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8 禹貢會箋-清-徐文靖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二
 禹貢㑹箋      書𩔖
  提要
    臣/等謹案禹貢㑹箋十二卷
   國朝徐文靖撰文靖字位山當塗人雍正癸卯
    舉人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試不入格十
    七年又薦舉經學
  特授翰林院檢討是書首列禹貢山水總目以水
[000-1b]
    經所載為主附論於下次為圖十有八各係
    以説書中皆先引蔡傳而續為之箋博據諸
    書斷以己意如汾水西入河非東入河徒駭
    即河之經流非别有一經流三江既入終以
    南江北江中江為正九江在潯陽非洞庭皆
    不為蔡傳所囿至於蔡山則闕其所疑不主
    寰宇記周公山即蔡山之説於惇物則取金
    史地理志謂在乾州武亭縣今武功縣之東
[000-2a]
    南二百里三危山引西河舊事為昇雨山謂
    史記註作卑雨山蓋字之誤併辨胡渭之訛
    皆具有考證蓋説禹貢者宋以來棼如亂絲
    至胡渭錐指出而摧陷廓除始有條理可按
    文靖生渭之後因渭所己言而更推尋所未
    至故較之渭書益為精密蓋繼事者易有功
    也惟信山海經竹書紀年太過是則僻於好
    古不究真偽之失耳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
[000-2b]
    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 陸費墀
[000-3a]
禹貢㑹箋原序
周公職録曰黄帝受命風后授圖割地布九州是九州
本依圖而立也水經注曰禹理水觀于河見白面長人
魚身授禹河圖而還于淵是禹之治水亦依圖而治也
自是而後夏少康使商侯冥治河帝杼十三年冥死于
河殷祖乙避河遷耿二年圯于耿復遷于庇求如禹貢
之治水難矣鄭樵通志曰桀焚黄圖夏圖所繇盡亡也
爾雅九州説者皆以為商制圖無聞焉周圖書大備大
[000-3b]
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司險掌九州
之圖知山林川澤之阻漢入關收秦圖書得具知天下
阸塞武帝時齊人延年上書言河出昆侖經中國注渤
海是其地勢西北髙而東南下可按圖書觀地形令水
工凖髙下開大河上領出之胡中明帝永平中議治汴
渠上引樂浪人王景問水形便因賜景山海經河渠書
禹貢圖禹貢之有圖尚已後世圖事闕畧晉司空裴秀
惜之乃殫思著禹貢地域圖十有八篇其制圖之體有
[000-4a]
六一曰分率二曰準望三曰道里四曰髙下五曰方邪
六曰迂直悉因地制形王隱晉書曰裴秀為司空作禹
貢地域圖事成奏上藏於秘府為時名公誠有所慕而
云也唐大衍山河兩戒取禹貢三條四列之説而不及
圖程大昌撰禹貢論繪圖三十有一鄭東卿著尚書圖
禹貢山澤圖二十有五然皆未有見余家藏有六經圖
禹貢圖一二而已又所藏宋大觀中地理指掌圖其中
有帝嚳及堯九州圖舜十二州圖禹迹圖然臚列當時
[000-4b]
郡縣於禹貢山澤六十餘地不能備載少嘗見艾千子
禹貢圖簡而能該苐從前譌誤尚未駁正章氏本清圖
書編名山大澤皆有圖不專為禹貢設故雖有圖而不
精近見王太史蒻林刻乃祖禹貢圖胡氏朏明禹貢山
澤間有圖而圖之前後左右少有脈絡可尋此圖禹貢
者所㠯難也陸氏文裕曰余嘗欲取今之州縣推而上
之㑹于禹貢之命名以著古今之離合遷改為一書志
誠偉哉余竊有志而未逮顧已為禹貢㑹箋一書又何
[000-5a]
能已于圖也爰列圖若干于前并以圖説附注之稍訂
其譌誤如此後之君子按圖而興感思大禹明徳之逺
而不為小智之鑿則又㑹箋繪圖者之私願夫
[000-6a]
  凡例
一冀州舊圖依蔡傳淶水出覃懷西今按周職方并州
 其川淶易非冀州浸也山海經沁水注河入懷東南
 因改從沁舊以洞庭為九江今据經九江孔殷在江
 漢朝宗之下仍依漢志九江在尋陽餘放此
一禹貢圖古未嘗有聞漢明帝議治汴渠賜樂浪人王
 景禹貢圖當猶是收秦圖書所得晉司空裴秀著禹
 貢圖十八篇序載于晉史而圖不傳今為圖多參取
[000-6b]
 艾千子間採之六經圖指掌圖而至於駁正譌誤不
 敢附㑹前人
一㑹箋取四海㑹同之義蓋雜採經傳子史九流百家
 支分泒别悉㑹于一猶百川岐流汊港悉㑹于海使
 有所歸也
一仰觀俯察皆學者窮理之事然仰觀易俯察難周天
 三百六十五度試登髙望之皆可一覽而至於地理
 不然數十里之外目力所不及足跡所不周即或親
[000-7a]
 厯其境東西易位髙下頓殊而欲確指其山澤所在
 以求無舛于經則將指延安之洛以為禹貢之漆沮
 据安豐之石以為禹貢之大别説非無本其實疎也
一是編主于駁正疑誤故列蔡傳于前是者可之不是
 者否之要皆各有所証發寧可得罪於先賢不敢貽
 誤於後學漸至白日塵昏聖經蕪穢也
一㑹箋於近纂禹貢者略加考訂如山海經漢水出鮒
 鰅之山漢乃濮譌而郭注妄引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000-7b]
 近遂以鮒鰅為嶓冢之别名西河舊事三危山俗亦
 謂昇雨山夏本紀注譌作卑羽山今仍因之譌以傳
 譌伊于胡底故于是編中約略正之
一胡氏禹貢錐指考訂漢唐注疏最為詳密謂釋禹貢
 者莫先於安國之書傳安國武帝時人孔穎達所謂
 身為博士具見圖籍者也今觀其注禹貢山水地名
 並顢頇鶻宇不甚分明菏澤在定陶而云在湖陵伊
 水出盧氏而云出陸渾澗水出新安而云出澠池横
[000-8a]
 尾山北去淮二百餘里而云淮水經陪尾江水南去
 衡山五六百里而云衡山江所經又若榖城為瀍水
 所出魏始省榖城入河南而傳云瀍出河南北山金
 城郡乃昭帝置而傳云積石山在金城西南孟津在
 河陽之孟地東漢始移其名于河南而傳云在洛北
 明非西漢人手筆此等考證真發前人所未發㑹箋
 中不敢勦襲雷同而又不忍為割愛故列于此
一漢劉秀上山海經奏曰禹别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
[000-8b]
 𩔖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
 也按禹貢與山海經猶春秋内外傳也禹貢之山水
 多具見于山海經以禹之經解禹之書其不致有譌
 誤也明矣故㑹箋于山海經所引為多
一宋易氏祓字彦祥别號山齋所著禹貢疆里記胡朏
 明謂其書亡余於徐常吉禹貢解中備録原文冀藉
 以廣其傳云至以澧水為醴陵九江為洞庭蓋浸淫
 宋人之説亦小疵也
[000-9a]
一趙君文冕以明經考授縣佐好古嗜學蓄書甚多一
 時名下士無不延引講習賞析奇疑家淳溪距余舍
 丹陽湖沚僅二十餘里且素有親道因得以文字徃
 來余年近九旬閒居無事檢舊簏得禹貢㑹箋十二
 卷郵請是正承雅誼捐資命工立加剞劂余垂老而
 不能藏拙者趙君意也謂是編可與問世藉以為後
 學司南則余何敢
[000-10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㑹箋卷首
          翰林院檢討徐文靖撰
  山水總
 余讀蔡西山書傳於禹貢一書大抵據水經以立言
 耳世所傳水經不著名氏或以為郭璞或以為桑欽
