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8 禹貢會箋-清-徐文靖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會箋卷十一
          翰林院檢討徐文靖撰
導弱水至于合黎漢書作/合藜
 蔡傳曰弱水見雍州合黎山名隋地志在張掖縣西
 北亦名羌谷箋/按孔傳曰合黎水名在流沙東史記
 正義曰合黎水岀臨路松山東而北流歴張掖故城
 下括地志云漢居延縣故城在甘州/張掖縣東北一千五百三十里又北流經張掖
[011-1b]
 縣三十三里又北流經合黎山折而北流經流沙磧
 之西入居延海行千五百里山海經廣注淮南子云
 弱水出窮石窮石在今之西郡那冉蓋其泒别之源
 耳通鑑唐紀行方討茂州叛羌黄郎弄窮其餘黨西
至乞習山臨弱水而歸即是水也統志弱水在今甘州
衛城西地有甘浚/山故名合黎山在今行都司城西北四十里
 蔡傳曰禹叙山叙水皆自西北而東南導山則先岍
 岐導水則先弱水也箋/按朱子曰導水凡九條弱水
[011-2a]
 最西北又西流不經中國故首言之黑水從雍梁西
 界入南海亦不經中國故次之河為四瀆宗且𤼵源
 西北故中國之水以河為先漢𤼵源于西在江之北
 故次于河江在漢南故次于漢濟雖北而𤼵源近故
 次于江淮在濟南故次于濟渭水所經止于雍州于
 一州為大于九州為小故後及之洛水所經止于豫
 州自渭而言又在南故居末按弱水己下皆言禹導
 水循行之次第也
[011-2b]
餘波入于流沙
 蔡傳曰流沙杜佑云在沙州西八十里其沙隨風流
 行故曰流沙箋/按山海經流沙出鍾山西行又南行
 昆侖之墟西南入海黑水之山地理志張掖居延縣
 西北有居延澤古文以為流沙括地志居延澤在甘
 州張掖縣東北六十四里据後西被于流沙居延澤
 在張掖縣東北不得言西被矣管子曰桓公西伐大
 夏涉流沙杜佑通典曰燉煌即古流沙深有合于西
[011-3a]
 被之説矣段國沙州記洮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
 沙南北一百二十里東西七十里西極大楊川望黄
 沙猶若人委干糒于地干古乾/字也都不生草木蕩然黄
 沙周迴數百里沙州於是取號焉五代史晉天福三
 年髙居晦使于闐還記其山川云自靈州過黄河三
 十里始涉沙入党項界曰細腰沙神樹沙至三公沙
 自此沙行四百餘里至黑堡沙沙尤廣自甘州始涉
 磧磧無水西百五十里至肅州渡金河出玉門闗至
[011-3b]
 瓜州沙州州南十里鳴沙山冬夏殷殷有聲如雷云
 禹貢流沙也徐退山曰出玉門以西都是沙磧魏太
 武自玉門度流沙是也沙則水滲而下餘波盡消故
 不言入海
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蔡傳曰地志黑水出犍為郡南廣縣汾闗山水經出
 張掖雞山唐樊綽云西夷之水南流入于南海者凡
 四曰區江曰西洱河曰麗水曰瀰渃江皆入于南海
[011-4a]
 其曰麗水者即古之黑水也三危山臨峙其上程氏
 曰樊綽以麗水為黑水者恐其狹小不足為界其所
 稱西洱河者廣處可二十里既足以界别二州其流
 又正趨南海箋/按天問曰黑水𤣥趾三危安在山海
 經黑水出張掖雞山南至于燉煌過三危山而南流
 入于南海孔傳曰黑水自北而南過梁州入南海括
 地志曰黑水源出伊州伊吾縣北百二十里南流絶
 于三危山山在沙州燉煌縣東南四十里西河舊事
[011-4b]
 曰三危山俗亦謂昇雨山史記注作卑羽山字之譌
 也錐指仍之亦誤韓苑洛曰在今肅州衛城西一十
 五里水南流去積石河㡬及三百里故入南海不與
 河通正義謂河水自積石以西皆多洑流故得越河
 而南其説非也南海交阯之海倪氏粲曰交阯水之
 大者為富良江分為左右江至南寧方合為一入廣
 西至廣東廣州府入海其間亦有三峽春夏之間水
 髙百丈史記注謂揚州東大海非矣
[011-5a]
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蔡傳曰張騫窮河源云有兩源一出葱嶺一出于闐
 唐薛元鼎使吐蕃得河源於莫賀延磧尾曰悶摩黎
 山所謂崑崙也二説恐薛氏為是箋/按唐史契丹傳
 長慶元年以大理卿劉元鼎為盟會使元鼎踰湟水
 至龍泉谷河之上流繇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又南
 三百里三山中髙而四下虜曰悶摩黎山元鼎劉姓
 傳云薛非循吏傳有薛大鼎當記誤耳又唐史吐谷
[011-5b]
 渾傳慕容伏允耄不治事其相天柱王用事拘天子
 行人貞觀九年詔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積石道任城
 王道宗等率兵擊之伏允謀入磧疲唐兵道宗曰柏
 海近河源古未有至者伏允西走未知所在方馬癯
 糧乏不如按兵鄯州君集曰北海雖逺可鼓而致也
 行軍趣南登漢哭山戰烏海又行空荒之地二千里
 盛夏降雪乏水草士糜冰馬秣雪閲月次星宿川元/朱
 思本曰河源在中州西南直雲南麗江宣撫司之西/北千五百餘里水從地涌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
