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55 雲笈七籤-唐-張君房 (CK-KZ)


[11p016a]
 仙籍旨訣
  道生旨谷神子裴鉶述
鍾陵郡之西山有洪崖壇焉壇側有棲眞子楊君知余有道詣
予請述道生之宗旨余曰子不聽西昇經云人徒知天地萬物
而不知生之所由又曰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非效
眾人是知修道之士若不知生之所由道之根本則茫茫然罔
測道之來矣欲求長生先修所生之本子能曉耶楊生曰未悟
予告曰欲曉則速具誓戒楊君再拜具詞曰某才器瑣微行能
幽晦將葷血爲滋味以艷容爲歡娛罪根旣深神彩益濁豈三
魂之甯謐被五賊之戰爭以恍惚而暢懷極其喜樂俄悼亡而
[11p016b]
感物過甚悲傷振蕩命門壞墮元氣虛羸漸逼豈異尸居枯槁
欲來何難骨立鹽梅銷鑠寒暑煎熬旣非金石之身須示風霜
之鬢大患擬作微軀豈安實爲聾瞽之徒豈覺幽玄之理步步
就死兀兀不知人間或有道高河上術入壺中霓服羽衣一遊
而縮其地脈珠幢玉節一舉而登其天門變瓦礫於金丹改容
儀於玉液造化由己修行在心魚縱涸而重波骨雖枯而再肉
伏以小子螻蟻之命纖芥之軀昏濁無知敗亡有日忽神鑿其
竅天啟其心善達玄關志求道要慕眞仙而汲汲如飢渴中腸
陋浮世之悠悠若煙埃滿眼欲冀希夷之質長含橐籥之間擺
去塵機冥搜眞朴推無形於恍惚見有物而萌芽至此時則萬
[11p017a]
象空搖寸誠不撓敢匍匐懇請誓戒深詞存歸太上之清壇靖
想虛皇之寶座仙童握節侍女焚香旣得事之證明豈將心而
猶豫疑悮氷泮端倪竇流荷重德而便頂丘山感深恩而已銘
肝膈若非人妄泄得士不傳則觸景罪殃動足受禍指陳白日
契約丹誠無任驚魂泣血之至予卽告之曰子旣誠懇如是予
當語子生生所由人之根本者男精女血旣凝有道自然而生
爲水一點今膀胱之水是其餘也水中有氣鬱鬱然未有所著
欻然感天地純陽眞精之華入於氣而相依憑氣遂養之是謂
之神神之甚微雖得水氣養之澆漑懼氣强而見迫若水之澆
漑物之甲拆又不可以浸之浸之則其甲卽死矣仍於水中純
[11p017b]
陽眞精之華生爲二腎也二者以應陰陽之數遂隔水擎捧其
神與氣乃得炁與腎神之靈是謂氣爲母神爲子道幹旣育萬
物成體子母旣長不可同處須放其子之造化成其窟宅然母
亦安矣神又須物引而離其母乃借水之兩點氣如腎之數神
以陽光守而凝之然又慮水之盛兼五行不足無以成物而假
土來尅其水慮土尅其水盡又假木來尅其土慮木尅其土盡
又假金來尅其木慮金尅其木盡又假火來尅其金火若尅其
金盡卽內以水救之是謂轉相生轉相制成物是謂人之眼眼
者與天地合體五行足矣所以眼當中黑水也次黃土也次青
木也次白金也次赤火也其事明也五色旣成陽神乃寄光於
[11p018a]
其上是謂神光焉眼之位屬肝者緣光明如日日出東方肝在
東方而屬木故肝藏得而管之黃庭經云肝神龍煙字含明注
云日出東方故曰含明神者純陽也勢長飛動如天之日月而
轉動也其眼漸上昇須照燭其外爲神之樞機而神則合居其
內而主其中神專盻其眼漸漸不覺已離其母若眼者只要引
神而離其母後居外與神相應不可附其眼則依前不成造化
矣其氣母雖離其子終須養其子成長安穩若中途而廢則彼
此不能安矣卽須假木來生火是爲心焉使心而盛其神心之
內空方寸乃受神而居其神曰靈也故謂心爲靈臺神是陽也
心爲火焉故神得而居其內蓋水流濕火就燥之義道書曰心
[11p018b]
爲神之都是也所以心靈於諸藏者緣神之故非心獨能靈焉
若無神之在內則與諸藏何異但緣心屬陽之故勢多飛動因
兹便乃不得停爾目但確然而定其神則心亦不動矣蓋須修
道習熟不然者大難不搖動其心耳其次肝肺脾六府五體九
竅毛髮之類皆神得而造化焉蓋取眼之規則耳卽眼爲五藏
之苗也如此三九二百七十日則應陽之數極人之體備具矣
然神自離其母後更不復到本來凝結之處蓋人漸被五味沈
之而不清泠神雖同用炁雖同行終不解卻相養却相成但相
反爾今以子母相離本者蓋緣未有窟宅諸體尚闕所以事須
相離而各造化及其彼此安穩更不相吊省豈有子母得爲順
[11p019a]
序哉今言心爲氣馬但意到則氣到今人或偶使氣到諸處則
不解到根本從來相合處耳修道之士不可不留意焉脾去腎
近者若眼中黑與赤遠矣足可明之其神雖都於心亦寄位於
精中養其體潤其性保其骨髓使其堅强人之壽考神亦得久
安於人體中矣凡人臨危險而毛髮寒豎者是神恐傷其窟宅
爾若人之暴橫而死者元氣猶强而未弱還元返本不得或爲
匿鬼而憑陵於人蓋元神不病器用不銷耗使其然也則春秋
云匹夫匹婦强死魂魄憑依於人是焉於强死中其神或漸耗
未盡却被炁盛將去爲人則分明記得前生事也則鮑靚記井
羊祜識環之類大約記得前生事者也童子暴橫而死精氣未
[11p019b]
散使其然爾所言精者積津氣而成若動搖而出則神不安爲
滑而決泄減耗神之用也精之旣竭神亦耗盡微微然漸與初
來相類然心氣旣壯水氣又盛人體堅强五味薄鑠則氣與神
不相當旣而無戀求住不得欻然而去歸空却成舊時眞精之
英華附之於天所言泄性不滅是也則禮記云骨肉化爲土魂
氣歸於天元神如主千神如臣元神旣去千神無主國之空耳
所以謂心爲帝王水氣旣無陽氣管攝亦便散也二物旣去則
人體傾去謂死卽無所知也舉世人皆爲好道修道不知道是
何物而修耶凡人好酒必知是麴米所作凡人好色必知是西
施洛浦凡人好財必知是金玉寶貨耳且押韻從東字起首至
[11p020a]
於法字數萬皆著切腳人盡能辨認之唯至道一字則懵然不
會或云虛無自然修心行善竟不能知其旨也旣不知之則向
何門而修哉殊不知道水也在人身曰氣也所以云道生一蓋
水藏也一陰一陽謂之道蓋水火也一陽旣去一陰亦散是不
成道也人須死矣夫天地生於道蓋浮世界耳是謂道去則人
死水乾則魚終所以陰氣爲母者是內陰之根本非外陰邪之
氣也所說陽神者是純陽之精英是元神也非五藏諸體之神
也元神能生其三魂七魄及諸體之神爾黃庭經云腎神玄冥
字育嬰注曰腎精爲子故曰育嬰二腎之中男爲精門女爲子
宮精門旣開腎氣亦泄不獨內陽而散內陰亦竭所以腎爲陰
[11p020b]
之都心爲陽之都凡生化先從陰而入陽是萬物從濕而生也
蓋精亦從腎中而出其子亦從腎中而成是不離腎藏耳大約
心之元神俱借其體而共治之三魂亦助成爾但專爲害者乃
七魄三尸句外陰邪之氣而賊身往往神氣多不敵則人死矣
人死則三尸七魄暢焉夫元神君也尸魄之類亦臣耳若狡蠧
之臣亂其國而迫其君也若修養其氣壯其神則七魄三尸終
不能勝壽自長生耳夫不疾暴死者蓋脉偶然蹶澀不到一藏
其藏旣弱遂爲五行遞相尅至於火盡陽脉絶則神去人自死
矣蓋脉蹶澁不行而阻之亦中有傷敗使其然也昔扁鵲治虢
太子病云所謂尸蹶也以陽脉下墜陰脉上爭會閉氣而不達
[11p021a]
上有絶陽之脈下有破陰之經絶陽之氣色氣管於脈故形濁
如死狀夫陽入支蘭藏蹶者生陰入支蘭藏蹶者死此數事者
皆五藏之中時時暴作者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信有之矣於
戲目營萬象心虛異端神被牽驅身無管攝則室家無主國邑
傾頽固其宜矣主人不修舍宇而外經營則舍宇日有危壞矣
夫人若知神之所主子母運行則修身了達之門可見矣若無
所主但任呼吸喉中主通理藏腑消化穀氣而已終不能還陰
返陽塡補血腦又眾人之呼吸與眞人之呼吸殊矣南華眞經
云眾人之息以喉眞人之息以踵注云從根本中來又云其息
深深此其義也豈容易哉若但信其自呼吸未有得道哉夫一
[11p021b]
呼一吸不得神宰則不全其呼吸耳眞人曰若神能御氣則鼻
不失息斯言至矣又能咽其津以意送之至氣海中則直灌其
靈根矣吁今之人不會神與體彼此是非邪人能筭盡萬物而
不能算其神與體何感而相成但記三歲之後事而三歲已前
昧無所知也若到筭歸其盡處卽自見神與體元氣配合之根
由則了然無二物知神與眞氣同體假名則一存一想歸其眞
矣此所謂深根固蒂夫復氣者復於本生之處如周易復卦 
云一陽生五陰之下若還丹之義非伏與服也其義明矣天爲
受氣之始氣是有形之根氣不得形無因而立形不得氣無因
而成二物相資乃能混合聖人知外用之無益所以還元返本
[11p022a]
握固胎息洞明於內調理於中取合元和之大朴不死之福庭
夫神和則可以照徹於五藏氣和則可以使用於四胑道經云
三月內視注一心守一神則神光化生纏綿五藏凡人勞神役
役無一息駐於形中而希長生不亦遠乎若能胎息道成精氣
有主則使男子莖中無壅精婦人臍下不結嬰萬化之用莫先
乎氣至人之用莫妙乎神虛無之中有物謂之神窈冥之中有
精謂之氣吁其神與氣來旣恍惚去無朕兆其來也則難其去
也甚易是以聖人悲痛而惜之於戲世人何容易而驅其氣也
不知形者不可與言氣不知炁者不可與言神知神者則資道
矣易曰精氣爲物游魂爲變變易不節人不長生所以王母有
[11p022b]
金璫玉佩之道軒轅行內視返本之術不可不信之吁萬物有
終而天地長久人民有死眞人長生乃俱陰陽交感之氣矣人
能守其陰陽陰陽亦能守人矣天地不死而人自死化腐於其
間哉夫崩墻毀堞土能填之老木衰果以枝接之破車漏船木
能補之折鼎穿釜鐵能固之人遇衰老返神活之皆上仙成敗
之言不可不知也夫陽丹可以上昇陰丹可以輕舉陽丹卽大
還之丹陰丹卽是內修返本之理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
曰無勞爾形無搖爾精少思寡欲可得長生夫道之最要以精
爲根以氣爲蒂經云躭養靈柯不復枯夫含眞之道禦養之術
訣之在口不傳之於牋翰也但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泯滅萬
[11p023a]
慮久久習熟用晦而明必得道矣