 酈注亦未嘗明言今閲孟堅地理志中山國北新成
 縣桑欽言易水出西北東入&KR0740張掖刪丹縣桑欽以
[000-10b]
 為導弱水西至酒泉合黎丹陽陵陽縣桑欽言淮水
 出東南北入江平原髙唐縣桑欽言漯水所出上黨
 屯留縣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則水經為欽作
 無疑矣水經四十卷末自志云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凡六十其所載郡縣多西漢後則又似非欽作者前
 書儒林傳孔氏有古文尚書安國授都尉朝而司馬
 遷亦從安國問故遷書載堯典禹貢洪範諸篇多古
 文説數傳至平陵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欽蓋漢成
[000-11a]
 帝元帝時人經稱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下雋
 前志屬長沙國後漢郡國志同則此所載禹貢山水
 澤地所在凡六十大抵皆酈氏之注𫐠欽言也因列
 其總目於前所有譌誤者并注於下
泰山為東嶽在泰山博縣西按竹書紀年堯七十四年/虞舜初巡四岳舜典嵗二
 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風俗通云泰山/山之尊為五岳長王者受命恒封禪之
霍山為南嶽在霍山灊縣西北酈注云天柱也又郭璞/注爾雅云霍山在潛縣
 别名天柱山漢武以衡山遼逺讖緯以霍山為岳故/祭之今按爾雅云江南衡又云霍山為南嶽蓋衡山
[000-11b]
 本名霍山尚書大傳曰舜元年巡狩四嶽元祀代泰/山中祀大交霍山貢兩伯之樂焉則霍山之名起於
 虞前何云從漢武始也漢特移祀於天柱名霍/山耳漢志廬江灊縣注天柱山在南不言霍山
華山為西嶽在𢎞農華隂縣西南酈注云古文之惇物/也今按地理志扶風
 武功縣垂山古文以為惇物初未嘗言華山也又漢/志𢎞農十一縣無華隂縣華隂縣屬京兆尹太華山
 在南注/並誤也
雷首山在扶風蒲坂縣東南按竹書紀年帝堯五十年/遊于首山乘素車𤣥駒即
 是山也後世因名為堯山故漢志/云河東蒲坂有堯山雷首山在南
砥柱山在河東太陽縣河中按師古注漢書云厎柱在/陜縣東北山在河中形若
[000-12a]
 柱也漢武帝時河東守番係言漕從山東西嵗/百餘萬石更厎柱之艱敗亡甚多即是山也
王屋山在河東垣曲縣東北孔安國曰王屋山在/冀州之南河之北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縣西北按前志河内山陽縣東太/行山在西北後志在河内
 野/王
恒山為北嶽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按前志常山上曲/陽恒山北谷在西
 北禹貢恒水所出東入/&KR0740後志中山上曲陽
碣石山在遼西臨渝縣水中按前志右北平驪成縣大/掲石山在縣西南遼西臨
 渝縣有渝水絫縣有碣石水南入官後志遼西臨渝/縣注引山海經掲石之山編水出焉此注從後志也
[000-12b]
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漢志同應劭曰有濩澤在/西北括地志析城山在澤
 州西南/七十里
太嶽山在河東永安縣按漢志河東彘縣霍太山在/東應劭曰順帝改曰永安
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東南漢志同按括地志壺口山/在慈州吉昌縣西南五十
 里冀州/境也
龍門山在河東皮氏縣西按史記始皇本紀禹鑿龍門/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後
 漢志云馮翊夏陽縣有龍門山是也初未嘗有言皮/氏西者據左傳杜預注云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
 括地志故耿城在龍門東南十/二里是龍門在皮氏縣西也
[000-13a]
梁山在馮翊夏陽縣西北河上按漢志夏陽故少梁秦/惠王十一年更名禹貢
 梁山在西北公羊/傳梁山河上山也
荆山在馮翊褱徳縣南按孔安國書傳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馮翊北漢志馮翊
 褱徳縣禹貢北條荆山在南洛水東南入渭傳蓋誤/以延安之洛水為即禹貢之漆沮水也漢志因之亦
 誤/
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漢志美陽縣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括地志云山在岐
 州岐山縣/東北十里
關山在扶風汧縣之西按漢志扶風汧縣呉山在西古/文以為汧山北有蒲谷鄉弦谷
[000-13b]
 中汧水出西北入渭又呉山一名呉嶽周禮正西曰/雍州其山鎮曰嶽即呉山也禹貢無關山注云汧縣
 之西蓋/呉山耳
隴山按漢志隴西有隴坻師古曰即今之隴山也禹貢/無隴山不審何以列此据史記始皇本紀曰十七
 年巡隴西北地出鷄頭山正義曰括地志云鷄頭山/在成州上禄縣東北二十里酈元云蓋大隴山異名
 也後漢書隗囂𫝊云王孟塞鷄頭山即此也本𫝊注/鷄或作笄蓋汧山西接隴岡通謂之隴山也汧音牽
終南山惇物山在扶風武功縣西南按漢志扶風武功/縣有太壹山古文
 以為終南武功縣垂山古文以/為惇物是二山皆在武功西南
須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按禹貢無須山須當是頃之/譌漢志隴西臨洮縣禹貢西
[000-14a]
 頃山在縣西南部都尉治也南部二/字屬下不得以西南為句疑誤逗也
嶓冢山在隴西氐道縣之南按漢志隴西氐道縣禹貢/漾水所出不云嶓冢惟隴
 西西縣下云禹貢嶓冢山西漢水所出南入廣漢白/水至江州入江後漢郡國志漢陽西縣故屬隴西有
 嶓冢山西漢水鄭𤣥曰西在隴西西今謂之八充山/据五帝紀注作兑山今本後志作八充殆誤分兑字
 為八/充也
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西南按後漢郡國志隴西/首陽縣有鳥鼠同穴
 山穴地入三四尺鼠在内鳥在外地道記曰有三危/三苗所處蓋當日分北三苗析為三處一在此一在
 燉煌縣南一在零陵東南所/謂分北三苗也北古别字
[000-14b]
積石山在隴西河關縣西南按漢志金城河關縣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此注云隴
 西/誤
都野澤在武威縣東北禹貢豬野史記作都野漢志武/威郡武威縣休都澤在東北古
 文以為/猪壄澤
合黎山在酒泉曾水縣東北按曾水當作㑹水漢志酒/泉郡有㑹水縣無曾水也
 亦不言有合黎山惟張掖刪丹縣注桑欽以為導弱/水西至酒泉合黎故水經云北至酒泉㑹水縣入合
 黎山/腹
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按漢志張掖居延縣居延/澤古文以為流沙然經言
[000-15a]
 西被不應於東北求之後漢燉煌郡注引耆舊傳曰/水有懸泉之神山有鳴沙之異則流沙言燉煌之西
 為是/矣
三危山在燉煌縣南按漢志武帝後元年分酒泉置燉/煌郡山海經黒水出張掖鷄山南