[011-6a]
 百餘里匯/為大澤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則唐之探河源者不
 始劉元鼎也
 蔡傳曰河自積石三千里而後至于龍門經但一書
 積石不言方向荒逺在所畧也箋/按元史地理志河
 源附錄至元十七年命都實為招討使往求河源都
 實既受命是歲至河州州之東六十里有寧河驛驛
 西南六十里有山曰殺馬闗林麓穹隘舉足浸髙行
 一日至巔西去愈髙四閲月始抵河源河源在土蕃
[011-6b]
 朶甘思西鄙有泉百餘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
 七八十里履髙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諾爾
 火敦譯言星宿也羣流奔輳近五七里匯二巨澤名
阿拉克諾爾自西而東連屬吞噬行一日迤邐東騖成
 川號赤賓河又二三日水西南來名恰爾楚與赤賓
 河合又三四日水南來名呼喇又水東南來名雅爾
 楚合流入赤賓其流浸大始名黄河然水猶清人可
涉又一二日岐為八九股名伊遜鄂羅木譯言九渡通
[011-7a]
 廣五七里可度馬又四五日水渾濁土人抱革囊騎
 過之聚落糾木幹象舟傅髦革以濟僅容兩人自是
 兩山峽束廣可一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測朶甘思
東北有大雪山名伊拉瑪博囉其山最髙譯言騰格哩
 哈逹此即崑崙也山腹至頂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
 逺年成冰時六月見之自八九股水至崑崙行二十
 日河行崑崙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庫濟及庫徳
 二地相屬又三日地名哈喇博勒齊爾四達之衝也
[011-7b]
 多宼盜有官兵鎭之近北二日河水過之崑崙以西
 人簡少多處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散漫獸有髦牛
 野馬狼狍羱羊之類其東山益髙地益漸下岸狹隘
 有狐可一躍而越之處行五六日有水西南來名納
琳哈喇譯言細黄河也又兩日水南來名恰爾瑪爾楚
 二水合流入河河水北行轉西流過崑崙北一向東
北流約行半月至貴徳州地名博勒齊爾始有州治官
 府州𨽻吐蕃等處宣慰司司治河州又四五日至積
[011-8a]
 石州即禹貢積石五日至河州安鄉闗一日至打羅
 坑東北行一日洮河水南來入河又一日至蘭州過
 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吉里州正東行至寧夏府南
 東行即東勝州𨽻大同路自𤼵源至漢地南北澗溪
 細流傍貫莫知紀極爾雅河出崑崙墟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山皆
 草石至積石方林木暢茂世言河九折彼地有二折
盖恰爾瑪爾楚及貴徳博勒齊爾也元學士潘/昂霄録宋易氏彥
 祥曰河自廓州積石軍北東北流一百五十里至化
[011-8b]
 成縣南八十步東流一百四十里至鄯州龍支縣西
 南六十里積石山在縣西九十八里又三百九十里
 至河州枹罕縣南五十里積石在縣西北七十里亦
 名唐述山今人目龍支縣山為大積石此山名小積
 石又三百里至蘭州五泉縣北二十里東北流三百
 八十里至會州之會寧縣西北有黄河堰又五百三
 十里至靈州之迴樂縣枕黄河後魏刁雍開富平東
 南艾山舊渠通河溉田之地又經靈武縣又一千餘
[011-9a]
 里至西受降城一統志城在古豐州西北八十里開/元初為河所圮張説于城東别置新
 城/東流一百八十里至天徳軍今大同府朔州西北/有天徳山唐天徳軍
 城在/焉又二百里至中受降城三百里至東受降城三
 城皆唐張仁愿所築並在河岸以遏突厥河轉南流
 三百五十里至朔州之鄯陽縣西三十里又三百七
 十四里至嵐州樓煩郡今大同府界之合河縣西二
 里北有合河闗又七十里至石州之臨泉縣二十里
 又經定胡縣西二百步孟門闗在縣西一百步又經
[011-9b]
 平夷縣西五十里今石州/寧鄉縣又四百二十里至隰州之
 永和縣北六十里唐志縣北/有永和闗又經大寧縣又二百里
 慈州之吉昌縣北六十里又經文城縣孟門山又縣
 西南三十六里河中有山如槽水流懸注七十餘尺
 俗名石槽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為河之巨阨
 又一百八十里至河中府之龍門縣北二十五里乃
 龍門口河自積石至龍門計四千七百二十餘里傳
 云三千里非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迹猶在
[011-10a]
 蔡傳曰李復謂受降以東至于龍門皆是禹新開鑿
 箋/按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KR2382古鑿/字
