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14 春秋大事表-清-顧棟高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列國山川表
 或問春秋之山川與今日有異乎曰濟絶于王莽時
 而濼水之源于趵突泉為大小清河之入海者猶濟
 之故瀆也河不兩行即屯氏南北故瀆幾不可問至
 近世而蔡潁絶汴泗成涓流非復當日之故迹矣然
[008-1b]
 則山川曷為異曰亦由天運亦由人事夏商之時世
 運淳古民氣安静故其時有王者無羣雄無羣雄故
 亦不言地利殷之革夏也止有一湯不聞有先湯而
 舉事者周之勝殷也止有一武不聞有偕武而並興
 者八百諸侯胥歸有德未嘗角力而始臣之問所謂
 萆山而軍阻河為固者無有也至周之衰迺有七國
 秦攻伐二百年而始混一天下故六國者羣雄之祖
 而春秋實戰國之先聲也其時乃有以天地之山川
[008-2a]
 為攻守之備富彊之計齊塹防門廣里起于平隂楚
 營方城為城亘于宛葉而山之形勢漸失矣吳掘邗
 溝以通運而江淮始通齊桓遏八流以自廣而九河
 始塞水之故道漸移矣春秋以後戰功滋興至有塹
 山堙谷壅川塞河以求一切戰勝攻取之計者知伯
 決晉王賁灌大梁蒙恬築長城堙地脈馴至西漢與
 河患相終始易天地之性違川陸之宜譬之人身日
 事壅閼則血脈營衛非復故常衡決盭逆隨間輒𤼵
[008-2b]
 山川之不能不易者亦自然之勢也春秋一書當衰
 周之中伯功之始言地利者權輿于是乎在故讀禹
 貢而識山川奠定所由基讀春秋而知山川改易所
 自始亦猶導河者必于積石導江者必于岷山也輯
 春秋列國山川表第八

[008-3a]


[008-4a]


[008-5a]


[008-6a]


[008-7a]


[008-8a]


[008-9a]


[008-10a]


[008-11a]


[008-12a]


[008-13a]


[008-14a]


[008-15a]


[008-16a]


[008-17a]


[008-18a]


[008-19a]


[008-20a]


[008-21a]


[008-22a]


[008-23a]


[008-24a]


[008-25a]


[008-26a]


[008-27a]


[008-28a]


[008-29a]


[008-30a]


[008-31a]


[008-32a]


[008-33a]


[008-34a]


[008-35a]


[008-36a]


[008-37a]
           汜亦在此
 
 
 
 
 
 
 
[008-37b]
 
 
 
 
 
 
 
 春秋大事表卷八上
[008-38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八下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008-39a]


[008-40a]


[008-41a]


[008-42a]


[008-43a]


[008-44a]


[008-45a]


[008-46a]


[008-47a]


[008-48a]


[008-49a]


[008-50a]


[008-51a]


[008-52a]


[008-53a]


[008-54a]


[008-55a]


[008-56a]


[008-57a]


[008-58a]
 
 
 
 
 
 
 

[008-59a]


[008-60a]


[008-61a]


[008-62a]


[008-63a]
 
 
 
 
 
 
 
 
[008-63b]
 
 
 
 
 
 

 山險        水道
[008-64a]


[008-65a]
           淮上地與楚
 補遺

[008-66a]
 之三門

[008-67a]
北燕
 
 
 
 
 
 
 
[008-67b]
 
 
 
