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0 尚書講義-宋-史浩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講義卷十二     宋 史浩 撰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
 𫝊稱紂衣其寳玉赴火而死而此直言殺受史法之
 嚴如此蓋紂雖非武王殺之因武王而死也至是武
 王當為法受惡可也戰國之士又復附㑹有武王斬
 紂頭之説其實殺受之言不足信也商之淪䘮遺黎
 赤子皆有不忘其君之心故商王多士在周為頑民
[012-1b]
 其實不肯革心以事周也伯夷避於北海非不苦紂
 之虐政至武王伐商乃叩馬而諫其心可見矣箕子
 之心亦伯夷之心也當時武王雖釋其囚若不立武
 庚箕子亦逋逃久矣今其歸也非為武王為吾君之
 子也伯夷為北海之遺民及周有天下乃不食其禄
 至於餓死箕子在商佯狂為奴及周有天下乃不肯
 為臣僕其封之朝鮮朝鮮乃遼東化外之夷逃於朝
 鮮因而封之也其實二子皆痛商之卞故也嗚呼二
[012-2a]
 子立人臣之大節萬世之下其名若此炳燿非得洪
 範皇極之道安能若是乎蓋為人臣而不貳其君所
 謂盡臣道也其皇極之道彝倫之敘乎武王不唯容
 之且復訪之虛心無我以問道兹其所以謂聖也箕
 子於此若捨武王而不告則天人之大法秘而不𫝊
 非所望於箕子也然其洪範之書又非武王能使之
 𫝊天實使之因武王而𤼵爾故其言曰皇極之敷言
 是彝是訓于帝其訓也
[012-2b]
洪範
 子思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逹道也大
 本立於太極之先是之謂正位正位虗位也虗位者
 天地之母而萬物之祖也太極以虚而生天地天地
 以虚而生萬物蓋天地之性虚則無物故能順大中
 之道而運行焉𫝊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虚故也
 萬物受天地之中以生亦以虚而能育是故人之一
 身自項至踵百體皆實而其中必有虚而無我者心
[012-3a]
 是也故𫝊曰惟道集虗虗者心齋也向使天地不得
 大中之道於混沌未判之前其能行二氣而不停乎
 向使人不得大中之道於胚渾未兆之前其能敘九
 疇而不斁乎是知大中之道於混沌未判之前胚渾
 未兆之始從虚而立因虚而生本無物我循理而行
 自然皆順既無偏繫則罔不中節和自此而生焉所
 以謂之逹道也天地自此而位萬物自此而育則中
 之為用不既大矣乎是道也堯以是𫝊之舜舜以是
[012-3b]
 𫝊之禹禹以是𫝊之湯湯以是𫝊之文武武王箕子
 乃始𤼵明此道著而為書曰洪範洪範大法也而其
 要則謂之皇極皇大也極中也大中之道也天以蚩
 蚩之氓日用不知故使箕子不死於紂之朝留之以
 遺武王使𤼵明此道也萬世之下知有大中者武王
 𤼵之箕子陳之之力也其為恩大矣然則天地順大
 中而運二氣聖人順大中而敘九疇一言以盡之曰
 虚心順理而已矣
[012-4a]
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
 商以年為祀武王方訪箕子於武庚之國史臣紀其
 時而曰祀者未忘其舊也武王即位之初能即其國
 訪以大道屈體于不召之臣有以見尊徳樂道之實
 也宜其足以大有為也後世之君三顧草廬猶能有
 國易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武王以之
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隂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
其彝倫攸敘
[012-4b]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則所謂皇極者固天地萬物
 之所同賦也天以是道降於下民是曰隂騭隂相之
 也蓋雖為下民未嘗不受所謂中而生則父母胚渾
 之前中已具矣惟因物有遷迷其所賦故為愚為不
 肖茍悟大中之道是吾固有存之以誠持之以久則
 無所徃而不為中堯以惟精惟一之中𫝊之舜舜以
 命禹湯得此道于數百嵗後故仲虺曰建中于民孟
 子亦曰湯執中又數百嵗而𫝊之文武文武豈不知
[012-5a]
 所謂中乎然而不言訪于箕子者以箕子亦得是道
 武王心膽相照目擊而存故欲𤼵箕子之對使此道
 顯于當時而行乎後世也武王引箕子以為助者以
 箕子為當世父師一言可以信萬世故也上帝既降
 衷于下民而使之相協厥居以自安安則道生焉順
 道而行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以至朋友
 長㓜無不得其敘也武王豈眞不知此者耶謙虚退
