為國家大患一兩事不知為國計
者何以䖏之三十萬斤之茶自南方水陸二三千里方
至西界當今民力困乏陛下不耻屈志就和本為休民
息力若嵗般輦不絶只此一物可使中國公私俱困此
[343-11b]
大患一也計元昊境土人民嵗得三十萬茶其用已足
然則兩榷場捨茶之外須至别将好物博易賊中無用
之物其大患二也契丹常與中國為敵國指元昊為小
邦若見元昊得物之數與彼同則須更要増添何以應
副不過云茶不比銀絹本是麄物則彼必須亦要十數
萬大斤中國大貨利止扵茶塩而已今西賊一嵗三十
萬斤北敵更要三二十萬中國豈得不困此其大患三
也昨與西賊議和之初大臣急欲事就不顧國家利害
[343-12a]
唯恐許物不多及和議将成契丹語洩兩府方有悔和
之色然許物已多不可追改今天幸有此一事尚可罷
和臣乞陛下特召兩府大臣共議保得乆逺供給四夷
中國不困則雖大斤不惜若其為患如臣所説不至妄
言即乞早議定計
脩又論乞不遣張子奭使元昊劄子曰臣竊聞昊賊来
人議論數日全無遜順之意朝廷又欲遣張子奭復徃
賊中仍聞且只在延州伺候賊意待其来迎方敢前進
[343-12b]
不知果有如此議否若實有之大為不便臣謂方今兩
議未決正是各爭名分之時尤不可自虧事體元昊既
見朝廷議論不合必料邉防須為凖備其偽以好辭来
迎子奭使我望和而少弛然後不意以出攻子奭或被
拘㽞或遭虐害以為中國萬世之辱則悔何及焉雖不
如此使子奭端坐延州不来省問欲歸則又慮来迎乆
待則寂然無報進退不得何耻如之盖元昊已與中國
三次商量必知難合子奭之徃又别無議論未盡之事
[343-13a]
彼不求相見則扵臣二説慮有一焉臣不知朝廷以昊
賊為可臣乎不可乎若有可臣則自當以重兵壓境仍
選忠厚知謀之士直入賊中説令臣伏如其不可則何
必遣人或但欲遷延嵗月不拒絶之則只當因如定之
回賜以甘言許其厚賂諭以若能遜順則使通意邉臣
俟得其實然後定議乃是未絶其来之意也不可令天
子使臣待賊命而進退萬一遭其拒絶或被拘執則扵
事無益空損國威為今計者不若速遣范仲淹嚴備邉
[343-13b]
境徐放如定等還當自為謀以求勝筭
脩又論元昊不可稱吾祖劄子奏曰臣伏見如定等来
西賊欲稱吾祖嚮聞朝議已不許之今日風聞議却未
定不知虚的深切驚憂且吾祖兩字是何等語便當拒
絶理在不疑安有未定之説哉夫吾者我也祖者俗所
謂翁也今匹夫臣庶尚不肯妄呼人為父若欲許其稱
此號則今後詔書須呼吾祖是欲使朝廷呼蕃賊為我
翁矣不知何人敢開此口且蕃賊撰此名號之時故欲
[343-14a]
侮玩中國而已今若得其稱臣則此二字尤須論辨今
自元昊以下名稱官號皆與我異若蕃語兀卒華言吾
祖則今賊中每事自用彼法安得惟扵此號獨用華言
而不稱兀卒且彼扵我稱臣而使我呼為祖扵禮非便
故當以此折之可也朝廷自有西事以来處置乖方取
笑扵人者多矣未有如此一事最可笑也竊慮小人妄
有議論伏乞拒而勿聽
脩又論孫抃不可使契丹劄子曰臣伏見差孫抃等充
[343-14b]
契丹人使臣謂朝廷新遭契丹侮慢陵辱之後必能發
憤每事掛心凡在機宜合慎措置及見抃等被選乃知
忘忽慮患依舊因循今西賊議和事連北敵中間屢牒
邉郡来問西事了與未了今専使到彼必先問及應對
之際動関利害一言茍失為患非輕豈可四人之中令
抃先徃抃本蜀人語音訛謬又其為性静黙自安軍國
之謀未嘗與議凡闗機事多不諳詳臣聞古者遣使最
號難才不授以辭許其専對盖取其臨事而敏應卒無
[343-15a]
窮今抃既不可預教以言則将何以應卒茍一踈脱取
笑四夷其孫抃欲乞不令出使或恐中書不能逆抃人
情尚執前議即乞别令一人言語分明料知朝廷事者
先徃貴不誤事且契丹君臣頗為強黠中國常落其計
不可不知今欲雪前耻雖知未能其如後患豈可不慮
伏望聖慈早令兩府别議
脩知諫院又論乞放還蕃官胡繼諤劄子曰臣竊見朝
廷前嵗以延州蕃官胡繼諤因為邉臣所疑移入内地
[343-15b]
見任亳州都監以子守清悉領父之諸部風聞近為不
服亳州水土死亡却家族身又疾病曽有奏陳乞移一
京西地凉之處臣謂方今西鄙用兵之際朝廷宜廣推
恩信撫御蕃夷既欲守清盡死扵邉疆當厚遇繼諤保
全其家族豈有既任其子又疑其父繼諤求遷内地其