 流至燉煌過三危入于南海/師古曰至燉煌過三危也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縣南按漢志天水冀縣朱/圉山在縣南梧中聚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漢志湔氐道禹貢崏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南至江都入海
嶓冢山在𢎞農盧氏縣南按漢志有熊耳山在𢎞農盧/氏縣無嶓冢山也此乃注誤
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按漢志南郡臨沮縣禹貢南/條荆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東
[000-15b]
 至江陵入楊水酈注曰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里餘而右㑹沮水志云入楊水非矣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按漢志竟陵縣章山在東/北古文以為内方山後志
 作立/章山
大别山在廬江安豐縣西南按漢志六安國安豐縣禹/貢大别山在西南杜預曰
 左傳呉與楚夾漢自小别至于大别然/則二别近漢之山無縁得在安豐也
外方山嵩髙山也按爾雅山大而髙曰崧時猶/無中嶽之名故以為外方也
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按前志南陽平氏縣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後志
 平氏縣桐柏大復山淮水出經但言桐柏何也荆州/記曰桐柏淮源涌發其中潛流三十里出大復山南
[000-16a]
 經但言桐/柏宜矣
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按漢志江夏安陸縣横尾/山在東北古文以為陪尾
 山程大昌日記以為泗水縣/有陪尾山乃禹貢陪尾也
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南按後志長沙湘南縣衡山在東/南郭璞曰山别名岣嶁岣音茍
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按前志有下雋後志長沙/有下雋史皆不注酈注以
 九江在下雋縣西北此非水經之言也桑欽乃西漢/成帝時人班志何不引乎蔡傳乃據之謂洞庭為九
 江范致明撰岳陽風土記以下雋地在蒲圻即以洞/庭為九江亦在下雋之西南何從在西北乎況經文
 九江孔殷在江漢朝宗之下若使洞庭為九江則經/文當云九江孔殷江漢朝宗于海矣且安知下雋西
[000-16b]
 北不為東北之譌/而以為確據乎
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按爾雅楚有雲夢郭璞注/今南郡華容縣巴丘湖也
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按前志廬江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
 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又丹陽陵陽縣注桑欽言淮/水出東南北入大江前言廬江出東南入江今此又
 言淮水出東南入江疑有一誤金蘭縣不見兩志惟/此注云金蘭縣又決水注云決水又西北灌水注之
 其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即灌水/也此二處皆有縣字兩漢志皆不載存此以補其缺
敷淺原地在豫章歴陵縣西南按漢志豫章歴陵縣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
 以為敷淺原傅讀曰敷昜古/陽字今皆譌傅陽為博陽矣
[000-17a]
彭蠡澤在豫章彭澤縣北按漢志豫章彭澤禹貢/彭蠡澤在西此云北誤
中江在丹陽蕪湖東至㑹稽陽羨入于海按漢志丹陽/蕪湖縣中江
 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應劭曰范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今廬江臨丹陽蕪湖縣是也
震澤在呉縣南五十里按漢志㑹稽呉縣具區澤在西/古文以為震澤南江在南東入
 海南江在呉縣南震澤在呉縣/之西此云震澤在縣南誤也
陶丘在濟隂定陶縣之西南按漢志禹貢陶丘在西南/陶丘亭郭璞曰今濟隂定
 陶城中有陶丘蓋西南有陶/丘亭乃謂舜陶於河濱設耳
菏澤在定陶縣東按漢志禹貢菏澤/在定陶東菏音柯
[000-17b]
雷澤在濟隂成陽縣西北按漢志濟隂成陽縣禹貢雷/澤在西北括地志濮州雷澤
 縣本漢郕陽縣在/州東九十一里
菏水在山陽湖陸縣南按上言菏澤此不當又言菏水/据漢志山陽湖陸縣禹貢浮于
 淮泗達于河水在南則此菏水當作河水也禹貢/豫州浮洛入河師古注曰因洛入河也故特志之
䝉山在太山䝉隂縣西南按漢志䝉隂縣禹貢䝉山/在西南顓臾國在䝉山下
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東北按爾雅魯有大野郭注髙/平鉅野縣東北大澤漢時
 屬山陽晉/屬髙平
大邳山在河南成臯縣北按大邳漢志不載括地志云/大邳山今名黎陽東山又曰
[000-18a]
 青壇山在黎縣南七里/今此注云在成臯非也
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按孟豬史記作明都周職/方青州其澤藪曰望諸鄭
 注望諸明都/也在睢陽
益州沲水在蜀郡汶江縣西南其一在郫縣西南皆還
入江按漢武帝元朔二年改梁州曰益益即梁也前漢/志蜀郡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又郫縣江沱
 在西東/入大江
荆州沲水在南郡枝江縣三澨地之南在卭縣之北按/漢
 志南郡枝江縣江沱出西東入江三澨/在竟陵卭當作邔邔縣名也此云卭誤
[000-19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㑹箋
  圖目
   冀州圖      冀州考
   兖州圖      兖州考
   青州圖      青州考
   徐州圖      徐州考
   揚州圖      揚州考
[000-19b]
   荆州圖      荆州考
   豫州圖      豫州考
   梁州圖      梁州考
   雍州圖      雍州考
   導山圖      導山説
   導水圖      導水説
   導水先後圖    導水先後説里數/附
   任土作貢圖    任土作貢説
[000-20a]
   三江圖      三江考
   九江圖      九江考
   九河圖      九河説
   九州總圖九州/箴附   九州同異考
   五服圖      五服圖説
[000-21a]
 