 託以來箕子之言爾
[012-5b]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
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
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洪範指天人之大法實本于大中堯舜禹相𫝊以允
 執厥中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
 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逺莫非用中也箕子答武王
 之問宜力陳列聖授受皆得皇極之道桀紂反常皆
 失皇極之道以為對曾此不言顧乃引鯀禹治水之
[012-6a]
 成敗以明九疇之所以畀錫於天帝者其意深矣蓋
 即其父子之間治水一事驗其所以失中得中所謂
 差若毫釐繆以千里其所引證至明白也蓋順天下
 之理則為皇極於洪範九疇無不順者逆天下之理
 則非皇極於洪範九疇無不逆者鯀陻洪水水既失
 性必知五行之汨陳汨陳紊亂而無序也禹能反是
 則知彝倫之必敘至于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
 世永賴之功亦馴是而至也昔人固有割肉于社而
[012-6b]
 知宰天下之平處分于履屐之間而知為将之必勝
 則治水之成敗於一事之間豈不可以概見其他乎
 又况鯀以九載禹以十三載之久其得失較然尤易
 指陳也雖然曰帝曰天何以辨之蓋帝者司主宰禍
 福之權天者具徧覆包涵之道帝之與天其實皆順
 自然之理而無為者也惟其虚心而用中禍福由人
 自召天何容心哉書曰自作孽不可逭鯀之謂也詩
 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禹之謂也順理而行無所適
[012-7a]
 莫此天之所以為天也然則洪範九疇不畀鯀而錫禹者
 非天也皆鯀禹之所自致所謂禍福無不自己求之
 也子思著中庸引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蓋言人能用
 中故感格髙深鼓舞飛潛天地之和應之如此至語
 其極則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無聲無臭者禍
 福惟其自召天實無為也子思之中庸與箕子之洪
 範實相表裏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
[012-7b]
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徳次七
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徴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
六極
 天地得大中之道於混沌未判之前故能用其中於
 覆載闔闢之間其造化宻移周行不息有中以主之
 也而其實則見於五行五行五材也周流於世間一
 日不可無故謂之行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定體凡
 歴千古而不變更萬化而不移者有是自然之體故
[012-8a]
 也若其用則待聖人而後行焉至次二則中之降而
 在人故須敬以用其中敬謹也次三則中之見於養
 人故須農以用其中農養也次四則中之見於厯象
 故須協以用其中協順也次五則中之立於正位故
 須建以用其中建植也次六則中之施於有用故須
 乂以用其中乂治也次七則中之見於决疑故須明
 以用其中明辨也次八則中之著於克應故須念以
 用其中念省也次九則中之顯於禍福故須或嚮或
[012-8b]
 威以用其中嚮饗也威畏也凡此九疇有形於範圍
 之内者不能逃也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天地之用中
 與夫聖人之用中下而為臣則行君之中衆而為下
 民繁而為庶物則聽君之中然則天地君臣下民庻
 物舉不外乎此道則該括萬有總斡羣動者其九疇
 乎然九疇之要皇極也皇極敘於次五何也蓋皇極
 之道五數也天數五地數五皆以虚而用故也𫝊曰
 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用一二三四者五也五隱於中
[012-9a]
 宫虚而無物非凡數所可拘也運化不停生生無盡
 五之位也虚而不屈動而愈出五之用也然則皇極
 安得不處九疇之中數乎雖然聖人贊易則言天一
 地二以至天九地十洪範止言九疇何也蓋一二三
