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30 尚書通考-元-黃鎭成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通考卷九     元 黄鎮成 撰
   咸有一徳七世之廟可以觀徳
蔡氏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
則遷必有徳之主則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徳
穎達曰王者祖有功宗有徳雖七世之外其廟不毁漢
世以來論七廟者多矣其文見於記傳者禮器家語荀
卿書穀梁傳皆曰天子立七廟以為天子常法不辨其
[009-1b]
廟之名王制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祭法云王立七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
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逺廟為祧有二祧享甞乃止漢
書韋𤣥成議曰周之所以七廟者后稷始封文王武王
受命而王是以三廟不毁與親廟四而七也鄭𤣥用此
為說故王制註云此周制殷則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
穆夏則五廟無太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已良由不見古
文故為此謬説此篇乃商書已云七世之廟則天子七廟
[009-2a]
王者常禮非獨周人始有七廟也所言二祧者王肅以
為髙祖之父及祖也并髙祖已下共為三昭三穆耳
通典曰昔在先王感時代謝思親立廟曰宗廟廟貌也/宗廟者
先祖之/尊貌也因新物而薦享以重孝敬逺祖非一不可徧追
故親盡而止唐虞立五廟鄭𤣥按禮緯元命包云天子/五廟二昭二穆與始祖而五
夏氏因之夏太祖無功而不立/自禹與二昭二穆也殷制七廟王制云天子/七廟鄭𤣥復
云殷制六廟自契/及湯二昭二穆
周制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左宗廟庫門内雉/門内之左王立七
[009-2b]
廟鄭𤣥云周制七廟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
并而七王肅云尊統於上故天子七廟其有殊功異徳
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廟之數其禮與太祖同則文武
之廟是按鄭𤣥注王制據禮緯元命包云唐虞五廟殷/六廟周七廟又注祭法云天子遷廟之主以昭
穆合蔵於二祧之中王肅非之曰周之文武受命之主/不遷之廟殷之三宗宗其徳而存其廟僉不以為常數
也孫卿子曰有天下者事七廟有一國者事五代所以/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祭法曰逺廟為祧親
盡之上猶存二廟也文武百代不遷者祭法不得云去/祧為壇又云遷主所蔵曰祧先公遷主蔵后稷之廟先
王遷主蔵文武之廟是為三祧而祭法云有二祧焉祭/法又曰王祭下殤五嫡子嫡孫此為下祭五代來孫則
[009-3a]
無親之孫而上祭何不及無親之祖乎馬昭非王曰丧/服小記王者立四廟王制曰天子七廟是則立廟之止
以為親限不過四也親盡之外有大功徳可祖宗者也/有其人則備無其人則少故夏則五殷則六周則七禮
器云周旅酬六尸一人發爵則周十尸七廟明矣肅言/文武不得稱逺廟不得為二祧者凡別逺近以親為限
親内為近親外為逺文武適在親外當/毁故言逺廟自非文武親外無不毁者
評曰禮有以多為貴王制云天子七廟諸侯五廟祭法
云逺廟為祧有二祧焉享甞乃止而鄭𤣥以文武之廟
曰祧不亦疎乎若天子之祖無功徳則不立二祧二祧
不廟數與諸侯同何以為降殺哉成王六年制禮七廟
[009-3b]
已有見數文王為祖武王為禰非逺廟也不可於成王
之代以文武逆云為遷主所藏矣
漢元帝丞相韋𤣥成奏議禮王者受命諸侯始封之君
皆為太祖以下諸廟皆迭毁毁廟之祖藏於太祖父為
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古之正禮也今髙帝為太祖文帝
為太宗世世不毁餘則五廟迭毁景帝為昭武帝為穆
昭帝與宣帝俱為昭皇考廟親未盡陳禮書曰漢宣以/從孫繼昭帝患昭
穆之體一也於是立悼皇廟以當一代之穆固不合禮/若特立廟乃庶子王子之所當立者 悼皇即史皇孫
[009-4a]
也/於是罷昭靈后武哀王昭哀后衞思后戾太子戾后
園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罷郡國廟時𤣥成等曰臣
聞惟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立廟京師之居躬
親承事春秋之義父不祭於支庶之宅君不祭於臣僕
之家臣等以為宗廟在郡國宜勿復修奏可
唐貞觀九年髙祖崩增修太廟中書侍郎岑文本議曰
祖鄭𤣥者則陳四廟之制述王肅者則引七廟之文貴
賤混而莫辨是非紛而不定春秋穀梁傳及禮記王制
[009-4b]