實異鄉雖曰居官乃是囚繫致其失所身病家亡況彼
初心又無顯過在繼諤之身已有幽囚寃枉之嘆扵守
清之分又失駕馭豪傑之方萬一繼諤疾病死而不歸
[343-16a]
守清父子之心豈得無恨反視中國乃為世讎必與邉
陲别生患害其餘部族亦必離心國家自用兵以来凡
有計謀未聞勝筭尤扵招撫蕃夷之術常失恩威致使
離叛者多皆願附賊在扵繼諤䖏置特乖臣欲乞因其
有請召至京師與雪前疑厚加禮遇放還本族示以推
誠守清得父子復完必思盡莭繼諤感國家之遇必有
所施若朝廷猶以為疑即乞先以此意詔問守清計其
必無棄父之理若彼自不欲其歸則他日可無後患
[343-16b]
四年脩又論乞與元昊約不攻嘉勒斯賚劄子曰臣風聞
魚周詢余靖孫抃等奉使北敵皆有事宜為北敵中詰
問元昊通和之意将来必須因此别與朝廷生患又聞
敵人已欲議移界至漸示相侵禍亂之萌其端可見臣
自去年春始䝉聖恩擢在諫列便值朝廷與西賊初議
和好臣當時首建不可通和之議前後具奏状劄子十
餘次論列皆言不和則害少和則害多利害甚詳懇切
亦至然天下之士無一人助臣言朝廷之臣無一人採
[343-17a]
臣説今和議垂就禍胎已成而韓琦自西来方言和有
不便之状余靖自北至始知敵利急和之謀見事何遲
雖悔無及當臣建議之際衆人方欲急和以臣一人誠
難力奪衆議今韓琦余靖親見二邊事宜中外之人亦
漸知通和為患臣之前説稍似可採但願大臣不執前
議早肯回心則扵後悔之中尚有可為之理昨来許賊
之物數已太多然尚有禁青塩還侵地等事非賊所利
幸其因此自絶不遣人来朝廷深戒前非慎自持重因
[343-17b]
而罷議不落賊計則轉禍為福後䇿可為若賊志愈驕
貪心未滿復遣人使更有須求則假此為名亦可拒絶
今通和之事為中國之患大為二冦之利深萬一西賊
貪深利而不惜侵地更無他求急来就和則此時取舍
便繫安危陛下宜詔執議之臣定果決之計認賊肯和
之意知我害彼利之謀尤須多方以事拒絶臣計西賊
無故而請和者不止與北敵通謀共困中國兼欲詐謀
欵我併力以吞嘉勒斯賚摩戬轄戬之類諸族地大力盛
[343-18a]
然後東向以攻中國耳今若未有他計拒其和則當賜
以詔書言嘉勒斯賚等皆受朝廷官爵父子為國蕃臣今
若講和則不得攻此數族且攻此數族是賊本心所貪
聞我此言必難聽約用此為説亦可觧和臣所以區區
惟願未和者盖臣愚慮知不和患輕易為䖏置和後患
大不可枝梧臣前後奏章論列已備此乃天下安危大
計聖心日夜所憂臣為言事之官見利害甚明若不極
言罪當誅戮伏望聖慈特賜省覽
[343-18b]
脩為河北轉運使上奏曰臣伏見契丹宣徽使劉三嘏
挈其愛妾兒女等七口向化南歸見在廣信軍聽候朝
㫖竊慮朝廷只依常式投来人等依例約囬不納國家
大患無如契丹自四五十年来智士謀臣晝思夜筭未
能為朝廷出一竒䇿坐而制之今天與吾時使其上下
乖離而親貴臣忽来歸我此乃陛下威徳所加祖宗社
稷之福竊慮憂國之臣過有思慮以謂納之别恐引惹
臣請畧陳納之却之二端利害伏望聖慈裁擇其可徃
[343-19a]
年山遇捨元昊而歸明邉臣為國存信拒而遣之元昊
甘心山遇盡誅其族由是河西之人皆怒朝廷不納而
痛山遇以忠而赤族吾既自絶西人歸化之路堅其事
賊之心然本欲存信以懐元昊而終至叛逆幾困天下
是拒而不納未足存信而反與賊堅人心此已驗之効
也其後朝廷悟其失計歸罪郭勸悔已難追矣此事不
逺可為鑒戒伏望陛下思之此不可拒而可納一也三
嘏是契丹貴臣秉莭鉞兼宣徽可謂至親且貴矣一旦
[343-19b]
君臣離心走而歸我是彼國中大醜之事必須掩諱不
使人聞必不敢明言求之扵我此其可納二也況彼来
投又無追者相繼既絶蹤跡别無明驗雖欲索之扵我
難以為辭此其可納三也三嘏既彼之貴臣彼國之事
無不與知今既南来則彼之動静虗實我盡知之可使
契丹日夕懼我攻取之不暇安敢求索扵我自起兵端
若使契丹疑三嘏果在中國則三四十年之間卒無南
向之患此又納之大利其可納四也彼既窮来歸我若
[343-20a]
懼而遣之使其受山遇之禍則幽燕之間四五十年来
心欲南向之人盡絶其歸路而堅其事敵之心思為三
嘏報仇於中國又終不能固契丹之信此為誤計其失
尤多且三嘏在中國則契丹必盡疑幽燕之人是其半