 四五數之生也六七八九十數之成也十者五之成
 也洪範既以五為虛位若言其成則一成而不可變
 故虚其十以見生生無盡之理所謂闕一而待用亦
 猶易終之以未濟也然則箕子之九疇眞得乾坤之
[012-9b]
 藴者也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
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一隂一陽之為道道者中也天地受中於太極是故
 具隂陽之理輕清在上曰陽故為氣重濁在下曰隂
 故為形天地之隂陽不偏是為得中故能交感氤氲
 而萬物由是以生焉萬物負隂而抱陽是得隂陽之
[012-10a]
 中也故沖氣生焉沖氣和氣也萬物滋生而蕃息者
 也中為大本和為達道是故天地以是位萬物以是
 育也五行者物之見於形體不可一日而無者也五
 行用於天地之間若其功不見於養人是塊然一物
 爾何所貴於五行哉故此五物不失天地之中斯能
 變化由重濁而升輕清上而為日月五星之光耀下
 而流濕就燥相生相尅之形體輕清重濁兩無偏係
 是之謂中故和自此而生也夫潤下者水之形炎上
[012-10b]
 者火之形曲直者木之形從革者金之形稼穡者土
 之形茍無中立乎其中則水為波蕩而懷山火為焚
 燬而燎原木為枯折而朽腐金為頑礦而缺裂土
 為崩潰而磽瘠又焉能作其氣以成味滋其味以養
 人乎惟夫得中以生則所謂五行者皆養人之具而
 其作也皆能致用於天地之間此所謂和也則和者
 眞天下之達道也水得其中則順而潤下潤下之成
 則為江海有作鹹之用焉火得其中則順而炎上炎
[012-11a]
 上之成則為焦灼有作苦之用焉木得其中則順而
 曲直曲直成用其結實皆酸金得其中則順而從革
 從革成用其氣𦦨皆辛土得其中則順而稼穡稼穯
 成用則秔秫皆甘至是五行降而在人之用彰矣向
 使天地偏隂偏陽是不得其中也安能使五行皆得
 其中乎五行偏隂偏陽是不得其中也又安能作而
 為味以養人乎洪範敘九疇首及五行與天地俱生
 也至要其極摯則著其養人之功如此而獨不言用
[012-11b]
 者其用大矣易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五行不言用亦是義也次二以後推而行之
 存乎人故皆曰用用者用其中於民也
二五事一曰貎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貎曰恭
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
聰作謀睿作聖
 一隂一陽之謂道道者中也偏隂偏陽則非道矣其
 不偏者天地之大中也大中之道運於天地之間四
[012-12a]
 時以之行萬物以之生氤氲磅礴於上下而和自此
 見也其在人則為皇極皇極者天地萬物同賦之大
 中也人得是中於胚渾未兆之前所謂喜怒哀樂之
 未𤼵也寂然不動何以驗之及夫𤼵而皆中節始得
 以驗其中若於一事不中節則知其非由中出也鯀
 之治水可見矣和安得而生哉夫既中節則事得其
 敘貎必恭言必從視必明聽必聰思必睿自恭而作
 肅有端莊之貎焉自從而作乂有法度之言焉自明
[012-12b]
 而作晢於是乎澄徹矣自聰而作謀於是乎審訂矣
 自睿而作聖於是乎大而化之由體以致用皆順大中
 之理茍或失中則不恭而暴慢矣何由作肅不從而
 淫詖矣何由作乂不明而昏蒙矣何由作晢不聰而
 聾瞶矣何由作謀不睿而狂愚矣何由作聖洪範五
 事貴於敬用者在乎致而𤼵𤼵而皆中節乃表夫中
 之用也然而必曰敬者敬出於心以思為主也惟中
 虚而順理故能敬以直内而主張乎貎言視聽也則
[012-13a]
 夫思者是總括五事之要道也蓋萬善惟心心者虚
 而無我若人欲汨之心不在焉則五事無一中節矣
 此皇極之見於人身以敬用為主之證也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
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案此叚講義永/樂大典原缺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數
 人者天地之徳隂陽之交五行之秀氣孟子曰萬物
 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歲月日星辰厯數
[012-13b]
 在我一身而具蓋無我一身則歲月日星辰厯數何
 所用之有我則四時行矣晦朔平矣昏旦定矣星辰
 明矣厯數章矣堯曰天之厯數在汝躬以是知歲月
 日星辰厯數有我則皆有也然則五紀者雖為天道之
 綱維所以順行而循軌者在人以中而協用之也故
 𫝊曰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良以此也人能以中
