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g0011 六經奧論-宋-鄭樵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七
 六經奥論      五經縂義類
  提要
    臣/等謹按六經奥論六卷舊本題宋鄭樵撰朱彛
    尊曝書亭集有是書䟦曰成化中旴江危邦輔藏
    本黎温序而行之云是鄭漁仲所著荆川唐氏輯
    稗編從之今觀其書議論與通志畧不合樵
    嘗上書自述其著作臚列名目甚悉而是書
[000-1b]
    曽未之及非樵所著審矣後崑山徐氏刻九
    經解仍題樵名今檢書中論詩皆主毛鄭已
    與所著詩辨妄相反又天文辨一條引及樵
    說稱夾漈先生足證不出樵手又論詩一條
    引晦菴說詩考宋史樵本𫝊卒於紹興三十
    二年朱子詩𫝊之成在淳熙四年而晦菴之
    號則始於淳熙二年皆與樵不相及論書一
    條併引朱子語録且稱朱子之諡則為宋末
[000-2a]
    人所作具有明驗不知顧湄校九經解時何
    未一檢也第相傳旣久所論亦頗有可采故
    仍録存之綴諸宋人之末而樵之名則從删
    焉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3a]
六經奥論凡例
 一夾漈先生所著是書目之為六經奥論持𤼵場屋
  之資考論深有本原惜乎舊本相傳錯雜紕繆愚
  故以次定之庻俾讀者則無惑矣
 一六經總論如夫子作六經秦人禍六經漢儒傳經
  之類凡諸條目悉列於卷首俾開卷一覽皆知其
  大槩焉
 一六經之論總在於卷端而不離析則為統紀餘列
[000-3b]
  諸經分為卷數則知次第之不紊矣
 一是書正分六卷如易為諸經之首故列於卷之一
  其餘以次相承定之
 一易書詩三經舊本條目錯雜甚多愚敬収歸各卷
  以為一定
 一諸經之圖悉依舊本増入各卷之内以便觀覽
 一易學舉正與先天圖數舊本錯在於後今並置之
  於首卷之中
[000-4a]
 一書禹貢職方九州同異之辨及禹貢職方山川之
  名與九州之總圖舊本亦錯附於末今悉収歸二
  卷之内
 一詩之論辨錯雜尤多愚故更考次第始為定卷皆
  歸一類觀者詳之
 一是書之内註脚隨便附入不以句讀為拘惟以便
  其觀讀
[000-5a]
欽定四庫全書
 六經奥論總文
   夫子作六經天生夫子正為六經設/
    夫子修六經明禮習樂刪詩定書贊易修春/秋未嘗作六經今謂之作者循習先儒之言
    以六經成於夫/子故謂之作
 天不生堯舜百世無治功天不生夫子萬世如長夜
 堯舜治功顯設一時夫子六經照耀萬古是以六經
 未作之前一世生一聖人而不足六經既作之後千
[000-5b]
 萬世生一聖人而有餘人皆以夫子為不幸而不知
 此正千萬世之幸使夫子而君之不過堯舜禹湯文
 武之治效而止耳使夫子而臣之不過稷契臯陶伊
 周之事業而止耳轍必不環六經必不作也四教必
 不施也天下之目無見也天下之耳無聞也是天之
 晦夫子者正所以覺天下也屈夫子者正所以伸天
 下也或問天不生夫子則將何如曰使天不生夫子
 則百氏蠭起是已所是非己所非天不隨其時而宗
[000-6a]
 之誰敢非之縱有非之者果何所據而為之辭申韓
 之徒以刑名之法進秦儀之徒以從横之學售諸子
 百家各出其術以投時君之所好將見十年一變法
 百年一改教矣自有六經千萬世而下執之以為依
 據而諸子百家之論定故天厚夫子之徳而薄其位
 縱夫子之能而沮其勢此正為六經設雖無一身之
 智而有天下之義雖無一時之利而有萬世之計故
 在當時賤而鄙夫得以聞道徳之㫖頑而互鄉得以
[000-6b]