  養生辨疑訣棲眞子施吾述
一炁無方與時消息萬物生死共氣盛衰處自然之間而皆不
知所以然而然其所稟習在覆載之下有形者先須知其本知
其本則末無不通修道者先須正其源正其源則流無不應若
棄其本而外求背其源以邪究雖躐盡百家學窮諸子徒廣虛
論之功終無攝養之效得者觀之實爲自悟耳今厯觀世間好
道之流不可勝數雖知恬淡以自守全不知恬淡之中有妙用
矣雖知虛無以爲理全不知虛無之中而無不爲矣若不知虛
無恬淡妙用之理徒委志於寂默之間妄作於形神之外是謂
[11p023b]
無益之用非攝生之鴻漸也且神由形住形以神留神苟外遷
形亦難保抑又服餌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
性不究四時順逆之儀久而服之反傷和氣遠不出中年之內
疾害俱生使夫輕薄之流皆謂繫風捕影不可得也翻以學者
爲不肖以眞隱爲詭道不亦傷哉或人以此事而譏余曰吾聞
學道可致長生吾自童年至於暮齒見學道之人已千數矣服
氣絶粒者驅役考召者清淨無欲者修仙鍊行者如斯之流未
有聞其不死者也身殁幽壤之下徒以尸解爲名推此而論之
蓋得者猶靈骨耳非可學而得之余聞斯論不覺心愍然於內
神恍惚於外沈吟之間乃太息而應之曰觀子向來所說實亦
[11p024a]
鄙之甚矣迷之尤矣今世人學凡間之事猶有成與不成豈况
妙本玄深昏昏默默胡可造次而得之且大道無親感之卽應
苟云靈骨無乃疏乎然夫服氣絶粒者道家之所尚人苟得之
皆有不食輕舉之效便自言腸胃無滓立致雲霓形體獲輕坐
希鸞鶴採餌者復以毛女爲憑呼吸者又引靈龜作證曾不知
眞炁暗減胎精內枯猶執滯理於松筠守迷端於翰墨良可嗟
矣甯不怪乎至於驅役考召之流蓋是道中之法事研討至精
窮其眞誥誠爲身外之虛名妄矣且元和之氣非時長而有之
未有此形天地之間已有之矣經曰先天地而生卽元氣矣此
身有者父母交合施其元氣元氣者眞精矣何以明之精留於
[11p024b]
身則身生精施於人則生人移此精氣結彼元氣彼旣成於形
此則受損耳內景經云長生至愼房中急此在乎妙用之道元
氣結之爲精矣身中之精元氣之本能使氣一泝精移之上元
下元之中又採新氣旬日還爲精矣如彼釜熟其物則出之更
添新者迴還無窮天地不足爲久壽矣上元充滿百節自實老
者反丁丁者反嬰斯得上元下元我能經絡運度寬猛是則審
修我宮神仙必得不修我宮死之必尅人在氣如魚在水沈浮
東西莫不由己修鍊經時百節盡暢炅若陽春久乃自知若有
不通及疾病之處注意中元發火以焚之乃自通通則愈矣心
爲絳宮絳宮者赤色猶火也存心炎火亘乎一身非特爲氣道
[11p025a]
流通抑亦銷其邪也凡欲行氣之前但焚之一度經曰廣成子
積火焚五毒五毒五味矣五穀五味不焚之必能壅遏氣道焚
之或久令人煩熱存之纔通卽須行氣行氣之法但泯思慮任
神廬微微元氣自然遍體夫炁者百節毛孔皆自有之能以意
行之是賢臣化百姓矣何以明炁之在身但以一丈之竹通其
節以扃一頭口向中吹之氣忽然達於筒中自有元氣相撑而
出人身中亦猶此筒思慮旣絶元氣遍身遍身之後兀然而定
其取定之術具載下元篇中審而行之萬不失一矣