 而應天則天亦以和而應人此必至之理也所以致
 中和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協用之效也夫歲者春
[012-14a]
 夏秋冬之四時也月者晦朔之三十日也日者昏旦
 之十二時也星辰者五緯十有二躔次也厯數者所
 以齊歲月日星辰行度之盈縮也歲雖成於四時必
 有分至為之中月雖成於晦朔必有弦望為之中日
 雖成於昏旦必有子午為之中星辰雖成於躔次必有
 日中宵中為之中厯數雖所以齊歲月日星辰必有
 陽中隂中為之中人能賛其化育使之中節而無繆
 戾之變此所以為協用也協者和也向使人於五事
[012-14b]
 八政不用其中則歲月日星辰厯數亦皆失其中矣
 和何自而生哉欲望璇璣之正玉燭之明或如合璧
 或如連珠不可得也五者既巳紛亂乖錯則卜世卜
 年寜有長久者耶此堯之咨舜舜之命禹皆以厯數
 在躬而屬其允執厥中也儻天人之際和同無間則
 大中之道備可以言皇極矣此箕子於皇極之正位
 必在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皆順其序而後陳之也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庻民惟時厥
[012-15a]
庻民于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庻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
徳惟皇作極凡厥庻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
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徳汝則
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㷀獨而畏髙明人之
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汝
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徳汝雖錫
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
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
[012-15b]
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㑹其有極歸其有極
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於帝其訓凡厥庻民極之敷
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
下王
 武王所問止一彝倫攸敘箕子乃對以九疇而總其
 目謂之皇極皇大也極中也大中之道天地萬物所
 同賦者也天之用中既寓於五行自五事而下皆人
 之用中敬五事農八政協五紀凡皇極降而在人者
[012-16a]
 皆合順此道而行焉外此則非皇極矣豈可謂之大
 法乎至言次五則皇極之正位也故箕子直指其要
 以專責之君以謂皇極之道植立標表使民知所趨
 向者人君之職也天地得皇極於太極之先天以是
 而髙明故能用之於覆幬而無外地以是而傳厚故
 能用之於持載而無疆人君得皇極於天地之卑付
 亦當徧覆包含使民造次顛沛無不由皇極之道故
 能髙明配天博厚配地也夫大中者民所共由者也
[012-16b]
 使人君得此道而不與民同是獨善其身者也是五
 福自享而不敷錫庻民者也民何賴焉殊不知天地
 以是道付之人君正欲司牧吾民率之以歸大中而
 已民之處乎大中之世譬如草木鼔舞春風但見甲
 者坼者華者實者舉不外於春風中則春之為功大
 矣當知皇極之在人君亦如是之大也於汝極者民
 視儀而聽唱也錫汝保極者推恩足以保四海也惟
 皇作極者民心罔中惟爾之中也有猷有為有守則
[012-17a]
 念之者知賢材而舉之也不協于極不罹于咎則受
 之者與其進也和顔色而聽其言以為好徳而錫之
 福者明試以言也有能有為而使羞其行者養賢以
 及萬民也此皆自然之理人君順此而行斯為皇極
 若夫淫朋比徳虐㷀獨畏髙明于其無好徳者非中
 也是民失皇極之道也正人不用而使好于其家于
 其無好徳而錫之福者非中也是君失皇極之道也
 夫既君民胥失欲望皇極之建豈不難哉然則皇極
[012-17b]
 之在人君惟以舉天下之民無一失中者斯為效驗
 也惟其舉天下無一民之失中則知皇極之道於斯
 為大此彝倫之所以敘也夫彝倫者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之道所謂王道也王道盛則民無不蹈乎大中