國離心常恐向背凡契丹南寇常藉幽燕使其盡疑幽
燕之人則可無南寇之患此又可納大利五也古語曰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不可失之機也其劉三嘏伏望
速降宻㫖與富弼令就近安存津送赴闕惟乞决扵睿
[343-20b]
斷不惑羣言
嘉祐二年脩又上奏曰臣伏見契丹所遣汎使専為御
容而来中外之議皆謂前嵗既已許之扵理不可中止
失扵不早踐言至彼非時遣使及朝夕以来傳聞頗異
或云大臣共議欲遂拒而不與若然則臣恐釁隙之端
自此而始禍患之起未易遽言大凡為國謀事者必先
明信義審曲直酌人情量事勢四者皆得然後可以不
疑茍一有未然尚恐敗事況四者俱失豈可不思契丹
[343-21a]
與中國通盟乆矣而嚮来宗真特扵信好自表慇懃别
有家書繼以畫像聖朝納其来意許以報之而乃遷延
至今遂欲食言而中輟是則彼以推誠結我我以不信
待之失信傷義甚非中國待外裔之術而又其曲在我
使彼易以為辭自南北通和以来信問徃復之際每扵
報答常從優厚假借既乆其心已驕況此畵像之来特
表慇懃之意是則扵平常之禮厚報以驕之慇懃之来
則不報以沮之沮之彼必怒不報彼必耻懐耻畜怒何
[343-21b]
所不為此人之常情也許其父不許其子厚薄之際此
亦人情之難處也臣竊見契丹来書初無寒温問候之
言直以踐言孤約為説其意在於必得若此時被沮勢
必更来事既再三豈能堅執若待其失扵遜順已成釁
隙然後與之則重為中國之辱又使異域謂中國難以
恩意交惟可以勢力脅因之引惹别有他求則為後患
何可涯哉今彼主雖弱而中國邉備未完廟謀未勝未
可生事而欲執我曲彼直之義以起戎而結禍夫察彼
[343-22a]
事勢必不能中止量我事勢又未能必沮之臣故曰四
者俱失也臣又聞北使入境之日地震星殞變異非常
先事深防猶恐不及失計招禍豈可自為臣願聖慈出
扵獨斷勿沮其善意無失我信言臣今欲乞回諭敵中
告以如約直候今冬因遣常使時與之則扵事體稍便
伏乞速下兩府商議上繫國家利害臣不敢不言
寳元二年吳育論元昊不足以臣禮責上奏曰臣聞聖
人統御之䇿夷夏不同雖有荒遐之君向化賔服終待
[343-22b]
以外臣之禮羈縻勿絶而已或一有背叛来則備禦去
則勿追盖異俗殊方置之度外不足以臣禮責之今元
昊若止是抄掠邉隅當置而不問若已見叛状必須先
行文告以詰其由若是同中國叛臣即加征討大凡兵
家之勢征討者貴在神速守禦者利在持重況夏人之
性唯事剽急因而偽遁多誤王師武夫氣鋭輕進貪功
或陷誘詐之機今但明烽候堅壁清野以挫剽急之鋒
而徐觀其勢此乃廟堂之逺筭也
[343-23a]
仁宗時契丹與元昊搆兵元昊求納欵契丹使来請勿
納元昊朝廷未知所荅育為禮部郎中因上疏曰契丹
受恩為日已乆不可納一叛羌失繼世兄弟之懽今二
蕃自闘闘乆不觧可觀形勢乗機立功萬一過計亟納
元昊臣恐契丹窺兵趙魏朝廷不得元昊毫髪之助而
太行東西且有烟塵之警矣宜使人諭元昊曰契丹汝
世姻一旦自絶力屈而歸我我所疑也若無他者當順
契丹如故然後許汝歸欵告契丹曰已詔元昊如能投
[343-23b]
謝轅門即聽内附若猶堅拒當為討之如此則彼皆不
能歸罪我矣扵是召兩制出契丹書令兩制同上對不
易育議
西鄙厭兵元昊請和議増嵗賜右正言余靖言景徳中
契丹舉國興師直抵澶淵先帝北征渡河止捐金繒三
十萬與之今元昊戰雖累勝皆由将帥輕敵易動之故
數年選将練兵始知守戰之備而鋭意觧仇所予至二
十六萬且戎事有機國力有限失之於始雖悔何追夫
[343-24a]
以景徳之患近在封域之内而嵗賜如彼今日之警逺
在邉鄙之外而嵗賜如此若元昊使還益有所許契丹
聞之寜不生心無厭之求自此始矣儻移西而備北為
禍更深但思和與不和皆有後患則不必曲意俯徇以
貽國羞
宋祁議西人劄子曰臣伏見元昊遣使進納誓書西人
在館以待荅報伏知朝廷議欲降詔遂相開納止㽞冊
命未便舉行又聞余靖使回北敵謂本朝若必行元昊
[343-24b]
封冊勿令使命深入恐契丹兵馬一例殺傷又其答書
有俟平定西鄙遣人来報之意此皆含糊未決之辭包
姦畜怨之語也臣愚不敏不知大計竊謂機危之㑹理
須審思事脱一失悔将難救且西北二冦連兵構難中