 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則禹所鑿者不過如此吕氏
 春秋曰古龍門未闢吕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
 逆流唐志慈州文城縣有孟門山在/今延安府宜川縣黄河之中名曰洪水禹乃
 決流疏河為彭蠡之障所活者千八百國則禹未鑿
 時河之故道可知
南至于華隂東至于厎柱又東至于孟津史記作/盟津
[011-10b]
 蔡傳曰華隂華山之北也孟地名津渡處也箋/按易
 氏曰龍門口又二百里至陜州之西北對河為華州
 華隂縣河經太華之北故曰華隂河至此東流左傳/注華
 隂縣東潼闗闗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闗通典本/名衝闗河自龍門南流衝激華山東因以為名
 陜州之芮城縣又五十里至硤石縣有厎柱山在河
 中又三百五十里至河南府王屋縣南五十里又至
 河陽縣後為孟州南城四面臨河謂之富平津古謂
 之孟津武王㑹諸侯處亦曰武津亦/曰河陽津水經云小平津
[011-11a]
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史記作/大邳
 蔡傳曰洛汭洛水交流之内大伾張揖以為在成臯
 成臯之山西去洛汭既已太近東距洚水大陸又為
 絶逺當以黎陽者為是箋/按昭元年天王使劉定公
 館趙孟于洛汭杜預曰洛汭在河南鞏縣南水曲流
 為汭易氏曰孟津東百里過今鞏縣有五社渡建武/初朱
 鮪遣賈彊蘇茂將兵三萬/人從五社渡攻温即此洛水入河謂之洛口亦名
 什谷張儀所謂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者也又經汜
[011-11b]
 水縣本漢成臯縣一名虎牢三百九十里至衛州汲
 縣南五十里謂之棘津亦謂之石濟津東北流至黎
 陽縣今大名/府濬縣大伾山在縣南七里俗號為黎山鄭𤣥
 以大岯在脩武武徳界臣瓚以為脩武武徳無此山
 今黎陽縣山豈不是大岯乎
北過洚水至于大陸洚史記作降漢志作絳/鄭𤣥洚讀為降下江反
 蔡傳曰洚水今冀州信都枯洚渠也箋/按正義曰地
 理志降水在信都縣班固漢書以襄國為信都在大
[011-12a]
 陸之南或洚水𤼵源在此下尾至今之信都故得先
 過洚水乃至大陸若其不爾則洚水不可知也張洎
 曰洚水即濁漳也字或作絳地理志上黨屯留縣桑
 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酈注引此作入漳云絳水
 𤼵源屯留下亂流漳津與漳俱得通稱也金史地理
 志衡水縣有長蘆河蓋即是洚水也据酈注漳水逕
 南宫縣故城西其水與隅醴通為衡津又有長蘆淫
 水之名淫當作洚/字之譌也金史之所據也今洚水出屯留縣
[011-12b]
 西南方山東北流經冀州入海與枯洚異又按易氏
 曰大伾二百五十里至相州臨河縣南五里又八十
 里至澶州頓丘縣南二十五里北流一百二十里至
 魏州之貴鄉縣今大名府/元城縣大河故瀆在縣西三里俗
 云王莽河河渠書禹釃二渠以引河一出貝丘一/出漯川王莽時廢塞故俗謂之王莽河
 北流二百一十里至冀州南宫縣洚水故瀆在縣東
 南六里又北二三百里至趙州之隆平縣舊為大陸
 縣書所謂北過洚水至于大陸者也徐氏常吉曰導
[011-13a]
 河北過洚水至于大陸漢志冀州信都有洚水夫既
 過冀州信都則已越邢趙而之北矣又安得求二州
 之境或曰大陸即鹿城縣鹿與陸通但鹿城縣在洚
 水西北此處水已將入海不應又折而西北也唐割
 鹿城置陸渾則大陸之在其地者亦有可據今按山
 海經敦與之山溹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泰陸之
 水夫以大陸為水名則不必專指一地以求之矣
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011-13b]
 蔡傳曰九河既淪于海則逆河在其下流固不復有
 矣程氏曰周時河徙砱礫至漢又改向頓丘東南流
 與禹河迹大相背戾洚水大陸九河逆河皆難實指
 然上求大伾下得碣石因其方向辨其故迹可考也
 箋/按漢馮竣曰禹非不愛民力以地形有勢故穿九
 河今既滅難明宋趙偁曰禹之治水自冀抵滄景始
 播為九河以其近海無患也所謂既滅難明者以九
 河故迹雖存久經湮塞難以按循若淪海又何謂難
[011-14a]
 明也春秋緯寳乾圖曰移河為界在齊吕塡閼八流
 以自廣鄭𤣥曰齊桓公塞九河為一河今河間弓髙
 以東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蓋淤塞八河廣拓
 齊地塞其東流八支并使歸于徒駭也其故跡往往
 可循至漢以河間名郡其命義可知矣安在盡淪于
 海也周譜定王五年大河南徙戰國時燕王謂蘇代
 曰齊有清濟濁河以為固賈讓曰齊與趙魏以河為
 竟則定王五年所徙之河是也至漢文帝時河決酸
[011-14b]
 棗武帝而後則決於瓠子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
 北入海至元成時河始決東郡分流於博州又決平