 人君之責塞矣無偏無陂中也遵王之義者順自然
 之理也無有作好無有作惡中也遵王之道遵王之
 路者順自然之理也無偏無黨中也王道蕩蕩者廣
 大而無限量也無黨無偏中也王道平平者坦夷而
[012-18a]
 無巇險也無反無側亦中也正直者至公而無私邪
 也然則皇極之道人君所以錫之下民者可謂至廣
 大矣箕子所以徑指人心而告武王也曰㑹其有極
 者反觀於喜怒哀樂未𤼵之前也歸其有極者成全
 於上帝降𠂻之後也至是還淳反朴復其自然之中
 民之處斯世如在華胥之國熈熈然登乎春䑓矣又
 孰有覆盆向隅之人乎則知所謂惟天隂騭下民相
 協厥居彝倫攸敘之道果不在彼而在此也箕子所
[012-18b]
 以遺武王厚矣曰皇極之敷言者如前所陳也箕子
 以謂非我臆説于帝其訓代天而言也武王其可不
 是彝是訓乎是訓是行則斯民亦皆可以近天子之
 光人君一性之光明既推而與民則民之與君俱全
 是大中之道又孰有彼已之間耶魚相忘於江湖人
 相忘於道術所謂一人有慶兆民頼之是也此王道
 所以歸於蕩蕩平平正直以為極摰也曰天子作民
 父母以為天下王皇極敷言之卒章也武王至於此
[012-19a]
 心開耳順實與箕子精神融㑹如水投水了無有異
 又何言哉其所以永清四海垂拱而天下治者盡此
 道也
六三徳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
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髙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
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
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箕子之言五皇極與仲虺所贊成湯懋昭大徳建中
[012-19b]
 于民之意同也其次五之疇首尾唯言民之受中以
 生日用不知使復於中者人君之職盡而皇極之體
 具矣次六所以言其用也三徳者人君用中之大要
 也夫中者執其兩端而用之於民者也人君雖能率
 民以中若非人臣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安能使羣黎
 百姓徧為爾徳耶是故得臣以輔導之皇極斯可建
 矣周官謂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是也然則君之用中
 豈不在臣下奉行之力乎舜所以有臣哉鄰哉股肱
[012-20a]
 耳目之喻也三徳者人君知人之道也夫正直剛克
 柔克克者威克厥愛之克也人得之皆可以謂之徳
 至語中之用則在人君抑之揚之以歸中爾臯陶論
 知人備敘九徳而箕子乃獨言三徳何耶蓋箕子取
 九徳之要以告武王是三者觀人之大法而取臣之
 祕訣夫一於正直必至於以已望人非中也故必貴
 於温臯陶謂之温實箕子之平康也一於剛克必至
 於彊弗友非中也故必貴於塞臯陶謂之塞實箕子
[012-20b]
 之沉潛也一於柔克必至於燮友非中也故必貴於
 立臯陶謂之立實箕子之髙明也皆所以抑其過而
 勉其不及非用中以率臣下乎觀史魚之直不如蘧
 伯玉之君子是知正直濟之以平康可也陽處父壹
 之以剛犯而聚怨是知剛克必濟之以沉潛可也子
 太叔不忍猛卒至於多盗是知柔克當濟之以髙明
 可也是三臣者非人君率之安得歸中乎臣既歸中
 民安得而不化乎此人君用中之機括也三徳所以
[012-21a]
 為皇極之用者其在斯乎臣既同底於中則君尊臣
 卑乾坤之位定上下之分嚴所以表示斯民者至矣
 作福作威玉食固所當然也若君不能率其臣臣既
 失中勢必上僣而作福作威玉食矣君臣之分馴致
 乖離履霜而堅氷必至方且害家凶國欲望彝倫之
 敘得乎故箕子以謂人用側頗僻則民用僣忒也夫
 側頗僻是失中也民何知哉視儀聽唱惟上所率人
 君儻用是人則民安得不僣忒乎臯陶敘九徳之效
[012-21b]
 至於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卒之無曠庶官天工人其
 代之所謂代天理物者非臣不可故曰民協于中時
 乃功也然必曰無教逸欲者實戒用人之側頗僻也
 然則人君用中之機括果在於得其臣也明矣使㑹
 其有極歸其有極王道至於蕩蕩平平正直者夫豈
 一人能獨致乎股肱之助也箕子之言與舜禹之謨
 若合符契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
[012-22a]
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