 接神明之容在後世則心廣體胖一句有終身未能
 行忠恕二字有一生用不盡五年方成一箇信七年
 方成一箇誠皆取夫子以為準的嗚呼夫子一身在
 萬世如見其學術見於六經其言語見於論語其粹
 然與人相接之聲音笑貌動作進退見於鄉黨之一
 篇使天下後世時君世主歆慕唐虞三代之治經生
 學士日與聖人相周旋於數千載之上者皆夫子修
 六經之功也
[000-7a]
   魯共王獻古文此一項得於孔壁者盡係古文/藏於秘書至劉歆校書乃出
    古文論語二十一篇分堯曰下章子張問為/一篇有兩子張與魯論
     同/
    古文尚書十六篇
    古文孝經二十一篇庻人分為二曽子敢問/分為三又多閨門一章
    古文左氏春秋
    古文禮五十六篇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禮同/乃儀禮餘三十九篇乃逸禮
   河間獻王獻書此一項乃獻王好古収拾藏之祕/府武帝未立學官亦未顯於世
[000-7b]
    樂記二十四卷與毛公及諸子/言樂者作樂記
    周禮六篇不出屋壁乃李氏獻五/篇獻王足以考工記
    毛詩毛萇為河間博士自謂子夏所/傳獻王雖獻於朝未立學官
    孝經今之孝經是獻王/得顔芝本獻之
    禮記一百三十一篇
    古經禮五十六篇出魯淹中即孔/壁注見魯共王
   劉向校中書此一項即中祕之/已藏者而校定之
    孝經參定古文/一十八章   易較四家惟費/氏與古文同
[000-8a]
    樂得樂記二/十三篇    禮并樂共得二百十/四篇二戴在内
   劉歆校祕書
    左氏見左氏古文移書/切責太常故立官二經得歆之力
    九經不著儀禮   周禮得而外之姑/傳於七略
     案歆傳歆欲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三十
     九篇
    古文尚書十六篇皆列學官然所見古文尚/書乃張霸偽本不知何緣
     得入中祕孔傳由/此大失哀帝校之
[000-8b]
     已上朝廷中祕所藏者出於山巖屋壁復
     入於祕府漢世諸儒莫得而見歆向校書
     中祕獨不列出古文尚書
   六經總論
 六經未作至治成法在乎聖人故天必一世而生一
 聖人六經既作至治成法在乎六經而聖人不常出
 矣衣裳宫室之治不立天必生堯舜八卦九章之理
 未明天必生禹文王禮樂之制作未定天必生周公
[000-9a]
 六經未作於世天必生夫子自羲皇而下凡一制作
 之未具一事功之未建天必生聖人而辨之自詩書
 禮樂易象春秋之既作天所生者僅荀揚韓栁之徒
 耳故退之論道之傳至孟子而止亦謂是也天之初
 意正欲一世而生一聖人以治天下又思一二世聖
 人不時出無以為三綱五常之主故生一夫子而以
 成就六經舉前人至治之成法而筆之書以為維持
 千萬世之具不意强暴如秦者出而焚之此豈天之
[000-9b]
 本心哉嗚呼先王之制可使不行於世不可使不傳
 於世不行於世猶有待也不傳於世雖有作者不及
 見也夫六經之書為之非一人成之非一世自伏羲
 至於周而後大備六經何負於秦而秦之禍六經如
 此烈哉究是禍經之由葢原於禮之扞格於人心也
 秦人七世富强違異周者過半欲盡索其書而棄之
 遂至於六經俱被其禍欲盡取其未泯於人心者而
 絶之遂至於諸儒並蒙其慘吁天其憤秦乎奮七世
[000-10a]
 之業以一天下天非不眷秦肆一已之暴以殘天下
 天非實眷秦使天更存秦祚數十年老生盡死屋壁
 頽壊編之殘者日已散簡之蠧者日已腐吾之生民
 倀倀然游於鬼魅之鄉而後之人主亦將茫茫然視
 天下如理亂絲而莫得其緒嗚呼天之奪秦之速也
 其愛惜六經之心乎焚坑之灰冷矣挾書之法禁矣