祭法禮器孔子家語並云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
廟士二廟尚書咸有一徳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徳至於
孫卿孔安國劉歆班彪父子孔昆虞喜干寳之徒商較
今古咸以為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
而七是以晉宋齊梁皆依斯義立親廟六豈有國之茂
典不刋之休烈乎然若使違羣經之正說從累代之疑
議背子雍之篤論述康成之舊學則天子之禮下逼於
人臣諸侯之制上僭於王者非所謂尊卑有序名位不
[009-5a]
同者也臣等叅詳請依晉宋故事立親廟七其祖宗之
制式遵舊典制從之
朱子語録曰古廟制自太祖以下各是一室陸農師禮
象圖可考西漢時髙祖廟文帝顧成廟猶各在一處但
無法度不同一處至東漢明帝謙貶不敢自當立廟祔
於光武廟其後以為例至唐太廟及羣臣家廟悉如今
制以西為上也至禰處謂之東廟只作一列今太廟之
制亦然
[009-5b]
或問逺廟為祧如何曰天子七廟如周文武廟不祧文
為穆則凡後之屬乎穆者皆歸於文之廟武為昭則凡
後之屬乎昭者皆歸乎武之廟也
又曰太祖之廟始封之君居之昭之北廟二世之君居
之穆之北廟三世之君居之昭之南廟四世之君居之
穆之南廟五世之君居之廟皆南向各有門堂室寢而
墻宇四周焉太祖之廟百世不遷自餘四廟則六世之
後每一易世而一遷其遷之也新主祔於其班之南廟
[009-6a]
南廟之主遷於北廟北廟親盡則遷其主於太廟之西
夾室而謂之祧廟主在本廟之室中皆東向至其祫於
太廟之室則惟太祖東向自如而為最尊之位羣昭之
入乎此者皆列於北牖之下而南向羣穆之入乎此者
皆列於南牖之下而北向南向者取其向明故謂之昭
北向者取其深逺故謂之穆蓋羣廟之列則左為昭右
為穆祫祭之位則北為昭而南為穆也按此中庸或問/以諸侯之五廟
言/之
[009-6b]
又曰宗廟之制但以左右為昭穆而不以左右為尊卑
故五廟同為都宫則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
失其序一世自為一廟則昭不見穆穆不見昭而内有
以各全其尊必大祫而㑹於一室然後序其尊卑之次
則凡已毁未毁之主又畢陳而無所易惟四時之祫不
陳毁廟之主則髙祖有時而在穆
又荅吳晦叔曰古人廟堂南向室在其北東户西牖皆/南
向/室西南為奥尊者居之故神主在焉詩所謂宗室牖
[009-7a]
下是也主既在西壁下即須東向故行事之際主人入
户西向致敬取儀禮特牲少牢饋食等篇讀之即可見
今通典開元禮釋奠儀猶於堂上西壁下設先聖東/向之位故三獻官皆西向彷彿古制今神位南向而
獻官猶西/向失之矣凡廟皆南向而主皆東向惟祫祭之時羣廟
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之廟則太祖之主仍舊東向而
羣昭南向羣穆北向列於太祖之前此前代禮官所謂
太祖正東向之位者為祫祭時言也非祫時則羣廟之
主在其廟中無不東向矣廟則初不東向也
[009-7b]
又祫禘議曰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
七諸侯大夫士降殺而兩而祭法又有適士二廟官師
一廟之文大抵士無太祖而皆及其祖考也其制在中
門外之左外為都宫内各有寢廟别有門垣太祖在北
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天子太祖百世不遷一昭一穆為
宗亦百世不遷二昭二穆為四親廟髙祖以上親盡則
毁而遞遷昭常為昭穆常為穆諸侯則無二宗大夫又
無二廟其遷毁之次則與天子同儀禮所謂以其班祔
[009-8a]
檀弓所謂祔於祖父者也三代之制其詳不得聞然其
大畧不過如此漢承秦弊不能深考古制諸帝之廟各
在一處不容合為都宫以序昭穆貢禹韋𤣥成匡衡之
徒雖欲正之而不能盡合古制旋亦廢罷後漢明帝又
欲遵儉自抑遺詔無起寢廟俱藏其主於光武廟中更
衣别室其後章帝亦復如之後世遂不敢加而公私之
廟皆為同堂異室之制
[009-9a]
爾雅曰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寢西南隅
 謂之奥西北隅謂之屋漏東北隅謂之宧盈之/切東南
 隅謂之㝔一弔/切東西墻謂之序牖户之間謂之扆宫
 中之門謂之闈門側之堂謂之塾廟中路謂之唐堂
 途謂之陳唐與陳皆堂下至門之/徑特廟堂異其名耳
又曰柣謂之閾柣于/結切棖謂之楔革轄先/結二切橛謂之闑魚列/反
 蓋界於門者柣也亦謂之閾旁於門者棖也亦謂之
 楔中於門者橛也橛巨/月切亦謂之闑士喪疏云房户之
[009-9b]
 外由半以南謂之堂士昏疏云其内由半以北亦謂
 之堂堂中北牆謂之墉士昏尊於室中北牖下是也
 堂下之牆曰壁士虞饎㸑在東壁是也坫有東坫西
 坫士喪疏云堂隅有坫以土為之是也塾有内外士
 冠注云西塾門外西堂是也
月令曰其祀中霤古者複穴以居是以名室為中霤 又
有東霤燕禮設篚當東霤此言諸侯四注屋之東霤
又有門内霤燕禮賔執脯以賜鐘人於門内霤是也
[009-10a]
玉藻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東疏云闑謂門之中央所
竪短木也
[009-11a]


