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1079c]
現觀
者諸學慧慧根及所有根信解見至
身證於四聖諦巳現觀重現觀是謂
巳知根此中於四聖諦巳見故名巳
見諦者巳現觀故名巳現觀者諸學
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信解
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巳現觀重現觀
者說餘八根捻此九根名巳知根問
諸無學者於四聖諦亦重現觀如従
退法轉至思法乃至従堪逵法轉至
不動何故但說學重現觀非無學耶
答亦應說無學而不說者當知有餘
有說此中擧初顯後若說學重現觀
當知巳說無學亦重現觀如擧初顯
後擧始入顯巳度擧加行顯究竟當
知亦尒有說若斷未曾斷煩惱得未
曾得沙門果者說重現觀無學尒時
非斷未曾斷煩惱亦非得未曾得沙
[26-1080a]
門果是故不說有說若斷未曾斷繫
得得未曾得離繫得者說重現觀無
學尒時雖得未曾得離繫得而不斷
未曾斷繫得是故不說如斷繫得得
離繫得除過患修功德捨下劣證上
妙去無義取有義盡渴愛苦受無熱
樂應知亦尒有說捨未曾捨無智得
曾得智者說重現觀無學尒時雖
得未曾得智而非捨未曾捨無智是
故不說應知此依染無智說由如是
等種種因緣學說重現觀非無學
問具知根云何答漏盡阿羅漢諸無
學慧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倶解脫
能得現法樂住此中漏盡阿羅漢諸無學
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慧解
脫倶解脫能得現法樂住者說餘八
根捻此九根名具知根問學者亦有
現法樂住何故伹說無學耶答亦應
說學而不說者當知有餘有說此中
擧終顯始若說無學得現法樂住當
知巳說學亦得現法樂住如擧終顯
始擧巳度顯初入擧究竟顯加行當
知亦尒復次此說名義勝者以阿毗
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二張匪
[26-1080b]
法言之則無學法勝以補特伽羅言
之則無學補特佛羅勝有說此中說
得輕安樂非煩惱熱所損者學雖得
輕安樂而猶爲煩惱熱所損是故不
說復次此中說受輕安樂自在廣大
者學於所作有所作故雖受輕安樂
而不自在亦不廣大如王未除一切
怨敵雖受王樂而不自在亦不廣大
彼亦如是是故不說有說此中說巳
息煩惱意言巳滿牟尼相者學則不
然是故不說有說此中說有現法樂
住無後世樂住者學於二世皆有樂
住是故不說由如是等諸因緣故無
學說樂住非學
問爲有三明阿羅漢不若有者此中
何故不說若無者恣擧經云何通如
說尊者舎利子恭敬合掌白佛言世
尊此五百苾芻幾是三明幾是倶解
脫幾是慧解脫此中因論生論尊者
舎利子知是事不若知者何故問若
不知者云何得名波羅蜜多聲聞應
作是說彼尊者知若尒何故問亦有
知而問者如毗奈耶說尒時世尊知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三張匪
[26-1080c]
而故問由此不應以知故遮其問有
說尊者欲饒益他故謂舎利子雖自
了知而知衆中有不知者無無畏故
不能問佛舎利子無是過故爲饒益
他所以發問有說尊者欲於捻中顯
差別故謂佛爲五百苾芻如應說法
彼聞皆得阿羅漢果永斷後有稱可
佛心一切有情眞實稱可佛心者謂
得阿羅漢果永斷後有尊者舎利子
作是念彼諸苾芻雖皆得阿羅漢果
永斷後有而未知彼誰先來勤修加
行誰不尒欲於捻中顯有差別故發
斯問有說世尊先爲五百苾芻說法
令等住果尊者舎利子欲顯彼道有
差別故是以發問有說世尊先爲五
百苾芻說法令住平等無爲解脫尊
者舎利子欲顯彼有爲解脫非無異
故而發斯問有說尊者欲顯發功德
伏藏令世共知故如世伏藏圡所覆
故世人不見若因開發乃得見之生
希有想如是功德寶藏以少欲圡覆
世無知者由舎利子所顯發故世人
共知生希有想有說尊者欲發施主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四張匪