 
 
 
 
 
 
 
[000-21b]
 
  冀州考
禹貢冀州既載舜以冀州南北濶大分衛水以北為并州燕
以北為幽州並置牧周禮職方河内曰冀州山曰霍藪
曰楊紆川曰漳浸曰汾潞其在天官昴畢則趙之分野
尾箕則燕之分野兼得秦魏衛之交秦一天下置郡為
鉅鹿邯鄲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河東上黨太原代郡
鴈門雲中及三川之北境漢武置十三州此為冀州幽
州并州後漢並因前代為冀州幽州并州魏晉並因之
[000-22a]
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北道河東道兼分入都畿關内
道宋承唐制冀州之境為河北河東兩路又分河北為
東西二路
[000-23a]
  兖州考
禹貢濟河惟兖州舜置十二牧兖州其一也周禮職方
河東曰兖州山曰岱藪曰大野川曰河泲浸曰盧濰其
在天文營室東壁則衛之分野兼得魏宋齊趙之交秦
一天下置郡此為東郡碭郡之東北境齊郡之北境鉅
鹿上谷二郡之東境漢武置十三州此為兖州後漢並
因前代魏晉亦置兖州永嘉之後陷于石勒宋武平河
南又得其地置兖州宋末其地入後魏唐分置十五部
[000-23b]
此為河南道宋以魏博貝滄徳棣為河北東路濮鄆濟
為京東西路滑為京西北路
[000-24a]
 