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
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
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彊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筮
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
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
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龜筮共違于人用靜
吉用作凶
[012-22b]
 天地降中于庶物故曰惟天地萬物父母萬物受中
 以生惟人為最靈故曰惟人萬物之靈惟蓍龜為動
 植之靈故曰是興神物以前民用先王建官擇建立
 卜筮人擇者取其人之精於是道者以備咨訪為决
 疑之用名曰卜筮而皆為之占故繫云以卜筮者尚
 其占夫皇極之建執之在君行之在臣錫之在民第
 當問其中與否中則行之否則違之足矣何暇蓍龜
 之兆耶嘗質之易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吉凶
[012-23a]
 與民同患記禮者亦曰昔者聖人建隂陽天地之情
 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靣天子衮冕北面雖有明智之
 心必進㫁其志焉示不敢専以尊天也夫有疑求决
 謀之卿士庶民率皆有心者未若無心者尤可證也
 蓋有心者人也無心者天也人事盡處必求天理天
 與之則人與之矣此洪範必以稽疑為次七也夫蓍
 龜無心者也天地神靈産此神物以寓吉凶使人擬
 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也動而順理斯謂之皇極夫
[012-23b]
 卜者灼龜也筮者揲蓍也灼龜之法以文驗之曰雨
 則隂陽和澤曰霽則隂陽開明曰蒙則隂陽闇昧曰
 驛則隂陽斷續曰克則隂陽侵剥吉凶由是而見焉
 揲蓍之法占之用二者曰貞曰悔也曰貞者内卦也
 内卦初筮靜而貞也曰悔者外卦也外卦再揲動而
 有悔也衍則敷衍當引而伸之吉也得之者身其康
 彊子孫其逢吉是也忒則差忒當趨而避之凶也得
 之者用靜吉用作凶是也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以
[012-24a]
 多為貴也夫有疑則卜之不疑又何卜乎人君物來
 能照事來能應小事剖决夫復何疑惟夫大事隠之
 一心又謀之卿士庻民是非可否已定於人心矣故
 當以龜筮而卜之天心也人君兢兢業業之心至此
 其庻幾盡矣此皇極之至理非箕子不能𤼵揮也次
 七之疇所以必用稽疑者以尊天也舜之元愷皆可
 付託謀之於心禹尤傑然可任志已先定在廷在野
 詢謀僉同孰曰不可而必待龜筮協從然后命之者
[012-24b]
 質之天也知鬼神其依乎是故也其曰協從豈非既
 協於中人予而天予之乎則龜筮者真國之重事也
 觀其取舍内揆吾心外質臣民幽而龜筮儻無不從
 是皆協于中而天意之所屬宜乎身康彊而子孫逢
 吉也其或不然寜使吾心及於臣民不從不可使龜
 筮逆逆則天意不屬故也箕子之言皇極極於天人
 精祲之交大易之書無以異矣
八庶徴曰雨曰𤾉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
[012-25a]
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凶一極無凶曰休徴曰肅時雨
若曰乂時𤾉若曰晢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曰咎徴曰狂恒雨若曰僣恒𤾉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
寒若曰蒙恒風若曰王省惟歳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歳
月日時無易百榖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
月歳時既易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
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
有夏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012-25b]