 黧師老儒駸駸乎淪没於世矣山巖屋壁之藏幾於
 廢壊而無傳矣天實懼之扶漢之興擠秦之亡天意
[000-10b]
 有在也矣先王經籍之傳又將収拾於赤帝之子孫
 矣吁秦不禍六經天未亡秦如此其亟也秦之禍經
 其自禍邪其經禍邪
  秦始皇三十四年焚書三十七年始皇亡才得二/年陳呉兵起秦人只是私意壊經不識六經道理
  便要焚之所以髙祖為泗/上亭長不五載而成帝業
   漢世傳經之人
  魯髙堂生傳士禮一十七篇今儀禮是也後/又出於魯淹中
  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後又出於孔壁/皆科斗文字
[000-11a]
  顔芝孝經十八章秦焚書孝經為芝所藏漢初/子正出之後河間獻於朝
  樂人竇公年百八十獻樂書乃大宗伯大司樂章/文帝時獻之後周禮
   出河間武/帝時獻之
  伏勝口傳尚書二十八篇秦帝時勝於屋壁藏書/後失其傳惟口授二十
   八篇於/晁錯
  后蒼曲臺雜記九篇后氏説數萬言號曰曲臺記/小戴受之今小戴禮是也
  女子李氏周禮五篇武帝時出於河間失其/冬官求以千金不得
  博士諸生刺經作王制文帝/時
[000-11b]
  孔安國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上之武帝後承詔作/傳巫蠱事起不得以
   聞至東/晉始出
  河内女子泰誓一篇說卦一篇宣帝時河間女子/得泰誓一篇於壁
   中或云掘地或云掘老子壁皆張霸偽書時孔/壁古文遭巫蠱入中祕不得見故張霸偽書得
   行於世說卦一篇與虞翻于寶本同異韓/康伯分為序卦雜卦二篇亦何疑其是非
  二戴記宣帝時大戴禮刪為八十五篇小戴刪為/四十五篇馬融又益以明堂位樂記月令
   三篇為四十/九篇行於世
  費氏古文易即今易/書也
[000-12a]
  傳經之人甚多如詩有齊魯韓書有歐陽大小夏
  侯易則有施孟梁丘京氏春秋則有公榖鄒夾之
  學此所以至今行於世 已上乃民間諸侯相傳
  授者
   朝廷立五經博士
    文帝時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至/武帝建元五年始罷傳記立五經而已
 漢初書惟有歐陽禮后蒼易楊何春秋公羊而已至
 孝宣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榖
[000-12b]
 梁春秋至元帝時復立京氏易至平帝時復立左氏
 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立官/後又廢世祖中興易惟施
 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毛韓禮大
 小戴春秋嚴顔凡十四博士要之朝廷一項藏之中
 祕者世莫得見民間所傳又不一惟朝廷立之學官
 天下方得肄習以定決科射䇿說曰漢法六經惟立
 學官然後開弟子貟設射䇿科今之六經惟二戴禮
 於宣帝時先立學官然後明堂位月令樂記三篇至
[000-13a]
 馬融而後足其書左氏春秋毛詩至平帝時始立後
 左傳又廢至和帝乃立周禮新莽已立中興又廢易
 漢世惟施孟梁丘京氏立於學官民間又有髙費二
 易劉向以此中古易較之惟費氏與中古易同然不
 得立於學官書惟伏生二十八篇與偽泰誓行於世
 至東晉得之而後出此西漢未知有古六經之意也
 惟陳存中漢制參稽六經論𤼵得此意甚出如曰張
 霸百兩篇書后氏曲臺禮趙賔小數書易得與孔壁
[000-13b]
 所藏互相錯雜而韓嬰内外傳詩又與齊魯殊終漢
 之世不得旌别而淑慝之而𨽻之學官施孟梁丘易
 古文費氏/未立學官公羊榖梁春秋左氏至平帝立又/廢至和帝乃立之歐陽大