 原決渤海決信都皆東北出青冀之境以達于海自
 東漢歴魏晉隋唐以及宋初並鮮河患迨仁宗至和
 間河始決大名神宗熙寧始決于澶村北流斷絶河
 道南徙此蔡傳謂東南流與河大相背戾者也吕氏
 春秋曰鉅陸之北分為九河又合為一河以入海孔
 傳曰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入于渤海臣瓚曰武帝
[011-15a]
 元光二年河徙東郡更注渤海禹之時不注渤海也
 余謂逆當訓迎如周書逆子釗于南門之外春秋如
 齊逆女之逆言九河其實迎逆大河之水以注海也
 漢許商謂自鬲津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如
 必又開通合為一河以入海何禹之不憚煩也孟子
 禹疏九河注之海則九河各自注海可知鄭𤣥以為
 下尾合名為逆河言相向迎逆是也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史作/導瀁
[011-15b]
 蔡傳曰水經漾水出隴西郡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
 都常璩曰漢水有兩源此東源也即禹貢所謂嶓冢
 導漾者其西源出嶓冢山會泉始源曰沔逕葭萌入
 漢箋/按巴漢志漢水二源東源出氐道縣之養山名
 瀁郡國志氐道養/水出即漾水也西源出隴西嶓冢山會白水逕嘉
 萌入漢始源曰沔水經漾水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
 又東至廣漢白水縣西蔡傳引常璩之説不審白水
 為二字誤作會泉又易始源曰沔句於逕葭萌入漢
[011-16a]
 之上馮嗣宗曰漢至沮縣即為漢水沔水自出沮縣
 蓋别為一水也古言沔漢二水者多混為一又按山
 海經漢水出鮒鰅之山帝顓頊葬于陽九嬪葬于隂
 郭璞曰書云嶓冢導漾東流為漢禹貢錐指曰按尚
 書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山海經所謂漢出鮒鰅山也
 殊不審經言漢出鮒鰅漢乃濮譌顓頊都濮陽葬鮒
 鰅山水經注濮水枝津東逕浚城南而北去濮陽三
 十五里其不為漢水明矣安得為隴西之嶓冢乎景
[011-16b]
 純妄注之而胡氏据以釋經疎矣
 蔡傳曰酈道元謂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
 箋/按祝穆曰天下之大川以漢名者二東漢則禹貢
 之導漾自嶓冢山逕梁洋金房均襄郢復至漢陽入
 江者也西漢則蘇代所謂漢中之甲輕舟出于巴乘
 夏水而下四日而至五渚者其源出于西和州徼外
 今岷州/衛界逕階沔與嘉陵水合又逕懷安利劍果合與
 涪水合入于江
[011-17a]
又東為滄浪之水史作/蒼浪
 蔡傳曰酈道元云武當縣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曰
 滄浪洲水曰滄浪水箋/按庾仲雍漢水記云武當縣
 西四十里有滄浪洲荆州圖經武當縣西北有滄浪
 洲長四里廣十三里水經注亦曰西北今但云縣北
 似遺西字
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蔡傳曰三澨水名今郢州長夀縣磨石山𤼵源東南
[011-17b]
 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界來又名汊水疑即三澨
 之一然據左傳漳澨薳澨則為水際未可曉也箋/
 水經荆州沲水在南郡枝江縣三澨地之南在即縣
 之北注云尚書曰道漢水過三澨合流觸大别山陂
 故馬融鄭玄王肅孔安國等咸以為三澨水名也劉
 澄之云在竟陵蔡邕漢津賦窮滄浪乎三澨史記索
 隱曰今竟陵有三參水參去/聲俗云是三澨水即蔡傳
 云出磨石山者蓋即三澨之一承天府志今安/陸府以司
[011-18a]
 馬河為一澨即出磨/石山者馬溪河為一澨石家河為一澨
 自京山合流入景陵界謂之三汊水即索隱所稱三
 參水也左傳宣四年楚令尹子越師于漳澨昭二十
 三年司馬薳越縊于薳澨皆水際及邉地名與此無
 涉
 蔡傳曰大别見導山入江在今漢陽軍漢陽縣箋/
 日記曰漢水至漢陽軍大别山而南入江是名沔口
 自嶓冢至此凡二千四百二十里易氏曰漢水東流
[011-18b]
 百八十里經興元之南鄭縣至此名漢水興元今/漢中府
 七十三里至城固縣北二里又三百里至洋州興道
 縣百步今洋/縣又經金州之漢隂縣南二里金州今/興安州
 五百里至金州西城縣北百步今平/利縣又經洵陽縣又
 經均州之豐利鄖鄉二縣又六百八十里至均州武
 當縣西北四十里至此名滄浪水東南流經襄陽府
 之樂鄉宜城二縣又三百六十里至襄陽府襄陽縣
 又三百二十里至郢州長夀縣十步今安陸府/鍾祥縣又三
[011-19a]
 百里至復州景陵縣南縣有三㲼水即三澨也又經
 沔州漢川縣至漢陽府大别山之東北入江漢自嶓/冢至此
 二千四百/二十里大别定四年左傳蔡侯吳子唐侯伐楚舍
 舟于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左司馬戌謂子常曰子