[009-12a]
朱子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左宗廟則五廟皆當在公宫
 之東南矣其制則孫毓以為外為都宫太祖在北二
 昭二穆以次而南是也蓋太祖之廟始封之君居之
 昭之北廟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廟四世之君居之
 穆之南廟五世之君居之廟皆南向各有門堂室寢
 而牆宇四周焉太祖之廟百世不遷自餘四廟則六
 世之後每一易世而一遷
又曰天子之廟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神宗商之
[009-12b]
 七世三宗其詳今不可考獨周制猶有可言然而漢
 儒之記又已有不同矣謂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王
 故三廟不毁與親廟四而七者諸儒之說也謂三昭
 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文武為宗不在數中者劉歆
 之說也雖其數之不同然其位置遷次宜亦與諸侯
 之廟無甚異者但如諸儒之說則武王初有天下之
 時后稷為太祖而組紺居昭之北廟太王居穆之北
 廟王季居昭之南廟文王居穆之南廟猶為五廟而
[009-13a]
 已至成王時則組紺祧王季遷而武王祔至康王時
 則太王祧文王遷而成王祔至昭王時則王季祧武
 王遷而康王祔自此以上亦皆立為五廟而祧者藏
 於太祖之廟至穆王時則文王親盡當祧而以有功
 當宗故别立一廟於西北而謂之文世室於是成王
 遷昭王祔而為六廟矣至共王時則武王親盡當祧
 而亦以有功當宗故别立一廟於東北謂之武世室
 於是康王遷穆王祔而為七廟矣自是以後則穆之
[009-13b]
 祧者藏於文世室昭之祧者藏於武世室而不復於
 太廟矣如劉歆之說則周自武王克商即增立二廟
 於二昭二穆之上以祀髙圉亞圉如前逓遷至於懿
 王而始立文世室於三穆之上至孝王時始立武世
 室於三昭之上此為少不同耳曰然則諸儒與劉歆
 之說孰為是曰前代說者多是劉歆愚亦意其或然
又曰大夫士之制奈何曰大夫三廟則視諸侯而殺其
 二然其太祖昭穆之位猶諸侯也適士二廟則視大
[009-14a]
 夫而殺其一官師一廟則視大夫而殺其二然其門
 堂室寢之備猶大夫也曰廟之為數降殺以兩而其
 制不降何也曰降也天子之山節藻梲複廟重檐諸
 侯固有所不得為者矣諸侯之黝堊斵礱大夫有不
 得為矣大夫之倉楹斵桷士又有不得為矣曷為而
 不降哉獨門堂室寢之合然後可名於宫則其制有
 不得而殺耳蓋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宫生也異宫
 而死不得異廟則有不得盡其事生事存之心者是
[009-14b]
 以不得而降也以上並見/中庸或問
[009-15a]