國之利也方當整勒兵馬隂拱髙視候其大傷小亡乃
可以逞今若便許元昊同其誓文則二國要約固已先
定不待封冊方正君臣如此則元昊之貢獻必且續至
朝廷之金幣亦便頒分假使北兵能勝西則契丹必歸
[343-25a]
曲朝廷以謂撫彼叛臣逆其来信負力悖慢勢必稱兵
而元昊得朝廷誓詔必且取重外鄙市怨耶律肆其狡
獪因為間諜得我金幣以救敗亡是乃紓賊禍扵一時
嫁冦怨扵中國矣使西能勝北則二冦之怨必深契丹
士力更當讎賽則朝廷却與元昊歡盟厚賂安得不動
其情哉契丹之怨朝廷益深則元昊之結朝廷益固者
非謂與我為金石交也彼賊藉我之賄假我之援全境
激敵以誓刼我使吾邉戎束手瞪目熟視流散不得侵
[343-25b]
略然後從容觀望養成其威斯其謀也臣又料契丹積
怨成仇因而遷怒未能得志扵元昊先且取償扵河北
避強擊弱有何不可是朝廷免西鄙之小衂結北方之
巨釁輕重之擇安得不懐且契丹言恐一例殺傷又云
俟平定西鄙此何等語朝廷忽而不計邪臣伏見元昊
誓書中要結天地誓及子孫言雖夸險勢亦窘急何者
彼盖廹契丹之用兵畏我境之乗便略其邉寨取其老
小重復詛誓務在速成必知朝廷已賜開許不肯先違
[343-26a]
信誓則彼一心捍北永無東顧之虞此賊昊之計事在
目前確然可辨臣以為當今計者不如且遣彼使賜以
存問詔書詰難誓文更令脩正遷延来徃以賖後期兼
令雄州騰報敵帳俟其雄雌之決更議拒納之宜撫西
懐北兩得其便伏望略回聖慮一賜財擇
知諫院司馬光論環州事宜状曰右臣竊知環州熟户
蕃部屯聚攻刼殺傷兵民雖荒遐之衆未易屈服
則驕急之則叛固其常性亦由将吏恩不能懐威不能
[343-26b]
服信不能結勇不能斷平居無事則擾之使亂及其陸
梁又不能制是使逺人順服王化則侵苦不安桀驁鴟
張則富饒熾大凡邉境所以多事未有不由此也夫以
属國小敵背誕不恭而國家不能擒討使西北二冦聞
之豈不益有輕漢之心伏望陛下特詔陕西不干礙監
司體量蕃部所以叛亂之因若果由将吏撫御乖方所
致即乞明行誅責以謝邉民更選良将能吏有方畧者
使之鎮遏分别蕃部善惡附順者撫而安之以壊散其
[343-27a]
黨悖逆者討而誅之使永乆懾服不然臣恐其日月浸
深罪惡愈重自知不為朝廷所容将外連西夏内結諸
部黨與益衆氣燄益大乃為朝廷旰食之憂非特尋常
盗竊而已也
英宗即位司馬光為殿中侍御史論夏國入吊劄子曰
臣伏聞夏國所遣使人前日不肯門見固求入對朝廷
不許勒歸舘舍臣愚竊以陛下繼統之初四夷之人皆
欲奉望天表窺覘聖徳又聞曏曽不安意謂未能視朝
[343-27b]
所以外裔之心敢爾桀黠今若深閉固拒不聽入見則
必疑有所隠避益足使之驕慢況即日陛下已御正殿
臣謂何惜紫庭數歩之地使之稽首拜伏瞻仰清光庶
幾得識陛下神武之姿知必能鎮服四海歸至其國轉
相告語使其輕驟之衆心服氣沮不敢窺邉此所謂上
兵伐謀不待戰而屈敵者也
同知諫院吕誨請重造蕃部兵帳上奏曰臣聞兵家之
説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此居恒之深
[343-28a]
戒也國家承平日乆自元昊納欵兵防不葺邉備皆弛
臣切謂最可憂者陕西四路熟户蕃部乆失制馭将恐
籬落盡隳亭障不固邉事或起必為深患昨聞保安軍
蕃官胡守清身死後有弟擦也香扵前年走投夏國乞
兵却来本族界上招誘自已手下人馬及扵次年春西
界賊馬来攻掠胡守清地界熟户相殺經畧司亦曽差
官檢驗戰場胡守清弟守中相繼走投西界保安軍累
行公牒取索得守中等雖已䖏斬訖柰何人情攜貳其
[343-28b]
必有因多是蕃官侵牟或即首領酷暴良亦主管兵官
失恩威制馭之然也況胡守清族下從来富庶人馬強
壮鄜延倚以為固若朝廷更不為存䘏則人不安居又
焉知其他蕃部不有擦也香守中之志萬一倡率皆逃
邉城危矣如李金明三十餘族向時失扵存撫盡為元
昊以利招誘逐部首領臨陣皆無闘意故李金明失利
王師陷没至今邉人以為深痛昔四路所管熟户不下
數十萬人自寳元用兵以来相繼陷没十無四五存焉
[343-29a]
復慶歴以後兵帳未嘗改造二十年間逃亡死損不可
勝數忽有調發何憑㸃集足見邉臣因循積弊為日深
矣況蕃部雖居漢界自来田業並是父子相承典買住