 必速戰乃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寰宇記二别
 相去一百二十餘里吳氏曰鄂北對漢陽軍大别山
 漢水自北來入江
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彭蠡古/作彭麗
[011-19b]
 蔡傳曰彭蠡見揚州北江未詳入海在今通州靜海
 縣箋/按水經曰沔水東至石城縣分為二其一東北
 流其一又過毗陵縣北為北江注曰毗陵舊會稽之
 屬縣今丹徒縣也舊去江三里江即北江也然漢雖
 入江不應改漢為江今廬江自北入江謂之北江宜
 也
 蔡傳曰彭蠡古今記載皆謂之番陽然其澤在江之
 南去漢水入江之處已七百餘里既在大江之南於
[011-20a]
 經則宜曰北為北江不應曰東為北江箋/按唐地志
 江州尋陽縣有廬山有彭蠡湖有彭澤縣不曰南匯
 而曰東匯者漢志豫章彭澤縣禹貢彭蠡澤在西則
 彭澤在彭蠡之東矣東匯澤者謂東匯彭澤為彭蠡
 也蠡亦古螺字水盤漩如螺紋也不曰北為北江而
 曰東為北江者海内東經曰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
 彭澤西一統志引經曰三天子山在率東率山今在
 休寧縣俗名張公山黄省曾廬山吟云少讀神禹經
[011-20b]
 昔為天子都以廬山為天子都誤也郭璞注經曰今
 江出汶山郡升遷縣岷山東南至廬江南界東北經
 淮南下邳至廣陵入海是廬江入江在大江東迤北
 也江自西而東至此迤邪而北與北江會故曰東為
 北江也若漢水入江久在彭澤之西又何有東為北
 江者乎山海經又曰贑水又北過彭澤西北入于江
 是湖漢九水在大江之南至此而東北入江謂之南
江南北二江皆匯于彭蠡而岷江始得謂之中江周職
[011-21a]
方揚州其川三江荆州其川江漢則漢水不在三江之數
 可知地理志曰禹貢中江在丹陽蕪湖江水自蜀來
 歴數千里而至此始言中者以南北二江既入始可
 以言中也孔傳曰自彭蠡江分為三入震澤此大謬
 也若三江並入震澤則震澤益助其驕何由而致定
 乎
 蔡傳曰洪水之患惟河為甚意當日龍門九河等處
 事急民困勢重役煩禹親莅而身督之若江淮則地
[011-21b]
 偏水急不待疏鑿固已通行或分遣官屬往視亦可
 況洞庭彭蠡之間乃三苗所居彼方負其險阻頑不
 即工即官屬之往亦未必遽敢深入但意如巢湖江
 水之淤而不知彭蠡之源為甚衆也以此致誤謂之
 為匯謂之北江無足怪者然則番陽之為彭蠡信矣
 箋/按通鑑魏任城王澄表稱蕭衍頻斷東闗欲令漅
 湖汎溢以灌淮南湖在今廬州巢縣之西周迴四百
 餘里南出于東闗口東南有石渠世傳為夏禹所鑿
[011-22a]
 謂江淮地偏水急不待疏鑿或分遣官屬往視可乎
 禹貢彭蠡既豬禹苟未至其地乃懸揣以立言乎吳
 起對魏武侯曰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亦言其地
 勢險阻云爾岳州三苗故地洞庭其所據豈彭蠡亦
 所據乎山海經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尚書
 禹徂征有苗奉辭伐罪三旬苗民逆命倘不知彭蠡
 之源甚廣而官屬未敢深入將徂征者非禹乎誓衆
 而衆不行乎輿地志廬山紫霄峯下石室中有禹刻
[011-22b]
 篆文凡七十餘字只有洪荒漾余乃&KR1964六字可辨餘
 叵識設禹未至其地篆何由刻乎
岷山導江
 蔡傳曰岷山即瀆山也又謂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
 所導也箋/按雲南志金沙江源出于吐蕃之犁石南
 流漸廣至于武定之金沙巡司麗江鶴慶又東過四
 川之㑹川建昌等衛以達于馬湖叙南然後合于岷
 江四川志岷山在茂州之列鵝村其跗曰羊膊山江
[011-23a]
 水所出水利志江源在羊膊嶺分為二派一西南流
 為大渡河一名羊/山江一正南流謂之南江明末江隂徐
 弘祖出闗至昆侖歸作溯江紀源云河自昆侖之北
 江亦自昆侖之南其龍脈與金沙江相並南下環滇
 池以達五嶺江之所以大于河也
東别為沱
 蔡傳曰沱江之别流於梁者也箋/按宋眺氏曰今永
 康軍導江縣西北二十里有沱江水經所志之沱其
[011-23b]
 源岷江是也水經江水自彭天闗東逕/汶闗氐道縣北東别為沱自導江東南
 流至彭州永昌縣西為都江者杜佑所志之沱也杜/氏
 通典沱水在濛陽郡唐昌縣唐地志/儀鳳二年析九隴導江郫三縣置自都江至天勑
 山分而為二一名瀘水自天勑山十五里復合于都
 江一名廣濟江自天勑山東流至彭州九隴縣復合
 于都江自永昌之都江東南流至成都府郫縣北為
 郫江者漢志所謂禹貢沱江者也漢地志蜀郡郫縣/禹貢沱江在西東
 入/江江賦玉壘作東别之標亦謂沱也
[011-24a]
又東至于澧虞喜志林澧是/江源之别流
 蔡傳曰澧水名水經出武陵充縣西至長沙下雋西
 北入江鄭氏曰經言至者或山或澤也澧宜山澤之
 名按下分九江澧水既與其一則非水明矣箋/按孔
 傳曰澧水名疏曰楚辭云濯余佩兮澧浦則澧自水
 名也地理志武陵充縣澧水所出東至下雋入沅水