泰山亘齊魯二國
太行山亘晉衛中山北燕四國
海周迴齊吳越三國
大河經流秦晉周鄭衛齊六國
濟水經流鄭衛曹魯齊五國
[008-68a]
汝水經流晉鄭蔡楚四國
潁水經流鄭楚二國
大江經流巴楚吳三國
淮水經流楚蔡吳三國
春秋時秦晉周鄭衛齊諸國東西南北渡河考
古大河由北而南折而東復折而東北入海故有西河
南河東河之稱春秋時其津要之見于左傳者凡有數
處一曰蒲津即晉河曲一曰茅津一曰孟津即晉河陽
[008-68b]
一曰延津即鄭廪延一曰棘津即衛南河其往來之徑
道俱可考而知焉文十二年晉秦戰于河曲河曲為今
山西蒲州府通典云有蒲津關西岸為陜西同州府朝
邑縣秦之王城在焉十三年秦伯師于河西魏人在東
是蒲州與朝邑東西相望也秦晉平日往來多于此晉
公子返國濟河子犯投璧秦伯誘殺吕郤于河上及孟
明伐晉濟河焚舟俱在此處成十一年秦晉為成秦伯
不肯涉河次于王城則在朝邑西岸河曲之戰臾駢曰
[008-69a]
薄諸河必敗之則在蒲州東岸昭元年秦后子造舟于
河歸取酬幣終事八反則從朝邑至蒲州東西造舟以
渡以其常所津濟故不言處所遂自茅津濟遂自南河
濟涉自棘津則以非平日經行處故特著其名茅津在
今山西解州平陸縣南岸為河南陜州州治距河七里
是由北至南秦以晉人不出故不復從蒲津西返特由
茅津南渡至陜州永寧澠池之間封殽尸更西北從陸
路歸也南河一名棘津在衛輝府汲縣南七里曹在衛
[008-69b]
東晉從汲縣南渡出衛南而東陸渾今河南府嵩縣在
晉南是時晉欲假用牲于雒以襲陸渾故不由孟津而
東南涉棘津以掩其不備皆非平日往來之常徑故特
稱某處某處以著兵機之倐忽棘津西二十里為延津
即鄭廩延之津為今衛輝府延津縣水經云河水又東
北通謂之延津故衛亦有延津之名孔悝為蒯聵所逐
載伯姬于平陽行于延津是也衛之楚丘為滑縣有白
馬津亦曰延津北岸為濬縣係衛舊都與淇縣接界衛
[008-70a]
文公渡河野處漕邑是從黎陽南渡白馬津也衛後遷
帝丘為今北直之開州黄河在開州北十五里則鄭衛
皆在河之南故俱有河上之稱衛宣公作新臺于河上
此時尚都朝歌則在河之北鄭文公使髙克禦狄于河
上則在河之南皆在濱河之境邲之戰晉師濟河是從
孟津濟大抵春秋時晉西渡河至秦則由蒲津南渡河
至周鄭則由孟津東渡河伐齊則由衛之開州長壽津
三者皆不言處所蒲津孟津皆在晉本境而孟津為今
[008-70b]
河南府孟縣即晉河陽晉與周鄭往來尤數凡使聘郵
逓出軍振旅路必由此城濮之勝晉召王狩于河陽是
從南渡河而北返邲之戰先縠以中軍佐濟是從北渡
河而南至敗而宵濟掬舟中之指及楚莊祀河告成則
在原武縣西北大河是時倉卒失次不能復整部伍從
故道歸也周與晉南北以河為界周都洛陽有北邙山
山之北臨大河河北岸即望見孟津子朝用周之寳珪
于河津人得之河上蓋在孟津之南也衛遷帝丘後與
[008-71a]
鄭皆在河南兩國適晉則鄭由延津衛由白馬津白馬
津亦曰延津其地名偶一見之襄三十年㳺吉奔晉駟
帶追之及酸棗此為廩延之延津哀十六年孔悝載伯
姬于平陽行于延津此為滑縣之白馬津也鄭太叔命
西鄙北鄙貳于己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廪延是延津
在鄭之北㳺吉欲從此渡河北奔晉故駟帶追之及酸
棗用兩珪質于河也齊地西至于河成二年鞌之戰襄
十八年荀偃沈玉而濟是時河已南徙渡處當在今濬
[008-71b]
滑之間由開州長夀津昭定之間六次至河乃復大抵
假道于此蓋是時晉地已有鄭之虎牢衛之朝歌并錯
入山東范縣界與齊魯接壤大抵由河曲以北為秦晉
分界則謂之西河從河曲之南折而東經周鄭之界則
謂之南河更從南河折而東北穿入衛齊界則謂之東
河左氏于諸國行軍朝聘之往來皆以一河為經緯最