 
 
 
 
 
 
 
[000-24b]
  青州考
禹貢海岱惟青州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周以徐州
合青州其土益大周禮職方正東曰青州山曰沂藪曰
孟諸川曰淮泗浸曰沂沭其在天官虚危則齊之分野
秦平天下置郡此為齊郡琅琊之東境遼東秦亂項羽
宰割天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齊濟北漢武置十三州
此亦為青州後漢因之晉魏亦因之宋分為青冀二州
後入後魏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河北道宋為京
[000-25a]
東東路京東西路黄子鴻曰青州鎮曰沂山鄭康成謂/沂水所出今沂水實出雕崖山北去
東泰山尚五十餘里則古沂山當即指此隋唐時始/移沂山之名于東泰山而祀之其實二山不可混也
[000-26a]
  徐州考
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亦舜十二牧之一周并徐州入
青州今分入兖州之域在天文奎婁則魯之分野兼得
宋齊呉之交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泗水琅琊之西境薛
郡漢又加置東海郡漢武帝置十三州還以其地為徐
州後漢並因前代魏晉亦曰徐州自晉元帝渡江徐州
所得惟半而已宋初因之明帝初地入後魏唐分置十
五部此為河南道唐末海泗二州為楊行密所據其後
[000-26b]
為南唐宋分為京東路京西路
[000-27a]
 
 
 
 
 
 
 
 
[000-27b]
  揚州考
禹貢淮海惟揚州舜置十二牧揚州其一周禮職方東
南曰揚州山曰㑹稽藪曰具區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在
天官斗則呉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秦兼天下置
郡此為九江鄣㑹稽閩中南海郡之東境武帝置十三
州此為揚州後漢因之三國時淮南屬魏而江南屬呉
魏晉亦置揚州元帝渡江揚州遂為王畿領江東浙江
地宋孝武分浙東為東揚州後罷揚州以其地為王畿
[000-28a]
而東揚州直云揚州尋復舊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淮南
道江南道江南西道宋為淮南東西路浙東西路江東
西路福建路
[000-29a]
  荆州考
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舜置十二牧荆州其一周禮職
方正南曰荆州山曰衡藪曰雲夢川曰江漢浸曰潁湛
春秋至戰國時並為楚地其在天文翼軫則楚之分野
兼得韓秦之交秦兼天下置郡此為南郡黔中長沙南
陽之東境漢武置十三州此為荆州後漢及晉並因之
宋分置荆州司州郢州雍州湘州齊亦因之唐分置十
五部此為山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兼分入淮南及
[000-29b]
嶺南道宋乾徳元年平荆湖三年平蜀始盡得古荆州
之地後為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及夔州之施黔思播等
州云
[000-30a]
 
 
 
 
 
 
 
 
[000-30b]
 
  豫州考
禹貢荆河惟豫州舜為十二牧之一周禮職方河南曰
豫州山曰華川曰滎洛藪曰圃田浸曰波溠其在天官
栁七星張則周之分野房心則宋之分野觜觹參則魏
之分野角亢氐則韓之分野兼得秦楚之交秦分天下置
郡為三川碭潁川南陽郡之東境北境南郡之北境漢
武置十三州此為豫州後漢為司𨽻豫州魏亦同晉分
置司州及豫永嘉之亂豫州没於劉石苻姚宋初有其
[000-31a]
南境置豫州唐分置十五部此為都畿道河南道兼分
入山南東道及河東道五代並都汴宋因之豫州之境
為京師輔郡置京東京西二路
[000-32a]
  梁州考
禹貢華陽黒水惟梁州自漢川已下諸郡皆其封域舜
置十二牧梁州其一周禮以梁州并雍州於天文兼參
之宿亦秦之分野又得楚之交秦分天下置郡為漢中
巴蜀隴西郡之南境漢武置十三州改梁為益獻帝末
劉備據其地魏末得之分置梁益二州晉初因之後又
分益州南境置寧州宋梁益寧三州並因前代更置秦
州齊及梁初多因之後魏得漢中亦曰梁州唐分置十
[000-32b]
五部此為山南西道山南東道劍南道兼分屬京畿隴
右道及黔中道宋平孟蜀分為益州利州梓州夔州四
路云
[000-33a]
 
 
 
 
 
 
 
 
[000-33b]
 
  雍州考
禹貢黒水西河惟雍州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禮職
方正西曰雍州山曰岳藪曰弦蒲川曰涇汭浸曰渭洛
兼得禹貢梁州之地周自武王都于豐鎬則雍州為王
畿及平王東遷洛邑以岐酆之地賜秦其在天文東井
輿鬼則秦之分野兼得魏趙之交始皇置四十郡此為
内史上郡北地九原隴西及雲中之西南境漢武置十
三州以其西偏為凉州又置司𨽻領三輔後漢並如前
[000-34a]
代晉置雍州秦州凉州後魏置北秦雍南秦三州唐置
十五部此為京畿關内道隴右道宋為陜西路及河東