 小夏侯書孔傳至東/晉時始出安國將獻以巫蠱難故不顯而
 劉向挍書始得其所謂左氏而好之夫子刪定為百
 王法漢之君臣皆不得見又將何以講明乎雖表章
 以後殘編斷簡稍稍益出而當時諸儒不能為之辨
 明訛以傳訛莫或釐正遂至朝綱不立國史失書而
[000-14a]
 輿服有志迄東都而後論定豈六籍誤之邪後之君
 臣銳意復古而不能詳考真偽故其所依據者皆非
 也凡輿服志所載如車輿弁冕之制所謂采周官禮
 記及尚書以為之裁酌者皆永平以後之事此惓惓
 於漢者所以不足乎其前之歎也夫周之禮樂庶事
 備具其詳見於周官而漢之博士獨不肄習雖有學
 者亦不甚顯則漢固未知有古六經又安知有制度
 邪故鄭斯立批陳存中論云事多意多葢欲闡𤼵出
[000-14b]
 西漢未知有古六經之意用事不得不多讀盡六經
 論䇿何嘗見此等議論今不復重述其意但為之圖
 以序其後
 序曰六經厄秦殘編斷簡口授壁藏遺文僅見是以
 禮籍無傳曲臺撰述樂書淪没河間采獻科斗古文
 遭難不傳泰誓偽書公行射䇿書/李氏五篇幸存於
 世考工有記强足周官周禮/易托卜筮爻繫俱全說
 卦一篇曷傳女子易/詩因歌頌篇次無闕由庚六義
[000-15a]
 豈得無辭詩/解經比事體制不同筆録口傳煩省亦
 異道之與貌制而為儀委曲三千古人所重或東都
 而論定或晉室而書顯或至於唐而後篇第字義始
 得其倫理甚矣厄於秦之易而出於漢之難也詳而
 考之漢家宗屬有功名教獻古文採羣書案真偽皆
 宗屬之懿親也故吾表而出之作為漢儒傳授六經
 圖
  易象楊何立博士立宣帝立施孟梁丘博元帝立/京氏 光武 施孟梁丘京氏四 士 費
[000-15b]
    氏易行於民間劉向挍四家/惟費氏與古文同未立學官
  尚書漢初立歐陽本宣帝立大小夏侯小平帝立/古文尚書偽 光武立歐陽大 夏侯三
    博士學孔氏傳至東晉/始立 官或云齊立
  毛詩漢文帝時齊魯韓並立學官文毛平帝立士/光武立齊魯毛韓四博士 帝時諸博
    刺六經作王制則博/士立於文帝時矣
  春秋景武立公羊博士/祕書得左氏好之 宣帝立榖梁又劉向挍/平帝立左氏 廢 光
    武立嚴顔二博士嚴顔乃/公羊之學 和帝立左氏
  禮記后蒼曲臺雜記立博士戴宣帝立大/小戴氏 光武立大小 二博士
[000-16a]
  周禮出民間入祕府博成帝時劉歆挍祕府得而/好之 王莽立 士後廢 唐有周禮生徒
    而無周/禮學官
  儀禮出於髙堂生魯淹中河間/王獻之晉魏稍行於世
  淮南王著淮南子行於世又聘明易者九人號九
  師說
   六經古文辨古文之體不一漢儒/總謂之科斗非也
 孔子六經孟易左孔書秋毛詩語禮孝周/禮 氏春 論 經
 龍書太昊/作 穗書神農/古文 垂雲黃/帝 鳥跡黃帝時/蒼頡作
[000-16b]
 鸞鳯少/昊 科斗髙辛/古文 龜書堯古/文 鐘鼎夏后/氏 薤
 葉商時務/光作 魚書文/王 象形周六/書 迴鸞書虎書文/王
 時史/佚作 塡象墳書周媒氏作/此二書
 古文之别十有三而科斗者特水蟲也古文之體不
 一漢儒總謂之科斗今之所謂古文者有上古之文
 科斗之類是也有中古之文史籕大篆是也有𨽻古
 之文孔安國以𨽻存古是也皆謂之古文易之興也
 有施孟梁丘許慎以孟氏得古文之正考之劉向則
[000-17a]
 以三家脫去悔亡无咎之語獨取費氏得古文之正
 今之易行於世費氏易也要之孟氏費氏皆中古之
 文非上古之文也易以卜筮/故秦不焚書之出也以古文孔安
 國以𨽻存古寫之竹簡故曰𨽻古至明皇不好𨽻古
 書改古文之文從今之文謂之古文尚書要之孔氏
 古文以𨽻存古亦非上古之文也禮經得於魯淹中
 及孔氏學七十餘篇河間王獻之劉向挍其書著為
 别録而其文不同矣禮雜出故/文不同至於詩則毛韓二家
[000-17b]