明晰有法今據其可見者約著其地理如此使後之讀
左氏者有考焉
[008-72a]
書渡河考後
大河從古遷徙不常在春秋時已當劃分兩截看周定
王五年河徙自㝛胥口東行漯川與禹河故道南北相
去幾四百里案定王五年己未為魯宣公七年春秋𨼆
公元年己未至此恰一百二十一歲適當春秋之半殆
亦氣運使然學者不可不詳攷也㝛胥口在今衛輝府
濬縣之西南滑縣之西北禹河則繞濬縣之西而北流
經廣平肥鄉合于洚水即漳水至/肥鄉入河曲周鉅鹿即禹貢所/謂至于大
[008-72b]
陸/也至天津入海河行漯川後則繞濬縣之南大伾山之
足折而東流至長夀津復與漯别大河經内黄之東北
流過元城縣西漯河則經開州清豐抵觀城范縣之界
復迤邐折而東北流至濱州利津入海秦晉周俱在濬
滑之西境與河徙無涉齊地去徙處尚逺其改移者獨
衛而見于傳文可考者莫著于開州襄十四年孫蒯入
使衛獻公歌巧言之卒章其詩曰居河之麋職為亂階
蓋指孫文子居戚戚在開州北七里故以刺之使在宣
[008-73a]
七年以前河不經由開州無為歌此詩矣哀二年晉納
蒯聵于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註云是時
河北流過元城界戚在河外晉軍已渡河故欲出河右
而南使河未徙不經由元城無右河而南之理又襄二
十九年吳公子札自衛適晉將㝛于戚史記孔子自衛
將適晉臨河而反曰美哉水洋洋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大抵河徙以後諸國欲適晉者必由衛由衛適晉者必
由開州長夀津蓋取道徑便孫林父擁兵居戚踞大河
[008-73b]
之濱當南北孔道又結交晉之權要故諸侯畏之若一
敵國綜而計之禹導河從積石起至東過洛汭迄今河
道如故即再經千百年亦應無變更葢自鞏縣以西至
秦晉交界束乎華山太行北邙重山叠巘之間河勢不
得横溢至濬縣出險就夷春秋中葉河始徙向繞大伾
山之西直北流者轉經大伾山之南麓出乎濬滑之間
而東行漢之末季曹𡊮相拒官渡黎陽白馬為戰争要
地至宋靖康之世猶然元代河合淮流大河經開封城
[008-74a]
北距濬縣又南徙三百里而禹貢所謂至于大伾者亦
無之矣滄桑之故夫豈偶然要之禹河初變自春秋宣
七年始余是以謹志之乾隆十年十二月下浣六日復
初氏又識
春秋不書河徙論
周定王五年河徙當魯宣公之七年為千古河流變遷
之始此係大事而聖人不書何也曰此可見春秋之書
因魯史魯史之書因赴告列國不赴則魯史不書聖人
[008-74b]
亦無從書也曰然則列國之不赴何也曰是時河徙自
㝛胥口東行漯川在今濬縣之境諸國獨係于衛周及
秦晉皆無與倘衛而流殺人民漂沒屋廬則自不免赴
告列國而是時河漯合行漯亦自能容河即使小有決
溢而三代之時民居稀少去水各二十五里凡山澤隙
地皆不耕種水至得有所逰盪故雖經行滑縣及開州
滑即衞楚丘之地開州即衛帝丘之地逼近國都而無
甚患害本國不赴告鄰邦不弔災故魯史莫得而書也
[008-75a]
曰子何以知其然也曰據春秋宋大水則書齊大災則
書宋衛陳鄭災及成周宣榭火則書凡王朝及四鄰之
國水火災祲無不書者豈有河流失常壞人都邑而不
重書之于䇿乎以是知不告故不書無大患故亦不告
也曰襄公二十三年為周襄王之二十二年穀洛鬭毁
王宫至春秋襄二十四年而齊人城郊此時自當告于
齊豈有告齊而不告魯之理而春秋不書何也曰此魯
人恥之故諱之也凡春秋書列國之災無不行弔䘏之
[008-75b]
禮者故宋大水而公使弔焉宋災而諸侯㑹于澶淵歸
宋財是時天子微弱晉亦失政魯惟晉伯之令是聽晉
魯皆王室懿親不徴諸侯為王城郟而齊叛晉乃行之
故魯晉皆以為恥而諱而不書亦非聖人削之也通考