[26-1081a]
増上思故有諸施主雨四月中以衣
服等供給僧衆彼或生念我所施田
爲良美不爲欲令彼生決定知我等
巳於良田植福快哉所作功不唐損
是故尊者發如是問有說尊者欲顯
師徒儀式法應尒故謂弟子法應問
師師法應教弟子有說尊者顯己求
法無猒離諸懈慢令他亦然是以故
問有說尊者欲斷世人少有所知便
生慠足不問他故彼尊者念言世人
智慧於我所有十六分中不能及一
我猶問他何况汝等少知少見而不
問耶有說尊者欲顯離法慳垢故謂
法慳者見他問時尙不生喜何况自
問有說尊者欲止外道誹謗故謂諸
外道恒謗佛言沙門喬答摩攝受鄔
波底沙倶履多故夜従受法晝爲他
說若舎利子於大衆前合掌恭敬而
請問者此謗便止有說尊者欲顯世
尊弟子所有善說皆湏佛印印之故
發斯問如王所司所有符疏若無王
印人不承受徃關津等悉爲障㝵若有王印人皆信用所徃無
㝵如是佛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
苐一百四十三苐五張匪
[26-1081b]
弟子所有善說若無佛印他不信受
如來滅後所有四衆亦不敬受若爲
佛印所印可者聞則奉行辵法四衆
亦生敬重由此等緣彼舎利子而作
斯問若無三明阿羅漢者彼經所說
云何通耶答應說有三明阿羅漢問
若尒彼經善通此中何故不說答此
中應作是說及所有根慧解脫倶解
脫三明能得現法樂住而不說者當
知有餘復次巳說在先所說中謂三
明阿羅漢或是慧解脫或是倶解脫
若說慧解脫當知巳說慧解脫三明
若說倶解脫當知巳說倶解脫三明
故不別說昔於此義有二論師一名
時毗羅二名寠沙伐摩尊者時毗羅
偏稱讃慧尊者寠沙伐摩偏稱讃滅
定時毗羅作如是說慧勝非滅定慧
有所緣滅定無所緣故寠沙伐摩作
如是說滅定勝非慧滅定唯聖者有
慧通異生有故稱讃慧者作如是言
若具三明非八解脫者是名三明若
具三明亦八解脫者亦名三明若具
八解脫非三明者是名倶解脫若有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百四十三苐苐六張匪
[26-1081c]
一明二明是名慧解脫所以者何
以慧勝滅定故稱讃滅定者作如是
言若具八解脫非三明者是名倶解
脫若具八解脫亦三明者亦名倶解
脫若具三明非八解脫者是名三明
若有一明二明名慧解脫所以者何
以滅定勝慧故此二所說倶唐捐其
功於丈無益於義無益然具三明者
有得滅定有不得滅定若得者名倶
解脫三明若不得者名慧解脫三
明今當重說三無漏根一一立名差
別所以問何故名未知當知根答未
巳知而知未巳現觀而現觀斷無智
故名未知當知根問若如是者苦法
智忍生於欲界五薀苦得現觀苦法
智生於彼復得現觀則是現觀巳復
現觀何故猶名未知當知根不名巳
知根耶答苦法智忍於欲界五薀苦
名現觀非巳現觀苦法智生乃名巳
現觀然非巳現觀而現觀故不名巳
智根有說苦法智忍於欲界五薀苦
雖名現觀而不名知非智性故苦法
智生乃得名知尒時雖名巳現觀而
現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七
張匪
[26-1082a]
而非巳知而知故不名巳知根又此
中依智現觀而作論非忍故亦不名
巳現觀而現觀如何名巳知根有說
若法智後復有未巳現觀道生此智
爲未巳現觀覺所⬤所覆以下著上
彼増上力故此不自在由此苦法智
不名巳知根餘忍智亦尒
問何故名巳知根答巳知而知巳現
觀而現觀斷無智故名巳知根問若
如是者道類智忍生除其自性相應
倶有法於餘一切類智品道皆得現
觀此後道類智生於道類智忍自性
相應倶有法乃得現觀尒時於彼忍
目性等未巳現觀而現觀何故名巳
知根不名未知當知根答外國師說
十六心刹那皆是見道問今不問彼
但問十五心刹那爲見道者何故命
耶尊者僧伽筏蘇說曰道類智忍現
在前時能修未來無量刹那道類智
忍彼所修者於現在忍等巳得現觀
故無有過此不應理未來道無作用
故應作是答従多分說名巳現觀謂
巳現觀者無量無邊未巳現觀者但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八張匪
[26-1082b]
有少許巳現觀而現觀者猶如大地