 得古文之正如逶迤郁夷之類噫嘻緑衣之文皆非
 諸家所能及也春秋惟左氏得古文之正如郭公之
 闕文仍叔之異文亦皆非諸家所能及也古今之文
 相揉漢世已然不特今也故許慎說文和帝/時用𨽻書
 為正皆不合孔氏古文至有以李斯蒼頡篇為蒼頡
 之書者有以秦之時蟲書為科斗之書者况責之以
 六經之文乎許慎氏亦不識古文晉太康中盜𤼵魏
 襄王塜得䇿書十萬餘言古文亦有數種其一篇論
[000-18a]
 楚事最為工妙時人多好之
   六經字音辨
 古人制字非直紀事而已亦以齊天下不齊之音俟
 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素乎之聲此齊人之語
 也而載於國風之詩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如
 之聲此山西之語也而見於大易之書聲音之不齊
 雖聖賢有所不免而况欲以一音而盡律古今天下
 之言語乎此六經音辨之所由作也六經之言有出
[000-18b]
 於方言古今不變者贖刑之贖音樹贖有兩音一/犯廟諱一音樹
 方之音也徐逸/音至今河朔人謂贖為樹罷音擺部/買切
 之音也至今呉人謂罷為擺瘍醫之祝藥云祝音/呪
 康成謂祝為注齊言也至今齊人謂祝為注尚書秦
 之官名也今謂之尚書以尚為常秦音也至今秦人
 謂尚為常此聲音之異雖古今不變也有古文無反
 切而平仄皆通用者古文字少率多假借音無反切
 而平仄皆通用如卿雲之為慶雲咎繇之為臯陶之
[000-19a]
 類字皆平仄不同也有古文不通今多緣字以起義
 者如公羊說㑹為最暨為暨暨及猶汲汲之類孟子
 謂仁者人也禮記謂禮者體也義者宜也如此類甚
 多葢上世之書無文字可傳但口授而已或以竹簡
 寫之家藏不過幾本此文所以不通乎古也有隨方
 訓釋取舍不同者土音不同而訓詁亦異呉楚傷於
 輕淺燕趙傷於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
 似去是以熊安生本朔人則多用北音孔頴達取皇/熊之說為禮
[000-19b]
 䟽/陸徳明本呉人則多從呉音鄭康成本齊人則多
 収齊音若夫楚音以來為黎陸氏之音衛也亦以來
 為黎楚音以野為汝陸氏之音衛也亦以野為汝則
 非也故鄭注經字有不安有曰當作當為之語有曰
 讀作讀如之語而不敢輕改聖賢之字揚雄作方言
 曰秦晉之逝齊之徂魯之適均為徃之義也齊魯之
 允宋衛之洵荆呉淮泗之展均為信之義也如此則
 六經之文字雖不同音各有異而義歸於一故曰古
[000-20a]
 人制字非直紀事而已亦以齊天下不齊之音也
   諸儒著述訓釋圖
 易 費直學璹王弼註六十四卦下韓康伯註繫/辭 邢 註雜卦 明彖以 乃王弼作
 書 出於孔壁正孔安國傳/孔潁達作 義 五經
 詩 魯毛公學漢毛萇傳/鄭康成箋 末人
   衛宏序東漢人鄭有/鄭註無 箋
 春秋左氏傳杜/預註晉人
 禮記 戴記小戴/司農衆/ 大夫與/鄭康成集二
[000-20b]
    家說為註註下無名及元謂語皆康成也
 周禮 鄭註 杜子春義賈公彦作周禮/儀禮正 儀禮亦鄭註
   六經註䟽辨鄭孔之得失/
 註 鄭康成用功於六經深矣而後世獨取周禮禮
 記毛詩何也鄭嘗註書矣而為偽泰誓作註不見/古文
 所以見廢鄭嘗註易矣以重卦出於神農而學者不
 之信也大扺鄭氏學長於禮而深於經制故先註禮
 而後箋詩至於訓詁又欲以一一求合於周禮此其
[000-21a]
 所以失也如註定之方中騋牝三千則學天子之制
 十有二閑如註采芑其車三千則舉司馬法兵車之
 數如註甫田嵗取十千則舉井田一成之制如註棫
 樸六師及之則曰殷末之制未有周禮如此之類則
 束縛太過不知詩人一時之言不可一一牽合也康