  導山
山海經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六萬四千五
十六里其餘小山甚衆不足記 管子曰凡天下名山
五千三百七十出銅之山四百六十有七出鐵之山三
千六百有九山海經華山削成而四方髙五千仞其廣
[000-34b]
千里博物志泰山一曰天孫漢官儀泰山東上七十里
至天門五岳圖云恒山髙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三十
里周迴三千里戴延之西征記嵩山東謂太室西謂少
室相去十七里嵩其總名也少室髙八百六十丈與太
室相等徐靈期南岳記禹刻石書名山之髙南岳文云
髙四千一十丈
[000-35a]


[000-36a]
  導山説
蔡傳曰王鄭有三條四列之名皆為未當余按三條馬
融以岍為北條西傾為中條嶓冢為南條不自王肅始
也班志有南條荆山北條荆山漢張旭華岳碑序布五
方則處其西列三條則居其中三條之説自古有之四
列鄭𤣥以岍為隂列西傾次隂列嶓冢次陽列岷山正
陽列蓋岍岐之列河泲所經西傾之列伊淮渭所經皆
在北條為隂嶓冢之列漢水所經岷山之列江水所經
[000-36b]
皆在南條為陽蔡傳以三條四列皆為未當據導字分
之為南北二條蓋本唐天文志云天下山河之象存乎
兩戒也其實一而已
  導水
唐天文志河源自北紀之首循雍州北徼達華隂而與
地絡相㑹並行而東至太行之曲分而東流與涇渭濟
瀆相為表裏謂之北河江源自南紀之首循梁州南徼
達華陽而與地絡相㑹並行而東及荆山之陽分而東
[000-37a]
流與漢水淮瀆相為表裏謂之南河是天下之水莫大
於江河也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風后曰河
凡有五皆始開於昆侖之墟山海經岷三江首大江出
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髙山入海在長州南是江之
發源已有三江之名補齊記云晏子曰吾聞江深五里
海深十里其餘蓋不勝記云
[000-38a]
 
 
 
 
 
 
 
 
[000-38b]
 
  導水説
河圖曰河導昆侖山名地首上為權執星執古/勢字東流千
里至規期山名地契上為距樓星北流千里至積石山
名地肩上為别符星邠南千里入龍首山間抵龍門首
名地根上為營室星龍門上為王良星良一/作梁為天橋神
馬出河躍南流千里抵龍首上為龍門之北/首下為南首至卷重山
名地咽上為卷舌星東流貫砥柱觸閼流山名地喉上
為樞星以運七政西距卷重山千里東至雒㑹名地神
[000-39a]
上為紀星東流至大伾山名地肱上為輔星東流過洚
水至大陸名地腹幹上為虚星楊泉物理論河百里小
曲千里一曲一直是也元時尚文曰長河萬里西來其
勢遄猛至盟津而下地土平疏移徙不常前漢溝洫志
曰治土而防其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豈不遽止然其
死可立而待也文子曰汾水濛濁而宜麻濟水通和而
宜麥河水中濁而宜菽雒水輕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
宜黍漢水安重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曰禹
[000-39b]
鑿龍門平水土民乃得而陸處晉地理志曰昔大禹觀
于濁河而受緑字然後寰瀛之内可得而言也殷湯江
誥曰古禹臯陶久勞于外民乃安東為江北為河南為
淮西為濟四瀆已侯萬民乃居四瀆已侯禮云四/瀆視諸侯是也
[000-40a]


[000-41a]
  導水里數
漢志河入海行九千四百里江入海行二千二百六十
里漢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淮入海行二千二百四
十里洛入河行千七十里伊入洛行四百五十里沇入
河又東入海行千八百四十里汾入河行千三百四十
里漳入河行千六百八十里漯入海行千二十里沮入
泗行千三百六十里泗入淮行千一百一十里沂入泗
行六百里沭入泗行七百一十里濰入海行五百二十
[000-41b]
里渭入河行千八百七十里涇入渭行千六十里夏水
入沔行五百里夷水入江行五百四十里羌谷水行羌
中東北至居延入海行二千一百里居延澤古文以為
流沙山海經陽華之山門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門
水至于河七百九十里入洛水爾雅水自洛出為波水
經注門水即洛水之枝流者是也此可以補漢志之闕
[000-42a]


[000-43a]
  任土作貢説
王氏炎曰有賦有貢賦諸侯以供其國用貢諸侯以獻
於天子挈貢以名篇有大一統之義存焉許氏曰禹貢
専為紀治水之成功而併及貢賦之數故九州紀水道
土色田賦之等貢物貢道為詳胡氏朏明曰禹貢之所
謂賦鄭注孔疏皆主榖税而軍賦不與焉蘇氏始云賦
田所出粟米兵車之𩔖而蔡傳取之蓋以周時軍旅之
征亦謂之賦周禮大司馬注曰賦給軍用者也小司徒
[000-43b]
注曰賦謂出車徒給徭役也左傳悉索敝賦又曰韓賦
七邑又曰魯賦八百乘邾賦六百乘又曰鄫無賦于司
馬其所謂賦皆軍賦故蔡以蘇説為長而其實不然按
周以前無謂兵為賦者左傳云少康有田一成有衆一
旅此即司馬法一成之賦也而稱衆不稱賦則唐虞更
可知王耕野云九州田賦止是米榖非必兵車此言得
之觀甸服之賦惟納總銍秸粟米則經文自有明徴不
煩後人之聚訟矣劉氏維曰禹貢以尊京師為主故首
[000-44a]
冀州兖最下故次兖雍最髙故終雍昆侖最逺故以織
皮與三國終之而無他賦
兖青徐雍荆五州賦皆無錯冀賦上上錯豫賦錯上中
揚賦下上上錯梁賦下中三錯日記曰無錯者其等已
定有錯者其等難定時進退以通節之也書因曰大抵
髙田利水下田利旱柔土水旱為災皆輕剛土水旱為
災皆重中土無大𫉬亦無盡傷是則水旱雖同而各方
受病實異其無大增減者可定以為常而消息不恒者
[000-44b]
難執以為例此錯法所由立也
[000-45a]
 