 經注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歴山東過其縣南又東過
 零陽縣之北又東過作唐縣北又東過長沙下雋縣
[011-24b]
 西北東入于江郭璞曰江湘沅水共會巴陵頭故號
 為三江之口澧又去之七八十里而入江焉范致明
 岳陽風土記曰水經澧水上承孱陵縣澹氷王仲宣
 曰悠悠澹澧口下會赤沙湖東南注于沅水謂之澧
 江口沅水注于洞庭謂之鼎江口若以洞庭為九江
 則澧水入沅同沅入湖澧水即九江之一不得東至
 于澧乃過九江也蔡傳疑下言九江澧水既與其一
 則澧非水名總由泥洞庭為九江耳若依漢志九江
[011-25a]
 在尋陽則澧為水名又何嘗與九江之一乎
過九江至于東陵
 蔡傳曰東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縣也地志在廬江
 西北者非是箋/按漢地志廬江郡金蘭西北有東陵
 鄉水經江水東過下雉縣北利水從東陵西南注之
 又東左得靑林口酈道元注云水出廬江郡之東陵
 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書云過九江至于東
 陵者也水經灌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
[011-25b]
 蘇山許愼曰灌水出雩婁縣則東陵在江灌之間可
 知也通鑑梁韋叡攻魏至合肥諸軍進至東陵晉書
 卞壺傳峻至東陵口壺與戰于陵西成帝紀作西陵
 括地志西陵在黄州黄山西二里此二陵相為東西
 史記楚世家秦拔我西陵即是地也蔡傳乃以巴陵
 為東陵據岳陽風土記曰巴丘本漢下雋縣之邱漢
 志下雋屬長沙今鄂州蒲圻縣界此其地耳水經所
 謂本吳之巴丘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丘縣于
[011-26a]
 此沈約宋書州郡志夷陵漢舊縣吳改曰西陵是西
 陵之名乃起于吳安得以二陵相為東西而遂以巴
 陵為禹貢東陵耶朱子以為經言過九江至于東陵
 則自今江州城下至湖口縣纔四十里不知東陵的
 在何處按通典尋陽舊縣在今江北蘄州界今黄州
 府蘄州也晉温嶠移尋陽于江南梁改江州今江州
 去湖口四十里實非古九江地也班志廬江郡金蘭
 西北有東陵鄉貨殖傳注九江江南豫章是南楚也
[011-26b]
 正義曰九江郡都隂陵隂陵故城在濠州定逺縣西
 六十五里疑隂陵即為東陵乃欲于今之江州求之
 宜不知其的在何處矣
東迤北會于匯東為北江入于海
 蔡傳曰彭蠡既在大江之南於導江則宜曰南會于
 匯不應曰北會于匯箋/按括地志彭蠡湖在江州尋
 陽東南五十二里廬山記畧山在尋陽南南濵宫亭
 湖北對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餘里荆州記曰宫亭湖
[011-27a]
 即彭蠡湖也亦曰彭澤湖一曰匯澤蒙前匯澤為彭
 蠡故于此但言匯也上文東為北江者以廬江北來
 入江是為北江而大江自西來而匯之故曰東也至
 此而彭澤諸水北來入江是大江受廬江之先入在
 彭蠡西此則彭澤之繼入又在其東故曰東迤北會
 于匯也孔傳曰迤溢也正義曰迤靡迤邪出之言故
 為溢也鄭氏曰漢與江鬭轉東成澤然漢自大别入
 江至此七百餘里何由别其所匯者為漢水耶故知
[011-27b]
 廬江在北彭澤在南至此與大江交會皆揚州川也
 又按山謙之南徐州記京江禹貢北江也傳以為北
 江未詳
 易氏曰考唐志岷山近在茂州而江源逺出西徼松
 州交川縣古西羌地江源鎭在縣西北三十里江南
 流二百四十里至翼州翼水縣二百步禹貢解引此/作冀州冀水
 縣/誤又六十里至茂州汶山縣汶山即岷山禹導江始
 此又經蜀州之靑城縣彭州之導江縣又三百七十
[011-28a]
 里至成都縣南七里縣有沱江鎭以沱水名即東别
 為沱者也又二百里至眉州通義縣東三里又經陵
 州之籍縣嘉州犍為縣又五百六十里至戎州僰道
 縣東北十步東流五十里經南溪縣又經瀘州之綿
 水江安二縣又三百一十里至瀘州瀘川縣南三十
 步東北流渝州之萬夀縣七百里至渝州巴縣南又
 三百四十里至涪州涪陵縣東流三百五十里至忠
 州臨江縣南百步又二百六十里至萬州南浦縣又
[011-28b]
 經夔州之雲安縣南百步又三百一十里至夔州魚
 復縣瞿塘峽在縣東二里又一百里至巫山縣江水
 南去縣一里波流峻急或有冒險朝𤼵白帝暮宿荆
 渚其間千二百里又經歸州之巴東縣南百步又三
 百三十里至歸州秭歸縣有空舲峽在縣東百二十
 里又經峽州之宜都縣南二百步又二百里至峽州
 夷陵縣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縣
 西北有西陵山自縣折泝江二十里又峽口名為西
[011-29a]
 陵峽峽長二十里所謂三峽此其一也一統志巫峽/西陵峽歸峽
 並稱三峽連山七/百里畧無斷處東南流入夷道縣百步又三百三
 十里至江陵郡江陵縣東流經公安石首二縣東南
 至澧州界即東至于澧也易氏以澧州為即禹/貢東至于灃大謬東流
 五百七里至岳州巴陵縣北五里洞庭湖在縣西南
 五十步周迴二百六十里巴陵與夷陵相為東西夷
 陵亦名西陵則巴陵為東陵可知江水過九江而後