 成長於禮以禮言詩過矣若夫鄭之註周官以涇渭
 為二水職方/氏至箋公劉詩則以芮鞫為水内芮一作/汭禹貢
 有渭汭之/文渭涯也註禮記以維申及甫為仲山甫泮宫謂頒
[000-21b]
 教政之宫至箋詩則以甫侯為吕侯非仲/山甫頖宮為學
 宫出於一人而為二說葢由註禮之時未見毛詩箋
 詩之時註禮已行不可追改箋詩之時方悟註禮之
 失安知他日不悟箋詩之失乎按鄭之說本不同鄭/氐云嘗註坊記得盧
 君之說未見毛詩及見詩/而記之註已行不可改
 䟽 唐貞觀中孔頴達奉詔撰五經正義與馬嘉運
 等參議恐止/於易於禮記毛詩取鄭於尚書取孔傳於易
 取王弼於左氏取杜預自正義作而諸家之學始廢
[000-22a]
 獨疑周禮儀禮非周公書不為義䟽其後永徽中賈
 公彦始作儀禮周禮義䟽本朝真宗又詔邢昺挍定
 周禮儀禮公羊榖梁正義於是九經之義䟽始備仁
 宗朝歐陽文忠公上言曰自唐太宗詔名儒定九經
 正義邇年以來著為定論不本正義者為異説然所
 載既博所擇不精多引䜟緯之書以相雜亂異乎正
 義之名臣欲乞特賜詔諸巨儒學官悉取九經之䟽
 刪去䜟緯之文使經義純一無所駁雜其用功至多為
[000-22b]
 益最大使歐陽刪定正義必有大可觀者惜乎其不
 果行也
   詩書逸篇猶存於春秋之世
 僖二十三年趙衰賦河水則春秋之世其詩猶存今
 亡矣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則春秋之世其書
 猶存今亡矣曽見洪邁番陽/人舊日為三山教時林少
 頴為書學論講帝釐下土數語曰知之為知之堯典
 舜典之所以可言也不知為不知九共槀飫略之可
[000-23a]
 也林公有書解行於世而無此語故吾與表而出之
 予亦曰知之為知之三百篇之所以為可言也不知
 為不知由庚華黍略之可也必欲强說則如序詩者
 曰白華孝子之潔白也華黍時和嵗豐宜黍稷也由
 庚萬物各由其道也崇丘萬物得極其髙大也三百
 篇之詩未嘗以命篇二字取義序詩者何以知其然
 乎
   讀詩易法乾第一爻/ 關雎第一句/
[000-23b]
 淵乎詩易之為書也有天下難明難象之理焉不可
 以口舌求訓詁盡也且如乾之初九第一句曰潛龍
 勿用是乾之初九一事物也其在天地人虫音/虺之内
 天地人虫之外其象如潛龍勿用不可以千萬計也
 皆乾之初九爻所統攝也如必曰潛龍然後可以象
 乾之初九他無預焉未可以語易也詩三百篇第一
 句曰關關雎鳩后妃之徳也是作詩者一時之興所
 見在是不謀而感於心也凡興者所見在此所得在
[000-24a]
 彼不可以事類推不可以理義求也興在鴛鴦則鴛
 鴦在梁可以美后妃也興在鳲鳩則鳲鳩在桑可以
 美后妃也興在黄鳥在桑扈則緜蠻黄鳥交交桑扈
 皆可以美后妃也如必曰關雎然後可以美后妃他
 無預焉不可以語詩也故舉詩易第一句以明之
   讀詩書春秋法魯頌/ 秦誓/
 唐陸龜蒙曰六經之中有經有史區而别之禮詩易
 為經書與春秋為史爾史何假必視孟堅子長然後
[000-24b]
 謂之史由是觀之温習者事跡彰罕讀者事跡晦讀
 之䟽數在辭之髙下理必然也試以秦誓魯頌言之
 有或問者曰魯僖公秦穆公之賢孰與齊桓晉文彼
 必曰不如也詩有魯頌即春秋所書之僖公也書有
 秦誓即春秋所書之穆公也二公列在春秋仰視桓
 文殆不可及至附麗於詩書則盛徳洪業炳炳焉與
 禹湯文武成康宣揚其光何邪大扺温習者事跡彰
 罕讀者事跡晦讀之踈數在辭之髙下理必然也魯
[000-25a]
 之頌秦之誓幸而得見於詩書學者自少小讀之入
 於其耳著於其心其功烈與詩書相表裏豈非魯僖
 秦穆之幸歟
 
 
 
 
 
[000-25b]
 
 
 
 
 
 
 
 六經奥論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