  下元歌
契眞之道飄颻易動不動中如有寄那知有無可超忽去住玄
[11p025b]
機此其義
此篇調下元之訣契眞之要甚不難人自强難飄颻猶閑暇矣
能閑暇其身澄心絶想三元俱通仙則近矣動不動者玄珠矣
謂存下元之中作一珠可彈丸許大焰焰然如動又不動動中
寄者注意於下丹田之中有炁海使炁細細於海繞珠四合炁
入足動中寄有其珍珠矣中元注下元之珠元炁乃定定則外
炁不入內氣不出兀然與天地同和命無涯矣天地自傾我長
自然矣黃帝於赤水求玄珠赤水則赤血矣如玄珠在於氣中
求此珠珠得必生故使罔象則無思無慮冥然之後乃自得此
珠矣欲知超忽飛昇之道切在去機機去身存機住身死無機
[11p026a]
胸中純白自處得失之要此其義矣


後序
沖和子云余少學道長乃尤益天下名山靡不尋覽躋危躡險
敢憚乎勞意有殊觀不遠千里乙未歲步青城之燕谷幽邃百
里松蘿上蔽於天偶逐樵人步入石窟窟內有眞人云姓李氏
不知何許人也垂髮過腰姿容氷雪余再拜之怡怡如矣良久
問從何而來余因述誠素願處機履之傍天幸見錄俄經四十
三載忽授三元之術如訣修之俾晝作夜一紀之後往往自飛
玄之又玄難於數載受之者可三十一年傳傳非其人災罰可
見行此道者五辛陳臭並宜損之損之在漸不宜頓矣一年之
[11p026b]
後氣道充實自不食矣其大要在乎泯機機絶則炁不召而至
不謀而成躬自行之一一神效今爲注解庶無後迷高尚之徒
幸祕斯訣矣








[11p027a]
七部語要
  連珠凡六十五首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神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將全其形
先在理神故恬和養神則自安於內清虛棲心則不誘於外也
七竅者精神之戸牖也志氣者五藏之使候也耳目誘於聲色
鼻口悅於芳味肌體之於安適其情一也則精神馳騖而不守
志氣縻於趣捨則五藏滔蕩而不安嗜欲連綿於外心腑壅塞
於內曼衍於荒淫之波留連於是非之境而不敗德傷生者蓋
亦寡矣
人之稟氣必有情性性之所感者情也情之所安者慾也情出
[11p027b]
於性而情違性慾由於情而慾害情情之傷性性之妨情猶煙
氷之與水火也烟生於火而烟鬱火氷生於水而氷遏水故烟
微而火盛氷泮而水通性貞則情銷情熾則性滅夫明者刳情
以遣累約慾以守貞食足以充虛接氣衣足以蓋形禦寒美麗
之華不以滑性哀樂之感不以亂神處於止足之泉立於無害
之岸此全性之道也
海蚌未剖則明珠不顯崑竹未斷則鳳音不彰性情未鍊則神
明不發譬諸金木金性包水木性藏火故鍊金則水出鑽木而
火生人能務學鑽鍊其性則才慧發矣
吳竿質勁非筈羽而不美越劍性利非淬礪而不銛人性懷慧
[11p028a]
非積學而不成人不涉學猶心之聾盲不知遠近祈明師以放
心術性之蔽也
奕秋通國之善弈也當弈之思有吹笙過者乍而聽之則弈敗
矣非奕道暴敗情有暫闇笙滑之也𨽻首天下之善算也有鳴
鴻過者彎弧掇之將發未發之間問以三五則不知也非三五
難算意有暴昧鴻亂之也奕秋之奕𨽻首之算窮微盡數非有
差也然而心在笙鴻而奕敗算撓者是心不專一遊情外務也
瞽無目而耳不可以察專於聽也鱉無耳而目不可以聞專於
視也瞽鱉之微而聽察聰明審者用心一也
善者行之不可斯須離可離非善也人之須善猶首之須冠足
[11p028b]
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類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今處顯而修
善在隱而爲非是清旦冠履而昏夜倮跣也
蘧瑗不以昏行變節顏回不以夜浴改容句踐拘於石室君臣
之禮不替冀缺耕於坰野夫婦之敬不虧斯皆愼乎隱微枕善
而居不以視之不見而移其心聽之不聞而變其情故居室如
見賓入虛如有人
昧暗之事未有幽而不顯昏惑而行未有隱而不彰修操於明
行勃於幽以爲人不知也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之
而云不知是盜鐘掩耳之智也若身常居善則內無憂慮外無
畏懼獨立不慚影獨寢不媿衾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倫
[11p029a]
德被幽明慶祥臻集
仁愛附人堅於金石金石可銷而仁愛不離則太王居邠而人
隨之也
水性宜冷而有華陽温泉猶曰水冷冷者多也火性宜熱而有
蕭邱寒燄猶曰火熱熱者多也迅風揚波高下相臨山隆谷窪
差以尋常較而望之猶曰水平舉大體也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以
言事制法之士不足以論理若握一世之法以傳百世之人猶
以一衣擬寒暑一藥治瘵瘕也若載一時之禮以誹無窮之俗
是刻舟而求劍守株而待兔故制法者爲理之所由而非所以
[11p029b]
爲治也拘禮者成化之所宗而非所以成化也成化之宗在於
隨時爲治之本在於因世未有不因世而欲治不隨時而成化