 至于東陵自巴陵東迤北經臨湘縣北又經鄂州之
[011-29b]
 蒲圻縣五百一十里至鄂州江夏東流經武昌北又
 經興國軍六百里至江州徳化縣又六十里有水自
 南來入江合流其澤名彭蠡所謂匯澤為彭蠡也下
 至蕪湖為中江班史志之易氏以澧為澧州又以巴
 陵為東陵皆與蔡傳同譌舛假若澧在今湖廣澧州
 之境與大江相去四五百里何由與大江會為一乎
 至以巴陵為東陵之誤己見前東陵下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
[011-30a]
 蔡傳曰沇水濟水也地志濟水出河東郡垣曲縣王
 屋山始𤼵源山頂崖下曰沇水既見而伏東出于孟
 州濟源縣二源東源周迴七百步其深不測西源周
 迴六百八十五步其深一丈合流至温縣是為濟水
 歴虢公臺西南入于河箋/按山海經王屋之山㶌水
 出焉㶌音/輦而西流注于泰澤郭璞曰即沇水也水經
 注濟水東逕原城南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
 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聲相近傳呼失實也其一水
[011-30b]
 枝津南流注于溴水即春秋/溴梁俗謂之白澗水吳氏曰
 沇水之伏而見也近見于河北之濟源者終于入河
 是為北濟逺見于河南之滎澤者終于入海是為南
 濟
溢為滎史記溢為滎/作泆漢作軼
 蔡傳曰溢滿也復出河之南溢而為滎滎即滎波之
 滎見豫州箋/按水經注濟水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
 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蔡傳
[011-31a]
 謂滎澤濟河雖枯而濟水未嘗絶流蓋以此也又按
 古滎澤有二水經濟水又東逕滎澤北故滎水所都
 也左傳宣十二年楚潘黨逐魏錡及滎預注縣東滎
 澤也此滎澤在河南閔二年衛侯及狄人戰于滎澤
 左傳作/熒澤預注此滎澤在河北時衛都河北狄來伐而
 禦之既敗而渡河在河北明矣蓋沇水所溢被河南
 北故也
東出于陶丘北
[011-31b]
 蔡傳曰陶丘地名再成曰陶在今廣濟軍西箋/按水
 經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又屈從縣東北流
 南濟也注曰地理志禹貢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
 在南墨子以為釡丘也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九年薛
 侯來會王于釡丘者也尚書所謂導菏水自陶丘北
 謂此也唐書許敬宗傳髙宗問曰書稱浮于濟漯今
 濟與漯斷不相入何故而然敬宗對曰夏禹導沇水
 東流為濟入于河今自漯至温而入河水自此洑地
[011-32a]
 過河而南出為滎又洑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合而東
 汶水自南入之所謂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會
 于汶是也
又東至于菏
 蔡傳曰菏即菏澤見豫州謂之至者濟隂縣自有菏
 泒濟流至其地爾箋/按易氏曰沇水出王屋縣王屋
 山南行九十里至濟源縣境方名濟水南流一百二
 十里而入于河自入河處東南三百三十里至鄭州
[011-32b]
 之滎澤縣有古滎澤東五十里至鄭州又一百里至
 汴州東北二百四十里至曹州濟隂縣有定陶鎭後
 以為縣屬廣濟軍又東北九十里至菏澤陶丘在廣
 濟軍之西菏澤在廣濟軍之北凡古濟所經之地自
 河至此七百餘里又曹州圖志濟隂縣南三里有菏
 水俗謂五丈河今名廣濟河
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蔡傳曰汶北汶也見靑州又東北至于東平府夀張
[011-33a]
 縣安民亭合汶水至今靑州博興縣入海箋/按水經
 濟水故瀆又東北過夀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從
 東北來注之汶凡有五北汶嬴汶柴汶浯汶洠汶也
 此為北汶易氏曰濟會于汶北流一百里至須城縣
西二里又經齊州之長淸縣東北流經豐齊縣西二十
 六里三百里至臨邑縣西四里又經全節章丘臨濟
 三縣唐志武徳二年置譚州并置平陵貞觀十七年/齊王祐反平陵人不從因更名全節元和十五
 年省全節/入歴城又經淄州之鄒平縣南三十里又經濟陽
[011-33b]
 又一百九十里至髙苑縣七十步東流一百四十里
 至靑州博興縣北百步東北流入海
 蔡傳曰本朝樂史謂今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
 水流入海謂之淸河箋/按國策燕王謂蘇代曰齊有
 淸濟濁河以為防郭緣生曰淸河首受洪水北流濟
 酈道元曰濟水通受淸之目矣今兖州府汶上縣有
 大淸河以為即濟水入海之故道云又有小淸河在