佃但無徭賦此外别不霑恩唯首領薄有俸錢遇戰陣
則首當前鋒計其實效勝正兵逺甚居無事之際尤宜
存撫逐部族今所存者却有外来散户依附其間或是
連親或即庸力混雜居䖏例各年深察其情意未有不
願為漢民者是彼有鄉順之心而我失羈縻之䇿爾儻
[343-29b]
不收附兵籍徒使蕃息扵王土非但緩急不得其用而
又容庇在内使徃来作過此必然之事不可不慮也臣
欲乞朝廷委自四路帥臣選差有心力官員與逐䖏州
縣堡寨勒本部蕃官供析見在人數未附籍者與舊管
人一䖏造帳收係或逐䖏更有係官閒田盡令均匀給
受候造帳了畢應舊管蕃官及蕃族首領各與轉資酬
奨所貴窮邉人衆仰戴國恩樂其效用各盡死莭況蕃
族首領自来給俸至薄軍主都虞侯每月不過二貫文
[343-30a]
以次等級從而可知雖遷轉一二資無所損費推是恩
信結之必固兼大段添收得人數庶㡬邉防籬落漸次
修葺所有胡守中等逃背因由伏乞指揮下隣路宻切
體量詣實本地分主管官貟乞重行責降所貴今後邉
臣撫存蕃部不敢懈慢今来因胡守中等逃背㸃檢蕃
部整齊兵帳不為生事扵體甚便
治平初知桂州陸詵言交州来求儂宗旦男日新及欲
取温悶洞等地帝問交趾扵何年割據輔臣對曰自唐
[343-30b]
至徳中改安南都護府梁貞明中土豪曲承美専有此
地韓琦曰向以黎桓叛命太宗遣将討伐不服後遣使
招誘始效順交州山路嶮僻多潦霧瘴毒之氣雖得其
地恐不能守也
治平二年叅知政事歐陽脩論西邉可攻四事上奏曰
臣伏見諒祚狂僭釁隙已多不越嵗年必為邉患臣本
愚庸不逹時機輙以外料敵情内量事勢鑒徃年已驗
之失思今日可用之謀雖兵不先言俟見形而應變然
[343-31a]
坐而制勝亦大計之可言謹具條陳庶裨萬一臣所謂
外料敵情者諒祚世有夏州自彛興克叡以前止扵一
鎮五州而已太宗皇帝時繼捧繼遷始為邉患其後遂
陷靈塩盡有朔方之地盖自淳化咸平用兵十五餘年
既不能剪滅遂務招懐適㑹繼遷為潘羅支所殺其子
徳明乃議歸欵而我唯以恩信復其王封嵗時俸賜極
扵優厚徳明既無南顧之憂而其子元昊亦壮遂併力
西攻回紇拓地千餘里徳明既死地大兵強元昊遂復
[343-31b]
背叛國家自寳元慶歴以後一方用兵天下騷動國虚
民弊如此數年元昊知我有厭兵之患遂復議和而國
家待之恩禮又異扵前矣號為國主僅得其稱臣嵗予
之物百倍徳明之時半扵契丹之數今者諒祚雖曰狂
童然而習見其家世所為盖繼遷一叛而復王封元昊
再叛而為國主今若又叛其志可知是其欲自比契丹
抗衡中國以為鼎峙之勢爾此臣切料敵情在此也夫
所謂内量事勢者盖以慶歴用兵之時視方今邉備較
[343-32a]
彼我之虚實強弱以見勝敗之形也自真宗景徳二年
盟北敵扵澶淵明年始納西夏之欵遂務休兵至寳元
初元昊復叛盖三十餘年上下安扵無事武備慶而不
修廟堂無謀臣邉鄙無勇将将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
戰陣器械朽腐城郭隳頽而元昊勇鷙桀黠之徒也其
包蓄奸謀欲窺中國者累年矣而我方恬然不以為慮
待其謀成兵具一日反書来上然後茫然不知所措中
外震駭舉動倉惶所以用兵之初有敗而無勝也而朝
[343-32b]
廷用韓琦范仲淹等付以西事極力經營而勇夫鋭将
亦因戰陣稍稍而出數年之間人謀漸得武備漸修似
可枝梧矣然天下已困所以屈意忍恥復與之和此慶
歴之事爾今則不然方今甲兵雖未精利不若徃年之
腐朽也城壘粗嘗修緝不若徃年之隳頽也土兵藩落
増添訓練不若徃年之寡弱驕怠也大小将校曽經戰
陣者徃徃尚在不若徃年魏昭炳夏随之徒膏粱子弟
也一二執政之臣皆當時宣力者其㽞心西事熟矣不
[343-33a]
若徃年大臣茫然不知所措者也盖徃年不知邉事之
謀臣馭不識干戈之将用驕兵執朽器以當桀黠新興
之徒此所以敗也方今謀臣武将城壁器械不類徃年
而諒祚狂童不及元昊逺甚徃年忽而不思今又已先
覺可以早為之備茍其不叛則已若其果叛未必不為
中國利也臣謂可因此時雪前耻收後功但顧人謀如
何爾若上憑陛下神威睿筭係纍諒祚君臣獻扵廟社
此其上也其次逐狂徒扵黄河之北以復朔方故地最
[343-33b]