 喜怒哀樂之未𤼵謂之中𤼵而皆中節謂之和中與
 和非二事也中則無不和和則無非中二者為一致
 所謂𤼵而皆中節也中節則皇極之道也致中和能
 使天地位而萬物育而况人之一身貎言視聽思之
 五事乎夫茍得中於此五事無不中節則雨𤾉燠寒
 風無不應時而至不時則為恒矣此箕子所以以時
 繼五者之後也夫五事不逺在吾一念一念得中五
 者之和應焉恭從明聰睿皆自然作肅作乂作晢作
[012-26a]
 謀作聖亦自然之理也夫是之謂中節則天地之和
 應故雨暘燠寒風以時而至失是則五者皆繆戾為
 凶歳為亂國知其失中也問有一事或順亦出僥倖
 若得中則無不中節也譬之一身茍得其養則和氣
 充塞乎頂踵之内周流於脉絡之間四體既正膚革
 充盈而見於外者無非順動茍一藏有病則一身之
 氣血消縮四藏亦為之不寧和安在哉是以五事一
 不中節則四事皆廢和不生而天地應之者亦闕矣
[012-26b]
 此箕子貴於五者來備各一其序也庶草蕃廡天地
 位而萬物各極其髙大也若不以其敘則非中節人
 不和而天地之和不應矣極其至也至備則太過所
 謂一極備也至無則不及所謂一極無也過與不及
 皆非從中出也是一事失中則五者不備而為凶矣
 和何自而生哉和不生則雨𤾉燠寒風常有以為灾
 常無亦為灾故皆曰凶也五事中節天地以休徴應
 之不中節則以咎徴應之貎足以作肅時雨順之萬
[012-27a]
 物潤澤矣其咎狂則常雨順之萬物苦澇矣言足以
 作乂時𤾉順之萬物熈明矣其咎僣則常𤾉順之萬
 物苦旱矣視足以作晢則時燠順之萬物温養矣其
 咎豫則常燠順之萬物被焦枯之害矣聽足以作謀
 則時寒順之萬物結實矣其咎急則常寒順之萬物
 被僵凍彫落之害矣思足以作聖則時風順之萬物
 條畼矣其咎蒙則恒風順之萬物被偃禾㧞木之害
 矣夫霜降而鐘鳴雲蒸而礎潤古之為君為臣者所
[012-27b]
 以正心誠意於一堂之上而仁風徳氣應於四方萬
 里之逺若桴鼓之速者在吾一念之萌得中爾然則
 休咎之徴豈不較然明白箕子之言真萬世之藥石
 也曰王省惟歳卿士惟月師尹惟日者凡此庶徵君
 臣上下皆當念用也省者念也王之所省惟歳歳者
 四時之運無不該括日月所照霜露所墜有目有趾
 飛潜動植徧覆包含無不動化王之所省大矣五事
 可不念哉代天理物輔佐吾君行其命令率其民人
[012-28a]
 晦朔弦望無所差忒春行春令夏行夏令卿士所省
 其次也其於五事可不念哉禄以爵賦政以職受委
 吏乘田各有所掌師尹所省抑又小矣其於五事亦
 豈可不念哉王與卿士師尹皆能敬用五事因其所
 省之大小而致意焉此所謂歳月日時無易也百穀
 之用成雨𤾉燠寒風順而為時矣則治之著明俊民
 在上家之平康必至之理也彼王與卿士師尹不能
 敬用五事失其所省大小之序焉所謂日月歳時既
[012-28b]
 易也百穀之用不成雨𤾉燠寒風不順而為常矣則治
 之昏昧俊民在下家之不寧亦必至之理也至於庶
 民則不可責以所省蚩蚩而生林林而處猶星在天
 繁然垂象其於皇極日用不知但依王與卿士師尹
 以為命率之以中則中率之以暴則暴無常心也蓋
 星之麗天主風者有風主雨者有雨冬而有寒夏而
 有暑天道之運有待於王與卿士師尹各得其中以
 應天之中則休徴應之否則咎徴隨之矣彼徒見日
[012-29a]
 月運行而有寒暑不知寒燠得敘乃上之人謀時晢
 時之休徴寒燠失敘乃急恒豫恒之咎徴也彼徒見
 月之從星而以風雨不知風雨得敘乃上之人聖時
 肅時之休徴風雨失序乃蒙恒狂恒之咎徴也安其
 居樂其生則鑿井耕田咸曰帝力何有於我不悟休
 徴出於王與卿士師尹也罹其凶被其害則祁寒暑
 雨惟曰怨咨不悟咎徴出於王與卿士師尹也其亦
 可哀矣故經曰民心罔中惟爾之中聖君賢臣一念
[012-29b]
 之間豈容失序而不思惟皇上帝降𠂻之意乎武王
 至是知隂騭下民者不在於天矣然則皇極之道夫
 豈他求而得之哉嘗謂皇極之道本之一身一身之
 内以心為主茍不思貎言視聽皆不能用無主故也
 聖人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以惟精惟一之道上而
 應天是以人心感天心也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
 易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箕子於此當以心𫝊武
 王於此亦當以心受所以不得巳而有皇極之敷言
[012-30a]
 者為後世設也故孔子於已則曰四時行焉百物生
 焉於人則曰視聽言動皆復於禮子思曰致中和天
 地位焉萬物育焉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
 誠樂莫大焉子思又以謂至誠之道可以贊天地之
 化育而與天地参也嗚呼天人豈殊致乎然則箕子
 於五事必曰敬用於庶徴必曰念用者蓋指皇極之
 本原曽不外乎人心也