言以譯理理爲言本名以訂實實爲名源有理無言則理不可
明有實無名則實不可辯理由言明而言非理也實由名辯而
名非實也故明者論言以尋理不遺理而著言執名以責實不
棄實而存名是乃言理兼通名實俱正
靈氣謂之神休氣謂之鬼煩氣謂之蟲豸雜氣謂之禽獸姦氣
謂之精邪氣之濁者愚癡凶虐氣之剛者高嚴壯健氣之柔者
仁慈敦篤所以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
[11p030a]
萬善之要者道德孝慈功能也萬惡之要者反道背德凶逆賊
殺也若乃强然之善者天亦福之自然之善者卽可知也若乃
强然之惡者天亦禍之自然之惡者卽可知也但有爲小善者
勿爲無福爲小惡者勿爲無禍小善者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起於足下爲一善以至於萬善一一而皆有福應旣
萬善功滿乃爲九天大帝爲小惡者如積小以成大從微至著
爲一惡以至於萬惡一一而皆有禍應旣萬惡業滿乃爲薜荔
獄囚眾永無原放之期也
形者氣之聚也氣虛則形羸神者精之成也精虛則神悴形者
人也爲萬物之最靈神者生也是天地之大德最靈者是萬物
[11p030b]
之首大德者爲天地之宗萬物以停育爲先天地以清淨是務
故君子養其形而愛其神敬其身而重其生莫不稟於自然從
於自在不過勞其形不妄役其神
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
自成形神更相生更相成形神合同可以長久形者神之舍也
神之主也主人安靜神卽居之主人躁動神卽去之神之無形
難以自固形之無神難以自駐若是形神相親則表裏俱濟
夫人只知養形不知養神不知愛神只知愛身殊不知形者載
神之車也神去卽人死車敗則馬奔自然之至理也
若乃養其身愛其神自合於至眞除其好去其躁自合於大道
[11p031a]
則有神有餘而形不足者亦有形有餘而神不足者神有餘者
貴也形有餘者賤也假如石韞玉而山輝水有珠而川媚乃知
形有神而遂靈神有靈而乃聖是以庖犧女媧神農夏后蛇身
人面牛頭虎足雖非有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也
陰陽粹靈胎化而成乃成乃生乃性乃情所以性者陽也情者
陰也性者靜也情者動也性有愚智情有利欲性者仁義禮智
信也情者喜怒哀懼好惡慾也夫清淨恬和人之性也恩寵愛
惡人之情也凡人不能愛其性不能惡其情不知濁亂躁競多
傷其性悲哀離別多傷其情故聖人云順物者物亦順之逆物
者物亦逆之不失物之性情乃自然性情之道者也理好憎之
[11p031b]
情則愛弗近也和喜怒之性則怨弗犯也故喜怒亂氣嗜欲傷
性性之相近習以之遠如水性欲清泥沙污之人性欲平嗜慾
害之與性相害不可兩立一起一廢不可俱興故聖人損慾而
從其性也性同者相善情同者相成扶其情者害其神爲其賢
者困其性若是無其能者無所求也無其能者唯聖人耳
夫生死之道弘之在人生死常也確乎在天但稟以自然則生
死之道無可而無不可也或未生而已死或已死而重生或不
可以生而生或不可以死而死或可以死而不死或可以生而
不生或有生而不如無生或惜死而所以致死是以致死之地
則生致生之地則死或爲知而不可以死或爲時而不可以生
[11p032a]
或云勞我以生生者好物也不可惡其生或云休我以死死者
惡物也不可好其死凡人心非不好其生不能全其生非不惡
其死不能遠其死
草木反者帶甲而生鳥獸馴者守節而死經冬之草覆而不死
在廩之粟積而不生一漑之苗死必在後有蠹之木死必在前
卵生者輕清生必在前胎生者重濁生必在後草生在英木生
在心及草木之死也乃英心而無異鳥生乃在天獸生乃在地
及鳥獸之死也乃天地以同歸
晴空之中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見陽而死朽壤之上有菌芝者
生於朝死於夜則知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11p032b]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故與時爭者昌與人爭
者亡是以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者以其不爭也
夫不祥者人所不爭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者則足
矣得人之所不爭者則甯矣制生殺者天也順性命者人也非
逆天者勿殺也非逆人者勿伐也故王法當殺而不殺縱天賊
當活而不活殺天德爲政如是使後世攸長
君子之立身以玄德爲父以神明爲母清淨爲師太和爲友爲
虎爲龍與天地同終爲玄爲默與道窮極非時不動非和不言
圖難爲易治之於根本絕之於末也
爲善者自賞造惡者自刑故不爭無不勝不言無不應者也
[11p033a]
尚爭貴武威勢流行名蓋天下殘委忠信伐紀滅理與善爲怨
與鬼爲仇與惡爲友飲食重味多積珍寶此爲揚禍之人危亡
之大數故名在青雲之上身居黃泉之下矣
執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機無爲事主無爲事師寂若無人至於
無爲定安危之始明去就之理是可全身去危離咎終不起殆