下盡取山界奪其險而我守之以永絶邉患此臣内量
事勢謂或如此臣所謂鑒徃年已驗之所失者其小失
非一不可悉數臣請言其大者夫𦍑戎變詐兵交陣合
彼佯敗以為誘我我貪而追之或不虞横出而為其所
邀或進陷死地而困扵束手此前日屢敗之戒今明習
兵戰者亦能知之此雖小事也亦不可忽所謂大計之
繆者攻守之䇿皆失爾臣視慶歴禦邉之備東起麟府
西盡秦隴地長二千餘里分為路者五而分為州為軍
[343-34a]
者二十有四而軍州分為寨為堡為城者又幾二百皆
須列兵而守之故吾兵雖衆不得不分所分既多不得
不寡而賊之出也常舉其國衆合聚為一而来是吾兵
雖多分之而寡彼衆雖寡聚之為多以彼之多擊吾之
寡不得不敗也此城寨之法既不足自守矣而五路大
将軍所謂戰兵者分在二十四州軍欲合而出則懼後
空而無備欲各㽞守備而合其餘則數少不足以出攻
此當時所以用兵累年終不能一出者以此也夫進不
[343-34b]
能出攻退不能自守是謂攻守皆無䇿者徃年已驗之
失也臣所謂可用之謀者在定出攻之計爾必用先起
制人之術乃可以取勝也盖列兵分地而守敵得出而
撓扵其間使我處處為備常如敵至師老粮匱我勞彼
逸昔周世宗以此䇿困李景扵淮南昨元昊亦用此䇿
以困我之西鄙夫兵分備寡兵家之大害也其害常在
我以逸待勞兵家之大利也其利常在彼所以徃年賊
常得志今誠能反其事而移我所害者予敵奪敵所利
[343-35a]
者在我則我當先為出攻之計彼疲扵守禦則我亦得
志凡出攻之兵勿為大舉我每一出彼必呼集而来拒
彼出扵東則别出其西我歸彼散則我復出而又集我
以五路之兵畨休出入使其一國之衆聚散奔走無時
暫停則無不困之敵矣此臣所謂方今可用之謀也盖
徃年之失在守方今之利在攻昔至道中亦嘗五路出
攻矣當時将相為謀不審盖欲攻逺鄙方強之國不先
以謀困之而直為一戰必取之計大舉深入所以不能
[343-35b]
成功也夫用兵難事也故謀既審矣則其發也果故能
動而有成功也凡用兵之形勢有可先知者有不可先
言者臣願陛下遣一重臣出而廵撫徧見諸将與熟圗
之以定大計凡山川道路畨漢歩騎出入所宜可先知
者悉圗上方畧其餘不可先言付之将帥使其見形應
變因敵制勝至諒祚之所為宜先屈意含容而曲就之
既以驕其心亦少緩其事以待吾之為備而且嚴戒五
路訓兵選将利器甲蓄資粮常具軍行之計待其反書
[343-36a]
朝秦則王師暮出以駭其心而奪其氣使其枝梧不暇
則勝勢在我矣徃年議者亦欲招輯横山蕃部謀取山
界之地然臣謂必欲招之亦須先藉勝捷之威使其知
中國之強則方肯来附也由是言之亦以出攻為利矣
凡臣之言者大略如此然臣足未嘗踐邉陲目未嘗識
戰陣以一儒生偏見之言誠知未可必用直以方當陛
下勞心西事廣詢衆議之時思竭愚慮備芻蕘之一説

[343-36b]
脩又上奏曰臣近曽上言諒祚為邉患朝廷宜早圗禦
備及乞遣一重臣親與邉将議定攻守大計等事至今
多日未䝉降出施行臣竊見慶歴中元昊作過時朝廷
輕敵翫寇無素定之謀毎遇邉奏急来則上下惶恐倉
卒指揮既多不中事機所以落賊姦便敗軍殺将可為
痛心今者諒祚以萬騎寇秦渭兩路焚燒數百里間掃
蕩俱盡而兩路将帥不敢出一人一騎則國威固已挫
矣諒祚負恩背徳如此陛下未能發兵誅討但遣使齎
[343-37a]
詔書賜之又拒而不納使者羞媿俛首懐詔而回則大
國不勝其辱矣當陛下臨御之初遭此狂童威沮國辱
此臣等之罪也臣謂陛下宜赫然發憤以邉事切責大
臣至扵山川形勢有利有不利士卒勇怯孰可用孰不
可用何䖏宜攻何䖏宜守何兵宜屯某地何将可付某
兵如此等事甚多皆陛下聖慮所宜及者臣謂陛下宜
因閒時御便殿召當職之臣使案圗指畫各陳所見陛
下可以不下席而盡在目前然後制以神機睿畧責将
[343-37b]
相以成功而陛下以萬幾之繁既未及此兩府之臣如
臣等日所進呈又皆常程公事亦未嘗聚首合謀講定
大計外則四路邉臣自賊馬過後亦不聞别有擘畫臣
恐上下因循又如慶歴之初矣近者韓琦曽将慶歴中
議山界文字進呈此邉事百端中一端爾盖琦亦患事
不講求假此文字為題目以牽合衆人之論爾自進呈
後尋送宻院至今多日亦未曽擬議臣以非才陛下任
之政府便是國之謀臣若其謀慮淺近所言狂妄自可
[343-38a]