未巳現觀而現觀者但如一塊妙高
一塵大海一渧虛空蚊處喻亦如是
故従多分名巳知根問等十六心頃應
如七智何故獨說爲巳知根非巳知
而知故答此亦従多分說謂初刹那
雖與七智相似後諸刹那皆與彼異
従多分說悉名巳知根一類性故有
說此後更無未巳知道所⬤所覆不
以下著上令不得自在必當尒故於
知言巳知如去時名巳去彼亦如是
問何故名具知根答巳知而知巳現
觀而現觀不斷無智先巳斷故名具
知根問若如是者三乘無學皆是具
知何故世尊獨名爲佛答能初覺故
能遍覺故能別覺故說名爲佛聲聞
獨覺不能初覺不能遍覺不能別覺
故不名佛有說若於尒燄目覺遍覺
無錯謬覺說名爲佛獨覺雖能自覺
無餘二種聲聞倶無故不名佛有說若於諸緣能自然覺一切種覺說名爲佛獨覺雖有自然覺而無一切種覺聲聞倶無故不名佛有說若智於阿毗達
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
九張匪
[26-1082c]
能覺所覺行相所緣根根義有境境
尒燄中能遍明覺說名爲佛二乘不
尒有說若有聞而不捨說名爲佛二
乘不尒有說若相續中永伏一切非
理習氣說名爲佛二乘不尒有說若
有於甚深緣起河能盡源㡳說名爲
佛二乘不尒故經喻以三獸渡河謂
兎馬象兎於水上但浮而渡馬或履
地或浮而渡香象恒時蹈㡳而渡聲
聞獨覺及與如來渡緣起河如次亦
尒有說若斷二種無知謂染不染說
名爲佛聲聞獨覺唯能斷染不斷
不染故不名佛有說若斷二種疑惑
謂事隨眠說名爲佛聲聞獨覺雖斷
隨眠而不斷事故不名佛有說若盡
智時二障倶斷心得解脫謂煩惱障
及解脫障說名爲佛聲聞獨覺或先
脫煩惱障後解脫障或先斷解脫障
後煩惱障無倶脫者故不名佛有說
若具二圓滿者說名爲佛謂所依能
依諸餘有情或所依圓滿非能依如
轉輪王或能依圓滿非所依謂聲聞
獨覺唯佛具二故得佛名如所依能
依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張

[26-1083a]
器器中處處中明與行應知亦尒有
說若三事圓滿說名爲佛謂色族辯
二乘不尒有說若三事圓滿說名爲
佛謂立誓果成恣問二乘不尒有說
若具三不護三不共念住說名爲佛
二乘不尒有說若所言無二辯才無
竭所記無謬說名爲佛二乘不尒有
說若具四聖說名爲佛謂因智時智
相智說智二乘不尒有說若具四智
說名爲佛謂無著智無㝵智無謬智
不退智二乘不尒有說若具種種因
覺種種果覺種種相續覺種種對治
覺說名爲佛二乘不尒有說若世八
法所不能染功德彼岸無能逮者一
切危厄堪能拔濟說名爲佛二乘不
尒有說若具十八不共佛法十力四
無所畏大悲三不共念住說名爲佛
二乘不尒有說若有深遠微細遍行
平等大悲心者說名爲佛深遠者三
無數刧所積集故微細者覺三苦故
遍行者緣三界故平等者於怨親中
無異轉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於三
具知唯一名佛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一張匪
[26-1083b]
問世尊何故於色薀中唯立眼處等
爲根非色處等耶答由色處等無根
相故有說内處攝者立根外處攝者
不立有說若亦作所依者立根唯作
所緣者不立有境境說亦尒有說若
唯有情數攝者立根若不定者不立
有說若唯是有執受者立根若非及
不定者不立有說若唯相續攝者立
根不定者不立有說若唯自相續受
用者立根不定者不立有說不共者
立根共者不立
問世尊何故於受薀中苦受樂受各
立二根不苦不樂受唯立一耶答不
苦不樂受亦應立二而不立者當知
是有餘說復次欲以種種文種種說莊
嚴於義令易解故復次欲現二門二
略乃至廣說復次苦樂二受有明利
有不明利有輕躁有不輕躁有安住
有不安住諸明利輕躁不安住者立
憂喜受諸不明利不輕躁安住者立
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唯不明利不輕
躁安住故合立一復次苦受樂受轉有
異故各分爲二謂樂根轉異喜根轉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二張匪