口舌者禍患之宮危亡之府語言者大命之所屬刑禍之所部
也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聖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
履氷以大居小以富居貧處盛卑之谷遊大賤之淵微爲之本
寡爲之根恐懼爲之宅憂畏爲之門
[11p033b]
福者禍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亂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
質而不文不視不聽而抱其玄無心無意若未生焉執守虛無
而因自然原道德之意揆天地之情禍莫大於死福莫大於生
是以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有貨之貨喪我
之賊無貨之貨養我之福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禍之車小則危
身大則殘家
天下有富貴者三貴莫大於無罪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
足知足之爲足天道之祿不知足之爲止害乃及已
五色重而天下爽珠玉貴而天下勞幣帛通而天下傾是故五
[11p034a]
色者陷目之錐五音者塞耳之錐五味者截舌之斧
言者萬神之機關非言無以序形非言無以暢聲非言無以序
眞非言無以化人言者矚玄覩之像非言何以序人言聲而相
須形響而共俱
大德者受天下之大惡大仁者受天下之大辱能受天下之大
惡故能食天下之尊祿能受天下之大辱故能爲天下之獨貴
奔想飛馳迅於遊鳥荒動滯固給疑作急若兩絞膠附素疎壞之
若流慾風速發色火亦然嬰發猛虎惡光莫當慾之氣移不滑
其族放散無常解目染著累色至玄亦不有足釣魚不餌網而
不繒戈而不繳鉞而不煞雖爲柯鋒而心不施有道者處之有
[11p034b]
德者居之虎兕措爪而無所慮鬼神同羣而無所懼玃鳥鸚鴿
不相畏恐狸犬兔鼠不相避忤故君子自處不羣不黨不曜不
動不利不害常守靜不移故成君子也
任重唯重其重必累居藏不藏其藏必涌好淫與淫其淫唯昏
好帛與帛終亡乃止凌謀不生攝亦俱然故攝心者若仰中著
止意者若以盜凌晝夜怵怵憂道不行是以道人憂道不憂貧
憂行不憂身
處惡不壞居穢不塵在弱不諍臨亭不望期謂志業之行可獨
修之道者是故不行而知不取而取故曰取
其味甘焉和而謂養其藥善焉眾和乃醫其疾徒焉先後乃所
[11p035a]
其佃作焉日足獲矣故累足成步著備成德接下舉高敷德以
正截他不修勤於三道三道訖備通天達道是故太初降於太
始太始降於太素崇正匠者其萬備也鐘鼓鳴乎非手不聲水
中有像非質不映川谷有神不呼不返朴中有器非匠不崇子
有長質非功不苗故道加一切從氣滿太虛隨前降對有之以
有無之以無道德圓入不拘一切眾生假明而見其物假聲以
聽其音非謂聽見之所能因前而有之故道人修於假明之明
習於假聲之聲故能聽見而不可彰體於未言之言知於未聲
之聲故辯言而可極是故眞人所爲處異所造者返何以故蓋
知天道無親唯與善人
[11p035b]
養蠶貴葉功乃就之養神貴道眞乃可登貴本尚末上下通達
敬根重枝天道可爲存母得子可保終始珍道保身大道可因
守默不移故能廣載執直不曲故能道長本法無也質眞若渝
抱一化元存元以通其道守本以致其子故善道者吉審己者
達察過者泰忖短者思齊賢哲貪高進務先活是以眞人常以
守一遜過攘而無臂動而不搖高而不貴故能常貴飾兵者不
祥之器嚴觀者無厭之至假使戰勝何益乎命是以有道者貴
於廉無道者貴於貪國貪則民病好兵則民殘民殘者無道之
極也
去不修之道故能長生絕自聖之力故能無極祛外來之知故
[11p036a]
能發大慧之慧任自然之德故能合大德之德是以進可進之
進去可發之發以斯之業故能果耳
質眞者德著德者眞積行者達和氣者聖不行而知不見而明
故曰他心力也是以道人行於不足故能有足處下不讓故能
成高夫欲興太山之功要須寬居乃得成高爲太極之道要須
廣德乃能達道故眞人自卑下細以致標遠
金處鑛礫性同內殊兩人同名形性心別狼彘貪侶所求趣異
故安危心殊所類各別
水之無味萬用崇之土之無氣廣載生物故無味爲味無氣爲
氣故成氣味處下居德能爲不失
[11p036b]
累絲至疋累土至山累業至聖累靈至眞故萬里之涉累足乃
達雲海中漂明行自悅敦朴易匠是盈是顯沖而不厭和而不
嗄正道易興而人反是
氣盈於內彌耀於外周流表裏津及百節六甲錯形流灌丹元
敷道廣成無極太康少而不老昏而不耄或先於人或遊太極
無形無色非品而利成之不居故能大成
伴豕而爲羣徒遊天下伴羔而爲黨交行野路去留無趣生死
無在愚惡侶行通於天聖無隱無伏皆至神明故眞人治身不
淫不弊絕荒閑原鍊神守一赤子安甯保國常道也
禾穡邪外非種同茂青苗共逸無可分別銀鍮鑞錫同室而藏
[11p037a]
遺不識任意之流無可分別唯有審顧之士乃可了耳是以眞
人審匠投身而無有悮顧比學士而師事之何以故非其審者
氷湯同爨莫有全之審己擇交而無漏敗
其日莫宵長明不殆其月莫虧長登景曜劫運到滅墮會而沒
是以道人託而不久功而不處自容自受正氣不離
道成四生廣育萬物性入萬類因人成器明行者器貪餌者絕
是以道生一德生二人生三故天生萬物以人爲貴人能知貴
可以成器若不知貴雜生其精識斯理者大通無極
夫眞人者不爲而功高不拔而德集聲而不答動而不搖五彩
加形不以曜其目五甘入口不以爽其味故心流速於飛電馳
[11p037b]
想急於風雲是故折心不在嚴刑絕味不在五甘故去而不爲
天道階津矣
萬嶮之途因路而達珠羅之服因針而成故學道君子非路而
同趣異居而同心是以道不同不相爲謀非其同行之路殊而
心見異故以非同之同也
石利傷腰鐵利傷身寶利傷命心利傷性夫惟傷者善或競兹
異厲必申故割利去傷道必附將舉下取中氣必充養無階之
期大願果常積在元氣而布和大康無英公子善舉朱場由除
煩結累心道梁會我無邊是乃無傷
眞人散玉華以却穢金仙散日精以拂塵八素虛映以讚靈三
[11p038a]
元命仙以運冥明氣九迴神精八纏若能夷遐心於牀室思神
顏於自然招靈景之幽華榮朽老以長存









[11p038b]











[11p039a]
 九守凡九篇
  守和第一
老君曰天地未形窅窅冥冥渾而爲一自然清澄凝濁爲地清
微爲天離爲四時分爲陰陽精氣爲人煩氣爲蟲剛柔相成萬
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骼根乎地精神入其門骨骼反其根我
尚何存故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以天爲父以地
爲母陰陽爲綱四時爲紀天靜以清地定以甯萬物失者死順
者生故靜寞者神明之宅也虛無者道之所居也夫精神所受
於天也而骨骼所稟於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
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故貴在守和
[11p039b]