[009-16a]
 愚按徳厚者流光徳薄者流卑禮之定分也故天子
 七廟諸侯以下降殺以兩示民有尊也如諸儒之說
 則周必待傳至共王而後始全天子之制伊尹時自
 湯至太甲方四傳言七廟則已立可知且為天子有
 天下者凡都城宫室冕服車輿即有等威以别於諸
 侯何於奉先致孝之地乃遲之於數世之後哉聖人
 制禮必不其然
 
[009-16b]
   生明生魄望朏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厥四月哉生明
既生魄
   召誥
二月既望
三月丙午朏
   顧命
[009-17a]
四月哉生魄
 蔡氏曰死魄朔也二日故曰旁死魄○哉始也始生
 明月三日也○生魄望後也○日月相望謂之望既
 望十六日也○朏孟康曰月出也三日明生之名○
 始生魄十六日
 朱子曰日為魂月為魄魄是黯處魄死則明生書所
 謂哉生明是也老子所謂載營魄載如車載人之載
 月受日之光魂加於魄魄載魂也明生之時大盡則
[009-17b]
 初二小盡則初三月受日之光常全人望在下却在
 側邉了故見其盈虧不同或云月形如餅非也筆談
 云月形如彈丸其受光如粉塗一半月去日近則光
 露一眉漸逺則光漸大且如月在午日在酉則是近
 一逺三謂之弦至日月相望則日在西月在東人在
 中得以望見其光之全月之中有影者蓋天包地外
 地形小日在地下則月在天中日光甚大從地四面
 衝上其影則地影也地礙日之光世所謂山河大地
[009-18a]
 影是也如星亦受日光凡天地之光皆受日光也自
 十六日生魄之後其光之逺近如前之弦謂之下弦
 至晦則日與月相沓月在日後光盡體伏矣
 東漢志略曰日月相推當其同謂之合朔近一逺三
 謂之弦相與為衡分天之中謂之望以月及日光盡
 體伏謂之晦
蘓也/
 渾儀說曰晦而復蘓明於是乎生焉是之謂朔
[009-18b]
上弦
 律歴志日先月後近一逺三謂之弦渾儀說曰月行
 漸逺於日以周天言之其近日也九十一度有奇其
 逺日也二百七十四度有奇是近一逺三上弦在八
 日其常也或退在九日其變也

 律歴志相與衡分天之中謂之望渾儀說曰月行甚
 逺而與日對相去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有奇謂衡
[009-19a]
 分天之中為望望在十五日其常也或進在十四日
 或退在十六日其變也頴達曰望者於月之半月當
 日衝光照月光圓滿靣嚮相當猶人之相望故名望
 也望之在月十六日為多大率十六日四分之三十
 五日者四分之一耳
下弦
 渾儀說曰月行過中逺於日也二百七十四度有奇
 其近日也九十一度有奇亦近一逺三下弦在二十
[009-19b]
 二日其常也下弦或進則在二十一日或退則在二
 十三日其變也
 
 
 
 
 
 尚書通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