黜去不疑臣亦昨因目疾懇求觧職曲䝉聖恩未許其
去既使在其位又棄其言而不問使臣尸禄厚顔何以
自䖏所有臣前来所上奏状欲望聖慈降付中書宻院
與韓琦山界文字一䖏商量若其言果不足取棄之未

英宗時陕西轉運副使范純仁奏乞早遣夏國封冊使
臣䟽曰臣近聞朝廷許西人納欵先遣梁交齎賜詔書
而封冊之使未聞進發竊以外裔之性荒忽無常惟在
[343-38b]
朝廷結以恩信今既納其善意賜以徳音則封奨之恩
亦宜早下名實相副示我致誠逺人之心感恩必固不
可更自稽緩益彼姦心逆詐畜疑恐貽後患又関陕自
春少雨邉計未豐難扵此時與較毫末漢祖行封南粤
稽首項籍刓印英雄離心況如聖朝不可不慎伏望聖
慈指揮夏國封冊使臣速令進發庶得疆場早寜兵民
受賜縱彼别懐狙詐固亦曲不在我但使彼國生靈先
感朝廷好生之徳則其酋首自無能為
[343-39a]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御史中丞司馬光上言横山劄子
曰臣竊聞陕西邉臣有上言欲招納趙諒祚國内人户
漸圗進取者臣竊惟諒祚驕僭之罪宜伏天誅為日固
乆今國家新遭大憂陛下初承寳命公私困匱軍政未
講恐征伐四夷之事未易輕議也況諒祚雖内懐桀驁
而外存臣禮方遣使者奉表弔祭尚未還國而遽令邉
臣誘納其亡叛之民臣恐未足以虧損諒祚而失王者
之體多矣伏望陛下且以拊循百姓為先以征伐四夷
[343-39b]
為後速詔邉臣務敦大信勿納亡叛専謹斥候防其侵
軼而已俟諒祚咎惡既熟中國兵榖有餘然後奉辭伐
罪不為晚也
光又論納横山非便上奏曰臣聞王者之扵外裔或懐
之以徳或震之以威要在使之不犯邉境中國獲安則
善矣不以踰葱嶺誅大宛絶沙漠擒頡利然後為快也
竊聞有邉臣趙諒祚部将清諾爾和斯欲以横山之衆攻
取諒祚歸命聖徳朝廷已有指揮許令招納臣近者雖
[343-40a]
曽論列以為非宜尚懼語言踈畧未盡本末不敢不再
為陛下陳之今進謀者但言其利不言其害臣請試言
其害雖逆盛意願陛下勿遽加棄置略賜省覽與進謀
者叅校其是非臣聞外裔之俗自為兒童則習騎射父
子兄弟相與羣䖏不專以仁義禮樂為然也而尤以
便㨗勇敢相尚焉其民習扵用兵善忍饑渇能受辛苦
樂闘死而耻病終此中國之民所不能為也是以聖王
能自修徳固不患其相侵與之校力則未能保其必勝
[343-40b]
也以舜禹之明征三苗而三旬逆命商髙宗之賢伐鬼
方而三年乃克漢髙祖之雄傑為冒頓所圍七日不火
食國朝以太宗之英武北舉河東南取閩浙若拾地芥
加之猛将如雲謀臣如雨天下新平民未忘戰當是之
時繼遷背叛太宗以鄭文寳為陕西轉運使用其計䇿
假之威權以討之十有餘年卒不能克發関中之民飛
芻輓粟以饋靈州及清逺軍為敵所抄掠及經沙磧饑
渇死者什七八白骨蔽野號哭滿道長老至今言之猶
[343-41a]
&KR1187欷酸鼻及真宗即位㑹繼遷為潘羅支所殺真宗因
洗滌其罪弔撫其孤賜莭鉞使長不毛之地訖于天聖
明道四十餘年為不侵不叛之臣関中户口滋息農桑
豐富由是觀之征伐之與懐柔利害易見矣及元昊背
恩國家發兵調賦以供邉役関中饑渇延及四方東自
海岱南踰江淮占籍之民無不蕭然苦扵科斂自其始
叛以至納欵纔五年耳天下困弊至今未復仁宗屈已
賜以誓誥冊為國主嵗與之物凡二十五萬豈以罪不
[343-41b]
足誅而功可賞哉計不得已也向者諒祚雖時有偃蹇
禮莭不偹或誘掠熟户驚擾邉民然猶稱臣奉貢未敢
顯然自絶也今乃誘其叛臣以圗之縱使誠梟諒祚之
首復靈夏之土以王者之兵言之猶可耻也況其成敗
未可知乎臣恐邉事之興生民之苦由此而始也王者
之扵諸侯叛則討之服則撫之是以諸侯懐徳畏討莫
不率從去嵗諒祚攻大順城殺掠吏民今春朝貢之使
不以時至當是時不能討也今朝廷既赦其罪與其賜
[343-42a]
物受其使者納其貢獻又從而誘其叛臣激其忿心是
常欲其叛而不欲其服也信義賞罰将安在乎議者或
以為彼誘我民我誘彼臣何為不可是特閭閻小人之
語非知國家大體者也彼僻陋小羌竊誘我民以益其
衆乃欲以天子億兆之富而效其所為邪譬如鄰人竊
已之財已以正議責之可也豈可復竊彼之財以相報
邪臣聞諒祚隂蓄姦謀為日固乆招納不逞之人以為