 歴城北即古濼水春秋桓公十八年㑹齊侯于濼即
[011-34a]
 此也
導淮自桐柏
 蔡傳曰水經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禹只自桐
 柏導之耳箋/按郎氏仁寳曰淮源當依禹貢出桐柏
 山胎簪低于桐柏百餘丈源又小荆州記桐柏淮源
 湧𤼵其中潛流三十里東出大復山南漢地志復陽
 縣注應劭曰在桐柏下復山之陽則大復亦桐柏支
 山
[011-34b]
東㑹于泗沂東入于海
 蔡傳曰沂入于泗泗入于淮此言會者以二水相敵
 故也入海在今淮浦箋/按易氏曰淮自桐柏縣東流
 經蔡州之朗山縣又三百八十里經眞陽縣南八十
 里北至蔡州一百里又經褒信縣又經新息縣南五
 里又三百里西南流經潁州汝隂縣南五里東流二
 百二十里經下蔡縣後為夀春府又五里至宿州蘄
 縣南七十里又經虹縣又經濠州之招義縣即漢睢
[011-35a]
 陵地漢志所謂泗水至睢陵入淮者也東北經泗州
 之徐城縣又二百四十里至泗州臨淮縣東流經宿
 遷縣東北流經漣水縣又二百七十里入海胡朏明
 曰漢志淮水出桐柏至睢陵入海行三千二百四十
 里疑太逺金氏曰淮自桐柏至海凡千七百里此説
 近是漢志至睢陵入海乃淮隂之譌三千字亦謬今
 据易氏疆理考淮入海行二千七百一十里則漢志
 三千乃二千之譌金氏之説亦未足據
[011-35b]
導渭自鳥鼠同穴
 蔡傳曰同穴山名地志云鳥鼠山者同穴之枝山也
 孔傳曰鳥鼠共為雌雄同穴而處其説怪誕不經不
 足信也箋/按山海經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東
 流注于河爾雅鳥鼠同穴其鳥為鵌其鼠為鼵河圖
 括地象鳥鼠同穴山地之幹也沈約宋書曰沙州廿
 谷嶺有雀鼠同穴雀色白鼠色黄唐志渭州渭源縣
 有烏鼠同穴山一名靑雀山伽藍記赤嶺不生草木
[011-36a]
 其山有鳥鼠同穴鳥雄鼠雌共為隂陽甘肅志涼州
 之地有兀兒鼠有鳥曰本周兒同穴而處傳以為怪
 誕不經殊失考也又同穴山名亦誤此蓋言鳥鼠同
 穴本是一山而同穴止宿之處又髙且大故鳥鼠為
 同穴之枝幹傳以鳥鼠同穴為不經則同穴之山何
 所取以為名也楊用修曰鳥鼠同穴修撰岳正戍邊
 時親見之書傳乃以鳥鼠為一山同穴為一山非也
東㑹于灃又東㑹于涇又東過漆沮入于河
[011-36b]
 陳氏曰灃涇大與渭竝故曰會既得灃涇渭愈大漆
 沮皆小故曰過前分言于雍而自源溯流言于此也
 箋/按易氏曰鳥鼠在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舊屬
 雍州禹導渭始此有三源正東微南流至襄武縣東
 流五十里至隴西縣縣後為鞏州又至秦州之伏羌
 縣一里又三百里至秦州上邽縣北三十里又一百
 二十里至階州之南由縣南四十里縣後并入吳山
 又三百二十里至鳳翔府之岐山縣南二十里又經
[011-37a]
 京兆府之渭南同官咸陽三縣又二百七十里至萬
 年縣北五里又二百六十里至華州華隂縣東北流
 二十五里有永豐倉入河謂之渭丘按唐志隴州吳
 山縣本長蛇貞觀元年更名吳山階州領縣三將利
 福津盤隄無吳山縣也易氏階州誤當作隴州
導洛自熊耳
 蔡傳曰熊耳盧氏之熊耳也餘並見豫州洛水出冢
 嶺山禹只自熊耳導之箋/按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
[011-37b]
 出焉而東北流注于𤣥扈之水洛南縣有元/扈山有洛河水經洛
 水出上洛縣讙舉山又東逕熊耳山北東北過盧氏
 縣南又東北過宜陽縣南注曰洛水之北有熊耳山
 此自别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邵堯夫詩曰
 昔禹别九州導洛自熊耳熊耳自有兩未審孰為是
 東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書傳稱上洛斯言得之矣
 蔡傳又安見禹所導之熊耳在盧氏而不在上洛耶
東北㑹于澗瀍又東㑹于伊又東北入于河
[011-38a]
 鄭氏曰洛水其上源不逺不及渭漢其流之所經不
 過涇沔其行僅千餘里而入河箋/按易氏曰洛水出
 冢嶺山東流七十里至上洛縣東北流九十里至洛
 南四十里乃在熊耳山之西浮梁之水出焉浮梁誤/當作浮
 濠山海經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又四百六十里至虢州盧
 氏縣熊耳山在縣南五十里東流經河南府之福昌
 縣東北流經夀安縣又四百五十里至河南府河南
 縣四里洛陽西南三里自苑内上陽之西東都苑内/有上陽宫
[011-38b]
 瀰漫東流六十三里至緱氏縣東北流七十里至鞏
 縣會伊瀍澗之水一百四十里而入河据此洛自冢
 嶺至入河一千六百九十里今按水經注洛水自河
 南縣南又東逕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經於㑹
 澗瀍之下又言㑹伊者謂此
 
 
 禹貢會箋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