[26-1083c]
異苦根轉異憂根轉異不苦不樂受
無異轉故合立爲一復次苦受樂受
㸦相違故各分爲二謂苦樂相違憂
喜相違不苦不樂受無此相違故但
說一
問何故想薀不立爲根答非根法多
何獨問想問如色薀行薀少分立根
受薀識薀皆立爲根唯想不立所以
故問答以想無根相故復次根者自
力轉想由他轉如傭作人他教卽作
不教不作想於境轉亦復如是謂受
思識領納造作了別境巳想方取相
復次根者自在不爲他覆想爲慧覆
故不說根謂善想爲善慧所覆如於
善事善取相者世閒說此名聰慧人
無記想爲無記慧所覆如於世務善
取相者世便說此名巧慧人染汙想
爲顚倒慧所覆如說於無常起常想
顚倒乃至於非我起我想顚倒尊者
世友說曰想何故不立根答増上義
是根義想増上少故不立根問想亦有
増上如說一切有爲法展轉増上諸
無爲法於有爲増上答我說少不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三張匪
[26-1084a]
說無也又說根者能害煩惱想不能
害煩惱問想亦能害煩惱如說苾芻
於無常想若習若修若多修習能除
一切欲貪色無色貪答此於慧說想
名也大德說曰根是主義不隨於他
想則隨他餘心心所分別境巳方能
取相故不立根尊者衆世說曰根者
沉實想用浮虛故勝解觀名爲假想
世亦於彼不實解中言是汝想尊者
覺天說曰根者決定難可揺動想用
隨緣轉易不定如影像陽燄故不
立根問何故煩惱不立爲根答彼無
根相是以不立有餘師說増上是根煩
惱下劣問煩惱能令諸有相續壞諸
善品令沒生死令遠涅槃難可調伏
云何不劣答以諸煩惱鄙賤可訶智
者棄之故名下劣非無勢用名爲下
劣如旃荼羅補羯娑等雖有勢用亦
名下劣以諸勝人所輕賤故問若尒
染汙受應不立根答受於染品勢用
増上故立爲根煩惱不尒以依諸受
生煩惱故問若尒想應立根亦能生
煩惱故答想雖能生煩惱而不及受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四張匪
[26-1084b]
勝由此義故亦不說在緣起支中有
說受雖隨順染品而亦與善法交通
煩惱唯於染品隨順而不順善故不
立根猶如獄正所居雖下而與貴勝
交徃非如守門獄卒雖有威猛苦切
於人而極鄙惡可猒賤故貴勝離之
尊者僧伽伐蘇說曰若法有染無染
身中可得者立根煩惱唯於有染身
中可得故不立根若尒憂根及具知
根皆不應立憂根但於有染身中可
得具知根但於無染身中可得故有
說根是主義煩惱非主是心所法故
若尒受等亦應不立由此因緣前
說爲善
問何故受善染無記皆立爲根慧念
定唯善立根非染無記答受於順雜
染品勢用増上善染無記受皆有勢
力順雜染品故並立根慧念定三順
清淨品勢用増上唯善慧念定順清
淨品故立爲根染慧念定乃相資助
斷清淨品無記慧等亦於淨品不順
是故皆不立根有餘師說受於三品
皆有勢用故並立根慧念定三唯於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五張匪
[26-1084c]
淨品有勢用故唯善立根所以者何
諸受力故令有情類於諸善染無記
事轉由受於淨品勝故說在覺支靜
慮支中於染品勝故說在十二緣起
支中於非二品勝者謂由受故造作
種種無記事業慧等不尒由此應知
意根亦於三品勝故善染無記皆立
爲根於三勝者以三品法皆依心故
問何故作意勝解觸欲不立爲根答
無根相故謂作意雖能發動於意趣
所緣境非一切時恒有勝用故不立
根問此於淨品豈無勝用諸修定者
初修定時無不皆由作意力故答初
修定時令心趣境雖暫有力心住境
巳便無勝用故不立根勝解雖能令
心於境印可決定而於生長無別勝
用故不立根問豈不勝解於善法中
亦有勝用於戒等五薀十無學支中
皆建立故答於離染位離染相顯立
解脫薀正解脫支除此更無生長勝
用以無根相不立爲根觸雖令心觸
對於境順生諸受然於染淨無別勝
用故不立根問豈不生受卽是勝用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六張匪
[26-1085a]
答受於染淨有勝功能可立爲根觸
唯生受於染淨品無親勝用又觸唯
能隨順染品非順淨品故不立根多
順淨品立諸根故卽由此故欲不立