春秋全經如僖十四年沙鹿崩成五年梁山崩壅河三
日不流公羊云皆為天下記異若循此例則兹之河徙
與穀洛鬭其變故更大而不一見于春秋者此可考見
當日之情事與世變而非聖人之有遺漏及有所筆削
[008-76a]
于其間通乎此而可以知春秋書不書之故矣乾隆十
一年七月下浣六日復初氏識于淮隂志館
春秋時藪澤論
余攷古之藪澤其見于爾雅周官職方及禹貢惟彭蠡
震澤至今長存其餘若菏澤今為曹州府菏澤縣矣孟
豬今為歸德府孟諸臺矣滎波今為鄭州滎澤縣大野
今為兖州府鉅野縣雲夢今為安陸府雲夢縣至澤之
古無而今有者尤不可勝紀洪澤湖近古州來今夀/州
[008-76b]
湖為古居巢吳楚戰争時未有也錢塘江為吳越分界
吳越戰争時未有也至洞庭為稽天巨浸南旺湖為南
北分水之脊春秋時不聞其名葢水勢有變遷此盈則
彼涸雲夢竭而後水入洞庭湖大野枯而後水歸南旺
澤滄桑之理使然至彭蠡震澤之所以亘古長存者葢
亦有故余生長東南熟知太湖利害又乾隆歲己未余
自武陵浮錢塘徑建德入徽歙以達浮梁又自浮梁絶
彭蠡以至九江假館大孤山塘與彭蠡相吞吐者一載
[008-77a]
有餘歸由湖口縣入大江浮舟東下細察水勢葢彭蠡
自南而入于江朱子謂地勢北髙南下故其入于江也
反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因却而自豬以是瀰漫成數
十百里之大澤而夏氏允彛亦云震澤四面之水既髙
若建瓴而入海之處又亢若仰盂水亦反流而趨内其
中受水之處蓄而不洩内溢而外噎則激盪靡寧因恍
然曰二澤之所以長流至今者豈非以此之故哉葢澤
以受水必使四面髙而中央下而後水得有所容注若
[008-77b]
西北諸澤則地形髙仰又雲夢在安陸諸府地亦偏于
西其日久而漸湮漸微且或遷徙他處其理固然無足
怪者余觀春秋時藪澤合諸禹貢已有不盡符者至今
日則汪洋之地變成官府城市之區淪為魚鼈難可究
詰而二水自禹貢至今莫之有改考其地勢豈不較然
著明也哉
春秋時海道論
杜少陵詩云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說者謂此即唐
[008-78a]
時海運也至元世祖時用宋末海盜朱瑄張清為萬户
府歲運東南粟四百萬至燕京行之百年至明洪武永
樂朝猶海陸兼運至㑹通河成而止儒者謂元虐用其
民猝遇颶風顛覆至以生靈膏魚鼈之腹而不知浮于
江海達于淮泗禹貢已有之海道出師已作俑于春秋
時併不自唐起也左傳哀十年吳之伐齊也徐乘帥舟
師自海入齊此即今登萊之海道也國語哀十三年越
之入吳也范蠡舌庸帥師自海泝淮以絶吳路此即今
[008-78b]
安東雲梯關之海道也春秋之季惟三國邊于海而其
用兵相戰伐率用舟師蹈不測之險攻人不備入人要
害前此三代未嘗有也是以聖人止守内地不矜逺畧
僖四年管仲對楚使曰齊地東至于海此特誇言耳其
時登萊二府尚有萊介諸國與夷雜處至襄六年滅萊
齊境始邊海而適召吳之寇楚使曰寡人處南海此亦
誇言耳終春秋世楚地不到湖南至秦始皇始兼桂林
象郡而漢武遂遣樓船横海將軍浮海擊東越晉劉裕
[008-79a]
之滅盧循也遣將軍孫處帥師三千由海道入番禺中
國遂以海為門戸而在春秋時尚為荒逺莫居之地故
吳雖欲避楚長江直下之險止從淮右北道未嘗由海
道使當日楚越甌廣而有之則樓船横海之師且見于
闔閭之世矣是以後世疆域益廣為備益多煙燉障戍
濱海相望而猶時有烽煙之警即春秋吳齊已事較然
可見世運遷流其亦有不得不然者哉
 
[008-79b]
 
 
 
 
 
 
 
 春秋大事表卷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