 
 
 
 
 
 
 
[000-45b]
 
  三江考
三江之説由來不一班孟堅謂南江至呉縣入海中江
至陽羨入海北江至毗陵入海孔安國謂自彭蠡江分
為三入震澤遂為北江而入海虞氏林謂江自大湖入
于海郭璞謂岷江浙江淞江韋昭謂淞江浙江浦陽江
胡氏朏明曰類皆承譌襲舛惟蘇傳據經文之中江北
江而謂岷山之江為中江嶓冢之江為北江既有中北
二江則豫章之江為南江可知蔡傳駁之及閲徐堅初
[000-46a]
學記引鄭康成書注以證三江曰左合漢為北江右合
彭蠡為南江岷江居其中則為中江始知蘇氏所説東
漢時固已有之馬中錫云斯言也百世以俟聖人可也
余竊謂不然江漢為四瀆之二所謂瀆者以其獨能赴
海也何當没漢之名竟以漢為三江之一乎今案海内
東經曰廬江出天子都入江彭澤西郭注彭澤今彭蠡
在尋陽彭澤縣史記貨殖傳呉東有海鹽之饒三江五
湖之利道元注水經謂廬江之名禹時已有則廬江自
[000-46b]
大江之北而入江其為三江之北江何疑經又曰贑水
出聶都東山東北注江入彭澤西漢志豫章郡湖漢九
水東北至彭澤入江其為南江何疑經言東匯澤為彭
蠡者南也東迤北㑹為匯者北也南北二江夾匯于彭
澤而岷江介乎其間三江相觸江水盤渦旋轉為螺紋
朔傳以蠡測海蠡古螺字也經以彭澤為彭蠡義或然
矣自是而三江合流大江至蕪湖始名中江前此漢雖
入江而大江猶不得為中也周職方荆州其川江漢揚
[000-47a]
州其川三江則三江並在揚州而漢水不與其數明矣
中江南江北江分流而入海水經注曰廬江出三天子
都北過彭澤西北入于海漢志中江至陽羨入海南江
至呉縣南東入海經云三江既入者是也顧乃以鄭氐
班氏之説可證漢志之謬余未之敢信
[000-48a]
  九江考
蔡傳据水經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專指洞庭為
九江按漢志廬江郡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水經江水過
下雉縣北利水從東陵西南注之又東左得青林口酈
道元注曰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
言東矣唐書李靖傳輔公祏遣馮惠亮以舟師三萬屯
當塗陳正通步騎一萬屯青林自梁山連鎖以斷江道
則青林與東陵距當塗不甚逺其在廬江無疑矣傳以
[000-48b]
九江在下雋西北以巴陵為漢下雋晉范致明岳陽風
土記以漢下雋在蒲圻縣界則傳舛矣况傳所據者水
經同一水經也九江在下雋西北可信而東陵在廬江
西北獨不可信乎且安知下雋西北不為東北之譌乎
竹書紀年曰周康王十六年王南巡狩至九江廬山太
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周景式廬山記曰登
廬山望九江以觀禹之迹其兹峯乎則九江與廬山為
近矣安得以洞庭為九江乎向使洞庭即九江禹作禹
[000-49a]
貢名九江作山海經名洞庭無是理矣
[000-50a]
李氏瓚曰按九河今在河間府滄州南皮東光慶雲獻
縣久已湮塞而故跡尚存傳引酈道元程氏之説謂九
河俱淪于海夫其淪其塞同于非舊不必深求但黄河
故道原在寧津縣屬景州而府以河間得名則九河之
疏昔在其地可無疑者
孟子禹疏九河注之海則九河自為注海無復有同為
一河然後注海之説宋趙偁奏曰河自孟津初行于地
必須全流乃成河道禹之治水自冀抵滄景始播為九
[000-50b]
河以其近海無患也据此則九河皆近海矣禹又何不
愛民力開通二百里為一大河以入海耶
[000-51a]