  守神第二
老君曰人之受天地變化而生也一月而膏二月而胞三月而
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
躁十月而生形骸以成五藏乃形肺主鼻腎主耳心主舌肝主
眼外爲表中爲裏頭之圓以法天足之方以象地天有四時五
行九星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天有風
雨寒暑而人有興居喜怒膽爲雲肺爲氣脾爲風腎爲電肝爲
雷以與天地相比類而人之心爲主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
雨也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風雨非其時毀折生災五星失其
度郡受其殃天地之道至闊且大尚猶節其章光愛其神明人
[11p040a]
之耳目何能久勞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馳騁而不乏是故聖
人內守而不失


  守氣第三
夫血氣者人之華也五藏者人之精也血氣專乎內而不越外
則胸腹充而嗜欲寡嗜欲寡卽耳目精而視聽明五藏能屬於
心而無離卽氣意勝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氣不散以聽無不聞
以視無不見以爲無不成患禍無由入邪氣不能襲故所求多
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夫孔竅者精神之戸牖也氣意者
五藏之使候也故耳目淫於聲色則五藏搖動而不定血氣淫
蕩而不休精神馳騁而不守禍福之至雖如丘山無由識之矣
[11p040b]
故聖人愛而弗越誠使其耳目清明玄達無所誘慕氣意虛無
和靜而少嗜慾五藏便利精神內守形骸不越卽觀乎往世之
外來事之內禍福之間何足見也故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以
言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音入耳使
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厲爽趨舍滑心使性飛颺故嗜欲使人
之氣衰殺好憎使人之心勞倦疾至卽志氣日耗也夫人所以
不能終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謂也夫唯無以生爲者卽所以
長得生也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爲一能知一卽無一之不
知也不能知一卽無一之能知也吾處天下亦爲一物而物二
物也物之與物何以相物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辭也賤之
[11p041a]
不可憎也貴之不可喜也自其資而甯之弗敢極也敢極卽失
至樂矣
老君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
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過也故其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靜卽與陰合德動卽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
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卽蹙精用而不已卽竭是故聖人
尊之弗敢越以無應有必究其理以虛受實必窮其節恬愉虛
靜以終其命無所疏無所親抱德養和以順於天與道爲際與
德爲鄰不爲福始不爲禍先死生無變於己故曰至人卽神以
求無不得也卽神以爲無不成也
[11p041b]


  守仁第四
老君曰輕天下卽神無累細萬物卽心不惑齊死生卽意不懾
同變化卽明不眩夫至人倚不立之柱行無關之塗稟不端之
府學不死之師無往而不遂無至而不通屈伸俯仰抱命而行
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爲義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
兵可止以義而不可懸以利君子義死不可以富貴留故爲仁
義者不可以死亡恐也况於無爲者乎無爲卽無累無累之人
以天下爲量夫上觀至人之論源道德之意以考世俗之行乃
足薄也


  守簡第五
[11p042a]
老君曰尊勢厚利人之所貪也比之身卽賤故聖人食足以充
虛接氣衣足以蓋形蔽寒適情辭餘不貪多積清目不視靜耳
不聽閉口不言委心不慮棄聰明反泰一休精神去知故無好
無憎是爲大通除穢去累莫若未始出其宗何爲而不成故知
養生之和者卽不可懸以利通乎外內之府者不可誘以勢無
外之外至大無內之內至貴能知大貴何往而不遂也


  守易第六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
安德而忘貧性有弗欲而不拘心有弗樂而不有無益於情者
不以累德不便於性者不以滑和縱身肆意度制可以爲天下
[11p042b]
儀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適情而行餘天下而弗有委
萬物而弗利豈爲貴賤貧富失其性命哉若然可謂能體道矣


  守清第七
老君曰人所受形於天者耳目之於聲色也口鼻之於芳臭也
肌膚之於寒温也其情一也或以死或以生或爲君子或爲小
人其所以爲制者異也神者知之源也神清卽知明知者心之
府也知公卽心平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澄水者以其清且淨
也故神清意平乃能制物之情故用者必假之於弗用也夫鑒
明者塵垢弗汙染也神清者嗜欲弗躭著也故心有所至神旣
然之反之於虛卽消爍滅息矣此聖人之游也故治天下者必
[11p043a]
達性命之情而後可已
老君曰夫所謂聖人者適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乎己
而貪汙之心無由生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爲者也能有
名譽者必不以趨行求者也誠達乎性命之情仁義自付若夫
神無所奄心無所載通同修達澹然無事勢利不能誘也聲色
不能淫也辯者不能說也知者不能動也勇者不能恐也此乃
眞人之道也夫生生者不死化物者不化不達乎此雖知統天
地明照日月辯解連環澤潤金石猶無益於天下故聖人不失
所守
老君曰靜漠恬淡所以養生也和愉虛無所以處德也外不亂
[11p043b]
內卽性得其宜靜不動和卽得安其位養生以安世抱德以終
年可謂能體道矣若然者血脉無鬱墐五藏無積氣禍福弗能
撓滑毀譽弗能塵累非有其世孰能濟焉有其人不待時身猶
不能脫又况無道乎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聞雷霆之聲耳
調玉石之音者目不見太山之峻故小有所志者必大有所忘
今萬物之來擢拔吾性倦苦吾情精若泉源雖欲勿衰其可得
耶今盆水清之終日不能見塵曖濁之不過一撓卽不能見方
圓之象精神難清而易濁猶盆水也
老君曰上聖法天其次尚賢其下任臣任臣者危亡之道也尚
賢者疑惑之源也法天者治天地之道虛靜爲主虛無不受靜
[11p044a]
無不待知虛靜之道乃能終始故聖人以靜爲治以動爲亂故
曰勿惑勿攖萬物將自清勿驚勿駭萬物將自理謂之天道


  守盈第八
君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國爲家以萬物爲槒懷天下之有
萬物之多卽氣實而志驕大者用兵侵伐小者居傲凌下用心
奢廣譬猶飄風暴雨不可長久是以聖人以道損之執一無爲
以損沖氣見小守柔退而無爲法於江海江海弗爲百川自歸
故能成其大聖人弗强萬兆自歸故能成其王爲天下牝故能
不死人自愛故能成其貴萬乘之勢以萬物爲功名權任至重
不可以自輕自輕則功名不成天之道大以小成多以少生故
[11p044b]
聖人以道蒞天下柔弱微妙者見小也儉嗇損缺者見少也見
小故能成其大見少故能成其美也天之道抑高舉下損有餘
奉不足江海處地之不足故天下歸之奉之聖人卑謙清淨辭
讓者見下也虛心無爲者見不足也見下者故能致其高見不
足者故能成其賢跂者不立矜者不長强梁者死滿溢者亡飄
風驟雨不終日小谷不能須臾盈飄風驟雨行强梁之氣故不
能久而滅小谷處强梁之地故不得不奪是以聖人執雌牝去
此奢泰不敢行强梁之氣執雌牝故能立其雄不敢奢泰故能
長久也
老君曰天道極卽盈盈卽損日月是也故聖人保沖氣不敢自
[11p045a]
滿日進以牝功德不衰天道自然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惡下
好得而惡亡好利而惡病好尊而惡卑賤眾人爲之故弗能成
執之故弗能得是以聖人法天弗爲而成不執卽得與人同情
而異道故能長久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巵其沖卽正
其盈卽覆夫物盛卽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是故聰
明俊智守以愚多聞博辯守以儉武勇驍力守以畏貴富廣大
守以狹德施天下守以讓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
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弊不新成