謀主誘脅熟户以撤中國之藩籬常有據関中窺河東
[343-42b]
之心雖未必能然若縱其横暴亦足以為亭鄣之患未
可以小種之羌孱弱之人待之也國家不幸比遭大憂
帑藏空虗関中之民自經西事以来仍苦鐡錢財力凋
弊熟户屢經殺掠亡失太半縱其在者亦懐二心非復
得如景祐寳元之時也當此際陛下深詔邉吏崇信誓
保分界嚴守備明斥堠以待之猶懼諒祚包藏禍心不
識恩義乗我釁隙侵噬疆埸又況彼不動而擾之不来
而召之乎臣又聞夏人間諜所在甚多中國動靜豪髮
[343-43a]
皆知其和斯自程戡在鄜延時已有聲聞云欲歸降自
是至今已經數年朝廷屢召邉臣與之謀議外人徃徃
知之亦有邸吏傳報四方安有夏人獨不覺悟寂然無
事曽無誅討之意乎臣切疑其内挟詐謀未可信也或
者諒祚乆懐逆計以朝廷待之恩禮優厚無因而發故
遣其部将詐降以卜之若朝廷受之則将歸曲而責直
得以為背叛之名或者使其部将詐言勢孤力微不能
獨制諒祚乞朝廷遣将出師為助而隂設伏兵以徼大
[343-43b]
利此二者皆未可知也若萬一有之則今日受之正堕
其計中矣縱使和斯實有降心盖亦私有忿恨或别負
罪惡反側不安欲倚大國之威以逼其主其所部之民
未必肯盡從也雖其自言權勢之強甲兵之盛有謀善
戰為民所附盖欲自誇以求售耳未必然也借令實能
舉兵以與諒祚為敵戰而勝之則是滅一諒祚生一諒
祚也若其不勝必引其餘衆南奔中國諒祚悉其境内
之兵以追之怒氣直辭長驅入塞當是之時非口舌文
[343-44a]
移所能觧也臣恐朝廷不惟失信扵諒祚又将失信扵
和斯也若和斯餘衆無幾猶可以縛而送之以緩諒祚
之兵然形迹已露諒祚必叛無疑也若和斯餘衆尚多
還北不可入南不受窮無所歸必不肯如山遇束手就
死将突據邉城以救其命更為中國之患未有涯也陛
下不見侯景之事乎臣聞羽翼未成不可以髙飛近者
未悦不可以来逺上自堯舜禹湯文武之王下至齊威
晉文之覇未有不先治其内而能治扵外者也故孔子
[343-44b]
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曰以不教民戰是
謂棄之今陛下新即大位尚未逾年朝廷之政未盡修
也封域之中未盡治也内郡無一年之蓄左帑無累月
之財民間貧困十室九空小有水旱即化為流殍承平
日乆戎事不講将帥乏人士卒驕惰上下姑息有同兒
&KR1187教閲稍頻則愠懟怨戾賜與不時則揚言不遜被甲
行數十里則喘汗不進遇鄉邑小盜則望塵奔潰此乃
衆人所共知非臣敢為欺罔兵法曰知彼知已百戰不
[343-45a]
殆知彼不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陛
下視今天下如此而欲謀境外之事起兵革之端挑陸
梁之衆冀難立之功此臣所為寒心者也為今日之計
莫如收拔賢俊隨才受任以舉百職有功必賞有罪必
罰以修庶政謹擇監司澄清守令以安百姓屏絶浮費
沙汰冗食以實倉庫詢訪智畧察驗武勇以選将帥申
明階級剪戮桀黠以立軍法料簡驍鋭罷去羸老以練
士卒修整犀利變更苦窳以精器械俟百職既舉庶政
[343-45b]
既修百姓既安倉庫既實将帥既選軍法既立士卒既
練器械既精然後惟陛下之所欲為復靈夏取𤓰沙平
幽薊収蔚朔無不可也今八者未有其一而欲納邉吏
之狂謀信降將之詭辭臣恐不能得其降者數百而敵
騎大至覆軍殺将邉城晝閉朝廷乃為之宵衣旰食焦
心勞思興兵運財以救其急使天下愁困如康定慶歴
之時已而卒無可柰何然後忍耻以招之卑辭以諭之
尊其名以悦之増其賂以来之其為損也不亦多乎斯
[343-46a]
乃國之大事安危所係非特邉境之憂而已願陛下深
留聖思勿為後悔乃天下之福也彼進謀者皆非實為
國家斬将搴旗拓土開境進衛霍甘陳之功也但以利
口長舌虗辭大言一時誑惑聖聦欲盜陛下之官職耳
他日國家有患不預其憂是豈可哉凡邉境有事則将
帥遷官士卒受賞無事則上下寂寂無因徼幸此乃人
臣之利非國之利陛下不可不察也
 
[343-46b]
 
 
 
 
 
 
 
 歴代名臣奏議巻三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