[000-52a]
 附揚雄九州箴
  冀州箴
 洋洋冀州鴻原大陸岳陽是都島夷被服潺湲河流
 表以碣石
  兖州箴
 悠悠濟河兖州之㝢九河既道雷夏攸處草繇木條
 漆枲絲紵濟漯既通降丘宅土
  青州箴
[000-52b]
 茫茫青州海岱是極鹽鐵之地鉛松怪石羣水攸歸
 萊夷作牧
  徐州箴
 海岱伊淮東海是渚徐州之土邑于蕃宇大野既瀦
 有羽有䝉孤桐蠙珠泗沂攸同
  揚州箴
 夭矯揚州江漢之滸彭蠡既瀦陽鳥攸處橘柚羽貝
 瑶琨篠簜閩越北垠沅湘攸徃
[000-53a]
  荆州箴
 杳杳巫山在荆之陽江漢朝宗其流湯湯雲夢塗泥
 包匭菁茅金玉砥礪象貝元龜貢篚百物世世以饒
  豫州箴
 郁郁荆河伊洛是經滎波枲漆惟用攸成
  梁州箴原作/益州
 巖巖岷山古為梁州華陽西極黒水南流
  雍州箴
[000-53b]
 黒水西河横截昆侖邪指閶闔畫為雍垠上侵積石
 下礙龍門
   按夏書維彼陶唐有此冀方堯雖都冀乃在平/陽非岳陽也冀箴岳陽是都因岳陽在冀故借
   以成文耳漢武帝元朔二/年改梁為益益即梁也
  九州同異考
嘗按楊泉曰九州變易交錯不同禹貢有梁州無并州
周官有并州無梁州爾雅有幽營無青梁周職方河内
曰冀州今山西地漢河内今懐慶府劉宋冀州領郡九
[000-54a]
理厯城今山東濟南府在禹跡為青州廣陵在二漢時
為吳國江都廣陵國廣陵郡劉宋為南兖州北齊為東
廣州其為揚州自隋始也齊北兖州理淮隂晉元帝僑
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鑒為刺史寄居廣陵置濮
陽濟隂髙平泰山等郡後改為南兖州襄陽故屬荆州
孝武於襄陽僑立雍州晉元於廣陵僑置青州鎮東陽
城以僑立州為南青州唐初置南兖州又改䢴州又改
廣陵郡今揚州府圖書編曰古徐州在今泗州臨淮縣
[000-54b]
之徐城鎮去徐州垂五百里通考曰魯郡在禹跡為徐
州而漢則屬豫州所領陳留郡在禹跡為豫州而晉則
屬兖州所領劉宋南徐州今鎮江府東揚州今紹興府
沈約宋書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文帝元嘉八
年更以江北為南兖州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通典壽
春郡後漢揚州刺史領郡六治此魏曰淮南後魏曰揚
州梁武普通七年置南豫州後降魏陳大建復得壽陽
為豫州隋改壽州齊豫州亦理壽春皆在禹跡為揚州
[000-55a]
唐置南豫古丹陽郡在禹跡為揚州魏太和中蠻帥田
益宗納土于魏魏為立東豫州治廣陵城五代史志汝
南新息縣魏置東豫州則此廣陵乃新息非揚州也後
魏豫州今汝寧北徐州今兖州府之沂州職方河南曰
豫州李唐河南則指一道而言包古青徐兖豫四州之
境奄黄河以南皆是北史獨孤信都督三荆州今汝州
伊陽縣東荆州後改曰懷州今唐縣西荆州今鄧州在
禹跡為豫州隋志曰普安郡梁置南梁州眉山郡後周
[000-55b]
曰青州淮南郡後魏曰揚州梁曰南豫州東魏曰揚州
陳又曰豫州後周曰揚州廬江郡梁置南豫州琅邪郡
舊置北徐州劉聰以洛陽為荆州魏梁州今陜西漢中
東魏梁州今河南開封漢中亦唐梁州漢武帝改梁州
為益州魏分置梁州益州雍州之地漢時為凉州晉置
雍州又分其地為凉州秦州後魏置雍州亦分其地為
南秦州北秦州劉宋雍州理襄陽其統領郡縣在禹跡
為荆州東晉雍州今襄陽府在禹跡為荆豫二州之界
[000-56a]
以今之地理考之冀州古為幽燕三晉今則太行以西即山西太
原等處太行以東即京師奉天等處兖州古為鄒魯即今之山東
兖州東昌等處西至河東距濟南接徐豫之境其地當河之下
流平衍無髙山青州古為齊即今之山東濟南青州登萊等處
地雖近海然不當衆流之衝故禹治之比他州用力為省徐州
古為魯為彭城即今之徐州豐沛𨽻江南為南北咽喉揚州
古為吳越今之江南及兩淮江浙等處古時江淮不通今一
自儀徴至揚子橋一自𤓰州至揚子橋二河合而北行自髙
[000-56b]
郵寳應至清江浦入淮為今糧道咽喉重地其江以南濱海為
廣東福建荆州古為楚即今之湖廣荆襄等處其荆梁之界則
為貴州其衡山之南則為廣西豫州古為鄭衛東周大梁今之
河南開封洛陽等處其地北距河南抵荆山東抵徐西抵雍梁
居天下之中梁州古為西蜀益州今之四川成都等處其西南
夷壤為今之雲南雍州古為周秦闗隴即今之陜西西安左傳
芒芒禹迹畫為九州蕭子顯南齊書郡國志讚郡國既建因州而
剖離過十三合不踰九九州之變易遷改斯數語者足以盡之矣
[000-57a]


[000-58a]
  五服圖説
易氏彦祥曰禹五服帝畿在内帝畿千里而兩面各五
百里數其一面故曰五百里甸服自甸至荒皆數一靣
每靣各五百里總為二千五百里靣相距凡五千里職
方氏所載則王畿不在九服之内自方五百里之侯服
至方五百里之藩服其名凡九九服每靣各二百五十
里通為二千二百五十里兩靣相距通為四千五百里
并王畿千里通為五千五百里增於禹者五百里之藩
[000-58b]
服耳然禹九州之外咸建五長東漸西被即成周藩
服之域其名雖増而實未嘗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