  守弱第九
老君曰聖人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能至於無樂也卽無不樂也
[11p045b]
卽至樂極矣是以內樂外不樂以樂內者也故有以自樂也卽
至貴乎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爲天下也天下之要不在於
彼而在於我不在於人而在於身身得卽萬物備矣故達於心
術之論者卽嗜欲好憎外矣是故無所喜無所怒無所樂無所
苦萬物玄同無非無是故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不待
勢而尊不須財而富不須力而强不利財貨不貪勢名不以貴
爲安不以賤爲危形神氣志各居其宜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
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其位卽二者傷矣故以神爲主
者形從而利以形爲制者神從而害貪驕多欲之人冥乎勢利
誘慕乎名位幾以過人之智立高於世卽精神日耗以遠久淫
[11p046a]
而不還形閉口距卽無由入矣是以時有盲妄之患夫精神氣
志者靜而日充以壯躁而日耗以老是故聖人持養其神和弱
其氣平夷其形而與道沈浮如此則萬物之化無不偶也百事
之變無不應也
老君曰所謂眞人者性合乎道者也故有若無實若虛治其內
不知其外明白入素無爲而復樸體性抱神以遊天地之間芒
然彷徉塵埃之外逍遙無事之業機械知巧弗載於心審於無
假不與物遷見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專於內通遠歸於一居
不知所爲行不知所之弗學而知弗視而見弗爲而成弗治而
辨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用如光之不耀如景之不炎以道
[11p046b]
爲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虛清靜而無爲以死生爲一化以萬異
爲一方有精而弗使有神而弗行守大渾之樸立至精之中其
寢不夢其知不萌其動無形其靜無體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
入無間役使鬼神所以能假乎道者也使神陽達而不失於充
日夜無陰而與物爲春卽是合而生時於心者也故形有靡而
神未嘗化以不化應化千變萬化千變萬轉而未始有極化者
復歸於無形者也不化者與天地俱生者也故生者未嘗其生
化者未嘗其化此眞人之游也純粹素樸之道矣


  十三虛無
老君曰生從十三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頓時和嗇
[11p047a]
一曰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
二曰損心棄意廢僞去欲謂之無
三曰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
四曰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
五曰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
六曰去妻離子獨與道遊謂之寡
七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
八曰緩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九曰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
十曰遁盈逃滿衣食麤疎謂之損
[11p047b]
十一曰靜作隨陽應變卻邪謂之時
十二曰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謂
之和
十三曰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內守謂之嗇


  七報
眞人曰負陰抱陽因緣各異捨死得生果報不同爲善善至爲
惡惡來如影隨形毫分無謬善惡多端福報難數大而言之其
標有七一者先身施功布德救度一切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必
得化生福堂超過八難受人之慶天報自然
二者先身好學志合神仙崇奉玄科敬信靈文念善改惡立行
[11p048a]
入眞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接帝皇名書紫簡上昇玉晨
三者先身樂道不憚苦寒隨師執役唯勞爲先飢渴要務不生
怨言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策飛軿遊宴五嶽乘虛落煙
四者先身貞潔不淫不奸不貪不欲見色無歡心如死灰執固
道源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報靈人超度三塗五苦不經
五者先身施善願天普隆同得昇度去離八難眾身不過己身
不安割己之服以拯窮寒捐糧餉鳥遺物空山今身所行與先
不異四司稱善感徹玉皇書名紫簡禮補上仙
六者先身忠孝恭奉尊親崇敬勝己宗禮師君腹目相和如同
一身心無嫉妒口無輕言內外齊并動止合眞今身所行與先
[11p048b]
不異得受靈人不經三塗超過八難善善相注福福相資
七者生世不良懷惡抱奸攻伐師尊訾毀聖文不崇靈章疑二
天眞外形浮好假求華榮口是心非行負道源竊盜經書不盟
而宣泄露祕訣流放非眞今身所行與先不異違科犯忌身入
罪源七祖橫罹責及窮魂身死負掠食火踐山三塗五苦萬劫
不原楚撻幽夜痛切其身夫欲修學熟尋此文改惡行善速登
神仙


  七傷
眞人曰學貴六合宜愼七傷
第一之傷帶眞行僞淫色喪神魂液泄漏精光枯乾氣散魄零
[11p049a]
骨空形振神泣窮府上聞天關眞仙遠逝則與凡塵結因土府
同符豈復得仙
第二之傷外形在道皮好念眞而心抱陰賊凶惡內臻願人破
敗嫉賢妒能口美心逆面歡內嗔形論得失妄造罪源毁慢同
學攻伐師友三官所記標爲惡門仙眞高逝邪魔攻身走作形
景飛散體神故令枉橫極其惡源考滿形灰滅已九泉圖有玄
名豈保自然
第三之傷飮酒洞醉損氣喪靈五府攻潰萬神振驚魂魄飛散
內外朽零本室空索赤子悲鳴眞仙高逝邪魔入形如此之學
徒損精誠雖有玄記空失玉名神昇上宮身灰幽冥恍惚求延
[11p049b]
年焉久停
第四之傷行不引物責人宗匠心忽口形罵詈無常嗔喜失節
性乖不恒氣激神散內眞飛揚魄離魂游九孔塵埃五府奔喪
皆由性之不純行之不祥眞仙高逝外痾入形如此之學將欲
何蒙雖有玄圖不免斯殃望仙日悠地里日長
第五之傷或玄圖表見得受寶經或運遇靈師啟授神文而不
依科盟形泄天眞未經九年投刺名山使青宮有錄金闕結篇
便傳於人流散世間輕眞泄寶考結己身圖有玄名反累七玄
仙道高逝身死幽泉長充鬼責萬劫不原
第六之傷身履殗穢靈關失光五神飛散赤子騫揚邪魔來攻
[11p050a]
內外交喪如此之學望成反傷眞仙高逝空景獨淪於溷濁仙
胡可冀
第七之傷啖食六畜之肉殺害足口之美臭氣充於藏府伐生
形於非己眞氣擾於靈門遊神駭於赤子魂魄游於宮宅濁滯
纏於口齒仙眞高登於玉清己身沈頓於地里圖有玄名帝簡
亦不免於不死
高聖帝君曰爲學之本當以七傷爲急旣得瞻眄洞門披覩玉
篇不犯七傷之禁將坐待靈降白日昇晨如外勤存學內不遣
於七傷者此將望成而反敗期生而反亡希吉而反凶求飛而
反沈靈仙遊於高清五神散於八荒赤子號泣於中宅遊魂悲
[11p050b]
鳴於玄宮故仙相有成敗上學有七傷篤尚之士熟精其眞諸
有神挺應圖瓊胎紫虛名題東華得見七傷檢文自無此神挺
靈篇不可得妄披寶文不可得而看得見此文皆玄質合仙九
年修持克得飛行玄虛上昇玉清也