根亦於淨品無勝用故問契經說諸法
欲爲根本諸染淨品皆従欲生如何
於淨無有勝用答雖染淨品無欲不
生契經說爲諸法根本然旣生巳便
無勝用又多順愛故不立根順下賤
法非増上故問思能令心造作善惡
立爲意業能發身語能感生死有増
上用勝於餘法何不立根答唯順雜
染非清淨品故不立根有說諸業従
煩惱生煩惱鄙賤非増上故不立爲
根業亦應尒如鄙賤人所生男女人
皆猒棄不與交婚諸業亦然故無根義
問何故善心所法中唯二立根餘皆
不立答餘並無根相故謂信能爲諸
善根本無有善品離信而成精進普
能筞發衆善無有善品離精進成故
此二法増上義勝可立爲根餘則不
尒問慙愧二種自性善攝說爲白法
何不立根答此能對治遍不善心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七張匪
[26-1085b]
向黑品自性不善故說名白及自性
善然於生長諸善法中無別勝能故
無根義問無貪無恚名爲善根此中
何故不立爲根答彼建立根與此義
異謂彼所治與六識倶通五所斷是
隨眠性能發麤重身語惡業與斷善
根作勝加行具斯五義立不善根無
貪等三能對治彼及起諸散善業故
名善根此中信等立根通望生長一切善
法多依隨順出世善品故無貪等於
此非根問輕安不害不放逸捨何不
立根答無根相故謂彼所治四隨煩
惱三唯遍染心一爲惡尋伴惱乱菩
薩障取菩提故善法中立彼能治然
於生長清淨品法無勝所作故不立
根問諸善皆依不放逸起云何說所
作非勝耶答此但能除諸放逸法故
令諸善品依信等生非彼親能有生
長用問欣猒何故不立根耶答於散
位中此用雖勝於定善位用不分明
根用必於兩位中勝而於定位明了
増强故彼二法無有根義問若尒何
故立信爲根答澄淨用通一切阿毗
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八張匪
[26-1085c]
位故非唯散位足故立根問惡作睡眠
及與尋伺何故非根答無根相故謂
前二種唯在散心後二不通一切界
地又皆無有生善勝能故皆不說有
其根義問若尒苦等四受應不立根
答捻而言之受遍諸位依彼種類皆
說爲根又受皆有生長増上彼四不
尒問道支中立尋靜慮支中立尋伺
豈非生長有増勝耶答此於定慧有
筞持力故立爲支非於生長有増上
用是故非根
問何故於諸不相應行唯命立根答
唯命根有根義故謂彼唯是有情數
攝唯是異熟能遍任持故立爲根餘
皆不尒所以者何四有爲相三義皆
無無想異熟無遍持義其衆同分非
唯異熟由彼亦通等流性故二無心
定名句文身得非得等無後二義故
彼一切皆不立根
問若最勝義是根義者涅槃於一切
法中最勝何不立根答彼是諸根盡
滅處故根盡滅處不名爲根如缾等
壞處不名缾等有說若法行世取果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十九張匪
[26-1086a]
與果有諸作用了知所緣可立爲根
涅槃不尒有說若法生滅有因有果
有有爲相可立爲根涅槃不尒有說
根者屬因屬緣和合而生涅槃不尒
有說若法爲生所生爲老所老
爲滅所滅可立爲根涅槃不尒有說
根者墮薀墮世衆苦所隨涅槃不尒
有說根者有前後相上中下相涅槃
不尒有說最勝是根義者謂於有爲
中勝而有作用涅槃乃於一切法中最
勝而無作用故不立根虛空非擇滅
不立根義准此
應知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
十三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
監奉勅
雕造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三苐二十
張匪
[26-1086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四匪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根薀第六中根納息第一之三
此二十二根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
無學