九五福一曰夀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徳五曰考
[012-30b]
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
六曰弱
 箕子答武王隂騭下民相協厥居彝倫攸敘之問明
 言皇極大中之道以為天之用中在於五行而五行
 之運天不自為在於人能好徳以應之所謂好徳者
 虚心無我敬用五事五事之修則天下之理不得遁
 而皆存存以事天則天心應於上錫以予民則民心
 應于下皇極之道豈不優優大哉前章言天有庶徴
[012-31a]
 人心感召之應此章言人有福極君心錫予之應也
 何者皇天無親惟徳是輔徳惟一動罔不吉徳二三
 動罔不凶天何為哉在於上之人君臣同徳敬用五
 事以召休徴民何知哉在於上之人好徳而錫之福
 此虚心無我順理而行之明效大驗也蓋以天生烝
 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徳故也然則天有好
 徳之心不能自為在於聖君用中而感召民有好徳
 之心不能自治在於聖君用中而敷錫總其大要在
[012-31b]
 于一心之克念克念故能虚心無我順理而行休咎
 之應福極之來豈由天乎在吾一心爾箕子答武王
 之意可謂深切著明也是故君既作聖則三光全而
 風雨時草木茂而五榖熟斯民含哺而嬉鼔腹而游
 皆得盡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此錫之夀也不奪其時
 深耕易耨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此錫之富也六
 合之内和氣充塞災害不生疫厲無有此錫之康寧
 也申之以孝悌之義躋之于禮讓之塗闗雎之化行
[012-32a]
 麟趾之風盛此錫之攸好徳也啟手啟足正而斃焉
 棺椁衣衾得盡其禮此錫之考終命也民之五福豈
 不在君乎夫嚮猶饗也威猶畏也饗者民之所願欲
 畏者民之所趨避聖君在上順理而行得所願欲以
 其中也則彝倫豈不敘乎儻一失中則干戈相尋肝
 腦塗地凶短折也疫毒流行枕藉而死疾也外陵内
 患憂也饑饉薦臻貧也峻罰淫刑民無所措手足惡
 也親戚畔之兼之者至弱也夫君之六極民實尸之
[012-32b]
 民何罪哉嚮用威用人君可不致意乎嗚呼皇極之
 道箕子之言至是無餘藴矣夫福五而極六何也蓋
 五陽也六隂也皇極之道降在人秉彝之性人人本
 具迷者衆而得者寡故極多於福也在國則治少而
 亂多在人則從善難而從惡易是以五事一不中節
 則在天者咎徴必應咎徴一應則餘四事不得為休
 矣蓋風火水旱焦灼僵凍有一于此則四者不能成
 功箕子所以貴於五者來備各以其敘然後為休徴
[012-33a]
 也五福一事不中則在人者六極必應六極應則餘
 四者皆不足為福矣蓋人之有生不夀則短折矣不
 富則貧矣不康寧則憂矣疾矣不好徳則剛而為惡
 柔而為弱矣不考終則凶矣五福以全為福六極有
 一于此皆足以為禍禍則無福矣蓋福者備也無所
 不順之謂備五者備則為福此其證也然則上而為
 王中而卿士師尹下而為庶民可不兢兢業業正心
 誠意保此皇極之道乎保之之道敬用五事而已蓋
[012-33b]
 修已以敬則正心誠意修其五事兢兢業業順理而
 行則無不中節天應之而為休徴人得之而為五福
 矣中節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婦朋友長幼無不
 得其敘泰和充塞百祥臻萃王道蕩蕩平平正直而
 㑹其有極歸其有極矣此箕子所以告武王隂騭下
 民相協厥居彝倫攸敘之符驗也雖然大中之道降
 而在人日用不知待上之勸率者皆下民也若夫豪
 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則正心誠意自求多福所謂
[012-34a]
 無不自己求之者非為凡民道為士君子言也武王
 之時五福全備于既醉之詩序詩者曰醉酒飽徳是
 武王錫之福必又曰人有士君子之行者以明當時
 之人皆能好德有以召之故武王錫之福也兹所以
 為太平之極至歟非二聖相逢力闡其祕何以致皇
 極之效巍巍若是嗚呼盛哉
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彝作分器
 禮曰君子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又曰凡家造祭器為
[012-34b]
 先此孝子孝孫之心也武王即阼之初諸侯立國之
 始首以宗廟彝器賜之本人情也蓋以禮樂當自天
 子士諸侯不敢専故也後世罷侯置守唯王公得立
 家廟賜祭器先王之遺意也而俗儒不學妄謂家廟
 不當立祭器不當賜是以識者臨編痛惜此書之亡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