[11p051a]
 仙籍語論要記
  眾眞語錄
安妃告曰衝風繁激將不能伐君之正性絶飈勃鬱焉能迴己
之清淳爾乃空中自吟虛心待神營攝百絶栖澄至眞當使憂
累靡干於玄宅哀念莫撓於絳津
太上曰高才英秀惟酒是耽麴糵薰心性情顚倒破壞十善興
隆十惡四達旣荒六通亦塞
天尊曰一切眾生久習顚倒心想雜亂隨逐諸塵捨一取一無
暫休止猶如猿猴遊於林澤跳躑奔趨不可禁止是諸凡夫心
性亦爾遊五欲林在六根澤縱逸騰躍不可拘制
[11p051b]
又曰人情難制猶如風中豎幡飄飄不止或思作僞以邀名譽
定志經云人旣受納有形形染六情六情一染動之弊穢惑於
所有昧於所無世務因緣以此而發招引罪垢厯世彌積輪迴
於三界漂浪而忘反流轉於五道長淪而弗悟嬰抱痛毒不能
自知馳神惶悸惟罪是履
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故與時爭之者
昌與人爭之者凶是以兵甲而無所陳之以其不爭夫不祥者
人之所不爭垢辱者人之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則足矣得人
所不爭則甯矣
妙眞經曰視過其目明不居聽過其耳精泄漏愛過其心神出
[11p052a]
去牽過於利動惕懼結連黨友以自助者此非眞也
又曰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禍之車也
小則亡身大則殘家
道言吉凶禍福窈寞中來其災禍也非富貴者請而可避其榮
盛也非貧賤者欲而可得蓋修福則善應爲惡則禍來
天尊曰氣不可極數難可窮死而復生幽而復明天地運轉如
車之輪人之不滅如影隨形故難終也
妙林經天尊曰夫有爲生死眾生漂浪如虛中雲如空中色如
谷中響如水中月如鑑中象如熱中炎如電中火如聾中聽如
盲中視如啞中言如二頭鶴如三足雞如龜中毛如兔中角如
[11p052b]
是無明貪著愛見生死之本亦復如是必竟皆空不可論說譬
如燈滅不可尋求生死本空亦復如是如大猛火如四毒蛇不
可親近生死之法亦復如是
天尊告聖行眞士曰若復有人於諸法中生有見心捨於穢土
求三清樂捨眾生身求眞道相欲斷煩惱而入無爲求利諸見
乃得寂滅如是等相我說此人名大邪見譬如愚人畏於大地
而欲走避所至之處不離大地眾生亦耳畏生死身疾捨三界
有心厭離所得之身不離生死如是眾生未能見法求眞道相
深實可哀眞道相者名爲不作無起無滅非有非無非常非斷
非大非小非色非心能體如此名爲修習眞道正行
[11p053a]
又告聖行眞士曰世間眾生無明重暗眞道在身莫能覩見譬
及愚人東西馳走求覓空色而不能知卽色是空一切世間亦
復如是心性馳走欲求眞道不知身心卽是眞道又如愚人但
見竹木而不知火捨木求火四散奔走一切世間亦復如是捨
身求道不知道在身中爾又如愚人捨形求影默聲求響而不
知形是影根聲爲響本以是當知世間邪見煩惱熾盛猶荆棘
林如蒺藜園不可親近我今宣示汝等令知將來三清不離煩
惱令知大道不在他方但觀身心修習正道自然解脫
天尊告遍通眞士曰一切眾生心法如生云何一切眾生心法
如生一切眾生本有生邪若有生者生從何有一切眾生本無
[11p053b]
生邪若無生者見有生身汝眾今見身有耶見身無耶遍通答
言我等今眾見身是無何以故前色滅已後色生故天尊曰心
法亦爾非有非無念念生滅前心滅故不爲後因後心生故不
爲前果是故我言一切眾生心法如生遍通又問曰一切眾生
心法如生生法見生生法如心心可見耶天尊答曰心法可見
欲見心法還如見生生無方所欲見心法亦無方所遍通又問
心法如生俱無方所云何安慰令得安樂天尊答言身可安耶
遍通曰身法念念不可安慰天尊曰心法亦然不可安慰遍通
又問旣不可安云何向言安慰其心令得樂耶天尊答曰爲見
有身故令安慰旣安慰已知心非有亦復非無名得眞心故得
[11p054a]
安樂
保聖纂要曰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吏情生於陰以起造性生
於陽以治理陽仁陰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和精多則魂魄强
氣少則情性弱情性爲嗜慾亂之由素絲染於五色也
又曰人之情性爲利欲之所敗如氷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皆
不移時而消壞矣氷雪以不消爲體而盛暑移其眞草木以不
凋爲質而大寒奪其性人有久視之命而嗜欲滅其壽若能導
引盡理則長生罔極
又曰神者魂也降之於天鬼者魄也經之於地是以神能服氣
形能食味氣清則神爽形勞則魄濁服氣者綿綿而不死身飛
[11p054b]
於天食味者混混而殂形歸於地理之自然也
仙經曰有者因無而生形者須神而立故有爲無之宮形乃神
之宅莫不全宅以安主修身以養神若氣散歸空遊魂爲變火
之於燭燭靡則火不居水之於堤堤壞則水不存魂勞神散氣
竭命終矣
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養神者愼勿失
道爲道者愼勿失生道與生相守神與氣相保形神俱久矣
聖母元君曰功術之祕者惟符藥與氣也符者三光之靈文天
眞之信也藥者五行之英華池之精液也氣者陰陽之和萬物
之靈爽也此三者致道之機要求仙之所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